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課的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04第1課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每個老師為了上好課需要寫教案課件,大家應該開始寫教案課件了。教案課件工作計劃寫好了之后,才能夠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標性!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1課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第1課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教學目標
一、基礎知識目標
我國境內的最早人類——元謀人的發(fā)現(xiàn)與距今年代;北京人的發(fā)現(xiàn)、地點與距今年代;北京人的體質特征、制造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山頂洞人的距今年代、發(fā)現(xiàn)地點;山頂洞人的石器、磨制技術和人工取火;山頂洞人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
二、能力培養(yǎng)目標
初步了解、認識歷史領域各種不同知識范圍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閱讀,可以接觸考古知識、神話傳說、古史資料、歷史地圖、文物插圖等各類與歷史有關的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引起興趣,重視歷史課的學習。
三、思想教育目標
1.我國是人類的發(fā)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我國歷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萬年以前,從而激發(fā)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感情。
2.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和人類本身。從我國遠古人類制造工具、會勞動的歷史,認清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
教學重點:
本課重點是元謀人,包括元謀人的發(fā)現(xiàn)地點、距今年代、考古發(fā)現(xiàn)情況等。另一重點是北京人,包括北京人的發(fā)現(xiàn)地點、距今年代、制造石器、使用火、群居生活等。
教學難點:
本課難點有二:1.初中學生對原始社會的名詞比較生疏,剛剛學習歷史,需要逐步理解;2.人類自身從猿到人的發(fā)展,勞動創(chuàng)造人的真理比較抽象,一時不易講清。
教學設計:
利用一場科幻劇表演,使學生了解我國境內原始人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區(qū)別,再以拜訪祖先的形式,引導學生一步步探尋祖先生活的痕跡,使學生認識到人類進化的歷程,及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過程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在中華大地上,誰是最早的居民呢?他們長什么樣?吃什么?穿什么?住在什么地方?他們是怎樣生活的?今天就讓我們共同探尋我們祖先生活遺跡,“拜訪”祖先。
第1課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板書)
距今170萬年到公元前21世紀,是我國的原始社會時期,第2課到第3課,我們將要了解這一時期我們祖先的生活生產狀況。讓我們首先來看一看是誰揭開中國原始社會的序幕的吧。
一、元謀人(板書)
20世紀2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在中華大地上發(fā)現(xiàn)了眾多的原始人類遺址。那么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什么人呢?元謀人。為什么說已知?元謀人距今有多少年?約170萬年。我們是怎么知道的呢?事情源起于兩顆牙齒和一些粗糙的石器,這是1965年5月1日,中國的科學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謀縣發(fā)現(xiàn)的,經科學家鑒定,這是遠古人類的遺骨、遺物,距今約有170萬年。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祖先的牙齒。
用投影儀展示《中國原始人類主要遺址分布圖》,然后指出元謀人的發(fā)現(xiàn)地點,元謀人因發(fā)現(xiàn)于元謀而得名。從這件事我們也能體會到:1、我國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的歷史:即遠古歷史不僅僅局限在黃河流域,而是有若干文化源流。云南是我國邊遠省份,元謀人的發(fā)現(xiàn)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2、元謀人遺址的發(fā)現(xiàn)也說明我國的歷史不是從幾千年前的文明史開始的,人類的歷史和我國的歷史都應當從有人類活動開始。
