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1-02-08分草莓教學設(shè)計。
作為一小學位老師,我們要讓同學們聽得懂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草莓教學設(shè)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編寫者徐晶執(zhí)教者徐晶
執(zhí)教時間2014年3月6日星期四
版本北師大版學科數(shù)學
冊數(shù)第四冊單元一單元
課題分草莓
課時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在探索、練習中積累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經(jīng)驗。
2.引導學生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guān)知識,練習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再探索、發(fā)現(xiàn)中體驗乘法的喜悅。
德育
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經(jīng)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jīng)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教學準備投影、課件
教學板塊教與學預設(shè)
(師生活動)教學重構(gòu)
(修改意見)
前置性作業(yè)
教學過程
課前三分鐘
20÷563÷724÷612÷2
45÷932÷815÷525÷5
28÷742÷635÷736÷9
56÷821÷327÷924÷4
一、復習導入
1.提問:在有余數(shù)除法里,余數(shù)和除數(shù)有什么關(guān)系?
2.練一練:
10÷516÷518÷520÷5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訂正后讓學生對題目進行分類:有余數(shù)的算式,沒有余數(shù)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試商方法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理解題意。
55個草莓平均放在8個盤子里,平均每個盤子里可以放幾個?還剩幾個?
(2)列算式:55÷8
(3)讓學生估算每盤大約放幾個。
(4)小組討論:怎么判斷估計對不對。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以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嗎?
如果商是5,則會出現(xiàn)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的情況,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數(shù)。
(5)討論:怎樣估計兩數(shù)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兩數(shù)相乘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shù),但又要比被除數(shù)小。
(6)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的四個步驟:一商,二乘,三減,四比。
2.如果每7個草莓放一盤,可放幾盤,還剩幾個?
(1)學生討論:下面算得對嗎?想一想,說一說。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訂正。
三、鞏固深化
四、全課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shè)計分草莓
----有余數(shù)除法
55÷8=6(個)……7(個)
6
855
48
7
答:每盤放6個,還剩7個。
教后隨記在教學中,一方面,我努力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思想,重視學生的主體與參與程度,使這節(jié)課既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要做到松弛有度,便于學生情緒的調(diào)控,另一方面,我也希望不斷提高自己的組織管理和整體駕馭能力。JaB88.cOM
精選閱讀
《分蘋果》教學設(shè)計
在上課時老師為了能夠精準的講出一道題的解決步驟。所以老師在寫教案時要不斷修改才能產(chǎn)出一份最優(yōu)質(zhì)的教案。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你有沒有為了一個問題而去做過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分蘋果》教學設(shè)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詳細介紹:
(教科書第34
頁到第35頁)[一]、教學目標
1、通過分一分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及平均分的過程。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
3、通過發(fā)散性、開放性練習,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二]、學具準備
蘋果圖片、小棒、掛圖、寫著題目的小黑板
[三]、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知
出示小熊的掛圖,師:今天,小熊過生日想請小動物們吃蘋果,(出示蘋果圖片12個)小朋友們快來幫小熊分蘋果吧!
(二)、操作探索,體會新知
一、出示小黑板:小熊準備了四個盤子,想想平均每個盤子能放幾個?
1、學生獨立思考。
2、利用學具分一分,并匯報結(jié)果。
二、出示小黑板;
1、如果準備了三個盤子呢?
2、如果準備了六個盤子呢?
3、如果準備了二個盤子呢?
4、你還有其它的分法嗎?
以小組為單位,思考以上問題,并進行解答、交流方法。
小組派代表匯報結(jié)果,師生共同訂正。
三、交流探索
師:從幫小熊分蘋果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分的過程中你是否有比較快的方法?
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學習的方法。
對于知識可以進行一定的概括,讓學生更一目了然,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學習方法的交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更輕松,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動手嘗試,鞏固新知
一、個人嘗試(第34頁的試一試第1題)
1、學生看題,說題意。
2、利用學具分一分,獨立動手實踐。
3、交流訂正。
二、進一步深會(第35頁的試一試第2題)
1、學生看題,請個別學生說題意,并請個別學生嘗試分析題目。
2、不用學具,直接完成練習。
3、師適當引導,學生間交流好的練習方法。
三、嘗試探索(第35頁的試一試第3題)
1、學生看題,說說題意。
2、小組合作:編一題簡單的應用題。
3、小組展示應用題,集體修正,給予及時的評價(不要磨滅學生的那份熱情)
4、獨立完成應用題,集體交流。
四、靈活伸縮(第35頁的試一試第4題)
1、看圖說一說:圖上有多少名學生?他們是怎樣排隊的?(列式計算)
2、與同桌合作,利用學具擺一擺,思考:還可以怎么排?
3、匯報結(jié)果。
[四]、課堂小結(jié)
一、小結(jié)
平均分的方法很多,但是無論哪一種分法,分得的結(jié)果每份同樣多。
二、延伸
數(shù)一數(shù)本班的同學一共有幾個,除了我們現(xiàn)在的這種排法,還可以怎么排?
《分蘋果》教學設(shè)計
時、分、秒教學設(shè)計
時、分、秒
本單元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時、分、秒的知識,初步養(yǎng)成珍惜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2、在實際的情景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3、握時、分、秒之間的關(guān)系,能夠準確讀出鐘面上的時間,能說出經(jīng)過的時間。
本單元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會讀會寫幾時幾分。
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1分=60秒。
3、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本單元教學建議:
1、以學生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chǔ),多設(shè)計具體的、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動,使抽象變直觀。
2、關(guān)于“說出經(jīng)過的時間”的教學,要注意圍繞“作息時間表”,借助鐘面指導學生操作,引導出經(jīng)過的時間,不要求列式計算。
3、重視復習,可以利用“月球旅行”這個故事,給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的學習情景,以利于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
本單元課時安排:
5課時
第1課時我們贏了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64、65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從“審奧情景”引入鐘面,使學生認識鐘面。
2、初步了解時、分及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3、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及按時作息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認時間、了解時、分的關(guān)系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
教學手段:
鐘表模型(教具、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入新課
1、出示申請奧運會成功情景圖。
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場面?
在什么時間?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得出:從文中的文字和鐘面上知道的。
師:還可以怎樣知道具體時間?
3、日常生活鐘表的種類很多,(教師出示一些鐘表)你能說出哪些關(guān)于鐘面上的知識來?
二、問題探究
1、引導學生觀察鐘面:教師拔出9時整
問:現(xiàn)在是幾時?
時針指著幾?
分針指著幾?
2、教師再撥一時刻繼續(xù)問:這時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幾?
再撥幾個整時一次類推……
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教師板書: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時就是幾時。
4、教師撥出9時10分問:
現(xiàn)在是幾時又過了幾分?
這時時針怎么樣?分針指著幾?
5、教師再撥一時刻繼續(xù)問:
這時時針怎樣?分針指著幾?再撥幾個一次類推……
問: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分針剛走過幾,分針走過幾個小格就是幾時幾分。
7、教師出示9:00,9:08
問:這樣的時間你認識嗎?引導認識電子鐘面上時間的方法。
8、完成“試一試”其他題目。
匯報時讓學生說出理由,教師隨學生匯報,在掛圖的相應的位置寫上時間:9:30,9:45,10:00
三、體驗感悟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教師出示四個帶有時間的鐘面,說一說是什么時間?那時你在干什么?
2、引導學生交流匯報后得出:
7:45上學
9:05做課間操
10:25正在上課
3:25正在踢球活動
3、完成第2題的“連一連”。
匯報交流
四、實踐應用
1、完成第4題的游戲,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
教師撥,學生說
學生撥,教師說
2、作業(yè):完成第3題
五、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會認電子表上的時間,能用電子表顯示方式寫時間;初步認識了鐘面上的時間,知道1時=60分,時針走過幾時就是幾時,分針走過幾個小格就是幾分)
板書設(shè)計:我們贏了
1時=60分
試一試練一練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分草莓》學案北師大版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zhì)的課堂。為此老師就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以此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你們見過哪些優(yōu)秀教師的小學教案嗎?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分草莓》學案北師大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分草莓》學案北師大版
章節(jié)名稱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四冊第一單元
課題
分草莓
計劃學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商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上試商方法,積累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經(jīng)驗。
2、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guān)知識,聯(lián)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能力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估算、猜測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目標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試商方法。
教學難點
合理估算與靈活試商。
媒體內(nèi)容與形式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導入
同學們,談話引入。同學們,你們看圖中畫的是什么水果?(草莓)
對,一共有55個草莓。
2分
探究
請你仔細觀察圖,說一說這幅圖畫是什么意思?
