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安全第一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5-27九年級化學下冊《酸及其性質》(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九年級化學下冊《酸及其性質》(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掌握鹽酸、硫酸的化學性質及有關的化學方程式,了解其物理性質和用途。
2.理解復分解反應。
3.了解酸堿指示劑、濃硫酸的特性及稀釋。
4.通過展示樣品及演示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
【重點】鹽酸、稀H2SO4的化學性質。
【難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用品】
純凈濃鹽酸、工業(yè)濃鹽酸、稀鹽酸、NaOH溶液、Zn粒、鐵絲段、銹鐵釘、Cu(OH)2、CuO、AgNO3溶液、濃H2SO4、稀H2SO4、BaCl2溶液,稀HNO3、石蕊試液、酚酞試液、水、玻璃棒、試管架、試管、燒杯、酒精燈、火柴等。
【教學過程】
播放視頻:化學大師《常見的酸傳說中的化尸水》引入新課。
(了解常見酸的性質,為新課學習做鋪墊。)
[引言]本節(jié)課我們認識鹽酸和硫酸。這兩種酸由于它們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為H+,決定它們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但因酸根離子不同,必然又有各自的特性,即共性與個性的并存。我們今天分別學習幾種常見的、重要的酸。
【板書】
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
【演示】濃鹽酸的物理性質:展示純凈濃鹽酸和工業(yè)鹽酸各一瓶,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其色、態(tài)、聞氣味(注意煽風聞味)。待學生觀察后,請一個學生回答濃鹽酸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
【閱讀】課本相關內容。
【思考】
1.瓶口的白霧是什么?如何形成的?說明濃鹽酸具有什么性質?
2.如何保存濃鹽酸?敞口放置后的濃鹽酸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有何改變?
【板書】投影1.鹽酸的物理性質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液體;有揮發(fā)性,常用濃鹽酸密度1.19g/cm3,HCl的質量分數(shù)37%左右。
[講解]煙與霧的區(qū)別。煙是固體小顆粒,霧為液體小液滴。
【板書】2.鹽酸的化學性質
(1)鹽酸與指示劑作用
【演示】實驗指示劑與酸、堿的作用注意滴管的使用。
做完實驗后,總結酸堿指示劑的概念,要求學生記住并能準確敘述石蕊試液、酚酞試液在酸溶液、堿溶液中所顯示的顏色。
【板書】鹽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酸里紅)使無色酚酞不變色。
(2)鹽酸與金屬的反應
【演示】鹽酸與鋅粒、鐵絲反應。(由二位學生作演示實驗,注意糾正操作中的錯誤)。
[問題]反應現(xiàn)象如何?寫出化學方程式
Zn+2HCl=ZnCl2+H2(置換反應)
Fe+2HCl=FeCl2+H2(置換反應)
氯化亞鐵(Fe為+2價)
現(xiàn)象:鋅粒表面有較多氣泡產生,鐵絲表面有少量氣泡產生,且溶液由無色變?yōu)闇\綠色。
【練習】Mg、Al與鹽酸的反應。
【板書】金屬+鹽酸鹽(氯化物)+H2
(3)鹽酸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
【演示】實驗鹽酸與生銹的鐵釘反應請學生回答現(xiàn)象并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
Fe2O3+6HCl=FeCl3+3H2O
不溶(紅色)溶(黃色)
現(xiàn)象;鐵銹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yōu)辄S色。
【思考】
1.鐵的化合價有無變化?鐵與鹽酸及氧化鐵與鹽酸的反應中,鐵元素的價態(tài)是如何變化的?
