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家教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1-25貨比三家教學案。
南沙初中初三數(shù)學教學案
教學內容:8.1貨比三家
課型:新授課學生姓名:________
學習目標:(1)感受數(shù)據(jù)對于決策的重要性,培養(yǎng)統(tǒng)計意識;
(2)能通過各種媒體獲取數(shù)據(jù),感受全面分析對于統(tǒng)計決策的重要性;
(3)經歷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與分析的過程,進一步發(fā)展統(tǒng)計意識和對數(shù)據(jù)的處理能力。
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星期天小明上街去買某品牌的運動鞋,他來到三家都賣該品牌運動鞋的商店:甲店標價300元,老板準備打8折;乙店標價245元,老板說不打折;丙店標價288元,老板說不打折,但可以送一只價值49元的足球,小明應在哪家商店購買運動鞋?
2、一家電腦公司生產廠家在A市三個經銷本廠產品的大商場進行了調查,產品的銷量占這三個大商場同類產品銷量的40%,由此在廣告中宣傳:他們的產品占國內同類產品銷量的40%,你認為這則廣告可信嗎?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小明準備購買一臺冰箱,在選擇A、B、C三種品牌時,全家意見發(fā)生了分歧。小明的父母收集了這三種品牌冰箱的銷售資料(見課本P66三個圖表),面對這些信息,一家人對選擇哪種品牌的電冰箱感到為難。
(注:數(shù)據(jù)給我們帶來了有利于決策的各種信息,但有時信息不夠客觀、全面。因此,我們對獲取的信息要進行全面合理的分析)
小明通過互聯(lián)網收集到A品牌、B品牌和C品牌冰箱的有關銷售數(shù)據(jù)如下(見課本P67表格):
將上述數(shù)據(jù)制成折線統(tǒng)計圖如下:(見課本P67折線統(tǒng)計圖)
應用所學統(tǒng)計知識,小明認為,從這三種品牌電冰箱的不同年份的平均銷售量變化趨勢來看,A品牌冰箱越來越暢銷,應選擇A品牌冰箱。
問題:你同意小明的意見嗎?你認為應該選擇哪種品牌的冰箱,為什么?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例1.大學生王兵在某公司競聘成功,準備到市場部,、人力資源部、財政部三個部門中的一個部門任職,三個部門的平均工資分別為1800元、2000元、2200元,結果他選擇到財政部,你認為他的決策科學嗎?為什么?
變式題:如圖公園里有兩條路,哪條石階走起來更舒適?(圖中數(shù)字表示每一級石階的高度,單位:厘米。)
例2.如圖,反映了被調查用戶,對甲、乙
兩種品牌空調售后服務的滿意程度(以下
稱:用戶滿意程度)分為:很不滿意、不
滿意、較滿意、很滿意四個等級,并依次
記為1分、2分、3分、4分。
(1)分別求甲、乙兩種品牌用戶滿意程度
分數(shù)的平均值(計算結果精確到0.01);
(2)根據(jù)條形統(tǒng)計圖及上述計算結果說明
哪個品牌用戶滿意程度較高?該品牌用戶滿意程度分數(shù)的眾數(shù)是多少?
例3、學校舉行秋季田徑運動會,體藝辦的老師通過電視里的天氣預報了解第二天的天氣情況,中央氣象臺的天氣預報說,A市范圍的天氣是“陰”,省氣象臺的天氣預報說,A市的天氣情況是“陰,局部地區(qū)有小雨”,而市氣象臺的天氣預報說,A市的天氣情況是“有小到中雨”,綜合三個氣象部門的預報,你怎樣判斷A市第二天的天氣情況?
例4、新安商廈對銷量較大的A、B、C三
種品牌的洗衣粉進行了問卷調查,發(fā)放問卷270份(問卷由單選和多選題組成),對收回的238份問卷進行了整理,部分數(shù)據(jù)(見右圖)如下:
一、最近一次購買各品牌洗衣粉用戶的比例
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A品牌洗衣粉的主要競爭優(yōu)勢是什么?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2)廣告對用戶選擇品牌有影響嗎?請簡要說明理由。
(3)你對廠家有何建議?
