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2二年級上冊《青蛙看海》學案。
二年級上冊《青蛙看海》學案
一、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
長期展翅一級一級善跑一雙失望吸氣
臺階喝水累了歇一會兒
(二)精讀感悟
學習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1~3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青蛙怎樣才能看到海?
2、這對青蛙來說容易嗎?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天哪,這么高的山!
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3、讀了這兩句話,你還知道了什么?
4、指導感情朗讀
學習第4~11段
1、學習第4~9自然段
(1)同桌合作讀4~9自然段。
(2)指名朗讀,說說為什么這樣讀?讓學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變化,明確他們說話語氣的不同。
(3)師添問引讀,引導學生體會青蛙在松鼠關愛下心情從“失望——興奮——有信心”的變化過程。
(4)指名分角色朗讀,再次深入體會。
2、學習第10自然段
(1)課中律動:學生做青蛙往前跳的動作,體會青蛙上山的艱難。
(2)在體驗中感受青蛙登山的辛苦,同時啟發(fā)想象上山過程中還會遇到什么困難,怎樣克服?
(3)品讀第10自然段,體會“一級一級”“不知不覺”在句子中的意思。
2、學習第11自然段
(1)出示大海的畫面,說說看到的景象。
(2)感情練讀第11自然段,體會青蛙心情的歡暢。
(3)想象練說:此情此景你想說些什么?青蛙和松鼠會說些什么?
三、拓展積累
1、小小的螞蟻、爬得慢吞吞的蝸牛和烏龜聽說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羨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請你想一句話,送給你喜歡的小動物。
2、總結(jié)出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狼和小羊
目的要求
1、知識掌握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總是找借口做壞事,他們是不講道理的。
2)、理解本課新詞:找碴兒、爭辯、齜等學會生字:喝、弄、沖、爭、反、撲。
2、能力培養(yǎng)目標:
1)、引導學生掌握因果推理的方法。
2)、拓展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3)、以狼的三次借口為線,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語感目標: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生體會狼和小羊不同的態(tài)度。
4、德育目標:通過對課文的理解,學生懂得對待狼一樣的壞人,光講道理是不行的。
重點: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理解狼和小羊的兩次對話及狼最后說的話。
難點:理解詞句,朗讀到位,學會讀書方法。
教具:課件
學時:2課時
板書設計:
23狼和小羊
狼小羊
找碴兒:弄臟水溫和:您站在上游
氣沖沖:說壞話喊道:我沒生下來
大聲嚷:反正都一樣……
(兇殘)(善良)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一、揭題:
課件:老師給你們帶來了2個小動物,你喜歡誰?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關于它的童話。
二、初讀,了解課文大意。
1、要求學生看漢字輕聲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拼音。www.lvshijia.net
2、分自然段,標出。
3、找6個人,開火車式讀。思: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課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同時課件演示?;卮穑焊嬖V我們什么。
2、自由讀2——6自然段,想想狼和小羊有幾次對話,用筆畫出。
3、看第一次對話課件演示,指名回答:是第幾自然段?
師:狼看見小羊在溪邊喝水,就想把它吃掉。狼想吃小羊,它想到怎樣的程度呢?課文第二節(jié)里有個詞兒,誰能找出來?
師:對!狼非常想吃小羊。誰能把“非?!睋Q成別的詞?就是說,還可以說成狼怎樣想吃小羊?
師:狼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會怎么想呢?
師:狼心里是這樣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樣呢?看看課件,說一說。
師:從狼的樣子和它心里想的,說明狼非常想吃小羊。狼是個專做壞事、非常殘忍的家伙。課文前面說,小羊是在溪邊喝水,他根本沒做得罪狼的事。那狼怎么吃小羊呢?
師:什么叫找碴兒?
師:故意找碴兒是什么意思?
師:說得對。故意找碴就是有意地找毛病,存心編造理由。這說明是很狡猾、很陰險的。誰把狼第一次找碴兒的話讀一讀?要讀出故意找碴兒的語氣。
師:“你安的什么心?”這一句里的“安”是什么意思?
師:安的什么心,還可以說是打的什么主意,常指不好的念頭、想法。這句話是狼責問小羊的什么主意,壞的什么想法。讀時要用責問的口氣。誰再讀讀狼說的話。
師:狼第一次找碴兒后,小羊說了幾句話?
師:小羊說的第一句話是個反問句。誰能不用反問句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師:(指圖講“上游”一詞后)這句話說狼站在什么地方?水是怎么流的?誰來指著圖(即小溪圖)說說?
師:小羊共說了兩句話,先用一個反問句很有力地把狼找的碴兒駁倒,然后講自己的根據(jù),理由十分充足。看看小羊講理時心情怎樣,態(tài)度怎樣。
師:誰用“溫和”的態(tài)度和口氣讀讀小羊說的話?
師:對,讀時聲音要低些,速度要慢些。女同學試試。
4、看第二次對話,課件演示。問:是第幾自然段。
小組學習:分提問小組、分析小組、解答小組,然后匯報。
5、學習第6自然段。自學課文。學習方法:表演法、作比較、查資料輔助法、朗讀感受法。
6、伴演自己喜歡的角色。
四、看板書總結(jié)全文。
第2課時
一、導入復習
1、繼續(xù)學習第23課,重要講了狼和小羊的一件事。自由讀,回憶一下,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認識一些詞語:
喝水弄臟氣沖沖爭辯反正撲去這些詞中有今天學的6個生字,指名讀一讀。(課件:6個生字)
二、學習生字
1、學“喝”
①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
②怎樣寫漂亮?
2、學“爭”
①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
②怎么寫漂亮?
3、剩下“弄、沖、反、撲”按上面兩點同小伙伴學一學,說一說。
采?。鹤寣W生當小老師,獎勵等方法。
小編推薦
二年級語文上冊《青蛙看?!方贪冈O計
二年級語文上冊《青蛙看?!方贪冈O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目標: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教學重點:青蛙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大海的經(jīng)過。
教學難點:是學生懂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p>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圖片,頭飾,黑板上的背景圖。
3、小卡片(對話的內(nèi)容)。
教學時間:3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上一堂課我們學習了第10課《青蛙看?!罚私饬斯适碌膬?nèi)容,還認識了一些新的生字和詞語,(出示小黑板:青蛙蒼鷹登上松鼠一級一級石階到達展現(xiàn))這些詞語你們還記得嗎?
(1)開火車讀詞語
(2)青蛙、蒼鷹和松鼠之間發(fā)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你能用上其中的詞,簡單地說說嗎?
(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很想看大海,蒼鷹告訴它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后來在松鼠的指引下,一級一級地登上了臺階,到達了山頂終于看到大海)。
2、師:小朋友,你們記得真好,今天我們就跟著小青蛙一起去登山,看看青蛙是如何在蒼鷹和松鼠的指引下登上山頂看到大海的?
二、精讀1、2、3自然段。
1、小朋友,請你們讀一讀1、2、3小節(jié),找一找:青蛙想看大海,蒼鷹跟它說了些什么?
(“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保┻@句話你讀懂了嗎?說說什么意思。
2、請小朋友看圖,是的,要看到大海就要登上前面那座山,你們看看,青蛙看到的是一座怎樣的山呢?(高)
3、師:對,這座山實在是太高了,青蛙面對著這座高聳入云的大山是怎么說呢?(出示語段:“天哪,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涼氣,“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的去呢?”)誰來學著小青蛙的樣子來讀一讀(圈點提示語)這句話呢?(學生演示)為什么這么演呢?(嚇住了)我們一起來學著小青蛙的樣子讀讀這句話。
4、青蛙為什么這么害怕?這么沒有信心被嚇住了呢?(山高)還有呢?再往下讀讀看,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青蛙的理由嗎?小結(jié):是啊,還因為自己太小了,太弱了。
5、青蛙面對高山,想到自身的弱點有點失望了,這時蒼鷹告訴它什么呢?“是啊,這山是太高了。不過你不登上山頂,怎么能看到大海呢?”(小黑板出示蒼鷹說的話)小朋友,蒼鷹這句話你讀懂了嗎?請你們多讀幾遍再來說好嗎?(學生自由讀這句話再交流)(不過,你不登上山頂就不能看到大海。想要看到大海,你就必須要登上山頂。)蒼鷹再次告訴青蛙要看到大海非登上這座山不可,我么一起來讀讀蒼鷹的話好嗎?語氣強烈一點。
過渡:蒼鷹說完就展翅飛走了,青蛙更失望了。那青蛙有沒有登上山頂?又是在誰的幫助下登上山頂看到大海的呢?(指名回答)松鼠是怎樣幫助青蛙的呢?請小朋友讀讀課文的4—11自然段找找有關語句把它畫下來,與同桌說說。
三、精讀4~~11自然段
1、讀后交流,(你么找到了哪些句子呢?)教師貼句:
“你想看海嗎?”
“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
“再試一下!”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p>
師:小朋友找得真全,原來小松鼠就是這樣來幫助青蛙的呀!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體會體會好嗎?
2、讀句體會。
(1)、小松鼠看到青蛙失望的時候,就去關心地問它“你想看海嗎?”誰來讀讀這句話?(你真關心小青蛙)師:看來小松鼠很關心這只青蛙,就讓我們一起來關心地問一問這只小青蛙吧!(齊讀這句話)
(2)、小青蛙是怎樣說的呢?(“是啊,可是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你能體會出當時小青蛙的心情嗎?師:看來這時的青蛙是一只失望的小青蛙,誰再來讀讀這句話呢?(指名讀)誰愿意來做做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也來問一問、答一答?
