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課外閱讀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6-102016中考語文復(fù)習(xí)資料:中考課外名著閱讀集萃。
2016中考語文復(fù)習(xí)資料:中考課外名著閱讀集萃
1、我國古典文學(xué)名著《三國演義》中塑造了一個過五關(guān)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的英雄形象,這個英雄是關(guān)羽。這本書有關(guān)這個英雄的傳奇故事還有許多,請用最簡潔的語言寫出其中一個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荊州。
2、我國古典名著《水滸傳》塑造了一大批血肉豐滿、性格鮮明的農(nóng)民起義英雄形象,請列舉有關(guān)人物(不少于5人)“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豹子頭”林沖、“黑旋風(fēng)”李逵、“青面獸”楊志、“花和尚”魯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蟲”顧大嫂、“母夜叉”孫二娘。
3、古典文學(xué)名著《西游記》中孫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節(jié)是大鬧天宮。
4、他在一座無人荒島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為奴,取名“星期五”。在島上生活28年后,因幫助一個船長制服叛變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國,他在成為巨富后派人到島上繼續(xù)墾荒。他的名字叫魯賓遜這部作品叫《魯賓遜漂流記》。
5、他在生活底層長大,后來和戰(zhàn)友們一道策馬揚刀,南征北戰(zhàn),在社會主義建設(shè)時期與惡劣的自然條件頑強斗爭,表現(xiàn)了極大的智慧和積極性,當(dāng)他病魔纏身躺在病床上時則克服困難,開始創(chuàng)作,繼續(xù)為黨和人民工作。這個著名的文學(xué)形象就是保爾.柯察金作品是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練成的》。
6、““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等情節(jié)說的是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7、古代的“歲寒三友”指松、竹、梅。
8、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經(jīng)寫過一副對聯(lián),“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對聯(lián)稱贊了一位借“寫鬼寫妖”來“刺貪刺虐”的清代名家,請你寫出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蒲松齡。他的一部著作《聊齋志異》。
9、《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jié)義”是指哪三個人?他們各自的性格怎樣?
劉備(忠厚善良、禮賢下士)、關(guān)羽(忠肝義膽、一身正氣)、張飛(勇猛粗暴、嫉惡如仇)。
10、《三國演義》中哪兩位人物青梅煮酒論英雄,他們各自的內(nèi)心是怎樣?
曹操:故意試探劉備,看他是否能成大業(yè),胸懷大志。(dJZ525.cOm 勵志的句子)
劉備: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綻,竭力掩蓋,內(nèi)心恐慌。
11、“群英會中計”是哪部名著中的情節(jié)?誰中誰的計?兩個人的性格怎樣?
設(shè)計者:周瑜;善使謀略、聰明機智。中計者:蔣干;自作聰明,敗事有余。
12、七擒孟獲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節(jié)?是誰擒了猛獲?為什么要七擒?
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jié),是諸葛亮擒的孟獲。共七擒七縱,是談諸葛亮聽從馬謖的建議,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長治久安。
13、“巧授連環(huán)計”是哪部名著中的情節(jié)?”涉及哪兩個人物?為什么要連環(huán)計?
《三國演義》曹操、龐統(tǒng),龐統(tǒng)獻連環(huán)計表面上是為解決曹軍不習(xí)水戰(zhàn)暈船的難題,實際上是為周瑜火燒戰(zhàn)船作準備。
14、《三國演義》中“過五關(guān)斬六將”的是誰?斬了誰手下的六將?為何要過關(guān)斬將?
關(guān)羽,斬了曹操手下的六主將,因為這六人阻擋他尋找大哥劉備的去路。
15、“草船借箭”是誰向誰借箭?這個“借”在文中具體指什么?
周瑜設(shè)計陷害諸葛亮,諸葛亮將計就計趁大霧天扎草人攻打曹營,借來十萬支箭,完成任務(wù)。
16、你怎樣評價《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
表現(xiàn)了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懷大志,不拘小節(jié)的寬廣胸懷。
17、《三國演義》中“賠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誰?
孫權(quán);諸葛亮_。
18、《三國演義》中,你最喜歡的情節(jié)是什么?為什么?
關(guān)羽過五關(guān)斬六將。從中可見關(guān)羽對劉備的一片忠心。
19、《三國演義》中“三英戰(zhàn)呂布”的“三英”指哪三個人?
劉備;關(guān)羽;張飛。
20、《三國演義》中有這樣兩段話:“譬猶駑馬并麒麟,寒鴉配鸞鳳耳”,無異周得呂望,漢得張良”,說此話者是?徐庶,被贊譽的人是諸葛亮。
21、“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边@一肖像描寫寫的是哪部小說中的哪個人物?
三國演義_;_關(guān)羽_。
22、曹操說:“寧教我負天下,休教天下人負我”你怎么看待他的這種觀點?
反對這觀點:因為這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極端自私的人生觀;或贊成這觀點:要成大業(yè)就要在關(guān)鍵時刻忍痛割愛,不能有婦人這仁。
23、杜牧《赤壁》詩中“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句子寫的是哪一場戰(zhàn)役?涉及到哪兩個主要人物?
赤壁之戰(zhàn);曹操、周瑜。
24、《水滸傳》中“智取生辰綱”的是哪幾位好漢?各自的綽號是什么?
晁蓋:晁天王;陸云龍:公孫勝;吳用:智多星;阮小二:立地太歲;
阮小五:短命三郎;阮小七:話閻羅;劉塘:赤發(fā)鬼;白勝:白日暑。
25、“風(fēng)雪山神廟”是哪部書的情節(jié)?涉及到哪兩個人物,性格怎樣?
林沖:逆來順受;陸騫:陰險狡詐出賣朋友。
26、《水滸傳》中“大鬧野豬林”涉及到哪兩個重要人物,他們的性格怎樣?
魯智深:性格粗獷,敢作敢當(dāng)為朋友兩肋插刀;林沖:逆來順受,武藝高強。
27、《紅樓夢》中最熱鬧的情節(jié)是_元妃省親_,最有趣的情節(jié)是_劉姥姥進大觀園_,最凄慘的情節(jié)是_黛玉焚稿__。
28、《紅樓夢》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釵正冊里都有誰?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王熙鳳、李紈、秦可卿、巧姐、妙玉。
29、《紅樓夢》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環(huán)是襲人_,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環(huán)是_晴雯_,性格最剛烈的丫環(huán)是_鴛鴦_。
30、《紅樓夢》中有一個人物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边@句話是誰說的?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為什么?
