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球的運動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5-15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作為優(yōu)秀的教學工作者,在教學時能夠胸有成竹,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教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在上課時充分理解所教內(nèi)容,幫助高中教師緩解教學的壓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高中教案內(nèi)容嗎?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相信您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nèi)容。
§2.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學習目標細解考綱】
1.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
3.會用公式解決有關問題。
【知識梳理雙基再現(xiàn)】
1.如果物體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則該物體的______不隨時間變化,該物體所做的運動就是_____________。
2.如圖1所示,如果物體運動的v-t圖線是一條傾斜直線,表示物體所做的運動是__________。由圖象可以看出,對于圖線上任一個速度v的變化量Δv,與對應時間內(nèi)的時間變化量Δt的比值是_____________,即物體的__________保持不變。所以該物體所做的運動是____________的運動。
3.對勻變速直線運動來說,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式為___________,其中,若v0=0,則公式變?yōu)開____________,若a=0,則公式變?yōu)開____________,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運動。
4.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如果物體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增加,這個運動叫做______________。其v-t圖象應為圖2中的__________圖,如果物體的速度隨著時間均勻減小,這個運動叫做____________,圖象應為圖2的_____________圖。
【小試身手輕松過關】
1.關于直線運動,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A.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隨時間而改變
B.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瞬時速度隨時間而改變
C.速度隨時間不斷增加的運動,叫勻加速直線運動
D.速度隨著時間均勻減小的運動,通常叫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2.已知一運動物體的初速度,它表示()
A.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且物體的速度在減小
B.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且物體的速度在增加
C.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且物體的速度在減小
D.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且物體的速度在增加
3.關于圖象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時間圖象是一條與時間軸平行的直線
B.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時間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
C.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時間圖象是一條與時間軸平行的直線
D.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時間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
4.在公式中,涉及到四個物理量,除時間t是標量外,其余三個v、v0、a都是矢量。在直線運動中這三個矢量的方向都在同一條直線上,當取其中一個量的方向為正方向時,其他兩個量的方向與其相同的取正值,與其相反的取負值,若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勻加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a取負值
B.勻加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a取正值
C.勻減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a取負值
D.無論勻加速直線運動還是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a均取正值
【基礎訓練鋒芒初顯】
5.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v0=2m/s,加速度a=0.1m/s2,則第3s末的速度是_____m/s,5s末的速度是_________m/s。
6.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發(fā)現(xiàn)前面有情況而剎車,獲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則
(1)汽車在3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m/s;
(2)在5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m/s;
(3)在10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m/s。
7.如圖所示是四個做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一時間圖象,則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是__________,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是___________,初速度為零的是_____________,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__________。(填圖線代號)
8.若汽車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一致,當加速度減小時,則()
A.汽車的速度也減小
B.汽車的速度仍在增大
C.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靜止
D.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的速度達到最大
【舉一反三能力拓展】
9.升降機從靜止開始上升,先做勻加速運動,經(jīng)過4s速度達到4m/s,然后勻速上升2s,最后3s做勻減速運動,恰好停止下來。試作出v-t圖象。(教師范文大全 JK251.cOm)
10.如圖所示為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試分析物體的速度與加速度的變化特點。
【名師小結感悟反思】
勻變速直線
(1)加速度恒定,即a大小方向均不變。
(2)速度時間圖象v-t是傾斜直線,斜率表示加速度。
(3)速度公式
(4)對于已知初速度和加速度的勻減速運動,如果求若干秒時速度,應先判斷減速時間。
相關推薦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2.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關系(二)
學習目標:
1.進一步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2.能較熟練地應用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求解有關問題。
3.能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速度關系式,并會應用它進行計算。
4.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兩個重要要推論。
5.能靈活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進行分析和計算。
學習重點:1.
2.推論1:S2-S1=S3-S2=S4-S3=…=Sn-Sn-1=△S=aT2
3.推論2:
學習難點:推論1
學習過程:
一、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速度關系
1.公式:
2.推導:
【例1】發(fā)射槍彈時,槍彈在槍筒中的運動可以看做勻加速運動,如果槍彈的加
速度大小是5×105m/s,槍筒長0.64米,槍彈射出槍口時的速度是多大?
