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素質練習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2-03奇妙的二氧化碳學案及練習題。
教案課件是每個老師工作中上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你們清楚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奇妙的二氧化碳學案及練習題”,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第一課時奇妙的二氧化碳(學案)編號:15
出題人:周青山審題人:謝志宇班級姓名
1、球上有許多的生物要進行呼吸,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那么為什么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體積含量通常都保持在0.03%?
2、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與氧氣的相反)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產生途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徑
3、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多或過少,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少的影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多的影響
有利
不利
4、物理性質
(1)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是一種色味的;密度比空氣;二氧化碳溶于水。當打開啤酒或可樂時會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冒出,說明通常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壓強越大,氣體在水中溶解性越。當喝下啤酒或可樂后,會從胃中嗝出一股氣體,說明通常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溫度越高,氣體在水中溶解性越;存在三態(tài)的變化;固體二氧化碳稱為,用它可進行、、,這是利用了干冰性質。
(2)拓展:你還可設計哪些實驗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從老師的演示實驗可以看出二氧化碳有什么化學性質?
5、化學性質:
(1)不能不支持,也不供給呼吸。可用來
從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中可以看出其有什么化學性質?
(2)能與水反應,參與光合作用。寫出文字表達式
在農業(yè)生產中可用做
(3)能與水的反應,文字表達式食品工業(yè)上可用做
實驗1:將醋酸滴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現(xiàn)象,結論。
實驗2:把二氧化碳直接通入干燥的固體紫色石蕊上,再把其溶解在水中,發(fā)現(xiàn)還是紫色,說明
實驗3: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可以觀察到色石蕊試液變成色,說明
實驗3:把變成紅色的石蕊試液加熱,可觀察到,說明
文字表達式:
(4)與氫氧化鈣的反應:現(xiàn)象:,文字表達式:。
回憶:木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鎂燃燒的文字表達式。鐵絲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6、歸納:化合反應:
回憶: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的文字表達式。
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的文字表達式。
歸納:分解反應:
1、下列反應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A、鐵+硫酸—→硫酸亞鐵+氫氣B、鋁+氧氣—→氧化鋁
C、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D、二氧化碳+氫氧化鈣—→碳酸鈣+水
2、下列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A、氧化鈣+水—→氫氧化鈣B、碳酸氫銨—→氨氣+水+二氧化碳
C、氫氧化鈉+鹽酸—→氯化鈉+水D、鐵+硫酸銅—→硫酸亞鐵+銅
第一課時奇妙的二氧化碳(練習1)
1.檢驗某種氣體是否為二氧化碳的最常用的方法是()
A.將燃燒的木條放入氣體中B.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從一個容器倒入另一個容器D.將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
2.農業(yè)科技人員向農民建議:在利用溫室進行種植生產時,可向溫室通入適量二氧化碳,這是因為()
A.二氧化碳可使害蟲窒息死亡從而防治病蟲害B.二氧化碳產生溫室效應,從而提高室溫
C.二氧化碳能滅火,施用后可防止火災D.施用二氧化碳可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
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有毒B.二氧化碳俗稱干冰
C.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shù)是0.94%D.到溶洞探險打火把照明
4、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體現(xiàn)物理性質的是()
5、根據右下圖回答:經數(shù)小時后,U型管A、B兩處的液面會出現(xiàn)的情況是(實驗裝置足以維持實驗過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動,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氣和溫度變化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A.A處上升,B處下降B.A、B兩處都下降
C.A處上升,B處上升D.A處下降,B處上升
6、下列各圖所示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5.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A.磷+氧氣五氧化二磷B.鐵+硫酸銅硫酸亞鐵+銅
C.碳酸鈣氧化鈣+二氧化碳D.碳酸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氫氧化鈉
7、下面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展示的關于《溫室效應研究》課題的部分資料及圖片
(1)圖②裝置研究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是甲烷,該小組需要定時觀測并記錄的數(shù)據是_______________
(2)該小組用圖③裝置來進行CO2產生溫室效應的模擬研究,在左側集氣瓶中盛放CO2氣體,右側集氣瓶中盛放_______(填氣體名稱)。設計意圖:希望實驗時,能觀察到食用油a側液面高度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側液面高度,以此證明CO2是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
相關知識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做好教案課件是老師上好課的前提,大家正在計劃自己的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務!你們知道多少范文適合教案課件?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奇妙的二氧化碳
課題
§2—3奇妙的二氧化碳
課型
新課
本課題教時數(shù)
1課時
本教時為
第一課時
備課日期
年月日
教學
目標
知識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用途,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2、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環(huán)中的作用以及人類生活和生產的意義。
3、認識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特點。
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重點
難點
對策
重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及有關實驗。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通過實驗觀察分析掌握二氧化碳跟水和石灰水反應的原理,通過對實驗的探討與研究培養(yǎng)學生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復習練習
【練習】氧氣有哪些化學性質?寫出有關的化學文字表達式。
§2—3奇妙的二氧化碳
一、自然界的二氧化碳
【提問】人和其它動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是什么氣體?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消耗的是什么氣體?
