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球的運動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0-15初二上冊生物動物的運動學案。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初二上冊生物動物的運動學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生物導學案
年級:八年級學科:生物主備人:審核人:班級:小組:姓名:
課題:第二章第一節(jié)《動物的運動》課型:新授課時:一課時課時總編號:012
一、目標導學
1、說出動物的行為的概念。
2、描述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
3、舉例說出骨、關節(jié)和肌肉的協(xié)調配合關系。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及各組成部分的結構和功能
難點:骨、關節(jié)和肌肉的協(xié)調配合關系
二、自主學習新-課-標-第-一-網(wǎng)
1、通過本章前言部分說出什么是動物的行為?
2、右圖為關節(jié)的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各部分名稱:
①②③
④⑤
(2)運動時能減少兩骨之間摩擦并緩沖兩骨之間撞擊力的是〖〗,
把兩塊骨牢固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
(3)我們常說的脫臼是指〖〗從〖〗中脫出來。
3、結合課本42頁觀察與思考總結運動系統(tǒng)的組成。
A、②①③B、②③①C、①②③D、③①②
6、哺乳動物的運動僅靠運動系統(tǒng)不能很好地完成,還需要參與的是()
A、神經系統(tǒng)B、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等
C、神經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D、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
7、下圖是肌肉協(xié)作完成一個動作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A圖表示的是動作B圖表示的是動作
(2)圖中1是指,圖中2是指
(3)在A圖和B圖所示的動作中,1的狀態(tài)分別是和
2的狀態(tài)分別是和
(4)A圖和B圖表明肌肉協(xié)作完成一個動作的基本情況,它說明,一個動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以組上的肌群相互配合。
(5)1、、2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動作是在系統(tǒng)的支配之下。人在完成屈肘和伸肘動作時,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系統(tǒng)、系統(tǒng)和系統(tǒng)等的配合。
8、
上圖是一位同學用兩片長方形的木板①②、兩條松緊帶③④和一顆螺絲⑤制作的肌肉牽拉骨運動的模型,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三.合作探究:結合課本44頁討論總結骨、關節(jié)和肌肉是怎樣協(xié)調配合來完成某一動作的?
四.精講點撥:
1、骨的分類: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guī)則骨。
2、骨的結構:骨膜、骨質、骨髓。
3、骨連接的形式:活動的、半活動的、不活動的骨連接。
4、從物理學角度說明骨、關節(jié)、肌肉的作用。
五.課堂檢測:
1、下列有關人體骨骼肌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受刺激時能收縮B、所受到的刺激多為神經傳來的興奮C、收縮時需要能量D、一塊骨骼肌能獨立地完成運動
2、下列關于骨骼肌對骨的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骨骼肌既能牽拉骨,又能推開骨B、骨骼肌不能牽拉骨,又不能推開骨C、骨骼肌不能牽拉骨,只能推開骨D、骨骼肌只能牽拉骨,不能推開骨
3、脊椎動物的四肢,有許多可以使運動更加靈活的結構是()
A、肌肉B、骨C、關節(jié)D、皮膚
4、當我們做屈肘動作時,相關肌肉的舒縮情況是
A、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B、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C、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張D、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5、人體完成一個動作的順序,正確的是①骨骼肌收縮②肌肉附著的骨受到牽拉③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
(1)圖中①②相當于兩塊,③④相當于,⑤相當于。
(2)圖中虛線箭頭表示④處于狀態(tài),此時③應當處于狀態(tài)。
(3)圖中③、④兩條松緊帶的兩端都分別連在①、②兩塊木板上,這相當于骨骼肌兩端的繞過關節(jié)附著在不同的骨上。
(4)如果⑤表示肘關節(jié),則此過程表示動作。
相關閱讀
初二上冊生物哺乳動物導學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冊生物哺乳動物導學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七節(jié)哺乳動物學習目標:1、認識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征。2、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歸納概括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征)。
1、與鳥一樣,哺乳動物可以維持恒定的體溫,是。
2、絕大數(shù)哺乳動物的在雌性體內發(fā)育,通過從母體獲得,發(fā)育到一定階段后從母體中產出,這種生殖方式叫作。
3、與鳥用喙啄取食物不同,哺乳動物用牙齒、和食物。
4、哺乳動物具有高度發(fā)達的和,能靈敏地感知的變化,對環(huán)境的______________及時作出反應。
一、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1、請描術牦牛的體表特征與該特征的意義。。
2、思考:胎生、哺乳有什么意義?
