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6一年級上冊《快樂的家園》學案。
一年級上冊《快樂的家園》學案
教學內容P4—P6。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1到10各數,并能用1到10表示物體的個數。
2.在具體情境中,能用1到10各數表示物體的順序。
3.能結合具體數,說出生活中相對應的實例。
教學重點
認識1~10各數及符號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同一個數的不同含義。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逐漸培養(yǎng)認真聽講,學會思考的習慣。
教學設計
1.學習1可以表示什么?
觀察課本中的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用數學的語言來敘述。
在設計這一過程時,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入鄉(xiāng)村的田園風景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個蘿卜、1筐蘿卜、1個太陽、1座大山……)
說說1個蘿卜和1筐蘿卜有什么不同?
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用到1的地方?
把認識數1作為一個重點,引導學生“1”不僅可以表示一個東西,也可以表示一捆、一把、一筐、一頓等。
2.學習2、3、4可以表示什么?
(1)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說說看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集體交流。
3.試一試
學生仔細觀察,說說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體會基數和序數的含義。
4.練習
(1)連線。(找朋友)先讓學生觀察,在弄清題意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
(2)數一數,畫一畫。
先讓學生說說,你在這里看到了什么?
書上是怎么來表示看到的數的?你能用自己喜歡的畫畫來表示嗎?
(3)選同樣的數。老師說清題目的意思,在讓學生自己完成??梢杂脙煞N方法,一是數出左邊的數量,再從右邊選出同樣數量的物體圈上,二是可以用一一對應的方法,然后再圈起來。
5.小結: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
快樂的家園
12345
小編推薦
一年級上冊《快樂的午餐》學案
一年級上冊《快樂的午餐》學案
教學內容P14—P15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會一樣多,多多少,少多少的含義,正確理解他們的意義。
2.使學生知道多幾、少幾表示什么。
3.使學生體驗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
學習重難點
使學生知道一樣多及多幾?少幾表示什么。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聽講習慣和認真傾聽同學發(fā)言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課件、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借助小松鼠吃快樂的午餐這幅有趣的情境圖,引出一樣多、誰比誰多、誰比誰少這三個概念。(進行拍手拍肩游戲游戲,1.師拍手,生拍肩。2.生拍肩,師拍手。)
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通過游戲,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讓學生體會一樣多、誰比誰多、誰比誰少的含義。
生試著自己表達兩種物體數量間的關系。
三種物體放在一塊時,讓學生試著說一說誰最多,誰最少,為什么。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題,師示范1個后生獨立完成剩下的.
2.解釋正合適的含義.生完成.
3.生先思考,試著做一做,集體校對.
4.先通過形象的畫一畫讓學生直觀體驗比5多比8少,然后集體匯報.
課堂小結:
小松鼠帶我們認識了”同樣多,誰比誰多,誰比誰少,小朋友能在家里找一找它嗎?
板書設計
快樂的午餐
小兔和盤子一樣多
小兔比勺子少
小兔比杯子多
快樂的家園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快樂的家園”,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快樂的家園
教材分析:
本課時內容是學生認識數字的起始內容,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找、想、畫、說等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數與實物的對應關系,使他們看見實物的數量能迅速想到數字符號,看到數字符號能聯(lián)想到各種具體的實物,從而生動形象地理解數的意義;教材還提供了一支小球隊的畫面,旨在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區(qū)分數的不同含義,課中,我讓學生臨時組建一支小球隊,通過排隊、提問等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數可以表示順序、代號這一層含義;教材提供的“練一練”題材很好,我利用多媒體將練習材料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更形象直觀地明確題意,了解數學問題的書面解決形式,進一步幫助學生建立數與實物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目標:
1、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形象地理解數“1”,認識1-10各數的符號表示方法。
2、通過在具體情境中活動,初步體會1-10各數在不同情境中表示不同的含義,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也可以表示順序、代號。
3、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初步的觀察能力、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建立數與實物的對應關系的基礎上,使學生理解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在具體情境中,理解1-10各數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含義。
教學過程:
一、在情境中激趣:
林老師想給大家介紹一下老師小時候生活的地方,你們想聽嗎?(想聽!)林老師從小生活在美麗的農村,那兒有藍天白云,有山有水,有花有草,還有美麗的田園,是個非常美好的地方,你們想去看看嗎?(想?。┱n件出示快樂的家園畫面。
二、在活動中激思:
1、認識“1”。
①找“1”。
林老師生活的地方不僅美麗,里面還藏著許多數學問題呢!同學們認真觀察,你能從畫面中找出“1”表示什么嗎?(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很大的物體)一座山……一個蘿卜……(單個物體)
1
(很小的物體)一滴水……一筐蘿卜……(一群物體)
同學們說了這么多,說得真好!原來“1”可以表示一個蘿卜、一朵花這些單個的物體,也可以表示一筐蘿卜、一個班級這樣的一群物體,可以表示一座山、一條河這些很大的物體,也可以表示一滴水、一粒米這樣很小的物體。(板書:單個物體、一群物體、很大的物體、很小的物體)
②想“1”。
老師出示1支粉筆:現在看到這支粉筆,你能想到哪個數?(想到了“1”。)看到“1”(出示卡片)你又想到了什么物體呢?(一個人、一張課桌、一塊黑板……)
③畫“1”。
看到數字“1”,你想到的那個物體,能用一個○或一個其他的圖形符號畫出來嗎?
④說“1”。
說一說,你畫的一個什么圖形符號?這個符號表示一個什么物體?
2、認識2—10
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都說得很好(抓住現場:舉起一本書,這是1本書,再拿來1本書,合起來就是2本書,可以用“2”來表示),誰來說“2”還能表示什么呢?那“3”能表示什么呢?“4”能表示什么呢?(同桌互相說)昨天我們認識了1~10這幾個數,請你選1個數和小組的小朋友一起說一說。
3、認識基數和序數
①、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現在我們去足球場看看(電腦出示:小小足球場)。
足球場上正在舉行一場精彩的比賽,你們發(fā)現了嗎?每個運動員身上都有一個數,這衣服上的數表示什么呢?(學生自由說)
②、師小結:對,衣服上的數可以表示號碼,也可以表示是第幾個運動員。請同學們指著圖,自己讀一讀運動員身上的號碼。
③、問:有幾個號碼?有10個號碼就表示有幾個運動員?(學生回答)
④、思考:比賽結束后,運動員們要排隊,他們按什么順序排隊呢?
