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魯教版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3-31八年級歷史上冊《難忘九一八》學案冀教版。
八年級歷史上冊《難忘九一八》學案冀教版
第18課難忘九一八
一、課程標準:
簡述九一八事變的史實,知道九一八事變后中國開始了局部抗戰(zhàn)。
了解西安事變的概況,認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作用。
二、學習目標和要求
1、知識與技能: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
2、過程與方法:多渠道收集資料,包括文字、圖片、地圖、音像等,了解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的基本史實。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反對侵略戰(zhàn)爭、維護世界和平;愛憎分明;中國共產黨顧全大局的博大胸懷。
三、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
2、難點: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及其意義。
四、學法指導:
抗日戰(zhàn)爭是一百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從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的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東北、最終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時期。課文三個子目內容緊密聯(lián)系,圍繞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zhàn)展開: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把中國變成其殖民地的開始;此后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中國人們開始了局部抗戰(zhàn);民族的怒吼反映了民族危機加劇背景下中國民眾抗日救亡運動高潮的到了;西安事變是國民黨愛國將領在民族危亡、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感召下發(fā)動的,事變的和平解決初步實現(xiàn)了國共第二次合作。
一、局部抗戰(zhàn)的開始: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一個重要步驟)
1、原因(補充)
2、經過:
時間年9月18日,借口:駐扎在我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有預謀地炸毀
鐵路柳條湖附近的一段路軌,污蔑中國軍隊搞破壞,以此為借口挑起戰(zhàn)爭。這一歷史事件稱為。面對日軍的進攻,國民政府采取了政策,導致
的淪陷。
3、國民政府不抵抗的原因:
不抵抗的惡果
4、影響
二、民族的怒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戰(zhàn)爭進一步擴大,民族危機日益嚴重。)
1、背景:1933年,日本侵犯,國民政府。1935年,迫使
與簽訂,中國駐軍
隨后在五省策劃,妄圖。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2、表現(xiàn):一二九運動:(時間)在爆發(fā)一二九運動,口號:
3、影響:
三、西安事變
1、背景:(補充中國面臨的兩種前途;原因;目的)
2、經過:12月12日,國民黨將領和發(fā)動“兵諫”,扣押了,并通電全國,要求,。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又稱。
3、問題解決:中國共產黨從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fā),主張,并派出了以
為代表的中共代表團到西安調停。經過各方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
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
4、意義:
五、練習檢測
(一)達標反饋
1、下面不屬于一二九運動的口號的是()
A、停止內戰(zhàn)、一致對外B、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C、打倒日本帝國主義D、反對華北自治
2、西安事變發(fā)生后,中國共產黨派到西安調停的人是()
A、毛澤東B、劉少奇C、朱德D、周恩來
3、九一八事變的發(fā)生地是在()
A、上海B、北平C、沈陽D、長春
4、西安事變又稱()
A、七七事變B、雙十事變C、雙十一事變D、雙十二事變
5、2006年是九一八事變發(fā)生()
A、75周年B、72周年C、71周年D、70周年
(二)延伸拓展
1、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西安事變的目的是()
A、接受共產黨的領導B、打擊國內投降派C、取蔣而代之D、逼蔣抗日
2、日本發(fā)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的根本原因是()
A、緩和國內社會矛盾B、變中國為其獨占的殖民地
C、擺脫經濟危機D、英美忙于應付本國經濟危機
3、標志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盧溝橋事變B、臺兒莊戰(zhàn)役C、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D、九一八事變爆發(fā)
4、1931年,導致日本占領中國東北的侵華事變是()
A、西安事變B、華北事變C、盧溝橋事變D、九一八事變
(三)鞏固練習閱讀下面材料:
無論日本軍隊此后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蔣介石給張學良的密電
請回答:
(1)上述材料中“此”指什么時候?
材料體現(xiàn)了一種什么政策?
(3)這一政策導致了什么后果?
