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語文復(fù)習(xí)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15高一語文下冊《春江花月夜》復(fù)習(xí)學(xué)案。
高一語文下冊《春江花月夜》復(fù)習(xí)學(xué)案
【原文欣賞】《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翻譯: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么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zé)o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么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yīng)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臺。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此二句寫月光之清澈無邊,也暗含魚雁不能傳信之意。)
昨天夜里夢見花落閑潭,可惜的是春天過了一半自己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簡介:
《全唐詩》中存詩僅兩首的張若虛,在唐代燦如繁星的詩人群里實在毫不起眼,然而真正愛國學(xué)、愛唐詩宋詞的人,想必都知道張若虛及其著名詩篇《春江花月夜》。張若虛(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號均不詳。
背景: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后主所作,原詞已不傳,《舊唐書·音樂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樹后庭花》、《堂堂》,并陳后主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xué)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于文詠,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p>
字詞:
(1)滟(yàn)滟:波光蕩漾的樣子。
(2)芳甸(diàn):芳草豐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瑩潔白。
(4)流霜:飛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在這里比喻月光皎潔,月色朦朧、流蕩,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
(5)?。╰īng):沙灘。
(6)纖塵:微細的灰塵。
(7)月輪:指月亮,因為月圓時像車輪,所以稱為月輪。
(8)窮已:窮盡。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種版本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見:只見、僅見。
相關(guān)推薦
《春江花月夜》第一課時教案
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xué)生的理解性,作為教師就要早早地準備好適合的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xué)生們能夠更好的找到學(xué)習(xí)的樂趣,幫助授課經(jīng)驗少的教師教學(xué)。寫好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江花月夜》第一課時教案”但愿對您的學(xué)習(xí)工作帶來幫助。
《春江花月夜》第一課時教案
【教學(xué)目標】1、以“月”為線索,賞析本詩景、理、情渾然天成的畫意詩情。
2、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置身詩境,感受詩中美景。
3、緣景明情,把握詩歌“哀而不傷”的感情基調(diào)。
【教學(xué)重點】賞析詩歌的景、理、情。
【教學(xué)難點】把握詩歌感情基調(diào)。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xué)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當(dāng)夜晚降臨,黑色的天幕籠罩整個大地的時候,月亮透過漆黑的夜空把清明澄澈的月光灑向人間,照亮了人們孤寂的靈魂,點燃了詩人心中創(chuàng)作的激情。于是,在璀璨的詩歌王國中便有了許許多多吟誦月亮的優(yōu)美詩句。下面請同學(xué)們說說你所知道的帶“月”字的詩句。
帶“月”字的詩句非常多,課后請同學(xué)們再去廣泛搜集,然后將其整理、歸類,看看月亮這一意象有哪些含義。
面對同一輪明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在一些人眼里,月亮是明亮的、柔美的、多情的;而在另一些人眼中,月亮卻又是孤獨的、哀怨的、滄桑的。那么在唐代詩人張若虛的眼里這輪明月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春江花月夜》,去領(lǐng)略一下張若虛筆下這輪明月的光華。
二、介紹《春江花月夜》的古今評價
《春江花月夜》一詩“孤篇壓全唐”、“盛唐第一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三、教師誦讀全詩,以讀傳情,讀、悟交融
教師配樂朗讀,學(xué)生整體感知。
四、以“月”為線索,具體研讀課文
﹙一﹚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置身“月之景”。
1、全詩寫了很多意象,在眾多的意象中哪一個意象是能統(tǒng)攝全詩的最主要的意象?
明確:月。
2、全詩哪幾句是集中描寫月下美景的?
明確:從“春江潮水連海平”到“皎皎空中孤月輪”。
3、緊扣“月”這一意象,請學(xué)生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優(yōu)美語言來描繪月下春江美景。
配樂營造氣氛,請學(xué)生有感情的讀自己的作品。
教師下水作文:看,那春江潮漲,潮水翻滾著、奔騰著、咆哮著,浩茫茫一片仿佛與大海相連。霎時,一輪明月在浩瀚無垠江面上,隨著洪波翻涌冉冉升起。頓時,萬頃江波之上籠罩了一層空靈、迷蒙的月色,水光粼粼,月光瑩瑩。江水宛然前行,環(huán)繞著一處芳草萋萋、繁花滿樹的郊野流淌。溶溶月色彌漫在這開滿鮮花的樹林里,柔柔的月光在花瓣上浮動,像是撒了一層潔白的雪?;ǘ湓谠鹿獾恼沼诚路路鸨缴鲜㈤_的雪蓮一般晶瑩剔透,散發(fā)出圣潔的光芒。這時,天空中飄灑、飛舞的流霜,沙灘上潔白、柔軟的細沙都與月色融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4、教師小結(jié):詩人用月光統(tǒng)攝群象,采用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的順序,最后將筆墨凝聚在了一輪明月之上,為讀者描繪了一幅色澤柔和、幽美深遠的春江月夜圖。詩人采用這種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無所不包的寫作順序,是要告訴我們一句話——“何處春江無月明”,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的籠罩之下呢?由這句話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很多,哪里的世界沒有太陽,哪里的夜晚沒有月亮,哪里的人間沒有希望……
﹙二﹚領(lǐng)悟“月之理”
1、望著高懸于空中的那輪皎潔而孤獨的明月,詩人想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確:從“江畔何人初見月?”到“但見長江送流水”。
2、放映課件字幕及配樂,請一名學(xué)生朗誦本節(jié)。
3、“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與以下詩句包含的哲理有什么不同?
