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鉆石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31七棋王。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七棋王》,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七棋王
設計思想
通過自讀批注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積極性。課堂教學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先個體完成,再以小組合作方式互相補充,培養(yǎng)學生的相互尊重、團結協(xié)作的心理品質。課文批注從字、詞、句、段入手,上出語文課的味道。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棋王》全篇的故事梗概,讓學生對所學部分在文中的地位有一個充分的了解。
二、介紹“尋根文學”在當代文學史中的地位。
三、學生介紹查找到的有關作家阿城的相關資料。
四、朗讀全文,對重點語段進行反復誦讀。
五、聽“子午書簡”欄目中的《棋王》泛讀。
第二課時
一、學生對全文進行批注。
(見教參“批注語段提示”部分。)
二、小組交流批注的結果,互相啟發(fā)討論。
三、重點鑒賞幾個精彩的語段。
(教師根據(jù)學生批注情況自選。)
四、分析王一生的人物形象。
(參考教參的相關分析,鼓勵有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
五、深入探究三個問題。
1.知青是中國特殊歷史時期的一個特殊現(xiàn)象,某些知青題材的作品或“傷痕”或“反思”地痛說這一段歷史,而本文有什么不同?
與其他知青題材的作品不同,《棋王》是笑瞇瞇地訴說這段生活,把一個關于“棋王”的故事講得意趣橫生。作者一方面打破當時以切身體會寫知青生活的表現(xiàn)手法,用一種冷靜、超然的態(tài)度再現(xiàn)這一段歷史的悖謬,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以這場“史無前例”的歷史作背景,通過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來展示出真實生命、真實人生的存在與面目:無論在何種條件下,人首先要解決生存,而后是精神的寄托。
2.王一生最關心的兩件事是“吃”和“下棋”,結合課文,分析兩者并置在文中,其意蘊是什么?
王一生對“吃”的癡(其他相關的章節(jié))和對“棋”的迷就像他生命中的兩根支柱,支持著他活下去,“吃”提供給他一種物質上的滿足,這對于他來說僅僅是一種感覺,“棋”賦予他一種精神上的充實,下棋對于他來說,已經(jīng)不僅是一種行為,而更是一種力量,是讓他繼續(xù)有理由生存下去的力量。
大概王一生遇到別人,只要有機會或別人問起時,他總是會樂于講他學棋和下棋的經(jīng)歷的,因為像他這樣的知青,已經(jīng)很難開口與人談在他的年紀應該思考的理想、前程之類的話題了,他的家人也并沒有可夸耀的,面對世俗中的目光,他唯一值得反復回味或是講來與人分享的恐怕也就是“棋”了。所以作者所說的這兩個故事是相輔相成的。
3.品讀課文最后兩段,簡要分析它們在文章中的作用。
文章最后兩段是王一生內心精神的揭示,“媽,兒今天明白事兒了。人還要有點兒東西,才叫活著。媽——”道出了王一生的內心話,是一種精神在支撐著他。最后一自然段,作者借王一生下棋這件事揭示了這篇小說的主題,也體現(xiàn)了“尋根文學”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表現(xiàn)我們這個民族古老的文化積淀以及對我國文化的歷史與現(xiàn)狀的重新思考,尋找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對于傳統(tǒng)文化中以儒、釋、道為核心內容的哲學觀念以及由傳統(tǒng)文化長期積淀而形成的民族心理進行解剖與反省。
六、布置作業(yè)。
結合課文的學習,學寫一段精彩的場面描寫。
延伸閱讀
七下語文期末復習資料(七)課內考察
作為老師的任務寫教案課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新的教案課件工作,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于教案課件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下語文期末復習資料(七)課內考察”,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七下語文期末復習資料(七)課內考察
十一沁園春雪
主旨、大意、寫作特色:
這首詞以“雪”為題,在我們眼前勾勒出一幅恢宏闊大的雪景圖。上闋寫北方雪景圖,先寫眼前實景,再寫想像虛景。下闋因祖國山河壯麗引出英雄人物,又勾畫出一幅歷史英雄圖,在點評歷代英雄時,抒發(fā)了自己的抱負。
上闋中“望”字可領起以下七句。下闋中的“惜”字統(tǒng)領以下七句。
全詞讓我們看到一個偉人博大的胸襟,一個智者冷靜的頭腦,一個英雄偉大的氣魄,一個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一個“風流人物”堅強的靈魂!
