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6-19高一歷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教學案。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高中教師的任務之一。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幫助高中教師在教學期間更好的掌握節(jié)奏。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高中教案內容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高一歷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教學案”,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高一歷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教學案
課標要求: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護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
復習內容:從習慣發(fā)到成文法、羅馬法的發(fā)展與完善、羅馬法的深遠影響。
復習重點: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中的作用
復習難點:羅馬法的影響
自主學習
一、從習慣發(fā)到成文法:
概括出習慣法和成文法的各自的特點,并分析從習慣法發(fā)展到成文法的原因。
習慣法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銅表法》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銅表法》的作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fā)展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民法適用范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同學們分清習慣法、成文法(《十二銅表法》)與公民法的關系:習慣法是羅馬法的起源;《十二銅表法》屬于公民法,也是羅馬法成文法的起源。
二、羅馬法的發(fā)展與完善:
1、公民法發(fā)展到萬民法的原因
(1)原公民法的狹隘性。只適用于羅馬公民,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2)羅馬擴張和統(tǒng)一的需要。公民法無法適應羅馬版圖的擴大,被征服者得不到公民法的保護,民族矛盾顯現(xiàn)。
(3)商品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請同學們注意羅馬共和國與羅馬帝國的分界線:公元前27年。
2、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6世紀___________的編成。
三、羅馬法的影響及其局限性?
(1)影響:1.維系統(tǒng)治
2.影響后世
(2)局限性:法律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羅馬法的制定主要是體現(xiàn)帝國統(tǒng)治者的利益,對于被統(tǒng)治者來說,只能承擔義務,不可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合作探究
一、羅馬法的形成、發(fā)展和完善
形成階段: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
發(fā)展階段:從適用范圍上看
完備階段:從法律體系上看
總結出羅馬法的概念:
二、羅馬法主要內容、本質
1、主要內容:
(1)下列關于羅馬萬民法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主要調整財產關系,規(guī)定奴隸制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B.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制約或消除父權、夫權
D.婦女在婚姻中的不到相應的平等地位
(2)材料羅馬法對債權的規(guī)定和解釋是一項重要內容。它制定了解決各類債務糾紛時適用的條款,而且特別明晰地規(guī)定了契約的各種形式,以及契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材料反映了羅馬法的社么核心內容?為什么會成為核心內容?
2、羅馬法的本質
材料1《十二銅表法》保留了許多原始的陳規(guī)陋習,如同態(tài)復仇,巫術懲罰,對債務人的殘酷處置,禁止平民與貴族的通婚,等等?!浴段鞣轿幕贰?br>
材料2“婦女不得參與任何公務;因而她們不能擔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職責,或提出訴訟,或為他人擔保,或擔任律師?!?br>
“奴隸和隸農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主人,服從‘命運’的安排,對逃亡的奴隸和隸農必須嚴加懲治。”——引自《民法大全》
根據(jù)材料1和材料2,歸納出羅馬法的缺陷。
三、羅馬法的影響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3世紀中葉以前,羅馬法律的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居住在羅馬的異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護,被稱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內容主要是有關羅馬共和國的行政管理、國家機關及一部分訴訟程序的問題。公民法存在明顯的缺陷,主要表現(xiàn)為:法律的主體范圍狹小、內容保守、形式主義色彩濃厚、保留大量氏族殘余等。隨著羅馬對外征服地區(qū)的擴大,羅馬的社會政治和經濟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公民法不足以解決帝國疆域內出現(xiàn)的各種復雜的問題。在羅馬逐漸形成了普遍適用于羅馬統(tǒng)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這就是著名的萬民法。
材料二、馬庫斯圖留斯西塞羅,生于公元前106年,是古羅馬著名法學家。他堅持“法律的意義在于對所有的人適用和有效”。在現(xiàn)代羅馬議院大廳至今仍掛著《西塞羅在議會駁斥喀提林》這幅畫作為裝飾。
材料三、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在其著作《羅馬法精神》一書中說:“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失,宗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和科學的發(fā)展而縮小了影響,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持久的征服。”歐美各國在不同程度上無不受到羅馬法的影響。20世紀初羅馬法的影響經過日本,延伸到了中國。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二說出公元前3世紀中葉以來羅馬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并指出發(fā)生變化的背景。
(2)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說出羅馬法對世界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并分析其影響深遠的原因。
(3)你認為羅馬法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是什么?
知識檢測:
1、下列哪些屬于對萬民法的表述?、僮⒅匦问?,程序煩瑣,缺乏靈活與變通?、趦热萆蟼戎赜趪沂聞蘸头沙绦虻确矫妗、劬哂袕V泛的適用性和機動靈活的實用性 ④有利于促進社會穩(wěn)定和帝國境內各民族的共同發(fā)展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萬民法規(guī)定奴隸在法律上是“可以購買的東西”,宣稱保護除奴隸外的自由民的權利。這說明它
A.保護自由民的私有財產B.便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c.維護奴隸制度,是統(tǒng)治工具D.自由民是享有特權的人群
3、下列屬于公民法調解范圍的是
A.羅馬公民之間 B.羅馬公民與外邦人之間
C.外邦人與外邦人之間D.羅馬公民與奴隸之間
4、下列關于《十二銅表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刻在十二塊銅表之上的法律條文
B.是羅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C.擯棄了以往法律中原始的、落后的古老習俗
D.打破了貴族對法律知識的壟斷
