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細胞核
發(fā)表時間:2021-07-07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癌變》教案五。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癌變》教案五
【學情分析】
高中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初步學習了有關癌癥的知識,但是沒有深入到細胞的癌變機理的水平。學生在理解癌變的機理時,其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會相對比較困難。本節(jié)內容為新教材高一上冊末尾節(jié)內容,學生通過半個學期的高中生物的學習,認知結構已基本形成,思維能力更加成熟,學習動機有一定的內在信念,認知活動能更加明顯增強,故在教學中,應該重點啟發(fā)學生自主探究。通過結合現(xiàn)實生活,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說出癌細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討論惡性腫瘤的防治,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2、 過程與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實際靈活運用知識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生命的運動性,體會內因和外因對生命進程的影響。
(2)引導學生關注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社會性問題和人類健康問題。
【教學重點】
1、說出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2、知道致癌因子的種類
3、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與防癌
【教學難點】
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區(qū)別
【導入】
PPT展示三幅圖片:喬布斯,梅艷芳,姚貝娜,他們都是被癌癥奪去了寶貴的生命,英年早逝,使學生產生共鳴,癌癥很可怕,是威脅人體健康的頭號殺手。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坐在課堂上學習的幸福,并進而引發(fā)學生對癌癥的好奇。為什么癌癥如此可怕呢?癌癥是怎么產生的?我們又如何預防和治療癌癥呢?這節(jié)課咱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學習第四節(jié)細胞的癌變。
【癌細胞的特點】
癌細胞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由正常的細胞轉變而來的,那么癌細胞與正常的細胞相比,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p125-126,完成學案:癌細胞的特點
師生共同分析材料,得出癌細胞的特征:
資料一:正常細胞和海拉細胞分裂次數(shù)的比較
學生觀察比較說出,癌細胞的第一個特征:能夠無限增殖
資料二:正常的細胞和癌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圖片
學生觀察比較說出,癌細胞相比正常細胞,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了顯著變化
資料三: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的示意圖
引導學生觀察,體會癌細胞易轉移和擴散的原因,是由于糖蛋白減少,細胞間的黏著性降低導致的。
【致癌因子的種類】
過渡:導致正常細胞癌變的因素有哪些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126,并完成學案:致癌因子相關內容。
師生共同學習致癌因子的種類,當堂練習區(qū)分致癌因子的種類:
1.日本廣島、長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受原子彈的影響。對幸存的居民進行29年的調查,發(fā)現(xiàn)皮膚癌、粒細胞性白血病發(fā)生率明顯增加,而且距離爆炸中心越近,發(fā)生率越高。(物理致癌因子)
2.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物質外泄,誘發(fā)了眾多白血病患者。(物理致癌因子)
3.日本“奧姆真理教”曾在東京地鐵使用的“芥子氣”,可以使人患白血病、肺癌、乳腺癌。(化學致癌因子)
4.EB病毒是一種皰疹病毒,能使兒童患淋巴癌和成人患鼻咽癌(病毒致癌因子)
【癌變的機理】
過渡:致癌因子又是如何使細胞發(fā)生癌變的呢?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完成學案:癌變的機理
學生說出癌變的機理,教師邊講解邊板書,并播放視頻,讓學生體會整個細胞癌變的過程。
【癌細胞的定義】
過渡:學習到這里,同學們對癌細胞已經有了一個認識,那么同學們能給癌細胞下一個定義嗎?
學生嘗試說出癌細胞的定義,教師引導補充總結。
【癌癥的預防和治療】
小組合作討論:(兩大組)
第一組:討論生活中哪些行為習慣可能會導致癌癥?
第二組:討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癌癥?