從中國遠古人類遺址的分布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中華大地上,北起遼河,南至珠江,都發(fā)現(xiàn)了遠古人類的遺跡。事實證明,我國是歷史十分悠久、古代遺址遺物最為豐富的國家,這是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重要貢獻。根據(jù)學術界統(tǒng)計,我國已發(fā)現(xiàn)舊石器時代遺址數(shù)百處,舊石器早期遺址也有七十多處,但在課文地圖上不可能一一都列出來,只能列出重要的幾處,而在課文正文中,僅舉了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幾處。要求學生記憶這三處遠古人類遺跡。
二、北京人(板書)
“北京人”一目,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需結合課文的兩幅插圖《北京人頭部復原像》和《北京人使用的石器》,進行形象的講解。先用講讀法和范例教學法,讓學生看書,并對照元謀人的學習要點來總結北京人的情況。包括:1.北京人的發(fā)現(xiàn)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北京人的距今年代:生活在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前。2.北京人的體質特征。結合北京人頭像指出他們保留了猿的特點,頭部仍然像猿(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但因為用手勞動,手足已向人靠近,這是勞動的結果,也說明了“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的真理。3.北京人會制造工具和已經使用天然火。這一點是本課重點的重點。思考兩個問題:1.“舊石器和天然石塊有什么區(qū)別?”2.“考古學家憑什么判斷北京人已使用天然火?”北京人的發(fā)現(xiàn)在世界學術界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為在北京人遺址發(fā)現(xiàn)了大量石器和用火痕跡,足以證明他們已經會制造工具和控制使用火,這是從猿到人的一個重大而關鍵的發(fā)展步驟。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彼晕覀冋f:“他們已經是人了。”關于天然火的使用,請同學們思考其用途:“照明、防寒、嚇跑野獸”和“燒烤食物”。用火“增強了他們征服自然的能力”。還有更重要一點是人用火燒熟食物,可以增進人類體質本身的變化。指導學生觀看《北京人頭部復原像》。
因為關于北京人的考古發(fā)現(xiàn)相對較多,所以我們還能夠了解北京人的生活情況。北京人“過著群居的生活”和“這就是最原始的社會組織形式”。請同學們思考:1.為什么過群居生活?是由于生活環(huán)境太險惡,只有靠集體力量,才能適應自然。2.為什么要分享勞動成果?由于環(huán)境迫使他們群居,共同勞動,自然也分享勞動果實,這是當時低下的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
三、山頂洞人
展示自拍照片“山頂洞人遺址”。我們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發(fā)現(xiàn)了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以前的北京人,又在龍骨山山頂部的洞穴里發(fā)現(xiàn)了距今約18000年的山頂洞人,應當說,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是永遠不會見面的鄰居,可是有一天,惡劣的天氣使山頂洞人居住的地方出現(xiàn)了強大的引力場,一個美麗可愛的女孩子被帶到了北京人的時空,于是一場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對話開始了。
現(xiàn)在,我需要兩位有非凡表演才能的同學來即興表演這場科幻歷史劇,在表演之前,我有必要澄清一下,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主要是為了讓大家形象生動地了解山頂洞人相比于北京人的進步之處,呆會在表演的過程中,希望大家分清哪些內容是虛構的,哪些又是我們要掌握的知識點。
山頂洞人(簡稱山)(女)
北京人(簡稱北)(男)
山(環(huán)顧四周):我奶奶的奶奶的奶奶……說過,我們這很早以前生活過一種人,叫什么北京人,難道這是他們住的地方嗎?(看見一北京人蹲著發(fā)愁)
山:喂,你蹲著干什么,你是不是北京人啦!
北(站起來,還未說話)
山(尖叫起來):哎呀你怎么沒穿衣服?
北(紅著臉,著急地說):你別誹謗人,誰說我沒穿衣服,我這不裹著樹葉嗎?
山:樹葉也能叫衣服,俗話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你看我,穿的名貴的獸皮,是我媽媽用骨針縫的呢!漂亮吧。
北(自慚形穢,極難為情地地點了點頭)
山(走到北的跟前,仔細看了看北京人)嘆道:你脾氣很好,也很溫柔,但是你的確很丑,你看看你,前額偏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尤其是你這頭還向前傾,怎么象孫悟空?
北(更加無地自容)
山(伶牙利齒,繼續(xù)道):其實,人嘛,“三分長相,七分打扮”,戴個項鏈什么的不就好多了嗎?
