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案四年級
發(fā)表時間:2020-12-24四年級上《認識更大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
四年級上《認識更大數》教學設計北師大版教學目標:
1、通過“數一數”的活動,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
2、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單位,知道億是個很大的數,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觀察、動手及分析能力。
重點、難點:
1、感受大數的必要性,體驗大數的實際意義。
2、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計數器,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課件出示主題圖中的一個立方體,先是估計有多少個小立方體,然后算一算驗證,并說出計算的方法。
課件出示:主題圖一,回答多少個小立方體,然后在計數器上撥出。
課件出示:主題圖二,猜測共有多少個小立方體,說說理由。
(二)探索新知:
1、認識“十萬”:
(1)結合小立方體圖形,讓學生在計數器上1千1千的撥。
(2)問:10個一千是一萬,接下去1萬1萬該怎么數?
(3)當學生數到九萬時,教師可以提出:“再加上一萬是多少?”的問題,以供學生思考。
(4)在學生充分的討論中,引出“十萬”的計數單位。
老師小結:萬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就是“十萬”,10個一萬就是“十萬”,并在計數器上師生共同撥出“十萬”。
2、出示從“個(一)到萬”的數學模型,讓學生感受各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3、師生在計數器上撥“十萬”的活動,加深對“滿十進一”的印象。
4、認識“百萬、千萬、億”
(1)提問:10個十萬是多少?10個一百萬是多少呢?10個一千萬呢?讓學生說出想法后用計數器驗證。
(2)在計數器上進行操作驗證.
(3)告訴學生:一億是一個很大的數,如果1秒數一個數,晝夜不停地數,數到1億要數3年2個多月。
(4)指出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和以前學的個、十、百、千一樣,都是計數單位。
提問:從剛才一邊撥珠,一邊數數的過程中,誰發(fā)現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也就是十進關系)
(5)出示十進制數位順序表,讓學生觀察。
(三)練習設計:
(四)課堂小結:
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在今天這節(jié)課上我們認識了比較大的數,你都記住了哪些計數單位?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五)作業(yè)布置:
延伸閱讀
四年級上冊《線的認識》教學設計北師大版
四年級上冊《線的認識》教學設計北師大版
線的認識
一、教學內容
線的認識(教材16、17頁)
二、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景和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
2、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會數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1、體會直線、線段與射線的區(qū)別與聯系,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與線段、射線,會數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2、理解三種線的特征,掌握三種線的讀法
四、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誰能說一說生活中哪里有線嗎?(黑板邊、書本邊、鉛筆盒的邊……)很好,看來你們觀察的非常仔細,在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線,剛才同學們說的這些線中,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在數學中也一樣,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研究直的線。(板書:線的認識)
(二、)探索活動,獲取新知
1、認識直線
同學們,筆直的線里也學問!
電腦出示鐵軌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圖中畫的是鐵軌,鐵軌很長,筆直的鐵軌,一眼望不到頭,像這樣兩端可以無限延長,沒有端點的線,就叫做直線。
(1)畫一畫讓學生用直尺畫一條直線
(2)說一說(直線有什么特征?直沒有端點無限)
2、認識線段
電腦出示馬路中的斑馬線,引導學生觀察
馬路中的斑馬線大約有多長?(師:不管是幾米,他都有一定的長度,都可以度量出來,像這樣的線叫做線段,它是直線上兩點之間的一段。你能不能畫一條線來表示它?
(1)畫一畫
(2)說一說(線段有什么特征?直兩個端點有限)
3、認識射線
電腦出示夜景圖,學生觀察
師:這是一條什么線?你什么時候見過?它有什么特點?(讓學生自由的說說)
你能畫一畫嗎?
(1)畫一畫
讓學生嘗試畫射線
(2)說一說(射線有什么特征?直有一個端點無限)
4、比較三種線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圖形端點個數延長情況與直線的關系
直線沒有端點向兩端無限延長
線段兩個端點不能延長是直線的一部分
射線一個端點向一端無限延長是直線的一部分
5|、認一認、說一說
(電腦出示各種直線、線段、射線)
6|、線的讀法
(1)直線一條直線有兩種讀法,可以讀作直線AB,也可以把字母倒過來讀作直線BA。如果用一個小寫字母l表示直線,它還可以讀作:直線l
(2)線段請你猜一猜,這條線段該怎么讀?AB
(3)射線誰來試一試,讀出這條射線(射線只有一種讀法,它的讀法是從端點讀起。)
思考:“射線BA”和“射線AB”有什么不同?(射線AB:端點是A,向B點無限延伸射線BA:端點是B,向A點無限延伸)
(三、)課堂活動
1、完成課本第17頁的試一試第一題(小結:經過一點能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2、闖三關
第一關:填空
1、______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它沒有端點
2、直線上兩點之間的一段叫做______
3、_______只有一個端點,它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
第二關:數線段
第三關:從A點到B點,哪條路線最近?(課本試一試第2題)
(小結: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線的知識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教案(北師大版)
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
單元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感受學習更大數的必要性,并能體驗大數的實際意義。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認識億以內數的計數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系。并會正確讀、寫以及比較數的大小。
3、在收集數據的過程中,認識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掌握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
4、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單元教學重難點:
大數的讀寫。數位中含有0的讀寫。
課時安排:
內容建議課時數
數一數(體會較大數的意義)2
人口普查(大數的讀寫)2
國土面積(大數的比較與讀寫)
4
近似數
從結繩計數說起(數學閱讀)
練習一2
第一課時數一數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數,明確級、數位、計數單位的概念,掌握十進制計數法,知道億是個很大的數。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觀察、動手及分析能力。
3、進一步滲透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思想,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明確“數位”與“計數單位”之間的對應關系。
2、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教具準備
計數器,相關數據資料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談話:我們已經學過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還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萬;光的速度每秒三十萬千米等。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像這樣比較大的數。(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讀法)
(二)探索新課
1、復習
(1)說出萬以內的計數單位.(板書:個、十、百、千)
(2)提問: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
(4)讀出下面各數
4958、3026、4005、7000
板書出各數字的數位。
(5)從右到左說出3876各數字的數位。
再說一說萬以內數的讀法:從高位起,按照數位順序讀;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上是幾,就讀幾百……;中間有一個0或幾個0,只讀一個“零”;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2、認識“十萬”
出示一張有100個小方塊的卡片
提問:10張卡片是多少個小方塊?20張呢?50張呢?100張是多少個呢?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回答。
提問:如果一疊卡片有一百張,那么這一疊卡片有多少個小方塊?9疊呢,總共有多少個小方塊?
提問:再加一疊,是多少個呢?(可以借助計數器)
教師質疑:萬位滿十了怎么辦?(小組討論)
老師小結:萬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就是“十萬”,10個一萬就是“十萬”。
板書:十萬
3、結合教材第3頁四幅情景圖將“十萬”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幫助學生建立數感。
4、認識“百萬、千萬、億”
提問:
1輛轎車如果賣十萬元,2輛能賣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說出想法后用計數器驗證。
提問:10個十萬是多少?10個一百萬是多少呢?10個一千萬呢?