曹植《送應(yīng)氏》:“天地?zé)o終極,人命若朝霜。”
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br>
學(xué)生分組討論,選出代表發(fā)言。
教師總結(jié):曹植和阮籍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所以有人說這是少年似的哀嘆,輕煙似的惆悵。全詩的基調(diào)“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回響。
(三)鑒賞“月之情”
教師導(dǎo):光照千古的明月之所以永恒存在于天地之間長明不衰,好像是在等待什么人?!肮略隆鄙星摇按恕?,何況游子、思婦?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zhuǎn)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在游子思婦相思的圖景中,這輪明月也表現(xiàn)得極為多情。
1、在游子思婦相思的圖景中,哪些詩句表現(xiàn)了月亮的多情?
明確:“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及“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2、賞析“可憐樓上月徘徊”,“徘徊”一詞的表達作用。
參考答案:(1)寫出月因浮云游動,光影明滅不定的動態(tài)。(2)擬人手法,賦予月亮人的靈性,它似乎也為思婦而傷心、對她憐憫,不忍離去。(3)與后文的“卷不去”、“拂還來”相呼應(yīng),寫出月亮的不忍之心。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這“卷不去”,“拂還來”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婦綿綿不絕的相思之情。
3、賞析“落月?lián)u情滿江樹”一句。
參考答案:此句采用了化虛為實的表現(xiàn)方法,通過一個“搖”字將無形的離情寫得形象可感,也使整幅畫面充滿了動感。一個“搖”字,可以讓人聯(lián)想到月光的浮動,開滿鮮花的樹林在微風(fēng)中的搖動,浩闊無垠的江面上水波的蕩漾。同時讓讀者仿佛看到繚亂不寧的別緒離情伴隨著殘月的余輝散落在江邊的樹林里,讓讀者仿佛聽到這離情飄落時還伴隨著細碎、空靈的風(fēng)鈴的聲響。一個“滿”字讓人感覺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溢著、蕩漾著、縈繞著這種濃郁的、哀婉的但又略帶甜蜜的相思之情。這份哀而不傷的離情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唐詩宋詞選讀》選修教學(xué)教案示例春江花月夜
一名優(yōu)秀負責(zé)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xué)生盡職盡責(zé),作為教師就要精心準備好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證學(xué)生們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聽課,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xué)效率。怎么才能讓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唐詩宋詞選讀》選修教學(xué)教案示例春江花月夜”,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唐詩宋詞選讀》選修教學(xué)教案示例
春江花月夜
教學(xué)目標:
1.品味本詩景情理水乳交融、渾然天成的意境美。
2.理解詩中傳達出來的對宇宙、人生的思考。
過程設(shè)計:
(一)導(dǎo)入新課
初唐有一位叫張若虛的揚州詩人,他官職卑微,僅做到兗州兵曹;他存詩極少,《全唐詩》僅存兩首;但他詩名極高,被譽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這首“孤篇”就是我們今天要學(xué)習(xí)的《春江花月夜》。它曾被聞一多先生稱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二)整體感受(配樂朗讀。配樂宜用洞簫曲《春江花月夜》,以收清凈幽遠之效)
仔細聆聽,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對這首詩意境特點的整體感受。(寧靜、深沉、寥廓、悵惘)
這種優(yōu)美意境的營造主要依靠什么?(春?江?花?月?夜?提出“月為詩之魂”)
(三)觀賞江月
詩中描繪了哪些優(yōu)美動人的月景畫面?