_賈寶玉_;_不同意。因為男人并不都污濁不堪。這只是賈寶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圍內(nèi)所說的比較偏激。用于批評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體則不正確了_。
31、《紅樓夢》中“兩彎似蹙籠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妖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昭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fēng)。心較比千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边@寫的是哪一位?她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_林黛玉_;_多愁善感、多才多藝。
精選閱讀
2017年中考語文名著閱讀《朝花夕拾》復(fù)習(xí)資料
名著閱讀《朝花夕拾》復(fù)習(xí)資料
一、填空。
1.《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憶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們學(xué)過其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阿長與〈山海經(jīng)〉》。
2.作者在《瑣記》中提到喜歡看的一本書是《天演論》。
3.《五猖會》中,父親讓我背《鑒略》,讓我感到痛苦。
4.《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全書十篇文章,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jīng)歷與體驗的文字。
5.《五猖會》記述了作者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_的急切興奮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
6.魯迅寓居的東墻上,一直掛著的照片他的老師藤野先生。
7.《朝花夕拾》中刻畫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婦女形象有阿長和衍太太。
8.魯迅借眾鬼嘲弄人生,用陰間諷刺陽世,對“正人君子們”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嘲弄和鞭撻的文章是《無?!?。
二、選擇題。
1.“無?!边@個“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主要原因是: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
2.《藤野先生》中作者棄醫(yī)從文的原因是:要拯救國民的精神
3.《瑣記》一文中寫了幾件事,表達了對衍太太的不滿。三件
4.《朝花夕拾》中,阿長的性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個不是阿長的性格特點:A.迷信B.不拘小節(jié)C.馬虎D.樸實
5.陳蓮河給魯迅的父親看病時所開的藥引是:一對蟋蟀
6.魯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蘇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礦路學(xué)堂,這段經(jīng)歷在哪篇文章中提及?!冬嵱洝?/p>
7.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范愛農(nóng)》記敘的是魯迅在日本留學(xué)時和回國后與范愛農(nóng)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
8.下列文章不屬于《朝花夕拾》的是:《風(fēng)箏》
9.《朝花夕拾》中記敘魯迅為了尋“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xué)的經(jīng)過的是:《瑣記》
10.魯迅早年留學(xué)學(xué)習(xí)醫(yī)學(xué)的國家是:日本
11.范愛農(nóng)和魯迅初次相識的地點是:橫濱
12.下列民間故事不是《二十四孝圖》范疇的是:A.臥冰求鯉B.郭巨埋兒C.聞雞起舞D.老萊娛親
13.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長媽媽”的篇目是:A.《狗貓鼠》B.《二十四孝圖》C.《五猖會》D.《瑣記》
14.“這是一個高大身材,長頭發(fā),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像在渺視”。這段文字描寫的是:范愛農(nóng)
15.下列篇章中,不是以記人為主的是:《父親的病》
三、簡答題。
1.《父親的病》中魯迅描寫幾位“名醫(yī)”的行醫(yī)態(tài)度、作風(fēng)、開方等種種表現(xiàn),揭示了這些人怎樣的實質(zhì)?
答:揭示了這些人巫醫(y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營人命的實質(zhì)。
2.魯迅所收得的最先的圖畫本子《二十四孝圖》是哪來的?
答:一位長輩的贈品。
3.作者為什么反感“老萊娛親”的故事?
答:作者認為小孩子多不愿意詐作,換言之,不愿裝假,這違背了兒童的心理。
4.起初魯迅認為范愛農(nóng)是怎樣一個人?
答:非常冷漠,十分膽小,對師長無情,與人背道而馳。
5.魯迅的《二十四孝圖》一文,對古時的所謂“孝”持有怎樣的態(tài)度?
答:斥責(zé)封建孝道不顧人命,教壞后人,揭示其虛偽和殘酷。
1、《朝花夕拾》的作品記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xué)的歷程,追憶那些難于忘懷的人和事,抒發(fā)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作品在夾敘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抨擊和嘲諷。
2、目錄:小引①狗貓鼠②阿長和山海經(jīng)③二十四孝圖④五猖會⑤無常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⑦父親的?、喱嵱洟崽僖跋壬夥稅坜r(nóng)后記
3、1-7篇作品記述魯迅兒童時期在故鄉(xiāng)的生活片段,展現(xiàn)了當(dāng)時的人情世態(tài)和社會風(fēng)貌,是了解少年魯迅的可貴篇章。后面的8-10篇作品,記述魯迅離開家鄉(xiāng)到南京、日本求學(xué)和回國后的一段經(jīng)歷,留下了青年魯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腳印。
4、簡介
《貓狗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fā)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噑叫”、時而“一副媚態(tài)”等特性的憎惡;追憶童年時救養(yǎng)的一只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jīng)歷和感受。表現(xiàn)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阿長與山海經(jīng)》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jié)”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jīng)》,充滿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二十四孝圖》從當(dāng)時的兒童讀物談起,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dāng)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作品對當(dāng)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fù)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無?!访枋鰞簳r在鄉(xiāng)間迎神會和戲劇舞臺上所見的“無?!毙蜗?,說明“無?!边@個“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是因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得不到惡報,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文章在夾敘夾議中,對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諷。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yīng)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y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yī)”的行醫(yī)態(tài)度、作風(fēng)、開方等種種表現(xiàn),揭示了這些人巫醫(y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zhì)。
《瑣記》憶敘魯迅為了尋找“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xué)的經(jīng)過。作品描述了當(dāng)時的江南水師學(xué)堂(后改名為雷電學(xué)校)和礦務(wù)鐵路學(xué)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wù)派辦學(xué)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饑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xiàn)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欲望。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xué)時期的學(xué)習(xí)生活,敘述在仙臺醫(yī)專受日本學(xué)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yī)從文的經(jīng)過。作者突出地記述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范愛農(nóng)》追敘作者在日留學(xué)時和回國后與范愛農(nóng)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nóng)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xiàn)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朝花夕拾》導(dǎo)讀
一、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出身于沒落的封建家庭。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xué)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并第一次使用“魯迅”這個筆名;中篇小說《阿Q正傳》,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吶喊》《彷徨》等。