學生討論,組內展示。
學生從飲食、生活習慣、環(huán)境因素和精神狀況四個方面分析:
i. 飲食上不吃發(fā)霉變質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食物、少吃或不吃油炸類、燒烤類食物,不喝反復煮開的水和湯。多吃蔬菜水果、胡蘿卜、大豆及動物肝臟等防癌食物。
ii. 生活習慣上,不吸煙不酗酒不熬夜,多鍛煉身體。
iii. 紫外線強的天氣,撐傘外出,防止暴曬。
iv. 保持心情愉悅,積極樂觀。
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達到情感目標,即一定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討論:如果同學們你們得了癌癥,是選擇悲觀的放棄呢還是積極的治療呢?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說出科學上治療癌癥的方法:手術切除、化療和放療。以此向學生傳遞,一定要以健康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病癥。
【課后作業(yè)】
任選一題,上網查閱資料
1、健康生活方式與癌癥;
2、飲食與癌癥的關系;
3、家庭裝修與癌癥;
4、“癌癥家族”與癌癥遺傳。…………
擴展閱讀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癌變》教案七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癌變》教案七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說出癌細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 討論惡性腫瘤的防治,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2、 過程與方法
1) 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能力。
2) 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實際靈活運用知識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網絡探究學習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生命的運動性,體會內因和外因對生命進程的影響。
2)引導學生關注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社會性問題,和人類健康問題。
二、教學重點
1、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3、健康的生活方式與防癌
三、教學難點
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區(qū)別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身邊也時常聽到有關癌癥的情況,同學們,你們知道有哪些癌癥呢?
肝癌、肺癌、胃癌、腸癌、食管癌、宮頸癌、鼻咽癌、乳腺癌、皮膚癌、血癌(白血?。?、腦癌、前列腺癌、舌癌等等。
(二)癌細胞的概念
在生活中我們聽到的癌癥的種類有這么多,究竟什么是癌癥呢?腫瘤就是癌癥,這種說法正確嗎?(不對)為什么?我們先來了解什么是腫瘤?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前者生長緩慢,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楚,不發(fā)生轉移,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不大;而后者生長迅速,可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還會產生有害物質,破壞正常器官機構,使機體功能失調,威脅生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癌癥。
癌癥是癌細胞大量增殖引起的,那么什么是癌細胞呢?
(三)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前面大家已經學習了一個健康的細胞完整的生命歷程是:細胞生長、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那癌細胞與正常的細胞相比有哪些不同呢?老師給出材料大家思考一下
材料一:海拉細胞
來自名叫海拉的女性宮頸癌癥患者。這位患者已死去58年,但從她身上取下的癌細胞卻在實驗室一代代地傳了下來。
前面大家學過正常的體細胞一般分裂50-60次,可是這個癌細胞卻能代代相傳58年!說明什么問題?它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夠無限增值對不對?所以癌細胞的第一個特征是:
1、惡性增殖的“不死的細胞”。
材料2:正常的成纖細胞呈扁平梭形,當這種細胞轉變成癌細胞后就變成球形了。
說明了什么?說明癌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了顯著變化是不是?第二個特征是:
2、形狀顯著改變的“變態(tài)的細胞?!保ㄟ@個變態(tài)呢是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
同學們,癌癥是不是很難治?為什么因為癌細胞會轉移。那為什么易于轉移呢?糖蛋白,如果它減少了以后,細胞間的粘黏就會?(減弱)所以說它的第三個特征就是:
3、黏著性降低的“擴散的細胞”(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
(四)致癌因子
前面學習了癌細胞的概念,知道了是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才使得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那到底什么是致癌因子呢?致癌因子又分為哪幾類呢?
