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二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14高二語文《虞美人》教案分析。
高二語文《虞美人》教案分析
一、情景導(dǎo)入
上節(jié)語文課我們具體分析了“2015年高考新課標二試卷”的詩歌《殘春旅舍》,里面有一個題目是這樣問的“頷聯(lián)乃晚唐巧句,具體分析巧在哪里”。在詩歌鑒賞題里重點分析某個字某句詩的這種題型,我們稱之為煉字煉句。今天我們以煉字煉句作為解讀突破口,具體賞析有著雙重身份的詞人李煜流傳千古的名詞《虞美人》。
二、簡析作者
1、身世2、愛好(PPT展示)
3、詞風特點:前期詞多表現(xiàn)宮廷男女愛情生活和離愁別緒;后期詞則多追憶往事,傷懷故國,風格沉郁蒼涼。
4、語言特點:語言自然精練,境界開闊,詞風疏朗。(記筆記)
三、創(chuàng)作背景
開寶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過著“日夕以淚洗面”的軟禁生活。兩年后他41歲生日時(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詞,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觸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飲所賜藥酒被毒死,該詞便成了后主的絕筆之作。
四、誦讀指導(dǎo)
1、找出每一句你認為需要重讀的字詞
(何時、多少、又、不堪、應(yīng)、只是、幾多)
自己試著讀,明確讀出的感情基調(diào)——低沉凄迷
2、思考關(guān)鍵字詞有哪些?
五、整體感知,了解內(nèi)容
1、你認為全詞的詞眼是什么?——愁
2、作者的愁情是通過哪些意象來表現(xiàn)的?
華清中學第二屆教學新秀第一輪賽教語文課堂實錄春花秋月往事
小樓東風故國明月
雕欄玉砌朱顏
六、品析鑒賞,感受藝術(shù)
1、“春花秋月”本來是美好的事物,李煜為什么希望它們結(jié)束呢?
明確:李煜降宋后被封為違命侯,名雖王侯,實為亡國奴、階下囚。在對生命已經(jīng)絕望之時,“春花秋月”是對他的一種諷刺,讓他覺得厭煩,希望這一切都結(jié)束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體指什么?即作者懷念的是什么?物質(zhì)上:錦衣玉食、后宮佳麗、一國之君的尊榮富貴的生活;
精神上:歡樂、自由、尊嚴、生存的安全感3、“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又東風”點明他歸宋后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yīng)。
4、“朱顏”的含義是什么?
后宮佳麗的容顏,
詞人的容顏,
國家的容顏。
5、改變的僅僅是“朱顏”嗎?“改”
朱顏(貌美如花到容顏衰老)地位(一國之君淪為階下之囚)心情(歡樂自由到愁思綿延)
6、前六句里,變的是什么?不變的又是什么?明確:不變的“外物”巨變的“人事”物是人非之痛
7、“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蹦阌X得這句話寫的好嗎,好在哪里?明確:以水喻愁,顯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晝夜不舍,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七:寫法鑒賞——“以水喻愁”
李煜之前:“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不如李煜詞境界闊大,氣象超邁。李煜之后:“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薄赜^不如李煜詞流暢自然、明白如話、眼界闊達八、小結(jié)本課
法國作家繆塞: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相關(guān)推薦
虞美人
虞美人
教學目的:
1.掌握有關(guān)詞的文體知識。
2.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鑒賞能力。
3.學會選擇恰當?shù)囊庀髞韺懗睢?br>
教學重點:
1.體悟詞的意境和語言。
2.如何通過詞眼來分析課文。
學習過程:
1.學法指導(dǎo)。
(1)確定反映主要內(nèi)容的或情感基調(diào)的字或詞。
(2)作品是如何渲染這個字或詞的。
①寫了哪些景物?(意象)
②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意境)
③用了什么樣的手法?
