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師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17家庭女教師導學案。
家庭女教師文題解讀
這是茨威格出版于1911年的小說集《最初的經(jīng)歷——兒童國度里的四篇故事》中的一篇。家庭女教師是她的身份,她寄居在主人的家里,和受她教育的兩個小女孩朝夕相處在一起,這是她的職業(yè)所要求的。小說的題目顯示了主人公的身份,但故事并不以介紹人物的身份職業(yè)為主要內(nèi)容,而是取它與孩子親密接觸的特點,使行文便于從孩童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和感受。
走近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和羅曼曼蘭、羅丹、高爾基等人均有往來,并受到他們的影響。他是著名的和平主義者。在詩歌、小說、戲劇、人物傳記、文學評論等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代表作有小說《最初的經(jīng)歷》《馬來狂人》《恐懼》《感覺的混亂》《人的命運轉折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危險的憐憫》等,傳記《巴爾扎克傳》《羅曼羅蘭傳》《三位大師》《同精靈的斗爭》《三個描摹自己生活的詩人》等。有“歷史上最好的傳記作家”之稱。1942年在孤寂與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
背景縱覽
斯蒂芬茨威格出身于大工廠主家庭,母親是銀行家的女兒,少年的他曾以天真無邪的眼睛觀察過他周圍的資產(chǎn)階級家庭。他發(fā)現(xiàn),這些家庭的家長因害怕子弟出外尋花問柳,揮霍家產(chǎn),寧可縱容子弟和家里的女教師、使女糾纏,把這些可憐的姑娘變成紈绔子弟的玩物。在資產(chǎn)階級標榜的這種冠冕堂皇的道德背后,隱藏著驚人的偽善。1911年斯蒂芬茨威格發(fā)表了這篇追憶他少年時期記憶和印證弗羅伊德思想的小說。
字詞梳理
1.字音
窸窣(xīsū)幌子(huǎng)忐忑不安(tǎntè)
抽搐(chù)嘁嘁喳喳(qīch?。崙浚╩èn)
2.多音字
3.形近字
相關推薦
家庭女教師教學設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時都會提前最好準備,作為教師就要早早地準備好適合的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講的知識能夠輕松被學生吸收,幫助教師在教學期間更好的掌握節(jié)奏。教案的內(nèi)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庭女教師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女教師
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茨威格作品特別是其女性小說的藝術成就和藝術特色
2,讓學生體會本文獨特的敘述視角和心理刻畫
教學重難點:1,獨特的觀察視角及其作用
2,細膩深刻的心理描寫及其作用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20世紀的歐洲文壇上,有三位作家被公認是出類拔萃的中短篇小說家,他們是俄國的契訶夫、法國的莫里哀和奧地利的茨威格。而作品譯文的語種之多,銷售量之大,則以茨威格為最。
有人評價茨威格的文學成就:
一個試圖揭示人類心靈奧秘,深入挖掘并精確展示復雜人性的魔術大師。(“靈魂的獵手”)
一個把理智與激情、愛與憎、嚴格的邏輯性與神秘感應完美融入表達的語言大師。
二,作者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
1881年出生于維也納,父親是富有的猶太工廠主,母是銀行家的女兒。17歲已在文壇嶄露頭角。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后去世界各地游歷,結識羅曼?曼蘭和羅丹等人,并受到他們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從事反戰(zhàn)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二十年代赴蘇聯(lián),認識了高爾基。1934年遭納粹驅逐,先后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與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
?
