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衛(wèi)生與健康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21乙醇與乙酸。
高二學業(yè)水平測試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乙醇和乙酸
基本營養(yǎng)物質--糖、油脂、蛋白質
【學習目標】
1、知道乙醇的分子結構、及其可燃性、與金屬鈉的反應、催化氧化等性質
2、認識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知道乙酸的分子結構、及其酸性、酯化反應等性質
4、認識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5、知道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主要性質
6、認識糖類、油脂、蛋白質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基礎知識】
一、乙醇和乙酸的結構
乙醇乙酸
結構分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
官能團
二、乙醇的化學性質
(1)金屬鈉的反應: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氧化反應
a、燃燒:反應方程式:CH3CH2OH+3O22CO2+3H2O
b、催化氧化:反應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
乙醛
c、可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成乙酸
三、乙酸的化學性質
(1)酸性(一元弱酸,比碳酸酸性強)
(2)酯化反應:酯化反應即酸與醇反應生成酯和水的反應,為可逆反應。
反應方程式: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反應類型:取代反應
裝置圖見課本P75
反應現(xiàn)象:__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狀液體產(chǎn)生,并可以聞到香味__
注意:①濃硫酸的作用:_催化劑、吸水劑
②導管末端不能伸入到飽和Na2CO3溶液下面的原因是:防倒吸
③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除去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
四.糖類、油脂、蛋白質的性質
1.葡萄糖的特征反應:
在堿性加熱條件下,能與銀氨溶液反應析出銀,能與新制的氫氧化銅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
葡萄糖有單質銀產(chǎn)生
葡萄糖磚紅色沉淀
2.淀粉的特征反應:在常溫下,淀粉遇碘變藍色。
應用:可用碘檢驗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檢驗碘的存在。[中學范文網(wǎng) wwW.f215.COm]
3.蛋白質的特征反應
⑴遇濃硝酸變黃
⑵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
4.糖類、油脂、蛋白質的水解反應
(1)糖類(二糖和多糖)的水解反應
單糖:葡萄糖 果糖C6H12O6 互為同分異構體
二糖:蔗糖麥芽糖 C12H22O11 互為同分異構體
多糖:淀粉纖維素 (C6H10O5)n 由于n不同,不是同分異構體
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或纖維素) 葡萄糖
注意:單糖是糖類水解的最終產(chǎn)物,單糖不發(fā)生水解反應。
糖類在實驗室中水解常用H2SO4作催化劑,在動物體內(nèi)水解則是酶作催化劑。
淀粉和纖維素的最終水解產(chǎn)物相同,都是葡萄糖。
(2)油脂的水解反應:
油脂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在堿性條件下水解高級脂肪酸鹽和甘油.
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叫做皂化反應。工業(yè)上常用此反應制取肥皂。
(3)蛋白質的水解反應:蛋白質的水解最終產(chǎn)物是氨基酸。
【典型例題】
1.(2007年水平測試)下列物質可用來鑒別乙酸溶液和乙醇的是()
A.稀鹽酸B.水C.氯化鈉溶液D.碳酸鈉溶液
2.(2008年水平測試)下列各物質完全燃燒,產(chǎn)物除二氧化碳和水,還有其他物質的是()
A.甲烷B.乙烯C.氯乙烯D.乙醇
5.(2011年水平測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機物B.乙醇難溶于水
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D.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
3.(2009年水平測試)下列反應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A.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B.
C.
D.
4.(2010年水平測試)下列有機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B.
C.
D.
5.(2011年水平測試)下列反應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12.下列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錯誤的是
A.
B.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
C.
