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5-20第16課 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含課件)。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大家在仔細設想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你們會寫一段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16課 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含課件)”,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礎知識: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lián)合公報》的簽定、中美關系走向正?;恢袊诼?lián)合國合法權利的恢復;中日建交;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通過指導學生閱讀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關系出現(xiàn)轉機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探尋答案。在總結中國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原因時,可指導學生用聯(lián)系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善于歸納其中的共性和個性。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解決問題。將歷史與現(xiàn)實緊密結合,以史為鑒。
過程與方法:
通過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課堂研究活動(討論、集體歸納),幫助學生對課標所要求的主干知識體系進行梳理、整合,加深學生對70年代以來我國外交關系重大發(fā)展的理解與認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70年代中美關系的改善、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權利的恢復和各國同中國建交熱潮的出現(xiàn),使學生明確從50年代起美國孤立遏制中國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國外交出現(xiàn)了新局面。通過講述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學生認識到新時期中國在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礎上,采取積極靈活的外交方針,為推進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實現(xiàn)祖國和平統(tǒng)一做出重要貢獻。同時中國也為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法
重點:本課主要介紹的是70年代以來我國外交關系重大發(fā)展的基本史實,因此本課教學重點是:一、中美關系正常化。二、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通過觀看影像資料與閱讀課文相結合,以及復述、設疑等方式來加深印象,加強理解。
難點:一是中美關系在70年代出現(xiàn)轉機的原因。通過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世界局勢,從中美兩國方面進行分析,從而理解這種轉機是中美兩國的共同要求。二是我國外交事業(yè)之所以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通過比較舊中國外交處于無權地位與新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的各種表現(xiàn),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成就的取得應歸功于我國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歸功于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
教學手段
多媒體設備
教學方法
①運用構建主義理論、以人為本的主體教育思想,采用“知、疑、學、解、創(chuàng)”教學模式,總體上采取“分-總”的形式。先對課文每一部分的具體知識點作詳細的說明,再進行總體歸納。
②講解分析與指導相結合。對于每個時期新中國外交方針的轉變,都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分析,才能使學生從整體上來把握本課內容。
③音像輔助法。對于離現(xiàn)在比較近的內容,可以充分利用音像資料幫助學生了解。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預期效果
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表決現(xiàn)場錄像。
過渡: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強了我國同世界各地、各國的經貿聯(lián)系,為我國的對外開放擴展了新的空間。也證明了我國的對外開放事業(y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板書:第16課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
出示圖片1.《基辛格與周恩來親切握手》,2.《毛澤東會見尼克松》,對比1954年的日內瓦國際會議中,美國務卿下令,美國外交官員不能在公開場合與周恩來總理握手。引出問題:從新中國成立到70年代,中美關系的狀況如何?
教師過渡:這兩張圖片說明從70年代以來,中美關系從緩和逐漸走向了正?;?。中美關系是怎樣實現(xiàn)正?;??
板書:70年代,中美關系正?;?/p>
強調:中美關系的逐步緩和是對外關系轉變的關鍵。中美關系緩和的兩個方面,即先是基辛格秘密訪華,后是尼克松訪華和中美雙方簽訂《聯(lián)合公報》?,F(xiàn)在請同學們思考:中美關系在70年代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引導他們從中美兩國的共同要求進行分析,并用大屏幕投影:尼克松計劃訪問北京的聲明(摘錄)。
教師過渡:70年代是新中國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時代,除了與美國的關系開始走向正?;?,另一個重大的成就就是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板書: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的恢復,是這一時期中國對外關系發(fā)展的另一方面的體現(xiàn)?,F(xiàn)在請大家考慮: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權利恢復的主要阻力是什么?阻力是如何被沖破的以及意義何在?
