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1929《太陽》教學設計之五。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所以大多數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29《太陽》教學設計之五”,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作者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jYM1.CoM 句怡美)
2.學會本課的2個生字;理解11個詞語的意思;能用因為所以、雖然但是,如果就造句。
3.知道課文運用數據和比較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4.了解一些有關太陽的知識及太陽與人類的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自學生字新詞,學習提示,給課文分段,細讀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審題。
同學們,在晴朗的日子里,我們天天都能見到太陽,可是關于太陽的知識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篇介紹太陽知識的課文。(板書課題)
根據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作板書,)
接下去我們來看看課文,是不是寫這些東西。
二、自由朗讀課文,自學:
(1)一邊讀,一邊對照剛才的問題在課文中的哪部分,想想每段寫什么。
(2)自學生字、新詞,要求讀準字音,理解詞義,識記字形。
三、證實審題推測。理出課文思路。
根據審題時學生推測的內容,逐一與課文有關段落對應起來。
板書:
遠(1)
特點大(2)
熱(3)
太陽動植物(4)
關系天氣變化(5-6)
(4-8)防治疾病(7)
總結全段(8)
四、學習提示,對照以上板書,明確閱讀訓練重點,給課文分段。
1.看板書,說說課文安排哪幾方面的內容,課文可以分幾段。
2.齊讀提示,對照剛才的歸納,看看是否歸納正確,強調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是了解課文作者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的,
五、檢查字詞學習情況(詞浯表中11個詞語),重點教學繁殖、水蒸氣兩個詞。
六、細讀第一段。
1.默讀第段,邊讀邊填寫表格。(表格見《教參》65頁)
2.討論填表的情況,然后齊讀表格的內容。
3.讀讀下面的句子,給加點的詞語換個意思相近的詞語,
A.其實(),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
B.我們看太陽,覺得它并不大,實際上()它卻大得很。
C.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D.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3000倍。
七、作業(yè)
1.抄寫課后習題4中的詞語,含生字的詞多寫兩次。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細讀課文第二段,完成部分書面作業(yè)。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太陽有哪三個特點?用數據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
二、細讀第二段。
1.指名朗讀第二段,思考并回答;
這段的結構是怎樣的?(總分總)劃出總起句和總結句。
2.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從哪些方面具體說明太陽和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
邊討淪邊板書:
(1)動植物人的吃穿用靠太陽
關系(2)云雨雪是太陽帶來的,
密切(3)熱冷風是太陽帶來的
(4)太陽光可用來防冶疾病
3.齊讀最后個自然段。討論:
(1)這段話在結構上有什么作用?(總結,強調)
(2)在說明方法上有什么特點?(正面敘述和反面敘述配合),哪段也是這樣說明的;
(3)在段中分別找出光明和溫暖的反義詞:
4.朗讀第4和第8自然段。
師導讀:太陽離我們這么遠,關系密切。作者從正面敘述
生接讀:有了太陽
師導瀆:從反面敘述
生讀:如果沒有太陽
三、作業(yè),
(1)作業(yè)本第1題。
(2)背誦第8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總結全文,明確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完成全部書面作業(yè):
教學過程
、默讀課文,填寫課后習題2的表格。
二、討淪檢查填表情況。
三、看表格完整地回答:課文作者按太陽的哪幾個方面寫的?每個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四、本課是一篇說明文,這類文章一般有什么特點呢?(可從內容、表達方式、結構及語言方面來認識,詳細見《教參》)
五、課文第一自然段中直接寫太陽離我們很遠的句子是哪幾句?可不可以單列為一段?與原文相比,哪種開頭好?為什么?(進一步理解傳說)
六、作業(yè);
(1)聽寫詞語。
(2)作業(yè)本第3、4、5題。
編輯推薦
《太陽》教學設計之四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
2.學習常識性課文的讀法;根據太陽的特點、太陽與人類的關系這兩方面所介紹的一些有關太陽的知識填空,并據此分段,寫出段意。
3.聯系課文內容說說重點句段的意思和句與句之間的關系。
4.學習生字估、菌,查字典,理解新詞估計、細菌的意思;寫出光明、溫暖、生存、吸收的近、反義詞。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一些有關太陽的知識,懂得太陽與人類的關系。
2.了解閱讀常識性課文的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在以前的練習中,我們已學過說明文,這節(jié)課我們又要學一篇說明文,這篇文章向我們介紹什么呢?
板書課題:20、太陽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理清脈絡。
1、過渡:昨天我們通過預習,知道了本課是一篇常識性的課文。那么課文是從幾方面向我們介紹有關太陽的?
2、各自朗讀課文,交流板書:
特點
與人類的關系
3、給課文分段。
三、導學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把握太陽的特點。
1、指名分節(jié)讀1-3節(jié),說說太陽有哪些特點。
2、交流板書:
遠
特點 大
熱
3、自由朗讀,找出有關描寫的語句體會文章如何把太陽的這些特點寫具體、寫生動的,同桌討論。
4、交流,讀句。
遠:傳說引入,數據,比較,假設,反問。
(課文開頭以后羿射日的神話傳說引出了太陽究竟離我們多遠這個問題。再以其實一詞為過渡指出太陽離我們的實際距離是1.5億公里,然后運用比較的方法說明:到太陽上去,步行需要3500年,坐飛機需要20幾年,最后得出結論箭哪能射得到呢?從中使我們感受到太陽與地球的距離真是太遠了。
大:比較,數據,比喻
(先說人們覺得太陽不大,而實際上卻大得很,與地球相比,要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最后解釋為什么看上去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那是因為太陽離地球太遠了。)
熱:數據
(大火球這一比喻把太陽的形狀及會發(fā)光、發(fā)熱的特點都反映出來了。接著講表面溫度有6000度。課文用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來說明6000度的溫度有多高。再講中心溫度,也就是內部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3000倍,那就高達1800萬度了。)
5、小結:第一段運用了傳說、數據、假設和比較的方法,分三個小節(jié)具體形地、把太陽遠、大、熱的特點闡述得清清楚楚,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齊讀第一段,概括段意。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搞清太陽與地球的關系。
1、指名一位同學讀第4節(jié)第1句與第8節(jié),其余4節(jié)由4小組分別讀。邊讀邊思考:為什么這么讀?(出示板書)
2、第二段的第一句話是第二段的總起句,在全文中又起到了過渡作用,指名讀句,請你把這句話中兩個分句之間的關系弄清楚。
(兩個事物之間距離越遠,一般來說,,關系就越遠,這是一個常識,而太陽雖然離得遠,但是與我們的關系卻非常密切。)
3、請你用抓過渡句的方法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4、默讀分述部分,思考:課文從哪幾方面寫了太陽與人類的關系?結合插圖回答。板書:
總
動植物
與人類的關系 分 氣候變化
防治疾病
總
5、分小組自學:
要求:
⑴熟讀課文,體會太陽與地球的關系。