1881年9月25日,魯迅先生誕生在浙江紹興。周家是一個大家族,到魯迅祖父一輩,已日漸衰敗。魯迅的父親是個秀才,在仕途上終生不得意一直沒有考上舉人。12歲那年,祖父因科場案入獄,父親受此打擊日漸病重,在他15歲那年病逝。這段時間里,作為家中的長子,魯迅計劃每天出入于當(dāng)鋪和藥店之間,深深地感到事態(tài)的炎涼。17歲,魯迅離開家鄉(xiāng),先進了南京水師學(xué)堂,后轉(zhuǎn)入路礦學(xué)堂。1902年,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東渡日本深造。兩年后,進了仙臺醫(yī)學(xué)專門學(xué)校學(xué)習(xí)醫(yī)學(xué),幻燈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認識到改變中國人麻木的精神比醫(yī)治肉體更為重要,于是棄醫(yī)從文。1909年回國,回國以后,魯迅先后在杭州、紹興等地教過書,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間目睹了辛亥革命從勝利到失敗的整個過程,更加堅定了中國社會的當(dāng)務(wù)之急是國民性的改造的認識。1917年前后,新文化運動以及文學(xué)革命已經(jīng)開始提倡,魯迅開始寫作,隨著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的發(fā)表,一發(fā)不可收拾,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文學(xué)作品。
二、寫作背景
創(chuàng)作《朝花夕拾》時魯迅已是文壇舉足輕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慘案后,魯迅寫了《紀念劉和珍君》等文,憤怒聲討政府的無恥行徑,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過起顛沛流離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醫(yī)院、德國醫(yī)院等處。盡管生活艱苦,還寫了不少的散文詩和《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返热⑽?,它們后來與魯迅在慘案發(fā)生之前寫作的《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jīng)〉》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魯迅接受了廈門大學(xué)的聘請,南下教書,但他在廈門大學(xué)只帶了四個多月,因為他發(fā)現(xiàn)廈門大學(xué)的空氣和北京一樣,也是污濁的。魯迅在這里見識了種種知識分子的丑惡嘴臉,毫不留情地進行抨擊。魯迅雖然不喜歡廈門大學(xué),但他對自己擔(dān)任的課程卻傾注了全力,他上的課很受學(xué)生的歡迎。在繁忙的教學(xué)之余,魯迅寫了很多作品,這其中就包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和《范愛農(nóng)》五篇散文。這五篇散文與在北京創(chuàng)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構(gòu)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冻ㄏκ啊酚?927年出版。
三、主要內(nèi)容和主題思想
《狗貓鼠》——在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tài);第三,它老在配合時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侯心愛的一只小隱鼠。雖然后來證實并非貓所害,但我對貓是不會產(chǎn)生好感的,何況它后來確實吃了小兔子!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阿長與〈山海經(jīng)〉》——阿長是魯迅小時侯的保姆。記述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jié)”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jīng)》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二十四孝圖》——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中國兒童可憐。
《五猖會》——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個節(jié)日。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無常》——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么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jié)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xiàn)實所謂正人君子的諷刺,虛幻的無常給予當(dāng)時魯迅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于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櫥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yīng)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父親的病》——父親被庸醫(yī)治死,一直是埋在魯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y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yī)”的行醫(yī)態(tài)度、作風(fēng)、開方等種種表現(xiàn),揭示了這些人巫醫(y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zhì)。
《瑣記》——魯迅在這篇文章里主要回憶了自己離開紹興去南京求學(xué)的過程。作品描述了當(dāng)時的江南水師學(xué)堂和礦務(wù)鐵路學(xué)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wù)派辦學(xué)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饑如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xiàn)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欲望。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xué)時期的學(xué)習(xí)生活,敘述在仙臺醫(yī)專受日本學(xué)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yī)從文的經(jīng)過。作者突出地記述了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情的懷念。
《范愛農(nóng)》——追敘作者在日留學(xué)時和回國后與范愛農(nóng)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nóng)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xiàn)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四、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現(xiàn)的四個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師、朋友和父親。
長媽媽——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著樸實善良的愛,令作者永生難忘。從長媽媽身上,我們看到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們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異國醫(yī)學(xué)教授,因為表現(xiàn)出平等待人的態(tài)度,因為關(guān)心弱國子民的學(xué)業(yè),他樸素而偉大的人格令人肅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們不設(shè)身處地地想象魯迅當(dāng)時的處境,便很難感受到這位老師的偉大之處。
范愛農(nóng)——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無法與狂人一樣,最終與這個社會妥協(xié),也無法像N先生一樣忘卻,所以他的內(nèi)心痛苦、悲涼,我們和魯迅先生一樣,疑心他是自殺的。
父親——父親曾讓童年魯迅困惑過,因為在他興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會時,勒令他背書。但是,魯迅從來沒有指責(zé)過自己的父親,他懺悔的是自己沒有讓父親安靜地死去,這讓他的心靈永遠不安永遠痛苦。我們感到魯迅先生強烈的愛。
五、藝術(shù)手法
1、把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如描寫百草園的景致,繪聲繪色,令人神往。
2、在對往事深情的回憶時,作者無法忘卻現(xiàn)實,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筆法”(即對現(xiàn)實的議論),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如《貓狗鼠》一文既有作者對童年時擁有過的一只可愛的小隱鼠的深情回憶,又有對祖母講述的民間故事生動的記敘,同時揭示了現(xiàn)實中那些像極了“貓”的正人君子的真實面目。
3、擅長攝取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以小見大,寫人則寫出人物的神韻,寫事則寫出事件的本質(zhì)。如在《無?!分?,從無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實中,作者既寫出了無常富于人情味的特點,又巧妙地諷刺了生活中那些虛偽的知識分子,入木三分。
4、作者在批判、諷刺封建舊制度、舊道德時,多用反諷手法。表面上很冷靜地敘述事件的始末,其實是反話正說,在敘述中暗含著“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諷刺。如在《父親》中,對庸醫(yī)的行醫(yī)過程細細道來,沒有正面指責(zé)與諷刺,但字里行間處處蘊含著作者激憤的批判和諷刺。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對比手法。如《五猖會》通過我前后心境的對比表達了對封建社會的反感和批判;《無?!吠ㄟ^無常這個“鬼”和現(xiàn)實中的“人”對比,深刻地刻畫出了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惡面目;《貓狗鼠》作者對小隱鼠的愛和對貓的強烈憎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六、精彩片段
精彩片段之一《五猖會》
我忐忑著,拿了書來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讀下去。我擔(dān)著心,一句一句地讀下去。
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罷,他說:
“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p>
他說完,便站起來,走進房里去了。
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讀著,讀者,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