三,作家作品
茨威格在詩歌、小說、戲劇、人物傳記、文學評論等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是一個文學全才,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見長。
代表作有小說《最初的經(jīng)歷》、《馬來狂人》、《恐懼》、《感覺的混亂》、《人的命運轉折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危險的憐憫》等
傳記《巴爾扎克傳》、《羅曼?羅蘭傳》、《三位大師》、《同精靈的斗爭》、《三個描摹自己生活的詩人》等。
有“歷史上最好的傳記作家”之稱。
四,藝術特色
茨威格,其小說在藝術上最突出的特色,就是細膩、深刻、生動的心理刻畫。其獨具特色的心理現(xiàn)實主義風格自20世紀起,一直為世人所關注。小說淡化情節(jié),獨具匠心地透視人物奇妙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豐富復雜,層次深刻的心理活動,心理懸念及心理瞬間,剖析人類的靈魂。
他的小說中,外部環(huán)境、客觀世界、自然風光等外界事物似乎都是不重要的,作家全部的焦點只集中在人物的心理世界,銳意揭示其中的奧秘,展現(xiàn)了自己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作才華。
五,創(chuàng)作思想
茨威格對心理學與弗洛伊德學說,對人物內(nèi)心世界一直有著“不同尋常的好奇心”。他曾說過:“凡屬撲朔迷離的心理之謎都吸引我,使我坐臥不寧,在探清來龍去脈之前我會一直興奮得要命。只要遇到了不尋常的人,我心里就燃燒起一種探視他們的靈魂的熱望?!皬男睦淼慕嵌仍佻F(xiàn)人物及其生活遭遇”的創(chuàng)作思想造就了其小說創(chuàng)作的心理刻畫特色。
六,作品介紹
茨威格的女性小說
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說具有簡練詩意新穎的特點。以描寫女性的奇特遭遇、透視女性微妙心理為體裁的女性小說,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和社會批判精神。這些別具特色的女性小說,善于通過心理描寫,提示女性隱秘的內(nèi)心世界,再現(xiàn)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遭遇;筆觸細膩,語言優(yōu)美,構思精巧,富有立體感。在掩卷之后,讀者的面前栩栩如生地浮現(xiàn)了令人同情的女性形象。
他對女性心理的剖析,準確深刻細膩真實,使人不禁發(fā)問,這些小說怎么可能出自一個男士的手筆?作者對女性充滿了愛和同情,充滿了寬容和理解,對于女性的一些超乎常情又在情理之中的行動,他作出了最好的辯護和解釋.
代表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那位陌生女人的來信寫得纏綿悱惻,情意繾綣,哀婉感人,袒露了一個女子癡情的內(nèi)心世界,如泣如訴地道出了她痛苦的感情經(jīng)歷。這篇巧妙地安排兩性關系的小說,“把深沉的愛,那幾乎是癡情的愛,變態(tài)的愛,寫得那樣崇高”,“真是一部驚人的杰作”!茨威格以嫻熟而細膩的心理描寫手法,再現(xiàn)了一個為熱情所驅使的純潔女性的悲劇,有力地控訴了畸形的社會對情愛的戕害。以至于高爾基在讀了這部作品后贊嘆道:“你寫得真好!由于對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及其悲劇的心曲使我激動得難以自制,我竟絲毫不感羞恥地哭了起來。我不知道有哪一位作家,能用這么一種對于女人無限尊重而且體貼入微的態(tài)度來描寫女人。”
七,《最初的經(jīng)歷》
《最初的經(jīng)歷》,內(nèi)收四個短篇:《夜色朦朧》、《夏天的故事》、《家庭女教師》、《灼人的秘密》。
它們的共同特點大都是選擇了一個奇特的角度,即用處于青春萌發(fā)期的兒童的眼睛去觸摸神秘的成人世界。顯然,這個小說集是作家對早年歲月的追憶和印證弗羅伊德理論的最早嘗試。
八,學生預習課文
預習檢查
請簡述姐妹倆逐步發(fā)現(xiàn)家中秘密的過程和他們的心理變化過程.