5、羅馬法不斷積累與完備的根本推動力是
A.羅馬法學家不斷努力B.羅馬平民的強烈要求和不斷斗爭
C.羅馬統(tǒng)治者維護其統(tǒng)治的需要 D.羅馬社會的不斷發(fā)展
6、羅馬共和國之所以能煥發(fā)出勃勃生機,主要原因是
A.羅馬人富于創(chuàng)造性 B.羅馬民主政治空前發(fā)展
C.羅馬法調動了平民的積極性D.對外戰(zhàn)爭使羅馬人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
7、羅馬法對后世的最深遠影響是
A.羅馬法的歷史學價值B.解決疑難案件的案例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觀念D.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法律文獻
8、下列未受到羅馬法影響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B.法國《民法典》
C.英國《權利法案》D.美國《獨立宣言》
9、羅馬皇帝哈德良說:“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對此理解不準確的是
A.羅馬沒有法律B.皇帝頒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組成部分
C.羅馬法面前不能保證人人平D.羅馬法保護奴隸主貴族利益
10、下列對于羅馬公民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是羅馬法律體系的統(tǒng)稱B.公民法是早期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C.是一部具體的經濟方面的法律D.對于維護羅馬社會的穩(wěn)定起了重要作用
11、下列各項不能說明羅馬法制定和實施的目的的是
A.羅馬法為皇帝和元老院的權力提供法律依據(jù)
B.羅馬法維護奴隸制度,鞏固了帝國的社會基礎
c.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籠絡了上層階級
D.羅馬法影響深遠,成為歐洲法律的基礎
12、某中學進行“三世紀羅馬帝國模擬法庭”的課外活動。其中,場景錯誤的是()
A.場景一:原告,一羅馬帝國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區(qū)的自由民。案由:人身傷害
B.場景二:原告,一羅馬帝國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國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討欠款
C.場景三:原告,一奴隸;被告,一羅馬帝國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D.場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國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區(qū)的自由民。案由:商業(yè)糾紛
知識拓展:
1、自由民:
奴隸社會中除奴隸以外的居民的通稱。包括奴隸主、高利貸者、大商人、獨立經營的農民、小手工業(yè)者、小商人等。自由民的根本特征是享有公民權和財產權。自由民可區(qū)分為上層和下層,即貴族和平民兩部分。奴隸主、高利貸者、宗教祭司等,構成自由民的上層即貴族。他們不僅擁有大量地產和其他財產,而且享受各種政治特權。
2、羅馬法的歷史特征
(1)從地位上看:羅馬法是古羅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歐洲最早的一部比較系統(tǒng)完備的法律體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2)從形式上看:體現(xiàn)出與時俱進、適應時代和形勢需要而演變的特點。
(3)從內容上看:維護了羅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會地位,調整了財產關系,規(guī)定奴隸制度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時代性的特征;內容豐富、體系完善,涉及到政治、經濟、思想等多領域。
(4)從作用上看:是維系帝國和鞏固統(tǒng)治的強有力的工具,對后世影響深遠。
(5)從局限上看:體現(xiàn)出帝國統(tǒng)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對于被統(tǒng)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實現(xiàn)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實質是維護少數(shù)奴隸主利益的工具,屬于奴隸制法律體系。
相關閱讀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學案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自主學習學案
教學目標:
(1)識記:羅馬法;《十二銅表法》;萬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羅馬法的主要內容;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
(2)理解:羅馬法的演變是古希臘歷史變遷的反映,在發(fā)展過程中具有明顯的連續(xù)性和統(tǒng)一性;羅馬法對世界文明進程的影響。
(3)運用:探究羅馬法內容的演變;分析羅馬法對于維系羅馬帝國的作用;從中西歷史發(fā)展的兩個方面比較羅馬法的影響。
重點: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難點: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
課前自主學習:
一、從習慣法到成文法
1.羅馬共和國早期,羅馬只有習慣法。貴族法官隨心所欲解釋法律,損害平民利益。
2.公元前5世紀中期,在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中,制定了①。羅馬成文法誕生,平民利益得到保護。
3.羅馬在共和國時期,羅馬法的適用范圍主要限于羅馬公民,所以被稱為②。
二、羅馬法的發(fā)展與完善
1.背景: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僅適用于羅馬內部的公民法已無法應對新變化。
2.過程
(1)羅馬帝國皇帝重視法律的制定,他們頒布的法令成為①的組成部分;②也積極立法,以充實羅馬法律。
(2)為鞏固統(tǒng)治,帝國對行?、鄞罅渴谟韫駲啵?世紀,帝國境內自由民內部公民與非公民的區(qū)別不復存在,④成為適用于羅馬統(tǒng)治范圍內一切⑤的法律。
(3)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⑥組織法學家,把羅馬法⑦和⑧,匯編成⑨,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三、維系統(tǒng)治影響后世
1.羅馬法是羅馬統(tǒng)治的有力支柱,它為國家權力提供①,穩(wěn)定了②,保護了統(tǒng)治階級的③。
2.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提倡④。這有利于調整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糾紛,緩和⑤,穩(wěn)固了帝國統(tǒng)治。
3.羅馬法也保護⑥,維護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和匱迫。
4.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完備的法典,對近代歐美國家的⑦和⑧產生了重要影響,資產階級還利用和發(fā)展了羅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為反對封建制推進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有力武器。
知識點一:從習慣法到成文法
情景激疑
公元前451年羅馬制定頒布了一部成文法,它被鐫刻在12塊銅牌上,懸掛在羅馬廣場的中央,史稱《十二銅表法》,這被視為羅馬法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妒~表法》的出現(xiàn),使刑事訴訟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訴訟中的裁決有了確定和公開的法律條文作為準繩,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妒~表法》是羅馬習慣法向成文法轉變的重要標志,是羅馬法發(fā)展的基礎;而羅馬法對后世尤其是歐美國家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知識歸納
1.早期羅馬國家的習慣法
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早期的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法律與習慣之間沒有明顯界限。因此羅馬法本身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這樣,擔任法官的貴族隨心所欲地解釋法律,保護自己,損害平民的利益,引起平民與貴族之間的矛盾。
