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新課標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09-22初一語文下第2課說和做導學案(新課標人教版)。
說和做
【學習目標】
1、整體感悟文意,學習本文結構嚴謹、選材精當?shù)募挤ǎ?br>
2、品析語句,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3、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從中受到啟迪,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重點聚焦】
這篇文章在敘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寫?這些描寫的什么作用?
①“目不窺園,炯炯目光”,“頭發(fā)零亂”“昂首挺胸”“長須飄飄”——作用:這些形象描寫,表現(xiàn)了聞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和高大的形象。②“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作用:表現(xiàn)出聞一多先生一絲不茍的嚴謹態(tài)度。
【難點突破】
概括聞一多先生的形象。
作為學者:作為學者的方面: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熱愛工作,持之以恒,默默無聞。作為革命家:作為革命家的方面:說了再做,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大無畏,視死如歸。
【走進作者】
臧克家,近代杰出詩人,著名作家、編輯家,忠誠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主要代表作有《難民》、《有的人》詩集有:《罪惡的黑手》,《泥土的歌》,《黎明鳥》。長詩:《自己的寫照》等。1932年以一篇《老馬》成名。
【背景追溯】
聞一多,本名家驊,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zhàn)士。青年時代是新月派詩人,出版過詩《紅燭》、《死水》,表現(xiàn)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中年時代致力于古典文學的研究??箲?zhàn)期間,他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斗爭,成為青年所愛戴的,昂頭作獅子吼的民主戰(zhàn)士。在李公樸追悼大會上,橫眉怒對國民黨特務的手槍,發(fā)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講演,在回家途中,遭反動派暗殺,英勇犧牲!
【拓展鏈接】
聞一多挽聯(lián)
①為民主為和平為大眾,成仁取義;反獨裁反內戰(zhàn)反特務,雖死猶生。(周恩來、鄧穎超挽李公樸、聞一多聯(lián))
②繼兩公精神,再接再厲爭民主;匯萬分悲憤,一心一德反獨裁。(毛澤東挽李公樸、聞一多)
【自主學習案】
1.讀準下面加點字的讀音。
衰微()赫然()迭起()
高標()彌高()校補()
目不窺園()
2.辨析下列字形
籍:()鍥:()迥:()
藉:()契:()炯:()
3.根據(jù)意思寫出詞語。
(國家、民族)衰落,不興旺。()
形容令人驚訝的事物突然呈現(xiàn)的樣子。()
一次又一次地興起、出現(xiàn)。()
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眾。()
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鍥:雕刻。()
辛辛苦苦地一年到頭這樣做。窮:盡。()
用盡自己的畢生精力。瀝:滴。()
4.走進文本
①課文從哪二各方面介紹聞一多先生的?
答:
②作者是從哪兩種身份介紹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文章可依此分為幾部分?各部分之間是怎樣銜接起來的?
答:
【合作探究案】
探究點一:探究內容
1.作為學者聞一多是怎樣說的?作為學者聞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答:jaB88.coM
探究點二:詞義品味
2.體會下面句中加點的“說”的含義:
①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答:
②“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
答
③作為爭取民主的戰(zhàn)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聞一多先生“說”了。起先,小聲說,只有昆明的青年聽得到。
答:
探究點三:分析句子
3.說說下列句子的含義,注意加點的詞語。
①那時候,他已經(jīng)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
答:
②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答:
【隨堂鞏固案】
一、基礎積累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彌高(mí)校補(jiào)目不窺園(guī)炯炯目光(jiǒng)
B.高標(biāo)漂白(piǎo)群蟻排衙(wú)詩興不作(xìng)
C.赫然(hè)迭起(dié)兀兀窮年(jiǒng)潛心貫注(qián)
D衰微(shuāi)澎湃(péng)慷慨淋漓(kǎi)心會神凝(níng)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鍥而不舍勵盡心血一反既往
B.群蟻排衙詩興不作慷慨淋離
C.目不窺園炯炯目光迥乎不同
D.心會神凝無無窮年潛心貫注
3.下列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白羊座男士:白羊座的男士,多半有一雙目光炯炯的眼神,走路很快,喜歡說服別人。
B.他努力工作,兀兀窮年,卻還是沒有得到老板的賞識。
C.小明心不在焉的給我解釋“我爸是李剛”是怎么一回事。
D.面對困難我們只有鍥而不舍地找尋戰(zhàn)勝它的方法,才能獲得成功.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七河八島”是揚州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最完好的濕地景觀,這里綠化覆蓋率大約30%左右。
B.愛麗絲門羅是一百多年來第13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作家。
C.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太陽能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價值十分廣闊。
D.霧霾過后抓緊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會陷人周而復始的霧霾困擾之中。
5.根據(jù)語境,下列三句話,依次填入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br>
一位學生向老師請教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方法。老師說:“,,創(chuàng)業(yè)酌用兵家之權變,,行文當如縱橫家之靈活。采百家之學問而集于一身,必成賢者。”
①治事應持法家之嚴明②待人應守儒家之誠信③讀書當如墨家之兼愛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
6.根據(jù)語境,參照畫線句子仿寫。要求語意連貫,句式一致。
廣闊的語文世界,充滿著無窮的魅力: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讓我們如醉如癡;,,;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絢麗多彩,讓我們心馳神往……
答:
二、課內閱讀
閱讀“聞一多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他,是行的高標”,完成第8~14題
8.說說對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聞一多先生‘說’了”中“說”的意思是:
②他“說”了“我們要準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答:
9.選段中作者選取了哪幾件事來表現(xiàn)作為“革命家的方面”的聞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答:
10.文中“這個方面,情況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一句里“這”指代什么?為什么說“情況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答:
11.請在選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寫,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答:
12.最后兩段能不能合為一段,為什么?
答:
13.為什么文章最后贊揚聞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標”?
答:
14.對于是先言后行,還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關系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談談你的看法。
答:
【課后提升案】
一、綜合運用
1.在學習完《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后,七(8)班開展了以“緬懷先烈”為主題的語文實踐活動,請根據(jù)要求完成任務。
①你崇拜的先烈是誰?請你為他寫一段頒獎詞
答:
②部分學生認為現(xiàn)在是和平年代,已經(jīng)沒有學習革命先烈精神的必要了,對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
③活動結束后,班里準備出一期板報,請你為板報取一個貼切響亮的主題,并設計三個優(yōu)秀的欄目。
主題示例:
欄目示例:
二、閱讀理解
閱讀《向日葵》,完成2~5題。
向日葵
尤今
①到倫敦度假,住在女兒的公寓里。
②那天,約好在她下班后共進晚餐,做事有條不紊的女兒體恤地說道:“餐館坐落在九曲十八彎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們就在餐館附近的小公園等我吧?!?br>
③我穿了一襲寬松的棉質衣裙,沒帶外套。和老公提早十分鐘來到游人稀少的小公園。天很冷,刺骨的寒風奪命也似地想把人的臉皮整層刮掉,我冷得幾乎連血液也凝結了。到了七點整,一向準時的女兒蹤影不見,我們的手機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帶,無法聯(lián)系。
④寒風肆無忌憚,我凍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魚。看著時間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氣像螞蟥一樣往我心里鉆。到了七點半,我的臉已幽幽地長出一層青苔。
⑤“天氣這么冷,她竟不為我們著想!”我口出怨言,“簡直就是個工作狂??!”
⑥“唉,”老公嘆氣,“倫敦的工作壓力真是太大了!”
⑦七點四十分,女兒才氣喘吁吁地趕到,連聲道歉:“爸爸,媽媽,對不起,對不起!工作堆積如山,做不完呀!”我和老公對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
⑧我被凍得有如一片在樹梢瑟縮顫抖的枯葉,我的聲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還有明天嗎?你過去守時的好習慣,去了哪里?”說著,徑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⑨到了餐館,女兒輕車熟路地點了各種美食。刺身、煎和牛、鰻魚飯、醬漬豆腐、軟蟹手卷、天婦羅……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覺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凍瘡,灼灼地痛,半點胃口也沒有。
⑩女兒歡歡喜喜地說著辦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沒有答腔,只一筷一筷悶悶地吃,一心只想快點回家蓋上厚厚的被子蒙頭大睡。
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來。薄薄扁扁的陽光從窗隙硬生生地擠了進來,看看鐘,喲,九點多了!奇怪的是,廳里竟傳來了女兒和她爸爸說話的聲音。我翻身起床,走出廳外,還沒開口,女兒便說了:“媽媽,我今天請假?!蔽矣牣惖貑枺骸斑?,你的工作不是堆積如山嗎?”