1.想一想。說一說。
先利用以有的經(jīng)驗估一估,再算一算。
(1)看圖說圖意。
(2)指名匯報。
(3)怎樣列式?
(4)估一估,每盤放幾個,你是怎樣估計的?
2.試一試,算一算。
在估一估的基礎(chǔ)上掌握試商方法。
(1)說一說你是怎樣估一估的。
(2)想一想你估計的對不對,講給你的同桌聽。
(3)議一議:為什么商是6?
學中做
(4)進行檢驗
1、比較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大小,余數(shù)小于除數(shù)。
2、商與除數(shù)的積再加余數(shù)等于被除數(shù)。
對話平臺、玩中學
學生獨立探索,試著列出豎式。
15分
鞏固與拓展
1.試一試。
完成第5頁的試一試。
2.練一練。
(1)完成第6頁的第1題。
(2)完成第6頁的第2題。
(3)完成第6頁的第3、4、5題。
學生認真練習
13分
總結(jié)
同學們你們這節(jié)課學會了哪些知識?
在試商的時候,要利用乘法口訣快速思考,與除數(shù)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shù)又小于被除數(shù)的數(shù),就是商。
5分
板書設(shè)計
分草莓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分草莓》數(shù)學教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所以大多數(shù)老師都會選擇制定一份教學計劃。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從而提高聽課效率。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分草莓》數(shù)學教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分草莓》數(shù)學教案
一、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8~9頁“分草莓”及“練一練”
二、教學目標:
1、指引學生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在探索、練習中積聚有 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經(jīng)驗。
2、指引學生應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guān)知識,練習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在探索、發(fā)現(xiàn)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3、激起學生 學習興趣和探索新知識的欲望。
三、重點難點:
1、經(jīng)歷試商的過程,積聚試商的經(jīng)驗,逐步達到熟練的程度。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四、教具預備:
投影儀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提問:在有余數(shù)除法里,余數(shù)和除數(shù)有什么關(guān)系?
2、練一練:1 0÷5 16÷5 18÷5 20÷5 33÷5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
訂正后讓學生對5小題進行分類:有余數(shù)的算式,沒有余數(shù)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試商方法。
( 1)課件顯示第8頁“分草莓”的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55個草莓平均放在8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可以放幾個?還剩幾個?
(2)列算式:55÷8
(3)讓學生估算每盤大約放幾個。
(4)小組討論:怎么判斷估計得對不 對。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有商 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嗎?
如果商是5,則會出現(xiàn)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的情況,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數(shù)。
(5)討論 :怎樣 估計 兩數(shù)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應用乘法口訣,兩數(shù)相乘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shù),但又要比被除數(shù)小。
(6)計算 有余數(shù)除法的四個步驟:一商,二乘,三減,四比。
2、填空:第8頁“試一試”(訂正時可以讓學生口述思路過程)。
3、全班齊練,抽生板演第8頁“算一算”。
(三)鞏固練習:第9頁“練一練”的第1~5 題。
(四)總結(jié)
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說說你以為在試商時要注意什么?
《1米=10分米》教學設(shè)計
相信很多老師都希望自己的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的與自己互動。每位老師都會提前準備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講課效率。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那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應該怎樣寫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1米=10分米》教學設(shè)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米=10分米》教學設(shè)計
【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jīng)學過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并初步掌握了測量的一些基本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探索前后知識間的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通過動手實踐理解1米里有10個1分米,1米=10分米。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體驗數(shù)學世界的豐富多彩。同時在操作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理解1米里有10個1分米,1米=10分米
2、能夠進行長度單位簡單的運算。
【教學重、難點】
理解1米里有10個1分米,掌握1米=10分米的換算關(guān)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每組準備一把米尺、每組準備10條1分米長彩色的條形卡紙、雙面貼、課堂教材、課堂練習題。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課
(一)練一練,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我們學過那些長度單位呢?請大家用你們的小手比劃比劃,這些長度單位大概有多長呀?指名學生分別比劃米、分米、厘米和毫米這四個長度單位。
生:我們學過長度單位米,伸出兩臂這么長。
生:我們學過長度單位分米,大拇指和食指間的距離就是1分米。
生:我們學過長度單位厘米,食指寬度這么長。
生:我們學過長度單位毫米,一分硬幣厚度這么長。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比劃米要張開自己的雙臂,大拇指和食指間的距離就是1分米,厘米就像我們食指寬度這么長,毫米就像一個一分硬幣那么厚。
師:同學們把這幾個長度單位從大到小排序
生:米〉分米〉厘米〉毫米
師:生說,師板書。(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師:出示課件,動物園的管理員幫動物檢查身高時,忘記填上了長度單位,我們用學過的知識幫助管理員把長度單位補上。(指名學生回答)
生:長頸鹿長6米。馬高140厘米……
師:同學們真能干,接下來我們繼續(xù)幫助小動物找家,出示課件
生:500厘米高的老虎住在5米高的房子,8厘米高的喜洋洋住在80毫米的家……
(二)畫一畫,引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畫一畫,完成:
1、畫一條10毫米和1厘米的線段。
2、畫一條10厘米和1分米的線段。
(畫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想一想,他們之間有什么樣的關(guān)系呢?)
師:同學們畫完后,小組進行討論,說說他們之間有什么樣的關(guān)系呢?
生:說,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師板書: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生:齊讀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師:同學們,看來你們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知識掌握的比較好,能發(fā)現(xiàn)長度單位內(nèi)在的換算關(guān)系。(鞏固知識)
師出示1(?)=10(?)
填上什么長度單位使這個等式成立
生: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生:還有1米=10分米
師:1米=10分米?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動手探究。
師板書:()米=()分米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動手操作,量一量,數(shù)一數(shù)。
1、打開信封,量一量每張小卡紙的長度。
(出示小卡紙)請同學們看看,你能試著測量它多長嗎?指名學生匯報結(jié)果)
生:每一張卡紙的長度都是1分米
生:每一張卡紙的長度都是10厘米
2、拿出米尺,利用手中1分米長的不同顏色的小卡紙,在米尺上貼一貼,數(shù)一數(shù)。測量1米=?分米。
(1)以小組為單位動手實踐,通過團結(jié)和作動手貼一貼、數(shù)一數(shù),分享學習的快樂。
(2)師巡視,小組討論得出結(jié)論。
(3)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指名小組匯報,得出
1米里面有(10)個1分米
1米=(10)分米
(師板書)
三、實踐應用,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做一做
一張長2(),也就是20()。
(2)拼圖游戲(答對,出示拼圖)
五、全課總結(jié)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指名回答。
生:1米里有10個1分米,1米=10分米
生:我學會了,長度單位的換算關(guān)系,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師:同學們收獲了新知識,學會了自我總結(jié)。特別用心,老師也受感染了,希望今后同學們能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實踐當中。
板書設(shè)計:1米=10分米
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換算關(guān)系: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里有10個1分米
1米=10分米
《分一分》教案設(shè)計
《分一分》教案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
2.會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shù)。
3.在“涂一涂”“折一折”“說一說”等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會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
教學難點
用折紙、涂色等方式表示簡單的分數(sh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一日一蘋果,醫(yī)生遠離我。蘋果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老師這里有兩個大蘋果,我想請同學們來幫忙把蘋果分給淘氣和笑笑,他們平均會分到幾個?(1個)那我要是只有一個蘋果,怎么分才好呢??把這個蘋果平均分成兩塊,其中的一塊,你能用什么方式來表示?可以用整數(shù)表示嗎?不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分數(shù)”。(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一半”
(1)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用一半來形容數(shù)量的多少,可以說一半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那你會用怎樣的方式表示“一半”呢?借助手中的工具,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一半”。咱們也來創(chuàng)造一回“分數(shù)”,果果科學家的癮。
(2)匯報、交流、展示
預設(shè):實物、線段圖、直觀圖、分數(shù)等。
(3)簡單認識分一分(一)教學設(shè)計(介紹分母、分子以及分數(shù)線,分成的分數(shù)看作是分母,取得或涂色的份數(shù)就是分子。)
(4)學習“你知道嗎”。
其實分數(shù)的形成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
2.涂色分一分(一)教學設(shè)計
既然大家認識了分一分(一)教學設(shè)計,接下來老師想請同學們幫忙分別涂出這些圖形的分一分(一)教學設(shè)計。
(1)看到這些圖,首先我們想一想這些是什么圖形?其實我們只要作出它們的對稱軸就可以涂出來了。現(xiàn)在大家迅速地在書上涂出每個圖形的分一分(一)教學設(shè)計。
(2)交流、展示。
(3)通過涂你有什么感受呢?(分一分(一)教學設(shè)計不僅可以表示半個蘋果,還可以表示半個花瓶、半張紙等,不管怎么分,只要平均分成兩份,其中一份就是分一分(一)教學設(shè)計。
3.小練習。
接下來請同學們完成教材第68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輔導。
師:現(xiàn)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給大家說說第一幅圖,誰愿意呢?(學生舉手回答)
4.折一折。(認識更多的分數(shù))
現(xiàn)在大家用手中的紙折一折,涂一涂,你還能得到哪些分數(shù)呢?先在組內(nèi)說一說,。誒組在推選一人在班上交流。
全班交流。
(1)我把一個圓平均分成了八份,涂了其中的三份,就是分一分(一)教學設(shè)計……像分一分(一)教學設(shè)計、分一分(一)教學設(shè)計、分一分(一)教學設(shè)計都是分數(shù)。
(2)分數(shù)的各部分名稱以及讀寫法。
A復習分數(shù)的分數(shù)線、分母、分子。
B分數(shù)的讀法:讀分數(shù)時,先讀分母,再讀分子,中間用“分之”連接。
C分數(shù)的寫法:寫分數(shù)時,先寫分數(shù)線,再寫分母,最后寫分子。
(3)在學生們展示分一分(一)教學設(shè)計時,告訴學生:平均分的方法不同,所以涂色部分的形狀也就不同,但它們都是分一分(一)教學設(shè)計。
5.學以致用
做課后練習
三、總結(jié)提高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shù),那么同學們都學到了有關(guān)分數(shù)的什么知識呢?