【例2】一光滑斜面坡長為l0m,有一小球以l0m/s的初速度從斜面底端向上運
動,剛好能到達最高點,試求:小球運動的加速度。
二、勻變速直線運動三公式的討論
1.三個方程中有兩個是獨立方程,其中任意兩個公式可以推導出第三式。
2.三式中共有五個物理量,已知任意三個可解出另外兩個,稱作“知三解二”。
3.Vo、a在三式中都出現(xiàn),而t、Vt、s兩次出現(xiàn)。
4.已知的三個量中有Vo、a時,另外兩個量可以各用一個公式解出,無需聯(lián)立方程.
5.已知的三個量中有Vo、a中的一個時,兩個未知量中有一個可以用一個公式解出,另一個可以根據(jù)解出的量用一個公式解出。
6.已知的三個量中沒有Vo、a時,可以任選兩個公式聯(lián)立求解Vo、a。
7.不能死套公式,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剎車問題)。
【例3】一個滑雪的人,從85m長的山坡上勻變速滑下,初速度是1.8m/s,末速度是5.0m/s,他通過這段山坡需要多長時間?
三、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兩個推論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連續(xù)相等的時間(T)內(nèi)的位移之差為一恒量。
①公式:S2-S1=S3-S2=S4-S3=…=Sn-Sn-1=△S=aT2
②推廣:Sm-Sn=(m-n)aT2
③推導:
2.推導:某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即:
【例4】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第一個4秒內(nèi)的位移為24米,在第二個4秒內(nèi)的位移是60米,求:(1)此物體的加速度。(2)物體在第四個4秒內(nèi)的位移。
【例5】一個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第10s內(nèi)的位移比第9s內(nèi)的位移多l(xiāng)0m求:
(1)它在第l0s內(nèi)通過的位移
(2)第10s末的速度大小
(3)前10s內(nèi)通過的位移大小。
【例6】已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通過A點時的速度是V0,通過B點時的速度是Vt,求運動的平均速度及中間時刻的速度。
【例7】已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通過A點時的速度是V0,通過B點時的速度是Vt,求中點位置的速度。
當堂達標:
1.某物體作變速直線運動,關于此運動下列論述正確的是()
A.速度較小,其加速度一定較小
B.運動的加速度減小,其速度變化一定減慢
C.運動的加速度較小,其速度變化一定較小
D.運動的速度減小,其位移一定減小
2.火車從車站由靜止開出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最初一分鐘行駛540米,則它在最初l0秒行駛的距離是()
A.90米B.45米C.30米D.15米
3.一物體由靜止沿光滑斜面勻加速下滑距離為L時,速度為V,當它的速度是v/2時,它沿全面下滑的距離是()
A.L/2B.L/2C.L/4D.3L/4
4.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的大小為4m/s,lS后的速度的大小變?yōu)?0m/s,在這1s內(nèi)該物體的()(1996年高考題)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l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l0m/s2。
5.一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0.5m/s,第7s內(nèi)的位移比第5s內(nèi)的位移多4m.求:
(1)物體的加速度,
(2)物體在5s內(nèi)的位移.
6.飛機著陸以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若其著陸時速度為60m/s,求它著陸后12秒內(nèi)滑行的距離。
7.兩物體都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在給定的時間間隔內(nèi)()
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C.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8.一輛汽車從車站開出,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開出一段時間后,司機發(fā)現(xiàn)一乘客未上車,便緊急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從啟動到停止一共經(jīng)歷10s,前進了15m,在此過程中,汽車的最大速度為()
A.1.5m/sB.3m/sC.4m/sD.無法確定
9.某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若第1s末的速度為0.1m/s,則第3s末的速度為__________,前三秒內(nèi)的位移為__________,第三秒內(nèi)的位移為_______。
10.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從v增加到2v時通過的位移為x,則它的速度從2v增加到4v時通過的位移是_________。
11.火車由甲地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勻加速運行到乙地,又沿原方向以a/3的加速度勻減速運行到丙地而停止。如甲、丙相距18km,車共運行了20min。求甲、乙兩地間的距離及加速度a的值
12.列車由靜止開始以a1=0.9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t1=30s后改為勻速直線運動,又經(jīng)一段時間后以大小為a2=1.5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至停止,全程共計2km,求列車行駛的總時間.