小結:
呼吸作用:
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閱讀39、40頁,思考并回答:
二氧化碳
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反應原理:
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
條件:不必加熱
反應:
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制的裝置:見圖
收的裝置: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
檢驗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
驗滿方法: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
【演示】制取二氧化碳
觀察實驗要領
第頁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三、二氧化碳的奇妙變化
(一)二氧化碳的狀態(tài)變化
【指導閱讀】第41頁,思考:
1、什么是干冰?有什么性質?
2、干冰有什么用途?
思考并回答:
固體二氧化碳叫干冰,易升華。
人工降雨;人造云霧(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演示實驗】[實驗5—6]二氧化碳倒入燃有高低兩支蠟燭的燒杯中
觀察現(xiàn)象并思考:
1、該實驗說明了什么?
2、你猜想二氧化碳會有什么用途?觀察并記錄、回答問題:
蠟燭熄滅,并且低的先熄,高的后熄該實驗說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并且密度大于空氣
可用于滅火
【指導閱讀】第44頁,思考、討論45頁“聯(lián)想和啟示”
小結: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
討論并回答:
1、燈火試驗
2、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2、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
【演示實驗】[實驗5—7]二氧化碳和水反應并進行對比
觀察現(xiàn)象并說明該實驗可得出什么結論。
小結: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應產生碳酸。二氧化碳+水碳酸
CO2+H2O=H2CO3
【演示實驗】加熱通二氧化碳的試管。
觀察現(xiàn)象。
小結:碳酸不穩(wěn)定易分解
碳酸加熱二氧化碳+水
H2CO3=CO2+H2O
觀察并記錄:
紫色石蕊試液遇到鹽酸和通入二氧化碳都變紅色。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應產生酸在沸騰前就有氣泡產生,紅色液體又變?yōu)樽仙?/p>
第頁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指導閱讀】第43頁,思考:
1、什么是化合反應、分解反應?
