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安全第一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2-02-12《新課標》高三地理(人教版)第一輪復習單元講座 第一課時。
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性,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的任務之一。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讓教師能夠快速的解決各種教學問題。關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課標》高三地理(人教版)第一輪復習單元講座 第一課時”,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五講大氣的組成、垂直分布和熱力狀況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理解大氣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了解大氣的受熱過程,區(qū)分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對地面保溫作用的形成機制。
3.明確大氣的氣溫日變化、年變化及水平分布規(guī)律的形成原因與特點。
本講重點:
1.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大氣的受熱過程
3.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氣溫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
本講難點:
1.大氣垂直分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對地面保溫作用的形成機制
3.大氣的氣溫日變化、年變化及水平分布規(guī)律的形成原因與特點
考點點撥:
第一課時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層: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
大氣圈的作用: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大氣,而且還是生物生存的保護層等,對人類有重大作用。
2.大氣的主要成分及各種成分的環(huán)境意義
相關閱讀
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
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
(第22講中國的農業(yè))
[考綱要求]
中國主要農作物的分布。中國的畜牧業(yè)和水產業(yè)。
[知識講解]
南方的水稻栽培、黃河流域的谷子栽培世界最早。大豆的原產地、栽桑養(yǎng)蠶和栽培茶樹的故鄉(xiāng)。我國是生產糧食、棉花、油菜籽、豬牛羊肉最多的國家。耕地占世界7%,人口占世界22%。
1、我國農業(yè)發(fā)展的自然條件
(1)大部分在中低緯度,熱量條件優(yōu)越。夏季全國普遍高溫,雨熱同期。
(2)水資源總量豐富,地區(qū)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多旱澇災害。
(3)山地多,耕地、林地面積小。
(4)歷史悠久,耕地質量好,后備資源不足(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新疆等地區(qū))。
(5)生物資源品種豐富。
1、種植業(yè)
(1)種植業(yè)與自然條件
影響自然條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活、水源豐富、足夠的熱量、水分、光照等氣候條件。
分布:半濕潤和濕潤的平原地區(qū)。
秦嶺——淮河以北:旱地,農作物有小麥、棉花、花生、甜菜、華北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東北一年一熟。
秦嶺——淮河以南:水田,農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甘蔗,淮河以南一年兩熟、海南島一年三熟。
(2)糧食生產與多種經營
重要性:需要量大;人口增長快、耕地面積不斷減少,人均增長慢,人均量不多;自然災害頻繁。
提高糧食產量途徑:一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是用科學方法種田,提高單產
和質量。
建立條件:自然條件優(yōu)越、生產水平較高、便于統(tǒng)籌管理的地區(qū)。
好處:糧食生產專業(yè)化,可以大規(guī)模使用優(yōu)良種子、先進種植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
主要基地:三江平原、江漢平原、江淮地區(qū)、珠江三角洲、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松嫩平原(四江三湖一成松)。
商品棉基地:江漢平原,長江下游濱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黃淮平原,南疆等5大片。
油料基地:山東、河北——花生,長江流域——油菜(播種面積最大)。