小結(jié):你們讀的真好!我也感受到了青蛙的失望,松鼠的關心,我們也來像他們一樣來把這個對話讀一讀。
(3)、聽了小青蛙的話,松鼠又是怎樣引導小青蛙的呢?(出示:“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誰來做這只小松鼠,來引導小青蛙讀好這句話呢?(評價:真不錯,你讀出了關心小青蛙的語氣;你引導小青蛙還很耐心呢?。┪覀兌紒碜鲎鲂∷墒竽托牡囊龑∏嗤芎脝??(大家一起讀這句話)小松鼠說著跳上了一個臺階(貼圖演示)青蛙聽了小松鼠的話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貼句)你們想不想學學小青蛙也來跳一下,好!讓我們跟著小松鼠也來跳上一個臺階吧!(預備——跳?。?/p>
覺得怎樣?(容易)對呀!這下子小青蛙有點信心了,誰再來有信心的讀一讀小青蛙的話?(嗯,信心十足)誰能賽過他?我們一起來有信心地一讀青蛙的話。小青蛙輕而易舉就跟著松鼠也跳上去了。(貼圖演示)板書:跳上一級
(4)、小松鼠看到青蛙成功的邁出了第一步,又怎么引導的?“再試一下!”誰來讀?想再試一下嗎?那就讓我們再來跳上一級。(大家一起跳)青蛙在松鼠的指引下又跳上了一級。板書:又跳上一級
(5)、看到小青蛙又跳上了一級,松鼠再一次鼓勵小青蛙。(“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你讀出了什么?(相信他)讓我們給他更多的鼓勵來讀讀。(齊讀這句話)
小結(jié):小松鼠可真會幫助人,在它的鼓勵下,青蛙由失望到充滿了信心。你們想演一演嗎?請找你的好朋友練習一下。指名上臺表演。你們表演的真好!你真是一只愛幫助人的小松鼠,你也不錯,對登山充滿了信心。(貼星)
3、就這樣小青蛙跟著小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板書:一級一級跳)
你們愿意學著小青蛙和松鼠一起來登山嗎?(大家一起在原地跳)師:努力,繼續(xù)努力,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1)、師:你們覺得怎樣?(累)那請你把這句話來讀一下,把累的感覺讀出來。(指名讀)聽你讀這句話我也覺得好累呀!
(2)、登山那么勞累,他們又是怎樣對待的呢?(累了就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呢?(渴了喝點山泉水。)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歇一會兒,顧不得休息,更多時間在登山,喝點山泉水,顧不上多喝幾口,不斷向上登。)
(3)、拓展練習:你們想想,他們在登山過程中還會遇到哪些困難怎么做呢?(自由說說)
師:是啊,為了登上山頂看到大海,他們顧不上休息,顧不上吃喝,一個勁兒往上登。我們再讀讀好好體會一下,就這樣,青蛙和松鼠認準了目標,什么困難也不怕,堅持向上攀登。
(4)、好了,馬上就要到達山頂了。讓我們倒計時,一起等待勝利的那一刻吧!5、4、3、2、1到啦!此時此刻,引讀:??!大海就展現(xiàn)在他們眼前。板書:到達山頂看到大海(個別讀,集體讀)讓我們一起來祝賀青蛙和松鼠吧!再次朗讀這句話。
4、進行想象說話
(1)、大海就展現(xiàn)在他們眼前,大海一望無邊,藍藍的海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情此景青蛙會說些什么呢?(1、感謝松鼠;2、肯定自己)
(2)、學生交流后總結(jié)揭示中心:
是呀,青蛙堅持不懈,一級一級的攀登。終于登上了山頂看到了大海,這正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齊讀)這是一句名言,你們還知道哪些名言也是講的這個道理嗎?(1、有志者事竟成。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努力是成功之母。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登、級、喝
2、指讀,說說記的方法(認識新部首)
3、示范寫,描紅
五、布置作業(yè)
1、找你的好朋友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堅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小故事在全班交流
板書:4、青蛙看海
跳上一級
又跳上一級
一級一級跳
…………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二年級上冊《青蛙看?!返诙n時教案設計
二年級上冊《青蛙看?!返诙n時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目標: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教學重點:青蛙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大海的經(jīng)過。
教學難點:是學生懂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p>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圖片,頭飾,黑板上的背景圖。
3、小卡片(對話的內(nèi)容)。
教學時間:3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上一堂課我們學習了第10課《青蛙看海》,了解了故事的內(nèi)容,還認識了一些新的生字和詞語,(出示小黑板:青蛙蒼鷹登上松鼠一級一級石階到達展現(xiàn))這些詞語你們還記得嗎?
(1)開火車讀詞語
(2)青蛙、蒼鷹和松鼠之間發(fā)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你能用上其中的詞,簡單地說說嗎?
(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很想看大海,蒼鷹告訴它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后來在松鼠的指引下,一級一級地登上了臺階,到達了山頂終于看到大海)。
2、師:小朋友,你們記得真好,今天我們就跟著小青蛙一起去登山,看看青蛙是如何在蒼鷹和松鼠的指引下登上山頂看到大海的?
二、精讀1、2、3自然段。
1、小朋友,請你們讀一讀1、2、3小節(jié),找一找:青蛙想看大海,蒼鷹跟它說了些什么?
(“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保┻@句話你讀懂了嗎?說說什么意思。
2、請小朋友看圖,是的,要看到大海就要登上前面那座山,你們看看,青蛙看到的是一座怎樣的山呢?(高)
3、師:對,這座山實在是太高了,青蛙面對著這座高聳入云的大山是怎么說呢?(出示語段:“天哪,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涼氣,“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的去呢?”)誰來學著小青蛙的樣子來讀一讀(圈點提示語)這句話呢?(學生演示)為什么這么演呢?(嚇住了)我們一起來學著小青蛙的樣子讀讀這句話。
4、青蛙為什么這么害怕?這么沒有信心被嚇住了呢?(山高)還有呢?再往下讀讀看,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青蛙的理由嗎?小結(jié):是啊,還因為自己太小了,太弱了。
5、青蛙面對高山,想到自身的弱點有點失望了,這時蒼鷹告訴它什么呢?“是啊,這山是太高了。不過你不登上山頂,怎么能看到大海呢?”(小黑板出示蒼鷹說的話)小朋友,蒼鷹這句話你讀懂了嗎?請你們多讀幾遍再來說好嗎?(學生自由讀這句話再交流)(不過,你不登上山頂就不能看到大海。想要看到大海,你就必須要登上山頂。)蒼鷹再次告訴青蛙要看到大海非登上這座山不可,我么一起來讀讀蒼鷹的話好嗎?語氣強烈一點。
過渡:蒼鷹說完就展翅飛走了,青蛙更失望了。那青蛙有沒有登上山頂?又是在誰的幫助下登上山頂看到大海的呢?(指名回答)松鼠是怎樣幫助青蛙的呢?請小朋友讀讀課文的4—11自然段找找有關語句把它畫下來,與同桌說說。
三、精讀4~~11自然段
1、讀后交流,(你么找到了哪些句子呢?)教師貼句:
“你想看海嗎?”
“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
“再試一下!”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p>
師:小朋友找得真全,原來小松鼠就是這樣來幫助青蛙的呀!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體會體會好嗎?
2、讀句體會。
(1)、小松鼠看到青蛙失望的時候,就去關心地問它“你想看海嗎?”誰來讀讀這句話?(你真關心小青蛙)師:看來小松鼠很關心這只青蛙,就讓我們一起來關心地問一問這只小青蛙吧!(齊讀這句話)
(2)、小青蛙是怎樣說的呢?(“是啊,可是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保┠隳荏w會出當時小青蛙的心情嗎?師:看來這時的青蛙是一只失望的小青蛙,誰再來讀讀這句話呢?(指名讀)誰愿意來做做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也來問一問、答一答?
小結(jié):你們讀的真好!我也感受到了青蛙的失望,松鼠的關心,我們也來像他們一樣來把這個對話讀一讀。
(3)、聽了小青蛙的話,松鼠又是怎樣引導小青蛙的呢?(出示:“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誰來做這只小松鼠,來引導小青蛙讀好這句話呢?(評價:真不錯,你讀出了關心小青蛙的語氣;你引導小青蛙還很耐心呢!)我們都來做做小松鼠耐心的引導小青蛙好嗎?(大家一起讀這句話)小松鼠說著跳上了一個臺階(貼圖演示)青蛙聽了小松鼠的話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貼句)你們想不想學學小青蛙也來跳一下,好!讓我們跟著小松鼠也來跳上一個臺階吧!(預備——跳?。?/p>
覺得怎樣?(容易)對呀!這下子小青蛙有點信心了,誰再來有信心的讀一讀小青蛙的話?(嗯,信心十足)誰能賽過他?我們一起來有信心地一讀青蛙的話。小青蛙輕而易舉就跟著松鼠也跳上去了。(貼圖演示)板書:跳上一級
(4)、小松鼠看到青蛙成功的邁出了第一步,又怎么引導的?“再試一下!”誰來讀?想再試一下嗎?那就讓我們再來跳上一級。(大家一起跳)青蛙在松鼠的指引下又跳上了一級。板書:又跳上一級
(5)、看到小青蛙又跳上了一級,松鼠再一次鼓勵小青蛙。(“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你讀出了什么?(相信他)讓我們給他更多的鼓勵來讀讀。(齊讀這句話)
小結(jié):小松鼠可真會幫助人,在它的鼓勵下,青蛙由失望到充滿了信心。你們想演一演嗎?請找你的好朋友練習一下。指名上臺表演。你們表演的真好!你真是一只愛幫助人的小松鼠,你也不錯,對登山充滿了信心。(貼星)
3、就這樣小青蛙跟著小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板書:一級一級跳)
你們愿意學著小青蛙和松鼠一起來登山嗎?(大家一起在原地跳)師:努力,繼續(xù)努力,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1)、師:你們覺得怎樣?(累)那請你把這句話來讀一下,把累的感覺讀出來。(指名讀)聽你讀這句話我也覺得好累呀!
