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輪復(fù)習(xí)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2-18高考物理第一輪直線運動專項復(fù)習(xí)。
第6課時:《直線運動》小結(jié)
【知識結(jié)構(gòu)】
1、如圖是一輛汽車運動的s-t圖,對線段OA、AB、BC、CD所表示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OA表示的速度最大
B、AB表示靜止
C、CD表示運動,速度方向與初速相反
D、CD與橫軸間包圍的面積表示第四小時內(nèi)的位移
2、一質(zhì)點作直線運動的坐標(biāo)x=-2t2-3t+1,則此質(zhì)點()
A、每秒末的速度成等差數(shù)列B、從t=0時刻起,每秒末位移成等差數(shù)列
C、在連續(xù)的任意相等時間隔內(nèi)的位移成等差數(shù)列D、此質(zhì)點作勻速運動
3、(泰州市2008屆第二學(xué)期期初聯(lián)考)有一種“傻瓜”相機的曝光時間(快門從打開到關(guān)閉的時間)是固定不變的。為了估測相機的曝光時間,有位同學(xué)提出了下述實驗方案:他從墻面上A點的正上方與A相距H=1.5m處,使一個小石子自由落下,在小石子下落通過A點后,按動快門,對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圖所示的照片,由于石子的運動,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條模糊的徑跡CD。已知每塊磚的平均厚度約6cm。從這些信息估算該相機的曝光時間最近于下列哪個值?()
A.0.5sB.0.06sC.0.02sD.0.008s
4、(2008年山東省高考沖刺預(yù)測卷)兩輛游戲賽車、在兩條平行的直車道上行駛.時兩車都在同一計時線處,此時比賽開始.它們在四次比賽中的圖如圖所示.哪些圖對應(yīng)的比賽中,有一輛賽車追上了另一輛()
5、(泰州市2008屆第一次聯(lián)考)落體的運動是司空見慣的,但人類對它的認識卻經(jīng)歷了運兩千年的時間。是什么因素決定物體下落的快慢呢?亞里十多德的論斷是:物體下落的快慢由它們的重雖決定。他的這一論斷一直被人家奉為經(jīng)典,后米是哪位物理學(xué)家推翻了他的論斷()
A.牛頓B.伽利略C.愛因斯坦D.哥白尼
6、(淄博市2008年第一次摸底考試)在地質(zhì)、地震、勘探、氣象和地球物理等領(lǐng)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確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實驗精確測定。近年來測g值的一種方法叫“對稱自由下落法”,它是將測g歸于測長度和時間,以穩(wěn)定的氦氖激光的波長為長度標(biāo)準(zhǔn),用光學(xué)干涉的方法測距離,以銣原子鐘或其他手段測時間,能將g值測得很準(zhǔn),具體做法是:將真空長直管沿豎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點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小球又落至原處O點的時間為T2,在小球運動過程中經(jīng)過比O點高H的P點,小球離開P點至又回到P點所用的時間為T1,測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
A.B.C.D.