⑤、實際操作。
現在我們按號碼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請10個同學來當運動員(每人手中拿有一個數),請運動員聽口令,現在我們按1,2,3,4,…的順序排隊,看誰排得又快又好。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喜歡幾號運動員,他排在隊伍中的第幾個?(如有同學說他喜歡8號,當他數到8號運動員時,引導他說出:“8號運動員正好排在隊伍中的第8個。”同時引導學生說出:“從1號到8號共有8個運動員”。)
⑥、我們要向這些小朋友學習,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把自己的身體練得棒棒的。
三、在練習中啟智:
1、好啦,現在我們去認識一個新朋友。
今天小聰和我們一塊玩“找朋友”的游戲,小聰已經找到1的好朋友是一架飛機,問:“你們能幫其他數找到好朋友嗎?”請同學們把好朋友用線連起來。
2、請同學們數一數、畫一畫。
3、每組圖中,把與左邊同樣多的部分圈起來。
4、今天小朋友們學得很好,現在老師交給你們一個任務,有沒有信心完成?請你們把教室或家里能用1~10的數字來表示的物體,記在小腦袋里,下節(jié)課說給同學們聽聽,好嗎?
四、在小結中明理: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1-10各數,這些數可以表示物體個數,也可以表示順序、代號?!?”可以表示單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群物體,可以表示很大的物體,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體。這些數字多有意思呀!同學們在生活中愿意和它們交朋友嗎?
一年級上冊語文《快樂的小青蛙》教案
設計理念: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感情朗讀,展開豐富的想像。教師適當地運用形象的掛圖,幫助學生從觀察中體會青蛙的快樂。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小心”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青蛙為什么要唱歌。
3、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知道青蛙為什么要唱歌。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方法:
講解法、討論法、自學法、練習法。
教具準備:
小黑板、電教平臺、掛圖。
教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像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出示青蛙的掛圖(開心的):同學們,這是一只什么動物呢?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青蛙的表情,說一說。
———————的小青蛙。
3、教師板書課題,指導朗讀。(要求讀出快樂的情感)
4、教師導入:這只青蛙為什么快樂呢?今天,我們一起去了解這只快樂的青蛙。
二、初讀,認讀生字。
1、教師提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
(1)、大聲地、自由讀課文。
(2)、畫出生字新詞,并讀一讀。
2、檢查生字的認讀。
(1)、教師出示去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讀一讀。并要求把文中的詞語找出來讀一讀。
(2)、教師引導學生互相評議,強調生字讀音上的要點。
(3)、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大家一起認讀讀中鞏固。
3、讀通課文。
(1)、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評議。(要求從正確、流利、感情三個方面進行評價。)
(2)、教師進行個別長句的指導。
“小青蛙/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里?!?/p>
“一頭大象/聽見井里/傳出的歌聲。”
(3)、全班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體會青蛙的不急不慌。
1、教師出示掛圖(青蛙在井里唱歌的圖):這只快樂的小青蛙在那里?(井里)
2、引導讀文探究:這只青蛙怎么會到井里去了呢?請大家讀課文,找出相關的段落。(指名反饋:課文第一自然段)
3、大家一起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4、教師出示練習,學生說。
這只快樂的青蛙是_____掉到枯井里的。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引導學生抓住“不小心”“不急不慌”,感情朗讀體會小青蛙的快樂。)
四、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用你喜歡的方法記生字。
2、用生字口頭組詞。
小結:
同學們,小青蛙不小心掉進了枯井里,可他不但沒有哭喊,反而唱起了歌,真奇怪!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
后記:
通過生字學習和感情地朗讀課文、養(yǎng)成遇到事情不急不慌。并通過想讀、愛讀、會讀,讀中有所想、讀中有所感、讀中有所悟領會課文內容。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11個會認生字,還學會了正確書寫“訴、阿”等7個生字,并且初讀了課文,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
通過情感朗讀,激發(fā)興趣。自主學習生字,學會了11個會認生字,還學會了正確書寫“訴、阿”等7個生字,并且初讀了課文,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并說一說怎樣記這個生字。
2、教師出示在井里唱歌的小青蛙掛圖: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只小青蛙不小心掉進了____里,他不但沒有____,反而,真是一只____的青蛙。
3、教師導入:那么,這只青蛙掉進井里為什么還這樣快樂呢?真是太奇怪了!你們看,它的歌聲把大象吸引來了。(出示大象的兔)
二、朗讀、討論、突破重點。
教師導讀:大象感到很奇怪,他走近枯井詢問青蛙。它知道了青蛙唱歌的原因了嗎?請大家朗讀課文2到6自然段。
2、指導分角色朗讀。
(1)、指名分段讀,檢查學生讀情況。
(2)、教師指名評議學生讀的情況,并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進行感情指導。
“是誰在井里唱歌呀?”(“奇怪”“問”:讀出疑問、好奇的語氣)
“是我。小青蛙!”“大象伯伯,快救我出去吧!”(讀出興奮、激動、有禮貌的語氣)
“你掉進井里,怎么不哭,還有心思唱歌呢?“(親切地、疑惑地)
“你真是個聰明有勇敢的小家伙!”(“真”“有聰明有勇敢”:讀出稱贊的語氣)
(3)、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并演一演。
(4)、集體反饋、評議,教師適當地指導、評議。
3、討論、交流青蛙唱歌的原因。
(1)、小組內討論交流:青蛙掉進井里為什么還唱歌呢?(要求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我唱歌是因為我相信,朋友們聽到我的歌聲,一定會來救我的。要是遇到一點困難就哭鼻子,多沒出息呀!”
(3)、齊讀青蛙說的話。
(4)、指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青蛙唱歌的原因,(進行說話的訓練)
4、再分組、分角色朗讀課文,讀中鞏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總結全文,擴展詳細。
1、教師導:從青蛙的身上,你們學到了什么?
