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19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冊《伴性遺傳》知識點復習。
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冊《伴性遺傳》知識點復習
X染色體隱性遺傳
1、人類紅綠色盲
①、致病基因Xa正?;颍篨A
②、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XAXa(攜帶者)
2、伴X隱性遺傳的遺傳特點:
①、人群中發(fā)病人數(sh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往往有隔代遺傳現(xiàn)象
③、具交叉遺傳現(xiàn)象:男性→女性→男性(母病子必?。?/p>
X染色體顯性遺傳
1、抗維生素D佝僂病
①、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
②、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XAXa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
2、伴X顯性遺傳的遺傳特點:
①、人群中發(fā)病人數(sh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連續(xù)遺傳現(xiàn)象
③、具交叉遺傳現(xiàn)象:男性→女性→男性(父病女必病)
Y染色體遺傳
1、人類毛耳現(xiàn)象
2、Y染色體遺傳的遺傳特點: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僅在男性個體中遺傳
遺傳病類型的鑒別
1、先判斷基因的顯、隱性:
①、父母無病,子女有病——隱性遺傳(無中生有)
②、父母有病,子女無病——顯性遺傳(有中生無)
2、再判斷致病基因的位置:
①、已知隱性遺傳
父正女病——常、隱性遺傳母病兒正——常、隱性遺傳
②、已知顯性遺傳
父病女正——常、顯性遺傳母正兒病——常、顯性遺傳
3、不能確定的判斷:
①、代代之間具有連續(xù)性——可能為顯性遺傳
②、患者無性別差異,男女各占1/2——可能為常染色體遺傳
③、患者有明顯性別差異
i、男性明顯多于女性——可能為伴X隱性遺傳
ii、女性明顯多于男性——可能為伴X顯性遺傳
iii、男性全患病,女性全不患病——可能為伴Y遺傳
延伸閱讀
高一生物伴性遺傳教案4
第3節(jié)伴性遺傳(第一課時)
課型:新授主備:同備:審批:
課標要求:概述伴性遺傳。
學習目標:
知識:1.領會伴性遺傳的特點。2.理解人類紅綠色盲癥。
能力:1.通過分析人類紅綠色盲癥的遺傳,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2.舉例說出伴性遺傳在實踐中的應用。
情感:通過學習,樹立優(yōu)生、關愛生命、關愛遺傳病患者的意識。
學習重點:1.伴性遺傳的特點。2.人類紅綠色盲癥的遺傳。
學習難點:1.分析人類紅綠色盲癥的遺傳。2.伴性遺傳在實踐中的應用。
我的課堂:
自學等級
一.情境導入:
二.課前預學:
1.發(fā)現(xiàn)色盲癥的第一人是,被發(fā)現(xiàn)是色盲癥的第一人是,《論色盲》是寫的。
2.基因由攜帶著從親代傳給下一代。即基因在上,和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薩頓)
3.摩爾根在研究果蠅時發(fā)現(xiàn),基因在染色體上呈排列。
4.染色體可分為和兩種。
5.伴性遺傳是指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位于上,所以遺傳上總是和相關聯(lián)。
6.色盲基因只位于上,為基因,可表示為。
7.請?zhí)畛鋈说恼IX和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
女性男性
基因型
表現(xiàn)型
三.合作探究:
1.分析下面幾組人類紅綠色盲癥家族系譜圖:
第一組:第二組:
P正常女性×色盲男性P色盲女性×正常男性
↓↓
子代男女正常子代正常女性色盲男性
根據(jù)上述材料分析可得出什么結論?
