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復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16九年級化學專題復習資料六酸堿鹽知識。
九年級化學專題復習資料六酸堿鹽知識
一、復習內(nèi)容和要求:
1、有關酸堿鹽的化學用語:電離方程式和常見物質(zhì)的俗稱和主要成分;
2、金屬活動順序表及其意義和應用;
3、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
4、八個常見的沉淀物:氯化銀、硫酸鋇碳酸銀、碳酸鋇、碳酸鈣氫氧化鎂、氫氧化銅、氫氧化鐵;
5、溶液的酸堿性與酸堿度的測定;
6、離子的檢測;
7、物質(zhì)的顏色和酸堿鹽的特性;
8、酸堿的通性和鹽的性質(zhì)。
二、典型考題解析JaB88.COM
例1.(2008年甘肅省)下列物質(zhì)按酸、堿、鹽順序排列的是()
A.Mg(OH)2、CuSO4、H2CO3B.HNO3、KOH、NaCl
C.CaCO3、NaOH、H3PO4D.H2SO4、KNO3、NaOH
解析:本題是考查酸、堿、鹽的判斷方法。只要掌握了酸、堿、鹽的概念及電離方程式的寫法,就不難得出正確答案。
例2.(2004年黃岡市)下列物質(zhì)的水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
A.稀硫酸B.氧化鈣C.濃鹽酸D.二氧化碳
解析:本題考查溶液的酸堿性。稀硫酸、濃鹽酸的水溶液呈酸性,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的通性,可見三種物質(zhì)的水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而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其水溶液呈堿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所以
例3.(2008年北京市豐臺區(qū))下列各組物質(zhì)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AgNO3、KNO3、HClB.NaOH、Cu(NO3)2、NaCl
C.H2SO4、NaCl、Na2CO3D.BaCl2、KNO3、NaCl
解析:本題考查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要使物質(zhì)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必須符合三個條件:(1)沒有沉淀析出;(2)沒有氣體放出;(3)沒有水生成。(A)有AgCl沉淀產(chǎn)生,(B)有Cu(OH)2沉淀生成,(C)有CO2氣體產(chǎn)生,(D)中的三種物質(zhì)不反應,在同一溶液中能共存。
例4.(2008年廣東?。┈F(xiàn)有四種物質(zhì):BaCl2、NaOH、CuO、Zn,請另選一種物質(zhì)按下列要求回答問題:
(1)只與上述四種物質(zhì)中的一種發(fā)生反應,則所選物質(zhì)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
(2)可與上述四種物質(zhì)都發(fā)生反應,則所選物質(zhì)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同學們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及相互反應規(guī)律選擇試劑進行化學反應的應用能力。解題時應先區(qū)別題給物質(zhì)的類別,BaCl2(鹽)、NaOH(堿)、CuO(堿性氧化物)、Zn(氫前面金屬),要使四種物質(zhì)與一種物質(zhì)都發(fā)生反應,這種物質(zhì)無疑是酸。因BaCl2中含Ba2+,要使Ba2+沉淀,則選擇的酸只能是硫酸。要選擇一種物質(zhì)和上述四種物質(zhì)中的一種反應,這種試劑可以是不和NaOH、CuO、Zn反應的可溶性硫酸鹽,或可溶性碳酸鹽,如Na2SO4、K2SO4、(NH4)2SO4、Na2CO3、K2CO3等。
三、習題精練:
1、恰好中和某NaOH固體時需要一定量的某質(zhì)量分數(shù)的鹽酸。若將鹽酸換成等質(zhì)量、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硫酸,則反應后所得溶液的pH()
A.7B.7C.=7D.無法確定
2、你認為下列實驗方案中,可行的是()
A.按溶解、過濾、蒸發(fā)的操作順序可以分離CaCl2、CaCO3的混合物
B.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證明溶液是鹽酸
C.用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除去密閉容器內(nèi)空氣中的氧氣
D.將pH試紙潤濕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到試紙上,測定其pH
3、等質(zhì)量的三種金屬分別跟足量的鹽酸反應時均生成了相同化合價的鹽酸鹽,其反應情況如圖所示,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A.金屬的活動性:A>B>CA
B.金屬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C>B>AB
C.金屬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A>B>CC
D.金屬的活動性:C>B>A
4、海水中的Na+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1.42%,如果其中的Na+全部以氯化鈉計算,則海水中氯化鈉
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