品味下面詩句中加點詞的意思和作用。
1、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惟”強化了白茫茫的景色,用視覺形象賦予冰封雪飄的風光以更具體的直覺,氣象雄奇?!邦D”寫出了變化之快,寒威之烈,黃河平日滾滾滔滔的氣勢此時全無。
2、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舞”——舒展柔美,“馳”——奔騰壯烈。山原是靜物卻被賦予了動感,有視覺因素,站得高,看得遠,山勢丘陵的綿延起伏在天地渾然一色中會有這樣的錯覺;也有心理因素,經(jīng)歷了磨難的作者,此時意氣風發(fā),他眼中的世界自然也是生機勃勃;還有時代因素,中國革命歷盡磨難,此時朝著光明的方向發(fā)展,作者是將對革命的信心寓于自然景物中了。
3、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略”“稍”體現(xiàn)著一個無產階級領袖的自信、樂觀,體現(xiàn)著一個時代英雄對革命成功的信心,也體現(xiàn)著一個偉人非凡的抱負。
4、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數(shù)”體現(xiàn)著一個無產階級領袖的自信、樂觀,體現(xiàn)著一個時代英雄對革命成功的信心,也體現(xiàn)著一個偉人非凡的抱負。
十二蘆花蕩
這篇小說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的故事?!袄项^子”有鮮明、倔強的個性,智勇雙全,決不認輸,決不退縮。他的身上展示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為證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zhàn)勝的。
文中的景物描寫起到了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強抒情韻味的作用。
十三、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主旨、大意、寫作特色:
這篇詩化的散文記敘了聞一多先生的生平事略。文章突出表現(xiàn)了他作為學者、詩人和作為革命家在言和行方面光明磊落、不貪名利、頑強堅定、大義凜然的英雄品格,高度贊揚了他的英雄精神。作者用精當?shù)倪x材突現(xiàn)人物精神,詩化的語言贊美人物精神。
一、仔細閱讀課文,說說聞一多先生是如何對待“說”和“做”的。(P103)
全文用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總領全文。將聞一多先生的作為分兩方面闡述:作為學者,詩人為一方面,作為革命家為另一方面。前者突出“做了再說,做了不說”;后者突出“說”了就“做”。最后用“口的巨人、行的高標”來作概括。
二、“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yōu)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請你從文中或從課外讀物中找出支持這一觀點的材料。(P103)
“學者”方面,作者選取了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關于“革命家”方面,作者選取了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三件事。
十四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
主旨、大意、寫作特色:
本文節(jié)選自長篇小說《水滸傳》。它按照事情發(fā)生的順序寫人敘事。先寫金家父女的遭遇,交代事情的起因;再寫魯達救人和拳打惡棍,敘述事情的經(jīng)過;終寫鄭屠身死,魯達出走,點明了事情的結局。課文可圍繞“問”“救”“打”這三個字來梳理情節(jié)。
在情節(jié)推進中,我們看到魯提轄“安良”在前,“除暴”在后,主要情節(jié)“拳打鎮(zhèn)關西”放在高潮部分。
一、閱讀課文,按照故事的發(fā)生、經(jīng)過和結局,寫出情節(jié)提綱。(P113)
開端(1-7):魯提轄傾聽金家父女的血淚控訴。
發(fā)展(8-9):魯提轄救助金家父女逃離虎口。
高潮(10-19):魯提轄三拳打死“鎮(zhèn)關西”。
結局(20-21):魯提轄奔南門棄官而走。
二、品讀課文中“拳打鎮(zhèn)關西”的部分,討論下面的問題。(P113)
1、魯達拳打鄭屠前,為什么要先“消遣”鄭屠一番,又是怎樣“消遣”的?
拳打鄭屠之前,他故意激怒鄭屠,使這場仗打得有理,又用切肉去消耗對方體力,使自己輕松占上風。
2、魯達是如何三拳打死鄭屠的?對這三拳的描寫各有什么特點?
這三拳所著位置由鼻子到眼眶際眉梢到太陽穴,一著比一著厲害。作者分別從味覺、視覺、聽覺三方面來寫拳落之處帶給鄭屠的感覺,并用了油醬鋪、彩帛鋪、全堂水陸道場作比,使三拳的效果格外分明。
3、魯達明知失手打死了鄭屠,為什么還要說“這廝詐死”?
這是他粗中帶細,有勇有謀的明證。
4、文中四次提到鄭屠的伙計和周圍的人“誰敢向前”阻攔,有什么作用?
