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牛頓第二定律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8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第五單元教案。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zhì)的課堂。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第五單元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第五單元:加與減(二)
第一課時圖書館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知識間的遷移能力,以及實際應用的能力,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3、情感目標:感受數(shù)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1、出示:“買書”的主題圖。
請學生觀察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請學生先在小組中討論。在小組中討論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寫出所提的問題,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學生可能提出:(1)汪汪樂園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
(2)汪汪樂園比海底世界多多少本?
(3)汪汪樂園、海底世界和咪咪學校一共多少本?
(4)買1本汪汪樂園和1本海底世界需多少錢?
(5)買2本汪汪樂園需多少錢?……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給予鼓勵
(二)、自主學習,探索算理。
1、嘗試解決問題。
先對“汪汪樂園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進行討論。要求這個問題,需要哪些條件,并列式:28+4=
讓學生嘗試計算,有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并讓學生有充分發(fā)表意見的機會。
2、探索算理。
請學生匯報,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補充,幫助。
方法一:借助小棒。
方法二:借助計數(shù)器,進行撥珠計算,先撥出28,再在個位上撥出4,個位上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個位上剩2,十位上的2加上1就是3,合起來就是32。
方法三:28+2=30,30+2=32。
方法四:8+4=12,20+12=32。
方法五:28
+4
32
豎式計算:(可能會有部分學生已經(jīng)有所認識,可以讓他們說說,自己所認識的豎式算法)
在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哪些問題?根據(jù)豎式,在小組中說說。請學生匯報:
(1)、數(shù)位要對齊,個位對準個位,十位對準十位。
(2)、加號寫在第二個加數(shù)的左邊一點,橫線要用尺子畫,要畫直。
(3)、從個位開始計算,先算8加4等于12,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個位寫2。再算十位上2加1等于3。
3、比較討論算法的簡便性。
一、二兩種方法,比較直觀,需借助實物,所以三、四、五的計算方法較為可取。
(三)、實際應用。
1、完成教科書第48頁的“試一試”第(1)題。
學生在書中獨立試著完成。
在此基礎上組織交流和討論,只要學生所說的答案符合要求,就應給予肯定。
2、“試一試”的第(2)題。
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3、完成教科書第49頁的“練一練”第1題。
通過圈小棒的過程,學生將進一步理解位值制。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進行討論與交流,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給予及時指導。
(四)、總結。
今天有什么收獲?或有什么不明白之處,提出留著下節(jié)練習課解決?也可以將問題保存在:“問題銀行”中。
板書設計:
買書
28+4=32
28+2=30288+4=12
30+2=32+412+20=32
32
(1)、數(shù)位要對齊。
(2)、從個位開始計算,先算8加4等于12,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個位寫2。再算十位上2加1等于3。
第二課時:練一練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49頁的第2~5題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情境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計算方法。同時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以及計算的正確率。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應用的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練習,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以及計算的正確率,同時解決培養(yǎng)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出示計算題(教科書第49頁的第1題),讓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解答。中間如果出現(xiàn)錯誤,加以糾正。
2、奪星大賽。
(教科書第49頁的第2題)
先獨立做,每個風箏中的三道題都做對,學生可以得到一個五角星。
(二)、實際應用。
1、教科書第49頁的第4題。
爺爺有50元錢,他買了一副眼鏡和一個杯子,用去多少錢?
杯子眼鏡
9元25元
問: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些條件?
讓學生在選擇中,排除“爺爺有50元錢”這個多余條件,培養(yǎng)學生選擇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列式解答。
9+25=34(元)
2、教科書第49頁的第5題。
出示圖,明確題意和圖意:根據(jù)說話“我前面有6人,后面有18人”算出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為了使學生明白要求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把說話的男孩也算上。
先搞個模擬的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再讓學生做題。
(三)、總結。
學到了什么?還可以將問題存入“問題銀行”,加以解決。
板書設計:
練一練
爺爺有50元錢,他買了一副眼鏡和一個杯子,用去多少錢?
杯子眼鏡
9元25元
9+25=34(元)
第三課時:練習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情境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計算方法,同時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以及計算的正確率。進一步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與要求。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應用的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練習,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認真仔細的計算好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豎式計算的要求以及提高計算的正確率與速度。
教學過程:
(一)、通過游戲,復習計算。
1、第50頁第2題。(吹泡泡游戲)
54+9=26+9=33+8=7+42=38+7=
6+37=56+4=8+22=3+79=40+15=
可采用小組接力競賽的形式,看誰算得最快。
2、書第50頁第3題。(森林醫(yī)生)
讓學生當醫(yī)生找出錯誤的原因,對癥下藥。把對的寫在旁邊。
3、書第51頁第8題。(小猴摘桃)
19+5=43+8=32+40=64+9=8+55=
49+6=8+36=65+7=4+28=20+35=
68+5=17+30=26+9=43+8=6+39=
18+8=77+5=56+5=9+27=42+6=
采用競賽的形式開展比賽,誰算的又對又快,便摘到桃,匯報時,請兩名學生上臺板演比賽,其他學生加油。
4、第51頁第7題。(比較大小)
先讓學生獨立做,然后進行小組交流,并匯報。
學生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方法。
(1)、算出得數(shù)直接進行比較。
(2)、直接對左右算式進行比較。
(二)、實際應用。
1、書第50頁第1題。
上層357911
下層2727272727
一共
讓學生先計算得數(shù),再進行比較,看一看有什么規(guī)律。
2、書第51頁第5題。
說說從圖中知道了哪些條件。
生:2個已知條件(兔哥哥比妹妹多采了8個,兔妹妹采了37個。)
出示問題:“兔哥哥采了多少個?”
學生先列式,并匯報為什么這樣列式。
3、書第51頁第6題。
出示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羽毛球乒乓球
38元29元5元2元
先讓學生提問題。
學生可能有:(1)、買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要花多少錢?
(2)、買羽毛球拍和羽毛球要花多少錢?
(3)、買羽毛球拍比乒乓球拍多花多少錢?
(4)、買乒乓球拍和乒乓球拍要花多少錢?
(5)、4個都買要花多少錢?……
再根據(jù)問題列式解答,若解決不了的放入問題銀行。
(三)、找帽子
結合書50頁第4題,全班一起玩找帽子游戲。
每人手上1張口算卡片,去找相應的帽子。
(四)、總結。
通過學習,你解決了“問題銀行”中的哪些問題。
如果還有問題,可以再存入“問題銀行”,下節(jié)課再來解決。
第四課時:發(fā)新書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發(fā)展估算意識以及實際應用的能力,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3、情感目標:感受數(shù)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
樣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1、出示:“發(fā)新書”的主題圖。
請學生觀察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請學生先在小組中討論。在小組中討論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寫出所提的問題,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并列式。
學生可能提出:(1)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男生比女生少多少本?
(3)女生比男生多多少本?
(4)每人一本,40本書夠嗎?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給予鼓勵。
針對“每人一本,40本書夠嗎?”讓學生討論這一個問題的含義,想出解決的方法。
匯報時,應鼓勵學生估算結果,可以讓估算結果較合理的學生講講是怎么估算的。
(二)、自主學習,探索算理。
1、嘗試解決問題。
學生列出的19+18=讓學生嘗試計算,有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并讓學生有充分發(fā)表意見的機會。
2、探索算理。
請學生匯報,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補充,幫助。學生可能有
方法一:10+10=208+9=1720+17=37
方法二:借助計數(shù)器,進行撥珠計算,先撥出19,再在個位上撥出8,個位上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個位上寫7,十位上的1加上1再加進上來的1就是3,合起來就是37。
方法三:19+10=29,29+8=37。
方法四:20+18=38,38-1=37。
方法五:20+20=40,40-3=37
方法六:19
+18
37
豎式計算:(可能會有部分學生已經(jīng)有所認識,可以讓他們說說,自己所認識的豎式算法)
在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哪些問題?根據(jù)豎式,在小組中說說。請學生匯報:
(1)、數(shù)位要對齊,個位對準個位,十位對準十位。
(2)、從個位開始計算,先算9加8等于17,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個位寫7。再算十位上1加1再加1等于3。
(三)、實際應用。
1、完成教科書第52頁的“試一試”
學生在書中列豎式獨立完成。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給予及時指導。
匯報時,請4位學生上臺板演。
2、完成教科書第53頁的“練一練”第1題。
26+7=3+39=18+27=
26+27=23+29=18+47=
先在心里默算1分鐘,然后想想每個蘋果中間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再獨立做題。
3、教科書第53頁的“練一練”第1題。
學生在書中列豎式獨立完成。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掌握計算和書寫的方法。
(四)、解決問題。(我們?nèi)ゴ河危?/p>
教科書第53頁的“練一練”第3題。
一(1)二(2)一(2)二(1)二(3)一(3)
27人34人30人30人33人25人
問題:“每輛車最多能做60人,哪兩個班坐一輛車最合適?”
先讓學生看懂題目的意思。教學時,可把各班人數(shù)做成卡片,讓學生進行搭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交流。學生可能會有多種方法,如把數(shù)從小到大排列,然后進行搭配等。
(五)、總結。
今天有什么收獲?用什么方法學到的?
板書設計:
發(fā)新書
19+18=37
10+10=208+9=1720+17=37
19+10=29,29+8=37
20+18=38,38-1=37
第五課時:練習五(3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復習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并通過數(shù)學游戲,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培養(yǎng)學生估算能力。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以及應用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將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估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
1、書55頁第4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豎式計算,然后進行交流,匯報時及時矯正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
2、數(shù)學游戲。(找朋友)書54頁第3題。
選9個各同學每人手拿一張以下的算式卡片。
45+7=40+27=39+25=17+24=58+6=
28+13=62-10=29+38=48+16=
得數(shù)相等的同學做最好的朋友。
(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1、書54頁第1題。
算一算,各年級參加歌詠比賽的總人數(shù)。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
男生463248354637
女生343046275238
總人數(shù)
先讓學生估算哪個班的人數(shù)較多,再進行準確計算。
2、書54頁第2題。
出示圖,看懂圖意后,編故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小熊從家里去上學,已經(jīng)走了55米,離學校還有35米,小熊家離學校有多少米?
學生小組之間進行商量與討論,如何列式,為什么?
完成后,進行匯報。55+35=90(米)。
3、數(shù)學游戲
(1)、教科書第55頁第5題:接力賽。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接力賽,使學生在緊張有趣的情境中鞏固新知識,培養(yǎng)合作意識。
(2)、教科書第55頁第6題
淘氣套中了兩個,共得了42分,他套中的可能是哪兩個?
讓學生先估算,再選擇不同的答案。
35和713和2915和2724和18
(三)、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練習五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
男生463248354637
女生343046275238
總人數(shù)
第六課時:練習五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56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找規(guī)律,讓學生積極的動腦思考,并能將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估算及應用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找規(guī)律的能力。
教學難點:將所學知識進行遷移。
教學過程:
(一)、估算及具體應用練習
1、書第56頁第7題。
(1)、先讓學生看圖明白問題的含義,(左邊有17個杯子,右邊有18個杯子,把這些茶杯全部放進能裝36個杯子的紙箱里,能裝得下嗎?)
(2)、再讓學生先估算,然后再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匯報:17+18=35,3536,所以能裝的下。
2、書第56頁第9題。
小明小亮小麗
10m15m
(1)、3人比賽投沙包,小麗第二名,她可能投多遠?
(2)、小麗和小亮只差2米,小麗投了()米。
(3)、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做第(1)題時,可從小麗第二名中,估計出即比10米大,但小于15米。所以猜可能是11米、12米、13米、14米。
做第(2)題時,讓學生根據(jù)已知條件“小麗和小亮只差2米”算出小麗投了13米。15-2=13(米)
做第(3)題時,讓學生把提出的問題寫在本子上,并匯報。
學生可能會提:小明和小亮一共投了多少米?
誰第1名?誰第3名?
小麗比小明多投了多少米?……
(二)、找規(guī)律
1、做第56頁的第8題
2123
4143
3353
3555
小組討論觀察規(guī)律,說說表格中的規(guī)律。
匯報:第1張表格,橫著看相差1,如:21、22、23。豎著相差10。如21、31、41。
第2張表格,橫著看相差10,如:33、43、53,豎著相差1。如:33、34、35。
2、接著往下寫。
1247()()
23568()()()()
12358()()
先觀察,找出規(guī)律,再獨立做,并說說規(guī)律。
(三)、總結
今天學到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板書設計:
估一估,找一找
2123
4143
3353
3555
第七課時:練習五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57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數(shù)學游戲,鞏固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1.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以及應用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將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口算
數(shù)學游戲。(找朋友)
每人手拿一張兩位數(shù)的數(shù)字卡片,任選兩人出示卡片,其他的同學先把兩數(shù)相加,計算出得數(shù)。如:出示28、31,全班即回答31+28=59……
(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1、書57頁第10題。
打槍游戲。
(1)先讓學生看懂圖意。
20+()
35+()65~75
16+()
即兩個加數(shù)相加得數(shù)應在65和75之間。
50+()
38+()70~80
44+()
即兩個加數(shù)相加得數(shù)應在70和80之間。
(2)由于本題具有開放性,有多種不同的答案,學生只要說出一種就符合要求。
2、書57頁的數(shù)學游戲。
先向學生說清游戲規(guī)則,可以先指導兩個學生進行游戲,然后再組織全班進行,然后再組織全班進行。
規(guī)則:兩人輪流選數(shù)。
(1)、每人每次選兩個數(shù)相加,結果要小于100。
(2)、填表并把選過的數(shù)劃掉。
(3)、比較兩人的得數(shù),把大的得數(shù)圈起來。
(4)、連續(xù)玩5次,誰圈得多誰就勝利。
活動中,注意學生的分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能力。
(三)、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數(shù)學游樂場
20+(45)
35+(31)65~75
16+(56)
第八課時:小小圖書館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58頁和59頁第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知識間的遷移能力,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發(fā)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數(shù)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
樣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1、出示:“小小圖書館”的主題圖。
請學生觀察圖和統(tǒng)計表,然后提出數(shù)學問題,請學生先在小組中討論。在小組中討論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寫出所提的問題,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學生可能提出:(1)兒童畫報還剩多少本?
(2)故事書還剩多少本?
(3)連環(huán)畫還剩多少本?……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給予鼓勵
(二)、自主學習,探索算理。
1、嘗試解決問題。
先對“兒童畫報還剩多少本?”進行討論。要求這個問題,需要哪些條件,并列式:33-7=
讓學生嘗試計算,有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并讓學生有充分發(fā)表意見的機會。
2、探索算理。
請學生匯報,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補充,幫助。
方法一:借助小棒。
方法二:借助計數(shù)器,進行撥珠計算,先撥出33,減7時,個位不夠減,向十位上借1,個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減7得6,,合起來就是26。
方法三:13-7=6,20+6=26。
方法四:7-3=4,30-4=26。
方法五:33
-7
26
豎式計算:(1)、數(shù)位要對齊,個位對準個位,十位對準十位。
(2)、從個位開始計算,個位不夠減,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個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減7得6,,合起來就是26。
3、比較討論算法的簡便性。
一、二兩種方法,比較直觀,需借助實物,所以三、四、五的計算方法較為可取。
(三)、實際應用。
1、完成教科書第58頁的“試一試”第(1)題。
故事書還剩多少本?
讓學生觀察統(tǒng)計表,在書中獨立試著完成。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只要對就應給予肯定。
2、“試一試”的第(2)題。
連環(huán)畫還剩多少本?
讓學生觀察統(tǒng)計表,在書中獨立試著完成,并匯報。
3、完成教科書第59頁的“練一練”第1題。
利用計數(shù)器,通過圈小棒的過程,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在操作的基礎上將進一步體會計算方法。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進行討論與交流,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給予及時指導。
4、書59頁的第2題。
48-9=53-6=70-7=32-3=
獨立豎式計算。
(四)、總結。
今天有什么收獲?結合算式,說說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板書設計:
小小圖書館
33-7=26
13-7=6337-3=4
20+6=26-730-4=26
26
(1)、數(shù)位要對齊。
(2)、從個位開始計算,個位不夠減,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個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減7得6,合起來就是26。
第九課時:練一練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59頁的第3、4內(nèi)容。練習六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鞏固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加法,并通過數(shù)學游戲,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仔細檢查的好習慣。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鞏固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加法。
教學難點:將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教學關鍵: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數(shù)學游戲,鞏固口算。
1、書60頁第1題。
10-7=13-5=100-1=
30-7=23-5=100-2=
50-7=33-5=100-3=
將第1題寫在黑板上,選9人參加此游戲。
3人為一組,接力做題。哪組做的又對又快,哪組獲勝。
計算出得數(shù)后,全班觀察每組3個算式之間的關系。
然后擦掉得數(shù)。引導學生翻開書60做第1題,先只計算每組的第一題,然后推算出后面兩題的得數(shù)。
匯報規(guī)律:第1列是減數(shù)不變,被減數(shù)每次多20,因此差也是每次多20。
第2列是減數(shù)不變,被減數(shù)每次多10,因此差也是每次多10。
第3列是被減數(shù)不變,減數(shù)每次多1,因此差每次少1。
2、書60頁第2題。
制成口算卡片,全班輪流開火車計算,然后獨立翻書做題。
(二)、森林醫(yī)生。
書59頁第3題。
教學時,請學生先找出錯誤的原因,再獨立在書上進行改正,匯報時,請3名學生當醫(yī)生,給小樹治病,并說明病的原因,再開藥治病。(寫出正確的算式)
(三)、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1、書59頁第4題。
每人準備1張口算卡片,通過乘車活動,練習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
再全班互相檢查,訂正找出錯誤的原因。
(三)、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練一練
10-7=313-5=8100-1=99
30-7=23-5=100-2=
50-7=33-5=100-3=
第1列是減數(shù)不變,被減數(shù)每次多20,因此差也是每次多20。
第2列是減數(shù)不變,被減數(shù)每次多10,因此差也是每次多10。
第3列是被減數(shù)不變,減數(shù)每次多1,因此差每次少1。
第十課時:練習六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60~61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鞏固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并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找規(guī)律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將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找規(guī)律的能力。
教學關鍵: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口算。
1、書60頁第3題。
通過數(shù)字加工機這一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練習所學的知識。讓學生獨立完成計算,然后進行交流,匯報時及時矯正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
2、書61頁第6題。
以小組為單位分成4組,代表小猴,小兔,熊貓,狐貍。
在小組中開展競賽,看看誰先過河,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找規(guī)律。
書61頁第5題。
(1)24,31,38,(),52,(),()
(2)69,62,(),48,(),(),27
先說說有什么規(guī)律,再獨立填寫。
(三)買東西。
1、書60頁第4題。
出示圖
童話故事奇妙的世界科幻故事可愛的動物
42元8元12元10元
讓學生觀察圖意,(我有28元錢,要買一本《童話故事》,還差多少元?)先估算差幾元,再進行準確計算,列式解答書上的問題
還可以讓學生提出其他問題,并進行解答。
如:買1本童話故事和奇妙的世界需多少元?