她笑嘻嘻地說:“工作做不完,不是還有明天嗎?”
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擻的向日葵,黃艷艷,活鮮鮮的,大蓬大蓬的熱情源源不絕地釋放。向日葵旁邊,有個奶油蛋糕,還有一張卡片。
卡片里,裝著女兒圓潤的字體:“親愛的媽媽:記得嗎?那一年,您到土耳其旅行,看到漫天漫地的向日葵,回來向我出示照片,滿臉陶醉地說:那種美啊,簡直驚心動魄呢!您每回看到玫瑰花、荷花和桂花,都露出饞饞的目光,想吃它們;唯獨向日葵,您打從心坎里愛著它寵著它。媽媽,我和哥哥們,其實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們的陽光?!?br>
讀畢,抬起頭來時,女兒絮絮地說道:“媽媽,昨天下班后,我趕去辦公室附近那家花店,不巧它因事休業(yè);匆匆坐計程車去另一家,又碰上塞車,我真的急壞了呀!終于買到了您最喜歡的向日葵后,然后趕回家把它藏好,這樣一來一往,才會遲到的呀!”
說著,又笑瞇瞇地自問自答:“您猜我把花偷藏在哪兒?貯藏室!可是我又擔心它難以透氣,半夜起來還澆水呢!”
這一天,是我的生日??墒?,在這一刻,我的眼眶里,卻都是淚。(有刪改)
2.圍繞“向日葵”,補全女兒為媽媽準備生日禮物的情節(jié)。
那天下班后,(1)→趕回家去,(2)→半夜起來,澆向日葵→第二天上午,(3)
3.下面兩句話,都寫出了人物心中的“怒氣”。請根據(jù)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賞析。
①看著時間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氣像螞蟥一樣往我心里鉆。
答:
②我覺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凍瘡,灼灼地痛,半點胃口也沒有。
答:
4.文中有多處伏筆,暗示著過生日事件的發(fā)生。請你找出兩處。
答:
5.結合全文,回答問題。
(1)閱讀文章結尾段,請用兩個詞語形容作者當時的心情。
可是,在這一刻,我的眼眶里,卻都是淚。
答:
(2)文中的女兒值得稱道,讀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請結合自身體驗談談。
答:
三、寫作練筆
讀了《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你從聞一多先生的言行中學習到哪些東西,請寫下來,不少于200字。
參考答案
【自主學習案】
1.讀準下面加點字的讀音。
衰微(shuāi)赫然(hè)迭起(dié)
高標(biāo)彌高(mí)校補(jiào)
目不窺園(kuī)
2.辨析下列字形
籍:(jí)籍貫鍥:(qiè)鍥而不舍迥:(jiǒng)迥然
藉:(jí)狼藉契:(qì)契機炯:(jiǒng)炯炯
3.根據(jù)意思寫出詞語。
衰微:(國家、民族)衰落,不興旺。
赫然:形容令人驚訝的事物突然呈現(xiàn)的樣子。
迭起:一次又一次地興起、出現(xiàn)。
高標:在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眾。
鍥而不舍: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鍥:雕刻。
兀兀窮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頭這樣做。窮:盡。
瀝盡心血:用盡自己的畢生精力。瀝:滴。
4.走進文本
①課文從哪二各方面介紹聞一多先生的?
答:學者方面和革命家方面
②作者是從哪兩種身份介紹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文章可依此分為幾部分?各部分之間是怎樣銜接起來的?
答:第一部分(1~7)記述前期聞先生作為學者方面的“說”和“做”。第二部分(8~20)記述后期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方面的“說”和“做”。兩部分之間用了七、八、九三個段落過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結,第八、九段開啟下文。這樣連綴緊密,脈絡清楚,過渡自然,把兩個方面的情況簡明地并列提出,給讀者以深刻印象。
【合作探究案】
探究點一:探究內容
1.作為學者聞一多是怎樣說的?作為學者聞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答:“人家是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薄叭思艺f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比恐鳎骸短圃婋s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目的:“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探究點二:詞義品味
2.體會下面句中加點的“說”的含義:
①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答: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②“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
答:有吹噓,自詡的意思。
③作為爭取民主的戰(zhàn)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聞一多先生“說”了。起先,小聲說,只有昆明的青年聽得到。
答:對革命的宣傳和動員,對反動派的揭露和斥責。
探究點三:分析句子
3.說說下列句子的含義,注意加點的詞語。
①那時候,他已經(jīng)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
答:“詩興不作”是文言說法?!白鳌?,起。“詩興不作”就是寫詩的興致減少了。20年代,聞一多寫了許多愛國詩篇。從20年代末起,轉入對我國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②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答:“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比喻的說法,指尋找使我國民族文化繁榮昌盛起來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聞’過了十多年“書齋生活”,企圖從文化上尋找振興民族的途徑。
【隨堂鞏固案】
一、基礎積累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D)
A.彌高(mí)校補(jiào)目不窺園(guī)炯炯目光(jiǒng)
B.高標(biāo)漂白(piǎo)群蟻排衙(wú)詩興不作(xìng)
C.赫然(hè)迭起(dié)兀兀窮年(jiǒng)潛心貫注(qián)
D衰微(shuāi)澎湃(péng)慷慨淋漓(kǎi)心會神凝(níng)
解析:A選項里“目不窺園”的“窺”應讀“kuī”;B選項里“群蟻排衙”的“衙”應讀“yá”;C選項里“兀兀窮年”的“?!睉x“wù”。故選D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C)
A.鍥而不舍勵盡心血一反既往
B.群蟻排衙詩興不作慷慨淋離
C.目不窺園炯炯目光迥乎不同
D.心會神凝無無窮年潛心貫注
解析:A選項里“勵盡心血”的“勵”應寫成“瀝”;B選項里“慷慨淋離”的“離”應寫成“漓”;D選項里“無無窮年”的“無”應寫成“?!?。故選C
3.下列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C)
A.白羊座男士:白羊座的男士,多半有一雙目光炯炯的眼神,走路很快,喜歡說服別人。
B.他努力工作,兀兀窮年,卻還是沒有得到老板的賞識。
C.小明心不在焉的給我解釋“我爸是李剛”是怎么一回事。
D.面對困難我們只有鍥而不舍地找尋戰(zhàn)勝它的方法,才能獲得成功.
解析:C選項“心不在焉”的意思是心思不在這里,指思想不集中,與語境不符。應該用“潛心貫注”。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B)
A.“七河八島”是揚州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最完好的濕地景觀,這里綠化覆蓋率大約30%左右。
B.愛麗絲門羅是一百多年來第13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作家。
C.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太陽能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價值十分廣闊。
D.霧霾過后抓緊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會陷人周而復始的霧霾困擾之中。
解析:A句中“大約”與“左右”重復,去掉其中一個;C句“價值”與“廣闊”搭配不當,“價值”改為“前景”;D句判斷不當,去掉“不會”。
5.根據(jù)語境,下列三句話,依次填入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B)
一位學生向老師請教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方法。老師說:“,,創(chuàng)業(yè)酌用兵家之權變,,行文當如縱橫家之靈活。采百家之學問而集于一身,必成賢者?!?br>
①治事應持法家之嚴明②待人應守儒家之誠信③讀書當如墨家之兼愛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
解析:從結構和內容的照應方面思考。
6.根據(jù)語境,參照畫線句子仿寫。要求語意連貫,句式一致。
廣闊的語文世界,充滿著無窮的魅力: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讓我們如醉如癡;,,;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絢麗多彩,讓我們心馳神往……
答:生動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讓我們拍案叫絕。
二、課內閱讀
閱讀“聞一多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他,是行的高標”,完成第8~14題
8.說說對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聞一多先生‘說’了”中“說”的意思是:爭取民主,反對獨裁,宣傳動員革命,對反動派的揭露與斥責。
②他“說”了“我們要準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答:作好了犧牲的準備,表達了聞一多英勇無畏....,誓與反動派拼死一戰(zhàn)的決心..。
9.選段中作者選取了哪幾件事來表現(xiàn)作為“革命家的方面”的聞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答:起稿政治傳單、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爭取民主、宣傳革命)
10.文中“這個方面,情況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币痪淅铩斑@”指代什么?為什么說“情況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答:“這”指的是聞一多作為革命家的方面。因為作為青年運動的領導人,聞一多先是宣傳革命(說),然后用行動爭取民主(做),與做學問時先埋頭苦干,然后再“說”不一樣。
11.請在選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寫,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答:“他走到游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毙蜗蟮赝怀觯勔欢嘞壬鸂幦∶裰鞑慌聽奚拇鬅o畏的精神,充滿著對先生的頌揚和景仰之情。
12.最后兩段能不能合為一段,為什么?