北(一臉的茫然,不知項鏈為何物)
山:好了好了,項鏈就是脖子上戴的,(取下項鏈),好了我做一個好人,把它送給你了,(說著,給北京人戴上)
北(心想,原來是送我這么希奇的東西,他看了看,就只有手上的一個石塊,和一根石棒)就慷慨地說:“這是我用了好幾天時間敲打而成的工具,可以挖植物的根、莖、果物,割動物肉”。
山(接過來,心里道:送也送好一點的,這么粗糙,原來還處在舊石器時代,根本不懂磨制)
突然,刮起狂風,電閃雷鳴,地動山搖
北(非常高興,要打閃電了,馬上就有火了,對山道):我去取一點火,你等一會兒,我馬上就來陪你玩。
山:這么落后,取火還要等閃電,我們早就會人工取火了。
突然,山消失不見了,回到了她的時空?;貋?,不見了山,非常迷茫失望地說:曾
北:曾經有一個珍貴的機會擺在我的面前,而我沒有珍惜,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我一定會說,讓我做一個山頂洞人吧,如果一定要在前面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十五年。
看完了精彩的表演,讓我們回過神來,現(xiàn)在我們要做的是,從剛才的表演中分析出哪些是虛構的,哪些是真正的歷史事實并填寫下表。
北京人山頂洞人
外貌前額偏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尤其是你這頭還向前傾和現(xiàn)代人沒有什么區(qū)別
穿著有了獸皮制作的衣服
勞動工具用石塊敲打而成的石器,
把樹支砍成木棒用有還是打制石器,但已經懂得磨制和鉆孔的技術,會制造骨針等骨器
火使用天然火已懂得人工取火
其它群居生活會做裝飾品
漁獵和采集是主要的生產勞動
生活的集體,是按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
課文的小字部分介紹了山頂洞人的情況。包括:1.山頂洞人的生活地點和距今年代:北京龍骨山山頂洞,距今約18000年。2.講清山頂洞人已掌握磨制和鉆孔技術。說明他們制造工具的水平大大提高了。插圖為證明山頂洞人已掌握新技術的遺物:骨針和鉆孔的裝飾品。3.強調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人工取火,這是說明山頂洞人生產水平比以前進步的又一重要特征。本目的兩幅插圖,《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像》和《山頂洞人的骨針和裝飾品》,前者說明山頂洞人已經同現(xiàn)代人“基本相同”,后者說明山頂洞人已掌握磨制和鉆孔技術,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
小結:剛才我們在相當詼諧輕松的氣氛中學完了這節(jié)課,但實際上,在漫長的歲月里,我們的祖先以其智慧和力量,同大自然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斗爭,推動著人類的進步。
課堂練習:課文后的材料閱讀
課后作業(yè):活動建議
延伸閱讀
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閱讀“中國原始人類主要遺址分布圖”,初步掌握識別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初步了解有關考古、歷史地圖、文物插圖、古史資料等方面的基本常識。了解遠古人類從低級到高級的演進過程。通過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養(yǎng)豐富的歷史想象力。
過程與方法學生可以根據(jù)課本與教師提供的考古材料及自己的觀察所得,進行推理分析、大膽想象,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并學習用觀察法、閱讀等方法來探究有關問題。教師以啟發(fā)式教學引導。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知道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原始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以此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對考古知識的初步理解,培養(yǎng)崇尚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元謀人、北京人
〖教學難點〗
學生初步接觸歷史地圖、考古知識、古史資料等內容,需要逐步理解;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的逐步演進,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華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這一問題比較抽象,需要逐步引導理解。
〖教學過程〗
導入:非洲起源論
教師活動:曾有一部分歐洲人認為,亞洲人并沒有自己的本土祖先,而是非洲古猿移民的后代,并以此作為侵略亞洲的借口。事實是如此嗎?其實,作為亞洲第一大國的中國,早在170萬年前就已經發(fā)現(xiàn)了人類的足跡。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我們本國的祖先——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1元謀人(從牙齒→元謀人)
幻燈片:元謀人的牙齒
引出元謀人的概念,著重指出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最早人類(170萬年前)。
過渡性提問:是不是在幾十乃至幾百萬年前中國境內只生活著元謀人這一種遠古人類呢?
掛圖:中國原始人類主要遺址分布圖
引導學生看圖:請數(shù)一數(shù),我國有多少處原始人類主要遺址?
從圖上可以直觀的觀察到我國境內分布著很多的遠古人類遺址,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原始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多元化概念)。
提問:從圖上來看,這些原始人類都選擇了什么樣的生活環(huán)境?為什么?