四、小結
媒體提供的數(shù)據(jù)很多,我們從中能夠獲得許多有用的信息,但有些媒體提供的信息不一定全面。因此,我們要理性對待,做出決策時要全面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貨比三家”。
五、課堂作業(yè)(見作業(yè)紙69)
南沙初中初三數(shù)學課堂作業(yè)(69)
(命題:王猛審核:王銀龍)
班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1、某個國內人力資源網站的在線調查顯示,通過網站尋找到工作的人占全部已就業(yè)人口的80%,你認為這個數(shù)據(jù)_______(填“可信”、“不可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種廣告聲稱:“有70%的人使用本公司的產品。”對于這則廣告,你有什么想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電視中天氣預報說:“明天降雨的概率為90%”,那么你會()
A.帶上雨具B.不帶雨具
4、電視上的廣告可謂是五彩繽紛,廣告的內容也讓人眼花繚亂,產品也讓人心動,那么,你對電視廣告所持的態(tài)度是()
A.非常相信B.有一定可信度,值得考慮;C.極不相信D.一點也不相信
5、某校公布了該校反映各年級學生體育達標情況的兩張統(tǒng)計圖,該校七、八、九三個年級共有學生800人。甲、乙、丙三個同學看了這兩張統(tǒng)計圖后,甲說:“七年級的體育達標率最高?!币艺f:“八年級共有學生264人?!北f:“九年級的體育達標率最高?!奔?、乙、丙三個同學中,說法正確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甲和乙及丙
6、某超市購進了一批不同價格的運動鞋,根據(jù)近幾年統(tǒng)計的平均數(shù)據(jù),運動鞋單價為40元,35元,30元,25元的銷售百分率分別為,,,.要使該超市銷售運動鞋收入最大,該超市應多購單價為()的運動鞋.()
A.40元B.35元C.30元D.25元
10、小麗家要買燈泡,小麗到家電商場做了調查,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
功率(W)正常壽命(h)單價(元/只)
普通白熾燈10010001.5
一般節(jié)能燈30100014
優(yōu)質節(jié)能燈20500025
這三種燈泡的照明效果相當。如果僅考慮費用(燈泡費用與耗電費用之和,用電度數(shù)=功率(W)×時間(h)÷1000,假設電費為06元/度)支出,你認為小麗家應買哪一種燈泡?
課后探究:
1、某學校在宣傳時稱其教學成績居全市第二名,如果想知道教學成績到底如何,還需知道______________。
2、小明家要買電冰箱,他要考慮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僅寫出兩條即可)。
3、某摩托車銷售店稱“××摩托車銷售量是本店其他品牌摩托車銷售的5倍,”要想知道真實情況,則需知____________。
4、圖是某市6月上旬一周的天氣情況,圖9是根據(jù)這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氣溫繪制的折線統(tǒng)計圖.
請你根據(jù)兩幅圖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問題:
(1)這一周中溫差最大的一天是星期;
(2)這一周每天最高氣溫中的眾數(shù)是℃,中位數(shù)是℃,平均數(shù)是℃;
(3)這兩幅圖各有特色,而關于折線統(tǒng)計圖的優(yōu)點,下列四句話描述最貼切的一句是(只需填寫文字前的小標號)①可以清楚地告訴我們每天天氣情況.②可以清楚地告訴我們各部分數(shù)量占總量的比值情況.③可以直觀地告訴我們這一周每天最高氣溫的變化情況.④可以清楚地告訴我們這一周每天氣溫的總體情況.
5、新安商廈對銷量較大的A、B、C三種品牌的洗衣粉進行了問卷調查,發(fā)放問卷270份(問卷由單選和多選題組成)。對收回的238份問卷進行了整理,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
一、最近一次購買各品牌洗衣粉用戶的比例(如由圖)
二、用戶對各品牌洗衣粉滿意情況匯總表:
內容質量廣告價格
品牌ABCABCABC
滿意戶數(shù)1941211171631721079896100
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A品牌洗衣粉的主要競爭優(yōu)勢是什么?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2)廣告對用戶選擇品牌有影響嗎?請簡要說明理由。
(3)你對廠家和何建議?
6、第八中學的九年級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調查了500位市民某天早上出行上班所用的交通工具,結果用以下扇形統(tǒng)計圖表示。
(1)請你將這個統(tǒng)計圖改用折線統(tǒng)計圖表示的形式;
(2)請根據(jù)此項調查,對城市交通給政府提出一條建議。
一、情景創(chuàng)設
問題1:在實際生活中,為了對某個問題作出決策,我們必須尋求解決問題所需得數(shù)據(jù),你知道獲取數(shù)據(jù)有哪些方法嗎?說出來與同學們交流。
(常用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有:民意調查、實地調查、媒體查詢)
問題2:從不同的渠道獲取的同一個問題的數(shù)據(jù)(信息)一定相同嗎?這些數(shù)據(jù)(信息)一定準確嗎?為什么?
