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材料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12-26根據(jù)已知材料判斷氣候類型 [特約]。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作為教師就要早早地準備好適合的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聽懂所講的內容,幫助教師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教案的內容具體要怎樣寫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根據(jù)已知材料判斷氣候類型 [特約]”,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根據(jù)已知材料判斷氣候類型
1、根據(jù)所給的位置判定氣候類型:
先從緯度位置,確定已知地點位于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哪個溫度帶;然后從海陸位置看位于大陸西岸還是東岸;最后將已知地點落實到全球氣候類型和氣候分布模式圖上,確定其氣候類型。[精選范文網(wǎng) wWw.547118.COm]
2、根據(jù)所給的氣溫和降水資料判斷氣候類型
其方法和步驟如下:
第一步:根據(jù)最冷月與最熱月的平均氣溫指標確定大致的氣候類型。
操作步驟分解:
A型:最冷月均溫在15℃以上的為熱帶的四種氣候類型中的一種,即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薩瓦那氣候、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B型:最冷月均溫在0℃-15℃間的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的一種。
C型:最冷月均溫在O℃以下、-30℃以上的可能為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或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其中溫帶大陸性氣候最暖月均溫在20℃以上,亞寒帶大陸性氣候最暖月均溫小于20℃。
D型:苔原氣候和冰原氣候判別時要注意:苔原氣候夏季均溫在O℃以上,冰原氣候所謂"暖月"均溫仍在O℃以下,依據(jù)此法,即可判定具體氣候類型。
下載地址://files.eduu.com/down.php?id=173435
擴展閱讀
1.2.4 單元活動:氣候類型的判斷 教案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習的趣味性,準備好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幫助教師掌握上課時的教學節(jié)奏。您知道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1.2.4 單元活動:氣候類型的判斷 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單元活動 分析判斷氣候類型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氣候類型的分布規(guī)律,理解影響氣候的因素。
2.掌握氣候類型判斷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在活動中鍛煉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和應用地理信息的技能,
2.培養(yǎng)組織協(xié)調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讓學生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氣候,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2.通過學生對自然科學的探究,養(yǎng)成科學的世界觀。
【教學重點】
1.氣候類型的分布規(guī)律
2.氣候類型判斷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教學難點】
1.影響氣候的因素2.氣候類型的判斷
【教具準備】
課本插圖、課件、投影儀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引入)
同學們,世界各地的氣候多種多樣,各有特色,就拿我國來說,(影像資料:中國東西南北的不同氣候介紹)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四季分明,云貴高原四季如春,海南島則終年如夏。不同的地區(qū),有不同的氣候特點。那么,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演變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知識。
(投影: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圖)如下
附件下載
2011屆高三地理世界氣候類型的判斷與分析011
一名愛崗敬業(yè)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性,作為教師就要好好準備好一份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讓教師能夠快速的解決各種教學問題。您知道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2011屆高三地理世界氣候類型的判斷與分析011”,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難點10世界氣候類型的判斷與分析