⑵看圖說說有了(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會怎樣?小組分派角色,擔任講解員。
(其實副詞,表示所要說的是實際情況(承接上下文而含轉折)。)
6、大組交流。
四、總結朗讀全文
1、太陽是我們人類取之不盡,用之無窮的五大能源,希望同學們從小學好科學知識,長大能更充分地利用好太陽,為人類造福。
2、朗讀全文。
五、完成交流課后習題
六、布置作業(yè)
抄詞,家默,讀文
板書設計:
20、太陽
遠
特點 大
熱
總
動植物
與人類的關系 分 氣候變化
防治疾病
總
《和太陽比賽早起》教案之五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詞句的優(yōu)美。
2.體會詩歌表現的美好情懷,理解描寫我們和太陽比賽早起的詩句,激發(fā)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激情地誦讀詩歌,感受詩中的美好情懷。
難點:走進詩歌,激發(fā)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配樂朗讀的音頻資料、日出的視頻。
學生:搜集歌唱祖國的詩歌。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引入課題
1.老師播放配樂朗讀,學生感受。
2.呈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學生談感受)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描繪日出美麗景色的現代詩《和太陽比賽早起》。板書課題。
4.齊讀課題,理解題意。
二、初讀詩歌,了解大意
1.試讀全詩,讀準字音。
2.給詩歌小節(jié)編序號,想想每個小節(jié)的主要意思,并批注在旁邊。
3.分節(jié)朗讀,并正音。
4.說說讀后感受:這首詩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三、研讀第1節(jié)
1.齊讀第1節(jié)。
2.思考:從哪些詞句看出,我們是在和太陽比賽早起?(板書:我們、太陽)
反饋:當當我們離開營帳,輕輕地走過它們身邊。強調沉睡夢里。
3.此時是什么時候?(日出前)日出前,大地一片靜謐安詳,少了人群的喧鬧,少了蟲鳥的歡叫,而迎來了我們輕輕的腳步。
4.為何我們會這樣早起?(是為了與太陽比賽早起)此時我們是怎樣的心情?(迫切、激動的心情)
5.指導朗讀下面的句子。
我們離開營帳,輕輕地走過它們身邊。
這句中的它們指誰?輕輕地說明了什么?(它們指正在沉睡的森林、花草、小鳥和白兔。我們是一群有禮貌的孩子,悄悄起來,輕輕地走。所以要讀得平穩(wěn)、輕緩一些。)(相機板書:輕輕地)
6.有感情地朗讀第1節(jié)。
四、指導閱讀第2節(jié)
1.指名朗讀第2節(jié)。
(1)討論:在和太陽比賽早起的過程中,我們是怎樣做的?你能找到句中幾個表示動作的詞語嗎?從這幾個詞,你體會到什么了?
這節(jié)中穿過跨過沿著奔上這幾個動詞寫得很確切,與樹林小溪小路山頂搭配恰當。從這幾個動詞中可以體會到我們的迫不及待。(板書:穿過、跨過、沿著、奔上)
(2)輕聲朗讀這一節(jié),想一想我們和太陽誰更早起?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看,東方的云彩在變顏色,是不是比不過我們,云彩呀,你才悄悄地紅了臉?說明此時太陽周圍的云彩顏色正發(fā)生變化,太陽正要升起。這一句寫得多有趣,它讓你想到了什么呢?(日出前,太陽睡在厚厚的云層里,太陽醒來后,它的光芒便會漸漸地從云層中穿透出來,染紅云層的臉;說不定云彩是為還在被窩里的太陽害羞而臉紅的呢。)
從云彩在變顏色我們可以看到太陽正要升起,這便是日出時。
(3)日出時的情景是怎樣的呢?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別嚷!輕點輕點表達了怎樣的感情?詩中怎樣形象生動地寫出太陽升起的情景?花草樹木小鳥這時是怎樣的心情?
別嚷表達我們屏息等候太陽升起的激動心情。露出頭頂露出眉毛和眼睛露出笑臉,最后跳起來,把太陽擬人化了。太陽升起來了!花草樹木小鳥都非常興奮,實際上是寫我們興奮的心情。
(4)教師出示日出視頻,讓學生看著視頻聽老師朗讀課文相應的詩句,感受日出的壯觀與美麗。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2節(jié),朗讀時要突出人物激動、興奮的心情。
五、學習第3~4節(jié)
1.我們和太陽比賽早起,比賽的結果怎樣?(我們贏了)從哪兒可以看出來?(我們是歡迎太陽的儀仗隊,我們走在太陽的前面,是我們揮動著紅旗,把太陽迎接到人間。)相機理解儀仗隊。(板書:迎接)
2.讓學生自由讀讀第3節(jié),勾畫寫日出后大地景色的句子??粗毡樯胶犹镆俺C健。
詩中采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描繪太陽?抓住了哪幾個形象的動詞?
詩中采用了擬人手法描繪太陽,讓人感覺太陽如同一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充滿活力、意氣風發(fā)。抓住了照遍走進喚醒幾個動詞。
3.發(fā)揮你的想象,說說太陽邁著輕盈、矯健的腳步還會去哪些地方?
句式訓練:(出示課件)
是我們揮動著紅旗,
把太陽迎接到人間;
看著它,
看著它,
看著它,
它的腳步多么輕盈、矯健。
4.我們迎接著太陽,此時我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呢?我們?yōu)槭裁慈绱似诖粘觯?/p>
我們懷著迫切激動的心情迎接太陽,迎接更美妙的一天。因為一日之際在于晨,祖國的早晨陽光燦爛,多么美好,我們希望祖國將擁有更美好的一天。(板書:祖國的早晨、美好的一天)
5.引讀第4節(jié)。
面對徐徐升起的紅日,面對沐浴朝霞的小河田野、村莊果園,我們完全沉浸在光的世界,美的海洋,我們放開喉嚨,唱起歌來,讓我們盡情歡呼祖國的早晨,讓我們舉起雙手迎接更加美好的一天!此時此刻,我們的心中充滿了對太陽的愛、對大自然的愛、對祖國的愛。
六、課堂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課后第2題的兩個句子,勾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它們的妙處。
3.交流展示自己搜集的歌唱祖國的詩歌。
綜合性實踐活動:組織學生登山看日出。
附:板書設計
《畫》教學設計之五
教學目的
1.能對照圖畫用自己地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懂得為什么說謎底是一幅畫。
2.學會畫、遠、近、無、聲、驚七個生字,認識土字旁,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3.會正確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準備教具:生字卡片、掛圖、錄音
教學過程:共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同上
2.學會七個生字
3.能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畫導入新課(課件)
1.教師范讀詩歌猜謎,出示掛圖,并揭課題。
a.上課之前,老師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聽仔細了(范讀課文)
b.學生動腦筋猜
c.出示掛圖(課件):好極了,就是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畫》(板書課題)。
2.仔細看這幅畫,畫上畫了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自己讀一讀這首古詩,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邊讀邊想一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呢?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正音:色、近、驚
三、對照圖畫,再讀課文
1.看看圖畫再讀讀課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說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師板書:山、水、花、鳥)
3.請小朋友在這幾個字下畫上小圓圈,說明這首古詩主要寫這些景色,課文主要寫的景色,我們要讀重音。
四、講讀課文,理解詩意
(一)講讀第一、二行
1.看圖說話:小朋友們,畫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話說說山怎么樣,水又怎么樣?
2.想一想:我們平時出去玩,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嗎?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們在近處聽,會聽見什么聲音啊?你能學一學嗎?(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流水聲)
3.小結:這幅畫畫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畫得像真的一樣,那么究竟是一幅圖畫,還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為什么?