目前認為,致癌因子大致分為三大類:(板書: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這三大類的致癌因子,那我們分別來看一下每一類的致癌因子主要有哪些?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輻射,比如說紫外線、x射線等等,都屬于物理致癌因子。比如我們現(xiàn)在大氣層的臭氧層空洞引起了世界的恐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臭氧層是我們大氣當中吸收紫外線的最主要的一個部分,它的空洞會使得到達我們地球表面的紫外線的強度增加,會使得我們人或者其他生物如果長期暴露在高強度的紫外線下會怎么樣?引發(fā)皮膚癌。那還有x射線,在放射科的醫(yī)生要經常接觸x射線,那么他患上癌癥的幾率要比較高,所以說呢,我們一般不能總去做胸透啊,照x光啊,一般都要間隔3個月以上。
化學致癌因子:有機物當中,黃曲霉素,就在2011年12月24日平安夜這天,蒙牛一批次產品被檢出致癌因子超標,那么這個致癌因子就是黃曲霉素。黃曲霉素還存在于哪里?就是我們磕瓜子時,吃到的那種苦的,黑的,這些瓜子發(fā)生了霉變,其中的黃曲霉素的含量是比較高的。亞硝胺,亞硝胺在一些腌制的食品中會比較高,比如說酸菜,咸菜,泡菜等等。
還有就是病毒致癌因子,也就是有一些病毒它能夠引發(fā)癌癥。比如:rous肉瘤病毒
下面我們通過一些例子來判斷一下屬于哪一類的致癌因子?
1、這是二戰(zhàn)期間,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地遭受了原子彈的重創(chuàng),在幸存者中發(fā)現(xiàn)白血病和皮膚癌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地區(qū),而且是越靠近爆炸點的地區(qū)的人的發(fā)病率越高,這是哪一類致癌因子造成的???(物理致癌因子)
2、這是一位杰出女性的代表,她是兩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但是不幸的是她英年早逝,那么導致她死亡的原因和她的工作是密切相關的,因為她是研究什么的?(鐳)而鐳是一種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長期受到放射性射線的損傷,最終死于白血病。這是哪一類致癌因子造成的?(物理致癌因子)
3、這是一幅空氣污染的圖片,圖片中煙囪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煤煙,這煤煙中含有的煤焦油,而煤焦油中含有很多種致癌成分。煤焦油還主要存在于煙草燃燒的煙霧,汽車的尾氣中等等,近幾十年來,肺癌的發(fā)病率增加。這是哪一類致癌因子造成的?(化學致癌因子)
4、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患肝癌的幾率比正常人高很多。這是哪一類致癌因子造成的?(病毒致癌因子)
(四)癌變的機理
那致癌因子為什么會導致癌變?癌癥的發(fā)病機理是什么?前面我們提到過癌癥的發(fā)生,他的本質是在于什么發(fā)生了改變?(遺傳物質)首先,我們要先明確一點,就是人和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本來就存在著與癌有關的基因,他們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解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使我們的細胞按照正常的生理需要來進行生長和分裂;如果原癌基因失控,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那么是不是原癌基因失控了,就會導致細胞的癌變?(不會)因為還有一種基因叫做抑癌基因,他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如果原癌基因失控了,一些細胞出現(xiàn)了癌變的苗頭的話,這個抑癌基因就會被激活,立即將開始癌變的細胞消滅。但是如果我們長期接觸一些致癌因子的話,致癌因子會導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這兩個基因如果同時發(fā)生突變,那么會有什么后果?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就會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不斷的進行。進而產生了癌細胞。所以說癌細胞的產生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現(xiàn)在我們了解了細胞癌變的原因,那么我們是不是就能從原因入手,找到預防細胞癌變的方法啊?那為了預防細胞癌變,我們應該怎么做?