2、書61頁第7題。
出示圖
火腿腸烤雞蛋糕色拉油
15元18元16元24元
40元錢可以買什么?
看懂圖意后,學生小組之間進行商量與討論,集體交流的方式進行表達和交流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答案。
(三)、實踐活動
調(diào)查有多少本課外書?
讓學生和同桌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完成統(tǒng)計表。
我我的同桌一共
()本()本()本
(四)、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練習六
(1)24,31,38,(),52,(),()
每次多7
(2)69,62,(),48,(),(),27
每次少7
第十一課時:跳繩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62—63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能力目標:發(fā)展初步的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遷移的能力,以及小組互相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探索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發(fā)展初步的估算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出示主題圖(小東、小紅和小亮在跳繩),并配上解說:今天,小東、小紅和小亮利用課間操的時間進行了一場跳繩比賽,老師把比賽結果制作成了一張統(tǒng)計表,請大家看看,說說你從統(tǒng)計表中得到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
學生看表,并匯報:小東跳了62下,小紅跳了48下,小亮跳了70下。
(二)、探索新知,從問題情景中探索算法。
1、根據(jù)數(shù)學情景和信息,提出相關問題。
在小組中說說,從統(tǒng)計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匯報:小東比小紅多跳幾下?小亮比小紅多跳幾下?
小紅比小東少跳幾下?小紅比小亮少跳幾下?
或者提出小東和小紅共跳了幾下?小亮和小紅共跳了幾下?小東和小亮共跳了幾下?
學生根據(jù)這些問題,進行解決。
請學生說出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
62–48=70–48=70–62=
62+48=48+70=62+70=
2、探索算法。
先請學生估計以下62–48=,可能等于幾,再請學生通過具體計算,進行驗證。
如果有困難可以在小組中交流,互相幫助。
匯報小組意見(允許學生使用各種算法)
(1)、我想62–40=22,22–8=14,我會計算兩位數(shù)減整十數(shù),所以先把48看成40,減完40,還少減了8,所以再減去8等14。
(2)、我想62–50=12,12+2=14,把48看成50,減完50,還多減了2,所以再加上2等14。
(3)、我想各位上的2不夠減8,于是就向十位借十,就成了12–8=4,十位上的數(shù)被借走了十,所以就成了60–10–40=10,再把10+4=14。
用的是“不夠向十位借一”的方法。
(4)、用豎式計算。
.
62十位上的6借走1還剩5,
-485–4=1
14
方法是多樣的,只要正確即可。
3、比較幾種算法的簡便性。
請學生說說以上幾種算法,哪一種更為簡便,而且不容易出錯。
教師也可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如:老師認為“不夠向十位借一”的計算方法比簡便,而且不容易出錯。
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掌握情況,選擇自己所接受的方法。
(三)、實際應用。
1、完成70–48=70–62=
集體反饋時,說說自己的算法。
2、教科書第62頁的“想一想”。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時,說說自己的算法。
3、教科書第63頁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時,小組之間互相檢查,并說說自己所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如:沒有借一,數(shù)位沒對齊等。
4、教科書第63頁的第2題。
先要讓學生看懂圖意,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淘氣用50元買了一個羽毛球拍售貨員阿姨找了他29元,買一個羽毛球拍需要多少錢?
列式解答,最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5、教科書第63頁的第3題。
明確題意,學生獨立完成,其中“()+40”的答案不唯一??梢宰寣W生進行猜測,“()”可能是0,也可能是4,如果“()”是其他數(shù),它就無家可歸了。
(四)、總結。
有什么向對大家說的?有沒有什么意見要發(fā)表?
板書設計:
跳繩
62–48=14(下)
我想:62–40=22我想:62–50=12
22–8=1412+2=14
62十位上的6借走1還剩5,
-485–4=1
14
第十二課時:練習七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64—66頁的部分題目。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鞏固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的計算方法,并通過數(shù)學游戲,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仔細檢查的好習慣。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鞏固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將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具體的問題中。
教學關鍵: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
教具、學具的準備:電腦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相關計算。
(教科書第63頁的第4題、教科書第64頁的第1題。)
做對一題得一顆,你可以得到幾顆。
請學生搶答,進行口算。誰對就可以得到一顆。
對于豎式計算,學生在書中獨立完成,小組互檢,正確了就可以得到一顆
(二)、實際應用。
1、森林醫(yī)生。(教科書第64頁的第2題)
請學生獨立在書中“就診”,并找出病因,及時給予治療。
集體反饋時,讓學生指出病因,并說說要如何糾正,今后要如何避免出現(xiàn)這種的錯誤。
2、口算比賽。(教科書第64頁的第3題)
根據(jù)《大綱》的要求,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口算題。評出口算速度最快、正確率最高的小組,并加以獎勵,對于其他學生也要加以鼓勵。
3、蜻蜓找花。(教科書第64頁的第5題)
在媒體上演示,每只蜻蜓的身上都有一道算式,每朵荷花上都有一個數(shù)字,請學生幫助蜻蜓找花。
請學生上電腦操作,拖動蜻蜓,媒體中加以判斷。
最后,請全班學生在書中連一連。
4、畫出蹺蹺板。(教科書第64頁的第8題)
明確題意再獨立完成。
完成后,在小組中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判斷,兩只小熊的輕重的?
匯報時,鼓勵多種方法比較。如:我是通過計算等出結果后,比較小熊輕重的;我是通過觀察兩道算式的關系進行判斷的,35+6和6+35,只是交換了加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沒有發(fā)生變化。76–12和76+12,一個是減12,另一個是加12,所以加12的算式的得數(shù)比減12的算式的得數(shù)大。60–14和60–41,第一個算式減的數(shù)比第二個算式減的數(shù)小,所以得數(shù)也就比較大。
5、把得數(shù)排一排。(教科書第64頁的第11題)
明確題意,再根據(jù)題目要求,獨立完成。
匯報時,要說出自己想的過程:先把算式的得數(shù)計算出來,再根據(jù)得數(shù)的大小,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三)、游戲。
猜猜我是多少?
1、教師示范:我比38大17,請你猜猜我是幾?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回答:55,比38大17,就是把38+17=55。
教師示范:我減去13,就是60,請你猜猜我是幾?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回答:73,()-13=60,()填73。
教師示范:我加上20,就是52,請你猜猜我是幾?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回答:32,()+20=52,()填32。
2、學生在小組中模仿老師,互相出題。
學生活動,教師從旁指導。
(四)、總結。
今天有什么收獲?今后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練習七
我比38大1713就是60我加上20就是52
38+17=5513+60=7352–20=32
第十三課時:解決問題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64—67的部分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具體的數(shù)學情景,讓學生在觀察圖意和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對比多少等應用題,有進一步的理解。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觀察圖意和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對比多少等應用題,有進一步的理解。
教學難點: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
教學關鍵:正確理解圖意和題意。
教具、學具的準備:電腦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以學生的實際生活中的事例為例子,編應用題。
鄭光昊小朋友從開學到現(xiàn)在拿到了38個五角星,靜宜小朋友比鄭光昊小朋友多拿到7個五角星,靜宜小朋友拿到了幾個五角星?
學生在本子上獨立完成。
集體反饋時,說說是怎么想的。
具體分析:求靜宜小朋友拿到了幾個五角星,,靜宜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個數(shù)是與鄭光昊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個數(shù)做比較的,而且靜宜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個數(shù)比鄭光昊小朋友拿到的五角星個數(shù)多7個,所以把38+7=45(個)。
(二)、實際應用。
1、自編應用題。
根據(jù)剛才的例子,結合自己的興趣和實際,也來編應用題。
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學生匯報:
如,我做了25道計算題,我同桌比我多做9道,我同桌做了幾道?
我吃了12顆糖,還剩下9顆,原來有幾顆糖?------
在自編應用題的時候,根據(jù)具體要求,加以解決。
2、教科書第64頁的第4題。
看圖明確圖意,再根據(jù)問題,獨立解答。
集體反饋時,說說自己是如何分析的。
如,條件是松鼠吃了25個松果,籃子里還剩下17個,問題是原來有多少個松果?
要求原來有多少個松果?就是把吃掉的25個松果加上籃子里還剩下的17個松果,就是25+17=42(個)。
3、教科書第65頁的第6題。
明確圖意和題意后,只要學生能列出算式,說明自己的想法即可。
如果學習有困難,小組之間可以互相幫助。
4、教科書第65頁的第7題。
讓學生觀察,理解題意,教師也可以以引導學生說一說圖的含義,然后估計小黃可能有多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其他的問題。
如:小花比小點高多少?小點比小花矮多少?
(三)、購物游戲。
(教科書第66頁的第9題。)
這是一道開放題,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買法,但總價不能超過20元。
先讓學生明確圖意:商場中各種玩具的單價,如,洋娃娃18元,機器人10元,機關槍11元------
組織學生進行購物活動,拿出教具中的人民幣,進行購物活動。(想買什么玩具,應付多少錢,又要找回多少錢)
活動結束后,反饋,小組中誰表現(xiàn)最佳?誰是最佳服務員?誰的計算又最快?
學生有什么話都可以評價。
(四)、總結。
有什么收獲?想評價誰?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我已經(jīng)吃了25個松果,還剩下17個松果,原來有多少個松果?
25+17=42(個)
小象出生時,象媽媽29歲,今年小象3歲,象媽媽今年多少歲?
29+3=32(歲)
第十四課時:火星探險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67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對所學的計算方法加以鞏固。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運用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互相協(xié)作的能力,以及競爭的意識。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對所學的計算方法加以鞏固。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運用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關鍵: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
教具、學具的準備:游戲的材料(若干個棋子,火星探險圖,篩子)
教學過程:
(一)、明確游戲要求與規(guī)則。
1、明確游戲規(guī)則。
每個小組都有一張火星探險圖,圖中就是我們要走的路線圖:從1到50,1是起點,50是勝利的終點。
擲一次篩子,朝上的面是幾,就將棋子放在相應的位置,再根據(jù)要求移動棋子。小組中比一比,看誰先到終點。
2、掃清語言障礙。
每個數(shù)字的周圍都有相應的要求,請全班學生一起把這些要求讀一讀,明確要求,同時也記請相應的文字。
如:找到火星地圖到達25–19,那么就是計算25–19=6,就前進到6的位置。
(二)、組織學生開始游戲。
明確各項要求后,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
教師可以從旁給予指導或肯定。
(三)、游戲結束后,反饋。
讓學生匯報,比賽的結果,誰是第一個到達目的地的,在游戲過程中,有沒有出現(xiàn)什么問題,小組中又是怎么解決的。
學生各抒己見。
(四)、總結。
談想法,今后想怎么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
板書設計:
火星探險
1:找到火星地圖到達25–19,25–19=6,就前進到6的位置。
2:建立與地球聯(lián)系到達81–77,81–77=4,就退回到6的位置。
5:看到火星化石到達12+8,12+8=20,就前進到20的位置。
40:太陽溫度太高退回31–16,31–16=15,就退回到15的位置。
第十五課時:小小運動會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68—69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利用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發(fā)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加強對圖形的認識,能利用圖形設計美麗的圖案。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目標: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能利用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發(fā)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難點: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關鍵: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具、學具的準備:電腦多媒體,附頁3中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聯(lián)系學生最近剛開展的運動會的情況,讓學生回想一下,當時的情景,以及自己班取得的成績。
學生發(fā)表想法。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請學生觀察“動物學?!伴_展運動會的情況。
說說都看到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
如:有18只兔子在賽跑,有34只小狗在進行跳繩比賽,有9只袋鼠在進行跳遠比賽,有37只猴子在進行爬樹比賽,天空中還有蜜蜂、蜻蜓、蝴蝶和小鳥。
2、根據(jù)自己看到的,提出數(shù)學問題。
小組中說一說,都可以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小組與小組中互相提出問題,再互相解決問題。
小組中活動。
3、反饋,匯報。
如:參加跑步的比參加跳繩的少幾只?
參加跳遠的比參加跳繩的少幾只?
參加跳繩的比參加跑步的多幾只?
參加跳繩的比參加跳遠的多幾只?
參加爬樹的比參加跳遠的多幾只?
參加爬樹的比參加跳繩的少幾只?
蜻蜓組成了什么圖形?又是有哪些形狀組成的?
蝴蝶組成了什么圖形?又是有哪些形狀組成的?
小鳥組成了什么圖形?又是有哪些形狀組成的?
評價小組成員的回答情況。
如:哪里回答得很好,好在哪里?哪里回答得不夠好,不好在哪里?你自己問題提得如何,又解決得如何?
(三)、動手做一做。
制作獎杯。
比賽結束后,要對獲獎的班級或個人頒獎,所以要小朋友們動手做一個獎杯。
展示幾種不同的獎杯圖案,讓學生說說要如何制作。
學生動少制作,還可以用水彩筆涂上各種不同的顏色,讓獎杯更好看。
展示學生作品,還可以互相交換作品,促進學習。
(四)、解決問題。
比賽結束了,學校準備了兩輛最多可以坐50人的車子,那么這兩輛車,運動員夠坐嗎?
學生討論,要想知道夠不夠坐,首先要考慮什么?(運動員是否超過了100人,超過了就不夠坐,沒有超過或剛剛好100人,就夠坐。)
如果有96個運動員,你會怎么分配呢?
學生討論,只要方案合理均可。
(五)、總結。
想對大家說什么?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小小運動會
參加跳遠的比參加跳繩的少幾只?
34–9=25(只)
參加跳繩的比參加跑步的多幾只?
34–18=16(只)
編輯推薦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第八單元教案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zhì)的課堂。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第八單元教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八、統(tǒng)計
新知識點:1、了解數(shù)據(jù)的整理過程。
2、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會把統(tǒng)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并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目標:1、通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調(diào)查及一些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求知欲,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
2、
教學重點:1、了解數(shù)據(jù)的整理過程。初步了解數(shù)據(jù)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會把統(tǒng)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
2、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問題及初步的推理判斷能力。
3、根據(jù)統(tǒng)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根據(jù)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步的統(tǒng)計知識。
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數(shù)據(jù)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會把統(tǒng)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問題和初步的推理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數(shù)據(jù)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會把統(tǒng)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會把統(tǒng)計的結果在統(tǒng)計圖上表示出來,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如果我們班要組織一次比賽,同學們想一想組織下面的什么活動好?
1、出示:踢毽子、跳繩、拍球、套圈
學生自由選擇。
為了使大家都滿意,我們來統(tǒng)計一下。
2、出示統(tǒng)計圖。
3、根據(jù)數(shù)據(jù)在統(tǒng)計圖上涂一涂。
4、觀察統(tǒng)計圖,并回答問題。
(1)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調(diào)查了()名學生。
(2)喜歡()活動的人最多,喜歡()活動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猜測他最有可能喜歡()活動。
(4)你認為你們班最好組織什么比賽?
二、課堂作業(yè):
調(diào)查本班參加課外小組的人數(shù),整理后制成統(tǒng)計圖。
看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
1、從圖中看出,一共調(diào)查了()名學生。
2、參加哪個組的人數(shù)最多?哪個組的人數(shù)最少?
3、唱歌組比美術組多()人?
4、電腦組和手工組一共有()人?
三、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內(nèi)容是統(tǒng)計,統(tǒng)計的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用處非常廣泛。我們今天只是學習了初步的統(tǒng)計知識,認識了條形統(tǒng)計圖,它的用處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數(shù)量的多少,非常直觀。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統(tǒng)計的知識。
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驗統(tǒng)計的過程,掌握統(tǒng)計的方法,會根據(jù)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
教學重點: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統(tǒng)計的方法,體驗和感受整理數(shù)據(jù)的過程。
教學難點:觀察統(tǒng)計圖,回答提出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同學們,新年快到了,我們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氣球,你們說是哪種顏色的氣球可以多買一些。
二、制成條形統(tǒng)計圖。
紅色:
黃色:
綠色:
藍色;
1、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調(diào)查了()名同學。
2、喜歡()顏色的人最多?喜歡()顏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他最有可能喜歡()顏色?
4、布置會場,多買些什么顏色的氣球比較好呢?
三、實踐活動:
每一位同學調(diào)查本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是什么?做一次統(tǒng)計。
整理和復習(二)
教學內(nèi)容:1、復習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2、統(tǒng)計的知識和人民幣的使用。
教學目標:1、通過對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整
學生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熟練的掌握100以內(nèi)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
1、看圖說一說:小熊舉的是什么類型的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提問:我們在做題時應注意什么?
25+2125+27說一說計算過程。
小猴舉的題:65-2265-29
2、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內(nèi)容。
出示圖片: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計算。
買羽毛球拍和排球公用多少元,應找回多少元?
15+12=27(元)30元5角–27元=3元5角
買足球和乒乓球拍還差多少錢?
30+10=40(元)40元-30元5角=9元5角
籃球、足球和排球一共要用多少錢?
50+30+15=95(元)
二、課題作業(yè)
計算下面各題:
59+827+2599-3831-24
63-938+4650-2377+23
88-5543-3412+963+36
三、觀察與測量。
1、誰離大樹最近。
房屋
5厘米
3厘米
螞蟻大樹
4厘米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第四單元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第四單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有趣的圖形
單元教學目標
1、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并能利用他們進行拼圖折紙等活動。
3、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
4、欣賞利用圖形組成的美麗圖案,并能嘗試進行設計。
認識圖形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三角形、圓、長方形和正方形,體會面在體上。
2、在實際生活中能正確區(qū)分,了解它們的用途。
3、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認識圖形,了解用途。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把課前準備好的學具拿出來。
2.小組互相介紹。
3.小結學習情況。
一、新課教學
1.小組匯報:
一邊介紹圖形一邊拿起實物模型。
2.歸納板書:
長方形圓三角形正方形
3.在生活中你見過這樣形狀的圖形嗎?