強調:中國是聯(lián)合國的創(chuàng)始國和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由于美國的阻撓,新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被長期剝奪。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權利的恢復,是中國和在這個問題上主持正義的其他國家經過長期斗爭而取得的巨大勝利,也是美國企圖在國際社會孤立、排斥中國的錯誤政策的失敗。
出示圖片:《周恩來總理與田中角榮在晚宴上》。
講解:新中國成立后,日本政府在美國的控制下,長期奉行敵視中國的政策。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在國際上帶來了同中國建交的熱潮。在這種背景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和中日邦交正?;瘏f(xié)定的簽訂,揭開了中日關系的新篇章。
板書:中日建交
過渡: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迅速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我國的外交事業(yè)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偉大成就,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相關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下面我們來對此作一個簡單的了解。
板書:改革開放以來,2001年上海APEC會議
提出問題:
①“APEC”是什么意思?
②這次會議的主題是什么?(新世紀、新挑戰(zhàn);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③根據(jù)這個主題,上海APEC會議取得哪些成果?
④后來又成立了第一個由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叫什么?
教師提示:2001年中國還成功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板書:2001年中國加入WTO
補充:此外,各國議會聯(lián)盟第96屆大會、聯(lián)合國第四屆婦女大會的召開,都充分說明我國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取得了突出的外交成就。
引出問題:我國外交事業(yè)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適時地提示:巴黎和會上,北洋軍閥政府代表提出恢復中國山東主權……
如今,我們在外交上取得輝煌的成就……
教師小結:本課承接上一課的內容,主要講述的是70年代以來,我國外交事業(yè)的重大發(fā)展。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和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美國開始改變對中國的外交政策: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建交。受美國影響,日本也在1972年與中國建交。用一時期,恢復新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提議也得到了眾多國家的支持,因此在1971年的第26屆聯(lián)大上得以通過。2001年,我國外交成就更是碩果累累:我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有這些外交事業(yè)的輝煌成就的取得應歸功于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歸功于我國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歸功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
學生聚精會神地觀看錄像,對本課學習顯示出極大的熱情。
學生看投影,認真思考。
學生回答:
新中國的成立宣告美國“扶蔣反共”政策的破產。美國政府敵視新中國,對新中國實行軍事上的威脅、政治上的孤立、經濟上的封鎖,雙方敵對的狀態(tài)長達二十多年。
學生先看資料片,再閱讀教材相關內容,整理歸納的基礎上進行復述:1971年7月,尼克松總統(tǒng)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同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tǒng)訪問中國,會見毛澤東主席,并與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lián)合公報》。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了,兩國關系實現(xiàn)了正?;?。
學生按小組進行討論。
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回答,其他組進行更正或補充,最后師生共同得出結論:關于中美關系改善的原因,這是70年代中美兩國的共同要求。從美國一方來講,已認識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承認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此外,美國特別感到蘇聯(lián)已成為其“非常強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競爭者”,想通過改善中美關系,增加美國對付蘇聯(lián)的資本。從中國一方來講,改善中美關系,保持一種新的均衡關系。其考慮有三:一是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二是牽制和對付來自于蘇聯(lián)的威脅;三是對解決臺灣問題,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有重要作用。
學生認真觀看影像資料。
學生回答:
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權利恢復的主要阻力來自美國。中國和在這個問題上主持正義的其他國家經過長期斗爭而取得了巨大勝利,恢復了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學生觀看圖片,認真聽教師講解。
學生觀看影音資料
回答:①亞太經濟體合作組織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的英文縮寫。
②會議的主題是“新世紀、新挑戰(zhàn):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③會議通過了《上海共識》,江澤民還宣讀了《領導人宣言》,成為我國迄今舉行的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
④包括中、俄、哈、吉、塔、烏等六個國家的“上海合作組織”。
學生按組討論。
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回答,其他組進行更正或補充,最后得出結論:
應歸功于我國積極靈活的外交政策,歸功于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
學生全神貫注地聽總結。
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對比,引起思考,依據(jù)史實,得出結論。
通過眼、耳、口的各項活動,加深記憶與理解:中美關系實現(xiàn)正?;?;同時也鍛煉了歸納總結能力與表達能力。
①通過指導學生閱讀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關系出現(xiàn)轉機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探尋答案。
