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28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
語文課程教案
周次
一
課次(本周第幾課時)
1
授課課題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九)
教學基本內(nèi)容
讀書做筆記
教學目的和要求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結(jié)合平時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做讀書筆記的重要性。
2、使學生懂得平時要認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及難點
引導學生在做讀書筆記時要專注、認真。訓練學生查工具書解決讀書時的實際問題。逐步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和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教學方法及手段
1、看圖學習做筆記的方法
2、結(jié)合已有經(jīng)驗談體會
學法指導
觀察、體悟、交流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每人準備好讀書筆記和卡片。
教學
環(huán)節(jié)
設(shè)計
一、故事導入。
聽故事談體會。
故事:從前,有人叫汪得凈的人,非常喜歡讀書,而且態(tài)度很認真,分析起他人的文章來頭頭是道,朋友們都很佩服。他有一個缺點,就是懶得動筆墨,不愿寫讀書筆記。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詩,認為寫得特別好,就認認真真地研究了一番,把這首詩記在腦子里,準備適當?shù)臅r候介紹給朋友。一天,朋友來看他,他就,兩人月前讀過一首詠虎的詩,雖然只有四句,卻把老虎寫活了朋友請他說出來聽聽,他想了想,說:“第一句好像是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什么苦?!迸笥巡粷M地說:“既然前兩句忘了,就說后兩句吧?!彼痤^,來回踱著方步,好半天才說:“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記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p>
小結(jié):讀書做筆記可幫助我們加深理解,增強記憶,積累資料,因此,我們應(yīng)當養(yǎng)成讀書做筆記的好習慣。
二、指導觀察,適當講解做筆記的方法。
①摘抄。
②編寫提綱。
③寫讀后感。
三、引導學生談?wù)勈斋@。
怎樣做讀書筆記
摘錄式提要式心得式索引式
上述四種與筆記的方法,可視各人的愛好、條件而定。至于書與格式,記在筆記本、活頁張、卡片、紙條上均可。如果是自己的課本、書刊,那么寫在天頭、地腳、篇末、段尾都行。也可在書中作些符號或標記。總之,各種方式均有所長。但從使用價值來看,采取做資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
注意幾點:
一是每張卡片最好只寫一個問題,一個事例。這樣既靈活,又不亂,便于分類整理裝訂成冊。
二是每張卡片須注明資料來源、書名、篇名、版本、卷首、頁碼等,便于查找。
三是隨著學習水平的提高,應(yīng)注意積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統(tǒng)化和深化。
四是一定要養(yǎng)成定期整理的習慣,按性質(zhì)或需要把卡片編上頁碼,分類插放。既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過程中使自己平時分散、零碎的知識系統(tǒng)、條理起來。
作業(yè)
自學第一課練習做筆記
板書設(shè)計
做筆記的方法。
①摘抄。
②編寫提綱。
③寫讀后感。
怎樣做讀書筆記
摘錄式提要式心得式索引式
執(zhí)行情況與課后小結(jié)
語文課程教案
周次
一
課次(本周第幾課時)
2
授課課題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九)
教學基本內(nèi)容
學會使用工具書
教學目的和要求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使學生了解小學階段應(yīng)哪些工具書和為什么使用這些工具書。
2、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及難點
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及手段
實物示范,表演練習
學法指導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準備一些工具書:《新華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
教學
環(huán)節(jié)
設(shè)計
一、看圖揭題,了解使用工具書的意義。
二、指導看圖,教給學生一些常識。
1、先觀察P4的圖畫,說說圖上有哪些工具書,自己現(xiàn)在有哪些工具書,還準備購買什么工具書,框內(nèi)中間兩幅小圖上畫有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告訴:購買、借閱工具書應(yīng)去書店或圖書館專門的柜臺或書架選擇,借閱圖書時應(yīng)保持安靜。要先確定自己需要的工具書屬于哪一類,按類找到后,將要的工具書從書柜或書架上輕輕抽出來。
3、觀察P5上部的兩幅圖,說說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4、口述怎樣選擇和購買工具書。
5、老師點撥:有禮貌,講文明。
6、觀察P5下部的圖,談?wù)勥@兩位小學生是怎樣使用工具書的。
7、討論,總結(jié):工具書的種類很多,用途很廣。
三、分角色表演,養(yǎng)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1、一名學生安靜地在“書店”的柜臺旁選擇工具書。
2、他在認真聽“營業(yè)員”介紹工具書。
3、他選中了一本《現(xiàn)代漢語詞典》,到“收款臺”交款。
4、他“回家”后閱讀《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一文,不理解“溫馨”這個詞,用上了工具書,準確地理解了這個詞語,并在書上摘抄了這個詞的解釋。
總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懂得了使用工具書的各項基本要求,并努力運用工具書解決讀書時的難題。相信今后同學們會在平時的學習中認真對待,養(yǎng)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打好語文基礎(chǔ)。
作業(yè)
閱讀《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一文,用上了工具書,準確地理解詞語,并在書上摘抄詞的解釋。
板書設(shè)計
工具書:《新華字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
執(zhí)行情況與課后小結(jié)
語文課程教案
周次
一
課次(本周第幾課時)
3
授課課題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九)
教學基本內(nèi)容
鞏固練習
教學目的和要求
1、學生閱讀材料,嘗試做讀書筆記。
2、訓練使用工具書
教學重點及難點
通過練習掌握方法
教學方法及手段
練習、交流、展示
學法指導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預習第一課,做筆記、查工具書
教學
環(huán)節(jié)
設(shè)計
一、觀摩優(yōu)秀讀書筆記,激發(fā)學生做讀書筆記的興趣。
二、引導嘗試。
1、打開課外閱讀材料。
2、學生閱讀材料,做讀書筆記。
要求:⑴認真閱讀材料。
⑵用上常用的三種做筆記的方法。
⑶要求不必太高。摘抄的內(nèi)容只要是有代表性的詞句即可。編寫的提綱只要能抓住大體意思就行。寫讀后感不必寫評論性質(zhì)的長文章,只要能寫出自己的收獲和感想,三言兩語,四行五行都可以。
3、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小組交流所做的讀書筆記,相互取長補短。
5、展示。
6、小結(jié),鼓勵。
三、訓練使用工具書。
1、拿出自備的《新華字典》。
2、出示“浩han”這個詞語,知道了讀音,卻不會寫“han”的字形,怎么查?這個詞語什么意思?
3、出示“洋溢”這個詞語,“溢”怎么讀?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查的?
4、學生動手查找工具書。
5、總結(jié)評比。
四、全課總結(jié),勉勵鞭策。
作業(yè)
繼續(xù)預習第一課
板書設(shè)計
養(yǎng)成習慣,持之以恒
執(zhí)行情況與課后小結(jié)
語文課程教案
周次
二
課次(本周第幾課時)
1
授課課題
1、師恩難忘
教學基本內(nèi)容
初讀課文理清脈絡(luò)
教學目的和要求
1、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2、理清課文脈絡(luò)。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重點及難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及手段
預習展示,討論交流
學法指導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教學
環(huán)節(jié)
設(shè)計
一、導入揭題
1、導入: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老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貞浺幌?,他(她)為什么會讓你難忘?
2、指名作答。
3、揭題:下面,我們大家一起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板書課文標題。
二、初讀全文
1、自學生字詞。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相機正音。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1、學生通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
四、理清課文脈絡(luò)。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層。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寫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五、分段讀課文。
作業(yè)
1、完成練習冊1、2、3。
2、認真誦讀課文。
板書設(shè)計
一(1)“我”到鄰近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讀書。
二(2-7)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執(zhí)行情況與課后小結(jié)
語文課程教案
周次
二
課次(本周第幾課時)
2
授課課題
1、師恩難忘
教學基本內(nèi)容
朗讀品味,體會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目的和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及難點
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方法及手段
交流討論
學法指導
誦讀感悟、分組交流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教學
環(huán)節(jié)
設(shè)計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讀課文第一部分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
三、細讀課文第二部分
1、速讀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筆畫下來。?同桌討論,指名匯報。
2、你不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
①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
②指名朗讀。
3、小組研究:開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4、反復閱讀第5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說說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四、美讀課文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2、指導朗讀:怎樣讀才能傳達出作者對田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討論;
②自由練讀;
③指讀,相機引導。
3、小組研究: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么關(guān)系?
五、朗讀全文。
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shè)計
精選閱讀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導學案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導學案
《師恩難忘》(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好課文。
2、我會認識和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本課的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認讀兩條綠線內(nèi)4個二類生字。
3、我會通過給課文分段,理清本文的脈絡(luò),并能簡要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
作家鏈接:
劉紹棠,著名作家。通州儒林村人。他幼年成材,13歲開始發(fā)表作品,20歲成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最年輕的會員,是50年代中國文壇的“神童作家”。劉紹棠四十余年文學生涯,歷經(jīng)坎坷,矢志不渝。長期致力于“中國氣派,民族風格,地方特色,鄉(xiāng)土氣”的創(chuàng)作思想,是當代鄉(xiāng)土文學的舉旗人。
推薦作家書目:
《我是劉紹棠》、《如是我人》、《蟈籠絮語》、《紅帽子隨筆》、《青枝綠葉》、《京門臉子》、《敬柳亭說書》、《蛾眉》、《黃花閨女池塘》。
課前預習:
1、讀一讀。在書中適當位置留下你閱讀、思考的痕跡。
(友情提示: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讀一兩遍,再完成下列題目。)
◆①標注好各小節(jié)的序號。
◆②在你最喜歡的段落前打上“☆”,反復再讀兩遍。并用“//”試著給課文分段。
◆③認真讀讀下面兩個句子:
△“我在田老師那里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p>
△“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p>
2、寫一寫??雌匆魧懺~語。
chuīyān guǎi zhàngniàn daozīrùnxiē jiǎo
()()()()()gōng jìnghuǎng rúwěiwěidòngtīngshēnlínqíjìn()((()
3、查一查。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引人入勝:●戛然而止:
●身臨其境:●娓娓動聽: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預習反饋:小組內(nèi)交流本課易寫錯的詞語和易讀錯的字音。(方法小帖士:先口頭交流,再書面聽寫。)
易錯的重點詞語:
給易錯的字注音:例:正()月
質(zhì)疑探究:
1、初讀了全文后,你的問題是:
(友情提示:這個問題你能獨立完成嗎?先自己嘗試著做一做,課上再在小組內(nèi)交流。)
2、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具體可以從哪幾小節(jié)讀出來?
(溫馨提示:解決了這個問題,你就能很輕松地理清文章的脈絡(luò)了。)
當堂檢測:(課堂上完成)
1、辨字組詞。
杖(?。┪玻ǎ┐叮ǎ┬ǎ┱d()
仗(?。╂福ǎ┐担ǎ┫ⅲǎ┖#ǎ?/p>
2、我能把這些詞語補充完整,還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成語造句。
(?。ā。﹦勇牎∩恚ā。┢渚场。ā。┤欢埂∫巳耄ā。?/p>
( )(?。┚淳词陿淠?,( )
3、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把下面句子補充完整,并讀一讀。
田老師用,滋潤了我,在我那的心田里,播下了的種子,他的之恩,我!
自我評價(在上面打√):☆☆☆☆教師評價:(業(yè)面:業(yè)績:)
預習作業(yè):(第二課時)
(友情提示: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讀一遍,再完成下列題目。)
1、你覺得田老師是一個怎樣的老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2、本文題目為“師恩難忘”,作者“難忘的恩”究竟是什么呢?(可以歸納出幾點來回答)
高郵市五年級導學案編寫:居思兵審閱:胡恒香
《師恩難忘》(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我能用個性化的朗讀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我能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出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重點:通過朗讀品味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難點: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預習反饋:
1、小組內(nèi)兩人一組,任抽一、兩個自然段,互相檢查讀書情況。
■抽查小節(jié)(同伴填寫):第()小節(jié)
■讀書評價(在上面打√):優(yōu)秀良好再努力
2、組內(nèi)匯報交流預習問題:①你覺得田老師是一個怎樣的老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②本文題目為“師恩難忘”,作者“難忘的恩”究竟是什么呢?