閱讀材料:汽車車速指示機構
為了知道汽車行駛的速度和經(jīng)過的里程數(shù),汽車上裝有車速里程表。這是一種組合儀表。車速里程表通過軟軸和變速器連接,汽車驅動輪的運動經(jīng)減速器、傳動軸、變速器和軟軸傳至車速里程表的接頭,并經(jīng)過儀表內(nèi)部的減速機構和電磁感應作用分別指示出汽車駛過的里程與車速。
車速里程表所指示的汽車行駛速度,實際上是通過測量汽車驅動輪的轉速換算出來的。測量轉速的儀表種類很多,有離心式轉速表、磁轉速表、直流電轉速表、交變電流轉速表等,通常多采用磁轉速表,它的原理是通過測量旋轉磁場跟它在金屬感應罩內(nèi)產(chǎn)生的電流間的相互作用力測出車速的。
圖為車速里程表中測量車速部分的示意圖。轉軸1下端通過一系列傳動機構同汽車驅動輪相連,隨驅動輪旋轉而旋轉.轉軸I上端鉚接一永久磁鐵2,磁鐵外面罩著鋁罩3,鋁罩3固定在針軸4上。當磁鐵2隨驅動輪旋轉時,鋁罩中產(chǎn)生感應電流.根據(jù)楞次定律,感應電流的磁場與磁鐵磁場的相互作用,要阻礙磁鐵與鋁罩的相對旋轉。于是鋁單克服游絲彈簧5的彈力扭轉一個角度.這個角度與磁鐵2的角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與驅動輪的每分鐘轉數(shù)成正比。因此,在表盤6上用均勻的刻度標出車速值,從指針7的扭辛毒角度可以知道車速。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速度的關系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要對每一課堂負責,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為之后的教學做準備。教案可以保證學生們在上課時能夠更好的聽課,幫助高中教師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教學。高中教案的內(nèi)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速度的關系》,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必修一2.4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速度的關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的內(nèi)容是讓學生熟練運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速度的關系來解決實際問題.教材先是通過一個例題的求解,利用公式x=v0t+at2和v=v0+at推導出了位移與速度的關系:v2-v02=2ax.到本節(jié)為止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關系、位移—時間關系、位移—速度關系就都學習了.解題過程中應注意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分析物理情景并畫出運動示意圖,選擇合適的公式進行求解,并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解答后注意解題規(guī)律.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注意選取的題目應由淺入深,不宜太急.對于涉及幾段直線運動的問題,比較復雜,引導學生把復雜問題變成兩段簡單問題來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速度的關系。
(2)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會用公式解決勻變直線運動的實際問題。
(3)提高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分析能力,著重物理情景的過程,從而得到一般的學習方法和思維。
(5)培養(yǎng)學生將已學過的數(shù)學規(guī)律運用到物理當中,將公式、圖象及物理意義聯(lián)系起來加以運用,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利用多媒體課件與課堂學生動手實驗相互結合,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應用的方法和思維。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既要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教學重點
1.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位移與速度關系的公式的推導。
2.會運用公式分析、計算。
三、教學重、難點
具體到實際問題當中對物理意義、情景的分析。
四、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屬于A、B、C分班,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實驗水平均有差距。有些學生僅僅對公式的表面理解會做套公式的題,對物理公式的內(nèi)涵理解不是很透徹,所以講解時需要詳細。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問題法、實驗法。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已學過的兩個公式(1)速度公式(2)位移與時間公式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nèi)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了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標
1.通過下面一道題目,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一題多解,拓展學生的物理思維。
一輛汽車以20m/s的速度行駛,駕駛員發(fā)現(xiàn)前方道路施工,緊急剎車并最終停止。已知汽車剎車過程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假設汽車剎車過程是勻減速直線運動,則汽車從開始剎車經(jīng)過5s所通過的位移是多少?
(利用該題讓學生知道:①對勻減速直線運動,若取v0方向為正方向時,則v0o,a0。②對汽車剎車過程,在給定的時間內(nèi)的汽車是否一直在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還需要進行判斷。③讓學生感受到一題多解——公式法、圖象法和逆向思維法。)
2.通過物理情景1的分析,讓學生尋找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位移與速度的關系。
【情景1】射擊時,火藥在槍筒中燃燒。燃氣膨脹,推動彈頭做加速運動。若把子彈在槍筒中的運動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假設槍筒長0.64m,子彈的加速度5×105m/s2,我們根據(jù)已知條件能否求出子彈射出槍口時的速度?
