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啟示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11第17課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為了促進學生掌握上課知識點,老師需要提前準備教案,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計劃,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有哪些好的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的?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第17課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17課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課程標準:
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了解人類早期文明產(chǎn)生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
2、了解佛教的產(chǎn)生與傳播。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
2、了解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體系完備的法典。
3、說說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4、了解人類早期文明產(chǎn)生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
5、了解佛教的興起。
二、過程與方法:
1、閱讀課文,運用論從史出的方法,說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都是奴隸主貴族剝削壓迫人民的歷史見證。
2、利用地圖,找出古代埃及、古巴比倫、古代印度、中國的地理位置。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認識到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殘酷剝削和壓迫廣大人了的歷史見證。金字塔高超的建筑技術(shù),體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了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它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
2、分析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認識到它們都是奴錄主奴役和統(tǒng)治人了的工具。
教學方法:閱讀法、講述法、探究法、歸納法
學習指導方法:本節(jié)課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了解古代四大文明古國的粗略情況,并了解佛教的興起。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提問: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那么你知道它們分布于現(xiàn)在的什么地方嗎?
通過學生回答,進而引入本課:第17課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二、新課:
(一)、神奇的金字塔
1、埃及奴隸制國家的統(tǒng)一
利用地圖,讓學生找出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尼羅河的流向。進行老師講述古代埃及勞動人了充分利用尼羅河的有利條件,通過辛勤勞動,創(chuàng)造出古代埃及文明。
注意:大約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統(tǒng)一的國家,是世界上最早進入奴隸制的國家之一。
2、神奇的金字塔
引導學生歸納:金字塔體現(xiàn)了古埃及法老對奴隸的殘酷奴役,它那高超的建筑技術(shù),體現(xiàn)了奴隸們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二)、《漢謨拉比法典》
1、巴比倫王國的建立
由學生看書講述巴比倫王國的建立。
2、《漢謨拉比法典》的內(nèi)容和實質(zhì)
引導學生思考《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zhì):是保護奴隸主利益的法典,體現(xiàn)了奴隸的殘酷性。
注:這部法典是現(xiàn)存的第一部體系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對西亞的成文法典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加深學生對法典作用的理解。
(三)、“種姓”的國度
1、印度的種姓制度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古代奴隸制國家的重要特征,它是在雅利安人由原始社會過渡過程中形成的。
指出:種姓制度是保護印度奴隸主貴族的特權(quán),特別是婆羅門的特殊地位的。
2、佛教的產(chǎn)生和傳播
提問:1、種姓制度人為制造了極不平等的社會等級,會帶來什么后果?
2、佛教教義有哪些進步意義,有哪些局限性?
小結(jié):略
作業(yè):課后練習、《伴你學歷史》
精選閱讀
第2課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教學目的
1.知識要點:
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隸制國家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墓。兩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隸制國家。古巴比倫王國的興起。漢漠拉比法典。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印度的種姓制度。
2.能力要求:(1)在教師幫助下,要求學生結(jié)合埃及奴隸制軍事帝國的興起,從國家的強盛和國王對人民的殘酷奴役兩方面思考,使學生認識公元前15世紀埃及帝國的實質(zhì),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2)在教師幫助下,分析漢漠拉比法典的內(nèi)容,提高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和全面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3)通過分析印度種姓制度和佛教教義,培養(yǎng)學生辯證地看問題和全面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1)通過對古代埃及國家的學習,使學生全面認識到金字塔既是埃及國王奴役勞動人民的歷史見證,更是埃及勞動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創(chuàng)造的世界一大奇跡。(2)通過新月地帶的古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兩河流域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發(fā)源地。漢漠拉比法典是現(xiàn)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奴隸制專政的實質(zhì)。