。
3、下面是兔和狼的牙齒分化示意圖,據(jù)圖回答:
(1)兔和狼的牙齒有什么共同特征?___________。
可分為①;②;③。
(2)_____是兔的牙齒,_____是狼的牙齒。人類的牙齒有幾種齒型?。
(3)家兔的牙齒分化為和。門齒適于食物,臼齒適于食物。這與家兔吃________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特點。
(4)狼的牙齒還有________的分化,犬齒適于食物,這與狼吃_______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特點。
(5)兔和狼的牙齒分化不完全相同,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牙齒的分化對攝食和消化有什么意義?。
4、思考:哺乳動物有發(fā)達的神經系統(tǒng)的意義:
。
5、小結: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是:
體表;_,_;牙齒有_、_和___的分化。
二、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為人類提供_______;2、提供豐富的__________;3、經人工馴化,________;4、藥用
5、有害:鼠類危害____________,還會_____________。
[拓展]“鯨”被人們俗稱為“鯨魚”。為什么說“鯨”是哺乳動物而不是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哺乳動物特有的特征是()
A.心臟四腔B.體溫恒定C.胎生、哺乳D.用肺呼吸
2、生物物種多樣性面臨著嚴重的威脅。下列珍稀動物中,胎生哺乳的物種是()
A、揚子鱷B、大熊貓C、白鷴D、中華鱘
3、同學們熟悉的家兔、寵物狗等哺乳動物的體表一般都具有發(fā)達的體毛,其主要作用是()
A、防御B、保溫C、保護D、偽裝
4、狼、虎和獅都是同學們熟悉的食肉動物。它們的牙齒的特點是()
A、臼齒發(fā)達B、門齒發(fā)達C、犬齒發(fā)達D、犬齒退化
5、體溫恒定有利于動物的區(qū)域分布、生存和繁衍,下列動物中體溫恒定的一組是()
A、梅花鹿和蚯蚓B、朱鹮和海豹C、麻雀和螳螂D、家鴿和蜥蜴
6、家兔的牙齒分化為()
A、門齒和臼齒 B、門齒和犬齒 C、犬齒和臼齒D、門齒、犬齒和臼齒
7、下列幾組動物中,屬于恒溫動物的是()
A、貓頭鷹、揚子鱷、鯨B、家兔、丹頂鶴、獵豹
C、白熊、蛇、袋鼠D、金絲猴、沙蠶、大熊貓
8、下列關于胎生、哺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絕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哺乳為幼仔成長優(yōu)越的營養(yǎng)條件;
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胎生提高了哺乳動物的產子率。
9、在馬牛羊的口腔里找不到下列哪種結構()
A、犬齒B、舌頭C、臼齒D、門齒
10、兔能迅速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做出反應,主要原因是()
A、具有發(fā)達的大腦、神經及四肢B、視覺敏感C、具有較大的耳朵D、嗅覺靈敏
11、蝙蝠與家鴿都適于飛行,但蝙蝠是哺乳類而不是鳥類,它特有的特征是()
A、雙重呼吸B、體溫恒定C、心臟四腔D、胎生哺乳
12、下列關于哺乳動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主要特征包括胎生和哺乳等B、是動物界最高等的類群
C、有些可以生活在水中D、哺乳動物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很強,能適應任何環(huán)境
13、與家鴿相比,家兔更高等,更能適應復雜環(huán)境的特點是()
A、心臟四腔,血液運送氧氣的能力強B、肺發(fā)達,能單獨完成呼吸作用
C、體表被毛,能保持恒定體溫D、胎生哺乳,胚胎和幼體發(fā)育條件優(yōu)越
14、鯨終生生活在海洋中,頸部不明顯,具鰭,體表光滑無毛。但它是哺乳動物,而不是魚類的主要原因是()
A、用肺呼吸,體溫恒定B、心臟分四腔,兩條血液循環(huán)路線
C、神經系統(tǒng)發(fā)達,能產生條件反射D、體腔內有隔,胎生、哺乳
初二上冊生物第二章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復習導學案
第二章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第一節(jié)動物的運動
一、自主探究:
1、右圖為關節(jié)的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各部分名稱:
①②③
④⑤
(2)運動時能減少兩骨之間摩擦并緩沖兩骨之間撞擊力的是〖〗,
把兩塊骨牢固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
(3)我們常說的脫臼是指〖〗從〖〗中脫出來。
(4)請寫出人體的3個關節(jié):①②③
2、下圖是肌肉協(xié)作完成一個動作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A圖表示的是動作B圖表示的是動作
(2)圖中1是指,圖中2是指