讓同學們看下面的資料,討論問題
這樣我們可以盡量的預防癌癥的發(fā)生,但是如果癌癥一旦發(fā)生了,那是不是就完了???癌癥是不是不治之癥???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癌癥的診斷手段不斷的增加。
五、知識小結
六、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
七、板書設計
第4節(jié) 細胞的癌變
一、癌細胞的概念
二、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1、惡性增殖的“不死的細胞”。
2、形狀顯著改變的“變態(tài)的細胞。”
3、黏著性降低的“擴散的細胞”(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
三、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輻射,如紫外線,X射線等。
化學致癌因子:無機物如石棉、砷化合物等;有機物如黃曲霉素、亞硝胺等。
生物致癌因子:如ROUS肉癌病毒。
四、癌變的機理
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過程。
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組織細胞不正常的增殖。
致癌基因→損傷細胞中的DNA分子→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變→正常細胞生長、分裂失控→變成癌細胞
癌變是基因突變的累積效應。
五、癌癥的預防和治療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癌變》教案三
高一生物教案:《細胞的癌變》教案三
一、知識結構:
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細胞的癌變 致癌因子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防癌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說出癌細胞的主要特征和常見的致癌因子。
2.討論惡性腫瘤的防治,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能力目標:學會分析比較、聯(lián)系實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關注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和人類健康問題,珍愛生命。
三、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教學重點及解決方法
[教學重點]
⑴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⑵致癌因子。
[解決方法]
采用探究性學習的方法: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匯報意見,教師點評、總結,使學生明確癌細胞的主要特征及致癌因子的種類。
2、教學難點及解決方法
[教學難點]
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區(qū)別。
[解決方法]
從分析細胞癌變的原因,引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講述二者的區(qū)別。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探究性學習法。
六、教具準備
有關癌癥的資料、圖片、制作課件。
七、學生活動
1、指導學生收集有關癌癥,健康生活方式的資料,圖片。
2、引導學生討論相關的問題。
八、教學程序
本節(jié)內容采用探究性學習的思路組織教學,教師采用多媒體呈現(xiàn)下列問題:
1、什么是癌細胞?
2、癌細胞與其他細胞有什么區(qū)別?
3、引起細胞癌變的致癌因子有哪些?
[問題探討]⑴曬太陽對人體有什么好處?⑵如何正確處理日光浴與預防紫外線過度輻射之間的關系?⑶為什么臭氧層破壞會導致皮膚癌患者增多?
4、細胞為什么會發(fā)生癌變?
5、怎樣預防癌癥?
6、預防癌癥與健康生活方式有什么關系?
[資料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與防癌,教材P127討論題。
7、人類能否征服癌癥?
按班級四個自然分布把學生分為四組選擇不同問題進行討論,各組匯報小組意見,教師點評、總結。
(一)什么是癌細胞
有的細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細胞中遺傳物質發(fā)生變化,就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xù)進行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這種細胞就是癌細胞。
(二)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惡性增殖的“不死的細胞”。
形狀顯著改變的“變態(tài)的細胞?!?/p>
黏著性降低的“擴散的細胞”(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
(三)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輻射,如紫外線,X射線等。
化學致癌因子:無機物如石棉、砷化合物等;有機物如黃曲霉素、亞硝胺等。
生物致癌因子:如ROUS肉癌病毒。
(四)致癌因子為什么會導致細胞癌變
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過程。
