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輪復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102019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三個步驟。
2019年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三個步驟
高三學生在開學之初就做好高考一輪復習的計劃,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復習的進度。在掌握住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為了提高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必要在第一輪復習期間進行關于歷史知識的整合、遷移和運用的訓練。下面長沙新東方高考頻道分享一些歷史一輪復習方法。
第一、按編年史順序推進,理清知識框架和結構
我們都知道,新課改后的歷史教科書呈現出一個獨特的體例,按模塊將歷史分為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科技幾個部分進行講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知識點無法順利銜接、時間順序屢不清楚等問題。于是在第一輪的復習中,應該重新按照編年史順序將歷史的多個模塊合而為一,以便使學生將腦海中的零散知識點串成一條線索。
高中階段的歷史主要學習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史三個大部分。中國古代史近年來出題都不難,考察內容也相對有限,因此可以說是三大部分里最簡單的一個部分。對于這個部分的復習我們可以采用編年史和模塊相結合的復習方法,即按照朝代順序復習,復習時依舊分為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個方面來走。由于學生早已學過這些知識,所以接受起來應該不難,重點是在復習階段應該重點強調出這三個方面發(fā)展的變化趨勢及各朝代政治制度或者經濟政策之間的相互聯系。比如皇權的不斷加強以及相權的不斷削弱,三省六部制隨著各朝代的發(fā)展而慢慢形成的演變過程等等。
中國近現代史則成為學生相對困難的復習環(huán)節(jié),因為這段歷史時間短而事件多,考得非常細,時間點又必須記住,再加上中國近現代史相對枯燥,內容又很屈辱,學生往往不愿意學習。所以對這段歷史的復習我們更應該強調知識脈絡的梳理,將瑣碎的時間點串成時間軸,特別強調出每個事件之間的聯系,比如前一個事件的影響就是后一個事件的背景等。也可以把一些關鍵人物作為線索,如以孫中山為線索,探究與他相關的幾個歷史事件是如何發(fā)展的,以及該人物在這些事件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和他在每個不同階段的思想和行為變化。這樣既可以使學生記清知識點又可以使學生對歷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做材料分析題時也更容易有思路。
最讓學生頭痛的莫過于世界史部分,由于世界史要學習很多個國家的歷史,學生大都搞不清時間的先后順序,也很容易記混相關內容,因此這個部分的復習依舊要樹立一個清晰的框架使學生一目了然。比如世界史可以分為世界上古史,即古希臘古羅馬的內容;世界近現代史,也是學生最亂的內容;還有世界現代史,即以蘇聯為主題的社會主義發(fā)展進程和以國家關系格局為內容的時代新主題。上古史的內容很少,也很簡單,只要抓住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和羅馬法在不同階段的適用范圍就可以了。為了方便學生理解,這里應該更多強調古代希臘羅馬的文明對近代西方政治經濟發(fā)展的重大影響,這樣在后面學習近代西方史時,更容易讓學生理解。
世界近代史的部分雖然國家眾多,但英法美等西方各國,學生都比較熟悉,這個部分的復習一個是要搞清該國事件發(fā)展的先后順序,和各國在平行空間里的先后順序;另一個則是要做橫向對比,將各國的特點放到一起比較,然后加以區(qū)分,同時還要注意其內在聯系。
至于世界現代史部分,往年的考察力度都不太大,理解上也不需要有太多深度,只要記清史實即可。蘇聯的社會主義探索和中國現代史部分有很多相似之處,也可以對比復習,找到異曲同工之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二戰(zhàn)后的世界格局也可以在復習新中國的外交政策時一起復習,把中國的發(fā)展和世界大趨勢聯系在一起,做到深入理解。
第二、研讀考綱,弄清重點和考題方向
這個時候新一年的考綱還沒有發(fā)布,但上一年的考綱和頭幾年的考綱進行對比的話,應該可以看出近幾年來考察內容的大致方向。高考大綱雖然會有些許的調整,但是絕大多數內容都沒有變化,年年必考的一定是重點,而2013年新增的考點自然也是要引起關注的內容。按照考綱來復習,可以使學生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彎路,也可以更好地把握出題方向,更快的接受高考模擬。
第三、做好整理錯題的工作,重點復習錯題
這個階段的復習主要是夯實基礎,穩(wěn)扎穩(wěn)打,做到最基本的記清和記熟知識點。所以在平時的練習中也建議學生把錯題收集起來。沒有必要把每道題謄錄下來,但至少應該把卷子和練習冊上的錯題保留和整理一下,同時要做錯題分析。分析出每道題為什么錯、是因為哪句話沒看清楚或者哪個知識點沒記牢固導致,而正確答案又為什么對,它的合理性在于什么。
如此逐一分析之后,學生便會對錯題印象深刻,而不至于只對錯誤選項印象深刻,等到再遇到相同知識點時也就可以避免再次犯錯了。多弄會一道錯題,也就多掌握了一個甚至多個知識點,查漏補缺,也就可以做到了。
如果上述三個步驟都能合理實施的話,第一輪的復習也就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學生在大量熟悉和掌握知識點以外也能樹立起一個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善于思考的學習套路,應對一模,應該不成問題。
相關知識
09年高考歷史第一輪復習教學案5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習的趣味性,高中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們充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讓高中教師能夠快速的解決各種教學問題。優(yōu)秀有創(chuàng)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樣寫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09年高考歷史第一輪復習教學案5”,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專題五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發(fā)展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
【課標要求考綱概覽】
1.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
2.了解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實,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
3.概述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4.概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史實,認識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