(2)、登山那么勞累,他們又是怎樣對待的呢?(累了就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呢?(渴了喝點山泉水。)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歇一會兒,顧不得休息,更多時間在登山,喝點山泉水,顧不上多喝幾口,不斷向上登。)
(3)、拓展練習:你們想想,他們在登山過程中還會遇到哪些困難怎么做呢?(自由說說)
師:是啊,為了登上山頂看到大海,他們顧不上休息,顧不上吃喝,一個勁兒往上登。我們再讀讀好好體會一下,就這樣,青蛙和松鼠認準了目標,什么困難也不怕,堅持向上攀登。
(4)、好了,馬上就要到達山頂了。讓我們倒計時,一起等待勝利的那一刻吧!5、4、3、2、1到啦!此時此刻,引讀:?。〈蠛>驼宫F(xiàn)在他們眼前。板書:到達山頂看到大海(個別讀,集體讀)讓我們一起來祝賀青蛙和松鼠吧!再次朗讀這句話。
4、進行想象說話
(1)、大海就展現(xiàn)在他們眼前,大海一望無邊,藍藍的海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情此景青蛙會說些什么呢?(1、感謝松鼠;2、肯定自己)
(2)、學生交流后總結(jié)揭示中心:
是呀,青蛙堅持不懈,一級一級的攀登。終于登上了山頂看到了大海,這正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齊讀)這是一句名言,你們還知道哪些名言也是講的這個道理嗎?(1、有志者事竟成。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努力是成功之母。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登、級、喝
2、指讀,說說記的方法(認識新部首)
3、示范寫,描紅
五、布置作業(yè)
1、找你的好朋友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堅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小故事在全班交流
板書:4、青蛙看海
跳上一級
又跳上一級
一級一級跳
…………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二年級語文上9青蛙看海教案作業(yè)題(新版蘇教版)
9青蛙看海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語氣詞、反問句的語氣變化。
2.會寫“座”“吸”“完”等7個生字,會讀兩條綠線內(nèi)的“期”“湖”等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語氣詞、反問句的語氣變化。
2.學會本課“座”“吸”“完”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7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
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教學素材】
1.童話故事簡介。
2.四句名言。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3.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小朋友,你們看到過大海嗎?在你的腦海里,大海是什么樣的?
小朋友們,大海是多么美麗富饒、浩瀚無邊呀!有只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也想去看看大海。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有趣的童話故事——青蛙看海。(板書課題:9.青蛙看海)請你伸出手指跟著寫,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去讀課文。練習讀兩遍,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并把本課的生字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2.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展示交流:
(課件出示1)
那座山吸氣說完失望臺階一定展現(xiàn)
長期湖邊哪善跑一級一級累了歇一會
誰能讀準所有的詞語,誰就能登上最高的臺階了,誰想來試一試?自由讀。開火車讀。
(1)“吸、級”這兩個字偏旁不一樣,讀音也不一樣。“歇、喝、渴”這三個字仍然是偏旁不一樣,所以讀音也不一樣。“喝”和“渴”有些小朋友分不清。小朋友,你們有辦法區(qū)別它們的讀音嗎?說給大家聽聽。老師提示:“喝水”要用嘴,所以口字旁的讀“喝”;“渴了”要喝水,所以三點水旁的是“渴”。
(2)以上這些字,小朋友們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區(qū)別。請小朋友們比一比,看誰讀得準。
4.詞語小朋友們已經(jīng)掌握的很好了,這篇課文共12個自然段,下面先請小朋友們標出自然號,再練習將課文讀得流利些。學生自由讀課文。
5.《青蛙看?!泛汀缎→棇W飛》一樣也是童話故事,這個故事中有幾個人物?主要人物是誰?你們讀明白了嗎?(課件出示2)
6.理清脈絡。
⑴蒼鷹、松鼠和青蛙看海這件事究竟有什么聯(lián)系呢?請小朋友們一邊讀書一邊觀察書中的插圖。
⑵課件出示文中4幅插圖。這4幅圖分別對應課文哪些自然段的內(nèi)容,小朋友們,你們能用課文里的話說說每幅圖的意思嗎?.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件出示3)
我知道:一只生活在湖邊的()在()的指引下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終到達了(),看到了()。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小朋友們,這一課的生字很多,這幾個字的筆順要注意。
(課件出示4)
2.讀讀筆順,觀察結(jié)構(gòu),比較異同。(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
3.自主學習:自己想辦法識記
4.展示交流:
(1)我們可以運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生字“吸、階、現(xiàn)、座”,用比一比的方法記住生字“定、完”。
(2)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注意寫字姿勢:頭正肩平足安,胸離桌一拳,眼離書一尺。
5.評析學生作品,把自己認為寫的不好看的字再寫一遍。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渴”和“喝”有什么不同?你能給“渴”組幾個詞語嗎?
2.把每個生字工工整整的帶著拼音寫兩遍,看誰寫得美觀。
3.把課文讀通順。
參考答案:
1.提示:口渴了要喝水,因此渴是三點水,喝水要用口,因此喝是口字旁。口渴、渴望、渴求、喝水、喝藥、喝湯。
2.學生自主完成。
3.學生自主完成。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語氣詞、反問句的語氣變化。
2.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故事,導入新課。
青蛙看海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誰來試著說一說?
(課件出示5)
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很想看大海,蒼鷹告訴它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后來在松鼠的指引下,一級一級地登上了石階,到達了山頂,美麗的大海展現(xiàn)在它們眼前。
二.精讀感悟,明白道理
1.(課件出示6)
“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很想看看大海?!?/p>
⑴這是課文第1句話,請小朋友們讀讀,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⑵這句話寫出了青蛙看海的原因,你們能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嗎?課件出示:因為青蛙(),所以()。
2.過渡:青蛙心中有了一個美好的理想。怎樣才能看到大海呢?青蛙就去問蒼鷹。課文第1—3自然段寫了青蛙與蒼鷹之間的對話。
⑴(課件出示7)
“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①請小朋友們讀讀這一句,如果你就是那只蒼鷹,覺得那座山高不高?說說你的理由。
教師小結(jié)提示:從“喏,只要……就”可以看出,在蒼鷹看來,登上那座山很容易,并不難。
②怎么讀才能讀出這種意思?我們要注意“喏”這個語氣詞的讀法。聽教師讀。小朋友們試試。
⑵(課件出示8)
“天哪,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涼氣,“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課件出示9)
①這是課文的第2自然段,“善跑”什么意思?你們知道哪些動物是善跑的?
②請小朋友們再讀讀這兩句,如果你是那只青蛙,覺得那座山高嗎?你從哪些詞句讀出來的?
教師小結(jié)提示:從“天哪,這么高……吸了口涼氣……怎么上得去呢?”可以看出,在青蛙看來,要登上那座山是不可能的。
③指導朗讀:
小朋友們,看上面的插圖,圖上白云在山腰間飄蕩,你們能借助圖畫,將山的高讀出來嗎?
山又高又陡,這高山對于青蛙來說,確實是高不可攀的,青蛙驚訝了,害怕了,擔心了。我們要注意“天哪”這個語氣詞的讀法。聽教師讀。
“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如果把這句話的問號改成句號,應該怎么說呢?
(課件出示10)
因為青蛙覺得自己沒有蒼鷹一樣有力的翅膀,飛不了;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跑不了。要登上這樣的高山幾乎是不可能的。要讀出“一定上不去”的感覺。小朋友們試試。
⑶(課件出示11)
“是啊,這山是太高了。不過你不登上山頂,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①請小朋友們讀讀這一句,如果你還是那只蒼鷹,此時你覺得那座山高嗎?
②此時蒼鷹為什么認為山高呢?它的話還包含什么意思?
請小朋友們把蒼鷹說的兩句話聯(lián)系起來讀一讀,想一想:蒼鷹的這兩句話都是想告訴青蛙什么呢?
教師小結(jié):蒼鷹前后說的這兩句話都是想告訴青蛙,要想看到大海必須登上高山。
⑸下面請小朋友分角色讀一讀課文(1—3)自然段,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體會青蛙的心情。
3.教學4—12自然段。
過渡:青蛙很想看到大海,蒼鷹告訴它必須登上那座高山。正在青蛙失望的時候,松鼠出現(xiàn)了。
(課件出示12)
自讀課文的4-10自然段,用“——”畫出青蛙說的話,用“~~~~~”畫出松鼠說的話。
⑴(課件出示13)
課件出示青蛙與松鼠的對話。
“這有什么難的!”“再跳一下!”“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p>
①這三句話是誰說的?這三個感嘆號分別包含什么意思呢?教師提示:
“這有什么難的!”這是青蛙說的,意思是:容易極了!
“再跳一下!”松鼠的話語中充滿了鼓勵、肯定、高興。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边@是松鼠對青蛙的贊揚、夸獎。
②討論:為什么青蛙只跳了兩個臺階,松鼠就對青蛙說:“你一定能看到大?!??
小結(jié):松鼠鼓勵青蛙只要堅持一個一個臺階往上跳,就能登上山頂,就可以看到大海。
③請小朋友們再分角色讀第4—10自然段,讀出它們說話時不同的語氣。
⑵過渡:在松鼠的鼓勵下,青蛙繼續(xù)登山。
(課件出示14)
“就這樣,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就喝一點山泉水?!?/p>
①“就這樣”,指什么樣?
②請小朋友仔細讀讀這一自然段,青蛙要登上這樣一座高山辛苦嗎?你從哪些詞語讀出來的?