7、(淄博市2008年第一次摸底考試)下列速率—時間圖像中,圖線I、II分別表示物體以初速度v0作平拋運動時,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兩個分運動情況,其中正確的是()jAb88.cOm
8、(濰坊、棗莊等市2008年質(zhì)檢)如圖所示,一同學(xué)沿一直線行走,現(xiàn)用頻閃照相連續(xù)記錄了他行走中9個位置的圖片,觀察圖片,能比較正確的反應(yīng)該同學(xué)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是()
9、A、B兩物體的質(zhì)量分別為mA、mB,且mAmB.它們與水平面間的摩擦因數(shù)相同,兩物體具有相同的動能,它們在水平面上同時開始運動,最終停止.A物體運動的時間為tA,位移為SA,B物體運動的時間為tB,位移為SB.則有()
A.SASBtAtBC.SASBtAtB
B.SASBtAtBD.SA=SBtA=tB
10、(山東省高考調(diào)研卷)如圖5一個圓筒形容器內(nèi)部盛有兩種液體,它們的密度不同但又互不相溶,因而分成上下兩層。有一鋁制小球,從容器的上部液面由靜止開始下落。不計液體對鋁球的摩擦阻力,則鋁球向下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圖線可能是()
11、(山東省高考調(diào)研卷)北京奧運會將在2008年舉行,跳水比賽是我國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設(shè)正在進行的10米跳臺比賽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了研究方便,可將正在比賽的運動員視為質(zhì)點
B.運動員在下落過程中,感覺水面在勻速上升
C.前一半位移用的時間長,后一半位移用的時間短
D.前一半時間內(nèi)位移長.后一半時間內(nèi)位移短
12、(山東省高考調(diào)研卷)如圖3甲、乙所示,為同一打點計時器打出的兩條紙帶,由紙帶可知()
A.在打下計數(shù)點“0”至“5”的過程中,紙帶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在打下計數(shù)點“0”至“5”的過程中,紙帶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
C.紙帶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D.紙帶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13、(山東省高考調(diào)研卷)對于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速度減小,其速度必然隨之減少B.加速度增大,其速度必然隨之增大
C.位移與時間平方成正比D.在某段時間內(nèi)位移可能為零
14.t=0時,甲乙兩汽車從相距70km的兩地開始相向行駛,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忽略汽車掉頭所需時間.下列對汽車運動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在第1小時末,乙車改變運動方向
B.在第2小時末,甲乙兩車相距10km
C.在前4小時內(nèi),乙車運動加速度的大小總比甲車的大
D.在第4小時末,甲乙兩車相遇
15.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實驗中,讓小球分別沿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從靜止開始滾下,他通過實驗觀察和邏輯推理,得到的正確結(jié)論有()
A.傾角一定時,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與時間成正比
B.傾角一定時,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與時間成正比
C.斜面長度一定時,小球從頂端滾到底端時的速度與傾角無關(guān)
D.斜面長度一定時,小球從頂端滾到底端所需的時間與傾角無關(guān)
16、如圖,甲、乙兩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兩條平行直線路線上同向運動,甲以速度v=4m/s一直做勻速運動,某時刻乙在距甲L0=300m處(后面A處)以初速V0=20m/s、a=0.1m/s2的加速度大小開始做減速運動直至停止,則:
(1)從乙開始減速起,經(jīng)多長時間乙趕上甲?
(2)從乙趕上甲起,又經(jīng)多長時間甲再次趕上乙?
擴展閱讀
高考物理第一輪直線運動專題考點復(fù)習(xí)教案
第二章直線運動
直線運動是整個高中物理知識的基礎(chǔ),本章從最簡單、最基本的直線運動入手,運用公式和圖象兩種數(shù)學(xué)工具研究如何描述物體的運動,即研究物體的位移、速度等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是學(xué)習(xí)力學(xué)相關(guān)物理問題的工具。
知識網(wǎng)絡(luò):
專題一直線運動的基本概念
【考點透析】
一、本專題考點:機械運動、參考系、質(zhì)點、瞬時速度是I類要求,位移、路程、加速度、平均速度以及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速率、位移公式是II類要求。
二、理解和掌握的內(nèi)容
1.基本概念
(1)機械運動:物體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2)參考系:在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為標(biāo)準(zhǔn)的另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
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參考系是可以任意選取的,選擇不同的參考系來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觀察結(jié)果會有不同,通常以地面為參考系來研究物體的運動。