(1)小組交流
(2)匯報評議
二、鞏固練習
1.連一連
仔細看清題意,獨立完成。
2.涂一涂
按要求畫一畫。
3.想一想
請你接著畫下去。
4.數(shù)一數(shù)
眼睛看仔細,試做,校對。
動手做(一)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和設計圖案的活動,進一步認識三角形、圓、長方形和正方形。
2、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難點:
動手實踐操作。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案
1.出示圖案:
風車扳手萬花筒青蛙
2.引導觀察
3.小組討論:
每人分別選一個圖案指出這個圖案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4.匯報交流
5.小結評議
6.介紹圖案的作用
二、練一練
1.想一想,涂一涂
看清題意,動手畫一畫。
2.擺一擺
(1)用3根小棒可以擺一個三角形,擺兩個三角形最少用幾根小棒?擺3個呢?
(2)用10根小棒能擺出幾個正方形?
動手做(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折紙,剪拼等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能對簡單圖形進行分解和組合。
2、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折出圖形,拼出圖形。
教學過程:
一、折一折
1.把一張正方形紙折成一樣的兩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先想后實踐,再對比。
2.把長方形、三角形、圓的紙分別折成一樣的兩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二、拼一拼
1.利用上面剪出的圖形拼一拼。
2.展示你的作品。
3.你還能拼成別的圖形嗎?試一試。
三、練一練
1.動手剪一剪,拼出有趣的圖形。
2.口算訓練比賽。
3.折飛機。
自己動手研究,實踐制作。
4.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一個正方形嗎?
5.將一張正方形的紙剪成四個一樣大小的三角形,用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圖形?
小組合作,交流評議。
動手做(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用七巧板拼圖的活動,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進一步熟悉平時學過的圖形。
2、發(fā)展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認識、辨認各種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拼圖。
教學過程:
一、借助七巧板,認識平行四邊形。
1、出示七巧板,講解,這叫做七巧板。
2、5號圖是什么形?------號圖是三角形。
3、3號圖是平行四邊形
4、說說七巧板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5、這些圖形中有幾個正方形,幾個三角形,哪些圖形比較大,哪些圖形比較小,哪兩個圖形一樣大?
二、拼一拼
1、剪下附業(yè)頁中的七巧板,完成七巧板的制作。
2、引導學生進行拼圖。
(1)拼出正方形
(2)拼出三角形
3、你還能有不同的拼法嗎?
三、練一練
1、拼出書中圖形,想一想這些圖形像什么?
2、講“守株待兔”的故事,并拼一拼。
3、你還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圖形。
四、小結
這節(jié)課你覺得有趣嗎?七巧板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圖形游戲,它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整理與復習(一)
教學目標:
1、回顧與反思學過的知識,整理復習一至四單元所學的的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和反思。
教學過程:
一、你學到了什么,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和反思
1、出示主題圖,這幾幅圖有我們學過的哪些知識?小組內(nèi)說一說
2、知道學生仔細觀察每一幅圖,依次提問:
測量時要注意什么?測量的長度單位是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圖中學生看到的分別是什么圖形?怎樣用七巧板拼出汽車上的圖案?
二、我的成長足跡
1、出示題目
最滿意的一次數(shù)學作業(yè)……
最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
我印象最深的一堂數(shù)學課……
三、練一練
1、練一練第一題
仔細觀察說圖意,獨立完成。
2、連一連
你知道這些風箏是誰做的?
連一連
3、做一做
自己是怎么做的,各個面是什么圖形?折出的像什么?
4、練一練第四題
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該怎么做?
5、練一練第五題
小組合作,討論完成。
四、小結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第三單元教案
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zhì)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第三單元教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三、加與減(一)
單元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景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感受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內(nèi)不進位,不退位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3、初步經(jīng)歷在具體情景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fā)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時間:10課時
第一課時:小兔請客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能正確地進行整十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重點: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會正確計算整十數(shù)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
1、教師童話引入課題。創(chuàng)設加減法情境。
2、看課文插圖。請學生說說圖意。
二、新知學習。
(一)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
學生回答……
生1:一共有多少個?
學生列式計算。說說你是怎么想?
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3、再看圖。
請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
生:還剩下多少個果子?
生列式計算。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二)認識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指導學生認識各部分的名稱。
加數(shù)+加數(shù)=和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三、鞏固新知
1、練一練
學生獨立觀察圖意。
自己列式計算。
全班核對。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學生計算。請學生板演。
有選擇的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3、數(shù)學游戲:誰先到家。
讓學生理解題意后。分組選擇小動物。
如:第一組是小猴,第二組是小狗,那么第三組選擇小松鼠。
依次類推。
在老師的口令下學生自己進行速算。
其他也如此。
四、課堂總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采松果
教學目標:
⒈讓學生體會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口算這些加法。
⒉用加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積累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數(shù)學意識。
⒊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熱情,以積極思考、操作實踐并與同學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求原來有多少的思考過程及列式計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用加減法計算的算理。
教學過程:
㈠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⒈師: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果大豐收啦!。松鼠媽媽和小松鼠一組去采松果,松鼠媽媽說:“我已經(jīng)采了25個松果?!毙∷墒髷?shù)了數(shù)說:“哦!我采了4個松果”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問題呢?
學生提問,(學生提的問題已經(jīng)學過就口答解決。)
⒉師:老師和你們想的一樣,“一共采了多少個松子?”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
㈡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⒈師;請同桌的兩位小朋友扮兩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果的過程。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說說。
⒉交流匯報:通過剛才的采松果活動,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該怎么算了嗎?指名學生說出自己的算法:
列出算式。
25+4=29
4+25=29
師問:你是怎樣想的?
⒊小結: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少個松果只要把“松鼠媽媽采來的25個”和“小松鼠采的4個”合起來。
⒋師:現(xiàn)在你能用響亮的聲音回答老師的問題了嗎?
學生自己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師;這就是我們學習的用加法解決實際問題。(板書課題)
5師:你還能提什么問題?
生: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
同桌的同學交流演示。
指名學生列式:25-4=21
師問: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學生說一說。
㈢從生活中體驗
⒈師:生活中我們也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實際問題。
擺一擺:小紅擺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請同學列式。
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還剩多少根?
2練一練:
師引導學生逐題解答:前兩題要學生說出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口答問題。
第三題學生口算
拓展練習:
⒊想想填填的第4題:
第三課時:鞏固練習
教學目標: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掌握整十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不進位和不退位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回憶整十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不進位和不退位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二、練習過程:
1、指名板演。其他學生自己計算。
30+5010+4060+2070+2050+4090+10
90-7080-5070-6050-4080-6050-10
說說是怎么想的?
2、計算。
24+536-45+8325+4
52+32+5799-85+6135-2
指名說說是怎么想的?
核對答案。
3、看圖列式。
22M6M27M
5M?M
?M
讓學生仔細觀察,同桌討論。
獨立列出算式,計算。
4、這樣的算式你能寫幾個?
34+□=3□4□—4=4□
小組討論,自己填寫。
核對。我寫了幾個?同意嗎?
5、選問題,再解答?
東東做了26朵小紅花,小芳做了3朵小紅花。
問題:一共做了幾朵小紅花?
東比小芳朵多多少朵?
小芳比東東少多少朵?
三、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什么地方覺得學得有點難?
第四課時:青蛙吃害蟲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景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講述青蛙吃害蟲的故事,出示主題圖。
揭示課題并板書
二、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列出算式
1、看了圖,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2、解決問題
兩只青蛙共吃了多少只害蟲?
大青蛙比小青蛙少吃多少只?
列出算式計算
三、動手操作,探索算法
1、用計數(shù)器撥一撥56+30
先撥什么,再撥什么,結果是多少?
2、由撥珠過程想一想,56+30是怎么算的?
3、出習題,講算理:23+4046+50
4、用計數(shù)器撥一撥56-50,想一想,先撥什么,再撥什么,得多少?
5、想一想計算過程
6、出算式,講清算理:74-4062-50
四、鞏固練習
看圖說圖意,再列式計算
第(1)(2)(3)(4)題
五、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
第五課時:練習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的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樹和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
2、進一步加深對加減法意義的理解。
教學重點:能正確熟練的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練一練
1、口算第一題
獨立完成,開火車交流訂正
2、你能算出溫差是多少嗎?(第二題)
什么是溫差?北京的最高溫度是多少?最低溫度是多少?上海呢?
獨立進行計算
3、比大小
二、買玩具
1、創(chuàng)設情景:今天,小明的媽媽來到商店里,只見商店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玩具,你們說說,它們各是多少錢?
2、請選擇你喜歡的兩種玩具,請你算一算需要多少錢,填在書本上。
3、現(xiàn)在,小明的媽媽有50元錢,請你幫他看看能買哪兩種玩具?
三、數(shù)學游戲:信鴿送信
把卡片式子放入66、39、32的信箱
完成后交流校對
四、看圖列式
1、第六題:你從圖上知道哪些數(shù)學信息?獨立完成后,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2、第七題:分組提問并列式解答
五、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練習和復習,我們鞏固了所學的加減法計算,提高了計算能力,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問題,所以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要做個有心人,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六、七課時:拔蘿卜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景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計算發(fā)法
教學難點:1、引導學生嘗試自己的方法,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并掌握計算發(fā)法。
2、能熟練的計算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不進位,不退位)
第六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講述小兔拔蘿卜的故事
2、出示主題圖:板書課題拔蘿卜
二、分析情景,提出問題
1、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2、解決問題
一共有多少個蘿卜?
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幾個?
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幾個?
如何列式計算?
三、探索算法
1、提問:36+23=?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計算?
2、小組內(nèi)交流算法:
方法一:擺小棒計算
方法二:在計數(shù)器上撥珠計算
方法三:先算30+20=506+3=950+9=59
方法四:先算36+20=56再算56+3=59
方法五:先算23+6=29再算29+30=59
方法六:列豎式計算
3、、豎式計算:
36
+23
———
59
說說在進行豎式計算時需要注意些什么?給小伙伴們提個醒
小結算法:筆算加法,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4、口算或豎式計算:43+25
四、試一試。
1、36-23=?你能自己算出來嗎?試試看
2、交流方法
五、練一練,鞏固豎式計算方法
獨立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六、小結;今天,大家通過自己思考并和同伴交流,知道了計算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多種計算方法。
第七課時
一、復習并鞏固豎式計算
1、出示:24+3576-42
請用豎式計算
2、說說豎式計算中要注意什么?
二、判斷正誤:森林醫(yī)生
1、講啄木鳥的故事
2、請找出每個樹林中豎式計算的錯誤原因并改正。
3、交流,講評。
三、看圖列式
1、你能說說這道題的意思嗎?
2、獨立列式解答
3、你從這道題中知道了什么新知識?
四、口算
1、請用口算或豎式計算,完成第二題
交流校對,并選幾道說說口算方法
五、看圖提問解答
1、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2、你能用獲得的信息解決書上的兩個問題嗎?
3、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誰會解決?
六、小結;通過復習和練習,大家更加熟練的掌握了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學會用豎式了用豎式進行計算,希望大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做到學有所用。
第八課時:回收廢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問題。
2、在學具的操作中,能正確列式并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在具體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問題,并能正確列出算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語文課中我們討論了我們身邊的垃圾是怎么來的,也討論了垃圾的危害,同學們也想了很多處理垃圾的方法,今天我們要上的就是回收廢品,請同學們打開書本去
小林、小紅、小青三位小朋友是怎么做?
二、看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從圖上你得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小林收集了23個塑料瓶和26個塑料袋
小紅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6個
小青收集的塑料袋比小林少4個
2、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小紅收集了多少個塑料瓶?
小青收集了多少個塑料袋?
3、解決問題
列出算式計算
(1)23+6=
研究算法
(2)26-4=
說說算法
三、鞏固算法
1、第一、二題先分清誰多誰少然后再列式計算
2、獨立完成第3題,后校對,并選幾道說說算法
3、第四題是一道開放題,每位學生可以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然后列式計算,也可以把問題出給同伴做。
練習三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100以內(nèi)(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2、進一步培養(yǎng)根據(jù)情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提高加減法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靈活、熟練、準確的計算。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導學生回顧與反思
1、出示口算題
30+507+6058-6
20+4355-2384-40
2、抽生說說每題的計算方法
3、出題:32+3699-34
獨立計算,請生板演,并說說應注意什么?
二、組織競爭練習
1、比一比,練一練
2、提出比賽規(guī)則
3、組織進行口算
1題獨立計算“開火車”校對,統(tǒng)計全對的人數(shù)。
2題獨立運用豎式計算
4題觀察圖畫,用自己的話說說題意,獨立完成。
5題觀察圖畫,互相交流規(guī)律,在書上接著畫。
6題在孔雀羽毛上寫出得數(shù)是37的算式,小組合作。
8題獨立完成
4、統(tǒng)計每組得分,評選優(yōu)秀小組。
三、通過數(shù)學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1、看圖講故事
2、被墨水遮住的地方可能是什么數(shù)呢?你是怎么想的?
3、交流匯報。
四、簡介“數(shù)學萬花筒”的小知識
五、小結
第二課時
一、口算練習
1、出示口算練習
2、抽學生說說計算的過程
二、看圖列式
1、第三題
你從圖上知道了什么?獨立列式解答
2、第九題
講敘申奧成功的故事,出事申奧投票結果
算算北京比多倫多多幾票?
三、鞏固練習
1、第七題
看圖說題意:一套衣服是什么意思?
請估計100元可以怎樣買?
請列式計算,每套衣服應付多少元?
2、第十題
出示圖,請學生說說哪些商品,各是什么價格?
請學生讀題,列式計算
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解決提出的問題
四、數(shù)學游戲
1、出示神奇的算式
2、請計算第一組第三題,再觀察這三題有什么規(guī)律?
3、說說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4、請按照規(guī)律將第一組后五題填出,交流
5、說說這些算式的神奇之處
6、計算第二組前三題,找出規(guī)律,再接著把算式填完。
7、第二組算式又有什么神奇之處呢?
8、你還能發(fā)現(xiàn)這兩組之間的聯(lián)系嗎?
五、小結
通過練習,同學們進一步了解到生活中存在許多數(shù)學問題。我們要學好數(shù)學,并運用數(shù)學知識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我和小樹一起長
教學目標:
1.善于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能正確解答。
2.倡導植樹造林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提數(shù)學問題。
教學難點:
學會提數(shù)學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為了保護我們地球這美好的家園,一年級小朋友開展了植樹造林的活動。
二、新課
1.出示主題圖
2.學生自由觀察,并提出相關的數(shù)學問題。
3.小組匯報交流
4.指名匯報
5.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小組間進行交流。
三、應用教學
1.出示主題圖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提出問題
3.小組討論
4.匯報交流
5.你還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6.解答疑問:
淘氣在飛機上看到的涼亭是什么形狀?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第一單元教案
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第一單元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生活中的數(shù)
單元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體驗數(shù)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2、能運用數(shù)進行表達和交流,逐步發(fā)展數(shù)感。
3、結合生活實際,會數(shù),會讀,會寫100以內(nèi)的數(shù),會比較數(shù)的大小,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在次基礎上,初步體會基數(shù),序數(shù)和位值制度。
單元教學課時數(shù):5課時。
第一課時數(shù)鉛筆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會數(shù),會讀100以內(nèi)的數(shù)。
2、體會數(shù)位、基數(shù)、序數(shù)的意義。
3、初步感受一列數(shù)蘊含的規(guī)律。
教學重點:會認、會讀、會寫100以內(nèi)的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小朋友請你數(shù)一數(shù)我們班一共有幾位小朋友。
二、探索新知
學生自由數(shù),師可以個別輔導
1、交流,你是怎么數(shù)的。
2、全班匯報。
三、鞏固新知
1、圈一圈,數(shù)一數(shù)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數(shù)一數(shù),小朋友的的人數(shù)。
(2)由學生圈一圈,一共有幾個小圓點。核對
2、撥一撥。
把學生的人數(shù)43,在記數(shù)器上表示出來,生說,師撥。
四、學生反饋
1、在下面各數(shù)的后面,連續(xù)數(shù)出五個數(shù)來。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
同桌報數(shù),全班交流。
2、看誰數(shù)得快。
學生自己數(shù),數(shù)完后,匯報。
3、接力賽。
34、36、38、()40、42、44
20、30、40、()、()、();
45、50、55、()、()、();
22、32、42、()、()、();
同桌一人報前面三個數(shù)字,另一人接著說。
全班匯報。師生,生生。
五、小結
今天的學習,你感覺如何?
六、教學反思:
剛過完春節(jié),第一課的效果不是很好,特別是學生的課堂作業(yè),正確率非常的低。主要原因是學生在課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下節(jié)課要注意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來學習。
第二課時:數(shù)豆子
教學目標:
1、會寫100以內(nèi)的數(shù),進一步體會數(shù)位、基數(shù)、序數(shù)的意義。
2、能對100以內(nèi)的數(shù)進行估計,發(fā)展估計意識。
教學重點:數(shù)位、基數(shù)、序數(shù)感念的滲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教師拿出一把豆子,讓學生估計大該有多少粒。
2、讓學生數(shù)出10顆豆子是多少,再讓他們估計有多少顆。
讓他們討論交流是怎么估計的。
二、新知學習。
(一)學習記數(shù)和寫數(shù)。
1、師生一起來數(shù)數(shù)到底是多少顆?
2、讓學生說說28顆應該怎么在記數(shù)器上來表示。
3、生撥數(shù)。邊撥邊說十位上的2表示是2個十,個位上的8表示8個1。
怎么寫呢?
學生自由的寫。
(二)說一說
1、教師撥出22,讓學生說說這兩個“2”的意義一樣嗎?
學生討論。全班匯報。
(三)寫一寫
教師撥珠,學生寫數(shù)。
36、40、100
三、鞏固練習
1、擺一擺
讓學生小組合作擺出26。
學生說說你們小組是怎么擺的。
2、填空。
()個十和()個一是()。
()個十和()個一是()。
學生自己觀察圖,再獨立寫出數(shù)。
學生匯報是怎么想的,核對。
3、寫數(shù)
教師撥數(shù),學生寫出數(shù)字。
23、50、71、80
4、小熊寫出門牌號。
學生觀察后,自己寫門牌號。
學生核對。
四、教學反思
由于教學具準備的不夠充分,創(chuàng)設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長。在教學幾個十和幾個一是多少時,學生的練習量最好要加大,可以讓學生自己同桌合作一人編題,一人說出答案。
第三課時動物餐廳
教學目標:
1、會比較100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數(shù)蘊含的規(guī)律。
教學重點:抽象地比較數(shù)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教師出示兩疊作業(yè)本,一疊是21本,一疊是18本。
2、學生觀察,兩疊作業(yè)本哪疊多,哪疊少。為什么?