2、教師出示一些關于勇敢克服困難的名言警句,讓學生讀中感悟。
3、教師小結:是呀,小青蛙的勇敢,告訴我們,面對困難不能灰心、放棄,要主動動腦思考,想辦法克服困難。
四、布置作業(yè)。
1、把小青蛙的故事說給弟弟妹妹聽。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結:快樂的小青蛙告訴我們快樂的秘訣,那就是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哭,要勇敢地面對,要用自己的用和智慧戰(zhàn)勝它。老師希望你們也能做一個勇敢、聰明、有出息的人。
板書設計:
快樂的小青蛙
不急不慌結果
青蛙掉進枯井}勇敢、聰明———被大象救了
唱起歌
后記:
我們要學習小青蛙那種遇事不急不慌,勇敢、聰明的好孩子,但是今后要加強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愛動腦的習慣。
學習了這節(jié)課后,同學們都知道了遇事不急不慌,愛動腦思考問題的習慣,但是,同學們缺少了觀察能力,今后注意培養(yǎng)和朗讀的練習。
通過分角色朗讀,男女比賽,師生互讀、給課件中動畫配音等形式訓練讀,但是學生缺少了語氣朗讀的能力,今后注意指導。
一年級語文上冊《快樂讀書吧》教案
老師在上課時經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那怎樣寫才能有一份高質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快樂讀書吧》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上冊《快樂讀書吧》教案
【教材分析】
這個欄目的設置旨在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教授基本的閱讀方法。教師要注重閱讀環(huán)境、閱讀氛圍的營造,讓學生愿意參與閱讀,注重閱讀內容的討論、閱讀過程的分享,讓學生敞開交流閱讀體會和感受。
本次“快樂讀書吧”由4幅場景圖和4段提示語構成,內容分別指向閱讀的方式—— 和爸爸媽媽一起讀、和同伴讀、自己讀;閱讀的途徑——書店、圖書館、閱覽室;閱讀的成效——了解很多故事內容,能講故事給同學聽;閱讀的期待——學了拼音就能讀更多的書了。
【 目標】
1.鼓勵親子閱讀,在交流閱讀感受的過程中體驗閱讀樂趣。
2.創(chuàng)設濃厚的讀書氛圍,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擴充閱讀空間廣泛閱讀,初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進行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
3.在充分的閱讀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 重點】
創(chuàng)設濃厚的讀書氛圍,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擴充閱讀空間廣泛閱讀,初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進行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
【教學難點】
在充分的閱讀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課前準備】
1.課件,讀書匯報卡。
2.學生和家長一起讀書,并準備一本圖畫書帶到學校。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借助名言,激發(fā)情感
1.引發(fā)交流: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最近讀了什么書?書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來給老師講一講。
2.小結過渡:從你們洋溢著快樂的小臉蛋可以看出,讀書真的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快樂!正如高爾基所說的“讀一本好書是一種巨大的享樂”。所以,我們要多閱讀課本以外的書籍,讓我們看到更廣闊的、神奇的世界。讓課外閱讀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板書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通過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初步交流讀書帶來的樂趣,從而樂于閱讀更多課外書。開課伊始,就營造出一種濃濃的語文味,感受書香氛圍。
二、借助插圖,感受親子閱讀
1.課件出示第一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圖上的小女孩正在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
2.課件在原插圖的基礎上打出小女孩的話:“我經常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有趣的故事書?!敝该首x后全班齊讀。
3.啟發(fā)情感:小女孩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情是什么樣的?(高興)請你帶著這種情感再來讀一讀這一句話。
4.小組交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那是多么快樂的讀書經歷呀!你有過這樣的讀書經歷嗎?你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讀過什么書?怎樣閱讀的?和小組伙伴說一說。
5.全班交流:
話題一:和大人一起讀書,你們都是怎么做的?
(1)家長讀給孩子聽;(2)孩子讀給家長聽;(3)家長讀一部分,孩子讀一部分,家長和孩子合作閱讀。
話題二:和大人一起閱讀課外書,你有什么感受?
話題三:爸爸、媽媽和你一起讀書,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呢?
6.發(fā)出活動倡議:我們班要進行“親子閱讀接力”活動,每一個同學每天都要堅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全班同學輪流填寫《親子閱讀卡》,讓我們的親子閱讀活動堅持得更長久,讓我們小朋友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親子閱讀卡
讀書時間 家長每天閱讀時間:( )分鐘。
孩子每天閱讀時間:( )分鐘。
每天有效共讀時間:( )分鐘。
共讀收獲 孩子的話:
家長的話:
精彩瞬間 親子共讀相片:
寫上瞬間感受的話:
三、借助插圖,體驗閱讀成就
1.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二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說什么?
2.教師領讀“我讀了很多書,會講很多故事,同學們叫我‘故事大王’”。
3.小組合作交流:在小組里講一講自己喜歡的故事,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談談自己對這個故事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同學也看過這個故事,可以進行補充或表達自己的讀書感受。
4.全班交流,推選“故事大王”。
四、借助插圖,選擇閱讀類型
1.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三幅插圖,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哪兒。注意觀察她正在翻閱哪種書。
2.指名朗讀或教師范讀小女孩的話:“周末,我在書店看到了很多好看的圖畫書?!?/p>
3.小組交流:向同學介紹你帶來的圖畫書,告訴他故事主要講什么,哪個地方最有趣。
4.小結:圖畫書以圖畫為主,圖畫精美,文字較少。我們可以一邊閱讀文字一邊欣賞畫面,透過文字與畫面,感受故事的無窮魅力。
五、借助插圖,學會拼音閱讀
1.課件出示課文的第四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的小朋友在哪?他們在干什么?
2.討論交流:在沒有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是怎樣進行閱讀的呢?
3.課件出示:“學了拼音,我就可以讀更多的書了?!苯處燁I讀,齊聲誦讀后,說一說這句話告訴我們沒有人幫助的時候怎樣讀書。
4.小結:我們剛剛成為一年級的小學生,可以挑選一些拼音讀物來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先讀讀拼音,然后再繼續(xù)閱讀。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一邊觀察圖畫一邊閱讀,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到圖畫中找找答案。
六、布置作業(yè)
1.請爸爸、媽媽帶你到書店逛一逛,選一選自己喜歡的圖畫書或者拼音讀物。
2.與爸爸媽媽一起讀自己喜歡的書,填寫《親子閱讀卡》。
一年級上冊《aieiui》學案
老師在上課時經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上冊《aieiui》學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上冊《aieiui》學案
課時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認讀“ai、ei、ui”三個復韻母,滲透發(fā)音方法。
2、會認讀“ai、ei、ui”的四聲。
3、能正確的拼讀韻母是“ai、ei、ui”的音節(jié)。
4、能正確朗讀兒歌《小白兔》。
(二)過程與方法
在游戲、活動中,讓孩子們去嘗試、去發(fā)現、去合作、去探究,使他們親身經歷整個學習過程。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孩子們學習拼音、進行拼讀的濃厚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情感,使他們樂學,愿學,主動地學。
(四)學法習慣
初步掌握通過比較認識事物,概括事物特點的方法,培養(yǎng)仔細觀察,發(fā)現事物特點的習慣。
教學重點:
1、認讀"ai、ei、ui"三個復韻母及其四聲。
2、拼讀音節(jié)。
教學難點:
1、認讀“ai、ei、ui”三個復韻母的四聲。
2、拼讀音節(jié)。
教具:
1、字母卡。
2、帶有四種聲調的小帽子,“ai、ei、ui”三個復韻母卡片。
3、教學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你們好!就在剛才,我遇見了六位老朋友。聽說我來上課,就嚷嚷著要一同來,你們歡迎嗎?
