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微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106.1電壓學案。
6.1電壓學案
【學習目標】
1.說出電壓的作用;確認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說出電壓的單位及各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3.記住干電池、蓄電池、家庭電路的電壓值.
4.學會用類比的方法分析問題.
【主體知識歸納】
一、電壓
1.電壓的作用:電壓是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它是由電源提供的.
2.電壓的單位及換算:電壓的基本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
此處還有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它們的換算關系是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二、電源
從能量轉換的角度看,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換成電能的裝置;從電壓的角度看,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從維持電流的角度看,電源是電路中維持持續(xù)電流的裝置.
不同的電源,提供電壓的本領不同,干電池的電壓是1.5V,鉛蓄電池的電壓是2V,家庭電路的電壓是220V.
【基礎知識講解】
1.形成電流的原因是什么?
當接在電路中的燈泡發(fā)光時,你一定很清楚電路中有電流.如果問電流是怎樣產生的,你可能會說因為電路中接有電源.那么,有電源為什么就會有電流呢?讓我們先進行下面的比較.
“水路”和“電路”的比較
水路電路
示意圖
組成部分及其作用水泵(保持一定的水壓)
水管(傳輸水流)
渦輪(利用水能工作的設備)
閥門(控制水流的通斷)電源(保持一定的電壓)
導線(傳輸電流)
燈泡(用電器)
開關(控制電流的通斷)
工作原理
說明以上是通過類比的方法認識和理解電壓的作用,但電壓與水壓之間有本質區(qū)別,“電壓”并非“電的壓力”.
2.有電流通過的電路,兩端必定有電壓存在,這是因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但是,電路中有電壓就一定有電流嗎?請你結合圖6—1所示的電路圖進行分析,然后以“電路中有電流的條件”為題做一個簡要的歸納.
例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要導體中有自由電荷存在就能形成電流
B.電路中有了電源就能形成電流
C.在閉合電路中要得到持續(xù)的電流必須要有電源
D.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解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要得到持續(xù)的電流,導體中必須有大量自由移動電荷,電路必須是閉合的,并且必須要有電源.所以A、B均不正確.
正確選項CD.
【同步達綱練習】
1.水壓是產生____的原因;____是產生電流的原因,而電源是提供____的裝置.電源的正極聚集____,負極聚集____,在電源的正、負極之間就產生了____.
2.500mV=____V=____μV200V=____kV
3.一個小電動機正常工作,要求電源電壓是6V,需_______節(jié)蓄電池串聯或需____節(jié)干電池串聯.
4.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電路中有電源,電路中就一定有電流
B.電路中有電源,電路兩端一定有電壓
C.電源的正極可能有多余的負電荷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5.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各種型號的干電池中,分1號、2號、5號等.當用它們分別作電源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它們提供的電壓一樣大
B.1號電池的電壓最高
C.2號電池的電壓最高
D.5號電池的電壓最高
6.下面的數據中,符合或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A.人體安全電壓不高于36V
B.家庭電路電壓為220V
C.大型發(fā)電機發(fā)電電壓為104V
D.電子手表中氧化銀電池電壓為1.5V
7.關于電壓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壓是使電荷產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一種壓力
B.電壓是使電路中產生電流的裝置,它使金屬導體中電子由電源正極通過電路流向負極
C.電壓是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它使金屬導體中的自由電子由電源負極流向正極,形成電流
D.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而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不同的電源在電路兩端形成的電壓都相同
【思路拓展題】
想一想
如圖6—2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后發(fā)現燈L1和L2發(fā)光,說明電源電壓加在燈泡兩端,形成了電流.當開關S斷開后,燈泡兩端有沒有電壓?開關兩端有沒有電壓?電源兩端有沒有電壓?
讀一讀
物理學家伏打簡介
伏打(1745年~1827年),意大利物理學家,對電流的早期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伏打從1765年開始從事靜電實驗研究.1775年他發(fā)明了起電盤(靜電起電機),1787年他發(fā)明了靈敏的麥秸靜電計.他的最大功績是發(fā)現了兩種不同金屬接觸時產生電壓的現象,發(fā)明了伏打電池.