修辭手法:比喻、借代、擬人、擬物、對偶、夸張、反復(fù)、對比、雙關(guān)、反語、反問、互文、用典。
詩文中運用修辭手法,其作用大體和其它文體中的修辭作用一樣。比喻為更形象生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擬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反問為強調(diào)(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夸張是為了強調(diào)和突出(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對偶是為了增強詩詞的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增強詩歌外在形式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呼告是為了表達感情更直接等等。鑒賞詩詞所要做的就是發(fā)現(xiàn)修辭,直接說明作用。
寫作手法:
概念說明例句賞析
虛實
結(jié)合
是指現(xiàn)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柳永《雨霖鈴》)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實情,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別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后生活的設(shè)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jié)合,淋漓盡致寫出了離別的依依不舍。
聯(lián)想由一事物聯(lián)系到與之有關(guān)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lián)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保ㄙR知章《詠柳》)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lián)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征義。
想象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chǔ)上,經(jīng)過聯(lián)想、推斷、分析、綜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昂馇镌聝上嗪停睹鏌o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保▌⒂礤a的《望洞庭》)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xiàn)于紙上。
襯托或
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zhì)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烘托是較大規(guī)模的襯托。“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杜甫《月夜》)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zhàn)時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頷聯(lián)、頸聯(lián)寫妻子的美麗,反襯詩人惆悵痛苦的心情。
渲染對環(huán)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shù)效果。“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首聯(lián)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xiàn)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
象征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表現(xiàn)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李德?!兜茄轮莩亲鳌罚┻@兩句描寫青山環(huán)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
對比
對照
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互相比較?!霸酵豕篡`破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保ɡ畎住对街杏[古》)前三句描寫昔日繁榮和最后一句描寫今日冷落凄涼形成強烈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其中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歷史思考。
抑揚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diào)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后抑和先抑后揚之分。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這首詩采用先揚后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后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了少婦因觸景而產(chǎn)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
照應(yīng)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jié)構(gòu)顯得緊湊、嚴謹。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韋應(yīng)物《賦得暮雨送李胄》)首聯(lián)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佇立在細雨蒙蒙的江邊,這里點明了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yīng)了詩題中的“送”字。
動靜對事物、景物作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gòu)成一種情趣。沙頭宿鳥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杜甫《漫成一首》)第四句魚跳的“動”更襯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靜”。
正側(cè)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cè)面描寫。“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黃金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王昌齡《從軍行》)白詩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春天柳樹的嬌美形態(tài)。
王詩第二句側(cè)面描寫戰(zhàn)況,一方面是風勢很大,卷起紅旗便于急行軍,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zhàn)事的緊張狀態(tài)突現(xiàn)出來。
直抒
胸臆即景抒懷,表達詩人面對自然景象所產(chǎn)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鞍兹找郎奖M,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保ㄍ踔疁o《登鸛雀樓》)前兩句寫景,后兩句直接抒發(fā)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產(chǎn)生的情懷,天然的形勢、闊大的氣象與詩人在這景象面前產(chǎn)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借景
抒情
融情
于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著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fā)感情。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的身影越來越遠,最后完全消失,滾滾的江水有如對友人的不斷思念。
托物
言志在描摹事物以盡其妙的基礎(chǔ)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耙粯浯猴L千萬枝,嫩于黃金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
托物言志,寫柳樹獨處荒園無人觀賞,抒發(fā)人才被埋沒的感慨。
2.知人論世。
李煜,即李后主,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李璟第六子。李煜的前半生,作為南唐的國君,生活相當豪華奢侈,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xiàn)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離愁別恨。亡國后,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zhuǎn)向了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深切懷念。(見課本注釋①)這首詞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觀照事物、想像事物,這樣,詞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貫穿下,構(gòu)成了自然流暢、和諧完整的意境。
二.具體研習
(1)這首詞的情感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如何渲染這種情感的?
①春花秋月何時了——(這么美好的事物為什么作者希望它盡快完結(ji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往事知多少——(作者會想起哪些往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鏈接: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憶江南》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較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桁珠簾閑不卷,終目誰來?”
——《浪淘沙》
歸納作者的思想感情:往事之哀。表現(xiàn)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樓昨夜又東風——(“又”表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憶過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強烈的今昔對比讓作者這位敏感的詞人情何以堪?尤其在這月明之夜。本詞兩次提到“月”,大家說說月有什么特殊的含義?試舉帶月詩詞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歸納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周欄玉砌應(yīng)猶在——南唐宮苑應(yīng)該還在吧,但也不一定在。
⑥只是朱顏改——誰的“朱顏”?宮女,詞人,還是國家?