教師總結:集中于大江大河流域(黃河、長江、珠江,可指出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土地肥沃的地方。
過渡性提問:在遠古,既沒有發(fā)達的交通,又沒有可口的美食佳肴,更沒有現(xiàn)代化的娛樂設施,那么他們是怎樣打發(fā)一天的時光的呢?下面我們選擇一處最有代表性的遠古人類,來看看他們的生活情況。
引出北京人的概念。
2北京人(時間、地點)
①相貌特征:看圖“北京人頭部復原像”,學生回答。(猿的特征)
提問:從外部特征來看,北京人似乎更象猿,但為什么稱他為人呢?(學生討論)
②直立行走(人的特征)
提問:為什么要直立行走?(環(huán)境改變,解放雙手→勞動→手、下肢及腦的發(fā)展)
提問:手、下肢及腦的發(fā)展是同步的嗎?在這個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什么?(強調勞動的決定性作用)
③使用并制造工具(人的特征)
提問:大自然給原始人類提供了哪些天然工具呢?
提問:有一天,十幾個北京人圍追一頭鹿,請問,從他們獲得這頭鹿到吃掉這頭鹿需要哪些特殊的工具?
可是有些工具自然界沒有,怎么辦?(制造:打制)
④使用火(天然火)(人的特征)
提問:你是怎么知道他們會使用火的?
你知道火的來源嗎?
火給他們提供了哪些方便?他們是怎么知道吃熟食的(可想象具體情景)?熟食與生食相比具有哪些優(yōu)越性?
既然火對他們如此重要,那如何保存這珍貴的火種?
過渡性提問:北京人使用簡單粗糙的工具,卻要面臨惡劣的環(huán)境,還要和猛獸搏斗,怎樣才能增強生存的能力?能否個體生活?
⑤生活方式:群居
過渡性提問: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人生活在一起,勞動的分工會一樣嗎?怎樣分工才是最合理最能發(fā)揮集體力量的?
情景設置:
請你當一回北京人的首領,①給你的成員具體的勞動分工
②在食物非常充足的特殊情況下分配食物
③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食物是不夠的,例如今天就很不幸,派出打獵的人一無所獲,只有采集的人帶回為數(shù)很少的野果,請你合理分配這些有限的食物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
提示:勞動分工食物分配
成年男子
成年女子
老人
小孩
〖布置作業(yè)〗1.根據(jù)所學內容,想象原始人一天的生活(從日出到日落
第1課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學案
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大家靜下心來寫教案課件了。只有規(guī)劃好了教案課件新的工作計劃,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沒有好的范文是適合教案課件?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1課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學案”,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1課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學案
〖課程標準〗
以元謀人、北京人等早期人類為例,了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址。能力要求(識記)
〖知識機構〗
一.元謀人
1.發(fā)現(xiàn)地點:省縣。2.距今年代:距今約年,是我國境內已知的人類。3.發(fā)現(xiàn)的主要考古資料:⑴兩顆遠古人類的。⑵一些有明顯加工痕跡的。⑶許多和呈黑色的。
二.北京人
1.發(fā)現(xiàn)地點:周口店的山洞。2.距今年代:約年至年。
3.體質特征:保留了的一些體質特征,但已經能,基本上具備了現(xiàn)代人的特點。4.生產生活:⑴能制造和使用石器。⑵已經使用火。⑶過著生活,這是人類最原始的形式。
三.山頂洞人
1.發(fā)現(xiàn)地點:北京周口店頂部的洞穴。2.距今年代:約年。3.體質特征:面貌同沒有多大區(qū)別。4.生產生活:⑴除了和外,還會捕捉動物。⑵懂得技術,使用骨針。⑶用骨針連綴,用來遮蔽身體,抵御嚴寒。⑷已經能夠火。
〖綜合應用〗
一.選擇題
1.某校歷史學習小組要考察我國最早的原始人類生活的遺址,他們應該去……()
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謀C.浙江余姚D.陜西西安
2.假如你去北京旅游,你可以參觀下列哪個原始人類遺址………………………()
A.周口店遺址B.河姆渡遺址C.元謀人遺址D.半坡遺址
3.小明來到周口店龍骨山,他可以了解到生活距今▲的北京人。…………()
A.80~30萬年前B.70~30萬年前C.70~20萬年前D.80~20萬年前
4.考古人員在北京人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這說明北京人()
A.會建造房屋B.會使用天然火C.會制造彩陶D.會種植水稻
5.有了人類,就有了人類社會。我國境內的人類活動至少出現(xiàn)在………………()
A.三.四百萬年前B.170萬年前C.70-20萬年前D.公元前21世紀
6.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中的“歡歡”的原型是“火”,被稱為“火娃”。請問:火在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有哪些重大作用?………………………………………………()
①燒烤食物②照明御寒③驅趕野獸④促進體質和腦的進化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下列遠古人類,從起進化的程度看,從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
A.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B.元謀人、山頂洞人、北京人
C.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D.山頂洞人、北京人、元謀人
8.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都是我國境內著名的原始人類,獲得他們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要通過…………………………………………………………………………()
A.神話傳說B.史書記載C.學者推斷D.考古發(fā)掘
二.辨析題
1.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原始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元謀人是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錯誤:。
理由:(1)。
(2)。
〖知識拓展〗
1.原始人類遺址分布的特點是什么?
