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三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31高中數(shù)學必修三《條件語句》教學教案。
經(jīng)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作為高中教師就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制定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幫助授課經(jīng)驗少的高中教師教學。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高中教案內容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數(shù)學必修三《條件語句》教學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高中數(shù)學必修三《條件語句》教案設計
一、三維目標:1、知識與技能
(1)正確理解條件語句的概念,掌握其結構。(2)會應用條件語句編寫程序。
2、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對現(xiàn)實生活情境的探究,認識到應用計算機解決數(shù)學問題方便簡捷,促進發(fā)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條件語句在程序中起判斷轉折作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起決定作用。通過本小節(jié)內容的學習,有益于我們養(yǎng)成嚴謹?shù)臄?shù)學思維以及正確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四、教學設計
(一)練習
重點:條件語句的步驟、結構及功能。難點:會編寫程序中的條件語句。
1.將兩個數(shù)a?8,b?17交換,使a?17,b?8,下面語句正確一組是(B)A.B.C.D.c=ba=ca=bb=ab=ac=bb=aa=ba=cb=a2.計算機執(zhí)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輸出的結果是(B)
a?1b?3a?a?bb?a?bPRINTa,bA.1,3B.4,1C.0,0D.6,03.下列給出的賦值語句中正確的是(B)
A.4?MB.M??MC.B?A?3D.x?y?0.x=2y=3*x-1x=yPRINT3*x-1END閱讀右邊的程序,然后判斷下列哪個是程序執(zhí)行后的結果(D)
A、5B、15C、11D、14【創(chuàng)設情境】
試求自然數(shù)1+2+3+……+99+100的和。顯然大家都能準確地口算出它的答案:5050。而能不能將這項計算工作交給計算機來
完成呢?而要編程,以我們前面所學的輸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還不能滿足“我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基本算法語句中的另外兩種:條件語句和循環(huán)語句(板出課題)【探究新知】(一)條件語句
算法中的條件結構是由條件語句來表達的,是處理條件分支邏輯結構的算法語句。它的一般格式是:(IF-THEN-ELSE格式)
IF條件THEN語句1ELSE語句2ENDIF滿足條件?是語句1否語句2當計算機執(zhí)行上述語句時,首先對IF后的條件進行判斷,如果條件符合,就執(zhí)行THEN后的語句1,否則執(zhí)行ELSE后的語句2。其對應的程序框圖為:(如上右圖)
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只使用IF-THEN語句:(即IF-THEN格式)
是
IF條件THEN
語句ENDIF
滿足條件?否語句計算機執(zhí)行這種形式的條件語句時,也是首先對IF后的條件進行判斷,如果條件符合,就執(zhí)行THEN后的語句,如果條件不符合,則直接結束該條件語句,轉而執(zhí)行其他語句。其對應的程序框圖為:(如上右圖)
條件語句的作用:在程序執(zhí)行過程中,根據(jù)判斷是否滿足約定的條件而決定是否需要轉換到何處去。需要計算機按條件進行分析、比較、判斷,并按判斷后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處理?!纠}精析】〖例1〗:教材P25面例5〖例2〗:編寫程序,輸入一元二次方程ax?bx?c?0的系數(shù),輸出它的實數(shù)根。算法分析:我們知道,若判別式??b?4ac?0,原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
22x1??b???b??b、x2?;若??0,原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shù)根x1?x2??;2a2a2a若??0,原方程沒有實數(shù)根。也就是說,在求解方程之前,需要首先判斷判別式的符號。因此,這個過程可以用算法中的條件結構來實現(xiàn)。
又因為方程的兩個根有相同的部分,為了避免重復計算,可以在計算x1和x2之前,
先計算p???b,q?。2a2a程序框圖:(參照課本P17)
程序:(如右圖所示)
注:SQR()和ABS()是兩個函數(shù),分別用來求某個數(shù)的平方根和絕對值。
即SQR(x)?INPUT“a,b,c=”;a,b,cd=b*b-4*a*cp=-b/(2*a)q=SQR(ABS(d))/(2*a)IFd>=0THENx1=p+qx2=p-qIFx1=x2THENPRINT“Onerealroot:”;x1ELSEPRINT“Tworealroots:x1”;x1,“andx2”;x2ENDIFELSEPRINT“Norealroot!”ENDIFENDx,ABS(x)??x(x?0)
-x(x?0).〖例3〗:編寫程序,使得任意輸入的3個整數(shù)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輸出。
算法分析:用a,b,c表示輸入的3個整數(shù);為了節(jié)約變量,把它們重新排列后,仍用a,b,c表示,并使a≥b≥c.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步:輸入3個整數(shù)a,b,c.