由第一組可得出:色盲基因為基因。為什么?。
由第二組可得出:色盲的遺傳方式為。為什么?。
綜合一、二可得:色盲的遺傳方式為。
2.分析紅綠色盲的兩種交配方式:(即P35—圖2—12和圖2—13)
得出:紅綠色盲具有(或)的特點。
3.閱讀教材P36,學生分組完成圖2—14和圖2—15的遺傳圖解。
得出:男性患者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是患者。
四.我的疑問:
五.自我檢測:
1.伴性遺傳是指()
A.性染色體控制的遺傳方式B.X染色體所表現(xiàn)的遺傳方式
C.Y染色體所表現(xiàn)的遺傳方式D.性染色體上的基因與性別相聯(lián)系的一種遺傳方式
2.下列有關性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多數(shù)雌雄異體的動物有性染色體B.性染色體只存在于性腺細胞中
C.哺乳動物的體細胞中沒有性染色體D.植物的性染色體類型都是XY型
3.某男性色盲,他的一個次級精母細胞處于后期時,可能存在()
A.兩個Y染色體,兩個色盲基因B.一個X染色體,一個Y染色體,一個色盲基因
C.兩個X染色體,兩個色盲基因D.一個X染色體,一個Y染色體,沒有色盲基因
4.血友病是伴X隱性遺傳病,下列哪種基因的傳遞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A.外祖父→母親→女兒B.祖母→父親→兒子
C.祖母→父親→女兒D.外祖母→母親→兒子
5.某女同學在體檢時發(fā)現(xiàn)是色盲,該同學的父母的色盲情況是()
A.父色盲,母正常B.父正常,母攜帶者C.父正常,母色盲D.父色盲,母攜帶者
6.(08廣東)右圖為色盲患者的遺傳系譜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II-3與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
B.II-3與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C.II-4與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
D.II-4與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7.某種雌雄異株植物有寬葉和窄葉兩種類型,寬葉由顯性基因B控制,窄葉由隱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體上?;騜使雄配子致死。請回答:
(1)若后代全為寬葉雄株個體,則親本的基因型為
(2)若后代全為寬葉,雌雄植株各半時,則親本的基因型為
(3)若后代全為雄株,寬葉和窄葉個體各半時,則親本的基因型為
(4)若后代性比為1:1,寬葉個體站3/4,則親本的基因型為
8.現(xiàn)有一母子去醫(yī)院看病,醫(yī)生發(fā)現(xiàn)其母親患有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種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用h表示其致病基因),兒子有色盲,隨即醫(yī)生在其兒子的病歷上寫上血友病,為什么?試寫出兒子的基因型。
9.已知貓的性別為XY型,XX為雌性、XY為雄性。有一對只存在于X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決定貓的毛色,B為黑色、b為黃色,B和b同時存在為黃底黑斑。請回答(只要求寫出遺傳圖解即可)
(1)黃底黑斑貓和黃色貓交配,子代性(2)黑色貓和黃色貓交配,子代性別和毛
別和毛色表現(xiàn)如何?色表現(xiàn)如何?
反思與積累:
第3節(jié)伴性遺傳(第二課時)
課型:新授主備:同備:審批:
課標要求:概述伴性遺傳。
學習目標:
知識:1.領會伴性遺傳的特點。2.理解抗維生素D佝僂病。
能力:1.通過分析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遺傳,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2.舉例說出伴性遺傳在實踐中的應用。
情感:通過學習,樹立優(yōu)生、關愛生命、關愛遺傳病患者的意識。
學習重點:1.伴性遺傳的特點。2.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遺傳。
學習難點:1.分析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遺傳。2.伴性遺傳在實踐中的應用。
我的課堂:
自學等級
一.情境導入:
二.課前預學:
1.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一種遺傳病,由顯性基因控制。
2.當基因型為時,表現(xiàn)為女性患??;當基因型為時,表現(xiàn)為男性患病。因此,女性患者一般男性患者,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癥較輕。
3.生物界中,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即和,大多數(shù)生物是,而鳥類和蛾類是;前者的雌性個體由兩條的染色體決定,即,雄性個體由兩條的染色體決定,即;后者的雌性個體由兩條的染色體決定,即,雄性個體由兩條的染色體決定,即。
三.合作探究:
1.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特點。
2.ZW型遺傳方式的特點。
四.我的疑問:
五.歸納總結:
四.嘗試解題
1.人類遺傳病中,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由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丈夫患抗維生素D佝僂病,妻子表現(xiàn)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現(xiàn)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紅綠色盲,從優(yōu)生的角度考慮,甲、乙家庭應分別選擇生育()
A男孩、男孩B女孩、女孩C男孩、女孩D女孩、男孩