答:不能,因為一方面強調聞一多是卓越的學者,優(yōu)秀詩人,革命烈士另一方面也突出聞一多是言行一致的偉人。
13.為什么文章最后贊揚聞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標”?
答:聞一多先生既有鼓舞人心,極其震撼力的言論..,又有偉大的行動實踐,言行一致,為
我們做出了榜樣。
14.對于是先言后行,還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關系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談談你的看法。
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略。
【課后提升案】
一、綜合運用
1.在學習完《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后,七(8)班開展了以“緬懷先烈”為主題的語文實踐活動,請根據(jù)要求完成任務。
①你崇拜的先烈是誰?請你為他寫一段頒獎詞
答:劉胡蘭.她出生在貧困的地方,黑暗的年代.沒有快樂的日子.但是,就是這個小小的姑娘,用自己的身軀,點燃了光明的火焰.帶來了新的希望!照亮了前進的道路!讓我們用心靈,用贊美,去仔細感受她無盡的光芒吧!
②部分學生認為現(xiàn)在是和平年代,已經(jīng)沒有學習革命先烈精神的必要了,對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有學習必要.因為即使是和平年代,我們也需要有樂于助人的心,和革命戰(zhàn)士一樣,一切以大局為重,以大家為先,才能共同構建出更美好的明天.
③活動結束后,班里準備出一期板報,請你為板報取一個貼切響亮的主題,并設計三個優(yōu)秀的欄目。
主題示例:緬懷先烈,傳承精神.
欄目示例:緬懷先烈,沉思過往;傳承精神,談論未來;自我反思,暢談感想.
二、閱讀理解
閱讀《向日葵》,完成2~5題。
向日葵
尤今
①到倫敦度假,住在女兒的公寓里。
②那天,約好在她下班后共進晚餐,做事有條不紊的女兒體恤地說道:“餐館坐落在九曲十八彎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們就在餐館附近的小公園等我吧?!?br>
③我穿了一襲寬松的棉質衣裙,沒帶外套。和老公提早十分鐘來到游人稀少的小公園。天很冷,刺骨的寒風奪命也似地想把人的臉皮整層刮掉,我冷得幾乎連血液也凝結了。到了七點整,一向準時的女兒蹤影不見,我們的手機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帶,無法聯(lián)系。
④寒風肆無忌憚,我凍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魚。看著時間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氣像螞蟥一樣往我心里鉆。到了七點半,我的臉已幽幽地長出一層青苔。
⑤“天氣這么冷,她竟不為我們著想!”我口出怨言,“簡直就是個工作狂啊!”
⑥“唉,”老公嘆氣,“倫敦的工作壓力真是太大了!”
⑦七點四十分,女兒才氣喘吁吁地趕到,連聲道歉:“爸爸,媽媽,對不起,對不起!工作堆積如山,做不完呀!”我和老公對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
⑧我被凍得有如一片在樹梢瑟縮顫抖的枯葉,我的聲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還有明天嗎?你過去守時的好習慣,去了哪里?”說著,徑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⑨到了餐館,女兒輕車熟路地點了各種美食。刺身、煎和牛、鰻魚飯、醬漬豆腐、軟蟹手卷、天婦羅……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覺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凍瘡,灼灼地痛,半點胃口也沒有。
⑩女兒歡歡喜喜地說著辦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沒有答腔,只一筷一筷悶悶地吃,一心只想快點回家蓋上厚厚的被子蒙頭大睡。
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來。薄薄扁扁的陽光從窗隙硬生生地擠了進來,看看鐘,喲,九點多了!奇怪的是,廳里竟傳來了女兒和她爸爸說話的聲音。我翻身起床,走出廳外,還沒開口,女兒便說了:“媽媽,我今天請假?!蔽矣牣惖貑枺骸斑?,你的工作不是堆積如山嗎?”
她笑嘻嘻地說:“工作做不完,不是還有明天嗎?”
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擻的向日葵,黃艷艷,活鮮鮮的,大蓬大蓬的熱情源源不絕地釋放。向日葵旁邊,有個奶油蛋糕,還有一張卡片。
卡片里,裝著女兒圓潤的字體:“親愛的媽媽:記得嗎?那一年,您到土耳其旅行,看到漫天漫地的向日葵,回來向我出示照片,滿臉陶醉地說:那種美啊,簡直驚心動魄呢!您每回看到玫瑰花、荷花和桂花,都露出饞饞的目光,想吃它們;唯獨向日葵,您打從心坎里愛著它寵著它。媽媽,我和哥哥們,其實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們的陽光?!?br>
讀畢,抬起頭來時,女兒絮絮地說道:“媽媽,昨天下班后,我趕去辦公室附近那家花店,不巧它因事休業(yè);匆匆坐計程車去另一家,又碰上塞車,我真的急壞了呀!終于買到了您最喜歡的向日葵后,然后趕回家把它藏好,這樣一來一往,才會遲到的呀!”
說著,又笑瞇瞇地自問自答:“您猜我把花偷藏在哪兒?貯藏室!可是我又擔心它難以透氣,半夜起來還澆水呢!”
這一天,是我的生日。可是,在這一刻,我的眼眶里,卻都是淚。(有刪改)
2.圍繞“向日葵”,補全女兒為媽媽準備生日禮物的情節(jié)。
那天下班后,(1)買向日葵→趕回家去,(2)藏向日葵→半夜起來,澆向日葵→第二天上午,送向日葵(3)
3.下面兩句話,都寫出了人物心中的“怒氣”。請根據(jù)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賞析。
①看著時間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氣像螞蟥一樣往我心里鉆。
答:本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因女兒遲到而心生怨氣無法排解的情狀。
②我覺得心里冒出了很多凍瘡,灼灼地痛,半點胃口也沒有。
答:本句運用“冒”這個動詞,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我”因女兒不體恤父母而失望至極的情狀。本句運用“灼灼”這個形容詞,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我”因失望而傷心難過、心痛不已的感受。本句運用“半點”一詞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我”因失望心痛而毫無食欲的情狀。
4.文中有多處伏筆,暗示著過生日事件的發(fā)生。請你找出兩處。
答:①一向準時的女兒昨天卻遲到了。(一向體恤父母的女兒昨天卻讓父母在公園里挨凍)②女兒遲到了,卻沒有告訴我遲到的真正原因。③在餐館吃飯時,一向體恤父母的女兒并沒有安慰我,而是一個勁兒說看單位的趣事。④一向敬業(yè)的女兒,今天卻沒有去上班。
5.結合全文,回答問題。
(1)閱讀文章結尾段,請用兩個詞語形容作者當時的心情。
可是,在這一刻,我的眼眶里,卻都是淚。
答:感動、愧疚、幸福等(意思對即可)
(2)文中的女兒值得稱道,讀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請結合自身體驗談談。
答:示例:文中的女兒非常孝順,她懂得體貼、包容自己的父母。我們也應該像她那樣孝敬自己的父母,因為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很多。
三、寫作練筆
讀了《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你從聞一多先生的言行中學習到哪些東西,請寫下來,不少于200字。
相關知識
初一語文下第7課土地的誓言導學案(新課標人教版)
土地的誓言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思想感情并積累詞語。
2、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語言。
3、培養(yǎng)強化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情感。
【重點】
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語言
【難點】
“呼告”修辭的作用。
【走進作者】
端木蕻良,原名曹漢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筆名黃葉﹑羅旋﹑葉之林﹑曹坪等?,F(xiàn)代著名作家、小說家。
【背景追溯】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已經(jīng)過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戰(zhàn)爭正處于十分艱苦的階段,流亡在關內的東北人依然無家可歸。作者懷著難以遏制的思鄉(xiāng)之情寫下了這篇文章。
【拓展鏈接】
關于土地俗語
此地無銀三百兩;頭頂一片天,腳踏一方土;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死無葬身之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面朝黃土背朝天;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強龍不壓地頭蛇;
【自主學習案】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熾痛()嗥鳴()斑斕()污穢()
怪誕()亙古()田壟()
2.辨析下列字形
諦:()梁:()
蹄:()粱:()
踴:()誕:()
涌:()涎:()
3.根據(jù)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熱烈而深切。():(野獸)大聲嚎叫。
():燦爛多彩。():沒有根據(jù)的話。
():奇怪,古怪。():遠古。
():雙方的意思沒有明白說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骯臟的東西。
4.走進文本(設計對課文整體感悟的問題)
①怎樣理解題目《土地的誓言》?
