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氧化還原反應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8-12氧化還原反應(第二課時)導學案。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大家在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必須要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氧化還原反應(第二課時)導學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三節(jié)氧化還原反應(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上節(jié)課所學習的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guān)概念,并加深理解。
2.通過討論的學習方法,學會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培養(yǎng)學生對于常見氧化劑和還原劑的識別方法。
3.學會氧化還原反應的表示方法——“雙線橋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判斷方法及實驗中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難點:雙線橋的表示方法。
教學設計:
(一)、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的方法:根據(jù)物質(zhì)所含元素化合價的實際情況來判斷
1.根據(jù)物質(zhì)所含元素的的價態(tài)來分
(1)含低價元素的物質(zhì)一般是還原劑。
(2)含高價元素的物質(zhì)一般是氧化劑。
(3)含中間價態(tài)元素的物質(zhì)既可以是氧化劑又可以是還原劑。
2.根據(jù)物質(zhì)的種類來分
(1)金屬單質(zhì)是還原劑。
(1)非金屬單質(zhì)一般是氧化劑。
(二)、氧化還原反應的表示方法
1.雙線橋法的基本步驟
(1)標價態(tài)
明確標出各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元素化合價?!?br>
(2)連雙線
連一條線由氧化劑中化合價降低的元素指向還原產(chǎn)物中的相應元素,另一條線由還原劑中化合價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產(chǎn)物中的相應元素。一律在線上標出升降變化,如“化合價升高”、“化合價降低”,不可標為“升價”或“降價”。
(3)注得失
一律標出“失去”或“得到”的電子數(shù),格式為“得或失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原子數(shù)×單位原子得失電子數(shù)"和該元素“被氧化”或“被還原”。
2.注意事項
(1)箭頭,箭尾一律指向化合價變化的同種元素
(2)一律注明"得"或"失"字樣
(3)還原劑失去電子總數(shù)和氧化劑得到電子數(shù)總數(shù)相等
1.單線橋法的基本步驟
(1)標價態(tài)
明確標明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元素的化合價
(2)連單線
連接方程式左邊的氧化劑與還原劑,箭頭一律指向氧化劑
(3)注得失
標出轉(zhuǎn)移的電子的總數(shù),這里不用像雙線橋那樣,僅需直接標出電子總數(shù)
2.注意事項
(1)不得標明"得"或"失",否則是錯的
(2)箭頭表示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指向氧化劑
(三)、練習
分析判斷下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反應,是氧化還反應的,分別用單線橋和雙線橋表示下列氧化還原反應的電子轉(zhuǎn)移方向和數(shù)目及得失電子情況,并指出氧化劑和還原劑:
1.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2.硫酸亞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SO4+2NaOH=Fe(OH)2↓+Na2SO4
3.二氧化錳與濃鹽酸的反應:MnO2+4HCl(濃)=MnCl2+2H2O+Cl2↑
4.三氯化鐵溶液與鐵粉反應:2FeCl3+Fe=3FeCl2
5.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4HF=SiF4+2H2O
6.硅酸鈉與鹽酸反應:Na2SiO3+2HCl=2NaCl+H2SiO3↓jab88.coM
7.濃硫酸與木炭反應:C+2H2SO4(濃)△CO2↑+2SO2↑+2H2O
8.硝酸銨與氫氧化鈉反應:NH4NO3+NaOH△NH3↑+NaNO3+H2O
相關(guān)知識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第二課時)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能夠保證教課的順利開展,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高中教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教案可以保證學生們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聽課,幫助高中教師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所以你在寫高中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第二課時)”,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掌握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常用技巧。
