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30我的老師(蘇教七下)。
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將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制定好,才能使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適合教案課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我的老師(蘇教七下)”,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老師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用樸素的語言表達真情實感、圍繞中心選擇感受最深的事寫人的寫作方法
2、體會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樹立尊師愛生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作者傳神、細膩的描寫方法和質(zhì)樸的語言
設計思路
這篇教材感情真摯,語言樸素,應加強朗讀指導,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充分利用教材,啟發(fā)學生多思,使學生掌握分析文章的途徑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求學生涯中,教過我們的老師有很多。請大家回憶一下,從小學一年級起,到目前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師教過你們?在諸多老師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終身難忘的呢?我想,在每個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難忘的老師。如果把他寫下來,一定令人動情、感人至深。今天,我們學習著名作家魏巍所寫的回憶他的小學老師蔡蕓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師》。(板書課文標題)
二、介紹作者、解題。(用課件打出)
魏巍,原名鴻杰,曾用筆名紅楊樹。作者少年時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讀了平民小學、高小,勉強讀了簡易鄉(xiāng)村師范??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戰(zhàn)士們中間,解放戰(zhàn)爭時,在行軍作戰(zhàn)的間隙寫了大量詩歌。全國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入長篇小說《東方》等。《我的老師》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為《教師報》所寫的回憶性散文。課題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袄蠋煛笔亲髡咝W時的教師蔡蕓芝先生。讓我們共同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敘寫自己最難忘的老師的。
三、點撥
(一)、整體感知
學生看電視散文《我的老師》及魏巍的介紹
讓學生輕聲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用橫線畫出不認識的或讀不準的字詞,查字典注音,能把課文順暢的讀下來之后,放聲朗讀。
(二)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1.本文共記敘了幾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誰?
明確:本文記敘了我的老師蔡蕓芝、我的母親和我小學時的幾位同學。主要人物是蔡蕓芝老師。
2.本文共記敘了幾件難忘的事情?哪幾件詳寫?哪幾件略寫?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明確:共記敘了七件事:①蔡老師假裝發(fā)怒;②課外教我們跳舞;③帶我們觀察蜜蜂;④教我們讀詩;⑤我們對老師的依戀;⑥正確處理“我”與同學間的糾紛;⑦睡夢中去找老師。這七件小事,后兩件詳寫,前五件略寫。這樣安排,從課內(nèi)到課外,從校內(nèi)到校外,既使文章結構疏密相間,更能表現(xiàn)出師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3.口頭復遲“睡夢中找老師”的故事。要求:說清人物、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
4.討論:有人認為,本文著重寫的是蔡老師愛學生,也有人認為,著重寫的是蔡老師令“我”難忘。你的看法呢?
學生充分討論后教師歸納:明確:二者不可割裂開來,蔡老師令“我”難忘,是因為蔡老師溫柔慈愛、循循善誘、酷愛學生;正是蔡老師有一顆熱愛學生的美好心靈,才使得“我”(我們)銘記在心,難以忘懷。
5.提問:同學們剛才找出了表達作者感情的部分詞語,僅憑這些詞語,能否體現(xiàn)作者對老師的一往深情?為什么呢?
學生充分討論、爭辯后教師歸納:明確:這些詞語確實可以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離開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離開具體的描述語句,就無從體現(xiàn)作者對老師的熱愛、懷念之情。
6.那么,貫穿全文的一條感情線索是什么?你能否列舉數(shù)例,加以說明?
啟發(fā)學生討論發(fā)言,教師適時點撥。明確:本文的感情線索是“回憶、依戀、思念我的蔡老師”。全文從頭至尾、字里行間都充溢著對老師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記述的第一件事,老師對我的“假悅真愛”?!皟H僅”一詞是表示范圍的,說明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師形似真、實是假的情態(tài);“一迎”這一動作生動地表明了師生之間的親近、親熱關系:老師愛我們,我們愛老師,因而并不害怕老師;“輕輕地敲”、“邊上”表明蔡老師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動作似重實輕,而且是“敲在石板邊上”,慈母般的情懷可見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輕輕虛打的動作逗得大伙會意的笑了,老師也發(fā)出了會意的、溫柔的笑聲。再譬如第六件事,“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它,解決同學間的糾紛,對蔡老師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對幼小的心靈而言,所占的分量太大了。老師熱愛學生,正確處理好學生間糾紛,醫(yī)治學生心靈的創(chuàng)傷,使學生終身難忘。這種事情還不值得一提嗎?