第二步:將a與b比較,并把小者賦給b,大者賦給a.第三步:將a與c比較.并把小者賦給c,大者賦給a,
此時a已是三者中最大的。
第四步:將b與c比較,并把小者賦給c,大者賦給b,
此時a,b,c已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好。
第五步:按順序輸出a,b,c.程序框圖:(參照課本P19)程序:(如右框圖所示)
INPUT“a,b,c=”;a,b,cIFb>aTHENt=aa=bb=tENDIFIFc>aTHENt=aa=cc=tENDIFIFc>bTHENt=bb=cc=tENDIFPRINTa,b,cEND
〖補例〗:鐵路部門托運行李的收費方法如下:
y是收費額(單位:元),x是行李重量(單位:kg),當0<x≤20時,按0.35元/kg收費,當x>20kg時,20kg的部分按0.35元/kg,超出20kg的部分,則按0.65元/kg收費,請根據(jù)上述收費方法編寫程序。
0.35x,0?x?20,y??0.35?20?0.65(x?20),x?20.該函數(shù)是個分段分析:首先由題意得:
函數(shù)。需要對行李重量作出判斷,因此,這個過程可以用算法中的條件結構
來實現(xiàn)。
程序:INPUT“請輸入旅客行李的重量(kg)x=”;x
IFx>0ANDx=20THEN
y=0.35*xELSE
y=0.35*20+0.65*(x-20)ENDIF
PRINT“該旅客行李托運費為:”;yEND
【課堂精練】
1.P29練習1。2。3。4課后練習
1.給出以下四個問題,
①x,輸出它的相反數(shù).②求面積為6的正方形的周長.③求三個數(shù)a,b,c中輸入一個
?x?1,x?0數(shù)的最大數(shù).④求函數(shù)f(x)??的函數(shù)值.其中不需要用條件語句來描述
x?2,x?0?其算法的有(A)
A.1個B.2個C.3個D.4個僅②不需要分情況討論,即不需要用條件語句
2.右程序運行后輸出的結果為__22,-22__.x?5
3.當a?3時,下面的程序段輸出的結果是(D)y??20IFa?10THEN
IFx?0THENy?2?a
x?y?3ELSE
ELSEy?a?aPRINTy
A.9B.3C.10D.6
作業(yè):《習案》作業(yè)六
擴展閱讀
高中數(shù)學必修三《循環(huán)語句》教學設計
高中數(shù)學必修三《循環(huán)語句》教案
一、課前分析
教學內容:FOR/NEXT循環(huán)語句。
1、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和地位:程序設計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循環(huán)結構是其中的一種設計結構,其作用是使一段程序反復執(zhí)行。FOR/NEXT語句是循環(huán)運算的專家,在程序設計中頻繁出現(xiàn)。本節(jié)課的學習,會使學生對算法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為實現(xiàn)獨立編程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2)教學重點與難點:本節(jié)課重點是掌握FOR/NEXT循環(huán)語句的格式,并能運用其來編制簡單的小程序。難點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要繪制好流程圖,確定循環(huán)變量和循環(huán)體。因為用流程圖描述算法,能夠把解決問題的步驟清晰、直觀地表示出來。
2、教學目標分析:
1)認知目標:通過FOR/NEXT語句的學習,寫出簡單的循環(huán)程序。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師:同學們,請先看這個圖形(畫5個豎行排列的“*”),想想看用以前學過的程序設計語言怎樣來編寫它的程序呢?(本節(jié)程序均設置為單擊命令按鈕cmdstart運行即代碼加在privatesubcmdstart_click())
生(稍做思考,然后回答):使用PRINT語句
PRINT“*”
PRINT“*”
PRINT“*”
PRINT“*”
PRINT“*”
師:同學們做得很好,那么,我想畫10行,100行,1000行“*”呢?難道就這樣順序寫下去嗎?這樣編寫是不是太繁瑣了。如果能讓計算機去完成這部分重復的內容,而我們只要告訴計算機重復操作的次數(shù)就可以了,這個愿望能否實現(xiàn)呢?能!通過我們今天學習的FOR/NEXT循環(huán)語句,就可以很容易的實現(xiàn)這個愿望。
[疑問是建構教學的起點。新課伊始,就提出一個真實的問題,力求創(chuàng)設一種教學情境,它可以激起學生的未知欲,有利于建立新的認識結構。]
2、給出程序,并通過流程圖加以理解
師出示上題程序代碼并通過流程圖和卡通圖片分析
程序代碼:
cls
forI=1to5step1
print”*”
next
師:循環(huán)結構也稱重復結構,它的作用是使一段程序能重復執(zhí)行,被重復執(zhí)行的部分稱為循環(huán)體。但重復一般都是有條件的,即在滿足FOR語句中的條件下才執(zhí)行循環(huán)體,否則退出循環(huán)體。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FOR/NEXT語句的語句格式:
格式:FOR〈數(shù)值變量名〉=〈數(shù)學表達式1〉TO〈數(shù)學表達式2〉STEP〈數(shù)學表達式3〉
〈語句序列(循環(huán)體)〉