大家跟著音樂鼓掌,我把它們請出來。(放音樂,貼上擬人化的單韻母圖)
熟悉嗎?誰來介紹一下?指名讀。
如果戴頂帽子還認識嗎?(出示帶調單韻母)開火車讀。
這幾位老朋友還托我?guī)Я它c禮物來,讓我獎給學習認真、勤動腦發(fā)言的好孩子。你們愿意得到它嗎?老師希望全班小朋友都能成為愛動腦的好孩子。
(導入的語言親切有趣,賦予單韻母以生命,使本來枯燥的復習也變得趣味盎然。導語還很有激勵性,調動了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二、學習ai
今天我們要在一起學習新的韻母。
(一)引出ai,知道復韻母
小朋友看黑板,我們讓六位老朋友一個挨緊一個,空出位置給準備學的韻母,好嗎?誰幫助他們?(指名上來挪卡片)
瞧,他們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空出位置給別人,多友好??!哪個韻母發(fā)一個挨緊一個的“挨”這個音呢?
板書:ai
你們有什么發(fā)現?(ai是a、i手拉手后組成的)
是呀,兩個單韻母合在一起就能組成新的韻母,它叫復韻母。(出示“復韻母”三字,注拼音)跟讀。
(過渡到新課的學習非常巧妙,無關緊要的挪開字母卡片也變成了生動的教學資源,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中牢牢記住了讀音,并且在這樣的情境中調動已有的經驗去觀察ai的特點,復韻母這個新的知識點是學生主動去學習發(fā)現的,不是第三者給予的,學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二)讀準ai
誰已經會讀這個復韻母了?指名讀。
我聽清了,還看清了。發(fā)ai時口型要變化,由a慢慢地滑向i。就請小老師領大家讀三遍。
指名讀。糾正。齊讀。
現在,梁老師想和小朋友合作讀,誰愿意和我合作?
(握握手)我現在是坐在南邊的小朋友,你是我的同桌。請你讀ai,讀三遍。(生讀,師翹起拇指:你真棒?。┈F在我讀,你聽。(師故意讀錯,請同桌糾正。糾正后再讀,請同桌表揚)
像我們這樣你讀我聽,我讀你聽,小朋友會不會?請一組合作讀。(表揚他們合作得很好)
現在同桌小朋友合作讀讀ai。
指名讀。齊讀。
(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會讀的孩子充分展示自己,享受成功的愉悅。教師以學習伙伴的身份參與學生的活動,使教師極具親和力,學生在真實,生動的師生互動情境中悟到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三)讀ai的四聲(出示ai的四聲)
ai的四聲會讀嗎?自己讀讀,先按著順序讀,再倒過來讀讀。
指名讀。開火車讀。
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字發(fā)ai的音?
現在我和一位小朋友表演一個動作,也請你們看了后,用ai四聲中的一個說一句話。(師和生靠近站在講臺前,師微笑著用手撫摸學生的頭)
(PPT展示出小白兔)你們看,這是一只──(小白兔),對,她的名字里就藏著ai,是哪個字呢?(白)
有一首兒歌是唱小白兔的:
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這首兒歌里可藏著好幾個ai呢!你注意到了嗎?
剛才,小朋友們學得非常認真,“ai娃娃”特別高興,就請來他的好朋友和大家一起學習,你們看它們是誰?(課件:拼音娃娃dtnl)
(看表演說話和讀兒歌營造了融洽的學習氛圍,學習充滿樂趣,學習拼音和識字,和發(fā)展語言結合起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三、課中休息
剛才我們學習了ai的許多知識,大家學得又快又好。
小朋友幼兒園里學過一首歌《拔蘿卜》,還記得嗎?現在我們一起來聽這首歌,大家跟著一起唱,我們還可以加上動作。(聽唱《拔蘿卜》,師帶領學生表演。
四、學習ei
(一)讀準ei
小朋友,拔蘿卜累不累?不累,我們這么多人一齊ei喲ei喲地拔蘿卜,蘿卜一定拔得又快又多。ei喲ei喲的ei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二個復韻母。
板:ei
ei由哪兩個單韻母手拉手?誰會讀?
指名讀。請注意,讀這個音,口型也要變化,而且要讀得短一些。師示范。
再指名讀,齊讀。
現在稍微加快點速度,連讀三遍,ei、ei、ei。拔蘿卜呀──(生:ei、ei、ei),用點勁呀──,齊心協(xié)力──,加油干哪──。
(學習的力量來自孩子的主動性。拔蘿卜的游戲巧妙貫穿在ei的學習中,這樣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很能吸引孩子,孩子真正活起來,動起來了。在活動中掌握讀音,鞏固讀音。)
(二)讀ei的四聲
(出示)自己讀一讀。順序、倒序。指名讀。
現在我們又要同桌合作了,這回讀書上ei的四聲。先翻到。北邊小朋友用手指著四聲考同桌,他讀得好,你表揚他。請一組試著合作。(示范)
游戲:聽老師說一句話,想想其中的ei是第幾聲,用手勢表示。示范一下。
“ei娃娃”看見你們這么聰明,就打電話來把他的好朋友找來了,你們看。
(課件:bpmf)。ei見到他的好朋友一高興不知怎么打招呼了,小朋友幫幫他,好嗎?(同桌試拼音節(jié)──指明領讀──師生對口令)
(四聲的學習不是孤立的,給予了生動的情境和語言環(huán)境。)
(三)學習ui
1、小朋友,老師想問一問,你們都會打電話嗎?老師想和你們做一個打電話的游戲,你們愿意嗎?我來當媽媽,你們來當孩子。
師:孩子們,你們今天學了幾個復韻母?
生:兩個,ai和ei。
師:不對呀,媽媽聽說你們要學三個復韻母呢,快放下電話問問老師去吧!