粵自盤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開混茫。
就是這樣的書,我現(xiàn)在只記得前四句,別的都忘卻了;那時所強記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齊忘卻在里面了。記得那時聽人說,讀《鑒略》比讀《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為可以知道從古到今的大概。知道從古到今的大概,那當(dāng)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粵自盤古”就是“粵自盤古”,讀下去,記住它,“粵自盤古”呵!“生于太荒”呵!…
應(yīng)用的物件已經(jīng)搬完,家中有忙亂轉(zhuǎn)成靜肅了。朝陽照著西墻,天氣很晴朗。母親,工人,長媽媽及阿長,都無法營救,只默默地靜候我讀熟,而且背出來。在百靜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住;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fā)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
他們都等候著;太陽也省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經(jīng)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來,那書走進父親的書房,一氣背將下去,夢似的就背完了。
“不錯。去罷?!备赣H點著頭,說。
大家同時活動起來,臉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將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賀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頭。
我卻并沒有他們那么高興。開船以后,水路中的風(fēng)景,盒子里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guān)的五猖會的熱鬧,對于我似乎都沒有什么大意思。
賞析——文章對自己從“笑著跳著”到感覺一切“都沒有什么大意思”的心情變化寫的很細致,蘊含著對封建教育不動聲色的批判。我們也從文中看到,作者對其父親沒有一句譴責(zé)之詞,只是流露出對長輩不能理解一位兒童真實心情的傷感于困惑。
精彩片段之二《范愛農(nóng)》
到初冬,我們的景況更拮據(jù)了,然而還喝酒,講笑話。忽然是武昌起義,接著是紹興光復(fù)。第二天愛農(nóng)就上城來,戴著農(nóng)夫常用的氈帽,那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老迅,我們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復(fù)的紹興。我們同去。”
我們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滿眼是白旗。然而貌雖如此,內(nèi)骨子是依舊的,因為還是幾個舊鄉(xiāng)紳所組織的軍政府,什么鐵路股東是行政司長……。這軍政府也到底不長久,幾個少年一嚷,王金發(fā)帶兵從杭州進來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會來。他進來以后,也就被許多閑漢和新進的革命黨所包圍,大做王都督。在衙門里的人物,穿布衣來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換上皮袍子了,天氣還并不冷。
我被擺在師范學(xué)校校長的飯碗旁邊,王都督給了我???00元。愛農(nóng)做監(jiān)學(xué),還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談閑天。他辦事,兼教學(xué),實在勤快得可以。
賞析——文中有一個重要的細節(jié),即對光復(fù)后的紹興換湯不換藥的描述。這其實已埋下了范愛農(nóng)悲劇的伏筆。魯迅對范愛農(nóng)沒有一句正面的贊揚,只是從他的神情“那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從他的行動“實在勤快得可以”表現(xiàn)了革命后的范愛農(nóng)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愛農(nóng)心里產(chǎn)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魯迅其后又用了很多筆墨寫光復(fù)后紹興的現(xiàn)實,其實就是在探討造成他的朋友悲劇命運的原因。
《朝花夕拾》練習(xí)
一、填空
1、《朝花夕拾》原來集名是《舊事重提》,是魯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憶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們學(xué)過其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阿長與〈山海經(jīng)〉》。請簡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課內(nèi)學(xué)過的除外)的主要內(nèi)容:示例:《二十四孝圖》主要內(nèi)容:童年時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實在沒有什么好畫冊可看。我擁有的最早一本畫圖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圖》。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發(fā)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
《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兩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兒時保姆長媽媽“謀害”隱鼠一事,說明了對阿長的懷戀。魯迅是文學(xué)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后改名周樹人。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朝花夕拾的題材是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于1927年出版。共收入10篇作品。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對朝花夕拾書名進行解析:早上的花晚上來撿,就是成年時回憶往事。
《朝花夕拾》中出現(xiàn)的四個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長媽媽、恩師藤野先生、朋友范愛民、父親。《朝花夕拾》的作者的其他代表作有:我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篇小說《阿Q正傳》,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吶喊》《彷徨》等。
有關(guān)《朝花夕拾》的對聯(lián):獨酌花酒釋胸竹,寒衣不勝暑,朝花夕拾誰歸屬,甜酸咸辣苦。
《朝花夕拾》的思想:記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xué)的歷程,追憶那些難于忘懷的人和事,抒發(fā)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作品在夾敘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抨擊和嘲諷。
2、《二十四孝圖》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dāng)作有趣”,“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
3、作者在《瑣記》中提到喜歡看的一本書是《天演論》。
4、《五猖會》中,父親讓我背《鑒略》,讓我感到痛苦。
5、魯迅小時侯最喜歡在百草園玩耍。
6、《二十四孝圖》中,(子路負米)、(敦巨埋兒)、(老菜娛親)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稱。
7.魯迅在仙臺學(xué)醫(yī)時發(fā)生了(三)件重大的事。
8.“賽神會”中“我”和許多人喜歡看(活無常)。
9.魯迅在《瑣記》中記敘為了“尋別一類人們?nèi)ァ庇诌x擇了無須學(xué)費的南京(江南水師學(xué)堂)。
10.“好。那么,走罷!”而去“尋別一類人們?nèi)ァ币徽Z出自魯迅的(《瑣記》)篇。
11.魯迅在《瑣記》一文中,用了“(烏煙瘴氣)”一詞來譏諷洋務(wù)派的辦學(xué)。
12.魯迅在《瑣記》中寫自己一有空閑,就照例地吃侉餅,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論》,表現(xiàn)出魯迅探求真理的(強烈欲望)。
13.《范愛農(nóng)》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學(xué)和回國后與范愛農(nóng)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記敘了作者在日本留學(xué)時的學(xué)習(xí)生活,記敘了與藤野先生相識、相處、分別的幾個片段,并說明了在仙臺醫(yī)專時的(棄醫(yī)從文)一生中重要的經(jīng)歷。
15.魯迅在《二十四孝圖》里,針對“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16.《五猖會》記述了作者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
17.魯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達了對日本沒有民族偏見的正直熱誠的先生的懷念。
18.作者回憶少年讀了這一本孝子的教科書后,覺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負米”,“黃香扇枕”,“陸績懷橘”之類。而“哭竹生筍”的故事則有些可疑,還有“臥冰求鯉”的故事,如模仿則有性命之憂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獸,非常廣大,也非常長久,能使全中國化成一個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達了魯迅先生對“妨害白話者”的憤怒之情。
20.魯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觸“物競天擇”,“蘇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礦路學(xué)堂,這段經(jīng)歷在《瑣記》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說起兒時生活常常出現(xiàn)對迎神賽會、看戲等情節(jié)的回憶,如《無?!?,《五猖會》。
22.在《瑣記》一文中魯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學(xué)堂與舊學(xué)堂的區(qū)別。
23.魯迅在《無常》一文中,通過對(無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以諷刺當(dāng)時社會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魯迅寓居的東墻上,一直掛著他的老師藤野先生的照片
25.魯迅在日本留學(xué)時認識的一位朋友,當(dāng)時彼此都沒有什么好感,但回國偶遇之后,交往甚密,這位朋友是范愛農(nóng)。
