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微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31第十九課春酒。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第十九課春酒》,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第十九課春酒
教師寄語: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節(jié)日的珍品,是母親的驕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憶。讓我們與作者一起,在這杯甘醇的“春酒”中盡情地陶醉吧!
學習目標
1.領(lǐng)會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蘊。
2.品味精彩語言,關(guān)注細節(jié)描寫,感受作品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
3.了解作者故鄉(xiāng)杭州一帶的新年習俗,領(lǐng)會文章中流淌的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關(guān)注身邊生活,發(fā)現(xiàn)并領(lǐng)略生活的詩意。
一、積累運用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枸杞()門檻()過癮()湊()齊
酬()謝煨燉()兩頰()家醅()
2.解釋下列詞語。
一馬當先:
顧名思義:
如法炮制:
3.查找資料,簡介作者:
二、自主探究
4.文章主要記敘了哪幾件事?這幾件事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
5.作者回憶兒時過年、喝春酒、喝會酒這幾件事,有何意義?
6.文章結(jié)尾寫道:“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家鄉(xiāng)味啊??墒墙形业侥膬喝フ艺嬲募阴兀俊弊髡邞涯畹膬H僅是家鄉(xiāng)春酒的味道嗎?
三、討論交流,合作釋疑
7.文章寫了家鄉(xiāng)事,寫了家鄉(xiāng)人,但這并不是作者寫作本文的最終目的。作者的最終目的究竟何在?從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8.讓我們睜大我們的雙眼,仔細找一找,說一說,作者筆下的這群人吧。你可以采用跳讀的方式,用以下三個話題說:
這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的我,你看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的母親,你看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群___________________的鄉(xiāng)親,你看______________。
這春酒里就不僅僅是春酒味了,你認為它還應(yīng)含有什么味道?可以用下句式春酒有_________味道,它是_______________。
9.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并說說喜歡的理由。
四、拓展延伸
10.試寫出幾句游子思鄉(xiāng)的詩句。課外選讀有關(guān)游子思鄉(xiāng)的文學作品,并把它推薦給班里的同學。
五、達標測試
1.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
①元xiāo()節(jié)②lì()枝③枸qǐ()④門kǎn()
⑤臉jiá()⑥páo()制⑦挑tì()⑧家pēi()
2.解釋下列詞語。
①一馬當先:____________
②顧名思義:____________
③家醅:____________Jab88.COM
④酬謝:____________
3.《春酒》是一篇詩化的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____________,抒發(fā)了____________之情。
4.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①春酒以外,我家還有一項特別節(jié)目,就是喝會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錢用,要起個會,湊齊十二個人,正月里,會首總要請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謝,地點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廳。酒席是從城里叫來的,和鄉(xiāng)下所謂的八盤五、八盤八(就是八個冷盤,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熱菜)不同,城里酒席稱之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盤、四熱炒、四大碗煨燉大菜),是最最講究的酒席了。所以鄉(xiāng)下人如果對人表示感謝,口頭話就是“我請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鄰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著大花廳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②母親是從不上會的,但總是很樂意把花廳給大家請客,可以添點新春喜氣?;ń嘲耸逡舶徒Y(jié)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劃拳吆喝,格外的興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會首旁邊,得吃得喝,這時,母親就會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寶酒給大家嘗嘗助興。③席散時,會首給每個人分一條印花手帕。母親和我也各有一條,我就等于得了兩條,開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寶酒,都問母親里面泡的是什么寶貝。母親得意地說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是滴酒不沾唇的。
(1)用一句話概括所選文段的內(nèi)容。
(2)第①段中有兩處運用了引號,這兩處引號的作用分別是什么?