反襯魯達氣豪膽壯,顯示其力量的強大;這是側面烘托的寫法。
三、體會下面描寫對表現(xiàn)魯達性格有什么作用,你認為魯達是一位怎樣的英雄?他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征?(P113)
1、魯達道:“問甚么!但有,只顧賣來,一發(fā)算錢還你!這廝,只顧來聒噪!”
2、(魯達)回頭看看李忠、史進道:“你兩個且在這里,等灑家去打死了那廝便來!”
3、魯達又道:“老兒,你來!灑家與你些盤纏,明日便回東京去,何如?”
4、魯達尋思,恐怕店小二趕去攔截他,且向店里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約莫金公去得遠了,方才起身,徑到狀元橋來。
魯達是一個疾惡如仇,見義勇為,具有正義感,慷慨大方,重義輕財,粗中有細,有勇有謀的平民英雄。
四、鄭屠是一個怎樣的人?
欺軟怕硬(對金家父女手段卑劣,強逼強騙。對魯達開始則唯唯諾諾),色厲內荏(被魯達打時,開始叫“打得好”,后來卻討?zhàn)垼?。他成為魯達英雄形象的最好陪襯。
十五勇氣
主旨、大意、寫作特色:
本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一個法國婦女為了掩護美國傘兵,不惜犧牲自己的親人的故事。贊美了為捍衛(wèi)世界和平,不惜獻出無價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的勇氣。這篇文章的主旨是贊頌為和平,為正義而努力的人們的勇氣和信仰。和平是一種信仰,為了捍衛(wèi)它,許多人不惜獻出無價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珍惜和平、熱愛和平、保衛(wèi)和平,應是人類的共同職責。
全文以“勇氣”為組材線索,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用倒述的手法,寫偶遇美國傘兵,引出故事,這是全文的引子,起總起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第二部分(第2-18段):講述《勇氣》的故事。這是文章的主體。文中作者對法國婦女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
第三部分(第19-22段):通過“將軍”對法國婦女的贊揚,提示主題。是畫龍點睛、突出中心、升華主題的部分。
一、閱讀課文,復述故事情節(jié)。(P119)
二戰(zhàn)時,盟軍進攻法國前期24小時在諾曼底地區(qū)空投傘兵,美國年輕傘兵在遠離預定地點好幾英里的敵占區(qū)著陸。其中一個美國傘兵空投地點錯誤,誤入敵人控制區(qū)。這個美國傘兵遇到德國軍隊的追捕躲入一個法國農婦家中,這個法國婦女救了他,但被德軍發(fā)現(xiàn)搜出,法國婦女的丈夫被德軍打死。這個美國傘兵在獄中僥幸逃脫,他跑進了樹林里,德軍繼續(xù)追捕他,當時的情況又迫使他逃回到這個法國婦女的房子,這個法國婦女再次掩護了他。這個美國傘兵獲救。三天之后,諾曼底地區(qū)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隊。
二、課文題目叫“勇氣”,作者贊嘆的是什么樣的“勇氣”?(P119)
作者贊嘆了美國傘兵的拼命勇氣和法國婦女不怕犧牲的勇氣。前者側重的是因智慧而產生的勇氣;后者側重的是由信仰而產生的勇氣。作者更關注、更為敬仰的是后者。一方面作者不厭其煩地引述將軍的話褒揚這位法國婦女,用意很明顯。另一方面,美國青年身上體現(xiàn)出的更多是一種個體的智慧與勇氣的力量。而法國婦女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因渴望和平,痛恨戰(zhàn)爭而產生的信仰的勇氣和力量,則更多地體現(xiàn)出人類對和平的渴望以及由此產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更具有感染力。在萬分危急的時刻不惜犧牲個人一切,作出正確選擇捍衛(wèi)和平,所以她的勇氣更難能可貴。作者主要贊頌的還是這種勇氣。
三、課文結尾,將軍說“她是一個幸福的女人”,“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你怎么理解這里的“幸?!焙汀靶叛觥??(P119)
法國婦女的信仰就是和平。對和平的信仰給了他勇氣和力量,使她變得美麗而高貴,令人仰之彌高。這種信仰使她能夠在危急時刻敢于犧牲,這種信仰使人覺得她永遠可以信賴,她當然是幸福的人。這是一種高尚的幸福觀。
四、說說本文獨特的敘述方式。
這篇小說的寫法非常獨特。從全篇來看,用的是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從故事主體部分來看,用的是第三人稱敘述視角。
這樣寫的好處:用第一人稱視角顯得真實,感人,有利于作者直接表達他對事件的感受,議論抒情更充分。主體部分用第三人稱視角利于故事更加客觀、完整的描述。
這樣寫使小說有一種紀實風格,顯得真實。
十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主旨、大意、寫作特色:
本文是鄧小平同志兩次談話的節(jié)錄。這兩次談論都闡述了一個共同的觀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一、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第一”的含義,從課文中找出根據(jù)并加以說明。(P129)