26.魯迅借眾鬼嘲弄人生,用陰間諷刺陽世,對“正人君子們”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嘲弄和鞭撻的文章是《無常》
27.棄醫(yī)從文是魯迅一生中具有決定意義的轉(zhuǎn)折點。
28.“他同情冤魂、懲辦惡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愛又恐怖?!边@是作者筆下的無常。
29有一位正直、倔強、愛國的知識分子,在社會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范愛農(nóng)。
30.魯迅先生說起他的兒時生活時,常常出現(xiàn)對迎神賽會、看戲等情節(jié)的回憶的文章有《無?!泛汀段宀?。
31.魯迅棄醫(yī)從文的原因是拯救國民的精神。
32.《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憶散文,被選為課文的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藤野先生》,請再寫出另外一篇的篇名《阿長與山海經(jīng)》《狗貓鼠》《范愛農(nóng)》《瑣記》《父親的病_》。
33.《五猖會》記敘作者兒時父子之間一場微妙的沖突:我對五猖會的熱切盼望和父親的阻難,表現(xiàn)了父親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習(xí)俗的不合理。
34.下面這副挽聯(lián)是國際友人斯諾悼念魯迅先生而寫的,請將上聯(lián)補充完整。澤著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lǐng)吶喊;先生已經(jīng)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35.《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全書十篇文章,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jīng)歷與體驗的文字。我們學(xué)過其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jīng)》》、《藤野先生》等。
二、選擇
1、《瑣記》中,衍太太對魯迅說偷珠寶的事件后,她有沒有散布流言:有
2、《朝花夕拾》中記敘魯迅為了尋“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xué)的經(jīng)過的是《瑣記》
3、魯迅先生的籍貫是浙江紹興
4、《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百草園”在“我家的”后面
5、《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書屋”是作者何時求學(xué)的地方:少年
6、《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書屋”是:私塾名
7、壽鏡吾先生是魯迅在何處求學(xué)時的老師:本城書塾
8、藤野先生是魯迅在何處求學(xué)時的老師:仙臺醫(yī)專
9、藤野先生的全稱是:藤野嚴久郎
10、《藤野先生》回憶作者早年學(xué)醫(yī)時的生活經(jīng)歷,地點不是在(C)A、日本B、仙臺C、北京D、仙臺醫(yī)專
11、《朝花夕拾》結(jié)集出版前,曾在何處連載:《莽原》
12、除“小引”和“后記”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10
13、《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講的是《朝花夕拾》的:編纂過程
14、《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記”講的是:與《二十四孝圖》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15、《狗貓鼠》是一篇議論散文
16、《狗貓鼠》寫到了作者何種生活經(jīng)歷:養(yǎng)隱鼠
17、《狗貓鼠》開頭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腳色”“負有指導(dǎo)青年責(zé)任的前輩”:一種人
18、《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提到的“阿長”是作者家的:老媽子
19、《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提到,“我的母親和許多別的人”稱“阿長”為長媽媽
20、《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提到,“我的祖母”稱“阿長”為阿長
21、《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提到,“我”一般情況下稱“阿長”為:阿媽
22、《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提到,“我憎惡她的時候”稱“阿長”為:阿長
23、《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提到,“阿長”這個稱呼體現(xiàn)其人的特點是沿用其前對一個女工的稱呼
三、判斷
1.《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fā)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狗“盡情玩弄”弱者、對人又是一副媚態(tài)的憎惡。(×)
2.《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nóng)》三篇作品,記述了作者離開家鄉(xiāng)到南京、日本求學(xué)和回國后的一段經(jīng)歷。(√)
3.《父親的病》中為父親看病的第二個醫(yī)生是葉天士。(×)陳蓮河先生
4.魯迅不喜歡《天演論》(×)
5.藤野先生是一個有偏見的人(×)
6.藤野先生為人誠懇公正;(√)
7.藤野先生對學(xué)生誨人不倦,對研究一絲不茍;(√)
8.藤野先生對學(xué)術(shù)有超越國界的博大胸懷(√)
9.藤野先生向魯迅詢問中國女人裹腳的事,是對中國人的輕視。(×)
10.范愛農(nóng)是一個非常隨和的人;(×)
11.范愛農(nóng)常常從鄉(xiāng)下搭船進城,是因為他向往城市生活;(×)
12.范愛農(nóng)對辛亥革命是非常歡迎的;(√)
13.范愛農(nóng)從日本留學(xué)回國后,一直受到重視和重用。(×)
14.《瑣記》中有“肚子疼”綽號的是衍太太。(×)沈四太太
15.陳蓮河是《瑣記》中的人物。(×)《父親的病》
16.《無常》是對保姆阿長的回憶。(×)
17.魯迅是借《貓狗鼠》一文來表明他為什么那么討厭貓的。(×)
四、簡答題
1、魯迅回憶藤野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答: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來繼續(xù)與“正人君子”們作斗爭。
2、魯迅為什么時時記起藤野先生?
答:“在我所認為我?guī)煹闹?,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
3、范愛農(nóng)是怎樣一個人?
答:他生性孤傲耿直,落落寡歡,最后窮困潦倒,溺水而死。
4、魯迅為什么對范愛農(nóng)是失足落水還是投水自殺表示懷疑?
答:魯迅對范愛農(nóng)之死的懷疑實質(zhì)上是魯迅對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的控訴,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5、《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1962年所作的回憶性(敘事)散文(體裁)集,書中著墨較多的人物是誰?
答:長媽媽、藤野先生、范愛農(nóng)。
6、在魯迅《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是寫“寵物”的,你知道是哪一篇嗎?
答:《狗貓鼠》
7、寫出《朝花夕拾》中你最喜歡的篇目名稱(兩個)
答:《藤野先生》《狗貓鼠》
8、我所收得的最先的圖畫本子《二十四孝圖》的來歷是:一位長輩的贈品。
9、我得到《二十四孝圖》為什么既高興又掃興?高興的是:鬼少人多②歸我一人獨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準確無誤④便是不識字的人,例如阿長,也只要一看圖畫便能夠滔滔的講出一段的事跡;掃興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難,對于先前癡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
10、為什么作者反感“老萊娛親”的故事?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萊“詐跌”,作嬰兒啼,以娛親意,作者認為小孩子多不愿意詐作,換言之,不愿裝假,這違背了兒童的心理。
11、《父親的病》中屢次提及庸醫(yī)誤人的種種荒誕行為,試舉一例:如陳蓮河用藥中要求“蟋蟀一對”,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
12、《朝花夕拾》中刻畫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婦女形象有:阿長 衍太太。
13、《五猖會》中回憶童年往事,含蓄地表達了對父母毫不顧及孩子心理的無奈與厭煩,這件事是:當(dāng)作者興高采烈地計劃前往看五猖會時,卻突然被父親叫住要求他背書。
14、《朝花夕拾》中《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yī)治病的情景。文中的s城是?即指紹興城。
15、《五猖會》中父親強迫“我”背《鑒略》這一事中可以看出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父親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和隔膜。
16、簡析狗和貓成了仇家的原因?答:據(jù)說,是這么一回事:動物們因為要商議要事,開了一個會議,鳥、魚、獸都齊集了,單是缺了象。大家議定,派伙計去迎接它,拈到了當(dāng)這差使的鬮的就是狗?!拔以趺凑业侥窍竽兀课覜]有見過它,也和它不認識?!彼鼏?。“那容易,”大眾說,“它是駝背的?!惫啡チ?,遇見一匹貓,立刻弓起脊梁來,它便招待,同行,將弓著脊梁的貓介紹給大家道:“象在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從此以后,狗和貓便成了仇家。
17、《朝花夕拾》中引用《長恨歌》中的詩句是哪一句?答:《瑣記》:“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p>
18、《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圖》中哪幾個故事?答:子路負米、黃香扇枕(可以勉力仿效的)、陸績懷橘(也并不難)、哭竹生筍(就可疑)、臥冰求鯉(有性命之虞)、老萊娛親、郭巨埋兒(最使我不解,甚至于發(fā)生反感的)七篇。(《后記》中還包括李娥投爐、曹娥投江覓父尸、嘗糞心憂)
19、《貓狗鼠》中有關(guān)貓的故事有?答:德國童話貓狗成仇、愛倫坡短篇小說《黑貓》、日本“貓婆”的故事、中國古代“貓鬼”的故事(出自《北史杜孤信傳》)、貓教老虎本領(lǐng)的故事。
20、《貓狗鼠》中作者小時候床頭貼的兩張花紙是?答、《八戒招贅》、《老鼠成親》
21、作者是如何認識隱鼠的?
答:有一回作者聽到一間空屋里有“老鼠數(shù)錢”的聲音,推門進去,看見一條蛇伏在橫梁上,看地上躺著一匹隱鼠,口角流血,但兩脅還一起一落的。取來給躺在一個紙盒子里,大半天隱鼠竟醒過來了,漸漸的復(fù)了原,但不逃走。于是隱鼠就成了作者的玩伴。
22、隱鼠的結(jié)局是怎樣的?
答:隱鼠緣著長媽媽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腳踩死了。
23、作者仇貓的原因是什么?