②通過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世界局勢,從中美兩國方面進行分析,從而理解這種轉機是中美兩國的共同要求。
③通過分組合作學習,也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了解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過程。
進一步明確,美國的孤立政策失敗,我國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進展。
了解70年代出現(xiàn)的建交熱潮,尤其是中日建交。
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明確從50年代起美國孤立遏制中國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國外交出現(xiàn)了新局面。
①通過比較舊中國外交處于無權地位與新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的各種表現(xiàn),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成就的取得原因。
②引導學生用聯(lián)系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善于歸納其中的共性和個性。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解決問題。將歷史與現(xiàn)實緊密結合,以史為鑒。
③通過分組合作學習,也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使本課內容與上一課承接,并使內容條理化,系統(tǒng)化。
相關閱讀
第17課 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
第17課 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
教學目標
1.了解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的背景、出現(xiàn)轉機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中美關系改善過程中的三件大事。
3.掌握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時間。
4.掌握上海APEC會議的時間、屆次、主題及意義。能列舉上海APEC會議的內容。5.通過學習新中國外交事業(yè)的成就,使學生認識到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及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作用。
1.大量運用歷史圖片,注意體驗式學習,讓學生通過直觀、感性的材料近距離地觸摸歷史。
2.讓學生查閱資料,利用補充材料,設計開放性試題,引入探究式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1.由上海APEC會議的主題“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樹立樂于合作、團結互助的人生態(tài)度。
2.認識到外交事業(yè)的成就來源于祖國的強大,生發(fā)熱愛祖國、立志學習、使祖國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教學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法
1.重點:中美關系正常化。B.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2.難點:中國外交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課前導學
1.查找能反映新中國外交史上重要事件的歷史圖片。
2.準備APEC會議的相關資料。
3.復習上一課內容,準備新課的導入詞。
4.查找、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中美關系點滴。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預期效果
復習
我們已學習了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誰能做今天的復習小導師,帶領大家復習一下?自制復習題,爭做小導師。同組或異組的同學補充、訂正。
調動學生情緒,為本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導入新課
剛才同學們一起回顧了新中國建國初期的外交成就,今天我們來繼續(xù)學習中國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哪位同學愿意為大家開啟新課的大門?
板書課題:
第17課 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
教授新課
在中國外交事業(yè)發(fā)展的歷程中,20世紀70年代可謂好戲連臺,其中,對中國乃至世界影響深遠的事件是“中美關系正常化”。哪位同學能說說新中國成立初期20年的中美關系?學生根據(jù)課前準備,爭相導入新課。導入方案:
1.由課前提示“1971年7月15日,北京、華盛頓同時發(fā)表公告”導入。
2.由上一節(jié)課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導入。
3.由本世紀“唐裝盛行”導入。
學生依據(jù)舊知識,回憶、總結或自學課本76頁第一段。
學生發(fā)言:“敵對”“敵視”。本課與上一課一脈相承,學生基本上能自行導入,教師要予以鼓勵。
預計還有的導入方法:
1.由毛澤東語:“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導入。
2.多媒體展示與本課三個子目標題有關的圖片導入。
學生頭腦中形成20世紀70年代這一時間概念。
了解歷史上的中美關系。
運用多媒體:
1.圖片《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中國乒乓球隊員與美國乒乓球隊員在一起》。
2.與圖片相配的影音資料: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在一份對外報告中說:“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擁有七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要建立穩(wěn)定和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此時,美國再也不能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fā)展和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了。中國對美國改善中美關系的表示,做出積極的反應。1971年4月,毛澤東親自批準中國乒乓球隊邀請美國乒乓球隊正式訪問中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美國代表團訪問中國?!耙孕∏蛴绊懘笄颉钡摹捌古彝饨弧鞭Z動了世界。
理學生看大屏幕,聽資料介紹。解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對國際形勢的敏銳洞察力和正確決策,巧妙方法。
同學們,聽了上面的資料,你對中美關系的前景有何看法?說出你的理由。
有誰能說說中美關系改善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中美關系走向正?;臍v程中,經歷了哪些不平凡的事件?哪位同學能分階段來說說?
請同學們來看一段影音資料:“尼克松走下舷梯”,這是1972年2月的一個歷史瞬間,請同學們想一想,從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到尼克松主動與周恩來握手,這僅僅是禮貌問題嗎?