1780年,博洛尼亞大學的解剖學和生理學教授伽伐尼在解剖青蛙時偶然地發(fā)現蛙腿的痙攣,伽伐尼將這一現象歸因于“動物電”.伏打注意到伽伐尼的發(fā)現,做了許多動物電實驗.1793年他否定了動物電的存在,提出了著名的電的接觸學說.他以不同金屬聯成的環(huán)接觸蛙腿及其背,從而成功地使活青蛙痙攣.他還觀察到由兩種金屬聯成的彎桿,一端放到眼睛附近,當另一端與嘴接觸的瞬間有光亮感等.伏打由此猜測,這些實驗中最根本的是不同金屬的接觸,并且通過進一步的實驗斷言,伽伐尼電池產生于兩種不同金屬的接觸.
伏打將導體分為第一類導體(金屬)和第二類導體(潮濕導體).他證實,只有通過不同類導體的接觸才可能產生“電動勢”(指伏打用語).他又發(fā)現產生電循環(huán)的本質條件必須是由兩種不同的第一類導體和第二類導體組成回路.1799年,他發(fā)明了一種由一片片潮濕的紙板隔開的一對對鋅板和銅板組成的伏打電堆.他還發(fā)明了第一個伏打電池組.伏打電堆和伏打電池在此后的一段時間里成為產生電流的惟一手段,它們的發(fā)明和應用開拓了電學的研究領域.
為紀念伏打在電學上的貢獻,人們將電壓的單位以他的姓氏命名為伏特.
參考答案
【同步達綱練習】
1.水流電壓電壓大量正電荷大量負電荷電壓
2.0.55×1050.23.344.B5.A
6.ABCD7.C
【思路拓展題】
想一想
S斷開后,燈泡兩端無電壓;開關S兩端(a、b)有電壓;電源兩端有電壓.
擴展閱讀
6.1鐵的性質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準備教案課件的時刻到來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規(guī)范的完成工作!你們會寫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6.1鐵的性質”,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第一節(jié)鐵的性質
一.知識教學點
1.鐵的物理性質。
2.鐵的化學性質(跟氧氣、鹽酸、稀硫酸和硫酸銅的反應)。
3.鋼鐵的生銹和防銹。
二.重、難、疑點
1.重點:鐵的化學性質。
2.難點:對“鐵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理解。
3.疑點:建立反應條件對化學反應的結果有很大影響的觀點。
三.教學步驟
[提問]:結合日常生活,說一說你所知道的鐵的知識?
[教師活動]:結合學生已有的感性材料,引導他們進行整理。這時候再出示鐵的標本,讓學生觀察鐵的“真正面目”。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分析,得出鐵的物理性質。
[板書]:一.鐵的物理性質
純鐵是一種銀白色固體,有金屬光澤,質軟,能導電,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為7.86g/cm3,熔點為1535℃,沸點為2750℃。
[提問]:前面我們在哪里學習過其他物質與鐵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學生回答]:(1)能與O2反應;(2)能與稀HCl,稀H2SO4反應等。
[教師活動]:進一步引導學生回憶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的實驗現象,以及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設問]: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如果把鐵長時間放置在空氣中,結果會怎么樣呢?
[板書]:二.鐵的化學性質
1.鐵跟氧氣的反應
(1)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Fe3O4
[師生活動]: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而在純氧中卻能燃燒,鐵絲在干燥的空氣中不易生銹而在潮濕的空氣中卻極易生銹等。
[講解]:純鐵在干燥的空氣中比較穩(wěn)定,含雜質的鐵在潮濕空氣中會與空氣中的O2、水分作用而生銹,鐵銹主要成分是:Fe2O3。
[板書]:(2)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主要成分是:Fe2O3。
[提問]:根據鐵生銹的條件,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如何來防止鐵生銹,以及你知道的用什么方法可以使鐵不容易生銹?