2.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3.根據(jù)學習完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資料完成表格
外貌穿著勞動工具火
北京人
山頂洞人
第1課 中國遠古人類
第1課 中國遠古人類
說明:
因為領導工作忙,忘記通知我們參加新教材培訓。因為領導工作忙,學生的書沒有到齊,我手里只有一本教材。好在現(xiàn)在能上網找些資料,否則真不知道還敢不敢進教室。原本1課時的內容,我用了3課時,盡量講慢點,講細點,避免重點的東西沒有講。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開始上新課,請大家把書翻到
第一單元 中華文明的起源(板書)
你們知道“中華”是什么意思嗎?
生:1.中華就是中國。2.中華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師:請大家把這段文字記在書上。在以后的課堂里,我們要記些東西,可以記在專門的課堂筆記本上,也可以記在書上。我主張大家還是記在自己的書上,免得幾天以后,你的筆記本不知跑到那去了。書也會跑掉,不過這個可能性要小一點,希望你們能保存好你們的書,這里有你的,也有我的心血。最重要的將來初三復習時,你就不用到處求人找書了。
中華者,中國也,親被正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華。――《唐律名例疏義釋義》
中國云者,以中外別地域之遠近也;中華云者,以華夷別文化之高下也。――《章太炎文錄初編別錄卷一中華民國解》)
(沒有別的東西可代替,只能板書了,胳膊都舉疼了,不由得寫的快了點,引來學生一片抗議??粗鴮W生抄黑板上的字,檢查了一下學生的情況,每班竟然有六、七個同學還沒有領到書,和我一樣窮。領導們真太忙了。)
師:同學們能看懂這段文字嗎?
生:看不懂。
(也有說部分看不懂,有位同學竟然來了句:“不知所云”。高材生。)
師:歷史知識涉及的范圍很廣,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醫(yī)藥衛(wèi)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特別是語言和哲學兩項內容與歷史的關聯(lián)很大,同學們語言這一關一定要過,不能看完一段資料后“不知所云”。
“中華”在歷史上曾專指漢族,意思是“教化”,說文化高,經濟發(fā)達。在古代,“華”同“花”、“化”,(板書)“化”就是“教化”之意。在古代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的人,認為自己的文化高,是世界的中心。周圍其他族的人文化低,是“夷”。“親被正教”接受先進文化的人,自然就是中華,很自信,也很驕傲。當然,還有一層意思,即使你生活在中原地區(qū),奇裝異服,不知道孝敬長輩,友愛兄妹,不學無術,沒有禮貌,也不能稱為“中華”。
但是,大家要注意了。隨著中國近代歷史的發(fā)展,“中華”逐漸發(fā)展為多民族含義。因此,中華民族包括定居于中國領土內的所有中國民族,即包括當代的和在歷史上曾經存在過而現(xiàn)在已經消失的民族。
現(xiàn)在,我們看導言,這部分概述了本單元的主要內容,這里面我們要記住那些內容呢?大家跟著我看書。找到:
至少距今170萬年,在我們祖國的大地上,已經有了早期人類的足跡。
約9000多年前,我國遠古先民學會了耕種田地,栽培粟和稻。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耕文化的國家之一。
大家用筆把這些內容標出來。同學們都聽過“四大文明古國”嗎?你知道是那些嗎?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倫 古代印度 古代中國(板書)
現(xiàn)在大家把書翻到第3頁,我們來學習
第1課 中國遠古從類(板書)
一、人類的起源(板書)
師:同學們知道人類是從那里來的嗎?
生:從猿變來的。
師:很好。誰知道在古代,人們認為人類從那里來的?
生:女媧娘娘造的。
師:你們怎么知道的?
