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復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11八年級上冊歷史《維新變法運動》復習資料歸納北師大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對工作更加有幫助!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上冊歷史《維新變法運動》復習資料歸納北師大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八年級上冊歷史《維新變法運動》復習資料歸納北師大版
1、公車上書(時間:1895年春)
背景:a、《馬關條約》的簽定,中華民族的危機加深,社會矛盾尖銳。b、)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獲得初步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主要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作用:為維新變法運動拉開了序幕。
2、警世洪鐘《天演論》
公車上書失敗后,維新派人士在各地創(chuàng)辦報刊,組織學會,開辦學堂,培養(yǎng)人才,積極宣傳維新思想,制造變法輿論。
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嚴復譯述《天演論》,把西方進化論學說介紹到中國。他認為西方勝過中國的地方,不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國只有實行變法維新,才能“自強保種”。
康有為稱的“中國西學第一”指嚴復,他著有《天演論》把西方進化論學說介紹到中國.嚴復著重介紹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論觀點和“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的社會進步觀點,使中國新興資產階級獲得了同封建專制主義進行斗爭的主要思想武器。他是中國近代的啟蒙思想家。
3.百日維新
(1)時間: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到9月慈禧發(fā)動政變,前后103天,最終失敗.
(2)內容:
經濟:發(fā)展工商業(yè);軍事:訓練新式陸海軍;政治:開放言論,取消多余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文化教育:開辦新式學堂,培養(yǎng)新式人才,廢除科舉考試中的八股文,創(chuàng)辦報刊。
(3)影響:(熟讀)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有利于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與政權。戊戌變法是一次進步的、愛國的政治運動,戊戌變法的進步主張和改良實踐,既符合當時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趨勢,又順應了當時世界發(fā)展的大趨勢。。戊戌變法作為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愛國政治運動,總體上加快了中國的近代化步伐,既打擊了封建統(tǒng)治勢力,又起到了傳播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近代化步伐,既打薔了封建統(tǒng)治勢力,又起到了傳播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字知識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喚醒了國人的覺悟,最終推動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發(fā)展。但不可能實現救亡圖存的愿望,不可能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道路。
擴展閱讀
八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維新變法運動北師大版
八年級歷史上冊導學案:維新變法運動北師大版
第7課維新變法運動
1.了解“公車上書”的有關史實;知道嚴復的主要思想,并了解其對近代思想發(fā)展的積極影響。
2.知道“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一、仔細閱讀課本35頁第一目內容,完成1—2問題:
1.康有為為什么要發(fā)起公車上書?
2.上書是否達到了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閱讀教材第36頁“警世洪鐘《天演論》”,回答第3題:
3.《天演論》為什么被稱為警示洪鐘?
三、閱讀教材第37—38頁內容,回答4—5題:
4.光緒皇帝為什么決心變法?發(fā)布哪些變法詔令?
5.這場維新變法的結局如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不依附、不從眾、讓獨立思考成為習慣)
1.維新變法運動,盡管得到了清朝皇帝的支持,可變法還是失敗了。造成變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2.有人認為維新變法運動徹底失敗了,僅給中國留下了一所京師大學堂;也有人認為
這場運動對中國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你如何評價維新變法的影響?
維新變法經歷了“序幕”、“高潮”、“失敗”三個階段,請你列出每個階段的標志性事件,并用幾句話簡介一下。
1.(2010·江蘇徐州)下列書刊中,屬于中國近代較早介紹西方生物進化論思想的是()
ABCD
2.(2010·廣東東莞)十九世紀末,戊戌維新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變法圖強的社會呼聲日益高漲。對“思想啟蒙”理解正確的是()
A.使人們開始了解西方生活習俗B.使人們知道社會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們認識到要發(fā)展農工商業(yè)D.使人們開始追求政治制度變革
3.(2010·廣東佛山)嚴復被魯迅先生稱為中國“十九世紀末最敏感的人”,因為他()A.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B.主張民主共和思想
C.提出“自強”、“求富”的主張D.宣傳“物競天擇”觀點
4.(2008·臨沂中考)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進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國之君,積極支持變法”?()
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緒帝D.宣統(tǒng)帝
5.(2010·山東東營)下列戊戌變法內容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建立民主共和國B.開辦新式學堂C.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D.訓練新式軍隊
6.(2009·武漢中考)19世紀60年代發(fā)生的洋務運動與明治維新,在工業(yè)文明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比較它們的相同點,正確的是
A.都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B.都主張變革中國政治制度
C.都使本國迅速強大起來D.都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7.材料一1895年,《馬關條約》簽署的消息傳到北京后,舉國激憤,人人思變。時值18省1300多名舉子在京會試,廣東南海考生康有為在一夜之間趕寫萬言書,提出“拒和、遷都、變法”,強烈要求光緒帝變法。
材料二(1898年)光緒下旨:“商務為富強要圖,自應及時舉辦……”。“富強至計,首在鼓勵人才,……(對于人才)給以特賞以昭激勵”。
材料三如圖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國近代哪一歷史事件?其中的萬言書提出的主張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戊戌新政的內容。
(3)材料三反映的是誰英勇就義的情境?為什么他說自己“死得其所”?我們應該學習他什么精神?