③(課件出示15)
課件出示“不知不覺,它們已經(jīng)跳完了石階,到達了山頂。”
既然青蛙登山這么辛苦,可為什么還說“不知不覺,它們已經(jīng)跳完了石階,到達了山頂”?
教師小結(jié):因為青蛙下定決心要登上山頂,看到大海,就一級一級地往上跳,一步一個腳印,它忘記了辛苦,忘記了勞累,所以,不知不覺,它已經(jīng)到達了山頂,它終于實現(xiàn)了理想。
⑶(課件出示16)“?。〈蠛>驼宫F(xiàn)在它們眼前?!?/p>
①這句中的語氣詞“啊”包含怎樣的感情呢?請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說一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②這里的“展現(xiàn)”可以換成“出現(xiàn)”嗎?說說你的見解。
③(課件出示17-19)出示有關大海的圖片。
(課件出示20)此時此刻,小青蛙面對著一望無邊的大海,說:“()。”是呀,青蛙堅持不懈,一級一級地攀登。終于登上了山頂看到了大海,這正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板書: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齊讀)這是一句名言,你們還知道哪些名言也是講的這個道理嗎?此時此刻老師心里也有好多話要說,那把這幾句話送給你們吧。(課件出示21、22)
三.情景會話,創(chuàng)新思維。
小小的螞蟻、爬得慢吞吞的蝸牛和烏龜聽說青蛙看到了大海,都很羨慕,它們找到了青蛙……
發(fā)揮你的想象,猜猜青蛙會對它們說點什么?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把課文美美的讀一遍,可以加上適當?shù)膭幼髋叮?/p>
2.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喜歡的人聽。問一問他,聽了故事之后想說點什么?
3.讀一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兩只小蜜蜂》《蝸牛和螃蟹》的故事。
參考答案:
1.學生自主完成。
2.學生自主完成。
3.學生自主完成。
板書設計:
9青蛙看海
蒼鷹
青蛙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松鼠
【教學反思】
1.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語文教學,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學生對課文敘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調(diào)動起學生的各路感官,讓他們在情境中積極地觀察、感受、操作,才能實現(xiàn)對語文的感悟積累和運用。
2.以讀為主是教學本課的主旋律。讓孩子通過自學畫出小松鼠和小青蛙說的話。分角色讀文。注意這個時候的分角色讀文不再是走過場,形式主義。而是整節(jié)課的朗讀指導重中之重。層層深入的指導朗讀,讀中感悟。
3.抓住文本的空白,讓學生個性化的補白,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
同課異構(gòu)
創(chuàng)新教案
《9青蛙看?!方虒W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設想】
《青蛙看?!肥且黄捁适拢ㄟ^學文讓學生明白只要不怕困難,勇于攀登,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頂點。本課設計在倡導學生帶著問題探究、自主學習的同時,注重學生讀的實踐,用豐富多彩的方式,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感悟。抓住文本的空白,讓學生個性化的補白,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通過拓展性閱讀,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⒈開火車讀詞語
青蛙蒼鷹登上松鼠石階展現(xiàn)
⒉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青蛙、蒼鷹和松鼠之間發(fā)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你能用上這些詞語,簡單地說說嗎?
⒊師:今天我們就跟著小青蛙一起去登山看大海。
二.細讀感悟
⒈你看到過大海嗎?你覺得大海怎樣?(無邊無際碧藍碧藍)
⒉過渡:有一只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也想去看海,可惜美麗的大海被一座山擋住了。
出示高山圖,說說這座山怎樣。
師小結(jié):這座山雄偉高大,直插云霄,很容易讓人想起宋代寇準的一首詩——引導背誦《詠華山》。
過渡:這么高的山擋在了小青蛙的面前,小青蛙怎樣才能看到大海呢?
⒊自由讀第1、2、3自然段,說說小青蛙怎樣才能看到大海。
指名讀課文第1自然段
⑴蒼鷹是怎么說的呢?
出示蒼鷹的話,指名讀。
指導朗讀:
①這只可愛的小蒼鷹,我來問你,你覺得登上這座山容易嗎?
②蒼鷹的翅膀一展開就有兩米多長,你認為容易嗎?是啊,蒼鷹能夠飛翔,所以登上山頂很容易。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⑵過渡:可是,面對這萬丈高山,又小又弱的青蛙會說什么呢?
①學生齊讀青蛙的話:天哪,這么高的山!
指名讀,教師評價。
②指導理解動作:吸了口涼氣
小朋友們,你們什么時候吸過涼氣呀?(教師做動作提示:害怕、吃驚)
讓我們吸口涼氣再讀讀小青蛙的話。(生齊讀)
③除了山高,還有什么原因讓它對登山?jīng)]什么信心呢?(學生答)
出示兩個句子(反問句和陳述句)比較:我沒有也沒有
男女生分讀兩句,你覺得哪句話最能體現(xiàn)小青蛙此時失望的心情?
指名讀,齊讀。
師小結(jié):語氣明顯要比下面的這句話要強烈。是啊,沒有像蒼鷹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像羚羊、小鹿那樣善跑的長腿,真的是很難登上山啊,可是小青蛙有別的路可走嗎?
⑶指名讀第3自然段
①出示填空:你不登上山頂,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你不登上山頂,就()。
指名改寫句子。
②師:所以,蒼鷹這句話告訴我們,小青蛙只有一條路可走。讓我們一起告訴小青蛙。
齊讀反問句。
⑷師生分角色讀青蛙和蒼鷹的對話。
過渡:蒼鷹說完就展翅飛走了,這時候,誰來到了小青蛙的身邊?
⒋輕聲讀4-11自然段,思考:小松鼠是怎樣幫助小青蛙的?
⑴集體交流。
⑵同桌分角色讀好4-10自然段松鼠和青蛙的對話。
指名讀。
⑶指導讀好小青蛙的話:這有什么難的!
引導學生做做跳的動作,感受跳石階的不難。
指名讀。
師小結(jié):哦,登山看上去很難,可是跳石階卻一點都不難。小青蛙們,這石階你們能跳上去嗎?
學生加上表情和動作齊讀。
指導讀好小松鼠的話: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⑷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
⑸師小結(jié)并板書:小松鼠帶著小青蛙跳了又跳了一個石階,然后一級一級地往上跳。小松鼠已經(jīng)跳到前面去了,小青蛙們,讓我們快去追趕小松鼠吧!起立!咱們在跳的時候,還要跟上老師的口號。一級兩級跳跳跳,九級十級跳跳跳,堅持跳往上跳,一步一步往上跳,一步一步——,不怕困難——,堅持到底——哎唷,累死了,小青蛙們,快坐下休息休息,你有什么感覺?
①集體交流:在登山的過程中,小青蛙會遇到哪些困難?
設疑:既然會遇到那么多、那么大的困難,青蛙為什么不回去呢?
指名說。
教師小結(jié):為了實現(xiàn)愿望,不能放棄。所以,小青蛙一定要不怕困難,還要堅持不懈。(師板書)
過渡:我們要通過朗讀,把小青蛙一路上的艱辛讀出來。
②教師反復引讀第一句話,讀出小青蛙攀登的艱辛。
⑹出示第二句話及12自然段,齊讀。
說說小青蛙此時的心情怎么樣。
讓我們帶著高興、愉快的心情再來讀這句話。(生齊讀12節(jié))
出示音樂圖片,教師啟發(fā)說話:此時此刻,美麗大海的景色盡收眼底,小青蛙站在山頂,動情地說——
學生練習說話,教師引導表達對小松鼠的感謝。
⑺教師小結(jié):小青蛙靠著自己的努力,以及小松鼠和蒼鷹的幫助,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登上了山頂,看到了大海。老師送給同學們,也送給小青蛙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師生齊讀。
引導讀: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想想這句話——
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鼓勵他——
讓我們記住這句話——
精彩片段
角色朗讀,精讀感悟
過渡: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心中又多了一個新的目標,他想看看大海。他的朋友蒼鷹知道了,趕來湖邊告訴青蛙(出示):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師:蒼鷹告訴青蛙,怎樣才能看到大海?
師:那么蒼鷹覺得登山容易?
1.讀第二自然段。
師:是呀,蒼鷹告訴青蛙要看到大海,就要登上——生接:大山。那么現(xiàn)在這座大山不僅出現(xiàn)在小青蛙的眼前,也擺在了同學們的眼前,(圖)看到這座大山,(聽孩子的驚訝)老師聽到你們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這是為什么呀?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太高了)你真是一個會表達情感的孩子,青蛙看了這座山,也和你有同樣的感受,那就請你來讀一讀!天哪,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涼氣,小朋友看,這座山實在是太高了,瞧,這座山已經(jīng)沖入了云層,就連白云呀,也漂浮在半山腰了(云)。老師不由得想到了我們學過的一首詩----引說: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我們再來一起讀這句:天哪,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涼氣。
師:好高的山?。÷牭贸銮嗤鼙簧降母呓o嚇住了。讀讀這句話,體會體會青蛙對登山的感想。
師:怎么上的去呢?實際上就是說上不去,那你能換個說法嗎?用我們剛才對這句話的理解來換下這句話。(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的去呢?)
師: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體會一下青蛙的想法和心情。(齊讀)你覺得此時青蛙是怎么想的?
2.引讀第三節(jié)。
師:“是啊,這山是太高了,……蒼鷹說完就展翅飛走了”你明白蒼鷹說的意思嗎?
生:蒼鷹說只有登上山頂才能看到大海。如果不登上山頂就看不到大海。你對反問句的理解太好了。
師:蒼鷹說的對呀!