“十二碟”:____________?!拔艺埬愠允保篲___________。
(3)從文中可以看出母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4)第②段中對花匠阿標叔的描寫屬于細節(jié)描寫,這個細節(jié)寫出了他的什么特點?在文段中再找一處細節(jié)描寫。
(5)文段中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六、課后小記
擴展閱讀
第十九課、魚我所欲也
第十九課、魚我所欲也
教學目的:
1.積累文言詞語2.準確、明白的翻譯文句3.學習本文比喻恰當,對比鮮明,說理透辟的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對語句及中心的理解。2.對論證方法的理解。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及步驟
一、題解
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側(cè)隱之心、羞惡之心、禮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這些“善心”喪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仁義禮智”。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fā),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舍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義更重要,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事情來。他對比了兩種生死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shè)喻,生動形象;排比鋪陳,氣勢恢弘。體現(xiàn)了《孟子》一書的文筆特點。
二、正課
1.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jié)奏和重音,要讀得流暢,朗朗上口,讀出語言氣勢和感情。
2.請學生翻譯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詞的解釋。
[所欲]“所”動詞,相當于名次,意為“喜愛的東西”。
[得兼]同時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
【茍得]茍且得到,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緪骸縲u,厭惡,與“欲”相反。
【患】禍患,災(zāi)難?!臼埂考偃?,假使。下文“使”義同。【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這種方法?!臼枪省恳虼?,由此可見。
【非獨】不僅僅。【勿喪】不喪失(其本心)
3.齊讀全段。
4.請學生概括本段大意,即分析引論部分,說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第一段論證了人皆有羞惡之心,應(yīng)該并且能夠做到“舍生取義”。
5.提問: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討論并歸納:魚和熊掌兩樣?xùn)|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舍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舍棄生命選取正義。這里運用了類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6.提問:“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討論并歸納:這里的“所欲”應(yīng)指正義的事業(yè),如為人民謀解放,為了四化建設(shè),為了別人的安危等。
7.提問:“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
討論并歸納:此題無固定答案。這里的“所惡”應(yīng)指不正義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革命,貪污受賄,濫用職權(quán),殺人放火等。
8.提問:“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歸納: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險等。
9.提問:“非獨賢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歸納:指側(cè)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等這些善心。
10.分析本段是如何展開論證的?
本段首先由設(shè)喻引出論點“舍生而取義者也”,接著運用嚴密的的的邏輯推理展開分析論證。這個推理過程分兩步,第一步是通過對喜愛的東西和厭惡的東西的分析闡明了為了“義”(有甚于生者)可以“舍生”(不為茍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避),也不做無“義”的事。第二步是假設(shè)推理,設(shè)想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們說厭惡的沒有比死亡得厲害的,那么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么事都能干出來。通過正反兩方面的推理分析,得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有甚于死者”的結(jié)論。最后進一步指出,“義”不只是少數(shù)賢者具備,而是人人皆具備,所不同的只是賢者“求之”,所以“能勿喪耳”,而愚者“舍之”,所以就不再具備了。
11.請學生研讀第二自然段,注意以下的重點詞語。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豆】古代盛飯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竞魻柖c之】沒有禮貌地呼喝著給他(爾,助詞。
【蹴爾】用腳踐踏著?!静恍肌恳蜉p視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萬鐘】鐘:古代的一種計量器名。六斛(hú)四斗為一鐘。萬鐘:指
很厚的俸祿?!竞渭印?有)什么益處。
【奉】奉侍。【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所識窮乏者:所認識的貧窮的人。得,通
“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動詞。與:通“欽”,語氣詞。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鄉(xiāng),通“向”,以前。為,為(之)全句:從前為了“禮義”寧死也不接受。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第一個“為”,Wei4,介詞。第二個“為”,wei2,動
詞,這里是接受的意思?!臼且嗖豢梢砸押酢渴?,此,這。已,停止,放棄。【本心】天性,天良
12.研讀本段、討論并歸納: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這些句式使行文流暢,論證嚴密,語氣連貫,氣勢恢弘。
討論并歸納:運用排比句式。加強了語言的氣勢。
