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4九年級歷史下冊《俄國向何處去》教案。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大家在認真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有多少經典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九年級歷史下冊《俄國向何處去》教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歷史下冊《俄國向何處去》教案
知識點
一、十月革命
1、彼得格勒武裝起義:1917年11月,列寧在彼得格勒領導武裝起義并取得勝利,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工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主席。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十月革命的意義:它是世界歷史上無產階級第一次取得勝利的革命,它把社會主義理論變?yōu)楝F實,使俄國走上了實現現代化的獨特之路,為世界上落后國家的發(fā)展樹立了榜樣,對20世紀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2、鞏固新政權的措施:將銀行、鐵路和大工業(yè)等收歸國有,實行工人對企業(yè)的監(jiān)督;沒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經農民耕種;簽訂《布雷斯特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二、列寧在建設方面所做的探索
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1)目的:抗擊國內外反革命勢力的進攻和武裝干涉。
2)作用:取得了平息國內反革命叛亂和粉碎外國勢力的武裝干涉和進攻的勝利。但它不符合和平經濟建設的需要,不符合客觀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
2、新經濟政策:
1)背景:隨著國內戰(zhàn)爭的結束,1921年,列寧領導的蘇俄放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新經濟政策。把社會主義同市場、商品貨幣關系和資本主義直接聯系起來。
2)主要內容:允許多種經濟并存(新的特點),大力發(fā)展商品經濟。
3)作用: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是列寧建設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大轉變,對小農占優(yōu)勢的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課后習題
1.“安東諾夫拿著手槍站在(臨時政府)部長面前說:我以彼得諾夫蘇維埃軍事委員會的名義宣布臨時政府被推翻了?!边@一情境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法國大革命B.巴黎公社C.拉丁美洲獨立革命D.十月革命
2.世界歷史上無產階級第一次取得勝利的革命是()
A.俄國二月革命
B.俄國十月革命
C.法國大革命
D.巴黎公社
3.小華在學習“十月革命”后對其進行了評價,其中錯誤的是()
A.這是人類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B.革命勝利后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C.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D.這是一次農民階級領導的偉大戰(zhàn)爭
4.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是()JAB88.cOM
A.列寧B.斯大林C.馬克思D.恩格斯
5.列寧曾用“改良主義的辦法”解決俄國的經濟發(fā)展問題,這里的“改良主義的辦法”是指()
A.工業(yè)化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D.農業(yè)集體化政策
答案:DCDAB
相關知識
九年級歷史下冊《俄國向何處去》學案北大師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吧。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規(guī)范的完成工作!你們會寫一段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嗎?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九年級歷史下冊《俄國向何處去》學案北大師版”,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歷史下冊《俄國向何處去》學案北大師版
課程標準
簡述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概況,了解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及其重大意義.
了解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所做的探索.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對十月革命勝利進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俄國十月革命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通過對新經濟政策實施的分析,使學生認識:新經濟政策的制定與實施符合當時蘇俄的國情,表明列寧找到了一條落后的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評價"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提高學生全面,辯證地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通過"聆聽阿芙樂爾號的訴說""佳片回顧"等欄目,指導學生從各個角度搜集歷史資料,進行歷史背景分析,培養(yǎng)學生搜集并處理資料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歷史意義的學習,使學生認識:社會主義制度代替資本主義制度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舉辦故事會,講述列寧的故事,學習列寧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方面實事求是,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條件;十月革命勝利的世界歷史意義,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難點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評價,探索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途徑.
教學準備
1.提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俄國十月革命的資料.
2.指導學生借助"聆聽阿芙樂爾號的訴說"和"佳片回顧"等形式處理資料并展示,交流.
3.教師整理相關內容制作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
1.用多媒體,通過錄像,圖片制造情境,讓學生感受.
2.通過"聆聽阿芙樂爾號的訴說"和"佳片回顧"等形式,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
教學過程
一,"聆聽阿芙樂爾號的訴說"
師:聽說我們同學們中有許多軍事迷,你們聽說過"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嗎?
生:(展示自制課件)"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是著名的有革命紀念意義的巡洋艦,該艦造于1900年,艦長124米,寬16.8米."阿芙樂爾"意為"黎明"或"曙光".在羅馬神話里,"阿芙樂爾"是司晨女神,她喚醒人們,送來曙光.
師:介紹得很詳細,大家知道這艘羅馬神話里為人類呼喚"黎明"和"曙光"的軍艦,為歷史的發(fā)展做出了什么貢獻嗎
生:"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就是從這里發(fā)出的.
師: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俄國十月革命的歷史,一起聆聽"阿芙樂爾號"的訴說!
(播放有關十月革命經過的紀錄片片斷,內容涉及十月革命的時間,領導人,經過等概況)
師:大家試著把紀錄片中的內容編成繪聲繪色的小故事,然后講給同學們聽一聽.