2.《十二銅表法》
(1)產生:公元前5世紀中期,羅馬國家制定了一部法律,刻在十二塊銅表上發(fā)表,稱為《十二銅表法》。
(2)意義:它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十二銅表法》內容廣泛,法律條文比較清晰,審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劇度限制了貴族特權,保護了平民利益。
(3)局限性:《十二銅表法》保留了一些比較野蠻的習慣法。
3.公民法
(1)來由:在羅馬共和國時期,羅馬法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適用范圍主要限于羅馬公民,所以稱為“公民法”。
(2)意義與局限性:在公民法下,羅馬公民受到法律保護,并享受法律賦予的權利;但是,此時的羅馬國家已經不再是羅馬城邦,由于版圖的擴大i羅馬居民大量增加,而享有公民權的只有一小部分;可見,此時的羅馬法適用范圍是十分狹隘的,它無法調整羅馬境內居民之間的關系。
典例剖析《十二銅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因為它()
A、使法庭的審判、量刑有法可依B.是由平民代表制定的法律
C.是羅馬歷史上最早的成文法D.消除了法律與習慣之間的界限
《十二銅表法》的誕生是()
A.羅馬成文法誕生的標志B.長期對外擴張的結果
C.羅馬共和國建立的結果D.法學家積極立法的結果
知識點二:羅馬法的發(fā)展與完善
情景激疑
羅馬帝國建立后,隨著領土的擴張,發(fā)展成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原有的公民法不適應統(tǒng)治需要了,迫使羅馬的法律制度不斷的發(fā)展和完善。
知識歸納
1.羅馬帝國的建立與發(fā)展
(1)統(tǒng)一意大利半島
公元前3世紀早期,羅馬征服并統(tǒng)一了意大利半島,接著還向地中海地區(qū)擴張。
(2)羅馬帝國的建立
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建立者是屋大維)。
(3)地跨三洲大帝國的形成
羅馬帝國建立后,向地中海周圍地區(qū)進行大規(guī)模擴張,征服了廣大的地區(qū),建立起了三十多個行省,控制了歐、亞、非三大洲的廣闊疆域,地中海成為其內湖。帝國范圍內生活著眾多不同的民族。
2.羅馬法發(fā)展的原因
隨著對外征服和版圖的擴大,許多矛盾顯現(xiàn)出來的主要表現(xiàn)為:
(1)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特別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護,對羅馬統(tǒng)治者表示強烈不滿。
(2)由于版圖的拓展和國際交往的擴大,商品經濟和貿易的發(fā)展,在政治經濟活動中也產生了許多新問題、新矛盾。
這些矛盾都說明,僅適用于羅馬內部的公民法已無法應對這些新變化。
3.羅馬法的發(fā)展與完善
(1)萬民法的產生
①羅馬帝國的皇帝們高度重視法律的制定,他們頒布的法令成為羅馬法的組成部分。法學家也積極立法,進行法律解釋;②為了鞏固統(tǒng)治,羅馬帝國統(tǒng)治者對行省上層階級大量授予公民權,對無羅馬公民權的外邦人給以適當?shù)乃痉ūU希虎?世紀初,羅馬帝國境內自由民內部公民與非公民的區(qū)別開始消失,原先的公民法和萬民法之間的區(qū)別失去實際意義;④由于適應了社會的新變化,公民法逐漸演變?yōu)檫m用羅馬統(tǒng)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這就是“萬民法”。
(2)羅馬法律體系的最終完成
6世紀時,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成立專門委員會,把歷代羅馬法加以系統(tǒng)化和法典化,匯編成《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典例剖析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的標志是()
A《十二銅表法》的發(fā)表B、萬民法的頒布
C.公民法與萬民法在歐洲的消失D.《民法大全》的編纂
萬民法對公民法的突破體現(xiàn)在()
①適用于羅馬境內各族人民②簡潔靈活、實用有效③注重國家行政和訴訟程序④注重調解經濟和民事糾紛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知識點三:維系統(tǒng)治影響后世
情景激疑
耶林《羅馬法精神》這樣評價羅馬法: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失,宗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fā)展而縮小了影響,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持久的征服。那么你如何理解這段話的含義?
知識歸納
1.羅馬法的現(xiàn)實意義
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這有利于調整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糾紛,緩和社會矛盾。特別在羅馬帝國時期,羅馬法律制度滲透到國家各個角落,穩(wěn)固了帝國的統(tǒng)治。但是,羅馬法也保護奴隸制度,維護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和壓迫。所以,羅馬法一方面是協(xié)調自由民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也是對奴隸進行剝削和壓迫的保障。
2.羅馬法影響
(1)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完備的法典,影響廣泛而深遠。羅馬法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當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則和做法,都可從羅馬法中找到源頭。
(2)近代時期,資產階級根據(jù)羅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自己利益的法律。他們還利用和發(fā)展了羅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為反對封建制度、推進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有力武器。
所以,羅馬法具有重要的法學價值。
典例部析羅馬帝國時期高度重視法律的制定,是出于何種目的?羅馬法的實施是否起到了這種作用?
“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這里的宗教和法律分別是指()
A.伊斯蘭教和大陸法B.自然崇拜和民法C.基督教和羅馬法D.佛教和商法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早早地準備好適合的教案課件。教案可以保證學生們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聽課,幫助高中教師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教學。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6.1.2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目標
內容
知識與能力
過程
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識記
理解
運用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公民法;《十二銅表法》;萬民法;《民法大全》
了解羅馬在法制建設方面的主要成就,認識羅馬法律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影響。進一步認識重大歷史問題對歷史發(fā)展所起到的重大影響作用。
了解羅馬重要法律制度的內容及影響,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以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和歷史教訓,為當今的政治生活服務。
分析材料
論從史出
問題探究
概括闡釋
獨立思考
通過學習羅馬在法制建設方面的主要成就,認識羅馬法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qū)、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汲取人類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
羅馬法
的主要內容
《十二銅表法》的內容;公民法和萬民法的內容;羅馬法的核心內容和法則
維系帝國
影響后世
羅馬法的現(xiàn)實意義及對后世的影響
一、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1.從習慣法到成文法
2.從公民法到萬民法
3.《民法大全》