氣候類型知識是中學地理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的高考卷中都涉及到該知識點,而且出題的角度越來越富有新意,由考查氣候類型的分布、主要特征向用氣候知識解釋與人類生產、生活相聯(lián)系的地理現(xiàn)象,進而考查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后高考中出現(xiàn)的頻率仍然很高,高三復習時應予以重視。
●難點磁場
1.★★★★★南非開普敦與我國南京的氣候相比較,一年中()
A.兩地都雨熱同期
B.開普敦氣溫較高的月份,南京的氣溫也較高
C.開普敦降水較多的月份,南京降水也較多
D.開普敦受高氣壓控制的季節(jié),南京盛行偏南風
2.★★★★★在東非高原維多利亞湖以南地區(qū)()
A.7月份,受信風影響,降水稀少B.1月份,受信風影響,降水稀少
C.7月份,下沉氣流為主,天氣干熱D.1月份,上升氣流旺盛,多對流雨
讀某四個地區(qū)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10—1,回答3~5題。
3.★★★★★四地區(qū)中復種指數(shù)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四地區(qū)中,冬春季節(jié)農業(yè)生產易受干旱、寒潮影響的是()
A.①地區(qū)B.②地區(qū)C.③地區(qū)D.④地區(qū)
5.★★★★★從氣候條件考慮,四地區(qū)中農業(yè)產值構成最有可能以畜牧業(yè)為主的是()
A.①地區(qū)B.②地區(qū)C.③地區(qū)D.④地區(qū)
6.★★★讀“某地氣候要素圖10—2”(其中各點的標號表示月份)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氣候類型是。
(2)該氣候類型的形成原因是。
(3)氣候特征是;所處自然帶是;該地盛產的水果有、木本油料作物是。
(4)在太平洋沿岸的城市中,氣候狀況與該圖接近的兩個著名城市為。
●案例探究
[案例1]下列因素中,造成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差異的主要是
A.太陽輻射B.人類活動C.大氣環(huán)流D.下墊面
命題意圖:此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氣候類型分布規(guī)律和形成因素的理解,進而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知識依托: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規(guī)律,形成氣候的主要因素等。
錯解分析:本題錯誤可能對三種氣候類型的位置把握不準,也可能對三種氣候的成因區(qū)別辨別不清而發(fā)生錯誤。
解題方法與技巧: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抓住三種氣候類型的分布位置:中緯度(40°~60°)大陸的東部、中部和西部,東部受季風環(huán)流的控制,中部深受陸地影響,西部受西風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交替控制,故本題最主要的差別應是大氣環(huán)流形勢不同,故應選C。
答案:C
[案例2]讀“某地氣溫和降水量變化示意圖(圖10—3)”,回答下列問題。
(1)該氣候類型是,成因是,主要分布地區(qū)是。
(2)影響該氣候區(qū)的不利的災害性天氣有、
(舉兩例即可)。
(3)該氣候最大的特點是,有利于農作物的成熟。該氣候區(qū)主要糧食作物是,該作物在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國家是。
命題意圖: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的讀圖分析能力,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知識依托:氣候類型的基本特征、分布規(guī)律和主要成因,以及區(qū)域自然地理知識等。
錯解分析:本題的主要錯誤有可能抓不住圖中該氣候類型的氣溫與降水特點,也可能對該氣候類型的分布規(guī)律不熟悉;也可能對該區(qū)域的自然地理特點不熟悉造成的。
解題方法與技巧:根據(jù)圖中氣溫最冷月1月份介于0°~10℃且降水少;而7月為最熱月溫度在20°~30°且降水多,故該氣候類型應為北半球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的,冬季盛行從大陸吹向海洋的偏北風,低溫少雨,夏季盛行從海洋吹向大陸的偏南風,高溫多雨。主要分布在我國的秦嶺淮河以南地區(qū),我國江淮地區(qū)常見的自然災害為伏旱、梅雨等;該氣候特點中,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對水稻等農作物生長非常有利。
答案:(1)亞熱帶季風由于海洋與陸地的熱力性質的差異秦嶺淮河以南地區(qū)
(2)梅雨伏旱(3)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水稻中國
●錦囊妙計
氣候類型的判斷,氣候特征分析和類型推斷是考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氣候類型的確定,取決于對氣候特征的分析。氣候的基本特征由氣溫和降水兩大要素構成,不同的氣候類型其氣溫和降水的特點是不同的,而氣候特征又是不同氣候因子作用的結果。所以氣候類型的分析判斷,事實上是對氣溫、降水統(tǒng)計資料形成過程和結果的分析、總結和概括,常見形式有:
1.根據(jù)氣候要素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判斷氣候類型。