生:我們學習了平均分、分數(shù)的意義、分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
師:對,這位同學說得非常好。今天我們在平均分的基礎(chǔ)上學習了分數(shù),也學習了分數(shù)的意義,知道了分數(shù)是由下往上讀的,也知道了寫分數(shù)的時候要先寫分數(shù)線,然后寫分母,最后寫分子,請同學們課后注意復習。
四、板書設(shè)計
分數(shù)
平均分分幾份取幾份
讀法:
寫法:
一分鐘教學設(shè)計
作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師,要對每一堂課認真負責。老師需要提前做好準備,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明白這個知識點。在上課時遇到各種教學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一分鐘教學設(shè)計”,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課前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游戲?qū)?/p>
1、上課前,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側(cè)平舉,一動不動地站立,看誰堅持得最久。
2、誰來說說你的感受?
3、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學生自由交談)
4、是啊,一分鐘可以說很短,也可以說很長;在某種情況下,要能克制自己,堅持一分鐘也是不容易的。我們今天學了課文《一分鐘》以后,對“一分鐘”的體會一定會更深。
二、自學生字
1、讓學生在課文中畫出帶生字的詞語。
2、學生讀課文,用你認為最好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3、小組合作交流。
4、認讀詞語卡片。
5、用“找找說說”中的偏旁和字組成新字,比一比,看誰組得多。
6、教師檢查生字掌握情況(開火車讀)。
三、初讀課文
1、學生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分段朗讀課文,正音,并說說題目中的“一分鐘”,在課文中指的是什么。
四、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我會寫”中的字,把部件和筆畫看清楚。
2、觀察字形結(jié)構(gòu),說說寫字時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范寫。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導入新課
二、理解課文
1、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怎么會遲到了20分鐘呢?原因就藏在課文的句子里。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把你讀懂的句子畫下來,幫元元把這20分鐘找回來。
2、小組討論。
3、派代表在班上發(fā)言。(教師及時引導、點撥)
(1)元元兩次嘆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的時候,他會想些什么?這時他的心情怎樣?
(2)請用嘆息、自責的語氣讀一讀這句話。
4、過渡:當同學們看見元元“紅著臉,低著頭”走進教室時,一定會受到強烈的感染——就這一分鐘,使他遲到了整整20分鐘;就這一分鐘,耽誤了學習,使他到感到愧疚和后悔。
小組討論:你覺得這一分鐘重要嗎?為什么?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元元的心情。
三、拓展延伸
1、以“我一分鐘能做什么”為主題,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體會時間的寶貴。
2、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從這個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最后一分鐘》教學設(shè)計
每一位任課老師,為了能夠給學生給一個最簡單易懂的教學思路。就必須編寫一份較為完整的教案,這樣有利于我們準確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讓同學聽的快樂,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后一分鐘》教學設(shè)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最后一分鐘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學習過《東方之蛛》,對香港有所了解了。談?wù)勀闼私獾南愀邸?/p>
二、交流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
學生從香港回歸之后的繁榮、香港回歸歷程、香港被割讓的歷史等,從而加深對香港的了解。
三、品讀課文
1.通讀全文,全文寫了幾節(jié),每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
2.再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詩句體會情感。如,聽所有中國人的心跳和叩問;是萬眾歡騰中剎那的寂靜;是誰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著那個名字/香港,香港,我們的心靈;然后去奔跑,去擁抱/去迎接。
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把那種激動、自豪的感情與熱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師適時的進行點撥。
(2)聯(lián)系所收集的資料理解詩句,體會情感。教師播放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那一段屈辱的歷史。多年的屈辱終于揮之而去,使大海歡騰的那種場面。讓學生理解使大海歡騰的意思
四、指導學生朗讀
三分詩,七分讀。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引導學生注意朗讀時的抑揚頓挫:注意節(jié)與節(jié)之間以及每一節(jié)之內(nèi)詩詞句間的停頓。
分一分(二)教案及教學反思
分一分(二)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由許多個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2、在動手分一分中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會用分數(shù)表示它的一部分,進一步拓展分數(shù)的意義。
重點難點:
1、體會一個整體可以由許多個體組成,會用分數(shù)表示它的一部分。
教學過程
一、課前研究。
1、把附頁2圖8種的小方塊分別涂上紅、黃、藍3種顏色。
(1)紅色部分占圖8的(——)。
(2)黃色部分占圖8的(——)。
(3)藍色部分占圖8的(——)。
2、把圖8剪成9個小方塊,
(1)紅色小方塊分別占9個小方塊的(—)。
(2)黃色小方塊分別占9個小方塊的(—)。
(3)藍色小方塊分別占9個小方塊的(—)。
二、課堂學習。
1、交流課前研究。
引導學生說的過程中,體會到一個整體可以有許多個體組成,分數(shù)可以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學生匯報時,教師注意對其說得不準確的地方進行糾正,如果學生有及時發(fā)現(xiàn),則讓學生來說出不正確的地方。
2、試一試
①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②出示問題:
⑴一共有幾只蝴蝶?
⑵白蝴蝶的只數(shù)占所有蝴蝶的幾分之幾?
⑶花蝴蝶的只數(shù)占所有蝴蝶的幾分之幾?
引導學生說出怎樣想的。
⑥出示拓展問題:你還能從圖中找到哪些分數(shù)?與同伴說一說。
⑦匯報
三、練習鞏固
完成課本第60頁“練一練”的第1、2題,并匯報。
學生匯報時注意引導學生將分數(shù)的意義說完整。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分數(shù)有了新的認識,你們能舉你身邊的事例談一談嗎?
