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高中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17初二數(shù)學重要知識點整理:二次函數(sh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概率的意義。
初二數(shù)學重要知識點整理:二次函數(sh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概率的意義
二次函數(shù)的最值:
1.如果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是全體實數(shù),則當a0時,拋物線開口向上,有最低點,那么函數(shù)在處取得最小值y最小值=;
當a0時,拋物線開口向下,有最高點,即當時,函數(shù)取得最大值,y最大值=。
也即是:如果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是全體實數(shù),那么函數(shù)在頂點處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即當時,。
2.如果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是,那么,首先要看是否在自變量取值范圍內,若在此范圍內,則當x=時,;若不在此范圍內,則需要考慮函數(shù)在范圍內的增減性,如果在此范圍內,y隨x的增大而增大,則當x=x2時,,當x=x1時;如果在此范圍內,y隨x的增大而減小,則當x=x1時,,當x=x2時
概率的基本性質(互斥事件、對立事件)
互斥事件:
事件A和事件B不可能同時發(fā)生,這種不可能同時發(fā)生的兩個事件叫做互斥事件。
如果A1,A2,…,An中任何兩個都不可能同時發(fā)生,那么就說事件A1,A2,…An彼此互斥。
對立事件:
兩個事件中必有一個發(fā)生的互斥事件叫做對立事件。
注:兩個對立事件必是互斥事件,但兩個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對立事件。
事件A+B的意義及其計算公式:
(1)事件A+B:如果事件A,B中有一個發(fā)生發(fā)生。
(2)如果事件A,B互斥時,P(A+B)=P(A)+P(B),如果事件A1,A2,…An彼此互斥時,那么P(A1+A2+…+An)=P(A1)+P(A2)+…+P(An)。
概率的幾個基本性質:
(1)概率的取值范圍:[0,1].
(2)必然事件的概率為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為0.
(4)互斥事件的概率的加法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時,P(A+B)=P(A)+P(B),如果事件A1,A2,…An彼此互斥時,那么P(A1+A2+…+An)=P(A1)+P(A2)+…+P(An)。
如果事件A,B對立事件,則P(A+B)=P(A)+P(B)=1。
互斥事件與對立事件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時發(fā)生的兩個事件,而對立事件除要求這兩個事件不同時發(fā)生外,還要求二者之一必須有一個發(fā)生。因此,對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況,而互斥事件未必是對立事件,即“互斥”是“對立”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而“對立”則是“互斥”的充分但不必要條件。
利用頻率估算法:大量重復試驗中,事件A發(fā)生的頻率會穩(wěn)定在某個常數(shù)p附近,那么這個常數(shù)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有些時候用計算出A發(fā)生的所有頻率的平均值作為其概率).
狹義定義法:如果在一次試驗中,有n種可能的結果,并且它們發(fā)生的可能性都相等,考察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結果,那么事件A發(fā)生的概率為P(A)=
列表法:當一次試驗要設計兩個因素,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數(shù)目較多時,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結果,通常采用列表法.其中一個因素作為行標,另一個因素作為列標.
特別注意放回去與不放回去的列表法的不同.如:一只箱子中有三張卡片,上面分別是數(shù)字1、2、3,第一抽出一張后再放回去再抽第二次,兩次抽到數(shù)字為數(shù)字1和2或者2和1的概率是多少?若不放回去,兩次抽到數(shù)字為數(shù)字1和2或者2和1的概率是多少?
樹狀圖法:當一次試驗要設計三個或更多的因素時,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結果,通常采用樹狀圖法求概率.
注意:求概率的一個重要技巧:求某一事件的概率較難時,可先求其余事件的概率或考慮其反面的概率再用1減--即正難則反易.JAb88.Com
相關知識
《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及畫法》知識點整理
《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及畫法》知識點整理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作出二次函數(shù)y=x的平方的圖像,可以看出,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是一條永無止境的拋物線。
如果所畫圖形準確無誤,那么二次函數(shù)將是由一般式平移得到的。
二次函數(shù)y=ax^2的圖像的畫法
用描點法畫二次函數(shù)y=ax^2的圖像時,應在頂點的左、右兩側對稱地選取自變量x的值,然后計算出對應的y值,這樣的對應值選取越密集,描出的圖像越準確。
用描點法畫出二次函數(shù)y=x^2的圖像,它是一條關于y軸對稱的曲線,這樣的曲線叫做拋物線。
因為拋物線y=x^2關于y軸對稱,所以y軸是這條拋物線的對稱軸,對稱軸與拋物線的交點是拋物線的頂點,從圖上看,拋物線y=x2的頂點是圖象的最低點.因為拋物線y=x2有最低點.所以函數(shù)y=x2有最小值,它的最小值就是最低點的縱坐標。
基本圖像
當a0時,y=ax^2的圖像
當a0時,y=ax^2的圖像
二次函數(shù)y=ax^2;,y=a(x-h)^2;,y=a(x-h)^2+k,y=ax^2+bx+c(各式中,a≠0)的圖象形狀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它們的頂點坐標及對稱軸如下表:
解析式
y=ax^2;
y=ax^2+K
y=a(x-h)^2;
y=a(x-h)^2+k
y=ax^2+bx+c
頂點坐標
(0,0)
(0,K)
(h,0)
(h,k)
(-b/2a,4ac-b^2/4a)
對稱軸
x=0
x=0
x=h
x=h
x=-b/2a
當h0時,y=a(x-h)^2;的圖象可由拋物線y=ax^2;向右平行移動h個單位得到,
當h0時,則向左平行移動|h|個單位得到.