師:對,我們今天還要學一個復韻母,可是你們已經學會了,就是“喂”。(出示ui)“喂”是ui的第二聲。(師領讀──跟讀──自由讀──指名讀)
2、現在你們誰能說一句,里面有“ui”這個音的話?(隨機出示ui的四聲。自由練讀──齊讀──指名讀)
3、你們可真棒!“ui娃娃”高興的不得了,讓他的好朋友乘飛機趕來了,你們看它們是誰?(課件:zhchshr)小朋友們,快猜猜看,他們好朋友在見面時會說些什么?(同桌試拼──四個小組各拼一個──指名拼讀──兩大組對口令)
4、小朋友快打電話告訴媽媽,我們這節(jié)課學了三個復韻母aieiui。(師生打電話)
(根據每個韻母的不同讀音特點,設計恰當的游戲,時時體現出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身心始終處在高度興奮和激動之中。)
5、讀準四聲
出示,開火車讀。
真不錯,小朋友學得很好。
(四)學習兒歌《小白兔》
這里有一首兒歌P27
小白兔
小白兔,穿皮襖,
耳朵長,尾巴小,
三瓣嘴,胡子翹,
一動一動總在笑。
讀一讀,找一找,哪些字含有我們今天學的韻母。
在生活中含有ai、ei、ui的音有許多,你們去找找,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引導學生到課外去找含有ai、ei、ui的音,有效地把課內學習向課外延伸。)
(五)指導書寫
這堂課小朋友學習了ai、ei、ui,學得很好?,F在我們要學習怎么寫好復韻母。
(出示)這是明明寫的ai、ei、ui,你們看好不好?為什么?(分得太開)怎樣寫就好了?
我們都能寫好,看看下面的小朋友寫得怎樣?給點意見吧?(觀察寫得好的學生,從中選擇投影出來)
他們注意到了復韻母是一個整體,不能分開,寫得不錯。你們注意到了嗎?
好,今天的課我們就快結束了,小朋友學習很認真,收獲了許多星星。最后,梁老師想送給你們一首兒歌當作禮物:
走路要學小花貓,輕手輕腳靜悄悄。
坐著要學大白鵝,挺胸抬頭精神好。
不要學那小青蝦,弓背彎腰真糟糕。
愿大家在生活中學小花貓,在課堂上學大白鵝,好不好?下課。(引導學生看明明寫的字,讓學生在觀察、比較、議論中自己主動發(fā)現寫好復韻母的竅門。充分相信學生自己能寫好,學生認真觀察,細心書寫,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后會有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又會變成一種動力,激發(fā)他們今后主動、自覺觀察、練習。)
一年級上冊《angengingong》學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出一份最優(yōu)質的教案。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整,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級上冊《angengingong》學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一年級上冊《angengingong》學案
【教材分析】
本課時完成本課的第四、五部分內容。一篇由四個句子組成有短文,講小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用計算機畫畫,隨短文認識六個生字。一首兒歌,配有彩虹圖,隨兒歌認讀三個字。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準確拼讀后鼻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認識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兒歌。
【過程與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識字,鼓勵學生主動識字,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采用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在讀中感受“紅花、白鵝、彩虹”的美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喜歡識字。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樂于參與讀書,感受讀書的樂趣。
【設計思路】
1、在游戲中鞏固拼音。拼音學習相對來說比較枯燥,所以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其重要。因此在課中設計了“看口形猜一猜,走迷宮”這兩個游戲,讓學生積參與到復習前后鼻韻母和拼讀音節(jié)的學習中。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拼音。
2、注重識字方法的傳授、遷移,引導學生主動識字。本課的教學內容中學習拼音和識字是重點。對于剛進小學一個月的孩子來說,識字才剛是一個開始,因此教給學生一些識字方法,引導學生主動識字是教學的重點。在教學設計時,我多角度創(chuàng)設情境,想方設法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調動學生識字的自覺性,同時滲透“加一加、猜一猜、編順口溜”等多種識字方法的指導,鼓勵學生用自已喜歡的方式識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猜一猜:
小朋友們!我們來玩?zhèn)€游戲吧!仔細看老師的口形變化,想一想老師在讀什么,猜一猜老師想發(fā)是哪個音?并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復習前后鼻韻母的發(fā)音方法。)
課件出示an—ang。
請一學生擺口形,其余學生猜en—eng。
學生擺口形,老師猜in—ing。
2、拼讀音節(jié):
小朋友們的眼睛可真厲害,不但會猜,而且還能說清楚怎么猜出來的真不簡單!現在我們一起去闖一下迷宮好嗎?小朋友們有沒有這個勇氣和本領?
二、學習短文,自主識字
引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咱們終于闖過了迷宮。老師祝賀你們
出示三幅圖(一朵紅花、一只白鵝、一條美麗的彩虹。)
1、自由讀,指名讀。
2、一朵紅花、一只白鵝、一條美麗的彩虹
三個紅色的字就是我們今天的生字,你能準確地叫出他們的名字嗎?誰來試一試?說說讀時要注意什么?想個辦法記一記(引導鼓勵學生用各種辦法記字),隨機組詞。
3、現在三個新朋友要帶我們再去看一看三張漂亮的圖片,他們相信看著美麗的圖,我們一定會把旁邊的詞組讀得和畫面一樣美麗。
4、新朋友藏在課文中你還認識嗎?
(課件出示短文)老師教我們用計算機畫畫。小文畫了一朵紅花。小青畫了一只白鵝。我畫了一條美麗的彩虹。
⑴再讀朵、鵝、條。
⑵自由讀短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短文。(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書)
⑶讀準老師、文,并隨機組詞。
⑷指導朗讀。(多種形式)
游戲出示課件登山看彩虹復習生字朵鵝條老師文.小朋友讀完生字后課件出示課文情景圖,說一說彩虹美在哪兒?
三、學習兒歌,自主識字
1、小朋友說得真好!有一位小朋友寫了一首好聽的兒歌:
課件出示彩虹
雨過天晴白云飄,藍天架起彩虹橋。
赤橙黃綠青藍紫,數數顏色有七道。
2、范讀兒歌。
3、引導觀察紅色的音節(jié),并且讀準它(開火車)
4、圈出生字識記生字雨、天、橋。
5、多種形式讀兒歌。
6、(欣賞四幅彩虹的照片。)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了這么美麗的景色,我們?yōu)榇笞匀槐硌菀粋€節(jié)目吧!表演讀兒歌。
四、游戲鞏固
1、送花(小朋友們學得真認真!彩虹姐姐要送給我們一些漂亮的紅花)
老師老家白鵝天鵝花朵一朵花下雨
雨衣石橋一條河一條魚
結束語真高興!和小朋友一起認識了那么多的生字寶寶,渡過了愉快的40分鐘。
一年級上冊《aneninunvn》學案
眾所周知,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離不開一份優(yōu)質的教案。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有什么樣的教案適合新手教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上冊《aneninunvn》學案”,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一年級上冊《aneninunvn》學案
漢語拼音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秋天到了,森林里可熱鬧啦,百獸之王老虎給動物們發(fā)了請柬,請他們去參加“小小豐收會”。成群結隊的小動物都來了。首先趕來的是幾個老朋友,瞧!你們認識他們嗎?跟他們打個招呼吧!(aieiuiaoouiuieveer)
2.開火車認讀9個復韻母
過渡:(接著出示:aneninunvn五個韻母)咦?這五個孿生兄弟的面孔怎么是陌生的呢?想認識他們嗎?讓我們逐個來認識他們吧,并和他們交朋友!
