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音樂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2-01-25《絕句》二年級上冊。
【教材說明】
《絕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鄂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的古詩誦讀。《絕句》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作品,該詩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蘊暢達,描寫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達了詩人愉快的心情和對和平的向往。
【學生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
【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從學生的角度和課程階段目標及教材特點,初步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和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本,學會生字。
2、 過程和方法:通過觀察朗讀時間活動,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設計理念】
在低年級的古詩教學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學生有感情朗讀的重要前提,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情境,在理解詩句上,結合畫面讓學生體會意境,在評價朗讀中來提高學生誦讀能力。
【教材說明】
制作多媒體課件展現(xiàn)古詩內容。
【教學策略】
基于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采用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chuàng)新等學習方式。根據(jù)以上分析,設計了情境激趣——自讀古詩——感悟意境——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教學流程】
一、 情境激趣 揭示課題
1、 播放春景,引導想象: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春天是美好的季節(jié),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我們邊聽音樂,邊去找一找春天的足跡。引導學生想象。
2、 指名說自己眼中的春天。
3、 交待課題,齊讀課題。
【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yōu)勢,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啟發(fā)性的談話,可以拉近文本內容和學生的距離,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課堂。】
二、 自讀古詩,整體感知
1、 學生自由讀古詩。
2、 檢查生字:要想走進杜甫的古詩,必須穿過一個美麗的花園,花園里的花可美。
讓我們去欣賞一下吧!花中帶有古詩中要求認識的生字。
在這里可以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識記生字。
3、學生再讀古詩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同時也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以自主識字、游戲檢查、充分交流相結合,有效調動學生的識字熱情。】
三、感悟意境 品讀古詩
1、播放意境圖一:春天來了,新綠的柳樹上兩只黃鸝在唱歌。
交流:你看到了什么?黃鸝可能會說些什么?課文中的哪
行詩寫了這幅圖?這兩只可愛的小鳥會怎么讀呢?指導學生讀
詩句:兩只黃鸝鳴翠柳。
2、播放意境圖二:添上一行白露在天上飛。
交流:你還看到了什么?一行白露在天上是怎么飛的?指
導學生讀詩句:一行白露上青天。在指導讀的時候可以加上動
作。
3、 播放意境圖三:推開窗子,遠方有雪山。
交流:窗外有什么?指導學生讀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
你讀懂了什么?
4、 播放意境圖四:江中停泊著船只。
交流:江中還有什么?這只船是從哪里開來的呢?你是怎
么知道的?引出詩句:門泊東吳萬里船。
5、指導學生讀詩句,注意評價的語言要有指導性。
【生動畫面、形象意境圖為學生充分展示對文本內容獨特的理解感悟,為學生的朗讀實踐,搭建了一個平臺。】
6、采用喜歡的方式在小組內練習誦讀。
7、在全班展示誦讀情況。
【在小組內練習誦讀,學生可以學會和他人合作?!?/p>
四、拓展遷移 開闊眼界JAb88.coM
1、給古詩配上音樂。
【衡量學生是否理解了文本內容,就是看學生能否對文本進行再創(chuàng)造。】
2、介紹古詩: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又許多詩人都寫出了贊美它的詩歌,你知道哪些呢?學生介紹并引導學生讀記。
3、課后收集一些杜甫的詩或描寫春天的詩。
【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能力是語文學科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利于拓寬學生視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學生成功心理?!?/p>
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絕句》優(yōu)秀教案設計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絕句》優(yōu)秀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同學們準確的讀寫古詩絕句,并大概的了解詩句的意思。
?2、讓同學們準確閱讀需要認識的字,準確寫出需要記住的字。
?3、能背誦本課古詩詞。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生字,背誦古詩。
2.理解詩意,體會作者的喜悅心情和開闊胸懷,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請同學們聽歌曲《春天在哪里》,并說一說,自己所找到的春天。
2、揭示課題,板書作者和課題。
二、學生介紹詩人,一起解讀詩題。
三、小組合作,讀古詩,學習生字詞。
四、師范讀古詩,學生讀;多種形式讀,體會古詩的韻律美,讀出節(jié)奏感。
1.師打節(jié)拍范讀古詩,生學著打節(jié)拍讀古詩。
2.生打節(jié)拍個人展示讀古詩。
3.分小組打節(jié)拍讀古詩,體會古詩的韻律美。
五、結合圖片,讀詩句;抓住字眼,說詩意;根據(jù)詩意,感悟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這首詩中作者描寫了哪幾種景物?生說師畫。
2.抓住字眼,理解詩意,重點理解“含”、“千里雪”和“萬里船”。
3.帶著理解,再次讀古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拍起小手填詩句,背一背古詩。
六、提升拓展
1.如此美麗多彩的古詩,讓我們來一起演唱一番吧。師演唱古詩,生聽并學唱。
2.大自然的景色是如此的多彩美麗,讓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身邊春天景色的美麗,請同學們課下搜集一些關于春天的詩句讀一讀,去寫一寫,畫一畫自己身邊春天的美麗景色。
謝謝大家。
過年日記二年級上冊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大家都會在這個時候回家相聚團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過春節(jié)的日記,歡迎閱讀!
過年日記二年級上冊 篇1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春節(jié)禮炮響起啦!新一年又來啦。小朋友們穿上新衣服,小樹穿上新新綠衣裳。小朋友們高高興興跟著爸爸、媽媽或親人去拜訪朋友、家人,有還去動物園、歡樂谷游玩呢!下面我給大家說說我春節(jié)去哪吧。
春節(jié)來,我們全家人去青青世界游玩。
青青世界里面有許多好玩游戲,例如:撈金魚、大板鞋、滾鐵環(huán)、跳竹竿舞等等。
最好玩是:撈金魚,首先他會給你一個用紙做網(wǎng),你要用這個網(wǎng)來撈金魚,撈得到話他會給你一個袋子,把你撈到小金魚放進去那里。
那里不僅有好玩游戲,還有好看節(jié)目。例如:心靈手語帶動唱,環(huán)保打擊樂等等節(jié)目。
我覺得我今天青青世界之旅很有收獲,因為我不僅學會怎樣做一個愛環(huán)保市民,還學會手語。
過年日記二年級上冊 篇2
我家的春節(jié)是從放寒假后幾天就開始的,也就是臘月初旬。
在臘月初旬,我們開始整理房間,把房間整理的干干凈凈,然后去貪吃杭買一大堆好吃的,什么都有:瓜子,糖,牛肉干……每到這個時候,“小老鼠”是最多的,而且很狡猾。
在這個時候,我就要拿著一個大籃子到超市買許多的糖,以防不夠吃。
到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我們的家又要再打掃一遍,再去買點魚,肉,蝦,餃子皮,韭菜……回家包餃子吃,大家一邊吃餃子,一邊慶祝著,一邊回想著在今年有沒有不開心的事。
過年日記二年級上冊 篇3
新的.一年來臨,我衷心腸祝福各國人民在新年里新年快樂!
片刻間,新年來了!時間過去得非??彀。「鲊嗣襁^得快樂嗎?一定要快樂哈,由于新年就是需快樂!
在這里,我祝我的同學學習進步,祝父母們身體健康,祝友人們心想事成,祝老師們任務順遂,祝進去做生意的小伙子們如魚得水,祝病人們早日痊可,祝我的爺爺奶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小孩多紅包是?。。ü)祝各國人民永遠快快樂樂,開快活心,高高興興,歡歡躍喜,幸僥幸福,出入平安,健健康康。
過年日記二年級上冊 篇4
過年了,家家都怒氣洋洋、張燈結彩,我們家也不例外。
大年三十那天,我就和爸爸媽媽離開奶奶家。早上,大街上摩肩接踵,總是有“哐”、“?!钡穆曧憽N液芷娈惖貑柦憬悖骸敖憬?,這么多人在干嗎呢?”姐姐笑了笑,但沒有說話,于是我就使全身力氣擠進人群,原來有一對人馬正在舞龍燈。舞龍燈的叔叔阿姨們穿著劃一的白衣服和紅褲子,他們抓住龍燈,龍燈綿亙不絕地擺動著,鑼鼓聲也隨同著龍燈。他們正穿過每條街巷為人們禱告安全。這時,我們跟著隊伍離開了河邊,他們正圍著河邊的大船,禱告事業(yè)興隆。龍燈完畢了,我們聽著那悠遠的鑼鼓聲,凝視著那隱約的身影。
早晨,我們一家人坐在凳子上,吃著團聚飯。吃完飯,我們站在樓上的陽臺上看著樓下的煙花。第一個放的是花籃,花籃是由六個圓孔組成的,花籃先“茲”的噴起了火花,忽然“砰”的一聲飛上了天空,炸成了許多五顏六色的火花,就這樣噴了六次,仿佛正在為人們祝愿呢!姐姐覺得美觀,就刻不容緩地拿起了蝴蝶王,姐姐急忙撲滅,抓在手上,“撲”地一聲,煙花向一只輕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初“啪”的一聲,分紅了許多個火花,在天空中漸漸地,悄悄地,飄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個家徒四壁,拿在手上,“砰”、“砰”,十聲炮響,響徹夜空,意味著我們不祥如意、幸福美滿。
天空漸漸黑了,我們全家到房間里興致勃勃地看著春節(jié)晚會,說說笑笑,多么愉快的春節(jié)呀!