二、學習新知
1、現(xiàn)在知道了哪疊作業(yè)本多。那誰能用我們學過的符號來表示。
2、學生回答。在說說記“>”“〈”的方法。
3、填一填:讓學生觀察記數(shù)器后,獨立把數(shù)寫在書本上。
32O34,100O99,然后再進行比較,填上數(shù)學符號。
師生核對。
三、鞏固反饋,
1、學生獨立完成,請學生板演。
45O5478O7662O6280O79
58O91100O8915()()89
全班核對,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2、連一連。
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然后說說是怎么想的?為什么這樣連?
本題中60是多余的信息。
3、(1)按順序填數(shù)。
(2)讀出各位是5的數(shù),讀出個位是0的數(shù)。
(3)根據(jù)右表,把下圖中缺的數(shù)填上。
練習過程,(1)學生自己觀察,說說應該怎么來完成這個練習。在學生練習。
(2)指名讀出各數(shù)。
(3)小組討論后,學生完成。完成后在進行核對。
4、想一想,請你接著畫下去。
蘋果、香蕉、蘋果、香蕉、()、()、()、()。
學生獨立完成該題。
5、小調(diào)查:你校一年級有多少個班?每班有多少人?哪班認數(shù)最多,哪班認數(shù)最少?
學生課后同捉合作去完成。
第四課時小小養(yǎng)殖場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義。
2、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shù)的相對大小關系。
教學重點:在一節(jié)課中來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這么多概念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教師出事小小養(yǎng)殖場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二、學習新知
1、學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2、請學生用“誰多誰少”說一說。
自己說,同桌說,全班說。
通過全班說讓學生正確建立誰比誰怎么多??!多得多,多一些。誰比誰怎么少???少一些,少得多。
還有差不多等概念。
3、想一想:初步運用所學知識。
跑步的有86人,跳遠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繩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遠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繩的可能有多少人?學生選擇后畫圈,并說明白為什么這樣選。88人()、12人()、76人()。
三、鞏固反饋
1、小紅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紅多一些。小女孩比小紅多得多。
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畫鉤,女孩可能跳多少下?畫鉤
35428542885
()()()()()()
2、第2和3題,引導學生看清題意,認真思考后,再獨立選擇答案。選擇后全班交流,并說說自己選擇的道理。
3、數(shù)學游戲,
猜數(shù)。
同桌合作,
方法:一人猜數(shù),另一人語言提示。
例如:
甲:我想了一個兩位數(shù)。
乙:是20嗎?
甲:不是,比20多得多。
乙:是70吧。
甲:比70少一些。
……
四、課堂總結:
這堂課上,你感覺最快樂的是什么地方?為什么?
第五課時:練習一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掌握數(shù)的組成和寫法。
2、進一步體會“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義。
3、進一步掌握100以內(nèi)數(shù)的讀寫,鞏固數(shù)位的概念。
4、能正確比較幾個數(shù)的大小。
教學重點:理解五個詞語的含義。
教學難點:寫數(shù)、讀數(shù)、比較
教學過程:
一、指導第1題
先讓學生自己填寫,再讓學生說一說第4小題是怎么想的?
二、指導第2題
1、看圖說說誰最多誰最少?
2、用“()比()多得多,()比()多一些”等的句式說一說。
三、指導第3題
1、學生自由選擇。
2、說說為什么選這個數(shù)?另幾個數(shù)為什么不可以?
四、指導第4題
1、師撥生寫,同桌檢查。
2、選幾個數(shù)說一說你為什么這么寫?
3、拿出學具,同桌之間進行你撥我寫,相互檢查,師巡回指導。
五、指導第5題:撥一撥,比一比。
先師生間進行再學生間進行。
六、指導第6題
1、拿出卡片,讓學生自由組數(shù),并把數(shù)寫下來。
2、同桌交流你組合成了哪些數(shù)?
3、說一說在這些數(shù)中,最大的數(shù)是多少?最少的數(shù)是多少?并為這些數(shù)排排隊。
七、課堂總結。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第六單元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第六單元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六、購物
1、買文具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70—71頁主題情景圖“買文具”,認一認,填一填。
教學目標:1、認識各種小面額的人民幣及換算關系。
2、初步體會人民幣的作用。
教學重點:1、認識小面額人民幣。
2、掌握元角分的關系。
3、體會一元的幣值。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關系,進行人民幣之間的正確兌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購物情境
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要購買這些文具需要什么?
3、揭示課題
二、認識小面額人民幣
1、說說你認識哪些人民幣?
2、看“認一認”
圖中有哪些人民幣?給他們進行分類
說說哪些是紙幣,哪些是硬幣?
3、游戲
我舉你認,我說你舉。
三、開展換幣,購物活動。
1、說說元角分的關系
2、進行換幣活動。
3、那一元能買多少東西呢,我們來開展一項購物活動。
出示主題圖,圖中文具個賣多少錢,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完成71頁練習。
四、填一填
獨立完成
五、本課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有什么用處?
2、買衣服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72頁主題圖,認一認,說一說,73頁練一練和數(shù)學故事。
教學目標:1、認識各種大面額人民幣及換算關系。
2、體會人民幣的用處。
教學重點:正確認識大面額人民幣,
教學難點:能正確清點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看人民幣認讀。
2、聽幣值,找出或組成相應的人民幣。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看主題圖,理解圖意。
2、提問
想買一件衣服和一條裙子需要多少錢?
你能用剛才學過的人民幣支付嗎?
你有別的辦法讓付錢更簡單嗎?
(用大額人民幣)
三、認識大額人民幣
1、說說自己認識的大額人民幣
2、師舉生認
四、開展購物活動
1、交流,大額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下面老師要看看誰會用這些大額人民幣購買主題圖中的衣服。
3、抽生購物
4、同桌互相進行購物活動。
五、練一練
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
六、講故事
感受銀行和儲蓄功能。
七、本課小結
今天你們學到了什么?
第三課時去商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元角分單位間的換算,掌握最簡單的元角的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簡單的元角單位間的計算。
教學難點:元角單位間復名數(shù)的計算。
教學過程:
前兩節(jié)課已經(jīng)學習了元、角、分及其相互間的簡單換算,而且也認識了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為此,本節(jié)課創(chuàng)設一種購物的實際情境,使學生體驗生活之中處處有數(shù)學,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今天這節(jié)數(shù)學課呀,我們的好朋友小淘氣也來了,請看。(課件出示:我是小淘氣,我要和大家一起到小精靈購物廣場去買東西,你們愿意嗎?出示第72頁的圖。)
1.活動一:
(1)小朋友,這里的東西可真多,老師都看得有點眼花繚亂了,這里有你需要的東西嗎?你需要什么東西?買這些東西一共要用多少錢呢?
(學生說,教師板書價錢,并且注意指導他們對計算過程的思考,提示大家,相同的單位相加,即元和元加,角和角加。)
(2)該怎樣付錢呢?請小朋友拿出你們準備好的錢來試一試。
還有不同的付錢方法嗎?
(3)小組內(nèi)討論,互相說說自己要什么東西,一共要用多少錢?并且付錢。
(4)剛才在購物廣場買東西的時候,大家表現(xiàn)得非常好,小淘氣心里非常高興,他現(xiàn)在給大家出了6道題想考考大家,看誰寫得又對又快。請打開課本第72頁填一填。(放一段音樂。)
填空后大家對題,并且注意糾正錯誤。
2.活動二:
就要到了,小淘氣要到游樂場去玩,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一段錄像,內(nèi)容是小朋友們在游樂場玩的歡快場面。)
碰碰車13元,跳跳房9元5角,空中飛人15元5角,抬花轎7元,小朋友,如果你有20元錢,你想做哪些游戲呢?你的錢夠花嗎?
(學生先討論,然后再匯報。教師注意提醒學生20元錢的限度。)
3.活動三:
(1)小朋友們,小淘氣有一個新的想法想要告訴大家,你們想知道嗎?
請大家討論一下,給自己的店起個什么名字?再選出一個售貨員。
咱們的貨物就在課桌斗里,請你們拿出來吧。
店名有了,售貨員有了,貨物也有了,萬事俱備,咱們開張吧!請大家輪流當顧客,用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售貨員和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付的錢對不對。
(2)小朋友,我們到蘭貓專賣店去看看吧,你買了什么東西?一共花了多少錢?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元、角單位的計算,在計算上要注意相同單位的數(shù)才能加在一起,如果整角數(shù)已滿十,要把10角換算成1元。
板書設計:去商店
買牙膏和奶糖:2元6角+6元5角=9元1角
買書包和鉛筆盒:38元+12元=50元
買鉛筆和鋼筆:3元7角+1元2角=8元9角
第四課時應找回多少錢
教學內(nèi)容:人民幣元、角單位的換算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人民幣元、角單位間的換算及最簡單的元、角單位間相減的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簡單的元、角單位間的計算。
教學難點:單名數(shù)減復名數(shù)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學前復習:
5角+2元4角=14元9角+1角=
3元+8元=100元+82元=
27元4角+10元2角=1元-8角=
二、探究新知:
出示主題圖:
1、說一說每件物品各多少錢?
2、根據(jù)統(tǒng)計表要求填一填、
(1)乒乓球拍9元,付出了10元,從付出的10元中去掉買乒乓球拍的9元,應找回1元。
(2)跳繩的價錢是6元5角,付出的錢是1張5元和1張2元,合起來是7元,去掉6元還剩1元,1元-5角=5角。
(3)乒乓球是7角錢,付出2元,應找回多少錢?
(4)足球18元4角,付出多少錢,應找回多少錢?
(5)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一共用多少錢?付出多少錢,應找回多少錢?
(6)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多少錢,付出多少錢,應找回多少錢?
小組活動,用不同方法計算。
三、數(shù)學游戲:小小百貨店
小組活動要求:1、每人準備2~~3件小物品,標上價錢,進行分類,組成小小百貨店。小組內(nèi)同學輪流當售貨員。
2、顧客用附頁2中的錢,到小小百貨店購物。
四、課外作業(yè):回家后和媽媽一起玩付錢、找回錢游戲。
板書設計:
應找回多少錢
10元-9元=1元
5元+2元-6元5角=5角
2元-7角=1元3角
20元-18元4角=1元6角
10元-9元-7角=3角
50元-28元-2元5角=19元5角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第七單元教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第七單元教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加與減(三)
教學內(nèi)容:1、100以內(nèi)的連加運算。
2、100以內(nèi)的連減運算。
3、100以內(nèi)的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要求:1、使學生掌握100以內(nèi)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4、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掌握100以內(nèi)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掌握100以內(nèi)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時間:5課時。
第一課時套圈游戲
教學目標:1、使學生正確計算100以內(nèi)連加的算式,并能熟練的掌握連加豎式的寫法。
2、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檢察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1、正確計算100以內(nèi)的連加式題,并能熟練掌握連加豎式的寫法。
2、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正確計算100以內(nèi)的連加式題,并能熟練掌握連加豎式的寫法。
教具準備:圖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年:
1、口算練習:24+949+730+2254+45
53+409+2816+83+4+5
2+7+98+4+77+8+95+7+6
2、筆算練習:
24355336
+29+44+44+28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理解口述題意。
淘氣和笑笑進行套圈比賽,下面是他們兩人三次比賽的分數(shù),你們估計一下,淘氣能不能贏?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淘氣242944
笑笑233041
2、小組討論,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3、全班交流。
4、計算淘氣的總分
24+29+44=97
先與同桌同學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再向全班同學匯報。
可以用豎式計算:
(1)24
+29(1)先把前兩個數(shù)抄寫來,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再進行計算,得數(shù)是53,
53在53的下面對齊數(shù)位寫出44,53與44相加,先算各位,在算十位。結
+44果是97。
————
97
(2)24(2)也可以把三個數(shù)字都抄下來,相同數(shù)位對齊,再進行計算。先算各
29位上的4+9+4=17,再算十位上的2+2+4,再加上個位上進上來的
+441得10。和起來是97。
————
97
5、計算笑笑的總分。
笑笑的三次成績分別是23、30、4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一下小小最后的總分是多少?
列式:23+30+41=94
結論:淘氣97分,小小94分,淘氣的分比小小高,所以淘氣贏了。
三、課堂作業(yè)
1、計算下面各題
24+16+27=41+27+32=9+36+57=
2、列式計算;
這是我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獲得的獎牌情況,如下表:
金牌銀牌銅牌
1996年162212
2000年281615
(1)先估計一下,哪年獲得的獎牌多?
(2)1996年獲獎牌多少塊?
16+22+12=50
(3)2000年獲獎牌多少塊?
28+16+15=59
(4)2008年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辦,你估計我國運動員將會獲得多少金牌?
(5)你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四、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nèi)的連續(xù)加法,同學們在做題時注意相同數(shù)位對齊,個位相加滿10,要向前一位進1,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五、
板書設計:套圈游戲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淘氣242944
笑笑233041
淘氣總分:24+29+44=97
笑笑總分:23+30=41=94
第二課時連加運算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100以內(nèi)連加運算的計算方法,豎式的書寫格式,并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3、培養(yǎng)學生計算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掌握計算方法。熟練的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正確掌握計算方法。熟練的進行計算。
教學用具:圖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口算:(1)9+6+33+4+55+4+2
2+8+92+7+62+7+5
(2)20+5+427+2+3022+20+3
3+18+915+20+654+8+10
2、計算:
28+7+56=
同學之間互相說一說筆算的方法。一位同學板演,其他同學作在本上。
2835
+7+56
———————
3591
讓同學說一說筆算過程
(1)先把前兩個樹相加,28+7得35。
(2)再用結果35同第三個數(shù)相加,35加56得91。
也可以這樣計算:
28
7
+56
————
91
計算過程:(1)先把個位上的三個數(shù)相加,得21。
(2)再把十位數(shù)相加,最后要加上個位進上來的20。
3、說一說兩種筆算寫法有什么不同?
二、課堂作業(yè):
1、計算下面?zhèn)€題:
56+27+10=28+56+3=25+27+26=
35+30+17=7+50+34=18+4+19=
2、連線:
764437808255
27+4+660+15+753+17+10
25+8+1126+25+2524+16+15
3、列式計算:
(1)車上有17人,到站后上來3人,現(xiàn)在車上有多少人?
(2)車上有17人,到站后上來3人,又上來9人,現(xiàn)在車上一共有多少人?
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練習的是100以內(nèi)的連加,我們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這加第三個數(shù),在計算過程中要認真、仔細。
板書設計:加法運算
2835
+7+56
———————
3691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100以內(nèi)的連減運算。
教學目標:1、使學生正確掌握連減筆算豎式的寫法及能夠準確計算100以內(nèi)連減式題。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正確掌握筆算連減式題。
教學難點:正確計算100以內(nèi)的連減式題。
教具準備:主題圖、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算下面各題。
44+618-1124+17
27-920-996-16
18-9-720-5-1016-4-9
2、筆算下面各題:
277784100
+36-39-26-82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口述題意。
一年級的小同學去游玩,一共有92人,乘坐兩艘船,一艘船最多乘26人,另一艘船最多能乘44人,有幾位小朋友不能上船?
2、獨立探索,解決問題。
(1)列式:92-44-26=22(人)92減44是什么意思?再減26是什么意思?
(2)9248
-44-26
————————
4822
(3)列式:44+26=7044加26是什么意思?92減70是什么意思?
92-70=22
三、鞏固練習:
1、算一算89-36-27=100-54-38=
、
285567164
-25-17-34-12
————————————————
()()()()
-18-25-17-7
————————————————
()()()()
4、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77-33-28=96-39-45=100-91-9=
5、看統(tǒng)計表回答問題。
(1)哪個班訂的報刊最少?
(2)二班訂了多少份兒童報?
(3)三班訂了多少份小畫報/
(4)四班的小畫報有多少本/小故事有多少本/
三、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100以內(nèi)的連續(xù)減法,我們在計算時可以用第一個數(shù)依次分別減去后兩個數(shù),也可以把后兩個數(shù)加起來,再用第一個數(shù)一起減。
板書設計:
列式:92-44-26=22(人)
(1)9248
-44-26
————————
4922
(3)列式:44+26=70
92-70=22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100以內(nèi)連減運算的練習。
教學目標:1、熟練地掌握100以內(nèi)連減運算,正確地進行計算。
2、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重點難點:使學生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18-8-9=20-8-7=20-5-5=
17-6-10=13-6-7=19-6-3=
28-8-12=37-20-5=59-50-3=
39-30-4=28-6-20=38-6-20=
3、計算
57-18-26=
指兩名板演,并說一說計算過程。
二、課堂作業(yè)設計: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下面各題。
57-7-36=98-54-21=28-7-9=
29-6-17=60-35-17=73-25-17=
2、連線;
3212330
47-9-668-17-2138-20-17
52-18-3227-19-673-25-27
3、在○里填上>、<或=。
38-9-6○3966-23-27○16
47-17-25○278-24-32○22
4、列式計算
(1)車上有42人,到站后下去13人,現(xiàn)在車上有多少人?
(2)車上有42人,到站后前門下去7人,后門下去6人,現(xiàn)在車上有多少人?
四、課堂小節(jié):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是100以內(nèi)的連減運算,同學們在做題時可以按順序進行計算,也可以把后兩個數(shù)加在一起,再用第一個數(shù)減,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第五課時
教學內(nèi)容:100以內(nèi)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1、使學生正確掌握100以內(nèi)加減混和運算的方法。
2、提高學生的估算水平。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能正確熟練的進行100以內(nèi)加減混合運算。
教具準備:主題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算:8+9+1=2+4-3=9+6-5=
18-4+2=20-7-9=14-7+5=
16+3-9=7+6-4=15+3-8=
2、計算下面各題。
5597302658100
+38-29+19-17+41-73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車上原有56人。到站后上車的有19人,又下車27人。
想一想:現(xiàn)在車上的人比56多還是少?