D.2CH3CH2OH+O22CH3CHO+2H2O
13.下列有機物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
B.淀粉和纖維素
C.果糖和葡萄糖
D.蛋白質和氨基酸
16.下列有機反應中,有一種反應類型與其他三種反應類型不同的是
A.CH3COOH+CH3CH2OH濃H2SO4ΔCH3COOCH2CH33+H2O
B.2CH3CH2OH+O2催化劑————→Δ2CH3CHO+2H2O
C.CH4+Cl2光照——→CH3Cl+HCl
D.+Br2FeBr3————→+HBr
15.為提純下列物質(括號內(nèi)為雜質),所選用的試劑和方法都正確的是()
選項被提純的物質所加試劑分離方法
ASiO2(Fe2O3)鹽酸過濾
BCO2(CO)O2點燃
CFeCl2溶液(FeCl3)Cu分液
DCH3CH2OH(H2O)Na蒸餾
延伸閱讀
乙醇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乙醇”,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第三章有機化合物
第三節(jié)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第一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記住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質。
2、明確乙醇的分子結構,了解官能團和烴的衍生物的概念。
3、學會乙醇的化學性質。
4、了解乙醇的應用。
{教學重點}官能團的概念;乙醇的組成,乙醇的氧化反應.
{教學難點}使學生建立乙醇的立體結構模型,并能從結構角度初步認識乙醇的氧化這個重要反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填詞游戲)1.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3.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4.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資料〕杜康酒的由來
(多媒體)相傳杜康酒就是偶然將飯菜倒入竹筒,用泥土封住后形成的.酒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在釀酒技術提高的同時,也形成了我國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二.推進新課
〔師〕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傳頌看許多與酒有關的詩歌和故事.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具有怎樣的結構和性質?
學習某一物質的物理性質時,要觀察其顏色,狀態(tài),聞其氣味,測其熔沸點,溶解性,密度,硬度.
〈展示〉用一試管盛少量的乙醇讓學生觀察其狀態(tài),并聞其氣味.
(多媒體)一.乙醇的物理性質.
(1)乙醇是一種無色液體,具有特殊香味的液體.
(2)比水輕,沸點78.5℃,熔點-117.3℃,易揮發(fā)
(3)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劑,能與水的任意比互溶.
〔演示實驗3-2〕乙醇與鈉的反應
〔演示實驗3-3〕乙醇的催化氧化
(要求學生總結上述實驗現(xiàn)象)
(多媒體)實驗3-2的現(xiàn)象:鈉粒沉于無水酒精底部,鈉塊表面有氣泡產(chǎn)生.鈉粒不熔成閃亮的小球,也不發(fā)出響聲,反應緩慢.
實驗3-3的現(xiàn)象:(1)銅絲有酒精燈上加熱后由紅色變成黑色.
(2)將紅熱的銅絲插入乙醇中,銅絲由黑色變?yōu)榧t色,并聞到刺激性氣味.
〔師〕由乙醇與鈉的反應可以得到什么結論?金屬鈉保存在什么物質中?
〔點撥〕煤油是多種含碳原子數(shù)較少的烴的混合物,也就是說金屬鈉不能置換出烴中的氫,說明C—H不活潑
(多媒體)(視頻)乙醇的分子結構(學生觀察)
(多媒體)二.乙醇的組成的結構
分子式:C2H6O
結構式:
結構簡式:CH3CH2OH或C2H5OH
〔師〕乙醇分子中含的-OH基團,稱為羥基.由于羥基的存在使乙醇的性質不同于乙烷。(多媒體)三.乙醇的化學性質.
1.乙醇與鈉的反應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動畫)乙醇與鈉的反應時化學鍵的變化
(投影給出乙醇的結構式,要求學生根據(jù)上述反應分析乙醇分子中的斷鍵位置)
〔師〕乙醇與鈉的反應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哪一類反應?
〔投影〕鈉與乙醇、鈉與水的反應的比較
結論:乙醇羥基上的氫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活潑.
(多媒體)2.乙醇的氧化反應
(1)燃燒:C2H5OH+3O22CO2+3H2O
(想一想)完全燃燒后只生成CO2和H2O的有機物一定是烴呢?
(多媒體)(2)乙醇和催化氧化:
(多媒體)探究反應機理
〔師〕乙醇在銅或銀做催化劑的條件下,可以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乙醛,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其反應機理
(多媒體)(3)乙醇可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成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反應,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多媒體)〔一則常識〕司機酒后駕車容易肇事,因此,交通法規(guī)禁止酒后駕車.
怎樣判斷呢?用酒精檢測儀
K2Cr2O7Cr2(SO4)3
(橙色)(綠色)
〔師〕乙醇除以上化學性質之外,還有其他化學性質,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選修模塊《有機化學基礎》中深入學習。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請同學們根據(jù)乙醇的性質討論乙醇的用途.(學生活動)
〔師〕乙醇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氫原子被羥基取代后的產(chǎn)物,像這些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稱為烴的衍生物.