二、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三、維系帝國、影響后世
1.羅馬法的現(xiàn)實意義
2.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
重點:《十二銅表法》;公民法;萬民法;《民法大全》
難點:羅馬法與現(xiàn)代歐洲國家法系的關系
本節(jié)課內容多是學生以前很少接觸的內容,教師應該按照新課改精神,多在課堂上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多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質疑。讓學生在學思中主動探求、獲得知識。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歷史思維能力。同時配合提問、史料閱讀、課堂討論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學會學習。
先從羅馬建城由來的傳說,導入本課學習,據(jù)說古羅馬城的建立者叫羅慕路斯,他的外祖父本是臺伯河畔的一個國王,但被奸人所害,失去了政權。羅慕路斯和他的雙胞胎弟弟也被扔到臺伯河中,以防止長大后復仇。當時,臺伯河正在泛濫,洶涌的河水并沒有沖走裝著雙生子的籃子,反而把籃子沖到岸邊。孩子的哭聲吸引了正在河邊喝水的一只母狼,他奔到孩子們身邊,不僅沒有傷害他們,反而慈愛地舔干雙生子的身體,把他們帶回山洞,用自己的奶喂養(yǎng)他們。一位牧羊人發(fā)現(xiàn)了這對孩子,就把他們帶回家中撫養(yǎng)。等到雙胞胎兄弟長大后,他們了解了自己的身世,打敗了奸人,為自己的外祖父報了仇,然后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國家——羅馬,羅慕路斯成為羅馬的第一個國王,這是關于羅馬建城的傳說,這件事?lián)f發(fā)生在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古羅馬人把這一天作為開國的紀念日。到公元前509年,據(jù)說羅馬城邦的最后一個國王小塔爾文非常殘暴,人們推翻了他的統(tǒng)治,不再實行君主制,而實行貴族共和制,羅馬由此進入到法制時代。
一、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1.從習慣法到成文法
同學們在初中所學習的古羅馬則側重于其歷史發(fā)展的過程,講述了羅馬從起源到帝國建立,再到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基本史實,不太強調其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法律的制定,但好處是可以為我們今天的學習羅馬法制發(fā)展的變化過程提供一個良好的背景知識。
先給學生講清楚羅馬法的概念。羅馬法是指公元前6世紀末羅馬奴隸制共和國形成至公元7世紀拜占廷(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的羅馬奴隸制法。包括古代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羅馬法律。它隨著羅馬國家由共和國到帝國、從帝國分裂到東羅馬發(fā)展而演變,呈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
然后教師講清羅馬法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的演變過程。公元前6世紀末羅馬奴隸制共和國形成后存在著平民與貴族的斗爭,雖平民不斷爭取自己的權利。但是早期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這個時期的羅馬法律具有什么特點哪?公元前6世紀以前羅馬法制的特點是不成文法(習慣法)為基本形態(tài)、法律本身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當時羅馬沒有成文法,處理訴訟只依習慣法,習慣法本身就很模糊,貴族法官又操縱著法律的解釋權,貴族祭司控制著復雜的法律程序,他們得以利用職權袒護貴族,欺壓百姓。貴族隨心所欲地解釋法律,為保護貴族特權提供了方便。
在共和國早期,貴族利用手中的權力,只為自己著想,不維護平民的利益。平民們堅持斗爭,要求編纂成文法典,經過平民們不懈的斗爭,到公元前451年羅馬制定頒布了一部成文法,它被鐫刻在12塊銅牌上,懸掛在羅馬廣場的中央,史稱《十二銅表法》,這部法令基本是過去習慣法的匯編,但使得貴族再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習慣法。公元前五世紀中期,羅馬制定了著名的十二銅表法,這被視為羅馬法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此之前,習慣法是口耳相傳、含混不清的,司法官吏適用習慣法時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害。十二銅表法的出現(xiàn),使刑事訴訟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訴訟中的裁決有了確定和公開的法律條文作為準繩,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十二銅表法是羅馬習慣法向成文法轉變的重要標志,是羅馬法發(fā)展的基礎;而羅馬法對后世尤其是歐美國家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2.公民法到萬民法
講清楚公民法和萬民法的區(qū)別。公元前3世紀中期之前,羅馬法律的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被成為公民法。具有明顯的狹隘性。隨著羅馬的對外擴張,適應于羅馬統(tǒng)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稱為“萬民法”。讓學生清楚公民法和萬民法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是羅馬公民,后者是羅馬的一切自由民。轉變的原因是什么?讓學生歸納、闡釋。概括為羅馬在長期的擴張過程中,被征服者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不受公民法保護;版圖的不斷擴大,商品經濟和貿易的發(fā)展,經濟活動中出現(xiàn)了許多新問題使原有的法律無法解決。并給學生講清楚這一變化過程是伴隨著羅馬的對外擴張而進行的。羅馬共和國時期,就開始對外擴張,到公元前3世紀早期征服意大利半島的其它民族統(tǒng)一了意大利半島。隨著羅馬的日益強大,羅馬不斷對外擴張,到公元前1世紀成為地中海地區(qū)的霸主。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盡量把自己的政權用合法的外衣掩蓋起來,因而在國家制度上仍保留著共和的稱號,但他不僅自稱“元首”還接受了元老院奧古斯都的封號,屋大維的元首制實際上就是披著共和制外衣的君主專制。之后的羅馬保持了近200年的和平與發(fā)展時期。在此期間帝國的皇帝們高度重視法律的制定。他們頒布的法令成為羅馬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為鞏固統(tǒng)治,帝國對各行省上層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權。3世紀初,羅馬帝國境內自由民之間公民與非公民的區(qū)別開始消失,這樣原先的公民法和萬民法之間的區(qū)別失去實際意義。
330年,君士坦丁把首都遷到拜占庭,定名君士坦丁堡,號稱“新羅馬”,為東西分治創(chuàng)造了條件。公元395年,羅馬帝國終于分裂為東西兩部,即以君士坦丁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城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于公元476年被北方的哥特人所滅,而東羅馬帝國則又存在了近千年。
3.《民法大全》
從東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二世起,官方開始編纂法典。到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期間,它設專門委員會收集、整理帝國的習慣法,編纂出版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它的頒布標志著羅馬法的完備,而羅馬法也成為世界史上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善、對后世影響最廣泛的古代法律。查士丁尼則因編纂該法典成為歷史上頂頂有名的東羅馬帝國皇帝。
補充材料說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意義?!安槭慷∧峄实垡约_馬法律之大成而著稱于世,他所編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間得到了實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羅馬在法學上天才性的創(chuàng)造成果,后來成為歐洲許多國家制訂法律的藍本。也許沒有哪一部法典對世界有這么持久的影響?!薄恫槭慷∧崦穹ù笕肥橇_馬法的總結,對后世影響深遠,其中《查士丁尼法典》的頒布標志著羅馬法已經發(fā)展到完備階段。
