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教案小學
發(fā)表時間:2020-08-04九年級物理上冊《其他簡單機械》學案人教新課標。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必須要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未來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好!究竟有沒有好的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九年級物理上冊《其他簡單機械》學案人教新課標”,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物理上冊《其他簡單機械》學案人教新課標
學習目標:
1、知道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本質(zhì)及其作用。
2、通過探究,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滑輪組的特點。
3、會根據(jù)要求組裝和使用滑輪組。
4、通過科學世界了解輪軸和斜面及簡單機械的廣泛應用。
學習重點:定滑輪、動滑輪的本質(zhì)及其作用。
學習難點:滑輪組的裝配及省力情況。
學習過程:
(一)思維啟動
提問:杠桿可以分成幾種?省力杠桿的特點是什么?
閱讀課本圖13.5-1并討論:要將一袋大米提到二樓,他是向什么方向用力的?為什么胖子能拉上去,但首瘦子不行,這個裝置能省力嗎?
升國旗時,是向哪個方向拉繩子的呢?
(二)探究新知
閱讀教材69-70頁相關(guān)內(nèi)容,完成:
1、結(jié)合圖13.5—3,自主探究定、動滑輪的特點,讓學生完成以下表格
滑輪
定義
省力情況
優(yōu)點
不足
實質(zhì)
定滑輪
動滑輪
2、定滑輪和動滑輪可以組成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并完成想想議議
針對訓練1:完成課后題第1題
4、閱讀并思考P71-72頁《科學世界》相關(guān)內(nèi)容,組內(nèi)合作完成《科學世界》內(nèi)相關(guān)問題。
針對訓練2:舉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輪軸和斜面?
(三)達標訓練
1、滑輪組是有_______和_________組成的,使用滑輪組既可________又可___________.用一個滑輪組提升重物,當拉力F將繩子自由端拉下2米時,物體才上升0.5米,由此可知該滑輪組是一個_________.
2、學校升旗儀式上,當升旗手緩緩向下拉繩子時,旗子就會徐徐上升。這是由于旗桿頂部有一個滑輪,它能改變力的方向,但(選填“能”或“不能”)省力。
3、下列各圖中利用了動滑輪的是()
4、用一個動滑輪將重120N的物體勻速提起(動滑輪重、摩擦忽略不計),所用拉力為()[筆稿范文網(wǎng) gX86.cOM]
A.120NB.60NC.240ND.30N
5、如圖所示,工人用扳手擰螺母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扳手相當于一個費力杠桿
B.使用扳手時,手離螺母越近越省力
C.使用扳手可以省功
D.使用扳手用力擰螺母時,最好戴上手套,避免手受傷
6、用右圖示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將繩子的自由端移動1.5m
時,重物升高0.5m,請你在圖中畫出繩子繞法。
繞繩方法總結(jié):。
7、如圖所示,用滑輪分別將重量相同的甲、乙兩物體勻速提
升相同高度。不計繩重與摩擦,且動滑輪重G重小于物重G,
所用拉力分別為F甲、F乙,則F甲F乙(填””、
“=”或“”)
(四)課堂小結(jié)
1、定滑輪的實質(zhì)是,使用定滑輪不,但是不能。
2、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使用動滑輪不,但是不能。
精選閱讀
簡單機械
第周星期第節(jié)年月日
課題第一節(jié)杠桿執(zhí)教
教學
目標1.杠桿,能從常見的工具中辨認出杠桿。
2.理解力臂的概念,會畫力臂。
3.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重點杠桿的平衡條件。
難點力臂的概念,會畫力臂。
教具演示天平、鉤碼、支架、鉗子等。
學生
主要教學過程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設(shè)計一.什么是杠桿?
1.一根硬棒,在力有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zhuǎn)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
注意:(1)在力的作用下不變形。
(2)形狀多種多樣。
2.杠桿中的幾個名詞。
(1)支點: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點(O)。
(2)動力: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F動或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F阻或F2)
(4)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L動或L1)
(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阻或L2)。
難點成因:學生實際感覺使學生認識為什么要畫力臂,指導學生畫力臂的具體方法。(用數(shù)學中畫點到線的距離的畫法,降低難點)
二.杠桿平衡條件實驗。
1.杠桿平衡是指杠桿靜止不動或勻速轉(zhuǎn)動。
2.介紹實驗步驟。
3.數(shù)據(jù)及分析。
三.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阻力F2、阻力臂L2一定時,動力臂越長,越省力,反之。
四.練習、小結(jié)。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畫力臂
學生實驗
第周星期第節(jié)年月日
課題第二節(jié)杠桿的應用執(zhí)教
教學
目標1.知道杠桿的應用分三種情況及三種杠桿的特點,會舉例說明。
2.能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問題和簡單的計算。
重點三種杠桿的分類及其特點。
難點能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會判斷杠桿的種類。
教具演示起子、鑷子、天平(汽水一瓶)
學生
主要教學過程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設(shè)計一.復習提問
1.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什么?