學生說一說今天的收獲。
分一分(2)教學反思
一堂課下來,感覺效果并不理想。課前預設(shè)的效果沒有達到,而且在學生的生成部分,并沒有正確引導,導致了出現(xiàn)教學上的失誤。
通過學校數(shù)學教師們的評價學習,有幾點反思:
1、課前準備時,沒有考慮到將時間妥善安排。所設(shè)計的大正方形由于面積較大,加上學生沒有掌握快速的涂色方法。整節(jié)課從“練習卡”到大正方形的涂色中,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使得練習與總結(jié)的時間變得太倉促。
2、板書太少。整堂課的板書偏少,并沒有把一些重要的知識點通過板書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缺少了板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大大降低。
3、課堂過渡不自然。新課程標準要求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各方面的能力。雖然課堂中安排了許多讓學生動手、展示、說話的時間及活動,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的主體,但教師沒有將這幾個環(huán)節(jié)自然地過渡,完美的銜接,沒有體現(xiàn)出教師是學習的主導者,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4、教師在出現(xiàn)教學上的失誤后,并沒有采用正當?shù)姆椒▉斫鉀Q。在進行“試一試”環(huán)節(jié)時,教師雖及時發(fā)現(xiàn)了前一環(huán)節(jié)“涂一涂”中的失誤,但沒有采用巧妙的方法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而是過于直接地指出。在學生進行思考“涂一涂”時,教師又急于把學生的思維拉到“試一試”中,部分學生思維轉(zhuǎn)不過來,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好“試一試”中出現(xiàn)的數(shù)學知識。
基于以上幾點,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注意改善。
1、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對課堂中會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全面的思考,以便可以從容應對課堂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并且要安排好數(shù)學活動的時間,使得它能夠貫穿于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
2、注意板書的書寫。板書起到的作用不能忽略,一堂成功的課堂應該懂得利用板書使用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課堂所學的知識。
3、注意各知識點的過渡與小結(jié)。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通過教師的巧妙引導,課堂才能呈現(xiàn)出生機活力。有了教師的巧妙引導,學生的思維能順利地從一個知識點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知識點上,并牢固地掌握。課堂小結(jié)能使課堂中所學的零散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有助于學生把凌亂的知識點總結(jié),并裝入大腦。所以課堂小結(jié)做得好,課堂效果也會隨之提高。
草莓二年級作文(合集十二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jù)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草莓作文2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草莓二年級作文 篇1
貴如油的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草莓好象不知滿足,伸著細長的腰,使勁往上長。
春雨過后,一棵棵草莓掛滿了扣子大小的、綠綠的草莓果。草莓是心型的,和槐樹葉子差不多大,遍身生著小洞。等小草莓漸漸長熟,洞也就越來越深,熟透了,就能看見一顆顆黑種子。
草莓果先是綠色的,隨后變成粉紅,最后變成深紅。沒有熟透的草莓酸酸的,等轉(zhuǎn)紅就變得甜甜的.,吃一口,又酸又甜的果肉和果汁加上脆脆的種子,叫人越吃越愛吃。
去年奶奶買回兩斤草莓,可把我高興壞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把草莓就吃,一氣吃了一盤子,誰知那天我因為吃了藥不能吃涼,接著就吐了,弄得奶奶苦笑不得。草莓雖好吃,原來吃多了也有代價呀!
草莓二年級作文 篇2
我非常喜歡吃草莓,老爸老媽也經(jīng)常買給我吃。
草莓紅紅的胖胖的,像一座座小寶塔一樣,用清水洗過后,在盤子里就像一顆顆紅寶石,樣子非常可愛。
有一天我生病了,也不想吃飯,老媽就出去買了一些草莓,到家后,老媽的包還沒有放下,我就已經(jīng)開始吃了,老媽看我吃得這么香,就又給我買了一些,慢慢地我感覺吃飽了,慢慢地我也感覺想吃飯了,就這樣我的'身體就慢慢好了。
我愛吃草莓。
草莓二年級作文 篇3
在龐大的水果家族中,我最喜歡又酸又甜的草莓,草莓的形狀各不相同,各種各樣,有的扁扁的,有的圓圓的,還有的`那邊凹下去,這邊凸上來,特別古怪,但吃起來卻很好吃。草莓的葉子是深綠色的,呈扁長形,綠葉襯托著白里透紅的花兒,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春末夏初,是草莓成熟的季節(jié),沒有成熟的草莓是青色的,漸漸地會變成淡綠色,最后才變成誘人的紅色。草莓的味道可鮮美了!輕輕地咬開它,就可以看到那紅彤彤的鮮美果肉,既讓人垂涎三尺,又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酸甜可口,又香又軟,真是人間美味??!不僅如此,草莓水分很多,營養(yǎng)又豐富,多吃還有助于身體健康呢!
草莓二年級作文 篇4
“今天,到處都是陽光明媚的天氣……”
一路上,我唱著歡快的歌,抑制不住自己無限的激動。
你知道我為什么這么開心嗎?說實話,今天我要去摘草和漿果!
到了那里,我趕緊跳下車:哇!綠葉下的草莓閃閃發(fā)亮,鮮紅的顏色在我眼里閃閃發(fā)亮。這時,一陣香味從遠處飄來,令我陶醉。爸爸遞給我一個籃子,說:“記住,摘的草莓一定是紅色的,像那些藍色的,會有一點酸味。再說了,每顆草莓都要精心挑選,不要在意時間,我等你?!?/p>
一個阿姨幫我把鞋子包在包里,以免弄臟。我小心翼翼地走到阿姨指定的地方。一陣風吹來,草莓搖著它的'綠葉,仿佛在歡迎我:“凡凡姐姐,快接我們!我們很甜!”
草莓那么多,一簇挨著一簇,不留空隙。我左看右看,一些草莓像害羞的小女孩一樣藏在綠葉下。有的草莓還沒熟,但是已經(jīng)大到我大指頭媽媽的程度了;有的草莓又紅又甜,好想咬一口;有一些草莓堆在一起。不扎緊手指,一顆小草莓也拔不下來。
我精心挑選,手里的籃子越來越重。挑個稱稱,哇!有兩斤半!爸爸開玩笑說:“這些草莓是有福的,但是我們已經(jīng)摘了。看得出這些草莓真的很好吃!”
我不好意思地低下頭,笑了。
草莓二年級作文 篇5
一說到水果,我就忍不住開心,因為從小到大我就很喜歡水果,西瓜,桃子,葡萄,蘋果。有時候我吃的東西不多,但是我每天都吃很多水果。父母總說我是吃水果長大的漂亮女兒。
在我喜歡的水果中,草莓是我的最愛,因為它不僅成熟早,而且在所有的果蔬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而且新鮮、美味、酸、淡、甜、酸,不傷胃。
為了了解草莓是如何生長的,我也在網(wǎng)上查了很多關(guān)于草莓的資料,從中我知道草莓是薔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叫覆盆子,原產(chǎn)南美。草莓品種很多,有20多個品種。草莓喜歡溫暖的天氣,不能忍受寒冷。草莓種植在河北省、山東省和中國南方許多省市。
草莓的果實呈球形或橢圓形。成熟果實紅色,表面凹凸不平,附著許多小種子。我小的時候以為是很多芝麻粘在上面。草莓果實鮮亮、紅嫩、柔軟、多汁、香甜可口,富含維生素c,此外還有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葡萄糖、蛋白質(zhì)、脂肪、鐵、鈣、磷等。所以有人把草莓叫做“美果”,拿起一個,在嘴里輕輕咀嚼。粉紅色的果汁有一種美妙的甜味、酸味和涼爽的感覺,新鮮的果肉在你的嘴里。
每當父母買草莓,只要我有時間,我都會親自摘下草莓下的綠葉。如果葉子又亮又綠,那么草莓一定是新鮮的。我真的希望有機會去草莓種植的地方,看看草莓是如何生長的。
我還有很多吃草莓的方法,有的.是父母告訴我的,有的是自己發(fā)明的。比如把草莓洗干凈,用刀切成四塊,放在盤子里,撒上一點糖,這樣即使不熟也不會有酸的感覺。你也可以把切好的草莓和切好的黃瓜、西紅柿放在一起,和沙拉醬混合,做成美味的水果沙拉。
總之,草莓是我非常喜歡的水果之一。雖然寫了這么多,但好像還有一點未竟的事業(yè)。
草莓二年級作文 篇6
上次班級春游摘草莓的`時候,我和媽媽看見草莓棚里有好多好多草莓,我在外面拿了籃子,然后和媽媽一起摘草莓,媽媽說爸爸去準備布置草莓星光大道的場地了。
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大大的草莓,我連忙走到那兒,我終于摘到了大大的草莓,我好開心。草莓真甜!
草莓二年級作文 篇7
大年初五迎財神,熱鬧的鞭炮聲把我從美夢中叫醒。
因為過年放假,所以我住在農(nóng)村的婆婆家。每天都有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還有來來往往的客人,真是熱鬧。
今天婆婆家依然來了客人,吃完中飯,我們帶著客人一起去采草莓。
天陰沉沉的,時而有小雨飄落下來,路上行人不太多。不一會兒,我們就開車來到了離婆婆家不遠的生態(tài)種植園——紅杜鵑。園子里的游人還真不少呢。走進園內(nèi)就看見一個個白色塑料大棚橫在路的兩邊,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小籃子,鉆進大棚里摘草莓去了。
鉆進大棚里,只見一排排綠色的草莓藤整齊地排著隊,像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不過跟我以前看到的不一樣,它們都長在齊腰高的`架子上,整個棚子顯得很干凈。爸爸跟過來告訴我,這叫“無土栽培”??墒?,沒有土植物怎么活呢?爸爸看見我呆呆地發(fā)愣,笑著摸摸我的頭說:“它們的根下有營養(yǎng)土,不用你操心哦?!痹瓉硎沁@樣的,我恍然大悟。
我喜歡吃的紅紅的草莓在哪兒呢?哦,躲在綠葉下面呢。有的長熟了,全身都是紅色的,像一顆紅寶石;有的半紅半白,像害羞的娃娃,還有的還是嫩綠色的呢……我快樂地走在草莓藤中間,小心翼翼地采摘一顆顆紅寶石,不一會兒,我的小籃子里就沉甸甸的了。再看看大家,都采了好多,每個人臉上都笑得飽飽的。
今天天氣雖然不好,但紅紅的草莓很甜,財神爺是不是也嘗過了,正偷著樂呢?