(從不同渠道獲取的同一個問題的數(shù)據(jù)(信息)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準確。因為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的不同方式、不同的立場看待同一個問題,結果肯定是不同的。)
問題3: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處理媒體中提供的數(shù)據(jù)(信息)的?
二、探究活動
小明家準備購買一臺冰箱,在選擇A、B、C三種品牌時,全家意見發(fā)生了分歧。小明的父母收集了這三種品牌冰箱的銷售資料,但數(shù)據(jù)的處理上感到十分為難。
小明通過互聯(lián)網收集到A品牌、B品牌和C品牌冰箱的有關銷售數(shù)據(jù)如下:
將上述數(shù)據(jù)制成折線統(tǒng)計圖如下:
應用所學的統(tǒng)計知識,小明認為,從這三種品牌的不同年份的月平均銷售量變化趨勢來看,A品牌冰箱越來越暢銷,應選擇A品牌冰箱。
問題4:你同意小明的意見嗎?你認為應該選擇哪種品牌的冰箱,為什么?
(不同意,應該選擇C品牌的冰箱。因為C品牌的冰箱的銷售量在逐年上升,且市場占有率和銷售總量都大于A品牌的冰箱。)
媒體中的數(shù)據(jù)很多,但出現(xiàn)在媒體中的信息不一定都是可靠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所獲取的數(shù)據(jù)(信息)進行分析,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進而解決我們所關注的問題。
三、例題教學
例1.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新聞,標題為“保健食品合格率80%”,請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這則新聞是否說明市面上所有的保健食品中恰好有20%為不合格產品?
(2)你認為這則消息來源于普查,還是抽樣調查?為什么?
(3)如果已知在這次質量監(jiān)督中各項指標合格的商品有92種,你能算出共有多少種保健食品接受了檢查嗎?
點撥:分析媒體數(shù)據(jù)信息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數(shù)據(jù)的來源是否具有可靠性;(2)數(shù)據(jù)是否與實際相符,通常根據(jù)常識去判斷;(3)數(shù)據(jù)的表達含義是否清楚;(4)數(shù)據(jù)是否具有代表性。
解答:(1)不能說明;(2)抽樣調查,因為普查很難實現(xiàn);(3)92÷80%=115(種)
點評:廣告中很多語言是不符合規(guī)范的省略語言,由于信息的來源很難確認,所以必須對其進行很慎重的調查,才能作出結論。
例2.學校舉行秋季田徑運動會,體藝辦的老師通過電視里的天氣預報了解第二天的天氣情況,中央氣象臺的天氣預報說,我市范圍的天氣是“陰”,省氣象臺的天氣預報說,我市的天氣情況是“陰,局部地區(qū)有小雨”,而揚州氣象臺的天氣預報說,我市的天氣情況是“有小到中雨”。綜合三個氣象部門的預報,你怎樣判斷我市第二天的天氣情況?
