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一年級
發(fā)表時間:2021-12-20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識字3 小青蛙》語文教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這樣不僅拉進了學生與自己的距離,還讓學生學到了知識,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識字3 小青蛙》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0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識字3 小青蛙》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掌握1個筆畫。
2.正確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樹立愛護青蛙的環(huán)保意識。
3.通過學習本課,體會形 聲字的特點,培養(yǎng)自主識字和寫字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借助形聲字的特點和比較記憶的方法識記7個生字,借助插圖理解詞義。
2.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jié)合,老師適當點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樹立愛護青蛙的環(huán)保意識。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 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掌握1個筆畫。
2.借助形聲字的特點和比較記憶的方法識記7個生字,借助插圖理解詞義。
教學難點
1.掌握3個偏旁。
2.樹立愛護青蛙的環(huán)保意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今天 ,我們要和一個小動物交朋友。它“身披綠衣裳,頭頂大眼睛,嘴巴寬又大,捉蟲叫呱呱”。是的,這個動物就是青蛙!它是捕捉害蟲的小能手,是農(nóng)民伯伯的好幫手。它們能吃蒼蠅、蚊子、蝗蟲、小飛蛾等害蟲。讓我們走進課文,去學習這一首贊美青蛙的兒歌,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保護青蛙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 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青、清、晴、眼、睛”這些生字時,可以結(jié)合圖片;學習“請、保、護、讓”可以通過動作表演的方法。同時對形近字進行區(qū)分并組詞。
形近字示例:
青 qīng 青蛙 青黃不接
肯 kěn 肯定 中肯
氣 qì 氣象 氣壯山河
乞 qǐ 乞討 死乞白賴
生 shēng 生命 生生不息
牛 niú 牛氣 九牛一毛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青”的第四筆長橫在橫中線上方,下面“月”的“丿”要變成“丨”。
“清”字要注意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氣”的第三筆是短橫,第四筆從橫中線起 筆。
“生”的第四筆在豎中線上。
易錯提示:
“青”的第三筆豎下面不能寫出頭。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青--青(青蛙)--清(清水)--晴(晴朗)--情(熱情)--請(請示)--睛(眼睛)
(4)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 坐姿。
三、新課講解,知識突破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跟讀。
朗讀指導:注意后鼻韻母ing在本課中的不同聲調(diào),指 導輕聲詞“眼睛、事情”的讀法。語調(diào)要歡快活潑,讀出對青蛙的喜愛之情。
2.教學第一句。
(1)明確這句話寫的是什么?
明確:這句話寫的是青蛙的外形特點--小小的身體、大大的眼睛。
(2)句中描寫河水的詞語是哪一個?寫出了河 水的什么狀態(tài)?
明確:河水清清,表明河水清澈。
ABCC式詞語:
河 水清清 麥苗青青
雨水華華 泉水咚咚
3.教學第二句。
青蛙的做了哪些好事情呢?
明確:保護禾苗、吃害蟲。
知識拓展:
青蛙是怎樣保護禾苗的?
青蛙發(fā)現(xiàn)禾苗上長了蟲子,就把蟲子吃掉。這樣禾苗才能長得好。一只青蛙一天能吃掉幾十只害蟲,一年可以吃掉上萬只害蟲。
4.教學第三句。
這句話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做?
明確:愛護小青蛙。
兒歌拓展:
保護莊稼的小青蛙
地上跳呀咚咚咚,
水里游呀嘩啦啦。
保護莊稼捉害蟲,
唱起歌兒呱呱呱。
要問它是誰呀,
它是可愛 的小青蛙。
四、課堂小結(jié),效果強化
同學們,學了這首兒歌,你們喜歡小青蛙嗎 ?為什么?你們以后會怎么做呢?(保護青蛙,交流怎樣保護小青蛙)青蛙是捉害蟲的小能手,更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一起保護小青蛙,好嗎?回家把這首兒歌背給你們喜歡的人聽,讓他們和我們一起保護小青蛙吧!
五、練 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六、板書設計,知識構(gòu)架
小青蛙大眼睛 外形吃害蟲 本領農(nóng)田小衛(wèi)士保護小青蛙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微信公眾號
精選閱讀
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識字2 姓氏歌》語文教案
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識字2 姓氏歌》語文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0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識字2 姓氏歌》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掌握3個偏旁。
2.通過朗讀、圖片演示等方法了解姓氏的意思,初步了解姓氏,知道自己的姓。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采用多種方法誦讀姓氏歌,學習正確、規(guī)范的姓氏讀法,主動積累有關中國姓氏的字詞。
過程與方法
1.借助形聲字的特點和比較記憶的方法 識記7個生字,借助插圖理解詞義。
2.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jié)合,老師適當點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姓氏這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借助形聲字的特點和比較記憶的方法識記7個生字,借助插圖理解詞義。
教學難點
1.掌握3個偏旁。
2.了解姓氏這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chǔ)衛(wèi),蔣沈韓楊……”是的,這就是我們《百家姓》中的內(nèi)容,是我們的姓氏。我們的姓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內(nèi)涵豐富,博大精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讓我們走進《姓氏歌》,去了解一下我們姓氏的相關文化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 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教學“姓、雙、國 “這些生字時,可以用組合法來識字;同時對多音字和形近字進行區(qū)分并組詞。
組合法識字示例:
女+生--姓(姓氏) 又+又--雙(一雙) 囗+玉--國(國家)
順口溜識字法
木子李、弓長張、口天吳、文 刀劉、子小孫、耳東陳等。
多音字:
什
shén:什么
shí:什么 什錦
形近字示例:
什 shén 什么
計 jì 計算 不計其數(shù)
王 wáng 王后 目無王法
玉 yù 玉石 亭亭玉立
方 fāng 方言 千方百計
萬 wàn 萬能 萬古長青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姓”的“女”在做偏旁時,長橫變成提。
“雙”的兩個“又”在寫的時候要注意變化,左邊的捺要變成點,稍稍比右邊的“又”小?!皣钡睦锩媸恰坝瘛保灰獙懗伞巴酢?。方框兒要稍微大一些,豎畫要直,“玉”字要寫得小,里面的一豎寫在豎中線上。
“王”的筆畫少,注意豎要寫在豎中線上,第二橫要寫在橫中線上,稍短,第三橫最長,穩(wěn)穩(wěn)托住上面的筆畫。
易錯提示:
“么”不要多寫一捺,寫成“公”。
“方”的筆順要注意,第三筆是橫折彎鉤,不是撇。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生--姓(姓名)--性(性別)--星(星光)
又--雙(雙 方)--觀(觀看)--歡(歡迎)
(4)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新課講解,知識突破
1.播放《百家姓》音頻文件,學生進行跟讀。
朗讀指導:注意讀好后鼻音、翹舌音的漢字。
2.說說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頻文件中聽到了嗎?
3.揭示課題,并板書。
4.隨文識字:“姓”。
(1)學生交流怎么記這個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較的方法。)
(2)教師范寫,學生書寫。教師提醒寫字注意點:“姓”的女字旁,橫要寫 得短,注意避讓,右邊的“生”橫畫要稍微短些,第一橫起筆在橫中線上。
5.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兒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來,遇到讀不準的生字,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反復讀幾遍。
(2)自由朗讀兒歌,一邊讀一邊 想:兒歌一共幾個小節(jié)?分別講了什么內(nèi)容?
明確:兩個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講了姓氏的介紹方法,第二小節(jié)講的姓氏數(shù)量多。
(3)小組交流,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弄清楚不懂的地方。
6.教學第一節(jié)。
(1)指名朗讀第一節(jié)。
(2)齊讀第一節(jié)。
(3)了解第一節(jié)的姓氏 介紹方法。
明確:什么李?木子李;什么張?弓長張。古月胡,口天吳;雙人徐,言午許。
姓氏的介紹 是通過把字拆開的方式來介紹的。
拆 字法介紹姓氏拓展示例:
章-立早章,呂-雙口呂,林-雙木林,陳-耳東陳,黃-草頭黃。
(4)齊讀第一節(jié)。
(5)同桌用玩拍手游戲的方式朗讀第一節(jié)。
(6)采用不同的方法講述。
①除了拆字法,還有什么方法也能講清自己的姓氏呢?