(3)質(zhì)點: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zhì)量的點。在物體做平動時或物體的形狀大小在所研究的問題中可以忽略的情況下,可將物體視為質(zhì)點。
(4)位移:描述質(zhì)點位置改變的物理量,它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是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線段長度。
(5)路程:是指質(zhì)點運動軌跡的長度,它是標(biāo)量。
位移、路程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biāo)量;只有在物體做單方向直線運動時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
(6)平均速度:質(zhì)點在某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s與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叫做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即v=△s/△t
(7)瞬時速度:運動物體經(jīng)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時速度。
(8)速率: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速率是標(biāo)量。
(9)速度變化量△v=vt-v0:描述速度變化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它是矢量,△v可以與v0同方向、反方向。當(dāng)△v與v0同方向時,速度增大;當(dāng)△v與v0反方向時,速度減小,當(dāng)△v與v0不共線時改變速度方向。
(10)加速度: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變跟發(fā)生這一改變所用時間的比值。
a=△v/△t=vt-v0/△t
加速度是矢量,當(dāng)a與v同方向時,v增大;當(dāng)它a與v反方向時,v減?。划?dāng)a與v垂直時,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
(11)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位移都相等,這樣的運動為勻速直線運動。
(12)時刻和時間:時刻表示某一瞬間,在時間軸上是一個點,與時刻對應(yīng)的是瞬時速度、位置、動量、動能等狀態(tài)量。時間是兩個時刻間的間隔長度,在時間軸上是一線段。與時間對應(yīng)的是平均速度、位移、沖量、功等過程量。
2.難點釋疑
(1)加速度與速度沒有直接聯(lián)系,加速度對應(yīng)的是速度的變化率,表明物體的速度的變化的快慢。所以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變大,速度也不一定變大,速度變大與變小由速度與加速度方向之間的關(guān)系決定,二者同向時,速度增大,反向時速度減小。
(2)一個物體的加速度由它的質(zhì)量和它所受的合外力決定,即a=F/m,當(dāng)合外力和質(zhì)量確定后,加速度就確定了。
【例題精析】
例1物體通過兩個連續(xù)相等的位移平均速度分別為v1=10m/s,v2=15m/s,則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3.75m/sB12.5m/sC.12m/sD.11.75m/s
解析:由于物體運動的性質(zhì)不能確定,只能用平均速度的定義來求,設(shè)每段位移為s,兩段經(jīng)歷時間分別為t1、t2
平均速度v=2s/(t1+t2)
t1=s/v1t2=s/v2
v=2v1v2/(v1+v2)=12(m/s)
答案是:C
錯解:v=(v1+v2)/2=12.5(m/s)
思考拓寬:如果物體通過兩個連續(xù)相等的時間平均速度分別為v1、v2,則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例2下列描述的運動中,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變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C.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小D.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大
解析:速度很大的物體,如果速度變化很慢,比如經(jīng)過很長的時間,速度才發(fā)生了很小的變化,那么加速度就很小,故A對。如果物體速度變化很大,但所用的時間也很長,加速度就可能很小,故B對。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就表示加速度越來越大,故C錯。當(dāng)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相同時,物體就一定做加速運動,即使加速度越來越小,但速度還是越來越大,只是速度增加的越來越慢而已,故D對。
應(yīng)選A、B、D。
思考拓寬:要正確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區(qū)別速度、速度變化量、速度變化率以及加速度的確切含義。物理學(xué)習(xí)中相似的概念辨析題很多,關(guān)鍵是要對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如電磁學(xué)中的磁通量、磁通量的變化、磁通量的變化率等概念的辨析與本題類似。
【能力提升】
I.知識與技能
1.在平直的公路上并排行駛的汽車,甲車內(nèi)的人看見窗外樹木向東行駛,乙車內(nèi)的人發(fā)現(xiàn)甲車沒有運動,如果以地面為參考系,上述事實說明()
A甲車向東運動,乙車不動B乙向西運動,甲車不動
C甲車向西運動,乙車向東運動D甲乙兩車同時向西運動
2.一質(zhì)點沿半徑R的圓周運動一周仍回到原地,它在運動過程中路程、位移的最大值分別是()
A。2πR;2πRB.2R;2πRC.2R;2RD.2πR;2R
3.一質(zhì)點做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加速度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漸減小直至為零,則在此過程中()