2.畫出如圖杠桿的力臂。
二.新課講授
1.閱讀本節(jié)教材5分鐘
2.演示實驗引入本節(jié)知識。(起子扣汽水)
3.三種杠桿:(利用F1L1=F2L2分析可得出三類杠桿)
(1)省力杠桿(L1L2)動力臂阻力臂特點:省力,但動力多移了距離。
(2)費力杠桿(L1L2)動力臂阻力臂特點:費力,但動力少移了距離。
(3)等臂杠桿(L1=L2)動力臂=阻力臂特點:不省力,不費力,不省距離,力臂相等。
4.三類杠桿的例子。省力杠桿,費力杠桿,等臂杠桿(天平)。
5.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1)杠桿、案秤、天平
①杠桿的應用例子。
②介紹案秤。
③天平的左盤物體的質(zhì)量等于右盤砝碼的質(zhì)量的道理:
∵F1=G1=m1g;F2=G2=m2g;L1=L2
∴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得
m1gL1=m2gL2
即:m1=m2
(2)計算支點的位置(題目略)
三.小結(jié)及練習。
四.布置作業(yè)學生回答
舉例本三種杠桿
第周星期第節(jié)年月日
課題第三節(jié)滑輪第四節(jié)輪軸執(zhí)教
教學
目標1.知道使用滑輪的好處,理解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作用。
2.會根據(jù)滑輪的掛線判斷省力情況,會根據(jù)要求正確組裝滑輪組
重點理解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作用
難點會根據(jù)滑輪的掛線判斷省力情況,會根據(jù)要求正確組裝滑輪組
教具演示定、動滑輪、鐵架臺、彈簧稱、細繩等
學生
主要教學過程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設(shè)計一.復習上節(jié)課的有關(guān)知識點。(提問方式,學生回答)
二.新課講授
1.閱讀本節(jié)教材5分鐘
2.以課文P196“?”圖13-8的漫畫引入課題。
3.演示(圖13-9甲),讓學生認識定滑輪。
(1)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2)是等臂杠桿(l1=l2)。
4.演示(圖13-9乙)。讓學生認識動滑輪。
(1)能省力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2)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l1=2l2)
5.演示(如圖所示),讓學生認識滑輪組。
(1)省力情況: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2)判斷幾段繩子的方法:只有與動滑輪連
接的那段繩子才算進去??捎萌鐖D畫虛線的方法:
(3)連線情況:定→動,箭頭向下。
動→定,箭頭向上。
6.輪軸
(1)學生閱讀本節(jié)課文內(nèi)容,認識輪軸
(2)輪軸是變形杠桿,平衡時有F1R==F2r(F1是作用在輪上的力,作動力;R是輪的半徑,是動力臂;F2是作用在軸上的力,作阻力;r是軸的半徑,作阻力臂)
三.小結(jié)及測試。
四.布置作業(yè)
簡單機械(杠桿)
每個老師在上課前需要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是時候?qū)懡贪刚n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新的教案課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簡單機械(杠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1課時杠桿
教學設(shè)計
課題杠桿課時1課型新授
學
習
目
標知識
與
技能
1.認識杠桿,知道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等概念。
2.知道杠桿的平衡條件及一些應用。
3.能從常見工具和簡單機器中識別出杠桿。
過程
與
方法
1.經(jīng)歷繪制杠桿的示意圖的過程,體會科學抽象的方法。
2.觀察和操作杠桿,體會杠桿的作用。
3.經(jīng)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學習分析實驗現(xiàn)象、尋找數(shù)據(jù)間規(guī)律。
情感
態(tài)度
與價
值觀
1.關(guān)心生活、生產(chǎn)、自然現(xiàn)象中杠桿的應用。
2.樂于在周圍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分析各種杠桿,具有利用杠桿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識。
3.認識科學探究中必須有合作精神。
重點
難點重點:杠桿的認識、杠桿的平衡條件。難點:支點、力臂。
教學
方法講授,探究,實物圖片結(jié)合學具
教具電腦投影平臺,鐵架臺,杠杠,鉤碼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shè)計意圖
引入課題:
投影圖片(切紙刀,樹枝剪,活塞式抽水機,開瓶器)
這些工具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共同特點?