(1)“第一”是指在諸多因素中排在第一位,強調了科學技術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先導作用。
(2)根據(jù):①從農業(yè)方面,只有靠科學技術農業(yè)才有出路。②從中國落后的局面中可看出輕視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的慘痛教訓,從反面證實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論斷。
二、作者以通俗的語言、輕松的語氣闡述了一個重大的命題,請從課文中找出具體語句加以體會。(P129)
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以其生活化的語言,強調出了科學技術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先導作用。又如“我們要千方百計,在別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犧牲一點速度,把教育問題解決好”?!叭棠鸵恍薄盃奚稽c速度”雖是通俗易懂的口語,但傳達出的含義卻十分深刻。
三、查找相關資料,說說作者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P129)
1978年,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改革開放”。從1978年至1988年期間國內雖有變化,但鄧小平認為力度還不夠,仍不能與世界發(fā)展同步,所以說我們“落后了”。而正是這個“落后”促使鄧小平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還有一個原因不能忽視,那就是中國堅持社會主義宗旨。堅持社會主義,就要發(fā)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因此,科學技術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十七神奇的納米
主旨、大意、寫作特色:
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作者既簡潔而準確地向我們介紹了納米、納米技術等科學知識,更滿懷激情地給我們展示了未來納米時代納米技術美妙的應用前景。
一、略讀課文,圍繞以下內容提取相關信息,制作讀書卡片。(P134)
1、納米:一種長度單位,又稱毫微米,1納米等于百萬分之一米。
2、納米技術:指的是在0.1納米到幾百納米的尺度范圍內對原子、分子進行觀察、操縱和加工的技術。
3、納米機器人:即在納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機器人。
二、課文中哪些內容可以說明納米是“極小的”,卻又是“神奇‘的,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P134)
外科手術不用手術刀而用綱米機器人在人體內清除病灶,不流血,無疼痛,痊愈快;由納米傳感器和納米變色材料組成的紗窗會根據(jù)需要自動送入新鮮空氣,自動調節(jié)室內亮度;納米陶瓷杯子掉在地上不會摔壞,能像有彈性一樣蹦起來;納米發(fā)光材料制造的電視機可以直接印在墻壁上;用納米尺度的元件制造的計算機可以精確到原子水平;在航天方面,可以用納米技術制造衛(wèi)星,一次衛(wèi)星發(fā)射可以將數(shù)百萬顆微小衛(wèi)星送入太空。
三、在介紹納米和納米技術的前后,作者為什么不惜筆墨描寫想像中的外科手術和未來世界納米技術的應用情況?(P134)
不惜筆墨以外科手術為例,是為了展示納米醫(yī)學技術的神奇功能,以便于一步步把我們引入神奇的納米世界。
十八甘露的秘密
主旨、大意、寫作特色:
這篇科學小品選取中國古代典籍中經(jīng)常被提及的“甘露”作為說明對象,介紹了它的真正身份——蚜蟲的排泄物,并詳細說明了它產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一、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甘露的秘密。(P141)
甘露既非瑞征,亦非圣藥,不過是一種蚜蟲的排泄物,含較多糖分,有滋養(yǎng)作用,但對莊稼為害不淺。
二、除了明白甘露產生的秘密外,你從課文中還獲得了哪些與蚜蟲有關的信息?請將這些信息分類制作讀書卡片。(P141)
如:①蚜蟲附生在草木枝葉上,??课≈参镏簽樯?;②蚜蟲又名蝣蟻、地蚤、木虱、油蟲,種類很多,全世界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有2000多種,有麥蚜、豆蚜、棉蚜、菜蚜、桃蚜、葡萄瘤蚜、甘蔗綿蚜等;③除五倍子蚜蟲外,蚜蟲都是莊稼的大敵,危害莊稼、蔬菜、果木等;④蚜蟲的排泄物顏色雪白,含較多糖分,有滋養(yǎng)作用,俗稱蚜蜜;⑤瓢蟲是蚜蟲的天敵,而螞蟻卻是親密無間的好朋友、“衛(wèi)士”和“保姆”。
三、揣摩下面的語句,體會科學小品文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P142)
1、蚜蟲在覓食的時候,先用那唇端的短毛,向四周探索一番,一旦發(fā)現(xiàn)了可以獵食的目標,便將那根尖細的刺吸式口器刺進植物組織內部,不停地吸取植物體內的漿汁。