答:
②作者在第一段中列舉了大量物產(chǎn)、景色有什么作用?
答:
③試分析“不得不回去”“應該回去”“我必須回去”一類的話?這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④“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xiāng)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墳前”這一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
答:
【隨堂鞏固案】
一、基礎積累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熾痛(zhì)胸膛(tánɡ)噴涌(yǒnɡ)嗥鳴(háo)
B.仰望(yánɡ)白樺(hu?。┥胍鳎▂īn)亙古(gèn)
C.斑斕(lán)召喚(zhào)纏繞(chán)田壟(lǒng)
D.默契(qi)山澗(jiàn)漿液(jiānɡ)污穢(huì)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熾痛噴涌泛亂白樺B.仰望山澗斕語漿液
C.呻吟嗥鳴斑瀾怪誕D.默契蚱蜢污穢纏繞
3.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符合規(guī)范的一項是()
A.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呼喚我的名字,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召喚我回去。
B.我想起紅布似的高粱、金黃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紅玉的臉龐、黑玉的眼睛、斑斕的山雕、奔馳的鹿群、帶著松香氣味的煤塊、帶著赤色的足金。
C.土地是我的母親,我的每一寸皮膚,都有著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變得平靜。
D.土地、原野、我的家鄉(xiāng),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
4.下列各句有語病的一項是()
A.一位農(nóng)民向國家文物部門獻出了一枚祖?zhèn)鞯拇箢w粒珍珠,它具有極高的觀賞、保存價值。
B.這個問題在群眾中廣泛引起了議論。
C.想象不但對于詩人的創(chuàng)作是一種必要,對于讀者的欣賞也是一種必要。
D.目前,我國正在治理“舌尖上的浪費”人手,倡導“厲行節(jié)約,反對消費’’的良好社會風氣。
5.選出說法有誤的一項()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
B.“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當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當我回想起兒時的往事的時候”運用了排比的手法。
C.題目“土地的誓言”是“面對土地發(fā)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發(fā)出的誓言”。
D.本文的寫作時間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fā)生之時。
6.在橫線上選填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
或者都即使不管
我總是被這種聲音所纏繞,__我走到哪里,__我睡得很沉,__在睡夢中突然驚醒的時候,我__會突然想到是我應該回去的時候了。
【課后提升案】
一、綜合運用
1.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五華誕,為了反制日本非法購買釣魚島,激發(fā)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學校將開展“熱愛家鄉(xiāng),歌頌祖國”的愛國主義活動,作為活動的參與者,請你按照以下幾個活動內容和要求完成所設計的題目。
①七(1)班班長為了激發(fā)同學們的愛國熱情,想在同學們中征集“愛國名句”,你提供的愛國名句是
答:
②下面是一首歌頌祖國的詩歌,請仿照示例學寫幾句。
每個人都是旗手,每一座高山都是旗座,每一棵大樹都是旗桿;每一個人都是鼓手,每一寸土地都是鼓面,每一次心跳都是鼓點;每一個人都是歌手,每一條江河都是琴弦,__;每一個人都是舞者,每一縷春風都是喜訊,。
二、閱讀理解
閱讀《紅書包》,完成第1~5題
紅書包
秦文君
①20多年前,我還是個小學四年級學生。
②有一回,同班的汪麗娜背了一只嶄新的紅書包,那書包簡直美極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發(fā)顫,不由得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
③那天,我被這美麗的紅書包纏繞著,別的一切感受都退得遠遠的。我甚至感到,快活與否,就同這書包緊密地連在了一起。放學時,汪麗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聽見大伙都在議論她的書包漂亮,不覺有點兒生她的氣。在此同時,一個念頭從我心里升了起來:我一定要馬上擁有一只這樣的書包。
④一連幾天,只要一放學,我就走上大街,專跑文具店。終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櫥窗里,找到了這樣的紅書包。隔了層光閃閃的玻璃,我發(fā)現(xiàn)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許久,一會兒()看,一會兒()看,過一會兒(),單眼看?!皼]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當時我就那么想。
⑤我又奔又跑地趕到車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車,才等到母親從車上下來。她驚訝地看著我,我什么也不說,拉著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兒,就指著紅書包說:“給我買吧,媽媽?!?br>
⑥“可你的書包還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br>
⑦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邊死活不肯離開,像是打算在這兒站一輩子。母親摸摸我發(fā)燙的額頭,心就軟了。沒想到她摸出錢夾要付錢時,才發(fā)覺帶的錢不夠??稍谶@時,店要打烊①了。
⑧夜里,我老做夢,夢見店里的紅書包讓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壞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來。爸爸把我喚醒,小聲對我說,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紅書包買回來。
⑨第二天的整個白天,我都非常快樂,心里涌動著緊張和激動。見了汪麗娜,我就想:我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紅書包,同你的那只毫無差別!到了傍晚,我突然變得惴惴不安:萬一那店里的書包都讓別人買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開始皺起眉頭來打量我。
⑩晚上,爸爸一手推著自行車,一手高高舉著紅書包回來了。我搶過那只鮮紅的書包,高興得打轉。等狂喜過之后,才看見母親正在給父親搽松節(jié)油。原來,為了快點趕到店里,爸爸騎車時同一部黃魚車撞在一起,膝蓋上腫起老大一塊。
我的心情沉重起來:我怎么會不顧一切地迷上這紅書包的,竟沒發(fā)現(xiàn)爸爸的膝蓋為了它受傷了呢。
爸爸說:“愛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東西太多。你跟在別人后面,永遠也是跟不過來的,能體會美才是最美的事情?!?br>
第二天,我背著紅書包興高采烈地去學校,在校門口碰見汪麗娜,誰知她又換了個紫色的新書包,比原來的紅書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從那天起,我依然愛一切美麗,美的旖旎②永遠能給予我無限的靈感,可是從此就沒有再像過去那樣驕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的東西美在何處有時就很知足了,也很快樂,世界上最美的東西莫過于存著的愛美的心。
后來,那個紅書包用舊了,而我一直珍藏著它。不為別的,就為它成了我生活的啟示錄。
(選自《秦文君文集》,有改動)
[注]①打烊(yáng):關門停止營業(yè)。②旖旎(yǐnǐ):柔和美好。
1.為什么“我”會產(chǎn)生一定要有紅書包的念頭?
