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絲竹相和教案
發(fā)表時間:2020-11-02燃燒和滅火學案。
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認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你們清楚有哪些教案課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燃燒和滅火學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第七單元課題1《燃燒和滅火》
班級:姓名:學號:第小組號
【學習目標】
1、掌握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溫故而知新】
(1)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產生大量________,放出大量的__,生成一種________。
(2)氧化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課學習】
一、燃燒的條件
1、閱讀課本128頁文字和圖片,了解人類早期利用燃燒的例子。
提問:大理石能燃燒嗎?說明,燃燒首先需要。除此之外,還需要什么條件?
2、認真觀察教師實驗7-1,填空
(1)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2)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水下的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3)本來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在通入氧氣后會燃燒,再次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3、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也叫。它是可燃物固有的屬性。
4、你認為燃燒需要的三個條件是:
(1)燃燒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燒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燃燒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燒這三個條件有怎樣的關系?。
5、閱讀表7-1,思考課本135頁第3題
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1、思考129頁“討論”,記錄在書本上。
滅火的原理:
(1);(2);(3)。
滅火的根本就是。
2、特別注意:只能說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切不可說降低了著火點,因為著火點是可燃物固有的屬性,一般不可改變。
3、觀看教師或參與演示課本130頁圖7-8,思考和交流,記錄在書本。
4、思考圖7-9滅火器原理示意圖中滅火的原理。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記錄在書上。
5、閱讀表7-2“滅火器及其使用方法、滅火原理和使用范圍”
請根據(jù)不同可燃物燃燒引起的失火,選擇合適的滅火器
木材、棉花、紙張、木炭等失火石油、天然氣、氫氣等失火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失火
應用滅火器
應用滅火器
應用滅火器
實驗室中的酒精燈在使用過程中不慎失火,應選用滅火器,也可直接用撲滅。
電腦室的計算機不慎失火,應選用滅火器。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1、閱讀課本132-133頁,填空
可燃物在空間內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聚積,使氣體的體積而引起爆炸。
2、閱讀資料卡片,填空:可燃性氣體等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含量時,遇到火源就會發(fā)生爆炸。這個含量范圍,叫做。以H2為例,低于4.0%或高于74.2%都不會爆炸。
3、可燃物燃燒可能引起爆炸的包括:
(1)可燃性氣體,如
(2)可燃性粉塵,如
觀看教師播放視頻或實驗演示7-2
4、閱讀133頁圖7-13,了解一些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
【試一試】
1、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四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下列圖標不適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
2、用嘴吹滅燃著的生日蠟燭,利用的主要滅火原理是()
A.隔絕空氣B.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3、1992年海灣戰(zhàn)爭期間,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燒,我國救援人員在滅火工作中作出了貢獻,下列措施不能考慮用于油井滅火的是()
A.設法降低石油的著火點B.設法使火焰隔絕空氣
C.設法阻止石油噴出D.設法降低油井的溫度
4、下列處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A.電器著火,迅速切斷電源B.室內起火,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
C.廚房煤氣管道漏氣,迅速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D.灑在實驗桌上的少量酒精著火,迅速用濕布蓋滅
5、為探究物質燃燒條件,某同學做了如下圖所示實驗:已知白磷著火點40℃,紅磷著火點240℃;發(fā)現(xiàn)水中白磷和銅片上紅磷都沒燃燒,銅片上白磷著火燃燒。對此實驗的認識錯誤的是()
A.物質燃燒必須要與氧氣接觸
B.物質燃燒溫度必須要達到著火點
C.燒杯中熱水的作用既供熱又使白磷Ⅱ與氧氣隔絕
D.銅片上的紅磷沒燃燒,因為紅磷不是可燃物
相關知識
《燃燒和滅火》教案
《燃燒和滅火》教案
《燃燒和滅火》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識,培養(yǎng)自護自救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研究燃燒的條件、探究滅火的方法,學習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2.能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燒現(xiàn)象和滅火的方法與原理。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燃燒既可造福人類,又可能給人類帶來災害的事實,學會用辨證的觀點看待問題。
2.通過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的變化均有規(guī)律,認識規(guī)律、掌握規(guī)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發(fā)展,避開災害,造福人類。
3.通過安全知識的學習,增強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燃燒條件和滅火的原理難點:燃燒條件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應用、演示實驗、探究活動、啟發(fā)式提問
四.教學過程
1、回憶學過的燃燒事例和燃燒現(xiàn)象,
根據(jù)以上事例,歸納燃燒定義和特征
2、播放視頻,探究燃燒的條件
小結: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要與氧氣接觸。
(3)可燃物要達到燃燒時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
同時補充:實驗的改進
3、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滅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三者任滿足其一
播放視頻,分析蠟燭熄滅的原因
4、應用
5、談一談,遇到火災自救的措施
6、理解簡易滅火器的原理,了解幾種常用滅火器
7、小結
8、課堂練習
9、課外任務:調查與研究。
五、板書設計(略)
課題1燃燒和滅火教案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是認真規(guī)劃好自己教案課件的時候了。認真做好教案課件的工作計劃,才能促進我們的工作進一步發(fā)展!有沒有出色的范文是關于教案課件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課題1燃燒和滅火教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課題1燃燒和滅火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認識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方法
⑵了解常用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生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⑴通過對燃燒條件的探究,了解內因和外因的辨證關系
⑵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教學重點】
圍繞課題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討論交流得出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教學難點】
燃燒條件的探究;認識滅火的原理并應用于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教學方法】探究式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
1、媒體資源:自制課件
2、實驗準備:
⑴把玻璃棒和小木條分別在酒精燈上點燃。
⑵點燃兩支蠟燭,其中一支用燒杯罩住。
⑶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別點燃。
⑷熄滅蠟燭的方法:沙土、剪刀、燒杯、濕布、水、膠頭滴管、碳酸鈉溶液、稀鹽酸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錄像]播放有關燃燒的鏡頭
[引入]燃燒著的火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但是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燃燒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觀看錄象
傾聽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入新課
[講述]燃燒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那么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需要條件嗎?