“探索”“發(fā)現(xiàn)”“刺進”“不停吸取”,動詞的使用非常形象,蚜蟲覓食和吸食的過程如畫面般呈現(xiàn)于我們眼前。
2、蚜蟲……把多余的糖分和水一起排泄出來,灑在植物的枝葉上,有的“其凝如脂”,有的“皎瑩如雪”,這就是所謂的甘露。
“其凝如脂”“皎瑩如雪”既是引用,又是打比方,形象地說明了蚜蜜的質感和顏色。
3、七星瓢蟲是專門殲滅蚜蟲的能手,據(jù)說一只七星瓢蟲一天大約能吃270只蚜蟲。于是,瓢蟲便成了螞蟻的冤家。小螞蟻一看到瓢蟲來捕捉蚜蟲,就會一擁而上,群起而攻之,直到把瓢蟲趕走。
列數(shù)字,準確說明了瓢蟲消滅蚜蟲的能力;而“冤家”的比喻和“一擁而上”“群起而攻之”的場面描寫,則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螞蟻對蚜蟲的保護作用。
十九思想的聲音
主旨、大意、寫作特色:
教材精選了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寄語。他們以自己的經(jīng)驗和體會指出:成功并不取決于天賦,而是靠后天的培養(yǎng)和后天的勤學,是時還需要有尊重個人興趣的客觀環(huán)境。而這一切歸結起來,就是要有正確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
一、諾貝爾獎獲得者對中國青年寄語的內容雖各有側重,但也提出了共同的希望,請用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P148)
讓.多塞:要認識到人的重要性,人應該是自由,獨立,自尊的。只有尊重人,才能最大限度發(fā)揮出人的作用。
福井謙一:要敬畏大自然,要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注重對大自然的體驗,只有體驗才能認識大自然那無比深奧、美麗和微妙。
西德尼.奧爾特曼:讀書,接受教育和努力工作,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P.G.德然納:關注自然,理解自然,生命科學和社會倫理將是科學研究的廣闊領域。
喬治.夏帕克:對人性本質的研究是重新確定的研究方向,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或是需要的,就不要怕晚。
詹.C.斯科:①要激發(fā)年輕人對科學和科學傳播的興趣。②要重視基礎學科的研究,質疑人們己接受的事物,努力拓展知識的疆界。關注研究過程,不強調結果,是一個科學家必備的素質。③能夠自由地交換信息,樂于思辨和系統(tǒng)地闡述問題,樂于追尋解決的辦法并能夠體會研究中的樂趣。
二、請以課文為例,歸納寄語、祝辭類文字的特點。(P148)
(一)喜慶性
祝辭、賀辭是在喜慶的場合對祝賀對象的一種真誠的祈頌祝福和良好心愿的表達,因此喜慶性是祝辭、賀辭的基本特點。在措辭用語上務必體現(xiàn)出一種喜悅、美好之情。
(二)體裁的多樣性
祝辭、賀辭無須拘泥于某種文體,而可以根據(jù)祝賀對象的具體情況采用合適貼切的文章體裁。如既可以用一般的應用文體,也可以采用詩、詞、對聯(lián)等各種其它的文體樣式。
二十我的信念
主旨、大意、寫作特色:
《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對自己的性格、為人理想、信念的總結與回顧。
全文內容可歸納為三個方面:科學研究的宗旨、環(huán)境和精神。
(一)科學工作者的宗旨是探討真理,而不是“謀求物質上的利益”。
(二)科學研究的環(huán)境——自由、寧靜、時間。
(三)科學研究需要獻身精神。
一、朗讀課文,理清思路。說說作者的信念是什么?她從哪幾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信念?(P152)
居里夫人的信念就是為科學獻身。她是從科研工作的宗旨、科研工作所追求的環(huán)境和科研工作所需要的精神等方面闡發(fā)自己的信念的。
二、結合課文內容,談談你對下面句子的理解。(P152)
1、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正如蠶被鞭策著去結繭一般。
(“某種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這種力量是一種復合因素。主要包括:完成任務的決心,對真理的渴求,科學魅力的吸引,崇高的使命感等。
2、誠然,人類需要講究現(xiàn)實的人,他們在工作中獲得很多報酬。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
(“夢想家”與“講究現(xiàn)實的人”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講究現(xiàn)實”是通過工作取得物質利益。
“夢想家”則是為研究而研究,為工作而工作,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質利益的觀念。
3、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優(yōu)美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也為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
(“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是什么意思?)