[板書]:a.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潔凈和干燥
涂油漆
(3)防止鐵生銹的方法b.覆蓋保護層涂油
形成保護膜:烤藍、電鍍
c.制成不銹鋼
[實驗]:完成實驗6-1、6-2,并觀察反應過程中的現象和反應前后溶液顏色的變化。最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得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2.鐵與稀HCl、稀H2SO4的反應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3.鐵與CuSO4溶液的反應
(1)現象:a.鐵表面覆蓋有紅色的銅
b.溶液由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
(2)化學方程式:Fe+CuSO4FeSO4+Cu
[教師活動]:鐵與CuSO4溶液的反應,講一下我國濕法冶金的歷史,并根據以上各點總結出鐵的化學性質。
[板書]:小結:鐵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在一定條件下,可跟多種非金屬單質及某些化合物發(fā)生化學反應。
四、布置作業(yè):P120課后題
“電壓”,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開始動筆寫自己的教案課件了。是時候對自己教案課件工作做個新的規(guī)劃了,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你們了解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電壓”,》,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電壓的作用、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知道電壓的單位伏特、千伏、毫伏及相互關系;
3、記住干電池和家庭電路的電壓。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想象、類比、推理能力,搜集信息能力。
情感目標
1、體會類比是科學研究的常用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學科知識聯系實際的意識。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從學生熟悉的“燈泡發(fā)光、電動機磚動”現象提出問題:燈泡發(fā)光、電動機轉動,都需要電流,那么電流是怎樣形成的呢?引起學生思考。
學生在思考后得不出結論的情況下,需要教師的講解點撥。電流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怎樣讓學生對其有一個形象的了解,教材用水流類比電流、閥門類比開關、渦輪類比電燈、抽水機類比電源、水位差類比電壓。讓學生體會用“水位差是形成水流的原因”類比“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用“抽水機是形成水位差的原因”類比“電源是形成電源的原因”;用“流動的水沖動水輪機轉動”類比“流動的電荷使燈泡發(fā)光”。
在學生初步知道電源、電壓、電流的作用后,介紹了電壓有高低、電壓的單位;介紹了生產、生活中的用電器的電壓值,是學生感覺到“電壓”就在我們身邊。
電壓概念的初步建立過程充分體現了“類比的科學方法”,把難懂的概念用通俗的方法說明使學生容易理解。
教法建議
演示一個顯示電路通電的實驗(小燈泡發(fā)光),啟發(fā)指出電路中有電流。提問電流是怎樣產生的?若學生回答是因為電路中接有電源,則可進一步提問:有電源為什么就會有電流呢?學生的回答一般是不完全的,在指出它們的正確方面以后,就此引入新課。
1.用類比法講解電流形成電流原因
對初中學生可以采用類比方法,說明電壓使電路中形成了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首先作好課本圖6-1演示實驗,讓學生看到A、B兩杯水面高度不同是形成水流沖動渦輪轉動的原因,當水面相平后,水就停止了流動。要讓水持續(xù)流動,就需要用抽水機把B杯中的水抽到A杯,使兩杯水面再次形成液面差。接下來演示課本圖6-2實驗并用掛圖與圖6-1進行類比說明:
由以上類比,啟發(fā)學生歸納出:水的流動是因為有水壓,電荷作定向移動是因為有電壓。因此可知電壓使電路中形成了電流,電源使提供電壓的裝置。
注意:講授電壓時,還需著重指明是那段電路兩段的電壓。常說的“電路上的電壓”,指的是“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
2.電壓的高低和單位
先從水壓有大小引出電壓也應有大?。ǜ叩停?,在做下面的實驗:
(1)用1節(jié)、2節(jié)、3節(jié)干電池分別給同一個小燈泡通電(選用額定電壓為3.8V的燈泡),小燈泡的亮度不一樣。
(2)用手搖發(fā)電機給一個小燈泡通電,改變手搖的快慢,小燈泡的亮度不同。從小燈泡的亮度不同,說明不同電源產生的電壓不同。
(3)介紹電壓的單位:伏特(V)。一接干電池電壓1.5V,家庭電路電壓220V。比伏大的單位有千伏(kV),高壓輸電線間的電壓達幾千伏甚至到幾萬伏。比伏小的單位友毫伏(mV)。
(4)在講完電壓的單位之后,認真地介紹課本圖6-4的幾種電壓值,還可以多介紹一些生產、生活中用電器的額定電壓值,可以布置查找記錄電源、用電器額定電壓值的家庭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5)討論“想象議議”中的問題,可以起到鞏固、歸納本節(jié)知識的作用:用電器工作需要通過電流,產生電流需要在用電器兩端加上電壓,提供電壓需要電源。