2.根據(jù)各月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斷氣候類型。
3.根據(jù)氣溫和降水的坐標圖,判斷氣候類型。
4.根據(jù)有經緯網(wǎng)、海陸輪廓等要素的暗射圖,判斷氣候類型。
讀圖分析題一方面要搞清坐標或點的含義,另一方面還要在圖上進行必要的測算,最后根據(jù)氣溫、降水的分布特征及二者的配合,確定氣候類型。此外,對于氣候類型的特征的應用題目,關鍵是抓住氣候類型的基本特征。
●殲滅難點訓練
讀下面四種氣候類型的氣溫與降水月份分配圖(圖10—4),回答1~2題。
圖10—4
1.★★★★按順序依次寫出氣候類型的名稱()
A.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
2.★★★如圖10—4中四種氣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氣候類型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讀某地氣溫、降水量月份分配示意圖(圖10—5)(圖中數(shù)字表示月份),據(jù)此回答3~4題。
圖10—5
3.★★★★該地區(qū)種植的主要經濟作物是()
A.油橄欖B.劍麻C.茶葉D.棉花
4.★★★★★影響該地區(qū)主要經濟作物生長的主要自然災害是()
A.颶風B.春旱C.沙塵暴D.土壤鹽漬化
5.★★★★★下表為某地一年中的氣候統(tǒng)計資料,讀后判斷該地氣候類型為()
一月均溫(℃)七月均溫(℃)6~8月
降水量(mm)12月~次年2月降水量(mm)全年降水(mm)
-8.924.347882780
A.地中海氣候B.溫帶海洋性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D.亞熱帶季風氣候
讀下列氣候資料,回答6~8題。
1月平均氣溫7月平均氣溫1月份降水量7月份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
19°28°20mm590mm1780mm
6.★★★★★該種氣候類型可能分布在()
①開普敦②羅馬③孟買④曼谷⑤新加坡⑥哈瓦那⑦布宜諾斯艾利斯⑧喀布爾
A.①②③B.④⑤⑧C.③④D.⑥⑦
7.★★★★★關于這種氣候條件下農業(yè)生產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主要糧食作物是玉米或水稻②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或水稻③主要經濟作物是茶葉或黃麻④主要經濟作物是甘蔗或棗椰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8.★★★★★該氣候條件下,河流徑流()
A.冬季有斷流B.季節(jié)變化大C.有凌汛現(xiàn)象D.年季變化小
9.★★★讀圖10—6,回答下列問題:
圖10—6
(1)A、B、C、D為科學考察站,中國南極長城站的代號是。
(2)A、B、C、D四個科學考察站中,離北京最近的是。
(3)E地夏季的氣候特點是;F地冬季的氣候特點是。
附: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氣候類型及特征的對比分析能力及空間思維的轉換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明確兩地的氣候類型、位置及其特征;南非為南半球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南京為北半球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而且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故只有C項正確。
答案:C
2.解析:本題考查對熱帶草原氣候的分布規(guī)律及特征的分析判斷能力,東非維多利亞湖以南地區(qū)為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7月份為冬季受信風控制,降水稀少,1月份為夏季受赤道低壓帶控制,多對流雨,故答案為A、D。
答案:AD
3~5.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學生對氣候類型特征的推理分析能力及應用地理知識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根據(jù)圖中氣溫曲線及降水柱狀圖的特點,四地均為北半球,復種指數(shù)的高低與熱量有關系,溫度越高,高溫期越長,復種指數(shù)越高。故第3題應選C;第4題冬、春季節(jié)易受干旱、寒潮影響的應為冬春季節(jié)溫度在零度以下的地區(qū),故應為①,第5題農業(yè)產值構成,應選②,該氣候類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最適宜發(fā)展畜牧業(yè)。
答案:3.C4.A5.B
6.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根據(jù)圖中氣溫和降水特點,最冷月為1月且降水多,氣溫在10℃左右,最熱月為7月,溫度在20℃左右,且降水少,故應為地中海氣候,然后聯(lián)系地中海氣候分析與之有關的其他事項。
第(4)題關鍵是抓住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城市中屬于地中海氣候類型。
答案:(1)地中海氣候
(2)受副熱帶高壓和西風的交替控制,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冬季受西風影響。
(3)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亞熱帶柑桔油橄欖
(4)圣地亞哥、舊金山
殲滅難點訓練
