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挺身式跳遠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05第四節(jié)化學式相對分子質量。
一.知識教學點1.化學式。
2.相對分子質量。
3.根據(jù)化學式的計算。
二.重、難、疑點及解決方法
1.重點:書寫化學式和理解化學式的含義。
2.難點:(1)化學式中各數(shù)字的意義。
(2)化學式的含義。
3.疑點:如何根據(jù)化學概念應用數(shù)學工具解決化學問題?
4.解決方法:在復習有關元素名稱、符號、相對原子質量的含義的基礎上,采用演示練習糾錯的方法,通過學生自學、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學生化學計算能力。
三.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理解化學式的含義,掌握其應用。
2.了解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
3.初步掌握根據(jù)化學式的計算。
(二)整體感知
本節(jié)教學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關化學式、相對分子質量概念的教學;第二部分是有關化學式計算的教學。這為下面學習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作好了準備,同時也深化了對前面所學分子、原子、元素、元素符號等概念的認識和綜合運用。
(三)教學過程
[導入]:我們已經知道,元素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那么,由元素組成的各種單質和化合物怎樣來表示呢?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第四節(jié)第二段,并討論,得出化學式的概念。
[板書]:一.化學式
1.概念: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強調]:化學式并不是憑空寫出來的,而是前人經過多次的精密實驗,測定物質的組成,然后再經過推算得出來的。一種物質只能用一個化學式來表示,如可以用O2、、H2O、MgO、NaCl來表示氧氣、二氧化碳、水、氧化鎂、氯化鈉的組成。
[設問]:“H2O”除了能表示這種物質外,還可以表示什么意義?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歸納總結化學式的意義。
[小結]:1.表示水。
2.表示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3.表示一個水分子。
4.表示一個水分子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板書]:2.意義:
(1)表示一種物質。
(2)表示組成這種物質的元素。
(3)表示構成物質的一個分子。
(4)表示構成這種分子的原子。
[教師提問]如何正確書寫化學式?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討論,得出結論。
[板書]:3.化學式的寫法
(1)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①氧化物:氧元素符號寫右邊,另一種元素符號寫左邊。如:CO2、SO2、Fe3O4等。
②金屬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寫法:金屬元素寫左邊,非金屬元素寫右邊。如:ZnS、NaCl等。
③二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寫法:根據(jù)讀法,一般從右向左讀作“某化某”,先讀后寫,后讀先寫。如:P2O5、NO2、CO等。
(2)單質化學式的寫法:
①氣態(tài)非金屬單質,通常是雙原子分子。如:H2、O2、N2、Cl2等。
②金屬單質、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惰性氣體通常就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化學式。如:Fe、C、Ne、P、S等。
(3)正確認識元素符號右下角數(shù)字和元素符號前面數(shù)字的意義:
①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分子的個數(shù)。
②右下角數(shù)字表示構成分子的原子的個數(shù)。(以CuSO45H2O為例)
[練習]:指出下列符號所表示的意義
(1)H表示和。
(2)2H表示。
(3)表示、、
、。
(4)2表示。
(5)4H2O表示。
[教師設問]:用H2O表示水的組成,即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那么,水分子的質量是否可以用氫原子的質量和氧原子的質量來表示呢?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思考,得出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板書]:二.相對分子質量
概念: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國際單位為“一”,符號為“1”(單位一般不寫出)。
[練習鞏固]:根據(jù)化學式可以進行如下計算:
例:已知硫酸銨的化學式為(NH4)2SO4
求:(1)硫酸銨的相對分子質量。
(2)硫酸銨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
(3)硫酸銨中各元素質量比。
(4)硫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5)264千克硫酸銨和多少千克硝酸銨(NH4NO3)含氮量相等?