生:我們語文書上有。
師:大家可以看到:學科之間相通的。在語文課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歷史知識。誰能為我們講一下其他的人類起源的。
(七年級《語文》中選了袁珂先生《中國古代神話》中有關“女媧”的一篇。)
1.神話傳說(板書)
(學生絕大多數(shù)知道上帝造人。但不能講一個完整的故事。)
師:下面我為大家講一講有關人類起源的幾個神話傳說。我們就從文明古國講起。
古代埃及:古代埃及關于人類起源的傳說有幾個不同的版本。其中流傳比較廣的有:人類是神呼喚而出的。傳說在世界出現(xiàn)之前,全能的神“努”就已存在,她創(chuàng)造了天地的一切,她呼喚“蘇比”,就有了風;呼喚“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喚“哈比”,尼羅河就流過埃及,她一次次呼喚,萬物一件件出現(xiàn),最后,她道出“男人和女人”,轉眼間,埃及就住滿許多人。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將自己變成男人外形,成為第一位法老王,統(tǒng)治大地人類,開創(chuàng)繁榮。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人是太陽流出來的眼淚。
古代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七表詩》中,描述在創(chuàng)世之前有一對神靈,阿斯普是男神,為淡水海洋,梯阿馬特是女神,為咸水海洋。二神生下了眾多神靈,后來神之間發(fā)生大決戰(zhàn),一方以梯阿馬特為首,一方馬爾都克為首,馬爾都克是以梯阿馬特的曾孫。馬爾都克戰(zhàn)勝梯阿馬特,將她的身體一分為二造出天地,又用梯阿馬特的主要支持者金古的血液造出人,并強迫人膜拜神。
古印度神話也認為太初只有水,但是水中并無神,而是出現(xiàn)一個金蛋,孵出梵天大神,梵天以兩半蛋殼創(chuàng)造天地,然后從其身體的各個部位誕生萬物。這部分內容我們將在世界歷史中學到。
還有其他文明中人類起源的傳說,比如:
大家都熟悉的上帝造人。這是源傳于猶太人中的故事,《圣經》里話說上帝花了五日時間創(chuàng)造了大地萬物,到第六日她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于是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進人的鼻孔后,就成為活生生的男人,取名亞當。不久便取下亞當?shù)囊粭l肋骨,造成一個女人,亞當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边@有點和中國女媧摶土造人類似。
還有希臘神話,今年奧運會的開幕式大家看了嗎?古希臘的神話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們將來學習世界歷史時,再給大家講,現(xiàn)在我們聽聽古希臘人是怎么說人類起源的:眾神之中的普羅米修斯和弟弟厄庇墨透斯合力塑造人和賦予人和其它所有動物以生本領。普羅米修斯用土和水揉成了泥,照著神的模樣捏出了人,他使人呈站立的姿勢,厄庇墨透斯將勇敢、力氣、快速、伶俐等天賦分別賜予各種動物。厄庇墨透斯慷慨地把各種天資贈予各種動物,到最后竟沒有剩下甚么象樣的天賦能給最崇高的被造物人類。于是普羅米修斯升到天上,在太陽神馬車里點燃了一只火把,將火送到地上來。奧運會傳遞火炬據(jù)說就是從這來的。
日耳曼神話認為人類是植物所變的。它說有一天,天神歐丁和其他的神在海邊散步,看到沙洲上長了兩棵樹,其中一棵姿態(tài)雄偉,另一棵姿態(tài)綽約,於是下令把兩棵樹砍下,分別造成男人和女人,歐丁首先賦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別賦予理智、語言、血液、膚色等,成為日耳曼的祖先。
還有澳洲神話中說人是蜥蜴變的;美洲神話則說人是山犬、海貍、猿猴等變的;某個印第安人部落認為神用一只在原始海洋上游泳的鴨子的蹼足上粘著的泥土造出大地和生物;而西非某個部落則認為世界是在螞蟻的排泄物中產生的。
關于人類起源的神話太多了,如果有興趣你們可以到學校圖書館、上網查查。為什么古人有這么多神奇的關于人類起源的傳說?
生:沒知識,沒科學,沒文化。
師:還有沒有別的原因呢?