②照樣子說一說。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
③學生同桌之間游戲問答。
(7)齊讀第一節(jié),背誦第一節(jié)。
7.教學第二節(jié)。
(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朗讀指導:指導讀好“鄭”字,它的韻母是后鼻音。
(2)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認識復姓。
(4)教師介紹復姓。
(5)學生補充自己知道的復姓。
(6)教師補充常見的復姓。
百家姓常見復姓:
公孫 仲孫 軒轅 令狐 長孫 慕容 司徒 司空 上官 歐陽 司馬 東方
四、課堂小結(jié),效果強化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常見的姓氏“李、張”,通過分解姓氏的形式我們學習了“胡、吳”,還知 道了兩個讀音相近的姓氏“徐、許”,通過對《百家姓》原句的誦讀,我們還知道了一些復姓,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課后大家可以多讀一讀《百家姓》,對我們的姓氏做到更多的了解。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六、板書設計,知識構(gòu)架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微信公眾號
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識字1 春夏秋冬》語文教案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你們有沒有寫過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識字1 春夏秋冬》語文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2020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識字1 春夏秋冬》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8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掌握2個偏旁,1個筆畫 。
2.通過朗讀、圖片演示等方法了解詞語和短語的意思,知道四季景物的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
3.積累詞語,感受語言的音韻美,感受四季的美。
過程與方法
1.借助形聲字的特點和比較記憶的方法識記7個生字,借助插圖理解詞義。
2.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jié)合,老師適當點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會四季的美好。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借助形聲字的特點和比較記憶的方法識記7個生字,借助插圖理解詞義。
教學難點
1.掌握2個偏旁和1個筆畫。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會四季的美好。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呢?他們都各自有哪些特點和代表性的事物呢?你最喜歡 哪一個季節(jié)?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雪、花、霜、池”這些生字時,可以結(jié)合圖片;學習“飛、吹、落、降、飄、游”可以通過動作表演的方法;學習“春、皮”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同時對形近字進行區(qū)分并組詞。
謎語示例:
三人同日來,喜見百花開。(謎底:春 解謎:“三人”照應“春”字的上半部分,“同日來”加上一個“日”,就是“春”;“百花開”照應“春”。)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風花盛開。千變?nèi)f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謎底:雪)
形近字示例:
春 chūn 春天 春風滿面
香 xiāng 香味 鳥語花香
風 fēng 風景 談笑風生
鳳 fèng 鳳凰 龍鳳呈祥
入 rù 入門 引人入勝
人 rén 人口 人來人往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春”的第2筆的橫要稍微短點,第3筆橫在橫中線上。
“雪”的雨字頭要扁平,下面部分的第2筆不能寫出頭。
易錯提示:
“冬”的上部是折文旁,不要寫成了反文旁。
“風”的中間是“ “,不要寫成了”又“。
“花”的右下部是“ “,不能多寫一撇,寫成”匕“。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欠:吹(吹氣)--砍(砍柴)--坎(坎坷)
票:飄(飄動)--漂(漂亮)--鏢(鏢局)
也:池(水池)--他 (他們)--弛(松弛)
(4)書寫練 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新課講解,知識突破
(一)學習第一組詞語: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1.出示課文中的四季圖。
(1)仔細觀察插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老師提問。
(2)根據(jù)交流出示詞語: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明確:這四個詞語 寫出了四個季節(jié)最明顯的特點。春天的風、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天的雪是一年四季最有特色的景物。
(3)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詞語。
朗讀指導: 重點指導讀好后鼻音的字--”風“”冬“,翹舌音的字”霜“。
(4)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2.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景物,說出這些景物的特點。
3.出示”霜和雪“的圖片。
(1)交流:你們生活中見到過”霜、雪“這兩種自然現(xiàn)象嗎?
(2)教師講解有關霜的小知識。借助字的偏旁,拓展認識漢字。
雨字頭漢字拓展示例:
霜、雪、雷、雹、霧、霾、零、霞、 霸
(3)識記生字,認識部首”雨字頭“。
(4)仔細觀察,說說”雨“作部首時,在寫法上有什么變化。
(5)教師范寫生字”雪“,學生書寫并口頭說出筆順。
(二)學習詞串: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
1 .出示短語,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明確:這組詞串在第一組四個詞語的后面都分別加上了一個表示動作的詞語。
2.說說春風吹過來的感覺。
3.比較被夏天的風、秋天的風、冬天的風吹 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說說夏天下雨的情景,讀出雨下得大的感覺,讀好”落“。
5.了解”霜降“。認識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積累的帶有這個部首的其他字。
左耳旁漢字拓展示例:
降、隊、陣、階、陽、陸、險、防、院、隱
6.指名說說下雪時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輕盈。
7 .有感情地齊讀詞串。
(三)教學詞串:青草、紅花、游魚、飛鳥、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
1.出示課文插圖,引 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上畫了哪些景物。
2.學習詞語:青草、紅花、游魚、飛鳥。
明確:“青”和“紅”都是表示顏色的詞語,用來描寫“草”和“花”的顏色?!坝巍焙汀帮w”都是表示動作的詞語,用它們來寫“魚”和“鳥”非常形象,因為我們通常說“魚兒游,鳥兒飛”。
3.學習詞語: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
明確:前兩個詞語形式相同,都是針對 上一排的前兩個詞語來說的。意思是池塘里的草是青的,山上的花是紅的?!俺亍薄吧健倍急硎镜攸c。前兩個詞語也可以說是相對的:“池”對“山”,“草”對“花”,“青”對“紅”。后兩個詞語形式相同,都是先說動物名稱,接著說它們的動作,最后是到哪里。這兩個詞語也是相對的:“魚”對“鳥”,“出”對“入”,“水”對“林”。
4.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交流。
5.出示詞串三和四。
6.小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讀詞串,相互正音。
7.指名朗讀,開火 車讀,齊讀。
8.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好方法。
9.知識拓展。
與四季特點有關的詞語:
春天:春暖花開 春回大地 春意盎然 春色滿園 鳥語花香 草長鶯飛
夏天:烈日炎炎 驕陽似火 枝繁葉茂 鳥語蟬鳴 蓮葉滿池 郁郁蔥蔥
秋天:秋高氣爽 天高云淡 果實累累 北雁南飛 紅葉滿山 丹桂飄香
冬天:天寒地凍 北風呼嘯 寒冬臘月 冰天雪地 白雪皚皚 冰封大地
四、課堂小結(jié),效果強化
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一年四季的景物特點和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課后大家可以去收集一些能代表四季特點的事物。通過各種渠道來了解四季、了解自然,做一個熱愛大自然的孩子。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六、板書設計,知識構(gòu)架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微信公眾號
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匯總
在每學期開學之前,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匯總”,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0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匯總
《識字1 春夏秋冬》《識字2 姓氏歌》《識字3 小青蛙》《識字4 猜字謎》《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快樂讀書吧》《語文園地一 第一課時》《語文園地一 第二課時》《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一課時》《吃水不忘挖井人 第二課時》《我多想去看看 第一課時》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我多想去看看 第二課時》《一個接一個 第一課時》《一個接一個 第二課時》《四個太陽 第一課時》《四個太陽 第二課時》《語文園地二 第一課時》《語文園地二 第二課時》《小公雞和小鴨子 第一課時》《小公雞和小鴨子 第二課時》《樹和喜鵲》《怎么都快樂 第一課時》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怎么都快樂 第二課時》《口語交際:請你幫個忙》《語文園地三 第一課時》《語文園地三 第二課時》《靜夜思》《夜色 第一課時》《夜色 第二課時》《端午粽》《彩虹 第一課時》《彩虹 第二課時》《語文園地四》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識字5 動物兒歌 第一課時》《識字5 動物兒歌 第二課時》《識字6 古對今 第一課時》《識字6 古對今 第二課時》《識字7 操場上 第一課時》《識字7 操場上 第二課時》《識字8 人之初 第一課時》《識字8 人之初 第二課時》《口語交際:打電話》《語文園地五》《古詩二首 第一課時》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古詩二首 第二課時》《荷葉圓圓 第一課時》《荷葉圓圓 第二課時》《要下雨了》《語文園地六》《文具的家 第一課時》《文具的家 第二課時》《一分鐘 第一課時》《一分鐘 第二課時》《動物王國開大會 第一課時》《動物王國開大會 第二課時》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小猴子下山 第一課時》《小猴子下山 第二課時》《口語交際:一起做游戲》《語文園地七》《棉花姑娘 第一課時》《棉花姑娘 第二課時》《咕咚 第一課時》《咕咚 第二課時》《小壁虎借尾巴 第一課時》《小壁虎借尾巴 第二課時》《語文園地八 第一課時》《語文園地八 第二課時》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教師資訊、教師交流、教師學習
盡在小學教師幫!