[分析]:在化學式中各相對原于質量之和就是相對分子質量。計算時要注意:①正確書寫化學式;②準確理解化學式中和式前的數(shù)字的含義;③元素符號之間用“+”號,元素符號與數(shù)字之間用“×”號。
[板書]:解:(NH4)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14+1×4)×2+32+16×4
=132
[學生活動]:注意觀察并檢查自己的運算過程及結果。
[分析]:首先判斷(NH4)2SO4中組成元素為N、H、S、O,然后根據(jù)化學式中各數(shù)字的意義,求出各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
[板書]:解:用n表示原子個數(shù),則nN:nH:nS:nO=2:8:1:4
[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比,就是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之比。要注意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求各元素質量比時,不能寫成2N:8H:S:4O或N2:H8:S:04,要寫成:
N:H:S:O=(14×2):(l×8):32:(16×4)=7:2:8:16
[分析板書]:計算式
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
化合物中所含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
×100%
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JAb88.com
注意:原子的個數(shù)要寫在該元素的前面,而不能寫在右下角。1個(NH4)2SO4分子中有2個N原子,很多同學常得出10.6%的錯誤結果。
[板書]:
N%=
N的相對原子質量×2
×100%
=21.2%
(NH4)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
[分析]:解此題可先應用表達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算出264kg硫酸銨中含氮元素的質量代入上述表達式,借助NH4N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求出NH4NO3的質量,化學計算題一般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板書]:解法一:264kg×21.2%=56.Okg
NH4NO3中N%=
2×14
100%
=35%
80
56kg
=160kg
35%
[分析]:還可以把上面過程綜合在一起,列一個方程解答。
[板書]:解法二:設264kg(NH4)2SO4和xkgNH4NO3含氮量相同。
264kg×2N/(NH4)2SO4×100%=xkg×2N/NH4NO3×100%
264kg×28/132×100%=xkg×28/80×100%
解得:x=160
[分析]:1個(NH4)2SO4分子中含2個氮原子,即132份質量的(NH4)2SO4中,有28份質量的氮元素。那么264kg(NH4)2SO4中含氮元素質量為56kg。1個NH4NO3分子中含2個氮原子,即80份質量的NH4NO3中有28份質量的氮元素,若要含56份質量的氮元素,需160份質量的NH4NO3。
[板書]:解法三:設264kg(NH4)2SO4中氮元素的質量為x。
(NH4)2SO4~~2N
13228
264kgxkg
132/28=264kg/xkg
解得:x=56kg
設ykgNH4NO3中含氮元素56kg。
NH4NO3~~2N
8028
ykg56kg
80/28=y(tǒng)kg/56kg
解得:y=160kg
[分析]:因為(NH4)2SO4和NH4NO3之間存在一定對應關系,所以可以把上面解法中兩式合為一式。
[板書]:解法四:設264kg(NH4)2SO4和xkgNH4NO3含氮量相等。
(NH4)2SO4~~NH4NO3
13280
264kgxkg
132/80=264kg/xkg
解得:x=160kg
[強調]:運算過程中質量單位的選擇是任意的,但要求前后統(tǒng)一。
[練習]:①有一種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是7:20,求該氧化物中氮與氧的原子個數(shù)比。②要使Fe2O3和Fe304中含有相同質量的鐵元素,則兩者質量比為多少?
[學生活動]:依據(jù)化學概念,運用數(shù)學工具解決化學問題,注意格式。
(四)總結、擴展
1.化學式的書寫可歸納為:金屬左,非金屬右,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個數(shù)不能漏,原子個數(shù)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如果是1可略去不寫,如果兩種都是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物質的化學式,按習慣寫,有些氫化物氫寫前面,如:H2O;有些物質氫寫在后面,如:NH3,同時先讀的后寫,后讀的先寫。
2.化學式表示的意義:(上面板書)
化學式既有宏觀,又有微觀,還有量的意義。通過化學式可以進行如下計算:
(1)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2)物質中各元素的原子或離子個數(shù)比。
(3)通過化學式可以計算組成物質的各元素的質量比。
(4)通過化學式可以計算出純凈物質中某一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或元素的質量。
計算式為:
某元素相對原子質量
×
化學式中該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
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
×100%
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某元素的質量=物質的質量×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各元素的質量比
=各元素原子個數(shù)之比
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四.布置作業(yè)
1.教材第二章第四節(jié)習題1—5題。
2.計算氧化鋼(CuO)里銅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如果要生產20千克銅,需要多少千克的氧化銅?