過年日記二年級上冊 篇5
“恭喜發(fā)財!”一陣陣問候傳入耳中,原來是路上走親訪友的'熟人互致問候。而伙伴們則是跑東家串西家,“跟你拜個年!”手中的鈔票也多了起來,甚至手中還會賺得一大把香煙。而這大多是送給自己的老爸,有時也會試著抽一下,可咳嗽幾聲只好把它扔掉了。小姑娘們則在一起咬著嘴皮子悄聲細語地說著什么。大人們在一起談談家常,老人們則在兒女們的陪伴下觀看著TV節(jié)目,精彩的節(jié)目時而惹得老人們會心地笑個不停。過新年,喜洋洋,家庭大團圓,每個人都春風滿面,每個人都嘴角流油。
過年日記二年級上冊 篇6
今天上午,家家戶戶都貼上對連和福字,掛上燈籠。
到了晚上,大家吃完了飯,等到天很黑很黑才放鞭炮,我和我的姐姐一起放鞭炮,我的姐姐說:“我們一人點一次”。我說:“好的”。第一次是我,我小心翼翼地點然了鞭炮就往我的姐姐這跑,等我跑到了,鞭炮就爆炸了。第二次是我的姐姐,我的姐姐慢慢吞吞地,差不多點三分鐘,我叫我的姐姐快點。我的姐姐說:“好的”。 后來,我的姐姐的三個好朋友到她家里的后門來找她玩,我的姐姐讓他們三位進來,然后,我的姐姐說:“玩什么呀”。突然,我的姐姐的.一位好朋友站起來說:“我們來看恐怖片吧!”他們說:“好的”。只有我說不好。大家好長時間才把恐怖片看完,看完了之后,大家都說:“后悔了”。因為,那個恐怖片很恐怖?。?/p>
過年日記二年級上冊 篇7
新年是每個人都向往的日子。新年的時候,到處張燈結彩,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
今年春節(jié),我們全家到廣東過年,那里年味十足,喜氣洋洋,我們辦年貨、逛花街、看舞獅子表演、買春聯(lián)貼春聯(lián)、收利事包……,開心極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新年活動要數(shù)逛花街了。
逛花街是廣東特有的習俗。大年三十,我們來到花街。哇,各種各樣的鮮花數(shù)不勝數(shù)、千姿百態(tài)。我們一路走過去,先看到的是一棵棵年桔樹,一個個橙紅色的年桔掛在茂密的枝葉中,像一個個小燈籠亮著燈。然后是蘭花,有白的、粉的、紫的,花瓣摸上去嬌嫩極了,就像在翩翩起舞的蝴蝶,花瓣中,一條條細細的莖脈連在一起,有趣極了。忽然,一朵朵玫瑰映入我的眼簾,真漂亮呀,有大紅的、淡粉的、香檳色的,我喜歡極了。媽媽連忙帶我走了過去,買了一大束玫瑰。最后,媽媽還買了一大捧百合花,那花瓣雪白雪白的,就像白紙一樣潔白無瑕,花朵盛開時,就像一個大喇叭,聞起來香氣撲鼻……
這個年讓我們感受到了廣東的過年習俗,過得豐富多彩,快樂極了!
過年日記二年級上冊 篇8
今天是大年初一,也是拜年的時候,一大早我就起來了,我要跟爸爸媽媽還有姐姐一起去拜年。
爸媽讓我同姐姐一起到姐姐的同學家去拜年,我一聽著急的對爸媽說:我不認識姐姐的同學,怎么說話啊?我還是到我同學家去吧。爸媽說:你總是不愛說話,這次給你個鍛煉的機會,看看你的表現(xiàn)吧!真是沒有辦法,我只好硬著頭皮跟姐姐走了。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了姐姐同學家,沒想到姐姐竟是借拜年的名義要給她的同學補課。我在一邊暗暗著急:都怪爸媽亂安排,我還沒有給我的同學拜年呢!姐姐忙著給我介紹同學的家長,我連忙說:叔叔阿姨過年好!接著,姐姐的同學叫來她的小妹妹來陪我玩,我們年齡差不多,在一起玩的非常開心。
終于,姐姐終于給她的同學補完課了。我和姐姐一塊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過年日記二年級上冊 篇9
哈哈!新年到了,到處洋溢著新年的喜悅,家家戶戶貼上了對子,掛起了紅燈籠,啪!啪!啪!的鞭炮聲不斷的從四面八方傳來,超市里的人流量是平時的好幾倍,大家都在忙著采購年貨呢!
收銀臺前排起了龍一樣的長隊,大家個個臉上都有著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也歡天喜地的和爸爸、媽媽一起購物,買了好多蔬菜、水果、飲料……過新年了,祝愿各位長輩、老師、同學們,在新的一年里,生活美滿,工作順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過年日記二年級上冊 篇10
我喜歡粽香飄飄的端午節(jié),我喜歡圓月掛天的中秋節(jié),我最喜歡張燈結彩的春節(jié)。
“過年了,過年了?!贝蠼中∠锾幪帓鞚M了五光十色的彩燈,家家戶戶熱熱鬧鬧,喜氣洋洋。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在門上貼上了我寫的一幅對聯(lián),每個字都被兩條龍包圍著。中間還有一個巨大的“幅”字,希望福氣的到來。
晚上,外公外婆開始做起了團圓飯,忙得不亦樂乎。飯菜的香味飄啊飄啊,不一會兒,便飄到了客廳里。我口水直流,就偷偷地溜進廚房,一眼就看見了我最愛吃的那道菜,我輕輕地抓起一點點,快速的把好不容易“偷”來的美味塞進嘴里。哇。好吃,好吃,真好吃。我差點兒叫出來。
“吃飯啦?!蓖馄糯舐暫暗馈N乙宰羁斓摹帮L速”向餐桌奔去。桌上擺滿了各種美味佳肴。有大小不一的肉,有綠油油的青菜,有金燦燦的筍,還有鮮美的海鮮。瞧,桌子中央擺著一條紅鯉魚,紅紅的鱗片好像它穿了一件火紅的新衣。綠油油的蔥點綴著它,漂亮極了。魚肉軟軟的,可好吃啦。
吃完了飯,我們看起浙江少兒春晚,其中有兩個舞蹈節(jié)目還是我和別的同學一起參演的呢。春晚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讓人笑的前仰后合的小品。終于開始放煙花爆竹了,家家戶戶都在放鞭炮。而我們也放起了煙花,把煙花點燃,突然一道金光從地面向天上射去,只聽一聲巨響,那金光炸開來,閃出一個個小“星星”組成的圖案,像一朵朵在天上盛開的花兒。
春節(jié),給我?guī)砹诵腋:涂鞓?,給我們帶來了新的一年。我愛春節(jié)。
《秋天》教案(二年級上冊)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秋天》教案(二年級上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認識秋天的一些特征,感受秋天的美麗。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課題
1、談喜歡的季節(jié),引出秋天的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
1、出示課題《秋天》,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一):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落實兩個詞語的發(fā)音。
1、由朗讀課文,把自己覺得課文中最難讀的詞劃出來。
2、交流,隨機糾正學生當中出現(xiàn)的讀音錯誤,特別是:黃澄澄、當做。當學生讀音中出現(xiàn)錯誤時馬上糾正。
(二):再讀課文,感受秋天的美麗。
1、請學生再讀課文,把最喜歡的句子反復地多讀幾遍。(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老師巡回了解學生的學生的學習情況。
2、交流、匯報
1)么高,那么藍。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指讀----齊讀)
請學生讀出秋天天空的美。
2)藍天下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稻田。稻子熟了,黃澄澄的,像鋪了一地金子。(個別讀,小組讀,分男女生讀)
讀懂稻子熟了,農民伯伯豐收了。
黃澄澄:誰能在說出幾個與“黃澄澄”相似的詞如:金燦燦綠油油灰蒙蒙
3)上有棵梧桐樹。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了下來。(個別讀,半班半班讀)
點撥:“一片一片”與“一片片”的區(qū)別。
先問學生有沒有看到過樹葉一片一片落下來的樣子,然后請一個小朋友演示一下。
3、有的落到水里,小魚游過去,藏在底下,把它當作傘。有的落在岸邊,螞蟻爬上去,來回跑著,把它當做運動場。(讀出快樂的語氣)
l先請一個小朋友讀小魚一句,老師引導小魚撐著一把漂亮的傘會怎樣呢?
l再請全班同學這句話。
l用同樣的方法學習螞蟻這一句。
l分讀:愿意當小魚的讀前半句,喜歡螞蟻的讀后半句。
l說話練習:想象一下,樹葉落在地上還會碰到誰呢?又會把它當做什么?
4、稻田那邊飛來兩只燕子,看見樹葉往下落,一邊飛一邊叫,好像在說:“電報來了,催我們趕快到南方去呢!”(讀出焦急的語氣,因為電報來催了)
l讀了這句話知道了什么?
l請學生說說燕子的心情。
三、三讀課文
秋天你喜歡嗎?那我們就帶著對秋天的喜愛的感情一起把這課課文再讀一讀。
教學反思:沒有深入挖掘課文中的語言點,對課文的理解浮在表面,“黃澄澄、當做”兩個詞的讀音沒有落實,學生對秋天的美的感受不深,讀的機會不多。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學案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學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發(fā)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8個生字,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使學生理解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正確看待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用白板聚光燈功出示“觀天”,剩余部分遮蓋起來,問:“觀”是什么意思?同學們經??吹降奶煊卸啻螅浚ㄉ涣鳎?/p>
2.互動小判斷:“老師白板上只有‘觀天’二字?!睂W生判斷這個說法對不對,然后老師顯示剩余部分,為后文如何看待事物做鋪墊。
3.有一只小青蛙坐在水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有多大呢?我們來學習課文《坐井觀天》。
(二)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學生小組學習生字,交流識字方法。生開火車讀字,識詞。
信沿抬際蛙錯答還
井沿無邊無際不信抬頭青蛙弄錯回答還用
(三)聽錄音,初步感知課文
(四)朗讀感悟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
2.看插圖練讀第一次對話。
3.感悟第二次對話。
(1)男女生分角色讀第二次對話。
(2)說說讀懂了什么。思考:小鳥和青蛙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3)比賽讀讀小鳥人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為“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
4.感悟第三次對話。
(1)小組合作學習。分角色朗讀。
討論:小鳥和青蛙都是笑著說的,它倆笑的含義是什么?