掃碼關注!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識字3 小青蛙》語文教案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識字3 小青蛙》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掌握1個筆畫。
2.正確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樹立愛護青蛙的環(huán)保意識。
3.通過學習本課,體會形 聲字的特點,培養(yǎng)自主識字和寫字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借助形聲字的特點和比較記憶的方法識記7個生字,借助插圖理解詞義。
2.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jié)合,老師適當點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樹立愛護青蛙的環(huán)保意識。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 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掌握1個筆畫。
2.借助形聲字的特點和比較記憶的方法識記7個生字,借助插圖理解詞義。
教學難點
1.掌握3個偏旁。
2.樹立愛護青蛙的環(huán)保意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今天 ,我們要和一個小動物交朋友。它“身披綠衣裳,頭頂大眼睛,嘴巴寬又大,捉蟲叫呱呱”。是的,這個動物就是青蛙!它是捕捉害蟲的小能手,是農(nóng)民伯伯的好幫手。它們能吃蒼蠅、蚊子、蝗蟲、小飛蛾等害蟲。讓我們走進課文,去學習這一首贊美青蛙的兒歌,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保護青蛙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 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青、清、晴、眼、睛”這些生字時,可以結(jié)合圖片;學習“請、保、護、讓”可以通過動作表演的方法。同時對形近字進行區(qū)分并組詞。
形近字示例:
青 qīng 青蛙 青黃不接
肯 kěn 肯定 中肯
氣 qì 氣象 氣壯山河
乞 qǐ 乞討 死乞白賴
生 shēng 生命 生生不息
牛 niú 牛氣 九牛一毛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青”的第四筆長橫在橫中線上方,下面“月”的“丿”要變成“丨”。
“清”字要注意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氣”的第三筆是短橫,第四筆從橫中線起 筆。
“生”的第四筆在豎中線上。
易錯提示:
“青”的第三筆豎下面不能寫出頭。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青--青(青蛙)--清(清水)--晴(晴朗)--情(熱情)--請(請示)--睛(眼睛)
(4)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 坐姿。
三、新課講解,知識突破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跟讀。
朗讀指導:注意后鼻韻母ing在本課中的不同聲調(diào),指 導輕聲詞“眼睛、事情”的讀法。語調(diào)要歡快活潑,讀出對青蛙的喜愛之情。
2.教學第一句。
(1)明確這句話寫的是什么?
明確:這句話寫的是青蛙的外形特點--小小的身體、大大的眼睛。
(2)句中描寫河水的詞語是哪一個?寫出了河 水的什么狀態(tài)?
明確:河水清清,表明河水清澈。
ABCC式詞語:
河 水清清 麥苗青青
雨水華華 泉水咚咚
3.教學第二句。
青蛙的做了哪些好事情呢?
明確:保護禾苗、吃害蟲。
知識拓展:
青蛙是怎樣保護禾苗的?
青蛙發(fā)現(xiàn)禾苗上長了蟲子,就把蟲子吃掉。這樣禾苗才能長得好。一只青蛙一天能吃掉幾十只害蟲,一年可以吃掉上萬只害蟲。
4.教學第三句。
這句話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做?
明確:愛護小青蛙。
兒歌拓展:
保護莊稼的小青蛙
地上跳呀咚咚咚,
水里游呀嘩啦啦。
保護莊稼捉害蟲,
唱起歌兒呱呱呱。
要問它是誰呀,
它是可愛 的小青蛙。
四、課堂小結(jié),效果強化
同學們,學了這首兒歌,你們喜歡小青蛙嗎 ?為什么?你們以后會怎么做呢?(保護青蛙,交流怎樣保護小青蛙)青蛙是捉害蟲的小能手,更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一起保護小青蛙,好嗎?回家把這首兒歌背給你們喜歡的人聽,讓他們和我們一起保護小青蛙吧!
五、練 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六、板書設計,知識構(gòu)架
小青蛙
大眼睛 外形
吃害蟲 本領
農(nóng)田小衛(wèi)士 保護小青蛙
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端午粽》語文教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端午粽》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0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端午粽》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立”“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子。
3.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加深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立”“米”。
教學難點:
1.讀好長句子。
2.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加深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發(fā)興趣,猜謎導入
1.猜謎: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硪粍t謎語,想猜嗎?聽好了:三角四樓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粽子)
2.揭題: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粽子有關的文章:《端午粽》。(板書課題:10、端午粽)
這個題目里藏了這節(jié)課我們要認識的兩個生字,分別是“端”和“粽”。有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你是怎么記住這兩個字的嗎?你用了什么識字方法?(熟字換偏旁認識“端”,把“瑞”字的王字旁換成了立字旁就成了“端”。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認識“粽”字,“米”加上“宗”就成了“粽”。一般米字旁的字都和糧食有關,比如“糧”、“粽”、“糟糠”“籽”等。)
3.讀了這個題目,你的小腦瓜里都產(chǎn)生了哪些問號?過渡:那我們就帶著這些小問號一起走進課文。
二、探秘方法,科學識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的時候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把自然段標出來。
2.同學們讀得都非常認真,文中的詞語寶寶忍不住要和你們見面了,你們認識他們么?(指名讀一遍)
(1)象形字識字?!懊住弊趾汀岸埂弊诌@兩個字是從古代的實物演變而來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的演變過程。首先來看“米”字,它的甲骨文就像是六粒米從中間被上下分開,逐漸的中間兩粒米相連,慢慢又演變?yōu)槲覀儸F(xiàn)在所看到的“米”字。再來看“豆”字,甲骨文的“豆”字就像是把一顆豆子細分了,種皮、胚根等都有,后來又慢慢簡化為現(xiàn)在我們所熟悉的“豆”字,這兩個字你記住了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心字底識字。還有兩個字是心字底的字,分別是“總”和“念”。這兩個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倒八字頭加上口和心字底就成了“總”。今加上心字底就成了“念”,心中有所憶,口中有所吟,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加一加識字。還有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比如“節(jié)”、“間”、“分”、“知”、“據(jù)”、“帶”。首先來看“節(jié)”字,草字頭加上兩筆(橫折鉤和豎)就可以了,可以組詞節(jié)日。門字框里面加上一個“日”就成了“間”,可以組詞時間?!鞍恕弊旨由弦粋€“刀”就成了“分”,可以組詞十分?!笆浮弊旨由弦粋€“口”就成了知,可以組詞知道。提手旁加上一個“居”就成了“據(jù)”,可以組詞據(jù)說。“卅”字加上禿寶蓋再加一個巾字就成了“帶”字,可以組詞皮帶。這幾個字你認識了嗎?我們一起來帶上拼音讀一讀。
(4)巧用字謎識字。猜謎:一人在內(nèi),打一字。謎底就是肉字?!皟?nèi)”字里面再加一個“人”就成了“肉”。齊讀。
帶拼音齊讀生字--去掉拼音齊讀、指讀、開火車讀--接下來,我們把生字請到詞語中來讀一讀。
三、細讀課文,體會感情
1.生字詞掌握了之后,請同學們再讀一遍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介紹了端午粽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整體感知課文)課文主要介紹了端午粽的用材、花樣以及為什么要在端午吃粽子的由來。
接下來,請拿起你的書,靜靜的聽老師讀,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粽》這篇課文。
2.朗讀感悟。
四、逐段分析
(一)學習第一段。
1.過渡:聽完后,誰能告訴老師,作者一到端午節(jié)總是去誰家?(外婆家)
2.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外婆都會煮好一鍋粽子,盼望著“我們”回家吃,說明外婆非常希望“我們”回家,一家人團聚,開心地過節(jié)。
3.指名讀,讀出外婆的期盼。
4.齊讀。你們讀得可真棒啊,老師也想去外婆家吃粽子了。
(二)學習第二段。
1.過渡:每年端午節(jié)“我們”都去外婆家吃粽子,那粽子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呢?誰來告訴大家?(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
(1)我們來看“青青的箬竹葉”這個詞組,“箬竹葉”就是我們平常吃的粽子的皮,顏色是青色。那我們還可以說青青的( )?如青青的草地,青青的豌豆等。
(2)再來看“白白的糯米”這個詞組,包粽子要用糯米而不是大米,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才會吃起來黏黏的。糯米是白色的,可以說“白白的糯米”。那小朋友們還能說出白白的( )?如白白的棉花,白白的雪花。
(3)最后來看“紅紅的棗”,你還能說出紅紅的( )?