分別板書:百萬、千萬、億
同時告訴學生:一億是一個很大的數,如果1秒數一個數,晝夜不停地數,數到1億要數3年2個多月。然后指出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和以前學的個、十、百、千一樣,都是計數單位。
提問:從剛才一邊撥珠,一邊數數的過程中,誰發(fā)現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也就是十進關系)
(三)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5頁第5、6題。
(四)課堂小結
老師提問:在今天這節(jié)課上我們認識了比較大的數,你都記住了哪些計數單位?一共有幾個?在這些計數單位中,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板書設計:
認識更大的數
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數一數練習課
教學目標:
1、鞏固上節(jié)課知識,加深學生對數的理解
2、通過練習使學生能對較大數產生興趣
3、為以后數的讀寫與比較打下較好的基礎
教學重難點:
1、明確“數位”與“計數單位”之間的對應關系。
2、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教學過程:
(一)認識十萬
學生可以用計數器,以直觀的形象思維開始學習。對照計數器,10個一萬是10萬,滿十進一。
(二)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在十進制計數中,每相鄰的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注意不相鄰的單位之間的進率就不是10。
(三)鞏固練習
練一練
第1題通過說一說,撥一撥的對應活動,鞏固學生學習的新的計數單位。
第2題通過計數單位模型,讓學生說出是多少,進一步體會計數單位。要從小的10、100數起。
第3題讓學生撥一撥,認識相鄰進數單位之間的關系,鞏固對大數的認識,理解十進制計數方法“滿十進一”的原則,在多次嘗試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出“滿十進一”的原則。
第4、5題對抽象的數進行數數,抽象的程度提高了。學生先審題,明白數數的要求,再借助計數器來試試,最后數數。
第6題解本題時,先借助計數器,讓學生從計數器上撥出每個數,看前后兩檔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義,來理解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第7題可先在計數器上把這個數撥出來,然后讓學生說一說。
(四)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5頁第7題。
(五)課堂小結
通過練習讓學生在動手的同時又動腦,學生動手動腦的同時,體會到了“滿十進一”了解到了各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板書設計:
數一數
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人口普查(讀多位數)
教學目標:
1、掌握億以內的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及歸納概括能力。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
1、握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2、掌握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整數數位順序表,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生談話:昨天,我們在數學課上認識了比較大的數,還記得有幾位嗎?誰能說一說都有哪些計數單位?
指名回答:我們認識了9個計數單位分別是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
隨著學生的回答板書:(從右往左)
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個
教師:我們在三年級時學過了萬以內數的讀法。你們還記得嗎?能讀出這些數嗎?
7424600800010000321550950097010
提問:誰能說一說讀這些數的方法?
你們想知道你們收集到的比萬大的數如何讀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讀法
(二)探究新知
1、展示收集的數據。
例如:長江流域的面積是1807199平方千米;赤道長40076千米;馬里亞納海溝距離海平面11034米;2000年我國進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全國總人口約為1295330000人。祖國大陸約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約有13820000人,天津市約有10010000人。
2、研究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1)介紹數位。
老師說明:這些數都是由幾個數字排成一橫行,也就是把計數單位按照一定順序排列起來了,各個數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如4958,是由4個千,9個百,5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8個一是在右邊第一位,就是個位;5個十在右邊第二位,就是十位;9個百在右邊第三位,就是百位;4個千在右邊第四位,就是千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數位。
(2)介紹數位順序表。老師把上面板書的計數單位加上橫線和豎線,在每個計數單位下面分別加上“位”字,成為一個數位順序表:
…
(3)計數單位和數位之間的關系。老師提問:個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幾?十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多少?萬位呢?千萬位呢?
小結:也就是說,幾個一就寫在個位上,幾個十就寫在十位上,幾個百就寫在百位上……幾個千萬就寫在千萬位上。
追問:同一個數字,把它寫在不同的數位上,它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學生答:不相同,因為數位不同,計數單位就不同。
(1)認識數位分級。
老師說明:按照我國計數習慣,從右起每四個數位為一級。個、十、百、千是“個級”,表示多少“個”,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萬級”,表示多少“萬”。
在已寫出的數位順序表上面板書:個級、萬級,制成下表:
…億級萬級個級
…
(2)學習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老師在上表的下方依次把學生分類的數據板書出來。如:
億級萬級個級
…千
指導:1265830000先讀億級,十二億,再讀萬級,六千五百八十三萬,合在一起讀作:十二億六千五百八十三萬。
學生嘗試讀出:1295330000和6780000、13820000。
提問:以上這些數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讀數時讀0了嗎?質疑:1807199這個數讀不讀這個0呢?
同桌之間交流。
這個數讀作:一百八十萬七千一百九十九。所以零不讀。
提問:0在什么位置時不讀出來呢?
小組交流。
小結:當0在級的末尾時不讀出來。
1.研究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
指導:40076先讀萬級,四萬,再讀個級,零七十六,合在一起讀作:四萬零七十六。強調:百位上的零必須讀出來。學生嘗試讀出:11034、10030040
(三)課堂作業(yè)設計
1.教材第7頁第1題
2.教材第8頁第1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認識數位,數位順序表,讀億以內的數)
老師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億以內的數位順序,并知道從右起每四位一級,分作個級、萬級、億級。還學會了含有三級數的讀法。
板書設計:
…億級萬級個級
…
第四課時人口普查(寫多位數)
教學目標: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培養(yǎng)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進一步培養(yǎng)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
2.中間、末尾有0的億以內數的寫法。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整數數位順序表,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在昨天的數學課上我們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國的人口數量,同時學習了較大數的讀法,下面就這些數請你來讀一讀。
56900400805003706001459032700
提問:你讀得又準又快,能說說讀數的方法嗎?
學生回答。
提問:請你說出億以內的數位順序,并說一說是怎樣分級的。
根據學生回答,整理成表。
(二)探究新知
我們已經學過萬以內數的寫法,今天我們學習億以內數的寫法。
1、整萬數的寫法。
同學們會寫四十四、一千三百八十二、六百七十八,怎樣寫四十四萬、一千三百八十二萬、六百七十八萬呢?
學生發(fā)言,根據學生發(fā)言情況,教師小結:這些數都是整萬的數,要寫在萬級上,只要在萬級上寫44、1382、678,然后在個級上寫四個0就可以了。
在剛才總結出的數位順序表上寫出上面三個數。讓學生讀一讀這三個數,檢查一下寫得是否正確。
引導學生總結,整萬的數怎樣寫?
小結:按照萬以內的數的寫法來寫,只要在后面添寫四個零。
練習:指名讓學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學生在紙上寫數。
五萬、六千萬、八十萬、三千二百萬、九千六百七十二萬
2、含有萬級和個級兩級的數的寫法。
談話:我們已經會寫整萬數了,老師在說一個數,看誰會寫。
板書:十萬三千二百四十五
提問:這個數有幾個級?應該先寫哪級上的數,再寫哪級上的數?
學生嘗試寫數。
指名板演:103245
學生板演后,教師可以畫出分級線,讓學生檢查寫的數是否正確。
老師說數,學生練習寫數。
3、中間及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提問:三十二萬零六百這個數有幾級?萬級上怎樣寫?個級上的一個也沒有怎么辦?在數位上表示這個數,再讓學生讀一遍進行檢查。
由學生在數位順序表上試著填寫出這個數,再讓學生讀一遍進行檢查。
由學生在數位順序表上度著填寫二千零五十萬七千,再說一說是怎么樣寫的。
學生探究下面三個數的寫法:十萬二千三百四十五、三十二萬零六百、二千零五十萬七
(三)課堂作業(yè)設計
1、教材第7頁第2題
2、教材第8頁第2題
3、口答
一個數的最高位是萬,它是幾位數?