答:貓的性情和別的猛獸不同,總是盡情折磨獵物才吃下去;與獅虎同族,卻一副媚態(tài);到處嗷叫,鬧得別人心煩;以為它吃了自己飼養(yǎng)的可愛的隱鼠;傷害了兔的兒女們。
24、長媽媽講的“長毛”的故事中,“長毛”指的是?
答:洪秀全軍和后來一切土匪強盜。
25、對長媽媽的“特別的敬意”是因何而生?又是何時消失?
答:因為她經(jīng)常給我講長毛的故事,某種情況表明她似乎有“偉大的神力”,所以就有了“特別的敬意”。在知道是長媽媽謀害了自己的隱鼠之后,這種敬意就完全消失了。
26、《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所說的“沒有頭而以兩乳當(dāng)作眼睛的怪物”指的是什么故事?
答:刑天舞干戚。
37、《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所說的“三腳的鳥”指的是什么?
答:三足金烏,即太陽。
28、長媽媽所說的“三哼經(jīng)”指的是什么?
答:《山海經(jīng)》。
29、哪一句話最能體現(xiàn)作者對長媽媽的深切同情與懷念?
答:“仁厚黑暗的地母呵,原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30、長媽媽教給我的“元旦的古怪儀式”是什么?
答:清早一睜開眼睛,第一句話就要說:“阿媽,恭喜恭喜!”說過之后,還要吃一點福橘(一年到頭,順順溜溜)。
31、《無?!分袑憻o常的用意是什么?
答:是說明人間沒有公證,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表達了對當(dāng)時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打著“公平”“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之流辛辣的嘲諷。
32、三味書屋里的學(xué)習(xí)生活是怎樣的?
答:讀書,正午習(xí)字,晚上對課。
33、三味書屋的游戲有哪些?
答:爬上花壇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捉了蒼蠅喂螞蟻,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畫畫兒(用“荊川紙”描繡像。)
34、“名醫(yī)”陳蓮河所用的藥方文中提到了哪些藥引?
答:原配蟋蟀一對,平地木十株、敗鼓皮丸。
35、書中提到衍太太的幾件事是什么?
答:在父親臨死時慫恿我一直呼喚父親;鼓勵小孩子吃冰;鼓勵小孩子打旋;慫恿孩子看下流書籍;慫恿“我”去偷母親的首飾,還散布流言。
36、作者在東京與范愛農(nóng)發(fā)生的最大沖突是什么?
答:范愛農(nóng)的老師徐錫麟因刺殺安徽巡撫恩銘被殺后,范愛農(nóng)因為對魯迅有偏見,故意反對魯迅提議的“發(fā)電報到北京痛斥滿政府的無人道”,在眾人的壓力下屈服后,又故意針對魯迅要求主張發(fā)電的人擬電稿。魯迅主張“這一篇悲壯的文章必須深知烈士生平的人來作”,要求范愛農(nóng)寫,兩人因此而發(fā)生沖突。
37、魯迅本人說《范愛農(nóng)》一篇寫法較差,是不是較差?差在哪里?
答:魯迅先生自己認為《范愛農(nóng)》一篇寫法比較差,這是有道理的。這一篇虛構(gòu)過多,結(jié)構(gòu)有點松散,因此他本人不大滿意。
38、“在百靜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住;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fā)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這句話出自哪篇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當(dāng)時怎樣的心情?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樣的主題?
答:出自《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39、“我”平時怎樣叫保姆長媽媽?什么時候叫她“阿長”的?有時候“我”為什么“實在不大佩服她”?“一時”“我”又為什么對她“發(fā)生過空前的敬意”,甚至于對她“有了特別的敬意”呢?
答:“我”平時叫保姆長媽媽“阿媽”。叫她“阿長”是在“憎惡她的時候”,這個稱呼不大客氣,平時只有年輩最大的祖母才這樣叫她。
“實在不大佩服她”的原因是她“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么事”;又不許“我”走動,并動輒以告狀相威協(xié);睡覺的姿態(tài)不好,占了過多的地方;滿肚子麻煩的禮節(jié),等等。
“對她發(fā)生過空前的敬意”,是因為她常對“我”講“長毛”的故事,某些情況表明她似乎有“偉大的神力”,于是對她“有了特別的敬意”。后來因為她給“我”弄到了繪圖的《山海經(jīng)》,這是“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又使“我”對她發(fā)生了“新的敬意”。
五、語段
(一)閱讀《五猖會》片段,回答問題。
⑴因為東關(guān)離城遠,大清早大家就起來。昨夜預(yù)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經(jīng)泊在河埠頭,船椅,飯菜,茶炊,點心盒子,都在陸續(xù)搬下去了。我笑著跳著,催他們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臉色很謹肅了,我知道有些蹊蹺,四面一看,父親就站在我背后。
⑵“去拿你的書來。”他慢慢地說。
⑶這所謂“書”,是指我開蒙時候所讀的《鑒略》,因為我再沒有第二本了。我們那里上學(xué)的歲數(shù)是多揀單數(shù)的,所以這使我記住我其時是七歲。
⑷我忐忑著,拿了書來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讀下去。我擔(dān)著心,一句一句地讀下去。
⑸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罷,他說:
⑹“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賽會?!?/p>
⑺他說完,便站起來,走進房里去了。
⑻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
粵自盤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開混茫。
⑼就是這樣的書,我現(xiàn)在只記得前四句,別的都忘卻了,那時所強記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齊忘卻在里面了。記得那時聽人說,讀《鑒略》比讀《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為可以知道從古到今的大概。知道從古到今的大概,那當(dāng)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盎涀员P古”就是“粵自盤古”,讀下去,記住它,“粵自盤古”呵!“生于太荒”呵!……
⑽應(yīng)用的物件已經(jīng)搬完,家中由忙亂轉(zhuǎn)成靜肅了。朝陽照著西墻,天氣很晴朗。母親,工人,長媽媽即阿長,都無法營救,只默默地靜候著我讀熟,而且背出來。在百靜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住;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fā)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
⑾他們都等候著;太陽也升得更高了。
1.請概括《五猖會》的主要思想內(nèi)容。
答:《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的傷害,批判了封建思想習(xí)俗的不合理。
2.選文開頭寫家人為看五猖會做準備的忙碌場景和結(jié)尾部分“家中由忙亂轉(zhuǎn)成靜肅了”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答:烘托父親讓我背書給我?guī)淼耐纯喔惺?,突出文章的主題思想。
3.從選文中可以看出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答:父親是一個專制、不了解兒童心理的封建家長。
4.讀后你有什么感受?