(4)同學們,你們 “青青的箬竹葉”和“青的箬竹葉”哪個更順口呢?那“白白的糯米”和“白的糯米”呢?“紅紅的棗”和“紅的棗”呢?
這類詞語都是用顏色來形容事物,并且所用表示顏色的字是重復的,這樣更符合我們的表達習慣。這類的詞語搭配你們掌握住了嗎?
3.粽子是用箬竹葉、糯米、紅棗包成的,那作者喜歡吃粽子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指名讀第二段的第二、三句話)
(1)我們一起來看第二段的第二句話,句子比較長,先聽老師讀一遍,看看老師是怎么把長句子縮短讀的。(范讀時停頓時讀的明顯一些)誰能來試一試?這位同學已經(jīng)抓住老師范讀的精髓了,比老師讀的都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停頓,把長句子讀短。
(2)接著我們一起來看“又黏又甜”這個詞語,粽子吃起來既是黏黏的,又是甜甜的。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如又大又圓、又細又長、又快又好)。
4.“我”喜不喜歡吃外婆包的粽子???誰能把你對粽子的喜愛給讀出來?(指名讀、男生女生賽讀、齊讀)
(三)學習第三段
1. 過渡: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粽子是用什么做的了,那除了紅棗粽,還有什么粽?(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你能用“除了……還……”說一句話嗎?(我除了會唱歌,還會畫畫)
3.從這一段中,你能體會到“我”對端午粽有什么樣的感情?(喜愛)你從哪體會出來的?(指名讀第三段第三句)這一句話也比較長,你會像剛才那樣斷句嗎?誰來試一試?“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蔽覀円黄饋碓囋嚢?!看看誰最喜歡吃外婆包的粽子。
(四)學習第四段
1.過渡: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歡吃粽子啊。
2.那你知道端午節(jié)這一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嗎?(指名讀第四段)
3.這一句話也是一個長句子,那應該怎么讀好呢?誰來給大家提個醒?“長大了/我才知道,人們端午節(jié)/吃粽子,據(jù)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保猩愖x)
4.端午節(jié)是幾月幾日?你還知道哪些端午節(jié)的風俗?
五、認真觀察、指導書寫
1.呈現(xiàn)“午、葉、真、豆、節(jié)、米、分”7個要求會寫的字,讓學生觀察這7個字的筆順、筆畫特點。
2.教師整體范寫,仔細觀察生字的筆畫位置?!拔纭钡牡诙P橫寫在上半格,第三筆橫寫在橫中線上,并且比第一橫長?!叭~”是左右結(jié)構(gòu),寫的時候要左窄右寬第四筆橫短一些,寫在橫中線上方一點點,第五筆豎寫在右半格。注意“真”字里面有三橫?!肮?jié)”字第四筆橫折鉤從橫中線開始起筆,第五筆豎寫在豎中線上。“米”字第一筆點和第二筆撇分別寫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第三筆橫寫在橫中線上,第四筆豎寫在豎中線上?!胺帧弊忠⒁馍厦媸莻€八,一撇和一捺要分開。學生跟筆書空。
3.學生在書上先描紅再獨立書寫,同桌互評,互相借鑒,教師巡視指導。
4.班級展示。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微信公眾號
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語文教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要根據(jù)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zhì)量教案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語文教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0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五》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閱讀兒歌,認讀8個生字,學會帶“包”的形聲字。
2.掌握帶口字旁的生字,懂得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關。
3.正確區(qū)分并掌握“青-清”“再-在”這兩組同音字,鞏固快速查字典的方法。
4.讀記四句歇后語,理解意思,了解歇后語的特點,再積累一些簡單有趣的歇 后語。
5.閱讀故事《狐貍和烏鴉》,探究故事蘊含的道理,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 .認讀8個生字,學會帶“包”的形聲字;掌握帶口字旁的生字。
2.正確區(qū)分并掌握“青-清”“再-在”這兩組同音字,鞏固快速查字典的方法。
教學難點
1.讀記四句歇后 語, 理解意思,了解歇后語的特點。
2.閱讀故事《狐貍和烏鴉》,探究故事蘊含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1.教師教讀生字和兒歌,學生跟讀,教師注意糾正讀音。
2.引導學生思考:讀完這首兒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教師點撥:兒歌由三句話組成,每個分句的最后一個字是形近字,這些生字中都有同一個部件--“包”,這就是猜字謎識字。我們還可以用這種方法識記其他的生字。在有趣的猜謎游戲中,我們認識了許多生字,而這個字謎的謎 底就是“包”。
3.拓展延伸:你能猜出下面這個字謎嗎?
有水能養(yǎng)魚,有土能種地,
有馬行千里,有人不是我和你。
(謎底:也)
二、我的發(fā)現(xiàn)
1.學生朗讀教材上出示的12個字,觀察并思考其中的規(guī)律。
2.教師提問引導:讀完這些生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教師點撥:這12個漢字分成三行,第一行的四個字“吃、叫、吹、咬”都是口字旁,而這幾個動作都需要嘴來完成,這就告訴我們,口字旁的字大多與嘴有關。第二行的四個字“提、拔、捉、拍”都是提手旁,而這幾個動作都要用手完成,這也告訴我們,提手旁的字大多與手有關。第三行的四個字“跑、跳、踢、踩”都是足字旁,而這幾個動作都需要用腿、腳來完成,這也告訴我們,足字旁的字大多與腿、腳有關。
3.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帶口字旁、提手旁和足字旁的生字?
口字旁:呼、喚、喊、葉、嘆、吐、嚇、呱、喝、哄……
提手旁:打、撲、扒、扎、扔、抗、扛、扣、掃、扶……
足字旁:趴、蹬、踩、踏、躍、跌、跨、跟、跺、蹈……
三、字詞句運用
( 一)選一選,填一填。
1.先讓學生朗讀兩組生字,思考兩組生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教師點撥:這兩組生字都是同音字,每組的兩個生字讀音相同,字形不同 。第一組的后一個字是在前一個字的基礎上加上了“氵”。第二組的兩個字,音同字不 同。這兩組字因為字形不同,所以意思不同,用法也不同。要想填寫正確,首先應該區(qū)分同音字的意思;然后讀一讀句子,看句子要表達什么意思;最后選擇合適的字填在括號里。
2.課件出示兩個句子,讓學生選填。
答案:
(1)遠處有(青)山,近處有(清)泉。
(2)放學了,大家(在)教室門口和老師說(再)見。
教師點撥:
(1)“青”指藍色或綠色,只能搭配“山”;“清”形容(液體或氣體)純凈沒有混雜的東西,只能搭配“泉”。
(2)“在”表示時間、處所、范圍、條件等,應當用在“教室門口”前,表處所;“再”表示又一次,“再見”用于分手時,表示希望以后再見面,只能用“再”字。
(二)比一比,看誰先從字典 里查出下面的字。
1.此題可以按照音序查字法的步驟來進行:
(1)先正確讀出要查找漢字的音節(jié),在“漢語拼音音節(jié)索引”中找到這個字的第一個字母的大寫字母。
(2)在“漢語拼音音節(jié)索引”中找到所查字的音節(jié),看清并記住這個音節(jié)后面的頁碼。
(3)按照頁碼在字典的正文中找到音節(jié),再按照音節(jié)的聲調(diào)依次查找就可以找到所要查找的漢字了。
2.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按照音序查字法的口訣進行查找。
音序查字要記牢,先把大寫字母找。
字母下面找音節(jié),看看它在第幾頁。
四、日積月累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教材上的四句歇后語。
2.教師講解:什么是“歇后語”?