一個數的最高位是十萬,它是幾位數?
一個數的位數是9位,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四)課堂小結
提問:含有兩級的數怎么樣寫?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寫數時,遇到哪一位上的一個單位也沒有,怎么辦?寫數與讀數有什么區(qū)別?
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老師強調:讀數和寫數都要從高位起。但有關零的問題,讀法和寫法不一樣。寫數時,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讀數時,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零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只讀一個零。
板書設計:
億以內數的寫法
億級萬級個級
…千
第五課時國土面積(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數位的認識,掌握較大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2、在描述數據的過程中,體會將某些數據單位改寫的必要性,能有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比較多位數大小的方法。
2、能正確比較多位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同學們,我們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數打交道,現在請你們任意說出一個數。
學生任意說出一個數,教師板書5個
提問:如果將這些數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你會嗎?說說你是怎么樣想的?
(二)探索新課
1、出示例題
師:通過學習,我們知道2000年我國進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你會比較這些城市人口數量的多少嗎?
學生默讀例題,理解題意
北京13820000人天津10010000人香港6780000人
澳門440000人大陸1265830000人
提問:這一組數據,你能找出最大的那個數嗎?為什么?
2、觀察例題,請學生根據人口數量,將四個城市進行分類,并說出分類理由。學生2人一組,說一說,議一議。
按數位多少進行分類:北京、天津為第一類,香港是第二類,澳門是第三類。
提問:通過這次分類,你能知道什么?
小結:我們按數位的多少進行分類后發(fā)現,數位少的這個數就小,數位多的這個數就大。
質疑: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達到了八位數,這怎么比出大小呢?
3、位數相同的數的大小比較。
板書:13820000、10010000
提問:這兩個數都是八位數,位數相同的兩個數怎么樣比較大小呢?先比較哪位上的數?
提問:這兩個數左起第一位千萬位上都是1,怎么比?
學生探索:看左起第二位,第一個數左起第二位百萬位上的3比第二個數百萬位上的0大,所以1382000010010000
(三)課堂作業(yè)
1、教材第9頁第1題
2、練習冊第6頁第1題
(四)課堂小結
(1)比較兩個數據的大小有幾種情況?位數不同的怎么比?
(2)如果位數相同怎么辦?先要從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相同,怎么比呢?
板書設計:
國土面積
960000016600001220000450000100000
10000000000=100億
9600000=960萬
教學反思:
第六課時國土面積(較大數的改寫)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認識有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數據改寫的方法。
3、引導學生關注較大數據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難點:
體會某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
教學過程:
(一)體會數據改寫的必要性
教師出示從媒體收集來的一組數據改寫的實例。讓學生比較同樣的數據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讓學生體會到數據改寫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寫方法
1、出示數據,讓學生讀出這些面積,問:如果要記錄方便,這些數據可以怎樣進行改寫?
2、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改寫的方法。
(三)鞏固與應用
練一練第1題,在學生讀一讀的基礎上再請學生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
練一練第2題,討論這些數據如何進行改寫。
(四)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9頁第2題和第3題
(五)課堂小結
1、把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就是把原數末尾的4個0去掉,在余下的數末尾寫上“萬”字;
2、把整億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把原數末尾的8個0去掉,在余下的數末尾寫上“億”字。
板書設計:
大數的改寫
為了讀數、寫數方便,有時需要把整萬、整億數寫成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
9600000=960萬10000000000=100億
教學反思:
第七課時四舍五入求近似數
教學目標:
1、經歷生活數據收集的過程,理解近似數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數的方法。
3、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精確值的近似數。
教學重難點:
會正確讀、寫多位數,并能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小組交流收集的有關森林面積方面的數據。
交流收集的有關森林面積方面的數據,并說說這些數據的實際意義。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分類,在各種分類中重點討論精確數與近似數這兩類數的特點,并讓學生再舉例說一說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近似數。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數
出示說一說中的數據,使學生通過比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數的方法。結合是試一試第2題的討論,體會如何根據不同需要求近似數。
(三)鞏固與應用
做試一試第1題:匯報時說說取近似值的方法。
試一試第2題:在實際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據情況取不同精確程度的近似數。在本題中,可先讓學生說一說三個近似值的精確程度,再出示下面的兩個小問題,供學生討論。在討論時重點讓學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據實際的需要來確定的。
討論:重點可討論括號內的數字有幾種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課堂作業(yè)
1、練一練1、2、4
2、從報紙中找5個精確數,5個近似數,你認為生活中什么時候需要用近似數。
(五)課堂小結
1、四舍五入的方法
2、要求不同,一個數可有幾個近似數。
板書設計:
近似數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方法與注意事項
教學反思:
第八課時數學閱讀(從結繩計數說起)
教學目標:
了解計數方法的演變過程,體會其中所包含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難點:
1、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2、讓學生對“數”有進一步的理解認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閱讀教材中的圖,教師進行介紹。
(二)新授課
教材第一幅圖
石子計數與結繩計數都是“逐一計數”,體現了一一對應的思想。
第二幅圖中對比羊群的計數是“按群計數”,體現了數學中化繁為簡的思想,也是進位制的“原形”。
第三幅圖和第四幅圖展示了一些古代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計數符號。
(三)課堂作業(yè)
書寫“十進制數位順序表”。
(四)課堂小結
從古至今,人類歷史上出現過許多不同的進位制?,F在應用最廣泛的十進位制起源于古代人們用雙手十指計數的方法,成語“屈指可數”就是這樣來的。但超過十的數,雙手的手指用完時,就在地上擱一塊石頭或一根樹枝代表十個,讓手指伸直再數。經過長期實踐和總結經驗,就產生了十進制。
板書設計:
數學閱讀(從結繩計數說起)
教學反思:
第九、十課時練習一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讀、寫多位數,并能比較數的大小。
2、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
3、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重難點
1、會正確讀、寫多位數,并能比較數的大小。
2、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多位數的讀、寫的練習
練習一第1題:先回顧計數單位的順序,再根據書中的數據說說它們是幾位數,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進行讀、寫。
(二)多位數的改寫
練習一第2題:先復習多位數的不同數位上數字的不同意義。再進行數的改寫。
(三)讀寫游戲。(練習題3)
同桌間進行的游戲:第1步一個同學讀數,另一個同學根據所讀的數寫數,經過幾次讀數,兩人可交換角色;第2步一個同學寫數,另一個同學根據所寫的數讀數,然后交換角色進行。在同桌練習的基礎上,可選派代表在全班進行比賽,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四)多位數比大小
做第4題,完成后說說比較的方法。
(五)結合練習冊,教師可加強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鞏固。
(六)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15頁第5題。
(七)課堂小結
總結這單元所學到的知識。
板書設計:
練習一
億級萬級個級
千百十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億億億萬萬萬計數單位
1265830000十二億六千五百八十三萬
13820000一千三百八十二萬
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大數的認識》導學案
四年級上《大數的認識》導學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復習,鞏固所學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掌握數位順序表,能正確地讀寫大數,掌握改寫和省略的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和合作精神。
重點:數的概念、讀寫數的方法、改寫和省略的方法
難點:數中間和末尾有0的讀寫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揭題
揭題:大數的認識(復習)
二、回顧整理,形成脈絡
1、結合單元知識的回顧,讓學生先自主整理;
2、小組討論,組內成員展示完成情況,并互相完善;
3、全班匯報,形成知識網絡。
三、分塊復習
(一)復習數位順序
1、復習數位順序表。
師: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數位順序表?