最后指出《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查士丁尼學說匯纂》和《查士丁尼新律》合稱為《民法大全》,《民法大全》的問世,標志著羅馬法已發(fā)展到最發(fā)達、最完備階段。
二、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先向學生交代羅馬法從內容上有廣義法和狹義法的區(qū)別(狹義法是指羅馬公民法;廣義法是指通行于羅馬帝國統(tǒng)治地區(qū)的全部法律);從形式上可分為成文法和習慣法;從結構上分包括公民法和萬民法;公民法是屬于羅馬公民的法律,也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習慣法。
然后給學生講清楚在《十二銅表法》制定之前,羅馬使用的是不成文不公開的習慣法,而這使司法官在適用法律時具有很大的任意性,便于對平民進行司法鎮(zhèn)壓。在這種情況下,羅馬平民奮起斗爭,要求制定明確的成文法,并公布于眾,最終迫于平民的壓力,羅馬元老院制定了《十二表銅表法》?!妒~表法》是羅馬國家的第一部成文法,它主要是對前一階段羅馬習慣法的總結,并為羅馬法的發(fā)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它的篇目依次為:傳喚、審理、索債、家長權、繼承和監(jiān)護、所有權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補及后五表的追補,從中可見該法基本上是習慣法的匯編。它不僅規(guī)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還規(guī)定了極為嚴酷的債務奴役制。
講述《十二表銅表法》可給學生補充以下資料,并作一簡要評價。
第三表執(zhí)行
一、對于自己承認或經判決的債務,有三十日的法定寬限期。
二、期滿,債務人不還債的,債權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長官前,申請執(zhí)行。
三、此時如債務人仍不清償,又無人為其擔保,則債權人得將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帶或
腳鐐,但重量最多為十五磅,愿減輕者聽便。
四、債務人在拘禁期間,得自備伙食,如無力自備,則債權人應每日供給谷物粉一磅,愿多
給者聽便。
五、債權人得拘禁債務人六十日。在此期內,債務人仍可謀求和解;如不獲和解,則債權人
應連續(xù)在三個集市日將債務人牽至廣場,并高聲宣布所判定的金額。
六、在第三次牽債務人至廣場后,如仍無人代為清償或保證,債權人得將債務人賣于臺伯河
外的外國或殺死之。
七、如債權人有數(shù)人時,得分割債務人的肢體進行分配,縱未按債額比例切塊,亦不以為罪。
通過引導學生閱讀這些法令原文,再來引導學生評價《十二銅表法》,就是很簡單的事情了。學生就很容易知道該法并沒有給平民帶來多少好處,但它也使貴族再不能隨意解釋習慣法,必須按律量刑,指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特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
對于萬民法講清楚它的適用范圍(羅馬帝國統(tǒng)治范圍內);適用對象(帝國境內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調整的主要關系(財產關系)核心內容(規(guī)定奴隸制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進一步指出奴隸是私有的財產,可以被買賣和出租。對債權做了規(guī)定和解釋,指定了解決債務糾紛的條款,明晰了契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體現(xiàn)的原則和思想(原則是自由、平等,提倡自由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充分保障個人的權利,子女的財產權、婚姻自主權和婦女在婚姻中的平等地位得到保障。滲透著自然法思想;古羅馬法學家們把“自然法”作為法律平等的哲學依據(jù)。在古羅馬法學家心目中,“每一個人自然是平等的”,這是一個嚴格的法律公理。)
三、維系帝國、影響后世
1.羅馬法的現(xiàn)實意義
對于羅馬法的意義可結合課本講清其政治、經濟意義;
由學生閱讀課本后概述指出,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闡釋能力。
政治上:維護皇帝和元老院的權力,實際上是維護奴隸制度,承認公民的平等權利,鞏固帝國的統(tǒng)治基礎;
經濟上:保護私有財產;對各種契約均有較詳細的規(guī)定,穩(wěn)固了帝國的經濟基礎。
最后闡明羅馬法的特點以及歷史地位。羅馬法內容豐富,體系完善,是影響廣泛而影響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它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較系統(tǒng)完備的法律體系。不僅嚴格界定法律主體的權益義務,而且闡明了相關的法理,為人們提供了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的法律依據(jù)。羅馬法是現(xiàn)代歐洲大陸法系的基礎。
2.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
羅馬法雖屬奴隸制社會的產物,但由于它對反映簡單商品生產的各種法律關系作了詳盡的規(guī)定,因而也就包含著資本主義時期的許多法律關系,因此,它對資本主義民法領域發(fā)生很大影響,特別是在屬于大陸法系的許多國家,其影響更加顯著。1804年《法國民法典》,有關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以及物權和債權部分,就是以羅馬法為基礎而制定的。1900年生效的《德國民法典》,從概念、術語到與物權、債權有關的法律關系,不少地方仍沿襲了羅馬法的傳統(tǒng)。歐洲大陸上其他許多國家的民法,乃至歐洲以外一些國家的民法,如明治維新后的日本民法,中國從清末開始的民律草案以及中華民國時期的民法五編,也都深受羅馬法的影響。讓學生明確西方法律中陪審制度、律師制度、訴訟制度都是繼承自羅馬法。
羅馬法律的基本精神,羅馬法的絕大部分內容,卻逾千古而猶存,對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xiàn)在羅馬法曾經為市民階級或資產階級戰(zhàn)勝教會和世俗的封建勢力提供了理論武器,而且近代歐洲發(fā)展的英國法律和英美法系,也都根據(jù)羅馬法的自然法思想來制定,在私法方面參照了羅馬法的某些規(guī)定。如英國的《權利法案》、美國的《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法國的《人權宣言》都是以羅馬法為基礎。從中發(fā)展出反映資產階級要求的“天賦人權”“權利平等”的口號。
最后留幾個思考題讓學生思考,以引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問題之一:為什么在古羅馬形成這樣燦爛的法律文明?這本身是一件不大容易解釋的問題。按照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解釋,法律是上層建筑的一部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商品經濟發(fā)達,所以法律制度就發(fā)達,所以古羅馬就有了那樣的法律文明。但是,古羅馬有商業(yè),其他地方也有商業(yè),據(jù)別人的研究,中國的宋代及其以后的社會有很發(fā)達的商業(yè),為什么中國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就沒做出羅馬法來呢?那么羅馬法的產生、發(fā)育到底是怎么回事?這個問題提給大家,請大家思考。
第二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羅馬法在形成的過程中為什么會形成以私法為基本核心的法律模式。羅馬也有公法,公法與私法的分類也是羅馬人提出來的。關系到公民個人與國家之間關系的是公法,涉及到私人之間的法律都是私法。這種劃分對后世、歐洲大陸國家,乃至我國都有重要影響。在古羅馬,這種劃分的結果是一條腿粗、一條腿細,一個方面非常發(fā)達、一個方面很不發(fā)達。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格局?公法基本上對后世沒有太多的影響,有影響的都是私法。這樣的情況,以及古羅馬一些法律格言,比如說“皇帝所希望者均為法律”使我們對古羅馬的政治,甚至是否可以稱之為“法治的源頭活水”可能會有一些疑問。法律發(fā)展上這樣的格局本身就是一種疑問。這個問題也提給大家,請大家思考
第三個疑問是,整個古羅馬法律發(fā)展過程中并沒有產生出相當深刻的法律思想。也就是說,古羅馬人是法律實踐上的巨人,但是是法律思想的矮子,只有一個西塞羅。但是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許多人認為西塞羅不過是把古希臘的許多思想傳遞到古羅馬的一個人,所以他的思想本身沒有太多的創(chuàng)造性,比如他的《論共和國》、《論法律》。那么問題是,為什么一方面是用法律制度、法律規(guī)范調整社會極為發(fā)達,而法律思想?yún)s沒有這樣一個基礎上獲得太大的發(fā)展。這個問題同樣提給大家,請大家思考
古希臘文明對人類文明的最大貢獻是其民主制度,古羅馬文明對人類文明的最大貢獻是法律制度。為什么?