(2)初步了解一些比較特殊的氧化還原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2.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一般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特殊的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理解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加深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思想觀念。
(2)通過一些配平技巧、配平的規(guī)律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和發(fā)現(xiàn)化學學科的科學美、規(guī)律美,從中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缺項配平問題、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一些技巧。
難點: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技巧,熟練掌握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
[教學過程]
[引入]上堂課我們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一些配平的技巧,學會解決一些比較復雜的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問題。
第一類:缺項配平問題
例1: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KMnO4+□KNO2+□()—□MnSO4+□K2SO4+□KNO3+□H2O
解析:參加氧化還原反應的元素為錳和氮兩種元素,則有
Mn+7→Mn+2化合價降5×2
N+3→N+5化合價升2×5
得:2KMnO4+5KNO2+□()—2MnSO4+□K2SO4+5KNO3+□H2O
分析上述式子或得,由于生成物中多出了SO42-和H,則反應物()內(nèi)為H2SO4,且系數(shù)為3,由此推知H2O的系數(shù)為3。
所以答案為:2KMnO4+5KNO2+3H2SO4=2MnSO4+K2SO4+5KNO3+3H2O
[學生練習]
配平下列兩個方程式:
(1)□Mn2++□S2O82-+□H2O—□SO42-+□MnO4-+□()
(2)□Zn+□H++□NO3-—□Zn2++□NH4++□()
第二類:待定系數(shù)法:
對于較復雜的氧化還原反應,在電子轉(zhuǎn)移較難弄清的情況下,可用待定化學計量數(shù)法解決配平問題。
例1:P4O+Cl2—POCl3+P2Cl5
主要步驟如下:
第一步將某一反應物化學計量定為1,其他物質(zhì)的化學計量數(shù)分別以a、b、c……等字母表示,待定化學計量數(shù)的數(shù)目越少越易完成配平。
P4O+aCl2—(4-2b)POCl3+bP2Cl5
第二步根據(jù)相等條件列出等式(設待定化學計量數(shù)時已用過的條件不能再用)??傻玫仁剑?/p>
2a=5b+(4-2b)×3(Cl原子總數(shù)相等)
4-2b=1(O原子總數(shù)相等)
第三步解出方程組。得a=,b=,原化學方程式可寫成:
P4O+Cl2=POCl3+P2Cl5
第四步將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改為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4P4O+21Cl2=4POCl3+6P2Cl5
[學生練習]
例2:根據(jù)反應S2Ox2-+Mn2++H2O→SO42-+MnO4-+H+。解答下列問題:
(1)配平上述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反應中____________元素被還原。
(3)若電子轉(zhuǎn)移僅在兩種元素之間發(fā)生,已知1molS2Ox2-共轉(zhuǎn)移2mol電子,則x=______。
解析:該反應中電子轉(zhuǎn)移情況較復雜,宜用待定系數(shù)法來配平。配平后的離子方程式為:
5S2Ox2-+(2x-14)Mn2++(3x-16)H2O=10SO42-+(2x-14)MnO4-+(6x-32)H+
從離子方程式看,錳元素化合價從+2升高到+7,所以Mn2+是還原劑。
必定有一種元素的化合價降低,氫、硫兩種元素的化合價均不可能降低,只可能是S2Ox2-中的氧元素。根據(jù)題中條件,5molS2Ox2-應轉(zhuǎn)移10mol電子。根據(jù)已配平的離子方程式可得:
5(2x-14)=10
解得:x=8
所以答案為:(1)5S2Ox2-+(2x-14)Mn2++(3x-16)H2O=10SO42-+(2x-14)MnO4-+(6x-32)H+
(2)氧。(3)8。
[課堂練習]
1.配平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KMnO4+HCl—KCl+MnCl2+Cl2+H2O