它也說明當時的人類缺少交流,沒有交往,你說你的,我說我的。還說明人類是渴望了解自己是從哪來的,還說明人類是充滿幻想的,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我們的祖先為人類的起源想到了各種的可能性,在不斷的錯誤中最終找到科學的答案。我們對未來也有許多幻想,有的也許只能是“夢”,但在眾多的“夢”中,說不定那個“美夢”就會“成真”。
同學們,我們怎樣評價這些神話和傳說呢?現(xiàn)在,請把課本翻到第15頁,將這段文字標出來:
是我們祖先經長期口耳相傳保存下來的“歷史”,盡管有后人夸張和添加的成分,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是否真實也還需要考古證實,但必定保留著許多反映先民生活和社會組織發(fā)展情境的歷史記憶。因此傳說多少能幫助我們復原某些遠古時代的歷史場景。
(以上用1課時)
2.人類是從一種古猿進化而來的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講了人類的起源,主要講的是神話傳說,大家都知道我們在歷史課上為什么要說這些神話傳說嗎?
(失敗,沒有學生知道,一臉的茫然。)
上一課,我們在教材上標出了一段文字,大家還記得嗎?
(終于想起來了,有學生翻到第15頁,知道我要問的問題。)
今天,我們學習人類起源的另一種說法,請大家把教材翻到第3頁找到:2.人類是從一種古猿進化而來的(板書)。大家都熟悉這種說法,但你知道――為什么說人類是從一種古猿進化而來的嗎?
生:1.我們發(fā)現(xiàn)了遠古人類遺址。2.我們發(fā)現(xiàn)了人類化石。3.我們找到了元謀人、北京人。
師:大家看教材是怎么敘述這段文字的?
生:科學研究。
師:科學研究,要有科學精神。這是我們學習的一個重要概念。下面這段文字請大家記不來。
所謂科學精神就是重事實,重證據(jù),重邏輯,不以主觀好惡任意歪曲事實,改變事實,取舍事實,普及剪裁事實,屬于所謂“求真”的范疇。――《歷史課程標準解讀》(板書)
大家要認真領會這段話的含義。科學精神滲透在我們整個歷史學習過程,同時也是各種專業(yè)知識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
現(xiàn)在同學們看教材中的插圖《從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圖》。根據(jù)大量的考古發(fā)掘,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知道人類距今至少已有300萬年的歷史了。人類的體質在不斷的變化中?,F(xiàn)在大家把書翻到第4頁:
二、中國境內的原始人類(板書)
師:“原始”是什么意思?“原”指原來,“始”指開始?!霸肌笔侵搁_始的,古老的,未經開發(fā)的?!霸既祟悺本褪钦f最早的人類。現(xiàn)在請把書翻到第7頁,看插圖《我國境內重要的原始人類化石和遺址分布圖》。
圖中有北京人、山頂洞人、丁村人、元謀人等,這和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某個地方的人一樣不一樣呢?比如:“北京人”,可不可以指現(xiàn)在的北京人?顯然不能,這里的“北京人”是指生活在北京的一些原始人類。
通過這個圖我們能得到有關中國原始人類的哪些信息呢?分布廣,許多地方都有原始先民們生活的遺跡。
在這幅圖里大家至少要注意三種人:
1.元謀人(板書)
2.北京人(板書)
3.和縣人(板書)
請大家在圖中找到他們的位置。我們?yōu)槭裁匆⒁馑麄兡??這是有原因的,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170萬年前,是我國目前所知生存年代最早的原始人類。北京人是遺留人類化石殘骸最多的。我說的這兩句話請大家在教材第4頁找到并標出來。
這里要注意:我們以后要掌握的一些歷史知識,主要是最多、最早、最大、最什么什么的。也就是說我們要記住一些有代表性,有標志性的事件、人物。并以他們?yōu)槔?,了解人類歷史的進程和時代特點。
為什么要了解“和縣人”呢?它有什么代表性呢?請大家記在書上:我省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板書)1980~1981年發(fā)現(xiàn)于安徽省和縣陶店鎮(zhèn)汪家山北坡石灰?guī)r洞穴中。和縣人化石包括一個近乎完整的頭蓋骨和其他化石。頭蓋骨屬一男性青年個體。除顱底缺失較多外,腦顱的絕大部分都保存下來。它在形態(tài)上具有直立人的許多典型特征,和縣人頭骨在總的形態(tài)上和北京人的較為相似,但又有一些較進步的特征。
現(xiàn)在,大家想一想,我們講某種人,主要的依據(jù)是什么?