7.課文中所記的七件小事,顯示了蔡老師的美好的心靈,抒發(fā)了作者熱愛、感激老師的情懷。請問,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亂?如可以,請試一試。如不可以,能否談談理由?
學生討論,教師小結:明確: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經(jīng)過精心考慮的。從課內(nèi)到課外,從校內(nèi)到校外,從平時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師熱愛學生的美好心靈,表現(xiàn)了學生對老師的依戀之情。隨著作者回憶的軌跡,順著作者記敘的思路,師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見,這種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隨便調(diào)換的。
8.你覺得蔡老師是怎樣的一個人?
明確:蔡老師是一位溫柔慈愛、熱情公正、平易近人、酷愛學生的好老師。
四、課后消化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仿寫訓練
課上同學們已經(jīng)回憶了留給你印象深刻的老師的某個舉動、某件事情,那你能將你說的事情寫下來嗎?試試吧。
第二課時
一、預習
粗讀課文,思考蔡老師是一個怎樣的老師,“我”是一個怎樣的學生。
二、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分析了文章的結構和主要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們將深入地分析蔡老師的性格特征以及一些語句的深刻含義。
三、正課
1.提問:課文第一部分寫蔡老師在“我”的記憶里總的印象是什么樣的?
討論并歸納:她是一個溫柔而美麗的人。
2.提問:“溫柔”是從什么方面寫?“美麗”是從什么方面寫的?
討論并歸納:“溫柔”是從老師的性格上寫;“美麗”是從老師的外貌上寫的。
3.提問:蔡老師是一個什么樣的老師,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這些說明蔡老師溫柔,熱愛學生。
(2)她教我們跳舞,讓我們觀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調(diào)教我們讀詩。這些說明蔡老師熱情、慈愛的性格。
(3)蔡老師排除“我”和“小反對派”的小糾紛,說朋蔡老師公正、偉大的性格。
4.提問:“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學生?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討論并歸納:
(1)“我用兒童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睂懗觥拔摇钡恼{(diào)皮、機靈。表現(xiàn)了一個淘氣的孩子對老師的理解。
(2)“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現(xiàn)“我”的天真活潑。
(3)接近文學、愛好文學、模仿老師寫字的姿勢,說明“我”聰明、好學、尊敬師長。
(4)夢里導師,更表現(xiàn)“我”尊敬愛戴老師。
5.提問:記敘文主要運用敘述、描寫的表達方式,但有時為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也運用了抒情的表達方式,試從課文找出,分析一下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討論并歸納:
(1)“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們是多么善于觀察這一點啊。”抒發(fā)作者對老師的理解和熱愛之情。
(2)“今天想來,她對我的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是有著多么有益的影響!”抒發(fā)了作者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3)“一個老師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糾紛,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來,那時候我卻覺得是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個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師是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的人啊?!睂蠋煹母叨仍u價,抒發(fā)了作者感激老師贊美老師的感情。jaB88.COm
(4)“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至于暑假,對于一個喜歡他的老師的孩子來說,又是多么漫長!”抒發(fā)了作者對老師的依戀、熱愛之情。
(5)“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師?。≈两窕叵肫饋恚疫€覺得這是我記憶中的珍寶之一。一個孩子的純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啊!什么時候,我能再見一見我的蔡老師呢?”抒發(fā)了作者思念老師的感情。
6.提問:“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全篇都用第三人稱“她”,這里為什么改用第二人稱“你”?
討論并歸納:一般的情況下,一篇文章的人稱應前后一致。這里由于抒發(fā)感情的需要,變換人稱,表示感情激動到了極點,從而抒發(fā)了對蔡老師至今仍懷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稱直接抒情,更加親切。
7.提問:“在一個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師是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的人?。 比绻麆h去“在一個孩子的眼里”行不行,為什么?