草莓二年級作文 篇8
今年我的寒假生活真是豐富多彩。比如看電影,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放煙花,帶小孩,劃船……,但是,我覺得最開心,最有趣的還是摘草莓。
初三的下午,天氣晴朗,姑姑帶著我和媽媽去摘草莓。半個多小時的路程,遠遠地看到無邊無際地草莓園。我下了車迫不及待地奔向園區(qū),一位漂亮的阿姨面帶微笑地迎過來:“小朋友,你們來摘草莓的吧?請跟我來。”阿姨邊說邊遞給我們幾個方便袋。打開大棚的小門,一股酸酸甜甜的香味撲鼻而來。一眼望去,綠色的草莓葉鋪滿大地,在它半遮半掩的腋下,藏著無數(shù)的草莓,有青青的,有鮮紅的`,還有半紅半青的,非??蓯?。再看那形狀,有雞心形的,有長長的,還有雙胞胎形的,看得我眼花繚亂,都有點舍不得“下手”了?!皾凉?,你不是要摘草莓的嗎?為啥不動啊,想什么呢?”姑姑的聲音喚醒了我,對??!草莓啊草莓,我可要摘啦!用力一拽,手里摘的草莓頓時稀巴爛,我傷心極了。姑姑見了,過來教我:摘草莓要小心翼翼,要輕輕地捧起草莓,用兩個手指在柄上輕輕一掐就好了。不錯,我試著摘了好多有紅又大的草莓,并不經(jīng)意地直接摘了送到了嘴里。頓時,酸酸甜甜的果肉一溜煙地滑到肚子里。
時間過得好快,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草莓園,滿載而歸。摘草莓不僅讓我學會了很多小竅門,而且還享受了美味。
草莓二年級作文 篇9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媽媽去新橋摘草莓。我們摘的草莓是奶味的,你好奇!其實剛進去的時候以為是普通的草莓,越往里面摘,奶味迎面撲來。我問奶奶牛奶味是不是來自草莓。奶奶說:“是的'?!蔽伊髦谒?,看到草莓又大又紅,就摘了一個放進嘴里吃。太甜了,我姐跟我一樣吃。媽媽看見了,說:“不吃,不吃,還有什么沒洗的?”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摘草莓真好玩,真開心。
草莓二年級作文 篇10
安靜的草莓基地有小鳥的叫聲襯托,芬芳的花朵下有綠葉襯托,而鮮美的草莓———用我的嘴襯托。
我走進了大棚,誘人的草莓看得人口水直流。我伸手就往最大的那顆抓去,沒想到用力過猛,草莓里甜甜的汁液濺到了我的手上、衣上、鞋上。我很是生氣。看著衣角鮮紅的果汁,看著微微發(fā)顫的草莓,哼,它們好像都在嘲笑我似的,我的心情更糟了,便扔下了這一棚草莓,朝第二個大棚走去。
微風撫弄著我的頭發(fā),蜜蜂的嗡嗡聲令人心煩意亂。我撥開蜜蜂,小心翼翼地扯著草莓的根莖,卻怎么也弄不下來,蜜蜂們聞到了我衣袖上的蜜味,紛紛向我涌來。我半是惱怒半是害怕地揮趕它們,可它們就是陰魂不散,我氣憤地跑出溫室,坐在了椅子上。
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讓我和她一起去采。我無精打采地進了溫室,媽媽教我:“要穩(wěn)、快、準、狠,但不能力度太大,也不能太小,要適宜?!蔽倚睦镟止局椒ǎp輕扒開葉子,瞄準草莓的莖部,果斷出擊!然后,輕輕掐住它嬌嫩的`蒂,大拇指和食指齊發(fā)力,一扯,好嘞!“快準狠”,完美!我看著手中那顆鮮嫩的草莓,頓時干勁大發(fā),埋頭苦干了起來。不一會兒,收獲了滿滿一筐。我抱著這些可愛的小粉紅,一口接著一口,笑得像朵玫瑰花。
太陽依舊照著,花兒仍舊開著,草莓也依舊用我的嘴“襯托”著。
草莓二年級作文 篇11
今天,阿姨帶我們?nèi)ニ锛艺葺?/p>
當來到草莓園時,我的視線立刻被那些小小的紅紅的草莓吸引住了。阿姨遞給我和弟弟一人一個小籃子,笑著對我們說:“這草莓可好吃了,多摘一點,反正我和種草莓的人是親戚,也打過招呼,今天你們就敞開肚皮慢慢吃。”
弟弟早已迫不及待的撲向草莓,一只手拿著好幾個,津津有味地吃著。
我看了看那些草莓,發(fā)現(xiàn)草莓大的像桃子,小的像雞心,上面有一粒粒棕色的“芝麻點”嵌著,下面還有幾瓣嫩綠的小葉子托著,拿在手上一看,多像一盞盞小燈籠呀!聞一聞,一股香甜甜的氣味直往鼻子里鉆,讓人饞得口水直流,草莓又似一張小巧玲瓏的瓜子臉,清秀迷人,我迫不及待地拿掉綠葉子,擦也不擦就塞進嘴里,酸酸甜甜的味道從嘴里一直流到肚子里,感覺好極了。草莓一個接一個進到我的肚子里。我拍了拍肚子,贊嘆道:“這草莓真好吃。”弟弟大概吃不下了吧,他抹了抹嘴巴,猶意未盡地看著那如同紅寶石般漂亮的`草莓,嘀咕著:“哪天再來這草莓園,一定要媽媽買幾斤回去?!?/p>
我和弟弟又摘了一筐子草莓才心滿意足地回家了。而阿姨看著被我們洗劫一空并且還糟蹋得面目全非的草莓園欲哭無淚,哀嘆道:“這下完蛋了。弄成這樣,我還不得被‘處死’!”
不說了,免得一說我的口水又流下來,真期待下一次摘草莓。
草莓二年級作文 篇12
大家都喜歡吃水果,唯獨我最喜歡吃草莓。
首先從一則謎語說起,題目是這樣的:一片青草地,(梅花)又是一片青草地,(野梅花)然后來了一群羊,(草莓)又來了幾只狼,(楊梅)最后又來了一群羊(喜之郎果凍)這則謎語初讀起來有點饒舌,仔細一想,就不難猜出答案。這其中的第三個括號,指的就是草莓。我也編了一句順口溜:“耶!草莓,草莓,個大又甜的草莓王,一顆又一顆,掉進我的五花胃,任它東西南北中,搖搖擺擺穿腸中,營養(yǎng)在我的脾臟中。
市場上賣的草莓一般個大,新鮮,成熟度好。就拿它的'外形特征來講。紅紅的果肉,肉中透著許許多多的小黑點,皮上有很多的小毛毛,蠻細。細咬一口,嘴角滲出了許多血紅的汁水,甜滋滋的,跟蜂蜜一樣香,回味無窮。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原因。
不多說了,就寫到這里為止,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吃草莓,不妨試一試。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分一分教學設(shè)計5篇
一個優(yōu)質(zhì)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這時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學生愛聽老師愛講的教案。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那么老師怎樣寫才會喜歡聽課呢?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你提供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分一分教學設(shè)計5篇,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分一分教學設(shè)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jié)合平均分的具體情境與經(jīng)驗,抽象出除法算式,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掌握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并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稱。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釋平均的具體過程。
教學重點:
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讀法以及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在具體環(huán)境中建立除法算式與等分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并加深體會。
教學準備:
主題圖。
學法指導: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shè)
1.你們知道小猴子喜歡吃什么嗎?出示智慧老人畫面以及掛圖
誰能把這幅圖意說給大家聽。
2.板書
二、問題探究
1、通過看圖,同學們想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把12個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
同學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2、談話: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除法的運算符號是梅讀作:除以
(把12分成2份怎樣列式?為什么等于6?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嗎?)
3、講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
三、體驗感悟
出示18根小棒圖片,讓學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組織學生匯報,并說出算式表示的意義
四、實踐應用
完成練習二1,2,3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六、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
板書設(shè)計:
分香蕉
12梅2=6(根)
讀作:12除以2等于6.
