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安全第一課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4-01《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第一課時教案。
《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第一課時教案
第5課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第一課時)
(1)列舉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chuàng)辦的主要軍事工業(yè)和民用工業(yè),評價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1、知識與能力:知道洋務運動興起、總理衙門、曾國藩創(chuàng)建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創(chuàng)辦江南制造總局、輪船招商局、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六君子”;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洋務運動;能概括分析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以及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材料,了解與“公車上書”有關的知識;通過討論,增強自己的參與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正確認識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客觀地看待歷史事件。
(2)通過了解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代表人物在國家危難之際,為救亡圖存,維護民族獨立和發(fā)展資本主義而不懈努力的史實,培養(yǎng)以天下為己任,敢為天下先、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和品質。
重點:理解洋務運動興起的背景以及它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難點:如何透徹地分析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作用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唯美句子 wei890.cOm]
19世紀60年代,一向頑固守舊、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清王朝,為什么提出學習洋人的“洋槍機械”,搞起了“洋務運動”?
一、洋務運動
1、洋務運動興起的背景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與西方列強打交道的過程中,受到西洋堅船利炮威力的刺激下興起。(課本P31)
2、目的
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清政府的統(tǒng)治。
3、領導階級——封建地主階級洋務派
主張引進和學習西方先進的機器設備與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工業(yè)的開明官員被稱為“洋務派”;與之對立的是反對學習西方技術的“頑固派”
(注意:洋務派和頑固派階級本質相同,只是洋務派進行“器物”層面的變革,來達到維護大清王朝統(tǒng)治的目的,都反對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他們爭論的焦點是要不要學習西方的近代科學技術。)
4、洋務派代表人物
中央:恭親王奕?
地方:曾國藩(湖南人,
兩江總督)、左宗棠(湖南人,閩浙總督)、李鴻章(直隸總督)、張之洞(湖廣總督)等。
5、旗號(口號、主張):“自強”、“求富”
6、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分2個階段)
7、總理衙門——推動洋務運動的中樞機構
成立時間:1861年
主要負責人:奕?
全稱:總理各國事物衙門
職權:外交、通商、海防等,后擴展到辦廠、開礦、筑路等。
8、洋務運動的內容
(1)前期:在“自強”的旗號下興辦軍事工業(yè)。
曾國藩創(chuàng)建安慶內軍械所(最早兵工廠)
李鴻章創(chuàng)辦江南制造總局(最大軍工企業(yè))
(2)后期:19世紀70年代后,提出“求富”,興辦民用工業(yè)。
李鴻章創(chuàng)辦(上海)輪船招商局(最早民用企業(yè))
(注:70年代民用企業(yè)的出現(xiàn),主要是協(xié)助解決軍需生產(chǎn)中出現(xiàn)的問題,所以民營企業(yè)經(jīng)辦過程中存在許多弊端。但民用工業(yè)具有明顯的資本主義性質的)
9、性質
是一場失敗的封建統(tǒng)治者的自救運動。(甲午中日戰(zhàn)爭北洋海軍的覆沒,標志洋務運動以失敗告終。)
10、評價
①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的科學技術,興辦了近代企業(yè),培養(yǎng)了一批科技人才。②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國經(jīng)濟勢力擴張。④洋務運動啟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⑤但是,洋務運動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封建制度,成效不大,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通過這兩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洋務派企圖不改變政治體制,就想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這種舍本逐末的做法是洋務運動注定要失敗的根本原因,這種單純的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是不可能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的。但洋務派做了些事實,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無意中帶來了西方新的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方式;部分地主、官僚、商人開始投資近代企業(yè)。這在客觀上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中國開始了近代化的進程,同時也為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的出現(xiàn)提供了社會基礎??梢赃@樣比喻:剛學走路時邁出的第一步,雖步履蹣跚,但正是因為有了當年的第一步,才有了以后的健步如飛!
1、甲午戰(zhàn)敗后,李鴻章傷感地反省道:“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虛有其表?!睆乃脑捴校覀兛梢钥闯鲅髣者\動(A)
A、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tǒng)治者的自救運動B、使中國出現(xiàn)了第一批近代企業(yè)
C、培養(yǎng)了中國第一批科技人才D、使中國走上了富強道路
2、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C)
A、重軍事技術,忽視民用資本B、沒有興辦真正的資本主義企業(yè)
C、沒有觸動封建制度D、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
3、閱讀材料
材料一奕?認為:“查治國之道,在乎自強。而審時度勢,則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質器為先”。
材料二李鴻章認為:“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袊奈渲贫?,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p>
(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地主階級洋務派代表人物的主張,為此他們掀起了洋務運動。
(2)為“覓制器之器”,他們主張的做法是什么?提出了什么口號?(做法:創(chuàng)辦了一批軍事工業(yè)和民用工業(yè)。口號:自強、求富)
(3)結合材料,分析奕?、李鴻章思想的局限性。
提示:只單純地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不主張改革封建制度。
相關知識
第7課戊戌變法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你們知道哪些教案課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7課戊戌變法”,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第7課戊戌變法
一、課程標準:
直到“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二、學習目標和要求
1、知識與技能:了解維新變法運動的原因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概述“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自學與合作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的狀況下,積極思考、探索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之路,學習他們愛國自強、不斷求索和勇于實踐的精神。
三、學習重點、難點、知識點
1、重點:嚴復的《天演論》及其在維新運動中的作用,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2、難點: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學法指導:
1、讀課文概括本課主要內容
本課主要講述了幾個問題:、、
2、掌握本課知識點:
一、公車上書
1、背景
2、序幕
二、警世洪鐘《天演論》
1、啟蒙思想家的作品,內容
影響
三、百日維新
1、主要內容
政治方面經(jīng)濟方面文化教育方面軍事方面
內容
影響
2、結果:
3、影響
練習檢測
1、《天演論》為什么能夠在當時的知識界產(chǎn)生巨大的反響?