答:家長應(yīng)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學(xué)習(xí)興趣,強制學(xué)習(xí)是收不到預(yù)期的效果的……類似即可。
(二)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樣嚴。在動物界,雖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樣舒適自由,可是嚕蘇做作的事總比人間少。它們適性任情,對就對,錯就錯,不說一句分辯話。蟲蛆也許是不干凈的,但它們并沒有自命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fàn)奚咧钡奖怀缘臅r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贊嘆它們。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進步;能說話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能寫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進步。然而也就墮落,因為那時也開始了說空話。說空話尚無不可,甚至于連自己也不知道說著違心之論,則對于只能嗥叫的動物,實在免不得“顏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視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對于人類的這些小聰明,也許倒以為多事,正如我們在萬生園里,看見猴子翻筋斗,母象請安,雖然往往破顏一笑,但同時也覺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為這些多余的聰明,倒不如沒有的好罷。然而,既經(jīng)為人,便也只好“黨同伐異”,學(xué)著人們的說話,隨俗來談一談,——辯一辯了。
(1)段文字選自《貓狗鼠》?!豆坟埵蟆愤x自《朝花夕拾》?!冻ㄏκ啊肥囚斞该鑼懟貞浲晟畹纳⑽?,共十篇。
(2)作者在文中寫“蟲蛆、鷙禽猛獸”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在與“蟲蛆和鷙禽猛獸”作對比,將“正人君子們”虛偽、丑惡的靈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這段文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是對“正人君子們”辛辣的嘲罵,表現(xiàn)了作者強烈的憤慨之情。
2016中考語文復(fù)習(xí)資料:中考古詩文默寫
2016中考語文復(fù)習(xí)資料:中考古詩文默寫
1.《關(guān)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而又賢慧的姑娘,《關(guān)雎》一詩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兩句就是佐證。
2.曹操的《觀滄海》:詩中對景物作總寫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詳細寫詩人見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樹木從生,百草豐茂。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描寫詩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本詩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懷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本詩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但是也有兩句詩是敘事的,這兩句詩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3.陶淵明的《飲酒》: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讹嬀啤贩从吃娙颂諟Y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現(xiàn)他優(yōu)游自在的隱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中,“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一句蘊含著這樣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囂人境也無喧囂之感。表明作者本想說明白,卻又不可言傳的詩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中把對朋友的真摯感情升華為哲理,說明知心朋友聲息相通的兩句詩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5.《次北固山下》中有一個對偶句,蘊含新事物孕育于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這兩句詩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平
6.王維的《使至塞上》: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進行刻畫,寫出了塞外奇特壯麗的風(fēng)光,被譽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7.《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正面寫詩人的愁緒,表達對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詩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8.李白的《行路難》:詩中以“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兩句詩來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艱難險阻。反映李白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道出了詩人堅信抱負必能實現(xiàn)的積極昂揚的豪氣)的名句是: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9.杜甫《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為的人都應(yīng)具有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哲理的詩句是: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锻馈伏c明全詩主旨并表達作者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有人生哲理)的詩句是:“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0.杜甫的《春望》:言明春望所見的詩句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運用對比的手法,表達詩人憂國思家的詩句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本詩的前四句寫景,所寫內(nèi)容均統(tǒng)在一個恨字中;后四句抒懷,一個搔的動作(細節(jié))將一位白發(fā)稀疏、孤立于長安城頭的老詩人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平時能引起人們美感的事物,卻觸發(fā)了深受安史之亂之苦的杜甫的與眾不同的審美感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引用《春望》中原文回答。)
11.杜甫的《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憂國憂民的情思,在《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一詩中發(fā)出了“安得廣廈千方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表現(xiàn)杜甫舍己為人,至死不悔的決心的兩句詩: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2.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本詩中寫北方邊地風(fēng)狂雪早(描寫邊塞奇特景色)的句子是: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以春花比喻冬雪、聯(lián)想美妙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起承上啟下過度作用的詩句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景象的詩句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寫送別時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詩句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相間,互相映襯“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13.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表達詩人豁達的胸懷和奮發(fā)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斷涌現(xiàn)的理趣)的詩句是: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14.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直接描寫動物(鶯燕報春)的兩句詩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體現(xiàn)花草茂盛的句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15.杜牧的《泊秦淮》:抨擊統(tǒng)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現(xiàn)詩人憂患意識的詩句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16.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超越時空,想象日后重逢時的情景的詩句: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7.李商隱的《無題》:這首詩寄托了作者仕途苦悶的心情,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傷別的詩句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常用來比喻教師的工作,被人們用來贊美無私奉獻的精神的詩句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詩中通過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徑,表達了自己情感的詩句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8、《漁家傲·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中,抒發(fā)征夫戍難歸的無奈和對家鄉(xiāng)的眷念之情(表達主旨)的詩句是: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19.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詩中著重寫今日的感傷、被譽為千古奇偶的詩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20.王安石的《登飛來峰》:詩中蘊含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的詩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寫出詩中與王之渙“欲窮千里目,更上一曾樓”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兩句詩: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21.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直接寫明月的詩句是: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表達了作者曠達胸襟,表現(xiàn)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詞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從“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來的,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愿,道盡了千載離人心愿的詞句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詞中“此事古難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22.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抒發(fā)詞人一生中的事業(yè)與抱負,并發(fā)盡無盡感嘆的句子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23.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概括寫出詩人被捕前的全部經(jīng)歷的詩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寫出國家和個人的境遇的詩句是: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寫出兩次抗元,遭受失敗后的心情的詩句是: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表現(xiàn)詩人誓死報國,表現(xiàn)詩人崇高的愛國情懷與堅貞的民族氣節(jié)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4.張養(yǎng)浩的《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詩中揭示出歷史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任何強大的統(tǒng)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終的滅亡的詩句是: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說明無論朝代的興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詩句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