2.鹽酸為何可以除去鐵銹?(Fe2O3不溶FeCl3溶)。(少量CuO放入試管加少許水振蕩,然后再加少量鹽酸并加熱)
【演示】CuO與鹽酸反應實驗操作、現(xiàn)象描述及方程式書寫均由學生完成。
CuO+2HCl=CuCl2+H2O
不溶(黑色)溶(藍綠色)
現(xiàn)象:黑色固體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色。
[講解]氧化鐵,氧化銅等金屬氧化物能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板書】金屬氧化物+鹽酸鹽+水
(4)鹽酸與堿的反應
【演示】NaOH中加酚酞,然后加鹽酸振蕩。
【演示】實驗;在盛少量Cu(OH)2的試管中加適量水,振蕩,觀察現(xiàn)象,然后再加適量鹽酸(濃度稍大鹽酸或加熱),再觀察發(fā)生的變化。
Cu(OH)2+2HCl=CuCl2+2H2O
不溶(藍色)溶(藍綠色)
現(xiàn)象:藍色固體不溶于水,能溶于酸。藍色固體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綠色
分析反應的書寫規(guī)律。
【練習】寫出氫氧化鉀、氫氧化鎂、氫氧化鋁(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鈣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鹽酸+堿鹽+水(中和反應)
[講解]以上反應是因為鹽酸電離出的H+所表現(xiàn)的性質,Cl-性質如何呢?
(5)鹽酸與鹽的反應
【演示】實驗鹽酸與硝酸銀反應,請一位學生進行演示并書寫化學方程式。
AgNO3+HCl=AgCl+HNO3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不溶于酸
【實驗】NaCl溶液中滴加AgNO3再加少量稀HNO3,讓學生做(邊講邊實驗)。
【思考】1.上述實驗說明什么問題?為何要滴加少量稀HNO3?
2.若改用Na2CO3溶液中滴幾滴AgNO3,再滴幾滴稀HNO3,現(xiàn)象如何?(學生做實驗)
3.如何鑒別鹽酸和硝酸?
【小結】鹽酸或可溶性的氯化物與AgNO3反應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AgCl沉淀。利用此反應檢驗鹽酸和可溶性的氯化物。
【板書】鹽酸+鹽新酸+新鹽
【小結】學生按板書敘述總結出鹽酸的性質,引導學生分析鹽酸與Cu(OH)2(堿)、AgNO3(鹽)反應時化學方程式中生成物的成分,引出復分解反應的概念。
【板書】3.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復分解反應。
通式:AB+CD=AD+CB
【思考】我們學習過中哪幾種基本反應類型?請用通式加以表示。
[講解]鹽酸用途(結合前面性質考慮。亦可讓學生根據(jù)日常生活舉例說明)
【板書】4.鹽酸用途:除銹、制藥品、制氯化物等化工原料。
【作業(yè)】整理酸的化學性質,各舉兩個例子,用方程式表示。
【板書設計】
常見的酸鹽酸
一、鹽酸(HCl)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
1.鹽酸的物理性質
2.鹽酸的化學性質
(1)鹽酸與指示劑作用:鹽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酸里紅),使無色酚酞不變色。
(2)鹽酸與金屬的反應金屬+鹽酸鹽(氯化物)+H2
(3)鹽酸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金屬氧化物+鹽酸鹽+水
(4)鹽酸與堿的反應鹽酸+堿鹽+水(中和反應)
(5)鹽酸與鹽的反應鹽酸+鹽新酸+新鹽
3.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復分解反應。
通式:AB+CD=AD+CB
4.鹽酸用途:除銹、制藥品、制氯化物等化工原料。
精選閱讀
九年級下冊《金屬的化學性質》第一課時學案
九年級下冊《金屬的化學性質》第一課時學案
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2)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引言]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屬,就需了解金屬的各種性質。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金屬的物理性質,本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
[問]大家觀察桌面上的鎂條、鋁片、銅片分別是什么顏色的?把這些金屬分別在空氣中加熱,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大家動手做這個實驗。
[問]鐵在純氧中點燃能反應嗎?若能,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問]根據(jù)上面的反應,我們可得出金屬具有什么樣的化學性質?
[小結]金屬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相應的金屬氧化物。
[問]金屬與氧氣反應的劇烈程度一樣嗎?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能跟氧氣反應呢?如果不是,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問]“真金不怕火煉”說明了什么?