--方案
教學過程應當體現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師、生互動”的新理念,為避免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設計一系列能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提出,引導學生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知識、鞏固知識、學習方法、片楊能力。
一、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思考
電燈發(fā)光、電冰箱制冷等用電器工作時都有電流通過,電荷是怎樣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呢?在學生思考不得其解的時候,教師進行下面的活動。
二、類比說明,講解電壓
1.演示水流沖動渦輪機轉動實驗,提出問題:水為什么會流動?怎樣才能使水持續(xù)流動?兩容器水面有高度差,水才會流動;抽水機不斷地把低處的水抽到高處,使兩容器內保持一定的水面高度差。
2.演示小燈泡發(fā)光實驗,用類比方法講解“電壓使電路形成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類比的方法要具體,可以參考下面的方式:
3.對電壓高低的認識,要從具體現象入手,使學生對電壓的高低有直觀的認識??梢匝菔尽袄貌煌?jié)數干電池給同一小燈泡供電,觀察其亮度的變化?!庇纱苏f明,燈泡兩端的電壓越高,表現出燈泡發(fā)光越亮。在此基礎上,再演示用手搖發(fā)電機給一個小燈泡通電,改變手搖的快慢,小燈泡的亮度不同。從小燈泡的亮度不同,說明不同電源產生的電壓不同。
三、電壓的單位
1.電壓的單位教學可以直接給出定義,但對伏特、千伏、毫伏間的換算要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落實。
2.對電壓單位的初步認識,可以從生產、生活中的一些電源、用電器的電壓標值中確認識、去了解。
以上教學要求和方法,是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對一般的學校和學生都應該能做到。如果有的學校沒有小抽水機和渦輪,可以用下面的實驗加以說明:
如圖2,兩個玻璃杯容器底部用一根軟膠管相連,中間用卡子卡住,兩邊的水面不相平,當把卡子打開后,看到水從A容器流向B容器。A、B容器水面相平后,水停止了流動。由此說明水面的高度差是使水定向流動的原因。
接下來可以提問:要讓水持續(xù)不斷地流動,應當采取什么方法?
不斷地把B容器中的水舀到A容器中,使A、B容器保持穩(wěn)定的水面高度差。接下來說明,舀水的工作可以用抽水機來完成,給出掛圖說明。
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討論電壓和電流的關系。典型例題可以組織學生討論。
例題關于電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路兩端有電壓,電路中就一定有電流
B.電路中無電流,電路兩端就一定無電壓
C.電路兩端必須有電壓,才可能有電流
D.電路中有電流,電路兩端就一定有電壓
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練習電壓單位換算。如:220V=______kV,4.5V=______mV。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查閱關于“列車速度”的資料
【組織形式】學生小組
【參考題材】
1.列車發(fā)展的歷史,包括我國的發(fā)展史和世界的發(fā)展史。
2.各個階段的列車的速度。
3.各個階段的列車的形式(例如蒸氣機到磁懸浮列車)。
4.世界各地區(qū)對列車發(fā)展的貢獻。
【評價方案】
1.網上查閱的資料,列出歷史記錄。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在此基礎上,看看學生能提出什么更深入的問題。
電壓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電壓,知道電壓的作用.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知道電壓的單位,能對電壓的不同單位進行換算.
3.記住干電池、家庭電路及人體安全電壓的電壓值.
4.知道電壓表的用途及符號,會正確使用電壓表,能正確地讀出電壓表的示數.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觀察小燈泡亮度的變化,獲得電路中電流的強弱信息,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學生正確使用電壓表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學會閱讀說明書,養(yǎng)成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工作作風.
●教學重點
建立電壓的初步概念;通過實驗觀察理解電壓的作用.
●教學難點
電壓表的正確選擇、連接及讀數.
●教學方法
實驗法、觀察法.
●教具準備
干電池若干、燈座、小燈泡、開關、導線若干、電壓表、電流表、投影儀、家用手電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電壓”這個詞聽起來也不陌生.同學們知道哪些知識與電壓有關呢?
