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角函數(shù)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1高考數(shù)學復習三角函數(shù)的性質(zhì)及其變換教案。
三角函數(shù)的性質(zhì)及其變換多年來,三角函數(shù)試題在全國高考中的題量及其分數(shù)都沒有較大的變動,每年的分數(shù)一般在二十分左右。試題難度都為中低檔題。主要考察的內(nèi)容有: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和基本關系式.
關于今后幾年全國高考對三角函數(shù)的命題趨向,我們認為:
1.試題數(shù)量及其分數(shù)在試卷中所占比例將基本保持穩(wěn)定。
2.所有試題都是中低檔難度試題,而解答題的難度還將略有下降,原因有三個:一是需用時將列出有關公式,這實際上是對解題的關鍵步驟給出了提示;二是“簡單的三角方程”已經(jīng)改為不作高考要求的選學內(nèi)容,因而需用解簡單的三角不等式的試題將會更加簡單;三是新的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刪去了“三角函數(shù)中較復雜得恒等變形”,因此,即使在新大綱實施之前,高考命題也會受到它的影響。
3.涉及積化和差與和差化積公式的試題在三角試題中的比例將會明顯下降,而同時涉及這兩組公式的試題已幾乎不可能再出現(xiàn),因此這兩組公式已不再是高考的熱點。
4.倍角公式的變形——半角公式、升冪公式與降冪公式考查的可能性較大,掌握這幾個公式對解決一些相對復雜的三角變換有好處.
即:sin2α=,……
5.由于解斜三角形需要較多的應用平面幾何知識,因而今后幾年涉及這一類中的高考題,仍將會像1998年的三角解答題那樣,僅限于簡單的應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另外,這兩個定理也很可能在解答幾何或結合實際的應用題中使用。由于2000年的三角解答題的難度已經(jīng)“略有下降”,因此,今后幾年此類試題的難度也將“基本保持穩(wěn)定”。
在本講的復習中,我們將注意以下幾點:
1.以小題為主,中低檔題為主,并注重三角函數(shù)與其他知識的交匯點處的習題
2.適當增大復習題中的求值與求范圍的題目的比例
3.對正、余弦定理的應用力求熟練,并避免繁雜的近似計算
本講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三角函數(shù)的變換,第二部分是三角函數(shù)的圖像和性質(zhì),第三部分是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數(shù)問題,主要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應用
第一部分
例1.已知sinθcosθ=,且,那么cosθ-sinθ的值為
A.B.C.-D.-
分析:由于,所以cosθ<sinθ,于是cosθ-sinθ=-,選D
例2.若tanθ=-2,則=______________
提示:將分子中的2θ化為單角,分母中的1用sin2θ+cos2θ替換,然后分子分母同除以cos2θ即可。結論為
例3.化簡(0<α<π)
提示:將分子分母全部化為的表達式,然后注意0<,即可得結論:cosα
例4.求tan9°+cot117°-tan243°-cot351°的值
解:原式=tan9°-tan27°-cot27°+cot9°
=(tan9°+cot9°)-(tan27°+cot27°)
例5.已知α、β∈(0,π)且tan(α-β)=,tanβ=-,求2α-β的值
解:∵α=(α-β)+β
∴tanα=tan[(α-β)+β]=
∴tan(2α-β)=tan[α+(α-β)]==1
又∵β∈(0,π),且tanβ=-<0,∴β∈(,π),同理可得α∈(0,)
∴-π<2α-β<0
于是2α-β=-
例6.已知θ∈(0,),sinθ-cosθ=,求的值
解:由已知得:sin2θ=,且2θ∈(,π)
∴cos2θ=-,tanθ==2,帶入所求式
∴
練習一
一、選擇題
1.若cos2α=-,且α∈[,π],則sinα=
A.B.C.D.