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下面再請看幾段材料:
A.《中美建交公報》
B.圖片:2001年10月,江澤民在上??萍拣^迎接美國總統(tǒng)布什
C.①1979年4月,美國總統(tǒng)簽署由美眾、參兩院通過的《與臺灣關系法》。
②1992年9月,美總統(tǒng)以國內因素為由,不顧歷屆政府做出的承諾,宣布售予臺灣150架F?16戰(zhàn)斗機的決定。
③2001年3月,美國在日內瓦聯(lián)合國人權委員會上提出反華人權議案。
討論如下問題:
①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材料a發(fā)表于哪一年?
②中美關系中的關鍵問題是什么?
③結合以上三組材料,談談你對中美關系的認識和展望。學生發(fā)言:
中美關系將不斷走向改善。因為雙方都在為此而積極努力。
學生思考、回答:
1.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2.國際形勢的變化
學生發(fā)言:
1.1971年7月,基辛格訪華
2.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
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學生看大屏幕。
學生們互相交流,每組推薦一人發(fā)言,同組或異組補充。
學生看大屏幕,討論所提問題。
學生發(fā)言要點如下:
①1979年。
②臺灣問題。
③觀點一:認為中美關系的前景是美好的,現(xiàn)在的確存在一些摩擦,但隨著時代的進一步發(fā)展,中國的進一步強大,這些摩擦必然會越來越少。
觀點二:認為中美之間存在著根本上的差異,如美國希望謀求世界霸權,而中國反對任何國家稱霸,現(xiàn)階段雙方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的,但不同的目標將使雙方分道揚鑣。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新中國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的成就,溫故知新。
理解一個人的行為不但反映了個人的修養(yǎng),還關系到國家。所以,重要時刻要“三思而后行”。
培養(yǎng)運用史料來分析研究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對于中美關系發(fā)展的前景,還需要時間來檢驗,今天的討論就到這兒。下面就讓我們繼續(xù)學習本課內容。
在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外交史上,還有兩件舉足輕重的大事。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顯示圖片:
①《五星紅旗在聯(lián)合國大廈前飄揚》
②《中日建交》
誰能用自己的語言向同學們介紹這兩幅圖片所展現(xiàn)的歷史事件?
讓我們一起再來欣賞一場由20位政府首腦表演的“時裝秀”。大屏幕顯示圖片:《身著中國民族服裝的各經濟體領導人在上??萍拣^前》
同學們,這幅圖使你想到了什么?
大屏幕顯示《世界政區(qū)圖》。
教師對照地圖指出APEC成員的區(qū)域位置。
并說明:APEC是亞太經合組織的簡稱,它是亞洲太平洋地區(qū)最重要的政府間經濟合作組織。
APEC會議每年舉行一次,有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本次APEC會議的主題嗎?
本次會議的主題告訴我們:面對新的挑戰(zhàn),APEC成員國將采取什么樣的對策?這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上海APEC會議的內容有哪些?意義如何?有誰能來介紹一下?
學生看大屏幕。
學生發(fā)言要點:
①1971年,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恢復了新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②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
學生競相發(fā)言:
①2001年上海APEC會議。
②圖中人物是亞太經合組織的各經濟體領導人。
③此照片拍攝于2001年10月。APEC第9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相關會議在上海召開。
學生發(fā)言:
主題:“新世紀、新挑戰(zhàn):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學生討論,強調:“參與”“合作”“共同繁榮”
啟發(fā):在生活與學習中,也要多一些合作,團結互助,共同進步。
學生依據(jù)自學介紹會議內容:
A.江澤民發(fā)表講話。
B.討論了全球和地區(qū)經濟形勢面向新世紀的APEC政策框架等問題,通過了《上海共識》。
C.會議結束時,江澤民宣讀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
意義:
上海APEC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由閱讀大屏幕的圖片形成感性認識,達到圖文結合幫助學習的目的。
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001年距現(xiàn)實生活較近,用問題來引發(fā)學生們的思維,令其暢所欲言。
教師配合學生的發(fā)言完成板書,使學生對上海APEC會議的知識要點清楚明了。
課前曾布置同學們查閱有關亞太經合組織的資料,有誰能將你從報刊、互聯(lián)網上了解的知識講給大家聽聽嗎?