(2)朗讀對話,讀出適當?shù)恼Z氣。
(五)戴頭飾表演
(六)拓展活動
1.思考: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他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
2.全班交流。指名續(xù)編第四次對話(戴頭飾)。
(七)談感悟
學習了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年級上冊《秋游》學案
二年級上冊《秋游》學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筆算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調商)、商一位數(shù)的除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小組交流筆算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調商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在試商、調商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挑戰(zhàn)性和樂趣。
〖教學重點〗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郊游嗎?告訴老師你們到哪里秋游.老師前幾天也和同學們到郊游,并且拍了一些照片回來,大家想欣賞嗎?(出示風景幻燈片)這地方美嗎?老師把這些圖片都洗出來了想要嗎?比一比哪一組表現(xiàn)最好,就獎勵給哪一組.大家加油哦!
二、建立模型
1、你們想去嗎?公交車站有兩種車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車限乘客46人,小客車限乘客34人.(出示公交車幻燈片)
2、實驗小學三年級師生共272人,四年級師生共230人,五年級共有師生368人..(電腦出示書中的情境圖),學生根據(jù)情景圖,提出有關除法的數(shù)學問題。
(1)說一說從圖上你得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3、同桌討論如何安排車輛.
4、解決問題
(1):三年級師生共272人都坐小客車,需要租幾輛?
①引導學生列出算式,272÷34=
②讓學生猜得數(shù),
③討論如何估計試商。
④學生試著獨立計算,(一名學生板演)
⑤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除數(shù)與商的積大了,說明什么?該怎么辦?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明確把除數(shù)“34”看作“30”來試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級師生共230人都坐大客車,需要租幾輛?
①引導學生列出算式230÷46=
②讓學生猜得數(shù),
③討論如何試商。
④學生試著獨立計算,(一名學生板演)
⑤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余數(shù)等于除數(shù),說明什么?該怎么辦?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
⑥全班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明確把除數(shù)“46”看作“50”來試商,初商“4”小了,改商“5”的原因。
5、啟發(fā)學生想一想,我們用了哪些方法試商?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或者小組內互相說一說。什么時候商會???)
(1)、由學生發(fā)現(xiàn)提出并解答:積大了說明什么?為什么會大呢?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怎樣確定商?
(2)、繼續(xù)完成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在解題的過程中由學生發(fā)現(xiàn)提出并解答:余數(shù)大余或等于除數(shù)說明什么?為什么會小呢?
(3)、小結,師引導學生說出:我們在試商的過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調小,商小了就調大,這就叫做“調商”(板書“調商”)也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須調大.翻倍法,積要接近被除數(shù).
三、應用拓展。
1、完成“試一試”
第1題:計算下列各題.先讓學生說一說商的大小情況。什么情況下商可能小了?什么情況下商可能大了?然后再計算:361÷54342÷43272÷26448÷89
第2題:(機動)認真觀察,小組內說一說,解決五年級師生如果都坐大客車,需要幾輛車?
2、完成“練一練”
第1題:不用計算,在○里填入“>”、“<”或“=”.
263÷27○10602÷31○20487÷18○30
第2題(提高題):先估算,再計算.233÷34=351÷58=
840÷35=630÷31=
3、幫幫老師。(機動)(課后延申)
老師帶來了128張精美的小圖片,
(1)如果獎勵給第一組16位同學,平均每人能分得幾張?還剩幾張?
(2)如果獎勵給第二組15位同學,平均每人能分得幾張?還剩幾張?
(3)如果獎勵給四(3)的61位同學。平均每人能分得幾張?還剩幾張?
四、學生質疑
對于本節(jié)課的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布置〗
完成“練一練”第3,4題。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古詩兩首《絕句》教案設計
古詩兩首《絕句》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想讓大家唱首歌給這么多的老師聽聽,請大家站起來,跟著音樂動一動。(小小手,放背后,小小腳,并并攏)
播放幻燈片,學生跟唱《春天在哪里》①
教師提問:
1、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照片,大家知道了這是什么季節(jié)嗎?
2、春天來了,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試說句子:春天來了,我發(fā)現(xiàn)......
3、你想用什么詞語來形容春天?
春天是一個()的季節(jié)
同學們形容得真棒,今天呢,老師想讓大家一起感受大詩人杜甫是怎么來描繪春天這個多姿多彩的季節(jié)。
二、賞析詩歌
(一)幻燈片出示《絕句》②
1、教師介紹詩人在寫《絕句》時的背景并介紹什么是絕句:
《絕句》是唐朝詩人杜甫閑居成都草堂時所作。本詩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寫了草堂門前浣花溪邊的春景。當時,安史之亂平定了,天下太平,詩人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前生機勃勃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詩。寫之前和之后都沒打算給詩擬題,所以干脆就以“絕句”為題。
絕句的意思是指:
2、大家再仔細品讀詩歌,說說描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哪個字可以看出來?(翠)(二)③幻燈片出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提問:
1、這兩句描寫了哪些景物?
(黃鸝、白鷺、翠柳、青天)
④⑤幻燈片出示黃鸝和白鷺的圖片,進行簡單介紹
2、師生合作,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在腦海中想象詩人描寫的場景
提問:
美不美?
美在哪里?
(三)賞析前兩句詩歌,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美
1、詩人前兩句描寫的景物是動還是靜?哪個字可以看出來?
(幻燈片:動態(tài)美:鳴飛)
2、找出詩句中描寫顏色的詞語
(幻燈片:顏色美:黃鸝翠柳白鷺青天)
3、品讀詩歌:在老師沒有帶讀前學生自由朗讀
提問:詩歌讀起來是不是朗朗上口,很容易誦讀呢?就像是一首旋律優(yōu)美的歌曲,旋律輕快、婉轉動聽,概括起來,我們把這種叫做什么美?
(幻燈片:旋律美: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四)賞析后兩句
(幻燈片: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1、誰知道什么是千秋?(千秋是指時間非常的長)
2、簡單介紹西嶺
(幻燈片:西嶺:是指四川成都以西的岷山,又叫大雪山。山高,空氣稀薄,積雪終年不化)
3、理解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
含:包含
問:杜甫草堂的窗戶真的能把岷山的雪山給含住嗎?所以詩人的什么寫法?【引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夸張)】
草堂能不能看見雪?所以這是詩人的一種(想象,聯(lián)想)
4、介紹東吳
(幻燈片:東吳:三國時指孫權統(tǒng)治的吳國,唐朝時指江蘇、浙江一帶。后人常指江南一代)
5、理解詩句:門泊東吳萬里船
泊:停泊
問:看到這句,你知道杜甫草堂門前有什么?從哪些字可以看出來?
“萬里”指的是什么?(距離長)
(翻譯詩句:從窗口望去,西嶺上千年不化的積雪,似乎近在眼前;門外江上停泊著行程萬里、從東吳歸來的船只。)
三、配樂朗讀詩歌
1、聽讀《絕句》(幻燈片:《絕句》)
提問:你們感受到的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歡樂、愉快)
所以詩人在寫這首詩的時候,也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呢?
2、教師帶讀
3、配樂朗讀
四、教師總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和詩人杜甫一起欣賞了美好的春光,同時也感受了春日里愉快的心情,最后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把詩歌一起朗讀一遍。
五、詩歌中的對偶
1、好的,詩歌的大概意思同學們都掌握了,那老師提幾個問題你們來猜猜上對—黑對—美對—
(幻燈片出示黃鸝)
兩個黃鸝鳴翠柳——
2、鳴是表示動作的字,和它對應的是哪個字?上是表示動作嗎?可以用哪個字來代替?(兩個黃鸝鳴,一行白鷺飛)
3、我們把上下對仗工整的詞語叫做對偶
(幻燈片:對偶要求:1、字數(shù)相等;2、詞性相同或基本相同)
4、回憶:在我們學過的詩句里,你可以找出哪些對偶的詩句?
(幻燈片1、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2、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
5、掌握了對偶詞語的要求,老師要出題考考你們課本之外的內容,課余時間,開動你們的腦筋一起對一對吧!