[指出]氧氣確實是燃燒所需要的條件,但是只有氧氣,燃燒能發(fā)生嗎?大氣中也含有氧氣,可不見得到處在燃燒,可見氧氣并不是燃燒的唯一條件,那么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呢?
根據(jù)已有的知識,想到燃燒需要氧氣
由實際到理論,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認識燃燒的條件
1、認識燃燒需要可燃物
[討論]根據(jù)你的經驗和想法談一談燃燒除了需要氧氣外還需要什么條件?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能燃燒?
[展示]一些物體的圖片,判斷哪些能燃燒,哪些不能?
教師活動
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體都能燃燒
判斷
學生活動
設置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設計意圖
[設問]有了可燃物和氧氣,燃燒是不是就能發(fā)生?例如空氣中有氧氣,放在空氣中的火柴能燃燒嗎?怎樣才能使火柴點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實說明了什么?
[講解]我們把可燃物開始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叫做著火點。
[演示]探究實驗
[討論]:
1、實驗中鐵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2、鐵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3、本來在熱水中不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后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4、綜合上述討論,可得出燃燒需要那些條件?
[歸納小結]
1、燃燒的定義
2、燃燒的條件
[思考]
1、如果不往煤爐里添煤,爐火還能繼續(xù)燃燒嗎?為什么?
2、爐門關得嚴嚴的,一點氣也不通爐火還能繼續(xù)燃燒嗎?為什么?
3、如果把爐里正在燃燒的煤夾出來,煤能繼續(xù)燃燒嗎?
思考、討論:
說明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
觀察實驗
需要達到著火點
需要氧氣
需要氧氣
需要可燃物、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
思考、回答
根據(jù)探究實驗,推導出燃燒的另外兩個條件,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
根據(jù)討論,有學生自己得出燃燒的條件,使學生有成就感。
進一步鞏固燃燒的條件
[過渡]燃燒的火會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但是有時也會帶來災難。那么如果發(fā)生了火災,我們應該怎么滅火呢?可以根據(jù)所學的燃燒的原理進行思考
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設問]根據(jù)燃燒的條件,我們應該如何來滅火呢?
[演示]實驗7-1
[小結]滅火的原理
[討論]根據(jù)滅火的實例,分析滅火的原理。
[活動與探究]滅火器的原理。
[媒體展示]幾種常見的滅火器。
[討論]
1、隔絕可燃物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
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小結]談談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學到了什么?
[作業(yè)]P131習題1、2、3、5
【課堂練習】:見課后習題
【板書設計】
①是可燃物;
一、物質燃燒的條件:②與氧氣(或空氣接觸);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③溫度達到著火點。
①可燃物與助燃物;
二、認識燃燒:②現(xiàn)象:發(fā)光、放熱;
③實質:劇烈的氧化反應。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
①清除或隔離可燃物;
四、滅火方法和原理:②降低溫度到物質著火點以下;破壞其一,燃燒熄滅
③隔絕空氣(或氧氣)
【教后小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燒和滅火教案課件學案同步練習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大家在仔細設想教案課件了。只有寫好教案課件計劃,這對我們接下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你們會寫一段優(yōu)秀的教案課件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燃燒和滅火教案課件學案同步練習”,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課題1燃燒和滅火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認識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方法
⑵了解常用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活動與探究,學生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⑴通過對燃燒條件的探究,了解內因和外因的辨證關系
⑵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教學重點】
圍繞課題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討論交流得出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教學難點】
燃燒條件的探究;認識滅火的原理并應用于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教學方法】探究式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
1、媒體資源:自制課件
2、實驗準備:
⑴把玻璃棒和小木條分別在酒精燈上點燃。
⑵點燃兩支蠟燭,其中一支用燒杯罩住。
⑶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別點燃。
⑷熄滅蠟燭的方法:沙土、剪刀、燒杯、濕布、水、膠頭滴管、碳酸鈉溶液、稀鹽酸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錄像]播放有關燃燒的鏡頭
[引入]燃燒著的火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但是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燃燒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
觀看錄象
傾聽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入新課
[講述]燃燒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那么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需要條件嗎?
[指出]氧氣確實是燃燒所需要的條件,但是只有氧氣,燃燒能發(fā)生嗎?大氣中也含有氧氣,可不見得到處在燃燒,可見氧氣并不是燃燒的唯一條件,那么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呢?
根據(jù)已有的知識,想到燃燒需要氧氣
由實際到理論,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一、認識燃燒的條件
1、認識燃燒需要可燃物
[討論]根據(jù)你的經驗和想法談一談燃燒除了需要氧氣外還需要什么條件?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能燃燒?
[展示]一些物體的圖片,判斷哪些能燃燒,哪些不能?
教師活動
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體都能燃燒
判斷
學生活動
設置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設計意圖
[設問]有了可燃物和氧氣,燃燒是不是就能發(fā)生?例如空氣中有氧氣,放在空氣中的火柴能燃燒嗎?怎樣才能使火柴點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實說明了什么?
[講解]我們把可燃物開始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叫做著火點。