答:
2.依次在文中括號里填入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牵ǎ?br>
A.捂著眼湊近著退遠點B.湊近著捂著眼退遠點
C.湊近著退遠點捂著眼D.退遠點捂著眼湊近著
3.依據(jù)文章思路和內容,在下面橫線上填寫合適的語句。
→我找到賣后書包的文具店→→我得到了心愛的紅書包→
4.文中畫線句子是作者修改后的,將它與修改前的句子作比較,從情節(jié)發(fā)展的角度具體分析修改后的好處。
修改前:晚上,媽媽一手推著自行車,一手高高舉著紅書包回來了。
修改后:晚上,爸爸一手推著自行車,一手高高舉著紅書包回來了。
答:
5.從全文看,篇末的“啟示錄”包含了那些內容?(答出三點即可)
答:
參考答案
【自主學習案】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chì)(háo)(bānlán)(huì)
(dàn)(gèn)(lǒng)
2.辨析下列字形
(dì)諦聽(liáng)棟梁三尺
(tí)馬蹄(liáng)高梁
(yǒng)踴躍(dàn)怪誕
(yǒng)涌現(xiàn)(xián)垂涎
3.根據(jù)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熾痛嗥鳴斑斕讕語
怪誕亙古默契污穢
4.走進文本(設計對課文整體感悟的問題)
①這一標題是比較獨特的,其要點在于“誓言”。從文章來看,這誓言是作者對著土地發(fā)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壯懷激越地發(fā)誓:“我要回到她的身邊……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xiāng)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墳前?!边@種擲地有聲的誓言讀者自可強烈地感受到。因此,這一標題應該理解為“面對土地發(fā)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發(fā)出的誓言”。
②作者把故鄉(xiāng)寫得如此美好,如此豐饒,能讓我們更愛她,并為她的美好被埋葬而感到悲憤。這更能激起我們對侵略者的仇恨以及恢復故鄉(xiāng)的美好的信念和決心。
③“不得不回去”帶有一定的被迫的意味,“應該回去”表示理所當然,“必須回去”則有一定之意,帶有命令的口氣。語氣逐級加強,態(tài)度愈加堅定。
④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之情。表明“我”將抗擊侵略者,為保衛(wèi)家鄉(xiāng)犧牲一切,并具有相信最終能獲勝的堅定信念。
【隨堂鞏固案】
一、基礎積累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C)
解析:A選項里“熾痛”的“熾”應讀“chì”;B選項里“仰望”的“仰”應讀“yǎng”;D選項里“默契”的“默契”應讀“qì”。故選C.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D)
解析:A選項里“泛亂”的“亂”應寫成“濫”;B選項里“斕語”的“斕”應寫成“讕”;C選項里“斑瀾”的“瀾”應寫成“斕”。故選D。
3.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符合規(guī)范的一項是(A)
解析:B選項里頓號全部改為逗號;C選項里“都有著土?!焙竺娓臑榉痔?;D選項里頓號全部改為逗號。故選A。
4.下列各句有語病的一項是(C)
解析:C關聯(lián)詞使用不當,在“對于”前添加“而且”。
5.選出說法有誤的一項(D)
我總是被這種聲音所纏繞,不管__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_在睡夢中突然驚醒的時候,我都_會突然想到是我應該回去的時候了。
【課后提升案】
一、綜合運用
1.①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②下面是一首歌頌祖國的詩歌,請仿照示例學寫幾句。
每個人都是旗手,每一座高山都是旗座,每一棵大樹都是旗桿;每一個人都是鼓手,每一寸土地都是鼓面,每一次心跳都是鼓點;每一個人都是歌手,每一條江河都是琴弦,每一朵浪花都是音符;每一朵鮮花都是笑顏;每一個人都是舞者,每一縷春風都是喜訊,。
二、閱讀理解
閱讀《紅書包》,完成第1~5題
1.為什么“我”會產(chǎn)生一定要有紅書包的念頭?
答:對美的無比熱愛,但又不知如何去體會美;在某種程度上還有一定虛榮心在作怪,也想人前顯貴。
2.依次在文中括號里填入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牵–)
3.非常喜歡紅書包并渴望得到它→我找到賣后書包的文具店→磨父母買紅書包→我得到了心愛的紅書包→珍藏回憶紅書包獲得教益
4.把“媽媽”改為“爸爸”,正和前文“爸爸把我喚醒,小聲對我說,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紅書包買回來”的情節(jié)相照應,還和后文寫紅書包來之不易并受到父親的教育相一致。這樣一改不但結構上更加嚴謹,而且更能體現(xiàn)父母對“我”疼愛。(4分,意思對即可)
5.①人都應追求美好的東西;②能體會美才是最美的事情。(3)追求美但不一定要得到它。
初一語文下第5課黃河頌導學案(新課標人教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必須要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未來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好!你們會寫一段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嗎?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初一語文下第5課黃河頌導學案(新課標人教版)”,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河頌
【學習目標】
1.把握詩文基調,培養(yǎng)鑒賞詩歌的能力。
2.品味語言,體味歌詞意境,積累經(jīng)典語言。
3.掌握本文借物抒懷的寫法
4.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感知詩的內涵,合作探究詩歌所表現(xiàn)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強烈的愛國感情。
【重點聚焦】
詩人從哪些方面贊美了黃河的氣魄?
詩人從黃河的自然特點、黃河的地理特征、黃河在歷史上對中華民族的貢獻等方面贊美了黃河的氣魄。
【難點突破】
作者把黃河比作是“搖籃”、“屏障”;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這些比喻有什么表達效果?
把黃河比作搖籃,形象生動地歌頌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指出了黃河的歷史貢獻;把黃河比作屏障,指出黃河的地理優(yōu)勢,歌頌黃河保衛(wèi)著中華民族;把黃河比作臂膀,是承接巨人的比喻,主流是巨人的軀干,支流是“鐵的臂膀”。如此的巨人,一瀉萬里,浩浩蕩蕩,形象地寫出了黃河勇不可當?shù)臍舛群土α?,足以激發(fā)我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作者簡介】
光未然,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縣人。1939年3月,創(chuàng)作組詩《黃河大合唱》,經(jīng)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譜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國各地廣泛傳唱,受到抗日軍民的熱烈歡迎。這組詩,雄健磅礴,深沉渾厚,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詩篇,也是抗日戰(zhàn)爭時代現(xiàn)實的悲壯圖畫。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覺醒,表現(xiàn)出強烈的民族氣節(jié)和不屈服的斗爭精神。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文藝報》《人民文學》主編。
【背景追溯】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反映現(xiàn)實斗爭,激發(fā)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是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的心愿。那是在1938年9月,詩人光未然帶領他的抗敵演出隊來到了黃河,來到了壺口瀑布。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的心中掀起萬丈狂瀾,他揮筆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
【拓展鏈接】
與黃河有關的詩句
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②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
③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
有關黃河的諺語
不到黃河心不死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自主學習案】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巔峰()屏障()狂瀾()流瀉()
哺育()澎湃()宛轉()九曲連環(huán)()
2.根據(jù)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比喻幼年或青年時代的生活環(huán)境或文化、運動等發(fā)源地。這里指黃河是中華民族生存的源地。
():生長,產(chǎn)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形容黃河孕育了中華的文化。
():形容波浪互相撞擊。
():巨大的波浪。
():彎彎曲曲地流過。
():象屏風那樣遮擋著的東西。
3.走進文本
①請按“序曲——主體——尾聲”劃分詩的層次。
答:
②作者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望”統(tǒng)領哪些內容?說說作者筆下的黃河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答:
③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歌頌黃河的偉大貢獻的?分割三層意思的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幾句話?
答:
【隨堂鞏固案】
一、基礎積累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正確的一項是()
A.哺育(P)澎湃(pài)氣魄(Pò)
B.山巔(diān)狂瀾(1án)屏障(píng)
C.浩蕩(shāng)濁流(zhuó)滋長(zì)
D.贊歌(zàn)發(fā)源(yuán)宛轉(wán)
2.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贊歌昆侖掀起扮演B.傾卸浩蕩臂膀發(fā)源
C.堅強驚濤澎湃中原D.滋長哺育榜樣豪邁
3.下列詩句朗讀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A.它/表現(xiàn)出/我們民族的精神B.我/站在/高山之巔
C.掀起/萬丈狂瀾D.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4.對詩歌《黃河頌》的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第2節(jié)“望黃河”部分,一個“望”字統(tǒng)領下文,“望”的內容虛實結合,章法謹嚴。
B.詩中“啊!黃河!”反復出現(xiàn),起到了分層的作用。
C.全詩都以第二人稱“你”來稱呼黃河,使感情抒發(fā)得更為直接、真切、濃烈!