1.明月初生
(1)指導(dǎo)誦讀。(傳達出寥廓的感受來)
(2)畫面想象。
(3)詞句揣摩:“生”“升”之辨——初出海面;生命、靈性和活力。
2.月照花林
(1)指導(dǎo)誦讀。(傳達出寧靜、迷離的感受來)
(2)思考:花林似霰,不覺流霜,不見白沙,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烘托手法;勾畫出了一幅皎潔空靈迷離的江畔月色圖)
(3)迷離的月色反映了江邊詩人怎樣的心情呢?(淡淡的惆悵)
3.孤月高懸
(1)指導(dǎo)朗讀。(傳達出深沉的感慨來)
(2)思考:孤月高懸,旁無雜塵,此時在孤寂的詩人眼里,月是一種象征,它象征著什么呢?(亙古不變的自然。詩歌自然轉(zhuǎn)入了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沉思:宇宙永恒,人生短暫)
4.月照妝臺
(1)指導(dǎo)朗讀。(傳達出閨怨的相思情長來)
(2)同對一輪明月,“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與“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抒發(fā)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前者是女主人公的感傷無奈;后者是蘇軾的豁達樂觀)
5.落月?lián)u情
(1)指導(dǎo)朗讀。(傳達出一種深沉的相思和相思不得的悵惘來)
(2)思考:“落月?lián)u情滿江樹”中的“搖”字歷來為人稱道,好在何處?(月光倒影在粼粼的水波中,搖曳不定,而主人公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成眠,思鄉(xiāng)的心情也如同這搖曳的江水,久久難以平息。情景交融,妙不可言)
(四)解讀江月
1.意象內(nèi)涵:月是優(yōu)美環(huán)境的營造者,既是景物主體,又是景物的背景;月是永恒的象征;月是兩地相思的見證;景、情、理在這溶溶的月色中水乳交融。
2.意境特點:迷離惝恍,夢幻般朦朧。
這首詩是有憧憬和悲傷的,但它是少年時代的憧憬和悲傷。盡管悲傷,仍感輕快,雖然嘆息,總是輕盈。(李澤厚)
全詩基調(diào)悲傷而不頹廢,緣于對“代代無窮已”的人生的熱愛,這是初唐詩歌積極明朗的回響。
3.結(jié)構(gòu)特點分析:整首詩歌的感情流轉(zhuǎn)有明月東升西落的軌跡??芍^:
景美——理至——情深
(五)練習(xí)(拓展積累)
1.根據(jù)下面的要求,找出有“月”的唐代詩句各兩個。
(1)兩地相思的寄托。(2)永恒自然的象征。(3)人生寂寞的伴侶。
附:①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②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李白《把酒問月》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石頭城》
③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2.背誦全詩。
板書設(shè)計: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一、景美寥廓靜謐
二、理至深沉積極水乳交融月為詩之魂
三、情深悵惘纏綿
高一語文《離騷》復(fù)習(xí)學(xué)案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xué)習(xí)的趣味性,作為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xué)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幫助教師在教學(xué)期間更好的掌握節(jié)奏。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高一語文《離騷》復(fù)習(xí)學(xué)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高一語文《離騷》復(fù)習(xí)學(xué)案
【學(xué)習(xí)目標】
1.積累有關(guān)《離騷》的文學(xué)常識;記住“修姱”“鞿羈”“方圜”“離尤”等重點實詞的意思,能說出虛詞“以”的意義及用法。
2.反復(fù)吟誦,疏通大意,通過分析人物矛盾沖突中詩人的言行,概括其性格特點;找出文中運用比興手法的句子,分析它們的寓意。
3.體悟屈原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主義情感。
【學(xué)習(xí)重點】概括人物形象
【學(xué)習(xí)難點】分析比興手法的效果
學(xué)法指導(dǎo)
【問題導(dǎo)學(xué)流程】
準備知識
自主查閱相關(guān)資料,借助相關(guān)鏈接,能說出《離騷》及相關(guān)文化常識。
誦讀涵詠,感受作品。
1)音讀:讀準字音,尤其注意生僻字、易錯字,讀準節(jié)奏。(文中生僻字、難點字較集中,請耐心標注讀音,為熟讀做準備。)
2)意讀: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重點詞語及詩句的含義,疏通文意,完成相關(guān)練習(xí)。
【查一查】
1.查閱課外資料,結(jié)合學(xué)案后的相關(guān)鏈接,了解《離騷》及相關(guān)文學(xué)常識。
2.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把注釋中關(guān)鍵字詞的注音及詞義謄寫到課文中對應(yīng)詞語旁的空白處。
【說一說】
在小組內(nèi)互相介紹你所知道的屈原及《離騷》的相關(guān)知識。
【讀一讀】
音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韻律。
在書上圈畫并標注重點字詞,兩人小對子互相檢查并交流。
意讀:二讀課文,整體把握詩歌內(nèi)容,并完成“填一填”。
【填一填】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修姱()鞿羈()朝誶()
浩蕩()郁邑()侘傺()
(2)解釋下列詞語。
修姱()鞿羈()浩蕩()
工巧()偭()郁邑()
溘死()方圜()相道()
岌岌()反顧()陸離()
(3)“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是詩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詩句,課文里類似的詩句還有一些,試把它們找出來,再以它們?yōu)榫€索,說說詩里寫了哪些內(nèi)容。
合作探究
精讀品味,深入理解作品內(nèi)涵。
反復(fù)誦讀,找出表現(xiàn)楚懷王、群臣以及時俗的相關(guān)詩句,體會詩人與他們間的沖突。
品味語言,分析手法。
溫馨提示:
《離騷》多用比興手法,比如詩句“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中,“靈修”本意為神仙,這里借指楚懷王。請從詩中找出類似的例子。
【合作探究】
1.《離騷》一詩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詩人有著如此美好的品德,按理說應(yīng)該得到了楚王的理解和信任,但現(xiàn)
狀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在這種情況下,有些話不便直接說。那么屈子是怎樣表達自己的理想和情懷的呢?請結(jié)合相關(guān)的詩句進行分析。
及時總結(jié),及時反思
【我的困惑】
課后鞏固,夯實基礎(chǔ)
【堂清訓(xùn)練】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無活用的情況的一項是()
A.步余馬于蘭皋兮B.高余冠之岌岌兮
C.長余佩之陸離D.佩繽紛其繁飾兮
2.下面各句中加點詞的古今意義基本相同的一項是()
①偭規(guī)矩而改錯②伏清白以死直兮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忽反顧以游目兮⑤佩繽紛其繁飾兮⑥自前世而固然
⑦吾獨窮困乎此時⑧寧溘死以流亡兮
A.③⑤⑦B.②④C.⑥⑧D.②③⑤
3.下列各句中各句中是介詞短語后置的句子是()
A.不吾知其亦已兮B.又申之以攬茝
C.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D.豈余心之可懲
4.比較下面兩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背繩墨以追曲兮②回朕車以復(fù)路兮
③固時俗之工巧兮④固前圣之所厚