相關閱讀
八年級歷史上冊《難忘九一八》教案
老師在新授課程時,一般會準備教案課件,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歷史上冊《難忘九一八》教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八年級歷史上冊《難忘九一八》教案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本課是“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的開篇課,主要知識有兩點,一是九一八事變,二是西安事變。本課從內容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就是由于國民黨發(fā)動對根據地的圍剿,面對日本入侵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迫使國民黨內部發(fā)生分裂,導致西安事變最終爆發(fā),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啟下就是“九一八”事變之后,中國陷入艱難的民族抗戰(zhàn)深淵。所以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利于學生認識國民黨的反動性,同時又理解了日本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的動機和目的,為整個第四單元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掌握九一八事變的經過、結果;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西安事變的背景、經過;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及意義。培養(yǎng)學生從視頻中捕獲信息的能力;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和感染力;采用講述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開展師生雙邊活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起學生對日本帝國主義野蠻侵略中國的仇恨和對蔣介石“絕對不抵抗”政策的義憤,樹立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責任感;通過對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fā),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學習,向學生進行熱愛共產黨的教育。
3、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案:
(1)、九一八事變是本課的第一個重點。
方案:學生觀看視頻,然后回答。
教師播放九一八事變的視頻,由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通過出示閱讀蔣介石的密電,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東北很快淪亡的原因。
(2)、西安事變是本節(jié)課的第二個重點,同時又是難點。
方案:通過觀看西安事變的影視資料,讓學生用最簡單的話概括出西安事變。引導學生分析西安事件背景、時間、過程、結果、意義。通過討論:西安事變捉住了蔣介石,中國共產黨不僅主張不殺他,反而主張和平解決,釋放他。說說這是為什么?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從中體現(xiàn),中國共產黨的博大胸懷。
二、說教學方法
從激發(fā)學生的目的出發(fā),啟發(fā)誘導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的想法、意見給予充分的肯定,從而激發(fā)學生學歷史的積極性。
自制課件,利用多媒體、視頻再現(xiàn)歷史,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的真實性,從中獲取相關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與興趣,使他們融于家鄉(xiāng)、融于歷史、融于國家的命運,并以此產生共鳴。教學中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通過教師的引導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明確概念、啟發(fā)思維的目的。力圖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圓滿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學法指導:
根據教學目標,本課主要培養(yǎng)學生以下能力:講述歷史事件的能力、透過現(xiàn)象分析實質的能力、搜集歷史資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用運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從視頻、圖片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視頻音樂片段。這首歌曲中“我的家”是指哪里?是什么事情使東北發(fā)生了變化?是誰使得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學生回答)
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東北人民趕走日本侵略者,重返家園的渴望。今天,讓我們一起重溫那段苦難的歷史。學習第14課《難忘九一八》(大屏展示)1931年9月18日,是一個炎黃子孫不能忘記的日子,是一個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日子。
學習新課:
一、九一八事變
教師:下面我們來看“九一八”的一段視頻,在觀看的過程中大家捕捉這樣的信息:九一八事變的時間、地點、過程、結果(播放《九一八事變》視頻)
教師:引導分析
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為什么先制造柳條湖事件?(大屏幕展示)
學生回答
教師:面對日本的侵略,每一個有民族責任感的中國人都不會無動于衷的。九一八事變爆發(fā)時,,駐守沈陽的東北軍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蔣介石的態(tài)度怎樣呢?
學生回答。(大屏幕展示蔣介石給張學良的密電)
教師:由于蔣介石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軍占領了沈陽城。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長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4個多月后,結果怎么樣?
學生回答(大屏幕展示東三省淪亡)
教師:東北淪陷后,日本侵略者又是如何對待我們的同胞呢?(大屏幕播放日本罪行圖片)
教師引導分析:東北三千萬同胞過著恥辱的亡國奴生活
教師:面對日本的野蠻侵略。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又是如何做的?(展示大屏)
引導學生歸納:東北軍和當地人民組成了義勇軍,共產黨派楊靖宇等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在這時涌現(xiàn)了楊靖宇、趙一曼、趙尚志等一些抗日英雄。誰能講一下抗日英雄的事跡。出示嫩江之戰(zhàn)材料。
八年級歷史上冊《難忘九一八》教學設計(人教版)
八年級歷史上冊《難忘九一八》教學設計(人教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九一八事變”的經過、結果;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西安事變的背景、經過;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及意義。
2、能力目標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描述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探討東北迅速淪亡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閱讀歷史材料的能力;通過討論中國共產黨為什么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歷史的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介紹九一八事變,使學生認識到九一八事變使中國陷入嚴重危機,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責任,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日本帝國主義野蠻侵略中國的仇恨和對蔣介石“絕對不抵抗”政策的義憤,樹立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責任感;通過對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fā),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向學生進行熱愛共產黨的教育,同時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歷史的意識。
教學的重點難點
1、重點: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
2、難點:西安事變如何解決。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啟發(fā)引導
教學準備《松花江上》歌曲、《西安事變》片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語:課前我先播放一首歌曲《松花江上》,聽后想想:這首歌反映的歷史背景是什么?(一曲悲愴的《松花江上》,當年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到處傳唱。它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國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憤懣。九一八事變這一國恥,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沒齒難忘。)下面我們來學習第14課“難忘九一八”。
二、教師出示“學習目標”。
三、學生預習。
(出示預習要求:預習時,請認真捕捉有效地歷史信息:歷史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經過、結果、意義、原因(背景)等。)
四、學生根據預習情況自主完成“導學案”的“獨立試航”?!缓笳堃粋€同學在全班交流答案。
五、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內交流自學成果(我找到了哪些歷史知識點、提出了哪些歷史問題)。
2、思考:動腦筋(第70頁:日本侵略軍侵略中國東北,為什么先制造柳條湖事件呢?)、活動與探究(第73頁)
六、班內小組交流
1、小組搶答:日本侵略軍侵略中國東北,為什么要先制造柳條湖事件?(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出示“九一八事變”地圖,引導學生分析原因。)
師:“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后,蔣介石對待日本的侵略是什么態(tài)度?(不抵抗)。我們可以從他發(fā)給張學良的密電可以看出:(出示蔣介石給張學良的密電:“無論日本軍隊此后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并分析)
2、蔣介石為什么要實行“不抵抗政策”?給中國帶來什么危害?