D.詩歌寫得明快雄健,以長句為主,長短結合,自由奔放且錯落有致。
5.填空。
(1)組詩《黃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原名。《黃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樂作品,由譜曲。作品由八個樂章組成,它以豐富的、和磅礴的氣勢,表現(xiàn)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
(2)詩人從、、等方面贊美了黃河的英雄氣概,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河的的思想感情。
6.寫出有關黃河的詩句。
(1)黃河之水天上來,。
(2),萬里寫入胸懷間。
(3)黃河遠上白云間,。
(4)白日依山盡,。欲窮千里目,。
(5)大漠孤煙直,。
【課后提升案】
一、綜合運用
1.黃河,這是一個多么令人驕傲的詞??!她是中華大家庭里的巨龍,是中國的象征,是我們永遠的母親河,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綜合性學習《黃河,母親河》,去觸摸她那歷盡滄桑的面龐,去感受她博大的胸懷吧!
(1)請為這次活動擬一條宣傳標語。
答:
(2)請你為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設計幾種活動形式(或者活動項目)。
答:
(3)請你選擇一種活動形式設計活動步驟。
示例:活動形式:舉行詩歌朗誦會。
活動步驟:
二、閱讀理解
閱讀《黃河頌》,完成第1~3題
黃河頌?
①浩瀚壯闊的黃河,奔騰澎湃,流經(jīng)黃土高原。黃河流域是黃種人滋生繁衍的地區(qū),也是軒轅黃帝居住營衛(wèi)的所在。黃河哺育著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得到這份自然的恩賜,瓜瓞綿延,永無止境,與山川相輝映,與日月共長久。
②據(jù)遠古記載,黃河流經(jīng)壺口、華陰、孟津、流入渤海。而砥柱則巋然屹立于濁浪怒濤之中,顯示出堅忍不拔的氣概。砥柱之北的大陽縣也因處于大河之陽而得名,又以在大河之北,遂定名為河北縣,其后乃改稱平陸。小縣得大名,實為鮮見。
③黃河流域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適宜農(nóng)業(yè)的經(jīng)營。炎黃子孫得天獨厚,在此肥沃的土地上,經(jīng)之營之,日臻文明。淳樸勤儉的風俗,早見于《詩經(jīng)國風》的歌育;也深得吳國季札的稱道;太史公著《貨殖傳》、班孟堅撰《地理志》,亦皆頌揚不止。而關西尚雄武,山東稱儒雅,兩漢將相洵出其間,稱為盛世,隋唐而后,更見發(fā)揚。人文盛,彪炳史冊,令人緬懷留連,無時或已。
④自遠古時起,黃河流域即為都城所在。三皇五帝的傳說,就未遠離此城,夏商周三代更輾轉遷徒于其間。由秦漢以迄唐宋,咸陽、長安、洛陽、開封,迭為建都之地。都城所在,人文薈萃,歷久不衰。奔騰的黃河,激勵人民向外發(fā)展,齊魯方士,期望三神山,秦皇漢武,親臨東海上。雖說是景慕神仙,實際是謀圖海外開拓。而張騫鑿空,甘英遠行,始知西域的廣大無垠。海上三神山誠渺茫難稽,日南交趾的設郡,漢遷使者遂得遠至已不程國。以今地按之,已達到印度南部海岸。這種向往開拓的精神,歷隋唐而至于近世,初未稍泯。
⑤黃河流域,既是肥沃的地區(qū),又有瑰麗的文化,但與北方草原相毗鄰,不免引起游牧族類騷擾。為了促進文化發(fā)展,也為了使農(nóng)業(yè)地區(qū)不受蹂躪,從戰(zhàn)國時起,就修建了長城,歷秦漢而至明代,皆有所修建。由于有了長城,黃河流域的文化不僅受到了保護,而且更顯得采。長城并未使黃河流域受到封閉,也并未使人趨于保守。霍去病馳騁于祁連山下,徐自為筑城于盧胸山旁,竇憲勒銘于燕然山側,王越取勝于紅鹽池畔,都是不以長城為限。而參于可汗道的建筑,絲綢之路的暢通,又皆顯示出沒有受到任何的阻隔。這些都是開拓和進取,而不是封閉和保守。黃河的激蕩和奔放,是不會使人封閉和保守的。
⑥近世以來,黃河屢經(jīng)泛濫,造成了若干破壞。這是人為作用的惡果,是不肖的炎黃子孫的造作。植被的破壞,水土的流失,愈至挽近而愈形嚴重,黃河怎能不頻繁泛濫?如果除舊布新,有所改革,黃河必能充分恢復它原來的哺育力量,中華民族也必能因之早日得到振興,益臻于繁榮富強!
1.兩篇《黃河頌》雖體裁不同,但都會激起我們自豪之感,讀罷全文,你產(chǎn)生了怎樣的感受?
答:
2.本文向我們介紹了黃河哪些方面的知識?
答:
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可是近世以來,黃河屢經(jīng)泛濫,造成了若干破壞,你想對人們說些什么?以喚起人們對黃河的保護?
答:
參考答案
【自主學習案】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diān)(píngzhàng)(lán)(xiè)
(bǔ)(pàngpài)(wǎn)(qǔ)
2.根據(jù)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搖籃滋長起源澎湃狂瀾宛轉屏障
3.走進文本
①答:繪黃河——頌黃河——學黃河。
②答: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波濤滾滾、氣勢恢宏的黃河奔流圖。
③答:搖籃(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屏障(黃河保衛(wèi)了中華民族)、臂膀(黃河還將激勵著中華民族)。三個“??!黃河!”
【隨堂鞏固案】
一、基礎積累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正確的一項是(B)
解析:A選項里“哺育”的“哺”應讀“”bǔ;C選項里“浩蕩”的“浩”應讀“hào”;D選項里“宛轉”的“宛”應讀“wǎn”。故選B
2.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B)
解析:B選項里“傾卸”的“卸”應寫成“瀉”。
3.下列詩句朗讀停頓有誤的一項是(D)
解析:D選項應該“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4.對詩歌《黃河頌》的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D)
5.填空。
(1)光未然,張光年冼星海藝術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
(2)自然特征、地理特征、黃河在歷史上對中華民族的貢獻熱愛和贊美
6.寫出有關黃河的詩句。
(1)奔流到海不復回(2)黃河落天走東海(3)一片孤城萬仞山。
(4)黃河入海流更上一層樓(5)長河落日圓
【課后提升案】
一、綜合運用
1.(1)保護水資源,不要讓母親河哭泣!關注母親河,加強環(huán)保意識。九曲黃河一份情,兩岸綠林四季清。保護黃河是每個華夏兒女的義務。
(2)①舉辦黃河圖片展覽②開展成果展示會③舉行詩歌朗誦會④開展有關黃河故事交流會⑤舉辦“我是黃河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演講比賽⑥舉行有關黃河的知識競賽
(3)①主持人致開場白,宣布詩歌朗誦會開始。②選手上臺進行詩歌朗誦。③評委點評、頒獎。④主持人致結束語,宣布活動結束。
二、閱讀理解
1.熱愛祖國,熱愛黃河,以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2.?介紹了黃河流經(jīng)地域,黃河流域的氣候,黃河流域悠久的歷史以及以黃河流域為中心,不斷向外發(fā)展等幾個方面。??