(多媒體)烴的衍生物概述
何謂”烴的衍生物”?何謂”官能團”?請列舉幾種常見的官能團?
(小結乙醇的結構和乙醇的性質以幻燈片形式投影出來)
〔練一練〕1.能用來檢驗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試劑是(B)
A.CuSO45H2OB.無水硫酸銅C.濃硫酸D.金屬鈉
2.乙醇的分子中不同的化學鍵如下圖:
當乙醇與鈉反應時,①鍵斷裂;
當乙醇與氧化反應,(Cu作催化劑)時,
①③鍵斷裂.
3.等質量的銅片在酒精燈上加熱后,分別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銅片質量增加均為(C)
A.硫酸B.無水乙醇C.石灰水D.鹽酸
〔課后作業(yè)〕課本P76習題1、2、3、10
乙酸
【使用說明】:1、課前完成基礎知識導學部分,牢記基礎知識,掌握基本題型,標注疑惑知識點。
2、課堂認真、限時、積極、規(guī)范完成合作探究和知識鞏固,解決疑惑難點。
3、課后完成知識反饋、填寫查漏補缺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上交課代表。
一、學習目標:
1掌握乙酸的分子結構,理解羧基的結構特征
2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應,理解酯化反應的概念,特點。
二、基礎知識導學:(用時30分)
Ⅰ乙酸
1組成和結構: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官能團
名稱。
2物理性質:有氣味的色的液體。沸點117.9℃,熔點16.6℃。俗稱。乙酸易溶于和。當溫度低于熔點時,純乙酸凝結成晶體,又稱
。
3化學性質:
(1)酸性
乙酸能部分電離產(chǎn)生H+:CH3COOHCH3COO—
(2)氧化反應
①燃燒
現(xiàn)象:
化學方程式:
②催化氧化
實驗現(xiàn)象:
化學方程式:
注意:醇催化氧化過程
HHH
︱︱催化劑︱
2H—C—C—H+O22CH3C=0+2H2O
︱︱△
HO—HH
︱
a當羥基所在碳上有兩個或三個氫原子R—CH2OH(R代表烴基)時,醇可被氧化為醛(R—C=O)
Rˋ
︱
b當羥基所在碳上有一個氫原子時,醇可被氧化為酮(R—C=O)
c當羥基所在碳上有無氫原子時,醇不能被催化氧化如
CH3
︱
CH3—C—CH3
︱
OH
③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重鉻酸鉀溶液等強氧化劑氧化,生成乙酸。
Ⅱ有關概念
1官能團
決定有機化合物的的原子或原子團,如羥基。
2烴的衍生物
烴分子中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3醇
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取代而生成的有機物。最簡單的醇為
4根與基的區(qū)別
⑴羥基—OH呈電中性,伸出的短線代表一個未成鍵電子,不能單獨穩(wěn)定存在,只能與別的基結合。(羥基與鏈烴基結合得到醇)
⑵OH-帶一個單位負電荷,它沒有未成對電子,穩(wěn)定存在于溶液或一些離子化合物中。
三疑難解析和典型題例評析:(用時:10分)
(一)、疑難解析:)
1.乙醇的結構特征,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2乙醇的催化氧化
(二)、典型題例評析:
四、合作探究和能力展示:(用時10分)
、1、用來檢驗酒精中是否會有水的試劑是()
A、CuSO45H2OB、無水硫酸銅C、濃硫酸D、金屬鈉
2、下列物質中加入金屬鈉,不能產(chǎn)生氣體的是()
A、水B、苯C、無水乙醇D、氫氧化鈉的溶液
3、相同物質的量的下列物質與過量的金屬鈉作用放出的氫氣最多的是()
A、H2OB、C2H5OHC、CH3OHD、HOCH2CH2OH
4、把質量為mg的銅絲灼熱變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質中,能使銅絲變紅,而且質量仍然是mg的是()
A、稀硫酸B、乙醇C、稀鹽酸D、氫氣
五、知識鞏固:(用時15分)
1、
2、
3、
4
5、
6
六、課堂小結:(用時5分)
七、知識反饋:(用時20分)
八、查漏補缺:
乙酸羧酸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習的趣味性,作為高中教師就要精心準備好合適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們充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幫助授課經(jīng)驗少的高中教師教學。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乙酸羧酸”,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第六節(jié)乙酸羧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應等化學性質,理解酯化反應的概念;