小組討論,指名列式計算:
56-27+19=48(人)56+19-27=48(人)27-19=8(人)
5629567556-8=48(人)
-27+19+19–27
————————————
29487548
2、練一練:
85-49+27=56+42-69=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
四、課堂作業(yè):
1、計算下面各題。
68+25-39=92-47+36=
2、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48+32-16=39-13+47=
96-34-35=87-32+45=
56+21+21=93-69+25=
五、課堂小結:100以內(nèi)的加減混合運算在計算時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六、板書設計:
100以內(nèi)加減混合運算
56-27+19=48(人)56+19-27=48(人)27-19=8(人)
5629567556-8=48(人)
-27+19+19–27
————————————
29487548
練習八
教學目標:1、鞏固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提高綜合計算能力。
2、學會看懂圖表,能靈活運用計算方法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重點:鞏固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2+7+82+4+98+9-103+9+6
7+8-46+7+127-7+1028+8-30
6+17+2036+7-2096-6-9054-8-30
2、計算題
89-47+36
抽學生板演
請說出筆算過程
二、練習
1、獨立完成第一題
2、指導完成第二題
三、本課小結
100以內(nèi)的加減混合計算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今天我當家
教學目標:體會數(shù)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能運用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fā)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熟練的進行計算,提高計算水平。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二、看圖購物
1、出示主題圖
2、引導學生看圖
哥哥先到了肉類區(qū),有雞鴨魚肉。同學們,想一想,哥哥用30元錢買哪些商品?先估計一下,再算一算。
3、來到了蔬菜水果區(qū),用20元錢又能買什么呢?
獨立思考并進行交流
4、提問
爺爺有100元錢又能買些什么呢?
小組合作進行計算
三、拓展練習
1、出示圖2
最后,明明用了多少錢?妹妹用了多少錢?爺爺呢?他們可能買了哪些東西呢?小組討論。
2、回家后,明明給全家做了一頓餃子,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3、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4、小組交流,解答。
四、本課小結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總復習教案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總復習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
總復習
第一課時
復習內(nèi)容: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
復習目標:1、提高口算、豎式計算的能力,鞏固口算技巧。
2、提高看圖提問題的能力。
3、能正確填寫﹥﹤或﹦。
教學重點: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40+3045+769-5097-6
30+659+3653-884+7
91+524-98+3796-80
二、提出問題后再列式計算:
(1)書包比鉛筆盒多多少錢?64-18=46(元)
(2)鉛筆盒比書包少多少錢?64-18=46(元)
(3)鉛筆盒和書包相差多少錢?64-18=46(元)
(4)書包和鉛筆盒一共多少錢?64+18=82(元)
三、用豎式計算:
58948598
+37-35+15-89
————————————————
95591009
84466664
-59+27-48+28
————————————————
25731892
四、在○里填上﹦﹥或﹤
34+29○29+3453-36○54-36
49-37○49-3667+38○67+34
第二課時
復習內(nèi)容:1、觀察與測量。
2、有趣的圖形。
3、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二)。
復習重點: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二)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測量。(略)
二、有趣的圖形。
(1)圖中有14個長方形。
(2)7個正方形。
(3)3個三角形。
(4)10個圓形。
2、小白兔看到的是房屋的側面。
小山羊看到的是房屋的正面。
三、100以內(nèi)加減法(二)
1、33+4265-4945+56
86-3447+4898-89
61+3374-5526+35
89-5463+1738+34
45+3777-4975+25
2、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牛比羊少18頭。
提問題:(1)兔子有幾只?37+6=43(只)
(2)牛有幾頭?37-18=19(頭)
(3)圖和牛相差多少?43-19=24(只)
(4)兔比牛多幾只?43-19=24(只)
(5)牛比兔少幾頭?43-19=24(頭)
3、(1)需要(2)兩車,還有(4)個空座位。
(2)學生共需要(90)元,老師共需要(12)元。
4、13+34+45=9297-39-27=31
65-56+11=2044+33-55=22
第三課時
復習內(nèi)容:元、角、分的認識。
復習目標:進一步鞏固人民幣的有關知識。熟練使用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1)買毽子和小鹿共需要4元1角。
(2)買娃娃、熊貓、小汽車共需要94元。
(3)買小汽車、熊貓付了100元,找回41元。
(4)50元錢可以買:A毽子小鹿娃娃B毽子小鹿小汽車
C毽子小鹿熊貓積木
D娃娃和積木
(5)積木12元,付錢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張10元2張1元。1張10元1張2元。
2張5元2張1元。2張5元1張2元。
12張1元。6張2元。
二、加一加,說一說。
15+16=3115+25=4015+26=41
25+26=5116+26=4216+25=41
四、哪只小兔拔了哪個蘿卜?用線連起來,看誰拔得最多。
第四課時
復習內(nèi)容:圖畫應用題。
復習重點:提高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大象運木頭。
先獨立完成
再交流
(1)34+38=72(根)
(2)90-72=18(根)
二、套圖游戲:
獨立想想
交流說說
每人套兩次,他們可能套上哪兩個?
可能套中小狗和小松鼠。
可能套中小象和企鵝。
可能套中小狗和小象、小狗和小鹿。
可能套中小狗和企鵝。
……
三、有趣的圖形。
請學生實際動手折一折
在長方形紙上折一折。
(1)把它分成兩個三角形。
(2)把它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五邊形。
數(shù)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五單元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zhì)的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shù)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五單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詳細介紹:內(nèi)容過多且涉及不可顯示內(nèi)容過多,點擊此處打開或鼠標右鍵選擇另存為下載
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單元教學內(nèi)容: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內(nèi)容是: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和它們的十進關系,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能看懂物品的單價,會進行簡單的計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經(jīng)掌握的100以內(nèi)數(shù)的知識,學習、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加深對100以內(nèi)數(shù)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shù)概念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在本單元的教學中,老師要創(chuàng)設具體地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購物的活動中認識人民幣。
單元教學重難點、關鍵:
1、重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簡單計算。
2、難點: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
3、關鍵:組織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多觀察、多操作、多實踐,熟記“1元=10角、1角=10分”的進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2、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過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單元課時安排:約4課時
NO:1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材第46頁的第例1----------例4(認識人民幣)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和P53:1、2題
教學要求:
1、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學會兌換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功用。
3、培養(yǎng)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jié)約用錢教育。
教學重點: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CAI課件一套常用的面額的人民幣(不同版本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為你們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看看它是誰?(CAI演示:點擊出現(xiàn)藍貓圖像)你們認識它們嗎?今天是藍貓文具店開業(yè)的日子,它邀請我們?nèi)嗳⒂^文具店,你們想去嗎?一起來吧!
二、探究新知
1、參觀文具店回答問題(CAI演示)
(1)、師:誰能說說文具店有什么文具?價錢是多少?(學生回答)
(2)師:你們喜歡這些文具嗎?可是用什么買呢?(學生回答)
2、認識人民幣
(1)、師:中國的錢幣叫人民幣,你們認識人民幣嗎?
(2)、操作初認人民幣
師:將桌面上的人民幣拿出,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nèi)交流,看誰認得多(學生活動)
a:匯報認識情況(學生回答,師板貼人民幣:硬、紙幣)
問:觀察這人民幣,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回答)
師:紙做的錢幣是紙幣,金屬做的人民幣叫硬幣
(3)再認人民幣
師:(指紙幣)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的紙幣,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nèi)交流。(學生活動后,匯報識別方法)
師: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讀時有一個相同處是什么?所以它們的單位是元,那你能說說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單位是什么?(學生口答)
師: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紙幣我們會認了,那么硬幣你會辨認嗎?
師:識別人民幣可以從人民幣的大小、圖案、面值、顏色上來記住。觀察1元、5角硬幣正面,它們有相同的標記是什么?
師: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且是中國制造的,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不能在上面亂寫亂畫。
小游戲:
(1)我指人民幣,你舉起與我相同的人民幣
(2)我說面值,你舉起起相應的面值
(3)我說顏色,你來回答
4、元、角、分的關系
師:藍貓想讓大家看一個小片段,看完后說說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學生觀看CAI課件:元、角、分之間的兌換關系)
師:看完了這個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1元=10角1角=10分)
問:你知道1元=()分嗎?
(可以小組討論后再回答)
想一想:
1元可以換幾個5角,幾個2角?
2元可以換幾個1元,幾個5角,幾個2角,幾個1角?
5、電腦出示第49頁的例4,讓學生口答
三、鞏固練習
1、電腦出示第53頁的第一題
(1)學生獨立操作,訂正(學生上臺操作)
(2)說湊成的錢數(shù)
師:說說每一張人民幣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2、師:藍貓要文具店等急了,我們回去吧!
(課件出示第48頁的做一做的第二題和第49頁的做一做)
師:1元錢能買什么學習用品?10元呢?(學生先在小組里說,然后指名說)
3、游戲:模擬購物
出示一些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個小口袋,在購物時把錢放進去)
(1)選出三個柜長
(2)學生隨意購物(看清價格后,購買)
(3)請柜長檢查交錢的情況
四、全課總結
(略)
在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老師要給學生提供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這部分知識。
2、要給學生提供操作實踐的平臺,讓學生在具體的動手操作和交流中,感知知識,從而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合作精神。
1、課前準備必須充分,其中包括課件和錢幣的準備及后面游戲的準備工作。
NO:2
教學內(nèi)容:簡單的計算(例5、6、7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P53:3、4、7、8、9)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和簡單的加法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例5、例6教學掛圖,例7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答:
1、3元=()角50角=()元
2、8元=()角70角=()元
二、新授。
1、教學例5。
出示例5的掛圖,提問:“這是幾元幾角?”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元2角,接著問:1元可以換成多少個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樣想的?學生試回答后,教師再做說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書1元2角=12角。
2、教學例6。
出示例6掛圖。
教師試問:誰知道0.50元是幾角?2.00元是幾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為單位小數(shù)點左邊是幾就是幾元,右邊第一位是幾就是幾角,右邊第二位是幾就是幾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這部分知識學生知道它表示幾元幾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個什么數(shù),怎么讀、寫不需要學生掌握)
3、教學例7。
(1)課件演示例7第一小題。
教師:0.5元是幾角?(5角)0.80元是幾角?(8角)學生回答。5角8角是幾角?(5角8角=13角教師板書)教師問: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還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師板書: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題(課件演示,提出問題:我買這兩個氣球要多少錢)學生嘗試完成,然后提問:你是怎么想的?教師強調(diào):元、角計算,只有在相同單位的情況下,才能相加。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50頁“做一做”。
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說給同桌的同學聽,你是怎么想的。
第2題:學生先做,教師巡視,提問個別同學,集體訂正。
2、本第51頁“做一做”。
3、練習九。
第5題:兩人一小組進行合作(哪兩樣物品的價錢合起來是1元)例:一個同學拿7角,另一個同學要拿幾角合起來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過程中,也可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NO:3
教學內(nèi)容:人民幣的簡單計算(P52:例8)
教學要求:
1、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讓學生深深地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lián)系,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又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發(fā)揮個性,同時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幣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學會簡單計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夠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示范
師:數(shù)學小精靈聰聰和明明開了一家聰明小超市,你們想去看一看嗎?(電腦出示“聰明小超市)
師: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超市里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飛機、機器人和小熊。
師:喲!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們的價錢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學生開始同桌交流)
師:誰來給說一說為玩具的價錢。
生:乒乓球拍的價錢是6元,足球的價錢是3元,花皮球的價錢是2元,小熊的價錢是4元5角,飛機的價錢是8元,機器人的價錢是9元。
師:看過這些玩具的價錢后,你想說些什么?
(學生口答)
師:快看,小叮當也來了,它在說什么呢?
(屏幕出示小叮當?shù)脑?
生讀:我買一個足球。
生讀:我有5元錢,應找我…………
師:喲!小叮當遇到難題了,誰來幫他算一算?
(學生口答)
二、參與其中、主動探究
師:你們真聰明,這么快就幫小叮當解決了難題。現(xiàn)在你也可以去買自己喜歡的了,不過最多只能買兩件,在買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準備準備買玩具?怎么付錢?(同桌開始交流)
(學生匯報)
三、小組購物,實踐體會
師:我們開展一個購物活動,每組將你們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個小超市,然后選出一名售貨員,其他組員為顧客,可以去售貨員那里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比一比,誰是聰明的小顧客?
(學生開展購物活動)
師:哪些同學愿意說一說你的購物過程?
生1:我用3元錢買了一瓶鮮橙多。
生2:我買了一寺釣魚的東西,它的價錢是8元,給他10元錢,找了我2元錢。
生3:我很喜歡那只音樂盒,可中它人價錢是20元,太貴了,我只有10元錢,還差10元錢,下次再買吧。
生4:我買了一個跳跳盒,它人價錢是6元,可是我只有5元錢,我就請他便宜一點,5元錢就買來了。
(師邊笑邊夸獎同學們)
生5:我本來想買一個機器人和一本書,共需要14元錢,我只有10元錢,還差4元錢,所以我就只買了一本8元錢的書,找了我2元錢。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生1:我學會了買東西時怎么付錢。
生2:我學會了還價
生3:我學會了買兩件東西時怎么付錢。
生4:我覺得做一名售貨員真不容易。
生5:我懂得了根據(jù)自己的錢來選商品。
…………………………
師:回家后,請用你學到的知識,去幫爸爸媽媽購物吧。
實施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一定要做好課前準備:如:CAI課件及上課時讓學生進行活動時需要的物品及每件物品的價格牌
2、老師要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的說明購物過程及思維過程。
3、要讓所有學生都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經(jīng)歷學習的全過程。
NO:4
教學內(nèi)容:簡單的計算練習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人民幣的方法及一步加、減應用,并鞏固已學過的有關人民幣的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人民幣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地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準備:練習中試試看放大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
1元8角=()角12角=()元()角
1元3角=()角15角=()元()角
二、新授。
教學例8。
課件演示(小朋友購買皮球)。
教師:看看哪一位小朋友最聰明,能用幾句話把你看到的講一遍。
教師:10元錢習皮球用了6元錢,還剩幾元?該怎樣列式計算?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0—6=4(元)
教師:機器人幾元?飛機幾元?機器人比飛機貴幾元?
學生:機器人比飛機貴5元。
教師:該如何列式呢?
學生:45—40=5(元)(教師板書)
教師:“機器人比飛機貴幾元?”還可以怎么說?
學生:飛機比機器人便宜幾元?飛機比機器人少幾元?
機器人比飛機多幾元?……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課本第52頁。
學生獨立填,再指名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集體訂正。
(1)出5元,要買的東西3元,應找回2元。
(2)出20元,要買的東西10元,應找回10元。
(3)付出2元,要買的東西0.50元,應找回1元5角。
2元=20角0.5元=5角20角—5角=15角=1元5角。
2、練習九
第9題:學生看圖填書。
第10題:
(1)買一本練習本和一塊橡皮,一共用多少錢?老師指定學生回答。
教師板書:3角2角=5角。
(2)“買上面3種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錢?同一桌同學討論一下如何列式計算?錢該怎么拿?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3角2角6角=11角=1元1角
(3)搶答比賽:付給售貨員2元錢買以上3種物品,應找回多少錢?
2元—1元1角=20角—11角=9角
3、試試看。
(1)可以買()塊這樣的橡皮。
(2)如果買一把尺子,應找回()角。
(3)要買一把小刀,還差()角。
(4)小明想買一塊橡皮、兩支鉛筆、一本練習本,他所帶的錢夠嗎?
(5)小麗只買了一個文具,就把錢花光了,這個文具是()。
數(shù)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五單元
數(shù)學-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二單元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數(shù)學-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二單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詳細介紹:內(nèi)容過多且設計不可顯示內(nèi)容過多,點擊此處打開或鼠標右鍵選擇另存為下載
第二單元: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教學內(nèi)容: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
單元教材簡析: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有兩個:一是十幾減幾需要退位的減法,簡稱“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二是用“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和以前學過的進位加法解決螽鐵實際問題,即“用數(shù)學”。口算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對進一步學習多位計算和其他數(shù)學知識,與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礎知識。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并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一的熟練程度,切實為以后后學習打好基礎。學會計算并動用于生活中解決問題,對理解運算的意義,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時在本單元的教學中,要注意1、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學習知識;3、處理好算法多樣化的教學;4、采取靈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計算練習的效果;5、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
單元教學要求:
1、學生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單元教學重、難點: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單元課時安排:約12課時
例1………………………………3課時左右
例2………………………………4課進左右
例3………………………………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3課進左右
NO:1
教學內(nèi)容:第10-----12頁的內(nèi)容(十幾減9的減法)
教學目標:
A:知識技能性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jīng)驗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十幾減9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
B:過程性目標
1、經(jīng)歷收集信息的過程,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初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理解數(shù)學的價值
2、初步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觀點。
3、通過不同方法的選擇,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經(jīng)歷探討計算方法的過程
2、能正確地、比較熟練地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
教學準備:課件小鳥卡片房子卡片題紙一張一支彩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前幾天,我們剛過完了“正月十五”,小精靈那天也參加了一次生動有趣的游藝活動,活動中有一些獎品,你們想去看看嗎?(電腦出示主題圖)
二、探索方法,解決問題
1、觀察主題圖,提出問題
師:仔細觀察,小朋友正在進行哪些活動準備頒發(fā)哪些獎品?(觀察后指名回答)
點擊電腦出現(xiàn)畫外音:
泡泡:同學們,在這幅圖里,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的數(shù)學問題,你們愿意和我一起解決嗎?
那好,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們正在干什么?(電腦出示套圈圖)
師:這是什么活動?讓學生介紹。
泡泡:小明投了14個圈,有9個圈沒套中,套中了幾個?師:泡泡提出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你們能幫助他解決嗎?如何列式?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樣算?把你的想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們,看哪一個小組的計算方法最多?
2、小組交流,探討算法
指名回答,教師將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算法,你最喜歡哪一種?請用你最喜歡的方法再說一說這道題。
師:今后在計算的時候,你就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電腦出示泡泡伴有畫外音)
泡泡:咦,那邊怎么那么熱鬧,同學樣,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電腦出示汽球圖)
3、選擇算法,進行計算
(出現(xiàn)畫外音)
(1)泡泡:哦,原來老師正在發(fā)獎品,數(shù)一數(shù),老師手中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手中的氣球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電腦演示分氣球的過程)
你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怎么列式?板書:15-9=
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并讓幾個學生說出不同的計算方法。
(2)師:頑皮的小泡泡又不見了,讓我們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電腦出示謎語圖)
原來泡泡在猜謎語,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能試著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同桌互相說一說,并列式
(有13條謎語,猜出了9條,還有幾條沒有猜出?或者說:還差幾條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學生向全班匯報)
三、熟練算法,進行應用
1、看圖列算式(第12頁)
要求:看懂圖意,獨立列式,指名上臺進行訂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頁)
要求:讓學生獨立完成,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圈?