(幻燈片:云彩經不住風吹——)
二年級上冊語文《秋天》教案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秋天》教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一、教學要求:
1.認識秋天的特點。
2.學習9個生字,理解“那么、熟了、黃澄澄”等詞語。了解“金子、運動場、傘、電報”所比喻的事物。
3.學習由上到下、由遠到近的觀察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比喻句;“稻”的字形分析。
三、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
四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我們一年級學過《秋天到了》一課,哪位同學能背誦一下課文?(學生背誦)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描寫秋天景色的課文。板書《秋天》。
二、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初步了解圖意,學習觀察方法。
1.出示掛圖,指導學生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哪些景物?(天空、云朵、燕子、稻田、池塘、梧桐樹、落葉、小魚、螞蟻)(梧桐樹、落葉喬木)
2.仔細觀察天空、云朵、稻田、梧桐樹是什么樣的?(藍藍的天空,幾朵淡淡的白云,金黃色的稻田,梧桐樹的葉子變黃了,一片一片飄落下來)
3.仔細觀察燕子、小魚、螞蟻都在干什么?(燕子邊飛邊叫,小魚在水里游,小螞蟻跪在地上)
三、借助漢語拼音初讀課文。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小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先拼讀再直呼。保證中差生有時間讀完課文。
2.再自由小聲讀課文,速度稍快一些,讀準字音,并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3.指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不準的字音。(“一”的變調:y@y3ny0d@y0pi4n;前鼻音:云y*n金j9n;輕聲字:么、著、了、的、子等)
4.指導讀好長句,在需要停頓的地方畫“/”。(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藍天下/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稻田。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5.讀好感嘆句。(“電報來了,催我們趕快到南方去呢!”體會小燕子愉快的心情)
6.聽錄音,在腦子里浮現(xiàn)秋天圖畫。
四、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二年級語文上冊《回聲》教案
二年級語文上冊《回聲》教案
這篇科學童話借小青蛙遇到的“問題”和青蛙媽媽的講解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回聲。課文語言淺顯,情節(jié)生動,引人入勝,內容充滿童真、童趣,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教學中應從文章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f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學
情
分
析
童話是孩子們最愛讀的,本課采用童話的形式介紹了回聲的知識,使之變得生動有趣。大多數(shù)學生對回聲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上,甚至有的同學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因此,在課前教師應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會,豐富他們的感知。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經驗,運用圖片或多媒體手段,揭開回聲的奧秘。只要讓學生讀懂聲波和水波一樣,碰到障礙物就會返回來產生回聲就行了,不要細講科學知識。
教
學
目
標
1、隨文認識6個生字,會寫一個生字“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圖文結合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fā)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
學
重
難
點
重點:多種方法識字,能分角色讀好青蛙和回聲以及和媽媽的對話。
難點:讀懂青蛙媽媽的話,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fā)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聲音激趣,導入新課。
1、生活中有著各種各樣的聲音,同學們,聽,這是什么聲音?看誰的小耳朵最靈。指名說。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另外一種聲音——回聲。
2、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回,大口框里面套小口;聲,上面是士,上面的橫長,下面的橫短。誰來讀課題?指名讀、齊讀課題。
3、質疑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嗎?指名說。那么到底什么是回聲,它是怎樣形成的呢?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識字寫字。
(一)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輕輕打開書148頁,擺好讀書姿勢。自己大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通順的要多讀幾遍。
(二)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會讀嗎?自己試一試
2.請小老師來領讀。
3.學習生字:“呱、哩、圈、紋、碰、返”。
(1)同位合作讀一讀。
(2)交流記字方法。(用字卡折一折)
(3)再讀生字。
三、精讀課文,了解回聲。
1、你們真聰明,老師帶你們到小河邊去玩吧!(出示課文插圖)瞧,小河上有座橋,這里的風景怎么樣?。?/p>
2、書上是怎么寫的?誰愿意給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
3、什么好像一個大月亮?
4、讓我們美美地讀讀這一自然段吧!
就在這美麗的橋洞里還發(fā)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呢,請小朋友齊讀2、3自然段。
5、小青蛙看到美麗的景色怎么了?
指導讀好語氣
6、不知哪里來的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哪!”當聽見有人學他叫時,小青蛙心里會想什么?
指導讀出奇怪、疑惑的語氣。
7、此時的小青蛙心里很奇怪,他把心中的困惑告訴誰了?
媽媽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也跟著媽媽去看看吧!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跳到岸上以后做了什么事?
8、你們看得真仔細,你們不是想知道回聲是怎么回事嗎?請看。
我們聽青蛙媽媽是怎么說的。
指導讀好青蛙媽媽說的話。
9、同學們,回聲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們明白了嗎?
聲音的波紋碰到橋洞的·····
→碰到
(師相機板書:聲波≈≈≈石壁)
返回來←
10、這就形成了回聲。你們真棒,自己弄清了回聲的知識,高興嗎?
把高興的樣子表現(xiàn)給老師看。
(生個個做出高興的樣子)小青蛙真是太高興了,他又游回橋洞地下重新體驗回聲帶給他的樂趣,讓我們一起高興地讀讀第6自然段。
四、拓展
1、說說生活中的回聲。
2、現(xiàn)在又到了知識競答的時間啦,我們聽聽老師給大家?guī)硎裁磫栴}呢?
小熊的媽媽和小熊來到山頂,小熊對著大山喊:“啊,好漂亮啊!”對面的大山也喊了起來:“啊,好漂亮?。 毙⌒芎芷婀?,聰明的孩子們,你們能告訴小熊這是怎么回事嗎?
3、談收獲。
時間過得真快啊,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下課!
1.仔細聽聲音,舉手回答。
2.書空課題。
3.課題質疑。
4.帶疑問讀課文。
按照要求自讀課文。
多種方式學習生字。
生讀第一自然段。
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
齊讀第一自然段。
齊讀2、3自然段。
高興地叫起來:“呱呱呱,多好看哪!”
自己試著讀讀。
生:他很奇怪。
生自由練讀。
生:明白了。
生:聲音的波紋碰到橋洞的石壁又返回來。
生:高興。
生:開心。
生自由談收獲。
因題質疑,培養(yǎng)了學生思考、提問的能力。了解問題取向,有利于設計教學活動,促進教學活動的高效率。
指導學生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決。
形聲字是漢字的最主要組成部分,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形聲字的規(guī)律,也是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的重要方法。同時,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尤其是在生活中識字,更是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的重要途徑。
根據(jù)課標的要求學生可以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讀完老師要有指導,應該重讀哪個音?帶著什么樣的語氣讀。學生讀不好,老師可以范讀,使朗讀更有效果。
此處指出回聲的特點:回聲緊跟著叫聲。回聲的聲音稍輕。還有一點,回聲的內容和前一句的內容是一模一樣的。老師的范讀對學生了解回聲的特點是必不可少的,但更深層次的領悟則需要學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閱讀中,自悟自得。
板書設計
回聲
→碰到
聲波≈≈≈石壁
返回來←
二年級上冊《認識厘米》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認識厘米》教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二年級上冊《認識厘米》教案
教學內容:P2~3及P4做一做、練習一第1、2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創(chuàng)造活動中,建立起對長度單位的理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難點:用學生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準備學生尺。
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動手操作。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媽媽和老師比,誰高?誰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劃一下。你能知道具體高多少,矮多少嗎?
“高多少”,“矮多少”其實是在比較人體的長度,這就要使用長度單位。
二.探究新知
(一)統(tǒng)一長度單位
當古代的人們沒有發(fā)明長度單位的時候,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圖。)觀察這些圖,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說:古人用張開的手臂丈量石頭的寬度,以一拃或腳長為標準量物體的長度。
你覺得他們的這些方法怎么樣?(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攜帶著幾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tuǒ)都能測量物體的長度,幾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這樣的方法來測量物體?,F(xiàn)在我們就用一拃作單位,量一量桌子的長度。(師生共同測量課桌的長。)
交流匯報:課桌的長是幾拃?生1:5拃。生2:5拃半。
教師提出疑問:我量了只有3拃。我們量的都是同樣的課桌,為什么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看法,使他們逐步明白:每個人一拃的長度不同,進行測量后,量的結果也不同。
追問:要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學生:用相同的標準進行測量。
教師小結:因為測量選用不同的標準,它們的長度單位不同,所以測量的結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這就需要統(tǒng)一長度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
(二)整體感知,認識厘米。
1.觀察尺子,認識刻度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較一下,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呢?(學生可能回答:都有豎線、還有數(shù)字)
這些豎線有的長有的短,我們把它叫做刻度線。每一個數(shù)字都對著一條比較長的刻度線,第一個數(shù)字是O,我們就把這條刻度線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讓我們來讀一下這些刻度。
尺子上有這樣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學的尺子上是“厘米”兩個字,其實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袄迕住笔且粋€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米”作單位。
2.認識1厘米。
教師指出:這個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線一樣,表示從這里開始。從刻度0到刻度1的長度就是1厘米。(板書:1厘米)
尺子上還有哪一段的長度也是1厘米呢?誰上來指指看?
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加手勢):從刻度2到刻度3之間這一大格的長度是l厘米,從刻度3到刻度4之間這一大格的長度也是1厘米,從刻度4到刻度5呢?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一個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因為每個大格的長度都一樣,所以我們在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時才有了統(tǒng)一的標準。
同學們你們覺得1厘米的長度怎么樣啊?(很短。)是呀,1厘米確實很短。
追問: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呢?(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課件呈現(xiàn)食指的寬度、田字格的寬度、圖釘?shù)拈L度。
用1厘米來說一句話:我們的食指寬大約是1厘米。你也能用l厘米說一句話嗎?
學生積極發(fā)言。
3.認識幾厘米。
師:剛才同學們認識了1厘米,那現(xiàn)在老師要增加難度了,看從0到3的長度是幾厘米,從O到7呢?
學生自主學習。
4.教學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條,用手比劃下它的長度,說說它可能是幾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匯報交流。
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把尺的刻度O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的長度就是幾厘米。提醒學生注意在測量時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測量的物體邊上,沿著物體的直邊來量,量時要按緊尺子。
(2)如果尺子壞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還能量出這張紙條的長度嗎?怎么量?(把尺的刻度2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把大數(shù)減小數(shù),就是這張紙條的長度。)
5.實踐應用。拿起數(shù)學書,找到封面上比較短的那條邊,估計這條短邊大約有多長?再量一量,看你估計得是否準確。再量一量數(shù)學書長邊的長。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
讓學生看刻度尺,說出鉛筆的長度,再說說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先估一估大約幾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2題。
看著尺子上的刻度,說出手掌的寬和一拃的長大約是幾厘米。
說明:接近8厘米的,我們說它大約是8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測量從腳尖到腳尖的距離。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測量物體的長度必須用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還認識了1厘米的長度,并會用手上的尺子測量身邊物體的長度。
板書設計:統(tǒng)一長度單位認識厘米
測量時,標準不同,結果就不同—,統(tǒng)一長度單位厘米cm
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新課標第一
量法:把尺的刻度O對準物體的一端,這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二年級上冊品德教案精選
88教案網(wǎng)相關專題:“二年級上冊品德教案”。
二年級上冊品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使學生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能簡單地向他人介紹自己生活的地方。
活動準備:學生事先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并帶好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小鳥的家在哪里?小魚的家在那里?我們的家鄉(xiāng)在那里?{學生自由發(fā)言}
二、說說自己的家:
1、你的家在哪里?那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介紹給同學聽}
2、交朋友:與自己同住一處的人,互相認識,交朋友;與自己不同住處的人互相介紹,交朋友。
3、上臺介紹自己的家,介紹你交到的好朋友的家。
4、:不管生活在哪里,家鄉(xiāng)總能帶給我們歡樂。
三、學會說清自己的住處:
1、你能告訴你的好朋友,你家的具體住址嗎?