(2)Cu2S+HNO3—Cu(NO3)2+S+NO+H2O
(3)KMnO4+H2C2O4+H2SO4—CO2+MnSO4+K2SO4+H2O
(4)Fe(OH)3+NaOH+Cl2—Na2FeO4+NaCl+H2O
(5)MnO2+I-+H+—Mn2++I2+H2O
(6)An+Bx-—Bm+Ax-
2.配平下列離子方程式,并回答問題:
(1)Fe(OH)3+ClO-+OH-—FeO+Cl-+H2O
(2)已知有3.21g氫氧化鐵參加反應,共轉(zhuǎn)移了5.42×1022個電子,則n=_________,F(xiàn)eO中鐵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
(3)根據(jù)(1)(2)推測FeO能與下列哪些物質(zhì)反應(只填序號)_______。
A.氯氣B.二氧化硫C.硫化氫D.氧氣
3.將NaBiO3固體(黃色,微溶)加入MnSO4的混合溶液里,加熱,溶液顯紫色(Bi3+無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NaBiO3+□Mn2++□H+□Na++□Bi3++□()+□()。
配平上述化學方程式。
4.單質(zhì)鐵溶于一定濃度的硝酸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aFe+bNO3-+cH+==dFe2++fFe3++gNO↑+hN2O↑+kH2O(系數(shù)均為自然數(shù))
(1)c、g、h的關(guān)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f的關(guān)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f、g、h的關(guān)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12,鐵和硝酸恰好完全反應,則b的取值范圍是_____。c的取值范圍是____。
參考答案
1.(1)2,16,2,2,5,8
(2)3,16,6,2,4,6
(3)2,5,3,10,2,1,8
(4)2,10,3,2,6,8
(5)2,10,16,2,5,8
(6)
2.(1)2Fe(OH)3+(5-n)ClO-+2nOH-=2FeO+(5-n)Cl-+(n+3)H2O
(2)n=2,F(xiàn)eO中鐵的化合價為+6。(3)BC。
3.5、2、14,5、5、2、MnO4-、7、H2O
4.(1)c=4g+10h。(2)c-b=2d+3f。(3)2d+3f=3g+8h。(4)6b12。30c48。
氧化還原反應(第1課時)
學習目標: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來分析化學反應的類型;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標出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依據(jù)有關(guān)規(guī)律比較氧化性還有性的相對強弱,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可能性及產(chǎn)物;有時還需要應用化學鍵理論判斷是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典型例題:
例1.重鉻酸銨[(NH4)2Cr2O7]受熱分解的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下列對重鉻酸銨受熱分解產(chǎn)物的判斷符合實際的是()
A.CrO3+NH3+H2OB.Cr2O3+NH3+H2OC.CrO3+N2+H2OD.Cr2O3+N2+H2O方法或規(guī)律:(NH4)2Cr2O7若分解為上述四項,觀察哪些元素價態(tài)變化,升降情況如何確定選項。
例2.化合物A、B、C都只含有兩種元素,且A、B均含X元素。已知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反應:A+B——X+C,X是一種單質(zhì),由此可知X元素()A、一定是金屬元素B、一定是非金屬元素
C、可能是金屬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屬元素D、無法確定方法或規(guī)律:分析題意:1)A、B、C都是化合物;2)A、B均含X元素;3)反應生成單質(zhì)X,可以推知該反應為“歸中型”氧化還原反應。即化合物A、B中X元素的化合價“一高一低”(一個高于0價、一個低于0價),兩者共同作用生成X單質(zhì)(化合價為0)。由于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只呈現(xiàn)正價態(tài),不可能有負價態(tài),因此可以肯定X不是金屬元素;只有非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才既可呈正價態(tài),又可呈負價態(tài),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歸中反應。例如:2H2S+SO2=3S+2H2O,4NH3+6NO==5N2+6H2O,所以X應該是非金屬,即該題的答案為B。課堂練習
1.(2004試測題6)將KCl和CrCl3兩種固體混合物共熔制得化合物X,X由K、Cl、Cr元素組成。將1.892gX中Cr元素全部氧化成Cr2O72-,Cr2O72-可過量的KI中氧化出2.667gI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Cr2O72-+6I-+14H+=2Cr3++3I2+7H2O,如果取溶有1.892gX的溶液,加入過量的AgNO3,可得4.52gAgCl沉淀,則表示X組成的化學式為()A.K3Cr2Cl7B.K3Cr2Cl5C.K3Cr2Cl9D.K2CrCl42.制備氰氨基化鈣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N=CaCN2+CO+H2+CO2在反應中()。