四、觀察算式,找出特點,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黑板上的這些算式,它們都有什么特點?
2、除了這些,你還能寫出十幾減9的算式嗎?誰能給這些算式排排隊,讓它一個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觀察,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師:那我們找到這些規(guī)律,有什么用處呢?
4、搶答練習
利用找出的規(guī)律,同桌進行練習
如:學生A:13-9學生B:4
五、游戲小鳥找房子(第13頁的圖)
游戲要求:先讓學生計算出小鳥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號碼一一配對;
游戲形式:小組合作,全班訂正;
游戲結果:有一只小鳥沒有房子,同學們幫它建造一座。
No:2
教學內(nèi)容:練習課
完成第13頁的第4題-第8題
教學要求:
1、要求通過練習,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夠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快速地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優(yōu)良品質(zhì)。
3、通過練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計算,同時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夠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一套口算卡片多張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聽算(視算)
13-917-912-915-9
18-914-9
(全班齊聽)
1)、集體訂正
2)、評講:誰能說一說:18-9=?你是怎么想的?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擺一擺,并與你的同桌說一說(邊擺邊說)
3)、指名學生說自己的算法,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4)你最喜歡哪一種算法?用你最喜歡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幾說給你的小伙伴聽。
2、看圖寫算式(課件出示)
◎◎◎◎◎◎◎
◎◎◎◎◎◎◎◎
(指名板演,全班齊練)
板書:9+6=15
6+9=15
15-6=9
15-9=6
3、算一算
第14頁的第5題
要求:先同組的同學互相的說一說,然后再列出算式
最后集體訂正,對于全對的同學給予鼓勵。
4、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口答
教師拿出準備的數(shù)學抽拉卡片或數(shù)字轉盤,教師隨意抽拉或轉動,讓學生口答出得數(shù)
二、出示課件(第14頁的第6題和第8題)
要求:1)先讓學生看圖說圖意
2)再指名說圖意
3)再列式計算,并與你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三、練習
學生完成書中第7題
回家寫一個十幾減九的算式,給媽媽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能說出幾種方法就說幾種,比一比,看誰說的方法又多又好。
NO:3
教學內(nèi)容:十幾減幾(第15頁例2)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練習三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十幾減幾”的算理,學會“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
2、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和探索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掌握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
教學難點:能夠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口算并且正確率高
教具準備:照例2制作的“小貓釣魚”動畫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溝通聯(lián)系
電腦出示口算:
8+578766857
5913-916-918-915-9
17-914-9
(全班齊練,集體訂正)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多媒體出示“魚缸內(nèi)金魚游動,魚缸外兩只小貓走動觀看金魚”的畫面。首先請學生說明看到了什么,讓學生描述這一生動景象,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
2、多媒體發(fā)出聲音,同時在左邊小貓嘴邊出現(xiàn)“13條金魚,花的8條,黑的有幾條?”的文字。稍停一會兒,多媒體再次發(fā)出聲音,同時右邊小貓嘴邊出現(xiàn)“13條金魚,黑的5條,花的有幾條?”的文字。
3、引導學生講述兩只小貓對話的意思,明確要解決的問題。
4、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意和要解決的問題,想想自己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
5、組織小組討論,廣泛發(fā)表自己意見
6、組織全班同學交流,對各種方法進行評議。
在各組討論的基礎上,廣泛反映出各種方法。教師要表揚同學想的方法多,能獨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然后,請同學們就出自己在解決問題時喜歡哪種方法,并說明理由。
7、有導向性的小結
教師以參與者的語言,表明自己根據(jù)大家的發(fā)言很受啟發(fā),樂意運用“想加算減”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減”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鞏固計算方法
1、先在書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題,請同學講一講上下兩題有什么關系,并舉幾個例子口頭考考其他同學。一方面擴大練習的量,另一方面提高興趣。
2、為變化方式,可把“做一幫”第2題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說加法題后說減法題,互相練習,活躍氣氛,提高練習速度。
四、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練習三第1、2題完全放給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分別說說解題時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組,由組長組織同學們交流,交流時要照顧到每一個同學,特別是差一點的同學。教師老師應加強巡視,主動參與一些小組的交流,了解情況,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NO:4
教學內(nèi)容:練習課
(第16頁的第3題―――――第17頁的第7題)
教學要求:
1、通過練習,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并能夠熟練地運用方法進行正確熟練地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及數(shù)感。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地思維方式和運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多種計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熟練地計算,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準備:計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聽算
12-712-412-314-816-9
8913-614-511-215-7
17-815-9
(集體訂正)
評講:說一說:11-215-7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
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2、說得數(shù),再寫算式
書中第16頁的第3題:
要求:每一個四人小組先在組里互相說出算式、得數(shù),最后寫出算式。(全班齊練,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二、游戲提高練習
1、找座位
(1)給每個學生一個算式卡片,同時出示5把貼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讓學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學放得又對又快。
(2)還有沒有送出去的卡片嗎?
那你們想不想也他們找個家呢?請你們想個辦法給它找個家。(學生活動)
2、找朋友
(書中第17頁的第8題)
活動要求:教師先將書中的題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請8個小朋友分兩組比賽,看哪一個組的小朋友找的又對又快。(集體訂正,對于做的又對又快的小組給予鼓勵)
三、全課小結:
(略)
四、完成作業(yè)
P17:7
NO:5
教學內(nèi)容:練習課
完成練習三的第8題―――第13題
(即:P17:8―――P18:13)
教學要求:
1、通過各種題型的練習,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鼓勵學生能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
3、學會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掌握不同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并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一套電腦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聽算
14-812-513-613-814-9
12-416-914-811-815-8
(全班齊練,集體訂正)
評講:
1)說一說12-4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
2)還有不同的想法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在這些算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用你最喜歡的方法再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12-4=?,看看誰說的最好。
2、計時計算比賽(P18:12)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對于做得又對又快的同學全班同學給予鼓勵。集體訂正
二、變式練習
1、計算(P18:9)
1)指導學生看題
2)全班學生獨立完成
3)集體訂正
(或者把這三題讓9個同學分成三個小組以比賽的形式來進行,看哪個組的同學做的又對又快,對于做得又對又快的小組給予鼓勵)
2、比較大?。≒18:10)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并說一說你為什么填這個符號?
三、解決問題
出示電腦
1、老鷹抓小雞的圖,讓學生觀察(P18:11)
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有12只小雞,一個雞媽媽,一個老鷹)
點擊電腦出現(xiàn):P18:11的畫面
問:你又看到了什么?通過你所看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進行板書)
板書:12只小雞,已經(jīng)捉住了5只,還有幾只?
問:如何列式?你是怎樣想的?
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2、小猴圖
電腦出示P18:13
讓學生認真觀察: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夠根據(jù)這幅圖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如何列式?還有不同的列式嗎?請與你同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進行板書)
5+8=137+6=13
13-5=813-7=6
13-8=513-6=7
NO:6
教學內(nèi)容:用數(shù)學(P19:例3)完成相應的做一做
教學要求:
1、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學會提出與他人不同的數(shù)學問題。
4、能夠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
學會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并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的能力。
教學準備:主題圖二幅
教學過程:
師:春天到了,教師帶領同學們來到了郊外進行春游活動,同學們來到郊外,非常開心,吃過飯后,便玩起了游戲。
一、說一說
出示主題圖:(例3的主題圖)
1、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1)有8個女同學,有6個男同學
2)13個同學玩捉迷藏的游戲,這里有6個同學
3)有16個同學來踢球,已經(jīng)來了9個人。
2、師:你能根據(jù)這些信息提出問題嗎?比一比,看誰提出的問題最多,試一試(先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還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嗎?
3、想一想,你能根據(jù)這些信息列出算式嗎?試一試
(板演,齊練,評講)
如:第1小題:868-6
問:你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算,說說你的理由?
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再全班說一說。還有沒有與他不一樣的算法嗎?
(其它各題與以上相同)
B:出示“做一做”的主題圖
學生觀察:
問:(1)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說給你的同學聽。再數(shù)一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還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嗎?
(2)你能夠根據(jù)你所看到的說成一個數(shù)學小故事嗎?試一試(四人小組互說)
(3)指名說(3――――5人)
(4)你們有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小故事列出算式嗎?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剛才的這些問題,你還能提出其它的問題來并且列出算式嗎?討論一下,互相說一說。
二、練一練
1、完成P21:1
出示圖,讓學生認真觀察:
(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據(jù)這些信息編出一個數(shù)學小故事嗎?四人小組互說,然后指名說
(2)你能根據(jù)你編的這些數(shù)學小故事列出算式嗎?
(3)學生獨立完成,同時指名板演。
(4)你能說說它們各等于幾?你是怎么想的嗎?
2、P21:2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全課總結
(略)
四、完成課外作業(yè)
NO:7
教學內(nèi)容:練習課
完成第21頁的第3題―――第22頁的第7題
教學要求:
通過練習,對于前面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培養(yǎng)學生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計算方法及能力;同時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第4題和第7題的課件數(shù)字卡片一套
教學過程:
一、聽算
14-516-913-412-8
11-615-712-516-8
(集體訂正)
評講:說一說:16-8=?你是怎樣想的?
(對于全對的同學給予鼓勵)
二、基本練習
1、看誰算得又對又快(P21:3)
對于做得又對又快的同學在全班給予鼓勵
(集體訂正)
2、找朋友(P22:5)
將第5題制成卡片,然后再將卡片發(fā)給學生,讓他們找朋友(或者請8個同學分成兩組進行找朋友的比賽,看看哪個組的同學找得又對又快)
3、比較大?。≒22:6)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用數(shù)學
1、電腦出示第P22:4題的圖,讓學生認真觀察
問: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如何列式?為什么用這種方法進行計算?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最后集體評價)
2、電腦出示P22:7題的圖
問: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還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嗎?
如何列式?為什么用這種方法進行計算?
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最后集體評價)
板書:9+4=134+9=13
13-9=413-4=9
一、全課總結
(略)
二、完成課外作業(yè)
NO:8
教學內(nèi)容:整理和復習(一)
教學要求:
通過復習,對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的歸納和整理,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同時還能夠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節(jié)課主要是引導學生觀察20以內(nèi)退位減法表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概括、綜合的能力。
教學重點: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一張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表口算卡片數(shù)張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聽算
12-914-615-716-913-7
(全班齊練,集體訂正)
評講:說一說13-7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先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比一比,看誰說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練習指導
1、退位減法表
(1)出示20以內(nèi)退位法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表中的規(guī)律。
A、豎著看,分別讀出每行的算式及結果,邊讀邊思考,每豎行是怎樣排列的。啟發(fā)學生回答。
B、橫著看。讓學生默讀每排的算式及結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樣排列的。(引導學生觀察,啟發(fā)學生回答)
C、問:從減法表中,還能發(fā)現(xiàn)排列上有什么規(guī)律嗎?啟發(fā)學生回答。
2、練習
(1)讓學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組一組地說出來。
如:16-8=□-□,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如何才能準確無誤地寫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師讀算式,學生舉數(shù)字卡片表示得數(shù)。
(3)針對學生容易弄錯的題進行練習。
3、一畫四式
師:你能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嗎?試一試??磿?4頁的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最后集體訂正
三、課外作業(yè)
P24:2
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NO:9
教學內(nèi)容:單元整理和復習(二)
教學要求: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提出相應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夠正確迅速地進行解答。
2、熟練地掌握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難點:
能夠正確地提出問題并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學過程:
一、聽算
15-813-512-615-798
11-714-614-816-718-9
(全班齊練,集體訂正)
評講:14-8=?你是怎樣想的?還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數(shù)學
1、電腦出示P24:4
(1)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據(jù)這些信息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先同桌互說,然后的全班說(3----5人)
(2)你能列出算式嗎?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后與同桌互相說一說:我為什么這樣列式?)
(3)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還有其它的想法嗎?
2、電腦出示P25:6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還有其它的想法嗎?
三、觀察與思考
獨立完成P25:5
1):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2):認真觀察每一豎行的三道題,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四人小組討論,然后指名說)
3):還有其它的發(fā)現(xiàn)嗎?
(三者間的聯(lián)系)
NO:10
教學內(nèi)容:練習課(單元整理和復習三)
完成P25:8――――-P26:11及思考題
教學要求:
1、學會看懂簡單的統(tǒng)計圖表,并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2、能夠根據(jù)圖意寫出算式,并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
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學過程:
一、口算
12-712-412-314-8
16-96+813-614-5
(全班齊練,集體訂正)
評講:16-9=?你是怎樣想的?
二、計算
17-8-39+4-611-6+7
5+9-85+4+68+7-9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三、比一比
奪紅旗,比一比,看哪個組能夠最先奪到紅旗
要求:選出8個同學分成二組,進行接力賽。對于做得又對又快的組給予鼓勵。
1)11-812-613-714-9
2)12-713-811-615-9
四、看圖
電腦出示第九題的圖
1)讓學生看圖,同桌互說圖意
2)指名說圖意
3)學生列式解答,并與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再指名說
五、用數(shù)學
電腦出示第P26:11題圖
問: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解決圖中提出的這個問題嗎?試一試
你是怎樣想的?說說你的想法。
六、思考:
我們一隊有12個男生,老師讓每兩個之間插進一個女生的話,可插進多少個女生?
(1)學生討論
(2)根據(jù)題意進行實際的演示。
數(shù)學-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二單元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教案全冊
十幾減9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2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從實際情景里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講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掛圖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來了,它對小猴子說:“我買9個”。你們能看圖提出哪些要解決的問題呢?
學生互相說圖意。
全班交流,提出:還剩多少個?
應怎樣計算呢?
根據(jù)回答板書:13-9=□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實物操作。
講述:假如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2、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13個怎樣減去9個?
3、小組匯報:你是怎樣算的?
4、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1+3=4
方法二:13-3=1010-6=4
方法三:9+()=139+(4)=13
……
5、師:同學們能用這么多方法來計算13-9,真不簡單,告訴老師,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算法的優(yōu)化)
6、試一試。
出示:14-9=12-9=17-9=讓學生用方法二來計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擺擺再計算。
指名學生口答,并要求說出算法。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引導學生看圖,說圖意。
(2)先獨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說說算式的含義以及計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說說計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你能幫小螞蟻算一算嗎?指導書寫格式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游戲“奪冠軍”: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某種聯(lián)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shù)。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師:想一想,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
這些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先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十幾減9)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方法一:一個一個地減.
13-9=4方法二:先減去3,再減去6.
方法三:9加(4)等于13.
2.22累計教時1課時
練習一(1)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3頁的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力求能正確地算出得數(shù)。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為繼續(xù)學習十幾減8、7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熟練十幾減9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十幾減9的知識,今天我們來做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二、鞏固練習,加深認識
1、做練習一第1題。
(1)分別出示插圖,讓學生看圖說話,從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
(2)學生獨立計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2、做練習一第2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集體交流時讓學生比較一下每組題有什么特點,并通過計算、比較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某種聯(lián)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shù)。
3、做練習一第3題。
游戲“跳樹樁”:同桌間合作口算。抽幾道題讓學生說說計算的思路。
4、做練習一的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以開火車的形式交流答案。
5、做練習一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交流時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想一想,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十幾減9你會算了嗎?
板書設計:
練習一(1)
13-9+8=1218-9-9=0
17-9+7=158+7-9=6
2.23累計教時2課時
數(shù)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三單元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不僅拉進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還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數(shù)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三單元”,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詳細介紹:內(nèi)容過多且設計不可顯示內(nèi)容過多,點擊此處打開或鼠標右鍵選擇另存為下載
第三單元:圖形的拼組
單元教學內(nèi)容:
第三單元(圖形的拼組)
單元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上學期“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能夠辯論和區(qū)分所學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了,這里主要是通過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間的立體圖形間以及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一些關系。本單元教學的關鍵是把握好教學要求,既不能在上學期的基礎上簡單重復,又要能拔高教學要求,上學期在認識物體和圖形時,也有拼擺,但那時只是用所學的形狀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圖案和事物,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圖形的認識,從中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同時體會圖形的顯著特征。而本單元“圖形的拼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擺、拼、剪等活動體會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和立體圖形間以及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關系。
單元教學要求:
1、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以及正方體的形狀,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辨別和區(qū)分這些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發(fā)展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單元課時安排:約3課時
NO:1
教學內(nèi)容:圖形的拼組(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和邊的特點。
2、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能辨別、區(qū)分這兩種圖形。
教學重點:通過操作讓學生明白長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點。
教學難點:能夠根據(jù)各自的特點進行簡單區(qū)分與判斷。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出示長方形,請學生說一說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兩條長邊相等,兩條短邊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請學生說一說正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四條邊長度都相等)
二、新課。
1、拿出每人事先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紙,師生共同操作。
(1)引導學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對折,邊要對齊,看上下兩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兩條邊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對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紙的兩個斜對著的角對齊,折后觀察折痕兩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繼續(xù)對折一次,觀察折出的幾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條邊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得出結論)
(2)用長方形紙折一折,看一看長方形的邊長怎么樣。
要求學生先思考:怎樣折長方形的紙,就能使分成的兩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動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組進行討論,再翻開課本進行核對。
(3)區(qū)分長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形的一邊與正方形邊長相等)先將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讓學生觀察:兩個圖形的邊有什么關系?如圖:
2、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獲?3、學做風車。
(1)先出示一個風車,將風車展開,讓學生觀察風車是由什么圖形剪拼成的。
(2)拿出準備的長方形紙,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個風車該怎么做。
學生動手操作。(先將長方形紙剪成一個正方形,再動手做成一個風車)如圖:書P27風車圖。
NO:2
教學內(nèi)容:
圖形的拼組(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剪一剪、拼一拼、擺一擺等方法,加深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的感性認識。
2、初步認識這些圖形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對圖形的分解與組合,初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
通過各種方法弄清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并能進行判斷
教學難點:
圖形的分解與組合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把下列圖形的題號填入相應的括號內(nèi)。
長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圓()
2、用小棒分別擺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個。
二、新授。
1、取出事先準備好的兩張長方形紙,如讓學生思考,兩個這樣的長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樣的圖形呢?