(“只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歸納:物是人非的感慨
小結(jié):(用一句話說出整首詞的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這種方法分析晏殊的《蝶戀花》。
《虞美人》學案
經(jīng)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定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在上課時充分理解所教內(nèi)容,幫助高中教師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教學。您知道高中教案應(yīng)該要怎么下筆嗎?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虞美人》學案”,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虞美人》學案
學習目標:
1.鑒賞李煜詞深遠的意境美和真摯的情感美。
2.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鑒賞能力。
3.感受李煜詞中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
學習重點:
1.體悟詞的意境和語言。2.感受李煜詞中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
學習時數(shù):一課時
一、.課前預(yù)習
1、詞是___________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diào)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明代徐師曾《文章辨體序說》)。詞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___________”,分兩片的最為常見,本課的七首詞都分兩片。詞的篇幅比較短小,有人按字數(shù)將詞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種,認為58字以內(nèi)為___________,59—90字為___________,91字以上為___________。
2、寫下我所知道的李煜及其詩詞
二、課內(nèi)探究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jié)束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么?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么?
3、“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為什么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lián)系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涵義嗎?
5、從全詞來看,哪個字最能直接表現(xiàn)詞人的感情?這種感情從何而來?請結(jié)合詞句回答。
6、詞的前六句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寫?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7、詞的最后一句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三課后練習與提高
1、鑒賞李煜《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分析本首詞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1921年毛澤東仿寫了一首《虞美人》寫新婚乍別的離愁別緒: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shù)寒星。
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淚眼也無由?!?br>
我們也不妨仿照《虞美人》(李煜)以《虞美人》為詞牌作詞一首。
參考答案
《虞美人》學案
二、課內(nèi)探究
1、它的確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隨著詞人身份地位的改變,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將在詞人的心里改變顏色。原來錦衣玉食,在如花宮女朝歌夜弦伴著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個“階下囚”的無限悲傷,這樣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結(jié)束才好。
2、“往事”的內(nèi)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如后宮佳麗的簇擁,高坐廟堂、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為所欲為的自由感等等。思故國家園,自己的親人及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
3、“又”,再次,暗示傷心人站在樓上遙望東邊的故國已是多次了,這實景描寫寫出了對故國的無窮眷念。
4、“月”的意象的沉淀意義。(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月是故鄉(xiāng)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5、表達情感的一個字是“愁”
選取典型的景物,春花秋月、往事、小樓、東風、故國、明月、雕欄玉砌、朱顏、一江春水作者運用這么多意象,創(chuàng)設(shè)了生動形象的一幅幅畫境:春花秋月圖、小樓東風圖、故國月明圖等。
6、春花秋月與往事的對比(錦衣玉食,后宮佳麗,尊嚴、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樓東風與故國明月的對比/雕欄玉砌與已改朱顏——真是“物是人非”——思國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時了”―――“月”的意象的沉淀意義。(懷念故鄉(xiāng),懷念親人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月是故鄉(xiāng)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結(jié)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寫得很形象。
虛實結(jié)合。對往事的回憶,引起現(xiàn)在的愁苦,前虛后實。
7、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顯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樣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三課后練習與提高
這是一首抒發(fā)憂愁的別具一格的詞。李煜被擄降宋之后,作為一個喪國的君主,其內(nèi)心的苦楚與悵惘是難以排解的,在這蕭瑟的秋夜里更顯得憂愁凄清。
開頭一句:“無言獨上西樓”,將愁緒直接表達出來,尤盡凄婉。他的“無言”,并不是無言可訴,而是無人可以傾訴心中的那種難言的痛苦。用“無言”、“獨上”這樣寂寥和無奈的詞語,勾畫出自己的孤獨、哀愁到了沒有與人交流的程度。以月如勾的景象,構(gòu)就了一幅凄涼的畫面?!霸氯玢^”,是作者登上西樓后,在西樓上所看到的。以寂寞描述所處的情境,用寂寞訴說思緒,自己的寂寞,使梧桐和深院都有了寂寞的感覺,寂寞的情緒使凄清的秋色都被鎖住了。在此利用了梧桐孤立深院的景象,將寂寞與清秋緊密的連到了一起,更增添了秋的蕭瑟與作者的孤寂無言,同時也更加襯托出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深、眷戀之深。上闋使情與景巧妙地結(jié)合,勾畫出一幅意境朦朧、浸染著哀愁的圖畫。