(溫馨提示:▲小組內(nèi)一人主要交流,其余補充。
▲組長重點落實好匯報問題的對象和匯報問題時的方式,等待大組交流展示。)
合作探究:
1、重點句段探究:“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談?wù)勀銓@句話的理解。
(方法提示:重點讀讀課文3——7自然段,仔細想一想①田老師的故事與所學的小詩有什么關(guān)系?②為什么說田老師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呢?)
2、文章特色探究:本文語言樸實,感情真摯,用平實的語言通過選取一件典型事例表達了對老師的一片深情。想一想: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么關(guān)系?
當堂檢測:(課堂上完成)
1.課文回放:《師恩難忘》是一篇深情而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他通過對小學一年級一位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fā)了對老師的之情。
2、重點感悟:
有一年我回家鄉(xiāng)去,在村邊遇到了老師,他拄()著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生難忘!
(1)給文中兩處加點字注音。
(2)“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第一個“樹”的意思是,第二個“樹”的意思是,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
(3)用“~~~”畫出表現(xiàn)“我”對田老師“深深感謝”的句子。
(4)老師的“教誨之恩”指的是
知識積累:
1形容口才好的成語: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妙語連珠、出口成章、語驚四座
2八字成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至,金石為開?!氩断s,黃雀在后▲不經(jīng)一事,不長一智?!Ю镏?,始于足下?!斁终呙裕杂^者清
3贊美老師的名言: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采得白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關(guān)于4讀書的名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書左丞丈二十二韻》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西漢劉向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我的收獲:
自我評價一下自我在本課中的學習表現(xiàn)(打√):★★★★★
知識積累,你記得怎么樣了?評價一下自我:★★★★★
課后作業(yè):
1、句式仿寫:同學們,有人說,教師猶如一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有人說,教師是春蠶,吐絲去編織美麗的綢緞;;
(接下去,再寫兩句。)
2、自主實踐:教師節(jié)快到了。同學們,師恩難忘,我們應(yīng)該用自己的雙手和誠心,自己動手制作禮物送給我們敬愛的老師。做一張賀卡,作為教師節(jié)的禮物送給自己敬愛的老師,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做法。賀卡中的賀詞,我準備這樣寫(能用上一兩個名句就更好了):
3、讀寫結(jié)合: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運用本文中學到的寫作手法,選擇有關(guān)他的一件典型事事例寫下來。(另附稿紙書寫)
作業(yè)評價:(業(yè)面:業(yè)績:)
五年級上冊《陶校長的演講》(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我能理解陶校長的后幾問,運用第一問的學法進行自學。
3、我能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并養(yǎng)成用此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難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養(yǎng)成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寫作背景:
陶行知:中國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抱著教育救國的思想,于1927年創(chuàng)辦曉莊學校。1936年在重慶北碚創(chuàng)辦育才學校。皖南事變后,重慶政治黑暗,物價飛漲,育才學校受到特務(wù)威脅和經(jīng)濟斷絕的嚴重困難。全體師生在陶行知帶領(lǐng)下,團結(jié)一致,開荒生產(chǎn),一日兩餐稀飯,度過艱難時期。陶行知關(guān)心學生德智體以及工作能力的培養(yǎng),作了著名的“每天四問”的演講,啟發(fā)學生鼓勵、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學做“真人”。
預習反饋:新課標第一網(wǎng)
1、小組內(nèi)互相檢查預習作業(yè)(關(guān)聯(lián)詞)完成情況。
2、組內(nèi)嘗試演講“問健康”部分。
同伴評價:■演講內(nèi)容(在上面打√):優(yōu)秀良好加油
■演講情感(在上面打√):優(yōu)秀良好加油
3、組內(nèi)匯報交流預習重點問題:陶校長和同學們談了哪四個問題?他為什么要談這些問題?
合作探究:
1、重點問題探究:陶校長為什么要大家每天問這四個問題呢?這四個問題對我們學生有什么重要意義?
(方法提示:①結(jié)合文中“四問”的好處和文章的最后一小節(jié)去思考。②可以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自己的切身體會去談見解。)
2、寫作特點探究:《陶校長的演講》全文按“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來寫,先提出“每天四問”,然后分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具體講述,最后作出總結(jié)。而中間的“四問”部分,每一問的結(jié)構(gòu)也相似,聯(lián)系預習作業(yè),你能具體說一說嗎?嘗試著按這一寫作結(jié)構(gòu),選擇一問,練習講一講。
當堂檢測:(課堂上完成)
1、文本回放:(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陶校長的演講》中的“陶校長”是,他被毛澤東主席稱為“”。他要求學生每天從、、、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健康是;學問是;工作能,鍛煉我們的辦事能力;道德是。充分體現(xiàn)了老一輩教育家。
2、經(jīng)典感悟:(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題。)
第四問,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為什么要這樣問?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lǐng),()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社會的穩(wěn)定和國家的發(fā)展,需要每個人()講究“公德”,()講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長城”。我們到學校里來,除了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緊的是要學習做人,學習做“真”人。
以上我談的就是“每天四問”。()我們每天都這樣地問問自己,這樣地激勵和鞭策自己,我們()一定能在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1)、在()里填上合適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
(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公德”:“私德”:
“建筑人格長城”:“真”人:
(3)、用“﹏﹏”畫出具體說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的語句。
(4)、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wù)勗鯓硬拍茏鲆粋€“真”人?
自我評價(在上面打√):☆☆☆☆
教師評價:(業(yè)面:業(yè)績:)
知識積累:
陶行知的名言:
▲1、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chuàng)造是孫子。
▲2、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3、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4、我是中國人,我愛中華國。中國現(xiàn)在不得了,將來一定了不得。
學后感言:
學了《陶校長的演講》一文后,我想對陶校長說:
課后作業(yè):
1、自我反思:陶行知先生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淺出的演講,要求我們做到每天四問,以次來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其實,我們每位同學的具體情況都不同,存在的問題也不同,除了這四問,我們還可以問些什么?
問:
問:
問:……
2、讀寫結(jié)合:仿照課文某一問的寫法,從以上自己提的問題中,選擇一條有條理地說一說,然后寫下來。(另附稿紙書寫)
作業(yè)評價:(業(yè)面:業(yè)績:)
《古詩兩首》(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我能正確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體會《尋隱者不遇》的語言特點。
3、我會通過反復誦讀與融情想象,去感受隱者高潔的形象以及詩人對他的仰慕之情,并使自己受到心靈的熏陶和滋養(yǎng)。
學法引導:
同學們,如果說中國悠悠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詩就是其中的一顆美麗的明珠,古詩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現(xiàn)出豐富的畫面,讓有多產(chǎn)生無盡的想象。今天,你就可以用讀詩句、想畫面的方法來學習古詩兩首。想想,我們以前是怎樣來學習古詩的?一般要做好以下四個步驟:知詩人、讀能誦、明詩意、悟詩情。
課前預習:
1、讀一讀。要讀流暢,好能讀出詩的韻味,并試著給用“∣”標出朗讀時的節(jié)奏。
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2、比一比,再組詞。
隱()()的童子()的山
穩(wěn)()()的松樹()的云
3、查一查。結(jié)合詩的內(nèi)容,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賈島:
●不遇:●尋:
預習反饋:
1、1、小組內(nèi)交流《尋隱者不遇》的朗讀情況:
同伴評價:優(yōu)秀良好一般再努力
2、小組內(nèi)互相檢查《尋隱者不遇》預習背誦情況:
同伴評價:優(yōu)秀良好再努力
3、組內(nèi)交流預習作業(yè)。
質(zhì)疑探究:
1、初讀了《尋隱者不遇》這首詩后,你的問題是:
(友情提示:這個問題你能獨立完成嗎?先嘗試著做一做,課上再在小組內(nèi)交流。)
2、隱藏在《尋隱者不遇》文字背后的是童子和詩人的三問三答。(誰問?問什么?誰答?答什么?)你能分別寫出來嗎?
(溫馨提示:最好用對話的方式寫,別忘了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呀?。?/p>
◆①詩人:童子:
◆②詩人:童子:
◆③詩人:童子:
當堂檢測:(課堂上完成)
1、解釋帶點的詞語,再寫出詩句的意思。
(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不知處:
(2)、尋隱者不遇
尋:遇:
2、聯(lián)系古詩內(nèi)容,進行填空。
《尋隱者不遇》這首詩的作者是()代詩人()。詩歌記述了()這件事。通過與童子的問答,體現(xiàn)了隱者()性格以及詩人對他的()。
自我評價(在上面打√):☆☆☆☆教師評價:(業(yè)面:業(yè)績:)
預習作業(yè):(第二課時)
(友情提示: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所見》多讀幾遍,再完成下列題目。)
1、用“∣”標出朗讀時的節(jié)奏,并給帶點字注音。
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查一查。結(jié)合詩的內(nèi)容,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振:●樾:
●意欲:●鳴蟬:
3、《所見》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情景?牧童的心情怎樣?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出來的?
◆季節(jié):,詩中的依據(jù)
◆心情:,詩中的依據(jù)
高郵市五年級語文上冊導學案編寫:居思兵審閱:胡恒香
五年級上冊《古詩兩首》(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所見》,背誦《所見》。
2、我能通過反復朗讀,感受出詩中牧童機靈可愛、天真可愛的形象。
3、我能說出詩的大概內(nèi)容,想象出詩句描寫的美好意境。
作者鏈接:
袁牧(1719—1798),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詩人。著有《小倉山房文集》與《隨園詩話》等。
預習反饋:
1、小組內(nèi)互相檢查預習作業(yè)完成情況。
2、組內(nèi)互檢《所見》讀、誦情況。
同伴評價:朗讀:優(yōu)秀良好再努力
背誦:優(yōu)秀良好再努力
合作探究:
1、想象探究:對照插圖,想象《所見》所描繪的景象,續(xù)編后面發(fā)生的事情。
(方法提示:①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也可以通過畫畫的形式。
②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重點再想一想如果讓你們本小組匯報,你們組內(nèi)成員準備怎么合作匯報展示?想好了,等待交流時刻好好表現(xiàn)呦?。?/p>
2、特色探究:《尋隱者不遇》、《所見》兩首古詩簡單易懂,尤其展示了兒童的可愛、智慧、活潑、天真。你能分別用自己的話,細致的描繪古詩中表現(xiàn)的情景嗎?你能體會并說出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嗎?