點撥:綜合分析三個氣象臺的預報結果,判斷揚州氣象臺的預報是可信的。
解答:首先,應該認為三個氣象臺的預報是不矛盾的。我國地域遼闊,對一個較大范圍進行天氣預報,不可能說得很具體,特別是對于一些小范圍的特殊情況,更不可能進行詳細的預報,隨著預報范圍的逐漸縮小,預報的針對性和準確性將會逐漸提高。因此,應該認為我市第二天“有小到中雨”的可能性比較大。
例3.談談你看了下面這些信息之后的想法:
(1)一項網上調查表明69%的人了解無線網絡知識;
(2)一項網上調查顯示:碩士的年薪平均數(shù)要高于博士的年薪的平均數(shù),說明社會經濟對于學術性專門人才的需求有所下降(參與調查者的主要行業(yè)分布為計算機、電信、電子);(3)從事商業(yè)活動的人員平均每年進行商務旅行1~3次(數(shù)據(jù)來源于某商務雜志的調查,該雜志的參與調查者中有80%處于企業(yè)領導層);
(4)據(jù)央視調查,2006年春節(jié)晚會的收視率達到96%。但圖中所示的一項網上調查的數(shù)據(jù)卻不盡相同。
點撥:根據(jù)你所了解的事實對這些信息進行判斷。
解答:(1)這個比例可能偏高了,因為選取的樣本缺乏代表性;
(2)樣本缺乏代表性,幾個行業(yè)的情況不能說明整個社會經濟的需求;
(3)樣本缺乏代表性,從事商業(yè)活動的人員中更多的處于非領導層;
(4)選取的樣本不同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例4.“長三角”地區(qū)16個城市中浙江省有7個城市,圖①、圖②分別表示2006年這7個城市GDP(國民生產總值)的總量和增長速度,則對嘉興經濟的評價錯誤的是()
A:GDP總量列第五位;B:GDP總量超過平均值;
C:經濟增長速度列第二位;D:經濟增長速度超過平均值。
點撥:利用兩個條形統(tǒng)計圖中的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比較,得到結果。
解答:B
圖①:七個城市GDP的總量
圖②:七個城市GDP的增長速度
四、練習鞏固
教材:P.68~69
五、反思與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想法和收獲?與大家交流。
數(shù)據(jù)的獲取可以是多渠道的,我們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有用的信息,然而獲得的信息有時不一定是準確可信的,因此我們必須對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加工處理,以形成對客觀現(xiàn)象(事情)理性的、正確的認識,正所謂的“貨比三家不吃虧”。
相關推薦
和同為一家教學示例
和同為一家教學示例
教學重點吐蕃的發(fā)展及其與唐朝的友好關系
教學難點唐朝對邊疆各民族采取的政策具有比較開明的色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指導看圖:22頁的“文獻資料”和插圖《大昭寺》,講解:本課課題的出處就在這句話里。它說明當時的“吐蕃”與唐朝就是外甥與娘舅的關系,已經和平地融合成一家人了(和同為一家)。不但吐蕃如此,其他幾個主要的少數(shù)民族也是這樣。所以,唐太宗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副板書并指出)“可汗”是少數(shù)民族首領的尊稱,“天可汗”就是各民族共同首領的尊稱了。
設問過渡:唐太宗得到各族人民一致?lián)泶鞯脑蚝卧??(一方面因為他的統(tǒng)治被稱作“貞觀之治”,另一方面因為他對少數(shù)民族的政策比較開明,使得大家心悅誠服。)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學生閱讀20頁“導入框”內容和第一段課文,“動腦筋”回答:
1、唐太宗的話是什么意思?(過去的統(tǒng)治者只重視中原漢族,輕視邊疆的少數(shù)民族。我與他們不同,我對各民族一視同仁。)
2、唐太宗的話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民族政策?(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
3、引導學生小結:唐朝政府通過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與邊疆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友好相處,形成了融洽和諧的民族關系,從而加強了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對于我們祖國和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發(fā)展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學生閱讀21-22頁本目課文、插圖和25頁“自由閱讀卡”,思考下列問題,先劃書,后回答:
1、根據(jù)21頁“動腦筋”:藏族與吐蕃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生活在青藏高原,種植青稞和小麥等作物,飼養(yǎng)牦牛、馬等牲畜,冶鐵和紡織水平高,能歌善舞。)
2、松贊干布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仰慕中原文明)
3、唐太宗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要實行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密切唐蕃關系。同時也因為松贊干布年輕有為,值得信賴。)
4、文成公主為什么受到藏族人民的喜愛?(她是個有才識的女子,把中原的先進文化帶到吐蕃,為藏族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5、根據(jù)22頁“動腦筋”:你能幫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情?(傳授內地的歷法、繪畫等文化,傳播內地的平整土地、種植蔬菜、養(yǎng)蠶繅絲、紡織刺繡、房屋建筑等生產技術,還可以幫助松贊干布管理文書奏章等。)
6、根據(jù)25頁“活動與探究2”觀看書前彩頁《步輦圖》,指出唐太宗和祿東贊,分析他們的心情。(祿東贊有些緊張,神態(tài)十分恭敬,說明他對求婚這件事十分重視,生怕遭到拒絕。唐太宗則很安詳,說明他已胸有成竹,準備答應吐蕃的求婚。)
7、學生閱讀25頁“自由閱讀卡最初的布達拉宮”,思考回答:這座宮殿的修建,說明藏族人民什么樣的情感?(信仰佛教,尊重文成公主。)
8、尺帶珠丹“和同為一家”這句話說明了什么歷史現(xiàn)象?(唐朝與吐蕃的關系日益密切。)
回紇的勃興
學生閱讀22頁的課文、觀看插圖,根據(jù)教師的提問在書上作標注,并回答:
1、回紇是今天什么民族的祖先?(維吾爾族)唐玄宗曾經封他們的首領什么稱號?(懷仁可汗)
2、后來回紇改名為什么?(回鶻)
3、完成24頁“練一練”:(應選B——回鶻)