4.扮演詩人,遠看山,近聽水。
a.指名扮演詩人,到教室后面看畫中的山,問:現在你看這畫中的山,有沒有看到它的顏色?
b.這就叫遠看山有色
c.教學生字色: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字型;說說色是什么意思?(顏色,課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詩人,到畫前聽聽流水:問,你聽到流水的聲音了嗎?為什么?
e.小結:因為是畫,所以說聽聽--(水無聲)
f.教學遠近:遠近是一組反義詞,說說怎樣能記住這兩個字;無聲是什么意思;無的反義詞是什么?
g.教學聲:強調字形,聲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導朗讀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二)講讀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許多花都怎么樣了?可是課文里是怎么說的,為什么?
2.要是鳥停在樹枝上,人來到鳥的面前,鳥會怎么樣呢?
3.指名扮演詩人,走近畫,做趕鳥的動作。問:有沒有看到鳥兒飛走?課文是怎樣說的?
4.教學驚: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驚的?驚是什么意思?(吃驚、害怕)
5.指導朗讀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五、朗讀全文
六、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畫呢!
七、作業(yè):在田字格中指導書寫7個生字;畫:先中間,后兩邊;聲:強調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頭;遠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字詞,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指導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1.認讀生字卡片(開火車)
2.課堂作業(yè)本第一題
3.形近字比較,組詞
遠()近()京()聲()
運()聽()驚()色()
二、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
2.指導朗讀: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范讀-指讀-引讀-齊讀
3.根據畫面背誦課文
a.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景色?
b.課件(聲畫統(tǒng)一),試背-齊背-指背
三、作業(yè)指導
1.寫出這首詩的幾對反義詞:遠--近、有--無、去--來
2.默寫課文
《觀潮》教學設計之五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出一份最優(yōu)質的教案。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潮》教學設計之五”,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觀潮》教學設計之五
這是一篇以杭州灣錢塘江大潮為主題的課文,文章層次分明,其生動優(yōu)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雄偉壯觀的錢塘江大潮描述得有聲有色、氣勢非凡,讀來使人身臨其境,深受震撼。真是一篇學生喜歡的佳作美文。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認真讀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了解錢塘江大潮在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點,從而認識到錢塘江大潮是洶涌澎湃的天下奇觀。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潮汐的成因及相關知識。
情感目標:使學生在錢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錢塘江大潮、乃至祖國的大好河山、錦繡風光的無比熱愛。
技能目標:引導學生能深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小節(jié)。學著按時間寫作的辦法仿寫片段《雷雨》。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洶涌澎湃、雄偉壯觀。
2、理解并主動積累課文中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并讀出感情。
教學難點:
1、使學生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洶涌澎湃、雄偉壯觀。
2、仿寫一個片段《雷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愛旅游嗎?哪些地方的景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家能用平時積累的語句來描繪這些令自己難忘的景象,真不錯,老師也積累了一段與大家一起分享。師深情背誦課文3、4。
3、出示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悟:
1、同學們聽了老師的誦讀,對錢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
2、請同學們也來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劃出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反復讀讀,推薦給同桌。
3、師按學生回答歸納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
4、交流學生喜歡的語句,及時糾正讀音。并讓學生說喜歡的理由。
三、精讀課文:
1、錢塘江大潮為什么會被稱為天下奇觀。(并板書)我們一起去看看。
2、指名讀課文第2節(jié),你讀懂了些什么?師歸納板書:江面平靜,人山人海、昂首東望。
3、望字在課文里除了看,還有一層意思等著、盼著。該怎樣讀讀人們的這種心情?出示圖片江面平靜,配上音樂,學生自己讀讀。
4、交流讀,引導學生抓住橫臥、籠罩、屹立等詞把當時的氣氛讀出來,注意及時請學生評價朗讀的情況。
5、師生對讀,請學生體會朗讀成功的原因,總結學法。
理解重點詞句。
讀出人們的心情。
選折合適的音樂。
6、自由讀讀3、4小節(jié),在學習小組中按學習方法自學課文。
7、交流理解的詞語,并讀讀該句句子。
8、師歸納板書:悶雷滾動,出現一條白線,人聲鼎沸、沸騰。
9、重點交流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的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抓住比喻,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
10、體會人們的心情。板書。配樂誦讀,學生自由選折音樂,組成小組讀讀。
11、集體學習課文最后一節(jié)師生對讀。
四、拓展、探究
1、關于錢塘江大潮,你還想了解些什么,引導學生網上學習。并試著向外國游客介紹一下你眼中的錢塘江大潮。并把自己的觀點介紹具體。
說話練習:錢塘江有著()的大潮。()。
2、仿寫《雷雨》
出示媒體雷電交加的景象。
出示要求:運用恰當的語句寫出雷雨的氣勢。
五、回家作業(yè):
1、想象雷雨前、雷雨后的景象,把短文寫完整。
2、收集世界奇特景觀的資料、圖片。
附板書設計:
觀潮
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
江面平靜出現白線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余波西去、恢復平靜
(看)浩浩蕩蕩
(聽)山崩地裂
昂首東望人聲鼎沸、沸騰深深震撼回味、贊嘆天下奇觀!
《貓》教學設計之五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貓》教學設計之五”,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貓》教學設計之五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課文生動具體地敘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剛滿月小貓的淘氣可愛,激發(fā)學生觀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在觀察中抓事物特點的能力。
2.訓練學生運用摘句歸納法概括段意,以提高學生明確、完整、簡潔地表達段意的能力,促進邏輯思維的發(fā)展。
3.能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體會踩印幾朵小梅花、淘氣、絕不會等詞和詞組所表達的感情。
4.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無優(yōu)無慮、生氣勃勃造句。
5.背誦課文第4節(jié)。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用摘句法歸納段意,是重點;體會貓的性格有些古怪,滿月小貓的淘氣可愛,感受作者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對貓的喜愛之情,是難點。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談話:同學們知道著名的作家老舍嗎?他是人民的藝術家。他的作品用詞準確,語句優(yōu)美,常常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要來學一篇他寫的散文。
2.揭題:貓(讀題)
二、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順序
1.自由輕聲讀課文。
要求:讀準生字、多音字,讀通課文。
思考:①老舍先生從哪兩方面來寫貓的?②給課文分段。
2.指名讀,交流。
①課文從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和滿月的小貓更可愛兩個方面寫貓的。(板書)
②分段:第一段:1、2、3節(jié),第二段:第4節(jié)
三、落實訓練目標
(一)運用摘句歸納法概括第一段段意。
1.分節(jié)朗讀,劃出表示這一段主要意思的句子。(第一句)
師述:這句話在第一段中是總起句。
2.理解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一句。
出示比較:
貓的性格古怪。
貓的性格有些古怪。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古怪是什么意思?
古怪跟一般情況很不相同,讓人覺得詫異,感到生疏罕見。本課指貓的性格特別、難捉摸。
讀出句子語氣。
3.第一段抓住描的哪些特點來描寫貓的古怪呢?自讀第一段。
完成書上題1/(2)
交流出示板書:
老實貪玩盡職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不吭
貓膽小勇猛
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4.運用摘句法歸納段意。
(1)復習四年級學過的摘句法歸納段意的方法。
(2)說說段意: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完成填空1/3)
5.朗讀第一段。
(二)強化訓練目標
1.自讀課文第二段,想一想第二段句子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總分總)
2.用摘句歸納法概括段意:滿月的小貓?zhí)詺饪蓯郏ǜ陌鍟?/p>
3.齊讀第二段。
四、總結并朗讀全文
1、哪些段落可用摘句法歸納段意?如何運用摘句法歸納段意?