12梅3=4(根)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
我敢于放手,給學生的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較好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整個教學過程中,分一分、教一教、擺一擺、說一說、練一練,無一不是學生在主動探索與操作,可以說,正是由于我敢于放手,才有了學生的主動探索與思考,才有了學生主動學習、動腦、動口的機會,才有學生的全員參與,才形成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心態(tài),才有了學生的主動體驗,在教師創(chuàng)造的和諧、民主、可以充分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中,讓學生的潛能得到了一定的開發(fā)。
本節(jié)課自始至終貫穿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與實踐,這不僅符合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更重要的是充分體現(xiàn)了以活動促發(fā)展的活動教學思想。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分一分教學設(shè)計 篇2
教學重點:
進一步領(lǐng)會等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
提高自己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掛圖、20個圓片
學法指導: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shè)
1.談話:淘氣家里來客人啦,媽媽拿出了一些蘋果招待客人,要淘氣把蘋果分一分。
2.板書
二、問題探究
1.出示12個蘋果圖片和4個盤子圖片貼在磁力板上。
2.問:看到了什么,能幫淘氣分一分嗎?
3.老師收走盤子,問:現(xiàn)在沒有盤子了,還可以怎樣把這些蘋果平均分呢?
A老師巡視,指導。
B老師邊聽匯報邊板書
12個蘋果,每個盤放()個,需要()個盤子。
三、體驗感悟
嘗試第1題
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基本練習
試一試第2題,幫助學生弄清題意
四、實踐應用
試一試第4題
1.出示做操圖
2.還可以怎樣排?
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六、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
板書設(shè)計:
分蘋果
平均每個盤子放3個
每個盤子里放2個,可以放6個盤子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分一分教學設(shè)計 篇3
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時、分、秒》的第二課時《一分能干什么》。
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是教學時、分、秒的認識,初步體會時、分、秒的意義。而本節(jié)課是在前一節(jié)課學生已經(jīng)認識鐘面上的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的基礎(chǔ)上,通過一分能干什么的實踐活動,不僅能使學生體驗時間的長短,體會時間的價值,從而使學生懂得珍惜時間。并為后續(xù)學習根據(jù)鐘面說出經(jīng)過的時間作以鋪墊。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在實際情境中,讓學生建立一分鐘和一秒鐘的概念,體會分與秒的關(guān)系,培養(yǎng)學生分析、體驗、估測的能力。
2.過程目標:在具體活動中,讓學生親身體驗一分鐘的長短,從中感受時間的意義。
3.情感態(tài)度目標: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教育學生從小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一分鐘的概念。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結(jié)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
教學難點:
估計一分鐘有多長。
教法學法:
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分散。根據(jù)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農(nóng)遠資源中的課件來輔助教學,讓學生在課件所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學習,并通過合作交流發(fā)現(xiàn)分與秒的關(guān)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課伊始,我利用學生語文課上剛剛學過的一篇課文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先來看一個小圖片,(播放課件)聽一聽,還記得這是誰嗎?對了,這是咱們學過的《一分鐘》這篇課文里的小元元。讓我們再來回憶一遍。對于這個故事你想說些什么呢?是啊,一分鐘很重要,那一分鐘究竟有多長呢?一分鐘能做些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分能干什么。(板書課題:一分能干什么。)由元元因貪睡一分鐘而遲到了二十分鐘為切入口,從而引入一分鐘能干什么,讓學生主動進入探究的場地。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所在,這里我分兩個層次進行。
第一層次:認識秒。
首先,我讓學生拿出小鐘表放在耳邊聽聽,讓學生說說聽到了什么?在學生興奮的回答中追問:這滴嗒聲是鐘表上哪個針發(fā)出的?哪根針是秒針呢?對,鐘表上最細最長,跑得最快的針就是秒針。這樣把學生的視線拉回到秒針之上,那你知道秒針滴嗒一聲走多遠?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演示秒針走一小格)。通過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秒針滴嗒一聲走1小格。我馬上給予肯定:對,秒針滴答一聲走過一小格就是一秒。板書: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那秒針走5小格是幾秒呢?(課件演示秒針走5小格)。走8小格呢?這時,我并沒有滿足學生初步的感知,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秒,我和學生一起投入到有趣的我是小秒針活動:同學們,我們來做個小秒針吧,請你閉著眼睛用自己的一只手臂表示秒針,嘴里發(fā)出滴嗒聲,走出1秒,5秒,10秒,學生模仿秒針,一步步從自己身邊找到秒的影子。學生的估計能力就這樣一點一點的提高,為估計一分有多長奠定了基礎(chǔ)。然后我及時拋出問題:猜一猜一分鐘內(nèi)能聽到多少次秒針走的滴答聲?很自然的進入了第二個層次。
第二層次:探究分與秒的關(guān)系。
學生認識分與秒的關(guān)系存在困難,所以在教學中,我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通過猜一猜1分鐘內(nèi)秒針走了多少小格?充分讓學生猜想,帶著問題去觀察,去思考。(課件演示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的全過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秒針走一圈,分針有什么變化?認真思考,秒和分之間到底有什么關(guān)系?學生通過觀察和交流很容易就發(fā)現(xiàn):秒針走一圈,分針剛好走了一小格,從而得出結(jié)論1分=60秒(板書:1分=60秒)
三、實踐體驗,感受一分鐘
一分鐘是抽象的,如何讓抽象的時間概念在學生心中深深扎下根呢?我覺得只有讓他們體驗體驗再體驗,在農(nóng)遠資源設(shè)置的情境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能力。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shè)計了3個活動。
活動一:體驗1分鐘
用課件上的鐘面計時1分鐘,讓學生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活動,如:讀課文、寫字、數(shù)心跳、畫畫等。集體計時,匯報結(jié)果。全體同學在參與中體會到一分能做很多事情。
活動二:為了讓學生更深刻體驗一分鐘,提高估測的能力,我先讓學生估一估:如果沒有鐘表你能用什么方法估計一分鐘有多長呢?學生用拍桌子、在原地跳、數(shù)數(shù)、點頭、跺腳等方式來估計1分鐘。接著聽一首歌曲,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估一估這首歌大約用了幾分鐘,(課件出示)在反饋時我找估計比較準的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估計的,用什么方法?這樣設(shè)計的目的基于兩點考慮:第一,是讓學生從估計一分鐘到估計幾分鐘的過程中學會從生活中找到一些規(guī)律,提高估測能力,有效的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第二是還有學生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匯報的同學可以為他們提供思路,以點帶面。
活動三:精彩動畫1分鐘和耐力體驗1分鐘。首先讓學生看一分鐘的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然后讓學生單腳站立,手平舉??茨膫€小朋友能堅持1分鐘。教師計時?;顒雍蠼涣鳎壕蕜赢?分鐘和耐力體驗1分鐘,你有什么感受?讓學生明白感覺時間的長短有時還與心情和喜好有關(guān)。
四、鞏固運用,實踐拓展。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shè)計了兩道不同層次的習題。(課件出示)
第一題旨在訓練學生時、分、秒之間關(guān)系的轉(zhuǎn)換。
第二題旨在訓練學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選擇恰當?shù)臅r間單位。
五、師生互動,全課總結(jié)。
課已接近尾聲,為了再次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所在,我在音樂的伴隨下,給學生介紹近年來發(fā)生的一些事情:(課件出示,教師讀)
人造地球衛(wèi)星、運載火箭發(fā)射在一分鐘內(nèi)完成,并成功進入太空;
在20xx年奧運會開幕式前的一分鐘,人們的心情是無比激動;
20xx年汶川地震在搶救被埋在廢墟里的人員時,那一分鐘一秒鐘是何等重要,每爭奪一分一秒就可能生還一個生命。
在第十四屆世界杯足球賽中,德國隊就是在最后1分時間進了一球,從而贏得了冠軍。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正如人們常說,珍惜時間就等于珍惜生命。
最后,我總結(jié)性提問:剛才大家都嘗試了在1分鐘里做了一些事情,那么你感覺1分鐘的時間怎么樣?以前你有沒有過浪費時間的情況,以后你會怎么做?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中的表現(xiàn)進行自我評價,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惜時習慣。
六、應用
二年級的小學生,他們正處在具體形象、聲音、色彩發(fā)展的年齡階段,利用課程資源提供給我們的畫面和聲音,學生就能投入到畫面中去認真觀察、認真思考,因此,本節(jié)課我以農(nóng)遠資源中的課件為主線,把它與教學內(nèi)容有機地結(jié)合,使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具體,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益。
板書設(shè)計:
一分能干什么
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
一分=60秒
《一分能干什么》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建立一分鐘的概念,這樣的板書,突出了重點,使學生一目了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nèi)容,請大家批評指導。謝謝大家。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分一分教學設(shè)計 篇4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6667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實際情境中,讓孩子建立一分鐘和一秒鐘的概念,體會分與秒的關(guān)系。
2、過程目標:在具體活動中,讓孩子親身體驗一分鐘的長短,從中感受時間的意義。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從小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好習慣以及培養(yǎng)孩子的估測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一分鐘的概念
教學難點:
估計一分鐘有多長
教學準備:
課件、光盤、實物鐘表、秒表。
學生準備:
每人一個鐘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促學
師:請大家看屏幕:一分鐘(出示課件來自人教版語文第三冊第七課《一分鐘》這篇課文)
丁零零,鬧鐘響了,元元打了個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過了一分鐘,元元起床了,他很快地洗了臉,吃了早點,就背著書包上學去了。他起初用走的,后來一看手表說:糟糕,快遲到了。于是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他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他只能走路上學了,當他走到學校門口,一看手表說:糟糕,遲到了二十分鐘,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師:看完這個故事,大家想說什么?