[講解]實驗表明,大多數(shù)金屬都能與氧氣發(fā)生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是不同的。如鎂、鋁等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鐵、銅等在常溫下幾乎不與氧氣反應,但在高溫時能與氧氣反應?!罢娼鸩慌禄馃挕闭f明金即使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根據(jù)上述事實,我們可判斷出這些金屬的活潑程度,即金屬活動性。
[投影]比較剛才提到的這幾種金屬的活動性。[問]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為什么通常鋁制品卻很耐蝕?
[講解]鋁制品耐腐蝕是由于鋁可和空氣中的氧氣在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的進一步氧化之故。鋁能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產量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廣泛應用,除了因為改進了鋁的冶煉方法,使其成本大大降低,以及鋁的密度較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鋁的抗腐蝕性能好。
[問]為什么不宜用鋼刷、沙等來擦洗鋁制品?
[過渡]很多金屬不僅能與氧氣反應,而且還能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金屬與鹽酸或稀硫酸能否反應以及反應的劇烈程度,也可反應金屬的活潑程度。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來比較鎂、鋅、鐵、銅的活動性。
[投影展示活動與探究內容]
在試管里放入兩小塊鎂,加入5mL稀鹽酸,用燃著的小木條放在試管中,觀察現(xiàn)象,并判斷反應后生成了什么氣體。參照上述實驗步驟,分別在放有兩小塊鋅、鐵或銅的試管中加入稀鹽酸,觀察現(xiàn)象,比較反應的劇烈程度。如果有氣體生成,判斷生成的是什么氣體。
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進行實驗,并比較發(fā)生的現(xiàn)象。
[]做金屬與稀鹽酸反應與稀硫酸反應[學生嘗試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現(xiàn)象可由學生口述]
[問]通過以上實驗,你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評價]大家回答得都很好。
[指導閱讀]欣賞課本圖金屬與鹽酸反應的比較
[小結]金屬與酸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金屬化合物和氫氣。
[板書]金屬+酸→金屬化合物+氫氣
[投影]比較剛才實驗中用到的這幾種金屬的活動性
[過渡]大家觀察這幾個化學方程式
[投影]Mg+2HCl==MgCl2+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問]請大家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類別如單質、化合物的角度分析,這些反應有什么特點?它與我們學過的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特點是否相同?[師]回答得很好。化學上,我們把具有這一特點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
[板書]置換反應
[講解]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下列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A、Fe+CuSO4=FeSO4+Cu
B、Zn+2AgNO3=2Ag+Zn(NO3)2
C、3CO+Fe2O3===2Fe+3CO2
D、2AI+6HCI=2AICI3+3H2↑
[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金屬的化學性質的兩個方面,一是與氧氣的反應,二是與酸的反應。同時還學習了置換反應。在進行實驗探究的過程中,要學會如何用比較的方法分析歸納問題,找出規(guī)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逐步認識不同金屬在化學性質上的差異。
布置課后作業(yè):
[學生觀察]
鎂條、鋁片具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銅片具有紫紅色的金屬光澤。
[實驗]分別把鎂條、鋁片、銅片用砂紙打磨后在空氣中加熱。
[觀察]鎂條在空氣中劇烈燃燒;鋁片表面失去光澤;銅片表面變黑。
[思考回答]金屬可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思考回答]不一樣,鎂在空氣中可以燃燒,而鋁、銅要在純氧中才能燃燒;常溫下,鎂、鋁等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鐵、銅要在高溫下才能與氧氣反應……
[思考]人們戴的白金、黃金飾品時間再久也總是金光閃閃……[傾聽思考]不同金屬活動性不同。
[思考回答]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Mg>Al>Fe,Cu>Au
[思考回答]若用鋼刷、沙等來擦洗鋁制品,容易把氧化鋁薄膜除掉,從而起不同保護作用。
[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并填寫表格]
金屬與稀鹽酸反應
現(xiàn)象
化學方程式
鎂
Mg+2HCl=MgCl2+H↑
鋅
Zn+2HCl==ZnCl+H2↑
鐵
Fe+2HCl==FeCl2+H2↑
銅
不反應
金屬與稀硫酸反應
現(xiàn)象
化學方程式
鎂
Mg+H2SO4=MgSO4+H↑
鋅