NEXT
說明:1)當步長為1時,STEP1可省略不寫;
2)語句序列中可以含有任意多條語句,也可無任何語句,稱為空循環(huán);
3)語句序列中可以含有循環(huán)結構;
4)有時需中途退出循環(huán),這時用EXITFOR命令。
3、設置“陷阱”,強調語句格式。
[師出示下列有錯誤的程序段。學生分成六組討論,發(fā)現(xiàn)錯誤并糾正,然后每組完成一題。在討論中,學生扮演了一個積極的參與者的角色自覺思考、積極發(fā)言,講出自己的思考和結論,并與他人展開爭辯,在自主探索中掌握知識要點,同時也可學習到他人的好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
1)打印1~5這5個數(shù)clsforn=1to5step–1printnnext[步長應為1]2)打印5~1這5個數(shù)clsforn=5to1printnnext[步長為-1,不能省,應forn=5to1step–1]
3)打印1~5這5個數(shù)clsfor1to5print“n”next[n加上引號,就變成了字符串,應把引號去掉]4)s=0forx=1to10s=s+xifs>20thenexitendifprintxnext[退出FOR循環(huán)語句為EXITFOR]
5)打印1~5這5個數(shù)clsforn=1to5printn[FOR與NEXT必須成對出現(xiàn),不能缺省]6)打印1~5這5個數(shù)clsfor1to5printnnext[循環(huán)變量n要賦值,forn=1to5]
4、閱讀程序,為程序設計打基礎
[教學中通過分析已有程序,慢慢滲透程序設計的思想方法,引導學生從模仿開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過渡到獨立進行程序設計。]
師:請同學們分析下列程序,繪制出流程圖,說出程序功能。示題。
s=0forx=1to100s=s+xnextprints功能:求1到100的和clsforI=20to10step–2printInext功能:輸入出20,18,16,14,12,10六個數(shù)
(流程圖略)
5、突破難點,嘗試獨立編程。
[嘗試是開始某種新事物所必需的。任何事情的第一次都需要勇氣,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編程,在一次次嘗試中獲取分析、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注意選題的難度要適當]
師:剛才我們通過分析閱讀已有程序,對循環(huán)結構又有了進一步理解,但我們不能僅局限在看懂、讀懂程序上,我們的目的是要自己完成程序設計。首先要進行審題,認真分析題目需要解決什么問題,達到什么目的,然后從已知條件出發(fā),分析經(jīng)過哪些處理才能解決問題。再把分析出來的處理步驟用流程圖表示出來,最后用VB語言描述出各個解題步驟,程序設計就不會讓你束手無策。下面我們就參照例題,按照老師介紹的程序設計步驟,試著來自己來編制2個小程序。
[這兩道題在循環(huán)體這一部分稍有難度,采取分組討論,共同寫流程圖的方法,最后由學生獨立寫出程序代碼,并上機調試]
1)編寫程序,求100以內的奇數(shù)和clss=0forn=1to100step2s=s+nprintsnext2)編寫程序,y=x+2,當x=1,2,3,4,5時,y的值分別是多少。clsforx=1to5y=x+2printynext
5、歸納小結,反思提高
[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FOR/NEXT語句的格式和功能,運用語句進行程序設計的步驟。唯有反思,才能控制思維操作,才能促進理解,提高自己的元認識水平,從而促進程序設計的算法形成和發(fā)展,實現(xiàn)良好的循環(huán)。]
總結略。
師:各門學科之間,各學科的內容之間都是有聯(lián)系的,都不是孤立的,同學們要把知識動態(tài)化,多角度、多方式地去思考,掌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提高解題能力,開闊自己的視野。課后請同學們完成這樣一個程序設計作業(yè):(作業(yè)與數(shù)學知識聯(lián)系密切)
作業(yè):試編寫程序,求10!。
總評
本節(jié)課教師采用分析法、演示法、實驗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而教師通過對學生參與學習的啟發(fā)、調整、激勵來體現(xiàn)自己的主導作用。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目標明確、態(tài)度積極、氣氛活躍,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體現(xiàn)了學習的主動性。不足之處是練習題略多了一點,時間有些緊張。
高中數(shù)學必修三 基本算法語句 優(yōu)秀教案
高中數(shù)學必修三《基本算法語句》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經(jīng)歷將具體問題的程序框圖轉化為程序語句的過程,理解幾種基本算法語句——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條件語句、循環(huán)語句,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知識網(wǎng)絡】
【學路導引】
