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實驗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13初二物理實驗案例分析:飛機為什么能上天實驗。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開始動筆寫自己的教案課件了。是時候?qū)ψ约航贪刚n件工作做個新的規(guī)劃了,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你們了解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初二物理實驗案例分析:飛機為什么能上天實驗》,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初二物理實驗案例分析:飛機為什么能上天實驗
準備器材:
1、泡沫塊2、小刀(或電熱鋸)3、牙簽4、電吹風機5、透明膠帶
將泡沫塊加工成下平上凸的流線型模型,用透明膠帶將其平整的包裹好.用牙簽從機翼適當?shù)奈恢么┮粋€小孔,并摩擦光滑.將機翼穿在牙簽上.然后用吹風機對著機翼吹風.
制作飛機模型
一材料準備:
1、長250毫米、寬15毫米、厚3毫米以及長90毫米、截面3平方毫米的桐木條各一根(手工袋中有配).
2、橡皮筋兩根(手工袋中有配).
3、長370毫米、寬80毫米掛歷紙(或其他類似紙張)一條(自備).
4、長120毫米、寬40毫米單層吹塑紙或薄卡紙一張(自備).
二制作過程:
1、談引入:
環(huán)形機翼的飛機模型,式樣新穎,機械強度高,飛行效果好,制作簡便.現(xiàn)在,我們利用配套材料,自己動手制作一架環(huán)形機翼的飛機模型.
2、示范制作:(多媒體實物展示臺展示老師的示范制作過程)
課本圖1使環(huán)形機翼模型飛機的零件圖,圖2是它的配裝圖和成型圖,同學們可以一邊聽老師講解一邊看課本中的圖示.
(1)將掛歷紙(或其他類似紙張)安課本圖1剪裁好,并用膠水將兩端A處相互粘牢,即成環(huán)形機翼.
(2)將單層吹塑紙(或薄卡紙)按圖1剪裁加工,制成水平機翼和垂直機翼.
(3)機身制作:取250毫米長的桐木條,按圖1所示形狀和尺寸,先在桐木條上面畫好機身外形輪廓線后,再用鋒利小刀削去多余部分.
(4)整機裝配:先把水平尾翼粘固在機身末端平面上.粘接時候注意水平尾翼左右對稱,并與機身側(cè)面保持垂直.再將垂直尾翼粘貼牢固后,便可以安裝機翼.
(5)用長約90毫米的桐木條把機翼夾在機身上,用橡皮筋把桐木條與機身扎牢固,(可以借鑒課本裝配圖)機翼粘接處A點與機翼中心線相重合,使機翼左右兩側(cè)環(huán)形大小相等,形狀一致.為使機翼有一個穩(wěn)定的上反角,在橡皮筋固定好機翼之后,在桐木條兩個側(cè)面涂上少許膠水,將上翼面根部與桐木條側(cè)面相互粘牢固.
(6)試飛調(diào)整:模型飛機擲出后,飛機姿態(tài)呈現(xiàn)機頭下栽狀態(tài),這是機頭太重的原因,可以將機翼向機頭方向適當移動.若是飛機軌跡呈現(xiàn)波狀,則是機頭太輕了,可以將機翼后移.若飛機軌跡不直,總是盤旋飛行,那么可檢查機翼左右形狀是否一致,并加以調(diào)整;或通過調(diào)整方向舵(垂直尾翼)來調(diào)整飛行航向.
延伸閱讀
初二物理實驗案例分析:用氣球做實驗
初二物理實驗案例分析:用氣球做實驗
巧用氣球做實驗
一、研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
1、按初二物理教材方法,把氣球剪開張緊在玻璃管底部或側(cè)壁開口處,管內(nèi)盛液體時,氣球膜向外突出,說明液體對容器壁底和壁都產(chǎn)生壓強.
2、在氣球內(nèi)盛水,在高低不同點用針尖刺小孔,越低的孔中水噴射越遠,說明液體壓強隨深度增大而增大.
二、研究大氣壓強
1、充氣適當?shù)臍錃馇蛟诳罩猩仙揭欢ǜ叨葧?說明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
2、在氣球內(nèi)盛適量水使其體積與一個雞蛋近似,把盛水氣球放在已投入點燃棉花的吸氣瓶口,瓶口直徑比盛水氣球略小,過一會兒,盛水氣球被吸進瓶內(nèi),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三、究氣體壓強與體積關系
把已吹氣的小氣球放在吸氣瓶里并用帶導管塞子堵住,用打氣筒打氣時氣球變小,向外抽氣時,氣球變大,說明氣球內(nèi)氣體在外界壓強增大時體積縮小,壓強減小時體積增大.
