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語文三年級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21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四單元復(fù)習(xí)題。
老師職責(zé)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課件,到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我們要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新的工作才會如魚得水!有多少經(jīng)典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四單元復(fù)習(xí)題”,但愿對您的學(xué)習(xí)工作帶來幫助。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四單元復(fù)習(xí)題
第三單元
1.《中國石拱橋》作者茅以升(1896—1989),江蘇鎮(zhèn)江人,中國橋梁學(xué)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錢塘江公路鐵路兩用橋。
2.《橋之美》作者是中國已故著名畫家吳冠中。
3.《蘇州園林》作者葉圣陶(1894—1988),江蘇蘇州人,作家、教育家、編輯家。
4.《故宮博物院》作者黃傳惕。
5.《說“屏”》作者陳從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園林專家。
第四單元
1、《大自然的語言》作者竺可楨(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氣象家、地理學(xué)家。
2、《奇妙的克隆》:談家楨
3、《恐龍無處不在》《被壓扁的沙子》:阿西莫夫(1920—1992),美國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學(xué)幻想小說家。
4、《生物入侵者》:梅濤
5、《落日的幻覺》:黃天祥
【重點詞語】
第三單元
雄跨雄姿殘損古樸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絕倫美感史詩
駐足軒榭敗筆丘壑嶙峋鏤空薔薇明艷因地制宜
鰲頭琉璃藻井蟠龍中軸線金鑾殿井然有序屏風(fēng)納涼
帷幕緩沖造型傖俗雅俗之別曉風(fēng)殘月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第四單元
萌發(fā)次第翩然孕育銷聲匿跡衰草連天風(fēng)雪載途周而復(fù)始
草長鶯飛行囊克隆繁衍胚胎蟾蜍脊椎兩棲相安無事
褶皺劫難致密追溯天衣無縫失衡藩籬監(jiān)控歸咎
在劫難逃五彩斑斕嘯聚山林束手無策物競天擇無動于衷
幻覺吟詠綺麗殷紅變化多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一、基礎(chǔ)
1、用序號指出下面兩組加線字注音有錯的項。
第一組
①A、殘損cánB、丘壑hèC、鏤空lǒuD、巧妙絕倫lún()
②A、軒榭xuānB、傖俗cāngC、推崇chóngD、惟妙惟肖xiāo()
③A、藻井zǎoB、蟠龍pānC、帷幕wéiD、因地制宜yí()
④A、鰲頭áoB、屏風(fēng)pínC、納涼nàD、雅俗之別sú()
第二組
①A、萌發(fā)méngB、行囊lángC、繁衍yǎnD、歸咎jiū()
②A、翩然piānB、胚胎pīC、褶皺zhěD、吟詠yín()
③A、藩籬fānB、兩棲xīC、追溯sùD、失衡héng()
④A、殷紅yīnB、綺麗qǐC、蟾蜍chánD、脊椎jǐ()
2、指出下列句子運用的說明方法。
①古代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②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端?jīng)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③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
④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⑤由于各拱相聯(lián),這種橋叫做聯(lián)拱石橋。()
⑥那時候有個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過中國,他的游記里,十分推崇這座橋,說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并且特別欣賞橋欄柱上刻的獅子,說它們“共同形成美麗的奇觀”。()
⑦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街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diào)了,給補(bǔ)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
⑧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為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藝術(shù)上有雅俗之別,同時也顯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經(jīng)濟(jì)與文化水平。()
⑨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說明事物、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
⑩故宮平面簡圖()
3、用線條連接相關(guān)項。
初月出云,長虹飲澗李密
小橋流水人家漢樂府《江南》
魚戲蓮葉間李商隱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張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馬致遠(yuǎn)
日不西山,氣息奄奄杜牧
4、解釋加線字義。
惟妙惟肖()巧妙絕倫()
因地制宜()()井然有序()
曉風(fēng)殘月()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銷聲匿跡()周而復(fù)始()
相安無事()束手無策()物競天擇()
無動于衷()變化多端()日薄西山()
氣息奄奄()
5、說明文知識填寫。
①說明文按內(nèi)容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按語言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說明文的順序有三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③說明方法主要有十種,請將名稱補(bǔ)充完整:
()定義()類別()比較()例子
()數(shù)字()比方()資料()圖表
()狀貌()詮釋
二、閱讀
(一)
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dāng)然各各不同??墒翘K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wù)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dá)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yuǎn)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gòu)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愿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美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xiàn)了他們的愿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1、文中“布局”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
“配合”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映襯”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層次”的含義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幾次用到“圖畫”一詞,其表達(d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據(jù)意寫出文中詞語。
出于自心的創(chuàng)新和裁斷。()
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
繪畫中畫得不好的部分()
4、這段文字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5、文中概括蘇州園林總的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這段文字是總括性說明,其作用是:()
A、概括蘇州園林的概貌。B、概括蘇州園林的修建情況。
C、概括蘇州園林的分布情況。D、概括蘇州園林設(shè)計和修建的總特點。
答案:1、亭臺軒榭的全面安排假山池沼的和諧一致
花草樹木的掩映襯托近景和遠(yuǎn)景構(gòu)成的景致
2、強(qiáng)調(diào)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突出蘇州園林的特征
3、自出心裁因地制宜敗筆
4、打比方
5、務(wù)使——圖畫
6、D
(二)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shù)而不僅是技術(shù)?;蛘呤侵貛n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yǎng)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jié)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1、這段文字說明的中心內(nèi)容是:()
A、蘇州園林都有假山和池沼。
B、蘇州園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顯示出藝術(shù)美。
C、蘇州園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體現(xiàn)了設(shè)計者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
D、蘇州園林中假山和池沼的的配合顯示出自然美。
2、“假山的堆砌,可以說是一項藝術(shù)而不僅是技術(shù)”一句正確的理解是:()
A、假山的堆砌,不僅是技術(shù),更是藝術(shù)。
B、假山的堆砌,不僅是藝術(shù),而且是藝術(shù)。
C、假山的堆砌,既是藝術(shù),更是技術(shù)。D、假山的堆砌,是技術(shù),也是藝術(shù)。