A.速度逐漸減小,當(dāng)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小值。
B.速度逐漸增大,當(dāng)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大值,
C.位移逐漸增大,當(dāng)加速度減小到零時,.位移達到最大值,
D.位移逐漸減小,當(dāng)加速度減小到零時,.位移達到最小值。
4.對于平均速度、瞬時速度與速率,正確的說法是()
A.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B.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C.瞬時速度大小等于瞬時速率
D.較短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就是瞬時速度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作平動的物體一定都可以視為質(zhì)點
B.有轉(zhuǎn)動的物體一定不可以視為質(zhì)點
C.研究物體轉(zhuǎn)動時一定不可以將物體視為質(zhì)點
D.不可以將地球視為質(zhì)點
6.運動員在百米賽跑中,起跑后第3s末的速度為8m/s,第10s到達終點時的速度為13m/s,他這次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7.一質(zhì)點做變速直線運動,t1=2s時速度大小為4m/s,方向向右;在t2=5s時速度大小為8m/s,方向向左;則物體t1至t2時間內(nèi)的加速度大小為m/s,方向向。
Ⅱ能力與素質(zhì)
8.甲、乙兩輛汽車沿平直公路從某地駛向同一目的地。甲車在前一半時間內(nèi)以速度v1做勻速運動,后一半時間以速度v2做勻速運動;乙車在前一半路程內(nèi)以速度v1做勻速運動,在后一半路程內(nèi)以速度v2做勻速運動,已知v1≠v2,則()
A.甲車先到B.乙車先到
C.甲、乙同時到達D.無法比較
9.一實心木塊,長、寬、高分別為a、b、c,如圖2—1所示,有一質(zhì)點自A點沿木塊表面運動到B點,求質(zhì)點的最短路程和質(zhì)點的位移。
10.一筑路工人在長300米的隧道中,突然發(fā)現(xiàn)一輛汽車在離右隧道口150米處以速度vo=54千米/小時向隧道駛來,由于隧道內(nèi)較暗,司機沒有發(fā)現(xiàn)這名工人。此時筑路工正好處在向左、向右跑都能安全脫險的位置。問此位置距右出口距離是多少?他奔跑的最小速度是多大?
答案
專題一:1.D2.D3.B4.C5.C6.107.4,左8.A
9.;10.75;7.5
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直線運動教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xué)方面無論做什么事都有計劃和準(zhǔn)備,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根據(jù)教學(xué)內(nèi)容制定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xué)生吸收,幫助高中教師緩解教學(xué)的壓力,提高教學(xué)質(zhì)量。所以你在寫高中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直線運動教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1講直線運動
主講教師:徐建烽首師大附中物理特級教師
一、審題呀審題
題一: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測出當(dāng)?shù)氐闹亓铀俣龋{(diào)節(jié)水龍頭,讓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龍頭的正下方放一盤子,調(diào)節(jié)盤子的高度,使一個水滴碰到盤子的時候恰好有另一個水滴從水龍頭開始下落,而空中還有一個正在下落的水滴,測出水龍頭到盤子的距離為h,再用秒表測時間,以第一個水滴離開水龍頭開始計時,到第N個水滴到達盤子時,共用時間為t,則重力加速度g為多少?
二、下筆如有神
題二:將一小球以初速度v從地面豎直上拋后,經(jīng)過4s小球離地面高度為6m,若要使小球豎直上拋后經(jīng)2s到達相同高度,不計阻力,則初速度v0應(yīng)()
A.大于vB.小于vC.等于vD.無法確定
三、實際問題從哪下手
題三:如圖所示,是邁克爾遜用轉(zhuǎn)動八面鏡法測光速的實驗示意圖。圖中S是發(fā)光點,T是望遠鏡,平面鏡O與凹面鏡B構(gòu)成了反射系統(tǒng),八面鏡距離反射系統(tǒng)的距離AB=L(L可長達幾十千米),且遠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鏡的距離.現(xiàn)使八面鏡轉(zhuǎn)動起來,并緩慢增大其轉(zhuǎn)速,當(dāng)轉(zhuǎn)動頻率達到f0并可認為是勻速轉(zhuǎn)動時,恰能在望遠鏡中第一次看到發(fā)光點S,由此邁克爾遜測出光速c.根據(jù)題中所測量的物理量得到光速c的表達式正確的是()
A.c=4Lf0B.c=8Lf0C.c=16Lf0D.c=32Lf0
題四:如圖所示,以8m/s勻速行駛的汽車即將通過路口,綠燈還有2s將熄滅,此時汽車距離停車線18m。該車加速時最大加速度大小為2m/s2,減速時最大加速度大小為5m/s2。此路段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為12.5m/s,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如果立即做勻加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汽車可能通過停車線
B.如果立即做勻加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通過停車線汽車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勻減速運動,在綠燈熄滅前汽車一定不能通過停車線
D.如果距停車線5m處減速,汽車能停在停車線處
四、高考真題:圖象最多!