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基本算法語句賦值語句條件語句循環(huán)語句學習重點: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條件語句、循環(huán)語句的用法學習難點:用SCILAB語言來演示實現(xiàn)算法的三種基本結構
學法指導:通過模仿、操作、探索,將程序框圖轉變?yōu)槌绦蛘Z言,了解算法語言的基
本構成,理解幾種基本算法語句,熟悉算法的三種基本結構。
【范例精析】
?x,x?0例1:給定x的任一個值,求函數(shù)f(x)??2的值。
?x?1,x?0精析:屬于條件分支結構,利用鍵盤輸入語句和條件語句編程。解:x=input(\
ifx>0y=x*x+1elsey=xend
點評:先編制程序框圖,再根據(jù)框圖編寫程序。例2:求平方不超過1000的最大正整數(shù)。精析:利用while循環(huán)語句解:j=1;
whilej*j<1000j=j+1;j=j-1>
點評:循環(huán)語句有for循環(huán)和while循環(huán)兩種。循環(huán)語句的一定要以end結束循環(huán)體。
例3:求100以內的勾股數(shù)。
精析:本題實際上是求不定方程x?y?z的整數(shù)解問題,x、y、z的取值范圍都是1到100的整數(shù),可以利用三重循環(huán)結構和條件分支結構。
222解:forx=1:100
fory=1:100forz=1:100
a=x^2;b=y^2;c=z^2;ifa+b>c
elseprint(%io(2),x,y,z)endendendend
點評:對于求不定方程的整數(shù)解的問題,利用循環(huán)語句和條件語句可以找出所有的解。例4:已知n個數(shù)排成一行如下:
a1,a2,a3,?,an?1,an其中下腳碼表示n個數(shù)的排列位置。這一行數(shù)滿足條件:
?a1?a2?1編寫求這行數(shù)的第n項的程序。??an?2?2an?an?1精析:利用while循環(huán)語句。解:n=input(\
A=1;B=1;k=2;whilek=p=>
點評:注意語句的最后有分號,表示不顯示該語句的運行結果,沒有則顯示結果。
【過關評估】
1.2.1賦值、輸入和輸出語句
A組
一、選擇題:
1、在賦值語句中,“N=N+1”是()
(A)沒有意義的(B)N與N+1相等(C)將N的原值加1再賦給N,N的值增加1(D)
無法運行
2、Scilab程序:a=3;b=-4;c=8;a=b;b=c;c=a;
Print(%io(2),a,b,c)
運行后結果是()
(A)a=3b=-4c=8(B)a=-4b=3c=8(C)a=-4b=8c=3(D)a=-4b=8c=-41、下列命題中錯誤的是()
(A)在程序語言中“=”是賦值號,與數(shù)學中的等號的意義不一樣;(B)input是鍵盤輸入語句,控制屏幕輸入;
(C)程序語句print(%(2),a,b)中的參數(shù)%io(2)表示在屏幕上輸出;
(D)在程序語句中x=input(“chinese”)表示把chinese賦給x.一、填空題:
4、scilab語言的輸入語句“input”,不僅可以輸入數(shù)值,也可以輸入.5、程序:a=3;b=4;c=5;s=(a+b+c)/2;
A=SQRT(s*(s-a)*(s-b)*(s-c))的運行結果是.二、解答題:
6、編寫程序:給定x的任一個值,求函數(shù)f(x)?x2?2x?3的值.
7、編寫已知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和b,求斜邊和面積的scilab程序.
B組
1、編寫程序:任給圓錐的底面半徑r和高h,求圓錐的體積V.
2、編寫程序:對與任給的兩個實數(shù)a和b,使得a和b的數(shù)值互換.
答案A組
一、1C2D3D二、4字符5A=6
三、6程序:x=input(\
y=x^2+2*x-3
7程序:a=input(“a=”)b=input(“b=”)c=sqrt(a^2+b^2)s=(a*b)/2
B組
1、程序:r=input(\
h=input(\V=1/3*3.14*r^2*h
2、程序:a=input(\
b=input(\m=a;a=b;b=m;
print(%io(2),a,b)
1.2.2條件語句
A組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if語句的敘述正確的是()(A)if語句中必須有else和end;(B)if語句中可以沒有end;
(C)if語句中可以沒有else,但必須以end結束;(D)if語句中可以沒有end,但必須有else.2、已知一程序如下:
x=input(\ifx>=0y=1
elsey=-1end
若輸入x=5,運行結果是()
(A)x=5y=1(B)x=5y=-1(C)y=1(D)y=-13、已知一程序如下:a=input(\;b=input(\;c=input(\;MAX=a;Ifb>MAXMAX=b;end
ifc>MAXMAX=c;end
print(%io(2),MAX)
若根據(jù)程序提示輸入a=4b=2c=-5,則程序運行結果是()(A)max=a(B)max=b(C)max=c(D)max=4二、填空題:
4、scilab語言中的條件語句分為語句和語句.5、下列程序的運行結果是.x=5;y=-20;ifx=0x=y-3elsey=x+3end
三、解答題:
6、一運動物體,其運動速度為時間t的函數(shù):
?5,(0?t?5)對任意給定的t(t?0),試寫出求這個物體在t時刻的速v???5?10(t?5),(t?5)度的程序語句.