3、在原文中用“//”劃分出語段的三個層次。
4、這段文字說明的對象是(),其中又以()為主。
5、蘇州園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首句中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換成“池沼和假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山的特征是:()
A、藝術(shù)性很強(qiáng)B、樣式各不相同C、有真山的情趣D、可以攀登
8、池沼的布局安排特點是:()
A、因地制宜B、有景物相配C、任其自然D、具有畫的效果
9、文中冒號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引號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A
3、假山和池沼。//假山——山間。//至于池沼
4、假山池沼池沼
5、以小見大,富有畫意。
6、略
7、8、9:略
(三)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jù)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1、下邊的數(shù)碼代表段落中的六句話,請用“//”分層。
①②③④⑤⑥
2、這段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__句。
3、這段的結(jié)構(gòu)方式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概括第②③句的一個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概括第④句的一個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課本上用橫線找出說明句,在課本上用浪紋線找出議論句,在課本上用雙橫線找出描寫句。
7、這段文字運用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俯仰生姿”的含義是:()
A、高低相配,互相呼應(yīng),錯落有致。B、高樹低頭,矮樹抬頭,各有風(fēng)姿。
C、高樹低樹,隨風(fēng)搖曳,姿態(tài)美麗。
9、“珠光寶氣”的含義是:()
A、花朵十分華貴美麗B、花朵像珍珠寶石一樣閃現(xiàn)美麗的光輝
C、花朵像富貴人家婦女頭上的裝飾
10、對“這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話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是議論,點出這樣設(shè)計的藝術(shù)效果。B、是說明,告訴這樣設(shè)計的藝術(shù)目的。
C、是敘述,表明這樣設(shè)計的藝術(shù)感受。
11、填寫題。
A、蘇州園林栽種樹木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蘇州園林修剪樹木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②③④//⑤⑥
2、第①句3、先總后分4、俯仰生姿5、不足取的
6、7:略8、A9、B10、A
11、填寫題。
A、落葉——花樹相間
B、沒有——沒有——
(四)
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1)(A清醒;B蘇醒;C醒悟;D復(fù)蘇)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fā),各種花(2)(A次第;B連續(xù);C陸續(xù);D全部)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轉(zhuǎn)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fēng)中(3)(A紛紛;B刷刷;C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xiàn)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zhǔn)備迎接風(fēng)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qū)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fù)始。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xiàn)象同氣候的關(guān)系,據(jù)以安排農(nóng)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1.在語段中的括號里選擇恰當(dāng)?shù)脑~語。(1)()(2)()(3)()
2.解釋下列詞語。
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_翩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兩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
A.物候現(xiàn)象B.氣候變化C.物候規(guī)律D.四季景色變化
4.這兩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說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qū)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fù)始”中的“溫帶和亞熱帶區(qū)域里”這幾個詞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為什么說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B(2)A(3)C
2.次第:一個接一個。翩然:動作輕快的樣子。
3.A
4.時間順序;舉例子
5.不行。因為以上情況只限于“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qū)域里”。
6.花香鳥語、草長鶯飛等各種自然現(xiàn)象和氣候有密切關(guān)系,它們好像在提醒農(nóng)民適時安排農(nóng)事,起到了語言的作用,所以作者說它們是大自然的語言。
(五)
①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②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橋?qū)捈s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④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lián)成一個整體。⑤由于各拱相聯(lián),這種橋叫做聯(lián)拱石橋。⑥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⑦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⑧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⑨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1、文段共九句話,可劃分為四個層次,請從下列四種劃法中選出正確的一種。()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以上四個層次分別說明了盧溝橋的四個特征,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給“聯(lián)拱石橋”下定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畫線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修辭格。
5、說說加點詞語的表達(dá)效果。
橋?qū)捈s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有六根________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________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tài)多姿,龍身周圍還【】著流云火焰。
★將“高大、龐大、巨大、宏大”挑兩詞填入文中橫線。
★將“環(huán)繞、盤繞、圍繞、繚繞”挑兩詞填入文中括號。
★將“映襯、裝飾、點綴、襯托”挑一詞填入文中【】。
★依次寫出段落中的方位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本段說明的立足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段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順序。
(七)三峽博物館
①三峽博物館位于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的正西端,建筑主體長157.3米,寬98.085米,高32米,總建筑面積為4萬多平方米。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載了許多歷史與文化的寓意。
②三峽博物館依山而建,整體呈一個大弧線形狀。站在人民廣場仰望,博物館就像雄偉的長江三峽大壩。博物館外形最顯眼的是大面積的弧形藍(lán)色玻璃幕墻和古樸方正的砂巖外墻。藍(lán)色玻璃象征著水,砂巖外墻則代表著山,它體現(xiàn)了重慶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館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圓形穹頂,很像一個巨大的承露盤,一方面取“三峽之水天上來”之意,另一方面,水通過三層疊瀑,一泄而下,與人民廣場相連,體現(xiàn)了三峽博物館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潤大地的寓意。
③三峽博物館展廳面積為23225平方米,有4個基本陳列,分別是:反映三峽歷史、三峽文化和三峽精神的“壯麗三峽”;反映重慶地方歷史文化源流的“遠(yuǎn)古巴渝”;反映20世紀(jì)重慶城市變遷的“重慶·城市之路”;反映重慶抗戰(zhàn)文化的“抗戰(zhàn)歲月”。這里重點介紹前兩個展廳。
④“壯麗三峽”展廳位于三峽博物館一樓右側(cè),是博物館的招牌展廳。走進(jìn)展廳,參觀者就仿佛來到了壯美的瞿塘峽。迎面是一幅長9米、高6米的三峽壁畫,它與擺放有致的各種三峽石一起,構(gòu)成了雄偉的夔門、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參觀者的腳下,正踩在一條用玻璃隔水方式營造的長江水上。江水拍岸的聲音,川江號子的聲音,以及長江三峽特有的猿啼聲,構(gòu)成了一個真實壯麗的三峽。
⑤“壯麗三峽”展廳擺放了大量天然三峽石。瞿塘峽口切割來的瀑石,瞿塘峽中段的黑石,巫峽切割來的纖夫石、纖夫路,以及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鶴梁題刻,也被部分切割搬進(jìn)展廳。目前在全國的博物館中,還沒有放如此大規(guī)模大型天然石頭的先例。