3.分角色讀。(請一人做青蛙,大家做蒼鷹,和老師一起讀好1-3小節(jié)。)
過渡:哎呀,美好的愿望不能實現(xiàn)。青蛙很——失望。就在這時候,誰來了?(小松鼠)它來干什么呀?小朋友快拿起書來讀讀課文的4-12小節(jié)吧。請你用——畫出小松鼠說的話,用~~~畫出青蛙的話。(完成后多媒體顯示兩者對話的句子)
(二)學習4-12自然段。
1.正在青蛙十分失望的時候,來了小松鼠它來干什么呀?快拿起書來讀讀課文的4-12自然段吧。
2.你來做一回小松鼠關心一下這只失望的青蛙吧!
生:你想看海嗎?
師評:想象一下青蛙很失望的時候,松鼠會怎樣說這句話?
這只松鼠很熱情,你再說一次。
你都垂頭喪氣的,青蛙就更失望了。
3.師接生的話:是啊,可是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青蛙聽了蒼鷹的話,一直很失望,你生活中有失望的事嗎?(生交流)把這種失望的感覺送到這句話中。
評:老師從你的表情中感覺到了失望。你都失望得快哭出來了。
4.別著急,聰明的小松鼠再一次鼓勵青蛙說:
師: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說完,他還帶頭跳了上去。松鼠在鼓勵它(師邊做動作邊說)
5.青蛙回答說——這有什么難的?(齊讀)
師:青蛙覺得難嗎?生:不難,一點都不難。
師:這時候青蛙變得有點高興,有點信心。
6.小松鼠看到小青蛙有點信心,于是就說——“再跳一下”
我們來演一演這兩只小動物。男生扮松鼠,女生演青蛙。
7.小青蛙連續(xù)登上了兩個臺階,松鼠的鼓勵成為一盞不滅的燈,照亮了青蛙被失望和無奈浸透的心靈,她的陪伴又給了青蛙無窮的力量,青蛙變得充滿信心了,登山的希望重又升起。(板書:希望)
8.松鼠給青蛙想出了登山的好辦法,看到青蛙有信心了,松鼠又一次鼓勵青蛙說:“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師:松鼠真是一個好老師,我們一起來鼓勵青蛙。
9.老師也想來當一回松鼠,這樣吧,你們就配合著做青蛙吧,好嗎?(男女生,師生演對話)
10.來,小青蛙們,大海就在前面,快跟著我繼續(xù)跳吧!加油啊!對,就是這樣用力地跳!
采訪:小青蛙,跳了這么久,休息一下,老師采訪采訪,感覺怎么樣?把你的感覺送到這句話里——就這樣……
11.要爬這么高的山,太累了,我們回去吧?小青蛙,你愿意嗎?這一路上困難可不少啊?累了怎么辦?渴了怎么辦?餓了呢?
面對這么高的山,小青蛙還是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渴了就喝點山泉水,休息完了青蛙接著一級一級往上跳,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可是自己就要實現(xiàn)夢想的幸福和欣喜融化了所有的疲憊,不知不覺間,青蛙離山頂越來越近了,就剩最后幾級了,我們一起倒數(shù)五個數(shù),來宣布這個令人振奮的時刻,54321,——??!大海展現(xiàn)在它們眼前。
多么令人激動的事情,讓我們再一次大聲宣布——啊!大海展現(xiàn)在它們眼前。(板書:喜悅)
12.欣賞大海(圖片):一望無邊的大海,廣闊無垠;
清澈見底的海水,蔚藍剔透;
洶涌起伏的海浪,波瀾壯闊。
青蛙終于看到了心里夢寐以求的大海。
13.此時此刻,青蛙最想說些什么?
師:小青蛙,現(xiàn)在你登上了山頂,最想感謝誰?
生:我想感謝蒼鷹,因為有了他的指路,我才能登上山頂?shù)摹?/p>
生:我也想感謝松鼠,因為是他給了我支持和鼓勵。
師:是啊,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很多朋友給了我們無限的幫助,我們應該感謝他們。
師:青蛙能登上山頂,除了有朋友的幫助,還有其他的原因嗎?
生:自己付出了努力,一步一步堅持著登上了山頂,我為他感到自豪。
生:因為我在登山時能不怕困難,堅持到底。
小結(jié):是啊,在我們成長的路上,僅靠別人的指點是不夠的,還需要自己腳踏實地不懈努力,這樣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教師送名言: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備課資料
1.什么是童話故事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重要體裁。是一種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gòu)故事,多采用夸張、擬人、象征等表現(xiàn)手法去編織奇異的情節(jié)?;孟胧峭挼幕咎卣鳎彩峭挿从成畹奶厥馑囆g手段。童話主要描繪虛擬的事物和境界,出現(xiàn)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講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但是童話中的種種幻想,都植根于現(xiàn)實,是生活的一種折光。
2.童話故事的特征
童話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豐富的想象力,賦予動物、植物等物體人的感情。同時童話故事總是把惡和善極端化,通俗地說,就是壞人非常壞,好人非常好。好人很善良,壞人很惡毒。比如《白雪公主》里,七個小矮人很善良,而皇后很惡毒;《灰姑娘》里,后母很惡毒,灰姑娘很善良。童話里往往還包含了神奇的魔法、無盡的財富、兇惡的怪獸等元素,使故事能夠引人入勝,打動孩子的好奇心,豐富孩子的想象力。
3.蒼鷹
中小型猛禽。體長可達60厘米,翼展約1.3米。頭頂、枕和頭側(cè)黑褐色,枕部有白羽尖,眉紋白雜黑紋;背部棕黑色;胸以下密布灰褐和白相間橫紋;尾灰褐,有4條寬闊黑色橫斑,尾方形。飛行時,雙翅寬闊,翅下白色,但密布黑褐色橫帶。雌鳥顯著大于雄鳥。食肉性,主要以森林鼠類、野兔、雉類、榛雞、鳩鴿類和其他小型鳥類為食。棲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針葉林、混交林和闊葉林等森林地帶,也見于山施平原和丘陵地帶的疏林和小塊林內(nèi)。視覺敏銳,善于飛翔。白天活動。性甚機警,亦善隱藏。通常單獨活動,叫聲尖銳洪亮。見于整個北半球溫帶森林及寒帶森林。
4.松鼠
典型樹棲小動物,身體細長,被柔軟的密長毛反襯顯得特別小。體長20~28厘米,尾長15~24厘米,體重300~400克。眼大而明亮,耳朵長,耳尖有一束毛,冬季尤其顯著。四肢細長,后肢較粗,指、趾端有尖銳的鉤爪。尾毛多而蓬松,常朝背部反卷。松鼠多棲息在寒溫帶的針葉林及針闊葉混交林區(qū),尤其在山坡或河谷兩岸的樹林中最多。松鼠喜歡單獨在樹沿中居住,有的也在樹上搭窩。白天善于在樹上攀登、跳躍,蓬松的長尾起著平衡的作用。跳躍時用后肢支撐身體,尾巴伸直,一躍可達十多米遠。松鼠不冬眠,但在大雪天及特別寒冷的天氣,松鼠用干草把洞封起來,抱著毛茸茸的長尾取暖,可以好幾天不出洞,天氣暖和了再出來覓食。
5.《坐井觀天》故事
青蛙坐在井里。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來呀?”小鳥回答說:“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p>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毙▲B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p>
6.相關名言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志者,事竟成。
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
yízuòxīqìshíjiēshuōwán
shīwàngzhǎnxiànkāizhǎnyídìng
2.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蒼鷹(yīnyīnɡ)善跑(sànshàn)展開(zǎnzhǎn)
登高(dēndēnɡ)累了(lèinèi)喘氣(cuǎnchuǎn)
3.讀句子,給畫橫線的詞造句。
(1)大海就展現(xiàn)在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1)就這樣,青蛙跟著松鼠()往上跳,累了在()歇一會兒,渴了()。(),它們已經(jīng)(),到達了()。
啊?。ǎ┚停ǎ┰冢?。
(2)“天哪,這么()!”青蛙吸了口(),“我()一雙像你一樣()的翅膀,()四條善跑的長腿,()上得去呢?”
5.讀課文片段,回答問題。
(一)
“天哪,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涼氣,“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1)青蛙“吸了口涼氣”是因為_______________,它覺得自己上不去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把畫線的句子換一種說法,但不改變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沒有……也沒有……”說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就這樣,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不知不覺,它們已經(jīng)跳完了石階,到達了山頂。
(1)“就這樣”中“這樣”指什么?請用橫線畫出來。
(2)用“不知不覺”寫一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創(chuàng)新思維。
青蛙跟著松鼠千辛萬苦地跳完了無數(shù)級臺階,終于到達了山頂,展現(xiàn)在它們眼前的是一幅()。它們會說:“()”面對登上山頂?shù)男∏嗤?,你想對它說:“()”
7.補充詩歌,閱讀延伸。
打翻了
太陽打翻了,
金紅霞流滿西天。
月亮打翻了,
白水銀一直淌到我窗前。
春天打翻了,
滾得滿山滿野的花。
花兒打翻了,
滴得到處都是清香。
清香打翻了,
散成一隊隊的風。
風兒打翻了,
飄入我小小沉沉的夢。
參考答案
1.一座吸氣石階說完失望展現(xiàn)開展一定
2.yīnɡshànzhǎndēnɡlèichuǎn
3.(1)美麗的景色展現(xiàn)在他們眼前。
(2)只要堅持不懈,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4.(1)一級一級地草叢中喝點山泉水不知不覺跳完了石階山頂大海展現(xiàn)它們眼前
(2)高的山?jīng)鰵鉀]有有力也沒有怎么
5.(一)
(1)山太高了,覺得自己上不去。①山太高②沒有有力的翅膀③沒有善跑的長腿。
(2)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我是上不去的。
(3)如果沒有陽光,也沒有雨露,小草怎么能長得那么綠呢?