2、列舉一些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
思考并回答:
1、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化合反應。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叫分解反應。
2、略3、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
【演示實驗】[補充實驗]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氣。
小結:二氧化碳可以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
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
【講解】這個反應可以用于鑒定二氧化碳。
觀察現(xiàn)象并記錄:
石灰水變渾鞏固練習
【復習練習】
1、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氣體,最好選用和。
2、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碳氣體的正確方法是。3、檢驗集氣瓶中收集滿二氧化碳氣
體的方法是。
4、寫出下圖中A、B、C三處的現(xiàn)象
及有關反應文字表達式。板書設計
§2—3奇妙的二氧化碳
一、自然界的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
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反應原理: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
條件:不必加熱
反應:碳酸鈣+鹽酸
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
檢驗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
驗滿方法: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
三、二氧化碳的奇妙變化
(一)二氧化碳的狀態(tài)變化
固體二氧化碳叫干冰,易升華
(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1、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
二氧化碳+水碳酸
碳酸加熱二氧化碳+水
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化合反應。
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叫分解反應。
3、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
氫氧化鈣+二氧化碳碳酸鈣+水
這個反應可以用于鑒定二氧化碳。
教后記
授課日期年月日
《認識二氧化碳》
每個老師需要在上課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課件,大家在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認識二氧化碳》”,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的性質》是初中化學第五章第三節(jié)的內容,主要介紹CO2的性質和用途。本章前兩節(jié)研究的是碳的單質,從本節(jié)課開始研究碳的化合物。并且CO2是與生活、生產實際聯(lián)系非常緊密的一種物質,學生比較熟悉,但都是零散的不系統(tǒng)的。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探究,使學生從理論上真正認識CO2,將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系統(tǒng)化。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完善并提高學生對CO2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動中作用的認識,為以后酸堿鹽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學生分析:
學生對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滅火,能制汽水,還知道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也知道用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但它為什么會有這些用途,是什么性質決定的,它還有哪些用途,是學生不知道的。要求學生通過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所以這節(jié)課重點不是知識的本身,而是形成結論的過程和方法。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具備探究事物內在本質的能力,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guī)律的能力。同時,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就有化學,化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培養(yǎng)學生用化學的視覺去看待世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設計理念: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用生活中的材料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整堂課圍繞一瓶可樂展開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興趣,調動思維。引導學生觀察實驗、分析現(xiàn)象、得出結論,再將結論運用到生產、生活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規(guī)律的能力,同時,把課堂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讓學生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完成探究的過程,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透過現(xiàn)象挖掘本質的能力,從而樹立科學的探究觀和世界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感受二氧化碳的性質,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2、用二氧化碳性質分析身邊的物理化學現(xiàn)象。
過程與方法:
1、觀察和描述有關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并從實驗事實歸納其性質的特點
2、通過對小實驗的設計,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了解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2、通過實驗探究,形成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合作精神及科學的態(tài)度。
重點難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教學器具:酒精燈、火柴、試管、試管夾、錐形瓶(帶單空橡皮塞)、放短蠟燭的小燒杯、2瓶二氧化碳(飲料瓶中)、空氣1瓶、雪碧1瓶、蒸餾水、石灰水、紫色石蕊試液、藍色石蕊試紙(小花)吹管、肥皂液、制二氧化碳裝置一套、物理杠桿。
奇妙的二氧化碳表式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
課題
實驗:奇妙的二氧化碳課型
實驗
本課題教時數(shù)
1課時
本教時為
第1課時
備課日期
年月日
教學
目標
知識技能:1、學習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練習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
2、加深對二氧化碳性質的認識
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重點
難點
對策
重點:進一步認識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法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一、二氧化碳的制法
原理:
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固體液體
裝置: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驗滿: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
步驟:
1、裝配儀器,檢查氣密性
2、放入石灰石,裝好裝置
3、加入鹽酸
4、收集
學生實驗
認真觀察、記錄
填寫實驗報告二、二氧化碳性質
1、滅火
學生實驗
認真觀察、記錄
填寫實驗報告
第頁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2、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
學生實驗
認真觀察、記錄
填寫實驗報告3、二氧化碳和水反應
A、二氧化碳入紫色石蕊試液中
學生實驗
認真觀察、記錄
填寫實驗報告B、加熱上述試管
注意:加熱液體的操作要點
學生實驗
認真觀察、記錄
填寫實驗報告
第頁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板書設計
一、二氧化碳的制法
原理:
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固體液體
裝置: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驗滿:燃著的木條放在瓶口
步驟:
1、裝配儀器,檢查氣密性
2、放入石灰石,裝好裝置
3、加入鹽酸
4、收集
二、二氧化碳性質
1、滅火
2、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
3、二氧化碳和水反應
A、二氧化碳入紫色石蕊試液中
B、加熱上述試管
注意:加熱液體的操作要點教后記
授課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