“車書本一家”和蒼山洱海間的南詔
學生閱讀23-24頁的課文、觀看插圖,根據(jù)教師的提問在書上作標注,并回答:
1、“渤?!闭嗍悄膫€民族建立的?(粟末靺鞨)它由于經濟文化水平較高,所以有怎樣的美稱?(海東盛國)。
2、六詔居民是今天什么民族的祖先?(彝族、白族)唐玄宗曾經封他們的首領什么稱號?(云南王)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
(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
1、在23頁《唐朝后期疆域和邊疆各族的分布》圖上,標出渤海、回鶻、吐蕃、南詔等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名稱。
2、完成填充冊8-9頁“和同為一家”的相關內容。(課本上沒有《唐朝前期邊疆各族的分布》圖,需由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草圖,當堂演示。)
3、提醒學生預習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
初三語文蒲柳人家教學案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初三語文蒲柳人家教學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教案
課題
蒲柳人家
授課時間
2課時
學習目標1:通過賞讀人物精彩的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把握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學問鮮
明的個性特征。
學習目標2:欣賞這篇小說獨特的民族風格和語言特色。
學習目標3:領略小說中所蘊藏的人情美和生活風俗。
學習重難點
1、人物形象鮮明的個性特征。
2、小說的民族風格和語言特色。
學習過程設計(學案)
教學過程設計(教案)
同學們:只有用心讀書,勤于思考,才能真正讀懂一篇文章,請看下面的內容,預習時你做到了嗎?
1、文章主要寫了幾個人?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你認為主人公是誰?斷定的理由?
2、文章圍繞著這些人,寫了哪些故事情節(jié)?你最喜歡的是哪個情節(jié)?喜歡的理由呢?
3、通過預習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識?把它們寫在下面。
4、對于本課的預習,你還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一、導入激趣:
同學們,閱讀古典小說《水滸傳》,其中那些俠肝義膽、疾惡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蕩氣回腸。比如“及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們學習劉紹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形成獨特風格的鄉(xiāng)土作品。讓我們一起走近劉紹棠,走近他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預習展示
1、自主交流有關作者與作品的知識。
2、每組一人到黑板書寫本課生字詞(每組同號學生)。
3、每組二人分別交流對課文內容初探結果。
三、關鍵點撥
1、探究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
請同學們回顧小說《孔乙己》一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寫作特色,并思考本文是如何塑造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學問的?你覺得他們分別是怎樣的一個人?結合文章具體內容分析。
2、精彩語段賞析:
1)第一部分最能表現(xiàn)一丈青大娘性格的是什么事情?分析一下作者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來表現(xiàn)一丈青大娘的性格的?
2)小組內有感情地朗讀本段內容,然后推薦朗讀水平高的同學參加小組朗讀競賽。
四、合作交流
學生小組為單位交流摘抄賞析的語句或語段,互相評價并補充,擇優(yōu)班上交流。
五、拓展引申
你如何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句話?請結合本文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民俗單元)相銜接,以及一些社會現(xiàn)象來理解闡述。
六、課后作業(yè):
完成作業(yè)本課外閱讀部分。預習第7課。
我的成功之處:初三語文陳涉世家教學案
“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教案
課題
《陳涉世家》
授課時間
學習目標
1、掌握重點字、詞、句的含義,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內容,說出起義的原因和經過。
2、讀懂、讀熟課文,結合課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內涵,背誦精彩語段。
3、從作者和陳勝身上學習樹立遠大理想的重要性
4、了解這場革命運動爆發(fā)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認識人民對歷史的推動作用。
學習重難點
1、掌握重點字、詞、句的含義,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內容,說出起義的原因和經過。
2、讀懂、讀熟課文,結合課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內涵,背誦精彩語段。
學習過程設計(學案)
教學過程設計(教案)
第一課時
一、預習導學:
1、搜集秦末農民起義的情況及司馬遷的生平和《史記》的知識。
秦始皇吞并六國之后,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苛捐雜稅繁重。到秦二世時,賦稅更加嚴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階級矛盾到了一觸即發(fā)的地步。陳勝、吳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發(fā)動領導了大澤鄉(xiāng)農民起義,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張楚,給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擊,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開始的而想萬世統(tǒng)治中國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暫的15年便被劉邦的西漢政權所取代。