(二)
(1)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
(2)不知不覺,天已經(jīng)黑了。
6.美麗的海景我們終于到達了山頂,好美的景色??!小青蛙,你真棒!經(jīng)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你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
7.自由閱讀。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學案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學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發(fā)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8個生字,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使學生理解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正確看待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用白板聚光燈功出示“觀天”,剩余部分遮蓋起來,問:“觀”是什么意思?同學們經(jīng)??吹降奶煊卸啻螅浚ㄉ涣鳎?/p>
2.互動小判斷:“老師白板上只有‘觀天’二字?!睂W生判斷這個說法對不對,然后老師顯示剩余部分,為后文如何看待事物做鋪墊。
3.有一只小青蛙坐在水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有多大呢?我們來學習課文《坐井觀天》。
(二)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學生小組學習生字,交流識字方法。生開火車讀字,識詞。
信沿抬際蛙錯答還
井沿無邊無際不信抬頭青蛙弄錯回答還用
(三)聽錄音,初步感知課文
(四)朗讀感悟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
2.看插圖練讀第一次對話。
3.感悟第二次對話。
(1)男女生分角色讀第二次對話。
(2)說說讀懂了什么。思考:小鳥和青蛙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3)比賽讀讀小鳥人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為“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
4.感悟第三次對話。
(1)小組合作學習。分角色朗讀。
討論:小鳥和青蛙都是笑著說的,它倆笑的含義是什么?
(2)朗讀對話,讀出適當?shù)恼Z氣。
(五)戴頭飾表演
(六)拓展活動
1.思考: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他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
2.全班交流。指名續(xù)編第四次對話(戴頭飾)。
(七)談感悟
學習了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年級上冊《秋游》學案
二年級上冊《秋游》學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筆算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調(diào)商)、商一位數(shù)的除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小組交流筆算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調(diào)商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在試商、調(diào)商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挑戰(zhàn)性和樂趣。
〖教學重點〗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郊游嗎?告訴老師你們到哪里秋游.老師前幾天也和同學們到郊游,并且拍了一些照片回來,大家想欣賞嗎?(出示風景幻燈片)這地方美嗎?老師把這些圖片都洗出來了想要嗎?比一比哪一組表現(xiàn)最好,就獎勵給哪一組.大家加油哦!
二、建立模型
1、你們想去嗎?公交車站有兩種車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車限乘客46人,小客車限乘客34人.(出示公交車幻燈片)
2、實驗小學三年級師生共272人,四年級師生共230人,五年級共有師生368人..(電腦出示書中的情境圖),學生根據(jù)情景圖,提出有關除法的數(shù)學問題。
(1)說一說從圖上你得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3、同桌討論如何安排車輛.
4、解決問題
(1):三年級師生共272人都坐小客車,需要租幾輛?
①引導學生列出算式,272÷34=
②讓學生猜得數(shù),
③討論如何估計試商。
④學生試著獨立計算,(一名學生板演)
⑤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除數(shù)與商的積大了,說明什么?該怎么辦?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明確把除數(shù)“34”看作“30”來試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級師生共230人都坐大客車,需要租幾輛?
①引導學生列出算式230÷46=
②讓學生猜得數(shù),
③討論如何試商。
④學生試著獨立計算,(一名學生板演)
⑤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余數(shù)等于除數(shù),說明什么?該怎么辦?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明確把除數(shù)“46”看作“50”來試商,初商“4”小了,改商“5”的原因。
5、啟發(fā)學生想一想,我們用了哪些方法試商?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或者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什么時候商會???)
(1)、由學生發(fā)現(xiàn)提出并解答:積大了說明什么?為什么會大呢?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怎樣確定商?
(2)、繼續(xù)完成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在解題的過程中由學生發(fā)現(xiàn)提出并解答:余數(shù)大余或等于除數(shù)說明什么?為什么會小呢?
(3)、小結(jié),師引導學生說出:我們在試商的過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調(diào)小,商小了就調(diào)大,這就叫做“調(diào)商”(板書“調(diào)商”)也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須調(diào)大.翻倍法,積要接近被除數(shù).
三、應用拓展。
1、完成“試一試”
第1題:計算下列各題.先讓學生說一說商的大小情況。什么情況下商可能小了?什么情況下商可能大了?然后再計算:361÷54342÷43272÷26448÷89
第2題:(機動)認真觀察,小組內(nèi)說一說,解決五年級師生如果都坐大客車,需要幾輛車?
2、完成“練一練”
第1題:不用計算,在○里填入“>”、“<”或“=”.
263÷27○10602÷31○20487÷18○30
第2題(提高題):先估算,再計算.233÷34=351÷58=
840÷35=630÷31=
3、幫幫老師。(機動)(課后延申)
老師帶來了128張精美的小圖片,
(1)如果獎勵給第一組16位同學,平均每人能分得幾張?還剩幾張?
(2)如果獎勵給第二組15位同學,平均每人能分得幾張?還剩幾張?
(3)如果獎勵給四(3)的61位同學。平均每人能分得幾張?還剩幾張?
四、學生質(zhì)疑
對于本節(jié)課的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堂小結(jié)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布置〗
完成“練一練”第3,4題。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可愛的小青蛙》教案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可愛的小青蛙》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與青蛙有關的三個問題進行已學過口訣的綜合練習。
過程與方法:滲透愛護動物的教育。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通過與青蛙有關的三個問題進行已學過口訣的綜合練習。
教學方法:探究學習
教具準備:掛圖。
學具準備:口訣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對口令。(同桌用卡片互相提問)
三六()四()二十三四()二四()
五八()()九十八
2、開火車。
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口算。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連一連。
(出示掛圖)師:同學們都知道,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丁丁是個愛護動物的好孩子,今天他把小朋友們捉到的小蝌蚪放回到河里。小蝌蚪到了水里就到處找媽媽。你知道誰是它們的媽媽呢?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蝌蚪找媽媽吧。
(1)學生獨立作答,同桌交流。
(2)集體交流反饋。
師:6號青蛙媽媽的孩子是誰?
生1:小蝌蚪2×3和3+3。
師:18號青蛙媽媽的孩子有哪些?
生2:小蝌蚪9×2、6+6+6、3×6和9+9。
師:它的孩子可真多。12號青蛙媽媽的孩子有幾只?
生3:3只。
師:是哪三只?
生3:小蝌蚪6+6、6×2和3×4。
師:青蛙媽媽謝謝同學們幫助它們找到了自己的孩子。
2、比一比。
師:小青蛙也像我們小朋友一樣,喜歡比比誰的本領大??炜?,兩只小青蛙在岸邊等待小裁判的槍聲,準備比賽過河。你們愿意加入它們的比賽嗎?(愿意)我們比比誰能最快完成荷葉上的口算題。
(1)學生口算完,全班核對。
(2)教師請學生說說每個算式所用的口訣。
(3)引導學生觀察2×3與3×2所用的是同一句口訣“二三得六”,然后拓展,讓學生說說2、3、5的每句口訣可以寫哪些乘法算式。如“三五十五”可以寫成3×5=15,也可以寫成5×3=15。
3、算一算。
(1)讓學生讀題,弄清題意。
師:1只青蛙吃9只害蟲,也可以說有幾個9?
生:1個9。
師:那3只青蛙吃了幾個9?
生:3個9。
師:3個9該如何用算式表示?
(2)獨立列式解答。
(3)集體交流反饋。
生1:9×3=27(只)
生2:3×9=27(只)
三、練習鞏固
1、課本第19頁第1題。
(1)小組競賽。
(2)說說每個算式所用的乘法口訣。
2、課本第19頁第2題。
(1)引導學生看懂圖意,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
(2)學生獨立解答。
(3)組織全班交流。
3、課本第19頁第3題。
(1)引導學生看圖,說出圖意。
師:看圖說說小熊和大象的對話。
生:小熊說“3張5元的,1張10元的”,大象說“正好!”
師:通過這個對話你知道了什么?
生1:小熊想買一輛玩具車,它給大象3張5元和1張10元,大象說正好!
生2:也就是說一輛小汽車要3張5元和1張10元錢。
(2)學生獨立完成。
(3)反饋算法。
生:這輛車25元。
師:你是怎樣算的?
生1:3張5元就是5+5+5=15(元),再加上10元,等于25元。
生2:3張5元也就是3個5,可以用乘法3×5=15,再加上10元等于25。
4、購物
(出示掛圖)
師:你能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提哪些用乘法計算的問題?
(1)學生小組討論,共同合作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把問題記錄在本子上。
(2)獨立解答小組中所寫的問題。
(3)集體交流反饋,有個別無法現(xiàn)在解決的問題可以放入問題銀行以后解決。
四、作業(yè)
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板書設計:
可愛的小青蛙
9×3=27(只)
3×9=27(只)
3張5元就是5+5+5=15(元),再加上10元,等于25元。
3張5元也就是3個5,可以用乘法3×5=15,再加上10元等于25。
二年級上冊《估算》導學案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二年級上冊《估算》導學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二年級上冊《估算》導學案
教學目標:
1、體會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估算的意識及能力,并能結(jié)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2、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識,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初步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加、減法估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1、填空。
(1)實驗小學今年有學生1021人,約是()人。
(2)小明家到學生有492米,約是()米。
(3)一臺電視機售價是1095元,約是()元。
(4)學校圖書館又買來新書702本,約是()本。
小結(jié):這種猜測大約數(shù)量的過程叫估計。
2、結(jié)合生活實際,了解估算。
(1)小紅想買一支5元的鋼筆,一個4元的筆記本,你能快速說一說小紅大約要帶多少錢嗎?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約幾十朵花?(多媒體出示圖片)
總結(jié):剛才的過程不僅估計了價錢和數(shù)量還進行了計算,就是一種估算。(板書: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閱讀與理解。
提問:觀察教材第15頁圖文,題中的問題是什么?解決這個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組織學生讀題,并思考。
(1)六個年級的學生共約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電影院里坐得下六個年級的學生?