生自由發(fā)言。
師:是??!一分鐘很重要,那么一分鐘究竟有多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分鐘。(板書:一分鐘)
二、實踐活動、探索新知。
1、一分鐘有多長
A、觀察探索
師:請大家靜靜地看屏幕,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分鐘。
(出示課件鐘表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的全過程)
師:同學們,這就是一分鐘。(板書:1分鐘)
師:剛才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秒針走了一圈。
師:哪根針是秒針?
生:又細又長的那根針是秒針。
師:對,最細最長的那根針是秒針。
師:秒針走的時候你有沒有聽到什么?
生:我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
師:是啊,秒針滴答一聲走過一小格是一秒。
師再次操作課件演示一秒,得出(板書:秒針走1小格是1秒),那剛才同學們看到秒針走了一圈,那是走了幾秒呢?請大家再看一次鐘面,輕聲的數(shù)一數(shù)秒針一圈走過幾小格?(出示課件鐘表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的全過程)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秒針走一圈是60秒。
師:秒針走一圈,分針走多遠呢?
生:分針走一小格,所以一分等于60秒。
師:是??!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鐘。(師板書: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1分=60秒)
師:請大家把它讀一遍。
B、動手操作
請同學們拿出鐘表,先撥出:1秒、30秒,再撥出1分鐘,觀察一下是不是秒針走完一圈,分針也正好走了一小格也就是一分鐘。(體驗1分=60秒。)
2、一分究竟能干什么呢?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了一分鐘,那么一分鐘能干什么呢?(師板書:一分鐘能干什么)
活動一:數(shù)一數(shù)
師:請同學們舉起你的左手,用右手的三根手指按住這個地方,你感覺到它在動嗎?(師走到學生中間邊說邊示范)
生:感覺到了。
師;跳動的地方就是脈搏,都找到了嗎?沒找到的同學可以請老師幫忙。(師幫助個別沒找到的學生)
師:現(xiàn)在老師給大家1分鐘的時間,請你數(shù)一數(shù)脈搏一分鐘跳動多少次,準備好了嗎?好,開始?。◣熡妹氡碛嫊r。)
師:誰來告訴大家一分鐘他的脈膊跳動多少次?
生自由發(fā)言。
師:同學們這個年齡脈膊一分鐘跳動一般在7090左右,如果心情緊張或者是劇烈運動之后脈搏跳動會加快。請同學們回家后讓爸爸媽媽幫你看時間,自己再算一算。
活動二:做一做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一些活動,有口算題,數(shù)數(shù)、讀課文、寫生字、背口決,請大家選擇你最喜歡做的一件事,等會兒請喜歡讀書的人數(shù)數(shù)看你一分鐘大約讀多少個字;喜歡寫字的人看看你一分鐘能寫多少個字;喜歡數(shù)數(shù)的看看你一分鐘能數(shù)到幾;喜歡做口算題的做做看你一分鐘能算幾道題。
學生選擇,并做好準備,師出示口算題。
師:現(xiàn)在老師給你一分鐘的時間,看看你能做什么,能做多少?準備好了嗎?開始?。◣熡嫊r)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在這一分鐘內(nèi)做了什么?做了多少?
生自由發(fā)言。
師:同學們在學習上一分鐘我們能做這么多事情,那么在生活中一分鐘能做什么呢?
生自由發(fā)言。
師:大家說得很好,一分鐘在生活中能做很多事情,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一分鐘,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剛才元元就是多睡了一分鐘,結(jié)果就遲到了20分鐘。
三、鞏固練習,拓展思維
活動一:估一估1分鐘的長短
剛才老師讓大家在1分鐘里做了許多活動,那么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大家,要求小朋友們做一件你喜歡的事情,估計用了一分鐘時間后停止,看看誰估計的時間最接近一分鐘。
師計時,學生活動,記錄下數(shù)據(jù),在全班交流。
生1:我是用數(shù)數(shù)的方法,我慢慢的數(shù)到60下,估計就是一分了。
生2:我是用寫字的方法,我寫了25個字估計要一分鐘。
活動二:估計幾分鐘的長短。
同學們除了要學會估計一分鐘的長短外,還要學會估計幾分鐘,今天這么多個老
師來我們班聽課,我請大家為老師們唱首《老師,您好》的歌好不好。大家唱完后估
計一下大約用了幾分鐘。(師放音樂,出示歌詞,全班齊唱。)
生自由發(fā)言,說說大約幾分鐘。
現(xiàn)在離下課時間只剩()分鐘了,我們抓緊時間完成書上練習
1、課本66的想一想
2、課本67的練一練(可靈活省略,作為課外作業(yè))
3、糾錯題:大家好!我是文文。我每天晚上睡9分鐘,早晨6:30起床,然后做運動,我跳躍10下用了7分鐘。這時候,媽媽已經(jīng)做好飯了,吃飯只用了10小時。我背上書包和媽媽說聲再見,高高興興的上學了。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40分鐘的課你學會了什么呢?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發(fā)言。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分一分教學設(shè)計 篇5
單元知識點:
1.體會平均分的過程。
2.通過幾個步驟完成數(shù)量較多的分一分活動。
3.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
4.了解乘、除法之間互逆的關(guān)系。
5.運用除法算式解決實際問題。
6.了解倍與等分之間的聯(lián)系。
7.掌握表內(nèi)乘、除法的計算。
課時知識點:
第一節(jié)分桃子
經(jīng)歷小數(shù)目實物平均分的過程,體會意義,能用圖示方法解決平均分問題,感知平均分的兩種可能:全部分完和有剩余。
第二節(jié)分蘋果
能用具體操作或圖示的方法進一步解決一些與平均分有關(guān)的簡單問題。
第三節(jié)分糖果
體驗大數(shù)目的平均分的過程與策略的多樣性和合理性。
第四節(jié)分香蕉
認識除法的意義,掌握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和各部分名稱。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釋平均分的過程。
第五節(jié)飛行表演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操作過程及結(jié)果。
第六節(jié)練習二
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實際生活中平均分問題。
第七節(jié)小熊開店
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除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第八節(jié)運動會
用乘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九節(jié)快樂的動物
體會倍的意義,會用圖示或除法求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guān)系。
第十節(jié)文具店
結(jié)合具體問題,進一步理解倍的意義以及它與乘除法意義的聯(lián)系。
第十一節(jié)花園
結(jié)合具體情境,提出并解決與倍有關(guān)的數(shù)學問題。
第十二節(jié)練習三
表內(nèi)乘除法的綜合練習
第十三節(jié)整理與復習(一)
二年數(shù)學上冊《分香蕉》教學設(shè)計及教學反思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從而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二年數(shù)學上冊《分香蕉》教學設(shè)計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二年數(shù)學上冊《分香蕉》教學設(shè)計及教學反思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平均分的具體情境與經(jīng)驗,抽象出除法算式,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
2、掌握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并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釋平均分的具體過程。
4、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與數(shù)學思考的能力。
重點:除法算式的讀寫法和各部分的名稱及除法的意義。
難點: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儀器及自制課件
學具準備:香蕉圖片12張,小棒1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shè)
同學們你們家里來過客人嗎?通常你用什么來招待客人呢?
你們真是熱情、懂禮貌的好孩子。你們知道嗎,今天,智慧老人家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氣和笑笑,也不是機靈狗,而是兩只可愛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長的香蕉給他們當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要把12根香蕉分給2只小猴子,怎樣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誰能說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來幫忙分香蕉,你們愿意嗎?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分香蕉”。
二、問題情境
活動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請你用學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誰來說說你分的結(jié)果?
3、如果我們都沒有學具可怎么辦?大家還有沒有別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嗎?
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嗎,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計算。
(屏顯:12÷2)÷叫什么名字?除號長什么模樣???