至此,我們已經學完了本課內容,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本課所學知識,準備練習。
教師用大屏幕顯示練習。補充資料(課外)
①亞太經合組織現(xiàn)有成員21個。
②自1993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創(chuàng)立以來,我國已連續(xù)10次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③1991年,APEC部長級會議接納中國為APEC成員。中國積極參與APEC事務,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外交的重要舉措。
學生梳理記憶,當堂消化。
同學間互相提問,鞏固所學。
①學生依次做練習。
②完成課本80頁“練一練”。資料由學生查閱報刊或互聯(lián)網自行準備,增加知識容量,拓寬視野。如果條件不具備也可以由教師提供。
本課小結
①請同學們回憶本課的課題是什么?
哪位同學能說出“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的表現(xiàn)?
②下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歌謠):
“美日總統(tǒng)來訪華,
促進關系正常化。
聯(lián)合國的大廈前,
五星紅旗迎風揚。
新世紀,新挑戰(zhàn),
APEC首腦上海見。
多邊外交規(guī)格高,
唐裝引領時裝潮?!?/p>
③在新中國的外交史上,還有許多重大的成就,你能說出一兩個來嗎?
④從舊中國的屈辱外交到新中國外交事業(yè)取得輝煌成就,談談你感觸最深的一點體會。學生齊答: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
學生依據(jù)教師的板書回答:
①中美關系正?;?/p>
②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建交。
④中國承辦APEC會議。
學生齊讀,試唱并記憶。
學生發(fā)言:
a.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b.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C.2003年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在北京召開。
學生發(fā)言,要點如下:
A.舊中國屈辱外交的根源是國家的貧窮落后。而新中國外交事業(yè)的輝煌成就也折射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迅速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
B.新中國外交事業(yè)的成就和國家領導人的正確決策密不可分。
C.遵循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一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使本課的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
引導學生關注身邊事,關注天下事,拓寬視野。
激發(fā)學生們熱愛祖國的感情。
認識到“廣交朋友,促進共同發(fā)展”將福澤整個世界。
附:板書設計
第17課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教案
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著手準備教案課件了。是時候對自己教案課件工作做個新的規(guī)劃了,未來工作才會更有干勁!有多少經典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呢?為滿足您的需求,小編特地編輯了“第17課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第17課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的背景、出現(xiàn)轉機的原因。
2.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中美關系改善過程中的三件大事。
3.掌握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時間。
4.掌握上海APEC會議的時間、屆次、主題及意義。能列舉上海APEC會議的內容。
5.通過學習新中國外交事業(yè)的成就,使學生認識到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及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作用。
1.大量運用歷史圖片,注意體驗式學習,讓學生通過直觀、感性的材料近距離地觸摸歷史。
2.讓學生查閱資料,利用補充材料,設計開放性試題,引入探究式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1.由上海APEC會議的主題“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樹立樂于合作、團結互助的人生態(tài)度。
2.認識到外交事業(yè)的成就來源于祖國的強大,生發(fā)熱愛祖國、立志學習、使祖國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教學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法
1.重點:中美關系正?;?。B.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2.難點:中國外交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課前導學
1.查找能反映新中國外交史上重要事件的歷史圖片。
2.準備APEC會議的相關資料。
3.復習上一課內容,準備新課的導入詞。
4.查找、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中美關系點滴。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預期效果
復習
我們已學習了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誰能做今天的復習小導師,帶領大家復習一下?自制復習題,爭做小導師。同組或異組的同學補充、訂正。
調動學生情緒,為本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導入新課
剛才同學們一起回顧了新中國建國初期的外交成就,今天我們來繼續(xù)學習中國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哪位同學愿意為大家開啟新課的大門?