司馬遷(約前145—前90年),朝家、家和。字子長,夏陽人。其父司馬談是漢朝太史令。司馬遷10歲“誦古文”,20歲開始游歷,游蹤遍及南北,到處考察風俗,采集傳說。在《史記》草創(chuàng)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被捕入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fā)憤著書,完成《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體史書,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長達3000年的歷史。全書共篇,包括(帝王傳記)12篇,(記諸侯本系)30篇,(序列人臣事跡)70篇,10篇,書(記經濟、天文、歷法、禮樂等方面的情況)8篇。后人贊曰:“,”2、課文,查字典,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陽夏人輟耕點綴掇啜泣悵恨茍富貴嗟乎
鴻鵠之志閭左謫戍戊戌當行度已失期以數(shù)諫故罾
叢祠篝火陳勝王忿恚佐毋斬鞭笞袒右攻蘄
詢徇殉社稷譙憔樵
3、熟課文,以讀準字音、句讀,朗讀流暢為目標。
二、自主學習:
1、掌握下列重點字詞句的含義。
……者……也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
茍富貴若為傭耕太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試譯課文
同桌結成學習小組,結合課下注釋疏通課文。下列句子的含義必須掌握。
茍富貴,無相忘。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三、合作探究:
1、課文第一段寫了什么內容?它有什么作用?
2、少年時期的陳勝是怎樣的人?
3.這一段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來塑造人物形象的?
四、練習反饋:
1、找出本課的通假字,并解釋(含句子)。
2、第一段先交代陳勝、吳廣的,然后重點介紹?!癬_____________”,點明他雇農的身分?!癬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陳涉年輕時,對壓迫剝削的雇傭生活強烈不滿,希望擺脫痛苦處境,有遠大志向。
第二課時
一、預習導學:
熟讀第二段,試著翻譯。
二、自主學習:
1、掌握下列重點字詞句的含義。
閭左謫戍屯大澤鄉(xiāng)皆次當行會度已失期法皆斬舉大計等死,死國天下苦秦久矣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指意念鬼威眾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罾固以怪之矣間令之次所旁叢祠中狐鳴旦日往往語指目
2、翻譯課文
同桌結成學習小組,結合課下注釋疏通課文。下列句子的含義必須掌握。
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
天下苦秦久矣: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三、合作探究:
1、本文記敘了歷史上的一件大事,這件事是什么?
2、這次起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3、陳勝在起義前對當時的形勢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是怎樣分析和估計的,請簡要述之。
4、陳勝、吳廣是怎樣為起義制造輿論準備的?
四、練習反饋:
1.起義的導火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陳勝認為起義將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
3.為起義作的輿論準備是: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4、提出的起義口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一句,概括了秦王朝對人民壓迫、剝削程度之深,這是起義根本原因,也是可以利用的有利條件。陳涉提出利用封建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即假借____________的名義,“為天下唱”,以順應民心,樹立起義隊伍的威信。他確信,只要義旗一舉,“宜多應者”。顯示了他。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造輿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動人心,樹立威信,讓戍卒相信“大楚興,陳勝王”的必然趨勢。結果,在戍卒中很快得到反應。再次顯示了陳、吳二人的斗爭。
第三課時
一、預習導學:
1、背誦“詔令徒屬曰……吳廣為都尉”
2、試譯第三段。
二、自主學習:
1、掌握下列重點字詞句的含義。
素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笞尉劍挺佐之并殺徒屬第借令毋斬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受命從民欲袒右為壇而盟蘄下將兵徇蘄以東比至陳與皆來會計事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社稷刑其長吏
2、試譯課文
同桌結成學習小組,結合課下注釋疏通課文。下列句子的含義必須掌握。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借第令勿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三、合作探究
1、朗讀第三段,劃分該段層次。
第一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義開始時的情形。
第二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義初期的迅猛發(fā)展和陳勝立國經過。
第三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述諸郡縣反秦斗爭情形。
2、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體現(xiàn)人物怎樣的性格特征。
3、出第三部分中使用的動詞,體會語言簡潔、用詞極富表現(xiàn)力的特點。
“”這一連串的動詞,準確生動地表現(xiàn)了激烈的格斗場面。
“”等一連串動詞,表現(xiàn)了起義軍勢如破竹的強大威力。
四、練習反饋:
1、第三段開頭描述了哪三個場面?反映了什么精神?