本課重點和難點
重點:金字塔漢漠拉比法典希伯來國家重印度種姓制度
難點:埃及奴隸制軍事帝國的興衰漢漠拉比法典的實質(zhì)印度的種姓制度
--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的第一個階段。隨著生產(chǎn)的發(fā)展,原始社會逐漸解體,人類步入文明時代。大家都知道世界古代的七大奇跡,舉世聞名的金字塔,令人神往的空中花園等等,你們知道它們是如何建造的嗎?人類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時候、從哪里開始的?這些文明古國現(xiàn)在還存在嗎?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我們今天學習第二課。
同學們知道最早進入奴隸社會的四大文明古國有哪些?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和中國。翻開四個文明古國的歷史,只有中國的歷史沒有中斷,源遠流長。
一、金字塔的國度
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尼羅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2500年前希羅多德就說埃及是“尼羅河的禮物”??梢娝巧?,在世界各地的文明發(fā)展史中,水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我們剛才提到的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母親河。
1.奴隸制國家的出現(xiàn)和初步統(tǒng)一
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陸續(xù)出現(xiàn)了40多個奴隸制小國。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建立了初步統(tǒng)一的古代埃及奴隸制國家。人們不能再稱國王的名字,而要稱“法老”(意為“宮殿”,相當于中國稱皇帝為“陛下”)。
2.埃及國王的巨型陵墓——金字塔
為什么叫金字塔?埃及人稱金字塔為“庇里穆斯”(“高”之意)。從四面望去,它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文的“金”宇,所以,人們就很形象地叫它“金字塔”?,F(xiàn)在,在尼羅河下游散布著約80多座金字塔。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是國王胡夫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法國埃菲爾鐵塔修建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金字塔全是用石塊砌成的。比大金字塔僅低3米的第二大金字塔是胡夫的兒子哈佛拉的金字塔。塔旁還有一尊巨大的石雕——獅身人面像。希臘人稱“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至今已有4500年的歷史。
公元前6世紀埃及被西亞的波斯所滅。(相當于中國的春秋時期)古埃及的歷史結(jié)束了。古埃及從開始統(tǒng)一到滅亡,經(jīng)歷了約2500年。后來埃及又被羅馬統(tǒng)治達600年。公元640年左右,阿拉伯人進入埃及建立阿拉伯國家,古代埃及人漸漸同阿拉伯人融合。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國
當古埃及人在尼羅河流域辛勤耕種的同時,在西亞這塊新月形的土地上也出現(xiàn)了人類文明。兩河流域指哪兩條河流?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
這兩條河并行奔流,自西北向東南注入波斯灣。在兩河間是肥沃的平原。這一帶我們統(tǒng)稱為兩河流域。它是人類文明的又一搖籃。古希臘人稱“美索不達米亞”,意思是兩河間的土地。兩河流域向西到地中海,這一狹長的弧形地帶,像一彎新月,所以人們稱這一帶為“新月地帶”或“新月沃地”。這里先后住過蘇美爾人、阿卡德人、希伯來人和腓尼基人。那么誰最早在這里建立了國家?什么時間?蘇美爾人,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在兩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奴隸制小國。
1.兩河流域南部早期奴隸制國家(約公元前3500年)
2.古巴比倫王國
有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空中花園。地理位置在今天的伊朗、伊拉克。最著名的國王是漢謨拉比。公元前18世紀,國王漢謨拉比在位時國力最強大,經(jīng)過戰(zhàn)爭,漢謨拉比統(tǒng)一了兩河流域。此外漢謨拉比還用什么措施來維護他的統(tǒng)治?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
3.漢謨拉比法典
從漢謨拉比法典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看出法典在維護誰的利益?奴隸主。漢謨拉比讓人用楔形文字把法典內(nèi)容全部刻在一根黑色的石柱上,所以該法又稱“石柱法”。這部法典維護奴隸制專政的實質(zhì)。它是現(xiàn)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古代印度是個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哪些國家呢?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非常正確!同學們請看圖,它北面是雄偉的喜馬拉雅山,東面有一條河流是恒河,西部一條河流就是印度河。約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開始出現(xiàn)奴隸制小國。
1.古代印度早期奴隸制小國
2.雅利安人入侵
后來一支來自中亞高原的白種人部落,自稱雅利安人。征服了當?shù)鼐用?,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隸制國家。
3.印度的種姓制度
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內(nèi)部逐漸產(chǎn)生分化,后來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歷史上稱“種姓制度”。古代印度社會全體成員自上而下分為四個等級,具體情況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的表格。
《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教學設計
《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教學設計
1.古代埃及與金字塔
2.古代巴比倫與漢謨拉比法典
3.古代印度與種姓制度
1.能夠通過對金字塔建筑歷史的思考與探索,從而形成獨立思考,得出結(jié)論的能力
2.能夠通過對漢謨拉比法典內(nèi)容的分析,提高辯證看問題和全面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通過對亞非文明的了解,認識到世界各地區(qū)、各民族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從而樹立正確的國際意識。
1.金字塔的建造
2.漢謨拉比法典
3.印度的種姓制度
1.古代文明為何產(chǎn)生在大河流域?