在下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边@一句歷來為后世所稱道,的確構(gòu)思巧妙絕倫。把離愁說成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絲麻一樣,就此將抽象的情感具體化了,表現(xiàn)了內(nèi)心深處的寂寞和萬般的無奈。排遣不掉的離愁情緒,要想拋開不理,卻怎么也做不到,想要好好地去梳理,卻又更加的煩悶雜亂,心中的沖突就像波朝一樣起伏不定?!皠e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弊髡咴谶@無可奈何的離愁環(huán)境煎熬下,欲哭無淚,還能用這樣豁達灑脫的詞來訴說心情的感受。這樣惱人的情緒,更有不同的感受在心頭激蕩,這又是另外一種滋味在心里頭。若說前文用“剪”和“理”來對離愁加以形象地描繪,而這句則將離愁寫得更深了一層。
本詞筆調(diào)深重,一詞一頓,語言單純有凝練,凄婉欲絕,抒發(fā)了作者深切的故國之情,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實在是心理描繪的精品之作。李煜雖是一位沒有建樹的君主,但卻是一位出色的詞人,亡國之前的詞作遠沒有其在降宋之后的詞作那樣對后世有影響力,能寫出這樣好詞真的是十分難得的了,而本詞卻又是其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虞美人》學案-
俗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高中教師在教學前就要準備好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使高中教師有一個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我們要如何寫好一份值得稱贊的高中教案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虞美人》學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虞美人》學案
一、介紹詞的一般知識:
詞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
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diào)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明代徐師曾《文章辨體序說》)。
詞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最為常見,本課的七首詞都分兩片。
詞的篇幅比較短小,有人按字數(shù)將詞分成小令、中調(diào)和長調(diào)三種,認為58字以內(nèi)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diào),91字以上為長調(diào)。(見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
虞美人,此調(diào)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diào),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zhuǎn)兩平韻。
詞在唐宋的發(fā)展歷程分為四個時期:
┌─────────┬────────┬──────────┐
│時期│主要風格│代表作家│
├─────────┼────────┼──────────┤
│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約艷麗│溫庭筠、李煜、晏殊│
├─────────┼────────┼──────────┤
│││蘇軾、柳永、秦觀、│
│北宋中葉到南渡│婉約、豪放并舉││
│││李清照│
├─────────┼────────┼──────────┤
│南宋前期│壯懷高唱│辛棄疾、陸游│
├─────────┼────────┼──────────┤
│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張炎│
└─────────┴────────┴──────────┘
二、研習《虞美人》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①讀課文,找出該詞的韻腳及喜歡的詩句。
②知人論世。
李煜,即李后主,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李璟第六子。李煜的前半生,作為南唐的國君,生活相當豪華奢侈,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xiàn)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離愁別恨。亡國后,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zhuǎn)向了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表達了作者對故國的深切懷念。(見課本注釋①)這首詞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觀照事物、想像事物,這樣,詞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貫穿下,構(gòu)成了自然流暢、和諧完整的意境。
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過著“日夕只以淚洗面”的軟禁生活。三年后,李煜四十二歲生日時,作《虞美人》詞,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觸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絕筆之作。一個亡國之君念念不忘他過去的美好生活,自然會招來殺身之禍。前人憑吊李后主詩云:“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主?!钡拇_,作為“好聲色而不恤國政”的亡國之君,李后主確實可悲可嘆,但他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詩章確實難尋其右……如以下詩句: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断嘁姎g》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望江南》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恨?!蹲右垢琛?br>
四十年來家園,三十里地河山?!镀脐囎印?br>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独颂陨沉睢?br>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队菝廊恕?br>
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整個詞史上一流的大家。他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他既是個昏庸無能的亡國之君,同時又是位多愁善感的詞人,因而他得以將自己內(nèi)心深
處的痛楚,生動而細致入微地反映在詞作中?!队菝廊恕肪褪亲顬槟捴巳丝诘脑娖?br>
2.具體研習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為什么希望它結(jié)束呢?