Zn+H2SO4=ZnSO4+H2↑
鐵
Fe+H2SO4=FeSO4+H2↑
銅
不反應
[思考回答]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Mg>Zn>Fe>Cu
[觀察思考]這幾個反應不屬于化合反應,也不是分解反應,它們屬于那種基本反應類型呢?[學生討論后回答]這些反應的特點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其特點不同于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引入新課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對金屬與氧氣的反應有更深刻的印象;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學會正確描述現(xiàn)象
通過分析現(xiàn)象得出結論,鞏固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溫故而知新提高學生歸納總結能力通過小結,使學生對金屬與氧氣反應的認識系統(tǒng)化使學生認識到共性中存在個性,開始引導學生體會到金屬間存在活動性的差異。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講解,學生初步認識到金屬活動性不同。
在教師的分析之后,學生總結出這幾種金屬的活潑性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學會辨證地看待問題
訓練學生的思維,用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
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學會探究;通過實驗,更直觀地獲取信息,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通過實驗,鞏固學生的實驗操作。
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回答匯報的機會。提高學生把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對比、總結歸納的能力。
充分利用課本資源,該圖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了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不同
通過小結,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金屬與酸反應的知識。進一步比較金屬的活動性。通過觀察分析,認識到置換反應的特點,掌握置換反應這個基本的反應類型。
知識拓展,激發(fā)學生求知欲。2MgO2Al+3O2=2Al2O3
2Cu+O22CuO3Fe+2O2Fe3O4
金屬+氧氣→金屬氧化物
金屬的活動性:
Mg>Al>Fe,Cu>Au
2、金屬與酸的反應
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Mg+H2SO4==MgSO4+H2↑
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
金屬+酸→金屬化合物+氫氣
金屬的活動性:
Mg>Zn>Fe>Cu
二、置換反應:
1、概念:
2、用符號表示:A+BC→AC+B
5分鐘檢測題
1、下列金屬中,常溫下就易和氧氣反應的是()
A、鋁B、鉑C、鐵D、銅
2、X、Y、Z是三種不同的金屬。將X、Y分別放入稀鹽酸中,只有X表面產生氣泡;將Y、Z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一會兒后,Y表面有銀析出,而Z無變化。根據(jù)以上實驗事實,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A、X﹥Y﹥ZB、X﹥Z﹥YC、Z﹥X﹥YD、Y﹥Z﹥X
3、出土的古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銅器表面有銹跡,而鐵器則銹跡斑斑。這表明金、銅、鐵的金屬活動性從強到弱的順序是()
A.金、銅、鐵B.鐵、金、銅
C.鐵、銅、金D.銅、金、鐵
4、鋁制品很耐腐蝕的原因是()
A、鋁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
B、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
C、鋁的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
D、鋁的密度小
5、有人利用攝影店廢棄的定影液,每月可回收價值約20萬元的銀。其中一種回收方法的反應原理是Fe+2AgNO3=2Ag+Fe(NO3)2,這個反應屬于()
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D、以上都不是
6、下列物質中,能與CuSO4溶液發(fā)生置換反應的是()
A、AgB、FeC、PtD、HCI溶液
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酸和堿》第一課時學案滬教版
九年級化學下冊《常見的酸和堿》第一課時學案滬教版
第七章酸、堿、鹽的應用第2節(jié)常見的酸和堿(第1課時)教案
課題課型新授主備人:個備人:授課班級:授課時間:教
學
目
標1.了解生活、生產中常見的酸
2.知道濃鹽酸和濃硫酸的物理性質。
3.了解濃硫酸的特性,認識強酸的腐蝕性。重點運用濃鹽酸和濃硫酸的有關性質解決相關問題難點運用濃鹽酸和濃硫酸的有關性質解決相關問題教學準備
一自主預學
學生完成自主預學的內容,學生自主交流,預學成果,教師適當點評
二、合作探學
1.右圖標志的含義是。你認為實驗室中哪些藥品應該貼此標志?。
2.完成教材活動與探究“濃硫酸和濃鹽酸的物理性質”
顏色
狀態(tài)
氣味
密度
揮發(fā)性
濃鹽酸(HCl)
濃硫酸(H2SO4)
討論:
①區(qū)別相同體積的濃硫酸與稀硫酸最簡單的方法是什么?