學生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兩個這樣的長方形可拼成一個正方形,也可拼成一個長方形。
2、出事先準備好的四個小正方形,讓學生想一想有幾種擺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擺出幾種圖形。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手畫)
4、完成教科書P28“做一做”。
你能用一個圓剪成一個正方形嗎?(通過對圓的折剪,進一步加深對正方形邊的特征的了解)
5、請學生拿出若干個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分組合作,自由拼擺圖形,充分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29練習六第1題。
學生獨立拼擺,再進行匯報,教師應對學生的豐富的想象力給予肯定。
2、完成教科書P29練習六第1題
先引導學生想象拼組后的圖形是什么圖形,再讓學生動手操作。
NO:3
教學內(nèi)容:圖形的拼組(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征。
2、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能辨認和區(qū)別這兩種圖形。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征
教學難點:能辨認和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一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
讓學生指出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
2、在長方體下面的括號里面畫“”,正方體的下面括號里面“√”。
3、口答。
長方體有幾個面?正方體有幾個面?
二、新授。
1、取出兩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么圖形?
2、取出三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么圖形?
3、取出八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么圖形?
教師:通過學生自由拼擺,讓學生發(fā)現(xiàn)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qū)別以及之間的關系。
4、取出四個長方體,如:可以拼成什么圖形?(一種拼成長方體,一種拼成正方體)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28“做一做”。
通過用長方形紙做一個圓筒,讓學生體會面可以圍成體。
2、完成教科書P29第三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講評。
3、完成教科書P29第四題。
先讓學生觀察長方體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間的關系,然后進行正確的劃線連接。
4、完成教科書P29第五題。
觀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關系?
(2)第一行和哪幾行有關系?
(3)第二行和哪幾行有關系?
(4)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圖中缺了幾塊?你是怎樣得出來的?
5、完成教科書P29第六題。
先觀察熊貓圖,找出圖中熊貓的臉部特征,再結合拼圖想一想,怎樣才能拼出一個正確的熊貓臉。
6、完成教科書P29第七題
根據(jù)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讓學生想象正方體的六個面上分別標的是哪些數(shù)字,教師出示實物演示。
數(shù)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三單元
數(shù)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六單元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不僅拉進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還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數(shù)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六單元”,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詳細介紹:內(nèi)容過多且設計不可顯示內(nèi)容過多,點擊此處打開或鼠標右鍵選擇另存為下載
第六單元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教學內(nèi)容:第六單元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
單元教材分析: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數(shù)學知識,是生活數(shù)學的最好體現(xiàn),它的學習對學生學習多位數(shù)加減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礎,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的心算。因此這一單元的教學是全冊的重點,這部分知識的掌握對以后的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chǎn)生直接影響,不僅有利于學生在用數(shù)學中進一步領會加減法的含義,而且還可以為今后發(fā)現(xiàn)和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本單元的計算按難易程度分三段編排: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
各節(jié)中教學內(nèi)容的編排大體分為三個層次:一、以實際情境提供計算題,并呈現(xiàn)多種計算方法,二、讓學生動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脫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數(shù)。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提出有關計算問題,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教學過程中,由動手操作,觀察、交流依靠動手和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遵循了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于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在教學中以具體事物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動手操作促進學生理解知識,利用小組合作交流與獨立思考的方法內(nèi)化知識,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單元教學要求:
1、使學生會口算100以內(nèi)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是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3、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計算,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
單元教學重、難點:
(1)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計算教學是本單元的重點
(2)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和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的計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
單元課時安排:
1、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3課時
2、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4課時
3、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6課時
4、整理和復習…………………………………2課時
NO:1
教學內(nèi)容: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P56—57例1及做一做,練習十1—3T)
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不進位)的口算方法,正確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心算能力、仔細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3、通過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心算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經(jīng)驗入手,培養(yǎng)學生仔細的觀察能力
(課件出示場景切換,配上明快的背景音樂:春天在哪里)
1、師:春天到了,你發(fā)現(xiàn)了我們周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你認識春天的什么花?
(課件切換到夷陵廣場或書上的主題圖)
2、師:瞧,這些美麗的花將我們的大自然裝點得多美??!你能估計一下,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嗎?
大概有多少黃花?多少紅花?
3、課件從左慢慢移入一個花農(nóng)騎車進入。
師: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嗎?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們都是少先隊員要學著助人為樂,今天我們就去幫助他擺花盆吧!
二、創(chuàng)設情景,在生活中學習。
1、初步認識,出示例1圖
師:看這里的鮮花可真漂亮,它們各有幾種顏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樣最快的數(shù)出來的?
你能自己看著這些花提出不同的問題嗎?
學生分組互相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饋,交流整理。
師:剛才老師看見小朋友們在小組里說的可認真了,那誰愿意大聲的說出自己的問題和算式呢?
師選擇的板書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這道題哪個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組里說一說計算方法。
師:今后在計算時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計算。
(課件里花農(nóng)伯伯說:小朋友們快來幫我擺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師:同學們,你們能據(jù)花農(nóng)伯伯說的話來完整的說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自己想一想這樣解答?你是怎么想的?還有誰有不同的想法
3、鞏固練習,
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擺一擺,算出結果。
4、觀察整理,總結方法。
師:今天我們學的算式,你看看它們有什么特點?它們都是什么數(shù)?(他們都是整十數(shù),)
師:在計算時要怎么辦?(整十整十的相加減)
三、強化練習,
1、練習十的1T
(出示1T圖)老伯伯看見同學們這么熱心特地買來礦泉水來謝謝大家了。你能看著圖說出圖意嗎?
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這道題,并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2T:獨立計算,并仔細觀察。
上下2題什么不同的地方?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3020里的30又是什么意思?
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在計算時要注意,記數(shù)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減,幾個一要和幾個一相加減。)
3、課堂作業(yè)
P58面的3T
看懂圖意,獨立列式
四、全課總結。
你知道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嗎?板書課題: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
對,我們今天學習的是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在計算時一定要看清楚怎么加減。
NO2
教學內(nèi)容: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練習課(P584—7T)
教學目的:
1、通過生活情景教學感受社會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2、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并提高學生的心酸能力,
3、通過計算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逆向思維。
教學重點:靈活解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1
206080102050
70-2060-3090-60
2、連加連減口算
3241347210
10-5-26-2-315-5-2
指明學生說出計算過程。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了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上學期我們還學過連加連減。那你會算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嗎?
今天我們就來試著解答這樣的題目。
二、自主探索
1、課件出示第五題,小猴分花生圖
要求:(1)看圖說出圖意,要求還剩多少個花生怎么計算?
(2)列出算式并獨立解答
(3)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礎練習。出示第四題基礎練習
要求:(1)獨立計算,全班訂正
(2)比較上下兩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組討論,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怎么計算?
(4)師總結算法:整十數(shù)的連加連減和10以內(nèi)的連加連減一樣,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擬,出示第6題
師模仿售貨員一個學生上來模仿買東西的人,先示范給其他學生看,后要求學生分組模擬。
要求:(1)說清楚自己要買的東西,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根據(jù)自己的要求買東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錢,付出錢后還要找回多少?
(3)口頭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饋,說一說,你想怎么買,是怎么計算的?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第7題,
師:看小熊想邀請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對又快的孩子才能進它的家,你有信心和它交上好朋友嗎?
要求:獨立解答。
三、回家?guī)蛬寢屗闼崴裉熨I菜用了多少錢,并說出一些整十數(shù)連加連減的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比一比誰是細心的孩子。
NO:3
教學內(nèi)容:綜合練習課(P59練習十8~11T及思考題)
教學目的:1、練習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
2、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感受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3、培養(yǎng)學生思維靈活性。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整十數(shù)加減。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口算卡,磁性教具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403090-50100-80
95-580-80606
4020880-504
4050-3090-60-10
(1)記時,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師:說一說,4030=?你是怎樣想的?用小棒擺一擺,在小組里說出計算方法。
(3)指名說出計算方法,還有誰的方法不同的?
2、算一算,練一練(第8題)
師出示口算卡片,開火車進行口算練習。
403090-50100-80
95-580-80606
4020880-504
4050-3090-60-10
3、聽算
師報算式,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檢查聽算能力。
104030402030
70-40-3060-20-30
二、讀一讀,算一算
1、(課件出示P609T)
要求:1、讀一讀,讀懂題意。
2、指明讀題加深理解。
3、列式計算,并說一說,你是怎么計算的?
2、磁性教具擺出10T
要求:1、仔細看圖,數(shù)一數(shù)桃和梨的個數(shù)。
2、比一比,誰的個數(shù)多?
3、指出同樣多的部分和多余的部分,
4、想一想,從桃里去掉桃和梨同樣多的部分,剩下的是什么?
5、在小組里說一說誰比誰多,誰比誰少,多幾個?少幾個?再填空。
3、課件出示11T
先出示美麗的校園,在逐步出示三個同學的對話,
師:從剛才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學校里有什么樹?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1)在小組里提出問題,并自己解答。
(2)全班反饋,說出你的問題和算式。
(3)說一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二、思維訓練
P60的思考題
下面每個括號里能填什么數(shù)?
NO4
教學內(nèi)容: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P61例1和練習十一1~4T)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不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教學難點: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捆扎好的練習本,磁性教具。
教學過程:
一、舊知復習,引入新知。
1、306520604940
3060502060405050
2、65是有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29是有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二、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學校新到了一批書,老師打算發(fā)給同學們,我們班有()個同學,我們先算算有多少本書,看夠不夠發(fā)給同學們。
1、觀察,課件出示主題圖
要求: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數(shù)一數(shù),你知道它們有多少嗎?一捆有多少本?
數(shù)學書有多少本?語文書有多少本?
2、小組討論:
看圖提出問題,誰能提出不同的問題?怎么能算出來?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數(shù)學書,你能怎樣算?
想一想,你是怎樣列式的?用小棒擺一擺,你是怎么算的?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4、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們班領了多少本書,你能算出來嗎?請看圖,我們領了多少本?一包語文書和一包數(shù)學書有多少本?
5、全班反饋:A動手操作,理解口算辦法。
B總結算法,計算時要注意計算的單位,個位上的數(shù)要加在個位上。整十數(shù)要加在十位上。
6、比較算法,加深理解
讓學生認真觀察兩個算式,
這2個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樣計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組說,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促進理解
1、P61的做一做。
先在書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題,請同學講一講上下兩題有什么關系,并舉幾個例子口頭考考其他同學。
2、P63的練習十一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1)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2)指名說534和2067是怎么計算的?
(3)你是怎么算的?
(4)小組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P63:3圖
(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整說出來嗎?
(2)你根據(jù)這些信息列出算式嗎?
(3)說出結果,你是怎么算的?
四、全課總結
五、作業(yè)設計
P63的4題
NO:5
教學內(nèi)容:一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進位)(P62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一5~71T)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初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計算方法的正確掌握。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基礎聯(lián)系,課件出示口算
(1)進位加法練習
857868
574973
(2)舊知復習
2092606930
2546235220
(全班練習,指明說出算法)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多媒體出示:聯(lián)歡晚會上的歡樂景象,請學生說明看到了什么?并讓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2、多媒體出示2個小朋友,并配上畫外音對話:我們班要準備聯(lián)歡會的飲料,一共有33人,每人一瓶夠嗎?
3、引導學生講述圖上的意思,明確要求的問題。
4、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意和問題,開動腦筋說一說,你想有什么方法來解決?
5、小組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6、全班反饋,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組織同學交流評價。教師要表揚學生的各種有道理的解法,鼓勵學生獨立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7、小結:同學們都很會動腦筋來解答我們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有的同學是用進位加的方法,有的是想的已學過的知識,只要是你自己想出的來的解答方法,都可以用來解答。
三、鞏固練習計算方法
1、P62做一做,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
指名說一說你是怎么計算的?培養(yǎng)學生用語言內(nèi)化知識的能力。
2、P63練習十一的5至7T
5T:課件出示,學生獨立計算后小組里說一說,上下兩題有什么不同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該這樣計算?
6T:課件或卡片出示,幫小鳥找家。3只小紅鳥都要加上83只小藍鳥要加上36后才能分別找到自己的家,你能幫它們找準自己的家嗎?
3、作業(yè)設計:
7T:自己看圖說出圖意,并在小組里說出自己的問題,后獨立解答。
NO:6
教學內(nèi)容:練習課(P648T至12T)
教學要求:
1、讓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練的進行口算。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從小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熟練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看卡片開火車,說出結果
237759823
569505485
7954250544
2、聽算,全班計算,后集體訂正
927627630
930146545
365463337
3、指名說一說:930和365你是怎么樣算的?
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嗎?
二、自主練習
1、獨立完成練習十一的第8題。
要求:1、先口算,在填空。
2、指明說出計算方法。
3、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2、游戲——小小郵遞員
比一比,哪個郵遞員送的又快又準!
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3、練習十一第10題,6連續(xù)加6,每次加的結果寫在橫線上。
要求:1、小組里口說結果。
2、說說,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
3、仔細計算,獨立解答,后集體訂正。
三、作業(yè)設計
練習十一的第11題,
要求:1、先說出圖意,看圖你知道了什么?
2、獨立計算。
聯(lián)系十一的第12題。
注意:先計算在比較大小。
NO:7
教學內(nèi)容:綜合練習課(P65練習十一的13T到17T及思考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練的進行口算。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從小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熟練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題卡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
257709218329
255599466991
387674432797
2、聽算
60-3050-4063-386-6
4545910458638
3、填空:(課件出示)
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二、練習十一的習題
1、計算練習:
237759823
569505486
7654250544
先說計算過程,在寫得數(shù)。
2、練習十一的第14題
要求:(1)、看圖,你從圖上知道了什么?
(2)、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架飛機?怎樣計算?
(3)、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3、練習十一的第15題
要求:自己看圖,理解題意然后列式計算。
4、課件出示第16題,比一比誰算的又快又對。
5786562570
426719780
80-6068515-9
97237-448-6
三、作業(yè)設計
練習十一的第17題。
自己讀題理解題意,后獨立計算。
四、思維訓練
讀題,解答P66面的思考題
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NO8
教學內(nèi)容: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不退位)
P67例1及做一做和練習十二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不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2、使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的思維過程,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師: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來慶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園,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攢的零花錢去買玩具呢,我們也和他們一起去看看吧!(電腦出示玩具店的貨架和玩具的標價。)
二、自主探索,提出問題。
1、仔細看圖,提出問題
師:看貨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歡什么玩具?你從圖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觀察后指名回答。)
課件出示:兩個小朋友的對話
師:貨架下的兩個小朋友在說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指明生說出題意)
師:怎樣才知道左邊的小朋友買大象玩具后還剩多少元?右邊的小朋友還差多少元呢?(用減法算)
師:你知道這么列式嗎?(師根據(jù)生回答板書算式)
師:大家會算上面的算式嗎?先在小組里擺一擺,算一算。
2、分組操作,形成思維。
學生擺小棒,教師巡回指導學生操作。
3、信息反饋,抽象算法。
師:大家擺出了上面兩道題的得數(shù)嗎?誰來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師:誰來說一說35-20又是怎樣擺出來的呢?
師根據(jù)學生說的板書算法。
師:這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結算法。
師:你能根據(jù)剛才擺小棒的過程,說一說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不退位)的計算方法嗎?
師:同學們可真棒,我們在計算時一定要看清楚是在個位上去減還是在十位上去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68的做一做的第一題
要求:1、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指名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2、獨立完成P69練習十二的1—3題。
NO:9
教學內(nèi)容: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P68面例2,練習十二第5、6、8題)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shù)件一位數(sh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退位減法的計算。
2、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
3、感受退位減法與生活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會退位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教學準備:將例題制成的課件,學生準備3捆6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13-715-617-8
78-845-3097-7
2、計算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算法,著重說一說15-8和17-9是怎樣算的。
二、引入新課
1、談話引入
師:上面2排算式分別是什么樣的減法算式?
(第一排是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算式,第二排是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不退位減法算式。)
師:我們已經(jīng)會計算20以內(nèi)退位減法、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不退位減法了,大家會算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法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減法的計算方法。
2、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三、自主探索
1、引導學生從問題情景中抽象出減法算式。
課件出示:第67面例1中的玩具貨架圖。
師:在例1的學習中我們學會了根據(jù)貨架上玩具單價解決“有35元錢,買一個大象玩具,還剩多少元?”和“有20元錢,買一個布娃娃,還差多少元?”等問題,圖上還告訴我們哪些有用的信息?(課件突出貨架下半部分的兩輛玩具汽車圖。)
課件出示例2玩具圖下面兩個小朋友和他們的對話。
師:圖上兩個小朋友在說什么?你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嗎?
(左邊的小朋友說,我有8元錢,想買一輛單價36元的玩具汽車,還要攢多少元才夠,右邊的小朋友在想怎么樣算才知道還要攢多少錢?)
師:你知道這樣列式計算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算式:36-8=
2、引導學生探索計算方法。
(1)指導學生擺小棒。
師:算式36-8和前面所學習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
師:個位不夠減時怎么辦?
學生分組擺小棒,并讓他們邊擺邊討論擺的方法。
(2)引導學生交流擺小棒的的方法。
(3)引導學生總結計算方法。
師:從剛才擺小棒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根據(jù)擺小棒的過程說一說36-8的方法。
師總結算法,剛才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出了幾種算法,真不錯。在以后的計算中,你喜歡用那種方法就用那種方法計算。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第68面做一做的第2題,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訂正時指定1到2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計算過程,重點讓他們說一說,當個位不夠減時,怎么辦?
五、課堂作業(yè)
1、完成練習十二的第5題。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答案,訂正時說一說81-4和60-3的計算過程和方法,讓他們進一步感受退位減的過程。
2、完成練習十二的第8題
先讓學生看明確計算任務,然后由學生獨立計算各題的差,最后集體訂正得數(shù)。
六、課堂小結
1、小結計算方法。
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NO:10
教學內(nèi)容:
練習課(練習十二的4—13題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的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的口算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2、從小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正確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熟練計算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算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32-546-929-862-40
50-645-3024-591-7
指名學生說一說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以鞏固學生的思考過程。
二、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用奪紅旗的游戲來練習第四題,
比一比,誰能又快又對的算出來?
集體記時,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2、獨立完成第5、6題,后集體訂正。
3、課件出示第7題。
要求:
(1)仔細觀察圖畫,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想一想這是要干什么?家長和椅子有什么作用?
(3)還缺多少把椅子?你能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嗎?