一天,小姐妹倆發(fā)現(xiàn)女教師“有點兒怪”,不和她們玩了,也不管她們了,只是偷偷地哭,她們猜出她可能戀愛了??伤齻兲煺娴卣J為,戀愛應該是甜蜜美妙的事,不明白女教師為什么要哭。姐妹倆繼續(xù)窺測,發(fā)現(xiàn)了女教師與表哥的一次幽會,還偷聽到女教師有小孩了。然而第二天,表哥卻借口搬走了,姐妹倆猜到了表哥的欺騙行為。于是她們感到自己也受到了欺騙,不再相信別人的話,不再相信世界?!八齻円簿妥兊脠皂g而有心計,甚至變得詭詐,善于說謊……變得神經(jīng)過敏,焦躁不安”
接著,小姐妹倆又發(fā)現(xiàn)了父母的竊竊私語,偷聽到母親對女教師尖利的訓斥。她們看到女教師只是傷心絕望地抽泣,內(nèi)心模糊地感覺到如此傷心的人是不會有過錯的,由此第一次對父母有了一種類似憤懣的情感,“她們不再愛她們的父母親,不再相信他們”并且她們“跟誰都疏遠,對誰都仇視。……通向她們心靈的通道已經(jīng)阻斷”
由于女教師的悲劇,幼小天真的孩子完全變了樣,“她們不玩,不笑,眼睛失去了活潑開朗,無憂無慮的光彩”對誰也不信任了,對現(xiàn)實世界充滿了憎惡,對未來充滿恐懼。
小女孩由單純幼稚到困惑不解再到憤怒無奈直至最后沉默恐懼,如此這般豐富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經(jīng)由茨威格細膩的筆觸,逼真地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讓人不自覺地沉浸在一種強烈的心靈激蕩中。
第二課時
九,問題探究
1,這篇文章主要表現(xiàn)了什么?是愛情悲劇嗎?
這篇文章主要表現(xiàn)本文寫的是一個家庭教師被一名紈绔子弟始亂終棄的故事,但作者的本意似乎不在于表現(xiàn)愛情悲劇,而在于刻畫出這幕悲劇在小姐妹倆心靈中引起的巨大震動以及他們對周圍世界的新認識。
2,姐妹倆對家庭女教師是怎樣的態(tài)度?
小說中的一對小姐妹天真無邪,她們對受欺侮的家庭女教師充滿同情,但不知如何才能幫助她,兩個孩子感到無助,感到悲哀。她們幼小的心靈朦朦朧朧地感覺到,這些成年人之間有著一個深深的秘密,他們組成了一個冷酷殘忍的陌生世界。
3,設想家庭女教師最后的結局和這件事情對女孩們以后成長的影響。
“對這個陌生世界里可能發(fā)生的一切,她們感到害怕。她們今天已經(jīng)心驚膽戰(zhàn)地向這個世界投了最初的一瞥,她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踏人的人生使她們望而生畏,這個人生像座陰森森的樹林,矗立在她們面前,昏暗逼人,可是她們得去穿過這座森林。”
4,這篇文章和本單元前面兩篇的觀察事件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不再采用傳統(tǒng)的全知全能的敘述方式,而是以作品中特定人物的視角去描述事件。
作者通過描寫一對兒童的心理變化,表現(xiàn)家庭女教師的愛情悲劇。此前,很多作家描寫過家庭女教師這一人群,但茨威格卻另辟蹊徑,通過兒童的視角、兒童的心靈去窺測神秘莫測的成人世界.