(有總起句、中心句、總結句的段落,先摘句,后整理句子歸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2、家默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讀通了課文,并且運用摘句歸納法概括了課文每段的段意,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同時出示第一節(jié)課的板書。
二、品詞句,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一)品詞品句細細體會貓的古怪性格(第一段),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1]自學第一節(jié)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貓的性格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你能從哪些語句中讀出貓的老實、貪玩、盡職的古怪性格呢?
自由朗讀第一節(jié),并用劃出有關語句。
2.朗讀交流。
注意讀出詞語和句子語氣:
①的確成天無憂無慮多么閉息凝視非不可
(用詞素合成法理解閉息凝視)
②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
比較
任憑誰呼喚,它也不肯回來。
3.引讀: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它老實在
它貪玩在
它盡職在
4.小節(jié):老實,貪玩,盡職集于貓的一身,的確寫出了貓的性格古怪。
5.齊讀第一節(jié),體會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
[2]小組學第二節(jié)
1.過渡:貓的性格古怪表現出的第二點是它(師指板書)
生齊讀: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不吭
2.小組學習第二節(jié),提要求:
①貓的溫柔可親表現在哪些地方,請你用朗讀表示出來。
②哪些語句表現了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請你在朗讀中用語氣表示出來。
3.交流朗讀。
①貓的溫柔可親:
a.用身子蹭你的腿,要求抓癢。
b.跳上桌來在稿子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c.豐富多腔地叫喚
d.給自己解悶。
②喜愛之情:
出示: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兒伸出來要求給抓癢。
理解蹭:
①蹭是什么意思?(磨、擦)
②請大家讀句子,說說你從這個蹭字中讀出什么味來了。生讀文。
③剛才大家都讀得很認真,這個句子的意思大家都讀懂了嗎?下面我們來表演一下好嗎?老師來演大作家老舍先生,誰來演貓呢?生表演。
④你們覺得剛才那位同學演得怎樣?誰愿意再來演一次。
⑤你們看,這只貓的動作是多么的溫柔可親啊,分明像一個孩子在向大人(生:撒嬌)
⑥師小結:是啊,當貓的身體接觸到作者的腿時,作者所感覺到的不是貓碰了他,而是貓像一個溫柔可親的小孩在親昵地蹭著他。由此可見,作者對貓是多么喜愛啊!誰能把作者的這份喜愛之情讀出來呢?
⑦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句子。
出示: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把貓臟的腳印比喻成小梅花。讓淘氣的貓在寫作的干凈的稿紙上任意踩踏,非但不冒火,反而贊賞它是踩印了幾朵小梅花,表達出老舍的愛貓之情。
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小結這-節(jié):
作者抓住了貓的性格中又一對矛盾高興與不高興的表現來寫,寫得細致、逼真,說明作者和貓的關系親近,作者非常喜歡貓。
5.齊讀第二節(jié),把老舍愛貓的語氣讀出來。
[3]集體學第三節(jié)
1.師:老舍不僅喜愛貓的老實、貪玩、盡職,而且喜愛貓高興與不高興時的表現,還喜愛貓既膽小又勇敢的性格。
2.朗讀第三節(jié),讀出老舍對貓既疼愛又贊賞的感情。
(二)品詞品句體會滿月小貓的淘氣可愛(第二段),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1.你認為這段文章哪些詞句體現了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反復自由地朗讀。
2.交流:
①詞語:
更特別得喜愛,更在這里有遞進作用。(讀好詞句)
淘氣頑皮。把小貓當作了孩子。(讀好詞句)
絕不會嬉鬧的貓把家里搞得枝折花落,老舍并不生氣,反倒覺得它們生氣勃勃,天真可愛。(讀好詞句)
②句子:一根雞毛枝折花落。
板書:屋里耍個沒完沒了摔、跌、撞
院子里花草遭殃
請你用詞素合成法理解枝折花落。
3.根據板書,背誦第二段,深入體會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
三、總結全文,完成課后練習
1.老舍筆下的貓你喜愛嗎?為什么?
老舍筆下的貓不像貓,倒像(小孩子)。老舍把貓當作小孩子來寫,用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它的淘氣、可愛,表達了對貓的喜愛之情。
2.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你的喜愛之情也表達出來。
3.造句。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練習冊;
2.課外尋找有關老舍的資料,如老舍原名什么?為什么取名叫老舍?寫過哪些作品。閱讀有關老舍的作品。
板書:
老實貪玩盡職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不吭
貓膽小勇猛
屋里耍個沒完沒了摔、跌、撞
滿月的小貓?zhí)詺饪蓯?/p>
院子里花草遭殃◆
《窮人》教學設計之五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要根據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這樣不僅拉進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還讓學生學到了知識,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窮人》教學設計之五》,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課文《窮人》選自小學語文教科書第十冊第五單元,作者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課文講的是漁夫和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后,主動收養(yǎng)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的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統(tǒng)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樸實、準確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真情實感。文章的特色在于通過描寫人物的行為和心理活動表現了人物的美好心靈。文章多處出現人物之間的對話及心理活動,是練習朗讀的佳作。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課文中出現的新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練習續(xù)寫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練習續(xù)寫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恩、嘿、哦、喃4個生字。
能正確理解下列詞語:自作自受、魁梧黧黑、喃喃、忐忑不安。
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生活的窮困和悲慘。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漁夫夫婦淳樸、善良的美好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交流收集的材料。
1、簡介本文作者以及其主要作品。
2、簡介時代背景。
二、自選方式,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學生讀書后,要求他們提出課文中易讀錯的字音,讀不通的句子以及不理解的詞語。
僅以易讀錯的字音為例,學生有可能提出以下幾個字:
自作自受魁梧黧黑仍舊模樣勉強傾聽
可采用教師帶讀、輪讀、個別讀等方式練習讀準字音。
三、檢查朗讀,從正確、流利兩個方面評價。
四、交流初讀收獲。
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了解本文的主要內容,文章的寫作特色,以及對漁夫夫婦的悲慘生活和優(yōu)秀品格的初步感受幾個方面談談初讀的收獲。
五、置疑,交流。
學生提出的問題先在小組內討論解決,然后再提出小組內決不了的問題,全班交流。學生可能主要提出以下問題:
1、為什么以窮人為題,而不以桑娜和漁夫為題?
2、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丈夫受的了,為什么還要把鄰居的孩子抱過來?
3、當桑娜拉開帳子,漁夫看到鄰居的兩個孩子以后會有什么表現?
