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識字一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3九年級物理《伏安法測電阻》學案一新版人教版。
老師在新授課程時,一般會準備教案課件,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對教案課件的工作進行一個詳細的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物理《伏安法測電阻》學案一新版人教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九年級物理《伏安法測電阻》學案一新版人教版
第1課時伏安法測電阻
知識目標
知識要點
課標要求
1.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
掌握電壓表和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學會用伏安法測量電阻
2.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通過實驗探究小燈泡電阻不斷變化的原因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爺爺的收音機壞了,小聰和小明決定把它修好,經過檢查發(fā)現一只標注模糊的電阻引線斷了,需要更換,怎樣才能知道它的電阻值呢?這時小明犯了愁?聰明的你能夠替小明想一想辦法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導入新課。
合作探究
探究點一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
1.設計實驗:從情景導入中讓學生討論、探究如何測量出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需要哪些測量工具?電路圖如何設計?
學生總結: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分別測量出未知電阻的電壓和電流,然后通過公式計算出電阻的阻值。電路圖為:
歸納總結:為了減小誤差,采用通過滑動變阻器改變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來獲取多組電壓值和電流值,利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來得出電阻的阻值。故電路圖如下:
2.進行實驗:
活動1:讓學生根據經驗分析,在連接實物圖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并適當的整理。
學生總結:(1)連接實物圖時,開關應該斷開,滑動變阻器應該滑到最大值。(2)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量程選擇要正確,兩表的連接方式、接線柱接法要正確。滑動變阻器的接法要正確。
活動2:小組之間交流分析需要測量的數據和記錄的數據,劃片移動的次數。設計出實驗表格,并記錄數據。
實驗次數
電壓/V
電流/A
電阻/Ω
電阻的平均值/Ω
1
2
3
3.分析與論證
通過實驗數據,讓學生分析根據實驗數據你能夠得出的實驗結論有哪些?
歸納總結:(1)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改變時,通過它的電流也隨之改變,但電壓與電流的比值不變,即電阻不變;(2)同時證明了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由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決定,與電壓和電流無關。
4.交流與評估
實驗完成后,讓每一個小組進行評估自己組的實驗過程。師做最后的歸納總結。
歸納總結:
(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該處于斷開狀態(tài);
(2)連接實物圖時,滑動變阻器應該“一上一下”接入電路中,且滑到最大值。
(3)滑動變阻器有兩個作用:一個是保護電路,另一個是改變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
(4)電流表、電壓表的“+”“-”接線柱接法是否正確。
(5)是否是通過“試觸”進行量程的選擇。
探究點二測量小燈泡的阻值
活動1:學生根據測量定值電阻的這一實驗,畫出實驗電路圖,并連接實物圖,設計出數據表格進行實驗。
實驗次數
電壓/V
電流/A
電阻/Ω
1
2
3
活動2:學生根據實驗數據,交流討論,分析小燈泡的阻值的大小,與定值電阻的阻值相對比,歸納出實驗結論。
歸納總結:燈絲的電阻是變化的,燈絲的電阻與溫度有關,當燈絲的溫度升高時,燈絲的電阻受溫度的影響而增大。
精選閱讀
九年級物理《伏安法測電阻》學案二新版人教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只有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未來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好!你們了解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九年級物理《伏安法測電阻》學案二新版人教版”,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物理《伏安法測電阻》學案二新版人教版
知識目標
知識要點
課標要求
1.伏阻法測量電阻
會設計電路,利用安阻法測量未知阻值的電阻
2.安阻法測量電阻
會設計電路,利用安阻法測量未知阻值的電阻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問題導入
小紅準備測一只未知電阻(Rx=5~10Ω)的阻值,手邊有以下器材:電池組、電壓表、電流表、開關、R0=15Ω的定值電阻、最大阻值為20Ω的滑動變阻器和幾根導線.當她準備實驗時,發(fā)現電流表已經損壞,但一時又找不到新的電流表替代,小紅頓時犯了愁,不知所措?怎么辦?從學生的迷惑中導入新課。
合作探究
探究點一伏阻法測量電阻
活動1:針對導課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在沒有電流表的條件下,如何測量出未知電阻的阻值?設計出電路圖?
