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小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8九年級化學上冊《愛護水資源》教案。
九年級化學上冊《愛護水資源》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況
(2)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情況
(3)掌握水體污染的來源、危害以及防治水體污染的措施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水資源的了解,學習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關心社會、為社會做貢獻的社會責任感
(2)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從而形成節(jié)約用水、保護環(huán)境
的良好品德。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水資源的重要性,并積極投身于愛護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行動中。
二、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播放視頻】
中央10臺有關水的實況錄像
觀看錄像,思考認識水與人類的關系。通過真實的社會情境,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怎么才能“愛護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學習熱情。
環(huán)節(jié)二、認識水資源的匱乏是人類面臨的一大危機,以及水資源匱乏的原因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展示圖片】灌溉的水田已經(jīng)干涸,灌溉用的罐子卻成了擺設
觀察思考直觀感受水資源對人類的威脅,從內心深處觸動學生對“水危機”的認識。
【展示教材P70圖4-4和圖4-5】世界及中國各城市人均水量示意圖。分析討論途中數(shù)據(jù)所反映的出來的問題:(1)我國是人均水量最小的國家;(2)我國的許多地區(qū)已經(jīng)出現(xiàn)水資源短缺影響人民生活、制約經(jīng)濟發(fā)展的局面了。既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我國水資源的現(xiàn)狀,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分析處理圖表數(shù)據(jù)的能力。
【提供數(shù)據(jù)】目前世界范圍每8秒就有一個兒童因喝不到飲用水而死亡。傾聽感受通過“8秒”與“死亡”的關系,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水資源的重要性。
【提出問題】地球約3/4被水覆蓋,但為什么有的地方會出現(xiàn)缺水的現(xiàn)象呢?討論交流,總結水資源短缺的原因:(1)人類生活、生產(chǎn)的用水量不斷增加;(2)未經(jīng)處理的廢水、廢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環(huán)節(jié)三、認識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途徑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展示由于污染造成的各種危害圖片
包括垃圾引起的水污染、熱污染、赤潮、水華等圖片等。觀看思考,并列舉自己所知道的水污染事件。通過圖片和學生交流,一是引發(fā)學生共鳴,二是為學生分析、總結水污染的原因奠定基礎。
湖北省宜昌市流行著這樣的順口溜:“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質變壞,八十年代魚蝦絕代,九十年代拉稀生癌”。傾聽感受以典型事例觸動學生。
【提出問題】根據(jù)上述討論,你認為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總結水污染的原因:(1)工業(yè)的“三廢”排放;(2)農業(yè)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3)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培養(yǎng)學生從散亂的事實性材料中提煉概括核心觀點的能力。
環(huán)節(jié)四、為“愛護水資源、節(jié)約水資源”獻計獻策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提出問題】針對世界水資源的現(xiàn)狀,你想對全人類提出什么希望呢?
討論得出: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人人都應關心水、愛惜水、保護水,力求做到:(1)節(jié)約用水;(2)防治水污染。一是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二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立足天下,胸懷大局的思想意識。
【提出問題】“不做言語的巨人,行為的矮子”,那么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從中你有哪些啟示?集思廣益,制定節(jié)水行動計劃:(1)不用過量洗滌劑、洗衣粉;(2)洗手、洗臉、刷牙時隨手關水龍頭;(3)發(fā)明節(jié)水型的熱水器;……讓學生認識到有計劃,更要有行動,才能實現(xiàn)希望。
環(huán)節(jié)五、課后作業(yè)
擴展閱讀
九年級化學上冊《愛護水資源》學案2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此時就可以對教案課件的工作做個簡單的計劃,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多少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九年級化學上冊《愛護水資源》學案2”,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化學上冊《愛護水資源》學案2
愛護水資源
【學習目標】(1)了解我國的水資源狀況,學習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2)培養(yǎng)學生關心社會,為社會作貢獻的社會責任感。
【學習重點、難點】1.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2.水資源和水污染相關資料的收集。
【研學過程】
【自學提示】
知識點一: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教材、小組討論后歸納下列問題:
1.地球上的總水儲量很大,地球表面約被水覆蓋。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陸地儲水中既有淡水也有咸水,淡水只約占全球水儲量的。
2.我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位,但人均水量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屬于極度缺水的國家。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水資源并節(jié)約用水。
3.小組交流討論:生活中我們應如何節(jié)約用水?你能做到哪些?