②區(qū)別濃鹽酸與稀鹽酸最簡單的方法是什么?
③實驗室常用稀鹽酸制取CO2,如果用濃鹽酸制取CO2后果是。
3.濃硫酸的其他性質
(1)閱讀教材拓展視野:濃硫酸的特性。
①右圖裝置可用來干燥CO2氣體,氣體應該從處進。這說明濃硫酸具有性,能用濃硫酸干燥的氣體還有。
②觀察教師演示實驗: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濃硫酸涂在小木條或紙上,觀察現(xiàn)象。現(xiàn)象:。
說明濃硫酸具有性,濃硫酸還會腐蝕衣物和皮膚,使用時要非常小心。
思考:稀硫酸蘸在小木條或紙上,較長時間后也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這是什么原因?
(2)教師演示實驗:向濃硫酸中滴加水
現(xiàn)象:。
結論:濃硫酸溶于水時會。
應用:在稀釋濃硫酸時,應該
。
(3)拓展:濃硫酸的強氧化性
小資料:濃硫酸能與金屬發(fā)生反應有水生成無氫氣生成。
例如:①在加熱的條件下,濃硫酸能與較不活潑的金屬(如Cu)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CuSO4+SO2↑+H2O。②濃硫酸與鐵等活潑金屬反應時,能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因而工業(yè)上常用鐵桶盛放濃硫酸(但必須密閉)。濃硫酸
教學反饋
九年級化學下冊《生活中常見的鹽》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九年級化學下冊《生活中常見的鹽》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從容說課
把鹽等同于食鹽是較常見的誤解。本課題一開始就在上一單元所學鹽的概念的基礎上,提醒學生注意這二者的區(qū)別,教材接著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們常見的鹽也不止食鹽一種,進一步印證上述鹽類的概念,同時引出本課題主題生活中常見的鹽。
本課題主要介紹了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四種鹽。根據(jù)它們的組成特點,將其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氯化鈉,簡介氯化鈉的用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曬制,并由此引出粗
鹽提純的活動與探究,學習蒸發(fā)操作,進一步訓練溶解,過慮等操作技能。
第二部分簡要介紹了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過前面已
學的碳酸鈣與鹽酸的反應及含碳酸鈣的建材被鹽酸腐蝕的照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鈉、碳酸氫鈉
相關性質的探討實驗,進而總結含碳酸根和碳酸氫根的鹽的共性,掌握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最后根據(jù)所學過的酸、堿、鹽之間的反應,概括出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及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的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能根據(jù)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判斷酸,堿、鹽之間的反應能否發(fā)生。
(3)掌握碳酸根離子檢驗的方法。
(4)學習蒸發(fā)操作技能并綜合運用相關操作分離、提純固體混合物。
2.過程與方法
(1)會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歸納。
(2)會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能通過討論,分析,歸納整理實驗現(xiàn)象。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化學與生產、生活的關系。
(2)進一步增強學好化學的信心。(侯德榜事跡)
教具重點
1.過濾、蒸發(fā)等分離提純物質的基本操作技能。
2.酸、堿、鹽的反應復分解反應。
3.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
教學難點
1.分析粗鹽提純實驗的誤差。
2.歸納復分解反應及其條件。
教學方法
聯(lián)系實際,對比區(qū)分,歸納總結,實驗探究。
教具準備
教師用具:投影儀、多媒體電視。
學生用具:儀器: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漏斗、濾紙、剪刀、蒸發(fā)皿、酒精燈、火柴、紙、試管、帶導管的塞子、滴管;
藥品:粗鹽、碳酸鈉、鹽酸、澄清石灰水、碳酸氫鈉。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氯化鈉。
第二課時: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復習]什么叫鹽?