(4)列式計算,后集體訂正。
4、完成教科書上P70的第8題
讓學生理解題意后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結果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再獨立計算。
5、用游戲的方法完成第9題
用游戲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鞏固學生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6、完成P70的第10題
這種同數(shù)連減既有助于幫助學生熟練的掌握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口算,又為以后學習除法做準備。
三、獨立完成P7011—13題
四、思考題獨立完成。
NO:11
教學內(nèi)容:比多少的應用題(P72的例3、例4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及初步分析和推理能力。
3、通過生活情境的模擬教學,使學生體會到生活數(shù)學無處不在,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求兩數(shù)相差的應用題的正確解答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課件演示)
在美麗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快樂的小矮人,他們每天在森林里早上出去采果子,晚上回到家里唱歌跳舞,生活的很幸福。這一天他們采了很多的果子回來了,突然兩個小矮人爭起來了。他們到底在爭什么呢?我們?nèi)タ纯窗桑?/p>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提出問題(對回答問題好的同學給他們組獎一朵小紅花)
課件出示:兩個小矮人的對話(藍衣服的小矮人說:我摘了12個果子,紅衣服的小矮人說我摘了8個,)
問:(1)你能夠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
(先同桌互說,互提,然后再指名說,同時老師板書)
(2)那你能夠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問題列出算式嗎?請試一試。(每個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老師板書)
板書:8+6=14
8-6=2
8-6=2
8-6=2
8-6=2
(3)觀察以上的幾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討論后發(fā)表意見)
歸納得出:求多多少或者是少多少?多幾或者是少幾都可以用減法計算。
2、做一做(電腦出示:P72:做一做)
(1)先讓學生同桌互編數(shù)學小故事并列式計算。
(2)集體訂正
3、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一下每個組紅花的獲得情況:
1)先數(shù)一數(shù):每個組各有幾朵花
2)你可以提出哪些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
(學生活動,在小組里互提互說)
3)指學生說,其它學生根據(jù)提出的問題口頭列出算式計算,看一看,誰最聰明。
問:還有不同的問題嗎?
4、出示第73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
三、鞏固練習:
NO:1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全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回憶整理,使學生體驗分類總結,歸納整理的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100以內(nèi)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十與兩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加深學生對其計算方法的理解。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P78
教具、學具準備:口算卡片、匯報表
教學過程:
數(shù)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六單元
數(shù)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四單元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數(shù)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四單元》,僅供參考,但愿對您的工作帶來幫助。
詳細介紹:內(nèi)容過多且涉及不可顯示內(nèi)容過多,點擊此處打開或鼠標右鍵選擇另存為下載
第四單元: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單元教學內(nèi)容:
第四單元(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單元教學重難點、關鍵:
1、重點:100以內(nèi)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
2、難點:數(shù)100以內(nèi)數(shù),特別是數(shù)到幾十九、下一個整十數(shù)應該數(shù)幾十比較困難。
3、關鍵:初步建立數(shù)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別注意講清數(shù)位的意義,使學生在理解數(shù)位的意義的基礎上掌握讀法和寫法。了解數(shù)位的意義包括知道數(shù)位的名稱、數(shù)位的順序、每個數(shù)位上的計數(shù)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初步體驗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
2、認識計數(shù)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和一十一十地數(shù)出數(shù)量在100以內(nèi)的物體個數(shù),懂得100以內(nèi)的數(shù)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
3、了解和掌握個位、十位的數(shù)位的概念。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shù)所表示的意義,能夠正確地、熟練地讀、寫100以內(nèi)的數(shù)。
4、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相應的減法。
單元課時安排:約6課時
NO:1
教學內(nèi)容:
數(shù)數(shù),數(shù)的組成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shù)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shù)出數(shù)量在100以內(nèi)的物體個數(shù)。
2、掌握100以內(nèi)的數(shù)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數(shù)的組成
教學難點:
理解計數(shù)單位
教學準備: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看投影片回答問題:
1個十和2個一組成()20是()個十組成的
5個一和1個十組成()()個十和()個一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出問題:
(1)面上有幾個小朋友?(4個)
(2)他們在干什么?(數(shù)一共有幾只羊)
(3)他們都說了些什么?(有的說大概有100只,有的說比20只多得多……)
教師:他們回答對嗎?這些羊大概有幾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shù)數(shù)、數(shù)的組成。
二、新授課。
1、教學例1。
(1)教師: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shù),數(shù)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學生動手操作)。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十)(板書)是幾捆?(一捆)繼續(xù)數(shù)出10根捆一捆。
教師:你們?nèi)绻俳又鴶?shù)出9根,現(xiàn)在一共是幾根?(29根)
教師:大家數(shù)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現(xiàn)在一共有幾捆?(3捆)
(2)排木塊,全班同學數(shù)一數(shù)有幾塊?(10塊)拿3排木塊是多少塊?(30塊)再加2塊呢?(32塊)接著再加3塊現(xiàn)在一共是幾塊?(35塊)
(3)教師:剛才我們已數(shù)出30根小棒是幾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現(xiàn)在一共是幾捆?(10捆)10捆是幾根小棒呢?(100根)10個一是一百。(板書)
在教學中要注意每數(shù)到接近整十時,再數(shù)一個是幾十要停頓強調(diào)。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時每數(shù)完整十數(shù)就問同學們怎么辦?(捆成一捆)
教師:數(shù)物體的個數(shù)可以1個1個地數(shù),還可以10個10個地數(shù),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
2、教學例2。
(1)數(shù)小棒從三十五數(shù)到四十二。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35根小棒,看誰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數(shù)一直數(shù)到四十二。(強調(diào)數(shù)到三十九再數(shù)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幾捆又幾根?
(2)離開實物直接數(shù)數(shù),從八十八數(shù)到一百。
教師:誰知道八十九數(shù)完數(shù)是多少?九十九數(shù)完數(shù)是多少?學生回答后,讓全體同學一起數(shù),再指名個別數(shù)。
(3)做課本第33頁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做,先從五十六根小棒數(shù)到六十三根,再接著數(shù)到七十二根,有些學生可能對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數(shù)是什么有困難,老師要給予輔導。
3、教學例3。
教師出示3捆又5根小棒問學生現(xiàn)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35根小棒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3個十和5個一組成多少呢?(3個十和5個一組成35)
三、鞏固練習。
1、做課本第33頁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讓學生認真觀察圖形,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獨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訴同桌的同學。
2、(首尾呼應)再投影出示第31頁圖。
提問個別學生:畫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些羊有幾只?
3、兩人一組,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學號,再說出它的組成。
甲:我是15號。十五是由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乙:我是50號。五十是由5個十組成的。
丙:我是32號。三十二是由3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NO:2
教學內(nèi)容:
讀數(shù)、寫數(sh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shù)所表示的意義,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2、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nèi)的各數(shù)。
教學重點:
讀數(shù)與寫數(shù)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nèi)的各數(shù)
教學準備:
計數(shù)器1個、小棒100根、鉛筆24枝、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shù)數(shù)。
(1)一個一個地數(shù),從27數(shù)到50,從85數(shù)到100
(2)十個十個地數(shù),從30數(shù)到60,從20數(shù)到100
2、看題口答。
(1)()個一是一十,十里面有()個一。
(2)()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個十。
(3)個十和2個一組成()
(4)十和5個一組成()
(5)75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3、教師報數(shù),學生擺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教學例4。
(1)出示計數(shù)器。
十位
個位
教師:計數(shù)器從右邊起,第一位叫個位,第二位
叫十位,并在計數(shù)器分別貼上
(2)教師出示2捆鉛筆和4枝鉛筆。
這里共有幾枝鉛筆?(有24枝),有幾個十枝和幾個一枝。(2個十枝和4個一枝)
學生回答后,教師分別把2捆鉛筆和4枝鉛筆分別掛在十位和個位上,接著問:“計數(shù)器上應該怎樣表示呢?”啟發(fā)學生說出2捆鉛筆表示2個十,在十位上撥2顆珠子,4枝鉛筆表示4個一,在個位上撥4個珠子表示。
寫數(shù)時,要先寫十位,再寫個位。十位上是幾,就寫幾;個位是幾,就寫幾,這個數(shù)寫作“24”。
讀數(shù)時,先讀十位數(shù),再讀個位數(shù)。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是幾,就讀幾,這個數(shù)讀作二十四,學生跟讀兩遍。
2、教學例5。
(1)第一行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讀給同桌同學聽,教師巡視指導。
(2)第二行第1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十位上有4個珠子,個位上一個也沒有,試問:這個數(shù)該怎么寫?學生回答后,教師強調(diào),“這個數(shù)十位上是4,就寫4,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因此寫作:“40”讀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題讓學生嘗試,說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提問個別同學,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diào),寫數(shù)的時候,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占位,如30、40、50……個位都寫“0”。若這些數(shù)個位上不寫“0”行嗎?為什么?
3、教學例6。
(1)出示10捆小棒與計數(shù)器。
提問:這里一共有幾捆小棒?幾個10?10個十是多少?
教師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掛在百位上邊。
問一百該怎么寫呢?
引導學生說出:先在百位上寫“1”,十位與個位上都寫“0”這個數(shù)寫作“100”讀作“一百”。
(2)教師告訴學生計數(shù)器上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4、小結。
寫數(shù)、讀數(shù)都要從高位起,按數(shù)位順序寫,個位或十位上一個也沒有寫數(shù)時要寫“0”占位。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同學:該如何寫數(shù),你是怎么想的?集體訂正。
2、游戲:接通電話(投影出現(xiàn))。
NO:3
教學內(nèi)容:
數(shù)的順序和比較大小。
教學目標:
1、掌握10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及數(shù)的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100以內(nèi)數(shù)目表一張、例8放大圖兩幅、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出下列各數(shù)。
35、76、89、90、96、100
2、老師報數(shù),學生在本子上寫數(shù)。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個兩位數(shù),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這個數(shù)寫作()。
(2)一個數(shù),百位上是1,十位、個位上都是0,這個數(shù)寫作()。
二、新授。
1、教學例7。
(1)按照數(shù)的順序,學生逐行獨立完成。教師出示放大的100以內(nèi)數(shù)目表(已有的數(shù)字用彩色筆寫)指定學生填寫。師生共同訂正。
(2)讓學生回答例7提出的兩個問題。
A、給十位是3的數(shù)涂上綠色,個位是3的數(shù)涂上黃色,個位和十位數(shù)字相同的數(shù)涂上粉色,引導學生逐項完成。
B、你從表里發(fā)現(xiàn)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從橫行看、豎行看等來發(fā)現(xiàn)。
從橫行看:第一行是填單數(shù),第二行是填雙數(shù)。每一橫行的個位都是1、2、3、4、5、6、7、8、9、0。
從豎行看:第一豎行的個位數(shù)都一樣,十位上的數(shù)是0、1、2、3、4、5、6、7、8、9排列(0沒寫出來)。
教師提問:第4行第8個數(shù)是多少?55前面一個數(shù)是多少?
2、教學例8。
(1)出示雞蛋圖。
教師問:左邊有多少個雞蛋?右邊有多少個雞蛋?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826
教師追問:“左右兩邊的雞蛋,哪邊的多?(左邊多)28和26兩個數(shù)比較,哪個數(shù)大?”
學生回答,老師再做說明,28和26相比較,28大,26小,我們用“>”來表示它們的關系。(在28和26的中間板書“>”學生讀式子兩遍)
(2)出示計數(shù)器圖。
讓學生觀察后問:
“左邊的計數(shù)器表示多少?右邊的計數(shù)器表示多少?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39○45,又問:“39和45這兩個數(shù)相比較,哪個數(shù)大,哪個數(shù)小,應該怎樣表示?”老師在○里填上“<”大家齊讀式子兩遍。
另一幅圖提問個別學生誰大于誰?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
3、做課本第39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巡視指導,對有困難學生可對照數(shù)目表,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練習。
1、把下列卡片按數(shù)的大小順序,先從小到大排,再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3560719019100
教師說明:要把幾個數(shù)從小到大排列,先要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數(shù),把最小的數(shù)排在最左邊,最大的數(shù)排在最右邊,再把其他各數(shù)按順序排。反過來,如果要把這幾個數(shù)從大到小排,就先找出最大的排在最左邊,最小的排在最右邊,再把其他各數(shù)按順序排。
教師先指定一個學生按從小到大排,排完后,齊讀各數(shù)。然后打亂次序,再指定一個學生把這些卡片按數(shù)的大小,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填適當?shù)臄?shù)。
47○3788○90()<95()>66
35○3661○59()<75()>()
3、游戲題:找朋友(投影片出示)。
小兔的朋友有:28、34、49
小狗的朋友有:97、85、72
游戲題中,有多余信息,防止學生的思維定勢。
NO:4
教學內(nèi)容:
多些,少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初步學習對數(shù)量的估計,逐步建立數(shù)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對性,并能夠用準確地語言進行表述。
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對性,并能夠用準確地語言進行表述。
教學難點:
相對性的理解并能進行正確地表述
教學準備:
例9的投影片、小小養(yǎng)殖場和鞏固練習1以及游戲題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按順序寫數(shù)。
1826
6970
2、62后面連續(xù)的五個數(shù)是()
62后面的第五個數(shù)是()
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下列各數(shù)排列起來。
3587706215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9。
教師:先估計一下:紅金魚、花金魚、黑金魚大約有多少條?然后再數(shù)一數(shù)。
紅金魚有幾條?(48條)花金魚有幾條?(15條)黑金魚有幾條?(10條)
大家一起從15數(shù)到48,數(shù)的過程體會到15到48要經(jīng)過好多的數(shù)。
教師告訴學生,48比15多得多,象剛才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說,紅金魚比花金魚多得多。
請一個同學從10數(shù)到15,從中感受到10到15比較接近,我們就可以說15比10多一些,象剛才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說黑金魚比花金魚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養(yǎng)殖場。
小組討論:小小養(yǎng)殖場,誰比誰多一些,誰比誰多的多,誰比誰少一些。
學生分小組討論得出結論:鵝比鴨少一些,鵝比雞少得多,雞比鴨多得多等等只要結論合理,均視為正確。
三、鞏固練習。
1、小娟有37張郵票。(投影片出示)
本題可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幾張郵票?(2)小紅可能有幾張郵票?
(畫√)(畫○)
38張45張90張
32張15張56張
2、第40頁“做一做”。
第1題:4人小組根據(jù)題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句話。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學生,集體訂正。
第3題:看誰最聰明:你能想出幾種答案?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NO:5
教學內(nèi)容:
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相應的減法。
教學目標:
1、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相應的減法。
2、使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熟練地口算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相應的減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學會能夠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口算。
教學準備:
例10的課件、游戲題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诖鹣旅娓黝}。
1、36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2、5個十和7個一是()。
3、65里由()個十和()個一組成的。
4、2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
二、新授。
1、教學例10。
(1)課件演示,媽媽買了3排的樂百氏飲料,每排10瓶,小明買了2瓶樂百氏飲料,他們一共買了幾瓶樂百氏飲料?怎樣列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302=32
追問:302表示幾個十與幾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引導學生說出:3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32。
(2)從32瓶中拿走2瓶(課件演示)。
提問:還剩多少瓶?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32—2=30
(3)2個一加3個十一共是多少?怎樣列算式?
學生回答,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230=32
(4)練習:第41頁“做一做”。
第1題第1小題
先讓學生擺小棒,再對著擺的小棒寫算式。
學生寫完后,指定一個學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計算,并集體訂正。
第1題第2小題
讓學生擺給同桌的同學看,然后列式計算。
教師巡視,個別學生如果有困難,給予適當?shù)闹笇?,最后集體訂正。
第2題
以做游戲的形式出現(xiàn),看看誰的頭腦最靈活。
三、鞏固練習。
1、口算下面各題。
(1)506307609208
650730960820
(2)908203509706
98—823—359—976—6
說明:卡片正面寫506,背面寫650,口算時先讓一名學生看正面的題目并口算得數(shù),再讓另一名學生說出背面的題目并口算,如果學生有困難,再翻到背面讓學生看一看口算。
2、做練習八的第5題。
教師把題目抄在卡片上,指名口算得數(shù),再全班學生一齊看卡片口算得數(shù),然后讓學生把得數(shù)填在教科書上。
做游戲:誰最先回家。
NO:6
教學內(nèi)容:
擺一擺、想一想。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擺小圓片,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觀察、猜想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3、培養(yǎng)學生間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擺一擺進一步理解數(shù)位、100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教學難點:
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知識點。
教學準備:
兩位數(shù)的數(shù)位表,4個小圓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在數(shù)位表中,右邊起第一位叫什么?(個位)第二位叫什么?(十位)
教師拿出一個數(shù)字卡片“1”放在個位表示多少?(一個一)
若數(shù)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個十)
教師強調(diào):“1”放在不同的數(shù)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個一,一個十,一個百……
二、新課。
1、出示兩上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學具)現(xiàn)在大家四人一小組進行分工協(xié)作,三個人擺不同的數(shù),一個人負責記錄,然后每組派代表匯報。
十位個位
○○○○表示的數(shù)是:2表示的數(shù)是:11
十位個位
○○
表示的數(shù)是:20
2、為什么兩上圓片放入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數(shù)不同?
因為放在不同數(shù)位表示的數(shù)不同,個位上的兩上小圓片表示2個一,十位上兩個小圓片表示2個十。如果一個小圓片放在個位、一個放在十位表示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11。
3、出示三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的學具)分小組學生動手操作,擺出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
十位個位
○○○○○○○○○○○○表示的數(shù)是:3表示的數(shù)是:12表示的數(shù)是:21表示的數(shù)是:30
4、若4個小圓片呢?擺出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
十位個位
○○○○○○○○○○○○○○○○○○○○表示的數(shù)是:4表示的數(shù)是:13表示的數(shù)是:22表示的數(shù)是:31表示的數(shù)是:40
5、小結:
教師提問:
(1)兩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shù)?(3個數(shù))
(2)三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shù)?(4個數(shù))
(3)四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shù)?(5個數(shù))
(4)誰能說一說五個小圓片可擺出不同幾個數(shù)?(6個數(shù))
教師:圓片的個數(shù)和所擺出的數(shù)的個數(shù)有什么聯(lián)系呢?
圓片的個數(shù)1=擺出的數(shù)的個數(shù)
提問:用8個小圓片,可以擺出幾個不同的數(shù)?(9個數(shù))
如果用9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不同的數(shù)?(91=10)
這個規(guī)律可以讓學生在動手擺的過程中,通過表格找出。(投影片)
圓片數(shù)表示幾個數(shù)
23
34
45
56
67
…………
三、鞏固練習。
教師:每個同學拿出6個小圓片,自己單獨擺一擺,可擺出多少個不同的數(shù)?
數(shù)學-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四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