1~2.解析:本題組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抓住圖中氣溫與降水兩大要素的特點:①應為地中海氣候②為熱帶雨林氣候③為溫帶季風氣候④亞熱帶季風氣候,故第1題選B,第2題選C。
答案:1.B2.C
3~4.解析:本題組考查學生應用氣候要素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抓住圖中信息判斷出該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氣候,符合該氣候特征的經濟作物應為D,該區(qū)域主要自然災害為春旱,影響該經濟作物生長,故第4題選B。
答案:3.D4.B
5.解析:本題為圖表分析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氣候統(tǒng)計表的分析推斷能力。由表可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故此題為C。
答案:C
6~8.解析:本題組為圖表分析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氣候類型的判讀能力,根據(jù)圖表中氣溫和降水特點及組合特點,應為北半球熱帶氣候,故第6題應選C,第7題應選B,根據(jù)氣候特征,該氣候區(qū)河流徑流變化應與氣候的季節(jié)變化與年際變化相對應,即河流的季節(jié)變化、年際變化均較大,故第8題選B,本題組為目前高考的主要趨向,在復習備考中要加以重視。
答案:6.C7.B8.B
9.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世界地理輪廓及氣候特點知識的判讀能力。我國建設的第一個南極考查站在距南美洲大陸較近的喬治王島上,因此A是長城站的代號,本題是以南極洲為中心的南半球局部圖,A、C、D都位于西半球,只有B點位于東半球,且與北京緯度最近,四點緯度相差不大,故B點距北京最近,從圖上可以判斷E點處于南半球中緯度約40°附近的新西蘭島上,位于西風帶內,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其特點是溫和多雨。F地處于30°S附近的澳大利亞大陸的西南端,位于地中海氣候區(qū),冬季溫和多雨。
答案:(1)A(2)B(3)溫和多雨溫和多雨
高二地理教案:《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教學設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每次教學前有自己的事先計劃,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使高中教師有一個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您知道高中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二地理教案:《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地區(qū)。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圖片、地圖、圖表、閱讀材料、搜集的諺語、詩詞等地理信息的提取,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善于運用已學知識去分析解決新知識的綜合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
2、通過收聽、收看當?shù)靥鞖忸A報,了解家鄉(xiāng)的天氣及氣候特點,關心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與發(fā)展,增強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難點】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投影:北京地區(qū)的四季景觀圖片。(京郊玉渡山春季、八達嶺長城夏季、京郊玉渡山秋季、八達嶺長城冬季)
教師引導學生讀圖思考:同一地區(qū),為什么會有這樣大差異?(季節(jié)不同,氣候不同所致)
多媒體展示投影:兩組不同地區(qū)(南北、東西)同一季節(jié)景觀圖片:(二月海南風光、大興安嶺冬景、內蒙古溫帶草原夏季、我國溫帶沙漠夏季)
(1)讓學生讀圖對比分析回答:影響我國南北方景觀差異的因素是什么(氣溫)?從東到西的景觀差異影響因素又是什么(降水)?
(2)從以上景觀圖的變化能得到什么信息?
師生歸納總結:中國氣候差異很大,那世界的氣候差異會更大。由此導入課題。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教學
1.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
活動一:比一比,貼一貼──認識氣候類型的分布(教師提前在黑板上畫出世界的輪廓圖)
活動要求:參考世界氣候分布圖,請同學們快速地把寫有氣候類型的紙板,在貼中世界地圖的適當位置上,看看哪個小組用的時間最短,并請介紹一下經驗,有什么好方法快速找到相應的位置。
【師生總結】低緯地區(qū)是熱帶的氣候類型,高緯地區(qū)是寒帶的氣候類型,主要隨著緯度的變化而變化;中緯地區(qū)是亞熱帶和溫帶的氣候類型,主要隨著海陸位置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就是根據(jù)這些規(guī)律來拼貼的。
2.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規(guī)律
.教師PPT展示書本65頁圖3.28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圖,學生讀圖并思考以下問題。
(1)世界上主要有哪些氣候類型?