(引導學生分析:當時國共兩黨正在內戰(zhàn),蔣介石提出“先剿共、后抗日”的主張。)危害:只有四個多月,東三省全部淪于敵手。
師:東北淪陷后,在日寇的鐵蹄下,東北三千萬同胞過著恥辱的亡國奴生活。同時日本在東北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下面看一組照片。(出示日軍殺害中國東北人民的照片)。
師:面對日本的侵略屠殺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東北人民和中國共產黨是怎樣做的呢?(學生根據P70-71頁的內容回答)
過渡: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并不滿足于在東北的既得利益,接著把侵略魔爪伸向了華北。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張學良、楊虎城發(fā)動了西安事變。下面先看一段視頻,請結合教材的內容分析:
3、張學良楊虎城為什么要對蔣介石實行“兵諫”?事變的時間、地點?你如何看待?
學生看視頻后回答、分析。
師:蔣介石被捉到了,究竟怎樣處置蔣介石呢?請同學們分析。
4、西安事變發(fā)生后,全國各界有什么反應?
教師出示提示:從日本、美英、何應欽、宋美齡、中共等角度去考慮。
師:西安事變的最終結果是得到和平解決。請同學們討論:(活動與探究題)(出示題目:在十年內戰(zhàn)中,蔣介石殺害了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西安事變捉住了蔣介石,中國共產黨不僅主張不殺他,反而主張和平解決,釋放他。說說這是為什么?)
七、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那些歷史知識?“兩大事件——兩個時間——兩種政策—五個人物——一個開始——一個形成”這些你知道嗎?
八、課堂作業(yè):高效課堂作業(yè)的當堂演練。
附:板書設計
第14課難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變二、西安事變
時間:1931年9月18日背景:
經過時間:1936年12月12日
結果發(fā)動者:張學良楊虎城
局部抗戰(zhàn)開始結果:和平解決
意義
八年級歷史上冊《洋務運動》學案冀教版
八年級歷史上冊《洋務運動》學案冀教版
舉辦者企業(yè)名稱企業(yè)在當時的特點1861年曾國藩安慶內軍械所洋務派興辦的第一個軍事工業(yè)1865年李鴻章
曾國藩江南制造總局是當時規(guī)模最大的軍事工業(yè)1866年左宗棠福州船政局清政府設備最齊全的船舶制造廠師:洋務派在70年代以后,將重點轉向民用工業(yè),請你列舉出幾例?
生:(結合課外收集資料)
時間舉辦者企業(yè)名稱企業(yè)在當時的特點1872李鴻章輪船招商局近代第一個輪船公司1893年
張之洞漢陽鐵廠中國第一個近代化鋼鐵公司1893年湖北織布局師:清朝什么時候開始籌劃、有什么成就呢?
生:從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
師:洋務派還有一個重要的舉措──培養(yǎng)人才,主要措施是什么?
生: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洋務派為適應中外交涉和開展洋務運動的需要,開始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它以培養(yǎng)外語翻譯和外交人才為宗旨。此后,洋務派在各地相繼開辦了一些科技學堂和軍事學堂,培養(yǎng)了一批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
二、洋務運動的評價
師:洋務運動破產的標志是什么?
生: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的失敗。
師:原因是什么?
生:學生根據收集的材料進行討論后進行總結。
(1)西方列強并不希望中國富強。
(2)頑固派的阻撓和破壞。
(3)缺乏健全、有力的領導核心。
(4)立新而不破舊,沒有徹底變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師:進一步闡述。
首先,指出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甲午中日戰(zhàn)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宣告洋務運動破產。這其中的原因固有許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觸動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舊,這是洋務運動破產的根本原因。
其次,充分肯定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其積極作用表現(xiàn)在:第一,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xiàn)了第一批近代企業(yè)。第二,為中國近代企業(yè)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yǎng)了技術力量。第三,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課堂鞏固]
師: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李鴻章說“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闭埬惴治隼铠櫿碌男那槿绾危浚ǚ乓曨l)
生:甲午戰(zhàn)敗后,李鴻章被迫承認標榜“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失敗了的無奈心理。
總結:19世紀60-90年代,清朝統(tǒng)治集團內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強”、“求富”的口號,倡導和推行了以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引進機器生產為中心的洋務運動。這一運動,雖未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但它給近代中國的發(fā)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東西,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從而使古老的中國開始順應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