2、看看書上同學用的是什么方法介紹的。
介紹方法。{具體門牌、樓棟、方位、標志性建筑物}
3、用你喜歡的方式介紹家庭住址。{學生自由發(fā)言}
四、活動:畫出你生活的地方。
1、獨立完成。
2、上臺展示,介紹。
1、全課。
二年級上冊品德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糧食的用途。
2.知道糧食是勞動人民用汗水換來的。
(二)能力目標
做到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不浪費糧食,愛護莊稼。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他們對糧食的愛惜之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知道糧食是勞動人民用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
使學生做到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不浪費糧食,愛護莊稼。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圖片“玉米”,或展示實物。)
老師:同學們,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嗎?
學生:(略)
老師:這是玉米,它是一種糧食作物。大家了解糧食作物嗎?(過渡)
講授新課
一、了解糧食作物(板書)
老師:同學們,大家先打開課本第六十頁,我們看一看,圖上展示的都是什么?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圖上展示了小麥、水稻、大豆、玉米和谷子,它們都是糧食作物,它們可以做成什么食物呢?
學生:(略)
老師:它們可以做成面條、米飯、豆腐、玉米油和小米粥等等供我們食用,大家還知道這些糧食作物的其他用途嗎?大家討論一下,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民以食為天”這些糧食作物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它們會被加工成各種食物供人類食用,它們是維持我們生命的重要物質,人類生活離不了它們。
學生:(略)
老師:大家還知道哪些糧食作物呢?
學生:(略)
(讓同學欣賞視頻“五谷”、“向日葵”、“玉米,高粱”等;圖片“花生”、“綠豆”、“蕎麥”、“芝麻”、“向日葵”、“高粱”等;還可讓同學們看一看,摸一摸帶來的糧食實物。)
老師:這些糧食作物大家知道是怎么來的嗎?我們以饅頭為例,看一看它是怎么來的。(過渡)
二、饅頭的來歷(板書)
老師:大家下面討論一下,饅頭是怎么來的呢?
學生:(略)
老師:我們打開課本第六十一頁,我們看一看,然后再說一說:饅頭是怎么來的?
學生:(略)
老師:大家看完后有什么感受呢?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香噴噴的饅頭,是許多人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啊!那我們該怎么做呢?
學生:(略)
老師:大家說的很好,我們應該珍惜糧食,不浪費。
(讓同學們欣賞視頻“鋤禾”、“珍惜糧食”;圖片“布的生產過程”、“浪費糧食”、“糧食浪費”等,使同學認識到浪費糧食可恥?。?/p>
老師:我們該怎樣珍惜糧食呢?我們看下面的同學做的好不好。(過渡)
三、討論(板書)
老師:大家打開課本第六十二頁,我們看一看圖中的同學在做什么?他們的做法好嗎?大家討論一下,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他們這些做法都是不尊重人們勞動成果,浪費糧食的表現(xiàn),我們不要向他們學習,我們應該珍惜糧食,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最后,讓同學們伴著音頻“鋤禾”,讀一讀這首詩。)
課堂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認識到糧食是勞動人民用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應該珍惜。
二年級上冊品德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tài)度: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科學、熱愛自然、樂于研究的情感。
2、行為與習慣:培養(yǎng)學生遇事愛問為什么,不明白就去思考、研究的行為習慣。
3、知識與技能: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只有注意觀察生活,才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同時要讓學生學會制定研究計劃。
4、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活動,去體驗思考研究給人們帶一來的方便,感受到研究的快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學會提問題
1、請同學們拿己的書包向同桌說說書包各個部分的用處。
2、針對你的書包提問題。
活動(二)研究輪子
1、針對輪子你想研究什么問題?
2、想想研究一個問題應該有哪些程序和步驟?
活動(三)方法指南
1、想想應該如何制定研究計劃?
2、分組制定研究計劃。
活動(四)實戰(zhàn)練兵
1、交流制定好的活動計劃。
2、開始研究,比比哪組研究好。
活動(五)小小研究發(fā)布會
1、今天我們開一個“小小研究發(fā)布會”,好嗎?
2、請每個小組討論一下向大家匯報的程序。
3、練習一下匯報的過程。
4、請每小組匯報。
活動(六)經驗分享
1、說說在這次活動中的收獲和不足的地方。
2、把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告訴別人,征的他們的看法。
3、辦個成果展覽。
4、討論:如何辦成果展覽。
5、每組推薦一名小小研究員。
6、把研究成果告訴父母。
二年級上冊品德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一.了解買衣服的簡單常識。
二.學會看衣服的質地。
三.了解衣服價格變化的特點。
四.對學生進行理財方面的教育。
五.增強學生作為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重點和難點
一.了解買衣服的簡單常識,增加學生作為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是本課的教學的重點。
二.對學生進行理財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活動準備
一.幾件兒童衣服。
二.購物清單。
三.準備若干個商業(yè)場所(表牌),以及各種衣服。
四.畫的營業(yè)執(zhí)照和衛(wèi)生許可證。
五.布置六個四人小組準備六個買賣活動。
活動過程
活動一:交流“我逛街”
展示課件(今天,我逛街。)
師:同學們,“我逛街”的活動完成了嗎?
生:完成了。
師:那么,我們就來看看活動結果吧,拿出活動題,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活動。
活動二:“怎樣買衣服”。
1.衣服質地的選擇:
2.分小組活動。
3.衣服的選擇:
(展示兩件不同的衣服)
師:比一比,你會選擇哪一個呢?能說說原因嗎?
指名回答。
師:在購買時,也應該根據(jù)家里經濟條件來定,先做合理的計劃再購買。
4.了解價格的變化
5.學生實踐。
師:我們既看了同學們的表演,又參加了討論和總結,肯定收獲不少。讓我們再次走到市場上去看一看――
展示課件(火爆的商場)。
師:這多的商品,同學們想進行一次模擬的買賣活動嗎?
生:想。
師:我宣布活動現(xiàn)在開始。
學生活動。
師:請說說你在剛才的活動中用了哪些買東西的學問?
指名回答。
活動三:活動小結。
二年級上冊品德教案 篇5
主題目標:
1.走近身邊的動植物,具有關心、親近動植物的情感。
2.通過活動了解身邊常見的動植物的有關知識,初步了解動植物與人類的關系。
教科書分析:
本主題內容旨在引導孩子們感受動植物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fā)他們愛動植物的感情。
50-51頁的背景圖是一幅美麗的人、動物、植物和諧相處的圖。那可愛的小朋友,在花叢中飛舞的五顏六色的蝴蝶,在枝頭玩耍的小猴和小松鼠,一株株生機勃勃的植物,相處得是那樣融洽、其樂融融。“所有的動物、植物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是地球媽媽的孩子。這些可愛的動物、美麗的植物與人類親密地生活在一起,是我們的親密的朋友!”這段優(yōu)美的教科書提示語告訴我們地球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園,人與自然是和諧共處的。
52頁內容展示的是動物與人類的關系。上圖說明了牛是農民的好幫手、好朋友。中圖:小男孩生病了,小狗奇奇趴在他床頭給它解悶,表現(xiàn)了狗與人之間的深厚感情。同時教科書還提示了一則文字材料:“喬治和他的小狗”。這些都只是引子。對孩子們來說,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是與生俱來的,他們一定知道更多動物與人類相處的故事,教師應鼓勵學生講一講。
53頁給我們展示的是植物給我們帶來的幫助。四幅圖分別展示的是樹凈化空氣、蒲公英給孩子的童年增添了歡樂、醫(yī)院里人們用鮮花祝愿病人早日康復以及大樹在盛夏給人們送來涼爽的情景。人類離不開植物,除了書上列舉的這些植物,教師還可以引導孩子們尋找身邊的這些“好朋友”,了解他們與我們的密切關系。
正如52頁上方的教科書提示語所說,這些朋友給了我們很大幫助,也給我們帶來很多歡樂。有了這些好朋友,我們的世界才會更精彩,生活才會更美好。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掛圖,并搜集關于動植物和人類關系的資料。
2.教師課前編排小品:喬治和他的小狗。
3.學生課前搜集動植物和人類關系的資料,準備自己喜歡的動物和植物頭飾。
活動過程
1.看圖導人:教師出示掛圖(類似教科書50-51背景圖,但沒有動植物)。
大家看到了什么?有沒有覺得缺了些什么?
2.貼圖游戲:我們一起把這幅圖變得更美麗些吧!在歡快的音樂中,孩子們把自己收集到的頭飾和圖片貼在掛圖上。教師引導學生談談對貼好的掛圖的感受。
3.要點:所有的動物、植物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是地球媽媽的孩子。這些可愛的動物、美麗的植物與人類親密地生活在一起,是我們的好朋友!
4.小品表演:喬治和他的小狗。
“小狗”說:我能救人,我才是人類的好朋友,誰敢和我比?