題五:甲乙兩車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運動,其圖象如圖所示,圖中△OPQ和△OQT的面積分別為S1和S2(S2>S1)。初始時,甲車在乙車前方S0處。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若S0=S1+S2,兩車不會相遇
B.若S0<S1,兩車相遇2次
C.若S0=S1,兩車相遇1次
D.若S0=S2,兩車相遇1次
第1講直線運動
題一:題二:B題三:C題四:AC題五:ABC
高考物理第一輪描述運動的物理量及勻速直線運動專項復(fù)習(xí)
課時1描述運動的物理量及勻速直線運動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1、掌握質(zhì)點、位移、速度(包括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加速度概念;
2、掌握勻速運動的規(guī)律。
【學(xué)習(xí)內(nèi)容】
一、描述運動的物理量
1、質(zhì)點:只有沒有_________的點,物體能簡化為質(zhì)點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
例1、下列可把火車看作質(zhì)點的是:()
A、火車從車站開出,計算通過車站口的時間B、比較兩火車運動的快慢
C、計算火車從北京開往上海的時間D、研究人在車廂里的位置
2、參照系:為了描述物體的運動,而選作___________的物體。
①對同一個運動,選擇不同的參照物,觀察的結(jié)果會有所不同,②參照物是可以任意選取的,以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單為原則,③通常是以地面為參照物。
例2、(08年廣東理科基礎(chǔ))4.從水平勻速飛行的直升機上向外自由釋放一個物體,不計空氣阻力,在物體下落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飛機上看,物體靜止B.從飛機上看,物體始終在飛機的后方
C.從地面上看,物體做平拋運動D.從地面上看,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
3、時間與時刻:
時刻在時間軸上是一個點;時間是兩時刻間的一段間隔,在時間軸上是一段線段。
時刻與位置對應(yīng),時間與位移(或路程)對應(yīng)
例3、關(guān)于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在如圖所示的位移坐標(biāo)軸上S1、S2、Sn-1、Sn分別為物體在第1s末、第2s末、……第(n-1)s末、第ns末的位置,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0~S2為第2s內(nèi)的位移
B、0~Sn-1為前(n-1)s內(nèi)的位移
C、S2~Sn為第2s內(nèi)的位移
D、Sn-1~Sn為第ns內(nèi)的位移
4、位移和路程
位移是________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一質(zhì)點在x軸上運動,各個時刻的坐標(biāo)如下表,則此質(zhì)點運動過程中:
t(s)末012345
x(m)05-4-1-71
①幾秒內(nèi)位移最大?()②第幾秒內(nèi)位移最大?()
③幾秒內(nèi)路程最大?()④第幾秒內(nèi)路程最大?()
5、速度:速度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與_____________相同。
①平均速度是指:,平均速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
②瞬時速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率是指:_____________。
③平均速度的計算
例5、某同學(xué)在百米比賽中,以6m/s的速度從起點沖出,經(jīng)50米處的速度為8.2m/s,在他跑完全程中間時刻t=6.25s時速度為8.3m/s,最后以8.4m/s沖過終點,他的百米平均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_m/s.
[想一想]:甲、乙、丙三物體同時地作直線運動,位移一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在20s內(nèi)它們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的關(guān)系如何?