(2)討論:“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么?換句話說,李煜到底在懷念什么?
(3)“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討論:為什么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聯(lián)系我們讀過的詩歌,“月亮”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涵義嗎?
(5)在前六句中,哪個字可以作為全詞的“詩眼”?
(6)這六句中哪些是寫“宇宙的永恒不變”?哪些是寫“人生之短暫無常”?
(7)全詞的整體寫作思路是怎樣的?
(8)欣賞品味:“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9)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純粹的眼淚?!苯Y(jié)合本詞談?wù)勀愕睦斫狻?br>
3.背誦這首詞。
4.遷移訓(xùn)練:閱讀李煜的詞,完成題目。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大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①下面對于詞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結(jié)束之快。
B.以“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比喻國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擊。
C.以“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復(fù)返,企其重來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長東”比喻自己的愁苦將會像東流水一樣滾滾而去,這樣自己就能擺脫憂愁,自由生活了。
②下列對于詞作內(nèi)容理解不夠確切的一項是()
A.詞的上闋,描寫在寒雨急風的摧殘之下,林花凋謝,春去匆匆。字里行間,寄寓著詞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長而產(chǎn)生的極度哀傷。
B.詞的下闋,抒寫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整首詞的結(jié)句是主題特別深刻之處。
C.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詞。詞人通過描繪春殘花謝的自然現(xiàn)象,抒寫了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它是李煜早期詞作的代表作之一。
D.這首小詞語言清新、情調(diào)哀怨、意味深長。詞人把自己的主觀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體。
三、課外延伸
1、閱讀李煜的《浪淘沙令》一詞,與《虞美人》比較欣賞(從題材、語言、表達情感等方面賞析),寫三四百字的短文(或賞析短評或聯(lián)系現(xiàn)實寫讀后感)
浪淘沙令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2、預(yù)習思考題
(1)《雨霖鈴》和《念奴嬌》的韻腳在現(xiàn)代漢語中也押韻嗎?如何理解這兩首詞的用韻?
(2)柳永和蘇軾分別是婉約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試從題材范圍、意境、造語等方面比較《雨霖鈴》和《念奴嬌》二詞。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時都會提前最好準備,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聽懂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幫助教師緩解教學的壓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我們要如何寫好一份值得稱贊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虞美人》教案設(shè)計
教學目的
1.了解詞的基本知識及詞作者的相關(guān)情況;
2.理解詞的基本意義和詞思想內(nèi)涵;
3.體會詞的藝術(shù)特點,對李煜的詞風有一定的了解。
教學重點
1.如何分析詩詞的意象及意境,從而把握詩人的感情。
2.提高詩歌鑒能力。
教學方法
在多媒體網(wǎng)絡(luò)下的協(xié)作式教學。師生相互質(zhì)疑、討論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教學平臺。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詞的背景及詞的相關(guān)知識;
2、理解本詞的內(nèi)容,感知詞的思想內(nèi)涵,體會詞的音韻美;
3、當堂背誦本詞。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在中國古典詩歌的寶庫中,有兩顆璀璨的明珠,一顆是唐詩,另一顆就是宋詞。詞最初在唐、五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至宋代達到全盛時期。五代時期最杰出的詞人是李煜。今天我們來學習李煜的絕命詞《虞美人》。(投影顯示“欣賞”片斷)
二、簡介詞的基本知識
1.提問學生
2.教師補充
“詞”又稱“詩余”、“曲子詞”、“長短句”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一的詩體。
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diào)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詞一般分為兩段,一段就是一個樂段,叫“片”或“闋”。分兩片的詞最為常見。
詞按字數(shù)的多少分為小令、中調(diào)和長調(diào)。58字以內(nèi)為小令,59~90字為中調(diào),91字以上則為長調(diào)。(多媒體顯示詞的相關(guān)知識)
三、簡介作者
由學生簡介后,教師補充。李煜,世稱南唐李后主,人多稱之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國君,過著奢華的生活。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xiàn)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者離愁別恨。亡國后,詞多數(shù)是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在藝術(shù)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虞美人》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首。(多媒體顯示作者簡介)
四、配樂朗誦(范讀)
學生初步體味詞的意境。
五、集體朗誦(多媒體顯示朗讀MTV)
根據(jù)學生朗讀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guān)指導(dǎo)。
六、學生借助手頭資料及課本注解分組討論詞的字面意思,根據(jù)學生掌握情況質(zhì)疑、答疑。(也可以由學生自己相互質(zhì)疑解答)
七、品味詩歌
采用分組協(xié)作討論的學習方式。
1、“春花秋月”本來是美好的事物,李煜為什么希望它們結(jié)束呢?