當h0,k0時,將拋物線y=ax^2;向右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上移動k個單位,就可以得到y(tǒng)=a(x-h)^2+k的圖象;
當h0,k0時,將拋物線y=ax^2;向右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下移動|k|個單位可得到y(tǒng)=a(x-h)^2-k的圖象;
當h0,k0時,將拋物線向左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上移動k個單位可得到y(tǒng)=a(x+h)?+k的圖象;
當h0,k0時,將拋物線向左平行移動|h|個單位,再向下移動|k|個單位可得到y(tǒng)=a(x-h)?+k的圖象;在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平移拋物線時,可以簡記為“上加下減,左加右減”。
因此,研究拋物線y=ax^2+bx+c(a≠0)的圖象,通過配方,將一般式化為y=a(x-h)^2;+k的形式,可確定其頂點坐標、對稱軸,拋物線的大體位置就很清楚了。這給畫圖象提供了方便。
初二數(shù)學重要知識點整理:反比例函數(shù)的性質
初二數(shù)學重要知識點整理:反比例函數(shù)的性質
1.[增減性]當k0時,圖象分別位于第一、三象限,同一個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減小;當k0時,圖象分別位于二、四象限,同一個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增大。
2.k0時,函數(shù)在x0上同為減函數(shù)、在x0上同為減函數(shù);k0時,函數(shù)在x0上為增函數(shù)、在x0上同為增函數(shù)。定義域為x≠0;值域為y≠0。
3.因為在y=k/x(k≠0)中,x不能為0,y也不能為0,所以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不可能與x軸相交,也不可能與y軸相交。
4.在一個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任取兩點P,Q,過點P,Q分別作x軸,y軸的平行線,與坐標軸圍成的矩形面積為S1,S2則S1=S2=|K|
5.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它有兩條對稱軸y=xy=-x(即第一三,二四象限角平分線),對稱中心是坐標原點。
6.若設正比例函數(shù)y=mx與反比例函數(shù)y=n/x交于A、B兩點(m、n同號),那么AB兩點關于原點對稱。
7.設在平面內有反比例函數(shù)y=k/x和一次函數(shù)y=mx+n,要使它們有公共交點,則n^2+4k·m≥(不小于)0。
8.反比例函數(shù)y=k/x的漸近線:x軸與y軸。
9.反比例函數(shù)關于正比例函數(shù)y=x,y=-x軸對稱,并且關于原點中心對稱。
10.反比例上一點m向x、y分別做垂線,交于q、w,則矩形mwqo(o為原點)的面積為|k|
11.k值相等的反比例函數(shù)重合,k值不相等的反比例函數(shù)永不相交。
12.|k|越大,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離坐標軸的距離越遠。
13.[對稱性]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是中心對稱圖形,對稱中心是原點;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也是軸對稱圖形,它的對稱軸是x軸和y軸夾角的角平分線。
反比例函數(shù)的含義-例題
1、下列函數(shù)中,反比例函數(shù)是()
A、y=x+1B、y=
C、
=1D、3xy=22、函數(shù)y1=kx和y2=
的圖象如圖,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相同的是()
3、函數(shù)
與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圖像可能是()。
4、反比例函數(shù)y=
(k≠0)的圖象的兩個分支分別位于()象限。
A、一、二B、一、三C、二、四D、一、四
5、當三角形的面積一定時,三角形的底和底邊上的高成()關系。
A、正比例函數(shù)B、反比例函數(shù)C、一次函數(shù)D、二次函數(shù)
6、若點A(x1,1)、B(x2,2)、C(x3,-3)在雙曲線
上,則()
A、x1x2x3B、x1x3x2C、x3x2x1D、x3x1x2
7、如圖1:是三個反比例函數(shù)y=
,y=
,y=
在x軸上的圖像,由此觀察得到k1、k2、k3的大小關系為()
A、k1k2k3B、k1k3k2C、k3k2k1D、k3k1k2
8、已知雙曲線
上有一點P(m,n)且m、n是關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t2-3t+k=0的兩根,且P點到原點的距離為
,則雙曲線的表達式為()A、
B、
C、
D、
9、如圖2,正比例函數(shù)y=x與反比例y=
的圖象相交于A、C兩點,AB⊥x軸于B,CD⊥x軸于D,則四邊形ABCD的面積為()A、1B、
C、2D、
10、如圖3,已知點A是一次函數(shù)y=x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
的圖象在第一象限內的交點,點B在x軸的負半軸上,且OA=OB,那么△AOB的面積為A、2B、
C、
D、
初二數(shù)學重要知識點整理: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
初二數(shù)學重要知識點整理: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
反比例函數(shù)定義
一般的,如果兩個變量x,y之間的關系可以表示成y=k/x(k為常數(shù),k≠0),其中k叫做反比例系數(shù),x是自變量,y是自變量x的函數(shù),x的取值范圍是不等于0的一切實數(shù),且y也不能等于0。k大于0時,圖像在一、三象限。k小于0時,圖像在二、四象限.k的絕對值表示的是x與y的坐標形成的矩形的面積。