思路:通過討論使學生要認識到古代民主與法律制度對當今人類社會的貢獻和重要意義。
羅馬法是羅馬奴隸制國家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古羅馬文明對人類文明的最大貢獻是法律制度。羅馬法包括公民法、《十二銅表法》、萬民法、《民法大全》等等,羅馬法的核心內容是承認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其法則體現(xiàn)著理性、自由、平等、正義的思想;雖然羅馬共和國最終被帝國取代,但它的生命力終將至近代重放光芒!雖然羅馬國力之強盛,幅員之廣大,早已成了歷史。然而,羅馬法律的基本精神,其是近代文明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梢哉f近現(xiàn)代歐洲各國法制之發(fā)展都深深留下了羅馬法的烙印。近代自然法學說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號,其思想淵源正是受羅馬時代的自然法思想及自由人在私法關系上的地位平等原則的重大影響。因此,有人說羅馬法是西方法治的源頭。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教案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教案
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羅馬法的起源和發(fā)展,知道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對維系羅馬帝國統(tǒng)治的作用
2)理解羅馬法的演變與羅馬帝國擴張之間的關系,分析其在發(fā)展過程中的連續(xù)性和統(tǒng)一性,培養(yǎng)學生全面、整體的思考問題
3)理解羅馬法對后世法律體系的影響,促使學生通過對比、聯(lián)系更清晰的從歷史縱面發(fā)展的角度看待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案例分析法使學生在討論中更加直觀深刻的了解羅馬法從習慣法到成文法;從公民法到萬民法的演變過程。提高學生理性分析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的意識。
2)通過查找羅馬法的內容及《人權宣言》、《權利法案》和拿破侖時期的《法國民法典》等相關內容,使學生學會收集資料,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并加強學生彼此之間的交流,從而加深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3)通過小組討論羅馬法的內容所體現(xiàn)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礎和分析中西文化的差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思維,加深其對現(xiàn)實的關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明確法律在維持國家長治久安方面發(fā)揮的作用和國家進行法制建設和實行法治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2)培養(yǎng)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明確作為國家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重點:羅馬法的的主要內容
難點:羅馬法的影響
學生在以前的學習和平時的見聞中,對羅馬帝國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較少涉及羅馬法這一方面及對法律認識較為缺乏,因而需要從學生所熟悉的知識中引發(fā)其對羅馬法的興趣。另外,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積累了不少近代資產階級法律的相關知識,因而可以從已知推向未知,使學生更為清晰的了解古代羅馬法對后世的影響。
案例分析法、講授和討論相結合的綜合法
多媒體設備
導入:課件打出愷撒和屋大維的圖像,配樂《Hero》以烘托氣氛,創(chuàng)設情境。“提到羅馬除了能讓我們想到這些英雄人物之外,還能讓我們想到什么……”
(羅馬的宏偉建筑,羅馬的軍隊,羅馬的法律……)
提問:宏偉的羅馬是因為什么而成就的?
師:建立在奴隸制經濟基礎之上的羅馬,一方面靠強大的羅馬軍團來支撐(展示羅馬軍團在戰(zhàn)場中的卓越表現(xiàn),視頻資料《角斗士》片斷),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羅馬的軍隊不斷進行軍事行動,由此而逐漸建立起龐大的帝國。那么如此龐大的國家應該怎樣管理呢,這就需要另一個支柱,即體系完備,法理精深的羅馬法。
(打出標題《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師: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羅馬國家的發(fā)展過程也就是羅馬法的發(fā)展過程。羅馬法隨著羅馬奴隸制國家的建立而產生,并隨著奴隸制國家的滅亡而結束,時近千年。
(顯示問題:什么是羅馬法?)
羅馬法指的是公元前6世紀末到公元7世紀古代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羅馬法律。我們今天主要就是去了解一下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過程。
其主要發(fā)展過程如下所示:
下面我們將會以這五個步驟為線索感受一下羅馬法的發(fā)展歷程。
提到法律當然離不開案件的審理,我們先來看一則案例。
案例一:
羅莫洛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zhàn)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但羅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士兵的家人因此把羅莫洛的家人告上了法庭。
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如果你是法官,遇到這樣的案子你會怎么判?
(學生討論回答)
生1:法官會把財產判給羅莫洛的家人,因為他們都是貴族。
生2:法官應該會根據(jù)羅莫洛的遺囑,把財產的一半給作戰(zhàn)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
生3:如果按照習慣法,法官會把財產判給羅莫洛的家人;可是法官如果按照《十二銅表法》來判決就會把財產的一半給作戰(zhàn)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
生4:我覺得,怎么判要看法官個人的意志,如果法官和羅莫洛一樣是個仁慈的人,他就會把財產的一半給作戰(zhàn)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
師:大家討論的很好,可以根據(jù)事件發(fā)生的時代和條件的不同,案件的審理過程和結果也會大相徑庭。我們從這個案例產生的年代來推測,如果這個案件發(fā)生在羅馬共和國早期,因為當時只有習慣法,法官會偏袒羅莫洛的家人。沒有成文法,這樣無形中為法官故意壓迫平民,袒護貴族提供了方便。
1、習慣法
提問:什么是習慣法?