板書課題:
第17課 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
教授新課
在中國外交事業(yè)發(fā)展的歷程中,20世紀70年代可謂好戲連臺,其中,對中國乃至世界影響深遠的事件是“中美關系正常化”。哪位同學能說說新中國成立初期20年的中美關系?學生根據(jù)課前準備,爭相導入新課。導入方案:
1.由課前提示“1971年7月15日,北京、華盛頓同時發(fā)表公告”導入。
2.由上一節(jié)課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導入。
3.由本世紀“唐裝盛行”導入。
學生依據(jù)舊知識,回憶、總結或自學課本76頁第一段。
學生發(fā)言:“敵對”“敵視”。本課與上一課一脈相承,學生基本上能自行導入,教師要予以鼓勵。
預計還有的導入方法:
1.由毛澤東語:“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導入。
2.多媒體展示與本課三個子目標題有關的圖片導入。
學生頭腦中形成20世紀70年代這一時間概念。
了解歷史上的中美關系。
運用多媒體:
1.圖片《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中國乒乓球隊員與美國乒乓球隊員在一起》。
2.與圖片相配的影音資料: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在一份對外報告中說:“如果沒有(中國)這個擁有七億多人民的國家出力,要建立穩(wěn)定和持久的國際秩序是不可設想的。”此時,美國再也不能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fā)展和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了。中國對美國改善中美關系的表示,做出積極的反應。1971年4月,毛澤東親自批準中國乒乓球隊邀請美國乒乓球隊正式訪問中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美國代表團訪問中國?!耙孕∏蛴绊懘笄颉钡摹捌古彝饨弧鞭Z動了世界。
理學生看大屏幕,聽資料介紹。解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對國際形勢的敏銳洞察力和正確決策,巧妙方法。
同學們,聽了上面的資料,你對中美關系的前景有何看法?說出你的理由。
有誰能說說中美關系改善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中美關系走向正?;臍v程中,經歷了哪些不平凡的事件?哪位同學能分階段來說說?
請同學們來看一段影音資料:“尼克松走下舷梯”,這是1972年2月的一個歷史瞬間,請同學們想一想,從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到尼克松主動與周恩來握手,這僅僅是禮貌問題嗎?
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下面再請看幾段材料:
A.《中美建交公報》
B.圖片:2001年10月,江澤民在上??萍拣^迎接美國總統(tǒng)布什
C.①1979年4月,美國總統(tǒng)簽署由美眾、參兩院通過的《與臺灣關系法》。
②1992年9月,美總統(tǒng)以國內因素為由,不顧歷屆政府做出的承諾,宣布售予臺灣150架F?16戰(zhàn)斗機的決定。
③2001年3月,美國在日內瓦聯(lián)合國人權委員會上提出反華人權議案。
討論如下問題:
①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材料a發(fā)表于哪一年?
②中美關系中的關鍵問題是什么?
③結合以上三組材料,談談你對中美關系的認識和展望。學生發(fā)言:
中美關系將不斷走向改善。因為雙方都在為此而積極努力。
學生思考、回答:
1.新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2.國際形勢的變化
學生發(fā)言:
1.1971年7月,基辛格訪華
2.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
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學生看大屏幕。
學生們互相交流,每組推薦一人發(fā)言,同組或異組補充。
學生看大屏幕,討論所提問題。
學生發(fā)言要點如下:
①1979年。
②臺灣問題。
③觀點一:認為中美關系的前景是美好的,現(xiàn)在的確存在一些摩擦,但隨著時代的進一步發(fā)展,中國的進一步強大,這些摩擦必然會越來越少。
觀點二:認為中美之間存在著根本上的差異,如美國希望謀求世界霸權,而中國反對任何國家稱霸,現(xiàn)階段雙方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的,但不同的目標將使雙方分道揚鑣。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新中國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的成就,溫故知新。
理解一個人的行為不但反映了個人的修養(yǎng),還關系到國家。所以,重要時刻要“三思而后行”。
培養(yǎng)運用史料來分析研究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對于中美關系發(fā)展的前景,還需要時間來檢驗,今天的討論就到這兒。下面就讓我們繼續(xù)學習本課內容。
在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外交史上,還有兩件舉足輕重的大事。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顯示圖片:
①《五星紅旗在聯(lián)合國大廈前飄揚》
②《中日建交》
誰能用自己的語言向同學們介紹這兩幅圖片所展現(xiàn)的歷史事件?
讓我們一起再來欣賞一場由20位政府首腦表演的“時裝秀”。大屏幕顯示圖片:《身著中國民族服裝的各經濟體領導人在上海科技館前》
同學們,這幅圖使你想到了什么?