問題1:能否根據(jù)題意,用前面的運動規(guī)律解決?
[學生活動]用公式得出子彈離開槍口時的速度。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問題2:在這個問題中,已知條件和所求的結果都不涉及時間t,它只是一個中間量。能否根據(jù)前面學習的運動規(guī)律,得到位移x與速度v的關系呢?
[學生活動]用公式進行推導。(請一位學生板演)
[教師活動]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如果說問題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時間,利用求解,往往會使問題變得簡單、方便。
[學生活動]用公式求解上面的問題,并與前面的方法進行比較。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并進行當堂檢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本節(jié)公式.并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
[例1]通過測試得知某型號的卡車在某種路面上急剎車時加速度大小是5m/s2。如果要求它在這種路面上行駛時在22.5m內(nèi)必須停下,它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多少千米每小時?
[教師活動]分析問題,用公式求解問題,并注意勻減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取負值。通過板書提醒學生解題規(guī)范化。
[例2]美國“肯尼迪”號航空母艦上裝有幫助飛機起飛的彈射系統(tǒng)。已知“F-A-15”型戰(zhàn)斗機在跑道上加速時可產(chǎn)生的最大加速度為5.0m/s2,起飛速度為50m/s。若要該飛機滑行100m后起飛,則:
(1)彈射系統(tǒng)必須使飛機具有多大的初速度?(可保留根號)
(2)假設某航空母艦不裝彈射系統(tǒng),但要求“F-A-15”型戰(zhàn)斗機能在它上面正常起飛,則該跑道至少多長?
[教師活動]分析題意,已知條件,求什么物理量,正確選取運動規(guī)律。
[學生活動]用公式求解問題,同時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例3]駕駛手冊規(guī)定具有良好剎車性能的汽車在以80km/h的速率行駛時,可以在56m的距離內(nèi)剎?。辉谝?8km/h的速率行駛時,可以在24m的距離內(nèi)剎住。假設對這兩種速率,駕駛員的反應時間(在反應時間內(nèi)駕駛員來不及使用剎車,車速不變)與剎車產(chǎn)生的加速度都相同,則駕駛員的反應時間是多少?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析汽車在整個過程中運動規(guī)律,如何解決問題。
[學生活動]根據(jù)題意的分析,正確選用運動規(guī)律求解。
(五)發(fā)導學案、布置預習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運動學的一些公式,了解了運動學的過程,那么若初速度等于零的過程又會怎樣呢?在下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種特殊的勻變速運動__自由落體運動。這節(jié)課后大家可以先預習這一部分,著重分析自由落體運動為什么是勻變速運動.并完成本節(jié)的課后練習及課后延伸拓展作業(yè)。
九、板書設計
2.4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速度的關系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速度的關系:
十、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按教學設計基本完成了制定的課程目標,取得較好的效果。第一,教學重點突出,對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位移和速度的關系式注重推導的過程。有效的突破教學難點,具體進行情景的分析。?第二,能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用代數(shù)方法推導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首先讓學生進行討論、推導,然后師生一起總結,體現(xiàn)了新課標對課堂教學的要求。第三,得到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后提出注意問題,以練習的形式讓學生填空取得較好的效果。第四,在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運用方面注意分析做題的方法、步驟,建議學生解物理題要注意作出示意圖,標出已知量,更好地理解題意,再選擇公式,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第五,讓學生嘗試一題多解,靈活運用。第六,對幾個例題的分析提醒學生注意物體實際運動的過程,讓學生再次計算,體會由錯到對的過程中得到領悟,然后師生一起總結解題方法,效果較好。樹立嚴謹?shù)膶W風,既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必修一2.4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速度的關系(學案)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1.知道位移速度公式,會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其它一些擴展公式。
3.牢牢把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靈活運用各種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二、預習內(nèi)容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速度關系是。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公式有、。
3、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連續(xù)相等的時間T內(nèi)的位移之差為。
4、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段時間內(nèi)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某段過程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等于,兩者的大小關系是。(假設初末速度均已知為)
5、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1T秒末、2T秒末、3T秒末……速度之比為;前1T秒、前2T秒、前3T秒……位移之比
;第1T秒、第2T秒、第3T秒……位移之比;
連續(xù)相等的位移所需時間之比。
三提出疑惑
1———————————————————————————————
2———————————————————————————————
課內(nèi)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位移與速度關系的公式的推導。
2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會用公式解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際問題。
3重難點
(1).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位移與速度關系的公式的推導。
(2)會運用公式分析、計算。
(3)具體到實際問題當中對物理意義、情景的分析。
二學習過程
1如果加速度小于零,表示什么意義?在你學過的公式中個物理量符號的意義怎樣處理?