2.對印度種姓制度的認識。
1.導入:
利用導言中獅身人面像的故事,讓學生初步領略亞非地區(qū)大河流域燦爛而神奇的文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導入新課。
如果不游覽一下金字塔,就不能說是到過了埃及。從開羅西行數(shù)公里,來到吉薩村,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跡之一的金字塔,便屹立眼前。在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東側(cè),便是獅身人面像,它以誘人的魔力,吸引了各地的游客。胡夫的圣旨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來這里巡視自己快要竣工了的陵墓--金字塔。胡夫發(fā)現(xiàn)采石場上還留下一塊巨石。胡夫當即命令石匠們,按照他的臉型,雕一座獅身人面像。石工們冒著酷暑,一年又一年精雕細刻,終于完成了它。像高二十米,長五十七米,臉長五米,頭戴”奈姆斯“皇冠,額上刻著“庫伯拉”圣蛇浮雕,下頜有帝王的標志--下垂的長須。一只耳朵,有二米多長。“怪物”--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的頭像,真的是以胡夫作模特兒的嗎?
2.“金字塔的國度”:
在學生發(fā)言(講解“我所了解到的金字塔”)的基礎上作最后總結(jié):
(1)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這是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話。
(2)金字塔的建筑,從古到今都給人留下了許多不解之謎,體現(xiàn)古代埃及創(chuàng)造了高度的文明。
3.“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國”:
提問“兩河流域的自然條件和尼羅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點?”由此使學生認識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產(chǎn)生長的共同規(guī)律。
4.“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要向?qū)W生強調(diào)印度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發(fā)祥地。關(guān)于種姓制度,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內(nèi)容及其相關(guān)材料,最大限度地從課文中獲取有關(guān)種姓制度的知識信息。
5.最后,利用教材上的亞非文明地圖,對全課進行總結(jié)。
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內(nèi)容,學會從課本中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2.本節(jié)課有較強的地理概念,建議教師充分利用地圖和相關(guān)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轉(zhuǎn)換思維視角,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參加課堂討論,鼓勵獨立思想和發(fā)表不同見解,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腦的習慣。
古代埃及(金字塔是奴隸主階級殘酷剝削奴隸的歷史見證)
古代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公開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
現(xiàn)存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種姓制度嚴格維護了奴隸主階級利益)
?。保F(xiàn)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是(?。?/p>
A《圣經(jīng)》?。隆豆盘m經(jīng)》C漢謨拉比法典D《拿破化法典》
?。玻澜缟献钤缃⒔y(tǒng)一的奴隸制國家的是( )
A古代中國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巴比倫
?。常酶叱姆栏夹g(shù)把人和動物的尸體制成“木乃伊”的是()
A古代埃及人B古代中國人?。霉糯鱽喨耍墓糯ED人
答案1.C2.B3.A
列表總結(jié)大河流域文明(包括黃河長江流域)名稱、文明成果、文明產(chǎn)生的共同原因。
結(jié)合地圖,找到四大文明區(qū)域的地點。
九上第2課《大河流域》-
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早期人類文明產(chǎn)生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了解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體系較為完善的法典;說出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過程與方法:利用地圖找出亞非文明古國的地理位置了解他們的自然環(huán)境,分析內(nèi)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識圖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運用論從史出的方法,說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種姓制度都是奴隸主剝削壓迫人民的歷史見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金字塔不但是統(tǒng)治都剝削人民的歷史見證,也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人類史上的偉大奇跡。
教學重點:亞非文明的突出成就
教學難點:種姓制度是印度社會的特點
課前準備:學生搜集有關(guān)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印度的種姓制度的相關(guān)資料和圖片,并加以整理。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提問: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的第一個階段。隨著生產(chǎn)的發(fā)展,原始社會逐漸解體,人類步入文明時代,首先進入文明時代的是哪些國家呢?