(中間有一橫,上面有一個小圓點,下面也有一個小圓點,大小一樣,對得很整齊。領(lǐng)學生讀2遍——“除號”)
4、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各部分的名稱。
12是表示什么?這2又表示什么?
“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總數(shù),寫在了除號的前邊?!?”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寫在除號的后邊。
瞧瞧,我們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齊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這個除法算式該怎樣讀嗎?
這個除法算式讀作:12除以2。(跟讀2遍。)分得的結(jié)果是“每份6根”,把“6”寫在等號的后邊。
分的是香蕉,單位名稱應該是什么?
5、練一練。(除法算式的讀法、看圖意說出除法算式。)
大家讀得可真整齊。那么,下邊這些除法算式你也會讀嗎?
(1)我會讀。
6÷20÷518÷420÷5
大家讀得真響亮。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的時候,用除法計算。
活動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來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該怎樣分呢?我想大家一定行,小組里的同學一塊來,組長做好分工和組織,一人出主意,一人擺圖片,一人寫除法算式,。比比哪個小組的分法多,誰的除法算式最漂亮。
學生交流、操作:說一說、分一分、寫一寫。
板書:12÷3=4(根)算式表示什么?
同學們,除法算式里,除號娃娃已經(jīng)有了自己喜愛的名字——除號,(屏顯:除號)
你知道嗎?除法算式里其它的數(shù)字也都有自己好聽的名字。你知道嗎?
(1)除號前邊香蕉的總數(shù)“12”叫“被除數(shù)”。
(2)除號后邊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數(shù)”。
(3)等號后邊的分得的結(jié)果“6”叫“商”。
活動三:小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還可以平均分成幾份?
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
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
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算式:12÷12=1(根)
教師:同學們真聰明,能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那么多不同份數(shù),列出那么多個整齊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這就是咱們今天學習的新課。請同學們打開課本P38——《分香蕉》。大家邊玩邊學可高興了。那么,你認識了什么,特別開心?你學會了什么,特別高興?
教師總結(jié):今天我們都認識了除號和整齊的除法算式。
三、鞏固深化
1、幫助小兔分木材。
(1)大森林里小兔家正在裝修房子,它要把這18根木材平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幾根。你們能幫助它嗎?18÷2=9(根)
(2)這18根木材除了平均分成2份,還可以平均分成幾份呢?
18÷3=6(根);18÷6=3(根);18÷9=2(根)
2、幫助小刺猬分果子。
(1)仔細觀察圖,提數(shù)學問題。(12個果子平均分給4只小刺猬,每只小刺猬運幾個果子?)
(2)根據(jù)圖意列算式,并說出你是怎樣知道商是多少的?
四、實踐應用: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二年數(shù)學上冊《分香蕉》教學反思
------xx小學王評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分蘋果”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對大量物體的等分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從學生對“分香蕉”的具體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從而理解除法與平均分的聯(lián)系,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同時,介紹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讓孩子認識一個新朋友——除號,并教孩子怎樣寫好這個除號,然后,讓孩子動手操作,進一步體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具體過程。
喜歡童話故事是孩子們的天性,我覺得只要我們有意地創(chuàng)設(shè)情境,把所要學的內(nèi)容創(chuàng)編成故事,孩子們都會被精彩的片斷所吸引。
本節(jié)課我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利用孩子喜歡的童話故事引入新課,不僅能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讓孩子們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我現(xiàn)在采取的是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相結(jié)合。引入新課時,讓孩子進一步加深理解把一個物體平均分的意義,讓孩子直接說出除法算式。引導孩子回憶以前學習過的加法、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從而認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算式的讀法。
在此基礎(chǔ)上,讓孩子動手操作探究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義!讓孩子在實踐中,體驗總數(shù)的不同分法:如: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時,每份得到的是不同的個數(shù)。同時,讓孩子學會用圖表示它們的分法。在教學中我大膽放手讓孩子展開對新內(nèi)容的學習,分一分、擺一擺、說一說、寫一寫,我只適當?shù)刂笇Ш忘c撥,我相信孩子,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和思考的空間,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的潛能得到一定的開發(fā)。
當然,在教學中還會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如:課堂上孩子比較活躍,有時課堂紀律難以調(diào)控。在作業(yè)反饋時,還有三、四個孩子掌握不夠好,對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義理解不夠。這些有待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生活中的百分數(shù) 教學設(shè)計資料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使學生加深對百分數(shù)的認識,能掌握生活中各類百分率的計算方法,能用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方法解答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百分數(shù)應用題,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求百分率問題的能力。
3、創(chuàng)新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會運用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德育目標:初步滲透概率統(tǒng)計思想。
5、教學重點:學會解答生活中的百分率的實際問題 。
6、教學難點:對一些百分率的理解。
五、教具準備:CAI課件,學生準備計算器。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觀看廣告用語。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CAI顯示廣告語。如:農(nóng)夫山泉,有點甜?。?/p>
你能說幾句廣告語嗎?
師:有的廣告語是這樣表示的,還有的是用數(shù)學知識表示的。(CAI顯示價格表,簡要介紹DDC是一種數(shù)據(jù)傳輸方式)
“立即加入DDC用戶行列,分分秒秒都可享受比一般話費節(jié)省25%的長途電話服務(wù)”
國家 DDC儲值優(yōu)惠價(元) 一般話費
加拿大 5.42 6.70
美國 5.42 6.80
英國 6.27 8.80
澳洲 5.87 7.20
日本 6.56 7.90
新加坡 5.89 6.90
2、質(zhì)疑:哪一種話費要節(jié)省些?
師: 如果你是顧客,你能直接看出用DDC由香港打向哪個國家的話費最節(jié)省嗎?
二、自主學習,反饋信息。
1、百分數(shù)的計算。
師: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并改進價格表。怎樣讓顧客一眼看出打向哪個國家的話費最節(jié)???
學生分小組討論、設(shè)計,再反饋信息。
教師根據(jù)學生意見,增加一欄“節(jié)省的百分比”。
國家 DDC儲值優(yōu)惠價(元) 一般話費 節(jié)省百分比
加拿大 4.82 6.70
美國 4.90 6.80
英國 6.34 8.80
澳洲 5.18 7.20
日本 5.59 7.90
新加坡 4.97 6.90
師:怎樣計算節(jié)省的百分比?請同學們先討論,再用計算器計算各項的百分比。
學生分組討論后,反饋信息,歸納計算方法。
[板書:(DDC優(yōu)惠價- 一般話費) 一般話費=節(jié)省率 ]
小結(jié):節(jié)省率越高,使用的話費越少,越節(jié)省。
2、實踐應用
師:打向英國的話費節(jié)省率比廣告語中的還要高,我們來幫廣告公司將廣告語作個小小的改動,讓它更吸引顧客。(CAI顯示“25%”改為“28%”)
師:現(xiàn)代社會的商業(yè)競爭太激烈了,廣告公司為了能吸引更多的顧客,將節(jié)省率全部定為28%。那么,現(xiàn)在利用DDC打向各國的優(yōu)惠價各是多少,你能幫著算一算嗎?
學生討論、計算后匯報計算方法和結(jié)果。[師板書:一般話費 (1- 28%)= 優(yōu)惠價 ]
3、拓展應用
(1)、計算優(yōu)惠率。
師:同學們愛吃“麥當勞”嗎?(展示“麥當勞”餐廳贈送的優(yōu)惠券)如果讓你去買,你認為買哪種更合算?(CAI顯示兩種不同的優(yōu)惠券:A、7元的雞翅優(yōu)惠為5元,B、14.40元的漢堡包優(yōu)惠為10元。)
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驗證猜測。
集體驗證結(jié)論,小結(jié)方法。
(2)、計算贈量前的重量。
師:百分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真是太廣泛了。你瞧,方便面的廣告中也用到了百分數(shù)。(CAI顯示方便面袋上的廣告:贈量25%,加量不加價。)
師:現(xiàn)在的重量是78克,你知道贈量前是多少克?
學生先討論計算方法,再分組解答。
學生匯報計算方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原來的重量 (1+25%)=現(xiàn)在的重量]
(3)、思考題:
小明在放學路上,拾得100元錢,在尋找失主時,小明開玩笑說:“我書包里原有100元錢,現(xiàn)在又拾得100元,我的財富增加了100%?!毙∶鲗㈠X還給失主后,小明卻說,拾來100元,使我的財富達到了200元,現(xiàn)又還給失主100元,就是減少了50%,我還賺了50%。
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三、全課小結(jié)。
1、師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談?wù)劷裉焖鶎W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
2、師 :你認為今天誰學得最好?你覺得你自己學得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