A、2.82%B、5.85%C、3.61%D、4.91%
5、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鐵粉,完全反應后過濾。不可能存在的情況是()
A.濾紙上有Ag,濾液中有Ag+、Cu2+、Fe2+
B.濾紙上有Ag、Cu,濾液中有Ag+、Fe2+
C.濾紙上有Ag、Cu、Fe,濾液中有Fe2+
D.濾紙上有Ag、Cu、Fe,濾液中有Ag+、Cu2+
6、在實驗室中用鋅、氧化銅、稀硫酸做原料制取銅,有下列兩種途徑:
(1)ZnH2Cu,(2)CuOCuSO4Cu
若用這兩種方法制得銅的質(zhì)量相等,下列敘述符合實驗結(jié)果的是:()
A.消耗相同質(zhì)量的氧化銅
B.消耗相同質(zhì)量的鋅
C.消耗相同質(zhì)量的稀硫酸
D生成硫酸鋅的質(zhì)量相同
7、某工廠排放的廢硫酸,擬選用下列物質(zhì)與之中和
物質(zhì)相對分子質(zhì)量市場參考價(元/kg)
CaCO31001.8
Ca(OH)2742.0
NH3176.5
NaOH4011.5
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錢來中和同樣量的廢硫酸,則應選擇()
A.CaCO3B.Ca(OH)2C.NH3D.NaOH
8、某同學在春天買了5盆同樣大小的同種植物,每天向花盆內(nèi)澆同樣量的水和液體肥料,不久植物開始發(fā)芽。為了研究植物生長與水和肥料間的關系,對5個花盆作了如下處理,然后觀察植物的變化。
花盆澆水量施肥量
1與以前相同與以前相同
2與以前相同比以前多1/2
3比以前少1/2與以前相同
4比以前少1/2比以前多1/2
5不澆水比以前少1/2
如果想要證明:過多施肥會引起植物枯萎,可以比較哪2個花盆?()
A.1與2B.2與3C.3與4D.4與5
9、有A、B、C、D四種物質(zhì)的溶液,他們分別是硫酸鈉、鹽酸、氫氧化鋇、碳酸鈉中的一種,它們之間能發(fā)生如下的反應:
①A+C→E↓+F②B+C→G↓+F③B+D→H+J+K↑
根據(jù)以上關系推斷:(填化學式)
A為__________B為__________
C為__________D為__________
10、請你參與某學習小組的探究活動,并回答相關問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把氫氧化鈉的片狀固體放在表面皿中,離開實驗室。三天后進行觀察。
發(fā)現(xiàn)問題:三天后片狀固體變成白色粉末狀固體了
提出問題:“白色粉末固體物質(zhì)是什么?”
建立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實驗:請你來完成以下實驗,把相關內(nèi)容填寫在表格中。
實驗方法及操作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
反思與應用:我們學過的哪些物質(zhì)還具有這樣的性質(zhì)?_______________
11、小新拿來一片黃色的金屬向同學炫耀說他撿到了黃金。小寶說他曾在網(wǎng)上看到過,有一種銅鋅合金外觀和黃金相似,常被誤認為是黃金。于是他與小新開始探究。
(提出問題)這塊黃色金屬是黃金?還是銅鋅合金?
(猜想)①小新認為是黃金;
②小寶認為是銅鋅合金。
(查閱資料)合金中的金屬保持各自的化學性質(zhì),金在高溫下不與氧氣反應,鋅在高溫下與氧氣反應生成白色固體。
(設計實驗)①小新設計的實驗是:截取一小片黃色的金屬放在石棉網(wǎng)上用酒精燈加熱;
②小寶設計的實驗是:截取一小片黃色的金屬放入硝酸銀溶液中。
(現(xiàn)象與結(jié)論)
(1)小新在實驗中觀察到黃色的金屬變黑,則他的猜想。黑色物質(zhì)是。
(2)小寶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反思與應用)假如你的觀點和小寶的觀點相同,你還可以設計的一個實驗是:
①截取一小片黃色的金屬放入溶液中。
②你設計的實驗中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12、下面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物質(zhì)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圖(各步反應條件和其他反應物均已略去),甲乙丙丁中有兩種金屬,其中一種金屬在地殼中的元素含量居所有金屬的第二位。請回答:
(1)丙、丁分別是、。
(2)有單質(zhì)生成且不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填序號)。
(3)寫出乙+水A+甲反應的化
學方程式:。
13、人吸入空氣,排出CO2等氣體。為了證明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CO2且能有效排除空氣中CO2的干擾,某學生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為了除去空氣中的CO2和檢驗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CO2,則錐形瓶Ⅰ、Ⅱ中加入的試劑為()
瓶Ⅰ瓶Ⅱ
ACa(OH)2NaOH
BNaOHCa(OH)2
C石蕊酚酞
DNa2SO4CaCl2
14、白色粉末M是由Na2CO3和NaHCO3組成的混合物。取甲、乙、丙三份質(zhì)量不同的M樣品分別跟50克相同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得到的氣體質(zhì)量與M的質(zhì)量關系如下表:
實驗組別甲乙丙
稀鹽酸質(zhì)量/克505050
加入M的質(zhì)量/克3.806.207.20
生成氣體的質(zhì)量/克1.762.622.62
試計算M中Na2CO3和NaH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各是多少?