⑥與“壯麗三峽”展廳相比,“遠(yuǎn)古巴渝”展廳則顯得古樸而厚重?!斑h(yuǎn)古巴渝”展廳位于三峽博物館二樓左側(cè),展廳面積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這是三峽博物館文物最豐富的一個展廳,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來重慶三峽考古的新發(fā)現(xiàn),這次是首度公之于眾,比如巫山龍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齒和下頜骨化石、興隆洞遺址發(fā)現(xiàn)的劍齒象牙石刻、奉節(jié)魚腹浦發(fā)現(xiàn)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鳥形尊等。這個展廳主要靠文物來說話,它要展示遠(yuǎn)古巴渝文化的客觀存在和無窮魅力。
1.從全文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說明順序來介紹三峽博物館的?www.lvshijia.net
答:
2.選文說三峽博物館的外型“承載了許多歷史與文化的寓意”,仔細(xì)閱讀文中有關(guān)內(nèi)容,選出下列不屬于這種寓意的一項()
A.三峽博物館整體呈一個大弧線形狀,象征著雄偉的長江三峽大壩。
B.三峽博物館的外墻設(shè)計集中體現(xiàn)了重慶山水之城的特色。
C.博物館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圓形穹頂,具有極好的采光效果。
D.三峽博物館的外形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潤大地的內(nèi)涵。
3.從文中篩選出相關(guān)詞語,概括“壯麗三峽”和“遠(yuǎn)古巴渝”兩個展廳各自的主要藝術(shù)風(fēng)格。
“壯麗三峽”:“遠(yuǎn)古巴渝”:
4.請從選文第①自然段和第⑤自然段劃橫線的句子中任選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表達(dá)效果。
說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達(dá)效果:______________
5.有關(guān)部門準(zhǔn)備打一則廣告,用富有吸引力的語言來介紹三峽博物館。請你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為三峽博物館的這則廣告撰寫廣告詞。要求:內(nèi)容與選文相符;語言具有吸引力;30字以內(nè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擴(kuò)展閱讀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復(fù)習(xí)題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細(xì)心籌備教案課件中。我們制定教案課件工作計劃,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復(fù)習(xí)題”,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復(fù)習(xí)題
《桃花源記》
一、寫出與下列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近的文言詞。
沿著()花瓣()空曠()整齊的樣子()類()田間小路()都()于是()竟然()詳細(xì)()邀請()能夠()向()拜見()高興()
打算()不久()實現(xiàn)()渡口()
二、理解各組指定的字。
尋:尋向所志()尋病終()
志:處處志之()尋向所志()
舍:便舍船()屋折儼然()
為:武陵人捕魚為業(yè)()不足為外人倒也()
得:便得一山()得其船()
之:忘路之遠(yuǎn)近()具答之()
漁人甚異之()處處志之()
三、理解加點字詞的古今義。
芳草鮮美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
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
阡陌交通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
無論魏晉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為外人道也古義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
詣太守,說如此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
咸來問訊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
尋病終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
問所從來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從本段中找出“要”和“咸”的近義詞。
2、解釋指定的字。
乃: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
世:自云先世避秦時難()問今是何世()
3、補(bǔ)充句子省略的成分。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
4、用原文回答。
①、表現(xiàn)漁人熱情待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現(xiàn)村人都來關(guān)心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村人來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村人“皆嘆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寫兩個含有“桃花”的古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銘》課堂作業(yè)
一、默寫課文,閱讀分析。
1、《陋室銘》的作者是()朝著名詩人()?!奥摇币鉃開_____________,“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體,其特點是。本文的韻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韻腳依次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文眼,作者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表現(xiàn)了室主人_________________節(jié)操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
3、運用對偶和擬人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運用對偶和對比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運用對偶和借代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現(xiàn)室主人日常生活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不在高”和“水不在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不高因仙而名,水不深因龍而靈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仙、龍”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名、靈”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釋下列文言詞。
鴻儒——白丁——
絲竹——案牘——
可以——何陋之有——
6、“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無絲竹之亂耳B、無案牘之勞形C、蓮之出淤泥而不染D、何陋之有
7、本文的構(gòu)思角度是():
A、托物言志B、即景抒情C、以物喻人D、類比象征
8、唯一的非駢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提到了三位古人:A、孔子,名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期___________國人,著名的_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_家,是___________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B、諸葛亮,字___________,三國時___________國丞相,著名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_家,“諸葛廬”指其青年時隱居___________所住的草屋;C、“子云亭”的“子云”姓___________,名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時期著名的___________家,“子云亭”在當(dāng)今的()省綿陽市。
10、為自己寫一句座右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愛蓮說》
一、從文中找出與下列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近的文言詞。
多()很()我()洗滌()美麗而不莊重()
牽牽連連()樹立()玩弄()認(rèn)為()唉()少()應(yīng)當(dāng)()聳立的樣子()更加
二、課文分析。1、課文出自________朝________家________的文集《》,這個文集的命名方式是________。全文運用________的寫法,中心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線索是一個“________”字。
2、默寫作者愛蓮原因的句子,完成:
①、文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體現(xiàn)了蓮的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體現(xiàn)了蓮的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體現(xiàn)了蓮的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體現(xiàn)了蓮的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體現(xiàn)了蓮的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出下列水陸草木之花比擬的對象。
菊——牡丹——蓮——
③、用線條將相關(guān)項連接起來。
蓮花隱士贊揚
菊花君子贊揚
牡丹富貴者鄙棄
④、最能體現(xiàn)蓮高貴品質(zhì)的一句是()。