糖料基地:甘蔗——臺灣、廣東、廣西、福建、四川、云南(生長期長,需水肥量大,喜高溫);甜菜——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喜溫涼,耐鹽堿干旱,生長期短)。
出口農業(yè)基地:太湖平原,閩南三角地區(qū),珠江三角洲——花卉、蔬菜、水果等。
適應市場,發(fā)展多種經營:自然條件多種多樣,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需求多方面,提高農民收入。
2、林業(yè)、牧業(yè)和漁業(yè)
(1)森林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作用:既有環(huán)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既提供木材,又提供多種多樣的經濟林產品。
現(xiàn)狀:世界上少林國家。天然林采伐過度,面積縮小。
措施:控制采伐量,加強營林、造林,建設速生豐產林,開展全民性義務植樹,生長量超過采伐量,世界上人工造林最顯著的國家。除營造用材林、薪炭林,大力發(fā)展經濟林。
林區(qū):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是最大天然林區(qū);西南橫斷山區(qū)是第二大天然林區(qū);東南部的臺灣、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區(qū)是我國主要的經濟和人工林區(qū)。
(2)畜牧業(yè)
牧區(qū)畜牧業(y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和青藏地區(qū)。四大牧區(qū):內蒙古牧區(qū)(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牧區(qū)(細毛羊)、青海、西藏牧區(qū)(牦牛、藏綿羊、藏山羊)、寧夏(灘羊)。
農耕區(qū)畜牧業(yè):飼養(yǎng)業(yè),在畜產品生產中占主要地位,是城鄉(xiāng)人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來源
(3)水產業(yè)
有利條件:大陸邊緣有廣闊的海域(大陸架寬廣、寒暖流交匯)、河湖水域面積廣。
生產情況:總體海水產品產量大,捕撈海產品產量大,養(yǎng)殖淡水產品產量大。
東南部水產業(yè)發(fā)達的因素:水域面積大,人口稠密,城市多,交通便利,水產捕撈加工技術高,居民有廣泛的食魚愛好,水產品產值較高,消費市場大。
3、農業(yè)的發(fā)展
(1)成就
糧食、棉花、肉類、花生、油菜籽、水果世界第一。
農業(yè)生產條件、裝備、機械化水平提高。
(2)積極調整農業(yè)結構
結構現(xiàn)狀:種植業(yè)占據(jù)主導地位,畜牧業(yè)占比重低,林業(yè)、漁業(yè)比重很小。
結構調整原因:畜、林、水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經濟效益高,畜、牧業(yè)生產利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優(yōu)化。
調整方向:穩(wěn)定糧食,積極發(fā)展經濟作物,大力發(fā)展畜牧業(yè)、林業(yè)和水產業(yè)。
(3)科技興農
(4)走農業(yè)產業(yè)化之路
大部分地區(qū)的個體經營方式,生產規(guī)模小、過程簡單,缺少市場聯(lián)系渠道,不適應農業(yè)生產專業(yè)化、規(guī)模化、市場化的發(fā)展趨勢,成為制約我國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農業(yè)產業(yè)經營是推進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重要途徑,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鼓勵、支持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等企業(yè)帶動個體農戶進入市場,把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聯(lián)系起來進行一體化經營,發(fā)展“訂單”農業(yè),真正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和市場條件。
(5)農業(yè)發(fā)展前景
農業(yè)發(fā)展方針:“確保糧食供求基本平衡”“積極發(fā)展多種經營”“發(fā)展優(yōu)質、高產、高效農業(yè)”。
前景:拓寬市場渠道、提高農民收入;引導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健康發(fā)展,加快農業(yè)剩余勞動力轉移;加強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建設。
[能力訓練]
1、我國以擅長種水稻著稱的少數(shù)民族是()
A.赫哲族B.哈薩克族C.朝鮮族D.達翰爾族
2、下列地區(qū)中,農作物為一年一熟的是()
A.松嫩平原B.臺灣西部平原C.成都平原D.江漢平原
3、我國北方地區(qū)出產的水果主要有()
A.蘋果、梨B.柑桔、桃C.哈蜜瓜、荔枝D.菠蘿、葡萄
4、關于我國森林資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樹種豐富B、覆蓋率高,木材蓄積量多