提示:注意α是鈍角,所以sinα>0,由半角公式可得:sinα=,選A
2.已知tan159°=m,則sin2001°=
A.B.C.-D.-
解:由已知得tan21°=-tan159°=-m
2001°=-sin21°=-tan21°cos21°=-.選B
3.已知180°<α<270°,且sin(270°+α)=,則tan=
A.3B.2C.-2D.-3
解:由已知cosα=-,而180°<α<270°,∴sinα=-
∴tan=-3.選D
4.已知tan(α+β)=,tan(α-,那么tan(β+)=
A.B.C.D.
提示:注意到β+=(α+β)—(α-),則直接使用正切差角公式即可得結論.選B
5.若sinα+sinβ=(cosβ-cosα),α、β∈(0,π),則α-β的值為
A.-πB.-C.D.π
解:已知等式兩邊和差化積得:2sin
∵0<α+β<2π,∴sin≠0,于是tan
又注意到cosβ-cosα>0,∴β<α,且β-α∈(-π,π)
∴,α-β=.選D
6.已知α∈(0,),lg(1-sinα)=m,lg=n,則lgcosα=
A.m-nB.m+C.(m-n)D.(m+)
解:lgcosα=lg[lg(1-sinα)+lg(1+sinα)]=(m-n).選C
二、填空題
7.若(sinθ+cosθ)2=2x+2-x,θ∈(0,),則tanθ=_______________
解:由三角函數(shù)定義(sinθ+cosθ)2≤2,而由基本不等式2x+2-x≥2
于是只有(sinθ+cosθ)2=2.由此推得銳角α=
8.已知sinθ+cosθ=,則sin3θ+cos3θ=_______________
解:已知等式平方可得sinθcosθ=-
于是:sin3θ+cos3θ=(sinθ+cosθ)(1-sinθcosθ)=
9.=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原式=
10.f(x)=2tanx-,則f()=________________
解:化簡f(x)=2(tanx+),利用半角公式計算可得tan=2-
∴=2+
∴f()=8
三、解答題
11.已知tan,求cos(α-)的值
解:cos(α-)=cosα+sinα
∵tan
由萬能公式可得sinα=-4/5cosα=3/5
∴cos(α-)=
12.求[2cos40°+sin10°(1+tan10°)]的值
解:原式=cos10°(2cos40°+sin10°)
=2[cos10°cos40°+sin10°(cos10°+sin10°)]
=2(cos10°cos40°+sin10°sin40°)=2cos30°=
13.已知cos(α-)=-,sin(-β)=,且<α<2π,<β<π,求cos(α+β)的值
解:∵(α-)-(-β)=
<α<2π,<β<π,
∴α<α-
又cos(α-)=-,sin(-β)=,
∴sin(α-)=-,cos(-β)=
cos=cos[(α-)-(-β)]=……=
14.若tanα=2log3x,tanβ=3logx,且α-β=,求x
解:∵α-β=,∴tan(α-β)=1
又tan(α-β)==1
∴6logx+5log3x-1=0
x=或x=
已知sinα+sinβ=sin165°,cosα+cosβ=cos165°,求cos(α-β)及cos(α+β)的值
解:已知兩式平方相加得2+2cos(α-β)=1,即cos(α-β)=-
已知兩式平方相減得cos2α+cos2β+2cos(α+β)=cos330°
∴2cos(α+β)cos(α-β)+3cos(α+β)=cos30°
∴2cos(α+β)(-)+2cos(α+β)=
∴cos(α+β)=
相關推薦
2012屆高考數(shù)學三角函數(shù)、三角變換、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備考復習教案
經(jīng)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作為高中教師準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幫助高中教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nèi)容。所以你在寫高中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2屆高考數(shù)學三角函數(shù)、三角變換、解三角形、平面向量備考復習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專題二:三角函數(shù)、三角變換、解三角形、平面向量
【備考策略】
根據(jù)近幾年高考命題特點和規(guī)律,復習本專題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掌握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圖象與性質(zhì);熟練掌握同角公式、誘導公式、和角與差角、二倍角公式,且會推導掌握它們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掌握正弦、余弦定理,平面向量及有關的概念,向量的數(shù)量積以及坐標形式的運算。