A、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B、蓮,花之君子者也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D、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
⑤、“噫”之后的陳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問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嘆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噫”的表達(d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舟記》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器皿()罔不()貽()有奇()黍()箬篷()糝()峨冠()髯()髻()
衣褶()詘()楫()椎髻()
壬戌()虞山()篆章()矯()
二、寫出下列加線字的意思。
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勢象形()()()
3.嘗貽余核舟一()()()
4.蓋大蘇泛赤壁云()5.高可二黍許()()
6.啟窗而觀()7.箬篷覆之()
8.雕欄相望焉()9.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
10.石青糝之()()11.中峨冠而多髯者()()()
12.如有所語()13.其兩膝相比者()
14.佛印絕類彌勒()15.矯首昂視()
16.神情與蘇、黃不屬()17.珠可歷歷數(shù)也()
18.居右者椎髻仰面()19.其人視端容寂()()
20.若聽茶聲然()21.其船背稍夷()
22.鉤畫了了,其色墨()()
23.長曾不盈寸()()
24.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詘右臂支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左手倚一衡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虞山王毅叔遠(yuǎn)甫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比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義
①木:能以徑寸之木()以至鳥獸、木石()
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yuǎn)()文曰“初平山人”()
③奇:明有奇巧人()長約八分有奇()
④有:明有奇巧人()長約八分有奇()
⑤為:為宮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為人五;為窗八()
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啟窗而觀()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⑦可:高可二黍許()珠可歷歷數(shù)也()
⑧云:蓋大蘇泛赤壁云()此中人語云()
五、按要求填空。
1.《核舟記》選自清代張潮編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嘉善人。
2.《赤壁賦》《后赤壁賦》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吧礁咴滦。涫觥笔恰丁分械木渥?;“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是《》中的句子。
3.黃庭堅是__________朝的文學(xué)家,字__________。
4.點明核舟主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一句點明了窗子具有__________的特點,說明雕刻的精巧。
6.蘇、黃二人的友好關(guān)系可以通過“__________”一個動作和“__________”的神態(tài)看出來。
7.從對佛印的神情描寫中,可以看出佛印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點。
8.第三段中作者以對人物姿態(tài)、神情的生動細(xì)膩的描述,具體說明雕刻人“__________,__________”(從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藝。
9.從第四段對右邊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的神態(tài),而左邊舟子的神態(tài)則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最后一段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這樣說明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點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最能體現(xiàn)王叔遠(yuǎn)構(gòu)思巧妙、技藝精湛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寫出兩句其他詩詞中與船有關(guān)的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翻譯下列句子。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蘇、黃共閱一手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細(xì)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回答下列問題。
1、該工藝品藝術(shù)的精湛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三個人的神情主要是為了說明什么?文中哪句話贊嘆了雕刻技藝的高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閉’字和“啟”字相應(yīng),一啟一閉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窗上對聯(lián)為什么要刻這十六個字,而不刻別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三段介紹蘇東坡、佛印、魯直于船頭的位置,為什么先從中間的蘇東坡介紹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有哪些細(xì)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人物特點和相互關(guān)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在說明船的正面的時候,為什么不是從船頭說到船艙,從船艙說到船尾,而是先說船艙,再說船頭和船尾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中考試題巡禮。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1.解釋下面的詞語。
峨冠_______________髯_______________袒_______________歷歷_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面的句子。
佛印絕類彌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文中描寫蘇東坡外形特征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文中描寫佛印外形特征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橫線在文中畫出這段文字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后面的練習(xí)。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交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1.下列加點字注音錯誤的一項是:(?。?/p>
A.峨冠guānB.手卷juànC.不屬shǔD.矯jiāo首昂視
2.字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p>
A.絕類彌勒(絕):很 B.歷歷數(shù)也(歷歷):清清楚楚
C.如有所語(如):比如D.勾畫了了(了了):線條簡單
3.下列字詞的用法與其他三個不同的一項是:( )
A.詘右臂支船(詘)B.左臂掛念珠倚之(倚)
C.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執(zhí))D.絕類彌勒(類)
4.與“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句式相同的一項是:(?。?/p>
A.啟窗而現(xiàn),雕欄相望焉。B.中軒敞者為艙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yuǎn)。D.其人視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p>
A.蘇、黃共閱一手卷譯文:(蘇、黃在一起共讀一橫幅的書畫。)
B.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譯文:(這是挑選了桃核中修長的刻成的。)
C.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譯文:(他們的膝蓋互相靠近著,都隱藏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
D.同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譯文:(都能就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情態(tài)。)
6.這段文字介紹了核舟的主體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為說明順序。語言上生動,人物情態(tài)栩栩如生。
十、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后面的練習(xí)。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1.這段文字具體介紹“核舟”的形狀、構(gòu)造等情況。請用簡練的詞語概括出這段文字介紹的內(nèi)容。(不超過12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說明方法是:()
A.列數(shù)字B.打比方C.作比較D.分類別
3.第2至3句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