相關參考資料補充:敘述視角
小說,主要是敘述,講故事,既然要講,就有一個選擇和確定講述角度問題。所以,所謂敘述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誰講的,故事里發(fā)生的事是誰親眼看到的,或者是誰想的。
不同的敘述視角,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敘事效果。選擇好的敘事角度,可以更方便作家利用小說中的人物的眼睛,對小說情節(jié)的推進和敘事環(huán)境進行描寫。
傳統(tǒng)的全知全能的敘述視角
西方最初的小說,都是第三人稱的全知全能視角。
塞萬提斯的《唐?吉珂德》、丹尼?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都是運用全知的全能視角。全能視角的好處,就是作者可以知道整個事件的發(fā)展進程,可以知道每個人的心理變化,作者象全知全能的上帝,知道整個故事發(fā)展的一切。全能視角,缺乏敘事的真實性和敘述的靈活性。
除了全知視角之外,還有第一人稱視角。第一人稱視角,往往采用第一人稱進行敘述。
作品中特定人物的視角
現(xiàn)代小說中有許多作家主張退出作品,回避全能的全知視角。在他們的作品中,往往選擇敘事故事中的人物,承擔小說的敘述任務和感知的視角。
如魯迅的《孔乙己》,“我”是一個小學徒,在小說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則是孔乙己。小說通過小學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從而展現(xiàn)世態(tài)的炎涼,孔乙己命運的可悲。安排一個“我”做目擊者,這就比用第三人稱更為真實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際命運。
《狂人日記》
兒童視角
兒童的視角有著與成年人不同的感覺,它顯得客觀、真誠、單純,因而以此作為對世界、對人生、對社會認識的角度也就具有特別的內(nèi)涵,有許多小說、影視作品喜歡采用這個角度,從而產(chǎn)生了攝人心魄的魅力和表現(xiàn)力。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阿來的長篇小說《塵埃落定》,作者敘事視角是從一個“傻子”少爺?shù)慕嵌冗M行敘述的。莫言小說《透明的紅蘿卜》中的黑孩兒
《城南舊事》通過英子的視角,表現(xiàn)了老北京的人情風貌和嚴酷的現(xiàn)實,而且社會表現(xiàn)得越黑暗,小英子的天真、美好也就越體現(xiàn)得全面,觀眾從這種強烈的反差中,產(chǎn)生情緒的感染力;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少年雷納多
十,作業(yè):
變換角度(如以將軍的角度或小公務員妻子的角度)改寫一個文官的死中的一段情節(ji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導學案教師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教學方面無論做什么事都有計劃和準備,作為高中教師就要在上課前做好適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在上課時充分理解所教內(nèi)容,減輕高中教師們在教學時的教學壓力。怎么才能讓高中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導學案教師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導學案教師版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基礎知識,逐步培養(yǎng)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體確切的含義。
自主學習與檢測
(一)檢查預習
1、為下列加紅字注音。
樊遲__fán皋陶_gāoyáo弘毅__hóng枉___wǎng
2、解釋下列加紅詞語在文章中的含義。
(1)天下歸仁___贊許___________
(2)為仁由己_____靠_________
(3)請問其目______詳情________
(4)雍雖不敏________資質愚鈍(______
(5)請事斯語矣_________實行(_____
(6)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__字____________
(7)堯舜其猶病諸___________)字___
(8)能近取譬_______比方_______
(9)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抱負遠大,意志堅強_______
(10)死而后已__停止____________
(11)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___貧困___________
(12)克己復禮為仁_________貧困_____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問知。子曰:知人。______________知通_智_____________
(2)舉直錯諸枉 _____________)錯_通__措____________
(3)鄉(xiāng)也吾見于夫子而問知_____________鄉(xiāng)_通__向____________
(4)知者利仁______________知通___智
4、明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立、達為使動用法。
仁以為己任:賓語前置語,正常語序為以仁為己仁。
5.熟讀課文,請將課文譯為現(xiàn)代文并寫在課本上。
1、【原文】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顏淵問仁??鬃诱f:用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拼搏精神,主持正義、捍衛(wèi)道德、維護和平,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這一點,普天下的人都會崇敬你、追隨你、向你學習。為崇高理想而奮斗要靠的是自己,難道還能靠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其詳?孔子說:違反禮法的事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做。顏淵說:我雖不才,愿照此辦理。
2、【原文】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仲弓問仁??鬃诱f:出門時要象會見貴賓一樣莊重,使喚百姓就像承當重大祭祀一樣嚴肅。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強加于人。在諸侯國做官、為諸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仲弓說:我雖不才,愿照此辦理。
3、【原文】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智,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措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向也吾見于夫子而問智,子曰:舉直措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于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譯文】樊遲問仁,孔子說:對人慈愛。問智,孔子說:對人了解。樊遲不理解??鬃诱f:以正壓邪,能使邪者正。樊遲退出來,見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什么是智,老師說:以正壓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說:這話很深刻!舜管理天下,從群眾中選拔人才,選了皋陶,邪惡之徒從此銷聲匿跡。湯管理天下,從群眾中選拔人才,選了伊尹,不法之徒從此無影無蹤。
4、【原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譯文】子貢問: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嗎?孔子說: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強加于人。
5、【原文】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譯文】子貢說:如有人能讓百姓都得到實惠,又能扶貧濟困,怎樣?可算仁人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堯舜都做不到!所謂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時先幫別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時先幫別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實行仁的方法。
6、【原文】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譯文】孔子說:仁離我們很遠嗎?我想要仁,仁就來了。
7、【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譯文】曾子說:有志者不可以不培養(yǎng)、遠大的抱負、堅強的意志,因為責任重大而且道路遙遠。以實現(xiàn)全人類和平友愛為自己的責任,這樣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為理想奮斗終身,這樣的道路不是很遙遠嗎?