(3)在A圖和B圖所示的動作中,1的狀態(tài)分別是和
2的狀態(tài)分別是和
(4)A圖和B圖表明肌肉協(xié)作完成一個動作的基本情況,它說明,一個動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以組上的肌群相互配合。
(5)1、、2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動作是在系統(tǒng)的支配之下。人在完成屈肘和伸肘動作時,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系統(tǒng)、系統(tǒng)和系統(tǒng)等的配合。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要求:小組合作10分鐘,再交流展示)
1、上圖是一位同學用兩片長方形的木板①②、兩條松緊帶③④和一顆螺絲⑤制作的肌肉牽拉骨運動的模型,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中①②相當于兩塊,③④相當于,⑤相當于。
(2)圖中虛線箭頭表示④處于狀態(tài),此時③應當處于狀態(tài)。
(3)圖中③、④兩條松緊帶的兩端都分別連在①、②兩塊木板上,這相當于骨骼肌兩端的繞過關節(jié)附著在不同的骨上。
(4)如果⑤表示肘關節(jié),則此過程表示動作。
當堂鞏固
1、下列有關人體骨骼肌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受刺激時能收縮B、所受到的刺激多為神經傳來的興奮C、收縮時需要能量D、一塊骨骼肌能獨立地完成運動
2、下列關于骨骼肌對骨的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骨骼肌既能牽拉骨,又能推開骨B、骨骼肌不能牽拉骨,又不能推開骨C、骨骼肌不能牽拉骨,只能推開骨D、骨骼肌只能牽拉骨,不能推開骨
3、脊椎動物的四肢,有許多可以使運動更加靈活的結構是()
A、肌肉B、骨C、關節(jié)D、皮膚
4、當我們做屈肘動作時,相關肌肉的舒縮情況是
A、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B、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C、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張D、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5、人體完成一個動作的順序,正確的是①骨骼肌收縮②肌肉附著的骨受到牽拉③骨骼肌接受神經傳來的興奮()
A、②①③B、②③①C、①②③D、③①②
6、哺乳動物的運動僅靠運動系統(tǒng)不能很好地完成,還需要參與的是()
A、神經系統(tǒng)B、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等
C、神經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D、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先天行為和學習行為
第三節(jié)自主探究:
1、動物所進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們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動,都是動物的()
A、運動B、活動C、行為D、本能
2、決定動物先天性行為的是()
A、動物的遺傳物質B、動物的神經系統(tǒng)C、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D、環(huán)境因素
3、動物的學習行為的特點是①生下來就有的②后天獲得的③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形成④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形成()
A、②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4、下圖中動物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剛出生的小馬,很快就能站起來,抖動幾下身體就能行走;雛雞從卵殼內鉆出來,立刻能隨母雞啄食食物,這些行為從發(fā)生上都屬于行為,都是由于
6、請回答下列有關動物行為的問題:
(1)剛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么大,眼睛還睜不開。它出生時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從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兒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行為是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所決定,是先天性行為。