C、分布不均D、東北林區(qū)是全國最大的林區(qū)
5、我國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為基本國策,主要原因是()
A、土地資源分布不均B、土地資源不可再生
C、土地資源多種多樣D、人口多,耕地少
6、臺灣產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天然橡膠B、椰子C、柚木D、樟腦
7、我國最大的油菜籽產區(qū)是()
A、長江流域B、珠江三角洲C、淮河流域D、東北平原
8、我國的四大牧區(qū)是()
A、寧夏、新疆、青海、四川B、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C、陜西、西藏、甘肅、寧夏D、山西、西藏、甘肅、
9、下列農作物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qū)的是()
A、冬小麥B、甜菜C、棉花D、甘蔗
讀圖,分析回答10~12題:
10、圖中ab為()
A.內外流域分界線B.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界線
C.400mm等降水量線D.200mm等降水量線
11、下列農業(yè)在ab線以西以北沒有分布的是()
A.高原農牧業(yè)B.綠洲農業(yè)C.桑基農業(yè)D.灌溉農業(yè)
12、甲圖中字母Q分布區(qū)表示的最主要經濟作物(非紡織原料)以及該區(qū)域和乙圖中C區(qū)域相同的糧食作物分別是()
A、甜菜和春小麥B、甜菜和冬小麥
C、甘蔗和水稻D、棉花和春小麥
讀下圖,回答13—16題
13.有關河流R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春汛滿足春播需要B.含沙量大
C.無結冰期D.只有夏汛
14.有關該地區(qū)森林資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采伐以合理砍伐為主
B.全國最大的次生林區(qū)
C.珍貴樹種有紅松、落葉松
D.增加產品附加值是本區(qū)林業(yè)發(fā)展重點
15.與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區(qū)的商品糧基地相比,圖示平原地區(qū)作為商品糧基地的優(yōu)勢條件是()
A.單位面積產量高B.人均耕地面積大
C.地勢平坦,雨熱充足D.交通發(fā)達
16.導致山脈A東西兩側農業(yè)地域類型不同的區(qū)位因素是()
A.水分B.熱量C.地形D.交通
17、該地農業(yè)機械化程度很高,理由是()
①地廣人?、谄皆匦微劭萍妓礁撷芡度胭Y金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8.讀下圖,回答問題
(1)分析④地降水量多于⑤地的原因
(2)分析⑥、⑦兩地年緯度接近,但氣溫有明顯差異的原因
(3)分析②地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限制性因素、。
(4)①、③兩地都發(fā)展了紡織工業(yè),①發(fā)展工業(yè),③發(fā)展工業(yè)。
[能力訓練答案]
1、C2、A3、A4、B5、D6、D7、A8、B9、B10、B11、C
12、A13、A14、B15、B16、A17、A
18、(1)④處地處西南,受季風帶來的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影響、降水較多,⑤深居內陸,降水較少(2)⑥地位于四川盆地,夏季盆地地形不易散熱,冬季,盆地北部高大的山脈阻擋北方寒冷氣流,所以年平均氣溫較同緯度高。(3)土壤較為貧瘠,為中低產田,春旱、多大風天氣易發(fā)生洪澇災害(4)棉紡織、毛紡織
高三數(shù)學第一輪復習講義-
高三數(shù)學第一輪復習講義
空間的距離
一.復習目標:
1.理解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概念,掌握兩條直線的距離,點到平面的距離,直線和平面的距離,兩平行平面間的距離;2.掌握求空間距離的常用方法和各距離之間的相互轉化.
二.知識要點:
1.點到平面的距離:.
2.直線到平面的距離:.
3.兩個平面的距離:.
4.異面直線間的距離:.
三.課前預習:
1.在中,,所在平面外一點到三頂點的距離都是,則到平面的距離是()
2.在四面體中,兩兩垂直,是面內一點,到三個面的距離分別是,則到的距離是()
3.已知矩形所在平面,,,則到的距離為,到的距離為.4.已知二面角為,平面內一點到平面的距離為,則到平面的距離為.
四.例題分析:例1.已知二面角為,點和分別在平面和平面內,點在棱上,,(1)求證:;(2)求點到平面的距離;(3)設是線段上的一點,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為,求的長.
例2.在直三棱柱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側棱,分別是,與的中點,點在平面上的射影是的重心,(1)求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2)求點到平面的距離.例3.已知正四棱柱,點為的中點,點為的中點,(1)證明:為異面直線的公垂線;(2)求點到平面的距離.
五.課后作業(yè):班級學號姓名
1.已知正方形所在平面,,點到平面的距離為,點到平面的距離為,則()
2.把邊長為的正三角形沿高線折成的二面角,點到的距離是()
3.四面體的棱長都是,兩點分別在棱上,則與的最短距離是()
4.已知二面角為,角,,則到平面的距離為.