[生]手電筒里電池有電壓,電壓值是1.5V.
[生]電子表和電動玩具車里用的電池也有電壓.
[生]高壓線上有電壓,人不能靠近.
…
[生]到底什么是電壓?電壓是哪來的?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什么是電壓.
二、進行新課
[探究]什么是電壓?
[師]請兩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出串聯電路圖并利用干電池、小燈泡及導線、開關連接串聯電路.電路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請同學們觀察.
[生]小燈泡發(fā)光.
[師]取走干電池,補上一段導線,再閉合開關,請同學們觀察.
[生]小燈泡不亮.
[師]導線和燈絲都是金屬制成的,不是有大量自由移動的電子嗎?為什么燈不發(fā)光呢?
[生]只有電子產生了定向移動,才能形成電流,小燈泡才會發(fā)光.
取走電源,換上導線,導線中雖然有大量的自由電子,但不發(fā)生“定向”移動,所以沒有電流,小燈泡不亮.
[生]電路中必須有電源,才能使電路中的自由電子產生定向移動,電路中才會有電流.
[師]也就是電源的兩極間存在著某種“力量”迫使整個電路中的電子產生了定向移動.我們就把電源兩極間的這種作用稱為“電壓”.
[板書]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而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想想做做]
[師]改變電路中接入的電池的多少,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燈泡的亮度相同嗎?
[生]接入電路中的電池不同時,燈泡的亮度不同.
[生]接入兩節(jié)電池時比用一節(jié)電池時燈亮.
[師]這樣的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生]用一節(jié)電池做電源和兩節(jié)電池做電源的電壓不同,不同的電壓產生的效果不同.
[生]電源的電壓越大,電路中的電流就越大,燈泡就越亮.
[師]同學們精彩的回答,說明大家對電壓的概念已有所掌握.哪位同學還知道電壓的代表符號及單位是什么?
[生]電壓的符號是“U”.
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簡稱為“伏”,單位符號是“V”.電壓常用的單位還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kV=103V1mV=10-3V1μV=10-6V.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P5,閱讀書中小數據,了解常見電壓值,記住干電池的電壓值.人體安全電壓值及家庭電路的電壓值.將數據中以千伏、毫伏為單位的數值化成以伏特為單位,以伏特為單位的數值化成以千伏或毫伏為單位.
[同學們練習,教師巡視]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電池有電壓,在閃電的云層間也會有很高的電壓,以前的學習中大家還了解過“生物電”,生物體內也會產生電壓嗎?
[投影]
●電鰩
●電鰻
[師]同學們在課后也可以查閱有關的資料了解相關的內容.
[師]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對電池及電壓已有所了解.如果老師現在有幾節(jié)不同的電池,由于不小心將電池上標稱的電壓值磨掉了看不清楚,但必須知道其電壓值是多少,大家可以幫助我嗎?
[生]找到和老師的電池相同的電池,看看上面標的值是多少.
[生]用電壓表測量電池的電壓.
[師]大家的主意不錯.電路中電流的大小用電流表測量,電壓的大小可以用電壓表來測量.但是,什么樣的表是電壓表呢?
出示幾種電表,讓同學們分辨.
[師]請一位同學從這幾塊表中選出電壓表,并說出選擇的依據.
[生]表盤上標有字母“V”的就是電壓表.因為電流的單位是安培(A),標有“A”的是電流表.電壓的單位是伏特(V),標有“V”的就是電壓表.
[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并進一步向同學們介紹電壓表的分類,如演示用表、學生用表等.
[師]同學們一定還記得電流表在電路圖中的符號,電路中電壓表又該如何表示呢?
[生]電路中電流表符號是○A,電壓表符號應該是○V.
[投影]“電壓表”
請同學們觀察如投影所示的電壓表,根據以前學過的電流表的知識,認識電壓表.
[生]①該電壓表的零刻度線在表盤的最左端.
②該電壓表有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一個公共的“-”接線柱和兩個“+”接線柱.
③使用“-”和“3”兩個接線柱時,量程是3V,刻度盤上每一大格表示“1V”,每一小格表示“0.1V”;使用“-”和“15”兩個接線柱時,量程是15V,刻度盤上每一大格表示“5V”,每一小格表示“0.5V”.