5.表演討論:學生根據(jù)自己資料,戴上相應的動物頭飾,夸耀自己與人類的關系,或說或演或唱。教師相機把教科書52頁的內容穿插其中。
6.過渡:除了動物,植物也是我們親密的朋友。
7.閱讀53頁教科書:植物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幫助呢?
8.討論:說說植物為什么也是我們的親密朋友?
9.小組競賽:你們知道哪些植物?它們有什么用?看看哪個小組知道的多。
10.感情:動植物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給了我們很大幫助,也給我們帶來很多歡樂。有了它們,我們的世界才會更精彩,生活才會更美好。
11.在歡快的音樂聲中,戴著各種各樣的頭飾的學生們一起載歌載舞,感受人類的朋友與人類的友愛之情。
活動要求
1.在貼圖活動中,學生上前貼畫要有秩序,不要擁擠。教師應提示學生將動植物貼在圖上的相應位置。
2.學生對動植物的了解不要求一定要用科學術語表述,只要能表現(xiàn)動植物與人類的親密關系即可。
活動拓展
1.舉辦以本課內容為主題的童話故事比賽或小品比賽。
2.辦一期以“親密的朋友”為主題的小報。
教學:
1.學生是否樂于參加活動,能否以飽滿的熱情投入角色扮演。
2.學生是否理解動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是否初步掌握了搜集資料的方法。
二年級上冊品德教案 篇6
執(zhí)行時間:
xx年xx月xx日
教學目標:
1、集體生活中能與同學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交流分享、感受生活成果。
2、能以文明有禮貌的方式和同學交往。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3、感受多讀好書能擴大知識領域,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教學重點和難點:
感受多讀好書能擴大知識領域,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教學準備:
教師:圖片、圖書若干學生:圖書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引導新課:
1、教師講述:同學們,你們都有好朋友么?我也有個好朋友,你們猜猜它是誰?(出示書籍)對了,就是圖書。
2、板書課題:好書大家看
三、講授新課:
1、欣賞圖書:出示圖書圖片。
2、介紹自己喜歡的圖書
(1)教師介紹圖書《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2)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圖書。
3、好書大家看
分學習小組交流圖書:老師抓住機會表揚借書活動中互助友愛的學生、有禮貌的同學。同時注意觀察學生在借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4、怎樣借書還書
(1)說一說:在借書的過程中你看到了什么值得學習的事情。
(2)說一說:在借書的過程中你看到了什么不滿的事情。
(3)幫幫這些小同學
5、利用電腦動畫解決問題
(1)書沒看完怎么做標記?
(2)借的書還了,可是沒看完怎么辦?
(3)怎樣做才能不把借來的書弄臟弄破?
(4)怎樣還書才能使書的主人高興?
(5)借來的書能轉借他人看么?
6、小書簽真可愛
(1)出示教師制作的小書簽
(2)講解制作的過程:
A、裁紙B、設計C、畫圖D、剪貼E、穿繩
(3)學生合作制作小書簽
7、聽故事
四、小結
你們在游戲中是不是也發(fā)現(xiàn)許多有趣的問題?圖書世界真是很奇妙,有很多奧秘等著我們去揭開呢!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起去探索吧!別忘了在探索圖書世界時要注意和周圍的同學配合好,愛護圖書。希望每位同學都和好書交上朋友。
二年級上冊品德教案 篇7
主題目標:
1.知道動植物也是有生命的,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2.初步了解一些動植物的生長過程,感受它們和人一樣是有生命的,尊重動物,愛護植物,初步養(yǎng)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識。
為了讓孩子們從小懂得動植物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它們的生長需要得到我們的關愛,我們設計了“可愛的生命”這一活動主題,其中包含兩個活動:“它們在生長”和“生命的力量”。
教科書分析:
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都是可愛的生命,它們每天都在生長著。56圖展示了一顆小小的蓮子成長為荷花、蓮蓬最后成長為蓮藕的過程,中間是一首小兒歌。這一組圖旨在借此讓學生認識生命的周期,向學生滲透對生命的尊重意識。教科書提示語“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長過程?說一說?!眲t是鼓勵孩子們去探究其他植物的生長過程。
57頁的上方組圖展示的是小鴛鴦成長的過程。在媽媽的孵化下,小鴛鴦出生了。媽媽帶著它們游水學本領。小鴛鴦們長大了,掌握了本領,在自然界自由自在地生存著。下面的小圖中,兩只小貓友愛地偎依在一起。本頁內容旨在讓孩子們對動物這一生命體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知道動物和人一樣有感覺,會用獨特的方式保護自己,相互之間還會有交流和感情。正如58頁教科書提示語所說:動物和人類一樣重親情、愛伙伴呢!
58頁的組圖進一步展示了動物之間相親相愛的場景:袋鼠媽媽很愛護自己的孩子,將孩子們裝在自己的“口袋”里;冰天雪地中,企鵝一家緊緊挨在一起,互相取暖;鳥媽媽給幼小的鳥寶寶喂食。本頁下方的提示語旨在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見過的動物之間相親相愛的場景談談自己的感悟和體會。
動植物不僅有生命,而且小小的身軀內蘊藏的生命的力量是巨大的。教科書59頁的組圖展示了動植物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頑強生存的情景。教師可以補充一些相關的資料讓孩子們交流、思考,以便讓他們深切感受到動植物在惡劣環(huán)境下生存的力量之大。
60頁組圖通過竹筍和小草的生長過程展示了植物生長力量的巨大。上圖展示的是竹筍破土而出的過程。下圖表現(xiàn)了秋天已被燃盡的小草在第二年春天又重新生長的情景,旁邊配以古詩,讓孩子們不由自主地敬佩小小植物所具有的強大的令人驚異的生命力。
教科書這樣編排,目的在于引導二年級的小朋友從形象的畫面和直觀的文字中感受到:動物、植物盡管在外形上相差很大,但他們和人類一樣,都是有生命的,都在不斷地生長,都重親情、愛伙伴,它們體內蘊涵的生命的力量是巨大的,從而激發(fā)他們對動植物的生命的熱愛與尊重。
【一、它們在生長】
活動準備
1.教師課前搜集常見的動植物生長的資料,有相關的資料片更好,準備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的磁帶。
2.學生課前搜集常見的動植物生長的資料,準備自己最喜歡的動植物的圖片或玩具模型。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我們是怎么長大的?引導學生回顧自己長大的過程。
2.閱讀教科書:結合教科書56頁內容,引導學生了解蓮子的生長過程。
3.讀兒歌:誦讀教科書56頁的小兒歌,可分組誦讀或集體誦讀。
4.看圖了解:教師出示黃豆、小菜秧和小樹等常見植物的生長過程的掛圖。學生獨自或與小伙伴合作看圖,思考植物是怎樣生長的。
5.趣味表演:用表演、自我介紹或編小兒歌的形式介紹自己看懂的那種植物的生長過程。
6.談話拓展: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長過程呢?拿出自己喜歡的植物的圖片,介紹一下。
7.小結要點:自然界中的植物是可愛的生命,它們每天都在生長著。
8.談話過渡:不光植物在生長,動物也在生長。
9.閱讀教科書:結合教科書57頁內容,了解小鴛鴦的成長過程。
10.小組交流:你養(yǎng)過什么動物?它們是怎樣長大的?
11.欣賞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從歌曲中,你知道了什么?
12.閱讀教科書:結合教科書58頁的內容,了解動物之間重親情、愛伙伴的例子。
13.全班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之間相親相愛的故事呢?
14.小結要點: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愛自己的家人、關心自己的伙伴。
15.你想對這些懂得愛的小動物們說些什么?齊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活動要求
1.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讓孩子們欣賞相應的影片。
2.鄉(xiāng)村的孩子學習本課可能比較有切身體會,教師可以將課堂引向大自然。
對城市的孩子來說,本活動的內容可能比較生疏,教師
應該準備相應的資料,給學生直觀的認識。
活動拓展
課后開展展簡單的植物種植活動,讓學生從實踐中了解植物的生長周期、感受動植物生長的不易,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生命的尊重。
【二、生命的力量】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動植物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長的音像資料和《春筍》的錄音帶。
2.教師課前編排童話故事小品《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具體內容見活動過程)。
3.學生課前搜集動植物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頑強生長的資料。
活動過程
1.表演小品:《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學生分角色扮演小駱駝、小紅馬和駱駝媽媽(戴上相應的頭飾)。
小紅馬譏笑小駱駝長得難看:“你的腳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長著兩層眼毛,背上還有兩個肉疙瘩,多難看??!”駱駝媽媽知道后,帶著小駱駝去沙漠旅行了一次。在旅行中,小駱駝知道了:腳掌長得又大又厚是為了不陷進沙子里,肉疙瘩叫駝峰可以貯存養(yǎng)料,兩層眼毛可以防止風沙吹進眼睛。他覺得自己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2.討論:你想對小駱駝和小紅馬分別說些什么?
3.談話導入:動物生命的力量可大了!
4.看錄像,談感受:播放動物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存的錄像:請學生用一句話夸夸自己最佩服的動物。
5.過渡:植物生長的力量也很大。
6.聽錄音,看教科書:學生一邊聽《春筍》的錄音,一邊閱讀教科書60頁上方的三幅圖,然后說一說小春筍的生長過程。
7.誦古詩:結合教科書60頁下圖,引導學生感受小草的強大的生命力,并誦讀古詩《草》。有條件的話可播放相應的資料片,讓孩子們有更直觀的感受。
交流舉例:用多種形式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動植物具有頑強生命力的資料。
9.討論:你想對這些植物說些什么?
10.教師小結:在植物小小的身軀內竟蘊藏著如此巨大的生命力!動物和植物,它們生命的力量可真大??!