(2)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樹枝從洞穴中調取白蟻作為食物。成年黑猩猩會利用經驗來解決問題。當香蕉被掛在高處夠不到時,黑猩猩會把幾個木箱堆疊起來,然后爬到木箱頂上去摘香蕉。幼小的黑猩猩和成年黑猩猩的這兩種行為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分別通過和獲得的,是學習行為;而其他比較低等的動物學不會這些行為,可見學習行為必須建立在的基礎上。如果幼小的黑猩猩從小就與成年的黑猩猩隔離,也無法獲得這些行為,可見對學習行為的獲得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都有利于動物的,相比之下,學習行為的優(yōu)越性在于使動物能夠更好地適應。
1、家鴿、蚯蚓、青蛙、鯽魚和草履蟲是同學們熟悉的動物,它們都有學習行為。下列按照其學習行為由簡單到復雜的排序,正確的是:
鞏固提高
1、下列哪項不是動物行為的特點?()
A、動物的行為對其繁殖后代有重要作用B、動物的行為有利于動物的存活
C、動物的行為都是由上一代遺傳而來D、動物的行為常常表現(xiàn)為各種各樣的運動
2、下列不屬于動物行為的選項是()
A、貓靜伏玉老鼠出沒的洞口B、小袋鼠爬向育兒袋吃奶
C、母兔生下的小兔有黑色和白色D、篇幅白天棲息于巖壁上
3、失去幼崽的母狼把人類的小孩撫養(yǎng)成“狼孩”的行為是
①先天性行為②學習行為③由遺傳物質控制的行為④由環(huán)境因素控制的行為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下列關于動物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認識,正確的是()
A、動物越高等,學習行為越復雜,在所有行為證明所占比例也越大
B、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都是只在遺傳物質的控制下形成的
C、無脊椎動物比較低等,沒有學習行為
D、動物界中,只有哺乳動物才有學習行為
第三節(jié)社會行為
一、自主探究:
1、在動物個體之間有各種交流信息的方式。下列不屬于動物之間信息交流的是()
A、蜜蜂的舞蹈動作B、蜂王釋放特殊分泌物
C、鳥類的各種鳴叫聲D、烏賊感到危險時釋放墨汁
2、在一群猴組成的“等級社會”中,存在著優(yōu)勢個體,如果猴甲優(yōu)于猴乙,猴丙優(yōu)于猴丁,猴乙優(yōu)于猴丙,則優(yōu)先獲得食物和配偶的是()
A、猴甲B、猴乙C、猴丙D、猴丁
3、蜜蜂和狒狒都具有社會行為。它們的共同之處是群體內部都形成了一定的組織;不同之處是,蜜蜂群體內的成員有明確的,而狒狒群體內的成員除此之外還有明確的。
4、請分析下列動物分別是依靠哪種通訊方式來完成信息交流的。
(1)要想讓別的母豬代替豬媽媽來喂養(yǎng)小豬,需要先在小豬身上抹些喂奶母豬的尿液:。
(2)春季,青蛙進入繁殖季節(jié)時,雄蛙在水邊高聲鳴叫,雌蛙聞聲趕來:。
(3)蜜蜂用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距離:。
(4)蜂王通過上腭腺分泌一種物質與工蜂聯(lián)系,還可以抑制工蜂生殖腺的成熟和新蜂王的產生:。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下列動物具有社會行為的是()
A、農家養(yǎng)殖的雞群B、在一片森林筑巢的鳥類
C、生活在同一棲息地的狒狒D、一塊棉田里所有的棉鈴蟲
2、下列不屬于動物社會行為特征的是()
A、群體內部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B、群體內部成員之間能夠進行信息交流
C、群體內部成員各自獨立生活D、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初二上冊生物鳥導學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都在十分嚴謹?shù)南虢贪刚n件。只有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計劃,新的工作才會更順利!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收集并整理了“初二上冊生物鳥導學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六節(jié) 鳥學習目標:1、掌握鳥的主要特征與飛行生活的適應。2、理解動物的形態(tài)結構與生活環(huán)境相適應的意義。
1、鳥的體溫不會隨著變化而變化,是動物。魚、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體溫隨變化而變化,是動物。
2、恒定的體溫增強了動物對環(huán)境的,擴大了動物的。
3、鳥通過產卵,卵表面有堅硬的,起作用。
一、多種多樣的鳥
觀察幾種鳥的圖片,比較它們形態(tài)結構的異同,完成下面表格:
鳥的名稱喙的特征足的特征食性生活環(huán)境
大山雀短、直纖細、于善抓握以昆蟲為主林間
金雕
丹頂鶴
啄木鳥
野鴨
喙:①直而堅硬?、陂L?、蹐杂?,末端尖彎曲?、鼙馄剑吘売袖忼X
足:①趾端有鉤爪?、诩氶L?、壑憾擞袖h利的鉤爪,強健有力?、苤褐g有蹼
食性:①樹皮中的害蟲?、隰~類③小動物?、芩游铩?br> 生活環(huán)境:①淺水中?、诹珠g?、鄹呱讲菰?br> 二、鳥的主要特征
探究:鳥適于飛行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
(一)外部形態(tài)
1、觀察鳥的外形呈什么形態(tài)?