展示課件提示:
(1)如何獲取到未知電阻的電流?
(2)要想讓定值電阻的電流能夠替代未知電阻的電流,這兩個電阻如何連接比較好?
學生總結:
(1)當給我們一只電壓表和一個已知阻值的電阻R時,可把已知電阻和未知電阻串聯起來,分別用電壓表測量出兩者的電壓U1、U2,再根據公式,算出未知電阻的阻值。電路圖如圖所示。
(2)首先將開關S、S0閉合,讀出電壓表的示數,記為U,斷開開關S0,讀出電壓表的示數為Ux,則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為U-Ux,則通過R0的電流為,所以Rx的電阻為:
Rx=.
探究點二安阻法測量電阻
活動1:有了伏阻法的測量,師再進一步的拓寬延伸,在情景導課的問題中,如何損壞的不是電流表,而是電壓表,又如何測量?學生討論交流。設計出電路圖,并分析出未知電阻的表達式。
展示課件提示:
(1)如何獲取到未知電阻的電壓?
(2)要想讓定值電阻的電流能夠替代未知電阻的電壓,這兩個電阻如何連接比較好?
學生總結:
電路圖
表達式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歸納總結:(1)用伏安法測電阻時,無法直接測出待測電阻的大小,只能通過測出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通過間接計算才能得出導體的電阻大小,這就是間接測量法。
(2)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若缺少一只電流表或缺少一只電壓表,可用定值電阻犚來代替,這種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典例剖析
在圖所示的四個電路中,電源兩端電壓保持不變,若定值電阻R的阻值已知,則在不拆卸元件的情況下能夠測出待測電阻Rx阻值的電路是()
【點撥】測電阻阻值應該知道電阻兩端的電壓U,流過電阻的電流I,逐一分析各選項看能不能求出U、I,然后做出選擇。
【自主解答】
伏安法測電阻
伏安法測電阻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應用歐姆定律,學習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理解電阻是導體本身固有屬性,了解燈絲(鎢絲)的電阻特性。
過程與方法
通過測量電阻,了解歐姆定律的應用,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連接電路、測量及分析歸納物理規(guī)律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習應用歐姆定律,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電阻
2.理解電阻是導體本身固有屬性,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及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教學難點]
1.實驗電路的設計、連接,電流表、電壓表量程的選擇,滑動變阻器的使用,實驗數據表格的設計。
2.理解電阻是導體本身固有屬性,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及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了解燈絲(鎢絲)的電阻隨溫度變化的特性。
[教學準備]
學生分組探究實驗器材:電流表(1)、電壓表(1)、滑動變阻器(1)、甲電池(2)、定值電阻(5Ω、10Ω各1個)、小燈泡+燈座(1)、導線10根。
[教學設計]
[新課導入]
1.復習:歐姆定律的內容、適用條件及其數學表達式。
2.教師提出問題:用電流表和電壓表你能測量出定值電阻的阻值嗎?試說明測量原理,并作出測量電路圖。
[新課教學]
學生思考、設計實驗:
教師提出問題:用什么方法可以改變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和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應如何改進測量電路圖?
學生思考、設計實驗實驗電路:
教師提出問題:如果改變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和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定值電阻的阻值將如何人改變?
學生猜想、假設實驗結果:
學生探究實驗: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出定值電阻的阻值。
學生分析、歸納實驗結果:電阻是導體本身固有屬性,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及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
教師引導學生測量小燈泡的燈絲電阻:你想不想知道小燈泡的燈絲的電阻有多大呢?
學生設計實驗電路:
學生探究實驗: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小燈泡的燈絲電阻。
學生發(fā)現問題:在不同電壓和電流的情況下,小燈泡的燈絲的電阻不同。
學生知識類比遷移,思考、交流討論:為什么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小燈泡的電阻會改變?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物理規(guī)律。
學生實驗思考:請分別按電路圖(一)、電路圖(二)的方式測量小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阻(U實際=Ue)。測量值相等嗎?為什么?試說明其中的物理原理。
[布置作業(yè)]
(1)完成實驗探究報告
(2)P23.動手動腦學物理:1~4
[[板書設計]
§6-5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1.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電阻:
測量原理:根據歐姆定律I=U/R可得R=U/I。
待測量的物理量:通過待測電阻的電流
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
測量電路圖:
測量器材:
電流表量程的選擇方法:
電壓表量程的選擇方法:
滑動變阻器:
(a)在本次實驗中的作用:保護電路中的電流表、小燈泡、電源。
減小測量誤差。
(b)正確使用方法:開關閉合前,滑片P應處于什么位置?