討論并歸納:從孩子的眼光評價老師給“我”的支持和幫助,熱情贊美自己的老師,它真實地反映了作者當時的心情。如果刪去,使人感到空泛,不親切,過于夸張。
四、小結
蔡老師是一個溫柔、熱情、慈愛、公正、偉大、熱愛孩子的老師。
“我”是一個機靈純正、天真活潑、尊師好學的學生。記敘文中的抒情,有助于直接抒發(fā)作者強烈的感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全文小結
本文通過幾件具體的事情,表現(xiàn)了小學時的蔡蕓芝老師對“我”和同學們的摯愛,抒發(fā)了對溫柔美麗、慈愛偉大的蔡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六、板書設計
回憶——老師溫柔美麗(難忘)
依戀
①蔡老師假裝發(fā)怒(課內(nèi))
②老師教我們跳舞(課外
③老師帶我們觀察蜜蜂(假日)
④老師教我們讀詩(平時)
⑤我們看老師寫字(平時)
略
老師排除小糾紛(校內(nèi))
我夢里尋師(校外)
詳
老師愛學生
學生愛老師
思念——我和老師分別了(可惜)
教學后記
相關閱讀
童年的朋友(蘇教七下)
教案課件是老師不可缺少的課件,大家應該要寫教案課件了。在寫好了教案課件計劃后,這樣接下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你們到底知道多少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童年的朋友(蘇教七下)”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童年的朋友
學習目標:
1.激發(fā)孩子對家人的愛心。
2.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體會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種方法,感受文學作品的寫作特色。
學習重點、難點:
1.傳授學生揣摩課文語言的方法,體會文學作品中感人的片段,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家人的熱愛,體會親情的概念。
2.文章中重點語句的揣摩,以及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課時:兩課時
教學方法:賞析誦讀
教學手段: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閱讀《童年》的開頭段落,結合圖片,介紹作者。烘托一種沉重的氛圍。然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感受“我”的外祖母在“我”的生活中的重要。板書課題,扣住“朋友”,整體體會文章的要旨。
二.點撥
1.朗讀課文,說說“外祖母”和我的關系。
學法指導:①要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即文章的關鍵句。在記敘文中,就要多觀察文題和文章的最后一段。②在每讀完一段時,要及時概括段落的中心意思,這樣就能盡快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明確]:
外祖母是我終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最了解、最珍貴的人?!?/p>
2.讀課文,結合人物描寫片段,說說你所認識的外祖母。
學法指導:人物描寫的方法有:語言描寫;外貌描寫(肖像);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情描寫……另一種分類: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所有的描寫都是為了刻畫人物的性格。
[明確]:
外貌描寫:
頭發(fā)——多、密、長、黑、厚
眼睛——光芒(氣憤、愉快、永不熄滅的、快樂的、溫暖的)小、圓
臉——皺紋(但年輕、明朗)嘴唇——歪扭
鼻子——松軟、大、紅牙齒——堅固、雪白
身材——肥肥胖胖
分析:健康慈愛樂觀堅毅
語言描寫:
溫暖而柔和;用心唱歌,像鮮花一樣溫柔、鮮艷、豐潤
分析:對話的內(nèi)容有關頭發(fā);睡覺的事情;打碎牛奶瓶的事情。生活并不令人滿意,但只要和“我”說話就顯出輕松,平等,和藹;關愛(朋友);比喻句說明外祖母的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對“我”的愛,“我”完全體會出了這里的愛。
動作描寫:
梳頭、編辮子、嗅煙草
分析:反襯她眼睛的明亮。
神態(tài)描寫:
快活
總之:“我”的外祖母是一個飽經(jīng)生活的艱難卻永遠年輕、樂觀、慈愛的老人。
三.課后消化
1.朗讀全文3遍
2.仿寫訓練