戊戌變法主要包括那幾方面的內容?
我們應該學習“戊戌六君子”的什么品質?
第6課戊戌變法
每個老師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是教案課件,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需要我們認真規(guī)劃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6課戊戌變法”,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第6課戊戌變法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政變和戊戌六君子等歷史基礎知識。
二、能力與方法
結合課文,利用新聞報道、文件奏折、宣傳畫照片等各種歷史資料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從中找出維新變法運動發(fā)生的社會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經(jīng)濟原因。此外,就康有為、梁啟超變法一事對比社會各界的反應,加深對變法運動失敗的理解。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能解釋維新變法人士的進步立場,激發(fā)其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和歷史責任感。
重點難點
重點:公車上書和維新變法運動的展開;百日維新。
難點: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收集資料、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2、給出預習目標,指導學生預習。(全體學生)
二、學生準備
全體學生據(jù)預習目標預習課文。
學法指導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為主。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指導學生看導入框中插圖,就譚嗣同在劊子手面前大義凜然、慷慨就義的史實進行描述,提問:“清政府為什么要殺害譚嗣同?”“譚嗣同要殺的是盜賊嗎?”“后人為什么稱這些遇害者為‘戊戌六君子’?”等等。通過設問,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導入新課。
學習新課:
一、檢查預習目標。(找一排學生依次回答)
1、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背景。
2.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
3.“公車上書”及其社會影響。
4.戊戌變法的時間及主要內容。
5.戊戌政變和“戊戌六君子”。
6.戊戌變法的性質及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二、小組合作討論:
1.譚嗣同放棄生的機會甘愿一死,值得嗎?
2.假設:“袁世凱出賣維新派,這只是一個偶然現(xiàn)象。如果袁世凱站到光緒帝一邊,中國早就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了”你是否同意這樣的觀點?請陳述理由。
3.議一議,維新派要殺的賊指誰?維新派為什么“無力回天”?譚嗣同為什么說自己“死得其所”?
三、老師據(jù)大綱強調重點(指導學生掌握):
1.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
2.戊戌變法的時間及主要內容
3.戊戌變法的性質及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四、多媒體展示。
五、課堂展示。
1.關于變法法令內容,指導學生制作一個表格,反映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等方面情況。
2.制作歷史大事年表,列舉1895~1898年中國維新變法運動的重大事件。
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學習與評價》。
2、預習新課。
教學反思:
第8課戊戌變法
作為老師的任務寫教案課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第8課戊戌變法”,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第8課戊戌變法
課型:新授執(zhí)筆:審核:班級:時間
一、學習目標:
1.了解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政變等基礎知識。
2.分析和理解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背景,歸納總結康、梁的主要活動。
3.討論“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利用歷史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學習難點: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二、前置自學:(自主學習,充分準備,牢固記憶)
①背景:1895年春《》的簽定。
1.“公車上書”②人物:和聯(lián)合各省的舉人,上書。
③影響:揭開了序幕。
戊
①《》:介紹情況,宣傳。
戌2.政治團體②強學會:《》是強學會的機關報。
強學會的成立標志著:形成了。
變①背景:民族危機日趨深重,康有為屢次上書警示。讓康有為全面籌劃變法。
②時間:至。
法3.百日維新③內容:涉及到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
④結果:發(fā)動政變,被囚禁,等六人被殺,
變法。
三、展示交流(對桌相互檢查)
四、合作探究
1.戊戌變法是怎樣失敗的?為什么稱為“百日維新”?
2.你如何看待“袁世凱告密,譚嗣同就義”?
3.戊戌變法為什么會失敗?從中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五、當堂測試
(一)單項選擇
1.直接引發(fā)“公車上書”的事件是()
A.《馬關條約》的簽定B.“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
C.德國“強租”膠州灣D.清政府宣布“鐵路國有”
2.揭開了維新變法序幕的是()
A.公車上書B.創(chuàng)辦《中外紀聞》C.頒布《定國是詔》D.創(chuàng)辦了強學會
3.維新派最早創(chuàng)辦的報刊是()
A.《萬國公報》B.《時務報》C.《中外紀聞D.《國聞報》
4.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政治團體形成的標志是
A.公車上書B.創(chuàng)辦《中外紀聞》C.頒布《定國是詔》D.創(chuàng)辦了強學會
5.在《時務報》上大聲疾呼"變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維新派人物是()
A.康有為B.梁啟超C.譚嗣同D.文廷式
6.慈禧太后發(fā)動政變的根本原因是()
A.變法觸動了封建頑固派的利益B.光緒帝借“變法”向慈禧太后奪權
C.變法不利于清王朝統(tǒng)治的鞏固D.變法改革了祖宗的例律
7.在戊戌變法法令中,屬于文化教育的內容是()
A.開辦新式學堂,翻譯西方書籍,創(chuàng)辦報刊,開放言論B.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
C.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D.訓練新式軍隊
8.譚嗣同就義前曾大聲說:“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其中“賊”是指()
A.盜賊B.外國列強C.清朝皇帝D.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派
9.下面是譚嗣同被慈禧太后殺害后,街頭巷尾的人們的議論。你認為符合史實的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B.他甘為變法而捐軀C.慈禧太后殺的貪官D.他是沒有地方可逃
(二)閱讀下列材料: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請回答:①維新派要殺的“賊”是誰?
②維新派為什么“無力回天”
③譚嗣同為什么說自己“死得其所”?
④材料內容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決心和精神?
六、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