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組織細胞不正常的增殖。
致癌基因→損傷細胞中的DNA分子→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變→正常細胞生長、分裂失控→變成癌細胞
癌變是基因突變的累積效應。
(五)癌癥的預防和治療。
在個人日常生活中,注意遠離致癌因子,盡量規(guī)避罹患癌癥的風險。
在治療方面,有手術切除,化療和放療。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
(六)總結
1、小結癌細胞的特征,常見的致癌因子,預防癌癥與健康的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
2、細胞分裂:細胞分化、細胞癌變的關系。
(七)作業(yè)布置
P128練習
(八)板書設計
第4節(jié) 細胞的癌變
一、什么是癌細胞
二、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惡性增殖的“不死的細胞”。
形狀顯著改變的“變態(tài)的細胞?!?/p>
黏著性降低的“擴散的細胞”(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
三、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輻射,如紫外線,X射線等。
化學致癌因子:無機物如石棉、砷化合物等;有機物如黃曲霉素、亞硝胺等。
生物致癌因子:如ROUS肉癌病毒。
四、癌變的機理
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過程。
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組織細胞不正常的增殖。
致癌基因→損傷細胞中的DNA分子→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變→正常細胞生長、分裂失控→變成癌細胞
癌變是基因突變的累積效應。
五、癌癥的預防和治療
課后反思
通過本內容的學習,學生了解了癌細胞的特征和危害、致癌因子以及癌癥的治療與預防;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提出問題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做到關愛癌癥患者、關心社會和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學習本內容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以一種平等、民主的態(tài)度,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習所采用內容多聯(lián)系生活實際,研究從身邊做起,從生活中挖掘出有探究價值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習慣。本內容的學習方法具有開放性,且形式多樣,有課前收集、提問、討論、思考與練習、閱讀、數(shù)據(jù)分析、演講及課后思考等。
有些學生對癌癥依然比較恐懼,情緒比較悲觀,說明學生對本內容還處于初步的認識階段,對癌癥以預防為主這個知識點領會得還不夠深刻。
高一生物細胞的分化、癌變和衰老教案
2.3細胞的分化、癌變和衰老
(建議1課時完成)
教學重點:1、細胞的分化及其結果
2、細胞分化與細胞分裂的關系
教學難點:1、細胞分化、癌變和衰老的機理
2、細胞分化的特點
教學過程:
復習:細胞周期的概念。
引入新課: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子細胞中有一部分會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繼續(xù)通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的子細胞;但是也有相當多的細胞不再進行DNA的復制,轉而進入細胞的生長發(fā)育階段。細胞生長是由于構成細胞的化合物大量積累造成的,這一階段細胞的同化作用大大強于異化作用。在生物體生長的同時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也逐漸開始發(fā)生了改變,在胚胎期逐漸形成各種不同的組織和器官……。這就是細胞的分化過程,細胞分化是生物體發(fā)育的直接原因。細胞的分裂和分化如果出現(xiàn)異常將會導致細胞癌變。與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一樣細胞的衰老和死亡也是生命過程中必經的的正常環(huán)節(jié)。
第三節(jié)細胞的分化、癌變和衰老
一、細胞的分化
1、細胞分化的概念(41頁)
細胞分化是一種普遍的生命現(xiàn)象。由受精卵發(fā)育成為一個成熟個體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細胞由全能性向專能穩(wěn)定性發(fā)展的過程。細胞的分工加強,生命活動的效能得到了提高。與此同時已分化的細胞的發(fā)育潛能也逐漸受到抑制。細胞開始出現(xiàn)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上的特異性,而且這種變化具有明顯的區(qū)域性。形態(tài)結構相同的細胞通過細胞識別作用聚集粘連在一起,最終形成了一個個具有較明顯差異的細胞群。細胞由同型到異型的發(fā)展過程就是細胞的分化過程。細胞分化的結果就是組織的形成。
討論:多細胞生物體在胚胎早期隨著細胞的有絲分裂,細胞數(shù)目迅速增加。這些細胞的遺傳物質相同嗎?(復習有絲分裂特點)從理論上講具有同樣的遺傳性的體細胞就應該表現(xiàn)出相同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特點。事實果真如此嗎?為什么?