7、任給三個數(shù),按從大小順序排序三個數(shù).
B組
1、某市的出租車標價為1.20元/km,但事實上的收費標準如下:最開始4km內不管車行駛路程多少,均收費10元(即起步費),4km后到15km之間,每公里收費1.20元,15km后每公里再加收50%,即每公里1.80元。寫出付費總數(shù)f與打車路程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并編寫出scilab程序。
2、編制scilab程序:從鍵盤上輸入三個數(shù),如果這三個數(shù)能構成三角形的三邊長,則輸出信息“nenggouchengsanjiaoxing”,并求三角形的面積,否則輸出信息“bunenggouchengsanjiaoxing”。
答案A組
一、1C2A3D
二、4、ifselect-case5、y=8
三、6、t=input(\=5;elsev=5+10*(t-5);end;disp(v)7、a=input(\;
b=input(\;c=input(\;ifb>a
t=a;a=b;b=t;endifc>a
t=a;a=c;c=t;endifc>b
t=b;b=c;c=tabc
B組
1、解析式略。程序如下:
x=input(“shuruchengchelicheng”)ifx=4y=10;
else
ifx=15
y=10+1.2*(x-4);else
y=23.2+1.8*(x-1.5);endendy
2、a=input(\
b=input(\c=input(\ifa>0
s=sqrt(p*(p-a)*(p-b)*(p-c))else
disp(\endelse
disp(\end
1.2.3循環(huán)語句
A組
一、選擇題:
1、Scilab程序:j=1;
whilej*j<100j=j+1;j=j-1>
的運行結果是()
(A)j=j-1(B)j=100(C)j=10(D)j=92、scilab程序:c=1;
forI=1:5
c=c*I;endc
運行的結果是()
(A)c=5(B)c=120(C)c=1(D)顯示程序錯誤3、scilab程序:A=1;B=1;
whileB<15>
A=A+B;B=A+B;
end
C=A+B
運行的結果是()
(A)C=2(B)C=3(C)C=15(D)C=34一、填空題:
4、在編制scilab程序中,條件語句和循環(huán)語句的結束必須都是.5、scilab語言中的循環(huán)語句有兩種循環(huán)和循環(huán).二、解答題:
6、用循環(huán)語句編寫求2的程序。
7、已知i、j是正整數(shù),求i?j?10的所有正整數(shù)對i、j的程序.
B組
1、將1,3,5,…,2n-1,…等奇數(shù)順序累加,直到其和等于或大于100為止。要求輸出累加的和以及累加的項數(shù).
2、編制scilab程序解百錢買百雞問題:用100元買100只雞,其中公雞每只5元,母雞每只3元,小雞3只一元,問能買多少只公雞?多少只母雞?多少只小雞?(提示:設x只公雞,y只母雞,則買小雞的只數(shù)z=100-x-y,100元最多買公雞20只,買母雞最多33只)
答案A組
一、1C2C3D
二、4end5forwhile三、6n=input(\
s=1;
fori=1:ns=s*2ends
7fori=1:9
forj=1:9
s=i+j;
ifs<10>
print(%io(2),i,j)
n
endendend
B組
1解:Sum=0,i=1,n=0
whileSum<100>
Sum=Sum+i;i=i+2;n=n+1;elsenSumend
2解:forx=0:20
fory=0:33
z=100-x-y;
m=5*x+3*y+1/3*z;ifm>100
elseprint(%io(2),x,y,z)endendend
100>10>15>100>1000>高中數(shù)學必修三《輸入輸出賦值語句》名師教案
高中數(shù)學必修三《輸入輸出賦值語句》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的結構。(2)會寫一些簡單的程序。
(3)掌握賦值語句中的“=”的作用。
(4)讓學生充分地感知、體驗應用計算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5)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情境的探究,嘗試設計出解決問題的程序,理解邏輯推理的數(shù)學方法。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正確理解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的作用。難點:準確寫出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三.教學用具電腦四.教學過程【情境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電腦是不可缺少的工具,然而電腦是怎樣工作的呢?我們知道電腦完成任務需要算法,但是,我們用自然語言或程序框圖描述的算法,電腦是無法識別的。因此需要將算法用電腦能夠理解的程序設計語言翻譯成計算機程序。
程序設計語言有很多種。如BASIC,C語言,VB等。為了實現(xiàn)算法中的三種基本的邏輯結構:順序結構、條件結構和循環(huán)結構,各種程序設計
語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語句,這就是這一節(jié)所要研究的主要內容——基本算法語句:輸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板書課題)【探究新知】
我們知道,順序結構是任何一個算法都離不開輸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基本上對應于算法中的電腦從上而下按照語句排列的順序執(zhí)行(如下圖)
輸入語句和輸出語句分別用來實現(xiàn)算法的輸入信息,輸出結果的功能。用描點法作函數(shù)y?x^3?2x^2?12x?10的圖象時,需要求出自變量與函數(shù)的一組對應值。編寫程序,分別計算當x=-5,-4,-3,-2,-1,0,1,2,3,4,5時的函數(shù)值。程序:INPUT“x=”;xY=x^3+2*x^2-12*x+10PRINTxPRINTyEND
提問學生:上面程序中,輸入,輸出,賦值語句是哪些?