5.已知長方體中,,那么直線到平面的距離是.
6.如圖,已知是邊長為的正方形,分別是的中點,,,(1)求證:;(2)求點到面的距離.
7.在棱長為1的正方體中,(1)求:點到平面的距離;(2)求點到平面的距離;(3)求平面與平面的距離;(4)求直線到的距離.
高三數(shù)學第一輪復習講義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要對每一課堂負責,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們充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幫助高中教師更好的完成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高中教案內容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三數(shù)學第一輪復習講義”,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高三數(shù)學第一輪復習講義
相互獨立事件的概率
一.復習目標:
1.了解相互獨立事件的意義,會求相互獨立事件同時發(fā)生的概率;2.會計算事件在次獨立重復試驗中恰好發(fā)生次的概率.
二.知識要點:
1.相互獨立事件的概念:.
2.是相互獨立事件,則.
3.次試驗中某事件發(fā)生的概率是,則次獨立重復試驗中恰好發(fā)生次的概率是.
三.課前預習:
1.下列各對事件(1)運動員甲射擊一次,“射中環(huán)”與“射中環(huán)”,(2)甲、乙二運動員各射擊一次,“甲射中環(huán)”與“乙射中環(huán)”,(3)甲、乙二運動員各射擊一次,“甲、乙都射中目標”與,“甲、乙都沒有射中目標”,(4)甲、乙二運動員各射擊一次,“至少有一人射中目標”與,“甲射中目標但乙沒有射中目標”,是互斥事件的有(1),(3).相互獨立事件的有(2).
2.某射手射擊一次,擊中目標的概率是,他連續(xù)射擊次,且各次射擊是否擊中目標相互之間沒有影響,有下列結論:①他第次擊中目標的概率是;②他恰好擊中目標次的概率是;③他至少擊中目標次的概率是,其中正確結論的序號①③.3.件產品中有件次品,從中連續(xù)取兩次,(1)取后不放回,(2)取后放回,則兩次都取合格品的概率分別是、.
4.三個互相認識的人乘同一列火車,火車有節(jié)車廂,則至少兩人上了同一車廂的概率是()
5.口袋里裝有大小相同的黑、白兩色的手套,黑色手套只,白色手套只,現(xiàn)從中隨機地取出兩只手套,如果兩只是同色手套則甲獲勝,兩只手套顏色不同則乙獲勝,則甲、乙獲勝的機會是()
甲多乙多一樣多不確定
四.例題分析:例1.某地區(qū)有個工廠,由于電力緊缺,規(guī)定每個工廠在一周內必須選擇某一天停電(選哪一天是等可能的),假定工廠之間的選擇互不影響.
(1)求個工廠均選擇星期日停電的概率;(2)求至少有兩個工廠選擇同一天停電的概率.解:設個工廠均選擇星期日停電的事件為.
則.
(2)設個工廠選擇停電的時間各不相同的事件為.
則,
至少有兩個工廠選擇同一天停電的事件為,.小結:個工廠均選擇星期日停電可看作個相互獨立事件.例2.某廠生產的產品按每盒件進行包裝,每盒產品均需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質檢辦法規(guī)定:從每盒件產品中任抽件進行檢驗,若次品數(shù)不超過件,就認為該盒產品合格;否則,就認為該盒產品不合格.已知某盒產品中有件次品.
(1)求該盒產品被檢驗合格的概率;
(2)若對該盒產品分別進行兩次檢驗,求兩次檢驗得出的結果不一致的概率.
解:(1)從該盒件產品中任抽件,有等可能的結果數(shù)為種,
其中次品數(shù)不超過件有種,
被檢驗認為是合格的概率為.
(2)兩次檢驗是相互獨立的,可視為獨立重復試驗,
因兩次檢驗得出該盒產品合格的概率均為,
故“兩次檢驗得出的結果不一致”即兩次檢驗中恰有一次是合格的概率為
.