(學生回答)所謂的習慣法就是未經政府明確承認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認為社會生活中相互關系的法律方式。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其特點是: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
因此,習慣法的存在,就成了平民與貴族矛盾的一個焦點,當時的羅馬是怎樣來處理這種矛盾的?
2、成文法
公元前5世紀中期,由貴族組成十人委員會制定的法律,鐫刻在十二塊銅表上。史稱《十二銅表法》。(配合圖片)
上面這個案例如果根據(jù)《十二銅表法》,法官則會根據(jù)《十二銅表法》第五表:死者的財產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羅莫洛一半的財產將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zhàn)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
《十二銅表法》是一部成文法,同時也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
3、公民法
公民法除了十二銅表法之外還有哪些內容呢?其主要內容包括:(1)十二銅表法;(2)元老院法令(展示視頻資料羅馬共和國時期元老院會議的狀況。)(3)元首命令;(4)大法官告示;(5)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習慣法。
為什么要把這些法律內容歸于公民法呢?由于在公元前3世紀中期以前,羅馬法律的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稱為“公民法”。
自從公元前3世紀以來,羅馬共和國展開了史詩般的開疆拓土的活動,羅馬軍團擊敗了一個又一個強敵,征服了一個又一個民族,從而成為地中海的霸主(flash展示,羅馬疆域的擴張)。隨著征服地區(qū)的擴大,羅馬法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我們再來看一則案例。
案例二:
古羅馬大將愷撒進兵埃及,與美麗的埃及女王克麗奧帕特拉一見鐘情,兩人還有了一個私生子,取名托勒密愷撒。當愷撒歸國執(zhí)政之后,克麗奧帕特拉攜兒子赴羅馬與愷撒相會,并向羅馬法庭為自己和兒子申請羅馬籍,請問法官會判給克麗奧帕特拉和她的兒子享有羅馬籍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生1:法官不會判給克里奧佩特拉和她的兒子享有羅馬籍,因為他們不是羅馬人。
生2:法官應該會給他們羅馬籍,因為克里奧佩特拉與愷撒有婚姻關系,而且她的兒子與愷撒也有血緣關系。
生3:法官不會給克里奧佩特拉羅馬籍,因為她是埃及人,是被羅馬征服的地區(qū),但是應該會考慮給她兒子羅馬籍。因為他也是愷撒的兒子。
那你認為這種現(xiàn)象合理嗎?應該怎么解決呢?
師: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問題的產生,大家的觀點是不一致的,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是根據(jù)羅馬公民法來看,羅馬公民法的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只是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所以法官應該不會判給克里奧帕特拉和她的兒子享有羅馬籍??墒牵S著羅馬征服地區(qū)的擴大,公民法的狹隘性越來越顯露,盡管這個案例是一個個案,但是我們也應該能夠想象得到類似這樣的現(xiàn)象在當時肯定不止愷撒這一例,而且,這樣的糾紛肯定也會在其它方面,尤其是經濟領域中有所體現(xiàn)。這樣“公民法”就逐漸演變成為普遍適用于羅馬統(tǒng)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萬民法”。
4、萬民法
結合羅馬的歷史變化,分析萬民法的主要內容及其產生和發(fā)展的原因。
萬民法的主要內容:其適用范圍是羅馬統(tǒng)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它主要調整財產關系,規(guī)定奴隸制和私有財產權神圣不可侵犯。
萬民法產生和發(fā)展的原因:
(1)由于羅馬的版圖不斷擴大,很多有著不同文化傳統(tǒng)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勢必會出現(xiàn)新的矛盾,尤其是被征服者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不受公民法保護,引起了社會動蕩;
(2)隨著國際交往的擴大,商品經濟和貿易不斷發(fā)展,在經濟活動中出現(xiàn)了許多新問題,原來的公民法已經無法應對這些新變化。
(3)對外戰(zhàn)爭的勝利,使羅馬獲得了大量奴隸,由此奴隸制在羅馬得到了快速發(fā)展,為了更加有效地保護奴隸主的私人利益,就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以穩(wěn)定統(tǒng)治,保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不受侵犯。
隨著羅馬帝國的建立和發(fā)展,到3世紀初,羅馬帝國境內自由民之間公民與非公民的區(qū)別開始消失,原先的公民法與萬民法之間的區(qū)別也失去了實際意義。
5、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3世紀末至4世紀初,法學家編纂了一系列法典。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設立專門委員會編纂羅馬法,形成了法律匯編,即《民法大全》,其中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查士丁尼學說匯纂》、《查士丁尼新敕》四個法典?!睹穹ù笕返某霈F(xiàn)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根據(jù)材料分析《民法大全》的核心思想:
寧可漏網一千,不可枉屈一人。
任何人不能僅因為思想而受懲罰。
提供證據(jù)的責任在陳述事實的一方,而非否認事實的一方。
判刑時必須始終考慮罪犯的年齡與涉世不深。
武力和畏懼完全與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馳,而后者乃誠實契約之根基;容許任何此類行為都是悖逆道德的。
父親的罪名或所受的懲罰不能玷污兒子的名聲,因為每一方的命運均取決于自己的行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繼承人。
婦女不得參與任何公務;因而他們不能擔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職責,或提起訴訟,或為他人擔保,或擔任律師。未成年人也不得參與公務。
拷問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應作為首選方式。因此,首先應當求助于證據(jù);如果當事人涉嫌犯罪,則可以通過拷問迫使他供出同謀與罪行。
——桑德羅斯奇巴尼選編《民法大全選譯》
從這段節(jié)選資料中可以看出該法典中蘊涵著羅馬法的一些自然法思想,其實自然法并不是具體的法律條文,而是一種法律觀念。如理性、證據(jù)、公正、平等、思想自由等。(打出“自然法之父:西塞羅”的圖片資料和他的思想)《民法大全》中蘊涵的這些思想對西方文明的影響被認為僅次于《圣經》,其基本思想和原則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國的法律中。(領略羅馬法的博大精深,如對證據(jù)、公正、思想自由和契約精神的肯定。)
請大家閱讀下面的資料,分析羅馬法對世界的影響。
材料一:《拿破侖法典》共有3編2281條。
第一編是人法,是關于個人和親屬的規(guī)定,實際上關于民事權利主體的規(guī)定;第二編是物法,規(guī)定了各種財產和所有權及其他物權;第三編是關于取得所有權的各種方法,規(guī)定了繼承、贈與、遺囑和夫妻財產制,還規(guī)定了債法。
材料二:“私有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除非由于合法認定的公共需要的明顯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補償?shù)臈l件下,任何人的財產不能被剝奪。”
——《人權宣言》
材料三:“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他們被造物主賦予他們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br>
——美國《獨立宣言》
材料四: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第三條: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學生討論回答)
羅馬法對世界產生的影響有:
(1)它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較系統(tǒng)完備的法律體系,歐美各國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羅馬法的影響。
(2)是現(xiàn)代歐洲大陸法系的基礎
(3)為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思想理論基礎
(4)對中國也有一定影響,我國現(xiàn)行的《民法通則》《繼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羅馬法的原則。
(請學生思考討論)
羅馬法的影響為什么如此深遠?