4、文章中省略號處桑娜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
其中,第一個問題學生較易理解,因此當堂課就可以解決。而后三個問題比較有深度,初讀課文后便回答比較困難。可待到以后深入理解課文時再給予解決。
六、學寫生字。
要求學生自己提出難寫的字,并自己想辦法識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沙俄時代窮人的悲慘生活,感受他們勤勞、淳樸、善良的優(yōu)秀品質。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體會人物復雜的心理,初步領悟課文運用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方法。
教學重點
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體會人物復雜的心理,初步領悟課文運用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回顧復習。
1、回憶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回憶上節(jié)課還有哪些疑難問題尚未解決,明確本課時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和方式,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根據課文內容,想象文中省略號處桑娜的心理活動。(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有選擇的完成)
3、思考: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丈夫受的了,為什么還要把鄰居的孩子抱過來?
二、分組自學,討論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本組同學喜歡的一個問題討論交流。
三、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1、匯報、指導朗讀。
以小組讀,全班讀,個別讀等方式進行朗讀匯報,中間穿插評讀和教師范讀。使學生在評讀和教師范讀中進一步體會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師可提出這樣的問題引導評讀:你覺得他讀的怎么樣?你認為應該讀出怎樣的感情來,為什么?這樣以讀促理解,既練習了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又能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出人物善良的品質,一舉兩得。
2、匯報、交流第二個問題。
設計此項練習意在訓練學生能夠根據上下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練習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蓪⒋隧椨柧毢屠首x訓練相結合,讓學生邊讀邊想象人物此時的心理活動,然后再根據自己想象的心理活動指導自己的朗讀。
其中,課文第9自然段可作為重點段研讀。教師可引導學生抓住這段話中的重點詞句進行分析,幫助想象。如教師可引導學生抓住已經夠他受的了這句話想象桑娜此時會想到什么。學生展開想象后會填寫出這樣的描寫桑娜心理活動的語句:丈夫整日整夜的打魚,既辛苦又有生命的危險,可即使這樣,孩子們還穿不暖,吃不飽。丈夫為了這個家已經付出了許多,自己的五個孩子已夠拖累他了,我再收留西蒙的兩個孩子,丈夫能負擔的起嗎?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反復讀自己填寫的語句,體會出桑娜此時的心理是十分為難和矛盾的。當學生體會出這一點后,再讓學生帶著為難的語氣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進行這項訓練時,教師不要強求學生,而要讓學生盡其所能,能體會出什么來就是什么,能填出多少來就是多少。無論學生完成的如何,教師都要給予表揚鼓勵。
同樣,課文第11、18、23自然段也可用來作此項練習。這幾個自然段可由學生自己分析、填寫、朗讀、交流。師生應及時給予評價。學習完后,教師可相機點撥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幾種方式。
3、匯報、交流第三個問題。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結合課文內容發(fā)表自己對桑娜以及漁夫的看法。答案不要求統(tǒng)一,學生可暢所欲言。只要不偏離中心,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
四、教師小結,布置擴展練習
教師可使用這樣的結束語:桑娜和漁夫的困苦生活以及西蒙一家的悲慘命運都是沙俄的黑暗統(tǒng)治造成的。沙俄將自己的魔爪伸向了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家庭,桑娜和漁夫便是這些窮人的縮影。那么他們以后的生活會怎樣呢?那么就讓我們展開想象,下節(jié)課學習續(xù)寫《窮人》這個故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展開合理的想象,練習續(xù)編《窮人》這個故事。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并將它們積累下來。
教學重點:
掌握續(xù)寫故事的方法,明確續(xù)寫故事的要求。
教學過程:
一、提出續(xù)寫要求。
1、先要清楚整個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思想品質。
2、掌握故事的主線。
3、情節(jié)發(fā)展要合情,想象要合理。無論最后發(fā)展成什么樣子,主線不能變,人物的性格特點都不能有本質上的變化。
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續(xù)寫思路。
三、當堂練習續(xù)寫。
四、讓學生讀自己寫的文章,大家點評。
五、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并將它們積累下來,進行全班交流。師生給予評價。
板書:窮人
桑娜漁夫
非這樣做不可揍我一頓也好皺起眉臉變的嚴肅總能熬過去
(心理活動)(動作、神態(tài)、語言)
善良
點評:
教學中注重以讀為主線,在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在讀中感悟課文的內容,在讀中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師還注意適時組織學生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匆匆》教學設計之五
老師在上課時經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匆匆》教學設計之五”,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你喜歡讀書嗎?都讀過哪些書?讀了這本書你有什么收獲?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1、剛才同學們談了自己喜歡讀的書,我也非常喜歡讀書,尤其是散文。我想為大家朗誦一段?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聽。[教師配樂讀《荷塘月色》中一段文字]
2、聽了這段話,你有什么感受?能不能告訴大家?(自由說),你知道這么優(yōu)美的文字是哪位作家的手筆嗎?(朱自清)[出示畫像]課前,同學們搜集了大量的有關朱自清的資料,對他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
3、朱自清的散文樸素,語言精練,文筆清麗,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他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板書:匆匆]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4、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時,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自由說)同學們的想象很豐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匆匆的呢?我們就先來欣賞一下這篇散文吧。誰愿意來讀讀課文?你想讀哪段?告訴大家。讓我們來共同欣賞。(這幾位同學讀的非常流利,有的同學讀出了感情。)
二、學習課文
聽了一遍課文,相信大家對文章有了自己的初步感受,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感受深或者特別喜歡的句子畫下來,開始吧?,F在,誰愿意讀讀你畫的句子?談談你的感受或者喜歡的理由?
(一)第一自然段
1、學生讀本段,談感受(語言美)
2、這位同學喜歡第一段中的句子,誰也畫了這段中的句子,愿意讀給大家聽聽嗎?你能通過朗讀感染大家,讓大家都喜歡嗎?
3、誰還愿意讀讀?我看到還有很多同學想讀?愿意讀的站起來一起讀好嗎?
4、從這一段眾,你感受到了什么?時間一去不復返。[板書:時間一去不復返]
5、哪位同學還愿意來讀讀你畫的感受深或喜歡的句子?
(二)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學生談感受。
2、誰還想讀讀你畫的句子?
3、你再來讀讀最后一句話,看看你能體會出什么?
4、帶著這種感受,再讀讀這個自然段。
5、誰來讀讀這句話?時間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到大海里,那么時間還像什么呢?
6、是啊,時間就這樣匆匆的,悄無聲息的溜走了,在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同學們請回憶一下,同位之間交流交流。
7、當老師讀到這句話時,不禁想到了自己所度過的二十年時光,第一次戴上紅領巾,第一次和老師春游,第一次踏上講臺為同學們講課這難忘的一幕幕情景,仿佛發(fā)生在昨天一樣。那么,同學們,你們想到了些什么呢?
8、過同學們的交流,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了時間匆匆,稍縱即逝。
你還畫了哪些句子?愿意讀給大家聽聽嗎?
(三)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學生談感受。
2、結合你畫的句子,能讀出你的感受嗎?
3、我們再來看看這段話。[出示: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誰愿意讀讀?]你一定注意到了,老師將原文中的句號改為了省略號,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能像作者這樣說說嗎?)
4、你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與同位交流一下,然后把你想到的選擇兩三句寫在卡片上。[卡片為書簽形式]
5、誰愿意讀讀你的作品?同學們寫的非常精彩,這張卡片老師就當作禮物送給大家,那么,你想把它放在哪呢?
從同學們的發(fā)言中,我們感受到時間的寶貴,應該珍惜。[板書:珍惜]
除此之外,你還畫了哪些感受深或喜歡的句子?