三、小結(jié)
本文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他對比了兩種人生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初一語文下第十九課愛蓮說導(dǎo)學案(含課件)
19愛蓮說
【課前寄語】
同學們大都喜歡花草,你最喜歡哪一種花草?請說出理由。
歷代文人墨客贊頌蓮花的詩句很多。如宋代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寫盡了西湖六月蓮花盛開之態(tài),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而宋代周敦頤更是對蓮花情有獨鐘。他在南康做郡守時曾劈蓮池。每當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風吹過,朵朵鮮花頷首,田田荷葉輕搖,陣陣清香撲面。作者觸景生情,愛蓮之潔白,感宦海之混沌,寫下千古名篇《愛蓮說》。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文章。
【學習目標】
1.誦讀課文,能借助注釋、工具書疏通文意,掌握相關(guān)文言實詞的含義。
2.理清文章思路,學習托物言志和對比、襯托的寫法。
3.理解作者蓮花般的品質(zhì),引導(dǎo)學生樹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教法指導(dǎo):
1.自主學習讓學生圍繞“自學互研”中的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
(1)學生帶著導(dǎo)學目標,認真閱讀課文及相關(guān)參考資料,捕捉課文中的關(guān)鍵段落、句子、詞語,盡量獨立完成步驟二中的思考題,準備展示交流。
(2)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合作探究時解決。
2.合作學習
(1)每個小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驟二中的答案,同小組內(nèi)其他成員在小組長的統(tǒng)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驟三中的思考題。
(2)同桌之間互相討論,有分歧不能達成一致的,小組討論;小組內(nèi)不能達成一致的,組長記錄下來,以備全班討論時交流。
(3)全班討論時,教師不能一下子給出答案,在學生思維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點撥引導(dǎo),達到啟發(fā)思維的目的。情景導(dǎo)入生成問題
同學們,蓮花又稱荷花、芙蓉。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描繪過它,贊美過它,并把它當作高潔脫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達自己的志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愛蓮說》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經(jīng)世不衰的贊蓮佳作。這里的蓮以高尚純潔的形象出現(xiàn),表現(xiàn)出它特有的廉潔、清正,不與邪惡同流合污的品質(zhì)。
自學互研生成新知
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chǔ)
1.作者與作品
周敦頤,宋代道州(現(xiàn)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后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世稱“濂溪先生”,謚號元公(謚號,死后皇帝所給的稱號)。中國的思想史,如果從上游往下說,漢代以“經(jīng)學”著稱,魏晉是“玄學”,隋唐是“佛學”,宋代以后是“宋明理學”,而“宋明理學”的開山鼻祖就是周敦頤。他的理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起了承前啟后的作用。著有《周元公集》《太極圖說》《通書》。《愛蓮說》是一篇經(jīng)典的、不朽的文學作品。
2.寫作背景
《愛蓮說》是周敦頤于1068年在南康做郡守時寫的,周敦頤為人清廉正直,襟懷寬廣,淡泊名利,平生酷愛蓮花。他在府治東側(cè)開辟四十余丈寬的蓮池,全部種植荷花。所以每當茶余飯后,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賞花品茗,并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為人所傳誦。
3.題目解說
《愛蓮說》就是說說喜愛蓮花的道理?!稅凵徴f》“愛”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感情,“蓮”是這篇文章寫作的主體,“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通常借某一事、一物或一種現(xiàn)象抒發(fā)作者的感想,可以記敘事物(描寫事物),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議論(可以抒情)、與現(xiàn)代雜文頗為相似。它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志(托物言志)。
4.字詞積累
蕃(fān)淤泥(yūní)濯清漣(zhuóqīnɡlián)
妖(yāo)蔓(màn)枝(zhī)益(yì)
亭亭凈植(tínɡtínɡjìnɡzhí)褻玩焉(xièwányān)
5.詞語解釋
(1)通假字
“蕃”通“繁”:多(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2)詞類活用
蔓:名詞活用作動詞,用蔓纏繞(不蔓不枝)
枝:名詞活用作動詞,用枝纏繞(不蔓不枝)
遠:形容詞活用作動詞,遠傳(香遠益清)
清:形容詞活用作動詞,顯得清幽(香遠益清)
(3)一詞多義
之:
①助詞,的(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②位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予獨愛蓮之出污泥而不染)
③賓語前置的標志,起強調(diào)的作用(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者:
①的人(可愛者甚蕃)
②“者”“也”結(jié)合,表判斷(蓮,花之君子者也)
③表語音停頓(同予者何人)
(4)特殊句式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判斷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省略介詞)
同予者何人?(反問句)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賓語前置句)
(5)成語
不蔓不枝、中通外直、香遠益清
6.指導(dǎo)朗讀
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币x得一氣貫通。二字句一般“二二”結(jié)構(gòu),五字句一般“二一二”結(jié)構(gòu)。
7.師生共同疏通文意。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1.請同學們找出直接描寫蓮花的句子。
【交流點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并賦予了蓮花哪些品格?