二.學習anen的讀音
1.調查學情
有認識他們他們的嗎?讀讀看,你是怎么認識他們的?
其實,認識他們并不難,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圖畫來認識。
2.學習前鼻韻母an
(1)出示“天安門圖”(伴隨著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誰知道這是什么?你了解天安門的多少知識?能介紹給大家聽嗎?(天安門在首都北京,是中國北京的象征,天安門廣場是世界最大的廣場)
(2)讀準“an”的音
教師范讀,學生觀察老師的口型
學生模仿發(fā)音
交給學生發(fā)音的方法:先發(fā)a的音,再發(fā)前鼻音n。用舌頭頂住上牙床,讓氣流從鼻腔透出。
讀an的四聲
3.學習前鼻韻母en
(1)出示摁門鈴的插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在什么情況下需要摁門鈴?
摁門鈴是文明禮貌的行為,如果你是主人,客人摁了門鈴以后,你會怎么做?(恭候在門口,開門等待客人)
(2)摁是第四聲,第一聲你會發(fā)音?
(3)范讀,領讀,開火車讀
(4)en的四聲練習(先按順序讀在打亂順序讀)
三.記字型,學書寫
1.過家家(過家家,過家家,a和n在一起,a在前,n在后,ananan)
2.指導學生書寫學生自己練寫教師巡視知道
邊寫邊記憶:先寫a,再寫n,團結友愛不分開
四.學習拼音
1.談話引入“我們光認識這兩個前鼻韻母不算深交,要真正了解他們,就要知道他們能跟哪些聲母交朋友組成音節(jié)。瞧!他們的朋友在這兒呢?
2.出示dtn與anzhchsh與en拼成的音節(jié)
(1)學生獨立嘗試拼讀
(2)同桌合作拼讀
(3)小老師領讀
(4)開火車讀
3.學習三音節(jié)
(1)出示:kkuan
g----u-an--guan
hhuan
(2)嘗試三拼連讀
(3)仔細觀察:u在這里充當什么?
(4)再出示qquan
j---v-an--juan
xxuan
(5)v上的兩點怎么沒有了?(小v見到jqx,擦掉眼淚笑嘻嘻)
4.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yuan
(1)出示圓形的圖案:這是什么圖形呢?發(fā)圓的音。
(2)讀yuan的四聲,反復認讀
(3)引導探索發(fā)現:這里的u實際上是什么?(v的兩點省略了)
背順口溜:小v見大y,脫帽敬個禮
(4)yuan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
(5)拼讀練習:出示下面詞語的音節(jié):一元錢,原來,演員
你會用上這里的一個詞語來說這句話嗎?
師:看,學會拼讀多好,能說出這么好聽的句子,老師為你們的成功感到高興。
五.復習鞏固
1.采蘑菇,認識了新的朋友,我們就帶著他們森林里采集蘑菇吧!
課件出示:森林里的蘑菇,anenyuantànnáhgánbànpǎnběn
2.師:今天我們的收獲可真大,前鼻韻母帶領我們認識了那么多音節(jié)朋友讓我們一起跟他們說:‘‘明天再見吧!’
一年級上冊《玩具》學案
一年級上冊《玩具》學案
教學內容
教材P7—P9
教學目標
1.借助兒童喜歡的玩具,能正確數出5以內物體的個數,并能正確讀寫各數。
2.學習用操作畫圖等方法,表示出5以內物體的個數,知道1~5這5個數的順序。
3.學習用數來描述生活中的物體數量,并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數出物體的個數并理解“5”以內各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1~5各數的書寫。
教具準備
課件、玩具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情境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都有許多玩具吧?昨天老師讓大家?guī)ё约合矚g的玩具,你們都帶來了嗎?(把自己的玩具介紹給大家)
一、數一數,說一說
(1)讓學生仔細觀察主題圖,自己數一數,說一說。
(2)小組交流,你數出什么?是怎樣數的?
(3)全班反饋。
(4)用圖形表示每種玩具的個數,讓學生體會“一一對應”的思想。
二、寫數
師:這些數你會寫嗎?
師示范后學生練習。
實踐練習
(1)寫數:讓學生自己寫,同桌說說各個數所表示的意思。
(2)數一數,畫一畫,寫一寫:學生弄清題意后自練。
(3)數一數,涂一途:知道這些數所表示的意思。
(4)數一數,填一填:學生進一步體會序數的含義。
小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最感興趣的地方。
板書設計
玩具
12345
《快樂的家園》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那嗎編寫一份教案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快樂的家園》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閱讀。
《快樂的家園》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悅。
2.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1~10的數,初步體會基數、序數的含義。
3.通過在具體情境中活動,能運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培養(yǎng)學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初步的觀察能力、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
“快樂的家園”是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的開端,學生將初步認識10以內的數,體會數的意義。
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在數數、認數、讀數的過程中,要重視實物操作,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體會數的意義。
學校教育的開始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應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數學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發(fā)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猜一猜
1.小朋友們喜歡小動物嗎?今天有一位小動物要和我們一塊兒學習,你猜它是誰呢?它有:兩只長耳朵四條腿;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電腦出示:小白兔)
2.可愛的小白兔給我們帶來一幅美麗的圖畫:
這是它向往的快樂的家園。
(設計意圖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首先從創(chuàng)設“猜猜看它是什么動物”這一有趣的情境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讓他們以高昂的情緒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活動二:夸夸美麗的家園
1.(指著畫面)這真是一個美麗的家園,生活在這樣的家園里,小白兔一定會感到很快樂。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圖上都畫了些什么。
2.誰能說出圖上哪些東西的個數是“1”。(學生自由說)
3.老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們說了很多個數是“1”的事物,它們都可以用“1”來表示(電腦出示“1”)?!?”的威力可真大,它可以表示單個的一個蘿卜;也可以表示由許多個蘿卜組成的一筐蘿卜;還可以表示一座高山,一株小草等(電腦同時閃動一個蘿卜、一筐蘿卜、一座高山、一株小草)。
4.現在請你們看看自己的身體和周圍,有哪些事物能用“1”表示呢?(讓學生自由說,教師同時舉起實物或做手勢。)
5.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都說得很好(抓住現場:舉起一本書,說這是1本書,再拿來1本書,合起來就是2本書,可以用“2”來表示),誰來說2還能表示什么呢?