6、加速度:①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物理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①加速度大小與速度無關(guān)②加速度方向不一定是速度方向③加速度符號并不表示物體作加速或減速運動。
例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物體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物體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為零
[想一想]:速度、速度的變化、速度變化率、速度變化快慢、速度變化大小、加速度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二、勻速直線運動
1、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勻速直線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加速度a=0;速度V是定值;位移S=Vt
例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相等
B、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都相等
C、任意時間內(nèi)平均速度都相等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D、物體運動的路程跟所用的時間的比值是一個恒量,則這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例8、甲、乙兩輛汽車沿平直公路從某地同時駛向同一目標(biāo),甲車在前一半時間內(nèi)以速度v1做勻速運動,后一半時間內(nèi)速度v2做勻速運動,乙車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勻速運動,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勻速運動(),則:()
A、甲先到達B、乙先到達C、甲、乙同時到達D、不能確定
[想一想]:一列長L的隊伍,進行速度為v,通訊員從隊尾以速度u趕到排頭,又立即以速度u返回隊尾,在這段時間內(nèi)隊伍前進了多遠。
【強化練習(xí)】
1、關(guān)于質(zhì)點,正確的說法是()
A、體積很小的物體才能視為質(zhì)點B、質(zhì)量很小的物體才能視為質(zhì)點
C、從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蹤觀察在太空中飛行的宇宙飛船,可把飛船看作質(zhì)點
D、在太空中進行飛船對接的宇航員觀察這個飛船,可把飛船看作質(zhì)點
2、一質(zhì)點沿半徑為R的圓周從A到B運動了半周,它在運動過程中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別是()
A、πR,πRB、2R,2RC、2R,πRD、πR,2R
3、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為+3m/s2,對于任意一秒來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這一秒末的速度比這一秒初的速度總是大3m/s
B、物體在這一秒末的速度比這一秒初的速度總是大3倍
C、物體在這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初的速度總是大3m/s
D、物體在這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初的速度總是大6m/s
4、下列描述中的運動情況,有可能的是()
A、物體的加速度增大,速度減小B、物體速度為零時,加速度卻不為零
C、物體的加速度始終不變(a≠0),速率也始終不變D、物體的加速度減小,速度增大
5、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飛機,甲看到樓房勻速上升,乙看到甲機勻速上升,丙看到乙機勻速下降,甲看到丙機勻速上升,那么甲、乙、丙相對地面的運動情況可能是()
A、甲、乙勻速下降,且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勻速下降,且v乙v甲,丙勻速上升
C、甲、乙勻速下降,且v乙v甲,丙勻速下降,且v丙v甲
D、甲、乙勻速下降,且v乙v甲,丙勻速下降,且v丙v甲
6、為了傳遞信息,周朝形成郵驛制度,宋朝增設(shè)“急遞鋪”,設(shè)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一晝夜行500里(1里=500米),每到一驛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金牌”的平均速度()
A、與成年人步行速度相當(dāng)B、與人騎自行車速度相當(dāng)
C、與高速公路上汽車速度相當(dāng)D、與磁懸浮列車的速度相當(dāng)
7、一個朝著某方向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時間t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v,緊接著t/2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v/2,則物體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
8、汽車在一直線運動,第一秒內(nèi)通過5m,第二秒內(nèi)通過10m,第三秒內(nèi)通過20m,第四秒內(nèi)通過5m,則最初兩秒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最后兩秒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9、物體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槽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經(jīng)4s滑回原處時速度大小仍為5m/s,則物體的速度變化為_________,加速度為__________。(規(guī)走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10、天文觀測表明,幾乎所有遠處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離我們而運動,離我們越遠的星體,背離我們運動的速度(稱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說,宇宙在膨脹,不同星體的退行速度V和它們離我們的距離r成正比,即V=Hr。式中H為一常量,稱為哈勃常數(shù),已由天文觀察測定。為解釋上述現(xiàn)象,有人提出一種理論,認為宇宙是從一個大爆炸的火球開始形成的,假設(shè)大爆炸后各星體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勻速運動,并設(shè)想我們就位于其中心,則速度越大的星體,現(xiàn)在離我們越遠,這一結(jié)果與上述天文觀測一致。由上述理論和天文觀測結(jié)果,可估算宇宙年齡T,其計算式為T=_____,根據(jù)近期觀測,哈勃常數(shù)H=3×10-2米/(秒光年),其中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行進的距離,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齡約為___________億年。
11、A、B兩列火車在同一水平直路上以相等的速率v=30km/h相向而行,當(dāng)它們相距6km時,一只小鳥以60km/h的恒定速率離開A飛向B,當(dāng)?shù)竭_B后立即返回,如此往復(fù)至兩車相遇為止,試求:⑴鳥總共飛行了多少時間、路程和位移?⑵鳥在A、B間往返第一次來回的時間、路和位移是多少?