知識點二:水資源的污染:
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教材、小組討論后歸納下列問題:
1.水污染的三大來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工業(y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農業(y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活污水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習題鞏固】
1.地球上儲水量最大的是()
A.河流B.海洋C.地下水D.湖泊
2.下列節(jié)水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A.洗過菜的水用來澆花B.推廣使用節(jié)水龍頭
C.工業(yè)廢水處理后循環(huán)使用D.少喝水,不洗澡
3.為改善水質,除去水中的異味,下面所提建議不合理的是()
A.人工撈藻,投加活性炭B.加入大量生石灰和明礬
C.增加水量,促進水體流動D.嚴格控制各種污染源,確保達標后排放
4.水和空氣與人類、動植物的生存發(fā)展密切相關,下列有關水和空氣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人們飲用的純凈水中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B.水是生命之源,要防止水體污染,節(jié)約用水
C.目前計入空氣質量日報的主要污染物中包括二氧化碳
D.使用太陽能會加劇酸雨、溫室效應等環(huán)境問題
5.西南大旱提醒我們節(jié)約每一滴水,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水體污染與人類活動無關B.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純凈的水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學性質D.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有限
6.水是人類寶貴的資源,珍惜和保護水是每個公民的責任。下列關于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A.用肥皂液可以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B.工廠廢水只要無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C.明礬和活性炭都可以作凈水劑
D.采用噴灌或滴灌的方式灌溉農田可以達到節(jié)水的目的
【中考鏈接】
7.丹東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以下措施有利于水資源保護的是()
A.擴容水上森林恢復濕地生態(tài)B.為發(fā)展經(jīng)濟大規(guī)模圍網(wǎng)養(yǎng)殖
C.工業(yè)廢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D.為增加可耕地面積圍湖造田
【選做題】
8.2010年我國西南的旱災提醒人們應合理使用水資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災區(qū)飲用水源應盡量遠離人畜生活區(qū)
B.水質渾濁時可加入明礬使雜質沉降除去
C.飲用水(H2O)和消毒劑過氧化氫(H2O2)都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D.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的原因是干冰與云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水
【課后作業(yè)】
教學反思:學生
教師
九年級化學愛護水資源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大家在仔細規(guī)劃教案課件。認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規(guī)范的完成工作!你們了解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九年級化學愛護水資源”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課題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
課題4愛護水資源課型新授
教學媒體多媒體
教
學
目
標
知識
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和危害。
(2)認識保護水資源的重大意義,明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
(3)初步學會寫調查報告,圍繞課題制作學生作品。
過程
方法通過調查采訪、查閱文獻、網(wǎng)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關水資源及其利用、保護等信息;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提煉和歸納。
情感
態(tài)度1)學習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2)在學習中增強團結、協(xié)作的合作意識,以及關心社會、為社會做貢獻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理解保護水資源的重大意義,樹立愛護水資源的意識。
教學難點學習寫調查報告
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提出問題,強調水資源的重要,引出新課:
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水和我們的關系,你將如何形容?
補充:地球上絢麗多彩的生命世界如果離開了水將不復存在。生命是從海洋中誕生,走上了陸地形成了紛繁復雜的生物圈。四大文明古國無一不是產(chǎn)生于大江大河:古代埃及位于北非尼羅河流域,古代巴比倫位于西亞幼發(fā)拉底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代印度位于南亞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國位于東亞黃河流域。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就沒有人類文明。
設問:水如此重要,我們應如何對待給予我們生命和美好生活的水資源呢?
說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并板書
二、投影展示問題,學生自主學習(人類擁有水資源情況)
1、地球的表面積約有多少被水覆蓋著?
2、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是什么?
3、淡水約占全球總水儲量的多少?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學元素大約有多少種?
5、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幾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國家是
7、中國人均水量約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8、我國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哪個?。孔钌俚氖∈悄膫€???
9、世界上有多少人口處于缺水狀態(tài)?在此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贊揚的語言,多鼓勵學生,對于學生們的自學能力給予肯定。
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
師生互動,知識小結:
1、概括人類擁有的水資源情況:總量大,淡水少,分布不均.
2、給我們哪些啟示?
(1)關于海洋水你有哪些認識?
(2)什么原因造成水資源缺乏和水體污染?