(一)輸入語句
在該程序中的第1行中的INPUT語句就是輸入語句。這個語句的一般格式是:
INPUT“提示內容”;變量其中,“提示內容”是輸入的信息。
INPUT語句不但可以給單個變量賦值,還可以給多個變量賦值,其格式為:
INPUT“提示內容1,提示內容2,提示內容3”;變量1,變量2,變量3
例如:輸入一個學生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門課的成績,可以寫成:INPUT“語文,數(shù)學,英語”;a,b,c注:①“提示內容”與變量之間必須用分號“;”隔開。
②各“提示內容”之間以及各變量之間必須用逗號“,”隔開。但最后的變量的后面不需要。(二)輸出語句
在該程序中,第3行和第4行中的PRINT語句是輸出語句。它的一般格式是:
PRINT“提示內容”;表達式
〖思考〗:在1.1.2中程序框圖中的輸入框,輸出框的內容怎樣用輸入語句、輸出語句來表達?(學生討論、交流想法,然后請學生作答)參考答案:
輸入框:INPUT“請輸入需判斷的整數(shù)n=”;n
輸出框:PRINTn;“是質數(shù)?!盤RINTn;“不是質數(shù)?!保ㄈ┵x值語句
用來表明賦給某一個變量一個具體的確定值的語句。變量=表達式
賦值語句中的“=”叫做賦值號。
賦值語句的作用:先計算出賦值號右邊表達式的值,然后把這個值賦給賦值號左邊的變量,使該變量的值等于表達式的值。
注:①賦值號左邊只能是變量名字,而不能是表達式。如:2=X是錯誤的。
②賦值號左右不能對換。如“A=B”“B=A”的含義運行結果是不同的。③不能利用賦值語句進行代數(shù)式的演算。(如化簡、因式分解、解方程等)④賦值號“=”與數(shù)學中的等號意義不同。
〖思考〗:在1.1.2中程序框圖中的輸入框,哪些語句可以用賦值語句表達?并寫出相應的賦值語句。(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想法。)【例題精析】
〖例2〗:(P24)編寫程序,計算一個學生數(shù)學、語文、英語三門課的平均成績。分析:先寫出算法,畫出程序框圖,再進行編程。算法:
第一步,輸入該學生數(shù)學,語文,英語三門成績a,b,c.第二步,計算y=(a+b+c)/3.
第三步,輸出y.框圖:
程序:INPUT“數(shù)學,語文,英語”;a,b,cPRINT(a+b+c)/3END
[例3](P25)給一個變量重復賦值程序:A=10A=A+15PRINTAEND
[變式引申]:在此程序的基礎上,設計一個程序,要求最后A的輸出值是60。程序:A=10A=A+15PRINTAA=A+35
[例4](P25)交換兩個變量A和B的值,并輸出交換前后的值。分析:引入一個中間變量X,將A的值賦予X,又將B的值賦予A,再將X的值賦予B,從而達到交換A,B的值。(比如交換裝滿水的兩個水桶里的水需要再找一個空桶)程序:INPUTA,BPRINTA,BX=AA=BB=XPRINTA,BEND
〖補例〗編寫一個程序,要求輸入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便能輸出該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程序:INPUT“長,寬”;a,bC=2*(a+b)S=a*bPRINTCPRINTSEND
【課堂練習】P26練習1.2.3【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學習了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的結構特點及聯(lián)系。掌握并應用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編寫一些簡單的程序解決數(shù)學問題,特別是掌握賦值語句中“=”的作用及應用。編程一般的步驟:先寫出算法,再進行編程。我們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也有助于數(shù)學邏輯思維的形成?!咀鳂I(yè)】
P35習題1.2A組2、3五.【課后反思】
1.學生對B語言系統(tǒng)不熟悉,操作不了。2.賦值語句中“=”易受數(shù)學的“=”影響。
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三《輸入輸出賦值語句》同步教案
高中數(shù)學必修三《輸入輸出賦值語句》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理解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的結構特點,并會運用他們寫一些簡單的程序;掌握賦值語句中的“=”的作用;發(fā)展有條理的思考,表達的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實例使學生充分地感知、體驗應用計算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方法;通過模仿,操作,探索的過程,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礎上由算法語句表示算法,從而細致的刻畫算法,進一步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幫助學生利用計算機軟件實現(xiàn)算法,活躍思維,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使他們認識到計算機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增強計算機應用意識,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二、背景分析