2.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顯性致病基因決定的一種遺傳病,這種疾病的遺傳特點之一是()
A.男患者與女患者結婚,其女兒正常B.男患者與正常女子結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與正常男子結婚,必然兒子正常女兒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攜帶該患者傳遞的致病基因
3.純種蘆花雞(ZBZB)與非蘆花雞(ZbW)交配,產(chǎn)生F1,F(xiàn)1雌雄個體間交配,F(xiàn)2中雌性蘆花雞與非蘆花雞的比例是()
A.3:1B.1:2C.1:1D.1:2:1
4.下圖為甲、乙、丙、丁4種遺傳性疾病的調查結果,根據(jù)系譜圖分析、推測這4種疾病最可能的遺傳方式以及一些個體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①系譜甲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系譜乙為X染色體顯性遺傳,
系譜丙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系譜丁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②系譜甲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系譜乙為X染色體顯性遺傳,
系譜丙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系譜丁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
③系譜甲-2基因型Aa,系譜乙-2基因型XBXb系譜丙-8基因型Cc,系譜丁-9基因XDXd
④系譜甲-5基因型Aa,系譜乙-9基因型XBXb系譜丙-6基因型cc.系譜丁-6基因XDXd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5.當男性為抗維生素D佝僂病患者和正常女性結婚的后代中,女兒,兒子。試畫出其基因圖解。
6.雞有蘆花雞和非蘆花雞,ZBW、ZBZB、ZBZb表現(xiàn)為蘆花雞,ZbW、ZbZb表現(xiàn)為非蘆花雞。某養(yǎng)雞場為了提高產(chǎn)蛋效益,欲大量飼養(yǎng)產(chǎn)蛋母雞,試問:可采用怎樣的交配方式,對早期雛雞就可以根據(jù)羽毛的特征將雌性和雄性區(qū)分開。要求寫出其遺傳圖解。(提示:要根據(jù)羽毛區(qū)分雌雄,就要使后代的雌性個體中全為一種羽毛,雄性個體中全為另一種羽毛)
反思與積累:
過關檢測(二)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減數(shù)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減數(shù)分裂包括兩次連續(xù)的細胞分裂②在次級精母細胞中存在同源染色體③著絲點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為二④減數(shù)分裂的結果是染色體數(shù)減半,DNA數(shù)不變⑤同源染色體分離,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⑥聯(lián)會后染色體復制,形成四分體⑦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發(fā)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⑤D.⑥⑦
2.某動物的卵巢中有10個卵原細胞,經(jīng)過兩次連續(xù)的細胞分裂,可以形成的卵細胞和極體的個數(shù)分別是()
A.10和10B.10和40C.40和120D.10和30
3.減數(shù)分裂四分體時期的細胞中.每個染色體與其DNA分子數(shù)之比是()
A.1:2B.:4C.1:8D.2:1
4.指出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共有的選項()
A.紡錘體形成B.著絲點分裂C.聯(lián)會D.DNA復制
5.(多選題)右圖所示為男性曲細精管橫切面模式圖,
表示由精原細胞(a)生成精子的過程。圖中可能含有46
條染色體的細胞是()
A.細胞aB.細胞bC.細胞cD.細胞d
6.右圖是一個哺乳動物細胞的示意圖,它屬于()
A.精巢中的細胞B.受精卵
C.骨髓細胞D.雄配子
7.若A和a、B和b分別是兩對同源色體,下列哪四個精子來自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
A.Ab、Ab、ab、abB.aB、Ab、AB、AB
C.Ab、aB、Ab、AbD.AB、AB、aB、aB
8.右圖所示是某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分裂的示意圖。其中Y和y表示基因造成l號和2號染色單體上基因不同的原因是()
A.染色體復制時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B.1號和2號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C.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錯誤
D.基因發(fā)生了自由組合
9.下圖中,橫軸表示細胞周期,縱軸表示一個細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情況。請分析圖示,表示有絲分裂中DNA含量變化、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DNA含量變化、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的曲線分別依次是()
A.④②①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某動物體細胞中含有38條染色體,該動物細胞處于四分體時期時,含有雙鏈DNA的個數(shù)是()
A.38個B.76C.少于76個D.多于76個
11.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之比為l:1的時期是()