4.這段文字中描寫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覽的地點以及周圍景物、環(huán)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從文中找出與下列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近的文言詞語。
有才能的人()通“舉”,選拔()因此()僅僅()奉養(yǎng)()父母()撫養(yǎng)()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
幼而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職業(yè)()歸屬()
憎恨()大門()這()
2、用課文中有關(guān)語句來回答問題:
選舉什么樣的人治理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倡什么的人際關(guān)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樣對待弱勢群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什么樣的物質(zhì)財富觀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有什么樣的勞動觀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同”社會的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人都受到全社會的關(guān)愛
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
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3、怎樣實施“大道”、實現(xiàn)“大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天下為公;選賢任能;講信修睦。
《杜甫詩三首》
一、《望岳》
1、默寫。
2、根據(jù)提示填寫詩句和字詞。。
寫遠(yuǎn)望之貌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近望之景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細(xì)望之感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極望之情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寫盡泰山的得天獨厚,(“”)字襯托泰山的高峻,兩字化靜為動?!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是千古名句,它表明了詩人滿懷信心,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昂揚進(jìn)取的情懷。
3、下面是杜甫的《望岳》的分析,理解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海ǎ?br>
A、“望岳”:望,眺望;寫詩人遠(yuǎn)觀泰山的感受。“岱宗”泰山,泰山為五岳之首,為諸岳所宗。
B、“夫”:湊足音節(jié)無實義;“青未了”:未了情,表明對齊魯大地感情深厚。
C、首兩句用疑問的語氣,勾勒出泰山在齊魯大地連綿不斷,望不盡頭的情景。
D、中間四句借景抒情,表現(xiàn)詩人追求高潔的遠(yuǎn)大志向。
二、《春望》
1、默寫。
2、對《春望》分析不當(dāng)?shù)囊豁棧ǎ?br> 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望中所見,山河依舊,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長安,草木叢生,一片凄風(fēng)苦雨。詩意形象生動,情感極其沉痛。
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分寫,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寫春天,采用擬人寫法,意思是由于戰(zhàn)亂,都城破敗,仿佛花也因感嘆時事而落淚,鳥也因人世間的離別而驚心。
C、“家書抵萬金”寫出戰(zhàn)亂年代,一封普通家信是多么難得,多么值錢啊!急切希望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
D、“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總寫憂國思家的感情,刻畫了一個滿頭白發(fā)如雪,因焦慮憂愁而頻頻搔首的藝術(shù)形象。這一細(xì)節(jié)描寫,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
3、從詩歌中找出與下列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近的文言詞語。
國都()草木茂盛()代指戰(zhàn)爭()信()值()抓()少()簡直()
三、《石壕吏》
1、默寫。
3、理解填寫。
①這是一首流傳千古的著名敘事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話概括全文主要內(nèi)容。
②表現(xiàn)差吏的橫征暴斂和老婦的悲傷痛苦,對比鮮明的二個字是“_______”和“_______”。
③請列舉出最能體現(xiàn)當(dāng)時兵役之苛酷、戰(zhàn)爭之慘烈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復(fù)習(xí)題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復(fù)習(xí)題
一、基礎(chǔ)知識
1.下列加線字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A.沿溯(shuó)酈道元(lì)僦賃(lìn)B.絕巘(yǎn)亦未寢(qǐn)雷霆(tíng)
C.澗肅(jiàn)夕日欲頹(tuí)一舸(gě)D.素湍(tuān)藻荇(xìng)羅綺(qǐ)
2.下列句中不含錯別字的一項是:()
A.大聲如雷霆,震憾激射,吞天沃日。
B.莫說相公癡,更有癡是相公者。
C.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粼競躍。
D.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3.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絕:斷絕)B.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回:回旋)
C.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與:欣賞)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既望:農(nóng)歷十六)
4.下列力一去滴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倏而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B.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C.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粵時俱備。D.乘騎弄旗標(biāo)槍舞刀干水面者。
5.下列句中加點的“為”字與其他句用法和意義不相同的一句是:()
A.蓋筒桃核修狹者為之。B.僅有敵船為火所焚。
C.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
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B.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烏。
C.飲食百物皆倍穹時。D.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7.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自康樂/公/以來/,未復(fù)能/與其/奇者
B.方其遠(yuǎn)/出/海門,僅如/銀線
C.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D.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8.下列相關(guān)的文學(xué)常識連線有誤的一項是:()
A.《三峽》——《水經(jīng)注》——酈道元——南朝魏
B.《答謝中書書》——《陶庵夢憶》——張岱——明末清初
c.《觀潮》——《武林舊事》——周密——宋代
D.《使至塞上》——五言律詩——王維——唐代
9、.默寫。
①《歸園田居》中具體描寫勞動情景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游山西村》中表達(dá)詩人對農(nóng)村生活向往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③《渡荊門送別》中描寫江上景色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使至塞上》流傳最廣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⑤征蓬出漢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維《使至塞上》)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⑦山重水復(f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⑧高峰入云,_________________。兩岸石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四時俱備。_________________,猿烏亂鳴;夕日欲頹,________________。
一、課文閱讀
《三峽》酈道元
一、解釋線點字。
略無闕處——重巖疊嶂——不見曦月——
夏水襄陵——沿溯阻絕——乘奔御風(fēng)——
素湍綠潭——飛漱其間——清榮峻茂——
晴初霜旦——林寒澗肅——高猿長嘯——
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二、從文中找出形容詞填寫在括號中。
()巖()嶂()湍()潭()巘
()柏()泉()林()澗()谷
三、選擇題。
1、找出下列句中帶點的詞不作動詞用的項()
A.隱天蔽日B.王命急宣C.回清倒影D.乘奔御風(fēng)
2、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不以疾也B.略無闕處C.亭午夜分D.空谷傳響
3、不屬于景物描寫的句子是()
A.絕山獻(xiàn)多生怪柏B.晴初霜旦C.素湍綠潭 D.隱天蔽日
四、理解填寫。
1、《三峽》一文節(jié)選自()時期()寫的《 》,這部書是為我國古代一部地理書《》所作的注。而“三峽”指長江上游四川、湖北兩省之間的()、巫峽和()。
2、課文寫地貌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