精選閱讀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四單元學案相對分子質量及其計算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四單元學案:相對分子質量及其計算
第3課時相對分子質量及其計算
學習目標
1.了相對分子質量的涵義。
2.利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物質的組成。
學習重點利用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物質的組成
學習難點根據(jù)化學式計算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學習過程
一、自主預習
知識點梳理
1.有關化學式的計算:
(1)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例:CuSO4的相對分子質量=
Mg(NO3)2的相對分子質量=
(2)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
例:H2O2中各元素的質量比。
NH4NO3中N、H、O各元素的質量比。
(3)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例:KClO3中氧的質量分數(shù)。
NH4HCO3中氮的質量分數(shù)。
(4)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
例:100gCaCO3中氧元素的質量。
二、填一填
叫相對分子質量。
三、議一議(以小組為單位組織討論)
若已知某物質的化學式為AmBn。試寫出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公式。
四、做一做
計算小擂臺1.近年來,乳酸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之一,乳酸在醫(yī)藥、食品工業(yè)中應用前景廣闊。乳酸的化學式為C3H6O3,試計算:
(1)乳酸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
(2)乳酸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
(3)乳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2.興奮劑是可用來提高運動員成績的禁用藥物,其特點是短期致興奮或抗疲勞,因而導致好成績的假象;使用興奮劑有的可獲得爆發(fā)力,有的可失去痛覺和疲勞感,有的暫時使排尿多而體重減輕,利于舉重等。目前使用的興奮劑有多巴胺(C8H11O2·HCl)、麻黃堿(C10H15ON)、苯丙胺(含C、H、N等元素)。請計算多巴胺中H、O的質量比。
四、測一測
1.2008年9月,三鹿嬰幼兒奶粉因添加三聚氰胺)C3H6N6)致使一些嬰幼兒患腎結石病。下列關于三聚氰胺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三聚氰胺由碳、氫、氮三個元素組成B、三聚氰胺中碳、氫、氮質量比為1:2:2
C、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66.7﹪D、三聚氰胺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6g
3..黃金首飾的純度常用“K”來表示,24K是純金,則18K的首飾中黃金的質量分數(shù)是()
A.75%B.36%C.25%D.18%
4..燃放爆竹產生一種污染物,其化學式中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1,該污染物是()
AH2SBCOCSO2DNO2
5..下列方框中符合2H2意義的示意圖是()
6.為預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對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關NaClO的說法錯誤的是
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B.NaClO是一種鈉鹽
C.NaClO由三種元素組成D.NaClO中Na、Cl、O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1:1
7.“達菲”是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一種特效藥。該藥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化學式為C16H31N2PO8的物質。關于該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由C、H、N、P、O五種元素組成B.碳、氧元素的質量之比是2:1
C.相對分子質量為410D.一個分子中含有58個原子
8.β胡蘿卜素(C40H56)是一種天然的植物色素,它廣泛存在于黃綠色蔬菜和水果中,一定條件下在人體內能夠轉化為維生素A(C20H30O)。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維生素A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20:30:1B.維生素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6g
C.β一胡蘿卜素在植物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D.維生素不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
五、說一說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組內交流,然后班內匯報。
六、教后反思
第四節(jié)力
第四節(jié)力
從容說課
“力”這個字學生非常熟悉,用得很廣泛,用在不同的地方含義也不同.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就要使學生明確物理學中所講的力的含義.
因為力的概念對初學者來說比較抽象,因此教材以學生熟悉的體育項目為基礎并通過“想想做做”讓學生從感覺力的作用效果入手,通過探究活動得到“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的結論.
本節(jié)課的難點是對力的概念的理解.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正確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和探究得到學生容易理解的結論,難點就能突破.因此,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是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和探究.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圖表示力.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活動和生活經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2.了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釋有關現(xiàn)象,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標
通過實踐和探究,感覺科學就在身邊.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教學重點
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和探究.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力的概念.
教學方法
實驗法:通過學生實驗觀察物體運動狀態(tài)及形狀的改變,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法:通過學生積極的探究活動,得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結論.
教具準備
磁鐵、小鐵球、鐵塊、小車兩輛、旱冰鞋、彈簧、鋼尺(或鋼鋸片)、投影儀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用投影儀投影放大“力”字.
[師]請同學們用“力”字組詞.
[生]力量、力氣、能力、藥力……
[生]理解力、戰(zhàn)斗力……
[生]力不從心、力所能及、身體力行、身強力壯、力爭上游、四肢無力……
[師]“力”這個字大家太熟悉了,在同學們說出的這么多“力”中,力的含義各不相同.在物理學中,“力”又是什么呢?同學們先來試試力能干什么.