3.語言通俗,應有一定的震撼力。
初一語文下第1課《鄧稼先》導學案(新課標人教版)
鄧稼先
【導學目標】
1、體會課文語言平實、感情真摯的特點。
2、能夠靈活運用速讀、默讀、朗讀等閱讀方式閱讀課文。
3、深切體會鄧稼先的人品風貌,并學習他將個人生命奉獻給祖國國防事業(yè)的崇高情懷
【重點聚焦】
體會文中洋溢的對中華民族,對摯友的一片深情及文中所表現(xiàn)出的鄧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獻精神。
【難點突破】
對關鍵語句的理解。
【自主學習案】
1.讀準下面加點字的讀音。
交瘁()元勛()孕育()選聘()
無垠()黯兮()日曛()
2.辨析下面的形近字
聘:()悴:()
騁:()瘁:()
擎:()筵:()
摯:()涎:()
3.根據(jù)意思寫出詞語。
:值得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
: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形容軍人戰(zhàn)死沙場。
:立大功的人。
: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走。
: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堅持到底。
:敬仰思慕。
:難以忍受。
4.走進文本
(1)快速瀏覽課文一遍,歸納六個部分的內容。
(2)課文由六個小標題串聯(lián)成一個整體,這六個部分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合作探究案】
合作探究點一:背景作用
1、在寫鄧稼先之前,為什么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
答:
合作探究點二:對比手法
2.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
答:
合作探究點三:句子賞析
3.“‘粗估’”參數(shù)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計算時,要有數(shù)學見地;決定方案時,要有勇進的膽識和穩(wěn)健的判斷?!币痪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隨堂鞏固案】
一、基礎積累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署名(shǔ)交瘁(cuì)奠基(diàn)婦孺皆知(rú)
B.懈?。╦iè)癌癥(ái)元勛(xūn)馬革裹尸(guǒ)
C.選聘(pìng)無垠(yín)難堪(kān)層出不窮(céng)
D.氫彈(qīn)孕育(yùn)黯兮(àn)截然不同(jié)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彷徨仰幕可歌可泣家喻戶曉
B.難堪孕育至死不懈鞠躬盡瘁
C.交瘁奠基鋒芒逼露當之無愧
D.日曛選聘層出不瓊任人宰割
3.下列標點符號使用符合規(guī)范的一項是()
A.德國強占山東膠州灣,租借99年。俄國強占遼寧旅順大連,租借25年。法國強占廣東廣州灣,租借99年。英國強占山東威海衛(wèi)與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B.對這一轉變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有一位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科學家:鄧稼先。
C.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正好準確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不知道稼先有沒有想起過我們在昆明時一起背誦的吊古戰(zhàn)場文……
4.本文是一篇_散文。作者將人物的生平、貢獻放在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描寫、評價,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_和對民族的_________。
5.“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個成語出自哪里?是說誰的?你還知道他哪些故事?
答:
二、理解探究
1、鄧稼先和奧本海默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
2、第四部分最后說:“我熱淚滿眶,事后我追想為什么會有那樣大的感情震蕩,是為了民族而自豪,還是為了稼先而感到驕傲,-----我始終想不清楚,”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3、作者引用他和鄧稼先在昆明讀大學時一起背誦過的《吊古戰(zhàn)場文》有什么作用?
4、文章引用“我”兒時從父親口中學到的一首五四時代的歌曲有什么作用?
5、結合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鄧稼先是個怎樣的人?
【課后提升案】
一、綜合運用
1.學習了課文,班級開展以“走近鄧稼先”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請你參與.
(1)【板報設計】從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2012年“神舟”九號順利返回,表明我國科技人員在“兩彈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關上已經(jīng)走在了世界前列.請你為以“打開科技之窗”為主題的黑板報設計兩個具體的欄目.
答:
(2)【在線交流】假如鄧稼先還健在,請你在廣泛搜集資料的基礎上設計兩個問題和鄧稼先在網(wǎng)上進行交流,你會如何設計?
答:
(3)【寫墓志銘】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逝世,請仿照列句,為鄧稼先寫一段墓志銘.
答:
二、閱讀理解
閱讀《我的母親》,完成第2~5題
我的母親
老舍
母親生在農(nóng)家,勤儉誠實。為我們的衣食,母親要給大家洗衣服,縫補衣裳。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兩大盆。她料理家務永遠絲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晚間,她抱著一盞油燈,還要縫補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終年沒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還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舊的,柜門的銅活久已殘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沒有塵土,殘破的銅活發(fā)著光。院中,父親遺留下的幾盆石榴,永遠會得到應有的澆灌與愛護,年年夏天開許多花。
從這里,我學到了愛花,愛清潔,守秩序。這些習慣至今我還保存著。
有客人來,無論手中怎么窘,母親也要設法弄一點東西去款待。舅父與表哥們往往是自己掏錢買酒肉食,這使她臉上羞得飛紅,可是殷勤地給他們溫酒作面,又給她一些喜悅。到如今我的好客的習性,還未全改,因為自幼看慣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親并不軟弱。那時有多少變亂??!有時候兵變了,有時候內戰(zhàn)了,城門緊閉,鋪店關門,晝夜響著槍炮。這驚恐,這緊張,再加上一家飲食的籌劃,兒女安全的顧慮,豈是一個軟弱的老寡婦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這種時候,母親的心橫起來,她不慌不哭,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她的淚會往心中落!這點軟而硬的性格,也傳給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與基本的法則,什么事都可將就,而不能超過自己畫好的界限。我怕見生人,怕辦雜事,怕出頭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時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jīng)歷過起碼有二十位教師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當我小學畢業(yè)的時候,親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學手藝,好幫助母親。我曉得我應當去找飯吃,以減輕母親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學。我偷偷地考入了師范學?!品?、飯食、書籍、住處,都由學校供給。只有這樣,我才敢對母親說升學的話。入學,要交十元的保證金。這是一筆巨款!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把這巨款籌到,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當我由師范畢業(yè),被派為小學校的校長,母親與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說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淚。新年到了,正趕上倡用陽歷,不許過舊年。除夕,我請了兩小時的假,由擁擠不堪的街市回到請爐冷灶的家中。母親笑了。及至聽說我還須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嘆出一口氣來。到我該走的時候,地遞給我一些花生說:“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熱鬧,我卻什么也沒看見,淚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yǎng)的;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還吃的是粗糧。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有刪改)
1.閱讀全文,簡要概括文章寫了母親哪些事。
答:
2.文章多次寫母親的“淚”。請結合上下文,揣摩語句,體會情感。
答:
3.文中畫線句富有表現(xiàn)力,請作簡要賞析。
(1)母親笑了。及至聽說我還須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嘆出一口氣來。
答:
(2)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
答:
4.結合丈章內容,寫出你對“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這句話的理解。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此的感悟。(不超過60字)
答:
感悟:
三、寫作練筆
鄧稼先,“兩彈元勛”,“兩彈之星”,他開創(chuàng)了中國原子彈的先河。斯人已去,留給我們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請以“我心中的鄧稼先”為話題寫一段話,表達對科學家的敬仰之情。不少于200字。
參考答案
【自主學習案】
1.讀準下面加點字的讀音。
交瘁(cuì)元勛(xūn)孕育(yùn)選聘(pìn)
無垠(yín)黯兮(ànxī)日曛(xūn)
2.辨析下面的形近字
聘:(pìn)選聘悴:(cuì)憔悴
騁:(chěng)馳騁瘁:(cuì)盡瘁
擎:(qíng)擎天筵:(yán)筵席
摯:(zhì)真摯涎:(xián)垂涎
3.根據(jù)意思寫出詞語。
可歌可泣:值得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
馬革裹尸: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形容軍人戰(zhàn)死沙場。
元勛:立大功的人。
彷徨: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走。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堅持到底。
仰慕:敬仰思慕。
難堪:難以忍受。
4.走進文本
(1)快速瀏覽課文一遍,歸納六個部分的內容。
①鄧稼先是一位對祖國、對民族的發(fā)展有巨大貢獻的杰出的科學家。②簡單介紹鄧稼先的生平經(jīng)歷和巨大貢獻。③把鄧稼先和奧本海默進行對比,揭示出它能領導大家做出歷史性貢獻的原因。④作者為鄧稼先成功的領導中國原子彈工程,自力更生,獲得成功感到驕傲。⑤寫鄧稼先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肩負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犧牲,勇于奉獻的精神。⑥對鄧稼先的總的評價。