2.使學生了解酯的水解,并了解乙酸的酯化與乙酸乙酯的水解是一對可逆反應;
3.使學生了解羧酸的簡單分類、主要性質和用途;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歸納思維能力及分析思維能力;
5.通過酯化反應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乙酸的酸性和乙酸的酯化反應。
●教學難點
1.酯化反應的概念、特點及本質;
2.酯化與酯的水解的條件差異。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1.采用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展示及實物展示,進一步認識乙酸的分子結構及其物理性質;
2.采用復習回憶法及實驗驗證法學習乙酸的酸性;
3.利用實驗探究、設疑、啟發(fā)、誘導、講述等方法學習乙酸的酯化反應及酯的水解反應;
4.利用類推法學習酯、羧酸的結構與性質。
●教學用具
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投影儀;
冰醋酸、乙酸水溶液、乙醇、濃H2SO4、水垢、飽和Na2CO3溶液、乙酸乙酯、稀H2SO4、稀NaOH溶液、蒸餾水、冰水混合物;
試管、燒杯、鐵架臺、酒精燈。
●教學過程
[引言]
為何在醋中加少許白酒,醋的味道就會變得芳香且不易變質?廚師燒魚時常加醋并加點酒,為何這樣魚的味道就變得無腥、香醇、特別鮮美?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便會知道其中的奧妙。
[板書]第六節(jié)乙酸羧酸
一、乙酸
[師]乙酸是乙醛的氧化產(chǎn)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飲用的食醋,其主要成分就是乙酸,因此乙酸又叫醋酸,普通醋含醋酸3%~5%,山西陳醋含醋酸7%。下面我們進一步學習乙酸的結構和性質。
[板書]1.分子結構
[師]展示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要求學生寫出乙酸的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及官能團。
[生]分子式:C2H4O2
結構簡式:CH3COOH
官能團:—COOH(羧基)
[過渡]是由羰基和羥基結合構成的官能團,但與酮、醇性質上卻有很大差別。下面我們先看其物理性質。
[師]展示乙酸樣品,讓學生觀察其顏色、狀態(tài),并聞其氣味。結合初中所學知識概括出乙酸的重要物理性質及用途。
[板書]2.物理性質及用途
[生]乙酸是一種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沸點是117.9℃,熔點是16.6℃,易溶于水和乙醇。
乙酸是醋的主要成分之一,醋是用得較多的一種酸性調味品,它能改善和調節(jié)人體的新陳代謝。
[師]將一瓶純乙酸和一瓶乙酸的水溶液同時放入冰水浴中,片刻后同時取出,讓學生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純乙酸立即變?yōu)楸鶢罟腆w,而醋酸的水溶液無明顯變化。
[師]乙酸的熔點是16.6℃,當溫度低于16.6℃時,乙酸就凝結成像冰一樣的固體,所以無水乙酸又稱冰醋酸。
[過渡]乙酸的官能團是—COOH,其化學性質主要由羧基(—COOH)決定。
[板書]3.化學性質
[師]初中學過乙酸有什么重要的化學性質?
[生]具有酸的通性。
[板書](1)酸的通性
CH3COOHCH3COO-+H+
[師]醋酸是一元弱酸,在水中部分電離生成CH3COO-和H+,那么酸性有哪幾方面的表現(xiàn)呢?
[生]①使酸堿指示劑變色。
②和活動性順序表中H前金屬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H2。
③和堿、堿性氧化物反應。
④和鹽反應。
[師]下面我們用實驗證明醋酸是否具有這些性質。
[演示]1.取一支試管,加入1mL冰醋酸并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振蕩后觀察現(xiàn)象。
2.取一塊水垢,用吸管吸取醋酸滴在水垢上,觀察現(xiàn)象。(水垢溶解,有氣泡)
[討論]通過以上實驗得出什么結論?