2.熟練掌握解決以下問題的思想方法
本專題試題以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的形式出現(xiàn),因此復習中要重視選擇、填空題的一些特殊方法,如數(shù)形結合法、函數(shù)法、代入檢驗法、特殊值法、待定系數(shù)法、排除法等。另外對有些具體問題還要掌握和運用一些基本結論(如對正弦、余弦函數(shù)的圖象的對稱軸經(jīng)過最高點或最低點,對稱中心為三角函數(shù)值為零的點,應熟練的寫出對稱軸的方程及對稱中心的坐標;應用三角函數(shù)線解三角方程、比較三角函數(shù)值的大??;對三角函數(shù)的角的限制及討論;常數(shù)1的代換等)。
3.特別關注
(1)與三角函數(shù)的圖象與性質(zhì)有關的選擇、填空題;
(2)向量、解三角形以及三角函數(shù)的圖象與性質(zhì)等知識交匯點命題;
(3)與測量、距離、角度有關的解三角形問題。
第一講三角函數(shù)的圖象與性質(zhì)
【最新考綱透析】
1.了解任意角、弧度制的概念,能進行弧度與角度的互化。
2.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數(shù)(正弦、余弦、正切)的定義。
3.能利用單位圓中的三角函數(shù)線推導出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誘導公式,能畫出y=sinx,y=cosx,y=tanx的圖象,了解三角函數(shù)的周期性。
4.理解正弦函數(shù)、余弦函數(shù)在區(qū)間[0,]的性質(zhì)(如單調(diào)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圖象與x軸的交點等),理解正切函數(shù)在區(qū)間的單調(diào)性。
5.理解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式:
sin2x+cos2x=1,sinx/cosx=tanx.
6.了解函數(shù)y=Asin(ωx+φ)的圖象,了解參數(shù)A,ω,φ對函數(shù)圖象變化的影響。
7.了解三角函數(shù)是描述周期變化現(xiàn)象的重要函數(shù)模型,會用三角函數(shù)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核心要點突破】
要點考向1: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同角誘導公式的簡單應用
考情聚焦:1.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關系及誘導公式的簡單應用,在近幾年高考中時常出現(xiàn)。
2.該類問題出題背景選擇面廣,易形成知識交匯題。
3.多以選擇題、填空題的形式出現(xiàn),屬于中、低檔題。
考向鏈接:1.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是求三角函數(shù)值的基本依據(jù),如果已知角終邊上的點,則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可求該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2.同角三角函數(shù)間的關系、誘導公式在三角函數(shù)式的化簡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應注意正確選擇公式、注意公式應用的條件。
例1:(2010屆日照五蓮一中高三段檢)如圖,以Ox為始邊作角α與β(),它們終邊分別與單位圓相交于點P、Q,已知點P的坐標為(,)
(1)求的值;
(2)若,求。
解:(1)由三角函數(shù)定義得,
∴原式
()=
(2),∴
∴,∴
要點考向2:函數(shù)y=Asin(ωx+φ)的解析式、圖象問題
考情聚焦:1.三角函數(shù)y=Asin(ωx+φ)的圖象與解析式的問題,年看都會在高考中出現(xiàn)。
2.試題背景大多是給出圖象或解析式中某些量滿足的一些條件下,求解析式或另處一些量。多數(shù)考查周期、頻率、振幅、最值、對稱中心、對稱軸等概念以及圖象的變換。
3.三種題型都有可能出現(xiàn),屬于中、低檔題。
考向鏈接:1.已知圖象求函數(shù)y=Asin(ωx+φ)(A>0,ω>0)的解析式時,常用的方法是待定系數(shù)法。由圖中的最大、最小值求出A,由周期確定ω,由適合解析式的點的坐標來確定φ的值。
2.將點的坐標代入解析式時,要注意選擇的點屬于“五點法”中的哪一個點?!暗谝稽c”(即圖象上升時與x軸的交點)為,其他依次類推即可。
例2:已知是實數(shù),則函數(shù)的圖象不可能是()
【解析】選D.對于振幅大于1時,三角函數(shù)的周期為,而D不符合要求,
它的振幅大于1,但周期反而大于了.