反比例函數(shù)圖像及性質
反比例函數(shù)圖像:
1.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是雙曲線,它有兩個分支,這兩個分支分別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們關于原點對稱。由于反比例函數(shù)中自變量x≠0,函數(shù)值y≠0,所以,它的圖像與x軸、y軸都沒有交點,即雙曲線的兩個分支無限接近坐標軸,但永遠達不到坐標軸。
2.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屬于以原點為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的雙曲線,反比例函數(shù)圖像中每一象限的每一支曲線會無限接近x軸、y軸,但不會與坐標軸相交(y≠0)。
反比例函數(shù)性質:
[增減性]當k0時,圖象分別位于第一、三象限,同一個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減小;當k0時,圖象分別位于二、四象限,同一個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增大。
2.k0時,函數(shù)在x0上同為減函數(shù)、在x0上同為減函數(shù);k0時,函數(shù)在x0上為增函數(shù)、在x0上同為增函數(shù)。定義域為x≠0;值域為y≠0。
3.因為在y=k/x(k≠0)中,x不能為0,y也不能為0,所以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不可能與x軸相交,也不可能與y軸相交。
4.在一個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任取兩點P,Q,過點P,Q分別作x軸,y軸的平行線,與坐標軸圍成的矩形面積為S1,S2則S1=S2=|K|
5.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它有兩條對稱軸y=xy=-x(即第一三,二四象限角平分線),對稱中心是坐標原點。
6.若設正比例函數(shù)y=mx與反比例函數(shù)y=n/x交于A、B兩點(m、n同號),那么AB兩點關于原點對稱。
7.設在平面內有反比例函數(shù)y=k/x和一次函數(shù)y=mx+n,要使它們有公共交點,則n^2+4k·m≥(不小于)0。
8.反比例函數(shù)y=k/x的漸近線:x軸與y軸。
9.反比例函數(shù)關于正比例函數(shù)y=x,y=-x軸對稱,并且關于原點中心對稱。
10.反比例上一點m向x、y分別做垂線,交于q、w,則矩形mwqo(o為原點)的面積為|k|
11.k值相等的反比例函數(shù)重合,k值不相等的反比例函數(shù)永不相交。
12.|k|越大,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離坐標軸的距離越遠。
13.[對稱性]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是中心對稱圖形,對稱中心是原點;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也是軸對稱圖形,它的對稱軸是x軸和y軸夾角的角平分線。
反比例函數(shù)知識點匯總
若k為常數(shù),則函數(shù)y=k/x就是反比例函數(shù),自變量和自變量的函數(shù)分別是x和y,又因為反比例函數(shù)式本身是一個分數(shù),所以x可以是任意不等于0的實數(shù)。同時,函數(shù)式有時候也寫成y=k·x^(-1)或者k=xy.
1、反比例函數(shù)的表達式
X是自變量,Y是X的函數(shù)
y=k/x=k·1/x
xy=k
y=k·x^(-1)(即:y等于x的負一次方,此處X必須為一次方)
y=kx(k為常數(shù)且k≠0,x≠0)若y=k/nx此時比例系數(shù)為:k/n
2、函數(shù)式中自變量取值的范圍
①k≠0;②在一般的情況下,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可以是不等于0的任意實數(shù);③函數(shù)y的取值范圍也是任意非零實數(shù)。
解析式y(tǒng)=k/x其中X是自變量,Y是X的函數(shù),其定義域是不等于0的一切實數(shù)
y=k/x=k·1/x
xy=k
y=k·x^(-1)
y=kx(k為常數(shù)(k≠0),x不等于0)
3、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
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屬于以原點為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的雙曲線(hyperbola),
反比例函數(shù)圖像中每一象限的每一支曲線會無限接近X軸Y軸但不會與坐標軸相交(K≠0)。
4、反比例函數(shù)中k的幾何意義是什么?有哪些應用?
過反比例函數(shù)y=k/x(k≠0),圖像上一點P(x,y),作兩坐標軸的垂線,兩垂足、原點、P點組成一個矩形,矩形的面積S=x的絕對值*y的絕對值=(x*y)的絕對值=|k|
研究函數(shù)問題要透視函數(shù)的本質特征。反比例函數(shù)中,比例系數(shù)k有一個很重要的幾何意義,那就是:過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任一點P作x軸、y軸的垂線PM、PN,垂足為M、N則矩形PMON的面積S=PM·PN=|y|·|x|=|xy|=|k|。
所以,對雙曲線上任意一點作x軸、y軸的垂線,它們與x軸、y軸所圍成的矩形面積為常數(shù)。從而有k的絕對值。在解有關反比例函數(shù)的問題時,若能靈活運用反比例函數(shù)中k的幾何意義,會給解題帶來很多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