當堂檢測:(課堂上完成)
1.古詩品悟:《所見》是()朝詩人()的作品,詩人向我們描繪了()。古詩動靜結(jié)合,活潑有趣,牧童先是“()”,忽然“()”,是因為他“()”。我們還從詩中“()”一詞中可見當時是()。
2、重點感悟: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所見》題目的意思是。
2、“樾”的正確讀音是;意思是。
3、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振:意欲:
鳴蟬:立:
4“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边@兩句話之間是()關(guān)系,請你用表示這樣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描繪一下這兩句詩所表現(xiàn)的情景:
自我評價(在上面打√):☆☆☆☆教師評價:(業(yè)面:業(yè)績:)
知識積累:
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
●村居(高鼎)●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小兒垂釣(胡令能)
草長鶯飛二月天,籬落疏疏一徑深,蓬頭稚子學垂綸,
拂地楊柳醉春煙。樹頭花落未成陰側(cè)坐莓苔草映身。
兒童散學歸來早,兒童急走追黃蝶路人借問遙招手。
忙趁東風放紙鳶飛入菜花無處尋。怕得魚驚不應(yīng)
星級評價:
(本課的兩首古詩學得怎么樣了?背熟了嗎?能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嗎?課外積累會誦了嗎?給自己來個評價吧!不足的可要加油呀!【在★上打√】)
■古詩背誦:★★★★★
■古詩理解:★★★★★
■知識積累:★★★★★
課后作業(yè):
1、古詩拓展(我的知識真豐富):
(1)松樹和、合稱“歲寒三友”。請各寫一句贊美它們的詩:,;,;,。
(2)詩人賈島和都喜歡寫詩時字斟句酌,后人有“郊寒島瘦”之稱。
(3)去年今日此門中,相映紅(《題故城南莊》);等閑識得東風面,總是春(《春日》;九州生氣恃風雷,究可哀。(《已亥雜詩》)
2、讀寫結(jié)合(我的想象真美好):《尋隱者不遇》寓問與答,語言清新,平白如話。仔細觀察插圖,試著把這首古詩改寫成一篇記敘文。(另附稿紙書寫)
作業(yè)評價:(業(yè)面:業(yè)績:)
高郵市五年級語文上冊導學案編寫:居思兵審閱:胡恒香
《練習一》(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我能積累背誦古詩《風》,并能仿照范例,借助插圖展開想象,續(xù)寫詩歌。
2、我能自學誦讀古詩《題秋江獨釣圖》,理解古詩大概的意思,并能感受詩人逍遙自在、怡然自得又難免孤獨寂寞的心情。
重點難點:
重點:積累背誦兩首詩歌,豐富語言積累。
難點:仿寫詩歌;了解古詩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課前預習:
1、猜一猜: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2、讀一讀:風是多么奇妙,它沒有顏色,沒有形狀,可是,在許多地方,我們都能看見它的身影。仔細讀讀《練習一》中寫風的小詩。如果你自讀,就能讀出這首小詩的情趣就更棒了。
3、練一練:認真讀讀《題秋江獨釣圖》,注意讀準字音。
((方法小帖士:這首詩中的“一”特別多,可它們都不是一個調(diào),小心別讀錯了。)
《題秋江獨釣圖》(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4、想一想:你喜歡風嗎?想想你還在哪兒,感受到了風?它的腳步有時是輕輕的柔柔的,有時還是怎么樣的呢?
你看,
你看,
你看,
5、查一查:我們都喜歡風,古人們也喜歡風,他們也喜歡在自己的詩中寫到風。你能收集幾首帶“風”字的詩句嗎?(越多越好,加油?。。。。?/p>
預習反饋:
①小組內(nèi)交流收集到的關(guān)于風的古詩,互相補充,等待大組背誦展示,可要好好練練呀!
②《風》的詩歌、《題秋江獨釣圖》都讀得怎么樣了?組內(nèi)來一次檢查吧!(組長組織一下)
同伴評價:《風》:優(yōu)秀良好加油
《題秋江獨釣圖》:優(yōu)秀良好加油
質(zhì)疑探究:
1、1、初讀了風的詩歌后,你能模仿這兩小節(jié)續(xù)寫這首詩歌嗎?
(溫馨提示:試著從詩歌的前兩部分尋找共同點:
都是以“”提出疑問,以“”收尾。)
2、說說《題秋江獨釣圖》這首詩和我們平時讀的古詩有什么不一樣?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了這首詩,你的眼前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當堂檢測:(課堂上完成)
1、古詩收藏夾。我寫出帶有“風”字的四句古詩。
,。,。
,。,。
2、誦讀積累卡?!额}秋江獨釣圖》的作者是代的 。他在全詩中這樣寫:,。,。
3、仿寫直通車。讀讀下面的詩句,模仿著續(xù)寫二節(jié),注意書寫時的行款格式。
題目:
風兒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看,樹梢輕輕地擺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風兒已從那里走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風兒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不知道,我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看,湖面泛起了碧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風兒已從那里走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把書上的小詩和自己寫的放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首新的詩歌,為它取個題目吧,并背一背。
自我評價(在上面打√):☆☆☆☆教師評價:(業(yè)面:業(yè)績:)
預習作業(yè):(第二課時)
1、(1)認真讀讀“寫好鋼筆字”中的一段話。
(2)重點觀察這段話的版面(行、列)安排。
我發(fā)現(xiàn)了:
2、當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自己不能解決的時候,就要向別人請教。那么,請教別人要注意什么呢?試著歸納幾點寫下來。
《練習一》(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我能寫好鋼筆字,并能注意布局。
2、我能學會有禮貌地提出請教的問題,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的本領(lǐng),知道請教時要把話說明白,請教后表達對別人的謝意。
重點:熟練掌握請教的注意點,學會請教,善于請教。
預習反饋:
1、小組內(nèi)互相檢查預習作業(yè)完成情況。
2、組內(nèi)展示鋼筆描紅。評價一下同學的字寫得怎么樣?重點說說好在什么地方?
描紅評價:■書寫版面(在上面打√):優(yōu)秀良好加油
■書寫結(jié)構(gòu)(在上面打√):優(yōu)秀良好加油
◆寫得最好的幾個字:
◆理由:
3、組內(nèi)匯報交流預習重點問題:當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自己不能解決的時候,就要向別人請教。那么,請教別人要注意什么呢?
合作探究:
1、情境探究:從書中出示的四個情境任意選擇一個,進行對話練習。
(方法提示:兩個人分角色表演,其余人進行評價,重點圍繞以下兩個方面:①在具體情境中,兩個角色人說得怎么樣?②在具體情境中,兩個角色人做得怎么樣?)
2、對比探究:遇到疑惑,向別人請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很多同學都有向別人請教的經(jīng)歷,對于同一件事情,為什么有的同學請教別人成功了,有的同學卻失敗了呢?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啟示?
當堂檢測:(課堂上完成)
1、書寫實踐:(認真讀讀下面這段話,仔細觀察它們的字形,再用鋼筆端正地描紅一遍。)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2、口語練習:(同桌兩人一組,進行情境練習,最后再完成書面練習.)
場景一:課間,教室里,幾個同學正在認真地做作業(yè),學生王小明遇到了一道不會做的題目,他大聲地對班長郭巧玲說:“喂!郭巧玲,這道題怎么做啊?”班長郭巧玲抬頭看了王小明一眼,沒有理他,繼續(xù)埋頭做題。
場景二:王小明遇到了一道不會做的題目,他對班長郭巧玲說:“郭巧玲,你現(xiàn)在有空嗎?能不能教教我做這道題?”郭巧玲熱情地說:“好啊?!闭f著便耐心地教王小明,教完,王小明說:“哦!我終于懂了,謝謝你??!”郭巧玲說:“不用謝,我們是同學嘛,互相幫助是應(yīng)該的。”
完成上面兩個場景的對話練習,我對“請教”有了這樣的認識:遇到問題,需要向別人請教,應(yīng)該使用,待別人同意后,還要具體,請教結(jié)束后別忘了應(yīng)該。
自我評價(在上面打√):☆☆☆☆教師評價:(業(yè)面:業(yè)績:)
知識積累:
帶有“風”字的古詩。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6、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老師寄語:
其實,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們學習和請教的地方,遇到難題時,一定要自己努力解決,如果實在不能解決的,那就學會虛心地向他人請教吧,只有這樣,你生活、學習的道路才會越走越精彩!
課后作業(yè):
1、自主實踐:林杉在野生動物園中迷路了,正在著急時,看到了一位年輕的小伙子,他是這兒的工作人員。如果你是林杉,你會怎樣向這位小伙子問路?
2、習慣回放:本學期我們要養(yǎng)成、的習慣。讀書做筆記常見的有三種形式:、、。
3、讀寫結(jié)合: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端正地默寫《題秋江獨釣圖》。然后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情景,再寫下來。(另附稿紙書寫)
作業(yè)評價:(業(yè)面:業(yè)績: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分析蘇教版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分析蘇教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分析蘇教版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九)
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讀書做筆記,二是學會使用工具書
讀書做筆記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這個習慣我目前也在使用,它可以起到博聞強識的作用。
從教材的編排來看,做讀書筆記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寫讀后感,二是做讀書摘抄。我平時給學生做的摘抄比較多,一般是先閱讀后摘抄的再復習運用的。
我感覺引導學生做摘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摘抄與學生平時語文學習的緊密結(jié)合性。不能平時摘抄歸摘抄,語文學習歸語文學習,這樣不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要讓學生的語文摘抄直接服務(wù)于學生的語文學習。
2、注重對學生摘抄的評價。學生辛苦做了摘抄教師該如何評價?首先要確立評價的目的,那是引導學生感受摘抄的妙處的。所以,評價要注重啟發(fā)引導的功能!
讀后感教師可以與課外閱讀輔導結(jié)合起來搞,讓學生真正能夠讀透書本。
學會使用工具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那么多的工具書,然后開展一些查字典的比賽。記得我初中時候老師開展了一次查字典比賽到今天我還記得。
第一單元,圍繞“園丁之歌”這一主題選入了3篇課文。《師恩難忘》以平實的語言傳遞了濃濃的師生情,抒發(fā)了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陶校長的演講》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陶行知校長對同學們的關(guān)懷和愛護,也由此認識了陶行知這樣一位關(guān)心學生、熱愛教育的好校長;習作----寫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師,可以寫他在某些方面(如外貌、性格、教育方法等)的特點,也可以寫他幫助、教育自己的一兩件事。
通過這個單元的教學,學生不僅能學到語文方面的知識,還會有意識地感念教師對自己的教誨,學會感恩。
1、《師恩難忘》
一、教材解讀
《師恩難忘》是一篇語言樸實、情感真摯的記敘文,以平實的語言傳遞著濃濃的師生情。課文記述了田老師以講故事的方式教授孩子學習古典詩詞、培養(yǎng)孩子成長的往事,體現(xiàn)出他巧妙的教學方法,歌頌了老師的敬業(yè)精神,抒發(fā)了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本文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交代了“我”到鄰近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去讀書以及學校的概況:1、“我”入學時還“不滿六周歲”,懵懵懂懂,暗示教師對“我”的成長有決定的影響。2、田老師任教的學?!霸O(shè)在一座廟內(nèi)”,一個老師“教四個年級”。在這樣的條件下工作,田老師卻能井井有條地安排好復式班四個年級學生的學習,說明田老師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工作熱情。3、田老師是“私塾出身”,十七歲就開始教書了。這樣的學歷背景,為什么能“口才、文筆都很好”呢?顯然是刻苦自學的結(jié)果。這部分課文告訴我們,“我”在不曉事的情形下,遇到了一位好老師。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寫開學頭一天,田老師根據(jù)一首小詩編了一段有趣的故事,且后來每講一課都是如此。
記敘田老師上課的情景,作者沒有正面描寫田老師的神情、行為、言語,而是寫“我”記憶中印象最深的事情,一是學兄帶學弟描紅摹紙,可以想見,為了組織好四個班級的學生學習,田老師頗費心思。二是田老師講山村故事,故事情節(jié)那么清楚,足見給“我”印象之深。三是我聽了這個故事后的反應(yīng)?!叭肓嗣浴薄吧砼R其境”“發(fā)呆”“驚醒”幾個詞語,說明田老師的故事內(nèi)容非常生動,講得非常傳神。側(cè)面描寫田老師“口才、文筆都很好”。
第七自然段中有這樣兩句:“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田老師那里學習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蔽覀€人認為這就是這篇文章的關(guān)鍵句。四年中“我”聽了上千個故事,有如心田得到點點春雨,這“潤物細無聲”的春雨,在“我”心中培育起了文學的幼芽,使自己走上成才的道路。由此想開去,田老師執(zhí)教四十年,每一年、每一課都是這樣,兢兢業(yè)業(yè),又富有創(chuàng)造力。一個有著如此文學才華的人,從十七歲起,就把自己的青春和大部分生命貢獻給了孩子,真是“師恩”深廣!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寫“我”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
“我”遇到田老師,“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級小學生那樣”向田老師行禮,同樣是“恭恭敬敬”地行禮,四十年前純粹出于對老師的“恭敬”;四十年后“我”已經(jīng)是著名作家,用過來人的眼光再看田老師,是滿懷著敬意和感激之情行禮的。
當我感念田老師的恩德時,田老師說:“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陰?!碧锢蠋煹脑挵l(fā)人深思。我們可以理解為田老師是出于謙虛,不想把作者在文學方面取得的成就歸功于自己;更可以理解為田老師確實是“無心插柳”,因為他并沒有特別偏愛某一個孩子,他就是幾十年如一日地那么工作。無論怎樣,都反映了田老師人格的高尚。
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中心?!笆陿淠?,百年樹人”中,第一個“樹”可以理解為種植、培植,第二個“樹”是培育起來的意思。作者引用這個成語說明培養(yǎng)人才非常不容易,贊頌了教師“樹人”的功德——“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學的種子?!薄拔医K生難忘”一句,作者尊師、敬師、感念師恩的深情躍然紙上。
劉紹棠的作品,語言清新淳樸,富有泥土氣息。本文體現(xiàn)了作者的一貫風格,沒有大肆渲染,沒有大段抒情,甚至沒有細致的人物描寫,但是讀者仍然仿佛能看到田老師可親的形象,聽到田老師娓娓道來的故事。少許幾處議論,是“我”長大后,用成人的眼光回味品評老師的教學而發(fā)的,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劉紹棠,河北通縣人,生于1936年2月。他幼年成材,13歲開始發(fā)表作品,20歲成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最年輕的會員,被譽為中國文壇的“神童作家”。長篇小說《京門臉子》獲北京優(yōu)秀長篇小說獎?!毒戳ふf書》獲首屆中國大眾文學獎。《蒲柳人家》獲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多部中、短篇小說被譯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國、孟加拉、阿爾巴尼亞文出版。1991年獲國務(wù)院頒發(fā)的“為我國文化藝術(shù)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證書。曾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二、教學設(shè)計《抓關(guān)鍵句,體會師恩》
(一)直奔中心,突出師恩
這篇課文寫的是作者回憶40年前的一件事。這件事都過去40年了,可作者對田老師仍然記憶猶新。這沉淀了他多少深沉的思念,多少厚重的情誼!這40年來,我最想對田老師說的是什么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身難忘!”)