2對情景1減速過程位移的求解過程需注意什么?
3情景1有幾種解法?
4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用公式進行推導,即如果消去時間t會得到什么關系?
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反思總結
對一般的勻變速直線運動涉及的物理量有5個,即vo、vt、t、a、x。一般來說,已知其中的三個物理量就可以求出其余的一個或二個物理量。
(1)不涉及位移x時:
(2)不涉及末速度vt時:
(3)不涉及時間t時:
對于以上三種關系式,只有兩個是獨立的,在做題時,應正確分析題意,尋找題目給的物理量,選取適當?shù)倪\動規(guī)律解決問題。
四當堂訓練
[例1]通過測試得知某型號的卡車在某種路面上急剎車時加速度大小是5m/s2。如果要求它在這種路面上行駛時在22.5m內(nèi)必須停下,它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多少千米每小時?
[例2]美國“肯尼迪”號航空母艦上裝有幫助飛機起飛的彈射系統(tǒng)。已知“F-A-15”型戰(zhàn)斗機在跑道上加速時可產(chǎn)生的最大加速度為5.0m/s2,起飛速度為50m/s。若要該飛機滑行100m后起飛,則:
(1)彈射系統(tǒng)必須使飛機具有多大的初速度?(可保留根號)
(2)假設某航空母艦不裝彈射系統(tǒng),但要求“F-A-15”型戰(zhàn)斗機能在它上面正常起飛,則該跑道至少多長
[例3]駕駛手冊規(guī)定具有良好剎車性能的汽車在以80km/h的速率行駛時,可以在56m的距離內(nèi)剎??;在以48km/h的速率行駛時,可以在24m的距離內(nèi)剎住。假設對這兩種速率,駕駛員的反應時間(在反應時間內(nèi)駕駛員來不及使用剎車,車速不變)與剎車產(chǎn)生的加速度都相同,則駕駛員的反應時間是多少?
課后練習與提高
1、某型號的艦載飛機在航空母艦的跑道上加速時,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最大加速度為5m/s2,所需的起飛速度為50m/s,跑道長100m。通過計算判斷,飛機能否靠自身的發(fā)動機從艦上起飛?為了使飛機在開始滑行時就有一定的初速度,航空母艦裝有彈射裝置。對于該型號的艦載飛機,彈射系統(tǒng)必須使它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汽車從甲地由靜止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到丙地,乙地在甲丙兩地的中點,汽車從甲地勻加速直線運動到乙地,經(jīng)過乙的速度為60km/h,接著又從乙地勻加速到丙地,到丙地時的速度為120km/h,求汽車從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
3、一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初速度=2.0m/s,它在第3秒內(nèi)通過的位移為4.5m,則它的加速度為多少?
4、一質(zhì)點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若在第3秒末至第5秒末的位移為40m,則質(zhì)點在前4秒的位移為多少?
5、觀察者站在列車第一節(jié)車廂前端一側的地面上,列車由靜止開始勻加速直線運動,測得第一節(jié)車廂通過他用了5秒,列車全部通過他用了20秒,則列車一共有幾節(jié)車廂?(車廂等長且不計車廂間距)
參考答案1、不能、39m/s據(jù)公式,初速度不能為零,所以不能靠自身發(fā)動機起飛。
2、45km/h整個過程并不是一個完整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兩段過程的加速度并不一樣。用計算即可知,則不能對整個過程用,只能用原始定義式,甲到乙是勻加速,則由計算出從甲到乙的時間,同樣用此公式可以算出從乙到丙的時間。最后用公式即可計算出結果45km/h。
3、1m/s2第3秒位移4.5m/s,據(jù)公式有則
4、40m/s由可得,由公式有
5、16方法一:根據(jù)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連續(xù)相等位移的時間之比為(一節(jié)車廂的時間為t0=5秒,則n節(jié)總時間為=20n=16
方法二、連續(xù)相等的時間內(nèi)位移之比為1:3:5……:(2n-1),20內(nèi)共有4個5秒,則連續(xù)四個5秒的位移之比為1:3:5:7,則有7+5+3+1=16個單位車廂長度。
方法三:一節(jié)車廂長度,20秒內(nèi)總長度,有
2.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關系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會寫教案課件的范文嗎?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2.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關系”,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關系(二)
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學號_____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2.能較熟練地應用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求解有關問題。
3.能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速度關系式,并會應用它進行計算。
4.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兩個重要要推論。
5.能靈活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進行分析和計算。
學習重點:1.