答:該盒產品被檢驗認為是合格的概率為;兩次檢驗得出的結果不一致的概率為.
例3.假定在張票中有張獎票(),個人依次從中各抽一張,且后抽人不知道先抽人抽出的結果,(1)分別求第一,第二個抽票者抽到獎票的概率,(2)求第一,第二個抽票者都抽到獎票的概率.
解:記事件:第一個抽票者抽到獎票,記事件:第一個抽票者抽到獎票,
則(1),,
(2)
小結:因為≠,故A與B是不獨立的.
例4.將一枚骰子任意的拋擲次,問點出現(xiàn)(即點的面向上)多少次的概率最大?
解:設為次拋擲中點出現(xiàn)次的概率,則,
∴,
∵由,得,
即當時,,單調遞增,當時,,單調遞減,
從而最大.
五.課后作業(yè):班級學號姓名
1.將一顆質地均勻的骰子(它是一種各面上分別標有點數(shù)的正方體玩具)先后拋擲次,至少出現(xiàn)一次點向上的概率是()
2.已知盒中裝有只螺口與只卡口燈炮,這些燈炮的外形與功率都相同且燈口向下放著,現(xiàn)需要一只卡口燈炮使用,電工師傅每次從中任取一只并不放回,則他直到第次才取得卡口燈炮的概率為:()
3.一出租車司機從飯店到火車站途中有六個交通崗,假設他在各交通崗到紅燈這一事件是相互獨立的,并且概率都是,這位司機遇到紅燈前,已經通過了兩個交通崗的概率是;
4.甲乙兩人獨立解某一道數(shù)學題,已知該題被甲獨立解出的概率為0.6,被甲或乙解出的概率為0.92.求該題被乙獨立解出的概率。
5.三個元件T1、T2、T3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別為將它們中某兩個元件并聯(lián)后再和第三元件串聯(lián)接入電路.
(Ⅰ)在如圖的電路中,電路不發(fā)生故障的概率是多少?(Ⅱ)三個元件連成怎樣的電路,才能使電路中不發(fā)生故障的概率最大?請畫出此時電路圖,并說明理由.
6.甲、乙兩人參加一次英語考試,已知在備選的道試題中,甲能答對其中的題,乙能答對其中的題.規(guī)定每次考試都從備選擇中隨機抽出題進行測試,至少答對題才算合格.(1)分別求甲、乙兩人考試合格的概率;(2)求甲、乙兩人至少有一人考試合格的概率.7.甲、乙、丙三臺機床各自獨立地加工同一種零件,已知甲機床加工的零件是一等品而乙機床加工的零件不是一等品的概率為,乙機床加工的零件是一等品而丙機床加工的零件不是一等品的概率為,甲、丙兩臺機床加工的零件都是一等品的概率為.
(1)分別求甲、乙、丙三臺機床各自加工的零件是一等品的概率;(2)從甲、乙、丙加工的零件中各取一個檢驗,求至少有一個一等品的概率.
高三數(shù)學第一輪復習講義(58)
高三數(shù)學第一輪復習講義(58)
直線和平面平行及平面與平面平行
一.復習目標:
1.了解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掌握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2.了解平面和平面的位置關系;掌握平面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二.課前預習:
1.已知直線、和平面,那么的一個必要不充分的條件是()
,,
且、與成等角
2.、表示平面,、表示直線,則的一個充分條件是()
,且,且
,且,且
3.已知平面平面,是外一點,過點的直線與分別交于點,過點的直線與分別交于點,且,,,則的長為()
或
4.空間四邊形的兩條對角線,,則平行于兩對角線的截面四邊形的周長的取值范圍是.答案:(8,12)
三.例題分析:
例1.正方體ABCD—A1B1C1D1中.
(1)求證:平面A1BD∥平面B1D1C;
(2)若E、F分別是AA1,CC1的中點,求證:平面EB1D1∥平面FBD.