12、A船從港口P出發(fā),攔截正以速度V0沿直線MN航行的B船,P與B所在航線的垂直距離為a,A船起航時,B與P的距離為b,且ba,如略去A船起動時的加速過程,認為它一起航就作勻速運動,求A船能攔到B船所需的最小速率V。
13、自動扶梯勻速運行,人站在扶梯上不動從下面到上面所需時間為t1,如果扶梯不動某人勻速行走,從下面到上面所需時間為t2(t1>t2),那么,扶梯運行時,人從下面到上面所需時間是多少?從上面到下面所需時間又為多少??
參考答案:
例1、BC;例2、C;例3、BD;例4、①4、②2、③5、④2;例5、8;例6、D;例7、ABC;例8、A;
【反饋練習(xí)】1、C;2、C;3、AD;4、ABD;5、ABC;6、B;7、;8、7.5、12.5、10;9、-10m/s,-2.5m/s2;10、1/H、100;11、(1)0.1h、6km、3km,(2);12、;13、、;
高考物理第一輪運動圖象專項復(fù)習(xí)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大家應(yīng)該要寫教案課件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考物理第一輪運動圖象專項復(fù)習(xí)”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第4課時運動圖象
知識要點梳理
用圖像研究物理現(xiàn)象、描述物理規(guī)律是物理學(xué)的重要方法,運動圖象問題主要有:s-t、v-t、a-t等圖像。
1.s-t圖象。能讀出s、t、v的信息(斜率表示速度)。
2.v-t圖象。能讀出s、t、v、a的信息(斜率表示加速度,曲線下的面積表示位移)??梢妚-t圖象提供的信息最多,應(yīng)用也最廣。
要點講練:
例1、有兩個光滑固定斜面AB和BC,A、C兩點在同一水平面上,
斜面BC比AB長,下面四個圖中正確表
示滑塊速率隨時間t變化規(guī)律的是:()
例2、AB兩物體同時同地沿同一方向運動,如圖a所示為A物體沿直線運動時的位置與時間關(guān)系圖,如圖b為B物體沿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試問:(1)AB兩物體在0——8秒內(nèi)的運動情況;(2)AB兩物體在8秒內(nèi)的總位移和總路程分別是多少?
【例3】一個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塊,其左側(cè)面是斜面AB,右側(cè)面是曲面AC。已知AB和AC的長度相同。兩個小球p、q同時從A點分別沿AB和AC由靜止開始下滑,比較它們到達水平面所用的時間
A.p小球先到
B.q小球先到
C.兩小球同時到
D.無法確定
習(xí)題強化:
1某物體的運動圖象如圖,若圖中x表示物體的位移,則物體()
A做往返運動B做勻速直線運動
C朝某一方向做直線運動D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若上題中x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則應(yīng)選的答案為()
3將一物體豎直上拋后,能正確反應(yīng)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的圖線是()
4一個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戲,他從高處落在蹦床上又被彈起到原高度,小孩從高處開始下落到彈回的整個過程中,他的運動速度隨
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圖中oa段和cd段為直線,則:
(1)根據(jù)圖線可知小孩和蹦床接觸的時間為()
At2—t4Bt1—t4Ct1—t5Dt2—t5
(2)根據(jù)圖線可知小孩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應(yīng)是()
5如圖所示,為甲、乙兩質(zhì)點的運動圖象,由圖可知()
A2—3秒內(nèi),甲做勻減速運動
B在第2秒末,乙運動方向改變
C在0—2秒內(nèi),甲的加速度大小為2米/秒2
D在第3。5秒時刻,乙的速度大小為3米/秒
6甲、乙兩質(zhì)點同時同地沿同一直線運動,它們的V-t圖象如圖,則()
A甲在t1時刻改變運動方向B在t3時刻甲乙相距最遠
C在t2時刻甲乙相距最遠D甲在t2時刻改變運動方向
7有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其速度圖象如圖所示,那么,在什么時間內(nèi)物體的加速度與速度同向()
A只有0<t<1sB只有2s<t<3s
C0<t<1s和2s<t<3s
D0<t<1s和3s<t<4s