八年級上冊歷史《辛亥革命》復習資料歸納北師大版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大家開始動筆寫自己的教案課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你們會寫教案課件的范文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八年級上冊歷史《辛亥革命》復習資料歸納北師大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上冊歷史《辛亥革命》復習資料歸納北師大版
第8課辛亥革命
1.孫中山創(chuàng)立同盟會
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為匯集革命力量,孫中山聯(lián)合華興會、光復會和興中會的成員,
期中考試前(第一二單元知識點小結),本來不愿意這樣弄,孩子們,歷史不能死記硬背,但要記一些東西。-蠢庸-華春勇的博客成立了中國同盟會。
期中考試前(第一二單元知識點小結),本來不愿意這樣弄,孩子們,歷史不能死記硬背,但要記一些東西。-蠢庸-華春勇的博客時間:1905年8月。地點:日本東京。領導人:孫中山為總理。
性質:這是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綱領:“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
目標:推翻清朝統(tǒng)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革命旗幟(指導思想):三民主義(即民族主義、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民
權主義,創(chuàng)立民國,和民生主義,平均地權)
影響:它的成立,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fā)展。
2.武昌起義:時間:1911年10月10日晚
3.中華民國成立:
時間:1912年1月1日地點:南京。人物:孫中山。
頒布了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孫中山還發(fā)布了一系列政治、經濟和社會革命的法令。例如:社會生活上:革除“大人”、“老爺”等稱呼;禁止蓄辮、纏足、賭博、種植和吸食鴉片等。經濟方面:大力發(fā)展民族工業(yè),頒布了保護工商業(yè)的規(guī)章,廢除苛捐雜稅,獎勵華在國內投資等。
4.辛亥革命的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動統(tǒng)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權利,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中華民國成立后,國國民政府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因而說辛亥革命成功了。但從最終結果看,辛亥革命的的勝利果實被大地主買辦階級代表袁世凱所竊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所以又說辛亥革命失敗了。
八年級上冊歷史《劫難中的抗爭》復習資料歸納北師大版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是時候寫教案課件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八年級上冊歷史《劫難中的抗爭》復習資料歸納北師大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上冊歷史《劫難中的抗爭》復習資料歸納北師大版
第2課劫難中的抗爭
1、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原因:英國不滿足已經攫取的權利,要求修改條約,擴大侵略權益。英國的無理要求被清政府拒絕。
時間: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為主兇,美俄為幫兇.
結束:1860年,10月奕忻與英法兩國簽定《北京條約》。
2.火燒圓明園1860年10月,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4、俄國侵占中國領土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俄國趁機割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其中侵占我國領土最多的是《璦琿條約》。1858年璦琿條約,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千米.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千米;1864年,勘分西北界約記,中國巴爾咯什湖土以東以南44萬多平方千米;80年代,中俄改訂條約及以后五個勘界議定書,中國西北部7萬多平方千米。
5、太平軍痛打洋槍隊
(1)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發(fā)動起義,建立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1853年,太平軍占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
(2):太平軍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大敗洋槍隊,繳獲大量洋槍洋炮。,1862年,太平軍與洋槍隊在上海附近太倉地區(qū)展開激戰(zhàn),活捉敵軍副領隊;在浙江慈溪的戰(zhàn)斗中,打死洋槍隊的頭目華爾.
6、左宗棠收復新疆
背景:19世紀60年代,中亞地區(qū)浩罕汗國軍事頭目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占據天山南北許多地方。1871年,俄國出兵侵占伊犁。新疆局勢處于危急中。
過程: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討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清軍分三路進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緩進急戰(zhàn)”的策略。187去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1881年,中俄簽訂了《伊犁條約》,中國收回了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意義:新疆的收復,不僅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而且維護了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尊嚴,同時對新疆的開發(fā)和建設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