相關知識
九年級化學《酸堿和鹽》知識點復習
老師在新授課程時,一般會準備教案課件,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化學《酸堿和鹽》知識點復習”,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九年級化學《酸堿和鹽》知識點復習
一、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
1、固體NaCl、KNO3、NaOH、Mg(NO3)2等不能導電,其水溶液能導電,所以酸堿鹽溶液能導電,但有機物溶液不導電。
2、氯酸鉀溶液中是否含有自由移動的氯離子?(沒有,只含有自由移動的氯酸根離子)
3、能導電的溶液中,所有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數(shù)等于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shù),所以整個溶液不顯電性。
二、幾種常見的酸和堿
1.鹽酸、硫酸的物理性質(zhì)、用途的比較
2.濃鹽酸、濃硫酸的特性
(1)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打開濃鹽酸的試劑瓶,會觀察到瓶口有白霧出現(xiàn),那是因為從濃鹽酸瓶中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形成鹽酸小液滴,故在開啟的瓶口處形成白霧,不是白煙。在化學中“煙”是指細小的固體顆粒,“霧”是指液態(tài)的小液滴。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劑。如果濃硫酸長期露置在空氣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使?jié)饬蛩岬娜苜|(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變小。濃硫酸能夠干燥不和它反應的氣體,如O2、H2、CO2等,但不能干燥能和它反應的NH3.
三、鹽化學肥料
常見的鹽
定義:能解離出金屬離子(或NH4+)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精鹽提純——去除不溶性雜質(zhì),得到的精鹽中還含有氯化鎂、氯化鈣等可溶性雜質(zhì)。
1、實驗步驟:溶解、過濾、蒸發(fā)
2、實驗儀器
九年級化學上冊復習資料(第六單元)
九年級化學上冊復習資料(第六單元)
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課題1金剛石、石墨和C60
2011屆九年級化學上冊復習資料--知識回顧2011屆九年級化學上冊復習資料--知識回顧2011屆九年級化學上冊復習資料--知識回顧
2011屆九年級化學上冊復習資料--知識回顧2011屆九年級化學上冊復習資料--知識回顧2011屆九年級化學上冊復習資料--知識回顧
1、研究表明,透明的金剛石、灰色的石墨和足球狀的C60都是由元素組成的。但是由于它們的不同,因此它們的性質(zhì)存在著差異。P104
2、純凈的金剛石是、形狀的固體。天然采集到的金剛石經(jīng)過仔細琢磨后,可以成為璀璨奪目的裝飾品。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的物質(zhì)。P104
3、石墨是一種色的由金屬光澤而不透明的細鱗片狀的固體。石墨很,有感,此外,石墨還具有優(yōu)良的性能。P104
4、木炭具有的結(jié)構,因此它具有能力。的吸附作用比木炭還要強。P105
5、C60分子是由個碳原子構成的分子,它形似。它應用于、等方面的研究。P105.106
6、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zhì)。碳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碳不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7、碳跟氧化銅反應的現(xiàn)象是;化學方程式是。在這個反應中發(fā)生還原反應,具有還原性。P108
8、碳還原氧化鐵的反應方程式是。P108
9、物質(zhì)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物質(zhì)的。P108
課題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0、在實驗室里,二氧化碳常用跟反應來制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P109
11、實驗室里制取氣體的裝置包括裝置和裝置兩部分。要確定氣體制取裝置時應考慮的因素有哪些P110
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2、在通常狀況下,二氧化碳是色味的,密度比空氣,溶于水。二氧化碳燃燒,也不燃燒。P114
13、往紫色石蕊試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會變色,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加熱溶液后,變___色,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P115
1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P115
15、固體二氧化碳叫,它升華時,大量的熱,因此可作劑,它還可以用于。P115
16、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物質(zhì)。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的措施有:;P117