1、內容分析: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了解了算法的含義及其本質特征;學習了用算法步驟和程序框圖表示算法的方法,理解了用自然語言表示算法步驟有明確的順序性,但是對在一定條件下才會被執(zhí)行的步驟,以及在一定條件下會被重復執(zhí)行的步驟,自然語言的表示就顯的困難,而且不直觀、不準確;用程序框圖的方法表示算法,使算法的結構更加清楚、步驟更加直觀和精確;但這兩種形式計算機不識別,只有轉化為計算機識別的程序語言,計算機才能理解和執(zhí)行,而且程序語言可以更細致的刻畫算法,學習程序語言表示算法是為了借助于計算機執(zhí)行算法,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算法及其思想。所以本節(jié)課的
學習重點:學生理解基本的賦值、輸入和輸出語句的結構特點及用法.,并在此基礎上編寫由算法語句組成的程序,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算法及其思想。
2、學清分析:由于程序語言學生前未接觸,種類很多,賦值,輸入和輸出語句都有各自特殊的含義和適用條件,而且算法語句有著嚴格的語法規(guī)則,他的正確與否,需要用計算機來檢驗,所以本節(jié)課的
學習難點:將程序框圖轉化為算法語句組成的程序。
三、教法導學:
根據(jù)建構主義、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和本節(jié)課的特點,貫徹“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問題解決為主線,能力發(fā)展為目標”的教學思想,采用支架式教學,通過營造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情推理、多方聯(lián)想,用數(shù)學觀點分析、解決問題。四、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在現(xiàn)代社會里,計算機與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如:聽音樂、玩游戲、辦公務等,那么,計算機是怎樣運行的呢?
事實上計算機離不開算法,但不是我們現(xiàn)在所學的算法步驟和程序框圖,而是一種能更精確表示算法的程序語言。計算機程序語言有很多種。如BASIC,F(xiàn)oxbase,C語言,C++,J++,VB等。盡管他們區(qū)別很大,但都包含著相同的五種基本語句,輸入、輸出、賦值、條件和循環(huán)語句。這就是我們第二大節(jié)要解決的任務---基本算法語句,按照順序,今天我們先一起來學習輸入、輸出和賦值語句。
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條件語句循環(huán)語句
【二】、探究實例,分析語句
輸入、輸出和賦值語句實際上對應于算法中的順序結構。計算機從上而下按照語句排列的順序執(zhí)行這些語句。輸入語句和輸出語句分別用來實現(xiàn)算法的輸入信息,輸出結果的功能。
探究1:用描點法作函數(shù)y=x3+3x2-24x+30的圖象時,需要求出自變量和函數(shù)的一組對應值。試設計他的一個算法、化出程序框圖并討論他的程序語句。程序:INPUT“x=”;x-------------------------------------------------輸入語句y=x^3+3*x^2-24*x+30--------------------------------------賦值語句PRINTy----------------------------------------------------------輸出語句END-----------------------------------------------------------------結束語句分析上述程序語句就會發(fā)現(xiàn)有三種語句形式。
輸入語句(1)
INPUT“提示內容”;變量
輸入語句的一般格式
(2)輸入語句的作用是實現(xiàn)算法的輸入信息功能;輸入語句要求輸入的值只能是具體的常數(shù),不能是函數(shù)、變量或表達式;
(3)“提示內容”提示用戶輸入什么樣的信息,變量是指程序在運行時其值是可以變化的量;提示內容與變量之間用分號“;”隔開,
(4)若輸入多個變量,變量與變量之間用逗號“,”隔開。輸出語句
PRINT“提示內容”;表達式
(1)輸出語句的一般格式
(2)輸出語句的作用是實現(xiàn)算法的輸出結果功能;輸出語句可以輸出常量、變量或表達式的值以及字符。(3)“提示內容”提示用戶輸入什么樣的信息,表達式是指程序要輸出的數(shù)據(jù)。賦值語句
變量=表達式
(1)賦值語句的一般格式