2.推論1:S2-S1=S3-S2=S4-S3=…=Sn-Sn-1=△S=aT2
3.推論2:
主要內(nèi)容:
一、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速度關系
1.公式:
2.推導:
3.物理意義:
【例一】發(fā)射槍彈時,槍彈在槍筒中的運動可以看做勻加速運動,如果槍彈的加
速度大小是5×105m/s,槍筒長0.64米,槍彈射出槍口時的速度是多大?
【例二】一光滑斜面坡長為l0m,有一小球以l0m/s的初速度從斜面底端向上運
動,剛好能到達最高點,試求:小球運動的加速度。
二、勻變速直線運動三公式的討論
1.三個方程中有兩個是獨立方程,其中任意兩個公式可以推導出第三式。
2.三式中共有五個物理量,已知任意三個可解出另外兩個,稱作“知三解二”。
3.Vo、a在三式中都出現(xiàn),而t、Vt、s兩次出現(xiàn)。
4.已知的三個量中有Vo、a時,另外兩個量可以各用一個公式解出,無需聯(lián)立方程.
5.已知的三個量中有Vo、a中的一個時,兩個未知量中有一個可以用一個公式解出,另一個可以根據(jù)解出的量用一個公式解出。
6.已知的三個量中沒有Vo、a時,可以任選兩個公式聯(lián)立求解Vo、a。
7.不能死套公式,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剎車問題)。
【例三】一個滑雪的人,從85m長的山坡上勻變速滑下,初速度是1.8m/s,末速度是5.0m/s,他通過這段山坡需要多長時間?
三、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兩個推論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連續(xù)相等的時間(T)內(nèi)的位移之差為一恒量。
①公式:S2-S1=S3-S2=S4-S3=…=Sn-Sn-1=△S=aT2
②推廣:Sm-Sn=(m-n)aT2
③推導:
2.某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即:
【例四】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第一個4秒內(nèi)的位移為24米,在第二個4秒內(nèi)的位移是60米,求:(1)此物體的加速度。(2)物體在第四個4秒內(nèi)的位移。
【例五】一個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第10s內(nèi)的位移比第9s內(nèi)的位移多l(xiāng)0m求:
(1)它在第l0s內(nèi)通過的位移
(2)第10s末的速度大小
(3)前10s內(nèi)通過的位移大小。
【例六】已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通過A點時的速度是V0,通過B點時的速度是Vt,求運動的平均速度及中間時刻的速度。
【例七】已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通過A點時的速度是V0,通過B點時的速度是Vt,求中點位置的速度。
課堂訓練:
1.某物體作變速直線運動,關于此運動下列論述正確的是()
A.速度較小,其加速度一定較小
B.運動的加速度減小,其速度變化一定減慢
C.運動的加速度較小,其速度變化一定較小
D.運動的速度減小,其位移一定減小
2.火車從車站由靜止開出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最初一分鐘行駛540米,則它在最初l0秒行駛的距離是()
A.90米B.45米C.30米D.15米
3.一物體由靜止沿光滑斜面勻加速下滑距離為L時,速度為V,當它的速度是v/2時,它沿全面下滑的距離是()
A.L/2B.L/2C.L/4D.3L/4
4.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的大小為4m/s,lS后的速度的大小變?yōu)?0m/s,在這1s內(nèi)該物體的()(1996年高考題)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l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l0m/s2。
課后作業(yè):
1.汽車自O點出發(fā)從靜止開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途中在6s鐘內(nèi)分別經(jīng)過P、Q兩根電桿,已知P、Q電桿相距60m,車經(jīng)過電桿Q時的速率是15m/s,則:
(A)經(jīng)過P桿時的速率是5m/s;
(B)車的加速度是1.5m/s2;
(C)P、O間距離是7.5m:
(D)車從出發(fā)到Q所用的時間是9s.