___________四字概括文字內(nèi)容。
3、課文寫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清榮峻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水枯谷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榮峻茂”依次對()、()、()和()四種事物進(jìn)行描寫。
5、“良多趣味”可見作者_(d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選出指定詞詞義相同的一項:()
A、或:或王命急宣或重于泰山B、林:青林翠竹林寒澗肅
C、絕:哀轉(zhuǎn)久絕沿溯阻絕D、素:素湍綠潭可以調(diào)素琴
六、請分別概括三峽四個季節(jié)的特點。
①、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春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填寫出描寫三峽形勢的語句。
①、體現(xiàn)三峽長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體現(xiàn)三峽險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體現(xiàn)三峽窄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表現(xiàn)山河秀麗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末引用漁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1、解釋加線字。
四時俱備:______________曉霧將歇:______________
夕日欲頹:______________沉鱗競躍: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提示摘句。
寫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色彩調(diào)配之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昏晨變化之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動靜結(jié)合之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1、下列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月色人戶(窗戶)B.念無與為樂者(想到)
C.懷民亦未寢(睡覺)D.相與步于中庭(一起)
2、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庭下如積水空明——月色灑滿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
C.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哪一夜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倆這樣閑極無聊的人啊
3、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海ǎ?/p>
A.“欣然起行”一句寫出了作者賞月的興奮喜悅之情。
B.“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貶謫的悲涼和對人生的感慨。
C.蘇軾“念無與為樂者”的“樂”與/SPAN醉翁亭記)中歐陽修的“樂”在思想內(nèi)容上有著相同的意味。
D.本文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寫人;寫人,又突出了一個“閑”字。
答案:1.A2.D3.C
《觀潮》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yuǎn)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shù)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biāo)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閑也。
一、《觀潮》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所寫,寫的是回憶南宋時期于京都________(今杭州)外觀看________大潮的盛況。
二、選擇題。
1、下列句子中加線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方其遠(yuǎn)出海門(當(dāng)……時候)B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窮盡)
C略不相睹(略微、一點) D披發(fā)文身(文采)
2.下列加點詞的詞性沒有發(fā)生變化的一項是:()
A如履平地B披發(fā)文身C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D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項是:()
A方其遠(yuǎn)出海門,僅如銀線。B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
C有乘騎弄旗標(biāo)槍舞刀于水面者。D水爆轟震,聲如崩山。
4.下面各句中的“而”表轉(zhuǎn)折的一項是:()
A溯迎而上B而旗尾略不沾濕C隨波而逝D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
5.選出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項:()
A.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僅有“敵船”為火所焚
B.天:天下之偉觀也吞天沃日
C.百:艨艟數(shù)百騰身百變
D.而:溯迎而上而僦賃看幕《觀潮》閱讀練習(xí)題答案
6.選出加點字意義不同的一項:()
A.天下之偉觀也勢極雄豪B.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
C.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溯迎而上D.分列兩岸江干上下十余里間
三、翻譯下列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僦憑看幕,雖席地不容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第一段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對海潮進(jìn)行描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第二段文字主要寫這一場面一場復(fù)雜的演習(xí)活動,而結(jié)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靜景上,這是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寫法,這種寫法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
七.第一段描寫突出了“弄潮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癬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對弄潮兒本領(lǐng)最高妙的稱頌和贊嘆。
八、從課文第二段中摘句。
1.寫參演船艦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陣勢變化多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水兵在船上演練技藝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雙方習(xí)戰(zhàn)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寫聲勢之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古詩文中寫潮的名句很多,試寫出四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宋;周密;臨安;錢塘江
二、DCCBCC
三、略
四、首句總括全文,點明題旨;最后一句是對上文作形象概括,進(jìn)一步說明漲潮時的宏偉景象,呼應(yīng)首句,又為下文作鋪墊。
五.形、色、聲、勢
六、水軍演習(xí);煙消波靜;動靜相襯;為下文的另一場水上表演作了鋪墊。
七、勇猛;矯健靈活“旗尾略不沾濕”
八、略
九、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復(fù)習(xí)題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復(fù)習(xí)題
一、積累與運用(26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3分)
A.銳不可當(dāng)(dāng)引吭高歌(háng)桅桿(wéi)澎湃(pài)
B.嫻熟(xián)一絲不茍(gǒu)咆哮(páo)殲滅(qiān)
C.鐫刻(juān)翹首而望(qiào)屏聲斂氣(bǐng)剎那(shà)
D.旌旗飄揚(jīng)沃野平疇(chóu)紛紛潰退(kuì)仲裁(zhōng)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摧枯拉朽記憶尤新震撼人心籠罩
B.世事蒼桑風(fēng)華正茂色彩斑斕薈萃
C.天翻地覆恢宏壯麗殫精竭慮緬懷
D.從容不迫眼花瞭亂震耳欲聾由衷
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人生的價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樹,只要你善于發(fā)掘快樂,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義的。
B.恒大隊銳不可當(dāng),尤其是那幾位年輕中國小將的表現(xiàn),讓人們看到了中國足球的未來。
C.長沙以“湘江新區(qū)”獲批國家級新區(qū)為契機(jī),提質(zhì)大河西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讓自然景觀惟妙惟肖。
D.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聯(lián)翩,時空轉(zhuǎn)換,似乎看見了這位偉人馳騁疆場的英姿。
4.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語文學(xué)習(xí)之旅中,我們將領(lǐng)會到名人的光輝形象。
將“領(lǐng)會”改為“領(lǐng)悟”。
B.中國夢不僅在國際社會產(chǎn)生強(qiáng)烈反響,而且在國內(nèi)引起強(qiáng)烈共鳴。