(二)抓關(guān)鍵句,體會師恩
出示關(guān)鍵句:“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田老師那兒學習了四年,聽了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1、理解“編”和“引人入勝”:用心辛苦才華橫溢
2、從哪里看出來田老師編的故事引人入勝?學習第6自然段。理解“身臨其境”。(推薦講故事)
3、理解“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p>
(1)田老師的故事生動有趣,讓我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快樂,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所以,在我的心中,田老師的故事好像是什么?
(2)還記得那句描寫春雨的小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上千個故事,就像是文學的細雨滋潤著學生的心田。從此,作者喜歡上了文學,是田老師在作者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
過渡:這就是田老師,一個把自己的一片心血化成個個故事,點點春雨的老師,一個讓我終身難忘的老師。四十年后,我回到了家鄉(xiāng),在村邊遇到了恩師,久別重逢,那是多么動人的情景??!
4、引導學生抓住“恭恭敬敬”“深深感謝”等詞語體會作者對田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p>
出示作者簡介:從這份簡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引讀:然而,這位大文豪在面對田老師時,卻仍然——。
(三)課外延伸,升華情感
1、古今中外,許多偉人、名人都非常尊師重教,留下了許多佳話。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lǐng)袖毛主席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這樣對他的老師徐特立說的:
出示:“我再怎么樣,終究是你的學生。”
——毛澤東
我們也把這句話獻給那些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們!
2、的確,老師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老師幫我們打開了心靈之窗,是老師幫我們展開了騰飛之翼。讓我們帶著無比崇敬和熱愛一起感謝老師!配樂朗誦詩歌《感謝您》。
附:詩歌《感謝您》
感謝您,用善良的心靈牽引我們?nèi)ミ~步,
感謝您,用淵博的知識教導我們?nèi)W習,
感謝您,用開闊的胸襟包容我們的過錯,
感謝您,用理想的信念引導我們?nèi)?chuàng)新,
感謝您……
2、《陶校長的演講》
一、教材解讀
《陶校長的演講》,是我國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應(yīng)該說對于人的終身成長是非常有價值的,可以這么說,這篇演講稿是我國現(xiàn)代終身教育的典范文章。
陶行知是中國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全心全意辦教育,他對待學生、對待教育真可以稱得上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從這篇演講稿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陶行知校長對我們同學的關(guān)懷和愛護,也由此認識了陶行知這樣一位關(guān)心學生、熱愛教育的好校長。
演講稿辭真意切,極有鼓動性,感染性;結(jié)構(gòu)上,按“總----分----總”方式謀篇,以“問什么、為什么問、怎么辦”方式構(gòu)段,十分整齊,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陶冶情性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教學重點是理解每天四問的重要意義,教學難點是體會句子間的聯(lián)系。
演講稿一共6個自然段,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第1自然段,開門見山,直接提出了這次演講的主題,希望大家做到每天四問。
第2至5自然段,對每天四問進行具體的解釋,分別要求大家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并分別闡述了為什么要這樣問。
第6自然段,總結(jié)全文,希望學生養(yǎng)成每天四問的好習慣,爭取在各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
課文精彩片斷欣賞:
第一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有,進步了多少?為什么要這樣問?因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有本錢去尋求幸福,實現(xiàn)崇高的理想。否則,一切都將是空的。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自覺持久的鍛煉,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希望你們從小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筑起堅固的健康堡壘。
【欣賞】
陶校長在這一段的演講中,要求我們要有健康意識,樹立健康第一觀念,自覺持久地鍛煉,科學合理地生活作息。講得很樸實,很能打動我們的心,尤其是他把我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很讓我們感動。我們確實要好好鍛煉,筑起堅固的健康堡壘。另外,這一段演講的語言非??谡Z化,幾乎都是短小的句子,也沒有什么深奧的詞語,讀著,就仿佛在聽著一個人在對你講話一樣,句句入耳。
演講,是在群眾集會或者重大的會議上,就某個問題或某個事件說明道理、發(fā)表講話。
演講往往具有真實性和鼓動性兩個特點。
真實性,就是說演講的內(nèi)容貼近生活,說的是實在話。比如《陶校長的演講》這篇課文,談的就是學生的日常生活,語言非常樸實,聽眾很能夠接受。
鼓動性,就是說演講者必須帶有強烈的感情,使演講具備強大的感召力,使聽眾聽了能夠受到鼓舞或者觸動。
二、教學設(shè)計
(一)精讀課文,自主學習
1、自由閱讀課文第二段。比較一下,每一問的內(nèi)容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相同。
(先提出“問什么”;回答“為什么問”;最后“提希望”)
2、導學第一問: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
(2)再讀體會關(guān)聯(lián)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3)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抓住兩個“離不開”,導讀)
3、扶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設(shè)疑:如果說一個人身體健康應(yīng)排在第一位,那么讓你們在后面的“三問”中選一個排到第二位,該是哪個呢?說說理由。
引導學生找到句子:“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lǐng),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保?lián)系社會實際談?wù)勼w會)同時理解: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xiàn)的道德品質(zhì)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二)抓住重點,列表學習
1、請學生閱讀《陶校長的演講》,請學生說說陶校長重點告訴大家什么。
2、請學生自學課文后填表。如下:
方面為什么怎么做
健康生命之本持久的鍛煉科學合理的生活作息
學問前進源泉專心致志堅韌不拔
工作打牢基礎(chǔ)認真負責
道德做人根本公德私德
學生在填表格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一棵大樹,用上這樣的比喻:“我們?nèi)说慕】氮q如大樹的根部,是大樹的生命之本,學問就像雨水養(yǎng)料一樣幫助大樹健壯的成長,而大樹不光吸取養(yǎng)料,還能給人們遮陽,凈化環(huán)境,就像我們的工作一樣要有責任感?!?/p>
3、《古詩兩首》
(一)《訪隱者不遇》
一、教材解讀
《訪隱者不遇》,是唐代詩人賈島所寫,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他曾題詩說自己是“四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這里雖然有夸張的意思,卻說明賈島作詩確實是耗費了不少心血。一般認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的“推敲”不僅著眼于錘字煉句,在謀篇構(gòu)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苦心的,此詩就是一個例證。
詩人專程走訪一位隱士,未遇,就記下了在走訪過程中的對話場面。這首詩寫得自然質(zhì)樸,通俗明快,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篇。
首句“松下問童子”,點明會晤地點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這就把“不遇”的情節(jié)作了交代。松樹是“歲寒三友”之一,古人寫松樹大多與表現(xiàn)孤傲高潔的品質(zhì)有關(guān),此句也是為了突出隱士的高潔。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師采藥去”,采藥是隱者經(jīng)常性的活動,用“采藥”一詞十分切合隱者的身份,介紹師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來的,說師傅就在這座山中采藥,對師傅的大致去向給予明確的回答,是熱情的指引。第四句來個轉(zhuǎn)折,“云深不知處”,說雖在山中,但云霧彌漫,不知他在何處,作了婉轉(zhuǎn)的辭謝,請來訪者不要作徒勞的尋覓。
從這首詩的字里行間里,我們不難看出賈島對這位隱者的羨慕和崇敬,詩中隱者采藥為生,濟世眾生,是一個真隱士。所以賈島對他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詩中白云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
二、教學建議
1、體會詩里平淡中出新奇的地方。
這首詩從表面上看,淺近易曉,貌似平常,仔細品味,卻曲折多姿、波瀾迭起地道出了尋訪“隱者”、或“遇”或“不遇”的三種情況?!把詭煵伤幦ァ薄獰o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云深不知處”——難以相遇。簡短的三行詩,寫出了三層意思,三次轉(zhuǎn)折,既富于變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尋味。
從寫作筆法上看,“松下問童子”這是寫問,問了什么話,詩中并沒有說。但可以從童子所答“師采藥去”中想見當時松下所問是“師往何處去”,接著又把“采藥在何處”這一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回答把問句隱含其中。最后一句“云深不知處”,是童子補充回答。答復對方采藥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頂、山腳說不定。這三番問答,通常至少需六句才能表達完整,詩人賈島采用以答代問的手法,僅以二十字表達完美,這不難想象是作者推敲字句之功力。所以在施教中,不能離開這首詩的寫作特點,不能囫圇吞棗,只有細心捉摸,才能體味到詩的妙處所在。
2、體會詩里樸實中顯壯美之處。
這首詩,作者沒有寫尋訪者不遇的失望心情,而是通過童子的答話,用極其樸素、自然的文字,從側(cè)面描繪了隱者隱居的山林之幽深、壯美。這山林的形象同隱者的形象,在作者的筆下是有著內(nèi)在聯(lián)系的。這個居住在青松之畔,采藥于白云之中的隱者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隱者呢?隨著作者悵惘失落的目光,我們仿佛看見了一襲布衣的傳奇身影,他是那樣具有朦朧之美,美得超凡脫俗,美得讓我們領(lǐng)悟在功名和紅塵之外,還有一種清風白云、古松蘭草一樣的瀟灑人生!教學時,在弄懂句意的同時,教者要指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中表達的意境,想象詩人描繪的情景?!八上隆笨梢娝蓸涞母叽?,隱者住處環(huán)境的壯美與幽靜;“采藥”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奇珍異寶;“云深”,既寫出了云霧的濃重厚密,又寫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這些詞語樸實無華、不加雕琢,而有機地連綴在《訪隱者不遇》這首詩中,個個都顯示了不凡的光彩,成為壯美山林的傳神之筆。
(二)、《所見》
一、教材解讀
這是清代詩人袁枚寫的一首五言絕句,寫夏天中午所見到的情景。描寫了一個鄉(xiāng)間牧童坐在牛背上,在林中快樂地邊唱歌邊放牛,突然間見到了一只蟬,想把它抓住,所以閉上嘴巴,跳下牛背這一動靜結(jié)合的有趣的畫面。
詩的語言清新流暢,明白如話,生活情趣盎然,通過動靜結(jié)合的描寫,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但畢竟古詩寫作年代久遠,如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詩情、體會詩趣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一句,寫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黃牛背上,他唱著牧歌,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回蕩?!膀T黃牛”表現(xiàn)了牧童悠閑自在的神態(tài)?!案杪暋眲t表達了牧童愉快的心情。聲色俱備,情景交融,勾畫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牧童行歌圖”。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一句,寫牧童行走間,忽然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了唱歌,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盯住鳴蟬。“意欲捕鳴蟬”不是寫詩人所見,而是詩人對牧童心思的推想?!昂鋈婚]口立”是寫牧童的機靈敏捷的動作、神態(tài)變化。這句詩抓住牧童剎那間心理發(fā)展和動作變化這一細節(jié),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牧童捕蟬圖”。
二、教學設(shè)計
《所見》中那個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當他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當他想著捉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專注?。≌自娡M生,情趣盎然。因此,詩趣,應(yīng)該是這堂課的靈魂所在。
第一,運用多種藝術(shù)手段,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第二,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在吟誦中吟出情,誦出趣。
第一版塊:創(chuàng)設(shè)情境,初讀古詩。
師:夏天的農(nóng)村有許多有趣的事兒,可以捉螃蟹呀,采蓮蓬呀!古時候有個大詩人叫袁枚,他特別喜歡農(nóng)村的生活,有一天呀,他來到一片樹林邊,眼前的情景把他給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呀,他把看到的這些寫成了一首詩,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所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第二版塊:再讀古詩,入情入境。
1、整體感受,勾勒牧童輪廓。
播放笛子曲:《快樂的小牧童》,課件出示畫面: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快樂地唱著歌兒。
師:(動情地)你們看,你們聽,小牧童坐在黃牛寬厚的背上走來了,他搖呀,晃呀,就像坐在搖籃里,真舒服呀!小樹林里,花兒在笑,風兒在吹,蝴蝶兒在飛,多美呀!多快樂呀!小牧童忍不住放聲歌唱,歌聲飛出了密密的樹林。我們來讀一讀這兩行詩。
師:小牧童高高地坐在牛背上,他的歌聲那么嘹亮!