(四)第四自然段
1、讀第四自然段,體會出了什么?
2、誰還愿讀讀?你有沒有更深的體會?(你從哪句話感受到的?讀出來好嗎?)作者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呢?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寫這篇文章的嗎?(你真善于學習)老師也查到了有關資料,并進行了組合,大家來讀讀吧。
3、請你再讀讀最后幾句話,體會到了什么?你知道這篇文章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寫的嗎?
4、相信大家讀了這段文字后,會對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的體會。
5、下面,請大家?guī)е愕倪@種體會,放開聲音讀讀這個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作者認為不能虛度此生,應該有所作為,他是在告誡自己,更是在喚醒人們。讓我們帶著這種體會,一起來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通過朱自清的這篇散文,我們深深感受到了時間匆匆,一去不復返,關于時間的話題,多少年來,許多中外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的著名的詩文、警句,那么,你都知道哪些呢?同學們,把握生命中得分分秒秒吧,這樣,當我們回憶往事的時候,就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四、課外拓展
課下請同學們繼續(xù)搜集有關的材料,辦一期手抄報,一周后展評。那么,這篇文章在寫作上有哪些特色呢?下節(jié)課我們共同探討。
《山村》教學設計之五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中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對山村美景的喜愛之情。
2、認識山、村、臺、九、枝等10個字,會寫四、五、六、七、十5個字。
3、學習基本筆畫橫折鉤(),豎彎(└),掌握先外后內再封口,先上后下,先橫后豎等筆順規(guī)則。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識字,寫字習慣。
教具準備:數字卡片,漢字卡片,山村圖畫。
教學過程:
一、開學到現在,我們已經認識了拼音王國的所有朋友,今天讓我們帶上這些拼音朋友到漢字王國去,不過要想進入漢學王國必須先打開這幾把鎖,誰能把鎖上的數學課上學的阿拉伯數字讀一下,打開這幾把鎖的鑰匙就語文課上學習的漢字一十誰能打開第一把鎖二、三、八。
看來對我們學過的這幾個漢字,記得很扎實,這些通往漢字王國的鑰匙,被子古代一個叫邵雍的詩人巧妙的藏在一首詩里了,這首詩的題目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山村》。
二、(一)看請同學們把書翻到42
頁,看我們的拼音朋友早就迫不急待跑到這首詩上去了,老師先把詩讀一下,你看著音節(jié),小聲跟讀,你在跟讀時什么新發(fā)現,那一個字和我們學習過的這個字的發(fā)音不同,你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都出現了什么景物?(小山村有幾戶人家,有樹,有花)。誰讀的越仔細,眼前看見的景物就越多,那現在就把你看到的景物簡單的畫下來吧。(師:講詩意,配樂)。生:畫畫。師:誰愿意把你的畫展示給大家看看,說說你都畫了些什么?(人家,亭,樹,花)
師:老師也畫了一幅,小山村真美啊,我們一起背這首詩就好像走了小山村一樣(師指同上景物)
你覺著這個幽靜的小山村美嗎?
(二)1、在這首詩中哪些字是你已經認識的?怎么認識的?生:回答。同學們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既懂得觀察,又能通過各種途徑自己識字,真棒!你覺得這些字哪個音或字形又難記,請同學們提個醒,生:(煙、里、家、亭、座)這些字都是同學們認為比較難記的,課后我們可要多和它們見見面,這樣你們就會熟悉它們的。
2、這節(jié)課老師還給大家?guī)硪晃慌笥涯??你們聽,小老虎嗷嗷叫,為什么?有煩惱,小朋友,請出招,這些字,要記牢,哪些字,也就是還差的這和把能打開漢字王國鑰匙上的漢字。
3、現在看書43頁,仔細觀察四是怎樣寫的。(生)師貼四。
師:四的第二筆叫橫折鉤,第四筆叫豎彎。板書:┗,齊讀橫折鉤豎彎,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師一起寫。
①在田字本上寫一個四。
②誰能說一說五字有幾畫?四每一筆是什么?怎樣寫?注意橫折為一筆,寫的時候按從上到下這樣的筆面規(guī)則,好大家書空五,在田字本上寫一個五。
③大家觀察六這個字,誰能說一說寫六時應注意什么?(最后兩筆要看清:撇不能寫成豎或點,點不能寫成豎或捺。書空六,在田字本上寫一個六。
④這個字念什么?七注意橫要略斜,書空七,寫在田字本上。
⑤這是最后一把鑰匙,這個字念什么?齊說十的橫要寫在中線上,豎要寫在豎中線上,起筆重些,豎要寫直,輕輕收筆,豎略長于橫,先寫橫,再寫豎,書空十寫在田字本上。
漢字王國的大門終于打開了,為自己良好的表現鼓鼓掌祝賀一下。
4、老師知道你們也累了,那我們一起唱歌輕松輕松吧(放錄音),有些意猶未盡吧,那我人就做個摘果子的游戲吧!聽清游戲規(guī)則,摘到果子后,領大家把果子上的生字正確的讀兩遍,并把這個字所在詩句讀一遍。
師:誰能用這個字組詞。
誰能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學會了一首古詩,會認臺、枝等字,會寫四、五、六、七、九、十這幾人字)。
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有關節(jié)日的資料,要交代清楚幾月幾日(日期要用漢字的一至十來表示,其它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父母幫助,只要你親自搜集了,你就會得到一顆知識積累星,積極行動吧。
《燕子》教學設計之五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你們知道有哪些優(yōu)秀的小學教案嗎?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燕子》教學設計之五”,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燕子》教學設計之五目的要求
1、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的景色,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3、學會本科生字、新詞,運用圖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段,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學難點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教具學具自制幻燈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默讀導讀部分,了解本組教材的內容和要求。
二、指導學生看圖
1、微機出示燕子圖讓學生說說燕子的形狀
2、微機出示插圖看圖敘述圖意
①按由近到遠的順序觀察春天的景色
②觀察近處空中的燕子
③觀察遠處落在電線上的燕子
四、檢查預習:
1、默讀課文,說說燕子是什么樣子的,燕子飛行時有什么特點。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五、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讀思考:
投影:1、燕子的外形特點2、燕子的性情特點
(2)、討論解答
(3)練習背誦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圖說說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樹有什么特點
理解聚攏、像趕集似的、體會寫法
想想光彩奪目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2)理解生機和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感情朗讀想象畫面
練習背誦
3、圖文對照理解3-4自然段
微機出示畫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觀察飛行中的燕子
指明讀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
看圖說說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觀察落在電線上的燕子讀讀第自然段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理解課文五線譜、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指明讀比喻句,體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③、練習背誦
六、作業(yè):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寫法
1、自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2、討論交流:
課文從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分別寫了燕子的什么特點?