A1
A
B1
B
C1
C
D1
D
G
E
F
證明:(1)由B1B∥DD1,得四邊形BB1D1D是平行四邊形,∴B1D1∥BD,
又BD平面B1D1C,B1D1平面B1D1C,
∴BD∥平面B1D1C.
同理A1D∥平面B1D1C.
而A1D∩BD=D,
∴平面A1BD∥平面B1CD.
(2)由BD∥B1D1,得BD∥平面EB1D1.
取BB1中點G,∴AE∥B1G.
從而得B1E∥AG,同理GF∥AD.
∴AG∥DF.
∴B1E∥DF.
∴DF∥平面EB1D1.
∴平面EB1D1∥平面FBD.
說明要證“面面平面”只要證“線面平面”,要證“線面平行”,只要證“線線平面”,故問題最終轉化為證線與線的平行.
小結:
例2.如圖,已知M、N、P、Q分別是空間四邊形ABCD的邊AB、BC、CD、DA的中點.
B
A
D
C
P
N
Q
M
求證:(1)線段MP和NQ相交且互相平分;(2)AC∥平面MNP,BD∥平面MNP.證明:(1)∵M、N是AB、BC的中點,∴MN∥AC,MN=AC.
∵P、Q是CD、DA的中點,∴PQ∥CA,PQ=CA.
∴MN∥QP,MN=QP,MNPQ是平行四邊形.
∴□MNPQ的對角線MP、NQ相交且互相平分.
(2)由(1),AC∥MN.記平面MNP(即平面MNPQ)為α.顯然ACα.
否則,若ACα,
由A∈α,M∈α,得B∈α;
由A∈α,Q∈α,得D∈α,則A、B、C、D∈α,
與已知四邊形ABCD是空間四邊形矛盾.
又∵MNα,∴AC∥α,
又ACα,∴AC∥α,即AC∥平面MNP.
同理可證BD∥平面MNP.
小結:
例3.已知正四棱錐的底面邊長為,側棱長為,點分別在和上,并且,平面,求線段的長.
解:延長交延長線于點,連,可證得,由與相似及已知求得.在等腰中,求出,又在中,由于余弦定理求得.
∵,∴,∴.
小結:
四.課后作業(yè):班級學號姓名
1.設線段是夾在兩平行平面間的兩異面線段,點,,若分別為的中點,則有()
2.是兩個不重合平面,是兩條不重合直線,那么的一個充分條件是()
,,且,,,且
,,且,,且
3.在正四棱柱中,分別為棱、、、的中點,是的中點,點在四邊形及其內部運動,則滿足條件
時,有平面.(點在線段上)
4.在長方體中,經過其對角線的平面分別與棱、相交于兩點,則四邊形的形狀為.(平行四邊形)
A
B
C
D
B1
1
D1
C1
1
α
1
A1
B2
A2
C2
D2
2
2
2
2
β5.如圖,A,B,C,D四點都在平面a,b外,它們在a內的射影A1,B1,C1,D1是平行四邊形的四個頂點,在b內的射影A2,B2,C2,D2在一條直線上,求證:ABCD是平行四邊形.
證明:∵A,B,C,D四點在b內的射影A2,B2,C2,D2
在一條直線上,
∴A,B,C,D四點共面.
又A,B,C,D四點在a內的射影A1,B1,C1,D1是平行四邊形的四個頂點,
∴平面ABB1A1∥平面CDD1C1.
∴AB,CD是平面ABCD與平面ABB1A1,平面CDD1C1的交線.
∴AB∥CD.
同理AD∥BC.
∴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6.若一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平面內的一點且與這條直線平行的直線必在此平面內.解:如圖,設,,.由,
∴它們確定一個平面,設,可證,
在平面內,過點存在,,
∴與重合,即.7.點是所在平面外一點,分別是、、的重心,求證:(1)平面平面;(2)求.
證明:(1)如圖,分別取的中點,
連結,
∵分別是、、的重心,
∴分別在上,
且.
在中,,故,
又為的邊的中點,,
∴,∴平面,同理平面
∴平面平面.
(2)由(1)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