進行新課:
12.1杠桿(板書)
繞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叫杠桿
(1)杠桿的相關(guān)概念:1.支點(O)
2.動力(F1)
3.阻力(F2)
4.動力臂(1)
5.阻力臂(2)
(2)力臂的畫法:
(教師示范)
a、確定支點
b、畫力的作用線(力的箭頭所在的直線)
c、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引垂線——即力臂
d、標出直角符號、大括號和力臂L
試一試:同學們會畫力臂嗎?
題目:答案:
(3)杠桿的平衡
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處于靜止,叫杠桿平衡。
例如下圖所呈現(xiàn)的狀態(tài)
問題:杠桿在什么條件下才能保持平衡呢?
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步驟:
①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水平平衡。
(問題:為什么要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怎樣調(diào)節(jié)?)
②杠桿兩端掛上不同數(shù)量的鉤碼,移動鉤碼的位置,使杠桿水平平衡。將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l1、阻力臂l2記錄表格中。完成后再多做幾次試驗。
③在杠桿的一側(cè)掛上鉤碼作為阻力,通過在其他位置上用彈簧測力計拉住杠桿的辦法使杠桿平衡。將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l1、阻力臂l2記錄表格中。
結(jié)論:
F1l1=F2l2
或
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
練習:
l1=3l2,F(xiàn)1是F2的___倍。
F1:F2=2:5,l1:l2=____。
l1:l2=4:3,F(xiàn)2=60N,F(xiàn)1=___。
F1=15N,F(xiàn)2=75N,l1=15cm,l2=___。
(4)生活中的杠桿
生活中還有哪些事例中應用到了杠桿?
展示圖片(拉桿行李箱、失衡的汽車、獨輪車)
杠桿能為我們做什么?
1、省力杠桿:
展示圖片:爺爺撬石頭
請仔細觀察,利用撬棒撬石頭時,它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哪個更長呢?我們在使用時,是省力了?還是費力了呢?
特點:l1>l2,F(xiàn)1<F2
例如:鋼絲鉗、開瓶器、切紙刀、樹枝剪
優(yōu)點:省力
缺點:費距離
2、費力杠桿
展示圖片:劃船
請注意觀察,賽艇的船漿在劃水時,它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哪個更長呢?我們在使用時,是省力了?還是費力了呢?
特點:l1<l2,F(xiàn)1>F2
例如:釣魚桿、理發(fā)剪、船槳、筷子
優(yōu)點:省距離
缺點:費力
3、等臂杠桿
特點:l1=l2,F(xiàn)1=F2
例如:天平
引導學生進行總結(jié)
杠桿的概念以及力臂的畫法
杠桿平衡的條件
杠桿的分類
學生觀察
將力臂的概念與作圖結(jié)合,進一步加深理解。
學生練習
將概念轉(zhuǎn)化為實際的操作能力。
學生觀察
先理解什么是杠桿平衡
學生思考
首先想到的是省力
讓學生閱讀概念,形成自己的理解,然后再配合老師的解釋,糾正認識,加深印象
力臂概念和作圖是本節(jié)的難點,特別是力的作用線的理解,一定要有老師的引領(lǐng)。
先讓學生了解實驗步驟
很多學生認為這樣操作是理所當然的,很少思考為什么,要讓學生養(yǎng)成愛思考的習慣,這個問題比較難,要多給學生一些思考時間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是中考的重點實驗。讓學生親身參與探究過程,加深印象和理解
梳理杠桿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記憶。
板
書
設(shè)
計
12.1杠桿
一、杠桿:能繞著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
相關(guān)概念:1.支點(O)
2.動力(F1)3.阻力(F2)
4.動力臂(1)5.阻力臂(2)
力臂的畫法:
二、杠桿平衡: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處于靜止,叫杠桿平衡。
三、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四、杠桿分類及應用:
1.省力杠桿:l1>l2,F(xiàn)1<F2,鋼絲鉗、開瓶器、切紙刀、樹枝剪等。
2.費力杠桿:l1<l2,F(xiàn)1>F2,釣魚桿、理發(fā)剪、船槳、筷子等。
3.等臂杠桿:l1=l2,F(xiàn)1=F2,天平。
九年級物理上冊《力和機械》學案人教新課標
九年級物理上冊《力和機械》學案人教新課標
學習
目標
1.通過回顧重力、彈力、摩擦力、杠桿、滑輪、滑輪組等知識點,找出各知識點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建構(gòu)知識體系。
2.通過對杠桿平衡條件、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實質(zhì)特點加深理解及其應用和練習鞏固、拓展延伸來找出規(guī)律,培養(yǎng)分析概括能力和熟練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
構(gòu)建知識體系;靈活運用力和機械知識解答生活中相關(guān)問題
難點
運用力、杠桿及平衡原理、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特點和實質(zhì)、較熟練地分析解決與其相關(guān)的實際問題物。