二、新課教學
1.力的作用效果
[想想做做]
請三位同學分別拿著彈簧、鋼尺(或鋼鋸條)、已充氣的氣球向同學們展示.
[師]請三位同學分別用力拉彈簧、彎鋼尺、壓氣球,同學們仔細觀察,說出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
[生]用力的時候,彈簧被拉長、氣球被壓扁、鋼尺也由直變彎了.
[師]短變長、圓變扁、直變彎,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生]它們的樣子都和原來不一樣了.
[生]它們的形狀都發(fā)生了改變.
[師]物體形狀的改變我們稱之為形變.形變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力,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師]同學們接著來做一個好玩的游戲.同桌的兩位同學為一個小組,每組一個小鐵球、一塊磁鐵.將小鐵球放在桌子上,手拿著磁鐵慢慢向小鐵球靠近但不要接觸,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生]小鐵球原來是靜止的,當磁鐵慢慢靠近時,到了一定距離,小鐵球就會運動起來,向磁鐵靠近.
[生]小鐵球向磁鐵靠近時,如果讓磁鐵慢慢離開小鐵球,小鐵球還會跟著磁鐵跑.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現(xiàn)在請大家接著用文具盒和書做成一個斜面,按教材P31圖11.4-1所示,讓小鐵球從斜面滾下,觀察小鐵球的運動情況.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給予必要的指導)
[生]讓小鐵球從斜面上滾下時,小鐵球做的是直線運動,如果在和它運動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上磁鐵,小鐵球的運動方向就會向磁鐵的方向彎曲.
[生]小鐵球不僅運動方向改變了,我們這一組的小鐵球運動方向改變后還停在了磁鐵旁邊,靜止了.
[師]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呢?請同學們討論.
[生]磁鐵就是吸鐵石,它對小鐵球有吸引力,所以產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就是“力”.
[師]大家覺得這樣的分析有道理嗎?能不能從另一個方面去驗證?
(同學們思考、討論、試驗)
[生]我們用鉛筆或鋼筆慢慢靠近靜止在桌面上的小鐵球時,小鐵球就不會產生像原來那樣的運動,因此,我們認為剛才那位同學的分析是對的,就是因為磁鐵對小鐵球有力的作用.
[師]由磁鐵使小鐵球運動,大家說力能干什么?
[生]力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也可以使運動物體的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還可以使運動的物體停止運動.
[師]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象,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如果一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其速度是多少?
[生]物體靜止時的(相對)速度是零.
[生]也可以說靜止是(相對)速度為零的運動,是一種特殊的運動狀態(tài).
[師]因此,無論物體是從靜止到運動,還是從運動到靜止,或者是運動的快慢和方向發(fā)生了改變,我們都可以認為是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由磁鐵使小鐵球的運動,我們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同學們一起說)
[生]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師]總結同學們的實驗,結合P31圖11.4-2,大家說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呢?
[生]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二是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師]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newton),簡稱為牛,符號是N.1N是多大的力呢?
[投影]
·托起一個蘋果的力大約是1N.
·托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是1N.
·一個質量是40kg的同學對地面的壓力大約是400N.
·一般人右手的最大握力大約是560N,左手的大約是430N.
·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約是400N,女子大約是39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起你們面前的橡皮筋或彈簧,先輕輕地拉,然后慢慢加力,注意不要拉斷了.在拉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彈簧或橡皮筋的變化.同學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生]用的力越大,彈簧或橡皮筋被拉得越長,形變越明顯.
[生]這說明了力的大小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師]講得非常好.同學們拿著彈簧如果不是拉,而是壓,會怎么樣?同學們試試.
[生]壓彈簧時,彈簧縮短了.
[師]用彈簧實驗時,拉——長,壓——短.還有類似的例子嗎?
[生]剛才用磁鐵和小鐵球實驗時,磁鐵從右端靠近小鐵球,球就向右運動;磁鐵從左端靠近小鐵球時,球就向左運動.
[生]我們教室的門,向里拉是開了,向外推是關了.
[師]長短、左右、開關,力產生的效果一樣嗎?為什么?
[生]因為力的方向不同,所以產生的結果不同,說明力的方向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師]現(xiàn)在我們請一位同學把教室的門打開(或關上),手的位置先從門把手開始逐漸向轉軸靠近,重復幾次.(靠窗戶的同學可以開關窗戶)向大家說說你的感覺.