大屏幕顯示《世界政區(qū)圖》。
教師對照地圖指出APEC成員的區(qū)域位置。
并說明:APEC是亞太經合組織的簡稱,它是亞洲太平洋地區(qū)最重要的政府間經濟合作組織。
APEC會議每年舉行一次,有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本次APEC會議的主題嗎?
本次會議的主題告訴我們:面對新的挑戰(zhàn),APEC成員國將采取什么樣的對策?這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上海APEC會議的內容有哪些?意義如何?有誰能來介紹一下?
學生看大屏幕。
學生發(fā)言要點:
①1971年,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恢復了新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②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
學生競相發(fā)言:
①2001年上海APEC會議。
②圖中人物是亞太經合組織的各經濟體領導人。
③此照片拍攝于2001年10月。APEC第9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相關會議在上海召開。
學生發(fā)言:
主題:“新世紀、新挑戰(zhàn):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學生討論,強調:“參與”“合作”“共同繁榮”
啟發(fā):在生活與學習中,也要多一些合作,團結互助,共同進步。
學生依據(jù)自學介紹會議內容:
A.江澤民發(fā)表講話。
B.討論了全球和地區(qū)經濟形勢面向新世紀的APEC政策框架等問題,通過了《上海共識》。
C.會議結束時,江澤民宣讀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
意義:
上海APEC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由閱讀大屏幕的圖片形成感性認識,達到圖文結合幫助學習的目的。
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001年距現(xiàn)實生活較近,用問題來引發(fā)學生們的思維,令其暢所欲言。
教師配合學生的發(fā)言完成板書,使學生對上海APEC會議的知識要點清楚明了。
課前曾布置同學們查閱有關亞太經合組織的資料,有誰能將你從報刊、互聯(lián)網上了解的知識講給大家聽聽嗎?
至此,我們已經學完了本課內容,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本課所學知識,準備練習。
教師用大屏幕顯示練習。補充資料(課外)
①亞太經合組織現(xiàn)有成員21個。
②自1993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創(chuàng)立以來,我國已連續(xù)10次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③1991年,APEC部長級會議接納中國為APEC成員。中國積極參與APEC事務,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外交的重要舉措。
學生梳理記憶,當堂消化。
同學間互相提問,鞏固所學。
①學生依次做練習。
②完成課本80頁“練一練”。資料由學生查閱報刊或互聯(lián)網自行準備,增加知識容量,拓寬視野。如果條件不具備也可以由教師提供。
本課小結
①請同學們回憶本課的課題是什么?
哪位同學能說出“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的表現(xiàn)?
②下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歌謠):
“美日總統(tǒng)來訪華,
促進關系正?;?。
聯(lián)合國的大廈前,
五星紅旗迎風揚。
新世紀,新挑戰(zhàn),
APEC首腦上海見。
多邊外交規(guī)格高,
唐裝引領時裝潮?!?/p>
③在新中國的外交史上,還有許多重大的成就,你能說出一兩個來嗎?
④從舊中國的屈辱外交到新中國外交事業(yè)取得輝煌成就,談談你感觸最深的一點體會。學生齊答: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
學生依據(jù)教師的板書回答:
①中美關系正?;?/p>
②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建交。
④中國承辦APEC會議。
學生齊讀,試唱并記憶。
學生發(fā)言:
a.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b.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C.2003年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在北京召開。
學生發(fā)言,要點如下:
A.舊中國屈辱外交的根源是國家的貧窮落后。而新中國外交事業(yè)的輝煌成就也折射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迅速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
B.新中國外交事業(yè)的成就和國家領導人的正確決策密不可分。
C.遵循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一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使本課的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
引導學生關注身邊事,關注天下事,拓寬視野。
激發(fā)學生們熱愛祖國的感情。
認識到“廣交朋友,促進共同發(fā)展”將福澤整個世界。
附:板書設計
《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教案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教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16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解
中美關系改善、中國外交事業(yè)重大發(fā)展的過程及其原因和表現(xiàn)
掌握
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lián)合公報》、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中日建交、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資料獲取信息
指導學生利用課本圖片和課外網絡等資源,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美關系出現(xiàn)轉機的原因
探索歸納
指導學生用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總結中國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與現(xiàn)實比對,以史鑒今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愛國情感
上個世紀70年代,出現(xiàn)了許多國家爭取與我國建交的熱潮,證明美國原先“遏制中國”而進行外交封鎖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國外交出現(xiàn)新局面,值得炎黃子孫引以為榮
開放觀念重視外交
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動了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和統(tǒng)一大業(yè)的進展,同時也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
教學重點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lián)合公報》的發(fā)表,中美關系改善,兩過逐漸走向“雙嬴”
教學難點中美關系改善和中國外交成就輝煌的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復習舊課,討論回答:周恩來在建國初期的外交活動有哪些主要貢獻?