學具
環(huán)節(jié)
復習過程
教師活動
文本框:力和機械
構(gòu)
建
知
識
網(wǎng)
絡
彈力:1定義________,2彈簧測力計的原理_____
定義:由于地球___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
大小:與___成正比關(guān)系式:______
重力三要素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種類作用點:_________密度均勻形狀規(guī)則物體
重心在______
定義:阻礙物體___________運動的力
摩擦力:種類:滾動摩擦力、___摩擦力、___摩擦力
摩擦力影響因素:1.______;2.________
增大________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加________
定義:能繞固定點轉(zhuǎn)動的硬棒
一點:支點
五要素二力:動力、阻力,符號分別為______和_______
杠桿二臂:動力臂和阻力臂,符號分別為_和__
平衡原理:_×_=_×_即:___=___
簡單機械省力杠桿:L1_L2F1_F2如____;
分類費力杠桿:L1_L2F1_F2,如____;
等臂杠桿:L1_L2F1_F2,如____。
優(yōu)點:___________________
定滑輪實質(zhì):___________________
滑輪優(yōu)點:____________________
動滑輪實質(zhì):____________________
優(yōu)點: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__________力
滑輪組省力規(guī)律:有幾段繩子與__動輪連接,所用的拉力就等于物體與動滑輪總重力的_______
典
型
例
題
透
析
一.重力
【例1】如圖13-1所示,質(zhì)量為1kg的小球用細線懸掛在天花板上,用力的示意圖法在圖中畫出它所受的重力G(g=10N/kg)。
圖13-1
【提示】先求出小球的重力,然后再根據(jù)要求畫出重力的示意圖即可。
二.摩擦力
【例2】如圖13-2所示,是小芳在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實驗時的情景。(1)操作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糾正錯誤后,應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木塊作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若在木塊上再放一個砝碼,則木塊運動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當木塊在水平上靜止,不再受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時,木塊與水平面間____(填“有”或“無”)摩擦力。
圖13-2
【提示】當木塊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與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時,放入砝碼后壓力變大,即可判定出摩擦力的變化。當木塊不受拉力且靜止時,木塊受平衡力,如果有拉力與摩擦力構(gòu)成平衡力,所以摩擦力不存在,否則,摩擦力不存在。
三.杠桿
[例3]如圖13-3所示,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杠桿上每格均勻等距,每個都相同.下列四項操作中,會使杠桿右端下傾的是()
圖13-3
①將杠桿兩側(cè)的鉤碼同時各向外移動一小格
②將杠桿兩側(cè)的鉤碼同時各向內(nèi)移動一小格、
③在杠桿的兩側(cè)同時各減掉一個鉤碼
④在杠桿的兩側(cè)鉤碼下同時各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思路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O為支點,兩側(cè)的鉤碼重力分別為動力和阻力,格數(shù)為力臂,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哪邊力與力臂的乘積大,杠桿就會向哪端傾斜。
四.滑輪、滑輪組
【例4】用下圖示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將繩子的自由端移動1.5m時,重物升高0.5m,請你在圖中畫出繩子繞法。
【思路分析】:若要使重物升高0.5m,繩子的自由端將移動1.5m,應使重物由3股繩子承擔。本題考查了基本作圖能力,解此類題的關(guān)鍵是搞清用多大的力,有機股繩子與動滑輪相連接,體現(xiàn)了新課標中應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圖13-4圖13-5
【例5】如右圖所示,用滑輪分別將重量相同的甲、乙兩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計繩重與摩擦,且動滑輪重G重小于物重G,所用拉力分別為F甲、F乙,則F甲----F乙(填””、“=”或“”)
【分析】定滑輪的特點是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因此F甲=G;動滑輪可省一半力,則F乙=0.5G。本題主要考查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的掌握情況。
復習小結(jié)
本節(jié)課我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惑:
達
標
檢
測
與
反
饋
請完成下列達標測試題:
一.選擇題
1.(2009·福州)如圖13-4所示,使用中屬于費力杠桿的工具是()