(投影出示“數位順序表”。)
師:個級表示幾個什么?萬級呢?億級呢?每兩個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練習數位順序(課件出示)
(二)復習讀數、寫數、數的大小比較
1、讀法復習
(1)讀出下面各數(教材112頁1題)
(2)讀數時應注意什么?(讓學生說一說數的讀法,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四位分級法”。)
2、復習寫法。
師讀數,看誰寫得對。
師:在寫數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問題?(讓學生說一說數的寫法。)
3、復習比較大數的大小在比較數的大小時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三)復習改寫和求近似數。
1、完成112頁3題。
(要求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改寫的,說出改寫的方法要點。)
2、師:下面各數省略萬或億后面的尾數后約是多少?
(課件出示:8060705噸、150026020噸。先讓學生說,教師再歸納指導。)
師:省略“萬”或“億”后面的尾數,要看下一位上的數,用“四舍五入法”取舍后面的數,并加上一個“萬”或“億”字;注意要用“≈”號。
3、改寫與省略有什么區(qū)別?
(四)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在本單元中,同學們認為哪里比較難理解,容易出錯呢?你想提醒大家什么?(讓學生充分地說)師再強調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數的方法
2、按照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寫出近似數。
原數
省略百位
后面的尾數
省略千位
后面的尾數
省略萬位
后面的尾數
1859490
240395
705380
3997026
3、練習:下面的□可以填哪些數?
39□987≈40萬□里可以填()
3□5763780≈3億□里可以填()
四、自主檢測,完善提高
1.填一填。
(1)從個位起,第五位是(),計數單位是();第九位是(),計數單位是();
第十二位是(),計數單位是()。
(2)10個一千是(),10個一百萬是(),10個一千萬是()。
(3)2752006009是()位數,它的最高位是()。讀作:_______。
(4)30300030最高位的3表示(),中間的3表示(),最后的3表示()
(5)在4和6之間填上()個0,這個數就為四百萬零六
(6)千位是8,十萬位是3,億位是5,其余各位上的數字都是0,這個數是()
2、判斷對錯
(1)讀數和寫數都要從最高位讀起或寫起。()
(2)4321>4320萬()
(3)9□000≈9萬,□里最小填0。()
(4)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5)404040讀作四十萬四千零四十。()
(6)近似數比準確數都要大。()
3、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里。
⑴13500000元=()。
A、135元B、1350元C、1350萬D、1350萬元
⑵讀5000505這個數時,要讀()個零。
A、1B、2C、3D、4
⑶一個數最高位是()位,這個數是八位數。
A、百萬B、十萬C、千萬D、億
⑷有一個數,萬級是207,個級是375,這個數是()。
A、207375B、2070375C、2073750
⑸下面各數中,最接近20000的數是()。
A、19998B、20003C、21000
4、用2、7、0、3、1這五個數組成一個五位數,其中最大的數是(),最小的數是(),約等于7萬的最小的數是(),約等于3萬的最大的數是()。
5、一個數“四舍五入”到萬位是20萬,那么這個數最大是(),最小是()。
五、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疑問嗎?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激情奧運》教學設計
身為一位人名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優(yōu)質的課堂。為了不消耗上課時間,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我們可以在上課時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一定的調整,你們知道那些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案嗎?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激情奧運》教學設計”,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一、談話導入
1、2008年是難忘的一年,中國發(fā)生了很多的事情。你知道都有哪些事情發(fā)生嗎?
抗擊冰雪災害、抗震救災、北京2008奧運會等等。不管從哪件事情上看都可以看出我們國家的強大和團結,我們應該為我們作為中國人感到驕傲。
2、大家有沒有看過今年的奧運會嗎?你知道一些什么樣的奧運信息。
指名個別說一說
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獎牌榜。
1、你知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們中國得到了幾枚獎牌、幾枚金牌嗎?
在2008奧運會中,我國體育健兒奮勇拼搏,取得了傲人的成績,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為之驕傲,自豪,讓世人刮目相看。(出示2008奧運會獎牌榜)
國家
金牌
銀牌
銅牌
總數
中國
51
21
28
100
美國
36
38
36
110
俄羅斯
23
21
28
72
①、從以上的表格中你得到什么樣的信息???
②、你能根據信息提出什么樣的問題?你能解答嗎?
③、分四人小組討論提問并解答。
④、指名個別匯報交流。
2、請你預計一下,下一屆奧運會中國的獎牌和金牌數會是幾枚?
三、跳水比賽中的數學問題
1、初步感知
①、北京奧運會中我國的跳水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拿了7金一銀。其中郭晶晶成功衛(wèi)冕了奧運會女子單人三米板的冠軍。讓我們來看看她們的比賽情況。
②、出示跳水比賽的得分情況:
選手
第一跳
第二跳
第三跳
第四跳
第五跳
總分
郭晶晶
81.00
84.00
88.35
76.50
85.50
帕哈莉娜
81.00
75.00
80.60
82.50
79.50
吳敏霞
72.00
75.40
75.95
85.50
91.00
③、看見這樣的表格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個別說一說。
2、進行計算
①、我們贏了,那你知道我們贏了多少嗎?你能算一算嗎?
(選三名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
②、你知道在前三跳的時候我們領先多少嗎?
③、你還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
先有學生在小組里交流提問,再個別匯報交流。
四、男子110米欄中的數學問題。
1、在這屆奧運會中,最受關注的運動員是劉翔,可惜他最后因為傷痛含淚退出了比賽。雖然他沒有參加比賽,但是他仍然是我們的英雄。下面我們回顧一下他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的表現。(出示110米欄決賽成績)
①、從這張圖表中大家能了解到什么信息?
②、我們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相差了一定的時間,那我們能算出分別差了多少嗎?
2、奧運110米欄的紀錄是12.95秒,你們知道劉翔所用的時間比奧運紀錄縮短了多少秒呢? 學生獨立計算。
3、將比賽所用的時間從小到大排列。
4、你們想再看看劉翔沖刺的畫面嗎?我們一起來看看!你能準確判斷出下面哪幅是男子110米欄決賽的沖刺畫面嗎?為什么?
①、小組討論說一說。
②、個別小組派代表匯報。
5、跨欄間的距離。
①、在110米欄的賽道上也有很多數學問題。出示110米欄的示意圖。
中間這幾段的距離一樣長,長度是多少呢?
②、學生獨立嘗試。個別學生匯報并交流。
五、鞏固提高
1、在雅典奧運會110米欄比賽中,劉翔由預賽到決賽四次的比賽成績分別如下:
預賽 13.27 復賽 13.26 半決賽 13.18 決賽 12.91
問:劉翔四次比賽的平均成績是多少秒?(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2、解決實際問題
①、女子100米跨欄,從起點至第一欄的距離是13米,第一欄到第十欄,每兩欄之間的距離相等,第十欄到終點的距離是10.5米,求每兩欄之間的距離是多少米?