學生發(fā)言,各抒己見。
教師點評:李煜亡國后,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所以對生活感到絕望,從而對花謝花開、月圓月缺感到厭煩,希望這一切都結(jié)束。
板書補充:一切景語皆情語眼前景(實寫)——心中情(虛寫)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體指的是什么?
學生思考討論,分小組發(fā)言。
教師點撥:錦衣玉食、后宮佳麗、國君的尊榮富貴的生活
精神上的歡樂、尊嚴、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前六句運用了什么手法來寫?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由學生討論發(fā)言。
教師點撥:宇宙之永恒不變“何時了”——“又東風”——“應(yīng)猶在”
對比手法
人生之短暫無?!巴轮嗌佟薄安豢盎厥住薄爸祛伕摹?br>
寫出了詞人作為一位亡國之君面對物是人非,復(fù)國之夢難圓的無限悵恨之情。
4.品味欣賞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引導(dǎo)學生思考詞句用了什么方法來寫愁?抒發(fā)了詞人的怎樣的感情?還有哪些詩句中用了這種手法來寫愁思?
激發(fā)學生思考,小組協(xié)作討論,發(fā)言。啟發(fā)學生體會抓住意象的特征來思考其所含的意味。
教師點評: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瀉千里
以水喻愁
(比喻)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作為一位亡國之君,李煜過著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國滅亡之恨,讓他心潮起伏,憂思難平。這種有如滔滔江水,一瀉千里,綿綿無盡。
運用比喻寫愁思的名句,可啟發(fā)學生思考,然后列舉一二: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李白《秋浦歌》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劉禹錫《竹枝詞》{}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歐陽修《踏莎行》
5.知識延伸討論:詞中兩次出現(xiàn)“月”這一意象,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月”這個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義嗎?
啟發(fā)學生思考,聯(lián)系他們所學過的詩歌進行分析討論。由“月”而“柳”、“長亭”。
教師點撥:
月:懷念親人,懷念故鄉(xiāng)之意。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柳:同“留”,依依惜別之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長亭:送別之意。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八、播放歌曲《虞美人》
屏幕播放鄧麗君演唱的MTV。通過視覺和聽覺的感受體會詞的意境。
九、學生背誦全詞。
加深體會詞人的感情
十、延伸閱讀(課堂練習)
1、課后閱讀李煜的《相見歡》完成練習: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1.下面對于詞句比喻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br>
1.以“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結(jié)束之快。
2.以“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比喻國破家亡,是由于外力的打擊。
3.以“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復(fù)返,企其重來之不可得。
4.以“水長東”比喻自己的愁苦將會象東流水一樣滾滾東去,自己就能擺脫憂愁、自由無憂了。
2.下列對于詞作內(nèi)容理解不確切的一項是()
1.詞人通過描繪春殘花謝的自然現(xiàn)象,抒寫了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這首詞是李煜的早期代表詞作之一。
2.詞的上闋,描寫在寒雨疾風的摧殘之下,林花凋謝,春去匆匆。字里行間,寄寓著詞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長而產(chǎn)生的極度的哀傷。
3.詞的下闋,抒寫了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
4.這首詞語言清新、情調(diào)哀怨,情景交融。
參考答案:!、D2、A
十一、小結(jié)
李煜后期的詞作語言清新,采用了白描手法寫情。抒發(fā)的是作為一位亡國之君的故國之思、亡國之恨,情感真摯,藝術(shù)感染力很強,因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成為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也是詞史上杰出的詞人之一。
十二、播放歌曲《虞美人》
學生學唱,體味詞的意境。
十三、課后思考
試分析本詞的主旨,找出詞的“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