這是世界文明的四個搖籃,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有了人類文明,人類社會隨之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
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四大古國是何時進入到文明時代的呢?有什么共同之處?為什么人類文明會產(chǎn)生于大河流域呢?
時間
大河流域
古代埃及
公元前3500年
尼羅河流域
古代巴比倫
公元前3500年
兩河流域
古代印度
公元前2500年
印度河流域
古代中國
公元前2070年
黃河流域
大河流域氣候濕潤,光熱充足,地勢平坦,適合人類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積雪的融化,導致河水的定期泛濫,泛濫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這些都有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
水是生命之源,在世界各地的文明發(fā)展史中,水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我們剛才提到的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母親河。人類文明依河而興,河川孕育了人類的文明,水波蕩漾與滾滾逝水交織著人們對河流的記憶。人類文化的發(fā)源,莫不是以大河流域為主要的舞臺。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二課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出示課題)
講授新課:
一、金字塔的國度
這些文明古國都和中國一樣有著豐富的內(nèi)容,首先,我們來學習起源于尼羅河流流域的古埃及。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到古埃及探訪歷史遺跡和風土民情,他說:“埃及是尼羅河饋贈的厚禮?!蹦闳绾卫斫膺@句話呢?
在非洲廣闊的土地上,尼羅河由南向北、傾瀉而下,注入地中海。它每年定期泛濫,不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農(nóng)作物生長,這就給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條件。尼羅河不僅養(yǎng)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古代埃及人留下了贊頌尼羅河的詩篇:“啊,尼羅河,我贊美你,你從大地涌流出來,養(yǎng)活著埃及……一旦你的水流減少,人們就停止了呼吸?!边@些詩句反映了古代埃及與尼羅河息息相關(guān)的事實。馬克思也說過說:“計算尼羅河水的漲落期的需要,產(chǎn)生了埃及的天文學”。這個論斷也反映了古埃及的科學文化知識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羅河的生產(chǎn)實踐中產(chǎn)生的。因此,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尼羅河河水猶如母親甘甜的乳汁,養(yǎng)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兒女。)
古埃及這一目的關(guān)鍵詞是什么?
一提起埃及,大家就會想到金字塔,因此把埃及稱為金字塔的國度,金字塔的建筑,從古到今都給人留下了許多不解之謎。
大家對金字塔了解知多少呢?請大家暢所欲言。
學生發(fā)言后,教師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作總結(jié)。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隸制國王的陵寢。這些統(tǒng)治者在歷史上稱之為“法老”。法老們不僅活著時統(tǒng)治人間,而且幻想死后成神,主宰陰界,因此,“法老”死后,便取出內(nèi)臟,浸以防腐劑,填入香料,將尸體長久保存,稱作“木乃伊”。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寢?,F(xiàn)在,埃及境內(nèi)保存至今的金字塔共96座,大部分位于尼羅河西岸可耕谷地以西的沙漠邊沿。
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年的歷史,由于它形似漢字中的“金”字,因而被稱為“金字塔”,金字塔本身是一座王陵建筑。它規(guī)模宏偉,結(jié)構(gòu)精密,塔內(nèi)除墓室和通道外都是實心,頂部呈錐角。金字塔歷經(jīng)多次地震都巋然不動,完好無損。
金字塔前有座獅身人面像,是古國王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兒子哈佛拉的形象,它叫斯芬克斯,高20米,長57米,僅一只耳朵就有兩米高。除獅爪是用石頭砌成之外,整個獅身人面像是一塊天然的大巖石鑿成的。鼻部有損傷,據(jù)說是在一次戰(zhàn)爭中被拿破侖的士兵用大炮轟掉的。斯芬克斯象征著法老的權(quán)利至高無上,威不可侵。