“世界的優(yōu)美”說的不是景色的優(yōu)美。自然科學是研究物質世界的,是揭示物質世界的規(guī)律,探索物質世界的奧秘的。認識了規(guī)律,發(fā)現(xiàn)了奧秘,就會覺得這世界真奇妙。優(yōu)美是指物質運動規(guī)律以及物質內部結構。學了物理,學了化學,就會感覺世界的優(yōu)美。科學越發(fā)展,世界越是展現(xiàn)它的優(yōu)美,所以說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
4、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子兒,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
(在常人看來,科學研究應該是艱深的、枯燥的,居里夫人卻不這樣認為,這是為什么?)
因為科學本身具有偉大的美,魅力無窮,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對科學產生興趣,才能沉醉其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產生新的科研成果。
二十一外星人
主旨、大意、寫作特色:
《外星人》節(jié)選部分雖然沒有離奇的情節(jié),但大膽的想像卻引人入勝。
1、方括號中的文字為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對故事的展開有什么作用?(P166)
方括號中的文字提供了外星人和平探訪地球的目的,交代了他們來自何方、做了什么、發(fā)生了什么意外,為文中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交代了必要的條件,也預示了故事發(fā)展的方向。
2、艾略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里知道的?(P166)
從小男孩溫度計把戲中,可以看出他的機敏,從他對外星人的言語中,反映了他的善良和喜歡思索。
3、外星人對艾略特的把戲了如指掌,由此你猜想外星人是一位怎樣的人?外星人的孩子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P166)
外星人也有孩子式的把戲和小聰明,這是智慧生物的共同特點。
4、瑪麗媽媽的身體突然感到不適和用昂貴的肥皂沐浴的描寫,讓你想到什么?(P168)
瑪麗媽媽的不適反映是外星人善良的戲謔的結果,肥皂的描寫反映了科技發(fā)展在日用品上的體現(xiàn)。
5、葛蒂和瑪麗媽媽都夢到怪人,這是巧合嗎?(P168)
葛蒂和瑪麗媽媽夢中見到的外星人似幻似真,顯示了外星人的神秘性。
6、外星人走出壁櫥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它暗示著什么?你是從哪里知道的?(171)
房內的各種東西從質地到形狀都與外星上有異,唯有“書桌”為他熟悉,說明兩個星球之間的不同與相同,知識是智慧生物的共同追求,學習是智慧生物的共同需要。
7、外星人有哪些特點?這些都是作者憑空想像的嗎?(171)
外星人的特點體現(xiàn)在眼睛、腳趾、手勢上,反映他的表達信息的特殊性,這些想像的基礎仍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
8、外星人打算與艾略特溝通,他打算怎樣做?他們之間能溝通嗎?從文中哪些地方可知道?(171)
外星人“眨眨眼睛”“動了一下手指”以及對他心理活動的描寫,反映他渴望交流的迫切心情。
9、外星人對播放音樂有什么反應?從哪里知道?(P172)
外星人用雙手捂住耳朵,反映他對地球音樂聲波節(jié)奏、頻率的不解。
10、從音樂事件和錢幣事件看,外星人還有什么特點?(P172)
而通過音樂、錢幣事件反映外星人勤于探究的特性。
11、外星人為什么認為叉子是“這幢房子里見過的最佳器皿”?他由此產生了怎樣的聯(lián)想?你有過類似的經(jīng)驗嗎?這種經(jīng)驗是怎樣產生的?(P175)
叉子形似發(fā)射天線,外星人由此聯(lián)想到制作發(fā)射信息的儀器,這種由熟悉到陌生,由需求而創(chuàng)新的思維過程是人們經(jīng)常經(jīng)歷的。
12、外星人和艾略特通過什么方式了解對方?發(fā)生了哪些心理變化?預示著故事發(fā)展到哪一步?(P175)
他們通過手指的接觸,產生生物電波,彼此開始溝通,預示著故事將推向高潮。
13、外星人手指的重要功能是什么?你由此會產生哪些聯(lián)想?(P178)
用手指傳達信息是其重要功能。
14、外星人對水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變化?外星人世界里有水嗎?你怎么知道?(P178)
外星人對水的態(tài)度由陌生、膽怯到喜歡、探索,說明外星上沒有水。
15、艾略特是怎樣和外星人談起飛船的?他們各有什么反應?預示著故事發(fā)展到哪一步?(P178)
艾略特從父親的外出想到飛船,兩人都為飛船的離去而憂傷或傷感。預示著故事即將進入高潮。
16、狗哈維是否是一個多余的角色?(P179)
本節(jié)文字起著過渡作用,哈維穿插其間,不僅反映了它與艾略特之間親密關系,從側面表現(xiàn)了艾略特善待小動物的態(tài)度,而且也表明了艾略特善待一切生命的特點,否則,植物們不會發(fā)出信息指示外星人進入他家。
17、艾略特為什么堅信外星人“會喜歡這里的”?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了這一點?(P182)