【交流點撥】生長環(huán)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生性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體態(tài)香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正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
風度氣質(zhì):“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體態(tài)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
3.你讀了作者描寫蓮花的這些句子之后,你覺得作者贊美的僅僅是蓮花嗎?
【交流點撥】不是。是為了歌頌具有蓮花那樣高尚品質(zhì)的人。
步驟三深層探究深入理解
1.你怎樣理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交流點撥】這是一個反問句。一方面照應(yīng)上文“予獨愛蓮”,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對人生世事的感嘆,慨嘆當時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潔的人少。
2.“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北磉_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交流點撥】這個感嘆句,是作者對那時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貴的處世態(tài)度的強烈諷刺。
3.本文以“愛”為脈絡(luò),寫出了對蓮花的喜愛,為何還要寫菊花和牡丹?
【交流點撥】這是一種映襯的寫法,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蓮花。
4.誰愛菊花?
【交流點撥】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正是贊頌他不茍同于世俗的高潔品質(zhì),也是用菊花來正面襯托蓮花,用陶淵明來正面襯托他自己。
5.誰愛牡丹?
【交流點撥】世人。因為牡丹色彩艷麗,嫵媚動人,象征富貴。也就是說世人都追求富貴,作者寫世人甚愛牡丹是從反面襯托蓮的高潔品質(zhì),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由此可以看出,寫“菊”寫“牡丹”仍是為了襯“蓮”,寫“菊”為旁襯,寫“牡丹”為反襯,在映襯中突出了蓮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時又針砭了世俗。
6.作者對這三種花的態(tài)度又是怎樣的呢?
【交流點撥】嘆惋菊花,為了潔身自好而逃避現(xiàn)實,超然物外,處世態(tài)度未免有些消極。
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貴,未免有些庸俗。
贊美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濁塵世卻能永葆高潔本色,十分難得。
課文中的兩個“獨”字,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已不同于陶淵明的生活態(tài)度。
步驟四總結(jié)課文拓展延伸
(一)總結(jié)課文
1.為什么人們對花的愛好不同呢?
【交流點撥】喜愛哪一種花,表明人們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氣節(jié)。
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蓮又比作什么呢?
【交流點撥】以菊、牡丹、蓮喻三種人,以三種愛象征三種生活態(tài)度。
菊是隱逸者,逃避現(xiàn)實。菊花不在春天與百花爭艷,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獨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離群索居、隱遁山林的逸民高士。
牡丹是富貴者,貪圖享樂。它雍容華貴,絢麗多姿,就像達官顯貴和攀附富貴的庸碌之輩。
蓮是君子,高潔典雅。它不染塵俗,就像胸懷磊落,行為正直,美名遠播的君子。
3.作者對陶淵明的這種隱逸的生活態(tài)度是不是完全贊賞呢?他是什么態(tài)度?對于牡丹呢?
【交流點撥】不是。作者贊賞的只是陶淵明這種不茍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對于他的隱逸,作者更多的則流露出“惋惜”的情感。對于牡丹,作者更多的是“鄙視”。
4.文章結(jié)尾處,修辭和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交流點撥】作者使用了排比和比較的手法,強調(diào)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文章中心,呼吁人們不要被世俗所污染,“要入流,而不同流”的這個想法,表達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5.歸納主題
【交流點撥】通過對蓮花的愛慕和贊頌,表現(xiàn)作者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對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時,通過對牡丹的厭惡和鄙棄,表現(xiàn)出對趨附權(quán)貴,茍隨世俗及其風尚的不滿,文章鮮明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進步思想和美學情趣。
6.談收獲:同學們,我們學完了課文后有哪些收獲呢?