9.三個質(zhì)點同時同地沿直線運動的位移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t0時間內(nèi),它們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B.在t0時間內(nèi),它們的平均速率大小相等
C.在t0時間內(nèi),Ⅱ、Ⅲ的平均速率相等D.在t0時間內(nèi),Ⅰ的平均速度最大
10.將物體豎直向上拋出后,如圖所示,如果在上升階段和下落階段所受空氣阻力大小相等,則:(1)能正確反映物體的速度(以豎直向上作為正方向)隨時間變化的是()(2)能正確反映物體的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是()
11、(揚州市2008屆第四次調(diào)研)如圖所示的位移(s)—時間(t)圖象和速度(v)—時間(t)圖象中,給出四條曲線1、2、3、4代表四個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關(guān)于它們的物理意義,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圖線1表示物體做曲線運動B.s—t圖象中t1時刻v1v2
C.v—t圖象中0至t3時間內(nèi)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兩圖象中,t2、t4時刻分別表示2、4開始反向運動
12、(蘇北四市高三第三次調(diào)研)利用速度傳感器與計算機結(jié)合,可以自動作出物體運動的圖像.某同學(xué)在一次實驗中得到的運動小車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小車先做加速運動,后做減速運動
B.小車運動的最大速度約為0.8m/s
C.小車的位移一定大于8m
D.小車做曲線運動
13、(南通、揚州、泰州三市2008屆第二次調(diào)研)一質(zhì)點自x軸原點出發(fā),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加速,經(jīng)過to時間速度變?yōu)関0,接著以-a加速度運動,當(dāng)速度變?yōu)?v0/2時,加速度又變?yōu)閍,直至速度變?yōu)関0/4時,加速度再變?yōu)?a。,直至速度變?yōu)?v0/8……,其v-t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質(zhì)點一直沿x軸正方向運動
B.質(zhì)點將在x軸上—直運動,永遠不會停止
C.質(zhì)點最終靜止時離開原點的距離一定大于v0t0
D.質(zhì)點運動過程中離原點的最大距離為v0t0
14、(鎮(zhèn)江市2008屆期初教學(xué)情況調(diào)查)如圖所示,光滑軌道MO和ON底端對接且ON=2MO,M、N兩點高度相同,小球自M點由靜止自由滾下,忽略小球經(jīng)過O點時的機械能損失,以v、s、a、Ek分別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動能四個物理量的大?。铝袌D象中能正確反映小球自M點到N點運動過程的是()
15、(南通市2008屆基礎(chǔ)調(diào)研測)一輛汽車由靜止開始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則汽車在0~1s內(nèi)和1s~3s內(nèi)相比()
A.位移相等
B.平均速度相等
C.速度變化相同
D.加速度相同
16.(2008寧夏理綜)甲乙兩年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兩圖象在t=t1時相交于P點,P在橫軸上的投影為Q,△OPQ的面積為S。在t=0時刻,乙車在甲車前面,相距為d。已知此后兩車相遇兩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時刻為t′,則下面四組t′和d的組合可能是
A.t′=t1,d=SB.t′=
C.t′D.t′=
17.(2008廣東物理)某人騎自行車在平直道路上行進,圖6中的實線記錄了自行車開始一段時間內(nèi)的v-t圖象。某同學(xué)為了簡化計算,用虛線作近似處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t1時刻,虛線反映的加速度比實際的大
B.在0-t1時間內(nèi),由虛線計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實際的大
C.在t1-t2時間內(nèi),由虛線計算出的位移比實際的大
D.在t3-t4時間內(nèi),虛線反映的是勻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