(2)賦值語句的作用是將表達式所代表的值賦給變量;賦值語句中的“=”稱作賦值號,與數(shù)學中的等號的意義是不同的。賦值號的左右兩邊不能對換,它將賦值號右邊的表達式的值賦給賦值號左邊的變量;(3)賦值語句左邊只能是變量名字,而不是表達式,右邊表達式可以是一個數(shù)據(jù)、常量或算式。(4)對于一個變量可以多次賦值?!救?、自主練習,理解語句
比較下列各組語句的區(qū)別,再判斷它們是否正確.(1)①輸入語句INPUT“a=”;a②輸入語句INPUT“a=”,a(2)①輸入語句INPUT“a,b,c=”;a,b;c
②輸入語句INPUTa,b,c(3)①輸出語句INPUT“a=”;a②輸出語句INPUT“a=”,a(4)①輸出語句INPUT“a,b,c=”;a,b;c②輸出語句INPUTa,b,c(5)①輸出語句PRINT“S=”;7②輸出語句PRINTS=7(6)①賦值語句r=9②賦值語句9=r③賦值語句R=r=9【四】、問題解決,運用語句
探究2:編寫程序,計算一個學生數(shù)學、語文、英語三門課的平均成績。分析:先寫出算法,畫出程序框圖,再進行編程。
INPUT“Maths=”;aINPUT“Chinese=”;bINPUT“English=”;c
PRINT“Theaverage=”;(a+b+c)/3END
程序:
算法
:程序:
探究3:①給一個變量重復賦值。程序:
②給出兩個變量A和B的值,不做變化輸出他們的值。寫出程序。
③交換兩個變量A和B的值,并輸出交換后的值。寫出程序。分析:引入一個中間變量X,將A的值賦予X,又將B
的值賦予A,再將X的值賦予B,從而達到交換A,B的值。(比如交換裝滿水的兩個水桶里的水需要再找一個空桶)
④交換兩個變量A和B的值,并輸出交換前、后的值。寫出程序?!疚濉?、合作交流,能力內化
1,已知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的轉化公式:(華氏溫度—32)×5/9=攝氏溫度,編寫一個程序,輸入一個華氏溫度,輸出相應的攝氏溫度。
2,編寫一個程序計算兩個非零實數(shù)的加、減、乘、除運算的結果。
3:已知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a、b、c.海倫-秦九韶公式設計一個計算三角形面積的算法。4:春節(jié)到了,糖果店的售貨員忙及了,請你設計一個程序,幫助售貨員算帳,已知水果糖每千克10.5元,奶糖每千克15.6元,果仁巧克力每千克25.2元,那么依次購買這三種糖果a,b,c千克,應收取多少錢?參考答案:
1.程序:INPUT“請輸入華氏溫度:”;xy=(x-32)*5/9
PRINT“華氏溫度:”;xPRINT“攝氏溫度:”;yEND
2.程序:INPUT“請輸入a(aINPUT“請輸入b(bX=a+bY=a-bZ=a*b
0)=”;b
0)=”;a
Q=a/bPRINTa,bPRINTX,Y,Z,QEND3.程序:p=(2+3+4)/2t=p*(p-2)*(p-3)*(p-4)s=SQR(t)PRINT“該三角形的面積為:”;sEND注:SQR()是函數(shù)名,用來求某個數(shù)的平方根?!玖俊⒂懻摎w納,反思提高本節(jié)課介紹了輸入語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的結構特點及聯(lián)系。掌握并應用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編寫一些簡單的程序解決數(shù)學問題,特別是掌握賦值語句中“=”的作用及應用。編程一般的步驟:先寫出算法,再進行編程。我們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也有助于數(shù)學邏輯思維的形成。語句、格式、功能輸入語句INPUT格式:INPUT“提示內容”;變量功能:從鍵盤輸入值給變量.說明程序運行到INPUT語句時會暫停,屏幕上出現(xiàn)一個問號,等待你從鍵盤輸入一些數(shù)據(jù),輸入后按回車,程序把這些數(shù)據(jù)依次賦值給變量表中的變量,然后繼續(xù)往下執(zhí)行.格式中有“;”與“,”分隔的區(qū)別表達式可以是常量、變量、計算公式或系統(tǒng)信息.一輸出語句PRINT個語句可以輸出多個表達式,之間用“,”或“;”分格式:PRINT“提示內容”;表達式隔.如果表達式是引號引起來的字符串,則原樣輸出.功能:在屏幕上輸出常量、變量或表如果PRINT語句后沒有任何內容,則表示輸出一個達式的值,可以輸出數(shù)值計算的結果.空行.賦值語句可以省略,“=”的右側必須是表達式,左側必須是變格式:變量=表達式量.一個賦值語句只能給一個變量賦值,但在一個語功能:計算表達式的值,將此值賦給句行中可以寫出多個賦值語句,中間是“:”分隔.賦“=”左邊的變量.值號“=”與數(shù)學中的等號不完全一樣,常重復賦值【七】、布置作業(yè),課外延拓(1)基本作業(yè):課本P33習題A組2、B組1題(2)拓展作業(yè):請同學們課外到閱覽室或網(wǎng)上查找了解計算機程序語言發(fā)展有幾個階段和類型,整理并相互交流.
(3)探究作業(yè):用描點法作函數(shù)y=x3+3x2-24x+30的圖象時,需要求出自變量和函數(shù)的一組對應值。試設計他的一個算法、化出程序框圖、寫出程序語句,并用計算機進行檢驗當x=-5、-4、-3、-2、-1、0、1、2、3、4、5時程序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