將“在國際社會產(chǎn)生強(qiáng)烈反響”和“在國內(nèi)引起強(qiáng)烈共鳴”互換位置。
C.通過調(diào)查,使我們了解了真實情況。
刪掉“通過”或“使”。
D.為了防止今后不再發(fā)生類似的事件,有關(guān)部門進(jìn)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5.下面有關(guān)新聞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標(biāo)題、導(dǎo)語和主體通常是一則消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B.新聞?wù)Z言平實概括,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間。
C.導(dǎo)語一般以簡要的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鮮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實。
D.新聞的主體部分承接導(dǎo)語,扣住中心,用足夠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開導(dǎo)語中已點明的新聞事實,是導(dǎo)語內(nèi)容的具體化。
6.名著閱讀。(5分)
材料1 他是在紅色區(qū)域進(jìn)行采訪的第一個西方新聞記者?!?/p>
材料2 1936年,他冒著生命危險,穿越重重封鎖,深入延安,深入根據(jù)地,深入西方媒體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實了解這些人的生活經(jīng)歷和革命精神。后來,他根據(jù)采訪和考察得來的第一手資料,寫成了一本書。
(1)材料中的“他”是誰?(2分)
(2)“他”寫成的這本書的名字是什么?曾易名為什么?(3分)
7.綜合性學(xué)習(xí)。(6分)
本報訊 今年“五一”中央電視臺《大國工匠·匠心傳世》講述了八個工匠“八雙勞動的手”所締造的神話,他們在喧囂中堅守匠心的寧靜,追求技藝的極致境界,以“大國工匠精神”,讓享譽全球的“中國制造”升級為“優(yōu)質(zhì)制造”。
【刀尖舞者 雕刻人生】鈔票上人像的雕刻是最后一道防線,必須做到極致才能達(dá)到防偽的效果。一位成熟的雕刻師需要培養(yǎng)十年。馬榮是我國第一位人民幣人像雕刻的女雕刻家。她說:“鈔票的凹版雕刻需要用心來創(chuàng)作?!卑及娴窨逃幸粋€特點,是不允許出現(xiàn)任何偏差,中間如果任何一個點或一個線刻壞了,之前幾個月的努力都將歸零,推倒重來。
【深管鏜孔 貫直人生】戎鵬強(qiáng)是北重集團(tuán)特種機(jī)械廠深孔鏜工,他主要負(fù)責(zé)對火炮身管內(nèi)膛進(jìn)行精鏜,是確?;鹋诖驌艟鹊年P(guān)鍵工序。而這種特種鋼管,要能承受六百多度的高溫,指甲蓋大小的面積可以承受超過一噸的壓力,并且保證穩(wěn)定工作十萬小時以上,要求加工精度極高。他用十年時間,攻克“超長徑比小口徑管體深孔加工”技術(shù),填補(bǔ)了國內(nèi)深孔加工領(lǐng)域空白。
(1)下列作為以上這則新聞標(biāo)題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2分)
A.八個工匠 八雙勞動的手
B.“大國工匠”打造“優(yōu)質(zhì)制造”
C.馬榮的極致雕刻人生
D.戎鵬強(qiáng)填補(bǔ)國內(nèi)深孔加工領(lǐng)域空白
(2)從這則新聞看,“大國工匠精神”指什么?對我們的學(xué)習(xí)或生活有何啟示?(4分)
二、閱讀探究(34分)
(一)(12分)
別了,“不列顛尼亞”
新華社香港7月1日電 (記者 周樹春 楊國強(qiáng) 徐興堂 胥曉婷)在香港飄揚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國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這里降落后,接載查爾斯王子和離任港督彭定康回國的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駛離維多利亞港灣——這是英國撤離香港的最后時刻。
英國的告別儀式是30日下午在港島半山上的港督府拉開序幕的。在蒙蒙細(xì)雨中,末任港督告別了這個曾居住過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時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根據(jù)傳統(tǒng),每一位港督離任時,都舉行降旗儀式。但這一次不同:永遠(yuǎn)都不會再有港督旗幟從這里升起了。4時40分,代表英國女王統(tǒng)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帶有皇家標(biāo)記的黑色“勞斯萊斯”,最后一次離開了港督府。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個半世紀(jì)中,包括彭定康在內(nèi)的許多港督曾對其進(jìn)行過大規(guī)模改建、擴(kuò)建和裝修。隨著末代港督的離去,這座古典風(fēng)格的白色建筑成為歷史的陳跡。
晚6時15分,象征英國管治結(jié)束的告別儀式在距離駐港英軍總部不遠(yuǎn)的添馬艦軍營東面舉行。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gòu)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
此時,雨越下越大。查爾斯王子在雨中宣讀英國女王贈言說:“英國國旗就要降下,中國國旗將飄揚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國管治即將告終?!?/p>
7時45分,廣場上燈光漸暗,開始了當(dāng)天港島上的第二次降旗儀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個叫愛德華·貝爾徹的英國艦長帶領(lǐng)士兵占領(lǐng)了港島,在這里升起了英國國旗;今天,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威爾士親王”軍營旁的這個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當(dāng)然,最為世人矚目的是子夜時分中英香港交接儀式上的易幟。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鐘,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國對香港長達(dá)一個半世紀(jì)的統(tǒng)治宣告終結(jié)。
在新的一天來臨的第一分鐘,五星紅旗伴著《義勇軍進(jìn)行曲》冉冉升起,中國從此恢復(fù)對香港行使主權(quán)。與此同時,五星紅旗在英軍添馬艦營區(qū)升起,兩分鐘前,“威爾士親王”軍營移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軍開始接管香港防務(wù)。
0時40分,剛剛參加了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號的甲板。在英國軍艦“漆咸”號及懸掛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的香港水警汽艇護(hù)衛(wèi)下,將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顛尼亞”號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從1841年1月26日英國遠(yuǎn)征軍第一次將米字旗插上海島,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一共過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個月零四天。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
8.文章的標(biāo)題有什么妙處?(4分)
9.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從哪里可以看出來?(4分)
10.文末“從1841年1月26日英國遠(yuǎn)征軍第一次將米字旗插上海島,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紅旗在香港升起,一共過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個月零四天”一句中,為什么將時間具體到“零四天”?(4分)
(二)(22分)
天舟一號發(fā)射成功 中國首單“太空快遞”發(fā)出
天舟一號發(fā)射成功 將對天宮“太空加油”
中國首單“太空快遞”發(fā)出
4月20日19時41分,搭載著中國首艘太空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的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準(zhǔn)時點火升空,約596秒后,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jìn)入預(yù)定軌道,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天舟貨運飛船和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組成的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tǒng)的首次飛行試驗。此次任務(wù)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的收官之戰(zhàn),標(biāo)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勝利完成“三步走”(載人飛行階段、空間實驗室階段和空間站階段)戰(zhàn)略中的“第二步”任務(wù),意味著我國即將開啟空間站時代。
“零窗口”送“快遞小哥”入軌
天舟一號是中國自主研制的首艘貨運飛船,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太空“快遞小哥”。它采用兩艙構(gòu)型,由貨物艙和推進(jìn)艙組成,總長10.6米,艙體最大直徑3.35米,太陽帆板展開后最大寬度14.9米,起飛重量約13噸,是目前中國體積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
“天舟一號塊頭雖大,卻有一顆細(xì)膩的‘心’?!敝袊教炜萍技瘓F(tuán)第五研究院載人航天總體部載人航天器總體研究室副主任張健說,天舟一號的貨架采用基于蜂窩板、碳纖維立梁的梁板結(jié)構(gòu),讓其整體結(jié)構(gòu)變得又輕又強(qiáng)壯。據(jù)悉,天舟一號的物資上行能力約6噸,推進(jìn)劑補(bǔ)加能力約為2噸,具備獨立飛行3個月的能力。
本次發(fā)射首次采取“零窗口”發(fā)射模式,按照預(yù)先計算好的發(fā)射時間——20日19時41分,讓火箭準(zhǔn)時點火升空。