A.兩個“以”相同,兩個“固”也相同。
B.兩個“以”相同,兩個“固”不同。
C.兩個“以”不同,兩個“固”相同。
D.兩個“以”不同,兩個“固”也不同。
5.下列對文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詩中自述了自己受屈遭貶的原因,并表明了自己不愿同流合物的思想。
B.作者認為“民生之多艱”的主要責(zé)任在國君,君王荒唐才使小人有機可乘。
C.詩人同情人民生活的艱辛,并表述了自己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
D.作者對楚國的腐敗政治和黑暗勢力作了無情的揭露和斥責(zé),并表示自己要修身潔行,決不妥協(xié)。
【相關(guān)鏈接】
背景材料一: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xué)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是“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屈原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chuàng)的新時代。
屈原也是楚國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nèi)政外交大事。吳起之后,在楚國另一個主張變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nèi)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lián)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dāng)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他創(chuàng)作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xué)的源頭,與《詩經(jīng)》并稱“風(fēng)騷”,對后世詩歌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背景材料二:
騷體詩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句式上的突破。屈原創(chuàng)造了一種以六言為主,摻進了五言、七言的大體整齊而又參差靈活的長句句式。這是對四言體的重大突破。二是章法上的革新。屈原“騷體”不拘于古詩的章法,放縱自己的思緒,或陳述、或悲吟,或呼告,有發(fā)端,有展開,也有回環(huán)照應(yīng),脈絡(luò)又是及其分明的。三是體制上的拓展。屈原以前的詩歌大多只是十多行、數(shù)十行的短章。而他的《離騷》則長達372句、2469字,奠定了中國古代詩歌的長篇體制。
背景材料三:
《離騷》,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形式。它受《詩經(jīng)》的某些影響,但同它有直接血緣聯(lián)系的是南方土生土長的歌謠?!冻o》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創(chuàng)作了《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不朽作品。“楚辭”因“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宋文鑒》卷九十二)。另外作品中所涉及的歷史傳統(tǒng)、神話故事、風(fēng)俗習(xí)尚以及所使用的藝術(shù)手段、濃郁的抒情風(fēng)格,無不帶有鮮明的楚文化色彩。
背景材料四:
《離騷》是《楚辭》中的名篇,屈原的代表作,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關(guān)于離騷的創(chuàng)作緣由,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謅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又說:“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饞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鼻摹皯n愁幽思”和怨憤是和楚國的政治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離騷》就是他根據(jù)楚國的政治現(xiàn)實和自己的不平遭遇,“發(fā)憤以抒情”而創(chuàng)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詩。由于其中曲折地抒寫了詩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歷程的形象記錄,稱它為詩人的自敘傳。
課內(nèi)外佳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堅定信念,奮斗不懈)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堅持真理,獻身理想)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疾惡如仇,不同流合污)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憂國憂民,熱愛祖國)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剛直不阿,一身正氣)
高一語文下冊《勾踐滅吳》復(fù)習(xí)學(xué)案
俗話說,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老師職責(zé)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xué)生們有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幫助教師在教學(xué)期間更好的掌握節(jié)奏。您知道教案應(yīng)該要怎么下筆嗎?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高一語文下冊《勾踐滅吳》復(fù)習(xí)學(xué)案”,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高一語文下冊《勾踐滅吳》復(fù)習(xí)學(xué)案
【原文欣賞】《勾踐滅吳》
越王勾踐退守到會稽山上,向三軍下令說:凡是我父輩兄弟和黎民百姓,只要有能夠幫助我出謀劃策打敗吳國的,我將和他共同管理越國的政事。大夫文種進見回答說:我聽說,商人夏天的時候就準備皮貨,冬天的時候就準備細葛布。天旱的時候就準備船,有大水的時候就準備車輛,就是打算在缺少這些東西的時候派上用場。即使沒有被四鄰侵擾的時候,然而謀臣與武士,不可不選拔出來供養(yǎng)他們。就像蓑笠一樣,雨已經(jīng)下來了,肯定要到處找?,F(xiàn)在君王您已經(jīng)退守到會稽山上了,然后才尋求出謀劃策的大臣,恐怕太遲了吧?勾踐說:如果能夠讓我聽聽您的高見,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著文種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終于使文種去吳國議和。
隨后,越王就派文種到吳國去求和。文種對吳王說:我們越國派不出有本領(lǐng)的人,就派了我這樣無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對大王您說,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說:我們越王的軍隊,不值得屈辱大王再來討伐了,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獻給大王,以酬謝大王的辱臨。并請允許把越王的女兒給您作為女奴,大夫的女兒給吳國大夫作女奴,士的女兒給吳國士作女奴,越國的珍寶也全部帶來;越王將率領(lǐng)全國的人,編入大王的軍隊,一切聽從大王的指揮。如果大王您認為越王的過錯不能寬容,那么我們將燒毀宗廟,把妻子兒女捆綁起來,連同金玉一起投到江里,然后再帶領(lǐng)現(xiàn)在僅有的五千人同吳國決一死戰(zhàn),那時一人就必定能抵兩人用,這就等于是拿一萬人的軍隊來對付大王您了,結(jié)果不免會使越國百姓和財物都遭到損失,豈不傷害大王所心愛的東西了嗎?是情愿殺了越國所有的人,還是不花力氣得到越國,請大王衡量一下,哪種有利呢?