(1)羅馬法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不斷修正、完善,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2)羅馬帝國疆域遼闊,最強盛的時候地跨三洲,在所有被征服的國家,到處都由羅馬法官根據(jù)羅馬法進行判決,從而使地方上的社會秩序都被宣判無效。被征服的國家和地區(qū)都無一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進羅馬法的影響。
(3)羅馬法本身的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發(fā)展和傳播。
(4)羅馬法的發(fā)達是羅馬統(tǒng)治者重視法學、尊重法學家的結果。
6、羅馬法的影響及其局限性
影響:(維系帝國)羅馬法制定和實施是為了維系和穩(wěn)定帝國統(tǒng)治。羅馬法為皇帝和元老院的權力提供了法律依據(jù),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它維護奴隸制度,保護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鞏固了帝國的社會基礎;它還順應了經濟發(fā)展和變化,對公民平等權利予以理論上的承認,對私有財產加以保護,以籠絡上層階級。帝國還建立了大量自治市,把羅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國的每一個角落,進一步穩(wěn)固了帝國的政治和經濟基礎。
(澤被后世)
(1)是近現(xiàn)代歐洲大陸法律體系的基礎
(2)是反封建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3)為近代新興資產階級的民權理論提供了思想淵源,為資產階級戰(zhàn)勝教會和世俗的封建勢力提供了理論武器
(4)為資本主義經濟大發(fā)展和鞏固提供了現(xiàn)成的法律形式
局限性:法律是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體現(xiàn)。羅馬法的制定主要是體現(xiàn)帝國統(tǒng)治者的利益,對于被統(tǒng)治者來說,只能承擔義務,受到不公正的處罰。而且對婦女也存在著歧視。
小結:
我們看到古羅馬的法律對維系當時的社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其深邃的法理精神和理性的思想光輝也深深的影響到了今天。
(最后通過德國法學家耶林格的話創(chuàng)設情境,再次讓大家感受羅馬法對世界的影響力)
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滅,宗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fā)展而縮小了影響,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持久的征服。
與課本“資料回放”中屋大維的顧問發(fā)出的感嘆之事相比,大約1700年以后的中國出現(xiàn)了“康乾盛世”,當時的中國人口最多時達到三億,國土總面積大約有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為什么中國的皇帝卻沒發(fā)出類似的感慨呢?
古羅馬的法律同中國古代律法的比較
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探討及其對今天的各個世界大國發(fā)展的啟示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教學設計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為之后的教學做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積極的參與互動,幫助授課經驗少的高中教師教學。所以你在寫高中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教學設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教學設計課標要求
一、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
二、了解羅馬法在維系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中的作用
三、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授課程序
導入新課:教師利用余秋雨在《行者無疆》中的對歐洲各個城市的描繪的文字導入新課:(幻燈片展示)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詞匯,可以分配給歐洲各個城市,例如精致,古典,舒適,神秘,壯觀,只有一個詞,留給那唯一的城市,這個詞叫偉大,這個城市叫羅馬。
講授新課:
板書課題: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幻燈片展示)本課三大課標
(過渡)要落實本課三大課標,首先我們來了解羅馬法
板書:一、羅馬法的概念
(幻燈片展示):羅馬法:指的是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7世紀古羅馬奴隸制國家所制定和實施的全部法律制度。
教師強調:羅馬法并不是在一開始就是一部完整的法律,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羅馬法隨著羅馬國家的發(fā)展而演變,呈現(xiàn)較為明顯的階段性和連續(xù)性。
(過渡)羅馬法發(fā)展經過了哪些階段呢?
板書:二、羅馬法的發(fā)展階段
(幻燈片展示):羅馬法發(fā)展三個階段的表格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將表格補充完整,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的情況,對表格進行補充解讀。
(重難點突破):師生探究后教師總結:
(幻燈片展示):1、習慣法到成文法的進步性在哪里?
2、公民法發(fā)展為萬民法的原因?
3、羅馬法的核心內容是什么?
(過渡):羅馬法伴隨著羅馬國家的發(fā)展而發(fā)展,那么羅馬法對羅馬國家發(fā)展有什么影響呢?
板書:三、羅馬法的影響
(重難點突破)師生共同通過對史料的分析探究得出:
(幻燈片展示):對當時:維系和穩(wěn)定了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
對后世:成為近代歐美國家立法和司法的藍本;
羅馬法中的精神成為近代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過渡):唯物史觀認為,認識事物應該用一分為二,辯證的方法,羅馬法對當時和后世產生的積極影響的同時,存在哪些局限呢?
師生解讀史料得出:
(幻燈片展示):羅馬法存在的局限
1.羅馬法宣揚君權神授、保護奴隸制度,婦女地位低下。
2.羅馬法所倡導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條件的。
3.法律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羅馬法體現(xiàn)的是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最后教師小結本課內容(幻燈片展示)
布置作業(yè)
附板書設計: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一、羅馬法的概念
二、羅馬法的發(fā)展階段
三、羅馬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