②、男子400米跨欄,從起點至第一欄的距離是45米,第一欄到最后一欄,每兩欄之間的距離都是35米,最后一欄到終點的距離是40米,求400米跨欄一共設置了多少個欄架?
六、指導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打電話》教學設計
一、復習引入。
1、下面小數去掉小數點后有什么變化?
0.18 7.5 3.231
2、計算:1.55= 1550= 150500= (你發(fā)現了什么?)
3、大膽猜測:0.150.5=?
4、揭示課題:這道除法算式與前兩節(jié)課學習的小數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數是小數)這就是今天我們要探索的內容。(板書課題: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P64情境圖:
2、說一說: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3、提出問題:根據圖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誰打電話的時間長)(板書課題)
4、你們打算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交流)
先求兩人打電話的時間,再進行比較。
小紅:8.540.7= 小華:457.2=
5、解決這個問題也要用到小數除法,我們已經會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那么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怎樣計算呢?
6、自學課本P64頁。
7、匯報交流。
把你們的好方法展示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1)8.54元=854分,0.7元=70分,85470=12.2(分) 比較,后
(2)8.54元=85.4角,0.7元=7角,85.47=12.2(分)一種簡單。
(3)運用商不變規(guī)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倍,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再
進行計算。(學生展示后用多媒體課件呈現、規(guī)范計算過程)
8、小結:在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可根據商不變的規(guī)律,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
使除數轉化成整數,再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
9、計算小華打電話的時間,并比較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10、討論、交流:計算37.10.53時,被除數和除數應該同時擴大100倍,還是 10倍?為什么?由,你發(fā)現被除數和除數擴大多少倍,是由誰決定的?
11、小結:被除數和除數擴大多少倍,是由除數決定的。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先把除數轉化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時,要在被除數的末尾補0。所得商的小數點一定要和移動以后的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0.780.2=()2 0.70.25=( )25
4.060.58=()() 320.08=( )( )
2.計算:
1.260.3 8.40.56
3.森林醫(yī)生。
四、課堂總結。
1、這節(jié)課學了什么內容?
2、怎樣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五、布置作業(yè)
教科書第65頁:第4、5題。
四年級上冊《參觀苗圃》教學設計北師大版
四年級上冊《參觀苗圃》教學設計北師大版
參觀苗圃
教學目標:1、經歷探索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過程,能把除數看作整十數進行試商,并能正確計算。
2、能運用所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把除數看作整十數進行試商。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學們,你們一定沒有去過峨山的臨江公園吧!那里的苗圃經過擴建顯得更漂亮了,(明明、笑笑、淘氣經過參觀后帶來了很多圖片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播放課件)
二.引出問題
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答:每種花各有多少盆呢?(師張貼問題)
3.生齊讀題目。(下面同學們把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連起來讀一遍)
三.探究問題
1.你能寫出算式嗎?
讓同學獨立思考后回答(板書算式)
154÷22=
2.估一估
(1)能估計一下答案嗎?說說你是怎么估計的?學生獨立估一估
(2)指3名學生回答
生可能出現的回答:A.因為22×10=220所以不到10盆;
B.因為22×5=110所以比5盆多一些;
C.因為140÷20=7所以大約是7盆左右。
3.用豎式計算
師:這道題到底等于多少呢?請同學們試著在草稿本上列豎式計算。
22154
(1)用豎式算一算: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小組內用豎式算一算每種花各有多少盆?
①下去巡視,選一個又快又好的小組代表把豎式寫在黑板上。
②匯報交流:你們小組是怎樣想的?(看能不能說到把22看作20來試商,20×7=140接近150、所以商是7。)
師問:1、為什么把22看作20來試商?(更簡便)
2、商“7”應該寫在什么位置?為什么?
如果巡視時發(fā)現有錯例的,拿到展臺上來讓同學辨析一下。
③師:要想知道答案是否正確,可以怎樣做?(驗算一下)
④師板書:答:每種花各有7盆。
4.峨山的園藝師聽說老師要到你們易門來上課,特地讓老師帶了一道題來請你們幫幫忙。(課件出示題目:如果用120盆花布置廣場,每個圖案用18盆花,可以拼成幾個圖案?還剩幾盆花?)
(1)、師: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學生列出:120÷18=
(2)、師:先估一估可能是幾個圖案,把你的估算結果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如果你覺得合理,就點點頭。
(3)、那你能自己獨立地用豎式算一算嗎?
(生獨立算,選出一生板演)
師:你是把18看作幾十來試商的?有不同意見嗎?
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有什么好處?(很快找到商幾)
(4)、驗算一下,你的得數是否正確,請一生來寫在黑板上。
評:怎樣驗算的?
剛才我們做的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這兩道題在計算的時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小結方法:除數是兩位數,試商時應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前兩位比除數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哪一位上面。當除數的個位是4或者比4小時,可用“四舍”法試商,即去掉除數的尾數,把除數當作整十數。當除數的個位數是5或者比5大時,可用“五入”法試商,即除數的十位數加上“1”,去掉除數的尾數,把除數當作整。
(三)階段鞏固
四、總結:
1、誰來說說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2、屏幕出示;你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給自己評價一下。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參觀苗圃過程中發(fā)現的數學問題。其實這些知識還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下次我們再共同探討。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草帽計》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草帽計》是講述的是賀龍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用智謀指揮部隊,迷惑敵軍,不發(fā)一槍一彈,讓敵軍自相殘殺,取得戰(zhàn)斗勝利的故事。這篇課文脈絡清楚,對事情過程描寫得生動形象。全文運用了很多成語,增強了語言的吸引力和表達效果。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從賀龍想出的辦法中體會他的聰明才智,思考草帽計成功的幾個重要因素。
2.通過對成語的理解,體會敵人麻痹大意、丑態(tài)百出的愚蠢。
3.學習用盡量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計。
4.認識生字9個,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從賀龍想出的辦法中體會他的聰明才智,思考草帽計成功的幾個重要因素。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收集相關資料,了解賀龍,了解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了解歷史上的謀略故事。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板書“計”字。師:“計”什么意思?你能用“計”組詞嗎?你知道我國歷史上有哪些特別善于運用“計”的人?(學生自由說。說多少不限制、不要求。)
2.板書:草帽。師:我們今天來學習《草帽計》??吹秸n題你想了解什么?(學生提出的問題大致是“草帽計是誰想出來的?”“草帽計是什么?”“運用了草帽計,結果怎樣?”“草帽計好在哪里?”等)
二、自學生字
1.提出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想想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字詞和問題,準備質疑。檢查自學情況。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3.出示詞語:湘西貴州蔣介石嗡嗡偵察葫蘆山土坊匪軍丟盔棄甲
(指名讀——齊讀——比賽讀——“開火車”讀)
4.指導寫字: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重點指導“州”、“匪”的筆順。)
5.在地圖上找到“湘西”,“貴州”。你們對二萬五千里長征有什么了解?
三、理清層次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2.指導學生給課文分段。
四、鞏固練習
1.抄寫詞語,查字典了解課文中成語的意思。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板書課題)昨天,大家針對課題提出了很多問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解決這些問題。(齊讀課題)
2.首先,通過學習,你們認為“草帽計”是誰想出來的?