夫差想聽取文種的建議,與越國和好。吳國大夫伍子胥進諫說:不行!吳國與越國,是世代的仇敵,經(jīng)常打仗;外有三條江水環(huán)繞,老百姓沒有地方遷移。有吳國就沒有越國,有越國就沒有吳國。這種局面將不可改變。我聽說,住在陸地上的人習(xí)慣于住在陸地上,依水而居的人習(xí)慣于住在水旁。中原各國,即使我們主動進攻,把他們打敗了,我們也不能長期住在那里,也不習(xí)慣乘坐他們的車子;而越國,我們主動進攻,把他們打敗了,我們就能長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們的船。這是消滅越國的有利時機,千萬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滅越國!如果您失去這個有利的時機,以后后悔也來不及了。
越國人把八個美女打扮好,送給吳國的太宰,對他說:您如果能夠讓吳王赦免了我們越國的罪行,還有更漂亮的美人會送給您。太宰就向吳王夫差進諫說:我聽說,古代討伐一個國家,對方認輸也就行了;現(xiàn)在越國已經(jīng)認輸了,您還想要求什么呢?吳王夫差就與越國訂立了盟約而后讓文種離開。
勾踐對國人說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夠,與吳國這樣的大國作對,導(dǎo)致老百姓流離失所,橫尸原野,這是我的罪過。我請求你們允許改變治國政策。于是埋葬已經(jīng)死去的人,慰問受傷的人,供養(yǎng)活著的人;誰家有憂就去慰問,誰家有喜事就去祝賀;歡送要遠出的人民,歡迎回家的人民;除去人民討厭的,補充人民缺乏的。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個士做吳王的仆人。勾踐自己還親自為夫差充當(dāng)馬前卒。
勾踐的地盤,南到句無,北到御兒,東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積長寬達百里。又招集他的父輩兄弟和他的兄弟發(fā)誓說:我聽說,古代賢明的國君,四方的老百姓都來歸附他,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F(xiàn)在我無能,將率領(lǐng)你們夫婦們繁衍生息。于是下令:青壯年不準娶老年婦人,老年不能娶青壯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五歲還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歲還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樣有罪??煲置涞娜艘獔蟾?,公家派醫(yī)生守護。生下男孩,公家獎勵兩壺酒,一條狗;生下女孩,公家獎勵兩壺酒,一頭豬;生三胞胎,公家給配備一名乳母;生雙胞胎,公家發(fā)給吃的。嫡長子死了,減免三年的賦稅;庶子(妾所生的孩子)死了,減免三個月的賦稅:埋葬的時候還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親兒子(死了)一樣。還下令老而無妻的人、寡婦、患病的人、貧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錢供養(yǎng)教育他們的子女。那些明智理之士,把他的住宅打掃清潔,給他們穿漂亮的衣服,讓他們吃飽飯,而切磋磨礪義理。前來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廟堂上舉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踐親自用船載來稻谷和肉。越國未仕而游學(xué)年輕人,沒有不供給飲食的,沒有不給水喝的:一定要問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親自耕種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親自織的布就不穿。這樣連續(xù)十年,國家不收賦稅,老百姓都存有足夠三年吃的糧食。
越國的父老兄弟都請求說:“從前吳王夫差讓我們的國君在各諸侯國面前丟盡了臉;現(xiàn)在越國也已經(jīng)建立了節(jié)度,恢復(fù)了常規(guī),請允許我們?yōu)槟鷪蟪稹!惫篡`就推辭說:“從前打敗的那一仗,不是你們的罪過,是我的罪過。像我這樣的人,哪里還知道什么是恥辱?請暫時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請求說:“越國全國上下,愛戴國君您,就像愛自己的父母一樣。兒子想著為父母報仇,做臣下的想著為國君報仇,難道還有敢不盡力的人嗎?請求再打一仗!勾踐就答應(yīng)了,于是召集將士宣誓,說:我聽說古代賢明的國君,不擔(dān)心自己的人力不夠用,擔(dān)心的是自己缺少羞恥之心。現(xiàn)在夫差那邊穿著水犀皮制成鎧甲的士卒有十萬三千人,不擔(dān)心自己缺乏羞恥之心,卻擔(dān)心他的士兵數(shù)量不夠多?,F(xiàn)在我將幫上天消滅他。我不贊成個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進同退。前進就想到將得到賞賜,后退則想到要受到懲罰;像這樣,就有合于國家規(guī)定的賞賜。前進時不服從命令,后退時沒有羞恥之心;像這樣,就會受到合于國家規(guī)定的刑罰?!?/p>