[生]醋酸顯酸性,根據(jù)以上反應確定CH3COOH酸性比H2CO3強。
[師]根據(jù)此實驗我們可以知道家中鋁壺內(nèi)的水垢用食醋浸泡可以除去。那么水垢的成分是什么?請大家寫出反應方程式。
[生]Mg(OH)2和CaCO3
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
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
[師]請大家寫出下列方程式
[投影練習]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乙酸溶液與Cu(OH)2反應
2.乙酸與CaO反應
3.將鋅粒投入到乙酸溶液中
4.用乙酸除水垢
答案:1.2CH3COOH+Cu(OH)2====2CH3COO-+Cu2++2H2O
2.2CH3COOH+CaO====Ca2++2CH3COO-+H2O
3.2CH3COOH+Zn====Zn2++H2↑+2CH3COO-
4.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
2CH3COOH+Mg(OH)2====Mg2++2CH3COO-+2H2O
[過渡]乙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還可以發(fā)生酯化反應。
[板書](2)酯化反應
[演示實驗]P168實驗6—10
[現(xiàn)象]飽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狀液體產(chǎn)生,并可聞到香味。
[結論]在有濃H2SO4存在、加熱的條件下,乙酸與乙醇發(fā)生反應,生成無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狀液體。
[師]這種有香味的油狀液體就是乙酸乙酯。該反應為可逆反應。
[師]像這種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應,叫做酯化反應。根據(jù)本實驗,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并選代表回答投影中的問題。
[投影顯示]1.濃H2SO4在酯化反應中起什么作用?
2.加熱的目的是什么?
3.為什么用飽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4.醇和羧酸酯化時,羧酸是提供H+還是羥基?即下面二式哪個正確?用什么方法證明?
5.酯化反應屬于哪一類有機反應類型?
[生]1.濃H2SO4起催化劑和吸水劑的作用。作催化劑,可提高反應速率;作吸水劑,可提高乙醇、乙酸的轉化率。
2.加熱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反應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揮發(fā)而收集,提高乙醇、乙酸的轉化率。
3.因為:①乙酸乙酯在無機鹽溶液中溶解度減小,容易分層析出;②除去揮發(fā)出的乙酸,生成無氣味的乙酸鈉,便于聞到乙酸乙酯的氣味;③溶解揮發(fā)出的乙醇。
4.采用同位素示蹤法確定產(chǎn)物H2O中的氧原子的來源對象。根據(jù):
CH3COOH+H18OC2H5CH3CO18OC2H5+H2O,確定出酯化反應一般是羧酸分子里的羥基與醇分子中羥基上的氫原子結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結合成酯。
5.酯化反應又屬于取代反應。
[師]指出:酯化反應是有機酸和醇均具有的化學性質。不光有機酸和醇可以發(fā)生酯化反應,無機含氧酸也可以和醇酯化。例如:
[投影練習]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師]請根據(jù)乙酸的結構簡式,概括羧酸的概念及乙酸的同系物的通式。
[板書]二、羧酸
1.概念及通式
[生]烴基跟羧基直接相連而構成的化合物叫羧酸。通式為:R—COOH
[師]乙酸的同系物又叫飽和一元羧酸,寫出其通式。
[生]CnH2nO2(n≥1)
[師]羧酸是如何分類的?
[板書]2.分類
[生甲]據(jù)—COOH數(shù)目可分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及多元羧酸。
[生乙]據(jù)烴基不同可分為:脂肪酸和芳香酸。飽和酸和不飽和酸。
[師]說明:硬脂酸(C17H35COOH)、軟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等一元脂肪酸,由于烴基含有較多的碳原子,又叫高級脂肪酸。硬脂酸、軟脂酸為飽和酸,常為固體,不溶于水。油酸是不飽和酸,常為液體,不溶于水。
[師]羧酸的官能團都是—COOH,其化學性質是否相似?有哪些重要的化學性質?