(A.訪問印度、緬甸,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B.參加萬攏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C.出席日內瓦會議,進行積極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協(xié)議的簽定。)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周恩來“改變了萬隆會議的航程”,又在日內瓦會議上努力緩和了東西方之間的緊張局勢,連美國的代表史密斯都被感動了。周恩來當時就為新中國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后來繼續(xù)作出很多貢獻,不僅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而且有助于聯(lián)合國處理國際關系中的棘手問題。1976年1月9日,周恩來的逝世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損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損失,所以聯(lián)合國大廈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聯(lián)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盛贊周恩來:“他卓有成效地管理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自己卻沒有留下一個子女;他為中國巨大的國民經濟殫精竭慮,不知經手過多少錢財,卻沒有在外國銀行里給自己存人一分錢……”
周恩來在最后的歲月里,帶病進行了哪些意義重大的外交活動?他所開創(chuàng)的新中國外交事業(yè)后來又有怎么樣的發(fā)展?請大家閱讀課文。(安排學生先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中美關系正常化
1原先美國怎樣敵視新中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威脅、政治上孤立。)
·教師強調:他們的國務卿杜勒斯甚至下命令,不許美國官員在外交場合同周恩來握手??墒呛髞砬闆r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220世紀70年代,中美兩國怎樣改善關系?
(A.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承認了新中國的發(fā)展及其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B.毛澤東批準用“小球影響大球”,邀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問我國。C.尼克松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華,同周恩來舉行了會談。D.尼克松正式訪華,會見毛澤東,與周恩來會談,在上海簽署《中美聯(lián)合公報》。E.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組織學生討論并完成《歷史填圖冊》21頁1、2兩題。
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指導學生根據(jù)《歷史填圖冊》22頁的題目,觀看《歷史地圖冊》19——21頁《五星紅旗在聯(lián)合國總部升起》、《毛澤東和周恩來會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中國代表在加入WTO協(xié)議上簽字》、上?!禔PEC領導人合影》以及《江澤民宣讀領導人宣言》等圖片,從中提取有效信息,討論回答并完成作業(yè):
1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時候、什么會議上得到恢復?(1971年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
·把《活動課二》83頁[紀實示例]《喬的笑》提前到這里,組織學生閱讀和討論。
2你對這件大事有什么感想?(為祖國的迅速崛起和興旺發(fā)達而自豪)
3這件大事引發(fā)什么熱潮?(許多國家紛紛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中日兩國就是在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
中國承辦APEC會議
1“APEC”是什么意思?(組織學生看79頁注解:亞太經濟體合作組織的英文是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APEC就是這些英文的縮寫。)
2這次會議的主題是什么?(新世紀、新挑戰(zhàn);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3根據(jù)這個主題,上海APEC會議取得哪些成果?(會議通過了《上海共識》,江澤民還宣讀了《領導人宣言》,成為我國迄今舉行的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
4后來又成立了第一個由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叫作什么?(包括中、俄、哈、吉、塔、烏等六個國家的“上海合作組織”)
如時間許可,練習鞏固
1完成課本80頁“練一練”:
(A.1971年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B.在世界上形成與我國建交的熱潮中,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C.中美關系逐漸走向正?;?972年尼克松正式訪華,會見毛澤東,與周恩來會談,在上海簽署《中美聯(lián)合公報》;1979年,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2完成《歷史填圖冊》22頁各題。
3根據(jù)《新學案》41——43頁,掌握[知識網絡],完成[自我測評]。
4提醒學生預習第17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