二、精讀課文
1.了解故事起因。
(1)讀課文1、2自然段,思考:賀龍根據哪些情況設下草帽計的?找出相關語句,用“________”劃出來。
(2)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①哪些句子體現了當時天氣炎熱?(指名讀——齊讀)
②哪些句子體現了當時情況緊急?為什么要選擇在平坦的場地丟草帽?
③賀龍看到這些情況,心里是怎么想的?用“賀龍看到_________,心想_________。”的句式說一說。
小結:面對天氣的炎熱,面對敵人的追擊,賀龍不僅沒有慌張,反而運籌帷幄,利用地形特點和敵人的心理想出了草帽計。
2.重點學習實施草帽計的經過。
(1)默讀課文3、4段,小組交流:
①軍為什么會中計?說明了什么?
②白軍最后的結局怎樣?文中哪些成語諷刺了白軍的丑態(tài)?
(2)教師點撥:
①白匪先是曬得眼冒金花,后來是得意忘形,那么我們在朗讀時應該注意什么?(指名讀——評議——齊讀)
②白軍為什么會被自己的飛機轟炸?(男生讀課文第4段)
③你能用盡量少的文字來概述一下草帽計嗎?
④你覺得賀龍的草帽計“神”在哪里?你從中學到了什么?
⑤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紅軍戰(zhàn)士聽到白軍自相殘殺的消息后,肯定有許多話想對賀龍說,會說些什么呢?
小結:賀龍在上有敵機、下有追兵的情況下,沉著冷靜、及時應變的聰明智慧真值得我們學習。
三、拓展延伸
1.你知道賀龍用的計屬于歷史上“三十六計”中的哪一計嗎?
2.講歷史上的“金蟬脫殼計”。
3.閱讀《三十六計》。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包公審驢》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一個充滿智慧的斷案故事,整個故事可以概括為“換驢——審驢——得驢”三個部分:王五借以養(yǎng)家糊口的、漂亮的驢被人在市鎮(zhèn)上掉包;他無奈將驢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驢能夠認路的特點,通過巧妙“審”驢捉住了小偷。審驢的過程中,包公的巧用計謀、對于窮人的一視同仁,對于疑難案件的從容應對都讓我們嘆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計謀:他將驢調換,而不是偷走,這樣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讓失主有些安慰,讓自己逃脫罪責。但這樣的計謀最終證明是害人害已,是要不得的。這篇課文屬記敘文,記敘順序非常清晰,故事情節(jié)不復雜,易理清文章脈絡,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把握文章“審驢”這一重點部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課文的生字詞,理解“審”、“懊惱”的意思;
(2)培養(yǎng)學生的概況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質疑─讀─合作─解疑”,深入理解;
(2)表演課本劇,培養(yǎng)表達能力;
(3)概況故事內容和列小標題,鍛煉概況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讓我們來猜一個謎語吧!“火盡爐冷平添心猿意馬”,猜一字。(板書:驢)
我國宋代有一位著名的清官。廬州人,執(zhí)法嚴明,善于斷案。(板書:包公),出示課件。
2、今天我們要讀的故事就發(fā)生在包公身上,還與驢有關。(板書:審)
學生齊讀課文。
3、前面我們學習另外這篇課文,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生概況,師引導)
王五在賣木炭時,自己的好驢被人調換掉了,于是,王五把這頭瘦驢告上了法庭,經過包公的審理,最終王五找到了自己的好驢并且抓住了那個換驢的小偷。
4、看來“驢”在這個故事中是不可缺少的哦!那你能不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給課文加三個小標題。(板書:調換驢─告驢─審驢─找到驢)課件。
二、品讀課文
1、根據這個線索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故事的起因,引讀故事的起因。
(1)課文哪幾段寫了調換驢和告驢?
(2)學生自由讀課文一、二自然段,劃出描寫毛驢的句子。仔細讀一讀,找出他們的不同之處。
(3)學生交流回答,教師出示句子,對的朗讀。(課件)
王五像愛護珍寶一樣愛護它。他不但把這頭驢喂的毛色發(fā)亮,還親手給毛驢做了一個漂亮的的轡頭。
毛驢還拴在書上,驢背上鞍子還是那鞍子,套在驢嘴上的轡頭也還是自己親手做的那個漂亮的轡頭,可是驢卻是一頭毛色難看的瘦驢子!
(4)指導朗讀。指名讀。讀出王五對那頭驢的喜愛,讀出瘦驢的難看。這是王五用來掙錢養(yǎng)家糊口的唯一的財產呀,如果你是王五,發(fā)現自己唯一的財產被調換了,你的心情怎么樣?你會怎么想?
(5)過渡:王五有氣有恨,一怒之下,把這頭瘦驢告上了公堂。面對這樣以為特殊的被告,報告如何審案的呢?
2、細讀故事經過。
(1)帶著問題小組合作朗讀課文3—9自然段。
要求:邊讀邊劃出描寫包大人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語句,提出不懂的問題。
(2)學習匯報學習所得。要求:包公是這樣審驢的……....從這句話中我感受到了…………指導朗讀,體會包公的足智多謀。
a、“包公了解的案情,皺著眉頭,把驚堂木一拍,大聲喊道…….”(包公能快速找到辦案的方法,很聰明)
b、“不要給他吃,不要給它喝,……”,“把這頭冒名頂替的蠢驢……..”
(包公知道驢的本性,他的足智多謀來源于他淵博的知識)
c、“現在把它放了……..”(包公胸有成竹)
(3)問題解答場:學生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解答。
(4)過渡:瘦驢在包公的審訊下飛奔出了公堂。它跑到哪里去了?偷換毛驢的賊被抓住了嗎?
3、學習故事的結果。
(1)生齊讀課文10、11自然段。
(2)生談體會。
三、深化主題
出示課件,指導學生討論解決。
想一想,這個故事里都有誰使用了計謀?結果如何?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包公使用了計謀,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計謀,他將驢偷偷調換,這樣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讓自己逃脫罪責,但這樣的計謀害人害己。
四、表演課本劇
1、過渡:既然同學們都覺得這個故事非常有趣,不如我們把這個故事編成課本劇來演一演,怎么樣?
2、課件出示要求。
(1)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
五、課堂拓展
歷史上還有許多的智謀故事,你還知道哪些?
六、板書設計
包公遇事冷靜足智多謀
審調換驢告驢審驢找到驢
驢起因經過結果
北師大版語文四年級上冊《飛向月球》教學設計
老師要承擔起對每一位同學的教學責任,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兩點都要堅持制定出一份最詳細的教學計劃。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你知道怎樣才制作一份學生愛聽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大版語文四年級上冊《飛向月球》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guī)肀睅煷蟀嬲Z文四年級上冊《飛向月球》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先……再……然后……”寫一段話。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課后提示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宇航員飛向月球的經過,懂得現代宇航事業(yè)的發(fā)展情況,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重點難點:
1、讀懂課文,了解航天員飛向月球的經過及現代宇航事業(yè)的發(fā)展情況。
2、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法學法:
導讀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題質疑。
我們都聽說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在這個神話故事中,月亮里有廣寒宮,有桂樹,有玉兔,還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月球上面究竟有沒有我們說的這些呢?大家想知道嗎?這堂課,我們一起跟宇航員叔叔飛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嗎?(板書課題:飛向月球)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廣袤嶙峋聯絡牙膏呈現土壤漿糊捏
棕色扶梯百看不厭心馳神往
(2)指名逐行讀,要求讀準字音。
(3)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
聯絡:彼此交接,聯系。
聳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員:本課指乘宇宙飛船在太陽系內空間航行的人員。
心馳神往:心神飛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厭:長久地看,多次地看,不會產生厭煩情緒。
失重:本課指宇宙飛船在高空擺脫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按課后提示劃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看圖思考:讀了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討論交流,總結為以下三點(小黑板出示)
①在什么時間飛向月球?