勾踐
伐吳行動果斷開始了,越國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勵。父親勸勉兒子,兄長勉勵弟弟,婦女鼓勵丈夫,說:為什么這樣恩惠的君王,而可以不為他戰(zhàn)死呢?因此在笠澤打敗了吳國,又在沒(古地名,在蘇州附近)再次打敗了吳國,又在吳國郊外再次打敗它。于是越國就滅掉了吳國。
越王為會稽山戰(zhàn)敗的恥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吳國死戰(zhàn),就身體不安于枕席,吃飯不嘗豐盛的美味,眼睛不看美色,耳朵不聽鐘鼓音樂。三年里,煎熬身體,耗費精力,唇焦肺干。在內(nèi)親近群臣,在下供養(yǎng)百姓,用以招徠他們的心。如果有甜美的食物,不夠分的話,自己就不敢吃;如果有酒,把它倒進江里,和人民共同享用它。自身親自種來吃,妻子親自織來穿。吃的禁止珍異,穿的禁止過分,色彩禁止使用兩種以上。時常外出,跟著車子,載著食物,去看望孤寡老弱當(dāng)中染病的、困難的、臉色憂愁憔悴的、缺吃少喝的人,一定親自喂他們。于是聚集各位大夫,告訴他們說:“我寧愿與吳國一決誰應(yīng)得到上天的寵愛。如果吳越兩國彼此一同破滅,士大夫踩著肝肺同一天死去,我和吳王接頸交臂而死,這是我的最大愿望。如果這樣做不行,從國內(nèi)估量我國不足以傷害吳國,對外聯(lián)絡(luò)諸侯不能損害它,那么我就將放棄國家、離開群臣,帶著劍,拿著刀,改變?nèi)菝玻鼡Q姓名,草著簸箕、掃帚去臣事他,以便有朝一日和吳王決一死。我雖然知道這樣會腰身和脖竟頸不相連、頭腳異處、四肢分裂,被天下人羞辱,但是我的志向一定要實現(xiàn)。”于是,他日果然和吳王在五湖決戰(zhàn),吳軍大敗。繼而大舉圍攻吳王王宮,城門失守,擒獲夫差,殺死吳相。消滅吳國二年以后就稱霸了。這是首先順應(yīng)民心??!
夫差求和說:“我的軍隊,不值得屈辱您討伐了。請允許我把財寶、美女進獻給您來慰勞您的辱臨。”勾踐回答說:“過去上天把越國賜予吳國,可是吳國不要;現(xiàn)在上天又把吳國賜予了越國,越國難道可以不聽從天命,卻聽從您的指令嗎?請允許我送你到甬江句章的東邊,彼此以后仍像兩個國君一樣?!狈虿罨卮鹫f:“從禮節(jié)上說,我已先有小惠于越國(另一版本為:我比您年長一點),你如果不忘周室,做我們吳國的保護人,這也是我所希望的。你如果說:‘我將會滅了你的國家,毀了你的宗廟’,我只有請求一死,我還有什么臉面來面對天下人呢?越君你只管進入?yún)菄幼“??!痹絿痛藴缌藚菄?/p>
翻譯:
越王勾踐退守到會稽山上,向三軍下令說:凡是我父輩兄弟和黎民百姓,只要有能夠幫助我出謀劃策打敗吳國的,我將和他共同管理越國的政事。大夫文種進見回答說:我聽說,商人夏天的時候就準備皮貨,冬天的時候就準備細葛布。天旱的時候就準備船,有大水的時候就準備車輛,就是打算在缺少這些東西的時候派上用場。即使沒有被四鄰侵擾的時候,然而謀臣與武士,不可不選拔出來供養(yǎng)他們。就像蓑笠一樣,雨已經(jīng)下來了,肯定要到處找。現(xiàn)在君王您已經(jīng)退守到會稽山上了,然后才尋求出謀劃策的大臣,恐怕太遲了吧?勾踐說:如果能夠讓我聽聽您的高見,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就拉著文種的手,跟他在一起商量。終于使文種去吳國議和。
隨后,越王就派文種到吳國去求和。文種對吳王說:我們越國派不出有本領(lǐng)的人,就派了我這樣無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對您大王說,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說:我們越王的軍隊,不值得屈辱大王再來討伐了,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獻給大王,以酬謝大王的辱臨。并請允許把越王的女兒嫁給您作為婢妾,大夫的女兒嫁給吳國大夫作為婢妾,士的女兒嫁給吳國士作為婢妾,越國的珍寶也全部帶來;越王將率領(lǐng)全國的人,編入大王的軍隊,一切聽從大王的指揮。如果大王您認為越王的過錯不能寬容,那么我們將燒毀宗廟,把妻子兒女捆綁起來,連同金玉一起投到江里,然后再帶領(lǐng)現(xiàn)在僅有的五千人同吳國決一死戰(zhàn),那時一人就必定能抵兩人用,這就等于是拿一萬人的軍隊來對付您大王了,結(jié)果不免會使越國百姓和財物都遭到損失,豈不影響到大王加愛于越國的仁慈惻隱之心了嗎?是情愿殺了越國所有的人,還是不花力氣得到越國,請大王衡量一下,哪種有利呢?