(3)我們應如何去做?(在師生熱烈的討論過程中完成下列課程內容。)
三、愛護水資源
1、節(jié)約用水:
【設問】面對水資源日益緊缺,每一個用水者都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態(tài)度:
(1)自我中心者:我交了水費,用多少水是我自己的事,別人管不著。
(2)生活節(jié)儉者:用魚缸里換出的水澆花,用洗完衣服的水沖廁所,但就是不愿意更換滴漏的水龍頭。
(3)生活品質追求者:很擔心環(huán)境污染,最不能容忍停水,但覺得節(jié)水主要是節(jié)約公共場所用水。
(4)自我封閉者:水費多少錢一噸,不知道,反正很便宜。
(5)自我節(jié)制者:節(jié)約用水是每個公民的責任,節(jié)約用水不會影響生活質量。你大致屬于哪一種人呢?
【啟示】節(jié)水從我做起
讓學生列出日常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在這些方面,我們是否有浪費水的地方?怎樣改進?投影展示展示節(jié)水標志。
【總結】采取哪些措施可以節(jié)約用水?
使用新技術,改革工藝和改變習慣可以減少大量工農業(yè)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體污染:(指導學生閱讀教材62頁回答問題)
(1)水體污染是指什么?
(2)水體污染源有哪些?
①工業(yè)污染:工廠的“三廢”(廢氣、廢渣、廢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
②農業(yè)污染: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
④其他污染:病原微生物污染、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熱污染、放射性水污染。
(3)水體污染的危害:影響工農業(yè)生產(chǎn)、漁業(yè)生產(chǎn)、破壞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直接危害人體健康。
四、結束語
(1)課下完成教材63頁的調查與研究。啟發(fā)學生以“我認識的水”為題,從名稱、化學式、組成元素、主要性質、主要用途、水的凈化、愛護水資源等方面寫一篇小論文。
(2)調查了解你生活周圍有哪些污染水的源頭?記錄下來,并把你的設想建議寫下來。
(3)播放碧水清清的圖片配合自然和諧的音樂。
發(fā)出倡議:讓我們一起用實際行動來愛護我們珍貴的水資源。
回答:重要,不可或缺…
傾聽
各抒己見:應愛護水資源…。
自主學習教材59頁----61頁內容,找到問題答案
學生活動
總結。
交流回答:①儲量約占全球總儲水量的96.5%;②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蘊藏化學資源③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討論回答:由于人口增多、工業(yè)、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缺乏。
我們應該愛護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和防治水體污染)
結合實際討論交流,說出自己見解。
反省自己平時用水的態(tài)度,明確意識到自己平時的行為是否正確。
結合實際談自己生活中用水情況,并對浪費水的行為剖析改正。
結合實際,討論回答。
自學教材內容,相互交流回答問題。
學生活動
課下完成。
引起共鳴。喚起學生對水的重要性的認識.
自然地引出新課
通過這些題目,同學們知道了水的分布現(xiàn)狀,也證實了自己的自學能力。
設計意圖
培養(yǎng)總結歸納的能
力。
通過對問題的解決,加深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問題和生活聯(lián)系緊密,學生容易說出自己的觀點,同時由此引出下一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
從生活中人們的真實情況引出,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和共鳴。
通過學生反省自己平時行為,樹立自我批評意識。
有助于真正樹立節(jié)水意識,并落到實處。
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通過交流加深認識。
設計意圖
通過調查采訪、查閱文獻、網(wǎng)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關水資源及其利用、保護等信息;提高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提煉和歸納能力。
知識升華。
板
書
設
計
課題4愛護水資源
一、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總量大,淡水少,分布不均。
二、愛護水資源
(1)節(jié)約用水:使用新技術、改革工藝、改變習慣等
(2)防止水體污染
①污染源:工業(yè),農業(yè),生活
②防治措施:應用新工藝合理使用污水處理
處理后排放農藥化肥后排放
九年級化學上冊《愛護水資源》導學案人教版
九年級化學上冊《愛護水資源》導學案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愛護水資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人教版)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教材主要介紹了水資源概況和水資源保護兩部分內容。
水資源概況,一方面從儲量上說明水的豐富,另一方面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說明水的短缺,教材主要通過一些數(shù)據(jù)和圖表來說明水資源情況,如利用幾組對比數(shù)字突出我國大部分城市用水緊張的現(xiàn)狀,意在強化學生的愛水、節(jié)水意識。
水資源保護是從節(jié)約用水和防治水污染兩個角度談的,同樣闡述不多,以圖、表代文字。這里只給學生關于節(jié)水和水污染問題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體的內容留待學生在課內外的一些活動中自己去尋求、獲得。本課題后的調查與研究和習題就是在引導學生進行這類活動。這樣既體現(xiàn)了本課題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給教師的發(fā)揮和學生的探索留下了較大的發(fā)展空間。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和危害。
(2)認識保護水資源的重大意義,明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
(3)初步學會寫調查報告,圍繞課題制作學生作品。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調查采訪、查閱文獻、網(wǎng)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關水資源及其利用、保護等信息;對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提煉和歸納。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學習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2)在學習活動中增強團結、協(xié)作的合作意識,以及關心社會、為社會做貢獻的社會責任感。