教師點撥:觀察這四句歇后語,會發(fā)現(xiàn)它們是由破折號前面、后面的兩部分組成的。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兩部分組合起來表意,十分自然貼切。歇后語是我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讓聽的人領會并猜想出它的本意。
3.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四句歇后語的意思,教師點評。
(1)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意思: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喻十分清白,也比喻非常清楚。因為小蔥拌豆腐這道菜,綠色的蔥和白色的豆腐分得清清楚楚,使人一目了然。
(2)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意思:比喻白費力氣,沒有效果,勞而無功。因為竹籃子有縫隙,存不住水,所以任憑怎么努力打水,都留不住一滴,最后只有一個空空的濕籃子。
(3)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意思:因為芝麻總是從下往上開花的,所以用它來形容人們步步高升,生活越過越好。
(4)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意思:用十五個桶打水,七個裝滿的提上去,八個空的放下來。比喻人的心情非常不安,心里戰(zhàn)戰(zhàn)兢兢。
4.讓學生自己選擇一個歇后語說一句話。
示例:
(1)這學期,我的成績進步很快,媽媽說我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2) 剛才,我不小心把爸爸的手機摔壞了,爸爸這會兒還沒回家,我的心里就像有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真怕爸爸責怪我。
五、和大人一起讀
1.詞語理解
①狐貍 :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較長,耳朵三角形,尾巴長,毛通常赤黃色。性狡猾多疑,晝伏夜出,吃野鼠、鳥類、家禽等。狐貍本性機警,行動詭秘,被追逐時能放出怪味。童話中常把它寫成刁滑、狡詐的壞家伙。
②叼:用嘴夾住(物體一部分)。
③直流口水:口水因某種刺激,一直往下流。
④賠著笑臉:以笑臉對人,使人息怒或 愉快。
⑤得意:稱心如意;感到非常滿意。
⑥一溜煙:形容跑得很快。
2.主要內(nèi)容
本文是根據(jù)著名的《伊索寓言》改編的,講述了一只狐貍看到烏鴉嘴里叼著一片肉,饞得直流口水,于是一次又一次 地奉承烏鴉,使烏鴉一步步放松警惕,最后騙走了烏鴉的肉。
3.讀后感悟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遇到別人花言巧語、阿諛奉承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冷 靜地思 考,不要輕易相信那些話,更不可盲目行動,否則就會吃虧上當,落入別人的圈套。
4.推薦閱讀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為 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通常在結(jié)尾以一句話畫龍點睛地揭示蘊含的道理,令人回味無窮。其中,《農(nóng)夫和蛇》《狐貍和葡萄》《狼和小羊》《龜兔賽跑》《烏鴉喝水》《牧童和狼》《農(nóng)夫和他的孩子們》《蚊子和獅子》《北風與太陽》等,都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故事。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微信公眾號
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zhì)的教案。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0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一種識字方法:從身體部位的詞語中識字。
2.讀準詞語,尤其讀準輕聲詞。
3.掌握一種漢字書寫的筆順規(guī)則。
4.積累古詩。
教學重點
掌握一種識字方法,掌握一種漢字書寫的筆順規(guī)則,背誦、記憶古詩。
教學難點
養(yǎng)成積累生字、詞語、詩句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這學期學到了幾種識字的方法和途徑,回憶一下,有哪幾種?(通過天氣來識字、通過數(shù)量詞來識字)
今天,我們將通過一種新的方法來識字。
二、趣味識字
1.出示生字和詞語:
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腳尖
2.同桌互讀這些生字和詞語,把不會讀的生字做上記號。
3.指名讀,大家正音。
4.說說你發(fā)現(xiàn)什么?
5.小結(jié):這些詞語都是關于身體部位的詞語。
6.同桌合作,一個同學說身體部位的詞語,另一個同學指。
三、讀一讀
1.出示詞語。
膽子 粽子 鏡子
爸爸 媽媽 哥哥
故事 月亮 時候
2.同桌互讀這些生字和詞語,把不會讀的生字做上記號。
3.指名讀,大家正音。
4.說說你發(fā)現(xiàn)什么?
5.小結(jié):名詞后加“子、兒、頭”等讀輕聲。如:桌子、老頭兒。疊字名詞讀輕聲,如:娃娃、猩猩。
四、漢字書寫
1.觀察田字格中的漢字,說說它們是什么結(jié)構(gòu)的字?
2.這些字有一筆是一樣的,同學們說說是哪一筆?
3.猜一猜,寫這樣的漢字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點在什么時候?qū)懀?點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寫點;點在右上方,后寫點)
4.教師指導。
5.學生書寫,教師巡查。
五、日積月累
1.指導學生初讀《尋隱者不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讀,檢查讀的效果。
(3)教師范讀,并布置學生邊聽邊看書中的插圖,邊想:這首詩寫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1)教師指導學生演讀。
(2)同桌表演朗讀。
(3)先自己試讀,再指名讀,讀讀評評,有條件的還可以配樂朗讀。
(4)背誦。
六、讀一讀
1.自己借助拼音讀一讀《妞妞趕牛》,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讀,有不會的字,當當小老師。
3.指名朗讀,師生評價。(是否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聲音是否響亮)
4.讀了《妞妞趕牛》,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從前讀過這樣的繞口令嗎?
5.回家和父母一起讀,比一比,看誰讀得快、讀得準。
七、總結(jié)
1.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最后,讓我們齊背《尋隱者不遇》、齊讀《妞妞趕牛》,在背誦聲和朗誦聲中結(jié)束今天的語文課。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微信公眾號
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靜夜思》語文教案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靜夜思》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2020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靜夜思》語文教案
教材分析
《靜夜思》是素有“詩仙”美稱的唐朝人李白的經(jīng)典佳作,這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靜夜思鄉(xiāng)之情。
這首詩通俗易懂,家喻戶曉,有的學生在入學以前已倒背如流。但是多數(shù)學生在朗讀古詩的韻味上缺乏鍛煉。所以教學本詩,關鍵在于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詩中綿綿的思鄉(xiāng)之情,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生字“頭”,認識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誦讀時能做到正確,有感情。
3、激發(fā)學生對閱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積極主動地誦讀古詩文。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和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揭示課題
1、猜謎語:課件出示謎語。
2、揭 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跟月亮有關的古詩《靜夜思》。
[設計意圖:猜謎是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課伊始,就讓學生猜謎,學生的濃厚興趣被激發(fā),為整堂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板書課題,學習生字“靜、夜”
(1)指名試讀課題。
(2)師板書這三個字的拼音,再讓學生把課題讀準。
(3)這三個字你們認識嗎?是怎么認識的?能給它們找找伙伴嗎?
(相機板書:安靜 夜晚 思念)
(4)揭題:這首詩是我國古代唐朝詩人李白的經(jīng)典佳作。這是他剛剛離開家鄉(xiāng),離開親人后,在一個安靜的夜晚,面對皎潔的月亮勾起的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用學生自組的三個詞串聯(lián)整首詩的意思,學生易于接受。)
(二)初讀古詩,感情意境
提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經(jīng)會讀這首詩了,甚至有的小朋友還能背誦,但是我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你不僅要認識詩歌中的生字,還要把詩歌讀得正確,有感情。
1、聽錄音讀詩,要求學生邊聽邊點。
2、自讀詩句,要求邊讀邊圈出生字條里的生字,生字圈好后多試拼幾遍。
3、指名讀,評議。
4、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1)集中出示生字:靜、夜、床、光、舉、頭、望、低、故、鄉(xiāng)。
a、開火車試讀,要求拼準
b、請小老師帶讀
(2)分塊識字:
a、找出在題目中剛認識的兩個字“靜,夜”,帶讀。
b、自讀“床,光,望,鄉(xiāng)”,說發(fā)現(xiàn)。(它們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韻母都是“ang”。)
c、用做動作的方式識記“舉、低”。
d、學習“故”。介紹新偏旁“攵”。
(3)做“摘星星”的游戲。
師: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僅月亮姐姐來到了我們的現(xiàn)場,你看星星妹妹也來湊熱鬧了。不過,它說:“我的身上有你們剛剛認識的字寶寶,只要把你認識的字寶寶讀對讀準,這顆星就送給你了。”
a、做“摘星星”的游戲。
b、書寫“頭”。(指導兩點的位置是一上一下)
c、把字寶寶送回家。
(4)出示詩句,剛識記過的字用紅顏色表示,齊讀生字。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在充分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語文學習規(guī)律來選擇教學策略,真正體現(xiàn)以學定教,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部分學生對詩歌已耳熟能詳。教學中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朗讀詩句,感悟詩韻
1、(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在柔和的古箏聲中師插入:在這個安靜的夜晚,月亮是圓圓的,在我們中國,圓月象征著團圓,而詩人卻獨自一個人漂泊在外,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會怎么樣呢?(難過,傷心……)
2、讀全詩,感悟詩韻
(1)教師范讀,再現(xiàn)意境。
(2)模仿練讀,想象意境。
(3)配樂朗讀,深入意境。
(4)表演讀:小朋友,現(xiàn)在請你們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遠離家鄉(xiāng),遠離親人,在一個靜靜的夜晚,站在窗前望著圓月……
(生雙手合攏放在背后,深情吟誦)
(5)指名表演讀古詩。
[設計意圖:古詩詞往往用字凝煉,意境深遠,學生難以理解,對于一年級小朋友來說,
學習古詩詞,重在讀,不在“懂”,對詩意理解可以淡化。]
(四)課堂拓展,欣賞古詩
古朗月行 (拼音注釋)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1、出示詩歌,范讀。
2、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3、在這首詩中,你從哪兒感受到李白寫的是月亮?