夫差想聽取文種的建議,與越國和好。吳國大夫伍子胥進諫說:不行!吳國與越國,是世代的仇敵,經(jīng)常打仗;外有三條江水環(huán)繞,老百姓沒有地方遷移。有吳國就沒有越國,有越國就沒有吳國。這種局面將不可改變。我聽說,住在陸地上的人習(xí)慣于住在陸地上,依水而居的人習(xí)慣于住在水旁。中原各國,即使我們主動進攻,把他們打敗了,我們也不能長期住在那里,也不習(xí)慣乘坐他們的車子;而越國,我們主動進攻,把他們打敗了,我們就能長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們的船。這是消滅越國的有利時機,千萬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滅越國!如果您失去這個有利的時機,以后后悔也來不及了。
越國人把八個美女打扮好,送給吳國的太宰,對他說:您如果能夠讓吳王赦免了我們越國的罪行,還有更漂亮的美人會送給您。太宰就向吳王夫差進諫說:我聽說,古代討伐一個國家,對方認輸也就行了;現(xiàn)在越國已經(jīng)認輸了,您還想要求什么呢?吳王夫差就與越國訂立了盟約而后讓文種離開。
勾踐對國人說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夠,與吳國這樣的大國作對,導(dǎo)致老百姓流離失所,橫尸原野,這是我的罪過。我請求你們允許改變治國政策。于是埋葬已經(jīng)死去的人,慰問受傷的人,供養(yǎng)活著的人;誰家有憂就去慰問,誰家有喜事就去祝賀;歡送要遠出的人民,歡迎回家的人民;除去人民討厭的,補充人民缺乏的。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個士做吳王的仆人。勾踐自己還親自為夫差充當(dāng)馬前卒。
勾踐的地盤,南到句無,北到御兒,東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積長寬達百里。又招集他的父輩兄弟和他的兄弟發(fā)誓說:我聽說,古代賢明的國君,四方的老百姓都來歸附他,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現(xiàn)在我無能,將率領(lǐng)你們夫婦們繁衍生息。于是下令:青壯年不準娶老年婦人,老年不能娶青壯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歲還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歲還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樣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報告,公家派醫(yī)生守護。生下男孩,公家獎勵兩壺酒,一條狗;生下女孩,公家獎勵兩壺酒,一頭豬;生三胞胎,公家給配備一名乳母;生雙胞胎,公家發(fā)給吃的。嫡長子死了,減免三年的賦稅;庶子(妾所生的孩子)死了,減免三個月的賦稅:埋葬的時候還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親兒子(死了)一樣。還下令老而無妻的人、寡婦、患病的人、貧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錢供養(yǎng)教育他們的子女。那些明智理之士,把他的住宅打掃清潔,給他們穿漂亮的衣服,讓他們吃飽飯,而切磋磨礪義理。前來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廟堂上舉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踐親自用船載來稻谷和肉。越國的流浪兒童,沒有不供給飲食的,沒有不給水喝的:一定要問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親自耕種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親自織的布就不穿。這樣連續(xù)十年,國家不收賦稅,老百姓都存有足夠三年吃的糧食。
越國的父老兄弟都請求說:“從前吳王夫差讓我們的國君在各諸侯國面前丟盡了臉;現(xiàn)在越國也已經(jīng)克制夠了,請允許我們?yōu)槟鷪蟪稹!惫篡`就推辭說:“從前打敗的那一仗,不是你們的罪過,是我的罪過。像我這樣的人,哪里還知道什么是恥辱?請暫時不用打仗了?!备咐闲值苡终埱笳f:“越國全國上下,愛戴國君您,就像愛自己的父母一樣。兒子想著為父母報仇,做臣下的想著為國君報仇,難道還有敢不盡力的人嗎?請求再打一仗!勾踐就答應(yīng)了,于是招來大家宣誓,說:我聽說古代賢明的國君,不擔(dān)心自己的人力不夠用,擔(dān)心的是自己缺少羞恥之心。現(xiàn)在夫差那邊穿著水犀皮制成鎧甲的士卒有十萬三千人,不擔(dān)心自己缺乏羞恥之心,卻擔(dān)心他的士兵數(shù)量不夠多?,F(xiàn)在我將幫上天消滅他。我不贊成個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進同退。前進就想到將得到賞賜,后退則想到要受到懲罰;像這樣,就有合于國家規(guī)定的賞賜。前進時不服從命令,后退時沒有羞恥之心;像這樣,就會受到合于國家規(guī)定的刑罰?!?/p>
伐吳行動果斷開始了,越國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勵。父親勸勉兒子,兄長勉勵弟弟,婦女鼓勵丈夫,說:為什么這樣恩惠的君王,而可以不為他戰(zhàn)死呢?因此在笠澤打敗了吳國,又在沒(古地名,在蘇州附近)再次打敗了吳國,又在吳國郊外再次打敗它。于是越國就滅掉了吳國。