2、試找出照應“宜多應者”的文字。
第一課時
一、課前測評(全班測試,小組評分)1、讀課文,查字典,給下列加點字注音。陽夏人輟耕點綴掇啜泣悵恨茍富貴嗟乎鴻鵠之志閭左謫戍戊戌當行度已失期以數(shù)諫故罾叢祠篝火陳勝王忿恚佐毋斬鞭笞袒右攻蘄詢徇殉社稷譙憔樵
2、讀熟課文以讀準字音、句讀,朗讀流暢為目標。二、新授內容1、掌握下列重點字詞句的含義?!摺矅L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茍富貴
若為傭耕太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3、試譯課文
同桌結成學習小組,結合課下注釋疏通課文。下列句子的含義必須掌握。
茍富貴,無相忘。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4、交流課前搜集的秦末農民起義的情況及司馬遷的生平和《史記》的知識。
秦始皇吞并六國之后,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苛捐雜稅繁重。到秦二世時,賦稅更加嚴重了,人民痛苦不堪,階級矛盾到了一觸即發(fā)的地步。陳勝、吳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發(fā)動領導了大澤鄉(xiāng)農民起義,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張楚,給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擊,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開始的而想萬世統(tǒng)治中國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暫的15年便被劉邦的西漢政權所取代。
司馬遷(約前145—前90年),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人。其父司馬談是漢朝太史令。司馬遷10歲“誦古文”,20歲開始游歷,游蹤遍及南北,到處考察風俗,采集傳說。在《史記》草創(chuàng)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被捕入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fā)憤著書,完成《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長達3000年的歷史。全書共130篇,包括本紀(帝王傳記)12篇,世家(記諸侯本系)30篇,列傳(序列人臣事跡)70篇,表10篇,書(記經濟、天文、歷法、禮樂等方面的情況)8篇。
5、課文第一段寫了什么內容?它有什么作用?新課標第一網第一段寫陳勝的出身和青年時期的偉大抱負。這部分點明陳涉起義的階級和思想基礎。6、翻譯題中的兩句表現(xiàn)了陳涉怎樣的思想品格?表現(xiàn)了他與窮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顯示他非凡的個性和遠大的報負。三、當堂檢測
填空本文節(jié)選自,作者,朝人,我國古代著名的家、家,《史記》是他用畢生精力完成的我國第一部體通史,全書共
篇,后人贊曰“、”。四、課后練習
1、找出本課的通假字,并解釋(含句子)。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異義①會天大雨②足下事皆成③又間令吳廣④卒中往往語
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死國可乎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固以怪之矣大楚興,陳勝王
皆指目陳勝
3、熟讀“陳勝、吳廣乃謀曰……吳廣以為然”
第二課時
一、課前測評
1、組長打分,公布答案。
2、指明背誦(能背五句即可)
二、新授內容1、掌握下列重點字詞句的含義。閭左謫戍屯大澤鄉(xiāng)皆次當行會度已失期法皆斬舉大計等死,死國天下苦秦久矣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指意念鬼威眾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罾,固以怪之矣間令之次所旁叢祠中狐鳴旦日往往語指目
5、試譯課文
同桌結成學習小組,結合課下注釋疏通課文。下列句子的含義必須掌握。
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
天下苦秦久矣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6、本文記敘了歷史上的一件大事,這件事是什么?