4、寫月亮的詩有很多,請同學們回家搜集一首跟月亮有關的古詩,并把它背下來。
[設計意圖: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應給學生搭建有利的教學平臺,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知識背景下探索,獲取新知。]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主要分兩個板塊進行,首先是識字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我把要求識記的字分成四類:第一類是剛剛在課題中認識過的兩個字“靜”、“夜”;第二類是韻母都是“ang”的字“床、光、望、鄉(xiāng)”;第三類是做動作識記的兩個字“舉、低”;第四類是需要介紹新偏旁的字“故”。這樣的分層教學,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也適合一年級學生認字的規(guī)律,學生易于接受。其次是朗讀教學。因為古詩詞往往用字凝煉,意境深遠,學生難以理解,對一年級小朋友來說,重在讀,不在“懂”,對詩的意境能初步感知就行。所以我安排了一系列的讀,學生讀得瑯瑯上口,勁頭十足。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微信公眾號
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語文教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zhì)的教案。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語文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0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學習生字,辨析形近字,掌握半包圍結(jié)構(gòu)漢字的書寫規(guī)則。
2.了解8個詞語的意思,會使用詞語造句,培養(yǎng)想象力和語言應用能力。
3.積累關于讀書學習的名言警句。
過程與方法
1.理解并背誦“日積月累”的句子,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孫悟空打妖怪》,了解名著《西游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閱讀興趣 ,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學習生字,辨析形近字,掌握半包圍結(jié)構(gòu)漢字的書寫規(guī)則。
2.了解8個詞語的意思,會使用詞語造句,培養(yǎng)想象力和語言應用能力。
教學難點
1.理解并背誦“日積月累”的句子,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孫悟空打妖怪》,了解名著《西游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口+少=吵 月+半=胖
山+夕=歲 王+見=現(xiàn)
飄-風=票 校-木=交
張-長=弓 甜-舌=甘
1.結(jié)合注音,讀一讀下面的生字。
吵(chǎo) 胖(pàng)
歲(suì) 現(xiàn)(xiàn)
票(piào) 交(jiāo)
弓(gōng) 甘(gān)
2.這兩組字各有什么特點?
答案示例:第一組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第二組用的是“減一減”的方法。
3.你還知道哪些字也可以用“加一加”或“減一減”的方法來識記?
答案示例:加一加:門+耳=聞,哥+欠=歌。減一減:李-子=木,思-田=心。
二、字詞句運用
1.比一比,填一填。
答案示例:午 牛 已 己 力 刀 人 入
教師點撥:
1.“午”的豎沒有 出頭,“?!钡呢Q出頭了。
2.“已”的豎彎鉤半出頭,“己”的豎彎鉤沒有出頭。
3.“力”的撇出頭了,“刀”的撇沒有出頭。
4.“人”的捺起筆低于撇的起筆,“入”的捺起筆高于撇的起筆。
2.從下面的詞語中選擇幾個,展開想象說幾句話。
花朵 笑聲 陽光 草地
告訴 歌唱 跑步 喜歡
答案示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小動物們在開滿鮮花的草地上開動物王國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會。他們的節(jié)目豐富,有唱歌、跳舞、雜耍等等。他們歌唱,他們把歡樂的笑聲傳遍森林的每個角落,花朵聽到他們的歌聲開得更鮮艷了。
三、書寫提示
1.仔細觀察:這些字是什么結(jié)構(gòu)的字?
答案示例:這四個字都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前三個字是左上包右下,最后一個字是右上包左下。
2.思考問題:這些字的筆順規(guī)則是怎樣的?
答案示例:左上包圍 和右上包圍的字,它們的筆順規(guī)則都是先外后內(nèi)。[來源:學科網(wǎng)ZXXK]
3.書寫提示:前三個字要把“丿”寫長點,包住右下部分。“包”字右上部分的“勹”要寫大一點,要能把左下部分包住。
四、日積月累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 --《荀子》
讀書百遍,而義自見?!?-董遇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董其昌
教師點撥:
這幾句都是關于讀書和教育我們要努力讀書的句子。我們應該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再進行背誦,并積累下來。
第一句意思是說天資聰明又好學,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種學習精神難能可貴。
第二句意思是說有不知道的就要虛心向他人請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深入學習。這句話告訴我們不懂就問,要養(yǎng)成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第三句意思是說讀書讀得多了,書里的意思自然就會明白。
第四句教育我們要努力讀書,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xiàn),同時增長見識,也就是理論結(jié)合實際,學以致用。
知識拓展:
這樣的句子還有:
讀書 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 給人以才干。
--弗蘭西 斯·培根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臧克家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歐陽修
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蘇軾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
--劉向
五、和大人一起讀
孫悟空打妖怪
1.作者介紹
樊家信,1964年參加工作,歷任中學教師,《新花》雜志編輯,邵陽市文聯(lián)創(chuàng)聯(lián)部主任、副主席。199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著有長篇小說《香母地》、《綠帆》,中短篇小說集《馬戲明星黑卡卡》,散文評論集《花瑤的裙》,少年讀物《戰(zhàn)火中的青春》等。
2.生難字
孫悟空(wù) 妖怪(yāo guài)
唐僧(sēng) 挑著籮(luó)
糊涂(hú tu) 金箍棒(gū)
消滅(xiāo miè) 妖魔鬼怪(mó guǐ)
3.詞語理解
糊涂:不明事理,對事物的認識模糊或混亂 。
多虧:表示由于別人的幫助或 某種有利因素,避免了不 幸或得到了好處。
妖魔鬼怪:各種魔鬼和妖怪。比喻形形色色作惡害人的壞人。
消滅:使消滅;除掉(敵對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
4.主題內(nèi)容
本文是根據(jù)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編寫的,語言生動、有 趣。通過兒童歌形式向我們講述了在去西天取經(jīng)途中,唐僧和豬八戒人、妖不分,被老妖婆欺 騙后,孫悟空消滅了老妖婆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時刻提高警惕,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對人、事要分清好惡。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教師資訊、教師交流、教師學習
盡在小學教師幫!
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語文教案
為了使每堂課能夠順利的進展,因此,老師會想盡一切方法編寫一份學生易接受的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語文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0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讀題干,弄清要求和目的,培養(yǎng)分析能力。
2.讀句子、文章,讀清字音,培養(yǎng)閱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識字加油站”和“展示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
2.通過“字詞句運用”知道應該怎樣把句子說具體,怎樣通過不同的標點符號表達不同的意思。
3.通過“ 日積月累”了解大自然的語言。
4.通過“和大人一起讀”感受夏夜的美。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字、詞、句等練習,激發(fā)學生主 動學習、積累語文的興趣和熱愛觀察生活的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積累生字詞。
教學難點
通過各種練習,引導學生學習、積累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習觀察生活的興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教師點撥:
(1)借助拼音把這些詞語的音讀準。
(2)這些詞語全都和夏季生活有關。第一組詞語是夏季消暑常吃的食物;第二組詞語是夏天常用的物品;第三組前兩個詞語是夏季的日用品,最后一個詞語是夏季常見的昆蟲;第四組詞語是夏季夜空常見的星辰。
(3)配合教材上的插圖,讀讀這些詞語,想象畫面--自己仿佛正坐在院里的小凳子上吃著冰棍、西瓜,喝著綠豆湯,奶奶坐在竹椅 上搖著蒲扇,指著北斗七星給我講故事。
二、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照樣子說一說。
小白兔割ɡē草。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小白兔彎著腰在山 坡上割草。
小鴨子游yóu泳。
小鴨子 ________________。
小鴨子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小河里游泳 自由自在地在小河里游泳
教師點撥:
(1)把這三個句子讀一讀。
(2)這三個句子中,后面兩個句子都是在第一個句子的基礎上擴充而成的,并且比第一個句子更具體、生動、形象。我們知道,一般句子包括主要成分,即誰(什么)、干什么(怎么樣、是什么)。因此,我們在擴充句子時,可按照“誰‘怎么樣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形式來進行。
2.讀一讀,加上標點,再抄寫最后一句。
◇小鳥飛得真低呀( )
◇你寫作業(yè)了嗎( )
◇天安門前的人非常多( )
◇爸爸看到我來了( )
◇高興地笑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 。 爸爸看 到我來了,高興地笑了。
教師點撥:
(1)這道題共有四句話,主要是練習運用逗號、句號、感嘆號、問號這幾種常用標點符號。
(2)我們要讀一讀句子,理解句子要表達的意思,并且知道句子屬于哪種類 型,是疑問,是感嘆,還是陳述,然后再思考應使用哪種標點符號。
(3)根據(jù)句子所表達的語氣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我們需要重點掌握的標點符號主要有感嘆號“!”,問號“?”,句號“?!焙投禾枴?,”。
(4)注意:逗號表示句子中較小的停頓;句號用于陳述句或語氣和緩的祈使句末尾,表示一個句子完了;問號表示疑問句末尾的停頓;感嘆號表示感嘆句或語氣強烈的祈使句、反問句末尾的停頓。
三、展示臺
教師點撥:
(1)仔細觀察,你們會發(fā)現(xiàn)這些都是食品包裝,我們經(jīng)常在超市看到。
(2)認識這些漢字,我們可以知道這些食品的名稱、用途、保質(zhì)期等。
(3)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習認識更多的漢字。
拓展:你還認識哪些食品包裝上的漢字?