8、【原文】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譯文】孔子說:志士仁人中,沒有貪生怕死出賣正義的人,卻有舍生忘死維護正義的人。
9、【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譯文】孔子說:品質惡劣的人,忍受不了貧窮,享受不了快樂。有仁德的人安于實行仁,算計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合作探究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是仁?怎樣做才能達到“仁”,施“仁”之后會怎么樣?先從文中找出有關的論述,然后概括說明。
文中的句子:
a.克己復禮為仁。(什么叫克己復禮??思簭投Y后會怎么樣:天下歸仁。什么樣的行為是克己復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怎么樣: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c.愛人,知人(是什么。怎樣做: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d.其“恕”乎?
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f.我欲仁,斯仁至矣!
g.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概括:
a.什么是仁: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愛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b.怎樣才能達到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會怎樣:天下歸仁;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有人說,“仁”是很高尚的道德,但施仁的社會已遠離我們而去了;有人卻認為,“仁”一直與我們在一起,我們生活中,仍需要“仁”,存在“仁”,你怎么看這個問題?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要怎么做才是“仁”呢?
(1)克己復禮:克制自己,回復到禮的規(guī)定。
生活中,我們都會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則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學樓前的月季花開了,我相信許多同學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里面有明確的規(guī)定:不得損壞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們就得抵住誘惑,這樣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們總是希望別人對我們好一點,但很少想到自己對別人好一點。說一點最簡單的,我們總是希望老師多關注我們一點,多關心一點,多理解自己一點,可是我們可曾想過,我們是否也曾關心過老師,關注過老師,理解老師內(nèi)心的苦衷呢。也許,我們也總希望朋友多為自己做一點事,爸媽多給自己一點愛,一點理解……或許,從今天開始,當我們想到這一個的時候,希望大家都能夠想這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愛人
仁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懂得愛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識到,你身邊的每個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經(jīng)關注過他們,比方說為我們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默默奉獻的陳秀金老師,如為我們宿舍的安定和諧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師,如為我們學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線的門衛(wèi)老師……當你再次遇見他們時,請問一聲好,請給他們一個微笑,這樣,你就已經(jīng)是一個“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當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時,也要讓別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話,也要讓別人事業(yè)發(fā)達。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別人而自己站穩(wěn)了,也不是損害他人發(fā)展了自己。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推己及人,我們想到的,別人也會想到;我們想做的,別人也會有同樣的想法。所以,只要每個人都能夠以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和包容的心來面對他們的時候,那么,整個社會就和諧了。
總結:學以致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們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許一開始我們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堅持,我們能夠嚴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們?yōu)橹行?,他人也以我們?yōu)榘駱樱@樣,和諧校園又怎么可能建設不起來呢?