要點考向3:與三角函數(shù)的性質(zhì)有關的問題
考情聚焦:1.有關三角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奇偶性、周期性及最值問題在歷年高考中都會考查,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內(nèi)容。
2.試題背景呈現(xiàn)多樣性、選擇面廣,往往與三角恒等變換、圖象性質(zhì)、平面向量等交匯命題。
3.三種題型都有可能出現(xiàn),屬中、低檔題。
例3:已知函數(shù)
⑴求的最小正周期及對稱中心;
⑵若,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⑴
∴的最小正周期為,
令,則,
∴的對稱中心為;
⑵∵∴∴∴
∴當時,的最小值為;當時,的最大值為
【高考真題探究】
1.(2010陜西高考理科T3)對于函數(shù),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在(,)上是遞增的(B)的圖像關于原點對稱
(C)的最小正周期為2(D)的最大值為2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倍角公式、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屬保分題。
【思路點撥】是奇函數(shù)B
【規(guī)范解答】選B因為,所以是奇函數(shù),因而的圖像關于原點對稱,故選B
2.(2010全國卷Ⅰ理科T2)記,那么
A.B.-C.D.-
【命題立意】本小題主要考查誘導公式、同角三角函數(shù)關系式等三角函數(shù)知識,著重考查了三角變換中的弦切互化.
【思路點撥】由及求出,再利用公式
求出的值.
【規(guī)范解答】選B.【解析1】,
所以
【解析2】,
.
3.(2010重慶高考文科T15)如題(15)圖,圖中的實線是由三段圓弧連接而成的一條封閉曲線C,各段弧所在的圓經(jīng)過同一點P(點P不在C上)且半徑相等。設第i段弧所對的圓心角為(i=1,2,3),則
【命題立意】本小題考查圓的性質(zhì)等基礎知識,考查三角函數(shù)的基礎知識,考查運算求解能力,考查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考查化歸與轉化的思想.
【思路點撥】第i段弧所對的圓心角轉化為與它同圓的劣弧所對的圓心角,再根據(jù)三個圓心確定的正三角形求解.
【規(guī)范解答】作三段圓弧的連心線,連結一段弧的兩個端點,如圖所示,△是正三角形,點P是其中心,根據(jù)圓的有關性質(zhì)可知,第i段弧所對的圓心角為都是,
所以
【方法技巧】利用圓的對稱性等有關性質(zhì)可以快捷解答.
4.(2010福建高考文科T10)將函數(shù)的圖像向左平移個單位。若所得圖象與原圖象重合,則的值不可能等于()
A.4B.6C.8D.12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三角函數(shù)的圖像平移,解三角方程。
【思路點撥】先進行平移后,再比較與原函數(shù)的差異,解三角方程,或采用代入法求解。
【規(guī)范解答】選B,把向左平移個單位得,
又該函數(shù)圖像與原函數(shù)圖像重合,所以恒成立,,,所以k不可能為6。
【方法技巧】注意應把變?yōu)槎?。圖像的變換問題,依據(jù)三角函數(shù)的圖像的變換口訣“左加右減,上加下減”即可解決。一般地,函數(shù)的圖象,可以看作把曲線上所有點向左(當>0時)或向右(當<0時)平行移動個單位長度而得到。
5.(2010廣東高考文科T16)設函數(shù),,,
且以為最小正周期.
(1)求;
(2)求的解析式;
(3)已知,求的值.
【命題立意】本題考察三角函數(shù)的性質(zhì)以及三角變換.
【思路點撥】(2)由已知條件求出,從而求出的解析式;
(3)由
【規(guī)范解答】(1)
(2),,所以的解析式為:
(3)由得,即
,
【方法技巧】三角函數(shù)的性質(zhì)問題,往往都要先化成的形式再求解.
6.(2010湖北高考文科T16)已經(jīng)函數(shù)
(Ⅰ)函數(shù)的圖象可由函數(shù)的圖象經(jīng)過怎樣的變化得出?