[生]相似,都有酸性,都能發(fā)生酯化反應。
[板書]3.化學性質
酸的通性酯化反應
[師]請同學們寫出最簡單的飽和一元羧酸甲酸的結構式,并分析其結構特點,說出其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
[生]
由于甲酸中有醛基,又有羧基,所以甲酸既具有羧酸的性質,也具有醛的性質。
[投影練習]只用一種試劑鑒別下列物質的水溶液
CH3CH2OHCH3CHOHCOOHCH3COOH
答案:新制的Cu(OH)2懸濁液
[過渡]酯化反應生成的有機產(chǎn)物均是酯,那么酯有什么結構特點?有什么重要的化學性質呢?
[板書]三、酯
[師]根據(jù)酯化反應概括酯的概念。
[板書]1.概念
[生]醇跟含氧酸起反應生成的有機化合物叫做酯。
[師]根據(jù)生成酯的酸不同,酯可分為有機酸酯和無機酸酯,通常所說的是有機酸酯。請同學們寫出有機酸酯的官能團及通式。
[師]當R和R′均為飽和烷基時,且只有一個的酯叫飽和一元酯,寫出其通式。
[生]CnH2nO2(n≥2)
[師]飽和一元酯的通式和哪類有機物的通式相同?說明了什么?
[生]飽和一元酯和飽和一元羧酸的通式相同,說明碳原子數(shù)相同的飽和一元羧酸和飽和一元酯是同分異構體的關系,兩者互為官能團的類別異構。
[過渡]酯有什么重要的化學性質呢?
[板書]2.化學性質
[演示]P168實驗6—11
[師]請大家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討論以下問題。
[投影顯示]
1.酯化反應和酯的水解反應有何關系?
2.酯的水解反應中,加熱、加酸、加堿的作用分別是什么?
3.為什么酸或堿存在時,酯水解程度不同?
[學生討論后回答]
1.酯化反應和酯的水解互為可逆反應。
2.加熱為了加快反應速率,加酸或堿均在反應中作催化劑。
3.加酸,酸只起催化劑的作用,可以縮短反應達平衡的時間,而不能使平衡發(fā)生移動,即不能增加酯水解的程度。加堿,堿不僅起催化劑的作用,還可以中和水解生成的酸,促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動,使酯水解完全。
[板書]水解反應
[師]酯化和水解反應有哪些不同之處呢?下面我們列表比較一下。
[投影顯示]
酯化反應與酯水解反應的比較
酯化水解
反應關系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催化劑濃H2SO4稀H2SO4或NaOH溶液
催化劑的其他作用吸水,提高CH3COOH和C2H5OH的轉化率NaOH中和酯水解生成的CH3COOH,提高酯的水解率
加熱方式酒精燈火焰加熱熱水浴加熱
反應類型酯化反應,取代反應水解反應,取代反應
[問]甲酸酯()有什么重要的化學性質?
[生]除具有酯的化學性質外,還有醛類的化學性質。因甲酸酯中既有酯的官能團,又有醛的官能團。
[師]根據(jù)教材P175的相關內(nèi)容概括出酯的重要物理性質、存在及用途。
[板書]3.物理性質、存在及用途
[生]物理性質:密度一般比水小,難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機溶劑。
存在:酯類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低級酯是有芳香氣味的液體,存在于各種水果和花草中。
用途:作溶劑,作制備飲料和糖果的香料。
[學生質疑]老師:羧酸和酯中都有,它們也能像醛一樣和H2發(fā)生加成反應嗎?