示例:我還認識“核桃仁、杏仁露、六個核桃、薯片、米果蔬、棒棒冰、清江野魚、黑米鍋巴、溜溜梅”。
四、日積月累
答案:第一句的意思是:如果看到早晨有霞,就不要出門了,那就表示要下雨了;如果傍晚看到西邊的霞,就表示第二天是晴天。
第二句的意思是:如果看到山頂 有霧,就表示要下雨了;如果霧在半山腰,就表示沒有雨。
第三句的意思是:如果早晨下雨的話,這一天還是會晴的;如果晚上下雨,就要下一夜的雨。
第四句的意思是:如果看到螞蟻在搬家,蛇在路上爬行的話,過不了多長時間就要下雨了。
教師點撥:
(1)借助拼音,把生字讀準確,再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這些句子都是過去的人們根據(jù)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來的諺語,是用來指導生活和生產(chǎn)的。
(3)小組長帶著一起讀,在都會 讀的情況下,小組內(nèi)比賽背一背,看誰背得快。
五、和大人一起讀
夏夜多美
(原文見教材第79~81頁)
彭萬洲,生于1939年。代表作有《白鵝趕路》《小寓言大哲理》《小童話大啟發(fā)》《小故事大道理》等。
詞語理解
靜悄悄:形容非常安靜沒有聲響。
睡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短,長在水底,葉柄長,葉片馬蹄形,浮在水面,花多為白色,也有黃、紅等顏色的。
驚醒:受驚動而醒來。
水草:某些水生植物的統(tǒng)稱,如浮萍、黑藻等。
小心:注意;留神。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較淺。
感激:因?qū)Ψ降暮靡饣驇椭袆硬a(chǎn)生謝意。
連聲:一聲緊接一聲。
主要內(nèi)容
夏夜,睡蓮剛剛?cè)胨捅恍∥浵伒目蘼曮@醒了。原來小螞蟻掉進了池塘,上不了岸了。睡蓮救起了小螞蟻。小螞蟻急著回家,于是蜻蜓和螢火蟲幫助他回到了家。
讀后感悟
讀了這篇童話故事,我明白了在生活中要互幫互助的道理。我們每 個人都應該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讓他們感到溫暖。這樣,我們生活的世界才會充滿愛,人人幸??鞓贰?/p>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微信公眾號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識字 小青蛙》語文教案
識字 小青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掌握1個筆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樹立愛護青蛙的環(huán)保意識。
3.通過學習本課,體會形聲字的特點,培養(yǎng)自主識字和寫字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借助形聲字的特點和比較記憶的方法識記7個生字,借助插圖理解詞義。
2.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jié)合,老師適當點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樹立愛護青蛙的環(huán)保意識。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掌握1個筆畫。
2.借助形聲字的特點和比較記憶的方法識記7個生字,借助插圖理解詞義。
教學難點
1.掌握3個偏旁。
2.樹立愛護青蛙的環(huán)保意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要和一個小動物交朋友。它“身披綠衣裳,頭頂大眼睛,嘴巴寬又大,捉蟲叫呱呱”。是的,這個動物就是青蛙!它是捕捉害蟲的小能手,是農(nóng)民伯伯的好幫手。它們能吃蒼蠅、蚊子、蝗蟲、小飛蛾等害蟲。讓我們走進課文,去學習這一首贊美青蛙的兒歌,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保護青蛙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青、清、晴、眼、睛”這些生字時,可以結(jié)合圖片;學習“請、保、護、讓”可以通過動作表演的方法。同時對形近字進行區(qū)分并組詞。
形近字示例: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青”的第四筆長橫在橫中線上方,下面“月”的“丿”要變成“丨”。
“清”字要注意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氣”的第三筆是短橫,第四筆從橫中線起筆。
“生”的第四筆在豎中線上。
易錯提示:
“青”的第三筆豎下面不能寫出頭。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青——青(青蛙)——清(清水)——晴(晴朗)——情(熱情)——請(請示)——睛(眼睛)
(4)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新課講解,知識突破
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跟讀。
朗讀指導:注意后鼻韻母ing在本課中的不同聲調(diào),指導輕聲詞“眼睛、事情”的讀法。語調(diào)要歡快活潑,讀出對青蛙的喜愛之情。
2.教學第一句。
(1)明確這句話寫的是什么?
明確:這句話寫的是青蛙的外形特點——小小的身體、大大的眼睛。
(2)句中描寫河水的詞語是哪一個?寫出了河水的什么狀態(tài)?
明確:河水清清,表明河水清澈。
ABCC式詞語:
河水清清,麥苗青青
雨水華華,泉水咚咚
3.教學第二句。
青蛙的做了哪些好事情呢?
明確:保護禾苗、吃害蟲。
知識拓展:
青蛙是怎樣保護禾苗的?
青蛙發(fā)現(xiàn)禾苗上長了蟲子,就把蟲子吃掉。這樣禾苗才能長得好。一只青蛙一天能吃掉幾十只害蟲,一年可以吃掉上萬只害蟲。
4.教學第三句。
這句話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做?
明確:愛護小青蛙。
兒歌拓展:
保護莊稼的小青蛙
地上跳呀咚咚咚,
水里游呀嘩啦啦。
保護莊稼捉害蟲,
唱起歌兒呱呱呱。
要問它是誰呀,
它是可愛的小青蛙。
四、課堂小結(jié),效果強化
同學們,學了這首兒歌,你們喜歡小青蛙嗎?為什么?你們以后會怎么做呢?(保護青蛙,交流怎樣保護小青蛙)青蛙是捉害蟲的小能手,更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一起保護小青蛙,好嗎?回家把這首兒歌背給你們喜歡的人聽,讓他們和我們一起保護小青蛙吧!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六、板書設計,知識構(gòu)架
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要下雨了》語文教案
作為杰出的教學工作者,為了教學順利的展開。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要下雨了》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0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要下雨了》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3個生字,學寫4個生字,積累詞語 “彎著腰、陰沉沉、潮濕”等。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讀好對話中問句和感嘆句。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讀好對話中問句和感嘆句。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導入課題
1.出示天氣陰沉沉和電閃雷鳴的圖片,讓學生說詞語或者句子。
2.孩子們看看這圖,天就要……板書:要下雨了
3.你們知道下雨前,小動物們會做些什么嗎?下面就讓我們跟著小白兔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吧。
二、檢查預習,掌握學情
1.昨天晚上,老師已經(jīng)布置了大家預習課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吧。
2.檢查學生預習情況:(1.微信截圖,一句帶過;2.小組展示)
(1)借助微信視頻展示孩子們預習情況,小結(jié)字詞與句子朗讀預習情況;
(2)出示詞語,課堂檢查孩子們識字情況;
(3)展示預習卡,請同學上臺評價完成情況。
三、創(chuàng)設情境,隨文識字。
孩子們的預習都很認真,陳老師給你們點贊。大自然的秘密就隱藏在我們的課文里,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你們準備好了嗎?
(一)探索秘密第一站: 看圖說話
1.看圖說話:出示圖片,說故事里有誰?他在哪?在做什么?