四、研究空氣產(chǎn)生浮力
在氫氣球下吊一較輕重物,氣球與重物在空中上升,說明氣球受到空氣的浮力.而且氣球越大,能吊重物越大,說明物體在空氣中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空氣體積有關.
五、研究摩擦起電
用毛皮摩擦已吹氣的兩只小氣球,然后用細線將兩球懸掛起來并靠近,發(fā)現(xiàn)兩球互相排斥,說明氣球帶了電荷而且是同種電荷.
初二物理實驗案例分析:小燈泡電阻的實驗
初二物理實驗案例分析:小燈泡電阻的實驗
物理實驗:伏安法測電阻》實驗記錄表
①伏安法測電阻實驗器材.
②實驗步驟
了解電路元件、實驗圖電路圖,接連電路.
③實驗內(nèi)容:
a)檢查準備,接通電路:閉合電路電鍵.
b)改變變阻器阻值,讀表填數(shù).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稍微移動一點,將電表的讀數(shù)(電壓值、電流值),分別填入對應的空欄中(電腦上,以及下面的表中):
實驗次數(shù)電壓(V)電流(A)電阻(Ω)平均電阻(Ω)
1....
2...
3...
c)確認數(shù)據(jù),測得電阻.點擊軟件中的“確認”按鈕,顯示電阻值(按照歐姆定律自動計算),填入上表.若讀數(shù)誤差太大,或量程有誤,則會在相應的位置顯示讀數(shù)有誤,請重新讀表填入.
d)改變電流,重復實驗.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分別移向中間和靠左端,重復讀表填數(shù).
e)數(shù)據(jù)分析總結.當實驗進行三次,即分三次輸入測得的電壓、電流值,并顯示電阻值后,軟件自動進入伏安法測電阻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頁面.觀察分析結果,選定選擇題答案.
④實驗總結.根據(jù)實驗過程和結果,經(jīng)小組討論后,填寫下表.其中實驗心得應包含:
1、對歐姆定律的認識,
2、實際實驗與模擬實驗的比較,
3、使用軟件模擬的體會.
1、電路中有哪些電路元件,它們各有什么作用?
2、實驗證明,對一定的導體來說,即在________不變時,流經(jīng)_______電流與加在________電壓成比.
3、為什么每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會有差異?
4、被測電阻的平均阻值有什么實際意義?
5、實驗心得:
⑤班級交流.本小組參加交流的代表為:
初二物理實驗案例分析:觀察水的液化
初二物理實驗案例分析:觀察水的液化
實驗目的:
1.知道液化是物質(zhì)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
2.通過實驗知道,降低溫度可以使氣體液化。
實驗原理:
液化要放熱,降低溫度可以使氣體放熱而液化。
實驗器材:
三只燒杯(配三塊玻璃)、冰塊、熱水、室溫下的水。
實驗步驟:
1.取三只相同的燒杯,分別在燒杯中放入冰塊、熱水(熱水的高度不超過杯子高度的三分之一)、室溫下的水(與熱水高度相同),分別用玻璃蓋住燒杯。
2.放置一會兒,仔細觀察三個玻璃杯的內(nèi)外兩側(cè),以及玻璃的上下表面是否有小水珠出現(xiàn),將觀察結果記錄在下表中。
3.三個裝置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否一樣?試著解釋發(fā)生的原因。
【初二物理實驗】觀察水的液化的實驗講解
交流與評估:根據(jù)上面的現(xiàn)象,請判斷:冬天,戴眼鏡的人是從溫暖的室內(nèi)走到室外眼鏡上會出現(xiàn)水霧,還是從室外走到室內(nèi)眼鏡上會出現(xiàn)水霧?答:從室外走到室內(nèi)眼鏡上會出現(xiàn)水霧。因為室外眼鏡的溫度低,室內(nèi)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眼鏡才會液化。相反,從溫暖的室內(nèi)走到室外,眼鏡的溫度比室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高,水蒸氣不能遇冷,所以不會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