A.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D.第二次分裂后期
12.[多選題]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B.每個基因通過控制一個蛋白質分子的合成來控制生物的性狀
C.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的每條染色體上都含有一個DNA分子
D.DNA分子中有特定遺傳效應的雙鏈片段被稱為基因
13.某生物細胞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有92個著絲點,這種生物細胞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體數(shù)目最多是()
A.92條B.46條C.23條D.69條
14.在高等動物的某一器官中,發(fā)現(xiàn)了如圖的細胞分裂圖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甲處于減數(shù)分裂第一次分裂,含有2個四分體
B.乙圖中含有4個姐妹染色單體,無同源染色體
C.在丙圖所示的時期,人的細胞中含有92條染色體,
92個姐妹染色單體
D.該器官一定是動物的精巢
15.下圖的4個家族遺傳系譜圖,黑色是遺傳病患者,白色為正?;驍y帶者,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可能是白化病遺傳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紅綠色盲遺傳的家系是甲、丙、丁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親一定是該病攜帶者
D.家系丁中這對夫婦若再生一個正常女兒的幾率是25%
16.豚鼠黑毛對白毛為顯性,一只黑色雄豚鼠為雜合子,一次產(chǎn)生2000萬個精子,同時含有白毛基因和Y染色體的精子有()
A.2000萬個B.1000萬個C.:500萬個D.250萬個
17.下圖是人類一種遺傳病的家系圖譜:(圖中陰影部分表示患者)推測這種病的遺傳方
式是()
A.常染色體顯性遺傳B.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C.x染色體顯性遺傳D.X染色體隱性遺傳
18.有關減數(shù)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A.從精原細胞到初級精母細胞的過程中DNA復制、基因加倍、染色體加倍
B.精原細胞的增殖是通過有絲分裂,精原細胞通過兩次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了精子
C.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D.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19.如右圖是某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模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該細胞有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或是次級卵母細胞或是極體②該細胞中1與2、3與4為同源染色體③該細胞中有2個染色體組,1與2為一組,3與4為一組④該細胞中,如果1是Y染色體,那么2也是Y染色體,3和4為常染色體
A.只有1種說法正確B.只有2種說法正確
C.只有3種說法正確D.四種說法均正確
20.人類先天性聾啞病(d)和血友病(Xh)都是隱性遺傳病。基因型DdXHXh和ddXhY的兩人
婚配,他們子女中表現(xiàn)正常的占()
A.OB.25%C.50%D.70%
二.非選擇題:
21.如圖所示,甲丙為某動物體內三個細胞的核DNA含量變化情況。據(jù)圖回答:
(1)甲、乙、丙三圖所代表的細胞發(fā)生的變化是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2)甲圖d—e和乙圖d—e的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變化的不同點在于:甲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3)就丙圖而言,bc的變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_;h—i的變化是由于____________。
(4)下列細胞所處的時期分別是:甲圖中的bc:________;
乙圖中的ce:________。
⑸甲圖中的cd相比,乙圖中的cd段細胞分裂的顯著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圖表示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據(jù)圖回答
⑴甲細胞處于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該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與DNA分子數(shù)之比為___________,該生物所有正常體細胞中最多含有染色體____________條。
(2)B圖動物細胞形成的子細胞有________種,該生物所有正常體細胞中最多含有染色體___________條。
(3)C圖細胞中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常發(fā)生________,導致染色單體上的基因________。
23.下圖是某種遺傳病的系譜(基因A對a是一對等位基因).請分析回答
⑴若Ⅱ7不攜帶該病的基因,則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Ⅱ7攜帶該病的基因,則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該遺傳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Ⅲ8與一位表現(xiàn)型正常的男性結婚.后代患病的幾率為____________,患者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24.如果假定的親本是AAXX和AAXY.如何解釋下列后代基因型:
(1)AAXY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AXX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A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果蠅野生型和5種突變型的性狀表現(xiàn)、控制性狀的基因符號和基因所在染色體的編號如下表所示
注:①每種突變型未列出的性狀表現(xiàn)與野生型的性狀表現(xiàn)相同;②6種果蠅均為純合子并可作為雜交實驗的親本。
請回答:。
(1)若進行驗證基因分離定律的實驗,觀察和記載后代中運動器官的性狀表現(xiàn)。選做雜交親本的基因型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進行驗證自由組合定律的實驗.觀察體色和體型的遺傳表現(xiàn).選作雜交親本的類型及其基因型應是___________;選擇上述雜交親本的理淪根據(jù)是___________表現(xiàn)為自由組合。
(3)若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得到基因型為VvXwY(長翅白眼♂)的果蠅,選作母本的類型及其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應是_____________,選作父本的類型及其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是____________
26.已知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由X染色體上顯性基因(A)控制的,血友病是由X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b)控制的?,F(xiàn)有兩對剛剛結婚的青年夫婦,甲夫婦的男方是抗維生素D佝僂病患者,女方正常;乙夫婦雙方都正常,但女方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常)。請根據(jù)題意回答:
(1)寫出下列個體的基因型:
甲夫婦:男_______________;女_____________
乙夫婦:男_______________;女_____________
(2)醫(yī)生建議這兩對夫婦在生育之前進行遺傳咨詢。假如你是醫(yī)生:
①你認為這兩對夫婦的后代患相關遺傳病的風險率是:甲夫婦后代患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風險率為__________;乙夫婦后代患血友病的風險率為___________。
②優(yōu)生學上認為,有些情況下可通過選擇后代的性別來降低遺傳病的發(fā)病概率。請你就生男生女為這兩對夫婦提出合理的建議,并簡述理由。
建議:甲夫婦最好生一個_________孩;乙夫婦最好生一個_____________孩。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節(jié)伴性遺傳(第一課時)
自我檢測:1-6DACBDB
7.(1)XBXBXbY(2)XBXBXBY(3)XBXbXbY(4)XBXbXBY
8.因為母親患病,必傳h基因給兒子,則兒子必患血友病。XdhY
9.略(注意遺傳圖解的格式)
雌性黑色雄性黑色
第3節(jié)伴性遺傳(第二課時)
自我檢測:1—4CDCD
5.會患病都正常略(要求寫出:親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現(xiàn)性)
6.注意與XY型性別決定的區(qū)別,答案略
過關檢測(二)
一.選擇題:
1~5CDAD(ABC)6~10ACABD11~15B(BC)BCB16~20CBCAB
二.非選擇題:
21(1)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
(2)著絲點分裂,染色單體分開著絲點不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開
(3)染色體復制受精作用
(4)有絲分裂間期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5)分裂過程中有聯(lián)會行為,并出現(xiàn)四分體
22(1)有絲后1:18
(2)112
(3)交叉互換重組
23(1)X染色體隱性遺傳
(2)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3)1/8XAY
24(1)在精子產(chǎn)生過程中,Y染色體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不分開。
(2)在卵子產(chǎn)生過程中,X染色體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不分開。
(3)在精子嘗試過程中,Y染色體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未分到該精子細胞中。
25(1)VV×vv或DDdd
(2)③bbHH×⑥BBhhB、b和H、h為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3)②VVXwXw(長翅白眼♀)④vvX-Y(殘翅♂)
26(1)甲:XAYXaXa乙:XBYXBXB或XBXb
0(2)50%12.5%男、女根據(jù)遺傳定律可判斷,甲夫婦的后代中,女兒一定是患者;乙夫婦的后代中,女兒不會患病,兒子可能患病,(患病概率為25%)
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冊《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知識點復習
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冊《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知識點復習
1、T2噬菌體:這是一種寄生在大腸桿菌里的病毒。它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存在于頭部內的DNA所構成。它侵染細菌時可以產(chǎn)生一大批與親代噬菌體一樣的子代噬菌體。