艾略特從兩個方面堅信外星人會喜歡“這里”。從自己方面看,己準備了外星人“需要的一切”,又安全,“沒有人會區(qū)分出你和它們的不同之處”。從外星人方面看,艾略特的“體內接受了一種信號”,“他從未像現(xiàn)在這樣舒服”,反映了外星人的認同和感謝。
18、外星人心里想著什么?前面哪些地方曾有暗示?他會成功嗎?(P182)
外星人始終想的是逃離地球,他從看到的天窗圖案、臺燈燈光、留聲機針頭等事物中想到過去的天宇來客、今后的逃跑方案,而這些曾在前面刀叉描寫中有過的暗示。
2、七上·繁星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需要我們認真規(guī)劃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2、七上·繁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1、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學會觀察大自然
2、學習并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fā)感情
3、學習并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
1、由景物引發(fā)的聯(lián)想、感受
2、運用比喻、擬人生動、形象、恰當?shù)乇磉_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熟讀課文
2、向學生提供以下資料:①作者介紹②寫作背景(見附一、二)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介紹作者、亮標
繁星是常見的,引起過古今中外無數(shù)人的遐想,你一定也觀察過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樣觀察的?有什么感受?(學生回答)好,下面我們來看看著名作家巴金是怎樣觀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板書課題)指名學生介紹巴金和寫作背景(口述)教師亮標。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余同學:
①用波浪線勾畫出寫巴金觀察繁星的感受的詞句
②思考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用橫線化出相關的詞句
③理清文章結構
2、學生分小組討論課文
參考答案:
①“望著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薄昂孟笏鼈兙褪俏业呐笥?,它們常常在和我說話一樣?!薄拔曳路鹂匆娝鼈冊趯ξ姻郏曳路鹇犚娝鼈冊谛÷曊f話。”“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著,我沉睡著。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xiàn)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薄澳撬念w明亮的星星是頭,下面幾顆……看,那個三人還在跑呢!”
②按時間順序。標志有“從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③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寫“我”最愛看繁星,回憶從前在家鄉(xiāng)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寫“我”三年前在南京讀書時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第四段):描寫“我”在海上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學生將第3,4段內容分開為“在海上的每一天觀看的情景與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與感受”,也應加以肯定、認可)
三、合作探究
1、研究比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與感受有什么不同。討論為什么不同。
參考答案:這個不相同是因為隨著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2、作者把星天比作母親,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們說話,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把繁星比作朋友,是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時親密投機的伙伴之感,覺得它們正友好地對“我”霎眼,同“我”小聲地說話,突出了舒心、安詳、陶醉之感,表達了作者對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減。
3、閱讀第5段,思考并回答問題:
①“那個天上的巨人”指什么?
——指英國人指給“我”看的天上那個像巨人般的星座。
②怎樣理解“?”