二、指導、檢查背誦
1、自讀課文,完成思考練習第3題(出示幻燈片)
2、指導學生按自然段背誦
3、檢查背誦(小組互查教師抽查)
三、指導識記生字、詞
1、出示生字(幻燈片)抽查讀音
2、說說記字方法重點指導俊、攏、奏的寫法
3、練習書寫思考練習第4題的詞語
四、作業(yè)
1、熟練背誦課文
2、預習海上日出
板書設計:
羽毛
外形翅膀
尾巴
贊熱
燕子飛回增添生機美愛
春大
姿態(tài)優(yōu)美天自
飛行速度快然
心情高興
停歇電線曲譜
燕子音符
教學札記: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比較盲目,沒有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有重點、有目的的觀察圖畫,并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撈鐵?!方虒W設計之五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提宋朝時發(fā)生的故事。有一次,黃河發(fā)大水了,河兩岸拴住浮橋的八只大鐵牛,被大水沖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懷丙和沿利用水的浮力撈起了鐵牛,從而說明他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
教學目標:
1.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感受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教育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詞.
4.朗讀課文.能簡述撈鐵牛的經過.
教學重點:
1.理解懷丙和尚撈鐵牛時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
媒體設計:字卡,浮力實驗器具,字幕.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第17課《撈鐵牛》,看了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么?(誰撈鐵牛?為什么撈鐵牛?怎么撈的?結果怎樣?)
二.看書聽朗讀錄音.
三.布置自學.(字幕出示自學要求)
1.初讀課文,看拼音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工具書學習
3.想一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試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字卡,認讀生字。
2.匯報弄懂了那些詞語,重點檢查以下詞語:浮橋、淤泥、宋朝、熟悉、出色。
3.分段,講段意。(課文是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繼續(xù)的。先講鐵牛被大水沖走,陷在淤泥里,一個和尚主動提出撈鐵牛:再講和尚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接著講怎樣撈起一只只鐵牛:最后講這個和尚的名字和身份??煞炙亩?。)
4.朗讀課文(四人,每人一段)
5.學生質疑。
6.五.作業(yè):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明確目標。
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7課《撈鐵?!?,大家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懷丙和尚撈鐵牛的事。)他是怎樣撈鐵牛的?這節(jié)課我們深入討論學習。
二.出示思考討論題。(字幕)
1.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撈鐵牛的?說明了什么?
2.懷丙為撈鐵牛做了哪些準備工作?你覺得怎樣?
3.打撈鐵牛的工作是分幾步做的?你覺得怎樣?
4.為什么說懷丙是宋代出色的工程家?
三.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導撥。
1.第一個問題,抓住議論紛紛這個詞進行導撥。(議論紛紛,是說許多人在一起各說各的辦法,這里有困難大、無計可施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懷丙和尚說: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他們送回來。這說明他有心信,而且說話留有余地,并且已經想好了撈鐵牛的辦法。)
2.第二個問題,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這段共有四句話,按順序講了四項準備工作:(1)摸清鐵牛沉在哪;(2)兩只裝滿泥沙的大船駛到鐵牛沉沒的地方;(3)拴船搭好架子;(4)下水把鐵牛拴住。這四項工作都說明懷丙是針對鐵牛笨重的特點,進行了細致周密的安排。
3.第三個問題,引導讀46自然段。(分三步:(1)把船上的泥沙鏟到河里;(2)水手們使勁劃槳,用船把鐵牛拖到岸邊;(3)把水里的鐵牛拖上岸。再用同樣的辦法把其余的鐵牛撈上來。追問:運回行嗎?說明懷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4.第四個問題,引導學生從懷丙指揮撈鐵牛的過程理解。
四.動手實驗,加深理解。
1.實驗準備工作:
(1)在一個裝上水的玻璃缸里,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
(2)水底下放一小鐵塊表示鐵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兩個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裝滿沙子。
(4)用一根細繩,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鐵塊上,讓繩子繃緊。
2、學生演示怎樣撈牛。
(1)要求:一個學生一邊動手演示,一邊敘述怎增撈鐵牛,其他學生認真觀察。
(2)學生評議演示和講解的情況。
五.總結課文
1、懷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現在已有一千多年了,當時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說明了什么?從中受到什么啟示?
(說明古代人們的聰明才智。我們的前人對世界科學文化做出的貢獻。我們這一代更應該愛科學,用科學。)
2、誰能說說其他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五.作業(yè)。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17.撈鐵牛
鐵牛被水沖走 懷丙叫水送回
摸清地點
備船裝沙
準備工作并船搭架
兩頭拴牢
打撈鐵牛 鏟沙 劃槳 拖上岸
《海底世界》教學設計之五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這樣不僅拉進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還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海底世界》教學設計之五”,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海底世界》教學設計之五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能根據問題的提示理解長句與難句的意思;會背誦第2自然段。
2、初步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來分段的方法,能抓住過渡段來研讀全文。
3、能獲得有關海底的一些知識,激發(fā)學生探索大海秘密的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初讀課文,學習景色奇異一部分。
教學重點: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讀悟1、2自然段。
教學難點: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說話;能通過朗讀表現出海底景色的奇異。
教學過程:
一、讀解課題,激發(fā)情感
1、海底后面加上世界說明了什么?
2、看錄像進一步理解課題。
看完錄像你最想說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整體感知,給課文分段
1、自由讀課文,把字詞讀準,把句子讀通。讀完后,把最長、最難讀的12個詞句找出來,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段落,用~~~~~~劃起來。
3、抓住過渡段給課文分段。
三、體會海底景色的奇異
1、理解奇異的意思。
2、讀1、2自然段,用心體會,把你體會到特別奇異的地方找出來好好讀一讀,說說奇異在哪里。
3、交流板書:暗光靜動
(1)換詞理解波濤澎湃、依然
(2)通過思考括號里的問題,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深海里的光點,是怎樣形成的?)
(3)朗讀理解竊竊私語。
四、說話訓練,進一步感悟海底的奇異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學習第二部分物產豐富,總結全文。
教學重點: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知道各種動物的活動方式,了解海底物產的豐富。
教學難點:自主選擇學法學懂第4自然段,培養(yǎng)學生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在哪里?
2、齊讀1、2自然段。
二、整體感知4、5、6自然段。
1、自由朗讀。把課文中寫到的具體的物產名稱用劃出來。
2、給物產名稱歸類
海參海藻煤烏賊天然氣鐵
石油貝類章魚梭子魚
三、研讀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劃出。
2、討論學法抓住海底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式我們可以運用哪些方法學懂這段話?
討論得出:
(1)畫表格;
(2)出練習;
(3)提問題;
(4)有感情的朗讀;
(5)(略)
3、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與選擇同一學習方法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
4、運用所選的方法先自主學習,再小組合作交流、學習。
5、各小組展示學習成果。
6、朗讀全段。
四、略讀5、6自然段。
1、自由讀??纯从惺裁床欢牡胤??自己能學懂的地方,有感情地把它讀好。
2、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推薦課外資料。
你還了解海底的哪些知識,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介紹大家去讀一讀。
五、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讀全文。
2、寫話練習,深化情感
學了課文,聽了同學們的介紹,你有什么想法,寫下來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六、鞏固練習。
選做作業(yè)本中的作業(yè)
板書設計:
暗光
景色奇異
靜聲
物產豐富動物海參、梭子魚、烏賊、章魚、貝類
植物海藻
礦物煤、鐵、石油、天然氣
《丑小鴨》教學設計之五
【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講的是一只丑小鴨自從生下來就被人看不起,被迫離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發(fā)現自己不是丑小鴨,而是一只美麗的白天鵝的故事。
這篇看圖學文由四幅圖和一篇短文組成。短文共7段,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敘述的。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和課文中出現的新詞。
2.通過丑小鴨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從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確認識自己的思想行為。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教時安排】三課時。
【教前準備】
1.準備好寫有生字詞的黑板;
2.四幅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一百多年以前,丹麥有一個著名的童話作家叫安徒生。他寫了很多童話。
2.(出示掛圖)就是他的著名童話《丑小鴨》。
3.(板書,丑小鴨)學生齊讀課題。
二、指導看圖
1.(請一個學生上臺指圖)哪個是丑小鴨?