④電壓表中間的旋鈕可以調零.
[師]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電壓表.該怎樣用它來測量,如何使用電壓表呢?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教材P6“使用說明書”,回答書中提出的問題,總結出電壓表使用的一般規(guī)則.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使用說明書”,提醒同學們不需要讀懂說明書中的所有內容.
問題(1):電壓表應該和被測用電器怎樣連接?具體接法是什么?
[生]用直流電壓表測量某元件兩端電壓時應與這個元件并聯.具體的接法是:標有“+”號的接線柱應靠近電源的正極,標有“-”號的接線柱要靠近電源的負極.
教師通過引導應使學生明白:雙量程電壓表的三個接線柱中有一個是公共的接線柱標有“+”或“-”.如公共接線柱標出的是“+”則剩下的兩個接線柱皆為“-”接線柱;如果公共接線柱標出的是“-”,則剩下的兩個接線柱皆為“+”接線柱.
問題(2):如何確定電壓表要使用的量程?
[生]電壓表的量程必須大于被測電路兩端的電壓.
[生]如果能判定被測電壓不超過15V,可以先用“0~15V”的量程測;如果測出的電壓不超過3V,可以改接“0~3V”的量程,提高測量的準確性.
[師]同學們知道了怎樣使用電壓表.現在請兩位同學將電壓表接入我們開始連接的串聯電路,測量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另兩位同學一起在原來畫出的電路圖上加入電壓表,并在圖中標出電壓表的“+、-”接線端.
[投影]接入電壓表后的電路.
全體同學認真檢查.電路無誤后合上開關,觀察電壓表的示數.
[師]電壓表的示數是多少?如何讀數呢?
[生]電壓表的指針向右偏得越多,表示電壓越高.
[生]讀數時,首先應該看清選用了電壓表的哪個量程,知道滿刻度表示的電壓值.第二,要看清該量程下一大格表示的電壓值是多少?每一大格又分成了幾個小格,每一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多少?第三,看清測量時,指針停在哪個大格,哪個小格上.然后讀出來.
[師]如果指針沒有指在刻度線上,而是指在兩刻線之間,該如何讀數呢?
電流表、電壓表都不需要估讀.測量時,指針的位置離哪條刻線近,就按哪條刻線算.
[投影]練習題
1.讀數練習:利用指針能活動的刻度盤.
(1)量程已知且不變:指針在不同位置時電壓表的讀數是多少?
(2)指針的位置不變,接不同的量程時,電壓表的讀數分別是多少?
2.一名同學使用學生用電壓表測電壓.這只電壓表有兩個量程:0~3V,0~15V.經判斷選用0~3V這一量程連入電路.但是0~3V的刻度盤上的數字模糊不清,無法準確讀出實驗數據,于是他從0~15V刻度盤上看到指針在12.5V處,從而判斷出實驗測得電壓是_________V.
通過思考此題,引導學生總結得出:指針指在同一位置時,從0~15V刻度盤上讀出的電壓值是從0~3V刻度盤上讀出的電壓值的5倍.
[師]電壓表、電流表不僅外形相似,構造也相似.因此,在使用上它們有相同的地方,但它們測量的又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同學們要注意區(qū)分.
同學們一起歸納電壓表的使用規(guī)則:
板書:二要、一不、二看清
二要:電壓表要并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要使電流從電壓表的“+”接線柱流入,從電壓表的“-”接線柱流出.
一不:被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二看清:讀數時一要看清電壓表所用的量程;二要看清每一小格所表示的數值.
[想想議議]
[師]電壓表的接線柱旁都標有“+、-”號.使用規(guī)則要求電流必須從電壓表的“+”接線柱通入,從“-”接線柱流出;還要求被測電壓值不能超過電壓表的量程.請同學們思考:
[投影]
1.如果正、負接線柱接反了,會出現什么現象?
2.如果被測電壓超過了電壓表的量程會出現什么現象?
3.如果事先不能估計被測電壓的大小,應怎樣選擇量程?