(2)熱帶有哪些氣候類型?各氣候有什么不同?溫帶和寒帶呢?
(3)溫帶地區(qū)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分別是什么?
【師生總結】
(1)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熱帶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蒂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苔原、冰原氣候)。
(2)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帶海洋性氣候、溫蒂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寒帶:極地氣候(苔原、冰原氣候)。
(3)亞歐大陸東岸是季風氣候,內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西部主要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教師讓學生能在氣候分布圖上指出其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并隨學生回答投影展示各類型氣候下的景觀圖片,增強學生對所介紹氣候類型及分布規(guī)律的感性認識。
【師生總結】
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qū),這里全年高溫多雨,植物終年常綠,許多地方分布著茂密的熱帶雨林。
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側。這里終年高溫,一年中有明顯的干季和雨季。地面樹木稀疏,長著較高的草。
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qū)的亞歐大陸東部。這里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生長著落葉闊葉林。
寒帶氣候主要分布在極圈以內,大部分地區(qū)氣溫較低,地面被冰雪覆蓋。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請學生回顧總結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
作業(y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世界氣候類型的特點及分布規(guī)律展示出來。
四、板書設計
2017屆高考地理非選擇題解題方法類型3判斷地理事象類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時都會提前最好準備,教師要準備好教案為之后的教學做準備。教案可以讓上課時的教學氛圍非?;钴S,幫助教師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所以你在寫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屆高考地理非選擇題解題方法類型3判斷地理事象類”,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類型三 判斷地理事象類
判斷類試題主要是判斷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屬于什么,解答此類試題的主要思路是找依據(jù)。找依據(jù)主要從三個方面來找:一找基本原理和規(guī)律,如根據(jù)太陽直射點的運動規(guī)律判斷某地正午太陽高度及其晝夜長短等。二找圖中的信息(點、線、面、圖例和文字等),如根據(jù)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關系等信息確定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的名稱等。三找學過的基本方法,如利用判斷地轉偏向力的左右手定則及水平氣壓梯度力判斷等壓線上某點的風向等。
考向1 自然地理事象的判斷
[真題再現(xiàn)](2015新課標全國文綜Ⅱ)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圖示意河套平原地區(qū)。當?shù)貙ⅫS河水通過引水渠引入?yún)^(qū)內灌溉農田,農田灌溉退水經過排水渠匯入烏梁素海。近年來,烏梁素海出現(xiàn)污染加重趨勢。
判斷河套平原的地勢特點,并簡述理由。
答案 特點:西高東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東北低)。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東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東北走向。
解析 根據(jù)黃河的流向以及引水口和出水口位置即可得出答案。
[模板構建]常見問題的答題術語
地理事象答題術語
地形類型等高線分布特征: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多為山地,海拔1000米以上,表面平坦,邊緣陡峻,為高原;四周高,中間低,為盆地;海拔200~500米之間,多為丘陵;海拔200米以下,為平原。
板塊位置:板塊消亡邊界多高大山脈,如安第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等。
河流水系特征:向心狀水系為盆地,山脈則往往為分水嶺
氣候類型氣溫和降水的數(shù)據(jù)、圖表資料;某地的地理位置;氣候形成的主要原因;地帶性植被類型的指示作用;典型動物的指示作用