【交流點撥】從中我們懂得了蓮花高潔脫俗、正直純真的品格。寫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蓮花抒情言志的寫法。此外,這篇文章比喻、擬人、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襯托、對比手法的運用,陳述、疑問、感嘆句式的變化,記敘、議論、抒情的有機結(jié)合,文字的洗練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們借鑒。
教師總結(jié):同學們,周敦頤盛贊蓮花為君子,當然有獨家的見解和他所處時代的特點,但他表現(xiàn)出的對貪慕富貴的鄙棄,對高潔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我們應(yīng)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蓮一樣正直的人。
(二)拓展延伸
1.積累古詩文中描寫蓮花的詩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宋楊萬里《小池》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仆醪g《采蓮曲》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螚钊f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蠟燭,因為它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恰如默默無聞,甘為孺子牛的老師。
我愛蓮花,因為它濯清漣而不妖,恰如品行端正,美名遠揚的少女。
我愛蓮花,因為它中通外直,恰如風度翩翩,高潔正直的雅士。
板書設(shè)計
愛蓮說
周敦頤
陶淵明愛菊隱逸者(正襯)
予愛蓮君子
世人愛牡丹富貴者(反襯)
課后反思查漏補缺
這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在于:
不足之處在于:
初三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電導(dǎo)學案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此時就可以對教案課件的工作做個簡單的計劃,才能規(guī)范的完成工作!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guān)于教案課件的?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電導(dǎo)學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第十九章生活用電
課題:電功率與安全用電序號:14
導(dǎo)學目標知識點:
1、知道家庭電路中電流與用電器的總功率的關(guān)系。
2、知道保險絲的作用。
3、知道怎樣做到安全用電。
導(dǎo)學方法:觀察法討論法
課時:1課時
導(dǎo)學過程
課前導(dǎo)學
1、當電路中時,根據(jù)公式的變形公式,可知道會引起電流過大,容易燒壞,甚至引起火災(zāi)。
2、保險絲的作用是,當時,,起到保護作用。保險絲的制作材料是。保險絲被熔斷后,不能更換,當然更不能用、。
3、新建樓房的供電線路已經(jīng)不再使用保險絲,而用帶有保險裝置的代替,當電流過大時,開關(guān)中的起作用,使開關(guān)斷開,切斷電路。
課堂導(dǎo)學
1、電功率和安全用電
(1)根據(jù)電功率的計算公式P=UI,可以得到I=,家庭電路的電壓是一定的,為,所以用電功率P越大,電路中的電流I就越大。
(2)家庭電路的用電功率過大,一種可能是添置了新的,當家里新增大功率用電器時,要注意不要讓總電流超過家里供電線路和電能表所允許的最大值。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總功率與各個用電器功率之間的關(guān)系滿足:P=,因此,電路中同時使用的用電器不能過多。
(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使用的電器越來越多,大功率的用電器也在增加,因此,很多老用戶就要進行電路設(shè)備增容,增容主要是更換、和
。
(4)你家里的電能表上標有“220V10A”字樣,家里有800瓦的電飯煲一個,200瓦的電視一臺,140瓦的電冰箱一臺,200瓦的電腦一臺,那么,家里還能不能再安裝一個900瓦的電熱水器?
(5)結(jié)合上一章的學習,我們知道使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有:
①、;②、。
(6)、安全用電我們要做到
2、保險絲的作用
(1)、保險絲的作用是,當時,,起到保護作用。保險絲的制作材料是,其特點是、。保險絲被熔斷后,不能更換,當然更不能用、。
(2)、新建樓房的供電線路已經(jīng)不再使用保險絲,而用帶有保險裝置的代替,當電流過大時,開關(guān)中的起作用,使開關(guān)斷開,切斷電路。當電路被保險裝置切斷后,不要急于或使,要先找到,
再恢復(fù)供電。
教師引導(dǎo)、學生歸納小結(jié)
課后練習
1、某學校電能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25安,學校已經(jīng)安裝了40瓦的電燈50盞,60瓦的電燈20盞,學校還想安裝一些電燈,問:最多還可以安裝60瓦的電燈多少盞?
2、在家庭照明電路中,如果同時使用圖8.5-1所示的家用電器,總功率大約是多少?
干線電流大約是多少?(自己在課本上查找所需數(shù)據(jù))
課題:生活用電常識序號:15
導(dǎo)學目標知識點:
1、知道家庭電路的主要組成部分,了解電能表、總開關(guān)、保險裝置、插座、家用電器接地的作用.