(Ⅱ)求函數(shù)的最小值,并求使取得最小值的的集合。
【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三角函數(shù)式的恒等變換、圖象變換以及求三角函數(shù)的最值,同時考查考生的運算求解能力.
【思路點撥】(Ⅰ)先將函數(shù)解析式等價變形為的形式,再與的表達式對照,比較它們的振幅、周期、相位等寫出變化過程。
(Ⅱ)將函數(shù)變形為或的形式再利用正、余弦函數(shù)的圖象和性質(zhì)求出最值。
【規(guī)范解答】(Ⅰ),所以要得到的圖象只需把的圖象向左平移個單位長度,再將所得的圖象向上平移個單位長度即可。
(Ⅱ),
當且僅當時取得最小值,此時對應的的集合為。
【方法技巧】1、三角函數(shù)中的圖象變換問題一般要先將表達式化簡到或的形式(兩函數(shù)所用三角函數(shù)要同名),然后再通過比較兩函數(shù)的振幅、周期、相位等寫出變化過程。
2、三角函數(shù)中的最值問題一般要先借用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式、誘導公式、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shù)、二倍角公式等化到或的形式,然后結合三角函數(shù)的圖像和性質(zhì)求解。
【跟蹤模擬訓練】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小題6分,總分36分)
1.已知△ABC中,,則()
(A)(B)(C)(D)
2.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A.B.
C.D.
3.已知,那么角是()
A.第一或第二象限角B.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C.第三或第四象限角D.第一或第四象限角
4.已知函數(shù),則要得到其導函數(shù)的圖象,只需將函數(shù)的圖象()
(A)向左平移個單位(B)向右平移個單位
(C)向左平移個單位(D)向右平移個單位
5.若將函數(shù)的圖象向右平移個單位后得到的圖象關于點(,0)對稱,則的最小值是()
A.B.C.D.
6.已知函數(shù),的圖像與直線的兩個相鄰交點的距離等于,則的單調(diào)遞增區(qū)間是()
(A)(B)
(C)(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6分,總分18分)
7.若,則.
8.(2010蘇、錫、常、鎮(zhèn)四市高三調(diào)研)函數(shù)的最小正周期為.
9.函數(shù)(為常數(shù),)在閉區(qū)間上的圖象如圖所示,則=.
三、解答題(10、11題每小題15分,12題16分,總分46分)
10.(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向量與互相垂直,其中.
(1)求和的值;
(2)若,求的值.
11.(2010廣州高三六校聯(lián)考)
已知函數(shù)的部分圖象如圖所示.
(1)求函數(shù)的解析式;
(2)令,判斷函數(shù)的奇偶性,并說明理由.
12.已知向量
(1)若求x的值;
(2)函數(shù),若恒成立,求實數(shù)c的取值范圍.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解析】選D.由知A為鈍角,cosA0排除A和B,再由選D.
2.【解析】選C.因為,由于正弦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為遞增函數(shù),因此,即.
3.【解析】選C.
4.【解析】選C.方法1:
方法2:
故選C。
5.【解析】選A.將函數(shù)的圖象向右平移個單位后得到的函數(shù)為
,
由
令
6.【解析】選C.,由題設的周期為,∴,
由得,,故選C
二、填空題
7.【解析】由題意可知在第三象限,∴,
答案:
8.答案:
9.【解析】因為,,所以.
答案:3
三、解答題
10.【解析】(1)∵與互相垂直,則,即,代入得,又,∴.
(2)∵,,∴,
∴,
∴.
11.【解析】(1)由圖象知
的最小正周期,故
將點代入的解析式得,又,∴
故函數(shù)的解析式為
(2)
,
故為偶函數(shù).
12.解析:(1)
由
因此
(2)
則恒成立,得
【備課資源】
2012屆高考數(shù)學知識梳理復習三角恒等變換教案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大家開始動筆寫自己的教案課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你們會寫教案課件的范文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2012屆高考數(shù)學知識梳理復習三角恒等變換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案42三角恒等變換
一、課前檢測
1.若為第三象限角,且,則等于__________。答案:
2.函數(shù)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答案:3
3.函數(shù)的值域是___________。答案:
二、知識梳理
1.基本公式
解讀:
2.二倍角切化弦公式
解讀:
3.降冪公式
解讀:
三、典型例題分析
例1.已知tan(α-β)=,β=-,且α、β∈(0,),求2α-β的值.