[生]越靠近轉軸的地方門越不容易開(關),用同樣大小的力,在門把手的地方開(關)門最容易.
[師]這種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生]同樣大的力作用在門上,產生了不同的效果,是因為手作用在門上的位置不同,說明了力的作用點(的位置)也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生]這下我還明白了門把手為什么裝在現(xiàn)在那個地方了.
[師]同學們還能舉出生活中力的作用點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嗎?
[生]用扳手擰螺母的時候,手一般握在把的末端,這樣比較省力.
[生]足球運動員頭球攻門時,頭頂在球的不同位置,球走的弧線也不同,破門的效果也就不同.
[師]經過同學們的實驗,大家知道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因此就把它們稱為“力的三要素”,請同學們看書P32最下面及P33上面一段文字,了解怎樣表示力的三要素,并表示出老師水平向右推課桌的力的三要素.
(同學們看書、作圖,教師巡視指導,選擇兩名同學將教師推課桌的力的三要素畫在黑板上)
[師]結合學生畫在黑板上的圖說明,像同學們這樣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的圖叫力的示意圖.大家能總結出畫力的示意圖的一般步驟嗎?
[生]要先確定受力物體、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起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線段末端標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同一個圖中有幾個力時,力越大,線段應該越長.
[師]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生]作力的示意圖時,不需要畫出物體,一般是畫一個方框來代替物體,這樣省事.
[生]力的作用點可以用線段的起點表示,也可以用終點來表示.
[師]還有表示力的方向的箭頭必須畫在線段的末端.
[投影]
練習:畫出下列力的示意圖.
①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體A的拉力.
②沿豎直方向向下壓物體B的壓力.
③水平地面上的小車受到水平向左20N的拉力和水平向右25N的拉力.
學生練習,三名同學分別板演三題.練習結束后教師點評.
[師]第①題的力的作用點畫在了線段的起點,第②題的力的作用點在線段的終點,第③題有兩個力作用在小車上,兩個力的作用點就可以畫在一點上,并且用數(shù)值和單位表示出了力的大?。疄槿瑢W的出色表現(xiàn),大家鼓掌(擊掌)祝賀.
[師]同學們剛才在鼓掌(擊掌)的時候,你的手有感覺嗎?
(同學們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問題很奇怪,接著有人會再拍手感覺一下,最后同學們會肯定地回答:有)
[師]有什么樣的感覺?為什么?
[生]輕拍的時候,兩只手接觸時感覺到了有障礙;用力拍的時候,手就感覺到有點疼.
[生]我認為手感覺到疼,是因為手受到了力的作用.
[師]哪只手(或誰的手)疼,誰的手受到了力呢?
[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師]同學們再用手用力拍一下桌子,看有什么感覺?
[生]很疼.
[師]你們用手拍桌子,是誰對誰有力的作用呢?
[生]是我們的手對桌子有力的作用,是桌子受到了力.
[師]桌子受到了力應該桌子疼,你們的手為什么會疼呢?(提出問題)
[生]手是被桌子碰疼了.
[生]是不是手在拍桌子,對桌子有作用力的同時,桌子對手也有作用力!(猜想與假設)
[師]同學們可以分成幾個小組自己驗證一下,然后交流你們的感想.
(同學們分組活動,教師巡視并參與同學們的討論)
第一組:我們已經知道磁鐵對鐵塊肯定有力的作用,還需要知道鐵塊對磁鐵有沒有力的作用.因此,我們選擇了一塊磁鐵、和磁鐵外形相同的長方體鐵塊、兩輛小車.(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實驗1:將磁鐵放在小車上,手拿鐵塊慢慢靠近,當近到一定距離時,載著磁鐵的小車運動起來.如慢慢移開鐵塊,載著磁鐵的小車還會隨著鐵塊一起運動.
實驗2:將磁鐵和鐵塊分別放在兩輛小車上,讓它們慢慢靠近,靠近到一定距離時,兩輛車會自動地一起運動起來,最后靠在一起.(進行實驗)
從實驗現(xiàn)象看到載著磁鐵靜止不動的小車,當鐵塊靠近它時,就會運動起來,說明磁鐵也受到了鐵塊對它的作用力.(分析與論證)
第二組:穿著旱冰鞋的兩名同學面對面站在一起,甲用力推乙時.甲乙兩同學同時向后運動.甲用力推乙時,給乙一個作用力,同時甲也產生了向后的運動,說明甲也受到了乙對他的作用力.