2、細胞核遺傳:染色體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載體,且染色體在細胞核內,受細胞核內遺傳物質控制的遺傳現(xiàn)象。
3、細胞質遺傳:線粒體和葉綠體也是遺傳物質的載體,且在細胞質內,受細胞質內遺傳物質控制的遺傳現(xiàn)象。
4、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關鍵是: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單獨直接地觀察DNA的作用。
5、肺炎雙球菌的類型:
①、R型(英文Rough是粗糙之意),菌落粗糙,菌體無多糖莢膜,無毒,注入小鼠體內后,小鼠不死亡。
②、S型(英文Smooth是光滑之意):菌落光滑,菌體有多糖莢膜,有毒,注入到小鼠體內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如果用加熱的方法殺死S型細菌后注入到小鼠體內,小鼠不死亡。
格里菲斯實驗:格里菲斯用加熱的辦法將S型菌殺死,并用死的S型菌與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小鼠死了。(由于R型經(jīng)不起死了的S型菌的DNA(轉化因子)的誘惑,變成了S型)。
6、艾弗里實驗說明DNA是“轉化因子”的原因:將S型細菌中的多糖、蛋白質、脂類和DNA等提取出來,分別與R型細菌進行混合;結果只有DNA與R型細菌進行混合,才能使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轉化越有效。
7、艾弗里實驗的結論:DNA是轉化因子,是使R型細菌產(chǎn)生穩(wěn)定的遺傳變化的物質,即DNA是遺傳物質。
8、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①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過程:吸附→侵入→復制→組裝→釋放。
②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質中P的含量少;蛋白質中有S而DNA中沒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標記一部分噬菌體的蛋白質,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標記另一部分噬菌體的DNA。用35P標記蛋白質的噬菌體侵染后,細菌體內無放射性,即表明噬菌體的蛋白質沒有進入細菌內部;而用32P標記DNA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后,細菌體內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體的DNA進入了細菌體內。
③結論:進入細菌的物質,只有DNA,并沒有蛋白質,就能形成新的噬菌體。新的噬菌體中的蛋白質不是從親代連續(xù)下來的,而是在噬菌體DNA的作用下合成的。說明了遺傳物質是DNA,不是蛋白質。此實驗還證明了DNA能夠自我復制,在親子代之間能夠保持一定的連續(xù)性,也證明了DNA能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9、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只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而沒有證明它是主要遺傳物質)
10、遺傳物質應具備的特點:
①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
②能自我復制
③可以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④能產(chǎn)生可遺傳的變異。
11、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shù)病毒(如煙草花葉病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因此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12、①遺傳物質的載體有:染色體、線綠體、葉綠體。
②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是染色體。
2020高一生物知識點復習
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性,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的任務之一。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讓教師能夠快速的解決各種教學問題。關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高一生物知識點復習”,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8高一生物知識點復習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1.組成元素:C、H、O、N(少量含S)
2.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約有20種。
3.結構特點:
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R1
|
NH2—C—COOH
|
H
4.氨基酸是以什么方式連接的?它們之間形成的化學鍵叫什么?如何表示?
氨基酸分子通過脫水縮合形成肽鏈,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鍵叫肽鍵(—NH—CO—)。
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蛋白質
5.n個氨基酸形成1條肽鏈時,脫掉幾個分子H2O?形成幾個肽鍵?如果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呢?