夫差求和說:“我的軍隊,不值得屈辱您討伐了。請允許我把財寶、美女進獻給您來慰勞您的辱臨?!惫篡`回答說:“過去上天把越國賜予吳國,可是吳國不要;現(xiàn)在上天又把吳國賜予了越國,越國難道可以不聽從天命,卻聽從您的指令嗎?請允許我送你到甬江句章的東邊,彼此以后仍像兩個國君一樣。”夫差回答說:“從禮節(jié)上說,我已先有小惠于越國(另一版本為:我比您年長一點),你如果不忘周室,給我們吳國一小塊立足之地,這也是我所希望的。你如果說:‘我將會滅了你的國家,毀了你的宗廟’,我只有請求一死,我還有什么臉面來面對天下人呢?越君你只管進入?yún)菄幼“??!痹絿痛藴缌藚菄?/p>
簡介:
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吳王闔閭攻越兵敗而亡,死前囑其子夫差復(fù)仇。夫差練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大敗越兵,越幾亡。
越王勾踐領(lǐng)五千殘兵退守會稽,外示弱求和于吳,內(nèi)取十年生聚、富國強兵之策。并利用夫差的弱點,獻出西施。勾踐臥薪嘗膽,西施忍辱負重,以身報國,終于滅掉了吳國。
背景:
《勾踐滅吳》記述的是春秋末期吳越爭戰(zhàn)的著名歷史事件。越王勾踐在與吳王夫差的戰(zhàn)爭中被擊敗后,以各種屈辱的條件向吳國求和。夫差沒有聽從伍子胥的忠告,卻聽信了被越國賄賂的太宰豁的讒言,準許了越國的求和,使勾踐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在經(jīng)過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的長期準備之后,率領(lǐng)軍隊進攻吳國,吳國因此而亡。
字詞:
通假字
將帥二三子夫婦以蕃——帥通“率”,率領(lǐng)。
南至于句無——句通“勾”。勾無,山名,在浙江。
令壯者無取老婦——取通“娶”。句意是,規(guī)定青年男子不許娶老年婦女。
將免者以告——免通“娩”,生育,臨產(chǎn)。句意是,婦女將要臨產(chǎn)時向官府報告。
三年釋其政——政通“征”,賦稅徭役。
而摩厲之于義——摩厲通“磨礪”,切磋。
無不哺(bǔ)也———哺哺通“哺”,給人食物吃。
無不歠(chuò)也——歠通“啜”,給人水喝。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有通“又”,用于整數(shù)與零數(shù)之間。
其有敢不盡力者乎?——其通“豈”,難道。
古今異義
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中原,原野之中,現(xiàn)常用于“中原地區(qū)”。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
2.丈夫二十不取
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兩人結(jié)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句意是,男子二十歲還不娶媳婦。
3.生丈夫
丈夫,男孩。今常用義同前“丈夫”句。句意是生男孩。
4.十年不收于國
國,指國內(nèi)人民。今常用于“國家”或“代表國家的”。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賦稅。
5.爪牙之士
爪牙之士:指武士,今為貶義,比喻壞人的黨羽。
6.茍得聞子大夫之言
大夫:官名。今指醫(yī)生
7.廣運百里
廣運:指土地面積的長和寬。
8.南至于句無
至于:到達。今用作介詞,表示一件事之后接著又發(fā)生另一件事
9.乃至其父母
父母:父老兄弟。今意為父親和母親的總稱
名詞的活用
A.名詞活用為動詞
(1)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衣——穿
(2)宦士三百人于吳:宦——派遣做……的奴仆(本為官宦)
(3)必廟禮之:禮——恭敬地對待
(4)無不哺也:哺——給他食物吃(哺,干糧,泛指食物)
B.名詞作狀語
(1)又郊敗之:郊——在郊外
(2)必廟禮之——在廟堂上
動詞的活用
A.活用為名詞
(1)今寡人不能——能力,才能(不能——沒有才能)
B.動詞的使動用法
(1)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退——使……撤退(勉強釋為打退,則不準確,因為原句是:“謀取而退”即:謀取劃使吳退兵)
(2)夫差與之成而去之:去——使……離開
形容詞的活用
A.活用為名詞
(1)水則資車,以待乏也:乏——物質(zhì)匱乏的時候
(2)四方之憂:憂——憂愁的事,指外患
(3)吊有憂,賀有喜:憂——憂愁的事;喜——高興的事,喜事
(4)恥——羞恥之心
B.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1)潔其居:潔——使……潔(打掃干凈)
(2)美其服:美——使……美(使他穿上漂亮服裝)
(3)飽其食:飽——使……飽
(4)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暴露——使……暴露
判斷句
(1)夫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zhàn)之國也
--吳國與越國,是相互仇恨、相互敵對、相互征戰(zhàn)的國家。
(2)此寡人之罪也
--這是我的過錯。
(3)昔者之戰(zhàn)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過去與吳國的戰(zhàn)爭,不是你們哪幾個人的過錯。
(4)昔者之戰(zhàn)也……寡人之罪也
--……是我的過錯。
(5)此其利也。
--這是就是有利的??!
省略句
(1)夫差將欲聽(之)與之成(省略動詞賓語之。之--指代文種)
(2)(與之成)不可?。ㄊ≈髡Z--與越國訂立盟約的事)
(3)納之(于)太宰嚭(pǐ)(省略介詞于)
(4)以(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省略介詞賓語之)
(5)寡人請更(對待吳國的態(tài)度)(省略動詞賓語)
(6)(勾踐)無不?(之)也(省略主語與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