A.氫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還原B.HCN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C.CaCN2是氧化產(chǎn)物,H2是還原產(chǎn)物D.CO為氧化產(chǎn)物,H2為還原產(chǎn)物
3.在一定條件下,氯酸鉀與碘發(fā)往反應KclO3+I2=2KIO3+Cl2。下列相應的結(jié)論中,不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置換反應B.還原性:I2Cl2C.非金屬性:I2Cl2D.氧化性:KclO3I24.已知CrO5結(jié)構(gòu)式如右圖。現(xiàn)在稀H2SO4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乙醚后液體分層,再加入少量的K2Cr2O7溶液并振蕩,在乙醚層中出現(xiàn)深藍色。其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r2O72-+4H2O2+H+=2CrO5+5H2O,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Cr2O72-被氧化成CrO5B.該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C.反應中H2O2被氧化成H2OD.此反應可用于檢驗Cr2O72-的存在
5.(2003上海23)實驗室為監(jiān)測空氣中汞蒸氣的含量;往往懸掛涂有CuI的濾紙,根據(jù)濾紙是否變色或顏色發(fā)生變化所用去的時間來判斷空氣中的含汞量,其反應為:4CuI+Hg→Cu2HgI4+2Cu
(1)上述反應產(chǎn)物Cu2HgI4中,Cu元素顯價。
(2)以上反應中的氧化劑為,當有1molCuI參與反應時,轉(zhuǎn)移電子mol。
(3)CuI可由Cu2+與I-直接反應制得,請配平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u2++I-→CuI+I3-
6.由稀有氣體元素Xe(氙)形成的一種化合物XeO3極不穩(wěn)定,易轉(zhuǎn)化為單質(zhì)而呈強氧化性。將適量的XeO3投入30mL0.1mol·L—1Mn2+的水溶液中,剛好完全反應,放出唯一氣體是Xe單質(zhì),其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56mL。則:(1)有關(guān)反應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XeO3是分子晶體,試寫出有關(guān)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將原溶液稀釋至90mL,則稀釋后溶液的PH值為___________課后練習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⑴元素的單質(zhì)可由氧化或還原含該元素的化合物來制得⑵得電子越多的氧化劑,其氧化性就越強
⑶陽離子只能得到電子被還原,只能作氧化劑⑷含有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強的氧化性⑸有單質(zhì)參加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⑹銀鏡反應中醛基具有氧化性⑺非金屬性弱的單質(zhì)不能制得非金屬性強的單質(zhì)⑻化合物與水的反應,水不可能做氧化劑A.⑴⑵⑷⑹B.⑴⑷⑸⑺C.⑶⑸⑹⑻D。⑴⑷2.化合物A、B、C都只含有兩種元素,且A、B均含X元素。已知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反應:A+B——X+C,X是一種單質(zhì),由此可知X元素()A、一定是金屬元素B、一定是非金屬元素
C、可能是金屬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屬元素D、無法確定3.根據(jù)下列反應,判斷M、N、P、Q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①NCl2+P=N+PCl2;②2MCl3+3N=2M+3NCl2;③3QCl2+2M=2MCl3+3QA.MNPQB.PNMQC.QPNMD.NMPQ4.被稱為萬能還原劑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應:NaBH4+2H2O=NaBO2+4H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NaBH4中H元素為-1價)()A.NaBH4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B.NaBH4是還原劑,H2O是氧化劑C.硼元素被氧化,氫元素被還原D.被氧化的元素和被還原的元素質(zhì)量比為1:15.G、W、X、Y、Z均為含氯化合物,我們不了解它們的化學式,但知道它們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如下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未配平)。①G→W+NaCl;②W+H2O→X+H2;③Y+NaOH→G+W+H2O;④Z+NaOH→W+X+H2O。這五種化合物中的氯元素的化合價由低到高的順序是()A.W、G、Z、Y、XB.G、Y、W、Z、XC.G、Y、Z、W、XD.Z、X、G、Y、W