解:由tanβ=-β∈(0,π)
得β∈(,π)①
由tanα=tan[(α-β)+β]=α∈(0,π)
得0<α<∴0<2α<π
由tan2α=>0∴知0<2α<②
∵tan(2α-β)==1
由①②知2α-β∈(-π,0)
∴2α-β=-
(或利用2α-β=2(α-β)+β求解)
變式訓練:在△ABC中,,,,求A的值和△ABC的面積.
解:∵sinA+cosA=①
∵2sinAcosA=-
從而cosA<0A∈()
∴sinA-cosA=
=②
據(jù)①②可得sinA=cosA=
∴tanA=-2-
S△ABC=
小結與拓展:
例2.求證:=
證明:左邊=
==右邊
變式訓練:化簡sin2sin2+cos2cos2-cos2cos2.
解方法一(復角→單角,從“角”入手)
原式=sin2sin2+cos2cos2-(2cos2-1)(2cos2-1)
=sin2sin2+cos2cos2-(4cos2cos2-2cos2-2cos2+1)
=sin2sin2-cos2cos2+cos2+cos2-
=sin2sin2+cos2sin2+cos2-
=sin2+cos2-=1-=.
方法二(從“名”入手,異名化同名)
原式=sin2sin2+(1-sin2)cos2-cos2cos2
=cos2-sin2(cos2-sin2)-cos2cos2
=cos2-sin2cos2-cos2cos2
=cos2-cos2
=-cos2
=-cos2=.
方法三(從“冪”入手,利用降冪公式先降次)
原式=+-cos2cos2
=(1+cos2cos2-cos2-cos2)+(1+cos2cos2+cos2+cos2)-cos2cos2=.
方法四(從“形”入手,利用配方法,先對二次項配方)
原式=(sinsin-coscos)2+2sinsincoscos-cos2cos2
=cos2(+)+sin2sin2-cos2cos2
=cos2(+)-cos(2+2)
=cos2(+)-[2cos2(+)-1]=.
小結與拓展:
四、歸納與總結(以學生為主,師生共同完成)
1.知識:
2.思想與方法:
3.易錯點:
4.教學反思(不足并查漏):
三角函數(shù)的圖像與性質(zhì)
一名優(yōu)秀負責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學生盡職盡責,作為教師就要精心準備好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幫助教師掌握上課時的教學節(jié)奏。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教案內(nèi)容嗎?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三角函數(shù)的圖像與性質(zhì),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1.3.2三角函數(shù)的圖象與性質(zhì)(二)
課型:新授課
課時計劃:本課題共安排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正、余弦函數(shù)的定義域和值域;
2、進一步理解三角函數(shù)的周期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會求它們的周期,會判斷它們的奇偶性;
3、能正確求出正、余弦函數(shù)的單調(diào)區(qū)間
教學重點:
正、余弦函數(shù)的性質(zhì)
教學難點:
正、余弦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jīng)知道正、余弦函數(shù)都是周期函數(shù),那它們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性質(zhì)呢?