[生]如果正、負接線柱接反了,指針會反向偏轉,即向沒有刻度的方向偏轉.
[生]如果被測電壓超過了電壓表的量程,電壓表的指針可能會超出刻度盤上的刻度線.
經過大家的討論并結合演示(注意不允許學生效仿),肯定同學們的回答.強調這兩種情況的后果是不僅測不出電壓值,電壓表的指針還會被打彎甚至損壞電表.
在事先不能估計被測電壓的情況下,可以用“試觸”的辦法來選擇量程.連接好電路后,在合上開關時輕輕接觸一下就斷開,同時觀察電壓表指針的偏轉情況.如偏轉過激,指針超出了表盤刻度線,則電壓表量程太小,應換用較大量程;如果電壓表指針偏轉角度太小,則電壓表量程太大,應換用小量程.
“試觸”的方法在電學中很重要,利用試觸的方法不僅可以選擇電壓表的量程,還可以判斷電源的正負極;判斷電壓表正、負接線柱連接是否正確.
[想想做做]
出示家用手電筒及干電池若干節(jié).
[師]請一位同學將干電池裝入手電筒,并能使手電亮起來.同學們仔細觀察,怎樣裝電池,才能使手電發(fā)光?
[生]第一節(jié)電池正極朝前,第二節(jié)電池的正極和第一節(jié)電池的負極接在一起,第三節(jié)電池的正極和第二節(jié)電池的負極連在一起.
[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請同學們將剛才的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畫出來.
學生畫圖,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畫出正確的圖形,并請一位同學將正確的圖畫在黑板上.
[師](結合學生畫出的正確的電路及電路圖)說明:像這樣將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依次連接起來就叫電池的串聯.這幾個電池合在一起叫電池組.余下的一個正極和一個負極就是電池組的正極和負極.根據以前學過的知識,同學們可以探討什么是電池的并聯.
[師]請同學們分組測量每節(jié)電池的電壓和電池組的電壓,并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
[生]用電壓表測電池的電壓,就要把電壓表并聯在電池兩端.電壓表可以不經用電器直接連到電源的正負極上嗎?
[師]這位同學的問題非常好.這種認真的態(tài)度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電壓表可以直接連接在電源的兩極上.這也正是電壓表與電流表使用中的一個區(qū)別.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操作完畢,各組匯報實驗結果.
第一組:用兩節(jié)電池,每節(jié)電池電壓是1.5V,電池組電壓為3V.
第二組:用三節(jié)電池,每節(jié)電池電壓是1.5V,電池組電壓是4.5V.
第三組:…
[師]根據各組的實驗結論,誰能總結出電池電壓和電池組電壓之間的關系?
[生]串聯電池組的電壓,等于各個電池電壓之和.
[師]同學們的表現非常棒.課后同學們還可以再比較電池的倒接和順接究竟有什么不同,電池“并聯”成電池組電壓會怎樣變.現在請同學們一起來小結本節(jié)內容.
三、小結
利用投影儀投影如下的表格,請同學們填寫.
四、動手動腦學物理
1.連接圖如下:
連接過程中要注意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以及量程的選擇要正確.
也可以換用其他電器進行練習.
2.如下圖,將圖中連接正(或負)接線柱的導線松開,將電壓表正(或負)接線柱的塑料帽扭下來露出接線的金屬柱.用導線(線芯的金屬絲)迅速碰撞電壓表的金屬柱,觀察電壓表指針偏轉情況.若電壓表反偏,說明電壓表正接線柱接的是電源的負極,電壓表負接線柱接的是電源的正極.若電壓表正偏,說明電壓表正負接線柱連著的分別是電源的正負極.這就是用“試觸”法判電源極性.也可以用“試觸”法來判斷電表接入量程的大小是否合適,這種方法在實驗中經常要用到.
3.如圖:甲連接的是0~3V的量程,最小刻度是0.1V,所以甲的讀數為2V;乙中連接的是0~15V的量程,最小刻度是0.5V,因此乙讀數為12.5V;丙中連接著小量程,其讀數為0.1V×6=0.6V.
4.這位同學連接的電路,測量的是兩只燈泡的總電壓,而不是左邊燈泡的電壓.正確的連接如下圖:
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