——一是那個星座有著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狀,二是因為“船在動,星也在動。”(此題如學生提出其他理由,只要合理亦可)
4、體會“看,那個巨人還在奔跑呢?”中“看”和“呢”的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一個“看”字,呼喚讀者,感情上與讀者直接交流,更能引人注意,一個“呢”字,表示動作正在繼續(xù),顯得更加生動。
四、作業(yè)
1、熟讀課文,背誦第3段;
2、查找搜集有關星星最新信息的資料,結合文學分小組出一份手抄報。
附:
一、作者簡介
巴金,現(xiàn)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國后曾任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主席,作協(xié)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聯(lián)主席,《收獲》主編。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說《憩園》,《寒夜》;散文集《保衛(wèi)和平的人們》,《友誼集》,《隨想錄》;散文、小說、特寫集《新聲集》,《贊歌集》,還有不少短篇小說、童話、雜文等。
二、《繁星》的寫作背景
這篇文章選自巴金的《海上雜記》。1923年,19歲的巴金和三哥毅然沖破封建家庭的樊籠到了上海,南京,考入東南大學附中補習班。在學習期間,參加了一些社會活動,著名的“五卅”運動對他的影響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進一步發(fā)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國輪船“昂熱號”離滬赴法,衛(wèi)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國學生計9人。他去法國是為了學習經(jīng)濟學,“向西方找真理”,進一步研究無政府主義理論,考察歐洲的社會活動。法國既是無政府主義的發(fā)源地,也是當時歐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護所。2月18日,“昂熱號”郵輪抵達馬賽。19日巴金抵達巴黎。在郵船航行期間,巴金撰寫了《海上雜記》38則?!斗毙恰肥瞧渲械囊黄斡?,寫于1927年1月。
23、七顆鉆石
[教學要求]:
1.學會11個生字(其中2個多音字鉆,倒)及新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從整體上把握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能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內容。
3.了解水罐的四次變化原因,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靈,體會有愛才有幸福。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小姑娘的水罐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2、體會小姑娘美好的心靈與七顆鉆石的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心型書簽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同學們,浩瀚的宇宙總是給我們一種神秘感,讓我們對它產生許多美妙的遐想。當我們看到那皎潔的月亮,你會想到什么神話故事呢?那么夜空中美麗的銀河,又讓你聯(lián)想到什么呢?雖然我們知道這些都不存在,但我們依然為這些美麗的傳說而著迷。今天,老師想和你們一起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了解一下它的來歷,你們愿意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童話故事《七顆鉆石》吧?。ò鍟?,指出鉆是多音字)
二、讀題質疑
1、同學們,讀了這個故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
三、創(chuàng)設情境
1、看動畫,聽故事(不用錄音,配樂教師講故事)
2、交流:你能用一句話說說自己聽后的感受嗎?
四、初讀課文
1、提要求自由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有不認識的字可以求助生字表,或者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2、根據(jù)讀書三個層次自測,分自然段指名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讀音、聽感情,然后評價。
3、讀好詞語
4、讀關鍵句子、排列句子順序
五、再讀課文
1、我們把這些詞語和長句子讀得這么好,那我們再來讀課文,相信要做到正確、流利應該不難了吧?(對)嗯,老師絕對相信你們的能力。所以這次讀書我把難度提高了一點:請你快速讀課文并思考小姑娘與七顆鉆石有什么關系呢?
2、交流:為什么說小姑娘的心像鉆石一樣閃亮呢?你能用讀書的方法來告訴大家嗎?
六、細讀課文
1、隨機指導學生讀2、3、5自然段
2、教學第一自然段:這一切都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啊?用讀書的方法告訴大家。
(1)抓住重點詞進行字詞教學
3、引出第六自然段:在那么一場旱災里,我們認識了這位小姑娘,她的心像鉆石那么透亮,故事里說:“那七顆鉆石越升越高,……”
六、填空小結
很久很久以前,()發(fā)生了(),一個小姑娘雖然自己(),但還是把水(),小姑娘的心就像()。
七、指導寫字:銀(動畫展示,學生臨描)
八、課后作業(yè):
1、繼續(xù)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把故事情節(jié)畫成幾幅連環(huán)畫,并在下面用文字作簡單說明
第二課時
一、讀題導入
二、來當導演:
1、如果你是導演,要拍好這個故事,你認為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誰?最重要的道具該是什么?簡單說明理由
2、速讀課文并思考:小姑娘的水罐有什么特點?它發(fā)生了幾次變化?
3、交流
4、看畫面回顧主要情節(jié),說說最令自己感動的情節(jié)是哪一個,說明理由。
三、我來當演員
1、每一小組選擇最喜歡的情節(jié),反復朗讀后進行表演。
2、表演交流,評點感悟
3、思考:什么讓小女孩的水罐變得如此神奇呢?
四、小結:同學們通過當小導演和小演員,深刻地體會到了小姑娘有一顆像鉆石一樣的心,并故事中明白了愛是幫助,愛是互相關心,愛是一種行動,當我們擁有愛心的時候,就會感受幸福,擁有快樂。
五、課后作業(yè)
a)制作一張愛心卡送給你想關心的人
b)了解自己是哪個星座的,為這個星座的來歷編一個童話故事。
引文來源23、七顆鉆石教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