2、讀中悟情,感受捕蟬意趣。
(突然停止音樂)“噓!咦?歌聲怎么停了?你們看,(出示畫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樹下。)小牧童怎么不唱歌了?他為什么不唱了呀?”
師:小牧童太喜歡這只蟬了,特別想把它捉回家,于是,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咱們讀這兩句的時候,可要小點聲,千萬別把蟬給嚇跑了!”
第三版塊:拓展延伸,跳出文本
其實還有很多古詩是寫農(nóng)村的事兒,老師這兒有幾首,把它送給愛詩的孩子。
推薦古詩:《小兒垂釣》、《池上》
單元實踐活動:
1、搜集一些關(guān)于贊頌老師的語句。
2、自制賀卡,在教師節(jié)前夕送給你現(xiàn)在和以前的老師,寫上你由衷的祝福,表達對老師的敬意。
3、以“感恩”為主題舉行一次班級演講比賽。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設(shè)計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設(shè)計
第一單元
教學內(nèi)容:本單元課文《師恩難忘》、《陶校長的演講》、《古詩兩首》習作1、練習1組成。
1、師恩難忘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并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2、理清課文脈絡(luò)。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導入: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幾位好老師,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他(她)為什么會讓你難忘?
2、指名作答。
3、揭題:下面,我們大家一起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板書課文標題。
二、初讀全文
1、自學生字詞。
①自由讀。
②指讀,齊讀。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相機正音。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1、學生通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
四、理清課文脈絡(luò)。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層。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寫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一(1)“我”到鄰近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讀書。
二(2-7)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五、分段讀課文。
六、作業(yè):
1、完成練習冊1、2、3。
2、認真誦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讀課文第一部分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
三、細讀課文第二部分
1、速讀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筆畫下來?!⊥烙懻?,指名匯報。
2、你不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
①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
②指名朗讀。
3、小組研究:開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4、反復閱讀第5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說說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四、美讀課文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2、指導朗讀:怎樣讀才能傳達出作者對田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討論;
②自由練讀;
③指讀,相機引導。
3、小組研究: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么關(guān)系?
五、朗讀全文。
六、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
第一單元
教學內(nèi)容
1.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2.只揀兒童多處行
3.早
4.古詩兩首
習作1
練習1
單元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兩條綠線中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的意思,“兒童不解春何在”這句詩的意思。通過閱讀、思考,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能按順序?qū)φ詹鍒D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shè)。
4.通過朗讀、想象,感受植樹前后的巨大變化,體會到植樹帶來的好處,和詩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樹的快樂。感受到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令人快樂。感受魯迅先生那種“為革命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偉大精神,樹立起珍惜時間的觀念
1.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九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兩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春光染綠我們雙腳”的意思。
4、通過朗讀、想象,感受植樹前后的巨大變化,體會到植樹帶來的好處,和詩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樹的快樂。
教學重點:
抓住植樹前后的巨大變化,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諧。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生字;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 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春天來了,我們久封的心門也隨著這暖暖的春光被打開,總是希望能夠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訴我,如果出游,你會選擇哪里?
2、大家說的地方不少,可是我們都可以用幾個詞語來概括它們的特點。(春色滿院、桃紅柳綠、姹紫嫣紅、春意盎然……)去這樣的地方游玩,我們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風是那樣的柔、水是那樣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讓我們和一群植樹的孩子一起出發(fā)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二、初讀課文:
1、這又是一首詩歌,讀詩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外,還要把詩歌的節(jié)奏讀出來。)
2、自由讀,教師巡視。3、開火車讀教師出示的詞語,教師注意幫助學有困難的學生。歌謠綠袍裸露煎熬寂寞松鼠嘰嘰支撐锨鎬
4、齊讀詞語,注意讀準字音,讀好“裸露”(邊音)“撐”(后鼻音)
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錯誤。教育學生在同學讀書的時候不要打斷,有問題先用鉛筆在書上輕輕地畫上記號。
6、學生點評。
7、聽了大家的讀,我們把許多隱藏的“地雷”挖了出來。請大家再朗讀課文,在讀之前,想一想剛才的哪些問題是需要我們注意的。想好了再讀,希望能夠比剛才有一個提高。
8、有進步嗎?把自己的進步告訴大家。由于時間關(guān)系,選擇一個自然段,向大家展示。
9、指名讀,評價。
三、初步學習第一、第八自然段。
1、請一、二兩組的同學讀第一自然段,三、四兩組的同學讀第八自然段,我來讀課題。讀完,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前后呼應(yīng),有點題的作用)
2、想一想上學期學的《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再讀一讀,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嗎?
3、從“荒山野嶺”到“青山碧嶺”,這僅僅是文字上的不同嗎?下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
四、學習生字。
1、“謠、袍、裸、寞、嘰”想一想他們有沒有同胞兄弟?他們和他們的兄弟區(qū)別在哪里?把他們的特征記牢。2、和學生共同書寫“鼠”,幫助學生擺好間架結(jié)構(gòu)。3、描紅。4、寫《習字冊》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讀文,體會課文所表達的中心思想,理解“春光染綠我們雙腳”這句詩的含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投影片 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上節(jié)課,我們找出了兩個關(guān)鍵詞,一個是——“荒山野嶺”,一個是——“青山碧嶺”,你們說老師應(yīng)該分別用什么樣的粉筆來書寫這兩個詞呢?
2、看到“荒山野嶺”,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3、那“青山碧嶺”呢?
4、讓我們打開書本,看看詩人用他手中的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怎樣的“青山碧嶺”畫面吧!
二、學習三-七自然段:
1、自由讀。告訴大家,我們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哪些場景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過你的朗讀來告訴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動、或者是你的快樂!
3、學生朗讀,教師、學生共同評價,教師點撥。
①“煎熬”
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巖,你來訴說自己的痛苦吧。
②“林濤”
什么像波濤一樣上下翻涌?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把你感受到的通過你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心中有圖畫,腦中放電影,你就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了。
③小鳥、松鼠、小兔、小猴
我來問問你:“小鳥,你為什么到這里搭窩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們呢?”誰來讀讀,把這種快樂、安全、衣食無憂的感覺讀出來,你們現(xiàn)在就是小鳥、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④“渾濁”—“碧波”,“咆哮”—“輕撫”
讀一讀這兩對詞語,給你怎樣的感受?
4、詩人給我們描述的畫面是多么美好呀!齊讀。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從“荒山野嶺”到“青山碧嶺”,是誰的功勞?一起讀第二自然段。
2、锨、鎬的聲音是多么單調(diào),可是為什么是“歌謠”?
3、齊讀。
四、再次學習首尾自然段:
1、“我們”因為什么而快樂?