6.那3能表示什么呢?4能表示什么呢?(同桌互相說)昨天我們認識了1~10這幾個數,請你選1個數和小組的小朋友一起說一說。
(設計意圖沒有學生自己的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比較、概括,使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認數。這個過程使學生不但掌握知識,也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對凌亂的認數順序進行整理,培養(yǎng)有序思維能力。)
(三)活動三:小小足球場
1.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現在我們帶小白兔去足球場看看(電腦出示:小小足球場)。
足球場上正在舉行一場精彩的比賽,你們發(fā)現了嗎?每個運動員身上都有一個數,這衣服上的數表示什么呢?(學生自由說)
2.師小結:對,衣服上的數可以表示號碼,也可以表示是第幾個運動員。請同學們指著圖,自己讀一讀運動員身上的號碼。
3.問:有幾個號碼?有10個號碼就表示有幾個運動員?(學生回答)
4.思考:比賽結束后,運動員們要排隊,他們按什么順序排隊呢?
5.實際操作。
現在我們按號碼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請10個同學來當運動員(每人手中拿有一個數),請運動員聽口令,現在我們按1,2,3,4,…的順序排隊,看誰排得又快又好。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喜歡幾號運動員,他排在隊伍中的第幾個?(如有同學說他喜歡8號,當他數到8號運動員時,引導他說出:“8號運動員正好排在隊伍中的第8個。”同時引導學生說出:“從1號到8號共有8個運動員”。)
6.我們要向這些小朋友學習,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把自己的身體練得棒棒的。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小小足球場”這一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輕松地掌握基數和序數。這個過程不但使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判斷正誤的能力,同時滲透思想教育。)
四)活動四:“練一練”
1.好啦,現在我們去認識一個新朋友。
今天小聰和我們一塊玩“找朋友”的游戲,小聰已經找到1的好朋友是一架飛機,問:“你們能幫其他數找到好朋友嗎?”請同學們把好朋友用線連起來。
2.請同學們數一數、畫一畫。
3.每組圖中,把與左邊同樣多的部分圈起來。
4.今天小朋友們學得很好,現在老師交給你們一個任務,有沒有信心完成?請你們把教室或家里能用1~10的數字來表示的物體,記在小腦袋里,下節(jié)課說給同學們聽聽,好嗎?
(設計意圖利用生動有趣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練習題的設計上,注意兼顧習題的層次性、針對性和實踐性,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最后設計了一個小調查,因為數學知識本身來源于生活,教師所要做的是引導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從而感受數學應用的廣泛性,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處處應用于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教學反思〗
整節(jié)課的設計注意體現新課改的理念,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一開課,我就創(chuàng)設猜謎語情境,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引出新課。
《標準》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出發(fā),為學生從事數學活動提供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經驗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快樂的家園”這一情境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可以說每個學生都看到過。在本節(jié)課中,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讓他們看一看、說一說,把觀察和語言表達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去感悟、去體驗,較好地掌握了所學知識。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活動和交流的機會?!靶⌒∽闱驁觥本驮O計成一個游戲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實際效果很好。稍有不足的是活動中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參與的精神,而是讓他們被動地接受知識。例如我設計一個游戲:讓10個學生扮演10個運動員,按1,2,3,4,…的順序來排隊,然后問你喜歡幾號運動員?他排在隊伍中的第幾個?學生回答后,全班同學來驗證。這樣一來,部分學生就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如這樣設計問題:請學生說一說你喜歡幾號運動員,他排對了嗎?你自己數數。這樣,學生就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就會主動去探索,從中獲取知識。
〖案例點評〗
1.創(chuàng)設了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翱鞓返募覉@”和“小小足球場”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情境,可以說是每個學生都看見過的或者親身經歷過的。教師在生活化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了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情境。這樣,不但使孩子們感到親切自然,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望,還吸引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借助情境,將抽象的知識變成了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感。
2.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本節(jié)課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觀察的素材和機會。在“夸夸美麗的家園”時,讓學生有意識觀察:圖上都畫了些什么?哪些東西的個數是“1”?“如何讓這些剛入學的孩子學會觀察與數學學習有關的問題”,教師做了比較好的嘗試。
當然,僅僅讓學生體會數學以外的樂趣是不夠的。數學課堂應該體現數學的魅力,那就是把數學課變得更有數學味道,使學生在真正的數學學習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一年級上冊《aoouiu》學案
老師講課學生愛聽,還愿意自學的情況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上冊《aoouiu》學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上冊《aoouiu》學案
教學目標:
1、學會復韻母aoouiu及其四聲,讀準音,記清形,正確書寫。
2、學會聲母與aoouiu拼讀音節(jié)。
3、能夠看圖說話,認識8個生字,并能根據音節(jié)拼讀句子。
4、能夠自己拼讀兒歌,做到詞語連讀。
教學重點:學會三個復韻母,并且能拼讀這三個復韻母構成的音節(jié)。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區(qū)分iu和ui,注意ou和o的發(fā)音和口形。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教學目標:
1、學會復韻母aoouiu及它們四聲,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練習拼讀音節(jié),提高拼讀音節(jié)的能力。正確書寫音節(ji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小朋友,王老師手里藏著6張單韻母卡片,分別是aoeiuü
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猜一猜的游戲。我手里拿了一張卡片,看老師的口型,看看它是哪個單韻母?
2、誰能從6張卡片中找出2張,拼成我們已經認識的三個復韻母?
指導說:單韻母a和i組成ai,aiaiai
你能像老師一樣說出其他2個復韻母的組成嗎?
3、單韻母的本領可真大,除了能組成aieiui外,還可以組成另外的復韻母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由單韻母所組成的復韻母aoouiu(板書課題)
二、教學復韻母aoouiu。
1、教學復韻母ao。
(1)看插圖說話引出ao:圖上畫著什么?(奧運五環(huán)旗)
(2)五環(huán)旗是奧運會的標志。奧運的奧就是今天我們要認識的第一位朋友“ao”的第四聲。(板書ao)誰能試著讀一讀這個復韻母?