寫人最好是寫眼睛,課文三次寫了外祖母的眼神。體會這些描寫表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內(nèi)心世界。你能用幾句話寫出父親或母親(也可寫其他人)對你進行教育時的眼神嗎?試試看。(課后完成)
板書設計:
外貌描寫:頭發(fā)——多、密、長、黑、厚
眼睛——光芒(氣憤、愉快、永不熄滅的、快樂的、溫暖的)小、圓
臉——皺紋(但年輕、明朗)嘴唇——歪扭
鼻子——松軟、大、紅牙齒——堅固、雪白
身材——肥肥胖胖
語言描寫:溫暖而柔和;用心唱歌,像鮮花一樣溫柔、鮮艷、豐潤
動作描寫:梳頭、編辮子、嗅煙草
神態(tài)描寫:快活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復習整體讀課文抓中心的方法和人物描寫的方法。
二.揣摩外祖母對“我”的影響。
1.外貌描寫中感受到對“我”的影響。
[明確]:突出老人的特征,對生活的不如意,與對我的態(tài)度的溫和做個對比;在對比中表現(xiàn)對我的深愛;開朗的性格,年輕開朗的心態(tài),是外祖母成為“我”的朋友的一個主要原因。在如此困難的并不順心的生活中,外祖母如此樂觀,必然對“我”的性格形成具有重大的影響,也賦予“我”在人生中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信心和力量。
從一個孩子的視角來觀察和描寫人物。外祖母的微笑、牙齒、衣服、眼神等,都寄寓著“我”對外祖母的愛。特別是比喻句,表現(xiàn)“我”和外祖母“朋友”的關系。
2.從議論的語句匯總體會“我”對外祖母深厚的感情。
[明確]:最后一段的抒情議論,表達“我”對外祖母的感激,寫出了外祖母對“我”一生的重大影響。
“她從來……花邊”,運用形象的比喻告訴我們,沒有外祖母,“我”的生活是黑暗的,沒有溫暖,沒有陽光,外祖母的“愛”把“我”從黑暗中帶到光明的世界里,是外祖母的愛使“我”的世界豐富多彩。
“她馬上……朋友”,三個修飾語,表現(xiàn)了外祖母在“我”生活中的極為重要,也極為特殊的位置。
“是她……生活的”。外祖母對我無私的愛,對生活的愛,和她那樂觀的精神和堅毅的性格,使我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使我有了戰(zhàn)勝生活中一切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3.完成課后練習。
三.小結:
這篇自傳體小說,通過“我”的體驗與感受,表現(xiàn)外祖母這個人物形象,他富有活力,充滿幽默感,對年幼的“我”關心備至,用平等、關愛的心態(tài)關注著我的成長,給了“我”最大的支持與安慰,是“我”“最珍貴”的“終身朋友”。文章通過具體、細膩的描寫,把人物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獨具魅力。
四.當堂檢測(見后面的當堂檢測練習)
五.推薦閱讀《童年》
教學后記:
柳葉兒(蘇教七下)
柳葉兒
教學目標:
一、體會作者童年的“苦”與“樂”。
二、認識過去的童年,了解時代的變遷,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明天。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法
學習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學習:
1.查字詞典;把文中的重點詞語及注音解釋抄寫在積累本上。
2.向長輩了解他們的童年生活。
3.試著嘗嘗過去人們吃的食物,諸如野菜、柳葉兒等等。
二、課堂學習
(一)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1.展示預習成果。
(1)向大家介紹你所積累的生字、詞語。
(2)交流你所了解到的長輩的童年生活趣事等。
2.速讀全文,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nèi)容。
(明確這篇敘事散文是以“柳葉兒”為線索,敘寫“我”在饑荒歲月里的童年趣事。)
3.獨立思考:作者圍繞“柳葉兒”從哪幾方面來寫童年的?
(試著用一個表示動作的字概括)
戀柳葉兒——搶柳葉兒——吃柳葉兒——詠柳葉兒
(二)合作學習,探究理解。
1.討論交流:
(1)本文重點寫到搶柳葉兒吃,你身臨其境的感受一下,這在當時是件“極苦的事”還是“最樂的事”?
(2)在“我”看來“柳葉兒”的味道如何?
(在文中找出依據(jù)并作分析)
2.質(zhì)疑解疑:(同桌討論)
組織引導學生結合課后練習二研讀重點語句,學生回答可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但不能脫離當時和現(xiàn)在的特定時代背景,不能離開兒童的心理特點。
3.融合情感:(小組討論)
作者對“柳葉兒”具有何種感情?