生:(自由準備.查閱課本和參考資料,組織小組交流)
師:(選擇1~2位同學講述)
生1:1917年11月6日(俄歷10月24日),臨時政府封閉了《工人之路》報和《士兵報》,并企圖占領布爾什維克黨中央所在地——斯莫爾尼宮.形勢萬分危急.當天晚上,列寧在《給中央委員會的信》中這樣寫道:"情況已經萬分緊急.非常清楚,現在拖延起義真的就等于死亡.……無論如何不能讓克倫斯基及其同黨把持政權到25日,一定要今晚解決問題."列寧在當天深夜越過敵人封鎖線,秘密地來到斯莫爾尼宮,親自領導武裝起義.
生2: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上的全體官兵按照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將艦開到尼古拉耶夫橋.上午10時,列寧以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名義起草《告俄國公民書》,在"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上向全國廣播.爾后,晚上9時45分,"阿芙樂爾號"按照信號,向冬宮發(fā)射了第一炮,揭開了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序幕."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就是從這里發(fā)出的.
師:(出示課件:"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大家講得非常生動,好像把同學們帶回了那段振奮人心的歷史時刻,讓我們再次向這艘英雄的軍艦致敬,向為俄國革命做出貢獻的先輩們致敬!
師:十月革命最重大的成果是什么
生:建立了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
生: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
師: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嶄新的蘇維埃俄國也遇到了一些新問題,經歷了嚴峻的
考驗.
二,"退一步,進兩步"
師:如何向社會主義過渡,是十月革命后提出的新課題.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對這個問題的探索,在認識上經歷了曲折的過程.
師:大家知道"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嗎
生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也叫"軍事共產主義政策",它是蘇維埃政府在戰(zhàn)爭條件下,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戰(zhàn)勝敵人而采取的一系列非常性政策.
生2:后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難以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新經濟政策出臺了.
師:你們的意思是不是新經濟政策要優(yōu)于"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呢
生:應該是吧!
師:既然這樣,如果蘇俄剛剛建立就實行新經濟政策,那不是更好嗎
生:(教師指導,學生討論)
生1:我了解的情況是:長期對內對外戰(zhàn)爭,使俄國的工農業(yè)生產遭到了嚴重破壞.正像列寧描繪的那樣:"俄國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擺脫戰(zhàn)爭的,就是其形象正如同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一樣,在七年之中把他打得遍體鱗傷."物資短缺的現實,是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的原因.
生2:是迫于戰(zhàn)爭和經濟困難而實行的政策,在當時條件下,"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保證了軍民的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對蘇維埃政權起了巨大作用.
師: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列寧推出的新經濟政策的呢
生:(學生討論)
生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只是在特殊條件下適合國情,長期實行不利于經濟的發(fā)展.
生2:所以列寧說:"我們現在用新經濟政策來改正我們的許多錯誤,我們正在學習怎樣在一個小農國家里進一步建設社會主義大廈而不犯這些錯誤."
師:但是,大家發(fā)現沒有,新經濟政策允許社會主義的蘇俄有資本主義的一些經濟形式,就連布爾什維克黨內部也有不少人認為這是"倒退到資本主義",你認為他們說得對嗎
生1:我想,這大概就和我們國家現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比較相像吧.
生2:只要適合當時的國情,符合人們的需要就可以肯定.
生3:學習了新經濟政策這部分內容后,我對列寧這位革命導師有了更深的了解,因為他敢為天下先,有創(chuàng)新精神,能創(chuàng)造性地把革命理論和國家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
佳片回顧
(播放電影《列寧在1918》片斷)
師:大家討論得非常好,看來大家經過學習對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影片中的列寧吧,希望給大家一個更加感性的認識.
探究作業(yè)
1.了解列寧生平.
2.整理或編寫關于列寧的小故事或小劇本.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重點,難點突出,但知識點涉及的內容距離學生生活較遠,難以引起學生共鳴.為激發(fā)學生興趣,在授課之初沒有按常規(guī)導入(常見的導入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的原因),而是以"阿芙樂爾號"軍艦導入,引起學生中軍事愛好者的關注.學生往往會思考:這艘軍艦什么樣子老師為什么要講軍艦的事"阿芙樂爾號"和十月革命有什么關系等等,以此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教學重點得以突破.
關于"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的理解,是本課難點所在.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自己對兩項政策進行比較,通過小組討論,交流,雖然對兩大政策的內涵理解的程度有待提高,但基本明確了兩者符合歷史發(fā)展的要求.
學生頭腦中往往感覺革命導師的威嚴,通過對新經濟政策出臺的介紹,可以使學生領略到偉人的創(chuàng)新精神,不拘一格,實事求是的作風.課后探究作業(yè),調查列寧的生平,編寫小故事,小劇本則給了學生又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也為第5課《追憶列寧》做了準備,合理開發(fā)了教學資源.