17、一氧化碳是一種色味的氣體,它溶于水。能夠燃燒,并放出大量的熱,火焰呈色。一氧化碳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P117
18、一氧化碳有,血液中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色變成色,這是因為一氧化碳極易于血液中的結(jié)合。P117
19、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這說明一氧化碳具有性。右圖反應的現(xiàn)象有:1),
2),3)。反應時的操作順序是先,再。P118
酸堿鹽復習學案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大家都在十分嚴謹?shù)南虢贪刚n件。寫好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接下來的工作才會更順利!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于教案課件的?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酸堿鹽復習學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習目標】
1.鞏固常見酸堿鹽的化學性質(zhì);
2.進一步認識酸堿鹽與各類物質(zhì)間的反應規(guī)律。
3.培養(yǎng)分析、歸納知識的能力。
【重點難點】酸堿鹽的化學性質(zhì)及應用
【學習方法】討論、歸納
四.學習過程
復習
(一) 物質(zhì)的分類
桌面上放有:①鐵釘、②銅絲、③稀鹽酸、④氧化銅、⑤氫氧化鈉溶液、⑥稀硫酸、⑦碳酸鈉溶液、⑧石灰石、⑨酚酞溶液、⑩氧化鐵、⑾石蕊溶液、⑿石灰水。實驗老師讓小麗按:單質(zhì)、氧化物、酸、堿、鹽、指示劑進行分類整理。(溶液按溶質(zhì)進行歸類;混合物按主要成分進行歸類)請你也來試著進行一次整理。(填序號)
單質(zhì): ;氧化物: ;酸: ;堿: ;鹽: ;指示劑: 。
(二)物質(zhì)的鑒別
小麗同學發(fā)現(xiàn)桌上有兩瓶沒有標簽的無色溶液,回想起應該是稀鹽酸和石灰水,她想給這兩瓶溶液貼上標簽,請你幫助她,取用什么試劑采取什么方法可以把兩瓶溶液區(qū)分開呢【學生討論解決方法】
方法一: ;
方法二: ;
方法三: ;
方法四: ;
方法五: 等等
(三)[歸納]常見酸堿鹽的化學性質(zhì);
在這次物質(zhì)鑒別中,你一定應用了酸、堿的多種化學性質(zhì),請你歸納一下。(各小組派一個學生板演)
1、酸在溶液中均能解離出 離子,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其性質(zhì)
⑴酸的化學性質(zhì):(可用化學方程式舉例,并注冊反應引起的條件)
①
② ( )
③
④
⑤ ( )
2、堿在溶液中均能解離出 離子,所以堿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其性質(zhì)有:
⑵堿的化學性質(zhì):(可用化學方程式舉例,并注冊反應引起的條件)
① ( )
②
③
④ ( )
⑶鹽的化學性質(zhì):(可用化學方程式舉例,并注冊反應引起的條件)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四)【擴展與練習】是所有的酸、堿、鹽之間都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嗎?酸、堿、鹽之間發(fā)生反應的規(guī)律是什么?請你快速判斷下列物質(zhì)間是否發(fā)生反應?說明理由。
判斷反應能否發(fā)生:能發(fā)生的寫出化學方程式,不能的打“×”。
1)H2SO4+BaCl2 - - 2)Na2CO3 + HCl--
3)Na2CO3+Ca(OH)2 - - 4) NaCl + ZnSO4 --
5)MgCl2+KNO3 -- 6) MgSO4 + BaCl2--
7)NaOH+CuSO4 -- 8)MgSO4 + NaCl --
9)AgNO3+KCl-- 10)BaSO4+Na2CO3--
(五)[歸納小結(jié)]:請你歸納:
復分解反應能否進行,需考慮的因素:
(六)[總結(jié)與思考]:
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也許您也喜歡下面的內(nèi)容:酸堿鹽復習教案金屬和金屬材料復習學案人教版化學酸和堿復習課教學案碳及其氧化物的化學性質(zhì)的復習學案人教版化學酸和堿復習學案人教版化學之二溶液復習學案人教版化學《酸》復習學案人教版化學酸和堿復習學案人教版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復習學案溶液復習教案人教版化學酸堿知識復習教案酸、堿、鹽化學性質(zhì)的復習教案身邊的化學物質(zhì)—水復習教案《溶液》總復習課學案九年級化學實驗專題復習教案化學計算復習導學案《氣體的制取》復習課教學設計化學實驗復習:“物質(zhì)鑒別”教學設計化學實驗復習:“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教學設計化學實驗復習:“氣體的制備、檢驗與凈化”化學實驗復習:專題六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化學實驗復習:專題五化學實驗探究的思路化學實驗復習:專題四物質(zhì)的推斷化學實驗復習:物質(zhì)的鑒別(酸堿鹽專題復習)化學實驗復習:專題二氣體的制取、凈化和檢驗化學實驗復習:專題一常見儀器及其基本操作化學九年級總復習:化學計算化學計算中考復習教案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復習課有機化合物中考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