拓展提升
本課課文及課文前的“引入話題”中,向我揭示了人類社會的一個基本道德——“仁”。學習了本課,你如何看待“仁”?根據(jù)自己的體會,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寫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種樹郭橐駝傳》導學案(教師版)
俗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高中教師要準備好教案,這是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找到學習的樂趣,幫助高中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您知道高中教案應該要怎么下筆嗎?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種樹郭橐駝傳》導學案(教師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種樹郭橐駝傳》導學案(教師版)
一、溫馨心語: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蘇霍姆林斯基
二、學習目標:
1、通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學習本文設事明理的寫法。
2、積累文言詞句,翻譯時重點詞句落實,掌握個別實詞虛詞的用法。
3、掌握文章運用對比與映襯的表現(xiàn)手法。
三、知識鏈接
1、關于柳宗元其人: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后遷長安(今陜西西安),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并稱韓柳。
2.關于柳宗元的文
論說:包括哲學、政論等文及以議論為主的雜文。筆鋒犀利,論證精確。代表作《封建論》。
寓言:繼承傳統(tǒng),并加以發(fā)展。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丑惡現(xiàn)象。推陳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種動物擬人化的藝術形象寄寓哲理或表達政見。如《黔之驢》。
傳記:繼承傳統(tǒng),又有所創(chuàng)新。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夸張?zhí)摌?,似寓言又似小說,如《種樹郭橐駝傳》。
3.柳宗元的詩:幽峭疏淡,用功精細,蘇軾認為柳詩在韋應物之上,說他的詩“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也就是楊萬里所說“句淡雅而味深長”。代表作有《江雪》、《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等。
4、《新學案》95頁背景探尋。
四、自主學習與檢測
完成《新學案》第95-96基礎積累練習題。
五、合作探究——問題的生成與解決
1、翻譯并研讀課文:
① 閱讀1-2節(jié),說說郭橐駝是怎樣的一個人?
(他是一個平凡、樸實、而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植樹能手。)
② 閱讀第3節(jié),討論描寫郭橐駝這一形象的手法。
(本節(jié)文字運用了對比映襯的手法來寫郭橐駝具有豐富的植樹經(jīng)驗。郭橐駝的種樹經(jīng)驗在于種樹“不害其長”,不做“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的事。而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卻與之截然相反。)
③第4節(jié),將郭橐駝種樹之道“移之官理”,仍借郭橐駝之口,寫出做官的道理,那么如何做官呢?(做官之人,要像種樹那樣,要順應民眾生活的要求,不要妨礙他們的生長,使他們得以“蕃生”,“安性”。)
2、討論此文的寫作特點:
(1)、文章主要的藝術手法是什么?
(答:文章運用了對比與映襯的表現(xiàn)手法,先談養(yǎng)樹,后論養(yǎng)人,以“種樹”喻“治民”,含蓄委婉地表達了作者的政治觀點。敘事語言簡潔生動,是本文的一個突出特點。如僅用“隆然伏行”幾個字,就寫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僅用“甚善。名我固當”幾個字,就寫出了人物的個性,這種“史筆”與“文辭”的兼美,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語言表現(xiàn)力。)
(2)、文章都用了那些對比?
( 答案:(1)郭橐駝與其他種樹者的對比;?。?)其他種樹者中過于疏懶者與過勤勉者之間的對比;?。?)用種樹之理與為官之理做對比。)
3、小結(從文章的內(nèi)容和寫作手法上進行總結)
(這是一篇傳記,也是一篇寓言式的說理文。文章通過記述郭橐駝的兩段話,反映了當時官吏政亂令繁、騷擾百姓、使之不能安生的現(xiàn)實。并且提出了解決矛盾的方法,即像郭橐駝種樹那樣,不妨礙它們自然生長;統(tǒng)治者清肅吏治,順應老百姓的生活習慣和生產(chǎn)規(guī)律,使他們休養(yǎng)生息,以維持社會秩序。)
(本文兼有傳記文和寓言的特點,將兩種文體熔為一爐。就其歷敘人物姓名、籍里、職業(yè)及對人物作正寫反襯等筆法來看,是傳記文格局;就其借種樹之道以喻為官治民之道來看,則又是寓言性質。這種融合,有助于敘議契合、事理相生。請細加體會。)
六、拓展延伸——延伸鞏固
《惡乎往而不可》導學案 (教師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每次教學前有自己的事先計劃,作為教師就要好好準備好一份教案課件。教案可以讓學生們能夠在上課時充分理解所教內(nèi)容,幫助教師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教學。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惡乎往而不可》導學案 (教師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惡乎往而不可》導學案(教師版)
【溫馨心語】應該笑著面對生活,不管一切如何?!蹩?/p>
【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識。
2、理解莊子“安時而處順”的思想及其啟發(fā)意義。
3、了解在所選文段中表現(xiàn)出的莊子的哲思,學會在困境面前應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撐。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獨學檢測
1、誦讀疏通文意
2、基礎積累(見《新學案》第94頁內(nèi)容)
3、翻譯下列句子
(1)、陰陽于人,不翅于父母。
(2)、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
(3)、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4)、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二)、合作探究——問題生成與解決
1、被病痛折磨將死的子來,為什么面對死亡卻能“成然寐,蘧然覺”?