2、春光特別喜歡“我們”,染綠了“我們”的雙腳,“我們”以自己的行動讓春光更加美麗五、朗讀全詩:
1、齊讀。
2、嘗試背誦。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蘇教版)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蘇教版)
教
材
分
析
本單元主題為“春光無限”,安排了《春光染綠我們雙腳》《只揀兒童多處行》《早》和《古詩兩首》等課文,一次習作,一次練習。《春光染綠我們雙腳》是一首輕快而又充滿激情的現(xiàn)代詩歌。它主要描繪了植樹活動給荒山帶來的巨變,表達了少年兒童以實際行動改造荒山野嶺的決心,體現(xiàn)了少年兒童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吨粧和嗵幮小肥潜膶懙囊黄⑽模詺g快的筆調(diào)描寫了春游的兒童和春天里充滿著旺盛生命力的花兒,字里行間洋溢著一種生機和快樂?!对纭吠ㄟ^對三味書屋陳設(shè)的介紹、蠟梅花的贊美以及魯迅書桌上“早”字來歷的講述,教育人們要珍惜時間,學習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豆旁妰墒住分羞x取的是兩首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教本組課文時應(yīng)注重指導學生朗讀,在有感情的朗讀中,感受語言的美,春天的生機勃勃。注重引導學生按照游覽、參觀順序理清文章脈絡(luò)。體會作者以花喻人的寫法及作用。
教
學
目
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文章、段落。
2.學會本單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
4.體會文章以花喻人的寫法的作用。
教
學
重
難
點
及
突
破
措
施
重難點:
1.《春光染綠我們雙腳》抓住植樹前后的巨大變化,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諧。
2.《只揀兒童多處行》理解“兒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詩句內(nèi)容。感受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那么令人快樂。
3.《早》找出文中描寫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寫梅花的用意。
4.《古詩兩首》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與背誦。
突破措施:
1.潛心會文,讀中感悟。
在教學中,我們要把“讀”貫穿教學的始終,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要指導朗讀,品味語言,讀出語感、情趣韻味來。例如《春光染綠我們雙腳》教學第一節(jié),抓住“一路春風”,“一路歡笑”,引導學生想象向荒山野嶺進軍的畫面,感受同學們參加植樹造林的豪情?!吨灰妰和喑鲂小纷x課文第三段,著重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味兒童多的地方春光顯得更加飽滿和爛漫。引導學生抓住“密密層層”、“繁花”、“從……開到……”、“不留一點空隙”、“噴花的飛泉”等詞語體會春天的勃勃生機。
2.電教輔助,強化體驗
由于學生年齡小,積累少,生活經(jīng)驗不足,對單元課文中描繪的生動具體的形象,不能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表象。在教學中,可采用圖畫、錄像、音樂等手段讓學生畫面結(jié)合,讀中想象。如教學《早》第二段時,指導學生先觀察掛圖或投影,再看看作者是用怎樣的詞句描述畫面的。
3.引導合作,自主探究
閱讀是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引導學生對有關(guān)問題進行必要的探究。如《宿新市徐公店》中“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為什么能成為千古名句,流傳至今?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通過合作探究,不僅讓學生弄懂詩句的字面意思,還要讓學生理解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
課
前
準
備
1.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2.師生搜集有關(guān)文字、圖片資料。
課
時
分
配
《春光染綠我們雙腳》2課時
《只揀兒童多處行》2課時
《暖流》1課時
《早》2課時
《古詩兩首》2課時
《習作1》2課時
《練習1》3課時
主題學習叢書《春天的旋律》讀書匯報交流
導學目標:
1.會讀文中的生字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學習工具理解有關(guān)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在對課文語言品味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體會春天大自然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導學重點難點:
在對課文語言品味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體會春天大自然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突破措施:
1.認真地關(guān)注學生養(yǎng)成自學詞語句的好習慣,注重經(jīng)常收取學生的摘抄筆記檢查,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完成識字、學詞和練句,加強基礎(chǔ)知識與閱讀緊密結(jié)合來加以鞏固,要在閱讀等其他語文活動中落實字、詞、句的積累和運用。注重教學過程,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繼續(xù)培養(yǎng)和加強學生做摘錄筆記和批注筆記等圈點勾畫的自學習慣。
3.引導學生敢于講出自己的體會和理解,尊重他們的想法,鼓勵他們在語文的學習實踐中領(lǐng)悟、掌握和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培養(yǎng)他們積極探索問題的習慣。
一、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的主題讀書活動已經(jīng)開展了近2周了,我們讀完了《春天的旋律》這本書,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獲。下面我們來進行讀書交流會,比一比看誰的收獲多。
二、宣布規(guī)則
1.今天的讀書特色展示共分四大項:一是生字新詞我最棒,二是美文佳句誦讀會,三是詩詞擂臺大賽,四是快樂讀書心得。
比賽規(guī)則:每個小組基礎(chǔ)分都是100分,答題規(guī)則是每組出一位同學代表本組參賽,人人發(fā)言,有一人不發(fā)言的扣小組2分,答對一題加1分,答錯或不完整不得分也不減分,小組內(nèi)每人發(fā)言最多不能超過三次。全對者闖關(guān)成功。
過渡語:下面我們先進行第一關(guān)——生字新詞我最棒,看誰讀書仔細認真,知識積累的多。請看大屏幕:
三、精美詞語博覽園
1.比比誰讀得準?。ㄉ~認讀)
2.賽賽誰懂得多!(詞語理解)
3.看看誰積累的多。(查看筆記)
4.活學活用我最棒。(用詞造句)
總結(jié):表揚表現(xiàn)出色的小組,鼓勵發(fā)言積極的同學。
過渡:品讀一篇好的文章,就如同品嘗一杯甘醇的美酒,讓人沉醉其中,回味無窮。讓我們挑戰(zhàn)第二關(guān)——美文佳句誦讀,盡情發(fā)揮你的朗讀才能吧!
四、第二關(guān)——美文佳句誦讀會
相信大家在平日的讀書中都遇到過很多美文佳句,今天我們先來一個美文佳詩展示會,想不想把你積累的優(yōu)美段落或句子聲情并茂地讀給大家聽聽?記分標準:感情朗讀一段1分,感情誦讀一段2分。點評恰當加1分。
1.寫景的段落
2.抒情的段落
3.寫人的段落
先小組內(nèi)交流,選出最佳段落,準備全班集體交流。再集體交流點評。
小結(jié):我們現(xiàn)在積累的只是滄海一粟,在書的海洋中,還有許多美文佳句等著我們?nèi)ゲ烧M蠹业钠饺盏淖x書當中能夠勤于積累,只要堅持這樣的美文誦讀,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筆下生花,下筆成文。
五、第三關(guān)——詩詞擂臺
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有多少文人墨客,揮毫寫下了無數(shù)精彩的詩篇。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準備,相信你們各小組都有關(guān)于春天的美麗詩篇跟大家一起分享,下面讓我們接著進行詩詞擂臺賽。
規(guī)則:各組誦讀自己選出的詩詞,要求落落大方,聲音洪亮,感情到位,口齒清晰,背誦熟練,形式不限。
師:我們現(xiàn)在積累的只是文海一粟,在文學的海洋中,還有許多浪花等我們?nèi)ゲ烧?。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中繼續(xù)堅持背誦積累的好習慣。
下面我們緊接著挑戰(zhàn)更精彩激烈的第四關(guān)——快樂讀書一得,把你們在讀書當中的所想,所得,所感與大家共同交流,看看誰與書的對話最認真,最用心,最精彩。
六、第四關(guān)——快樂讀書一得
《春天的旋律》讓我們認識了美麗的春天,每一位作者筆下的春天各具特色,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絢麗多姿。哪一篇文章給你的印象深刻?一起來交流分享吧。
1.小組交流,確定集體交流的段落篇章。
2.集體交流,評價哪個小組讀書感悟深刻。
七、總結(jié)
如果說書是海,讀書就是游泳;書是山,讀書就是攀登;書是天,讀書就是飛翔;書是生命,讀書就是走過人生。讓我讓我用一句耳熟能詳?shù)拿鋪砼c大家共勉,那就是———“愛書吧,它會給我們力量!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10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文插圖,使學生了解學會自主修改習作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習作的方法,逐步養(yǎng)成自主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使學生懂得多種渠道學語文的道理,培養(yǎng)他們從小養(yǎng)成多方面積累,多渠道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認真觀察圖畫,理解如何修改作文和多渠道學習語文的方法。
2、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好一篇寒假里寫的作文
2、復習已學過的一些修改符號
第一課時(授課時間:2月21日)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文插圖,使學生了解學會自主修改習作的意義和作用。
2、初步掌握修改習作的方法,逐步養(yǎng)成自主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教學準備
1、提出新學期的學習目標
2、學生交流:新學期中的一些打算。
3、教師總述,提出新學期的學習要求。
二、導入新課
師述:要想達我們的學習目標,要讓自己的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我們必須在平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開始。今天這一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十”,師板書課題。
2017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分析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zhì)的教案。從而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好的交流,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17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分析”,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2017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案分析
1小麻雀
【教學目標】
1.會認“蹈、瞪、舔”3個生字。會寫“檐、脖、摔、蹲、扯、嗓、蹈、瑩、瞪、啄、舔、懊、鼠、禿”等14個字,理解“糾正、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jīng)驗。
3.能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普季克是怎樣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媽媽是怎樣的媽媽。
[難點:正確認識麻雀母子;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所表達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我們都很喜歡看童話故事。它們不僅向我們敘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還能給我們以啟示。談?wù)勀愣甲x了哪些童話故事,它使你明白了哪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今天,我們將學習著名作家高爾基的童話《小麻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又會有怎樣的收獲呢?(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蘇教版)
老師在上課時經(jīng)常會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耗費半節(jié)課的時間吧,通常大家都會準備一份教案來輔助教學。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diào)整,那么教案怎樣寫才好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蘇教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蘇教版)第一單元知識點
1.《師恩難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作者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一位教學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fā)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边@句話的意思是田老師善于用講故事的形式給我上語文課,使我從小對文學產(chǎn)生了興趣,受得了文學的啟蒙。
3.關(guān)于感謝師恩的名句: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假如我能搏擊藍天,那是您給了我騰飛的翅膀;假如我是擊浪的勇士,那是您給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滅的火炬,那是您給了我青春的光亮!
4.八字成語列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陶校長的演講》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身體健康、學問進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情真意切,充分體現(xiàn)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guān)懷和愛護。
6.本課每一問結(jié)構(gòu)類似,都是以“問的什么——為什么要問——希望怎么辦”的形式呈現(xiàn)的。
7.“建筑人格長城”指健全個人的人格?!罢嫒恕敝刚嬲\、不虛偽的人?!翱茖W的健康堡壘”指通過科學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強壯的身體。
8.陶行知的名言:
1.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2.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3.我是中國人,我愛中華國。中國現(xiàn)在不得了,將來一定了不得。
9.《古詩兩首》中《尋隱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課文主要寫了詩人與童子的問答,體現(xiàn)了隱者高潔的性格以及詩人對他的仰慕。詩人在問答中的情緒變化是滿懷希望——失望——一線希望——徹底失望。
《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的作品。詩人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的牧童行歌捕蟬圖。作者在對鄉(xiāng)村自然的描摹過程中,抒發(fā)了自己對鄉(xiāng)村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
10.《題秋江獨釣圖》是清代詩人王士禛的一首題畫詩。全詩通過九個“一”寫出了秋江邊漁人獨釣的逍遙。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詩人逍遙自在、怡然自得又難免孤獨寂寞的心情。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復習提綱(蘇教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老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編寫一份教案。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復習提綱(蘇教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復習提綱(蘇教版)
第一單元復習
1、《師恩難忘》
一、本學期我們要養(yǎng)成讀書做筆記、隨時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讀書做筆記有三種形式:摘抄、編寫提綱、寫讀后感。
二、填空:
《師恩難忘》是一篇深情而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他通過對小學一年級一位教導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fā)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我對文中“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边@句話的理解是: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老師的感激與懷念之情。也比喻老師講了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激起作者對文學的熱愛與向往,最終使作者走上了文學之路。
三、贊美老師的名言: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四、根據(jù)提示寫成語。
1、形容口才好的成語有: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妙語連珠、出口成章、語驚四座
2、形容人才學出眾的成語: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才華橫溢、滿腹經(jīng)綸博古通今
3、八字成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不經(jīng)一事,不長一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五、詞語解釋:
1、娓娓動聽:形容說話婉轉(zhuǎn)生動,使人愛聽。
2、身臨其境:親身來到某種境地(體驗感受)。
3、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停止。
4、引人入勝:勝,勝境,美好的境地。文中指田老師講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帶到了美妙的境地。
六、關(guān)于讀書的名人名言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書左丞丈二十二韻》
(2)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西漢劉向
(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2、陶校長的演講
一、填字:
Lian鍛(煉)精(練)(連)接簡(練)(煉)鋼
Ji立(即)(即)使(既)然(及)時奮筆(疾)書
Li(歷)史日(歷)鼓(勵)(厲)害激(勵)再接再(厲)
二、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陶校長”是陶行知,他被毛澤東主席稱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要求學生每天從身體、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健康是生命之本;學問是一切前進活力的源泉;工作能培養(yǎng)我們的責任心,鍛煉我們的辦事能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充分體現(xiàn)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guān)懷和愛護。
2、這是一篇演講稿。演講是指在群眾集會上或重大會議上就某個問題說明道理、發(fā)表見解的說話方式。演講的主要特點:真實性、鼓動性。
三、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并用所填的詞語寫一句話。
1、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lǐng),(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即使困難再大,我們也要想辦法解決,絕不能向困難低頭。
2、每個人(既要)講究“公德”,(也要)講究“私德”。
我們既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也要重視道德的修養(yǎng),學做真人。
四、陶行知的名言。
1、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chuàng)造是孫子。
2、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3、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4、我是中國人,我愛中華國。中國現(xiàn)在不得了,將來一定了不得。
3、古詩三首
一、讀古詩填空。
1、《尋隱者不遇》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詩歌記述了(詩人前往山中尋訪隱者而沒有遇到)這件事。通過與童子的問答,體現(xiàn)了隱者(高潔)性格以及詩人對他的(仰慕之情)。
2、《所見》是(清)朝詩人(袁枚)的作品,詩人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牧童行歌捕蟬圖)。古詩動靜結(jié)合,活潑有趣,牧童先是(歌聲振林樾),忽然“(閉口立)”,是因為他“(意欲捕鳴蟬)”。我們還從詩中“(捕鳴蟬)”一詞中可見當時是(夏季)。
二、搜集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
村居(高鼎)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小兒垂釣(胡令能)
草長鶯飛二月天,籬落疏疏一徑深,蓬頭稚子學垂綸,
拂地楊柳醉春煙。樹頭花落未成陰側(cè)坐莓苔草映身。
兒童散學歸來早,兒童急走追黃蝶路人借問遙招手。
忙趁東風放紙鳶飛入菜花無處尋。怕得魚驚不應(yīng)人。
三、解釋:
不知處:不知道在何處。振:震蕩。林樾:林中成陰的地方。樾:樹陰。意欲:心想。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鳴叫著的蟬,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聲歌唱了。(這兩句是因果關(guān)系。)
練習一
一、“詩中有畫”的古詩:
《題秋江獨釣圖》(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二、帶有“風”字的古詩。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2、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4、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6、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復習資料
1、《春光染綠我們雙腳》
一、多音字:
踏:t?。ㄌ崳﹖à(踏歌行)撒:sā(撒嬌)sǎ(撒下)便:diàn(方便)pián(便宜)
二、填空:
1、本文通過植樹活動帶來的巨變,表達了少年兒童以實際行動改造荒山野嶺的決心,體現(xiàn)了少年兒童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我國的植樹節(jié)定于每年的3月12日。
3、積累相關(guān)的公益用語。
植樹造林,功在千秋。愛祖國,護綠化,保清潔,愛家園。保護環(huán)境,就是愛惜生命。
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讓我們托起雙手共同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天空是小鳥家,河流是魚兒的家,地球是我們的家。
2、《只揀兒童多處行》
一、多音字:
只:zhī(船只)zhǐ(只有)看:kān(看門)kàn(看見)
解:jiě(理解)jiè(押解)發(fā):f?。òl(fā)現(xiàn))fà(頭發(fā))
轉(zhuǎn):zhuǎn(轉(zhuǎn)學)zhuàn(轉(zhuǎn)圈)盡:jǐn(盡管)jìn(盡力)
二、解釋:
聚精會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座無隙地:形容人多,連坐的地方都沒有。
渾身解數(shù):全身的本領(lǐng)。成千盈百:盈,滿。形容人很多。
三、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1、走進玉蘭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2、春光,竟會這樣的飽滿,這樣的爛漫!它把一冬天蘊含的精神、力量,都盡情的釋放出來了!