教師提示(最好是引導學生回答):“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核酸對于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的作用?!?br>
2、細胞分化的原因
決定細胞分化方向的根本原因是:雖然多細胞生物不同部位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相同,但是由于它們所處的相對位置不同,因此它們控制蛋白質合成的狀況就不完全相同,因而導致不同特定部位的細胞內的蛋白質和酶等重要生命物質的組成有區(qū)別,這最終導致了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就會不同。從表象上看就是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和器官。由上可以看出細胞質在細胞分化過程中對細胞核的活動是有影響的。生命活動的發(fā)展方向和最終結果是內因和外因工作的結果。細胞分化在胚胎期達到了最大限度,出生以后的胚后發(fā)育只是原有組織體積的增加,不再增加組織的新類型。
3、細胞分化的特點與細胞的全能性:
1.細胞分化的持久性:發(fā)生于整個生命進程中。
2.細胞分化的差異性:高等生物比低等生物分化顯著;動物比植物分化顯著。
3.細胞分化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一般情況下細胞分化是不可逆轉的過程。
細胞分化的穩(wěn)定性與細胞分化程度有關,分化顯著的細胞穩(wěn)定性會更強。一般情況下分化的細胞將失去繼續(xù)分裂的能力,尤其是動物細胞最為顯著。植物細胞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還有可能逆轉,重新恢復分裂能力。恢復分裂能力的細胞在特定環(huán)境條件下仍可重新再分化。動物細胞的細胞核在離開原有的特定環(huán)境后,如果新的環(huán)境條件適宜也仍有可能恢復分裂能力。這是因為細胞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并沒有遭到破壞。細胞仍然保有該物種應有的全套遺傳物質。這就是細胞的全能性。
4、知識應用:
學生討論交流:以上科學原理在生產實際和科學研究領域中的應用
(105頁克隆技術可以應用于珍稀動物的保護;42頁的組織培養(yǎng)技術廣泛地應用于名貴花卉、珍稀草藥、優(yōu)良物種的迅速繁殖等;醫(yī)學上組織器官的體外培養(yǎng)擴增可以用于移植手術;骨髓中造血干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和定向分化可以挽救許多血液病人的生命……)
細胞的分裂和分化如果出現(xiàn)異常將會造成什么后果呢?
二、細胞的癌變:(可以通過學生閱讀后歸納總結也可以由教師講解)
1、癌細胞的產生原因:
在細胞內有專門控制細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遺傳信息DNA片斷(基因)。當這些基因受到干擾發(fā)生程序紊亂或生理功能失衡時,細胞的分裂和分化就會失常。正常情況下細胞分裂不會超過50~60次,如果失控就會形成腫瘤和癌。癌細胞就是一團失去正常生理功能的惡性增殖的細胞群。
2、癌細胞的特點:(學生閱讀后交流)
(1)無限惡性增生
(2)形態(tài)結構異常
(3)細胞膜異常,細胞容易分離擴散
癌癥種類繁多,如肝癌、血癌(白血?。⒐前?、腸癌、膀胱癌等。隨著環(huán)境的污染癌癥的發(fā)病率急速提升,而且有低年齡化的趨勢。因此癌癥是當今世界上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癌癥已經無情地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嚴重地影響了人類的生活質量,縮短了人類的壽命。人體為什么會換上癌癥,誘發(fā)癌癥的因素是哪些?癌的特點是什么?如何有針對性地積極采取適當?shù)姆椒右灶A防和治療?……
3、致癌因素與癌癥的預防: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歸納整理(注意進行內因和外因關系的哲學教育)
(1)內因:人體內有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經過科學工作者的研究,目前已經發(fā)現(xiàn)了許多與癌癥有關的基因。這些基因大體分成兩類,普遍存在于人體的染色體上。是否患癌取決于兩類基因是否被激活,是否能在適當?shù)臅r間和空間內正常發(fā)揮作用。這屬于生物體內的動態(tài)調節(jié)問題。
(2)外因:
①物理因素:各種有害輻射(如X射線、紫外線和核輻射等)
②化學因素:有害化學藥物、制劑(如砷、苯、煤焦油等)
③生物因素:病毒引入。
學生交流討論:致癌因素究竟離我們有多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上述有害環(huán)境我們接觸到了多少?
吸煙和被動吸煙、廚房煙霧、汽車尾氣、裝修涂料中溢散的有害氣體、過量的防腐劑、化妝品中的添加劑、色素香精、黃曲霉素、各種噴霧劑、制冷劑等等是否含有致癌物質?與癌癥是否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日光浴的度如何把握?醫(yī)院里是否有會誘發(fā)癌癥的因素?如何防范?
目前癌癥治療的方法主要靠那些手段?原理是什么?