6.(2002廣東5)R、X、Y和Z是四種元素,其常見化合價均為+2價,且X2+與單質(zhì)R不反應;X2++Z=X+Z2+;Y+Z2+=Y(jié)2++Z。這四種離子被還原成0價時表現(xiàn)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A.R2+>X2+>Z2+>Y2+B.X2+>R2+>Y2+>Z2+
C.Y2+>Z2+>R2+>X2+D.Z2+>X2+>R2+>Y2+
7.(2003試測題7)下列粒子在化學反應中既能顯示氧化性又能顯示還原性的是
A.Fe3+B.Br-C.AlD.H2O2
8.工業(yè)上從含硒的廢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H2SO4與NaNO3處理廢料獲得亞硒酸和少量硒酸。加入鹽酸共熱,使硒酸轉(zhuǎn)化為亞硒酸(H2SeO4+2HCl====H2SeO3+Cl2↑+H2O),再將SO2通入亞硒酸的溶液中,得到單質(zhì)硒,據(jù)此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H2SeO4氧化性弱于Cl2B.H2SeO3氧化性弱于H2SO3
C.H2SeO3還原性強于SO2D.析出1molSe需H2SeO3、、SO2、H2O各1mol9.保險粉是連二亞硫酸鈉()的工業(yè)俗名,年產(chǎn)量達30萬噸,是最大量生產(chǎn)的無機鹽之一。生產(chǎn)保險粉主要用甲酸法,其最主要的步驟上是把甲酸與溶于甲醇和水混合溶劑里的NaOH混合,再通入氣體,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HCOONa+2+NaOH=++,以下有關(guān)敘述中錯誤的是()A.在此反應中,HCOONa是還原劑,是氧化劑
B.保險粉的還原性比HCOONa的還原性強
C.NaOH未被氧化也未被還原
D.甲醇雖未參加反應,但有助于保險粉的結(jié)晶、分離
10.已知:①硫酸比氯酸穩(wěn)定;②硫酸的酸性弱于高氯酸;③H2S比HCl易被氧化;④HCl比H2S更容易由單質(zhì)合成;⑤鹽酸的酸性比氫硫酸的酸性強。上述事實能夠說明硫的非金屬性比氯弱的是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11.(9分)環(huán)境監(jiān)測測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是:
①量取amL水樣迅速加入足量的固定劑MnSO4(aq)和堿性KI(aq)(含KOH),立即塞好瓶子,并振蕩搖勻,使之充分反應。
②測定:開塞后迅速加入適量硫酸(提供H+)使之生成I2,再用6mol/L的Na2S2O3(aq)滴定,消耗了VmLNa2S2O3(aq)(以淀粉為指示劑)。有關(guān)的化學方程式為:2Mn2++O2+4OH—=2MnO(OH)2(該反應極快)MnO(OH)2+2I—+4H+=Mn2++I2+3H2OI2+2S2O32—=2I—+S4O62—試回答:(1)水中溶解氧的量(以g·L-1為單位)為。(2)滴定時,以淀粉為指示劑,終點時溶液由色變?yōu)樯?。?)滴定管經(jīng)水洗和蒸餾水洗后,直接加滴定劑Na2S2O3(aq),滴定時會導致測定結(jié)果(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4)若打開塞子加硫酸時動作緩慢,測定結(jié)果將(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12.10分)某類硝酸鹽受熱分解的產(chǎn)物為不含氮元素的固體物質(zhì)和NO2、O2氣體:
(1)某種硝酸鹽受熱分解后,若產(chǎn)生NO2和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6︰1,則金屬元素的價態(tài)在反應過程中_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變”)
(2)現(xiàn)取mgCu(NO3)2無水晶體,強熱使其分解,得到NO2、O2和ng固體。將氣體用水充分吸收后,結(jié)果還有氣體剩余,同時得到100mL溶液。則:殘留固體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所得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只含m的代數(shù)式表示);
(3)(2)中m=3.76,n=1.52。試通過計算確定殘留固體的成分及其質(zhì)量
13.(1)據(jù)報道,意大利科學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帶正電的氧離子作用,制成了新型的氧分子O4,它的結(jié)構(gòu)很復雜,可能具有與S4相似的長方形結(jié)構(gòu),下列有關(guān)O4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O4與O3、O2都是氧的同素異形體B.合成O4的反應可看作核聚變反應,即不屬于化學變化C.O4分子內(nèi)存在極性鍵D.O4的能量比普通氧分子高,將來可用作更強力的火箭推進的氧化劑(2)制備O2—、O22—、O2+的化合物是可能的,它們通常是在氧分子進行下列反應時生成的(如右圖)。在這些反應中,相當于氧分子的氧化,相當于氧分子的還原。(填序號)(3)寫出含有O2—、O22—的各一種物質(zhì)的化學式:、。14.已知硫酸錳(MnSO4)和過硫酸鉀(K2S2O8)兩種鹽溶液在銀離子催化下可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高錳酸鉀、硫酸鉀和硫酸。(1)請寫出并配平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此反應的還原劑是,它的氧化產(chǎn)物是。(3)此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可表示為:。(4)若該反應所用的硫酸錳改為氯化錳,當它跟過量的過硫酸鉀反應時,除有高錳酸鉀、硫酸鉀、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成物還有。15.(98高考試測題)120℃、101.3Kpa條件下,有2LH2O、2LCO、1LCO2、0.5LO2和1LH2組成的混合氣體。將混合氣體通過分別放有足量Cu粉、C粉和CuO粉的三個灼熱的反應管。假設氣體通過每個反應管都能充分反應,且不論三個反應管以何種順序排列,問:
⑴尾氣是否有可能是單一氣體?(填“可能”或“不可能”)。若可能,該氣體是
⑵原氣體中是否有幾種(或一種),不可能再存在于尾氣之中:(填“有”或“沒有”。若有,它們(或它)是。
⑶原氣體中是否有幾種(或一種)肯定存在于尾氣中?(填“有”或“沒有”。若有,它們(或它)是。
參考答案
課堂練習
1.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和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充分利用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來解答,同時利用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n(Cr3+)=2.667/(127*2)*2/3=0.007(mol)n(Cl)=4.52/143.5=0.0315(mol)n(Cr3+):n(Cl)=2:7
2.BC3.C4.D5.(1)+1(2)CuI0.5(3)2521
6.產(chǎn)生氣泡;溶液顯紫紅色。6Mn2++5XeO3+9H2O=6MnO4-+5Xe↑+18H+
課后練習
1.D2.B3.B4.B5.B6.A7.D8.D9.B10.C
11.(1)48V/ag/L(2)藍無(3)偏高(4)偏高
12.(1)升高(2分)(2)CuO、Cu2O或Cu2O(2分);10m/92mol/L(2分)(3)CuO0.8gCu2O0.72g(各2分)
13.(1)B、C(2)②;①、③(3)KO2、Na2O2
點評:此類題的解答關(guān)鍵在于: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學概念如:同素異形體、化學變化、核聚變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等;根據(jù)化合價的變化確定被氧化和被還原;能根據(jù)學過的Na2O2的性質(zhì)推出比Na更活潑的K有KO2。
15.解答:題時若將放有足量Cu粉、C粉和CuO粉的三個反應管排列組合,共有6種情況,逐一分析,固然可以求解,但相當費時費力。如運用發(fā)散思維從還原劑Cu粉、C粉可將O2、CO2、H2O還原成CO、H2;氧化劑CuO可將CO、H2氧化成CO2、H2O等角度來考慮,就能找到一個新角度,發(fā)現(xiàn)新的解法:
反應管盛放物質(zhì)
可吸收氣體
能反應產(chǎn)生新氣體
灼熱Cu粉(還原劑)
O2
無
灼熱C粉(還原劑)
CO2、H2O、O2
CO、H2
灼熱CuO粉(氧化劑)
CO、H2
CO2、H2O
不難發(fā)現(xiàn)Cu粉、C粉和CuO粉的三個反應管無論如何排列,O2一定不再存在,尾氣之中有CO2、H2O或CO、H2存在。
答案:⑴不可能⑵有,O2 ⑶沒有
第二節(jié)離子反應第二課時導學案
第二章化學性質(zhì)及其變化
第二節(jié)離子反應第2課時
學習目標
1.知道酸、堿、鹽在溶液中能發(fā)生電離,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發(fā)生的條件。
2.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
重點難點
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
知識梳理
一、離子反應的概念:叫做離子反應。
二、1、離子方程式:用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反應方程式。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1)寫:寫出正確的,并配平。
例如:碳酸鈣與鹽酸反應
(2)拆:把的物質(zhì)寫成離子形式,把
以及單質(zhì)、金屬氧化物、難電離的物質(zhì)仍用分子式表示。
碳酸鈣與鹽酸的化學方程式可以拆寫為:
(3)刪:刪除反應方程式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
(4)查:檢查寫出的離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要求,并檢查是否符合質(zhì)量守恒和電荷守恒。
練習:書寫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NaOH溶液和H2SO4溶液:;
(2)NaCl溶液和AgNO3溶液:;
(3)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
(4)Fe與CuSO4溶液反應:。
(5)Na2CO3溶液與Ca(OH)2溶液反應:。
(6)Fe與HCl溶液的反應:。
(7)Na2CO3溶液與HCl溶液的反應:。
(8)CaO溶于水得到澄清石灰水:。
[知識點]
1.應該寫成離子形式的物質(zhì):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zhì)