2.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下面哪種情形是不可能的
(A)相鄰的等時間間隔內(nèi)的速度增量相同而末速度相反
(B)第1、2、3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2m、3m、4m
(C)任意相鄰兩段等時間間隔內(nèi)通過的位移之差不等、
(D)第2s內(nèi)通過的路程既小于第3s內(nèi)通過的路程,也小于第ls內(nèi)通過的路程
3.有一物體做初初速為零,加速度為10m/s2運動,當運動到2m處和4m處的瞬時速度分別是V1和V2,則v1:v2等于
A.1:1B.1:C.1:2D.1:3
4.用的式子求平均速度,適用的范圍是
A.適用任何直線運動;B.適用任何變速運動:
C.只適用于勻速直線運動:D.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
5.一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0.5m/s,第7s內(nèi)的位移比第5s內(nèi)的位移多4m.求:
(1)物體的加速度,
(2)物體在5s內(nèi)的位移.
6.飛機著陸以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若其著陸時速度為60m/s,求它著陸后12秒內(nèi)滑行的距離。
7.兩物體都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在給定的時間間隔內(nèi)()
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C.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8.一輛汽車從車站開出,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開出一段時間后,司機發(fā)現(xiàn)一乘客未上車,便緊急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從啟動到停止一共經(jīng)歷10s,前進了15m,在此過程中,汽車的最大速度為()
A.1.5m/sB.3m/sC.4m/sD.無法確定
9.某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若第1s末的速度為0.1m/s,則第3s末的速度為__________,前三秒內(nèi)的位移為__________,第三秒內(nèi)的位移為_______。
10.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從v增加到2v時通過的位移為x,則它的速度從2v增加到4v時通過的位移是_________。
11.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火車,車頭通過路基旁某電線桿時的速度是V1,車尾通過此電線桿時的速度是V2,那么火車的中心位置通過這根電線桿時的速度為___________。
12.火車由甲地從靜止開始以加速度a勻加速運行到乙地,又沿原方向以a/3的加速度勻減速運行到丙地而停止。如甲、丙相距18km,車共運行了20min。求甲、乙兩地間的距離及加速度a的值
13.列車由靜止開始以a1=0.9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t1=30s后改為勻速直線運動,又經(jīng)一段時間后以大小為a2=1.5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至停止,全程共計2km,求列車行駛的總時間.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關系導學案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作為高中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期間跟著互動起來,幫助高中教師更好的完成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高中教案內(nèi)容嗎?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關系導學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第四節(jié)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系導學案
【學習目標】
1.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和位移關系,提高應用公式分析和計算運動問題的能力。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會用推論法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中v、a、t、x之間的關系。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位移與速度的關系式的應用
難點: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的推導過程
【使用說明】
1.先通讀教材,熟記并理解本節(jié)的基本知識,再完成導學案設置的問題,依據(jù)發(fā)現(xiàn)的問題,然后再讀教材或查閱資料,解決問題。
2.課堂上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展示點評加深對本節(jié)知識的理解達成目標。
【問題導學】
1、射擊時,火藥在槍筒中燃燒。燃氣膨脹,推動彈頭加速運動。如果把子彈在槍管中的運動看
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子彈的加速度是a=5×105m/s2,槍筒長x=0.64m。
請用前面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計算子彈射出槍口時的速度。
【合作探究】
探究點一: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位移的關系
問題1:想一想,問題導學中,已知條件和所求的結果都不涉及時間t,它只是一個中間量。我們能不能消去t,從而直接得到速度v與位移x的關系?
運用前兩節(jié)的公式消去t得到:公式中各物理量分別代表什么意義?
【針對訓練】
1、一輛汽車原來的速度是36km/h,在一段下坡路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是0.2m/s2,行駛下坡路末端時速度增加到54km/h。求這段下坡路的長度。
2、某飛機的起飛速度是60m/s,在跑道上可產(chǎn)生的最大加速度為4m/s。該飛機從靜止到起飛成功需要跑道的最小長度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