三、細胞的衰老和死亡
首先要明確:這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學生例舉細胞自然衰老死亡的例子。
提示:人體紅細胞、皮膚的表皮細胞、骨髓腔壁上的細胞、根冠細胞等。
1、特點:
對5個特點進行分析,認識因果關系。共同點都是對細胞新陳代謝物質交換和物質轉化的阻礙作用,導致新陳代謝減緩、變弱。最終結果就是細胞死亡。
2、原因:
簡要介紹有關假說(教參中有相關內容)
3、細胞的死亡:
細胞死亡有正常凋亡和異常死亡兩類。正常的細胞死亡是在細胞遺傳物質的控制下進行的主動過程,它有一套嚴格的程序。
它對于生物體的正常發(fā)育具有重要的影響。比如胚胎發(fā)育期手的發(fā)育如果沒有細胞的調亡就不會有纖細的手指;如果沒有正常的細胞調亡,蝌蚪的尾部就不會消失,它將永遠不能變成青蛙……。正常的細胞調亡骸肩負著維持各種組織器官固有體積和形態(tài)的功能;還會使機體內異常的細胞得到及時清除,去處潛在的隱患;例如癌癥就是異常的細胞沒有及時死亡的結果……。因此細胞的正常死亡是生物體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調節(jié)機制,是機體平衡細胞增殖,調節(jié)機體細胞樹木恒定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生命過程。
對細胞的生命現(xiàn)象進行總結。
高一生物《走近細胞》教案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找到學習的樂趣,幫助高中教師在教學期間更好的掌握節(jié)奏。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高中教案呢?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高一生物《走近細胞》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生物《走近細胞》教案
第1章走近細胞
第1節(jié)從生物圈到細胞
一、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1、舉例說出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上。
2、說出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情感態(tài)度方面
1、認同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
二、教學重難點: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重點;說出生命系統(tǒng)的層次是難點。
三、教學用具:ppt幻燈片
四、課前準備:讓學生收集關于冠裝病毒相關的資料。
五、教學課時:1課時
六、教學過程
略
七、板書設計
略
三、小結: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
八、布置作業(yè)
基礎:
1.病毒沒有結構,只有依賴才能生活。
2.在你和父母之間,(細胞)充當遺傳物質的“橋梁”。胚胎發(fā)育與細胞、有關。
3.HIV是病毒的縮寫,它可感染人體的細胞,導致人體的
降低。細胞受損會導致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上述1、2、3說明生命活動離不開。單細胞生物,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多細胞生物依賴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4.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為:細胞→→→→
→→→→。其中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多細胞植物沒有層次。單細胞生物的細胞既是
層次,又是層次。
5.種群是指在內,。
群落是指內中的集合。
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由與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tǒng)一整體。
6.高倍鏡的使用方法是:先用低倍鏡找到觀察的目標,看清后將要觀察的物象移至,轉動
換上高倍鏡,調整和使視野明亮適宜,再調節(jié)
直至物象清晰。
變式訓練:
1、流感病毒和HIV的生存和復制繁殖的場所必須是()
A、無機環(huán)境B、富含有機質的環(huán)境C、生物體內的細胞間質D、生物體的細胞內
2、以下表示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中,范圍由小到大的順序正確的是()
A、個體→細胞→種群→生態(tài)系統(tǒng)B、細胞→種群→個體→群落
C、個體→群落→種群→生態(tài)系統(tǒng)D、細胞→個體→種群→群落
3、下列關于細胞與生命活動的關系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草履蟲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B、病毒的生命活動可以離開細胞
C、細胞內的生命大分子沒有生命D、單細胞生物的一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4、在一顆倒伏的朽木上,生長著蕨類、苔蘚、真菌、螞蟻等生物,這些生物構成了()
A.種群B.群落C.生態(tài)系統(tǒng)D.生物個體
5、以下可稱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是()
A.一個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燒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個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個魚缸中的所有金魚和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