國家、地形區(qū)、山脈、河流或城市經緯網(wǎng)定位:主要經緯線及附近的地理事物;海陸位置定位法;區(qū)域輪廓定位;地理景觀定位;文字資料定位;圖例、注記定位
風向水平氣壓梯度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高空中的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近地面的風向與等壓線斜交成一夾角);風向玫瑰圖
河流流向地形地勢(河流由高處流向低處)、海陸狀況(河流由陸地流向海洋)、河流流量變化(湖泊或水庫上游河流流量變化大)等
季節(jié)光照圖判讀(如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氣候方面(如氣壓中心的變化、降水的變化)、河流方面(如河流汛期)、生物方面(如草木枯榮、開花結果)、農業(yè)方面(如作物播種、生長、成熟)、其他方面(如雪線升降、登山佳期、極地考察)
[對點練1]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箭頭表示大氣運動方向。該圖表示北半球______季時的大氣環(huán)流狀況,判斷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的說,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氣流來自哪個氣壓帶?為什么C氣流與D氣流相遇后向上爬升?C氣流與D氣流之間形成的氣壓帶是________,該氣壓帶是________原因形成的。
答案 (1)冬 氣壓帶、風帶的位置偏南 (2)豐富 A處(西風帶)氣流由低緯度流向高緯度,運動中空氣冷卻,有利于水汽的凝結、降水的產生;而B地(信風帶)氣流流向低緯度,氣溫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結和降水 (3)副熱帶高氣壓帶。 C氣流較暖輕,遇到來自高緯度的冷而重的D氣流,被迫抬升。 副極地低氣壓帶 動力
解析 由圖可知,此時氣壓帶、風帶移向南半球,北半球應是冬季。A地是盛行西風帶,風從低緯海洋吹向陸地,降水較多;B地是東北信風帶,風從高緯吹向低緯,溫度不斷升高,難以成云致雨。C是來自30°S附近副熱帶高壓的暖輕氣流,所以遇到來自極地的冷重氣流D時向上爬升。C與D之間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是動力原因形成的。
考向2 人文地理事象的判斷
[真題再現(xiàn)](2011安徽文綜)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一方面爭取了國產大飛機總裝等項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轉出部分制造業(yè)。同時,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優(yōu)化,制造業(yè)集中分布區(qū)不斷調整。下圖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業(yè)就業(yè)比重的空間分布。讀圖回答下題。
圖中甲地為______(功能區(qū)),簡述判斷理由。
答案 商業(yè)區(qū) 制造業(yè)就業(yè)比重比周邊低;位于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
解析 根據(jù)圖中有關信息可以看出,甲地制造業(yè)比重低,位于市中心,可知,該地的功能區(qū)類型是商業(yè)區(qū)。
[模板構建]
常見問題的答題術語
工業(yè)區(qū)位是否合理影響工業(yè)區(qū)分布的主要因素(指向);環(huán)境因素(污染類工業(yè)區(qū)位是否合理);工業(yè)區(qū)和生活區(qū)距離是否適當;工業(yè)區(qū)和生活區(qū)是否設置衛(wèi)生防護帶;占用農田情況
農業(yè)區(qū)位是否合理地價和單位面積產值;農業(yè)生產特征(需水量,對運輸需求的迫切性);地勢起伏狀況
交通區(qū)位是否合理連接兩地的必要性,與整個交通運輸網(wǎng)的關系;能否促進沿線城鎮(zhèn)經濟發(fā)展;對沿線環(huán)境的影響等
港口區(qū)位是否合理自然因素:陸域條件,地形平坦;水域條件,港闊水深
社會因素:以城市為依托
經濟因素:腹地是否廣闊
商業(yè)中心區(qū)位是否合理交通最優(yōu)原則和市場最優(yōu)原則
[對點練2]讀“世界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判斷圖中甲、乙、丙三地種植業(yè)比較發(fā)達的是哪一地區(qū),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 乙地區(qū)。 地形平坦(以平原為主),土壤肥沃,光熱條件相對較好;(城市人口集中,)市場需求大。
解析 判斷農業(yè)生產活動是否發(fā)達,要考慮其發(fā)展規(guī)模、現(xiàn)代化程度,是否有良好的區(qū)位條件、是否可滿足當?shù)厝说男枨蟮取D中甲、丙位于山地迎風坡,受西風帶影響,降水豐富,而光照不足,不利于小麥的成熟,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往往發(fā)展乳畜業(yè)。乙地位于背風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熱條件相對較好,加上城市人口集中,市場需求量大,因而小麥種植業(yè)比較發(f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