3、對,就是開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給它適時地澆水施肥,花兒和兒童一樣,在春天的感召下,就會歡暢活潑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鮮美麗的四肢,使出渾身解數(shù)。這時候,自己感到快樂,別人看著也快樂。
4、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寫了冰心奶奶在頤和園所碰到的春游的兒童,表現(xiàn)了兒童生機勃勃,活潑歡快的情態(tài),表達了冰心奶奶對我們少年兒童的喜愛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5、原詩: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木帲河稳瞬唤獯汉卧?,只揀兒童多處行。
6、在本文中,兒童先后被比喻為小天使、繁花、春光。
7、作家卡片:冰心,原名謝婉瑩。她的代表作《寄小讀者》,這是她在赴美留學期間,將旅途和國外的見聞及感受,陸續(xù)寫了二十多封信。她的主要作品還有:《春水》《繁星》《小桔燈》等。
3、《早》
一、多音字:
正:zhēng(正月)zhèng(正義)朝:zhāo(朝陽)cháo(朝代)行:xíng(行人)háng(同行)
二、解釋:冰清玉潔:比喻人的品質(zhì)高尚、純潔。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中的四樣。
三、填空。
1、本文是按照方位的順序來寫的。通過寫三味書屋,告訴我們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珍惜時間,珍惜春天,珍惜早晨,爭做“東風第一枝”。本文的作者是吳伯簫。
2、三味書屋是三間的小花廳。還沒進門,迎面先撲來一陣清香。那清香純凈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蘭花香。
3、邁進后園,蠟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梅飄香而送暖,梅花開的時候,正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二十四番花信風,一候是梅花,開得最早。
4、作者寫蠟梅的用意:借花喻人(魯迅),用梅花開得盛比喻魯迅先生勤于寫作的一生;用梅花開得早比喻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用梅花的冰清玉潔比喻魯迅先生品德高尚、正氣凜然的人生。
5、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冻ㄠl(xiāng)拾》《阿Q正傳》《祝?!返染褪撬闹饕髌?。對敵人、他橫眉冷對;對人民,他滿腔熱忱。他筆下的著名人物形象:阿Q、孔乙己、祥林嫂、閏土。
6、魯迅先生名句: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寫作上了。
7、珍惜時間的名言名句: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jié)約時間?!喔艞墪r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莎士比亞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湟淮绻怅幰淮缃?,寸金難買寸光陰。
4、《古詩兩首》
一、多音字。
應(yīng):yīng(應(yīng)該)yìng(答應(yīng))落:luò(落后)là(丟三落四)
二、解釋。
游園不值:我在游園時沒有遇到主人。值:逢、遇到。應(yīng):應(yīng)該。憐:愛惜。蒼苔:青苔。
小扣:輕輕地敲。柴扉:用樹枝編成的簡陋的門。疏疏:稀疏。徑:小路。
深:深遠。樹頭:樹枝頭上。未:沒有。陰:樹陰。急走:快速奔跑。
三、填空:
《游園不值》:這首七言絕句描寫了作者游園未遇主人,紅杏出墻的動人情景。表現(xiàn)了春天有壓抑不了的生機,流露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題意:去游園,卻沒有遇到主人。
詩意:應(yīng)該愛惜這里的景物,不要讓木屐下面的齒踏壞了這翠綠的苔蘚。我輕輕地敲著柴門,很長時間也沒有人來開門。滿園的春色是關(guān)也關(guān)不住的,一枝紅杏已經(jīng)伸出墻外來了。
《宿新市徐公店》:描寫了幽靜安逸的田園風光,表現(xiàn)了詩人對兒童的喜愛和對田園風光的贊美。
題意:在新市一位姓徐的人開的旅店里住宿。
四、拓展:
1、關(guān)于描寫春色的詩:
《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關(guān)于描寫兒童的詩句:
《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池上》: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
設(shè)計說明
單元學習活動名稱為:“我愛閱讀”
學習活動貫穿整個學習單元,分四個板塊:
1.“讀書交流會”。(1課時)學生對于讀書有自己的認識,也了解一些關(guān)于讀書的名人名言,也有自己喜歡的作者、作品,有自己的讀書經(jīng)驗……單元學習開始尊重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安排一次交流活動。給學生一個自由交流的空間,能夠看到學生已有的成果,也可以看到學生在讀書方面的欠缺,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起點,有利于調(diào)整教學思路,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順學而導。
這一部分就安排綜合性學習,提出活動話題,設(shè)計方案。讓綜合性學習貫穿整個學習單元。
2.“品讀書滋味,悟讀書樂趣”(1-2課),目的是通過兩課的學習,讓學生和文本作者對話,獲得和作者大體相同的感受,對文本由基本的認同感,獲得閱讀感受;讓學生和文本對話,學習文本語言及基本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和自己對話,提出文本的限制,在生活中、在閱讀中找到自己的感受;讓學生之間相互對話,學習者之間的交流,有助于提高認識,獲得新感受新體驗。
3.“學讀書故事,習讀書方法”,(3-4課),目的是通過兩課的學習,讓學生從文本中獲得基本的讀書方法,同時慢慢總結(jié)自己的讀書方法,對自己適合什么樣的方法有所感受,有所領(lǐng)悟。
4.“匯報與展示”。
把口語交際·習作和交流平臺、展示臺中的內(nèi)容進行整合,組織一次交流活動,分為“談體會”(讀書感受、讀書方法、讀書樂趣等)“講故事”(自己的或者別人的)“辯論會”(開卷是否有益),這三個小活動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所側(cè)重,關(guān)鍵是引導學生反思學習過程,養(yǎng)成善于思考,善于總結(jié)的習慣。同時,對學習方法、學習體會做必要的總結(jié);學生根據(jù)交流的情況,完成一篇習作;組織一次成果展示,包括展示臺中提示的讀書記錄卡、班級圖書角、習作、訪談記錄、心得體會等。
讀書交流會
一、讀書交流
冰心說:“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蘇霍姆林斯基說:“會不會閱讀,決定著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
新學期又開始了,一本本新書又在等著我們?nèi)プx了。我們每個人至少都有四年的讀書經(jīng)歷了,讓我們回顧一下各自的讀書生活,交流各自的讀書體會。(出示下列提示)
暑假中同學們讀了什么書?
在幾年的讀書生活中有哪些讀書感受?
最喜歡看哪本書?
知道哪些關(guān)于讀書的名言?
知道哪些讀書人的故事?
……
在小組內(nèi)交流共同感興趣的話題。
選擇一兩個話題,全班交流。
二、我的讀書生活
有人覺得讀書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有些人卻覺得讀書是件快樂的事。你是怎樣看待讀書的呢?談一談你的讀書生活,說出你的觀點。(交流讀書生活,從中掀起讀書熱潮。)
三、我讀過的書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泵總€人讀一本書,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何況我們還讀了許多不同的書。我想,書中肯定有千百種滋味在我們心頭,就讓我們交流一下我們讀過的書。
四、訪問愛書人
我們?nèi)裟苷业阶x書樂趣,就會漸漸的變成一個愛讀書的人。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同學,請你準備好一兩個問題,去采訪一下他們,并作簡單記錄。
開始采訪活動。
交流采訪結(jié)果:說出自己準備的問題,教師做好記錄。
讀一讀被采訪人的回答。
談一談采訪后的收獲。
設(shè)計者:肖春華
學科:語文年級:五年級
教學內(nèi)容
竊讀記
教學目標
①認識“竊、腋”等七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饑腸轆轆”等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③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重點
抓住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領(lǐng)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①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②自學生字新詞。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預設(shè)
執(zhí)教者個性化調(diào)整
一、鋪墊孕伏.
二、探求新知
三、實踐應(yīng)用
四、全課總結(jié)
五、拓展練習
六、作業(yè)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讀書興趣
1、同學們,書籍能使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讀書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讀一本好書就好比吃上一頓美味佳肴。那么,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與感受呢?
2、剛才,同學們談得非常好,老師也感受到了你們讀書的樂趣。是??!讀書能使人奮進,使人進步,讀書也是一個人生命的需要。有這樣的一個小女孩,非常喜歡讀書,竟然去“竊書”。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竊讀記》。
3、板書課題。
4、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剛才同學們提出了那么多問題,那么就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什么事?