2、分析與解答。
師:怎么解決六個年級的學生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的問題呢?
生:先求出六個年級的總數(shù),然后將總?cè)藬?shù)與電影院的座位數(shù)進行比較,小于座位數(shù)時能坐得下。
師:六個年級的總?cè)藬?shù)是221+239,這是我們沒有學過的運算,它等于多少呢?
師明確要向知道總?cè)藬?shù)是否小于座位數(shù),除了計算出221+239的準確值外,還可以進行估算,然后比較大小。
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還是不確定是否大于441。
生2:這樣的估算差距有點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估算時,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結(jié)果也不同。這兩種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種方法更加合理,如果電影院的座位數(shù)時390個,那么剛剛提到的估算哪個更好呢?(學生1的方法)所以,我們在進行估算時,要多觀察,然后選擇合理的估算策略。
3、回顧與反思。
(1)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嗎?
(2)如果兩個旅行團分別有196名和226名團員,這兩個旅行團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嗎?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三”第6題。
先讓學生估算出寫在魚身上的得數(shù),再填一填將魚分別寫在相應的框里,然后在小組中交流。
2、完成“練習三”第8題。
要求學生觀察題目,弄清楚題目要求,再按要求進行估算,把結(jié)果寫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3、完成“練習三”第13題。
根據(jù)條件想一想能夠提出哪些問題。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學案
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學案
本節(jié)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會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
2.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和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
3.感受數(shù)學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從左右辨認物體
教學準備
班班通課件。實物,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先給你們講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講完后問: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們說的對嗎?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你能幫助他們想個辦法嗎?
學生交流。
教師揭示課題:觀察物體
二、激發(fā)興趣,合作求知
1.教師:小朋友剛才你們都說的非常好,每個小組都發(fā)給你們一個獎品,趕快打開看看吧。(學生的獎品有玩具小熊、鬧鐘、模型等)
仔細觀察你們桌上的玩具小熊,你看到了獎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組的同學說說。
2.學生觀察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請各小組選一名代表說一說你們組的同學看到的各是獎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組輪流說一說,說完之后,讓學生把獎品變換位置,再依照上述過程仔細觀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組中說一說。
5.引導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9頁上的主題圖:這是小英、小強、小剛?cè)齻€小朋友看到的長方體的那個部分。你能很快說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并說說理由。
三、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1.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動。
2.出示不同的物體,請學生分別說一說從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圖片,說一說哪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哪位同學表現(xiàn)最好,好在哪里?
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小鷹學飛》學案
二年級上冊《小鷹學飛》學案
小鷹學飛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8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點:熟讀課文,學習生字。
教學難點:鼓的書寫。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圖。
1、小鷹跟著老鷹飛到了大樹上面
2、小鷹跟著老鷹飛到了大山上空
3、小鷹跟著老鷹飛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鷹怎么會越飛越高呢?
思考:1、小鷹怎么會越飛越高呢?
2、它飛到了很高的天空呢?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拼讀,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2、讀一讀:
老鷹鼓起勁拼命
跟著喘著氣搖搖頭不算
總算急促會飛了吧頭頂上
指了指盤旋
3、分自然段讀一讀。
4、各人有感情地讀。
5、初步有感情地讀。
三、學習生字。
1、自己分析字形。
2、組詞。
3、練習。
四、練習。
1、課本上描紅。
2、《習字冊》上相應部分的描紅、仿影、臨寫。
五、小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細讀課文。
教學目標:1、通過朗讀,觀察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讓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虛心好學,不斷進取。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讀懂課文。
教學難點:使學生懂得學問止境的道理。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看圖,小鷹跟老鷹飛到哪兒?
2、小鷹飛到大樹頂上,它認為怎么樣?老鷹是怎么認為的?
3、指名讀,指名說小鷹和老鷹的話。
指導讀課文體會意思。
4、指名用已經(jīng)說話。
5、分角色朗讀。
二、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指導看圖:小鷹飛到大山的上空,這時它又認為怎么樣?老鷹認為怎樣?
2、自讀,畫出小鷹和老鷹的話》
3、指導讀小鷹的話。
4、集體讀老鷹的話,體會老鷹的話的意思。
5、分角色朗讀。
三、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小鷹是怎樣刻苦鍛煉的?
2、指導讀小鷹的話,體會感情。
3、把小鷹的三次話對照讀,抓住已經(jīng)、真的、總算,體會不同的語氣,讀出不同的心情來。
4、指名讀第6自然段,讀后看圖,投影引導學生思考:小鷹看到更高處還有鷹在盤旋,小鷹會想些什么?它會怎么做?
5、自由讀。
6、分角色讀。
三、總結(jié)課文。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思考討論:
老鷹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鷹提出新的要求?
(希望小鷹虛心學習,永不止步,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學過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課堂練習。
口頭擴詞。
旋()()鼓()()
練習說話》
跟著已經(jīng)
五、作業(yè)。
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分析記憶字形,指導寫字。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本課生字。
2、正確寫好生字。
教學重難點:指導寫字,正確掌握筆順規(guī)則。
教學準備:帶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集體朗讀全文,提問:
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幫助學生記憶字形。
1、指名讀本課生字。
2、進行口頭擴詞。
3、指名學生分析生字字形。
三、指導書寫。
1、指導指、促、旋、搖。
讓學生說說偏旁名稱
按筆順進行書空、描紅。
四、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二年級上冊《假如》學案人教版
二年級上冊《假如》學案人教版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本課9個生字,會寫課文的8個字,字書寫美觀。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展開想象仿寫句子,培養(yǎng)有關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啟發(fā)學生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凹偃缥矣幸恢︸R良的神筆”的朗讀要隨感情讀出變化來感悟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設計理念:
以讀代講、讀中領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本課利用多種形式朗讀,在朗讀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本文的感悟,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體現(xiàn)合作意識,從而達到陶冶學生情感、人格的目的。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動畫,導入課題。
1、談話導入課題:馬良到神筆后他用神筆為老百姓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會做些什么呢?
2、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詩歌,是有關馬良神筆的。你們想知道課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筆干什么嗎?
3、板書課題:《23、假如》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圈出課文中的生字。
2、同桌相互學習生字的讀音、字形、結(jié)構(gòu)。
3、檢查學生學習生字情況。(利用不同形式認讀)
4、鞏固學生識字。(課件出示水果樹,每種水果里藏有生字。)
三、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齊讀課文。
3、指名學生讀課文。(接龍式讀)
4、教師范讀,讓學生體會課文的感情基調(diào)。
四、復習要寫的字,指導書寫
1、復習步驟:記住字音,認識字型,擴詞,用詞說話
2、小組交流。
A、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B、哪個字容易寫錯?哪個字不容易寫好?
3、指導書寫,教師范寫,注意重點的提示
4、評議學生的寫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認讀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二、再讀課文,感悟語言。
1、指名學生讀課文。(接龍讀)
2、假如有一支馬良的神筆,詩中的小朋友要實現(xiàn)哪些愿望?
3、分組學習
A、課文用三節(jié)寫了作者的三個愿望,你最喜歡哪個小節(jié)?在組內(nèi)讀一讀。B、在這一小節(jié)中,你讀懂了什么?小組交流。C、你認為這一小節(jié)中哪個句子,哪個詞用得好,為什么?
4、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
5、交流自學情況
6、感悟句子
A、你最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B、擴展說話:我要給——(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課件出示句子)
7、感情朗讀課文。
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边@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幾次?朗讀時應該怎樣讀?(課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
A、讀懂了你喜歡的小節(jié),你覺得該用怎樣的語氣把他讀好?B、多種形式朗讀。C、說說你在讀的過程中有什么體會。
三、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1、選出你最喜歡的一節(jié)背下來
2、同桌相互讀讀背背。
四、擴展活動
小組討論:課文中最后一段沒有說為誰畫什么,你能仿照課文發(fā)揮想象?!凹偃缒阌幸恢яR良的神筆?!睂懗瞿愕脑竿?,像課文里的小詩歌一樣?;丶以诎涯銓懙脑竿嫵鰜怼?/p>
板書設計:
太陽
23、假如畫谷粒
一雙好腿
……
二年級上冊《認識乘法》學案
二年級上冊《認識乘法》學案
課題
認識乘法
授課人
課時
第三單元第(1)課時
課型
新授
學習內(nèi)容
書本第20~22頁例1、例2和“試一試”、“想想做做”。
上課時間
9.20
課時目標
1.知道幾個相同的數(shù)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而且列乘法算式比較簡便。
2.能正確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會用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積。
3.在初步認識乘法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
重難點
重點
認識乘法的含義,初步體會乘法與加法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難點
讓學生在比較中感受乘法與加法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學具準備
課件、圓片
教學內(nèi)容和過程
修改意見
一、認識“幾個幾相加”
1、初步認識幾個幾相加。
出示課本上的主題圖
談話: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們和鄰居小雞們一起來到草地上玩耍,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雞是3只3只在一起的。
提問:誰能用算式來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板書:2+2+2=6)
提問:誰能用算式來表示小雞一共有多少只?(板書:3+3+3+3=12)
提問:第一道算式是幾個2相加?第二道算式是幾個3相加?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每個算式中的幾個加數(shù)都是相同的,是連加。)
2、完成第1頁的“試一試”。
提問:擺了幾個2?求一共擺了多少根小棒,用加法怎樣列式?這個算式表示幾個幾相加?