因為他完全把天地看成一個大爐子,把造物者看成造詣很高的鐵匠,而把自己的死,當作造物者的杰作。
2、作者在文章中舉子輿、子來的例子,想說明什么問題?
子輿大病一場,變得腰彎背弓,五臟比頭都高,下巴藏到肚臍眼上,肩膀高過了頭頂,彎曲的頸椎骨指向天空。然而它安然處之,世俗的哀樂不能驚擾他內(nèi)心的平靜。子來有了病,氣喘吁吁地將要死亡。可是他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治,變成鼠肝也好,變成蟲臂也罷,無往而不可。莊子借這種奇特的思想,啟示人們在陷入困境的時候,要靠內(nèi)在的精神力量的培育自解倒懸之苦,實現(xiàn)人生的突圍,而不是被困境壓垮。
3、哀駘它相貌丑陋駭天下,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想嫁給她?哀駘它為什么能夠不被他自己的容貌所影響?
面對世人認為無可奈何的死與生、貧窮和富有、毀謗和贊譽、饑和渴、寒和暑等一切變化,他的內(nèi)心不為所動,平和、快樂、通暢而不失于愉悅,充滿盎然的生機。他高超的德行就在于養(yǎng)成了這種外在事物無法搖蕩的內(nèi)心的純和。而正是由于他的德行大大超越了常人,人們都忘記了他形體的殘缺和丑陋,感受到一種異乎尋常的巨大魅力。
(三)、拓展延伸——延伸鞏固
1、文中將哀駘它及病后的子輿的外貌描寫得極為丑陋古怪,你如何理解《莊子》的這種夸張手法?
一方面,莊子這樣寫哀駘它和子輿,實際上是把我們置于常人承受不了的絕境中。在此基礎上,再來凸顯一種超越這種絕境的巨大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莊子及其后學有自覺追求奇怪的審美方向,因為他們“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即認為天下深沉污濁,不能拿莊重的語言跟他們交談。聞一多認為,從藝術上說,《莊子》體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荒誕丑惡的趣味”。
2、總結本文的寫作特色。
見《新學案》94頁
3、本文談了哪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莊子力圖以他特有的方式和觀念,為世人解脫生命的負累。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人生最大的困境就是病和死,尤其是死?!叭斯逃幸凰馈?,死永遠都是人生不可改變的結局。然而如果對死亡的憂懼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承受的重壓的話,那么生命就喪失了強度和韌性。莊子認為,被生死的哀樂捆縛住的人其實在承受著倒懸之苦。那么怎么去解決這一倒懸之苦呢?答案是要在自己的心上下工夫,要做到心安?!爸洳豢赡魏味仓裘?,德之至也”。也就是要安然地去領受人生的無奈,順從命運的安排。
4、假如你為自己的相貌不如意煩惱過,學了這篇課文以后,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fā)?
(僅供參考)我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班有誰生得丑。即使是丑,丑也不是你的錯。即使是丑,也可以整容,但整容要有思想準備,有的人是越整容越丑。丑除了整容外,還有一個補救的措施:我很丑,但我很溫柔。其實對待丑,最好的方法還是學習
(四)、反思感悟——整理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