九年級歷史下冊《俄國向何處去》復習提綱北師大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來的工作!你們清楚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九年級歷史下冊《俄國向何處去》復習提綱北師大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九年級歷史下冊《俄國向何處去》復習提綱北師大版
第1課俄國向何處去
一、二月革命
1、發(fā)生的背景
一戰(zhàn)使得俄國各種社會矛盾空前激化。戰(zhàn)爭的失利和經濟危機激起了全國各地不斷爆
發(fā)革命運動,革命潮流沖擊著沙皇專制統治。1917年3月(俄歷2月),起義爆發(fā),推翻了沙皇專制制度。
2、結果
沙皇專制統治被推翻,結束了羅曼諾夫王朝三百多年的統治;形成工兵蘇維埃與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并立的局面。
3、勝利后的困惑
革命后,工兵蘇維埃與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并存,俄國社會面臨著向何處去的重大抉擇。4月,列寧回國,發(fā)表《四月提綱》,為俄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4、革命的性質
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二、“阿芙樂爾號”的炮聲
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十月革命)
1、背景
1917年秋,革命運動不斷高漲,要求全部政權歸工兵蘇維埃,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公開鎮(zhèn)壓革命群眾。
2、經過
1917年11月(俄歷10月),在革命運動席卷全俄的形勢下,列寧親臨斯莫爾尼宮領導起義。起義者迅速占領了火車站、中央發(fā)電站、電話總局和國家銀行等戰(zhàn)略要地;然后在“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中攻占了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武裝起義取得了勝利。
3、結果
列寧領導的工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4、影響
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揭開了俄國十月革命的序幕。它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是世界歷史上無產階級第一次取得勝利的革命,它把社會主義的理論變?yōu)楝F實,使俄國走上了實現現代化的獨特之路,為世界上落后國家的發(fā)展樹立了榜樣,對20世紀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刻影響。
三、“退一步、進兩步”
1、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
新生的蘇維埃政府面臨國內外反革命勢力的聯合反撲。
(2)內容
農業(yè)上,實行余糧收集制;工業(yè)上,普遍實行工業(yè)國有化;商業(yè)上,取消自由貿易。
(3)作用
幫助蘇維埃政權渡過了難關。但是,也引起了農民群眾的不滿,破壞了生產力的發(fā)展,造成生產下降,社會不穩(wěn)定等。
(4)評價
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蘇俄政府為保證國內戰(zhàn)爭的勝利而實行的非常經濟措施。
2、新經濟政策1921年
(1)背景
隨著國內戰(zhàn)爭的結束,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已不適應新的形勢。
(2)內容
農業(yè)上,實行糧食稅,農民納稅后的余糧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工業(yè)上,退還一部分收歸國有的企業(yè),讓國內外資本經營;商業(yè)上,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自由貿易,允許商品生產,恢復商品貨幣關系。
(3)作用
到1925年,蘇聯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成分在整個工業(yè)中占到81%,資本主義成分受到排擠。
(4)評價
新經濟政策把社會主義同市場、商品貨幣關系和資本主義直接聯系起來,這是列寧建設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大轉變,它對小農占優(yōu)勢的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體現了列寧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實事求是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第一課俄國向何處去教學設計
每個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是教案課件,規(guī)劃教案課件的時刻悄悄來臨了。需要我們認真規(guī)劃教案課件工作計劃,這樣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加好!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第一課俄國向何處去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課俄國向何處去教學設計課程標準(內容標準)
通過對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進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無產階級政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正確與否是革命成敗的關鍵。
導學目標(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俄國二月革命和兩個政權并存局面的出現;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制定的歷史背景、要點、實施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評價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提高學生全面、辯證地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歷史意義的學習,使學生認識社會主義制度代替資本主義制度,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導學重難點重點
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條件;十月革命勝利的世界歷史意義;新經濟政策的實施。難點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評價;探索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途徑。
導學設計意圖
1、由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導入新課
2、學生自學,了解課文的大意
3、分子目對課文內容進行導學
4、通過對本文的學習,知道學生認識社會主義,與我國制度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教具準備相關資料和圖片導學設計過程教師導學活動學生學習活動個性化設計
一、導入新課:由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內容導入新課的學習。
簡介單元內容,板書課題:俄國向何處去
二、布置學生自學,了解大意
三、導學課文
(一)“二月革命”
1、革命前的形勢分析革命前俄國的形式
2、二月革命什么是二月革命?
3、二月革命后的形勢是怎樣的?
(二)“阿芙樂爾號”的炮聲
1、十月革命的經過十月革命是怎樣取得勝利的?
2、十月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十月革命對俄國歷史、世界歷史進程、人類歷史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
(三)“退一步、進兩步”
1、什么是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為什么要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如何評價?
2、為什么要實行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如何評價?新經濟政策“新”在何處?
四、課堂小結五、布置作業(yè)回顧加速一戰(zhàn)束的事件,
進入新課的學習初讀課文,弄清本科的主要內容。弄清二月革命的具體情況:1917年3月俄國爆發(fā)了二月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統治?;卮穑憾赂锩螅诙韲纬闪藘蓚€政權并存的特殊局面。一個是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一個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1917年11月7日,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了彼得格勒的武裝起義,占領了戰(zhàn)略要點,攻克了冬宮,推翻了資產階級的臨時政府,成立了以列寧為首的世界第一個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認真看書,根據教材提示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依據小字注解討論、回答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回答。談談學習后的感想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