二、認識乘法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乘法。
出示第2頁例題情境圖。
提問:一共有多少臺電腦?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2+2+2+2=8。
講述:求4個2相加的和是多少,除了用加法來算,還可以用乘法算。(板書:乘法)
教師板書:4×2=8或2×4=8。
教師指導,了解乘號、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以及乘法算式的讀寫方法,然后指名學生說一說。
2、完成第2頁的“試一試”。
要求學生看圖數(shù)一數(shù)是幾個4,再分別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比較列出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提問:求5個4相加是多少,是列加法算式簡便,還是列乘法算式簡便?
如果是我們?nèi)嗤瑢W每人領養(yǎng)四只小雞,怎樣列式?
讓學生通過比較和思考,感知乘法算式的簡便。
三、練習應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葡萄一共有幾個6顆?怎樣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鮮花一共有幾個5朵?怎樣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讓學生獨立在書上列出算式。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按要求用圓片擺一擺,再根據(jù)擺的情況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引導學生比較4個3與3個4的不同,指出他們的意思是不同的,但列出的乘法算式是相同的。
3、讓學生讀出第3題中的乘法算式,并分別說出每個算式中的乘數(shù)和積各是多少。然后再讓學生根據(jù)第4題中的讀法寫出乘法算式。
四、課堂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乘法,你學會了什么?
作業(yè)設計:補充習題第10頁。
備課很有層次,先認識幾個幾,然后由幾個幾來引出幾乘幾
如果可能這里可以出示的電腦多一些,譬如9組,這時候?qū)W生覺得加起來比較麻煩,可以引起一種學習新運算的需求。
在練習中可以增加一個練習:下面哪些加法算式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讓孩子在乘法和加法之間建立聯(lián)系,只有相同加數(shù)的加法算式還可以用乘法來表示
板書設計
認識乘法
2+2+2=6
3個2相加2+2+2+2=8。
3+3+3+3=124×2=8或2×4=8。
4個3相加乘號乘數(shù)乘數(shù)積
二年級上冊《參觀苗圃》學案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上冊《參觀苗圃》學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二年級上冊《參觀苗圃》學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把除數(shù)看作整十數(shù)進行試商,并能正確計算.能運用所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自主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計算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細心檢查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初步掌握把除數(shù)看作整十數(shù)進行試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試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老師考考你們的口算能力怎么樣?
課件出示:口算
30×4=80×9=4×100=
20×6=40×7=12×8=
60÷10=120÷30=48÷4=
480÷80=7×10=240÷40=
師:通過以上的口算練習可以看出,同學們都具有很強的口算能力。
240÷40如果用豎式計算你會嗎?趕緊做在練習本上。
(找一生板演,然后說出自己的做法)
和他做法一樣的舉手,同學們不僅口算學得好,筆算也是一流呀!
二、探究新知
1.談話:我們?nèi)嘞肴ス珗@玩,我們應該怎么去呢?(租車)
那天老師到汽車租賃公司了解到,請同學們看屏幕:
師: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1)全租大車需要多少輛?
(2)全租小車需要多少輛?
............
這節(jié)課我們只研究這兩個最基本的問題。
2.根據(jù)上面兩個問題讓生進行列式
(1)252÷42=(2)252÷49=
師:第一個算式,請你估一估大約需要多少輛?
第二個算式,請你估一估大約需要多少輛?(讓生說出估算的方法)
總結(jié):以上同學們用了不同的估算方法進行了估算,但是估計的都是一個近似數(shù),那么到底誰估算的更準確呢?這就需要驗證一下,怎么樣驗證呢?(用豎式計算)
師:上面兩道題我們采用分組的形式完成,一組做第一題,一組做第二題,看哪組同學做的既快又對。(生做師巡視,后找兩名同學板演)
3.匯報交流
(1)252÷42=6(輛)
把42看作40,252里面包含6個40,所以用6試商。
(2)252÷29=8(輛)。。。。。。20(人)(約等于9輛)
把29看作30,252里面包含個30,可以用8試商
(兩個小組的同學相互質(zhì)疑)
4.驗算方法
師:以上同學們問題提的很好,解答的也很滿意,表現(xiàn)得都很好,那么怎樣才能知道你做的對不對呢?這時候就需要驗算。
找兩生上來板演,集體訂正是,驗算方法:
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被除數(shù)=商×除數(shù)+余數(shù)
5.比較
(1)計算方法的比較
師:我們回頭再來觀察一下上面兩道題的試商過程,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
相同點:除數(shù)都是兩位數(shù),都是把除數(shù)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數(shù)來試商(板書課題)
不同點:第一題把除數(shù)看小了,把42看成40,第二題把除數(shù)看大了,把29看成30。
師:除了把42看成40,還可以把哪些數(shù)看成40?(41、42、43)把29看成30,還可以把哪些數(shù)看作30?(25、26、27、28)
當把除數(shù)的個位是4或比4小時,就把個位上的數(shù)舍去,用的就是四舍法,當除數(shù)的個位上是5或比5大時,把個位的數(shù)舍去,同時向前一位進一,用的是五入法。
因此試商時把除數(shù)用四舍五入法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shù),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2)前后知識的比較
同學們再來觀察比較一下,今天學習的除法與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除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除數(shù)都是兩位數(shù)。
不同點:前面學習的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今天學習的是除數(shù)是非整十數(shù)的除法,除數(shù)是非整十數(shù)的除法用四舍五入法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shù)來試商。
6.看書質(zhì)疑
課本第65---66的頁內(nèi)容。
課堂練習
1.括號最大能填幾
38×()24342×()213
61×()44159×()481
67×()21589×()884
2.森林醫(yī)生
3.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368÷92302÷48
4.五年級有51名同學,共有圖書408本,平均每人有圖書多少本?
二年級上冊《買文具》學案
二年級上冊《買文具》學案
教學內(nèi)容:教材66—68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結(jié)合實際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算法,并能進行正確計算,能運用所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參與數(shù)學活動,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除數(shù)是整除數(shù)的除法。
教學難點:試商時商的定位。
教法、學法:嘗試發(fā)現(xiàn)法、合作學習法
教學準備:練習卡、多媒體課件
一、復習舊知
1.開火車口算。
40×2=30×3=20×7=……
2.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40×()<14020×()<110()×30<175
3.搶答。
8÷224÷815÷3
42÷248÷436÷3
二、新知導入
1.通過剛才的練習,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對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掌握的非常好,從這節(jié)課起,我們要更加深入的學習除法知識了。
(出示主題圖)這是哪?(文具店)
今天我們逛一逛文具店,一邊買文具,一邊學習新知識。(板書標題:買文具)
2.文具店里的商品琳瑯滿目,都有些什么?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善于提出問題的孩子都很聰明,你愿意做個聰明的孩子給大家提用除法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嗎?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①書包的單價是文具盒的幾倍?②10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③80元可以買多少個計算器?④計算器的單價是書包的幾倍?⑤……)
三、自主探索
1.老師也有個問題給大家?。ㄊ种幸化B十元錢)猜猜老師手中有多少錢?現(xiàn)在老師想用這些錢買書包,可以買多少個?(將問題卡片貼于黑板上。)
(1)誰能列出算式?板書:80÷20=
(2)你能用哪些方法,計算出它的結(jié)果?[學生獨立思考)可以利用練習本寫一寫。
(3)小組討論:寫完的同學,可以小組交流一下。
(4)全班匯總
①減法:理解除法的含義;
②乘法:為后面的試商作準備;
③人民幣:幫助學生理解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的算理。
④列豎式:師黑板演示。思考問題:“4”為什么寫在個位上?
(補全板書)
2.80元買的4個書包(小卡片)送給剛剛表現(xiàn)非常出色的4名同學。還有想要小書包的嗎?這回老師拿了14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包?(將問題卡片貼于黑板上。)
(1)估計一下,比剛才買的書包多還是少?夠不夠買10個?
(2)誰能列出算式?板書:140÷20=
(3)獨立計算:下面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140里有幾個20?
(4)全班匯總:豎式方法由學生板演。思考問題:為什么“7”與個位對齊?
(補全板書)
3.小結(jié)
(1)今天學習的除法與我們以前學習的有什么不同?(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而且是整十數(shù))
(板書副標題: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
(2)再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還有什么不同?(被除數(shù)一個是兩位數(shù),一個是三位數(shù))
除數(shù)都是20,被除數(shù)一個是兩位數(shù),一個是三位數(shù),商怎么都是一位數(shù)?
如何判斷商是幾位數(shù)?
(在交流中歸納出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筆算除法,要先用除數(shù)試除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如果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不夠除,再試除被除數(shù)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上面。)
四、知識升華
1.小書包發(fā)完了,看看這回要給大家買什么?
課件出示:90元可以買幾個計算器?
獨立計算,全班匯總。
90÷30=3(個)
2.大家都做對了呀,是不是這道題太簡單了啊,下面來個有難度的,你們敢挑戰(zhàn)嗎?
課件出示:165元呢?
(1)先說一說商是幾位數(shù)。
(2)獨立計算:165÷30=5(個)……15(元)
(3)思考:說一說算式中的數(shù)都表示什么,注意單位。
3.小結(jié):
回顧這四道題,想一想,計算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時需要注意什么?
五、練習鞏固
1.先說出商是幾位數(shù),再用豎式計算。(P60-3)
課件出示六個卡片:每個卡片后面都藏著一個算式,誰愿意挑戰(zhàn)?
2.老師也給大家選了一道題:600÷20=
獨立探索,全班匯總。
思考:商的個位為什么要補“0”?
你能再舉一個例子嗎?
六、全課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買文具一行,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板書設計:
買文具
8/2=4
80/20=4
20*4=80
80/20=4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