(3)認識網(wǎng)絡資源在學習中的作用。
3、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保護水資源的重大意義
二、學情分析
山區(qū)農村的水資源比較豐富,水的污染程度也比較輕微,學生對水資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認識;學生愛好電腦也喜歡上網(wǎng),但只會在網(wǎng)上游戲而不知道如何利用網(wǎng)絡來學習。
三、教法和學法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要在網(wǎng)絡教室里進行。
教師通過展示多媒體素材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制作網(wǎng)絡課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設置學生任務來驅動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學生采用自主性學習、協(xié)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收集多媒體素材,制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自主分成小組,對學校、家鄉(xiāng)的水資源現(xiàn)狀、使用以及污染程度進行調查。
五、教學程序
1、創(chuàng)設情境
(1)運用多媒體展示一組《美麗水景圖》,通過欣賞大自然水體的美麗,讓學生感受到是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絢麗多彩,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從而產(chǎn)生熱愛祖國山水的感情。
(2)播放一段《走訪環(huán)保專家》的錄像資料,讓學生初步了解到我國水資源的缺乏以及水資源的污染和浪費,激發(fā)起學生的水危機意識。
(3)出示“國家節(jié)水標志”圖,引導學生先思考,再通過網(wǎng)絡搜索,查出“國家節(jié)水標志”圖的準確含義,讓學生初步體驗網(wǎng)絡在學習中的作用。
2、自主學習:
(1)打開課件,點擊“學習目標”。
(2)在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件,圍繞學習目標進行自主性學習。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是教學所探索的核心
為了突出本課的重點,我在課件中收集了豐富的文字材料和錄像資料,設置了幾個優(yōu)秀的有關《水資源保護》網(wǎng)站的鏈接,學生能方便的點擊相關鏈接查看具體內容,通過查看這些內容,能深刻的認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從而也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山區(qū)的信息比較閉塞,好在今年國家給我們配備了遠程教育資源衛(wèi)星接收系統(tǒng),從此我們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外面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了,《校園主頁》上有《湖北教育網(wǎng)臺》和中央電教館的《中小學遠程教育資源》的鏈接,學生點擊這些鏈接也能查看相關內容。我設置的《同步練習》有兩個目的,一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二是告訴學生,生產(chǎn)紙需要很多木材和水,在我們的學習或生活中盡量減少紙的使用而充分利用網(wǎng)絡的功能,如這次的練習通過電子郵件上交給老師,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只強調個別化學習是不夠的,我在課件中設計了與校園論壇的鏈接,教師引導學生參與交流,給學生提供合作學習、交流學習成果的空間。
在學習中,學生會有更多的學習自主權,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和需要來選擇適當?shù)慕虒W內容、教學進度,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看、多聽幾遍,感興趣的地方可以深入地了解,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教師苦口婆心地灌輸
輸,學生反而能更主動、更快樂、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
3、學生作品制作:
開放式的自主學習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的辦法,部分學生是很難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我采用任務驅動法,設置了任務:(一)每一位學生寫一份關于家鄉(xiāng)、學校水污染和用水情況的調查報告,找出問題并提出整改方案;(二)分小組以《愛護水資源》為主題,制作一個學生作品:學生網(wǎng)站、演示文稿、化學墻報(選其中的一項)。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搜尋和社會調查,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既增強了學生之間團結、協(xié)作的合作意識,又培養(yǎng)了對信息的整理、分析、提煉和歸納的能力。
4、作品展示:
在校園內張貼化學墻報,邀請學校領導和老師參加學生的社會調查匯報,觀看學生網(wǎng)站和演示文稿的展示,向全校的師生進行愛護水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宣傳,一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二是可以增強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樹立保護環(huán)境,熱愛家鄉(xiāng)的觀念。
5、總結評價:
總結經(jīng)驗,找出問題,尋求解決方案,為以后的教學積累經(jīng)驗。將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發(fā)布在校園網(wǎng)上,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六、設計理念
設計這堂課,主要依據(jù)《化學課程標準》中的一些精神,使學生“懂得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去治理環(huán)境污染……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引導“學生從已有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逐漸學會“用”化學,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自然的關注程度。另外,我想把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發(fā)揮多媒體的教學功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擴大信息時空,提高學習效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