②誰飛向月球?
③怎樣飛向月球?指名用自己的話復述一下宇宙飛船飛向月球的經過,語言要通順連貫。
四、作業(yè)
1、描紅,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1、在飛向月球的過程中,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2、課文中詳寫了什么現象?
二、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繼續(xù)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你最感興趣的地方,并說說為什么感興趣。
(2)討論,交流:
①“宇航員感到自己的身體輕飄飄的……還不時地和地面指揮中心聯絡著……”,
(“輕飄飄”、“無法……站穩(wěn)”、“稍-……就……”、“飄來飄去”等詞語寫出了宇航員們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況)
指導學生朗讀。
②“座艙里沒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懸著睡?!?/p>
(“可以……也可以……”、“懸著睡”等詞語寫出了宇航員們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況)
指導學生朗讀。
③“他們吃的‘飯’是特制的……捕捉?!边@里寫宇航員們失重之后的吃飯情況。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詞語,你能找出來嗎?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員吃飯的先后次序)
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說給大家聽,當宇航員們吃硬顆粒狀食物時也這樣吃嗎?為了說清楚,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句子來說明?(用“像魚兒覓食一樣”來比喻宇航員吃硬顆粒狀食物的樣子)
(3)這些失重現象很多人都覺得特別好玩??墒?,宇航員們攜帶著工作任務飛向月球的,這種現象給他們的工作帶來了不便,因此,宇航員們的工作非常艱難。
(4)工作如此艱難,宇航員們是怎樣工作的呢?找出反映他工作認真負責的詞語。
(“仔細地檢查”、“一個個”、“不時地”……)
(5)經過三天多時間的飛行,飛船漸漸接近月球,在宇航員與地面指揮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艙在月球上停穩(wěn)了,這個過程容易嗎?
(6)小結。
2、學習課文第二段(第6、7自然段)。
(1)默讀課文,說說這一段寫了什么。(寫兩名宇航員登上月球)
(2)指名讀第6自然段,體會兩名宇航員登上月球的過程。
“心馳神往”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3)自由讀第7自然段,思考:宇航員們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書:沒有……也沒有……只能看到……)
指名讀課文“最令宇航員百看不厭的……”
(4)宇航員們登上月球欣賞了這獨特的美景后又開始了工作。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
宇航員登上月球有什么收獲?(從課文中找句子回答)
(5)假如你是宇航員,你登上月球會怎么做?
三、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學了這篇課文,你收獲了什么?
2、同學們想不想通過自己的研究、設計讓月球為我們服務?無窮無盡的宇宙里藏著數不清的奧秘,老師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將來去研究它們,開發(fā)它們,讓更多的天體,更多的資源為人類造福!
四、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用“先……再……然后……”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飛向月球
離開地球升上天空
加速前進脫離地球
接近月球平穩(wěn)著陸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探索與發(fā)現》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愿意聽老師講故事嗎?
生:愿意。
師:老師就給你們講一個熊貓造房子的故事:從前有一對大熊貓生活在竹林里,生活的很好,它們互敬互愛,有一天它們走出了竹林,一看,啊!大吃一驚,大山外面還生活著人類,它們住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生活的更好,回去后,這對大熊貓就決定走出竹林,過人類的生活,但他們沒有房子,怎么辦呢?聰明的大熊貓,就利用揀來的圓木,人類丟棄的易拉罐、物品盒等建起了自己的房子??矗@就是大熊貓的房子,(出示熊貓房子圖)漂亮嗎?
生:真漂亮!
師:見過房子上的這些物品嗎?
生:見過。
師:??!原來你們今天也帶來了這么多的物品?。∧敲茨銈兡馨l(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用你們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拼搭出你們自己喜歡的造型嗎?
生:高興的回答,能。
師:那么各小組先商量一下拼搭什么,然后相互合作,拼出你們喜歡的造型!
在拼搭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然后強調學生對每一種物體要看一看,摸一摸,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
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去感受每一種物體的形狀。
拼搭期間:(1)有的小組搭出了火車。
(2)有的小組搭出了房子。
(3)有的小組搭出了寶塔。
(4)有的小組搭出了高樓。
二、交流展示拼搭成果。
小組長介紹各自的造型名稱:一組:我們小組搭出了火車。二組:我們小組搭出了房子。三組:我們小組搭出了寶塔。四組:我們小組搭出了高樓。
師:你們搭的真棒!真是一群小設計師!在拼搭過程中你們都用了那些形狀的物體?小組內交流一下。
A、有的同學拿著一個物體說:我用的物體面是平的,很光滑,他們的角很尖,它們是長長方方的。
B、有的同學拿著一個物體說:我用的物體面也是平的,很光滑,他們的角很尖,他們是正正方方的。
C、有的同學拿著一個物體說:我用的物體形狀象個皮球,面是彎曲的。
D、有的同學拿著一個物體說:我用的物體形狀象個圓筒,它的兩頭是圓的,上下一樣粗,中間是圓的,很光滑,象個柱子。
師:同學們描述的真形象,你們真聰明!你們能把這些物品分類嗎?
生:能。
師:那你們就根據它們的形狀把他們分開吧!
(1)有的小組分了4類(即: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
(2)有的小組分了3類(即:長方體和正方體、圓柱體、球)。
(3)有的小組分了3類(即: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
教師在巡回的時候,給予個別指導,最后都歸納到按4類上(即: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
三、全班交流:
師: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匯報一下分類情況。
(一組、二組、三組)
師:同學們描述的真棒!教師那起長方體模型說:這類長長方方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長方體;正正方方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正方體;形狀象柱子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圓柱體;形狀象皮球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球。
四、教師板書: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 球
五、小組合作探究:
師:在拼搭過程中你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再玩一玩這些物體,比如說:滾一滾、摞一摞等,也可以下桌玩這些物體。
同學們有的在滾、有的在摞,玩的很高興,很開心,教師參與指導。
六、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玩的這么開心,誰有新的發(fā)現?
A、我發(fā)現圓柱和球都能滾。
B、我發(fā)現球滾的最快。
C、我發(fā)現圓柱和球都比長方體和正方體滾的快。
D、我發(fā)現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平面和角。
E、我發(fā)現圓柱和球上都彎曲的面。
七、數學游戲,你說我摸。
用一個布袋,里面裝上很多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模型,一個同學指出摸什么,另一個同學摸出來給全班同學看,全班同學當小裁判。
師:同學們真棒!這么快就掌握了當班的知識,老師高興!
八、知識反饋:
學生自主練習63頁第1題,然后集體訂正。
九、教師小結:
同學們,今班我們學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它們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只要你們平時多觀察,多交流,看一看他們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十、思想教育:
師:同學們愿意當工程師嗎?