秦末大澤鄉(xiāng)農民起義。
7、這次起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是因為自然原因誤期,卻要被斬首,可見秦的暴政已達到了極點。
間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已”,這也是起義的根本原因。8、陳勝在起義前對當時的形勢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是怎樣分析和估計的,請簡要述之?!疤煜驴嗲鼐靡选敝赋鋈嗣衽c統(tǒng)治階級矛盾激化之深,顯示了起義的正義性、必然性。指出項燕、扶蘇在人民心中的位置,可假借他們的名義,發(fā)動起義,就可以一呼百應。這都是起義的有利條件。從中看出陳勝的政治遠見。
9、陳勝、吳廣是怎樣為起義制造輿論準備的?問卜、念鬼、魚腹藏書、篝火狐鳴,利用人們的迷信思想制造輿論,樹立威信,為起義奠定了思想基礎。從中看出他們的斗爭才智。
三、當堂檢測
1、閱讀課文第二段,回答問題。①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②陳勝、吳廣為什么要魚腹藏書、篝火狐鳴?對這種做法你是任何評價的?(3分)
③導致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這兩者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3分)
2、背誦這部分(句子全部背出來)
四、課后練習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廣故數(shù)言欲王,忿恚尉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借第令勿斬2、整理本課的一詞多義:之次為數(shù)故以
4、背誦“詔令徒屬曰……吳廣為都尉”
第三課時
一、課前測評
1、組長打分,公布答案。
2、指明背誦(能背五句即可)
二、新授內容1、掌握下列重點字詞句的含義。素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笞尉劍挺佐之并殺徒屬第借令毋斬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受命從民欲袒右為壇而盟蘄下將兵徇蘄以東比至陳與皆來會計事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社稷刑其長吏
3、試譯課文
同桌結成學習小組,結合課下注釋疏通課文。下列句子的含義必須掌握。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借第令勿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三、討論學習
1、“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體現(xiàn)人物怎樣的性格特征。顯示出一個造反者對封建等級制度的強烈批判和大無畏精神。
2、通讀課文,結合具體內容分析陳勝是一個怎樣的人?
陳勝是一個對封建統(tǒng)治強烈不滿,敢于反抗,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有志氣,有抱負的農民起義的領袖。
3、找出第三部分中使用的動詞,體會語言簡潔、用詞極富表現(xiàn)力的特點。
“笞”“挺”“奪”“殺”這一連串的動詞,準確生動地表現(xiàn)了激烈的格斗場面。
“攻”“收”“下”“徇”“入”“據(jù)”等一連串動詞,表現(xiàn)了起義軍勢如破竹的強大威力。
4、理清全文思路,課文是如何以事件發(fā)展的順序來組織的,思考:文章哪些內容是詳寫?為什么?哪些內容是略寫?為什么?
詳寫起義的發(fā)動經過,對陳勝、吳廣“并殺兩尉”、發(fā)動群眾等都詳細描寫,并把敘事和對話結合起來,讓起義領袖的機智勇敢,強烈的反抗精神得以充分的體現(xiàn)。而對起義后的浩大聲勢及建立農民政權則略寫,省去了戰(zhàn)斗情況和籌建政權的描寫,因為從上文看來這已是情理中的事。
5、總結課文記敘了陳勝、吳廣領導的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原因,經過和浩大聲勢,表現(xiàn)了農民起義的偉大力量,贊頌了陳勝、吳廣的反抗精神及歷史功績。
四、當堂檢測
比較閱讀。
文段一:陳勝者,陽城人也?!瓪⒅詰惿妗#ㄈ模?/p>
文段二:陳勝王凡六月。已為王,王陳。其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之陳,扣宮門曰:“吾欲見涉。”宮門令欲縛之。自辯數(shù),乃置,不肯為通。陳王出,遮道而呼涉。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伙頤!涉之為王沉沉者!”楚人謂多為伙,故天下傳之,伙涉為王,由陳涉始??统鋈胗l(fā)舒,言陳王故情?;蛘f陳王曰:“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标愅鯏刂VT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
注釋:①伙頤:伙,表示眾多的意思;頤,通“矣”,嘆詞。②沉沉者:富麗深邃的樣子。③顓(zhuān):獨一,專擅。
①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比至陳:()(2)或說陳王曰:()②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
③“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中“燕雀”比喻,“鴻鵠”比喻
④你怎樣看待陳勝所說的“茍富貴,無相忘”這句話?
⑤你認為陳涉建立政權前后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各是什么?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原因:
啟示:。
⑥、陳涉是農民起義的領袖,作者司馬遷對這一歷史人物持什么態(tài)度?試說明理由。
⑦、“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這句話充分表現(xiàn)出了陳勝的遠大志向,你還知道哪些關于立志或理想的名言?收集3—5句。你有自己的關于理想的座右銘嗎(名言或自創(chuàng)都行)?你打算怎樣為實現(xiàn)你的理想做準備?
五、課后練習
1、背誦課文
2、完成同導練習
板書
陳涉世家
司馬遷
陳涉年輕籌劃起義發(fā)動起義
遠大志向足智多謀機智勇敢
我的一點成功:
深入文本,解讀人物的形象,借助文言字詞句的理解,加深對陳涉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