(師作引導,結合飽含感情的語言。)
4.積累學習:說說你所知道的詠柳的詩句。(學生交流)
5.小結。
(三)拓展延伸:
根據(jù)你所了解到的自己的父母或長輩的童年吃的食物,與你的童年吃的食物作一對比,以“吃”為話題,口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三、課后學習:
將“拓展延伸”的內(nèi)容進一步完善,整理成書面材料,寫到練筆本上。
教后記:
木蘭詩(蘇教七下)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應該要寫教案課件了。我們要寫好教案課件計劃,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你們會寫多少教案課件范文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木蘭詩(蘇教七下)”,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木蘭詩
教學目標
1.理解木蘭這一人物形象,學習木蘭的精神和品格。
2.學習民歌的語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木蘭這一人物形象,學習木蘭的精神和品格。
2.學習民歌的語言特色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小黑板或課件。
教學方法:本節(jié)課引導學生朗讀,在讀的過程中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體會民歌的語言特色,了解木蘭的形象。
課時安排:一課時。
初備
統(tǒng)復備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
學生聽豫劇《花木蘭》選段,讓學生自由談一下對木蘭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了解。然后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2.文學知識介紹。
(1)讓學生進行介紹。
(2)明確:(出示幻燈片1,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本詩是一首北朝民歌,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
二、自主學習
師:這首詩記敘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表現(xiàn)了花木蘭勤勞、智慧、勇敢、堅強和不貪圖利祿的高貴品質(zhì),以及愛國愛家的崇高精神。
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出示幻燈片2。)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同桌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閱讀這首民歌,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和重音。
2.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3.利用古漢語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詞的音義、精彩詩句等內(nèi)容制作學習卡片,并試著翻譯課文。
4.本詩敘述情節(jié)詳略得當,請作簡要分析,并概括這首敘事詩的內(nèi)容。
5.本詩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語言特色。
6.你覺得木蘭是一個怎樣的人?
7.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三、合作學習‘
1.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
2.在班上研究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四、反饋交流
1.給加點字注音。(出示幻燈片3。)
機杼可汗燕山鞍韉撲朔迷離金柝
要求:讓一名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得不正確的,請其他同學進行糾正。
2.利用古漢語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詞的音義、精彩詩句等內(nèi)容制作學習卡片,并試著翻譯課文。.
明確:(交流制作的學習卡片,教師引導學生翻譯課文,根據(jù)情況進行講解。)
3.本詩敘述情節(jié)詳略得當,請作簡要分析,并概括這首敘事詩的內(nèi)容。
明確:(詳寫:從軍的緣由、離別、辭官和還家。略寫:出征前的準備、軍旅征戰(zhàn)生涯。內(nèi)容:這首長篇敘事詩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4.本詩是一首民歌,分析其語言特色。
明確:(整首詩大量運用了民歌常用的藝術手法,采用了互文、反復、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語言豐富多彩,有口語,有整齊的律句,句型有長有短,讀起來節(jié)奏明快,聲韻鏗鏘,富有音樂感。教師適時舉例說明。)
5.你覺得木蘭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結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木蘭的形象:勤勞、智慧、勇敢、堅強、不貪圖利祿、愛國愛家。)
6.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把喜歡的原因與同桌進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學生在全班交流。)
7.背誦詩歌。檢查背誦。
8.重點研討課文第4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幻燈片4。)
①概括本段內(nèi)容。
②分析本段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③本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小組代表交流發(fā)言。
明確:(①木蘭的征戰(zhàn)生涯。
②對偶。作用:筆墨精煉,對仗工整,音調(diào)鏗鏘,氣氛雄壯悲涼。
③過渡段,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五、梳理鞏固
學生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不必只局限一個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的話,可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可不進行。)
《新課標作業(yè)設計》中的“遷移延伸”部分。七、布置作業(yè)
《新課標作業(yè)設計》中的“閱讀理解”的第一部分。板書設計
木蘭詩
1.人物形象。
2.語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