A.強酸:HClHNO3H2SO4等
B.強堿:NaOHKOHBa(OH)2等
C.可溶性鹽
2.仍用化學式表示的物質(zhì):
A.難溶的物質(zhì):BaSO4Cu(OH)2等
B.難電離的物質(zhì):弱酸(CH3COOH、H2SO3等)弱堿(NH3.H2O等)水等
C.氣體:CO2H2S等
D.單質(zhì):H2NaI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3、物質(zhì)溶解性口訣:
鉀、鈉、銨鹽硝酸鹽全部溶解不沉淀;
鹽酸(鹽)難溶銀、亞汞;
硫酸(鹽)難溶是鋇、鉛;
碳酸、磷酸兩種鹽,溶者只有鉀、鈉、銨;
堿溶鉀、鈉、銨和鋇;
注意鈣鹽常是微。
(二).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1.離子反應是實質(zhì):兩種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互相交換離子的反應.
2.發(fā)生條件:
條件一:
條件二:
條件三:
3、中和反應的實質(zhì)
(1)在鹽酸與氫氧化鈉的反應中,H+與OH-結(jié)合生成H2O,而Na+與Cl-沒有參加反應;所以說反應的實質(zhì)為:。
結(jié)論:酸與堿發(fā)生反應的實質(zhì)是
。
(2)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是:、
或,只要具備上述條件之一,反應就能發(fā)生。
4、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意義
離子方程式不僅可以表示的化學反應,而且還可以表示
的離子反應。
知能檢測:
1、下列反應屬于離子反應的是()
A.碳在氧氣中燃燒B.氯化鋇溶液和硫酸鈉溶液反應
C.H2還原CuOD.碳酸鈣與鹽酸反應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H++OH-=H2O表示所有強酸和強堿的反應
B.所有的離子方程式都可以表示一類反應
C.單質(zhì)和氧化物在離子方程式中不能用離子符號表示
D.凡是易溶于水的化合物都可以寫成離子形式
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凡是強電解質(zhì),在離子方程式中都要以離子形式表示
B.復分解反應用離子方程式表示時總是向著溶液中反應物離子濃度減少的方向進行
C.酸堿中和反應的離子方程式都是 H++OH-=H2O
D.凡是酸都可以在離子方程式中用H+表示
4、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碳酸氫鈣溶液與鹽酸混合HCO3—+H+=H2O+CO2↑
B.氫氧化銅中加入鹽酸 H++OH-=H2O
C.氯化鐵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Fe3++3OH-=Fe(OH)3
D.鐵與鹽酸反應2Fe+6H+=2Fe3++3H2↑
5、加入適量的H2SO4溶液,可使溶液中下列離子數(shù)顯著減少的是()
A.Cl-B.Na+C.CO32-D.Ba2+
6、下列化學方程式中,可以用離子方程式 H++OH-=H2O表示的是()
A.3HCl+Fe(OH)3=FeCl3+3H2O
B.2HCl+Cu(OH)2=CuCl2+2H2O
C.H2SO4+Ba(OH)2=BaSO4↓+2H2O
D.HNO3+KOH=KNO3+H2O
7、下列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確的是()
A.NaHSO4與NaOH溶液反應:HSO4-+OH-=SO42-+H2O
B.Fe與鹽酸的反應放出H2:Fe+H+=Fe2++H2↑
C.大理石與鹽酸反應放出CO2氣體:CO32-+2H+=CO2+H2O
D.醋酸與燒堿溶液混合:CH3COOH+OH-=CH3COO-+H2O
8、某無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Na+Ba2+SO42-Br-B.Na+Ca2+CO32-NO3-
C.K+Cu2+SO32-Cl-D.Na+Mg2+Cl-SO42-
9、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無色離子組是
A.K+、Mg2+、Cl-、MnO4-B.Na+、Cu2+、CO32-、NO3-
C.K+、Na+、SO32-、Cl-D.Na+、Mg2+、Cl-、SO42-
10、在橫線上填上適當?shù)姆肿踊螂x子,完成離子方程式。
(1)+H+-CO2↑+H2O
(2)HCO3-+-CO32-+
(3)Cu2++-Cu(OH)2+NH4+
(4)NH3H2O+-NH4++
11、寫出可實現(xiàn)下列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1)CO32-+2H+=H2O+CO2↑
(2)Ca++CO32-=CaCO3↓
(3)Cu2++2OH-=Cu(OH)2↓
12、用一種試劑除去下列各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括號中的物質(zhì)),寫出所用試劑及離子方程式,并簡述操作方法。
⑴BaCl2(HCl)試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O2(CO2)試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Cu(Zn)試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學《酯化反應》第二課時學案
高二化學《酯化反應》第二課時學案
第二課時
【復習提問】師:乙醛的分子式及結(jié)構(gòu)簡式應怎樣書寫?