5.列舉侵華日軍的罪行,簡述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理解全民族抗戰(zhàn)的重要性,探討抗日戰(zhàn)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
6.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
7.概述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史實,認識其歷史意義。
09年高考歷史第一輪復習教學案17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能夠保證教課的順利開展,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高中教師的任務之一。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幫助高中教師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高中教案的內容具體要怎樣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09年高考歷史第一輪復習教學案17”,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課標要求考綱概覽】
l.了解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理解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
3.簡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史實,認識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重大意義。
4.了解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認識其在推動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5.概述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對近現代中國的深遠影響。
6.概述鄧小平理論的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
7.概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內容,認識其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意義。
下載地址://files.eduu.com/down.php?id=176022
2019年高三一輪歷史復習: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2019年高三一輪歷史復習: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一、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和鞏固,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和領土的完整。
(2)在統(tǒng)一的社會環(huán)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
2.消極影響
(1)經濟上,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特別是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2)政治上,專制統(tǒng)治的空前強化進一步剝奪了人民的政治權利和言論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動受到壓制和打擊。
(3)思想文化上,專制統(tǒng)治使知識分子脫離實際,阻礙了科技的發(fā)展和文化的進步。
二、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1.源遠流長。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經過數千年的發(fā)展,從未中斷,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權為中心,權力高度集中。在人神關系上,鼓吹君權神授,君權至上,以神權服務于君權。在君臣關系上,宣揚君令臣從,下級依附上級,全國依附君主。在權力配置原則上,君主一人全面壟斷全國的一切大權,國家所有政治制度的設置,無一不是為了確保這種權力的集中,確保君主意旨的暢通無阻。
3.人治高于法治。人治的實質是權治、官治,是獨裁統(tǒng)治。
4.完備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國古代政治機構的設置是相當完備的,從君主到臣僚,從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連,統(tǒng)治網絡嚴密周全。
5.宗法關系的殘余嚴重影響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設,父權觀念滲入到國家政治制度中。
6.在漫長的政治制度發(fā)展過程中,儒家經典是君主專制制度的理論基礎,是歷代各項制度與政策的依據。
2019年高三一輪歷史復習:俄國十月革命
2019年高三一輪歷史復習:俄國十月革命
一、俄國十月革命在實踐中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
1.馬克思預計社會主義革命將首先在經濟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實現,而革命前的俄國經濟遠遠落后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本來俄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并不具備,但由于戰(zhàn)爭的因素,革命形勢迅速發(fā)展,兩個性質不同的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緊密相連。
2.社會主義革命之所以首先在俄國取得勝利,還在于有一個成熟的無產階級政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特別是列寧的正確領導。列寧依據革命形勢的變化,及時提出了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化為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領導經濟相對落后的俄國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從而突破了馬克思主義的傳統(tǒng)觀點,在實踐中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二、俄國十月革命有何顯著特點?
1.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通過中心城市武裝起義奪取全國政權革命道路。這是俄國革命的特殊性,是和俄國特殊國情相適應的。
2.革命方式: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裝暴力奪取政權并取得勝利的形式。
3.理論角度:打破了馬克思主義的傳統(tǒng)觀念,沖破了帝國主義的包圍,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資本主義國家單獨取得了勝利,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
4.革命性質:十月革命經歷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緊密相聯、急劇發(fā)展的不同性質的階段。這也是由俄國特殊國情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