2.教師問:用自己的話分別說說每幅圖上畫了些什么?
3.四幅圖連起來說說是什么意思?
三、初讀課文
1.聽老師配樂朗讀課文,請同學們邊聽邊看圖(不看書)。
2.請學生翻開書,自由、輕聲地讀課文。
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檢查初讀情況
1.請7個同學給課文分段。
2.出示小黑板,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五、圖文對照,初步理解課文
1.請一個同學說說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請同學們圖文對照,找找每幅圖和課文的哪段相對應?
(第一幅圖課文第2自然段
第二幅圖課文第3自然段
第三幅圖課文第5自然段
第四幅圖課文第7自然段)
六、再讀課文
1.請4個同學分別讀(12)段,(3)段、(46)段、(7)段。
2.全班齊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讓同學們帶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圖文對照,帶著四個問題理解課文
問題一:丑小鴨的名字是怎么來?
1.請一個同學讀(1~2)段課文。
2.教師提問:太陽暖烘烘的中暖烘烘是說什么季節(jié)的?
3.看圖一(教師指丑小鴨):這只鴨子跟別的鴨子有什么不一樣?
4.看書:書上哪些詞說明了他是只丑小鴨?找出來讀一讀。
5.根據回答板書出示: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問題二:丑小鴨這么丑,它來到世界上會有什么遭遇呢?
看課文第3段:
1.提問:丑小鴨生活得怎樣?
出示并理解孤單和苦惱。
孤單:單身無靠、感到孤獨。
苦惱:痛苦、煩惱。2.看圖2:周圍的伙伴對他怎樣?為什么只有鴨媽媽疼愛他?
3.指導朗讀第3段。
4.丑小鴨生活得孤單、苦惱,他也想得到別人的愛護,于是他怎么做了?(離家出走)
問題三:丑小鴨出走以后是怎樣生活的?
1.同桌互讀46段。
2.劃出描寫丑小鴨的出走后的句子。
3.根據學生回答,提出以下三個句子:
他白天只好躲起來,到了晚上才敢出來找吃的。
飛到湖邊的蘆葦地里,悄悄地過日子。
天越來越冷丑小鴨趴在冰上凍僵了
4.提問:丑小鴨離家出走后,命運改變了嗎?
他應不應該離家出走?
5.(看圖3)提問:這時是什么季節(jié)?
天上飛的是什么?
丑小鴨為什么又驚奇又羨慕?
小結:驚奇說明他從來沒見過這么漂亮的天鵝。羨慕,他聯系到自己的命運,非??释约耗芟裉禊Z那樣漂亮、自由自在。
6.指導朗讀,讀出丑小鴨的驚奇而羨慕天鵝的語氣。
問題四:丑小鴨是怎樣發(fā)現自己是一只天鵝的?
1.聽錄音機里播出一段輕松明朗的音樂,請一個學生配樂朗讀第7段。
2.提問:丑小鴨是怎樣發(fā)現自己是一只天鵝的?
3.根據回答,板書出示:
湖面上映出一個漂亮的影子,白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美麗極了。
女同學齊讀這句話。
4.提問:丑小鴨發(fā)現自己變成了天鵝,他此時心情怎樣?書上哪句話說明他此時的心情?
根據回答,指導學生朗讀:啊,這難道是自己的影子嗎?原來我不是丑小鴨,而是一只漂亮的天鵝啊。
5.理解原來:本來的意思。
提問:本來他就不是一只鴨子,從前面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老師小結:蛋大,出世晚,說明他跟別的鴨子不一樣,此外,一年的生長變化說明他根本就不是一只鴨子。
6.請同學們把四幅圖連起來看:丑小鴨成長為白天鵝,經歷了多長時間?各個季節(jié)他有哪些變化?
7.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第7段。
三、齊讀全文
第三課時
一、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配樂朗讀課文。
二、檢查課文第7段的背誦情況。
三、討論:從丑小鴨長成白天鵝這個童話故事中,我們應該懂得什么?
四、復習字詞。
1.小黑板出示生字詞認讀:
稻草堆、剩下、等、特別、瘦瘦的、除了、咬、鉆過、越來越冷。
2.出示生字認讀。
堆、剩、等、特、瘦、除、咬、鉆、越
3.指導記生字:
剩:千乖乘剩共十二筆
瘦:疒瘦共十四筆
越:共十二筆其余字可讓學生自己記。4.用練習本抄寫生字和生字詞。
五、課堂練習
指導用潔白和特別兩個詞造句。例:潔白雨過天晴,天空中飄著潔白的云。特別奶奶過生日,媽媽給她買了一個特別大的蛋糕。
六、檢查與測試
1.聽寫生字詞。
2.背誦課文第7段。
3.練習把丑小鴨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1《燕子》教學設計之五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1《燕子》教學設計之五》,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1《燕子》教學設計之五目的要求
1、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的景色,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3、學會本科生字、新詞,運用圖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段,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學難點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教具學具自制幻燈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默讀導讀部分,了解本組教材的內容和要求。
二、指導學生看圖
1、微機出示燕子圖讓學生說說燕子的形狀
2、微機出示插圖看圖敘述圖意
①按由近到遠的順序觀察春天的景色
②觀察近處空中的燕子
③觀察遠處落在電線上的燕子
四、檢查預習:
1、默讀課文,說說燕子是什么樣子的,燕子飛行時有什么特點。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五、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讀思考:
投影:1、燕子的外形特點2、燕子的性情特點
(2)、討論解答
(3)練習背誦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圖說說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樹有什么特點
理解聚攏、像趕集似的、體會寫法
想想光彩奪目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2)理解生機和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感情朗讀想象畫面
練習背誦
3、圖文對照理解3-4自然段
微機出示畫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觀察飛行中的燕子
指明讀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
看圖說說燕子飛行時的特點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觀察落在電線上的燕子讀讀第自然段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理解課文五線譜、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指明讀比喻句,體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③、練習背誦
六、作業(yè):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寫法
1、自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2、討論交流:
課文從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分別寫了燕子的什么特點?
二、指導、檢查背誦
1、自讀課文,完成思考練習第3題(出示幻燈片)
2、指導學生按自然段背誦
3、檢查背誦(小組互查教師抽查)
三、指導識記生字、詞
1、出示生字(幻燈片)抽查讀音
2、說說記字方法重點指導俊、攏、奏的寫法
3、練習書寫思考練習第4題的詞語
四、作業(yè)
1、熟練背誦課文
2、預習海上日出
板書設計:
羽毛
外形翅膀
尾巴
贊熱
燕子飛回增添生機美愛
春大
姿態(tài)優(yōu)美天自
飛行速度快然
心情高興
停歇電線曲譜
燕子音符
教學札記: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比較盲目,沒有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有重點、有目的的觀察圖畫,并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