胡夫金字塔,又稱齊阿普斯金字塔,興建于公元前2760年,是歷史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也是世界上的人造奇跡之一,被列為世界7大奇觀的首位。該塔原高146.5米,由于幾千年的風雨侵蝕,現(xiàn)高138米。原四周底邊各長230米,現(xiàn)長220米。錐形建筑的四個斜面正對東、南、西、北四方,傾角為51度52分。塔的四周原鋪設著一條長約1公里的石灰石道路,目前在塔的東、西兩側(cè)尚有遺跡可尋。整個金字塔建在一塊巨大的凸形巖石上,占地約5.29萬平方米,體積約260萬立方米,是由約230萬塊石塊砌成。外層石塊約11.5萬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最大的一塊重約16噸,全部石塊總重量為684.8萬噸。修建金字塔,集中了當時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聰明才智,解決了許多難題,創(chuàng)造了一大奇跡??梢哉f,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同時,金字塔也是無數(shù)勞動人民血汗的結(jié)晶,它給古埃及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是奴役奴隸的見證。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國
了解了古埃及之后,我們再回到西亞來看一下,出示古巴比倫地圖,引導學生看圖,理解新月沃地名稱的來由。古巴比倫的關(guān)鍵詞是什么呢?
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
1901年,法國考古學家在伊朗的蘇撒考古時發(fā)現(xiàn),后被劫奪到巴黎的盧浮宮博物館。此圖展示的是石柱的浮雕部分,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是漢謨拉比正從太陽神那里接過象征統(tǒng)治權(quán)力的權(quán)杖,圖中人像坐著的是太陽神沙馬什,他手里握著的是“權(quán)杖”,站在太陽神面前的就是漢謨拉比。下面的文字共約8000字,分為序言、正文和結(jié)語三部分。
如果你是古巴比倫的律師是否可以為奴隸進行辯護?為什么?
(從《漢謨拉比法典》的性質(zhì)來考慮)。
為什么說《漢謨拉比法典》維護了奴隸主階級的利益了呢?(從它的內(nèi)容來分析)。
這些文字從許多方面作出了嚴格保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規(guī)定,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的社會情況?!稘h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新月沃地”如今很不平靜。介紹伊拉克局勢。
三、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西游記》中唐僧歷經(jīng)艱險到西天取經(jīng),“西天”是指哪里?取的什么“經(jīng)”?
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古代印度是個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哪些國家呢?(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
古代印度的關(guān)鍵詞是什么?什么叫種姓制度?其實質(zhì)是什么?對印度未來社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種姓制度”實質(zhì)是奴隸制等級制度,四個等級包括了全體社會成員。)
在雅利安人擴張過程中,古代印度當?shù)鼐用窕虮徽鞣?,或被趕走,雅利安人成為古代印度次大陸的主要居民。他們在向奴隸制國家過渡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森嚴的等級制度,即種姓制度?!胺N姓”一詞在印度的梵文中稱“瓦爾那”,意為顏色、品質(zhì)。社會全體成員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等級。在這四個等級之外,還有最卑賤的“不可接觸者”賤民。等級不同,權(quán)利、義務也不同。
種姓制度不但在當時激化了社會矛盾,而且對印度后來的社會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不良的影響。
四、小結(jié)
這四大文明古國是古代東方文明的發(fā)源地,從經(jīng)濟上看,都是大河農(nóng)業(yè);從政治上看,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種姓制度都是奴隸主專制的體現(xiàn)。在歷史的長河中,四大文明古國都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把人類引進文明時代。我們只是采擷了幾朵大的浪花,同學們感興趣的話,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了解他們豐富的內(nèi)涵??v觀四個文明古國的歷史,只有中國的歷史沒有中斷,源遠流長。
五、作業(yè):撰寫一篇有關(guān)印度種姓制度的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