(3)讀得不錯,老師也想來讀一讀,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的口型變化?你發(fā)現了什么?(指名讀齊讀)誰能為ao來編一編順口溜?
(4)現在老師要為ao戴上四頂聲調帽子,想一想我該把帽子戴在誰的上面?(課件出示四聲)
凹凸āoāoāo熬藥áoáoáo棉襖ǎoǎoǎo驕傲àoàoào
(5)ao,很喜歡交朋友,瞧他和聲母手拉手組成了音節(jié),你會拼嗎?
Zaosaoshao
2、教學復韻母ou(方法同上)
剛才我們用“說讀編拼”這樣的四步來學習ao,接下來就讓我們用同樣的方法來學ou吧!
(1)看插圖說話引出ou:圖上畫著什么?
藕的音節(jié)里有一個ou(板書),誰來試著讀一讀,(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2)誰來編一個順口溜記住ou
(3)ou的聲調帽子又該怎么戴呢?(出示課件)
海鷗海鷗ōuōuōuóuóuóu,真奇怪蓮藕蓮藕ǒuǒuǒu慪氣慪氣òuòuòu
(4)拼讀louzouzhou
3、教學iu
最后還剩下iu,請小朋友按照剛才的方法自學
三、鞏固練習。
1、看卡片,認讀復韻母aoouiu。
2、打亂次序讀帶調的aoouiu。
四、指導書寫。
一年級上冊《文具》學案
一年級上冊《文具》學案
教學內容P11——P13
教學目標
1.在數一數、連一連的活動中,能夠正確數出6到10的物體個數;會讀、寫6到10各數。
2.學習用操作、畫圖等方法,表示數量在6到10的物體的個數,知道6到10的順序。
3.能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交流。
教學重點
正確書寫6到10各數。
教學難點
規(guī)范書寫8、9、10。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yǎng)數感,認真書寫的習慣。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
喜羊羊文具店開張了,你們想去看看都有什么文具嗎?
生獨立完成書上的數一數,連一連。集體校對。
2.講故事
小白兔拔蘿卜。第一天拔了6個,第二天拔了7個,第三天拔了8個,第四天9個,第5天10個。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小白兔這五天拔的數目分別表示出來?
生想出不同的方法,最后引出學習正確書寫每個數字。
(在數數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在操作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3.師示范寫6到10各數。學生書空后,完成書上的描一描,寫一寫。
4.試一試
找一找,說一說生活中6到10各數。初步體會1到10順著數時,每次變大1個,倒著數時,每次變小1個,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5.練一練
第1、2題學生獨立完成。
第3、5、7題讓學生說一說。
第4題,獨立完成。集體糾正。
第6題,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
5.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6到10各數,并學會了如何正確書寫,你能像老師一樣說一說書寫時分別需要注意什么嗎?
板書設計
文具
678910
一年級上冊《可愛的校園》學案
一年級上冊《可愛的校園》學案
教學內容P2—P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在數數活動中,能數出1-10這10個數。
2.初步學習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
3.知道學習需要有一些好習慣,如仔細看、認真聽、積極想、大膽說。
4.通過找生活中的“數”和“形”的活動,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對校園生活的向往。
教學重點:
學生初步體會到數具有表示物體個數的含義和作用。
教學難點:
初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有序化。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激發(fā)學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1.尋找身體上的數
師:1——10這幾個數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我們身上就有許多,快找一找,說一說!
(1)學生之間互相觀察,互相說。(把看到的用小棒數出來,使數學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數的過程,進一步建立數的概念。)
(2)集體反饋交流。
(學生可能說:有1個腦袋,1張嘴,10個手指等。只要說得對,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同時要注意讓學生把話說完整。)
2.尋找教室里的數
師:同學們在自己身上找到了這么多的數,真了不起!快來看看我們的教室,你們能發(fā)現哪些數?
(1)學生獨立觀察,尋找個數。
(2)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3)集體交流。
(學生可能會說:有1塊黑板,2扇門,6盞燈,50張桌子,43名學生……對于能說出比10大的數的學生要及時鼓勵。)
3.尋找校園里的數
師:現在,我們要數一數“可愛的校園”中的數。
(1)學生獨立觀察,尋找個數。
(2)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3)集體交流。
4.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在忙什么???你發(fā)現什么呢?
(這節(jié)課我們在數數,發(fā)現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數學)
布置學生實踐活動
課后到校園到處看看,邊看,邊和小朋友交流,再把看到的記下來,明天上課和大家一起交流。
板書設計
可愛的校園
1,2,3,4,5,6,7,8,9,10
快樂的家園教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容。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容。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快樂的家園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快樂的家園教案教學內容:
快樂的家園
教材第4、5頁內容。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形象的理解:1可以表示1個體(如1個蘿卜),也可以表示這類個體的1個集合(如1筐蘿卜),可以表示很大的物體,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體。
2、借助掛圖引導學生充分觀察,交流圖中物體的數量,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數“1”的含義。
教具準備:
掛圖、小棒。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兩人一組,用一分鐘的時間數數,從1開始,能數到多少就數到多少。
2、按要求拿小棒。
(1)拿1根小棒,舉起來。
(2)拿2、3、4、5根,舉一舉,讓同桌看看。
二、探究新知
1、說一說1可以表示什么。
觀察課本中的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用數學的語言來敘述。
(1個蘿卜、1筐蘿卜、1個太陽、1座大山……)
說說1個蘿卜和1筐蘿卜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數量可以用1來表示?
2、學習2、3、4可以表示什么?
(1)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說說看到了什么?(2支船槳、3只小鳥、10個蘋果、1條小路.)
(2)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看的?
(3)集體交流。
體會數不僅可以表示多少(如運動員的人數),也可以表示順序(如小運動員球衣上的號碼)。
三、課堂練習
教材第5頁練一練1、2、3題。
(1)連線。(找朋友)先讓學生觀察,在弄清題意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
(2)數一數,畫一畫。
先讓學生說說,你在這里看到了什么?
書上是怎么來表示看到的數的?你能用自己喜歡的畫畫來表示嗎?
(3)選同樣的數。老師說清題目的意思,在讓學生自己完成??梢杂脙煞N方法,一是數出左邊的數量,再從右邊選出同樣數量的物體圈上,二是可以用一一對應的方法,然后再圈起來。
四、課堂小結
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五、布置作業(yè)
找找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可以用1、2、3、4、5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