2、了解火線、零線,試電筆的構(gòu)造及使用。
3、了解觸電類型及觸電急救的簡單方法。
導(dǎo)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
課時:1課時
導(dǎo)學過程:
課前導(dǎo)學
1、家庭電路的組成有:、、、及燈座。
2、進戶的兩條線中,一條,叫。另一條叫,
俗稱。
3、用可以辨別火線和零線。它由筆尖金屬體、、、筆尾金屬體組成。
4、給帶有金屬外殼用電器供電要用和??煞乐褂秒娖饕蚵╇姸斐捎|電事故。為防止萬一漏電造成事故,電路中大多裝有。
5、家庭電路中兩種觸電類型是:以及
。
6、如果發(fā)生觸電事故,要立即,或用絕緣的物體挑開電線。
課堂導(dǎo)學
1、家庭電路組成:
如右圖1,家庭電路是由(起電源作用的)、、、、
、、組成。其中電能表用來??傞_關(guān)用來。保險盒內(nèi)的保險絲可以在
時,自動,新型的保險裝置是。所有的燈座和插座并聯(lián)在供電線路上,分別給電燈和其他用電器供電。
2、火線和零線
(1).進戶的兩條線中,一條已經(jīng)與相連,叫做零線,它與地面間的電壓為;
(2).另一條線叫做端線,俗稱線,它與地面間有電壓。
(3).要分辨是零線還是火線就要利用一種工具——(如下圖2),
3、三線插頭和漏電保護器
4.兩種類型的觸電
(1)觸電原因:家庭電路觸電事故,都是人體直接或間接與連通造成的。
(2)觸電形式:①雙線觸電:(如圖3).
②單線觸電:人站在地上,(如圖4)。
(3)安全用電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圖2圖3圖4
5.觸電的急救
(1)迅速。(2)用挑開電源線,迅速使觸電人脫離電源。
(3)發(fā)生電火災(zāi)時,務(wù)必先,再潑水救火。
(4)必要時應(yīng)該對觸電者進行。
課堂練習:
1.小明把臺燈插頭插人插座,當他閉合臺燈開關(guān)時,室內(nèi)其他電燈全部熄滅。檢查發(fā)現(xiàn)保險絲熔斷。造成這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燈座短路B.插座短路C.插頭短路D.開關(guān)短路
2.小明晚上做功課,把臺燈插頭插在書桌邊的插座上,閉合臺燈開關(guān),發(fā)現(xiàn)臺燈不亮。為了找出故障原因,他用測電筆插入書桌邊的插座孔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其中兩個孔都能使測電筆的氖管發(fā)光。故障原因可能是()
A.進戶線火線上的保險絲燒斷B.進戶線零線斷了
C.電路發(fā)生了短路D.書桌邊的插座與火線斷開
4.學校集體宿舍中的保險絲是按規(guī)格安裝的,但經(jīng)常被燒斷,從而造成斷電,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下列各項中的哪一個()
A.有一只燈泡的燈絲燒斷了B.開關(guān)里的兩個鍵相碰了
C.有的宿舍經(jīng)常使用大功率電爐D.某個宿舍的電路發(fā)生了斷路
課后練習:
1、下列現(xiàn)象中,可能引起家中保險絲熔斷的是()
①插座中的兩個線頭相碰②開關(guān)中的兩個線頭相碰
③電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的用電器④燈絲燒斷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物理小組的同學們練習安裝照明電路,接通電源之前,老師將火線上的保險絲取下,把一個額定電壓為220V的燈泡作為檢驗燈泡連接在原來安裝保險絲的位置,同時要求同學將電路中所有開關(guān)都斷開,用這種方法可以檢查電路是否有短路。在接通電源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檢驗燈泡正常發(fā)光,表明電路連接無誤
B.若檢驗燈泡不亮,但將某一個用電器的開關(guān)閉合后檢驗燈泡正常發(fā)光,表明這個開關(guān)的兩端直接連到火線和零線上
C.檢驗燈泡不亮,但將某一個電燈的開頭閉合后,這個電燈和檢驗燈泡都能發(fā)光,只是亮度不夠,這表明電路中出現(xiàn)了短路現(xiàn)象。
D.不論將電路中用電器的開關(guān)斷開還是閉合,檢驗燈泡均不發(fā)光,這表明電路中有短路
3.如圖6所示,把帶有開關(guān)的電燈、三孔插座正確地連入家庭電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