二、新課講解
㈠知識要點:
1、定義域:
函數(shù)及的定義域都是,即實數(shù)集
2、值域:
函數(shù),及,的值域都是
理解:(1)在單位圓中,正弦線、余弦線的長都是等于或小于半徑的長1的,所以,
,即,。
(2)函數(shù)在時,取最大值1,當,時,取最小值-1;函數(shù)在,時,取最大值1,當,時,取最小值-1。
3、周期性
正弦函數(shù),和余弦函數(shù),是周期函數(shù),都是它們的周期,最小正周期是。
4、奇偶性
正弦函數(shù),是奇函數(shù),余弦函數(shù),是偶函數(shù)。
理解:(1)由誘導公式,可知以上結論成立;
(2)反映在圖象上,正弦曲線關于原點O對稱,余弦曲線關于軸對稱。
5、單調(diào)性
(1)由正弦曲線可以看出:當由增大到時,曲線逐漸上升,由-1增大到1;當由增大到時,曲線逐漸下降,由1減至-1,由正弦函數(shù)的周期性知道:
①正弦函數(shù)在每一個閉區(qū)間上,都從-1增大到1,是增函數(shù);
②在每一個閉區(qū)間上,都從1減小到-1,是減函數(shù)。
(2)由余弦曲線可以知道:
①余弦函數(shù)在每一個區(qū)間上,都從-1增大到1,是增函數(shù);
②在每一個閉區(qū)間上,都從1減小到-1,是減函數(shù)。
練習:不求值,分別比較下列各組中兩個三角函數(shù)值的大?。?br> (1)與;(2)與
㈡例題剖析
例3、求下列函數(shù)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時自變量的集合:
(1);(2)
例4、求函數(shù)的單調(diào)增區(qū)間。
㈢練習:
1、(1)求函數(shù)的定義域;(2)求函數(shù)的值域;
㈣作業(yè):
=(五)小結
2018年高考數(shù)學輔導資料:三角函數(shù)和反三角函數(shù)的關系
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不打無準備之仗,會提前做好準備,準備好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期間跟著互動起來,幫助教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nèi)容。教案的內(nèi)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2018年高考數(shù)學輔導資料:三角函數(shù)和反三角函數(shù)的關系》,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18年高考數(shù)學輔導資料:三角函數(shù)和反三角函數(shù)的關系
反三角函數(shù)是一種基本初等函數(shù)。它是反正弦arcsinx,反余弦arccosx,反正切arctanx,反余切arccotx,反正割arcsecx,反余割arccscx這些函數(shù)的統(tǒng)稱,各自表示其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反余切,反正割,反余割為x的角。
它并不能狹義的理解為三角函數(shù)的反函數(shù),是個多值函數(shù)。三角函數(shù)的反函數(shù)不是單值函數(shù),因為它并不滿足一個自變量對應一個函數(shù)值的要求,其圖像與其原函數(shù)關于函數(shù)y=x對稱。歐拉提出反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并且首先使用了“arc+函數(shù)名”的形式表示反三角函數(shù)。
反三角函數(shù)(inversetrigonometricfunction)是一類初等函數(shù)。指三角函數(shù)的反函數(shù)。由于基本三角函數(shù)具有周期性,所以反三角函數(shù)是多值函數(shù)。這種多值的反三角函數(shù)包括:反正弦函數(shù)、反余弦函數(shù)、反正切函數(shù)、反余切函數(shù)、反正割函數(shù)、反余割函數(shù),分別記為Arcsinx,Arccosx,Arctanx,Arccotx,Arcsecx,Arccscx。但是,在實函數(shù)中一般只研究單值函數(shù),只把定義在包含銳角的單調(diào)區(qū)間上的基本三角函數(shù)的反函數(shù),稱為反三角函數(shù),這是亦稱反圓函數(shù)。為了得到單值對應的反三角函數(shù),人們把全體實數(shù)分成許多區(qū)間,使每個區(qū)間內(nèi)的每個有定義的y值都只能有惟一確定的x值與之對應。為了使單值的反三角函數(shù)所確定區(qū)間具有代表性,常遵循如下條件:
1、為了保證函數(shù)與自變量之間的單值對應,確定的區(qū)間必須具有單調(diào)性;
2、函數(shù)在這個區(qū)間最好是連續(xù)的(這里之所以說最好,是因為反正割和反余割函數(shù)是尖端的);
3、為了使研究方便,常要求所選擇的區(qū)間包含0到π/2的角;
4、所確定的區(qū)間上的函數(shù)值域應與整函數(shù)的定義域相同。這樣確定的反三角函數(shù)就是單值的,為了與上面多值的反三角函數(shù)相區(qū)別,在記法上常將Arc中的A改記為a,例如單值的反正弦函數(shù)記為arcs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