原始人類的遺跡,即原始人類的化石和其他的生活痕跡。這里我要指出:在上一次的作業(yè)中,有的同學說歷史就是書上記載的事。這句話是錯的。歷史是過去的事,只要是過去的事,書上沒有記載,也是歷史。我們了解歷史、研究歷史,書,或者說文字是主要的途徑,但不是唯一的,我們還可能通過大量的實物、圖片、影視資料等方式了解歷史。
我們是怎樣知道元謀人的呢?看教材第4頁的圖和小字。元謀人的牙齒化石,據(jù)有關專家考證,這是一個成年男子的牙齒,他生活的年代距今約170萬年。小字部分有這樣一段話:“還發(fā)現(xiàn)了炭屑和燒骨”,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生:使用火。
(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回答的有:元謀哪個地方有人;元謀人生活的年代距今170萬年;元謀人使用石器;)
師:很好,用火?;?,可能是天然(板書)的,也可能是人工(板書)取得的。天然火是怎么來的?
生:雷電、火山、隕石、物體自燃。
師:我們剛才講了科學精神,重事實,重證據(jù),重邏輯。我們在考察歷史時,證據(jù)要充分。“炭屑和燒骨”,可能是某種天然火的杰作,也可能是人類利用天然火的痕跡,甚至有可能是人工取火,那種可能是真的,我們要用證據(jù)來說話,當證據(jù)不足時,我們只能說:元謀人可能使用火(板書)。
(第3課時)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已經講了人類的起源及中國原始人類,講了元謀人,和縣人,今天我們來學習北京人,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回答下列幾個問題。
三、北京人的生活
1.時間 大約70萬年至20萬年
2.地點 北京西郊周口店龍骨山洞穴里
3.體質 能夠直立行走,雙臂運用自如,頭部保留著不少猿人的特征
4.生活 采集和狩獵,舊石器時代,使用火。
(右邊各項在學生回答后,板書)
學生閱讀教材后,回答以上幾個問題,指導學生了解賈蘭坡、裴文中兩位考古學家。對照第5頁的圖《依據(jù)化石殘骸復原的北京人胸像》,講解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解釋“舊石器時代”:
使用火的好處:火是人類第一次掌握的自然力。
(向學生提出了注意人與自然的關系,幾個同學說到了“人定勝天”,“天人和一”等詞。不知如何說明這個問題,沒有想到好的辦法。)
各班回答情況比較正常,但也有幾個例外。
1.時間 五班,我剛寫完時間,有個同學就說出170萬年。全班同學大笑,我想是沒有看清題目,提出認真閱讀教材,看清題目的要求。
2.地點 五班,回答地點時,把“龍骨山洞穴”讀成“龍骨-山洞-穴”。
3.體質 這個問題回答的不太好,幾個班的同學把整段的內容都讀了出來。也有的同學只是讀了頭部保留的猿人的特征:額骨低平,眉骨粗壯,嘴巴前伸,很像猿猴。
指導學生完成書上的“思考與討論”及“想象”。布置作業(yè)“北京人的一天”。
后記:
1.用三課時上完一節(jié),這是第一次,感覺是特別的累,有點兒力不從心,無從著力,完全沒有以前上課的從容。
2.由于是讓學生自由回答問題,課堂有點兒亂,六班整體尚可,二班、五班部分同學乘機起哄。我雖訓了幾個同學,但語言的力度顯然不夠。二班的一位男同學,竟然把上衣扣子全部解開,把那并不健美的胸肌展示出來。還是二班,少了一個人,一問,竟然是大名鼎鼎。(去年的初一學生,半個多學期沒有到校上課,理由是期中考試沒考好,班主任竟敢點名批評他。在提出要教訓班主任,嚇得班主任只好辭職后,教室里也難見到他了。卻時常能看到他的母親到學校吵鬧。沒想到竟留在初一了,恰巧又帶他的課??喟。。┱娌焕⑺摹坝⒚?,開學才一周多,又不見了??蓱z我,對他是久聞大名,如雷貫耳,卻難識廬山真面目。
3.教師用書終于發(fā)了下來,也許后面的課能輕松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