負(fù)責(zé)此次運送任務(wù)的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也不簡單,它是為中國空間站工程發(fā)射貨運飛船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采用綠色環(huán)保的液氧煤油推進(jìn)劑。這是它首次成功將天舟飛船送入預(yù)定軌道。2016年6月25日,長征七號遙一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成功首飛。
將開展3次對接3次“加油”
天舟一號的主要任務(wù)之一是為天宮二號“送貨”,開展俗稱“太空加油”的推進(jìn)劑補(bǔ)加實驗。期間,天舟一號將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二號先后進(jìn)行3次自主交會對接、3次推進(jìn)劑在軌補(bǔ)加,以突破和掌握推進(jìn)劑在軌補(bǔ)加等關(guān)鍵技術(shù)。在天舟一號之前,掌握了在軌推進(jìn)劑補(bǔ)加技術(shù)的國家只有俄羅斯和美國,其中,實現(xiàn)在軌加注應(yīng)用的只有俄羅斯。
按計劃,天舟一號入軌兩天后,將與天宮二號進(jìn)行首次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然后進(jìn)行推進(jìn)劑補(bǔ)加實驗。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系統(tǒng)總體副主任設(shè)計師雷劍說,此次“太空加油”采用無增壓氣體損耗的氣體回用法,通過兩個航天器的燃料儲箱之間產(chǎn)生的壓力差,將推進(jìn)劑從天舟一號自動輸送到天宮二號上。這種方法的氣體資源利用率高但過程復(fù)雜,分為29個步驟,每步都需要精細(xì)控制,整個補(bǔ)加過程要持續(xù)幾天。
首次補(bǔ)加推進(jìn)劑之后,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組合體會進(jìn)行約兩個月的在軌飛行。隨后,天舟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從另一側(cè)與天宮二號進(jìn)行繞飛交會對接,并進(jìn)行推進(jìn)劑補(bǔ)加。在完成繞飛實驗后,天舟一號將與天宮二號再次分離,兩個飛行器獨立飛行3個月。在這3個月的末期,兩個航天器將用6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實現(xiàn)最后一次對接,驗證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技術(shù),并進(jìn)行推進(jìn)劑補(bǔ)加。在天舟一號之前,中國掌握的交會對接技術(shù)需耗時兩天左右。
進(jìn)行13項太空實驗
鑒于未來天舟飛船要承擔(dān)為中國空間站輸送物資的任務(wù),天舟一號此次還攜帶了40臺科學(xué)實驗設(shè)備,將進(jìn)行新型元器件在軌驗證,空間環(huán)境探測、力學(xué)環(huán)境測量、生命科學(xué)方面等13項太空試驗。
完成既定任務(wù)后,天舟一號將受控離軌,隕落至預(yù)定安全海域;天宮二號留軌繼續(xù)開展拓展試驗和應(yīng)用。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9月21日立項以來,25年間始終按“三步走”戰(zhàn)略分步推動實施。當(dāng)前,空間站研制建設(shè)階段各項工作正穩(wěn)步推進(jìn),中國計劃在2022年完成空間站的在軌組裝建造。天舟一號首次發(fā)射任務(wù)取得成功,將對后續(xù)運送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等任務(wù)起到重要作用。
(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4.21)
11.本文以小標(biāo)題連綴全篇有什么好處?(4分)
12.“據(jù)悉,天舟一號的物資上行能力約6噸,推進(jìn)劑補(bǔ)加能力約為2噸,具備獨立飛行3個月的能力?!本渲小凹s”字能否去掉?為什么?(4分)
13.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你對“天舟一號塊頭雖大,卻有一顆細(xì)膩的‘心’”這句話的理解。(4分)
14.天舟一號的主要任務(wù)之一是為天宮二號“送貨”,要與天宮二號先后進(jìn)行3次自主交會對接、3次推進(jìn)劑在軌補(bǔ)加,以突破和掌握推進(jìn)劑在軌補(bǔ)加等關(guān)鍵技術(shù)。通過閱讀文章,你能用簡潔的語言分析說明一下這三次對接的時間和任務(wù)嗎?(4分)
15.閱讀下列材料,結(jié)合文章回答問題。(6分)
材料1 美聯(lián)社報道:中國20日發(fā)射該國第一艘將與空間實驗室對接的無人貨運飛船,把中國雄心勃勃的太空項目又向前推進(jìn)一步。自2003年首次實現(xiàn)載人航天以來,中國已完成一系列太空任務(wù),包括太空行走以及月球車探月。除了空間站建設(shè)外,中國還計劃于2020年發(fā)射火星探測器,并取樣返回;同年中國還將嘗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國家。
材料2 俄羅斯衛(wèi)星網(wǎng)報道:專家認(rèn)為天舟一號的性能比美國“天鵝座”貨運飛船和“龍”貨運飛船更加先進(jìn)。
材料3 德新社在《巨大跨越:中國發(fā)射首艘貨運飛船》一文中指出,中國通過長征七號火箭發(fā)射了首艘貨運飛船,這讓中國成為第四個擁有自己貨運飛船的國家,同時向建成自己的空間站的目標(biāo)又邁進(jìn)了一步。
(1)用一句話概括這三則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
(2)結(jié)合選文與這三則材料,試分析天舟一號發(fā)射成功的意義。
三、寫作(40分)
16.以下兩個作文題目,請任選一題寫作。
(1)題目:《他(她、它)讓我感到______________》
(2)學(xué)校的課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們一起探究品嘗;實踐的園地里,有恐慌,更有榮光,團(tuán)結(jié)的我們一起合作擔(dān)當(dāng);生活的藍(lán)天下,有憂傷,更有歡暢,熱情的我們一起體驗分享……成長路上,需要我們同擔(dān)風(fēng)雨,共享陽光。
請以《我們一起來》為題,寫一篇作文。
答案:
第一單元達(dá)標(biāo)測試卷
一、1.A 點撥:B項“殲”應(yīng)讀jiān;C項“翹”應(yīng)讀qiáo,“剎”應(yīng)讀chà;D項“仲”應(yīng)讀zhòng。
2.C 點撥:A項“記憶尤新”應(yīng)為“記憶猶新”,B項“世事蒼?!睉?yīng)為“世事滄?!?,D項“眼花瞭亂”應(yīng)為“眼花繚亂”。
3.C 點撥:“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用在此處不合語境。
4.A 點撥:A項搭配不當(dāng),應(yīng)把“領(lǐng)會”改為“感受”。
5.B 點撥:“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間”說法錯誤。
6.(1)埃德加·斯諾 (2)《紅星照耀中國》 《西行漫記》
7.(1)B
(2)示例:“大國工匠精神”指執(zhí)著專注、作風(fēng)嚴(yán)謹(jǐn)、精益求精、敬業(yè)守信、推陳出新的精神。啟示:我們要執(zhí)著專注,一絲不茍,對所學(xué)知識熟練掌握。
二、(一)8.題目寓意深刻,表面上是指英國“不列顛尼亞”號游輪的離去,實指香港作為英屬殖民地歷史的徹底結(jié)束?!皠e了”,委婉的語氣中略帶一絲嘲諷,表達(dá)了洗刷百年恥辱,揚眉吐氣的心情。 點撥:分析標(biāo)題的妙處,既要看到其表面所指,又要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主旨、背景等,看到其深層含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9.時間順序。從文中“4時30分”“4時40分”“晚6時15分”“7時45分”“最后一分鐘”“第一分鐘”“0時40分”等表示時間的詞語可以看出。
10.示例:①說明香港被侵占是中國人心中長久的痛,一刻都不曾忘記。②由新聞本身的文體特點決定的,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用語必須客觀、準(zhǔn)確、嚴(yán)謹(jǐn)。
(二)11.四個小標(biāo)題使文章結(jié)構(gòu)清晰,層次分明,有助于讀者迅速了解全文內(nèi)容,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12.不能刪去,“約”是“大概”的意思,表示推測,去掉后就成了“天舟一號的物資上行能力6噸,推進(jìn)劑補(bǔ)加能力為2噸”,與事實不符,“約”字體現(xiàn)了說明語言的準(zhǔn)確性。
13.“塊頭雖大”是說天舟一號是目前中國體積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細(xì)膩的‘心’”是指天舟一號的貨架采用基于蜂窩板、碳纖維立梁的梁板結(jié)構(gòu),又輕又強(qiáng)壯。這句話形象生動地說明了天舟一號的特點。
14.第一次:天舟一號入軌兩天后,將與天宮二號進(jìn)行首次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然后進(jìn)行推進(jìn)劑補(bǔ)加實驗,整個補(bǔ)加過程要持續(xù)幾天。
第二次: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組合體會進(jìn)行約兩個月的在軌飛行。隨后,天舟一號飛船撤離天宮二號,從另一側(cè)與天宮二號進(jìn)行繞飛交會對接,并進(jìn)行推進(jìn)劑補(bǔ)加。
第三次:在完成繞飛實驗后,天舟一號將與天宮二號再次分離,兩個飛行器獨立飛行3個月。在這3個月的末期,兩個航天器將用6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實現(xiàn)最后一次對接,驗證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技術(shù),并進(jìn)行推進(jìn)劑補(bǔ)加。
15.(1)“天舟一號”發(fā)射成功引外媒熱議。
(2)示例:標(biāo)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勝利完成“三步走”戰(zhàn)略中的“第二步”任務(wù),意味著我國即將開啟空間站時代;這讓中國成為第四個擁有自己貨運飛船的國家,把中國雄心勃勃的太空項目又向前推進(jìn)一步;讓中國航天事業(yè)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三、16.思路點撥:第(1)個題目,寫作范圍比較寬泛,可以寫人的偉大,也可以寫動物植物的偉大;可以寫給你帶來的溫暖,也可以寫給你帶來的震撼;寫人寫事都可以。比如你可以寫父母給你的溫暖,也可以寫別人在你困難時給你的溫暖,這里的人可以是老師、同學(xué)、朋友、鄰居,甚至你平時認(rèn)為的“仇人”。
第(2)個題目有限制,可以寫因為團(tuán)結(jié)給你我他帶來的幸福和快樂,也可以寫在一個團(tuán)結(jié)的集體里如何承擔(dān)分解彼此的痛苦;可以寫在互相合作中取得的巨大成果,也可以寫在生活里如何彼此分享快樂?!±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