生:愿意。
師:那么你們就努力吧,我相信你們只要有心信,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名著名的工程師。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把我們的家園建設的更加美好!
十一、課外探索活動:
同學們回家認真觀察你遇到的物體那些是我們今天學過的圖形,下一節(jié)課時告訴老師好嗎?
北師大版語文四年級上冊《走月亮》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guī)肀睅煷蟀嬲Z文四年級上冊《走月亮》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7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在讀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體會月光下作者獲得的無限樂趣。
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和阿媽濃濃的親情。
2、激起學生讀的欲望,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教具準備:
歌曲《月亮船》
教法學法:
導讀法
朗讀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新課。
師:師生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和媽媽一起散過步嗎?你們去過哪些地方?當你和媽媽在一起散步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
2、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媽媽一起散步,再來感受一下吧。(板書課題:走月亮)
3、解題。(走月亮的習俗)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教師配樂范讀
2、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小老師,不明白的詞語畫下來大家一起交流。
3、指名讀課文。
4、交流不明白的字詞。
5、開火車讀生字,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6、指導書寫?!拜d”和“栽”“裁”對比記憶。
7、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你又有怎樣的感受?
三、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隨著作者一起和阿媽手牽著手漫步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全班交流。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把描寫美好月夜的句子或段落畫下來,認真讀一讀,并試著談談自己的感受。
(引導學生合理想象:①、秋蟲夜鳥此刻在做什么?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園里的景色嗎?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氣,那她會看到怎樣的景色呢?④引導學生想象第八自然段的兩處省略號所蘊涵的內容。)
2、當作者看到這么美麗迷人的景色時,內心會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興,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找一找。
(引導學生通過回想自己和媽媽一起漫步時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讀。)
3、我和阿媽走過了哪些地方?課文是怎樣把這些景色串起來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三、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配樂,再讀全文,用心和阿媽一起走月亮!
1、指名范讀,師評價。
2、小組比賽讀
3、學生評價
四、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你有沒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受幸福的時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組里講一講,然后全班交流。
2、其實親情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會發(fā)現我們被濃濃的親情包圍著,是那樣的溫暖,那樣的幸福、快樂。
五、課后作業(yè)
摘抄描寫月夜美景的段落或句子。
板書設計:
走月亮
景美—————情濃
(調動感官走月亮)四次我和阿媽走月亮
北師大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愛我中華》教學設計
一個優(yōu)質課堂,就是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要根據班級同學的具體情況編寫教案。從而以舉一反三的方式學會其他的知識點,如何才能編寫一份比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北師大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愛我中華》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設計是設計科學大家庭的一員,設計科學各成員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學原理及應用來滿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學設計是對學業(yè)業(yè)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guī)肀睅煷蟀嬲Z文四年級上冊《愛我中華》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課文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3、課文中六次出現了“愛我中華”,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愛我中華”這句歌詞表達的感情。
2、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教具準備:
歌曲《愛我中華》
教法學法:
導讀法
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題質疑
1、板書單元主題:民族之花。讀了“民族之花”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2、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同學們可以聽,也可以邊聽邊唱。)
3、請同學來談談剛才聽歌曲或唱歌曲的感受。
4、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喬羽。
這么熟悉的、感人的歌曲,除了會唱,你對它還有哪些了解?請同學們來交流交流。教師適時補充介紹。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歌詞,讀通句子,標上小節(jié)號。
2、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3、檢查自讀情況。
4、指名朗讀。
5、從這段歌詞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文中有多處重復的語句,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小組交流。
(1)多處提到“五十六”。
(2)多處提到“愛我中華”一句。
2、指名朗讀,想想: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個民族比作同一片藍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園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個兄弟姐妹,體會到民族團結親如一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不管是誰,不論他走到哪里,他最舍不得、最愛的是什么?
(3)文中有幾次提到這句話?
(4)仔細閱讀,聯系上下文想一想,他們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小組內聯系實際想一想詩歌為我們展示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笨勺寣W生說說誰在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舉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fā)?!蹦銖哪男┓矫娓惺艿街腥A雄姿英發(fā)?(青藏鐵路的建成)
四、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比賽朗讀。
3、帶著自己的體會朗讀歌詞。
五、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小組里排練,或領唱,或合唱,或歌伴舞,以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2、全班展示。
3、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能為祖國、民族團結做些什么呢?全班交流。
六、作業(yè)設計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歌曲《愛我中華》
3、預習《草原》,查閱有關蒙古族的資料。
板書設計:
奮起步伐
愛我中華建設國家
雄姿英發(fā)
四年級上《大數的認識》復習提綱
四年級上《大數的認識》復習提綱
計數單位: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都是計數單位。2.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他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3.像這樣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的記數方法叫十進制計數法。
4.比較大小的方法:(1)位數多的就大(2)位數相同的兩個數,從最高比起,最高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上的數。
5.讀數的方法:1、先讀億級、再度萬級、最后讀個級2.億級和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一個:”億“字和”萬“字。3.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0。
6.寫數的方法:1.先寫億級,再寫萬級,最后寫個級2.那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7.自然數: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
…..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每相鄰的兩個自然數相差一.
8.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還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數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數是<5還是大于或等于5.
9.AC是清除鍵ON/C是開關及清除鍵
第二單元
1.測量土地的面積可以用公頃做單位。計量較大的土地面積,常用平方千米做單位(km
)
2.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3.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三單元
1.線段:一根拉緊的線,緊繃的弦,都可以看作線段。線段有兩個端點。線段可以測量。所有連接兩點的線中,線段最短。
2.把線段向兩端無限延伸,就得到一條直線。直線沒有端點,是無限長的。不可以測量。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3.射線:把線段向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射線只有一個端點。也是無限長的,不可以測量。射線和線段都是直線的一部分。從一點可以引出無數條射線。
4.角: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點叫做頂點,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邊。用符號∠1表示。
5.人們將圓平均分成360份,將其中的一份所對的角作為度量角的單位,它的大小是1度記作1°。
6.如何量角:1把量角器的中心與角的頂點重合,0°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2.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邊的叉開的大小有關。
7.如何畫角:1.先畫一條射線,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0刻度線與射線重合
。2.在量角器的刻度線的地方點一個點。3.以畫出的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才的點,再畫一條射線。定線、定點、
8.角的分類:1直角=90°
9.一條射線繞他的的端點旋轉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
10.一條射線繞他的端點旋轉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
11.90°>銳角>0180°>鈍角>90°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三單元
1.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或除以)幾。
2.每件商品的價錢,叫單價。買了多少叫數量。一共用的錢數叫總價。
3.單價×數量=總價總價÷數量=單價總價÷單價=數量
4.一共行了多長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時行的(或每分鐘)行的路程叫速度。70千米每小時可以寫成70千米/小時
速度×時間=路程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五單元
1.平行線:在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記作a
‖b,讀作a平行于b。平行線間的垂直線段都相等。
2.在同一個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只有兩種:相交和平行
3.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a與b互相垂直,記作ab,讀作a垂直于b。一條直線的所有垂線都互相平行。
4.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5.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向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平行四邊形有無數條高。
6.平行四邊形的特征:1對邊平行而且相等。2.對角相等。3.平行四邊形具有不穩(wěn)定性,容易變形。
7.平行四邊形是特殊的四邊形,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8.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梯形是特殊的四邊形,有無數條高。
9.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