2、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nèi)容。
3、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三、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①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畫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②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fā)弄亂了,沒關(guān)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p>
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p>
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xiàn)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根據(jù)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還像在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讀了這句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jīng)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③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guān)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么?
c.相機指導朗讀。
四、深悟”竊讀”,回歸整體
出示課文插圖,激情: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里,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饑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投入地捧起書,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五、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①合作小組研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要求
a.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搜集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②匯報交流
③總結(jié):“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④誦讀句子。
六、回歸整體,理清層次
①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②嘗試分段,體會提煉作者的寫法。
七、積累內(nèi)化,課外拓展
①自選感興趣的、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并摘抄在作業(yè)本上。
②根據(jù)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板書設(shè)計:
放學后──邊走邊想──跨進店門──打開書閱讀──恐懼被發(fā)現(xiàn)──饑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
設(shè)計者:肖春華
學科:語文年級:五年級
教學內(nèi)容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個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讀懂詞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我談話的主要內(nèi)容。
3、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進一步開展有關(guān)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
把握訪談的主要內(nèi)容,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
教學難點
把握訪談的主要內(nèi)容,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guān)季羨林先生的資料。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預設(shè)
執(zhí)教者個性化調(diào)整
一、鋪墊孕伏.
二、探求新知
三、實踐應(yīng)用
五、拓展練習
六、作業(yè)
(一)談話引入,初讀課文。
1.同學們,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嗎?(葉圣陶、老舍等),那么你們見過這些作家嗎?有一位苗苗小同學不但見過很多著名的作家,還采訪過他們呢。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就是有關(guān)苗苗同學采訪著名作家季羨林爺爺?shù)膬?nèi)容。讓我們?nèi)タ纯此麄兌颊劻诵┦裁础?/p>
2.板書課題。
3.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讀通句。
4.檢查自讀情況。
(二)精讀課文,把握主要內(nèi)容。
1.自讀課文,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再讀課文,說說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問題?(閱讀、偏科、學習外語和積累古詩文)
3.結(jié)合插圖,體會文中人物的年齡、身份與情感,并通過感情朗讀表現(xiàn)出來。
苗苗:熱愛讀書的小學生,謙虛好問,對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
季老:平易近人,親切隨和,幽默中善于引導,滿含著對下一代的關(guān)愛之情。
(三)達成共識,感受閱讀樂趣。
1.在小組內(nèi),根據(jù)文中談到的問題,選擇一兩個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感受??梢蕴岢雠c文中人物不同的見解。
2.全班交流,重點交流“閑書”問題:
(1)在苗苗對季老的采訪中,他們用了很長時間在討論看閑書。那么到底閑書知什么,能結(jié)合課文談?wù)勀銈兊睦斫鈫幔?/p>
(2)同學們能從兩個人的交流中體會到閱讀能帶來歡樂,幫助寫作。老師也特別喜歡閱讀。我想這樣說,“閱讀,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知識的大門”。你能有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對閱讀的感受嗎?
(3)教師小結(jié):看來,“閑書”不閑,著名詩人也曾說過,“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今天,老師想說的是,如果你想學好語文,先愛上閱讀吧!
五、品味題目寓意。
再讀課題,說說題目的含義:
1.與二人名字相關(guān)。
2.寓意苗苗在求學和增長知識的路上剛剛起步,猶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營養(yǎng);季老學識淵博,學有建樹,恰似一株根深葉茂的大樹。
六、課外拓展:(任選一、兩項)
1.搜集名人讀書故事或讀書名言。
2.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閱讀,讀書時作摘抄或填寫閱讀記錄卡。
板書設(shè)計:閑書多看
偏科三貫通
學習外語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
教學內(nèi)容
走遍天下書為侶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復讀書的方法,并受到啟示。
4、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xù)開展關(guān)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情感,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整理部分讀書名言與讀書方法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預設(shè)
執(zhí)教者個性化調(diào)整
一、鋪墊孕伏.
二、探求新知
三、實踐應(yīng)用
四、全課總結(jié)
五、拓展練習
六、作業(yè)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huán)繞世界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為什么?
二、釋題明意,質(zhì)疑問難。
1、齊讀課題,“侶”是什么意思?(伴侶、同伴)課題是什么意思?2、質(zhì)疑課題。(為什么要選擇書為自己的同伴?)
三、初讀課文,識字讀句。
1、初讀課文。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詞讀準確,并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后,把生字新詞畫下來,標下段落序號。
2、認字讀詞。
①教師呈現(xiàn)詞語,學生自由拼讀;去掉拼音,指名領(lǐng)讀;讀對了大家跟讀。
②教師呈現(xiàn)文中帶有生字新詞的重點句子,請學生讀句。
③指導寫字。
師:你們認為這些生字中哪兩個字最難寫?誰來教老師寫。(著重指導“豫”、“趟”的寫法,學生可能認為其它字難寫,可以順勢指導,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導書寫。)
④讀通課文。
師:大家已經(jīng)有了較強的識字能力,一定會把課文讀得更好,請同桌之間合作讀書,每人一段輪流讀,互相聽評,幫助對方把書讀得更通順,更好。
四、整體感知,自讀自悟。
1、整體感知。
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2、自讀自悟。
師: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書為自己旅行的伴侶呢?接下來,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看看能否把我們課前提出的問題弄懂??梢赃x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感悟方法,拓展小練筆。
①感悟方法。
師: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她在讀書過程中是怎樣讀的?(生讀第7自然段。)
師:你認為作者讀書有方法嗎?(體會:思考、品味、欣賞、尋找新知、小結(jié)收獲、想象)師:你認為作者讀書有一定順序嗎?(體會“首先……然后……還……最后”的句式)
②關(guān)注練筆。
師:讀了文中作者的讀書方法,一定對我們有所啟發(fā),我們平時也讀了許多書,你是怎樣讀書的呢?請大家拿出習作本,寫一寫,注意用上“首先……然后……還……最后”的句式。
③展示練筆。選擇幾篇學生習作,請學生上臺朗讀交流。
④小結(jié)。通過學習課文,不僅知道了作者選擇一本書作為旅行伴侶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讀書的方法。參照作者的讀書方法,對我們一定有不少啟發(fā),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在以后的閱讀中去實踐、去體驗閱讀的快樂。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感知情感。
1、了解上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了解了作者帶一本書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讀書方法。
2、了解了作者的選擇,通過上一節(jié)課學習,你對作者有什么印象?(作者特別愛書,而且很會閱讀。)
3、既然作者如此熱愛書,愛讀書,我們應(yīng)該怎么讀課題?(齊讀)
二、體悟方法,品味情感。
1、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你認為課文中哪些語句表達了這種愛書、愛讀書的深厚情感,畫上記--號,想一想作者怎樣具體地表達這種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寫上批注。
2、檢查自讀情況,進行朗讀指導。
師: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句子表現(xiàn)了作者深愛書籍?說說作者是怎么表達這種情感的?指名讀相應(yīng)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導朗讀。
(1)假設(shè)。(第一、四、七自然段)
①學生談體會。(作者怎么表達自己愛書的情感的?怎么調(diào)動讀者的閱讀熱情的?)
②指導朗讀。(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選擇的事物應(yīng)讀出疑問的語氣,以突出作者對書的鐘愛。)
(2)比喻。(重點研讀。)
a.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c.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①引導學生體會把書當作朋友時的珍愛與親密;把書比作家時的溫馨和留戀;把書比作故地時的方便與依戀。
②把這三個句子連起來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作者用比喻對表達愛書之情的妙處。
③拓展練習。
師:根據(jù)你自己的讀書感受,填一填,讀一讀,尊重學生個性化見解。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如: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杯耐人尋味的綠茶,也是一盞陳年的佳釀。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段最難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邊一段喜愛的小曲。)
(3)設(shè)問(第三自然段)
①理解“毫不猶豫”。
②體會朗讀,體會回答果斷、愛書之切的情感。
(4)反問。
“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①學生交流體會。(每一次新的接觸都讓作者愛書的情感更進一層。)
②體會朗讀,體會反問、質(zhì)問的語氣。
(5)列舉交流學生自己搜集到的讀書的名言資料。
(6)朗讀全文,回歸整體。(可指名接讀。)
師:讓我們帶著對書的熱愛,再次體會作者假設(shè)、比喻、反問的表達方法!
三、閱讀鏈接,升華情感
師:請大家放聲朗讀《神奇的書》
1、畫出書神奇的地方。
2、想一想作者怎么表達的。
3、學習了課文,讀了這首詩,談?wù)勀銓?、對讀書的感受,誦讀這首詩歌。
板書設(shè)計:以書為侶熱愛讀書
理由:常讀常新
方法:思考、品味、小結(jié)……
教學內(nèi)容
我的“長生果”
教學目標
①認識“扉、癮”等生字。并通過互相提醒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重點感悟作者從讀書和作文中受益的語句。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實際,體會“長生果”的寓意,并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實際,體會“長生果”的寓意,并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預設(shè)
執(zhí)教者個性化調(diào)整
一、鋪墊孕伏.
三、實踐應(yīng)用
四、全課總結(jié)
五、拓展練習
六、作業(yè)
談話導入
①同學們都聽說過長生果嗎?(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jié)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jié)
第一單元知識點
1.《師恩難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作者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一位教學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fā)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边@句話的意思是田老師善于用講故事的形式給我上語文課,使我從小對文學產(chǎn)生了興趣,受得了文學的啟蒙。
3.關(guān)于感謝師恩的名句:
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4.八字成語列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陶校長的演講》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情真意切,充分體現(xiàn)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guān)懷和愛護。
6.本課每一問結(jié)構(gòu)類似,都是以“問的什么……為什么要問……希望怎么辦”的形式呈現(xiàn)的。
7.“建筑人格長城”指健全個人的人格?!罢嫒恕敝刚嬲\、不虛偽的人?!翱茖W的健康堡壘”指通過科學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強壯的身體。
8.陶行知的名言: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9.《古詩兩首》中《尋隱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課文主要寫了詩人與童子的問答,體現(xiàn)了隱者高潔的性格以及詩人對他的仰慕。詩人在問答中的情緒變化是滿懷希望……失望……一線希望……徹底失望。
《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的作品。詩人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的牧童行歌捕蟬圖。作者在對鄉(xiāng)村自然的描摹過程中,抒發(fā)了自己對鄉(xiāng)村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
10.《題秋江獨釣圖》是清代詩人王士禛的一首題畫詩。全詩通過九個“一”寫出了秋江邊漁人獨釣的逍遙。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詩人逍遙自在、怡然自得又難免孤獨寂寞的心情。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蘇教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蘇教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整理(蘇教版)
第一單元知識點
1.《師恩難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作者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一位教學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fā)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边@句話的意思是田老師善于用講故事的形式給我上語文課,使我從小對文學產(chǎn)生了興趣,受得了文學的啟蒙。
3.關(guān)于感謝師恩的名句:
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4.八字成語列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陶校長的演講》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情真意切,充分體現(xiàn)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guān)懷和愛護。
6.本課每一問結(jié)構(gòu)類似,都是以“問的什么------為什么要問--------希望怎么辦”的形式呈現(xiàn)的。
7.“建筑人格長城”指健全個人的人格。“真人”指真誠、不虛偽的人。“科學的健康堡壘”指通過科學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強壯的身體。
8.陶行知的名言: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9.《古詩兩首》中《尋隱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課文主要寫了詩人與童子的問答,體現(xiàn)了隱者高潔的性格以及詩人對他的仰慕。詩人在問答中的情緒變化是滿懷希望--------失望-----------一線希望----------徹底失望。
《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的作品。詩人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的牧童行歌捕蟬圖。作者在對鄉(xiāng)村自然的描摹過程中,抒發(fā)了自己對鄉(xiāng)村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
10.《題秋江獨釣圖》是清代詩人王士?的一首題畫詩。全詩通過九個“一”寫出了秋江邊漁人獨釣的逍遙。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詩人逍遙自在、怡然自得又難免孤獨寂寞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