2.電阻是導體本身固有屬性,只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及溫度有關,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及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
3.燈絲電阻與溫度有關:白熾燈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大約是其不工作時電阻的十倍。
伏安法測電阻-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是時候寫教案課件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伏安法測電阻-》,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伏安法測電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阻。
2)會記錄實驗數據,知道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2.過程與方法:
1)有在觀察物理現象或物理學習過程中發(fā)現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yǎng)提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領會信息的收集和處理方法,初步形成對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斷的意識。培養(yǎng)初步的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對科學的求知欲,激勵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意識。
2)培育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3)初步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動與他人合作,敢于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二、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在前面我們學習了有關電學的三個物理量:電流、電壓、電阻,我們已經知道測電流可以用電流表,測電壓可以用電壓表,那么用什么方法測量電阻呢?
板書課題: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今天,我們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怎樣測量小燈泡電阻,二是根據測量數據提出新的問題,加以討論。
(二)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1.請同學們翻開書,書上已給出了電路圖,我們用給定的電路圖來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板書:一、用給定電路圖測量
2.板畫電路圖,邊畫邊問,學生齊答。
板書:實驗原理:歐姆定律
3.提問:根據已給的電路圖,怎樣測電阻呢?
4.引導大家考慮如何選擇電表的量程?
5.我們做實驗還應有實驗步驟,記錄表格以及結論。
板書:量程選擇:?
實驗步驟:?
記錄表格:?
結論:?
這幾個問題都要同學們通過實驗來解決,實驗之前商量一下如何分工,實驗中請注意把實驗步驟和測量結果記錄下來,同時思考實驗中需注意什么問題?
(三)學生進行實驗和收集數據
教師巡視,指導。
(四)分析和論證
1.請幾組同學到講臺上來和大家交流他們的實驗過程。
2.鼓勵學生今后進行這樣大膽的嘗試。
3.對實驗過程進行反思,主要反思這幾個問號。
板書:二、反思實驗過程
1.量程選擇:電流表:0~0.6A電壓表:0~3V2.實驗步驟:1)斷開開關,連接電路
2)接入電路的R調到最大
3)閉合開關,調節(jié)R,讀取并記錄幾組電流表、電壓表數據(U≤U額)
4)計算小燈泡阻值
3.記錄表格:用實物投影打出學生的一組較標準的
(五)評估
1.請同學們觀察其中的一組數據,結合你自己測量的數據有沒有發(fā)現什么新的問題?
同學回答:數據有較大的差異。
2.鼓勵學生并引導學生分析產生的原因:同學們以認真的態(tài)度完成實驗,對于各組實驗數據差別較大,能夠尊重事實,如實記錄,這是應該具有的科學態(tài)度,希望今后能夠繼續(xù)保持,但是有的同學對數據差別較大有些疑惑,請大家聯系實驗所得數據和實驗觀察到的現象來討論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由學生討論得出結論。
板書:
4.結論
現象:電阻隨電壓升高而增大
原因:溫度升高,電阻增大
怎樣得結論:
1)用不同溫度下測得的阻值求平均值不妥
2)在額定電壓下取幾組數據求平均值,測小燈泡正常工作時電阻
(六)布置作業(yè)
1.要求學生寫出簡單的探究報告,其內容應該包括探究的問題、探究的過程和探究的結論,并與其他組同學進行交流。
2.利用課外自助實驗時間探究電流表內接結果會有什么不同?
(七)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學習了怎樣測量小燈泡的電阻,還學習了進行實驗的基本步驟,體驗了測電阻的過程。同時我們學會了通過對實驗過程的反思來獲取更多的知識,學會了通過對結論的討論,發(fā)現新的問題。希望今后同學們能夠繼續(xù)這樣探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