活動要求
1.教師應盡量采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孩子們了解動植物的·生長過程。
2.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教師可以結合動物愛護伙伴的學習內容,相機對學生進行關愛身邊親人和伙伴的教育。
活動拓展
1.引導學生開展動物飼養(yǎng)、植物栽培等動手實踐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實踐過程中的成果做成展覽,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
2.制作以《可愛的生命》為主題的手抄報或電子小報,班級可開展小報評選。
教學評價:
1.學生是否樂于參加活動,能否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活動。
2.學生是否了解一些常見的動植物的生長過程。
3.學生是否在活動中懂得了動植物和人類一樣有寶貴的生命,能否感受到動植物生命力的巨大,是否熱愛、尊重動植物的生命。
4、學生是否會搜集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資料。
二年級上冊品德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觀察、認識身邊的環(huán)境。
2、感受身邊的環(huán)境對自己、對大家生活的影響。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認識身邊的環(huán)境。
2、感受身邊的環(huán)境對自己、對大家生活的影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說:我們每天都要經過很多地方,比如說家里、馬路、學校等,那么,你注意觀察過這些地方都是什么樣子的嗎?你想知道它是什么樣子的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身邊的環(huán)境——你喜歡哪兒》這一課。
二、過程
1、師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欣賞風景圖片。生說一說喜不喜歡這些地方,為什么?
2、師說,其實呀,不光這些地方有美麗的風景,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也有這么多美麗的風景。誰能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的美景?看看哪位同學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3、師說:聽了同學們的發(fā)言,我覺得咱們的家鄉(xiāng)更美了!有幾位小朋友也想介紹一下自己家鄉(xiāng)美麗的風景,大家想不想看?播放多媒體課件,出示不同地域的風景圖片。
4、師說:我們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風景,那么,你最喜歡哪里的環(huán)境呢?你希望自己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呢?現(xiàn)在分小組討論,說給你的小伙伴聽吧。
生討論。匯報,師隨機板書,寫出大家喜歡的理由。
5、師說:可是,并不是所有地方的風景都像我們剛剛欣賞過的那么美好,有些地方的環(huán)境受到了很嚴重的污染,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出示環(huán)境污染的圖片。師說:你喜歡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嗎?(生回答:不喜歡)
6、討論師說:老師也不喜歡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大家分小組討論一下,生活在不好的,受污染的環(huán)境里你有什么感受?生討論。匯報。
7、師說:我們剛才看了兩種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你喜歡哪一種呢?現(xiàn)在每個小組都有一張空白的校園設計圖,現(xiàn)在就和你的伙伴一起商量,動手給它涂上你們喜歡的顏色吧!學生討論,完成校園設計圖。師生共賞,點評。
三、總結
師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喜歡生活在空氣清新,風景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生活在空氣污濁,垃圾遍地的受污染的環(huán)境中。這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讓我們?yōu)榱耸棺约荷畹沫h(huán)境更加美好而一起加油吧!
二年級上冊品德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秋天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以及人們進行各種收獲的勞動。認識和了解春種秋收農作物的特征及生長規(guī)律。
過程與方法
學會正確使用勞動工具和收獲的技巧,并用看、摸、聞、學、問等方式了解收獲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
觀感受金秋十月是收獲的季節(jié),能積極參加收獲勞動,體驗收獲的喜悅。
活動重點
激發(fā)兒童的情感,讓他們體驗勞動的愉快,同時要注意安全和衛(wèi)生。
活動準備
一、師:不知不覺,秋天已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你看到周圍的植物怎樣了?(生答)
師:到哪里去收獲呢?(學生交流)
師:我們收獲時要注意什么?
(講解安全事項)
二、我們去收獲
(學??筛鶕?jù)當?shù)鼐唧w情況實施,可到校田地,也可在家長的帶領下去收獲。)
活動課時:
1課時。
活動過程
一、歸來的匯報會
師;這次收獲,你們感覺怎么樣?
二、進行匯報
三、延伸
這些果實都是農民辛苦種的,現(xiàn)在豐收了,大家一定很高興。別忘了把今天的感受寫下來或畫下來,放進你的檔案袋里。
二年級上冊品德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兒童作為變化中的個體,在參與集體活動的時候,會發(fā)生許多有趣的故事,這是孩子們自己的故事,正是他們學習過集體生活,學會幫助他人,感激他人,團結友善的一筆財富。本課在通過開展兒童的交流活動:講述、表演、互送感謝卡等,在參與過程中培養(yǎng)愛集體、愛老師、愛同學的感情和交往能力。
教學目標:
1、體會班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心,同學的友愛,感受集體對自己進步的幫助。
2、幫助學生養(yǎng)成感謝他人的良好習慣。
3、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表達自己看法的能力,并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別人的感謝,以發(fā)展同學間的友誼,促進同學間的團結。
教學難點:
通過說故事、貼綠葉、做卡片和靚卡展四個活動,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培養(yǎng)愛集體、愛老師、愛同學的情感和交往能力。
教學準備:
帶好水彩筆、剪刀、雙面膠或膠水?!皭坌臉洹?。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說說我們班里的故事
1.師:我們班里有40位小朋友,大家從不同的地方一起來到了學校,走進了本班的教室,在一起度過了一年的快樂時光。每位同學都十分喜歡我們的校園、我們的教室、我們的老師和每一位小朋友。這一年當中,在我們中間,發(fā)生過許許多多有意義、有意思的事。今天,就讓我們坐在一起,敞開心扉,說說發(fā)生在我們班里的故事吧!
2.小組活動,生生交流,分享快樂。師下位巡聽,及時引導并給予肯定。如,在一年級開運動會的時候;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當我和伙伴有了矛盾的時候;當我第一次拿到一百分的時候;記得去年秋游的時候)
3.老師指名3~5位學生上臺講述,師隨機指引。
4.師:哇!咱們班的故事可真多!說明這一年來,我們的生活真是豐富多彩。特別是剛才小朋友說到的別人幫助過自己的事,哪怕是一點點小事,大家也記得這么牢,你們做的真棒!
活動二:感謝你,我的伙伴
1.師:今天,我也要向三位小朋友們說聲“謝謝”?。ㄔ趯W生的一片驚訝與好聲中,師邊說邊向三位小朋友握手示謝。)就在今天中午,劉佳妮、朱靜凡和羅瀾三位小朋友幫助老師擺好了桌椅。大家看,現(xiàn)在我們能這么舒服地坐在這兒,和他們三人出的力可分不開喲!所以,我代表大家再一次向你們表示感謝!誰還想接著說說別人幫助過自己的事情?
2.指名4~6位學生上臺講述。講完故事后,生領取“綠葉”,寫上名字為“愛心樹”添彩。
3.師:既然還有這么多小朋友想說,那好,就讓我們分小組盡情地訴說吧!
4.學生活動,小組圍坐在一起,講講一年來值得感謝的同學,說說同學幫助自己時的心情,并表達對這個同學的感謝之情。
5.學生活動,小組長分發(fā)綠葉,小朋友在綠葉上寫上幫助過自己的同學名字,并請他上臺一同貼綠葉,分享快樂。(播放《愛的奉獻》樂曲。)
6.師生共同欣賞這棵長滿“綠葉”的“愛心樹”。
7.師述:今后,讓我們用更多更好地實際行動,為這棵“愛心樹”天天澆水,讓它長出更多更美的“綠葉”來,好不好?(生情緒飽滿地齊呼──好?。?/p>
活動三:感謝卡獻給誰
1.師:小朋友們,剛才的活動喜歡嗎?是不是有點意猶未盡?那好,讓我們把自己的感謝之情再用一張張生動、漂亮的卡片表現(xiàn)出來,好嗎?
2.師:有一位小朋友做了一張很有意思的感謝卡,想不想看看?(出示教材第13頁,請學生欣賞。)感謝卡的形式可以有多種多樣,你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看看你們當中誰做的卡片最有特點,最能表現(xiàn)自己的感激之情。
3.小組長發(fā)卡紙時如遇困難,師可抓住時機進行教育:“小朋友,你們剛才的表現(xiàn)真不錯,連后面聽課的老師都直夸你們有禮貌!現(xiàn)在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漂亮的卡紙,可是每種顏色都只有一張,萬一兩位小朋友都喜歡一種顏色,怎么辦呢?”小朋友中肯定有人會受啟發(fā),說出禮讓他人的話。這時,老師便可順勢說出:“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誰的心中最有他人,把美麗的卡讓給別人?”
4.在一陣抒情的樂曲聲中,小組長分發(fā)卡紙,學生分小組圍坐,共同制作感謝卡。師下位巡視,隨機指導。
5.感謝卡做好后,在小組間交流、欣賞。
6.師:這么精美的感謝卡,讓我們快快把它送給自己想感謝的人吧!
7.學生下位把它送給自己想感謝的人。(再一次播放抒情樂曲。)
活動四:留住我們的感謝
1.師:小朋友們的手真巧,做出的感謝卡真棒!剛才,我看見收到卡的小朋友不知道有多開心!讓我們把這難忘的一刻永遠地留在這里,好嗎?
2.在好聽的音樂聲中,小朋友們把別人送給自己的感謝卡貼在“愛心樹”周圍,同時,老師也獻上小朋友送給自己的感謝卡,在歡聲笑語中共同傳達師生間的一份情誼。
3.師:??!小朋友們用自己的一顆顆“愛心”把我們班打扮得可真漂亮!我喜歡你們,喜歡和你們天天在一起!今后,讓我們用自己的一顆顆愛心把我們班“打扮”得更加漂亮,好嗎?