圖13-4
2.(2009·泉州)如圖13-5所示下列圖4-像中,能表示物體所受重力與質(zhì)量關(guān)系的是()
圖13-5
3.如圖13-6所示,均勻木棒AB長為1m,水平放置在O、O'兩個支點上。已知AO、O'B長度均為0.25m。若把B端豎直向上稍微抬起一點距離,至少需要用力20N;若把B端豎直向下稍微壓下一點距離,則至少需要用力()
A.20NB.40NC.60ND.8ON
圖13-6圖13-7
4.如圖13-7所示,杠桿AOB的A端掛重為GA的物體,B端掛重為GB的物體,杠桿平衡時AO處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桿自重不計,則GA與GB的大小關(guān)系是()
A.GA>GBB.GA=GBC.GA<GBD.無法比較
5.如圖13-8所示,輕質(zhì)杠桿OE可繞O點轉(zhuǎn)動,其中桿上相鄰各點之間距離相等,在C點處掛一重為20牛的物體G,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
圖13-8圖13-9
A.在A點作用一個豎直向下的力,大小為60N
B.在B點作用一個豎直向上的力,大小為40N
C.在D點作用一個豎直向下的力,大小為15N
D.在E點作用一個豎直向上的力,大小為12N
6.如圖13-9所示為一粗細相同、密度均勻的木頭,放在水平面上,若一名同學想用力將A端抬起,若用力方向始終與木頭垂直,直至木頭豎直放置,如虛線所示,則用力的大小變化是()
A.越來越大B.越來越小C.大小不變D無法判定
二.填空題
7.各式各樣的剪刀都是一對對的杠桿。如圖13-10所示,要剪開鐵皮,應該用最合適;剪紙或布時,應該用最合適。(選填標號)
圖13-10
8.如圖13-11是一種拉桿式旅行箱的示意圖,使用時相當于一個(填“省”或“費”)力杠桿;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動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則抬起拉桿的力至少為N.
圖13-11圖13-12
9.如圖13-12所示,工人用動滑輪將重400N的木箱勻速向上提升,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在此過程中,工人用的拉力為N,木箱的重力勢能(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三.作圖題
10.如圖13-13是正在足球場上滾動的足球,請畫出足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圖.
圖13-13圖13-14
11.(2009·蘭州)一塊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長方形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在要將木板從N端抬起,請你在圖13-14中標出支點O的位置,并畫出所用最小動力F的示意圖和動力臂L(板的厚度不計)。
四.實驗題
12.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活動中。
圖13-15
(1)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左拉動木塊,使其作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13-15所示。根據(jù)______知識可知,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為_______N.
(2)小華將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測得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變?yōu)樵瓉硪话?。他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你認為他的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
13.小明用天平、鉤碼、彈簧秤研究物體所受重力跟物體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測量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圖13-16
(1)某次測量彈簧秤的讀數(shù)如圖13-16甲所示,請你將彈簧秤的讀數(shù)填入上表空格中。(2)根據(jù)上表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乙圖中作出重力隨質(zhì)量變化的圖像。
(3)由實驗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用天平稱量鉤碼質(zhì)量時,要注意使用天平之前,應該使游碼停留在位置。
五.計算題
14.(2009·蘭州市)圖13-17為用道釘撬來撬鐵路枕木上道釘?shù)膱D片,若阻力F2為1500N,根據(jù)圖片估算此道釘撬所用最小動力F1的大小。
圖13-17
15.如圖13-18是舉重運動員小宇自制的訓練器械,輕桿AB長1.5m,可繞固定點O在豎直平面內(nèi)自由轉(zhuǎn)動,A端用細繩通過滑輪懸掛著體積為0.015m3的沙袋,其中OA=1m,在B端施加豎直向上600N的作用力時,輕桿AB在水平位置平衡,試求沙子的密度。(g取10N/kg,裝沙的袋子體積和質(zhì)量、繩重及摩擦不計)
圖13-18
矯正與指導:
作
業(yè)
《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復習指導》_____頁__________題
復習反思
1、本課收獲:2、不足之處:3、改進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