第三組:用手用力提起裝滿水的水桶,手對水桶有向上的作用力,同時人會感覺到手被向下拉,說明手對桶有向上的作用力的同時,桶對手也有向下的作用力.(評估和交流)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式通過實驗探究證實了自己的想法.總結各組同學的實驗,我們能得到一個什么樣的結論呢?
[生]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
[生]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師]一個物體受到了力,肯定有另一個物體施加這個力.受到力的物體我們稱它為受力物體,施加這個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
[投影]
練習:分析下面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①人推車.
②馬拉犁.
③磁鐵吸引鐵釘.
④推土機推土.
⑤起重機吊起貨物.
[生]人、馬、磁鐵、推土機、起重機是施力物體;車、犁、鐵釘、土、貨物是受力物體.
[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是受力物體,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師]所以我們不能離開力去討論施力物體或受力物體,也不能離開物體去討論力.有時為討論問題方便,只說物體受到了力而沒有指明施力物體,但施力物體是一定存在的.
[師]現(xiàn)在同學們能不能說說物理學中的力是什么?
[生]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或者說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師]回答得非常好.請同學們一起小結本節(jié)內容.
三、小結
本節(jié)我們學習了有關力的知識:
1.初步理解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體發(fā)生形變;二是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
3.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可以用力的示意圖直觀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四、動手動腦學物理
1.力的三要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很多,應鼓勵學生多觀察、多實踐,例如:讓同學用食指和拇指捏住教學用的刻度尺,使尺面沿水平方向提起來.第一次捏在尺的一端,第二次捏在尺的中間,比較其難易程度(作用點不同,作用效果不同).打乒乓球時,可以打出不同旋轉、不同弧線和不同角度的球,這主要與擊球點(作用點)和對球施力的方向有關,要打出不同速度的球,主要與對球施力的大小有關.
2.腳;腳.
3.手對桌子施加力的同時.也受到桌子對手的作用力.
4.略.
5.被馬拉動的車輛不僅受到馬的拉力,還受重力、支持力,
甚至還有摩擦力,如果要求畫出被馬拉動的車輛受到的拉力,
只畫一個拉力即可.題目要求用示意圖表示被馬拉動的車輛受
到的力,則車輛所受的全部力都要表示出來,如右圖.
五、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功率
第四節(jié)功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⑴力學里的功包括兩個必要的因素是什么?計算功的公式和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什么?
⑵在建筑工地上要把1000塊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已知每塊大理石板重50牛,用起重機可以在2分鐘內將大理石板一次全部送到20米高處。如果用一個工人來背,把這些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所用的時間是20小時,試求用這兩種方法,把大理石板全部運送到20米高處,起重機和工人各做了多少功?
解答:起重機吊送大理石板所做的功
W1=F1s=Gh=50×1000?!?0米=1.0×106焦,
工人背運大理石板所做的功
W2=F2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二、進行新課
㈠引入
把1000塊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處,起重機和工人做的功是相等的。但是,在做相等的功時,起重機比工人做功快。做功不但有個多少的問題,還有一個快慢的問題。在物理學里用功率這個物理量來描述物體做功的快慢。
板書:功率
1.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㈡功率的定義、公式和單位
提問:如果起重機和工人做的功不同,做功用的時間也不同,如何比較它們做功的快慢?比較它們的功率大小呢?
啟發(fā)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我們已經學過,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我們用單位時間里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表示運動的快慢,與此類似,做功的快慢是用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來表示的。
板書:2.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提問:如果起重機在2分鐘里完成l.0×106焦的功,它的功率如何計算?要求學生答出:
教師給出功率公式和單位,邊講邊板書:
4.單位:瓦特(國際單位制)
1瓦特=1焦/秒,1千瓦=1000瓦特。
參閱課本,對功率的單位形成具體觀念。
㈢功率是機器的主要技術性能之一,簡要說明選購機器考慮它的功率時要從實際出發(fā)。
㈣例題:課本例題。教師要把此題分解為幾個問題逐個提出,由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題規(guī)范化。
學生解答完以后教師講評。
三、課堂小結
四、布置作業(yè):P141—4
五、教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