(學生思考回答:C2H4O,CH3CHO。)
【設問】如果結(jié)構(gòu)簡式為CH3CH2CHO,CH3CH2CH2CHO應叫什么名稱?你能否概括出什么是醛?
(學生思考回答:丙醛、丁醛。并讓學生討論、總結(jié)出醛的概念)
【板書】二、醛類
1.概念及結(jié)構(gòu)特點:
分子里由烴基和醛基相連而構(gòu)成的化合物。
【設問】①飽和一元脂肪醛的結(jié)構(gòu)式的通式應如何表示?
②醛類的分子式通式應如何表示?
(學生討論,分析,推測)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①醛類的結(jié)構(gòu)式通式為:或簡寫為RCHO。
②分子式通式可表示為CnH2nO
【追問】③醛類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官能團?它對醛類的化學性質(zhì)起什么作用?
④醛類物質(zhì)應有哪些化學性質(zhì)?
【提示】結(jié)合乙醛的分子結(jié)構(gòu)及性質(zhì)分析。
(學生熱烈討論后回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給予評價并板書)
【板書】2、醛類的主要性質(zhì):
①醛類分子中都含有醛基官能團,它對醛類物質(zhì)的主要化學性質(zhì)起決定作用。
②推測出醛類物質(zhì)可能能和H2發(fā)生加成反應,與銀氨溶液及新制的Cu(OH)2反應。
【聯(lián)想啟發(fā)】
⑤如果醛類物質(zhì)有這些化學性質(zhì),則體現(xiàn)了醛基有什么性質(zhì)?
(學生積極思考,猜測應該是氧化性和還原性。)
師:在醛類物質(zhì)中還有另一種比較重要的醛即甲醛,今天我們來學習甲醛的結(jié)構(gòu)及性質(zhì)。
【板書】
3.甲醛
(1)甲醛的結(jié)構(gòu)
分子式:CH2O結(jié)構(gòu)簡式:HCHO結(jié)構(gòu)式:
【強調(diào)】結(jié)構(gòu)特點為羰基兩側(cè)是對稱的氫原子,與其它醛類物質(zhì)不同,甲醛分子中相當是含有兩個醛基。
【板書】(2)物理性質(zhì)
甲醛又稱蟻醛,是一種無色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稱為福爾馬林。
【提示】根據(jù)乙醛的化學性質(zhì)思考甲醛應有哪些化學性質(zhì)。
(學生討論、回答)
【提問】誰能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
【板書】(3)化學性質(zhì)
①能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HCHO+H2CH3OH
②具有還原性。
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
HCHO+2Cu(OH)2→CO2+2Cu2O↓+5H2O
【板書】
(4)用途
師:甲醛在工業(yè)上,可制備酚醛樹脂,合成纖維、生產(chǎn)維尼綸等,也用于制福爾馬林。
【小結(jié)】以上學習的是醛類的概念及甲醛的性質(zhì)和用途。
【補充】丙酮的官能團是羰基,主要化學性質(zhì):可催化加氫生成醇,但不能被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劑氧化。
【總結(jié)】指導學生對這節(jié)的知識進行總結(jié),歸納。如:醇、醛、酸之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何?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思考、整理、歸納得出三者之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