小白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天陰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1) 出示圖片,請同學們說說小白兔在干什么。
(2)要點:
小白兔在干什么?--小白兔/在割草。
小白兔在哪里割草?--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小白兔怎么樣在山坡上割草?--小白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
(3)隨文識字,認識詞語:腰、坡、沉、直、伸,提醒“直”的筆畫。
(4) 學生自己練習一邊讀一邊做動作,請做得好的小組上臺
展示。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詞語,圈畫動物名稱。
(1)自己讀課文,把課文中出現(xiàn)的小動物名稱圈出來。
(2)交流課文中除了小兔子都有哪些小動物。(板書燕子、小魚、 螞蟻)
(二)探索第二站:我能把問句、感嘆句讀好。
我剛才仔細觀察了一下,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讀書都很認真,表情也很豐富,真棒!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出示ppt:
1.小白兔大聲喊:“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
燕子邊飛邊說:“要下雨了,空氣很潮濕,蟲子的翅膀沾了
小水珠,飛不高。我正忙著捉蟲子呢!”
(1)認識“呀”和“呢”,出示句子,讓學生填寫。(“呀”表示疑問,“呢”表示動作正在進行,還表示疑問以及確定的語氣。)
(2)讀出“大聲喊”以及小兔子心中的疑問的樣子。
(3)識記“潮濕”,觀察偏旁,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還有哪些地方有“潮濕”現(xiàn)象。(瓷磚上冒汗、可以在玻璃上寫字、地板濕滑),給潮濕造句。
(4)師生合作讀。
2.小白兔跑過去,問:“小魚,小魚,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呀?”
小魚說:“要下雨了,水里悶得很,我們到水面上來透透氣。 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著雨?!?/p>
(1)體會小兔子“跑過去”的心情。(半信半疑)
(2)留意語助詞“吧”,表示贊同,推測、命令、請求等語氣,請學生聯(lián)系生活用“吧”說句子。
(3)認讀“悶”,請孩子來說說如何記住這個字。觀察字形發(fā)現(xiàn)與“心”有關,通過溯源了解發(fā)現(xiàn)一顆心被關在門內(nèi),所以很憋悶。
(4)男女分角色讀。
4.朗讀對話。 出示3段對話。
(1)同桌互讀。
(2)男生女生分角色讀。
(3)小組里分角色讀。
(4)小組上臺展示讀。
(三)探索第三站:我能把語氣詞寫正確。
1.孩子們真是口才了得,把語氣助詞“呀嗎呢吧”讀得很到位(出示四個生字),但不知孩子們是不是能把這幾個字寫得比讀的還好?有沒有信心向大家展示你的書法?
2.請孩子們觀察四個生字,找出共同點(左右結(jié)構(gòu)、左小右大,口字旁),再觀察口字旁的書寫位置以及右邊字的位置。
3.師提醒口字旁在左邊略小,書寫在左上格,封口壓在橫壓在橫中線上。“呢”重點指導第7筆撇收筆在豎中線,第8筆豎彎鉤貼近豎中線起筆。
3.出示課件里的生字書寫,按照筆順書空。
4.請同學在書本上寫一寫。
5.師隨機拍照上傳展示學生作品。
(四)探索第四站:感知課文內(nèi)容,
1.通過童話故事,告訴我們大自然的秘密,這樣的文章,我們稱為“科普童話”。
2.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要下雨了,燕子、小魚、螞蟻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其實在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動物有預報天氣的本領呢。例如蜘蛛預報天氣,蜘蛛會趕在下雨前結(jié)個豎著的網(wǎng),因為平掛著的蜘蛛網(wǎng)容易被水沖壞。
四、教師總結(jié)學習內(nèi)容
孩子們,是不是很有趣呢?大自然還有很多秘密,請大家回家去收集更多動物預報天氣的秘密,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來分享吧。
今天的探索之旅先暫時告一段落,同學們再見。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微信公眾號
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樹和喜鵲》語文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在上課前要仔細認真的編寫一份全面的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5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樹和喜鵲》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2020年統(tǒng)編版一年級下冊《樹和喜鵲》語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掌握13個字和子字旁、倒八兩個偏旁,讀準多音字“種、只、樂”的字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一”的變調(diào)。
3、知道有朋友就有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朗讀大樹和喜鵲前后心情的變化
難點:體會朋友和鄰居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與互動教學
四、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猜一個謎語,猜一種鳥。認真聽哦。
頭黑肚白尾巴長,站在樹上叫喳喳,因為常來報吉祥,人們看見都愛它。--喜鵲(指名說)
2、板書:喜鵲(帶拼音),開火車讀詞
3、師:我們都知道,喜鵲住在--樹上(生齊答),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們--樹和喜鵲(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4、師: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指名說
(1)樹和喜鵲發(fā)生了什么事?
(2)它們是朋友嗎?
(3)有多少樹,多少喜鵲呢?
5、師: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去課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分段朗讀,生做小老師糾正。
3、師點評,范讀,生輕聲跟讀。
4、認讀詞語,開火車讀,齊讀。
從前 喜鵲 孤單 鳥窩 鄰居
招呼 快樂 后來 嘰嘰喳喳 安安靜靜
5.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主要講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詞語。
--這篇課文講了樹和喜鵲剛開始很 (孤單) ,后來因為有了鄰居變得很(快樂)。
6、讀準多音字“只、種、都、樂”
7、讀準“一”的變調(diào): 一后面是第二聲,一就讀第四聲;一后面是第一、二、三聲,一就讀第二聲。生朗讀感知
二、品讀詞句,感悟內(nèi)涵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輕聲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什么是孤單,為什么樹和喜鵲都很孤單? (近義詞:孤單--孤獨)
2.你有過這種經(jīng)歷嗎?自己一個人,周圍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當時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覺如何?
練習說話:當_________ 時,我感到很孤單,我真想______________!
3.有感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讀出樹和喜鵲的孤單。
4.出示句子: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說說從這個“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二)學習第3、4、5、6自然段
1.讀課文3--6自然段,后來樹和喜鵲又有了什么變化?(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2.是什么原因使樹和喜鵲變得快樂起來?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
3.出示句子: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1)指導學生理解“鄰居”。
說說你的鄰居是誰,你和鄰居的關系怎樣。(出示:遠親不如近鄰。)
(2)他們和鄰居怎么相處呢?他們一起做什么?
(喜鵲:每天天一亮……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師:你能找出這其中AABB形式的詞嗎?--嘰嘰喳喳 安安靜靜
師:你還能想到哪些?--快快樂樂 高高興興 干干凈凈
師:那喜鵲每天早上是怎么嘰嘰喳喳的叫的呢?會說些什么?晚上又會說些什么? 指名說
--天一亮,喜鵲們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一黑,喜鵲們有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想象:樹會和鄰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談,講故事,聊天……)
師:(有感情地讀)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誰來想一下,當樹和喜鵲有了鄰居之后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
A師:閱讀的時候,腦子要比文字走得遠。你怎么想都可以,想好后可以和旁邊的同學說一說。
B師:現(xiàn)在,樹和喜鵲的心情怎樣了?他們會說什么?
C師追問:為什么?
生1:因為我有好朋友一起玩。
生2:他們會對鄰居們說:“謝謝你們,我們現(xiàn)在再也不孤單啦!”
D師:現(xiàn)在你知道怎樣可以不孤單嗎?
4、師:是呀!有了朋友就會快樂,有了愛就會幸福。只要我們和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幫互助,那么我們就不孤單啦!我們一起來把課文三至五自然段有感情地讀一讀,體會這份快樂吧!(生有感情朗讀。)
5、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至五自然段。
(三)學習第6自然段
1、出示句子: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為什么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1)小結(jié):“因為____________,他們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p>
所以“孤單”的反義詞就是--快樂(反義詞:孤單--快樂)
2、請學生讀句子,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能用“……也……”說話嗎?
3、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四、回顧知識,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樹和喜鵲》,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樹和喜鵲只有自己的時候是孤單的,但是有了很多很多的樹和很多很多的喜鵲之后,它們是快樂的,所以朋友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我們都要交好多好多好朋友。
五、課堂練習
板書設計
樹和喜鵲
孤單 沒有朋友
快樂 有了朋友
有朋友才快樂
六、作業(yè)
1、熟讀課文,發(fā)語音。讀“一”的變調(diào)
2、抄寫近反義詞:近義詞:孤單--孤獨 反義詞:孤單--快樂
3、用“…也…”造句。
4、寫出5個AABB的詞。
5、給多音字“種、樂、只、都” 組詞,每種讀音一個詞語,按格式寫:(大括號,上下寫好不同的讀音)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