4.師生共同欣賞感謝卡。
課后反思:
生活中的故事是豐富多彩的,于是我采用多種方式,從多角度引導學生進行體驗:組內交流加深了解;自由采訪激發(fā)情感;動手實踐拓展升華等等,這一切都促使他們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斷認識自我,把握自我,發(fā)展自我。
二年級上冊品德教案 篇11
一、 同學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大局部同學能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后的進步和變化,并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隨著對《品德與生活》這門課程了解的加深,同學的學習熱情不時高漲,他們已開始運用討論、觀察、調查、實驗等多種方式去學習。教材以圖畫的形式出現(xiàn)更可以開展的活動、游戲和其活動的過程,兒童活動的興趣被引發(fā)出來,兒童通過自身的活動而非教師給予的現(xiàn)成結論去獲得知識。但是,可能由于地區(qū)的差別,本地兒童的生活與教材反映的不盡相同,個別兒童對課文內容理解不夠透切,這有待今后教學中揚長避短,讓每個同學都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全冊教學內容
1、我愛我的身體——通過引導兒童認識自身身體的整體結構和其各個組成局部,了解身體各個局部的特征和基本功能,用各種方式表示字的身體特征,不只能進一步發(fā)展他們的自我意識,還能讓他們在已經知道了要怎么做的基礎上,進一步懂得為什么要這樣做,以協(xié)助兒童更自覺地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老實的好小朋友——隨著兒童社會性和交往能力的發(fā)展,需要讓他們懂得老實守信是社會生活的一個基本規(guī)則,是每個公民的基本道德。因此,本單元著力引導兒童說實話,做老實的小朋友。
收獲中的學習與發(fā)現(xiàn)——通過讓兒童直接參與學校、果園、農田、蔬菜大棚等的收獲,使他們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體驗收獲的喜悅,增強熱愛勞動的情感,有意識地學習一些勞動技能。
3、我愛我生活的地方——培養(yǎng)兒童對自身所在的社區(qū)、村莊、城鎮(zhèn)等的情感,是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基礎,讓兒童學習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的美,實際地感受社區(qū)、村莊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生活的溫暖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心,從而能夠在愛自身家的基礎上,進一步愛自身生活的地方,愛自身的家鄉(xiāng)。
4、水和我們的生活——引導兒童在已有學習經驗的基礎上,科學地認識水的基本特征和水的三態(tài)變化,知道水遇熱蒸發(fā)為水蒸氣,水蒸氣遇冷變成雨水或雪,再遇熱又變成水蒸氣這一循環(huán)規(guī)律,激發(fā)兒童對水的探究興趣,引導他們嘗試用多種方法去認識水,了解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國水資源的稀少和珍貴,進而自覺地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和保護水資源的初步意識。
5、怎樣做好事——引導兒童學習去做力所能和的好事,懂得好事應從自身身邊的小事做起,不好高騖遠,賓端正做好事的態(tài)度,從小主動地向那些為人民服務的無名英雄學習。
三、全冊教學目標
1、能充沛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后的進步和變化,并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充溢信心。
2、能感受和體驗到生活的溫暖,熱愛自身生活的地方。在人際交往中老實、不說謊,珍惜勞動效果,尊敬為社會服務的勞動者。
3、體驗自主活動、探索、發(fā)現(xiàn)的愉快,能有意識地用各種方法去獲得知識和經驗,發(fā)展動手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
四、具體內容
(略)
五、對本學期的期望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希望能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充沛發(fā)揮同學的主體精神。使他們能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和對待各種社會現(xiàn)象;用學過的理論指導自身的行為,能夠明辨是非,使同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風氣。
二年級上冊《估算》導學案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二年級上冊《估算》導學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二年級上冊《估算》導學案
教學目標:
1、體會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估算的意識及能力,并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2、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識,產生對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初步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加、減法估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1、填空。
(1)實驗小學今年有學生1021人,約是()人。
(2)小明家到學生有492米,約是()米。
(3)一臺電視機售價是1095元,約是()元。
(4)學校圖書館又買來新書702本,約是()本。
小結:這種猜測大約數(shù)量的過程叫估計。
2、結合生活實際,了解估算。
(1)小紅想買一支5元的鋼筆,一個4元的筆記本,你能快速說一說小紅大約要帶多少錢嗎?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約幾十朵花?(多媒體出示圖片)
總結:剛才的過程不僅估計了價錢和數(shù)量還進行了計算,就是一種估算。(板書: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閱讀與理解。
提問:觀察教材第15頁圖文,題中的問題是什么?解決這個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組織學生讀題,并思考。
(1)六個年級的學生共約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電影院里坐得下六個年級的學生?
2、分析與解答。
師:怎么解決六個年級的學生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的問題呢?
生:先求出六個年級的總數(shù),然后將總人數(shù)與電影院的座位數(shù)進行比較,小于座位數(shù)時能坐得下。
師:六個年級的總人數(shù)是221+239,這是我們沒有學過的運算,它等于多少呢?
師明確要向知道總人數(shù)是否小于座位數(shù),除了計算出221+239的準確值外,還可以進行估算,然后比較大小。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還是不確定是否大于441。
生2:這樣的估算差距有點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估算時,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結果也不同。這兩種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種方法更加合理,如果電影院的座位數(shù)時390個,那么剛剛提到的估算哪個更好呢?(學生1的方法)所以,我們在進行估算時,要多觀察,然后選擇合理的估算策略。
3、回顧與反思。
(1)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嗎?
(2)如果兩個旅行團分別有196名和226名團員,這兩個旅行團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嗎?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三”第6題。
先讓學生估算出寫在魚身上的得數(shù),再填一填將魚分別寫在相應的框里,然后在小組中交流。
2、完成“練習三”第8題。
要求學生觀察題目,弄清楚題目要求,再按要求進行估算,把結果寫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3、完成“練習三”第13題。
根據(jù)條件想一想能夠提出哪些問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學案
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學案
本節(jié)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會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
2.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和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
3.感受數(shù)學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從左右辨認物體
教學準備
班班通課件。實物,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先給你們講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講完后問: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們說的對嗎?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你能幫助他們想個辦法嗎?
學生交流。
教師揭示課題:觀察物體
二、激發(fā)興趣,合作求知
1.教師:小朋友剛才你們都說的非常好,每個小組都發(fā)給你們一個獎品,趕快打開看看吧。(學生的獎品有玩具小熊、鬧鐘、模型等)
仔細觀察你們桌上的玩具小熊,你看到了獎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組的同學說說。
2.學生觀察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請各小組選一名代表說一說你們組的同學看到的各是獎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組輪流說一說,說完之后,讓學生把獎品變換位置,再依照上述過程仔細觀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組中說一說。
5.引導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9頁上的主題圖:這是小英、小強、小剛三個小朋友看到的長方體的那個部分。你能很快說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并說說理由。
三、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1.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動。
2.出示不同的物體,請學生分別說一說從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圖片,說一說哪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哪位同學表現(xiàn)最好,好在哪里?
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小鷹學飛》學案
二年級上冊《小鷹學飛》學案
小鷹學飛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8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4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點:熟讀課文,學習生字。
教學難點:鼓的書寫。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圖。
1、小鷹跟著老鷹飛到了大樹上面
2、小鷹跟著老鷹飛到了大山上空
3、小鷹跟著老鷹飛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鷹怎么會越飛越高呢?
思考:1、小鷹怎么會越飛越高呢?
2、它飛到了很高的天空呢?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拼讀,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2、讀一讀:
老鷹鼓起勁拼命
跟著喘著氣搖搖頭不算
總算急促會飛了吧頭頂上
指了指盤旋
3、分自然段讀一讀。
4、各人有感情地讀。
5、初步有感情地讀。
三、學習生字。
1、自己分析字形。
2、組詞。
3、練習。
四、練習。
1、課本上描紅。
2、《習字冊》上相應部分的描紅、仿影、臨寫。
五、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細讀課文。
教學目標:1、通過朗讀,觀察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讓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虛心好學,不斷進取。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讀懂課文。
教學難點:使學生懂得學問止境的道理。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看圖,小鷹跟老鷹飛到哪兒?
2、小鷹飛到大樹頂上,它認為怎么樣?老鷹是怎么認為的?
3、指名讀,指名說小鷹和老鷹的話。
指導讀課文體會意思。
4、指名用已經說話。
5、分角色朗讀。
二、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指導看圖:小鷹飛到大山的上空,這時它又認為怎么樣?老鷹認為怎樣?
2、自讀,畫出小鷹和老鷹的話》
3、指導讀小鷹的話。
4、集體讀老鷹的話,體會老鷹的話的意思。
5、分角色朗讀。
三、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小鷹是怎樣刻苦鍛煉的?
2、指導讀小鷹的話,體會感情。
3、把小鷹的三次話對照讀,抓住已經、真的、總算,體會不同的語氣,讀出不同的心情來。
4、指名讀第6自然段,讀后看圖,投影引導學生思考:小鷹看到更高處還有鷹在盤旋,小鷹會想些什么?它會怎么做?
5、自由讀。
6、分角色讀。
三、總結課文。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思考討論:
老鷹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鷹提出新的要求?
(希望小鷹虛心學習,永不止步,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學過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課堂練習。
口頭擴詞。
旋()()鼓()()
練習說話》
跟著已經
五、作業(yè)。
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記憶字形,指導寫字。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本課生字。
2、正確寫好生字。
教學重難點:指導寫字,正確掌握筆順規(guī)則。
教學準備:帶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集體朗讀全文,提問:
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幫助學生記憶字形。
1、指名讀本課生字。
2、進行口頭擴詞。
3、指名學生分析生字字形。
三、指導書寫。
1、指導指、促、旋、搖。
讓學生說說偏旁名稱
按筆順進行書空、描紅。
四、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