2、對鳥的飛行有什么幫助?
3、鳥為什么會有這么強的飛行能力?答:前肢,扇動空氣;體表被覆。
(二)內部結構
4、鳥最發(fā)達的肌肉在什么地方?
5、鳥骨骼特有什么特點?有何意義?骨骼,長骨,減輕。
6、鳥類的消化有什么特點?
答:食量、消化吸收能力;排出糞便很。為鳥類的飛行提供充足的,同時。
7、鳥呼吸有什么特點為?
答:有肺和氣囊,進行,為飛行提供。
總結:鳥類的主要特征:
①。②。③。④。
拓展思考:除此之外,鳥還有其他適于飛行的特征嗎?
。
三、鳥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基礎訓練)
1、鳥飛行時,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其動力主要來自()
A、四肢B、胸骨C、胸肌D、羽毛
2、下列動物中,能夠飛行,但不屬于鳥類的動物是()
A、家鴿B、鴨子C、蝙蝠D、天鵝
3、家鴿胸部的骨很突出,其作用是()
A、減少空氣的阻力B、維持身體平衡C、減輕體重D、附著發(fā)達的胸肌
4、鳥的身體里有發(fā)達的氣囊,與肺相通。它們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是()。
A、肺和氣囊B、氣囊C、肺D、氣管
5、家鴿的直腸很短,不貯存糞便,其意義是( )
A、減輕體重B、提高消化效率C、利于磨碎食物D、提高吸收效率
(提升訓練)
6、下列不屬于鳥類氣囊作用的是()
A、進行氣體交換B、散熱降溫C、降低身體的比重D、減小飛行時內臟之間的摩擦
7、鳥類與其它種類動物最主要的區(qū)別是()
a.體表有羽毛b.前肢變?yōu)橐韈.用肺呼吸并用氣囊輔助呼吸
d.胎生、哺乳e.體溫恒定
A、abcB、bdeC、aceD、cde
8、家鴿胸部的骨非常突出,飛行時,牽動兩翼的肌肉主要著生在()
A、后肢B、脊椎骨C、頸部D、胸骨
9、蜂鳥的心搏次數(shù)為615次/分鐘,是人的8倍還多,這與它下面的哪項生理活動密切相關( )
A、飛行B、呼吸C、生殖D、孵卵
10、有人說“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而設計”。下列說法中與這句話含義不符的是()
A、前肢變成翼B、足有四趾 C、體內有氣囊 D、胸肌發(fā)達
11、鳥的食量普遍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為繁殖準備B、為了飛行快C、飛行需要消耗大量能量D、為了維持體溫
12、鳥類頻繁排糞的原因是()
A、缺乏控制排便的完善結構B、食量太大,形成的食物殘渣多
C、口腔內沒有牙齒,食物消化不完全D、直腸很短,體內不能儲存糞便
13、與飛行生活相適應,鳥類的骨骼的特點是(?。?br> A、厚而堅固B、厚而輕C、氣管長骨較厚,骨骼發(fā)達D、薄而輕,長骨中空
14、家鴿適于飛行生活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鴿的身體呈型,可以減少空氣阻力,利于飛行動作。
(2)飛行器官發(fā)達:前肢變成了,生有幾排大型的,胸部有很突出的,其兩側有發(fā)達的,可牽動兩翼完成飛行。
(3)消化系統(tǒng)把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殘渣,隨糞便及時排出,這樣可以,利于飛行。
(4)飛行時,體內產生熱量,通過體內的經呼吸作用散失到體外,以保持體溫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