n個氨基酸形成1條肽鏈時,脫掉n-1個H2O,形成n-1個肽鍵。同理,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脫掉n-m個H2O,形成n-m個肽鍵。
肽鍵數(shù)=脫去的水分子數(shù)=蛋白質中氨基酸總數(shù)—肽鏈條數(shù)
6.蛋白質的分子結構具有多種多樣的原因:
氨基酸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同、排列順序千變萬化;空間結構千差萬別。
7.舉例說明蛋白質的功能
構成細胞和生物體;運輸作用:如血紅蛋白、載體。催化作用:如絕大多數(shù)的酶都是蛋白質。調節(jié)作用:如蛋白質激素中的胰島素。免疫作用:如抗體是蛋白質??傊?,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和細胞中的糖類、脂質
1.核酸的種類及基本單位是什么?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
核酸的基本單位——核苷酸。
種類
脫氧核糖核酸(DNA)
核糖核酸(RNA)
組成單位
脫氧核苷酸(4種)
核糖核苷酸(4種)
核苷酸
組成
堿基
T、A、G、C
U、A、G、C
五碳糖
脫氧核糖
核糖
磷酸
磷酸
磷酸
分布
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
細胞質
空間結構
雙螺旋結構
單鏈結構
功能
決定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參與蛋白質的合成
顯色反應
遇甲基綠呈綠色
遇吡羅紅呈紅色
2.生物體內核酸的種類和遺傳物質的種類
核酸種類
遺傳物質
原核生物
2種(DNA和RNA)
是DNA
真核生物
2種(DNA和RNA)
是DNA
病毒
DNA病毒
只有一種核酸是DNA(如:噬菌體)
是DNA
RNA病毒
只有一種核酸是RNA(如:煙草花葉病毒、HIV病毒、SRAS病毒)
是RNA
3.糖類的種類與作用:
單糖:五碳糖(脫氧核糖、核糖),六碳糖(葡萄糖、果糖)
二糖:蔗糖、麥芽糖(植物體內)、乳糖(動物體內)
多糖:淀粉、纖維素(植物體內)、糖原(動物體內)
功能: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植物特有的糖類:蔗糖、淀粉、纖維素。
動物特有的糖類:乳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動、植物共有的糖類:脫氧核糖、核糖、葡萄糖
還原糖的鑒定:用斐林試劑,有磚紅色沉淀。
4.脂質的種類與作用:(必修1P32)
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
磷脂:構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如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
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冊《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知識點復習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高中教師就需要提前準備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證學生們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聽課,幫助高中教師在教學期間更好的掌握節(jié)奏。所以你在寫高中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冊《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知識點復習》,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冊《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知識點復習
一、核酸的種類: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對于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為脫氧核糖、RNA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脫氧核苷酸,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堿基有:腺嘌呤(A)、鳥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RNA所含堿基有:腺嘌呤(A)、鳥嘌呤(G)和胞嘧啶(C)、尿嘧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練習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單糖是不能再分解的糖?、诘矸墼诘矸勖傅淖饔孟律甥溠刻恰、厶穷愇镔|不含N、P等元素?、苷崽窃诿傅淖饔孟滤鉃槠咸烟呛凸恰、萁】等说哪蛞骸⑽敢?、汗液、唾液4種液體樣本,都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
⑥初級精母細胞、根尖分生區(qū)細胞都有細胞周期,其化學成分也不斷更新?、呷樗峋?、大腸桿菌都含有核糖體,遺傳物質都是DNA,但并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
A.①②③④⑦B.①②④⑥
C.②④⑥D.②③④⑦
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以及細胞分裂的知識,屬于考綱理解層次。單糖可以氧化分解,但不能再水解;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形成麥芽糖;糖類物質的組成元素是C、H、O,不含N和P;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為葡萄糖和果糖;健康人的尿液、汗液中不含蛋白質,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初級精母細胞不能進行有絲分裂,沒有細胞周期;乳酸菌和大腸桿菌均屬于原核生物,遺傳物質都是DNA,由于不能進行有性生殖,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
2.科學家在染色體中找到了一種使姐妹染色單體連接成十字形的關鍵蛋白質,下列與之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蛋白質的合成與核糖體、溶酶體、DNA都有密切的關系
B.該蛋白質只能在有絲分裂間期大量合成
C.缺少這種蛋白質的細胞,分裂后形成的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可能會發(fā)生異常
D.該蛋白質與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密切相關
答案 C
解析 該蛋白質的合成過程與核糖體和DNA有關,與溶酶體沒有直接關系,A錯誤;該蛋白質可以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間期,B錯誤;由題意可知,該蛋白質是使姐妹染色單體連接成十字形的關鍵蛋白質,在染色體的均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因此缺少這種蛋白質的細胞,分裂后形成的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可能會發(fā)生異常,C正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染色體的著絲點沒有分裂,因此該蛋白質與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體的行為變化無關,D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