[師]不能。當以或單官能團的形式出現(xiàn)時可以和H2加成,但以或形式出現(xiàn)時不能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
[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我們了解了酸和醇的酯化與酯的水解是一對可逆反應。在酯化反應中,新生成的化學鍵是中的C—O鍵;在酯的水解反應中斷裂的化學鍵也是中的C—O鍵。即“形成的是哪個鍵,斷開的就是哪個鍵?!?br>
[作業(yè)]1.閱讀P170選學內(nèi)容
2.P172四、五、六、七
●板書設計
第六節(jié)乙酸羧酸
一、乙酸
1.分子結構
2.物理性質及用途
3.化學性質
(1)酸的通性
(2)酯化反應
二、羧酸
1.概念及通式
2.分類
3.化學性質
酸的通性酯化反應
三、酯
1.概念
2.化學性質
水解反應
RCOOR′+H2ORCOOH+R′OH
3.物理性質、存在及用途
●教學說明
乙酸是一種重要的有機酸,又是我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遇到的食醋的主要成分,還是乙醇和乙醛的氧化產(chǎn)物,因此緊接乙醇、乙醛之后,作為羧酸的代表物,單列一節(jié)講授。這樣既與前面的乙醇、乙醛形成一條知識主線,又通過乙酸的性質——酯化反應引出乙酸乙酯,為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做了鋪墊。所以本節(jié)總結時可進一步補充這個知識網(wǎng)絡。
●參考練習
1.下列各組有機物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異構體,但最簡式相同的是
A.甲醛和乙酸B.乙酸和甲酸甲酯
C.乙炔和苯D.硝基苯和TNT
答案:C
2.確定乙酸是弱酸的依據(jù)是
A.乙酸可以和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B.乙酸鈉的水溶液顯堿性
C.乙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D.Na2CO3中加入乙酸產(chǎn)生CO2
答案:B
3.當與CH3CH218OH反應時,可能生成的物質是
C.H218OD.H2O
答案:BD
4.下列有機物,既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又能發(fā)生酯化反應,還能發(fā)生催化氧化的是
A.CH3COOHB.BrCH2CH2COOH
答案:CD
5.某有機物既能被氧化,又能被還原,且氧化后與還原后的產(chǎn)物能發(fā)生酯化反應,所生成的酯又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則該有機物是
A.CH3OHB.HCHOC.HCOOHD.CH3CH2CHO
答案:B
《乙醇 醋酸》教案(一)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能夠保證教課的順利開展,作為教師準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使教師有一個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乙醇 醋酸》教案(一)”,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乙醇醋酸》教案(一)
教學重點:乙醇的化學式、物理性質、燃燒反應及應用
教學難點:甲醇、乙醇的化學式及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教學過程:
【講解引入】
在世界面臨能源危機的今天,開發(fā)利用乙醇(即酒精)作動力燃料,正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有的國家把乙醇摻進汽油里混合使用,稱為醇汽油,效率甚至比單用汽油還高。產(chǎn)糖量居世界第一的巴西,完全用乙醇開動的汽車,已經(jīng)在圣保羅的大街上奔馳了。所以人們把乙醇稱之為“綠色能源”。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人們稱之為“綠色能源”的乙醇。
【板書】第七節(jié)乙醇醋酸
一、乙醇(俗稱酒精)
1、化學式:C2H5OH
2、乙醇的物理性質:
展示一瓶乙醇讓學生觀察其顏色狀態(tài),并聞氣味。
學生總結后板書:乙醇是無色透明的液體,有特殊氣味,易揮發(fā),易溶于水,能與水以任意比混溶。
3、乙醇的化學性質:可燃性
正是乙醇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所以人們把乙醇稱之為“綠色能源”。
【討論】怎樣證明乙醇的成分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
4、介紹乙醇的用途
【閱讀教材】總結:燃料、消毒劑、化工原料、飲料。
介紹各種飲用酒中的乙醇含量及我國在釀酒方面的重大發(fā)明和悠久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5、甲醇CH3OH有毒!飲用少量能使人失明,多量則使人喪命。
可燃性:
二、醋酸
1、化學式:CH3COOH學名:乙酸
【講解】醋酸就是因食醋中約含3—5%的乙酸而得名。
展示一瓶醋酸,讓學生觀察它的色、態(tài)、味。
2、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溶與水和酒精。
[實驗]5—13
3、化學性質:醋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具有酸性。
[閱讀]總結醋酸的用途。
布置家庭小實驗:醋與蘇打或小蘇打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用制得的二氧化碳進行滅火實驗。
【板書設計】
第七節(jié)乙醇醋酸
一、乙醇(俗稱酒精)
1、化學式:C2H5OH
2、乙醇的物理性質:乙醇是無色透明的液體,有特殊氣味,易揮發(fā),易溶于水,能與水以任意比混溶。
3、乙醇的化學性質:可燃性“綠色能源”
4、乙醇的用途
燃料、消毒劑、化工原料、飲料。
5、甲醇CH3OH有毒!
二、醋酸
1、化學式:CH3COOH學名:乙酸
2、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溶與水和酒精。
3、化學性質:醋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具有酸性。
4、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