[回答]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追問]生活中的鹽常指的是哪種物質?
[回答]食鹽(主要成分是NaCl)。
[追問]食鹽與鹽是什么關系?
[回答]鹽是一類物質的總稱,食鹽屬于這類物質中的一種。
[介紹]化學中的鹽,除了食鹽外,還有好多種,如:硫酸銅、氯化鎂、硝酸鈉、亞硝酸鈉,我國曾發(fā)生過多次將工業(yè)用鹽(亞硝酸鈉)誤作食鹽用于烹調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過濾]生活中的鹽除食鹽外,常見的還有:碳酸鈉、碳酸氫鈉,大理石等。本節(jié)課我們先來探討有關食鹽的知識。
[板書]一、氯化鈉
[提問]如何書寫氯化鈉的化學式?
[學生]NaCl、俗名為食鹽。
[板書]1.化學式:NaCl,俗名:食鹽。
[設問]食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物質,它與我們日常生活關系非常密切。那么通過大家的預習及生活經驗,說一說食鹽在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
[板書]2.食鹽的用途
[學生發(fā)言]如:1.食鹽是一種重要的調味品。
2.醫(yī)療上用氯化鈉配制生理鹽水。
3.農業(yè)上可以用氯化鈉溶液來選種。
4.食鹽可以用來腌漬蔬菜、魚、肉、蛋等,腌制成各種風味獨特的食品。
5.公路上的積雪也可以用氯化鈉來消除。(教師給學生的發(fā)言予以鼓勵)
[介紹](通過播放錄像,向學生展示NaCl的生理作用)
人體內所含的氯化鈉大部分以離子形式存在于體液中,鈉離子對維持細胞內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進細胞內外物質交換起主要作用;氯離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鹽酸、幫助消化和增進食欲的作用。人們每天都要攝入一些食鹽來補充由于出汗、排尿等而排出的氯化鈉,以滿足人體的正常需要。
[教師補充]除了以上用途外,食鹽還有很多用途。如:1.清晨起來喝一杯淡鹽開水,可治大便不通。
2.用鹽水洗頭可減少頭發(fā)脫落。
3.茄子根加點鹽水洗腳,可治腳氣病。
4.皮膚被熱水燙了,用鹽水洗一下可以減輕疼痛。
5.演講、作報告、唱歌前喝點淡鹽水,可避免喉干嗓啞。
6.洗衣服時加點鹽,能有效防止褪色。
7.把胡蘿卜咂成糊狀,拌上鹽,可以擦衣服上的血跡。
8.炸東西時,在油里放點鹽,油不外濺。
[過渡]食鹽有這么重要的用途,我們是否有必要了解它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制取情況呢?
[設問]食鹽在自然界中存在于哪些地方呢?
[學生發(fā)言]
[介紹](播放錄像,提高學生興趣)
氯化鈉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廣,海水、鹽湖、鹽井、鹽礦中都蘊藏著大量的食鹽。
人們通過晾曬海水或者煮鹽井水、鹽湖水等,可以蒸發(fā)除去其水分,得到含有較多雜質的氯化鈉晶體粗鹽。將粗鹽再次經過加工提純即可得精鹽。
[板書]3.粗鹽提純
[討論]1.粗鹽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雜質(氯化鎂、氯化鈣)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赏ㄟ^哪些步驟來制取精鹽?