(2)課文由六個小標題串聯(lián)成一個整體,這六個部分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總結。第二部分簡介鄧稼先的生平經(jīng)歷和貢獻。第三部分是對第二部分的補充延伸和擴展。第四部分從另一角度寫鄧稼先貢獻之大,也是對第二部分的擴展。第五部分重點寫鄧稼先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創(chuàng)造才能,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甘為祖國獻身的精神,是第二部分的具體化。
【合作探究案】
合作探究點一:背景作用
1、在寫鄧稼先之前,為什么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
答:先概述中國一百多年的屈辱歷史,是為了說明鄧稼先是對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這一巨大轉變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是對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
合作探究點二:對比手法
2.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
答:課文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更能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理想黨員。
合作探究點三:句子賞析
3.“‘粗估’”參數(shù)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計算時,要有數(shù)學見地;決定方案時,要有勇進的膽識和穩(wěn)健的判斷。”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突出了鄧稼先具有物理的直覺、數(shù)學的見地、勇進的膽識、穩(wěn)健的判斷,表現(xiàn)了他的大將風度,表達了作者對他的贊揚、欽佩之情,語氣強烈,感情充沛。
【隨堂鞏固案】
一、基礎積累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
解析:B選項里“懈怠”的“懈”應讀“xiè”;C選項里“選聘”的“選聘”應讀“pìn”;D選項里“氫彈”的“氫彈”應讀“qīng”。故選A。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B)
解析:A選項里“仰幕”的“仰幕”應寫成“慕”;C選項里“鋒芒逼露”的“逼”應寫成“畢”D選項里“層出不瓊”的“瓊”應寫成“窮”。故選B。
3.下列標點符號使用符合規(guī)范的一項是(B)
解析:A.選項里“租借”都要加雙引號;C.選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要加雙引號;D.選項里“吊古戰(zhàn)場文”要加書名號。故選B。
4.本文是一篇回憶性_散文。作者將人物的生平、貢獻放在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描寫、評價,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_人生經(jīng)歷和對民族的_偉大貢獻________。
5.答: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說的是諸葛亮,關于他的故事還有“舌戰(zhàn)群儒”“七擒孟獲”等。
二、理解探究
1、——他們都是本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都是本國的功臣?!麄兊男愿窈蜑槿私厝徊煌?。奧本海默鋒芒畢露,愛出風頭,令人難堪;而鄧稼先忠厚樸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n文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更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說明“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理想黨員”。作者將美國和中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奧本海默與鄧稼先作對比的目的:他們是從兩個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長起來的科學家,作者的意圖顯然不是要褒貶某人,而是通過對比,使鄧稼先的氣質和品格呼之欲出。
2、這一句作者運用兩個表選擇關系的設問句,充分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引起的感情震蕩,它含蓄地告訴讀者,作者既為中華民族感到自豪,更為稼先領導國內學者和技術人員獨立地設計出中國的原子彈而感到驕傲,語言簡練,蘊含豐富。
3、《吊古戰(zhàn)場文》描述了古戰(zhàn)場荒涼凄慘的景象,借此暗示鄧稼先的工作環(huán)境極其艱苦。
渲染了一種悲壯的氣氛,凸顯鄧稼先的奉獻精神和忠誠之心。表明中國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是在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后才取得的。
4、這首歌作為鄧稼先一生的寫照,把鄧稼先的貢獻置于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背景上。
5、鄧稼先是一位無私奉獻,忠厚平實,真誠坦白,有膽有識,身先士卒,對祖國、民族的發(fā)展有巨大貢獻的杰出科學家。
【課后提升案】
一、綜合運用
1.學習了課文,班級開展以“走近鄧稼先”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請你參與.
(1)【板報設計】從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2012年“神舟”九號順利返回,表明我國科技人員在“兩彈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關上已經(jīng)走在了世界前列.請你為以“打開科技之窗”為主題的黑板報設計兩個具體的欄目.
答:①‘兩彈’元勛鄧稼先;②中國飛天夢的歷程;③探索與發(fā)現(xiàn)
(2)【在線交流】假如鄧稼先還健在,請你在廣泛搜集資料的基礎上設計兩個問題和鄧稼先在網(wǎng)上進行交流,你會如何設計?
答:①鄧爺爺,您好,請您說說在科研方面給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②鄧爺爺,當您在科技攻關上遇到困難時,您一般采取哪些方法克服困難?
(3)【寫墓志銘】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逝世,請仿照列句,為鄧稼先寫一段墓志銘.
答:鞠躬盡瘁為兩彈獻身,身先士卒震撼浩浩乾坤.身已死,心仍在.鄧稼先在我們心中永垂不朽.
二、閱讀理解
閱讀《我的母親》,完成第2~5題
我的母親
老舍
母親生在農(nóng)家,勤儉誠實。為我們的衣食,母親要給大家洗衣服,縫補衣裳。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兩大盆。她料理家務永遠絲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晚間,她抱著一盞油燈,還要縫補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終年沒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還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舊的,柜門的銅活久已殘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沒有塵土,殘破的銅活發(fā)著光。院中,父親遺留下的幾盆石榴,永遠會得到應有的澆灌與愛護,年年夏天開許多花。
從這里,我學到了愛花,愛清潔,守秩序。這些習慣至今我還保存著。
有客人來,無論手中怎么窘,母親也要設法弄一點東西去款待。舅父與表哥們往往是自己掏錢買酒肉食,這使她臉上羞得飛紅,可是殷勤地給他們溫酒作面,又給她一些喜悅。到如今我的好客的習性,還未全改,因為自幼看慣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墒?,母親并不軟弱。那時有多少變亂啊!有時候兵變了,有時候內戰(zhàn)了,城門緊閉,鋪店關門,晝夜響著槍炮。這驚恐,這緊張,再加上一家飲食的籌劃,兒女安全的顧慮,豈是一個軟弱的老寡婦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這種時候,母親的心橫起來,她不慌不哭,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她的淚會往心中落!這點軟而硬的性格,也傳給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與基本的法則,什么事都可將就,而不能超過自己畫好的界限。我怕見生人,怕辦雜事,怕出頭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時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jīng)歷過起碼有二十位教師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當我小學畢業(yè)的時候,親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學手藝,好幫助母親。我曉得我應當去找飯吃,以減輕母親的困苦??墒?,我也愿意升學。我偷偷地考入了師范學?!品?、飯食、書籍、住處,都由學校供給。只有這樣,我才敢對母親說升學的話。入學,要交十元的保證金。這是一筆巨款!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把這巨款籌到,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當我由師范畢業(yè),被派為小學校的校長,母親與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說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淚。新年到了,正趕上倡用陽歷,不許過舊年。除夕,我請了兩小時的假,由擁擠不堪的街市回到請爐冷灶的家中。母親笑了。及至聽說我還須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嘆出一口氣來。到我該走的時候,地遞給我一些花生說:“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熱鬧,我卻什么也沒看見,淚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yǎng)的;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還吃的是粗糧。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有刪改)
1.閱讀全文,簡要概括文章寫了母親哪些事。
答:寫了母親辛苦持家,熱情待客,應對變亂,助兒升學,寬仁離別的事情。(答出其中任何4點、意思符合即可)
2.文章多次寫母親的“淚”。請結合上下文,揣摩語句,體會情感。
答:(1)母親和兒子分別的不舍;母親艱難籌款的辛酸(“對兒子選擇的支持”也可)(2)母親對兒子學業(yè)有成、能幫襯家庭的欣慰。
3.文中畫線句富有表現(xiàn)力,請作簡要賞析。
(1)母親笑了。及至聽說我還須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嘆出一口氣來。
答:運用了動作、神態(tài)描寫,生動形突地寫出了母親對兒子回家過年的喜悅,得知兒子即刻就要返校的驚訝及無奈。(意思符合即可)
(2)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
答:運用反復(或反問)的修辭手法,強調了對母親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養(yǎng)的遺憾之情,總結全文。
4.結合丈章內容,寫出你對“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這句話的理解。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此的感悟。(不超過60字)
答:理解:母親不僅養(yǎng)育了我,同時影響到我的習慣、個性、精神,影響了我一生。
感悟:【示例】父母是我們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師,當我們遇到困難、意志消沉的時候,總是教導我們鼓起勇氣,戰(zhàn)勝困難,走向未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寫作練筆
鄧稼先,“兩彈元勛”,“兩彈之星”,他開創(chuàng)了中國原子彈的先河。斯人已去,留給我們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請以“我心中的鄧稼先”為話題寫一段話,表達對科學家的敬仰之情。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