25.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寫詩人辭官之后的離愁別緒的詩句是: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載著“浩蕩離愁”辭官還鄉(xiāng),仍關(guān)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詩句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歐陽修曾嘆: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其實,“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又何嘗不是一種新意呢?闡明世上事物具有兩重性的詩句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017年中考語文名著閱讀《名人傳》復(fù)習(xí)資料
一般給學(xué)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都在十分嚴謹?shù)南虢贪刚n件。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順利!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guān)于教案課件的?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2017年中考語文名著閱讀《名人傳》復(fù)習(xí)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名著閱讀《名人傳》復(fù)習(xí)資料
相關(guān)練習(xí):
1、我國先哲孟子說:“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在《名人傳》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體現(xiàn),請以其中一個人為例,說說他是如何在行動中體現(xiàn)孟子這句話的。(要求寫出人命和具體事例,不少于30字)
貝多芬不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來發(fā)展到耳朵失聰??墒沁@位自尊心極強的音樂家仍然相信,“誰也無法戰(zhàn)勝我,我要死死扼住命運的咽喉。”他憑著超凡的毅力和奮斗精神,從事音樂的創(chuàng)作,寫出《第九交響曲》等傳世之作。
2、請你根據(jù)《教學(xué)大綱》推薦的課外閱讀名著,在下面橫線上寫出相應(yīng)的內(nèi)容。
讀《》(名著名稱),我了解到(內(nèi)容):
讀《名人傳》,我了解到: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的一生充滿了苦難,但他卻把苦難鑄成了一支支歡快的樂曲,奉獻給了世人。
3、《名人傳》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國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了他們的崇高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4、在西方,提起著名的傳記作家,人們首先舉出的是古代希臘史學(xué)家布呂達克,著有《名人傳》,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偶然翻閱此書,從中找到了可以幫助他忍受疾病痛苦并戰(zhàn)勝痛苦的精神安慰。羅曼.羅蘭由此得到啟發(fā),他計劃編寫一組大人物傳記,以安慰和鼓勵那些不幸的人們,使他們振作起來,和命運作斗爭,從精神和道德的角度,改造社會。
5、《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作品中最為深刻和雄偉的,凝聚著音樂家畢生的心血。
6、托爾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fù)活》
7、《貝多芬傳》是羅曼羅蘭的得意之作,在文學(xué)領(lǐng)域內(nèi)一直被奉為經(jīng)典,從首次出版到現(xiàn)在,其具有的獨特價值讓“人們似乎從中找到了新的支撐點”,因此被評為“人類有史以來的30本最佳書”之一。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貝多芬為原型的小說。
8、《名人傳》是《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課外讀物,根據(jù)你對這部名著的閱讀,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①這部名著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作品。它記敘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了他們高尚的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②請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個典型事例。
1824年5月7日,在維也納舉行《第九交響曲》的第一次演奏會,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當(dāng)高度耳聾的貝多芬出場時,他受到觀眾五次熱烈地鼓掌歡迎。貝多芬在終場后感動得暈了過去。
9、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是為音樂家(貝多芬)、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文學(xué)家(托爾斯泰)寫的三部傳記。這三人共同的特點是:三人都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而創(chuàng)建至偉的人物,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他們的作品精深宏博,他們的影響歷經(jīng)世代而不衰
10、羅曼.羅蘭是法國著名作家和社交活動家。20世紀初,為名人作傳,三部英雄傳記是《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
《名人傳》:痛苦和磨難造就的偉人
1、作者及背景:羅曼羅蘭(1866-1944),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1915年因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是世界著名的反戰(zhàn)主義者?!睹藗鳌肥恰敦惗喾覀鳌?、《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的總稱。羅曼羅蘭指出人生是艱苦的,生活里充滿了貧困、憂慮、孤獨和辛勞,人們卻彼此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所以他要寫作《名人傳》,要把偉大的心靈獻給受苦難的人們,使他們得到安慰和鼓舞。
2、中心思想:本書敘述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了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他們面對家庭生活的不幸和社會的排斥,進行不屈不撓的抗?fàn)?。真實苦難使他們直面人生,而與苦難的搏斗則造就了他們的偉大。)
3、內(nèi)容及人物:《名人傳》敘述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盡管他們的事業(yè)不同,貢獻不同,所處的時代不同,但都是各自領(lǐng)域里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jīng)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chuàng)造不朽的杰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羅曼羅蘭認為英雄的偉大不在于他的體魄,而在于他的心靈和品格。貝多芬、米開朗琪羅這樣的天才竟終身未婚,未能享受到真正的愛情;而托爾斯泰夫妻之間持續(xù)數(shù)十年的互不理解,則是他的悲劇的最直接的根源。他們在社會上更是受到了最冷酷的對待。貝多芬面對的是懷著敵意的城市維也納,他的音樂受到歡呼,他的困難卻無人問津。米開朗琪羅除了被迫為教皇服務(wù)之外,他每從事一項工程,都必須有一批卑鄙小人處于嫉妒和怨恨,對他進行惡毒的污蔑和攻擊。托爾斯泰面對的則是整個貴族上流社會,以至于被教會宣布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開除國籍。他們面對家庭生活的不幸和社會的排斥,進行不屈不撓地抗?fàn)?。真實的苦難使他們直面人生,而與苦難的搏斗,則造就了他們的偉大。一個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社會排斥的人,要么在孤獨和痛苦中死亡,要么不屈不撓地抗?fàn)?,這三位偉人正是屬于后者。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米開朗基羅直到臨終前幾天還整天站著塑像,終于留下了傳世的杰作;托爾斯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擺脫貴族生活的決心。
4、人物形象及對應(yīng)的典型情節(jié)和性格特征:
貝多芬(1770—1827),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有著卓越的音樂天賦、熾熱的叛逆氣質(zhì)和巨人般的堅強性格。
性格:桀驁不馴,普通乖僻,不幸孤獨,自強不息,偉大的音樂之神,堅忍不拔的巨人形象。
貝多芬的故事主要側(cè)重“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種不可抵擋的力量掃空憂郁的思想,戰(zhàn)勝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
米開朗琪羅(1475—1564),意大利文藝復(fù)興盛期的雕塑家、畫家、建筑師和詩人。主要作品有《酒神巴庫斯》《哀悼基督》《大衛(wèi)》《摩西》《被縛的奴隸》《垂死的奴隸》和《末日審判》。他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表現(xiàn)當(dāng)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斗爭的精神,代表了文藝復(fù)興時期藝術(shù)的頂峰,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珍貴的遺產(chǎn)。
性格:慈祥,博愛,善良,,孤獨,多疑,懦弱,有毅力,身體力行,家庭富有自己卻貧窮,屈服于教皇勢力。
米開朗琪羅的故事講的是一個悲劇,展示了一個天才為了征服世界,為了創(chuàng)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慘痛的鮮血。內(nèi)容主要分為上篇“戰(zhàn)斗”,下篇“舍棄”和尾聲“死”。
托爾斯泰(1928—1910),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寧娜》《戰(zhàn)爭與和平》《復(fù)活》。
性格:博愛,敏銳,自我完善,具有虔誠的宗教觀點。
托爾斯泰的故事主要的內(nèi)容是:童年,高加索紀事,哥薩克,塞白斯多堡紀事,愛情與婚姻,對社會的憂郁等等,是三篇故事中最長的一篇,也是對主要人物的生平和所創(chuàng)作的東西描寫最詳細的一篇。
5、寫作特點:采用了大量的引文,抓住傳主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使之成為統(tǒng)領(lǐng)全篇的靈魂,產(chǎn)生動人心魄的力量。多側(cè)面地去表現(xiàn)傳主們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難,他們對無限苦難的不懈抗?fàn)?,以及在抗?fàn)幹斜l(fā)出來的生命激情。
《名人傳》中的名人都是世界級的藝術(shù)大師。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他們的作品精深宏博,他們的影響歷經(jīng)時代而不衰。作者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lǐng)域的藝術(shù)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yōu)樽非笳嫔泼蓝L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fàn)幍某绺哂職夂蛽?dān)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
6、閱讀感受:
①人生難免會遇到磨難,生活也并非充滿了鮮花和歡樂。
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克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種種困難。
③評價人物要看人的品質(zhì)和價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7、資料鏈接:
⑴貝多芬,德國音樂家,著名作品有:《英雄交響樂》、《命運交響樂》、《歡樂頌》等。
⑵米開朗琪羅,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著名作品有:《大衛(wèi)》、《創(chuàng)世紀》等。
⑶列夫托爾斯泰,俄國作家。著名作品有:《復(fù)活》《安娜卡列寧娜》《戰(zhàn)爭與和平》等
8、藝術(shù)特色:
①作者寫出自己心中偉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
②大量運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
9、精彩情節(jié):
①貝多芬寫給友人阿芒達牧師的信。
②《貝多芬傳》最后一段。
10、精彩名句:因為音樂人類的靈魂才會閃亮。
11、人物性格:托爾斯泰,身處逆境,面對磨難,不抱幻想,直面人生,敢于與苦難搏斗,經(jīng)受住殘酷命運的折磨,正是憂患造就了他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