2.過濾器的準備和過濾操作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代表發(fā)言,教師適當補充)1.除去可溶性雜質的方法:我們可以選擇一種或幾種化學試劑將這些可溶性雜質反應掉,同時又不產生新的雜質。
除去泥沙的方法主要是以前學過的過濾法。涉及到的步驟有:溶解、過濾、蒸發(fā)。
2.過濾應注意:(1)疊好的濾紙放入漏斗后,應緊貼漏斗壁,中間不要有氣泡。否則過濾速度過慢。
(2)濾紙的邊緣要比漏斗口稍低;傾倒液體時,使液體沿著玻璃棒流下,液面要低于濾紙的邊緣。
(3)盛有待過濾液的燒杯口緊靠玻璃棒中部;玻璃棒下端緊靠三層濾紙一邊,防止濾紙破損,濾液渾濁,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防止液滴飛濺。
(4)過濾時最好先讓上層濾液濾過,然后再將混有大量沉淀的溶液倒入漏斗,以免沉淀先行進入漏斗后可能堵塞濾紙纖維的間隙,使過濾速度過慢。
[引導]今天我們還要練習一種新的操作蒸發(fā),在蒸發(fā)時應注意什么問題呢?
[講解]蒸發(fā)一般是用加熱的方法,使溶劑不斷揮發(fā)的過程。蒸發(fā)時應注意:(1)蒸發(fā)皿應放在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停止加熱后,不要立即把蒸發(fā)皿直接放在實驗臺上,以免燙壞實驗臺。
(2)蒸發(fā)溶液時要注意倒入蒸發(fā)皿里的溶液以不超過蒸發(fā)皿容積的為宜,防止加熱至沸騰時易進濺。
(3)在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動,防止由于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4)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量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
[提問]在溶解、過濾、蒸發(fā)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分別起什么作用?
[回答]溶解:玻璃棒起攪拌作用,目的是加速溶解。過濾:玻璃棒起引流作用。蒸發(fā):玻璃棒起攪拌作用,防止局部受熱時液滴飛濺。
[過渡]了解了上述操作注意事項,下面我們實踐粗鹽的初步提純。
[活動與探究](投影)
粗鹽提純
實踐:粗鹽的初步提純
1.溶解
用托盤天平稱取5.0g粗鹽,用藥匙將該粗鹽逐漸加入盛有10mL水的燒杯里,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為止。觀察所得食鹽水是否渾濁。稱量剩下的粗鹽,計算10mL水中約溶解了多少克粗鹽。稱取粗鹽/g剩余粗鹽/g溶解粗鹽/g5.02.過濾
仔細觀察濾紙上剩余物及濾液的顏色,如濾液仍渾濁,應再過濾一次。
如果兩次過濾后濾液仍渾濁,應如何檢查實驗裝置并找出原因?
3.蒸發(fā)
把所得澄清濾液倒入蒸發(fā)皿。把蒸發(fā)皿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待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fā)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
4.計算產率
用玻璃棒把固體轉移到紙上,稱量后,回收到教師指定的容器中。將提純后的氯化鈉與粗鹽作比較,并計算精鹽的產率。溶解粗鹽/g粗鹽/g精鹽產率/g5.將你的實驗結果與同學們交流,分析實驗可能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與討論]1.過濾后濾液渾濁的原因。
2.實驗可能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1.過濾后濾液渾濁的原因:(1)過濾時濾紙破損。(2)傾倒液體時,液面超過濾紙邊緣。
2.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誤差:(1)溶解攪拌時液滴濺出,產率降低。(2)溶解時加入的粗鹽過多,未完全溶解,使精鹽產率降低。(3)過濾時,液體灑出或未洗滌玻璃棒、燒杯而使NaCl損失,從而產率降低。(4)蒸發(fā)時沒有及時攪拌或停止加熱太晚造成液滴飛濺,從而使產率降低。
[反思]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氯化鈉,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曬制。同時練習了粗鹽提純的各步操作,學習了蒸發(fā)操作,進一步訓練了溶解、過濾的操作技能。
[作業(yè)]習題4
板書設計
第十一章鹽化學肥料
課題1生活中常見的鹽
一、氯化鈉
1.化學式:NaCl、俗名:食鹽。
2.食鹽的用途
3.粗鹽提純:溶解、過濾、蒸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